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当前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大背景下,商业银行传统的资产扩张增长方式难以为继,票据业务经营机构面临着金融改革深化、经营发展转型、资产质量管理等考验。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发挥风险管理的服务支撑作用,创造经营价值,成为票据经营机构和监管部门亟需思考和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试从当前业务实践出发,提出深化票据业务市场建设与风险管理的对策思路。
一、我国经济金融发展新形势对票据业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宏观经济结构调整
近年来,全球经济金融形势不景气,我国GDP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受外需冲击较大的小企业和部分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行业的企业暂时仍无法摆脱经营的困境,企业不良贷款增长是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惯性下滑的主要因素之一。金融市场稳中偏紧,银行惜贷心理有所加剧,企业融资困难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和产业结构调整造成部分行业、企业经营状况恶化,企业在资金周转和去库存上存在较大问题,实体经济仍存较大困难。商业银行票据业务交易背景审查不严,随意简化和逆流程操作,是票据案件屡发的内部原因,民间融资市场巨量票据和民间融资无序发展是票据诈骗高发的外部原因。票据使用缺乏真实贸易背景支撑,商业银行票据资产逾期、公示催告票据激增、票据纠纷诉讼等情况有增不减。
(二)电子化金融加快发展
当前,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迅速向金融领域渗透,金融电子化和信息化发展明显提速。自人民银行2009年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上线以来,电子商业汇票呈波浪式增长态势,2013年全年承兑量达到1.63万亿元,贴现和转贴现量达到2.59万亿元,电子商业汇票以其特有的交易便捷性获得了初步发展。然而,传统纸质票据业务的运作方式仍是票据市场主流,且未完全适应电子化、网络化金融的快速发展,纸质票据的运作方式与信息化条件下金融市场、货币市场发展态势不匹配。
(三)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
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央行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步伐也在加快,2013年7月20日,央行宣布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对商业银行传统的信贷利率差盈利方式造成冲击。受利率传导机制影响,在局部时点票据市场主体博弈的复杂性和货币市场利率运行的不确定性,加剧了票据市场利率走势波动的频率和幅度,一方面增加了盈利机会,另一方面也加大了票据交易利率风险。受利率市场化程度加深、经济增速放缓、监管规范增强等因素影响,银行生息资产规模扩张放缓、净息差收窄、拨备增加,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明显放缓。在规模扩张有限、依靠买卖价差获利的票据经营模式下,商业银行不仅要考虑利率波动对自身头寸的影响,还要考虑利率波动对经营策略的影响。
(四)金融创新稳步推进
依托于国内经济高速发展所提供的经济基础,商业汇票由最初的支付结算工具逐渐进化为融资生息工具,其功能不断得以创新开发。近阶段,以票据池、票据资产管理、票据托管为代表的一系列中间业务应运而生,票据衍生产品呼之欲出,商业银行将票据资产作为基础资产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可谓层出不穷。票据市场金融创新有助于提升票据业务创新发展水平,促使金融机构进一步顺应客户需求,有效改善自身盈利结构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票据市场参与主体变化
