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金融护航 外贸企业深化“
一带一路”项目合作)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即将在厦门举行,各方如何进一步为金融合作作出更优解备受关注。当前,金砖国家合作与“一带一路”的倡议理念不谋而合,因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合作,恰为金砖国家提供了参考。
“一带一路”金融经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7月,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稳步推进。1-7月,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的50个国家有新增投资,合计76.5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13.4%。
贸易投资的蓬勃发展,需要先进的金融服务体系“保驾护航”。以
保险业为例,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提供的最新数据,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年6月,中国信保对沿线国家的承保金额累计超过4800亿美元,向企业和银行支付赔款17.3亿美元。
银行业方面,目前国开行和进出口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贷款余额已达2000亿美元。同时,近5年来,工行
北京分行已累计实现“走出去”专项融资超50亿美元,跟踪储备项目80余个,储备项目总额近300亿美元。
不少证券公司也为“一带一路”的重点项目建设提供服务。如
中信建投近几年为参与“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建设的多家境内央企提供投行服务,比如承揽A股上市保荐项目、担任重大资产重组独立财务顾问等。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指出,“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金融资源相对缺乏,难以对该行业发展提供充分有效服务。在金融需求及供给不匹配的情况下,中国金融机构加大在沿线国家布局力度,将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
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
公开资料显示,“一带一路”建设可覆盖全球范围内接近70%的人口,其建设的资金需求量较巨大。据亚洲开发银行测算,2016-2020年,除中国外,亚太地区国家仅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的需求每年就约5030亿美元,但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资金供给量总额仅为每年1960亿美元。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殷勇表示,“资金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对于这种资金需求的满足,开发性金融应发挥主要作用。”他建议,要尽可能发挥开发性金融的杠杆作用,提升开发性金融的效力。
殷勇认为,有四个方面值得探讨。第一,开发性金融有限的资金应当尽可能用于股本投资,从而撬动更多的债务融资。第二,开发性金融资金应当尽可能用作劣后级资本,承担更多风险,从而撬动更多的股权投资跟进。第三,尽可能采取公私合营模式,更多撬动私人部门投资。第四,开发性金融资金应当尽可能投资基础设施及与国家安全相关的项目,给市场、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更多的公共品。
“金融是血液,经济发展没有血液是不行的。”业内人士称,金融基础设施落后导致非洲等地企业融资困难,进而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在这些地区建立相关机构提供金融服务,不仅能促进当地贸易便利化,更能“雪中送炭”,助其在某些技术领域实现“从0到1”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