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来,一系列以“海洋经济”为关键词的事件,展示出中国在“蓝色经济”领域持续发力、探求“绿色增长”的努力。2日至8日正在鹭岛举行的2012厦门国际海洋周为中国海洋经济的崛起做了最新注脚。
本次海洋周举办的“国际海洋论坛”期间,近5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1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讨这个蔚蓝色星球带给人类的发展新机遇。其中,“如何以科技引领海洋经济健康发展”成为与会人士关注的焦点。
“当前,许多利益相关者都关心海洋环境恶化、生物资源过度开发、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问题。”国际海洋学院主席阿维尼·贝楠博士在论坛上指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把“蓝色经济”与海洋和海岸带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
《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2》显示,中国海洋生产总值从2001年的不到1万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4.57万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
“沿海发达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迅猛势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经济的转型。”东亚海域环境管理区域项目组织执行主任史蒂芬·罗斯在国际海洋论坛上指出。
他认为,在陆地资源逐渐匮乏的形势下,必须把发展的眼光转向海洋,谋求新兴产业,这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大有益处。
随着近年来中国调整经济结构、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加快,不少企业已经敏锐捕捉到“蓝色经济”的发展信号。
在距离厦门岛不远的福建漳州诏安县,早在2009年就已兴建总面积18平方公里的“金都海洋生物产业园”,其中已投产的润科生物工程公司,是全球第二家专业从事海洋微藻及微生物“高山被孢霉”的生物技术研发企业。
据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园区已入驻海洋生物产业项目6个,总投资10.5亿元;预计今年全年产值可达9亿元。
2011年,国务院先后批准了山东、浙江和广东三省海洋经济发展试点规划。而就在海洋周举行的数天之前,《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也获得国务院批准。
中国沿海各省份以海洋经济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一大重点,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今年4月,广东省启动了“全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随后,两大海洋示范试验基地项目“中国蓝色经济引智试验区”和“国际海洋城”先后在山东正式启动;浙江设立了总额20亿元的专项资金和产业基金,用于发展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挖掘“海洋生产力”……
在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如何有效应对海洋资源破坏、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海洋灾害频发等挑战,实现海洋经济绿色增长,也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
日前刚刚在北京通过总验的“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预测,中国海洋经济有望保持8%以上的年增势头,2020年海洋生产总值将达到9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0%。
该专项同时也指出,中国近海海洋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但近岸海域污染范围较大。
“科学利用海洋资源,优化开发空间布局,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提高海洋环境承载能力,应该成为发展海洋经济必须遵循的原则。”厦门大学海洋与海岸带发展研究院副教授彭本荣认为。
“未来一段时间是中国发展海洋事业、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表示,在促进中国海洋经济绿色发展上,国家海洋局将着力做好完善政策体系、提升创新能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四方面工作。
来源:新华网 胡苏 项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