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产业经济 > 金融 > >> 把握宏观调控三大着力点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

把握宏观调控三大着力点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br>权威解读当前经济形势系列报道(5)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中国经济网   年巍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07-26 00:00:00

  当下,公众对于经济发展已有共识:经济增速已由从过去10%的台阶下降到现在7%到8%的台阶。这不是短期的起伏变化,而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目前中国经济总体平稳,主要指标仍处于年度预期的合理区间,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经济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下行压力较大。在这个背景下,梳理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难题,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短期的经济增速问题、中长期的结构调整问题以及背后深层次的深化改革问题。

 

  要解决好这三类难题就要找准目前宏观调控的三大着力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7月1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听取专家和企业负责人的看法和建议。他指出,我国经济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必须更加注重依靠转型升级。在这种情况下,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不仅要继续用好已有的行之有效的办法,还要适应新形势,创新思路运用新举措,统筹考虑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形成科学的宏观政策框架,给市场以稳定预期,为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只有通过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才能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 统筹考虑相互促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经济运行的“下限”定在GDP增长7.5%左右,而上半年的GDP增长7.6%。从这两个数字中,我们就可以看出目前经济运行虽处在合理区间,但离“下限”确实很近了。因而,一些人都在猜测政府会像2008年那样再次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其实这是一种误读。经济增长不仅没有越过“下限”,更没有触动“底线”经济增长7%,所以当前的重点还将是调结构、促改革、推动转型升级。但调结构的前提是要稳增长,没有稳定的增长,调结构就没有基础、没有条件、没有合理的空间。这就要求要统筹考虑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使三者做到相互促进。

 

  强调“统筹”推动,是因为稳增长可以为调结构、促改革创造有效的空间和条件。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前提都是“稳”字当头;强调“统筹”推动,是因为调结构能够为经济发展和改革增添后劲。当前经济领域依然突出的结构性矛盾,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首要因素,特别是在经济告别高增长,逐渐回落到中速增长阶段后,产能过剩、粗放式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强调“统筹”推动,为的是通过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可为稳增长和调结构注入新的动力。

 

  毋庸置疑,无论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还是深化新一轮改革发展,都需要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需要经济保持在一个合理区间内。只有经济稳了,“求进”才有空间,“有为”才有基础,“提质”才有条件。从中长期看,改革开放仍是未来中国最大的红利。这要求提高效率,实现要素价格的市场化,还需要进行收入分配的改革,促进低收入地区更高水平的增长,更多发展服务业。靠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还有巨大潜力,让改革红利惠及全体人民还有巨大空间。要稳增长、调结构,目标就是要在推动经济转型时,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形成新动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稳增长不是“头痛医头式”的被动应付

 

  稳增长不是“头痛医头式”的被动应付,而是应当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正确处理好调结构、促改革、推动转型升级三者之间的关系。稳增长与调结构并非完全对立,很多情况下,在积极调结构的同时,也可以收到稳定增长的效果。在我国经济保持30多年的快速增长后,资源、能源、环境瓶颈约束增强,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压力加大的背景下,稳增长关系到我国能否突破发展瓶颈,保持经济发展势头,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等重大命题。

 

  应该说,当经济运行逼近“下限”的时候,决策层有多种手段在短期内可以把经济增长推高,但却没有这么做。一方面,防止稳增长措施的简单化和短期化,不能靠政府搞短期刺激;另一方面,搞更大规模的刺激,也没有更多条件实行宽松货币政策。所以,决策层深知,还是要更多地发挥调结构、促改革对稳增长的促进作用,激发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和活力,避免“强心针”式的刺激经济政策,否则不仅不能持续,还会留下后遗症。

 

  为此,今年以来国家已出台了一系列调结构的政策措施。7月1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将进一步打开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对光伏产业链上下游都会带来持续拉动;7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除了能够改善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亦能拉动投资和消费需求,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接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7月12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信息消费,以拉动国内有效需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这一系列措施不仅有利于结构调整,更也有利于稳定经济增长。

 

  全年发展的三大核心指标能够实现

 

  今年一定要完成全年发展的主要任务,首先就应该完成GDP增长这一核心指标。目前不论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还是从实际工作的角度,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角度,还没有一个综合指标能够代替它。我们不能片面追求GDP,也不可能不讲GDP。另外,值得重视的是,财政收入增长7%与经济增长7.5%左右是相关联的,如果财政收入目标没有完成,市场信心会受影响,公众也会对GDP的增长数字产生质疑。譬如,在具体工作中,要避免地方政府违背税法规定收取“过头税”的现象,这与“放水养鱼”的大环境相违背。

 

  价格是市场最敏感的信号,公众最为关注的就是物价问题,世界各国也都把物价作为政府或央行控制的重要经济指标。在强调要使今年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时,把“上限”定为CPI增长3.5%左右,这也是考虑了今年很多实际情况,包括上年翘尾、价格改革等因素,但这个3.5%也不是“天花板”,会根据实际情况上下浮动的。从目前情况看,通胀仍在可控的范围之内,这为进一步改革提供了更大空间,未来进行价格改革、结构性调整、风险控制改革等都比较有利。

 

  就业与经济增长正相关。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也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今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扣除物价之后实际增长6.5%,和去年同期9.7%的增速相比有明显回落。“居民收入跑输GDP”说明目前就业压力较大,尤其今年我国有700万应届毕业生,收入增长放缓将导致实体经济吸纳就业能力下降,这将加剧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的难度。作为经济运行底线的重要因素之一,就业出现不稳定之后,现有政策可能面临微调: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稳定中小企业作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地位,激发经济增长活力,确保社会经济发展处于各项底线之上。

 

  总之,今年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还是要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不能片面强调其中一个方面,要形成三者相互融合、协同推进的局面,这不仅是解决当前经济运行深层次矛盾的现实选择,更是拓展未来发展空间、提供长期动力的根本途径。


来源:中国经济网   年巍

相关热词搜索: 把握宏观调控三大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