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以来,欧债危机的压力有所缓解:主要债务国融资成本较去年大幅下降,欧元区解体等系统性风险基本消除。表面上看,欧洲在危机发酵3年半后终于迎来了喘息之机,但从基本面看,欧元区所有国家的公共债务比例依旧呈上升趋势,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并给经济增长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首先,欧洲金融体系流动性不足,经济增长缺乏信贷支持。在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欧洲银行因持有大量华尔街“有毒资产”遭受巨额亏损。在随后爆发的欧债危机中,又因持有的债务国债券贬值而遭受“二次打击”。目前,欧洲银行普遍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欧洲国家政府由于赤字问题,不但无力救助银行,同时为规避银行业风险正加紧实施《巴塞尔协议Ⅲ》,要求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达到3%,这进一步降低了银行的借贷意愿。根据欧洲央行最近发布的数据,欧元区银行对私营部门的信贷规模已连续12个月下降。欧洲银行问题与主权债务问题交织,解决难度非常大,且债务国未来可能发生的债务重组将加剧银行的损失,信用紧缩局面短期难以改观,这将成为制约经济复苏的“瓶颈”。
其次,忽视研发创新,竞争力下滑趋势加剧。进入21世纪以来,欧洲一直受竞争力下滑的困扰。2010年,欧盟曾在新颁布的《2020战略》中,明确提出研发创新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平均每年都要达到3%。但在债务危机的冲击下,各国忙于紧缩财政,创新问题长期被忽视。根据欧盟最新的统计数字,2011年,欧盟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仅为2.03%,27个成员国中,仅丹麦和马耳他实现了既定目标。未来数年,由于公共债务和“财政契约”的限制,欧盟各国的财政政策总体上仍然偏紧,能用于刺激研发的资金有限,这意味着创新困境难有改善,这从根本上决定了欧洲经济增长将缺乏“引擎”。
第三,政治与社会形势不稳,增长潜力被削弱。目前,欧洲国家的结构性改革尚未到位,要彻底解决债务问题,进一步改革势在必行,这必然会对增长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一段时间以来,改革的阵痛已经引发欧洲民众的抵制,罢工、游行成了“常态”。与此同时,各国主流政党的支持率普遍下滑,边缘化小党打着“反改革、反紧缩”的旗号得势,欧洲政坛呈现“碎片化”态势。政治乱局和政治僵局不时出现,不仅影响政府决策效率,同时抑制企业投资信心。据统计,当前南欧国家的外来投资水平仅为危机前的一半,而欧元区的失业率则不断创历史新高,希腊、西班牙青年人失业率已经超过50%。欧洲舆论强烈担忧,青年人长期失业将导致其丧失劳动技能,损害国家长期增长潜力。
危机带来的伤痕,是否将给欧洲经济带来“失去的十年”,有待进一步观察。
来源:人民日报 刘明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