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专家和官员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都看好中国的经济发展前景。他们认为,当前中国经济的结构性放缓应该欢迎,因为它标志着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改善。这种经济增长模式的变化会缩小中国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技术发展差距,中国可把更多资源投向服务业。
增速放缓但在可控范围内
泰国泰华农民研究中心专家披彬对本报记者表示,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7.5%,上半年同比增长7.6%,与中国政府制定的全年经济增长7.5%的目标接近。下半年中国政府可能推出新举措,以确保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这将有助于促进下半年经济增速继续回升。
实际上,最新公布的中国7月进出口和宏观经济数据,已经缓解了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担忧。汇丰银行经济研究亚太区联席主管屈宏斌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政府7月以来推出了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税收减免等微调措施,政策产生效果需要时间,预计将支持经济增长在三季度末开始回升。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高级研究员奥斯特洛夫斯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欧债危机的后续影响蔓延至全球,中国也难免被波及。在外部市场出现动荡的情况下,中国政府着力转变过去长期形成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加大力度开发国内市场,以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从而实现可持续平衡增长。
奥斯特洛夫斯基指出,中国今年上半年7.6%的增速虽较此前的高增长有所放缓,但仍维持在可控范围内。经济增长步伐放缓也是为配合下一步的结构性调整,况且与世界其他经济体相比较,7%以上的增速仍是许多国家难以企及的。中国经济的优势在于其广阔的内部市场,居民对住房和汽车等消费品仍有巨大需求,这是带动经济平稳可持续增长的强大引擎。
结构调整继续深化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资深研究员黄育川认为,由于中国已经是一个更为成熟的经济体,经济增长不可能只靠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更需要依赖于提高生产力,尤其在当前劳动力市场萎缩的背景下。这就要求中国必须进行一些重大改革,提高增长效率。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改革是尽快提高城市化进程效率,使中国的城市能够摆脱重复建设而继续扩张。这意味着中国需要更合理化的城市管理,包括开发新的融资来源和改革户口政策等。
联合国贸发组织投资与企业司官员梁国勇对本报记者表示,在宏观经济政策实践中,应更多着眼于结构性变量、可持续性因素和民生诉求,并能够坦然接受相对低的增长水平。这一方面有助于化解前期积累的问题和风险,避免这些问题和风险的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有助于今后中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和稳定发展。
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格林伯格表示,相信中国经济将会实现平稳过渡。格林伯格指出,中国面临的艰巨任务在于增加居民收入、改善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刺激消费。在落实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政府需要积极转变角色,从管理者变为协调监管者,运用法律手段对市场予以规范。他同时强调,结构性增长的实现需要国家投资的注入,国家和私营部门合作机制非常关键。中国目前在加大对服务业的投资,增强经济活力,通过营业税改增值税等政策,逐渐深化结构性调整。
以短痛换取可持续发展潜力
亚洲开发银行副首席经济学家庄巨忠对本报记者表示,今年国际国内双重因素造成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一方面,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缓慢,新兴经济体总体出口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消费、投资增长放缓等国内因素也影响了中国经济增速。因此,亚行最新的报告下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但是,亚行认为今年中国经济增长达到7.5%的目标没有问题。这是因为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更注重增长质量,就业方面也没有受到影响。中国政府近期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的微调措施,例如为小微企业减税等,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
德国媒体在报道中国经济增速时,纷纷强调这是中国主动调整和改革的结果。德文版《华尔街日报》近日发表文章称,中国谋求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希望经济发展减少对建筑业和重工业的依赖,更多地转向国内消费,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不过向更多的国内消费转移这一过程,可能需要数年时间。《德国之声》文章认为,中国政府现在的任务是让经济这辆火车向另一个方向前进:即政府不推出刺激经济的措施,在结构性改革中实行去杠杆化,以短痛换取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最新一期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发表文章认为,中国政府对经济结构调整有经验。目前,服务业几乎贡献了与工业相同的经济增长率,中国经济能够一边转型,一边保持扩张。
作为泰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中国经济走向深受泰国经济界关注。披彬表示, 2013年泰国对中国出口能否维持正增长取决于下半年中国经济走向,泰国经济界对此持乐观态度。中国进行大规模经济结构调整将影响国内生产和消费,加上强调扩大内需以拉动经济增长,因此国内消费的作用日益重要,可能成为今后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泰华农民研究中心预测,下半年中国经济继续好转,全年经济增长将达到预定目标,2013年泰国对中国出口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来源:人民日报 孙广勇 王慧 林雪丹 廖政军 孙天仁 管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