当我们开始转向供给分析2013年,我们从率先经历产能市场化调整的钢管、农药、铅酸电池等传统行业中看到了希望之光。当持续笼罩在首都上空的雾霾天气迫使政府着手解决污染问题之时,环保有可能成为倒逼钢铁产能迅速出清的契机,市场也将更多注意力转向供给分析。
纺织与钢铁:雷同的困境,交错的时空从就业、经济、税收等方面的贡献来看,当前钢铁行业与1998-2000年的纺织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两者均面临类似的困境:产能严重过剩但因地方主义保护退出受阻。纺织工业产能迅速出清的经验无疑将是钢铁路径的历史明镜。
以纺织为鉴:利益逻辑与国企改革1998-2000年纺织业能够实现产能快速退出的根本原因在于行业自身盈利急剧恶化,导致地方政府在纺织工业领域入不敷出。当维护一个旧秩序的成本高于从旧秩序所获得的利益时,既得利益者也会加入改革的行列。而1998年淘汰落后的效果如此显著,直接触因在于新政府强势主导的国企股权改革和三年扭亏目标。来自中央层面政治、经济的措施有效摊薄了地方政府承担去产能的经济和政治成本,从而加速了纺织工业落后产能的去化。
悉钢铁兴衰:仍旧地方之本,产能依然受困目前钢铁行业尚不具备类似纺织工业产能快速出清的政府经济逻辑,即地方政府保护和维持当期钢铁产能依然能够带来显著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利益。另外稳定的环境下也缺乏的触发因素:1、在国企可能最为辉煌的时期,指望中央推行类似1998年大刀阔斧式改革直接关停产能的概率不大;2、钢铁乃唐山、河北经济之本,环保核查遭遇强烈的地方保护最终演化为相互妥协的渐进过程。
中国式渐进去产能纺织工业去产能的经验表明,只有系统接近崩溃边缘,休克式疗法才会登上舞台,这与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步调一致。对于经济增长、就业贡献和税收来源仍有显著意义的钢铁工业,我们尚未观察到政府因为环保或其他问题而永久关停其产能的迹象。行政主导快速去产能的条件尚不成熟,而市场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供给压力将长期抑制钢价和行业表现。因此,继续维持行业的“中性”评级。建议关注符合转型方向的下游细分领域龙头公司,如玉龙股份、常宝股份、久立特材。
来源:腾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