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股配套方案最快本月出台 将分三步走推试点
上市银行三季度的业绩再次验证了“银行利润增速放缓将成为常态”的市场预期。16家上市银行中,除了兴业银行、华夏银行的净利润增速分别达25.57%、21.24%之外,其余14家银行的净利润增速均低于20%。而雪上加霜的是,银行业不良贷款、资本充足率继续承压,补充资本成为当务之急。
在银监会悄然推动新型二级减记资本补充工具试点后,央行副行长刘士余、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两度撰文为银行资本补充鼓与呼。这些迹象似乎在暗示市场:一度艰难的银行资本补充将在今年寻求大突破。此时“推出优先股”因此被业内人士解读为“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银行资本充足率告急
四大国有银行中,中行三季报数据显示,其不良贷款总额达720.5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6%。工行截至三季度不良贷款率为0.91%,比上年末上升0.06个百分点。
在股份制银行中,截至2013年9月末,民生银行集团不良贷款余额119.3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78%,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3.45%和上升0.0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华夏银行不良贷款率0.92%,比上年末的0.88%上升0.04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73.16亿元。北京银行三季末,不良贷款余额34亿元,不良贷款率0.61%。
三季报数据暴露出多家上市银行面临补充资本的压力,股份制银行更是重灾区。以平安银行为例,根据该行三季报显示,其三季末资本充足率为8.91%,一级资本充足率7.43%,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7.43%,虽然较二季度有所上升,但仍然逼近相应的8.5%、6.5%和5.5%的监管红线。
光大银行、中信银行资本充足率均有所下降。以中信银行为例,根据最新的监管要求,该公司截至报告期末的资本充足率11.77%,比上年末降低0.65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24%,比上年末降低0.05个百分点。
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81%、10.89%、11.14%、9.65%,较上季度环比下降分别为1.22个百分点、0.21个百分点、0.06个百分点和0.02个百分点。
“各项财务指标符合监管要求,但资本充足率存在较大压力。”平安银行如是表示。目前,平安银行正在推动资本补充计划,2013年9月6日董事会和2013年9月24日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的议案》,相关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正在监管报批中。
优先股时间表
在银行资本告急的现实境况下,监管层对推行优先股的表态更像是及时雨。
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13年年会上,证监会主席肖钢表示,要进一步完善并购重组的各项政策措施,探索引入定向可转债、优先股等支付工具。据了解,优先股的推出正由证监会牵头,银监会、财政部、国务院法制办、人大法工委等联合积极推进,相关细则由上交所拟定。市场人士预计,优先股方案有望先于IPO方案出炉。
“优先股机制可实际降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要求,减轻银行普通股融资压力,并可将每年银行内源性风险加权资产增速提升2个百分点。”中金方面最新研报分析。事实上,推出优先股是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一步。
中金公司根据上市银行2012年年报数据测算,若优先股发行后,静态测算上市银行的股权融资缺口将由之前的862亿元降为0,农行、中行、浦发、民生、华夏均将受益。
记者采访了解到,推出优先股对资金需求方来说,将增加一种特殊的融资工具,长期来说有助于改善企业的治理结构,特别是有助于逐步实现国有企业股权的多元化,为解决政府与国企特别是金融国企之间的资本金联系提供一种除普通股之外的选择。而对资金的供给方来说,提供了一种除股权和债权之外的投资选择,特别是对保险及养老金等长期投资者来说,提供了一个风险可控、回报稳定的投资工具。
优先股推出有无时间表?一位接近监管层的银行管理层人士告诉记者,第一步是优先股改革配套方案最快本月出台,随后正式启动也要等到今年年底,第三步是实际发行时间最快也要到明年上半年。
推出条件基本具备
“由于优先股一般不能上市交易,只能通过协议转让,流动性差且永续存在或者到期时间较长,优先股的投资者很难从股价的变化中获益。”广发证券分析师向玲瑶分析,投资收益主要来自于每年的固定分红,投资性弱,适合财务战略投资者和长期投资者。
而银行发行优先股,将减弱对资本市场的“吸金”效应,投资者持有到期时也不会通过二级市场抛售带来股市波动。
“目前各家银行都有专业团队制订方案,但最终还要依照监管层制定的监管框架确定各行最终方案。”一家股份制银行人士告诉记者,除了规模和定价外,各家银行的模式应该不会存在很大偏差。一个事实是,各家银行都寄希望于全面推行优先股的普及。
以交行为例,“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团队,对优先股以及符合资格的次级债发行进行跟进研究。”交通银行副行长兼首席财务官于亚利在交行三季报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前者有助于银行补充一级资本,而后者则有助于补充二级资本。
本报记者了解到,浦发银行也一直研究优先股等资本工具的事宜。但据了解,一些相关规则还有待监管部门予以明确。
“为缓解信贷增长给银行带来的资本补充压力,银监会与相关部门共同积极探索通过发行优先股、创新资本工具或开拓境外发行市场等方式,为银行多渠道筹集资本。”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此前表示。
随后央行明确“优先股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本市场工具有其用处”。央行行长周小川发表《资本市场的多层次特性》文章中提出,对国内的商业银行而言,优先股作为一种新型的资本补充工具,为银行所热望。
而在7月中旬的证监会新闻通气会上,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确认“目前开展优先股试点的现实需求较强,证监会正在研究制定优先股试点的相关文件,将尽快发布实施”。
“尽管在新的资本管理办法实施后,银行的资本达标期限有所延迟,但未来仍面临持续的资本补充压力。”周小川表示,而特别是在中国,次级债因商业银行互持严重而无法胜任合格的资本补充工具时,后续资本补充渠道就显得至关重要。
据了解,推进优先股试点的工作将分“三步走”,首先是国务院出台相关解释文件,其次是各部委出台相关规定,最后是交易所出台相关细则。
“事实上,优先股作为一种成熟而常见的资本工具,在国外已相当普及,只要国内的法律配套和制度框架设计好,推行并无难度,也无须试点。”数位受访的银行高管认为,作为重要的资本补充工具,完全可以全面推广。
来源: 中国资本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