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宏观调控提出“盘活货币存量”,资产证券化成为一个现实选择。各金融监管部门有意加速资产证券化业务,陆续出台政策规范并加速推进。同时,地方平台债务高悬风险积聚,调控收紧难解资金饥渴。四处寻求资金的平台企业瞄上了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模式。
业内人士介绍,地方融资平台进行资产证券化的好处在于融资不受资产负债率的限制。而现在发行企业债和获取银行贷款都对资产负债率提出了要求。大多数平台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也都在50%以上。同时,对融资的投向也不作要求。目前券商纷纷盯上这一新业务点,力求抢得一杯羹。上交所、深交所已分别对会员举行了资产证券化的业务培训。券商人士表示,“资产证券化与以往的通道业务不同,这是真正的创新业务。”
调控紧平台融资“六亲无靠”
“上半年财政资金紧张、发债也不容易,银监会也发文对贷款投向融资平台做了限制。可以说,资产证券化已成为融资平台的最后一种融资办法。”一家券商资产管理部人士表示。
随着地方融资平台偿付高峰期到来和中国经济增速下行,融资平台的相关风险也日益积累,触发金融系统拉响警报。今年以来,监管层推出的一系列针对融资平台的措施可谓暴风骤雨。
先是银监会4月份公布《关于加强2013年地方融资平台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10号文。该文件虽然对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规定和限制较此前意见稿给予一定放宽,但整体上仍对发放贷款持较为谨慎的态度。
10号文重新规定了融资平台新发放贷款必须满足的六个前提条件:一是现金流全覆盖;二是抵押担保符合现有规定,不存在地方政府及所属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直接或间接担保,且存量贷款已在抵押担保、贷款期模、还款方式等方面整改合格;三是融资平台存量贷款中需要财政偿还的部分已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管理,并已落实预算资金来源;四是借款人为本地融资平台;五是资产负债率低于80%;六是符合463号文件有关要求。
平台贷款收紧,地方融资平台的另一条融资渠道发债,也面临更为严格的准入约束。发改委出台了关于城投债审核的相关规定,对发行城投债的企业资质进行了明确规定。
目前中国企业发债融资主要通过三个渠道:一是中国央行负责审核的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包括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集合票据,其中短期融资券期限在一年及一年以内,中期票据期限为一年以上;二是国家发改委审核的企业债,期限主要是中长期品种,也是大部分城投公司发债的首选;三是中国证监会审核的公司债,但目前只限于上市公司发行,期限也以中长期品种为主。
交易商协会的政策则最为严格,其目前对地方融资平台仍限制准入。
“我们要在城镇化规划明确之后再出台相应的支持措施”,交易商协会相关负责人在一次内部会议上透露,目前交易商协会发行的债券中没有融资平台类债券。
融资更为灵活的信托公司,对地方融资平台的态度也趋于谨慎。一家大型信托公司业务人员告诉记者,其公司目前不接受融资平台项目,“对融资企业不仅严格按照银监会的名单制审核剔除,而且一朝入名单,终身视为融资平台处理”。
融资急券商出手“重质保收”
“好几家地方融资平台找到了我们,想融资。”一家券商资管部人士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去地方融资平台调研项目,公司已将资产证券化作为一项重点业务来开展。
“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只要是地方融资平台,资金就很紧张,几乎各地的融资平台都有融资需求。东北的、湖南的、浙江的地方融资平台都来寻求融资,其中还包括省级政府平台。”一位券商资管部人士表示。
业内人士介绍,融资平台资产证券化作为一项相对较新的业务有其优势:地方融资平台进行资产证券化的好处在于融资不受资产负债率的限制。而现在发行企业债和获取银行贷款都对资产负债率提出了要求。大多数平台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也都在50%以上。“同时,对融资的投向也不作要求,这点和发债有很大不同”。
“目前一些项目都是以应收账款作为基础资产发行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来募集资金。有保障房、公路、当地政府园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本来都应是政府建的,但政府没有资金,”该人士表示。
对于券商而言,资产证券化起步晚、规模小,还处在摸索阶段。“我们在筛选比较优质的项目,刚开始做难度还是很大的,以前没做过。在项目筛选上,以前发过债的项目由于评估、审计都做过,这类项目有助于我们节约成本。此外,项目提交后审批时间长也是一个问题。”一家券商债务市场部人士表示。
