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的步步紧逼,让利润逐步收窄、盈利模式单一的银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崛起,亦是步步紧逼银行的传统优势业务,转型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已经迫在眉睫。
随着中国富人阶层的增长,私人银行业务开始受到越来越多银行的追捧。
银行盈利降低被迫转型
金融市场风云变幻,传统独大的银行如今遭遇四面楚歌。
2013年7月,央行宣布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利率市场化脚步再次逼近,而余额宝、“P2P”平台等互联网金融业务,也以高利率豪夺传统贷款客户。银行赖以盈利的吸收存款—转放贷款的传统模式面临困境:贷款利率和原来变化不大,而吸纳资金的成本却提升了,存贷利差空间被挤压,利润的天花板逼至地面。
银行业人士指出,互联网金融加剧资金端的“争夺”,抬高传统银行的资金成本,也在很大程度上迫使银行提早面对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压力。
以广发银行为例,该行100万元个人贷款利率在7.8%左右,而在网贷之家等线上P2P平台,利率均超过10%。该行一名信贷经理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受制于存款减少的趋势,现行的存款利率相比一年前上调近20%。此外银行主打的理财产品再创高点,年化收益率破6%,逼近余额宝等产品。”
为回击互联网金融的挑战,银行无奈“背水一战”,加大业务经营模式转型力度,以维持固有地位、增强盈利。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有16家银行开设私人银行业务。另据银监会一位工作人员透露,目前排队待批的机构还有5家,“银行申请的积极性很高”。
据了解,重庆银行、哈尔滨银行等多家机构已进入私人银行具体筹备阶段。
私人银行发展尚未成熟
但是,由于发展时间较短,目前私人银行业务在中国并不成熟。
“私人银行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品分业经营、创新乏力和人才缺乏的结构性问题。”中信银行私人银行一位负责人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目前大多数私人银行没有根据自身的优势重点定位、目标细分客群,造成如今的产品同质化严重,各家银行在定制产品时大打价格战,比拼产品收益引发恶性循环。
“以基金为例,目前私人银行客户500万起购的产品收益为6.3%,而其他银行相关收益也为6.1%、6.2%,差别并不大。”前述中信银行负责人表示,大家在利率上咬得很紧。不少客户竞相追逐收益,维系这部分客户,培养忠诚度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点。
此外,专业人才的紧缺、人员流动频繁也困扰着这个领域发展。以一家股份制银行为例,目前该行有600多名私银客户经理,几乎每年都有十几个岗位在同行业内流动。一位私人银行高管称,她所在私银的理财顾问流动率大约为10%,人才争夺十分激烈。
私人银行前景可期
不过专家表示,未来私人银行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孙东升副教授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私人银行在中国发展受限与特定的文化环境相关,主要原因是中国的财富家庭并不透明。近年来国内私人银行的财富管理理念历经了“增值”到“传承”的转变,比如农行筹备建立家族事务所将会是一项代表性的尝试。
金易融首席经济学家屈满学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步改革的目标是允许银行尝试投资优先股,这样私人银行可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产品,带来更为可观的收益。此外,在政策层面还将进一步明确理财产品刚性兑付责任承担的界定和划分,厘清高收益产品背后高风险情况发生时银行和客户的权利义务关系,从而维护好参与各方主体的利益,推动私人银行持续发展。
“去年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发布了《关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开立证券账户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已明确允许银行投资优先股,从长期来看,混业经营是必然。我们将密切关注政策最终落地,今后可以在产品设计上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产品组合,尽力去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力。”招行私银一位高管称。
来源: 中国企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