长期以来,基于票据业务不可替代的调控规模、优化结构、扩大收益作用,商业银行大力发展票据业务,票据市场参与主体由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扩展至外资银行、财务公司、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及农信社等众多银行类金融机构,乃至券商、基金、信托、保险公司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参与主体的扩展能够进一步促成互补性交易,起到繁荣市场的作用,但如参与主体良莠不齐,个别机构业务管理和风控机制不到位,其违规经营票据业务的风险便可能在票据链条内传染蔓延,造成票据市场参与主体风险管理成本的整体上升。
(六)监管系统环境
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为多头监管模式,且表现为行业监管而非功能监管。银行类金融机构办理票据业务须接受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监管,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则须接受证监会或保监会监管,监管主体的不统一,将造成不同机构办理相同业务的监管标准和政策尺度不同。近年来人民银行对票据业务管理总体趋于放松,银监会监管尺度日趋严格,而证监会、保监会监管要求仍有待跟进,不同监管主体和监管政策之间的不同步性可能导致票据业务存在制度障碍和政策壁垒,对票据市场的纵深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性。
二、票据市场当前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承兑业务可能存在信用过度扩张问题
2000年以来,票据发行及交易市场呈现较快增长,增幅远超同期其他基础经济指标。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56.9万亿元,同比增长7.7%;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3.6%;而同期我国企业年累计签发商业汇票20.3万亿,同比增长13.3%,期末商业汇票未到期金额已达9万亿。商业汇票累积签发量增速远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接近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2013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1%,人民币存款同比增长13.8%,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同比增长达8.3%,呈现金融过度现象。承兑作为表外业务,市场关注度和监管力度相对较小。对银行而言,承兑业务可增加银行保证金存款,正变成商业银行的负债工具,承兑不计入贷款规模,部分资本充足率不高的银行因资本监管而无法大量放贷,可通过签发承兑票据的方式维系客户的融资需求,因此,中小商业银行有信用扩张和规避存贷比监管的冲动,具有很强的签票动力,造成银行信用过度膨胀的隐患。
(二)票据贴现业务发展畸形变化
2001-2013年贴现与承兑余额
金额单位:万亿元
票据业务日显资金化态势发展格局,与当前票据贴现仍归属信贷统计的管理机制存在不适应。在信贷规模严格管控的外部监管和银行内部管理模式下,票据已成为信贷规模紧张和约束条件下的调节工具。票据贴现与转贴现余额一起纳入贷款规模,虚增了信贷统计水份,也妨碍票据业务作为产品线持续稳定地深入发展。2010年以来,票据累计贴现量迅速增加,贴现余额不断下降,贴现余额/累计贴现的比值从21世纪00年代平均18%水平,迅速降低到10年代的5%左右,缩减了近七成。贴现余额/承兑比值也大幅度下降,从00年代50%以上缩降到10年代24%左右。票据市场利用卖断嵌套买入返售 “逃规模”的现象屡禁不止,同时票据理财、票据资产管理、利用资金业务表象办理准信贷业务等模式将表内票据资产出表或不在表内体现,使票据余额迅速下降,信贷规模的统计与管控难以真实反映社会融资的真实情况。
2001-2013年贴现余额与累计贴现量
金额单位:万亿元
(三)买入返售业务出现“票据脱媒”问题
21世纪10年代以来,回购业务成为市场主要交易方式。根据中国票据网数据显示,在2009年以前,回购报价金额远远少于同期买断报价,约占买断报价的一半;但2010年开始,回购报价金额与同期买断报价相当,有时甚至超过买断报价金额,2011年回购/买断报价比值超过200%,即回购报价金额是买断的两倍多。2013年回购报价金额8.7万亿元,占全部报价金额的41.8%。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加和货币投放方式的改变,资金的稀缺程度不断提高,票据回购交易不断增长,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通过卖出回购的方式融入资金,票据资金化特点日趋显著。以票据代保管替代票据交接与审验、先清单交易后交接票据、多重回购交易等现象在纸质票据回购业务中屡有发生。部分机构票据回购业务不再以传统的审票、封包、交接、赎票等以票据为核心载体进行操作,而是回购交易当日票据不背书、票据不转移、票据不质押的操作,更突出表现为买卖双方基于授信信用和交易信任的资金拆借与同业资金存放特征,回购业务呈现“票据脱媒化”的新情况。
