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产业经济 > 金融 > >> 通缩离我们还有多远 透视典型三大通缩现象

通缩离我们还有多远 透视典型三大通缩现象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庄 健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2-08-13 00:00:00

        随着6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幅降至2.2%的29个月来新低,市场声音四起,其中一种认为通货紧缩通缩即将来临,如今最新数据显示,7月CPI同比降至1.8%,更是令市场的担心升温。而通缩的治理要比通货膨胀通胀难得多。通缩是否真的已经走近我们?危害到底在哪里?我们该如何应对?     

   

        通缩的判断标准     

   

        所谓通缩,是指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关于通缩的判断标准,大体可归结为三种观点:第一种为“单要素论”,即通缩就是物价的全面持续下降;第二种为“双要素论”,即认为通缩是一种货币现象,表现为价格的持续下跌和货币供给量的连续下降;第三种为“三要素论”,即只有出现物价的普遍持续下降、货币供给量的连续下降和经济全面衰退,才称得上是通缩。笔者认为,单要素论的观点对于判断通货紧缩发生及其治理更为科学一些。

   

        尽管反映物价总水平变化的指标一般包括GDP平减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和CPI等三类,但为便于进行国际比较和充分考虑对居民的影响程度,笔者倾向采用CPI作为物价总水平变化的指标。如果用CPI代表一般价格水平,则CPI同比超过两个季度的连续下降可判定为通缩。短期的通常少于两年通缩往往是经济周期的一部分,下降幅度在5%以内的,或者是宏观紧缩政策的必然结果,并不会对经济社会产生严重的影响,通常被称为轻度通缩。CPI下降幅度较大比如在-5%和-10%之间、时间超过两年的称为中度通缩。但长期的超过两年通缩,幅度也超过两位数,则伴随经济衰退、失业率飙升、社会福利状况恶化等严重后果,是各国政府需要及时采取宏观政策予以重点防范和避免的,被称为严重通缩。     

   

        典型的三大通缩现象     

   

        回顾中外历史,我们可借鉴的又较为典型的通缩现象有三次:一次是发生在1929-1933年期间美国的大萧条严重通缩,第二次是发生在1992-2002年期间日本的经济衰退中度通缩,第三次是发生在1998-2002年期间中国的内需不足和经济放缓轻度通缩。

   

        1929-1933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GNP下降29%,消费者价格指数下降25%,股市暴跌85%,失业率从3%上升为25%,这就是给世界经济和资本主义制度带来严重冲击的美国经济大萧条。在大萧条时期,一些银行出现倒闭,非常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美联储本应及时干预,恢复公众的信心,但美联储偏偏默许了银行的倒闭,未采取任何强有力的行动,终于酿成金融系统近乎完全崩溃的局面。为摆脱大萧条,美国当时新任总统罗斯福通过实施一系列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步走出通货紧缩和大萧条阴影,迈向全面复苏之路。

   

        1992-2002年,日本名义GDP增长率不足1%;从1994年第三季度之后的多数季度GDP平减指数均为负值,十年期间CPI指数均为负值;日经指数下跌近78%;失业率从2.1%上升到5.4%。1991年资产泡沫破灭是造成日本“失去的十年”的导火索。1985年“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兑美元持续升值,经济结构僵化导致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不良贷款率攀升造成银行惜贷等也是重要原因。日本政府的政策失误,包括90年代初未及时处理巨额银行不良资产,1997年过早实行财政紧缩政策以及2000年8月过早结束零利率政策,都对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日本政府应对通缩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实施高达130万亿日元的财政刺激方案;实行零利率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允许日元贬值;出台一系列旨在清理银行不良资产、加强银行业危机管理的金融法案等。这些举措对促进经济增长、防止通缩进一步加剧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日本经济的内需不足、产业空心化和人口老龄化严重,其劳动生产率和潜在经济增长率十分低迷,在遭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又有重新陷入通缩的迹象。

   

        1998-2002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从1990-1997年的10.4%下降到8.2%,M2年均增速从1990-1997年的21.5%下降到15.2%;CPI增速在1998-1999年期间有7个季度连续为负,2002年全年4个季度均为负。导致这段时间中国通货紧缩的因素包括: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1992-1994年时期的经济过热导致国内供给相对过剩,重复建设加剧产能过剩等;大幅度的国企改革导致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失衡的收入分配格局和滞后的社会保障制度削弱了人们的购买能力和意愿;亚洲金融危机后外部需求低迷。

   

        面对通缩,中国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应对,拉动了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为主要内容的国内投资需求强劲增长。另外,借助2001年中国加入WTO,外贸出口快速增长,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03-2007年,中国GDP年均增长11.2%,CPI年均增幅为2.6%,成为“高增长,低通胀”的黄金五年。

   

        然而,好景不长。2008年下半年,在政府正针对因经济过热引发的高物价、高房价进行宏观紧缩的同时,以雷曼公司申请破产为标志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使中国的外需面临很大冲击。短短几个月时间,出口由增长变为减少,大量中小外贸企业倒闭,农民工被迫返乡。尽管政府及时出台“四万亿”刺激政策,但由于国内外需求减少、投资和消费意愿下降,经济增幅迅速由两位数下降为低于7%。从2009年一季度起,连续三个季度CPI同比下降,中国再次出现通缩局面。值得注意的是,这次通缩持续只维持了三个季度,而这期间货币供应量M2增长率始终保持在25%以上的高位,GDP增长率在经过了短短两个季度的恢复就又重回到两位数的水平。按照前述标准,这样的通缩连轻度通缩都算不上,实际上只是经济周期调整的一部分,并未会对经济社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当前并未进入通缩     

   

        目前的情况如何?如果按前述标准衡量,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CPI同比增幅1.8%,也不能说已进入通缩。但下一步如何发展?通缩离我们还有多远?我们有必要通过观察1998-2002年的情形获取一定的参考:一是在CPI同比出现下降之前,季度GDP增幅已从两位数迅速下降到低于8%;二是M2增幅由20%以上减缓至15%左右;三是PPI先于CPI出现同比下降,提前时间在6-8个月左右。若以此作为参考,今年第二季度GDP增幅已达7.6%,低于8%;M2增幅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始终低于15%;PPI已于今年3月份首次出现同比下降;如果其他情况不变,则下半年的某个月份CPI同比有可能出现下降。但是否就此步入通缩阶段,仍要看此后能否连续两个季度以上保持CPI的同比下降。

   

        中外经验表明,通缩往往会导致企业的投资意愿和居民家庭的消费意愿下降,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社会福利状况恶化,影响社会稳定。前述美国、日本和中国治理通缩的经验则表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是应对通缩的重要保障,而正确判断形势、避免政策失误是治理通缩的关键环节。目前,中国的通缩只是刚刚露出苗头,但值得高度关注。继续采取财政、货币政策的预调微调措施,把“稳增长”放在宏观调控更为重要的位置,对于防范通缩、提高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庄 健

相关热词搜索: 通缩离我们还有多远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