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产业经济 > 金融 > >> 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解决信贷资金结构性矛盾

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解决信贷资金结构性矛盾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金融时报  万荃        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2-08-07 00:00:00

  上半年,我国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总体适度,贷款结构继续改善,对稳增长贡献明显。央行在日前发布的今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下一步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报告着重强调,下一阶段,央行将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有效解决信贷资金供求结构性矛盾。

 

  总体看,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缓中趋稳,银行体系流动性较为充裕,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总体适度,贷款结构继续改善,人民币贷款增速有所回升。数据显示,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为59.6万亿元,同比增长16.0%,增速比上季度末和上月末均回升0.3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4.86万亿元,同比多增6833亿元。第二季度各月新增贷款分别为6818亿元、7932亿元和9198亿元,贷款投放呈逐步加快的特征。

 

  “金融机构贷款投放意愿依然较强,信贷支持经济发展力度较大。”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对记者表示。从社会融资总量来看,二季度比一季度有明显增加。今年一季度,社会融资总量合计为38506亿元,同比少增近3400亿元,二季度社会融资总量合计38911亿元,同比多增3200亿元,特别是贷款多增了6900亿元。表明在经济增速持续回落的情况下,货币当局的调控力度有所加大。市场分析人士指出,银行信贷投放意愿较强,社会融资总量回升,这些都有助于稳定需求增长。

 

  分析人士指出,2012年以来,央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经济增速有所放缓、通胀水平有所降低等形势变化,适时适度加大预调微调力度,着力增强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加大逆回购操作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适度;两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并适当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促进金融机构加快完善定价机制建设,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水平。与此同时,发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的逆周期调节功能,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在改善信贷结构方面,央行促进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三农”和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信贷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信贷支持保持较强力度。

 

  有关数据显示,6月末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和外资银行小微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4%,比大型和中型企业贷款增速分别高10.1个和5.9个百分点。上半年,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村镇银行、财务公司本外币农村贷款和农业贷款分别增加1.4万亿元和2589亿元,同比分别多增882亿元和633亿元。

 

  央行在报告中公布下半年货币政策趋势及主要工作任务时强调,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有效解决信贷资金供求结构性矛盾,切实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

 

  7月初,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江苏等地进行经济形势调研时,就曾提出要解决信贷资金供求结构性矛盾的问题。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分析师周景彤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信贷资金的供求结构性矛盾,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目前资金供给较为充裕,但企业贷款需求特别是长期贷款需求相对萎缩,这主要与经济下行、企业盈利困难有关;二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有贷款需求,但依然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分析师鄂永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旨在运用货币政策更好地实现稳增长的宏观调控目标;有效解决信贷资金供求结构性矛盾,意在以服务薄弱环节作为着力重点,抓住国家实施差别化监管机遇,更好地满足“三农”、小微企业、县域发展等领域的金融需求,增强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金融服务效能。

 

  另有业内专家指出,当前货币信贷的主要矛盾在于结构,而非总量,货币活性的降低已经成为掣肘货币政策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在货币政策宽松对经济的刺激存在边际效用下降的情况下,货币政策解决的只是“源头”问题,但很难控制资金有效流向的问题。

 

  来自申银万国的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在周期下行、银行加大风险控制的情况下,贷款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显然已经引起高层的高度重视。建议除降息、降准之外,还可通过存贷比计算口径调整、加大小微企业贷款和特定产业贷款来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状况。

 

  市场普遍认为,下半年将继续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不变。交行金融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研究报告指出,下半年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不具备大幅放松的条件。在总体信贷环境不会过于宽松的情况下,投资回升和楼市回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新增中长期贷款占比回升的结构变化上,总的贷款增量并不会明显放大。同时,存款增长趋势性放缓对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信贷投放的约束依然存在。另有专家警示,随着通胀率回落,货币政策确实有较大宽松空间,但一定要谨慎使用,切忌盲目无度放松信贷政策、扩大投资,以免形成通胀隐患和泡沫风险隐患,造成产能过剩。应将货币政策与财税政策有机结合,刺激消费、启动市场、调动企业生产积极性。

 

  在着力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加大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周景彤建议,应加大对存量信贷资产的结构调整力度,加强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改进和完善宏观信贷政策指导。比如,配合国家产业政策,采取优惠利率等方式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给予欠发达地区再贷款、再贴现优惠政策,采取限制性信贷政策,通过窗口指导或引导商业银行调整授信额度、调整信贷风险评级和风险溢价等方式,限制信贷资金向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及地区过度投放。



来源:金融时报  万荃       

相关热词搜索: 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