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在国庆长假前夕,央行通过逆回购天量放水释放流动性,但节后的市场资金仍然显得紧缺,资金利率大涨。 10月8日,全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市场资金利率普涨,其中7天期同业拆放利率暴涨62.58个基点,至3.8125;质押式回购利率同样全线大涨。
分析人士认为,节后资金紧张是短期紧缺,主要原因是节后到期逆回购量大,大量的商业资金还没有交存银行,而季初银行又要向央行上缴大量的存款准备金。未来央行将继续以逆回购操作为主,调节市场流动性;在经济逐步筑底企稳和通胀面临反弹的情况下,降准降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越来越小。
资金利率全线飘红
市场资金的压力并没有随着长假的结束而结束。节后第一天,货币市场的资金利率几乎全线飘红,涨势依旧。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上的资金利率方面,隔夜同业拆放利率大涨43.92个基点,至3.7192;7天拆放利率上涨62.58个基点至3.8125;14天期的拆放利率暴涨了64.34个基点至3.9992;只有9个月期限的资金利率微跌了0.01个基点。回购定盘利率也是全线上涨。
对于资金利率的上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范建军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是到期的逆回购量比较大,资金回笼会给市场造成一定的压力;另外,节后大量资金还没来得及入库,商业机构还没有把钱存到银行,银行资金比较紧张。他判断,节后资金紧张是短期的紧缺。
据统计,本周公开市场逆回购到期1700亿元,到期央票100亿元,若央行不进行操作,本周公开市场将回笼资金1600亿元。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石磊也对本报记者表示,节后资金的短缺是短期的。但他认为主要原因是,季初各大银行要向央行上缴存款准备金,由于9月末的存款增加比较多,银行要上缴的存款准备金量很大,所以资金比较紧张。
央行节前大放水救急
由于9月月末同时是季末,银行受存贷比考核影响,揽存竞争加剧,融出资金则趋于谨慎,加上长假来临,市场资金需求大增,从9月中旬起,中秋和国庆节前市场资金的紧张局面开始出现,货币市场资金利率一路高歌,连续上涨。
9月17日,银行间市场隔夜同业拆放利率上涨 4.2个基点至2.7150,到9月19日,已经蹿升到3.5008,在9月20日涨到了3.992,21日该利率站上了4.2892,25日更是达到4.5000的高位。
为调节市场流动性,平抑市场资金利率,央行从6月26日开启的逆回购操作一直持续到十一长假前夕。在长假前两周,央行逆回购操作更是加大筹码,天量放水。 9月18日和20日央行逆回购操作释放流动性2350亿元;而9月25日央行的逆回购交易量创下有史以来单日最高纪录的2900亿元,27日再放水1800亿元,这一周的操作期限也拉长为14天和28天。节前两周央行在公开市场上通过逆回购释放流动性总计7050亿元,9月份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达到4660亿元,补充流动性的效果远远大于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对于央行的救急,市场反应积极。 9月25日央行天量放水后,26日,银行间市场同业拆放利率暴跌。隔夜同业拆放利率暴跌了150多个基点至2.9975,7天期拆放利率也大跌了近百个基点。 27日央行再度逆回购1800亿元后,28日隔夜拆放利率已经跌至2.4758,7天拆放利率也跌倒了2.8275。但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资金利率再次大涨。
范建军认为,尽管节前逆回购释放了非常大的流动性,但是到期逆回购也比较大,只有净投放资金的量才能新增流动性。石磊则表示,节前央行通过逆回购释放的大量流动基本满足了市场资金需求,融资难度不大。
逆回购为主或无降准降息
对于节后资金的紧缺状况,多数分析人士认为,央行将继续进行逆回购操作来调节流动性;在经济筑底企稳和通胀反弹压力之下,降准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国家统计局10月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49.8%,比8月回升0.6个百分点,逼近50%的荣枯分水岭,为今年5月份以来连降4个月后首次回升。汇丰PMI终值也出现反弹,9月终值也回升至47.9%。 8日汇丰公布的9月份中国服务业PMI也创4个月来高点至54.3。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前期政策宽松起效、国庆黄金周消费需求上升都预示国内经济状况可能已略有好转。
“降准和降息没有太大必要,尤其是现在经济开始企稳了。”范建军说,逆回购操作比较灵活,但是越来越频繁和滚动操作的量越来越大,一直滚动下去也不是长远之计。他表示,要么市场资金缺口达到4000多亿,要么外汇占款出现大的负增长,需要降准进行对冲,否则央行不会考虑降准。降准一下子释放的流动性太大,会传递出混乱的信号。
石磊对本报记者表示,经济筑底已基本确立,但是还没有回升的迹象。“由于未来通胀反弹压力变大,降准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小,如果10月、11月不降的话,今年可能就不会降了。今年也已经完全没有降息可能了。”
多位专家分析称,央行不愿意降准和降息的主要原因是担心楼市价格的反弹,让房地产宏观调控功亏一篑。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