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在弦上:利率市场化仅剩存款未攻克
就目前状况而言,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到了深水区,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7月20日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10月25日,贷款基础利率LPR在同业市场公布,标志着贷款利率已完全市场化。
在这种背景下,各类机构已经通过表外融资的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成本吸收资金,以满足投资需要。而这些表外融资的产品良莠不齐,部分产品已经对经济稳定构成一定威胁,存款利率市场化,提高吸收资金的最低价格,强化金融市场的价格机制和资源配置功能,是消除这些威胁因素的必经之路。
金融机构准入门槛的降低,尤其是对民营银行的放行,客观上要求各类银行存款定价完全市场化:经营比较保守的银行或开业较久的银行,挤兑事件和破产风险发生的概率都较低,存款利率可以较低;而经营比较激进的银行或新开业的银行,挤兑事件和破产风险发生的概率相对较高,存款利率需较高。如果存款利率受到管制,或者浮动空间不大,会诱发银行的道德风险。
某些地区的商业银行,尤其是区域性商业银行,已经违规提高存款利率,实际执行的存款利率远在目前的存款利率上限之上,实际上已经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不从制度上改革,会降低银行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或将生变:过渡性产品使命终结
多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都承担着替代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角色,具体表现在:其一,绝大部分的银行理财产品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以下简称固收理财产品投向的是类固定收益产品,收益本身相对固定;其二,固收理财产品具有刚性兑付文化,银行采用“浮动管理费”策略,为产品的兑付背书,投资者只获得事前确定的预期收益,银行获取项目收益和支付给投资者收益间的差额,实际上是类存款运作;其三,固收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远远高于同期限存款利率,也远远高于目前规定的存款利率上浮上限,相比之下更能反映市场资金的供需状况。
这类产品实际上成为了存款替代品,其存在的必要性起初是为了规避存贷比限制。但是到后来,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在存款利率严格管制的情况下通过高收益吸收资金。一旦利率完全市场化,这类产品会发生根本性改变。
对于理财业务不成熟的区域性商业银行而言,固定收益理财产品会最终转换为存款业务。而对收益率不高的项目来说,也不会通过银行理财产品的方式对接———银行完全可以用存贷业务消化掉这部分业务。能够存续下来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只可能是不存在刚性兑付的产品———因为这类产品的风险收益属性与存款有显著差别,银行可以通过理财产品把这些资产和银行的资产分离开,并将产品卖给具有相应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
未来发展:银行理财转变可期
一方面,传统的固定收益理财产品需要改变;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和混业经营又要求商业银行增加中间业务,以应对利差的收窄。针对个人和企业投资者的理财业务面临着转型问题———既要摒弃以前那种类存贷的思路,又要保证理财规模、中间业务收入较快增长。
首先,理财业务定位要从揽储转向中间业务,从存款替代转向财富管理。目前大多数银行将理财业务主要定位为以高回报留住客户、调节期末存款存量的工具。但存款利率市场化后,理财产品揽储的效果将有较大削弱,而前面提到的存款替代也不复存在,理财业务需要回归代客理财的本质,成为真正的中间业务。
其次,银行盈利模式需要从风险套利转向风险管理盈利,从市场套利转向资产管理盈利。目前银行的理财业务盈利模式主要是风险套利和市场套利———通过自身发行理财产品、利用刚性兑付提供增信,降低投资者对项目风险的感知,从而降低其对收益的要求;通过在零售市场上募集资金,再将资金投向批发市场如银行间债券市场、拆借市场、信贷资产转让市场,获取利差。理财业务回归中间业务要求银行不承担投资风险,风险套利恐难以持续;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零售市场和批发市场的利差空间缩小,市场套利利润缩小。未来银行的盈利点应该转向依靠自身管理能力盈利,打造自己的资产管理品牌,根据自己的资产管理能力收取资产管理费,而不是根据项目不同逐一定价。
再次,产品投向从非标准资产转向标准资产,从债权资产转向权益类资产。银行理财产品回归财富管理,最重要的手段是对理财产品进行基金化改造,做到成本可算、净值可估、风险可控。要做到这点,就要将理财产品的标的更换为有二级市场、能公允报价的标准化资产,包括标准化的债权资产和权益类资产。可以预计的是,以后的理财产品投向发生的变化会导致理财产品的受众不再是普通大众投资者,而是具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
来源: 金融时报 范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