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17日电 题:“共享”如雨后春笋,是真正盘活资源还是营销噱头?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袁慧晶、朱丽莉
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共享睡眠舱、共享马扎……一批批的带着“共享”名头的模式和产品在国内各地纷纷亮相。这些“共享”产品和服务,有的的确方便了群众,有的则不太受人青睐,并引发人们讨论:这究竟是真正在盘活资源,还是有关公司可是把“共享”当成了营销的噱头?
纷飞的“共享”引发网友热议
这两年,借着“共享经济”的风头,越来越多共享模式产品走进城市生活,有的的确给人们带来了方便,有的则大受冷落。
日前,北京街头部分公交站附近,出现了一种供人免费使用的“共享马扎”,马扎的布面上印有某企业的二维码。记者了解到,相关企业已在北京投放了近千个马扎。虽然是让人免费使用,但鲜有人使用。大量马扎出现在人流密集的地段,占据了人行道,反而带来混乱。不少市民质疑这是企业借“共享”之名做广告。
无独有偶,北京、上海、四川等地近来还出现“共享睡眠舱”,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手机轻轻一扫二维码,无需身份登记,即可分时段入住。虽然由于存在费用偏高、空间过于密闭、空气流通弱等问题,短暂的热闹过后,使用者越来越少。没多久,一些地方的“共享睡眠舱”已暂停运营。
不时出现的“共享+”,让不少人感慨创新创业的神奇魔力,也带来了人们对真伪共享的讨论。有网友认为,虽然像共享单车这样的项目,的确给人们解决了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但一些商家推出的“共享”,并不太接地气,或许只是以圈钱或广告为目的,打着共享的旗号投放的产品随意占用公众资源,影响市容市貌,还是值得警惕。
什么样的“共享”才是典型的“共享经济”
“共享+”模式和产品不断出现,让人不禁追问:究竟何为“共享经济”?“共享”概念的内涵是什么?
“共享经济的两大内涵是资源是否流动起来,及是否运用了第三方的互联网平台。”江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认为,目前资本涌入共享经济市场,大多集中在日用、交通出行等生活消费型的共享商品中,如单车、雨伞等等。
江西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邓虹的一大感受是,共享经济是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的产物,其一大特征是资源是流动的,消费者无需将其购买就获得使用权。
“互联网环境下的共享经济应该是企业(管理平台)将供给者和需求者进行配对,资源与需求找到很好的对接。”广西某高校教师高伟认为,确实不少所谓“共享”更接近于分时租赁,有的只是打着“共享”之名行商家盈利之实。她表示,目前“共享”概念满天飞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首先,移动互联网的使用日趋便利,大家习惯使用随手可得的服务,通过手机就能满足的吃住行等需求成为商家盈利的增长点,不排除“共享”只是商家噱头的情况。其次,城市公共服务没有跟上城市生活的需求。很多城市规划始于90年代,空间布局和发展思路比较滞后,公共服务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比如城市免费公用雨伞供应不到位,促使企业萌发投放雨伞进行资源配置、租赁的想法。”
专家建议包容看待新业态
记者采访发现,对于新出现的共享经济新业态,专家普遍持包容态度,建议在共享经济发展之初,政府不宜管得过死,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允许不同的模式去试。一方面,国内共享经济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定位和模式不明晰,仍需探索,是难免的;另一方面,共享经济的内涵也在延展,最初的闲置资源的共享可能较算是典型的共享经济,但如今延伸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都叫共享。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会经过野蛮生长的阶段,然后才会成熟起来。是否对社会管理带来混乱,是政府是否出手的判断依据。以共享单车为例,如果其投放无序,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增添了某地过于突出的管理难题,那政府就该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正中认为,共享经济应该包含规模经济、信用经济和云经济三个要素,之前倒闭的共享单车企业,大多未具备这些要素。
“用管理实体经济的那一套,去管理新经济是行不通的。”许正中建议,政府需要时刻关注这些新业态、新现象,加强研究,做好政策储备。如共享单车与公共道路资源的矛盾,在不同城市的情况很不一样,政府的政策就要有区别。
麻智辉说,现在看起来,共享经济似乎乱象不少,但往往市场最困难的时候,反而可能是拐点,更加充分的竞争,有助于优胜劣汰。
另外,对于促进新业态发展,社会诚信体系的机制建设亟需完善。“没有诚信,共享经济无法长远发展。一方面是对消费者,要树立不能非法占有或毁损他人财物的观念;另一方面是对企业主体,避免发生捞一笔押金就跑的非法投机行为,给群众造成损失。”麻智辉建议,特别对于这些违法行为,政府不能无作为,相应的处罚机制要及时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