(四)新交易模式与传统的背书转让规定存在冲突
总行级票据专营模式、总行资金营运中心模式、总行金融同业部管理模式成为当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票据业务的主流。分行间、总分行间的票据转让与交易相应增加,但银行内部票据信息系统的无纸化票据转让未同步跟进实体票据的转让背书记载,与票据转让需背书的传统法律、监管规定相悖,带来托收风险处置障碍和诉讼举证保全不利。
(五)转卖且未到期的票据作为或有负债影响资本计量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应对表外业务的信用风险计提资本。信用风险仍在银行的资产销售与购买协议,信用转换系数为100%。表外项目中,信用风险仍在银行的资产销售与购买协议,包括资产回购协议和有追索权的资产销售。转卖票据或有负债计提资本,即或有负债乘以转换系数转化为表内资产后,根据不同的加权信用风险权重系数计算出加权信用风险资产,纳入经济资本充足率公式的分母。《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对票据规模紧张、依靠买卖获利的票据经营机构而言,转卖票据产生的或有负债对资本充足率的影响非常明显。
在当前票据转贴现次数多的交易模式下,每个银行都将转卖票据纳入或有负债,可能造成整个链条上涉及到的银行都在计提资本,造成不必要的资本占用。资本压力催生了寻找过桥行签免追索协议等方式,规避资本计提监管要求,但由于并未在票据上作“不得转让”的背书记载,因此两方之间的免追索协议无法约束转卖后再转卖,对票据的第三方后手并无约束力,免追索协议并未改变转卖票据可能被追索的或有负债属性,并未真正释放被后手追索的风险。
(六)市场风险表现
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市场风险加大。受利率市场化程度加深、经济增速放缓、监管规范增强等因素影响,银行生息资产规模扩张放缓、净息差收窄、拨备增加,票据买卖价差收窄,甚至容易导致买卖利率倒挂,银行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放缓,利润持续增长明显乏力。商业银行存款增速趋势性放缓,资金来源依然受限,银行流动性面临压力,表外业务发展过快且部分银行期限错配较为严重。
票据业务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跨市场合作产生创新风险,影子银行转嫁和加大银行信用风险隐患。信托和证券作为通道的理财产品满足了实体经济的部分融资需求,但也蕴藏风险,部分商业银行通过票据承兑贴现业务、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等,将资金投向国家限控行业,部分产品走样成为信贷替代产品,一些理财资金投向限制行业和领域,规避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由于投后管理弱于信贷业务,未及时掌握企业财务和经营状况,错过最佳收贷时机,容易造成逾期风险。代销合作的信托理财产品一旦出现兑付问题,虽然协议中银行有免责条款,但仍存在隐形担保和刚性兑付的问题,而这部分垫付银行并无任何拨备计提,存在较大信用风险隐患。
(七)合规及操作风险表现
一是民间中介加入票据转让链条,票据掮客以不背书方式收票,再以两家空壳公司名义虚构贸易背景申请贴现,多有资金纠纷发生,导致票据涉案冻结和涉诉,影响贴现银行权益实现。二是公示催告信息发布无统一信息平台,被不法分子恶意使用,影响银行正常票据权利的实现。三是伪假变造票时有发生,相同收付款人、相同承兑行、出票日和到期日的票据容易被以小变大,变造克隆,防伪难度大。四是传统纸质票据的审验交接操作模式与跨区域、转手多、下单时间短为特点的票据交易模式明显不适应,回购交易的票据是否真实传递、审验、背书、交接存在操作风险。五是以同业开户方式划付票据资金,存在套取后手资金支付上家票款、扰乱正常票据支付秩序,资金体外循环引发案件等风险。六是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和以消规模为目的的创新,导致大量信贷体外循环和金融脱媒,不受资本金和风险拨备的约束有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结构性风险,并与监管部门政策意图出现背离。
三、深化票据业务风险管理的对策思考
