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7.6%和7.4%,延续了去年以来增幅回落的运行态势。其中第三季度增幅甚至低于2009年同期,仅比2009年第一和第二季度的单季增长幅度略高。对于这样的经济形势,我们应该有正确的认识,要从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变化上客观对待当前经济形势,既不要过度担心,又要理性对待。
经济筑底企稳符合政策预期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虽然延续了去年以来增幅回落的运行态势,但经济运行总体是平稳的。第三季度经济增长速度虽然降低到7.4%,低于计划目标0.1个百分点,但前三季度累计仍然高于7.5%计划目标0.2个百分点,说明经济的运行结果符合年初的预期。而且,从发展趋势上看,目前经济运行出现企稳回升的态势,不会进一步下滑。
首先,经济先行指标开始回暖。9月PMI指数是49.8%,比8月回升0.6个百分点,10月PMI进一步回升到50.2%,重回荣枯线之上。其次,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出现明显回升。9、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为14.2%和14.5%,比8月分别高1.0和1.3个百分点;9、10月外贸出口增速分别为9.9%和11.6%,增速比8月分别回升7.2和8.9个百分点;9、10月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23.1%和22.4%,增速比1-8月累计增速分别回升了3.7和2.2个百分点。第三,经济增长速度回升,经济运行的活跃度增加。9、10月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分别为9.2%和9.6%,比8月增速分别加快0.3和0.7个百分点;9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由负转正,增速比8月回升14个百分点;9月货运量增长11.8%,比8月回升2.2个百分点。上述经济指标变化说明,前期“稳增长”的政策效应逐渐显现,经济筑底趋稳,未来有望稳中略升。
应该看到,经济增速回落符合宏观调控的政策预期,是宏观调控的结果。目前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危机时期2009-2010年的增长有本质的不同,那时的增长是着力强调保增长,增长速度是第一位的,其他的都可以为增长速度让路。而目前的经济增长是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增长,是强调经济质量的增长,是强调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增长,是强调管理通胀预期的增长,是强调节能减排的增长。目前的增长是国家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结果,符合宏观政策调控预期。
经济结构调整有所改善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与去年相比虽然有所减缓,但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增长速度减缓为结构调整创造了一个相对良好的环境,为结构调整增加了动力,促进了结构调整进程的加快和深化。
首先,产业结构有所改善。表现之一是轻工业增速略快于重工业,转变了长期以来重工业增长明显快于轻工业增长的格局,特别是高耗能行业增速明显放缓。今年1-10月,重工业增长9.7%,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4.8个百分点,轻工业增长10.3%,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7个百分点,轻工业增长略快于重工业,且轻重工业增长比较协调。同时,钢铁、化工、电力、建材和有色金属五大高耗能行业的增长速度均有不同程度减缓;表现之二是工业内部结构开始分化。传统产业增长速度回落幅度在加大,但新兴产业增长速度在加快。1-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增长速度是11.7%,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速快1.7个百分点。表现之三是服务业比重有所提升。1-9月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43.8%,比去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
其次,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在逐步缩小,区域经济结构的协调性在增强。无论是从经济增长速度,还是从投资的增长速度,当前中西部地区都高于东部地区,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缩小。1-10月东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长8.4%,中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长10.7%,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长12.8%;1-10月固定资产投资东部地区增长18.2%,中部地区增长26.0%,西部地区增长24.2%。其中民间投资东部地区比去年同期增长21.8%,中部地区增长28.1%;西部地区增长29.5%。民间投资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增幅,说明市场自发的投资需求机制是主导,经济增长的市场需求机制运转正常。
第三,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协调拉动作用有所改善。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是55%,比上年增加7.1个百分点,关于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是50.5%,比上年减小2.9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是-5.5%,比上年减小4.2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经济增长中投资与消费关系以及内外需失衡的现象有所改善。
第四,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有所改善,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有所提高。1-9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名义增长13.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0个百分点,快于同期GDP增速2.1个百分点,占同期人均GDP的70.2%,比上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名义增长1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3%,快于同期GDP增速4.6个百分点,占同期人均GDP的25.8%,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1-9月全国财政收入累计90588亿元,同比增长10.9%,占同期GDP的25.6%,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第五,经济增长虽然回落,价格调控符合预期。自去年8月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呈现总体回落的走势,1-10月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2.7%,涨幅比上年同期减小2.9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减小2.7个百分点。其中7-10月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均在2.0%及以下,且目前继续呈现价格涨幅在底部运行的走势,价格上涨的压力明显缓解。
