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专户类产品外,投资者想要获悉基金经理的操作策略,只能依靠定期发布的投资策略、季报、年报等公开报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市场持续下跌形势下,作为基金最大的销售渠道——银行,开始要求基金公司向其提供详细操作策略。此举虽属违规行为,但多数基金都同意了银行的要求,其中不乏一些规模靠前的大型基金公司。
银行要求基金提供详细策略
近期,某基金公司打算在一家股份制银行开展持续营销活动。在与银行协商过程中,该银行提出参与持续营销的基金必须向银行提供详细的操作策略。其中包括:何时建仓、将选择哪个行业进行投资等。
据该基金公司相关人士透露,这家银行并不是首家提出该要求的银行,有的银行甚至要求基金公司提供详细至个股的操作策略。他表示,此举是明显的违规行为,但据他所知,在该股份制银行开展持续营销活动的基金几乎都提交了此类详细操作策略,其中几家提供材料最全面的竟然是业内规模较大的几家基金公司。
无独有偶,此前一只基金在即将结束封闭期之前,托管行便要求基金提供详细建仓策略。如果该基金将快速建仓,客户经理便会通知购买了基金的大客户此消息,由客户选择是否赎回。值得注意的是,此类消息一般客户经理只会通知手中持有量超过百万的大客户,普通投资者并无可能得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上述这些行为都属于违规行为,但这并不是一家公司的行为,整个行业中都存在这样的潜规则。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大资金的安全。
多只基金“零仓位”上市
19日,诺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诺德深证300公布了上市交易公告书,这只规模近5亿元的基金,于9月24日上市。值得注意的是,这只于10日成立的基金至上市时,该基金投资的权益投资、固定收益投资以及金融衍生品投资均为零,也就是说其将空仓上市。于21日上市的长盛同辉深证100分级基金等产品也同样以零仓位上市。
一位基金业内人士表示,从表面看这些基金持有人多以散户为主,但是冲量大单占比也不会很小。他表示,对于目前低迷的行情,投资额高于百万的投资者已经属于大客户,这部分客户的本金如果出现损失,对渠道的伤害会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同花顺统计显示,目前基金市场中共有1363只产品,但是有多达192只产品净值在1元至0.99元之间。其中,73只产品成立于今年6月之后,也就是说其中部分产品三个月以来从未进行过操作。
“目前基金公司为了防止冲量资金,已经将考核期延长至打开申购赎回后一个月或以上。”某基金公司相关人士透露。他表示,如果资金在打开申购赎回后立即退出,那么基金公司将不会支付给银行激励费用,因此很多银行要求基金在考核期间也不要让客户本金出现损失。因此,除了目前市场连续下跌因素外,保证大客户资金安全也是原因之一。
影响市场良性发展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基金公司没有直接给予卖出或买入的指令,但很明显一部分投资者会先于其他人获悉基金的操作策略,此举将对市场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一位基金分析人士表示,银行此举表面是在维护投资者利益,但是这些信息银行只会通知百万元以上的持有者,有违公平交易原则。如果被别有用心者利用,先一步于基金进入某个股、行业,该行为无异于“老鼠仓”。
某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则认为,监管严格的基金大多不会答应银行的此类要求,最多只会提交后市观点。但从目前市场环境看,敢于向银行说“不”的基金公司太少了。一些缺乏发行渠道的基金公司,甚至可能全盘答应银行的要求。他认为,应对“帮忙资金”最好的办法,应该是取消基金成立下限,这样整个发行市场都将得到净化。
来源:深圳商报 李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