(一)充分认识票据业务发展与风险关系
商业银行实行股改以来,信贷资产质量普遍持续改善,经营重点由信用风险治理逐步转向市场拓展和业务创新。很多分支机构负责人没有经历过世纪之交不良贷款集中爆发期,在连续几年大规模信贷投放后,加上考核的压力,形成了高增长、高投放的业务发展惯性。随着经济下行和各类风险因素交织,银行利润减少、经营压力明显加大,资产质量出现一定程度下滑,票据业务领域的风险逐步暴露。很多风险表面是外部环境问题,核心是风险观、业绩观问题,是风险管理体制与业务发展不尽适应的问题。“重盈利、轻风险”、“重指标、轻管理”的问题需要在变革中进一步根除,坚持审慎经营的理念,坚持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相适应,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将成为银行业和票据经营机构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把握新形势下票据业务风险特征,针对性采取措施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增长速度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信用风险、道德风险、操作风险管控形势严峻。
经济增速放缓和结构调整加快,使票据业务的信用风险加大,提醒我们要需警惕上下游企业之间的风险串联、下游小微企业资金链集中断裂风险,产能过剩行业企业破产风险,对出票行业、对交易客户给予重点关注,加强对交易对手的尽职调查和准入管理,避免票据风险通过交易渗透扩散。票据勤进快出的交易模式下,交易频度进一步加快,交易区域跨度进一步扩大,背书流转次数增多,提示我们要关注业务操作的规范性,加大对客户经理议价风险及交易纠纷的控制力。利用长短期资金错配实现盈利的经营模式,提示我们要统筹兼顾流动性与盈利性等经营目标,有效控制期限错配风险,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合理把握一般贷款、票据融资、同业业务等的配置结构和投放进度,谨慎控制可能导致的流动性风险。各业务条线资本使用与计量趋严,提示我们加强节约资本占用的业务模式研究,建立完善的资本管理监测体系,对资本使用效率和可能的资本缺口加强监控,提高本机构资本充足率、资本收益率。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以利差为主盈利模式提出的挑战,提醒我们要加快调整收入结构的步伐;金融监管的趋严,提醒我们要尽快提高对表内票据资产和表外或有负债的全面风险管理能力;人民币国际化和汇率改革的挑战,提醒我们要将票据业务放大到国际视野中去,利用和把握上海自贸区开放的有利政策;信息网络化对银行适应互联网金融生态环境能力提出的挑战,则提醒我们要善用信息网络技术,通过电子票据和票据交易平台建设打造新的竞争力。
三 充分认识票据贴现与贷款的差异,调整统计监管要求
按照现行银行监管制度规定,票据承兑和贴现环节均需对票据的真实交易关系进行审核。但在刚性化、短期化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下,部分商业银行出于完成存款、贷款指标和利润考核等因素,与企业串谋利益,出现了一些不审慎不合规的票据融资手法,帮助企业虚构交易背景,滚动开票和贴现,以票养票。有的金融机构对关联企业的虚拟交易、虚构收入大量办理低保证金项下的银行承兑业务或商票贴现业务,协助企业套取银行资金,投入股市、期市、楼市进行高风险投机活动。有的商业银行利用票据业务虚增存贷款业务业绩,发放贷款——存做票据保证金——银行承兑——企业申请贴现——贴现资金再用作保证金开票,几次滚动后,票据业务体量迅速扩大,银行得以完成存款、贷款和中间业务的考核指标,企业借此降低融资成本。造成票据业务表面上大规模增长,而实际上部分资金仅在账户之间空转,并没有流出银行体系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在现有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管理系统基础上,建议联合工商管理、金融机构、消费者协会、税务等部门,建立全国票据登记征信系统,强化征信系统的应用,进一步把握票据总量、结构、行业和投向。充分认识票据贴现与贷款的差异,调整监管要求,承兑业务按信贷进行管理和纳入表内统计,从源头管理票据风险;贴现与贷款分开统计,还原贴现业务是企业短期直接融资的业务本质,转贴现业务是金融机构间有价证券的投资范畴,将贴现与转贴现从贷款统计中剔除。
(四)取消银行间办理纸质票据回购,均以电子票据或电子化交易办理
