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汇率高估、产业空心化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简单增加融资只会进一步加剧经济的“脱实向虚”,而长期来看则为房地产市场调整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埋下巨大隐患。
自上周以来,市场流动性再度告急,各种期限利率几乎全面飙升,似乎是6月“钱紧”现象的再版。
银行业再被放到火上“烧烤”。今年以来,银行的坏账率总体上升。从不良发生的领域看,都不是各方广泛热议和担心的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相反,这两块贷款还是目前坏账率较低的领域;地域也不是出现在欠发达地区,而是集中于发达地区。
具体来说,从行业分布看,不良主要出在制造业和商贸领域;从地域分布看,浙江、江苏、广东是目前坏账余额最大的地区,上海今年也有上升趋势。其中浙、苏、粤的坏账余额占到全国总额的近四成。这一现象值得高度重视。因为上述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是过去30年经济最有活力、基础最好的地区,本来最有条件实现“调结构、促转型”的成功,但目前却出现了问题。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对过去的政策进行反思,否则,在这些地区出现的问题,未来还可能向其他地区扩散。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一令各方意外的结果?这一貌似意外的结果背后,有什么样的逻辑可循?
我们注意到,从地域上,广东、江苏、浙江一直是我国对外出口名列前茅的地区。另一方面,所谓“金融不支持实体”的说法,主要是在2010年前后流传开来,但金融真的是没有支持实体经济吗?果真如此的话,这些行业负债率的上升是如何出现的呢?其实,抱怨日多的所谓“不支持实体”,应该主要是银行在2010年后对制造业变得更为谨慎,因为他们的盈利能力出现明显下降,负债率迅速攀升。资金是逐利的,哪里能赚钱去哪里。所以,首先应该反思的是:是什么让制造业变得不赚钱了?
其实,在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之后,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被削弱,并出现了工业空心化的苗头。企业家们发现“做实业”主要是制造业不再像过去那么赚钱,于是开始把钱更多投向股市和楼市,这就使经济出现日益明显的“脱实向虚”的症状。此时,继续增加对这些地区的金融资源投放,只不过是让这些地区的企业家能以更高的杠杆参与虚拟经济领域,一旦链条断裂,就会出现更严重的问题。
面对这一问题,首先应该反省:是什么让绝大部分企业突然变得赚不到钱了,而不是简单地继续对这些地区增加融资。事实上,这些地区一直都是金融资源投放极为充裕的地区,正是过度的金融服务放大杠杆,造成了更严重的问题。但目前的政策导向似乎恰恰是:哪个地区出现了问题,就要求增加对哪个地区的融资。这样的处方可能是有偏差的。
既然是由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高估造成的“工业空心化”,那么,对症之策就是通过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弹性,修正高估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从更长的时间来看,如果高估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不调整,制造业持续不景气而相反房地产继续繁荣,必然会导致金融资源更多向房地产领域堆积,那么,在更远的未来,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将会成为诱发。
来源: 成都商报 鲁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