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的银行业而言,这是一段具有转折意义的特殊时期。
在过去的几个月内,伴随着一个个新面孔的亮相,一批具有符号式意义的金融老将逐渐隐退。不同于平时副行长级别的金融高管“轮岗”调动,此次各家机构的人事变动事关一、二把手的座次重排。当这些新的掌舵者就位,银行业势必会在未来寻求一个全新的方向。
“五大行文化都差不多,市场竞争比的是谁能更好地克制官僚性,工行和建行不应是中行努力的方向,而应该是让客户感到满意贴心,提供最好的服务。银行不是泡泡糖,不比谁吹得大。”这是中行新任董事长田国立在近日一次内部会议上的观点,这些市场普遍认为的“高位接盘”者们已经意识到过去的道路不可复制。
伴随着这些大而不能倒的“大家伙”们的重新定位与选择,未来的整个金融生态环境将充满更多的可能性。
定位不清的尴尬
城商行、村镇银行等一类金融机构因为过去的定位而在发展中遭遇尴尬
就在不久前,我国的城商行们惯例性地召开了新一年的年会。在会上,银监会主席尚福林非常明确的指出,城商行这一群体的天职就是服务小微企业。
城商行是近年来我国较为醒目的一类群体,由于受各地方政府的支持,在每一个城市的醒目位置都能轻易看到当地城商行的招牌。但在过去几年,这类群体却经常成为业界质疑银行业定位不清的“枪靶子”。
“很多城商行不但跨市、跨省,还把分店开到了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这些地方缺金融机构吗?”一位银行业人士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这种跨区域经营,让人们无法分清楚,到底城商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区别何在?定位的不清更让城商行们暴露出了诸如管理半径过大、业务发展过快、风险控制不到位等弊病。
“必须要认清自己的位置,有些东西小银行再做能做过大银行么?”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对记者说。
同城商行类似,另一类群体也因为定位的不清晰而陷入尴尬的局面。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截至2013年3月末,全国已组建村镇银行903家,其中批准开业836家。发展6年来,各类机构对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激情正在逐步消退,设立的速度也因此逐步放缓。
“当前很难区分村镇银行和过去的县级农信社之间的差异,尤其是作为一类新设立的机构,村镇银行的优势究竟在哪里,没能很好体现出来。”四川银监局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因为没有独特之处,村镇银行在基层市场的竞争中并无优势可言,生存状况也较为堪忧。
正因如此,虽然近年来村镇银行资产规模正在逐步扩大,信贷投放也在不断增加,但除了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等个别几家有明确规划和定位的机构外,其余的机构对于村镇银行设立的步伐已经变得极为缓慢。
这些因为定位不明所导致的问题,正在逐步成为我国银行业的一大通病,是未来改革中首先需要正视的。
同质化的隐忧
过去银行同质化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除了定位不准,我国银行业的另一个通病是极其容易“一窝蜂”地去做一件雷同的事。
近年来,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小微企业成为热门话题。在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引导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加大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信贷倾斜再一次成为了重点。在这个基调下,大到资产过10万亿元的金融旗舰,小到一家只有几十名员工的村镇银行都不约而同地打起了“小微”牌。伴随其后的是各类同质化的“金融创新”。
例如在一些山区,各家机构都会将“林权抵押贷款”宣传为自己的创新;在沿海区域,渔船抵押贷款、仓单质押也成为各家机构宣传的重点。与此类似,在过去的几年,银保合作、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等银行所谓的创新业务均出现过此类的扎堆现象。
“小微业务现在的问题不是过度竞争,而是竞争不充分,有的银行看似做了这个业务,但没有真正的深入下去。”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向记者表示。
同时,据记者观察,无论大小银行,在描述自身成绩时也均是模版式地对外炫耀自身的资产规模、存贷款规模增长速度如何之快,不良贷款率如何低,拨备覆盖如何到位等。似乎不同的仅仅是银行的名称和所辖范围的大小。
这种同质化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可以看到,自去年以来浙江等局部区域出现风险后,各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齐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
“未来银行业的发展,是对量和质兼顾的问题。但只要中国经济依旧保持一定的增长速率,对规模的追求在相当一段时间恐怕依旧会存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对本报记者表示。
因为过去制度性的存贷利差保护,银行业最轻松、最直接能获得巨额利润的方式就是扩大存贷款规模。用业内人士的观点来讲,这也是金融机构对市场的一种判断。
未来的选择
大银行有大银行的使命、小银行有小银行的天地,将各自的领域做深、做精
这些存在的问题都是阻碍银行实现转型的重要因素,但最根本的问题还在于,整个金融、经济的发展已经在迫使银行们做好“改变思路”的准备。
随着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现象的逐步显现,一些大型企业开始探索选择成本更为低廉的发债来代替银行信贷,这使得过去惯有的优势开始丧失,大银行们要开始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银行总是选择价值最大的市场,同时也会提前准备进入一些新的市场,这样当这个领域开始发展就能更快进入角色。”赵锡军表示。也许是基于这样的逻辑,大银行们开始布局小微企业和“三农”等一些过去很少涉及的领域。
有专家认为,大银行不应该去和中小银行竞争这些领域,而应该专注于一些小银行做不了的事,例如帮助企业走出去,提供跨国的金融服务,在国际上拓展影响力等。在采访中,专家们都认为,国内的大银行应该学习汇丰、花旗等在全球经营上颇具经验的机构,将业务的品种、服务、档次拉开。
“这需要时间,当某个细分市场达到一定规模能够养得起某些银行,这些银行就会专注的选择这个细分市场。”赵锡军认为,银行对业务的选择最终还是边际成本和收入的吻合,例如在农村领域,一些中小金融机构的成本就要相对更低,因此更具优势。
而对于中小银行,尤其是农村金融机构,这个市场目前尚处于竞争不充分的态势,这些机构应该潜心立足自身市场,将服务做好、做透,而不是去追逐大银行的脚步,做大、做全。
“比如过去几年,小银行对小企业的放贷是匹配了企业的实际需求、还是助长了不必要的投机心态、资金的供给同企业的生产周期是否配套?这些都是值得小银行们反思的,一味做大数据很容易,但要做出质量来却很难。”浙江一位基层银监部门的人员对记者表示。
“三农”领域亦是如此,当众多的银行们认为这个领域难做时候,却有不少小额信贷机构在此做得风生水起,这些领域本该成为村镇银行、基层农信机构互相竞争的市场。“支农支小”如果仅仅停留在文字游戏上,这些机构就会在未来的竞争中遭遇窘境。
根据专家们的观点,让一类机构在一类领域内展开良性竞争,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从对量的追求逐步转化为对质的追求,这可能是中国银行业未来要走的路。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