现行纸质票据回购交易模式中,多以“票据被背书人栏记载持票人名称”即卖出回购方仅在被背书人栏记载本行名称而不加盖汇票专用章,即不背书的方式将票据交给买入返售方。 “票据被背书人栏记载持票人名称”,该规定可充分保证办理买入返售业务的商业银行是所交易票据的票据权利人,所交易的票据是卖出回购方以买断形式买入而持有的,并非代保管、向他人借票、用下家买入方资金支付上家卖出方票款或处于二次回购状态的票据。正回购自己买断持有的票据,可有效避免所交易票据存在权利争议或产生其他法律纠纷。
但在实际纸票回购操作中,往往有机构违反上述规定,用未见票仅以代保管合同方式或清单交易方式办理回购业务,并有回购套回购、资金划付逆流程等操作手法,以票据市场短期回购交易融入的低成本资金,错配长期限的资金投资业务,从中赚取利差。通过同业资产和负债的期限错配实现盈利,既可规避表内票据贴现规模受限的问题,又可解决依靠买卖周转票据经营模式下价差空间日益收窄的问题。以电票或纸票托管后电子化交易方式办理回购业务,取消纸票回购,既可以从根本上杜绝上述无票借票做回购、回购套回购、用下家买入方资金支付上家卖出方票款等不规范和逆流程操作,又可以解决异地票据传递等地域限制,减少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提高同业之间的交易速度,促进回购市场的规范健康发展。
(五)加强票据业务或有负债资本及风险计提研究管理
自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执行以来,各家商业银行在总行层面对转卖票据或有负债计提资本,即将或有负债乘以转换系数转化为表内资产后,根据不同的加权信用风险权重系数计算出加权信用风险资产,纳入资本充足率公式的分母。随着票据流量业务模式的推行,风险加权或有负债余额将对资本计提产生显著影响。以某票据经营机构为例,2013年加权信用风险资产余额为146.05亿元,风险加权或有负债余额为266.13亿元。在忽略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加权资产的情况下,根据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有关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的要求,如不考虑或有负债,所需最低资本为146.05*8%=11.68亿元,如考虑或有负债,所需最低资本为(146.05+266.13)*8%=32.97亿元,将风险加权或有负债纳入资本充足率分母,则所需最低资本为不纳入时的2.8倍。对尽可能压低票据规模、靠大量周转交易获利的票据经营机构而言,或有负债对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将更为明显。
在当前金融机构票据转手次数增多、周转速度加快的交易模式下,每家背书银行均计提转卖票据的或有负债风险资产,将造成同一张票据多家银行的重复计提,而票据发生追索事项时,承担付款义务的主要是贴现行和承兑行。建议转卖票据作为或有负债统一在贴现行和承兑行反映和计量风险资产,体现《票据法》框架下前手对被背书人后手追索权的责任承担与归属,并节约整个银行业经济资本的占用。
(六)加强票据业务产品创新风险把握
在资本管理面临严格的约束,单靠规模扩张的传统盈利模式难以为继的现实形势下,突破资产扩张的路径依赖,构建多元化、可持续的经营结构是当前转型发展的关键,票据业务收入和盈利的模式将更趋多元。票据业务的经营重点将由持有票据向管理票据、经营票据转变,票据业务的盈利模式将由持票生息为主向持票生息、交易获利和票据服务收益并举逐步转变,票据业务必将更多出现跨专业、跨产品、跨市场的组合产品、联动业务以及资产业务与中间业务相融合的综合服务产品。
随着票据市场跨业合作的日趋增多,票据产品的综合服务化和衍生化趋势日益明显,开办票据业务转型创新时建议应注意:①避免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自我循环、自我膨胀和为逃避监管而创新,而应本着有利于节约客户财务成本,提高客户资产收益,提高服务效率;有利于降低银行运营成本和简便操作,增强盈利能力;有利于减少资本消耗,降低资本占用压力的原则研究转型创新。②加强对表外业务的管理,改变表外业务发展过快且期限错配较为严重的状况,综合考虑资本成本、综合收益和风险防范的问题。在产品设计上,通过开展组合风险量化分析,把握跨市场业务产品的流程、特点、风险要点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强化风险管控,强调规范运作,深入评估分析各个操作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点,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做好表内与表外业务直接的防火墙,防止表外业务的风险向表内蔓延;控制好产品周期内各个环节的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做好应对预案,有效处置可能发生的各类风险事件,尤其是在中间业务和理财产品的设计和发行环节,既要对各类客户有吸引力,也要做好综合成本收益的测算,不涉足不熟悉、不擅长的领域。