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产业经济 > 金融 > >> 消费贷潜力大信贷规模成掣肘

消费贷潜力大信贷规模成掣肘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2-12-04 00:00:00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而充分发挥金融对消费的支持作用,是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我国消费信贷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但消费信贷占GDP的比重仍比较低,随着市场日渐成熟、需求快速上升,消费信贷的潜力巨大,未来消费信贷如何进一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银行在此过程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未来的路该怎么走?针对当前银行业在拉动消费过程中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本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与业内专家探讨解决之道。

 

  记者杜金如今的婚宴花样多多,婚宴成本也随之水涨船高,新人结婚成本大幅增加,动辄几十万元也大有人在,不少刚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惊叹“连婚都结不起了”。最近中国银行针对这种“困境”,推出了新型的无抵押婚贷。据该行业务人员介绍,年轻的白领在结婚的时候需要买房、筹备婚宴、买珠宝首饰等等,资金可能有点缺,而这个婚贷不需要抵押,是一个纯信用的额度。

 

  婚贷能否成为继房贷、车贷之后成为第三大家庭型贷款,还需要市场的检验,但金融的发展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却是毋庸置疑的现实。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发展将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全力发展消费金融,充分发挥金融对消费的支持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业内人士分析,信贷杠杆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手段,是一把开启内需大门的金钥匙。

 

  作为消费贷款的主要发放途径,银行现在消费贷款种类日趋丰富,然而受制于信贷规模以及日益严峻的经营压力,银行推广消费信贷似乎显得“后劲不足”,专家表示,发挥好银行信贷支持个人消费是现实举措,有利于银行自身的利益,同时也应加强风险防范。

 

  消费信贷潜力巨大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消费金融体系的基本框架正在形成,时至今日,依靠多元化的消费信贷产品,在住房消费有所降温的情况下,许多银行仍获得了消费贷款的快速增长,而且纳入消费贷款的项目越来越多,可谓是五花八门。在购车、旅游、家电等传统消费渠道之外,许多银行还开发了个性化的消费信贷产品。

 

  据有关媒体披露,截至2012年9月末,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5家大型商业银行支持消费贷款余额61371亿元,同比增加7055亿元,增长12.99%;前三季度累计投放消费信贷11242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52991亿元,同比增加6224亿元;汽车消费贷款597亿元,同比减少316亿元;教育、医疗及旅游贷款118亿元,同比减少18亿元;个人综合消费贷款6270亿元,同比增加638亿元。

 

  但目前,与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消费金融产业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在消费信贷方面,消费金融机构主体主要是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很少;消费信贷的品种仍主要为房贷、车贷,其他消费信贷份额也较小。

 

  尤其是在当前,中国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和调整经济结构的双重挑战,提振内需、扩大消费已成为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手段。专家认为,提振百姓消费需要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包括税收、收费、信贷政策等。在减税降费的同时,必须发挥信贷促进消费的巨大作用。

 

  目前,国内社会信贷消费观念处于明显的转型期,消费性贷款余额逐年增加,可待挖掘的潜力巨大。不过专家提醒,长期来看,随着中国在消费观念上的转变以及政策和信用体系的逐步健全,为消费信贷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但由于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等因素影响,社会负担较重,对超前消费有一定抑制作用,还需要多措并举,进一步加大消费信贷的发展力度,促进国内消费市场跨越式发展。

 

        银行信贷规模及风险恐成掣肘

 

  投资转向消费拉动,收入分配问题不可忽视,此外对于银行来说,信贷规模趋紧以及个人贷款风险的暴露,也使得银行在个人消费贷款上显得有些“后劲不足”。

 

  如今,商业银行的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金融服务的方式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年来金融电子化得到迅速发展,但银行难言已完全告别了单纯依靠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消费信贷的投放也同样受制于银行的信贷规模,进入四季度以来,在整体信贷规模趋紧的大背景下,部分银行似乎正在通过提高贷款价格来弥补贷款规模下降带来的利息损失。

 

  据记者了解,目前部分银行用于购车、装修等用途的个人消费类贷款,利率普遍较基准利率都有所上浮。专家表示,近期银行业增长乏力,不良贷款数量有所上升,提高利率是一种保证银行利润、增加收入的行为。同时,利率市场化使得银行的经营成本有所提高,通过提高个人贷款利率,银行可转嫁掉这部分新增的经营成本。

 

  某股份制银行的人士坦言,个人消费贷款金额小、笔数多,管理成本较高,而且今年银行不良贷款率有所反弹,个人消费贷款的风险加大,银行似乎更中意信用卡分期业务。根据上市银行中报披露的数据,部分银行个人消费贷款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确实出现了反弹。

 

  工行中报显示,上半年个人不良贷款余额132.2亿元,增加25.34亿元,不良贷款率0.64%,提高0.10个百分点,主要是部分借款人经营性收益下降或工资性收入减少导致个人消费贷款、银行卡透支和个人经营性贷款不良余额有所上升。建行的中报也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777.32亿元,其中不良贷款8.43亿元,不良贷款率1.08%,较去年年底的1.04%有所反弹。

 

  业内专家认为,发挥好现有银行信贷支持个人消费是现实举措。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未解除的情况下,银行如果提高个人消费贷款利率必将大大抑制百姓消费,如果消费难以启动,无法拉动内需,影响经济回暖,银行贷款对象将大幅度减少甚至存量贷款风险将暴露,到头来银行自己的利益也将受到损害。

 

  金融支持消费须加强创新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我国的个人消费贷款超9成的都是通过银行发放的,但银行由于受到自身经营压力增大和信贷风险的掣肘,使得消费信贷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制约。就此专家表示,金融支持消费,还应加强金融创新,在利用好信用卡促进消费的同时,有必要成立专门的消费金融公司。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经有北银、中银、捷信、锦程四家消费金融公司,尽管成立时间不长,但是这些公司的个人消费贷款业务迅猛增长。作为最早获准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北银目前的贷款余额已经突破5亿元。而截至去年末,中银消费金融公司的贷款余额也达到8.33亿元。消费金融公司开创的新型消费模式对于扩大消费需求效果极为明显。虽然每笔消费信贷金额较小,但是能够撬动客户的多种潜在消费需求。

 

  此外,信用卡作为一种个人消费信贷工具,在刺激需求、扩大消费上的作用日益显现。业内人士指出,信用卡的短期透支功能,实际上也是拉动消费的重要手段。近些年,多家银行推出了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促使信用卡不论是发卡量还是消费量均获得了快速发展,而且信用卡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消费信贷的功能日益发挥。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进一步改变,个人消费贷款领域的创新肯定会越来越丰富。”业内人士都乐观估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贷款项目和服务,抵押手段也会更灵活,消费者享受到的实惠也将越来越多。

 

  有关专家表示,消费信贷具有提升消费能力、延长消费期限的功能,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消费信贷在刺激消费上应该大有作为,金融机构在此方面也应继续作出创新和探索。“但居民收入增长和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是消费提升的核心所在,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这正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所强调的。”专家表示。

来源:金融时报

相关热词搜索: 消费潜力信贷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