“我们希望融资方的融资额度高,这样做起来才有利可图,可能融资规模在五亿以上券商会比较舒服。以前有业内领先的券商做了一些项目,基本不赚钱或者赚钱很少,主要是先赚名声,积累经验。以后再做时成本会下降。”券商人士表示,“现在融资方给的收益低,导致发行有困难。中间环节也多。目前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利率比银行贷款名义利率高一些,和企业债利率差不多,实际操作中会比企业债高一些。”
对于地方融资平台资产质量问题,在调研了全国各省市平台企业后,一位券商人士坦言,对地方融资平台应该区别对待,“有些融资平台的资产较优良,也很擅长运用多种渠道融资实现超常发展”,他表示,“例如浙江省一个市下的一个区的融资平台,负债中有企业债、银行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这样的地区和企业的金融融资理念非常先进。它们的负债总额达到了60亿元,但这都不是问题,只要未来的利润能够跟得上”。
“再比如湖南浏阳市,财政收入来源中包括花炮占了一部分,此外还有医药基地、花木收入也占了很大比重,卖地收入占比不到20%,这种财政收入结构就比较合理,也不会有风险。”
创新多监管审批“谨始慎行”
目前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主要分为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企业资产证券化。后者又分为证券公司推出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和银行间市场推出的企业资产支持票据。
事实上,将平台资产证券化很早就进入金融监管层的视野。早在2011年,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秘书长时文朝曾表示,让大桥、公路等资产流动起来,是化解地方债风险的根本途径。地方融资平台也拥有不少优质资产可以进行资产证券化。
2012年8月3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资产支持票据指引》,启动银行间市场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资产支持票据。
证监会则早在2005年8月开始了证券公司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试点。由于2008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影响,资产证券化创新工作停滞了一段时间,从2012年7月起,资产证券化的创新工作转入常规工作,原来的试点办法对证券公司开展工作产生了障碍。
今年,证监会在广泛征求市场意见和建议后,于3月15日重新修订并发布了《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新规降低了券商从事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准入门槛、简化了行政审批程序、改善了交易方式,极大地拓展了我国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基础资产种类,资产证券化业务将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上交所、深交所也积极备战,分别对会员举行了资产证券化的业务培训。
一位参加了深交所资产证券化培训的券商人士告诉记者,风险控制仍是目前证监会强调的重点。深交所要求券商报项目之前做好论证,“不能把有问题的项目报到会里。证监会机构部强调要做好风控,要求券商不要把证券化做成通道业务,不能有一单业务出问题。”
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日前表示,资产证券化对券商综合业务能力要求很高,基础资产需做好尽职调查,产品设计需考虑买卖双方的投融资需求和风险偏好,交易环节需运用自有资金定价和做市。但实践中,不少券商的固收、资管、投行等多个业务线各自独立开展证券化业务,互相缺乏支持配合,既没有综合业务优势,又没有全链条的风险控制。
“基础资产尤其是和地方融资平台相关的,风险仍然不能忽视。发改委、银监会都对地方融资平台做了有关限制,证监会显然也不容许把‘别家不要的’烂肉捡到自家碗里,”券商人士表示。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资产证券化仍然实行严格的审批制,新的基础类别一般还是会建议到交易所论证,这无疑加大了整个证券化项目的周期。应考虑在同一类型基础资产类别的审批上简化审批程序,加快审批进程。
“证监会发文以后,资产证券化已经成为今年也是未来的业务重点”,券商人士表示,“一是这项业务有广阔的空间,二是资产证券化与以往的通道业务不同,是真正的创新业务。”
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