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第四季度,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企稳回升势头,并在今年第一季度实现了7.7%的增速。业内人士认为,“平稳”和“弱回升”将是今年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同时还面临增速稳定回升动力不足、增速下滑容忍度相对有限等挑战,政策应由需求管理为主转向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结合,特别要着力加强供给管理。
今年宏观经济将平稳运行
中国社科院4月26日发布《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13年春季报告》称,在国际经济缓慢复苏、美欧日实施量化宽松、中国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背景下,中国经济2013年有望持续稳定增长,预计GDP增长率将达8%左右。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李雪松指出,中国经济在2012年第四季度呈现企稳回升的势头,考虑到今年以来中央遏制公款吃喝的效应,今年第一季度7.7%的增速表明经济运行基本平稳。
报告还预测2013年CPI可能上涨3.4%左右,涨幅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预计物价增长周期将于2014年3月-4月达到峰值。
“今年我国具备较好的价格稳定的物质基础,但同时国际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将对我国价格产生影响,国内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国内基础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也存在改革与调整压力。”李雪松说。
转方式、调结构步入关键阶段
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提出稳中求好、稳中求优,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副主任刘树成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已呈现企稳回升态势,尚有回升空间,需尊重经济规律,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回升,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适时微调、预调,无需出台过度刺激政策。
业内人士同时指出,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需关注“经济增速稳定回升动力不足”“经济增速下滑容忍度相对有限”的问题。
李雪松接受采访时表示:“企业投资收益率下降,使国内有效需求存在不确定性,国内供给方面创新驱动和结构调整缓慢,工业增长存在下行压力,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实体经济中企业活力偏弱,外贸稳增长面临挑战。实现‘十二五’期间经济增速预期目标,结构调整需有长效机制”。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副司长王文波认为,尽管平稳是今年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然而中国经济走势短期无虑、中期纠结、长期担忧。“转变政府职能不易,地方政府对增长需求强烈,调结构、转方式比预想要困难许多。当前到了稳增长和调结构必须有选择的关键阶段,不宜继续纠结。”
宏观政策宜加强供应管理
有关专家强调,美欧日在危机面前无不使用需求管理,需求管理手段会延缓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当前我国宏观政策应由需求管理为主转向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结合,特别要着力加强供给管理。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日前在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春季座谈会上表示,当前中国经济的问题就在结构上、在转变发展方式上,“要排除万难把结构调整放在首位,释放改革红利,供应管理须划清政府和市场的界限”。
“所谓供应管理,不是去管理供应的‘批文经济’,而是使供应机制进一步市场化。在主体层面,就是政府多提供环境、提供标准,激发企业活力去多承担调整的责任和任务。在要素层面,就是让劳动力、资金、土地等要素自由流动,其定价反映供求信号。”李扬说。
李雪松认为,在需求管理上,宏观调控政策要审慎灵活,把握好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和防范金融风险之间的平衡;在供给管理上,宏观经济政策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化改革,减税放权,放松准入,创新驱动。
来源:新华网 倪元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