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稳定
从当前经济运行的态势分析,经济增长速度虽然有所回落,但呈现平稳回落,并未超出预期。
从工业增加值增幅变化来看,工业增长速度由2011年2月的14.9%回落到12月的12.8%,今年1-10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10.0%,各月的增长速度由2月的11.4%回落到8月的8.9%,9、10月分别小幅回升为9.2%和9.6%。总体上看,各月工业增加值的降幅呈现平稳回落的态势,并未出现大幅回落的现象,且9、10月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两个月小幅回升,可能预示着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回落的拐点出现。
从需求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虽然略有回落,但仍然保持较快增长。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由1-2月的24.9%回落到1-12月的23.8%,回落幅度并不明显。今年1-9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为20.5%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8.8%,增速比上年同期减缓4.4个百分点按可比价计算,增幅比上年增加1.9个百分点,虽然名义增速为十年来最低,但也保持了20%以上的较快增长,而且实际增速还超过上年同期。今年2-10月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21.5%、20.9%、20.2%、20.1%、20.4%、20.4%、20.2%、20.5%和20.7%,增幅呈现前期平稳回落、后期平稳略增的态势,且总体上看,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这也说明当前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增长没有出现超出预期的回落。而固定资产投资的平稳增长,也正是前期国家宏观政策主动调整的预期结果,明显地改善了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增长的格局。消费需求同样保持了平稳略有回落的增长态势:2011年各月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基本保持在17%左右的平稳增长速度,2012年1-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长14.1%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1.8%,增幅比上年同期减慢2.9个百分点若按可比价计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比上年反而增加0.5个百分点,但这是在国家停止家电及农用车消费鼓励政策的影响结果,而且零售额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的速度也是协调的,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明显提高,消费增长也没有出现超出预期的回落,各月的增长速度回落也是平稳的。
从出口需求来看,1-10月出口增长7.8%,增幅比上年同期减小14.2个百分点,增幅减少很大,但这个增幅也基本符合全年外贸出口增长10%左右的计划预期,9、10月当月外贸出口增速分别恢复到9.9%和11.6%的增长。在全球经济复苏艰难,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欧洲各国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的情况下,我国出口保持这样的速度实属不易。
从三大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变化关系上看,今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回落,主要是外部环境的影响,是出口增长速度的大幅度回落影响了经济增长速度的回落,而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并没有产生负面的影响,反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增加。在暂时不利的国际经济环境下,我们对外贸出口增长速度和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要求不能脱离实际,要顺势而为,应保持适度、合理增长速度,使经济运行的成本最小、效益最大,而不能不切实际过度的追求出口的高增长,更不能在这样的环境下过度追求提高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目前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与当前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经济环境相适应,与国家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长期要求相适应,符合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预期,经济增长并没有出现过度的下滑,因此不必因此而过度担心,更不必因此而惊慌失措。为了稳定经济增长,国家在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基础上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微调措施,这些措施对于稳定经济增长、解决企业经营压力将产生积极作用,其效果在9、10月的经济运行统计结果中已经显现出来。当前应该切实落实中央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冷静观察经济运行的变化,并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采取进一步的微调措施,但一定防止避免货币政策进入宽松化渠道。前几年宽松货币政策放出的货币并未完全消化,今年新增贷款指标8万亿元,不是一个很低的数字。一旦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大量货币进入市场,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很快就会增加,会推动价格很快上涨。因此要避免因经济增长减速而过多发行货币,要警惕在经济下滑的情况下盲目地、急躁地增加货币供应量,防止过快的放大信贷规模,更要防止信贷资金过多地流入房地产领域。
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