③全面测算创新产品收益与成本的对称性,建立风险与收益匹配度的监测模型与中间业务收费机制,防范中间业务“外衣”下的随意承诺可能带来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从而引发资金垫付和利润减损的风险。④将防范风险始终贯穿金融创新的全过程,从法律审查、风险评估、合同条款、流程设计、动态风险跟踪等角度切入,从资金募集、资金投向、资金使用等多方面完善“全流程”风险防控,发挥经营风险和管理风险的职能作用,支持业务创新发展,在安全合规的基础上创造更多收益。
(七)强化票据业务操作、市场风险管理
准确把握实质风险,强化重点领域、重点业务和重点环节的风险防控。①随着票据市场的纵深推进,商票发展、电票机遇、周转交易、综合代理、资产顾问业务等成为重点发展的业务领域。对经营策略确定为一段时期内重点发展的票据业务,要在加大营销力度和资源投入的同时,加强对业务的跟踪监测、实时分析和定期总结,确保流程执行无漏洞、业务操作无隐患。②要密切关注新业务新模式的发展趋势和风险动向,加强前瞻性的研究论证和风险分析,探索性地开展信用风险限额管理、多维度结构组合分析、利率风险与收益综合分析,或有负债风险监测,提高信息化大数据风险监测分析水平,在竞争激烈的票据市场上积极抢占先机。③要密切关注以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为交易对象的票据业务,透彻掌握交易前手的风险文化和内部管理机制,谨防因个别中小机构盲目扩张、经营激进、内控管理失效产生违规案件,而被无辜牵涉入信用风险和合规风险漩涡。④在短平快特点的部分票据交易中,更应关注客户交易授权的真实性与有效性,资金划付的安全性与规范性,严格将票据资金划入在人行备付金账户或票据卖出方本行账户,防止逆流程、假授权、超授权以及资金体外循环、资金挪用、资金掮客欺诈的违规事件和案件风险发生。
(八)建立全国性票据市场登记结算机构,实现纸票的电子化托管登记和纸票的电子化操作
2009年10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建设的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建成运行。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能够对所有电子商业汇票登记托管,并具有对电子商业汇票签发、交易、融资数据的统计功能。但问题是,国内现行的电子商业汇票要求票据产生时即签发承兑时是电子形式,然后才能以电子票据的形式交易,若签发承兑时是纸票形式,则无法进入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实现电子化交易。随着票据市场的深入发展,实现票据交易电子化和电子票据,搭建安全快捷的集中电子查询登记结算平台,确保票据交易安全快速,票据信息查询完整准确,不仅是海外票据市场的成功经验,也符合国际市场结算交割业务的发展趋势。成立全国性票据交易登记结算中心,完成纸质票据的登记、托管,将纸票转化为唯一具有公认法律证明效力的票据信息,并进入人民银行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实现纸票的电子化转换和贴现、转贴现电子化交易,以及票据权属的变更、登记与查询,可使市场参与者面对同一个登记窗口,有效消除纸票的操作风险、降低票据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促进全国统一票据市场的形成。
目前国际主要市场如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加拿大、德国、西班牙、瑞士及意大利等先进国家,都由统一机构提供股票、债券及票券结算保管服务,我国证券市场也成立了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由其集中提供统一的证券登记结算服务。因此,建议尽快设立类似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性质的“中国票据登记结算中心”,与现行国际票券市场发展趋势相符,是我国票据市场深化发展的应有选择。在筹备初期,可将票据交易集中登记、集中托管的职能交给管理规范、运作成熟的大型商业银行票据专营机构完成,随着各项配套政策与资源整合配备到位后,再挂牌设立中国票据交易登记结算中心或公司,将我国票据市场推向更高效、更快捷、更规范发展的新层次。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作者:肖小和 张 蕾 张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