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以“金融业发展与金融中心建设”为主题的首届金融街论坛上,央行行长周小川在简短的致辞中直言,金融危机中国内宏观经济调控“出手快,出手重”,但任何调控都会有些副作用,所以要防止货币政策出现“超调”,有些刺激性的政策也应适时退出。
周小川指出,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迅速采取措施,并很快向全世界宣布了包括将财政政策调整为积极财政政策、将货币政策调整为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在内的一揽子刺激计划,同时利率、存款准备金率、财政安排等一系列调控工具迅速跟上。最终,中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复苏,对整个世界经济都是鼓舞,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赞誉。
“任何一种调控都不可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都会产生扩充、超调、震荡等副作用。”周小川坦言。简单而言,“超调”是由于货币政策的调整过度,造成短期内利率的调整幅度超出长期均衡水平,产生一定的波动。而周小川则解释,“超调”就是反应过度,所以具体操作部门来进行调解的时候,首先要落实调整方向,第二就是落实调整数量,第三就是根据时间特性进行调整,先调快一点后放慢一点,或者先放慢一点后调快一点。此前,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2年《金融蓝皮书》就曾表示,在经济增长处于下行通道的条件下,政策不仅会满足资金面的需求,也存在“超调”可能。
此外,周小川还谈到调控的前瞻性和调控有效性衡量等问题。“政策调控的前瞻性,不应该根据已经变化的数据进行调整,而是在数值刚出现变化时就计算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工具,这样才能避免调控的滞后性。”
来源:北京商报 闫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