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多方寄予厚望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似乎是一夜之间便成了“香饽饽”。PPP项目主要投向的基建投资也被看作是明年稳增长的关键。然而,多数PPP项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与私人资本无缘,似乎与借助政府项目激活民间资本的初衷背道而驰。
PPP到底有多“火”?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1月30日,财政部PPP项目库入库项目10685个,投资额12.7万亿元,加上国家发改委两批示范项目,总额接近17万亿元。
然而,在银监会政策研究局巡视员叶燕斐看来,现在PPP项目碰到一个很大的问题,虽然钱很多,但私人不愿意把钱投进去。
PPP怎么样才能吸引私人资本?
“我们为什么推行PPP?很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通过引进私人资本,利用他们的专业管理水平、灵活的管理机制,降低项目本身的运营和投资成本。”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副司长韩志峰撰文称,“这样的话,政府才能少掏钱,私营企业也能多赚钱。”
这恰好说明私人资本在PPP项目中的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虽然重要却依然不愿意参与其中的私人资本,有着自己的想法。
在人大重阳12月9日举办的 “促进环境可持续性的基础设施发展研讨会”上,叶燕斐透露,银监会在青海、新疆调研时发现,基础设施的PPP项目很大的问题是怎样评估PPP项目的绩效。
“对每个具体的项目没法评估绩效,这样在招标的时候难以设定标书。很难设定具体的技术标准,什么样的公司能够达到这样一个技术标准?从运行一直到交付,怎样评估能否达到标准?”叶燕斐如是说。
事实上,PPP项目合同很多是不完全的合约,是开放型的合同。PPP项目从设计、施工、运行、交付、评价都涉及到很多具体的标准,又涉及到私人和政府多方,没有具体的标准在谈判中就会出现很多纠纷,很难把项目推进下去。
“私人投资者认为政府违约了,政府部门觉得私人投资者没有达到标准,这也造成了私人投资者对中国政府的PPP项目非常谨慎。”叶燕斐表示。
其次,PPP项目的法制化也尤为重要。“地方政府司法的专业性、独立性和公正性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这些双方谈判出现纠纷时,私人投资者的收益没法保障,私人投资者很难进入。”
叶燕斐介绍说,目前我国涉及到PPP所有的合同分散到不同的法律体系中,法律本身也不是很健全。如果把分散在《合同法》、《招标法》等法律中的对PPP项目的要求抓出来,再形成一个综合性立法,法院判决时就会有比较好的依据。而现在的判决,因为在不同的法律下,不同的地方法院专业能力不同,很难形成大家认可、各方面接受的判例结果。
从另一方面来讲,PPP项目的投资回报过低,也是私人资本不愿意参与的原因之一。
叶燕斐认为,现在收益低的问题是存在各种价格补贴。“以水价为例,长江的水进入密云水库之前的成本每吨8元,这只是运营和维护成本。这些水再分送到居民家庭中就是10元。北京市的市民用水每吨4元,政府补贴了6元。”
所以,如果PPP项目有补贴,一些项目商业收益就会小,政府也没办法做新项目投资。在叶燕斐看来,基础设施提供的产品不应该有补贴或者尽量减少补贴,这样才能产生持续收益,项目本身的现金流能够覆盖本金和利息,这样才有可能让钱源源不断地进去。
基础设施主导的PPP与环境息息相关
不容忽视的是,PPP项目中为数众多的基础设施建设,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决策,也会影响到我们整体的生活质量。上述研讨会上,查塔姆研究所高级研究员Alison Hoare表示,数据表示全球碳排放60%都和基础设施有关。涉及到能源、建筑、交通运输等行业。
“很多国家基础设施的发展不同,走向的道路也不同。可能会走上一条可持续绿色发展道路,但也有可能带来巨大的碳排放。”Alison Hoare如是说。
在大力发展PPP项目的同时,实现经济的绿色转型更是显得至关重要。
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的院长马中认为,经济要实现绿色转型主要是要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看需要优化市场模式,同时要改变那种基于资源、能源和环境耗竭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来改变经济增长。
在马中看来,中国经济升级主要任务是补短板。“我们要求去产能、去库存和去杠杆,但去掉这些产能和解决了杠杆的问题,并不意味着资源会自然流入到短板领域。必须通过宏观政策弥补短板,引导资源流向,推动经济升级。”
中国经济要实现绿色发展转型,会使全球经济受益很多。 “十三五”期间我国提出了绿色发展的目标。
“绿色”是政府十三五规划中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近段时间关于建立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文件相继出炉,资本市场践行绿色行动也将随之不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