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持续不断的金融危机中,中国怎样做一直是瞩目的焦点。本次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化金融改革。人们更加关心中国的金融改革如何进行,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中国如何能够独善其身;金融领域,还有哪些堡垒需要攻坚克难。昨天,在关于"中国银行改革与科学发展"的记者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一一做出了回答。
五年前,金融危机阴影下,周小川华发丛生曾引发外界联想无数,而如今,中国经济逐渐复苏,外界对周小川本人的关注也悄然改变。
提问记者:第二个问题如果允许我问的话,我想问周行长,您打算什么时候卸任?
周小川:至于退休嘛,年纪大了总是要退休的。这个事和货币政策没有什么太多的联系。
那么,目前实施的货币政策是否会有调整?发布会上周小川并未提及,但他同时表示,会依据经济形势选择调节方式。
周小川:就是根据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市场流动性调节的时间、期限、价格等等各种因素平衡下来,来选择我们使用什么样的工具来进行调节。今后在货币供应量的调节和市场流动性的调节方面还会针对每个阶段不同的特点来进行比较,做出选择。
"适当"这个词同样被周小川用来阐释目前正在推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周小川: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个过程,因此,如果说是选择快一点好还是慢一点好,我当然说还是选择适当最合适。但是总体来讲,如果从改革开放的全过程来看,最近这个阶段,实际上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在加快。
影子银行曾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推手,如今有外界担心,在中国,一种类似于影子银行的风险渗透链条也正在形成,周小川并不否认影子银行的存在。
周小川:中国也像其他许多国家一样会有影子银行,但是我们影子银行的性质和它的规模实际上要比本次金融危机中在发达国家中所暴露出来的影子银行小得多。
尽管规模小问题少,但发布会上周小川仍旧强调要对非银行金融机构要加强监管。
周小川:中国、绝大多数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多数都处在监管之下,而不是像有些国家所出现那种完全脱离了监管。因此,我们说,当前的情况要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与此同时,我们也要保持高度警惕,在鼓励金融业务多元化的同时,对于风险、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保持高度警惕和有效的监管。
而需要加强监管的也并不是只有非银行金融机构。今年以来,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有所上升,如何杜绝银行业的潜在风险?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开出了三张药方。
尚福林:下一步银监会将全面加强资产质量的监管,引导商业银行改善风险管理,一方面是要调整信贷结构。再就是要在支持实体经济有效需求的同时,提高信贷资产的运转效率和质量。第三就是加强不良贷款的监测和坏帐处理,真实反映资产情况,及时地暴露和处置风险资产。
来源: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