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产业经济 > 金融 > >>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即将召开 金融监管将向何处去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即将召开 金融监管将向何处去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北京商报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7-07-12 09:56:43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即将召开,金融安全和金融监管无疑是重中之重。2015年的“股灾”使得金融分业监管的短板暴露无遗,自此关于金融监管改革的讨论不绝于耳。特别是,影子银行和监管套利的大行其道,更让“一行三会”疲于招架。

 金融生态系统已发生变化,金融监管机构若仍因循十多年前的经验,难免刻舟求剑。事实上,在确定“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制度框架后,金融市场的混业趋势却愈发明显。碎片化的监管之下,金融机构本能寻求套利,从而逃避监管。另一方面,在存量监管方面,“谁家的孩子谁抱走”尚可行得通,但在增量面前,比如迅速崛起的互联网金融,“熊孩子”就没人认领了。

 今年以来,金融市场进入强监管,防范资产泡沫风险、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成为首要任务。金融监管无论是否调整,提高统筹势在必行。

 对于金融监管需要变化这一点人们没有异议,但如何变化却难有共识。现在大致有三种观点,一是“三会”并入“一行”,实行“大央行”监管;二是“三会”合并,成立新的金融监管机构,与央行形成“双峰”监管;三是继续保持当前监管格局,但强化功能监管,并由更高层面的机构协调。

 “大央行”的可能性最低,当初将“三会”从央行剥离,就在于央行的微观监管力不从心。“大央行”貌似有利于统一监管标准,但更有可能削弱监管,什么都管,什么都管不过来。“双峰”监管的问题在于动静也不小,行政整合难度很高,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不会老老实实地等着“双峰”细心磨合。

 因此,根据我们一贯的渐进式改革思维,最有可能还是保持“一行三会”,但重新释义赋权,使得监管重心放在功能监管上,增加穿透力。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此前指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因此在分业监管框架改变之前,可考虑先行设立横跨“一行三会”的针对数字金融的监管机构。

 功能监管,意味着监管不再是盯住金融机构,而是要盯住金融产品。在此之前,我们实行的机构监管,虽然明确了守土有责,却也造成了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于是,大通道和大资管成为中国金融市场的特色。当前金融机构五花八门的理财产品,各自嵌套着不同的监管规则,不论是对投资者还是监管者,都过于繁复。因此,功能监管就是熨平套利空间,只要是这种功能的金融产品,无论是哪个金融机构经营都纳入监管。

 监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非一个固定的对象。“一行三会”是分久必合还是合久必分,其实并非要害。加持了功能监管的“一行三会”,虽是旧瓶,却装的是新酒。
相关热词搜索: 金融会议全国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