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发布《关于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有关问题的公告》,简化和取消了境外人民币直接投资的多项审批程序,进一步放宽了行业准入的限制。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公告》扩大了跨境人民币的来源范围和投资范围,有望扩大投资规模,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境外人民币直接投资迎来利好。近日,商务部发布最新公告,全文共七条,简化和取消了境外人民币直接投资的多项审批程序,并且进一步放宽了行业准入的限制。
分析人士认为,新规扩大了境外人民币的来源范围以及投资范围,简化了投资流程,引导境外人民币回流到实体经济,不仅对扩大投资起到推动作用,而且将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一举两得。
便利通道扩投资
“这将使得境外人民币直接投资更加便利,也将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商务部研究院对外投资合作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员周密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日前,商务部发布公告,将从明年1月1日起,实施《关于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有关问题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全文规定一共7条。与此同时,当前执行的《商务部关于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等相关文件从12月16日起停止执行。
据央行公布的最新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第三季度银行累计办理人民币跨境直接投资结算金额1376.6亿元,其中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结算金额298.1亿元,外商直接投资结算金额1078.5亿元。
周密表示,在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方面,当前规模不够大,既有经济形势的原因,也有企业对该项业务了解不够和操作能力不足等原因,操作不便利也会影响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
相比《通知》,新发布的《公告》至少有三大明显变化:一是对“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的界定,由外国改为包含港澳台投资者在内的“境外”,“境外人民币”的规定也扩大至合法获得的境外人民币;二是取消了部分审批以及行业、企业属性等多个相关规定;三是对境外投资者申请将原出资币种由外币变更为人民币,取消了审批手续。
周密表示,《公告》扩大了跨境人民币的来源范围和投资范围,为投资过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有望扩大投资规模。这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减少政府干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人民币国际化提速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主管、《国际金融研究》副主编温彬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在直接投资领域,推动跨境人民币使用也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举措。
温彬指出,人民币跨境使用需要在三个领域按步骤推进,分别是推动人民币在贸易领域、投资领域和金融市场领域的跨境使用。“随着人民币在贸易项下的开放,贸易领域的人民币跨境使用已经实现。”温彬表示,通过跨境人民币在投资领域的使用,不仅为人民币在金融市场领域的开放作准备,而且将进一步夯实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
据相关统计显示,目前境外人民币的规模正在加速做大,目前离岸人民币存款已经超1万亿元人民币,而且中国央行已和其他国家央行签署总金额达2.5万亿元人民币的23份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今年第三季度末,我国非居民人民币存款余额12093.87亿元,如何解决这些境外人民币回流的问题值得思考。“人民币要实现国际化,既要完成‘走出去’的过程,也要能够实现回流,实现人民币在境内和境外之间循环和自由流动。”温彬指出。
不过,对于有价证券和金融衍生品战略投资上市公司除外,以及委托贷款等领域,《公告》依然没有允许外商投资企业进入这些行业。“不仅要引导人民币回流,还要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温彬表示,跨境人民币使用或者人民币国际化都得按步骤推进,在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之前,证券等领域的投资会通过QFII和RQFII等过渡性举措来实现。
来源: 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