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产业经济 > 资源 > >> 供需矛盾过剩局面下 中石化转变外采地炼资...

供需矛盾过剩局面下 中石化转变外采地炼资源策略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中宇资讯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7-03-23 09:55:40
 中宇资讯 深度观察

  文/许磊

  近日关于一则中石化总部收回省市石油公司采购地炼成品油资源的通知在朋友圈转载,《通知》中提到山东石油公司保留直采地炼资源的模式,其余省市石油公司必须全部经由华北大区公司实施统采。该《通知》自2017年4月1日起将正式实施。

  通过近日本网与具有外采资质的地炼企业沟通看出,此项通知目前对于地炼未产生实质性影响,据东营个别炼厂表示:目前他们主要负责供应95#以及98#高标号汽油以及车柴,区域内市场竞争力较小,尽管中石化总部收回采购权,石化方面的定价能力增强,但是地炼外采数量不会产生明显的变化,仍占有一定的主动权。另外还有个别炼厂同时表示此项通知只是改变了山东地炼外采模式,并不会对地炼资源的流通产生实质性变化,目前对于地炼影响较小。从通知的内容看出,此次改变外采模式主要是石化企业为实现降本增效,目的在于统购后将增强采购话语权,节约采购成本,同时避免各个省市石油公司各自为战的局面,加强对山东地炼价格监测以及采购定价,同时统一采购后解决各个省市资源分配不均以及流通监管不到位的现象。

  不过此项通知中提及坚决禁止省市石油公司绕过统采,通过中间商过票采购山东地炼资源的经营行为,将对社会调和供应商产生不利影响,由于税务方面的监管将更加严格,从源头开始加强监督,防范石化企业经营风险,因此调和供应商的流通将持续减少,整体市场外采模式将更加规范。

  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国内供需矛盾过剩的局面下,出口成为缓解供需矛盾的主要利器,2017年山东地炼取消成品油出口权,成品油出口权重新集中在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和中化集团手中,而2015-2017年山东地炼获批原油进口权以及进口原油使用权,炼油原料结构升级,同时催化重整以及加氢装置快速发展,山东地炼成品油质量以及指标提升较快,中石化此次改变外采模式,不排除在供应紧张特定时局下外采低价山东地炼成品油资源用于出口,获取额外利润。

  目前中国高耗能行业进入瓶颈期,清洁能源发展前景广阔,煤制油产能进一步扩大,2017年煤制油总产能有望达到1700万吨以上,消费能源结构调整势均将压缩汽柴油消费总量。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2006-2016年中国汽柴油实际消费量走势变化:

  2006年开始,汽油消费受到国内经济发展的拉动以及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影响处于稳步增长的态势,2006年私人汽车保有量在2333万辆,2013年首次突破1亿量达到1.05亿量,2015增长1.4亿量,随着私人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带动汽油消费增加,2006-2016年平均增速在8%,2016年同比增速扩大至12%,同比增长5个百分点,未来汽油消费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局面,但是增速有所放缓。柴油方面2012年之前,中国柴油消费量持续增加,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但是2013年后中国经济增速开始回落,国家面临经济结构调整以及转型升级新的发展战略,柴油消费开始下滑,与汽油消费不断增长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2017年汽柴油需求表现将继续分化。

  2017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继续改变,煤炭需求量继续下滑,天然气消费量延续增长局面,同时将对于石油需求将进一步下降。油气行业市场化改革将全面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的供给侧改革将在油气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尽管国内面临石油需求下滑的新常态,但是在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指引下,中国油气领域合作开发将扩宽油品销售渠道,在国内石油需求增速低迷的背景下出口将成为唯一缓解供需矛盾的利器,而中石化外采政策的调整是外采转型升级的第一步。
相关热词搜索: 采地中石化供需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