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行预警货币信贷压力加大,9月份CPI超3%警戒线,加上新公布的三季度经济数据回暖,全年经济增速达标已成定局,在此背景下,市场关于货币政策或收紧流动性的猜测不绝于耳,而上周四央行暂停维持了数周的逆回购操作也加重了这一猜测。不过专家表示,在经济增长明显企稳,物价涨幅总体可控的情况下,预计年内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健中性,利率和准备金率保持稳定的可能性比较大。
三季度数据显示经济企稳物价可控
日前,我国9月份和三季度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悉数公布。数据表明,在内外需均有所回暖的背景下,我国经济稳中向好,业界普遍预计,尽管四季度经济增速将略有回落,但全年实现经济目标已成定局。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9月份CPI超过3%警戒线,让业界担忧通胀压力会否令央行改变自6、7月份钱荒以来不断释放流动性的货币政策方向。
此外,央行在16日的答记者问中也表示,“近期贷款增速相对还是较快,特别是在外贸顺差继续扩大、外汇大幅流入的情况下,货币信贷扩张的压力仍然较大”。
在此预警之下,央行于上周四暂停了自7月底重启逆回购以来周四常规的逆回购操作。
央行于14日发布的数据也印证了上述观点,截至9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增长14.2%,比上年末高0.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为13.9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24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新增7.28万亿,同比多增5570亿元。
那么,央行会否在年内收紧货币政策,对此,野村证券发布的报告表示,央行的货币政策很可能将于四季度收紧。它的理由是“经济增长处于完成7.5%目标的轨道,但9月份通胀则较预期更强。而央行也预警货币信贷扩张的压力较大。”
交通银行金融分析师鄂永健也表示,央行可能会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一些微调,比如近期资金流入比较明显,市场流动性比较充裕,央行可能重启正回购来回收流动性。
不过总体来看,多数专家认为,在经济增长明显企稳,物价涨幅总体可控的情况下,预计年内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健中性,利率和准备金率保持稳定的可能性比较大。
从三季度经济数据来看,全年实现经济目标已无悬念。“在政府换届以来的金融调控和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已经清楚地表明了总体经济政策目标的变化,在‘稳增长’和‘调结构’的权衡中,更多地倾向于后者。货币政策的定位体现了经济政策的远见。”中信建投证券认为。
货币政策更趋向稳健
“9月份物价上涨有其特殊季节性因素,也有节日消费拉动的因素,尽管未来数月食品价格上涨仍然会对CPI上涨产生一定压力,但总体来讲,全年保持物价稳定,CPI控制在上限3.5%没有问题。”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表示。
宏源证券在研究报告中更直言“CPI破3不会引致央行收紧货币”。
宏源证券分析师邓海清指出,应重新定位CPI与货币政策的关系,因为CPI特征已从过去长周期、不可逆变为短周期、可逆性。邓海清进一步指出,过去的通胀是由于PPI和猪肉价格等长周期因素推动,因而央行必须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来抑制CPI上行,而当下由蔬菜水果主导的CPI具有短周期性和可逆性的特征,无法成为央行货币政策的锚,两者之间开始脱钩。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货币、金融政策的重点是“盘活存量、用好增量”。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优化社会融资结构,引导资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环保产业,而对于房地产、融资平台、产能过剩行业加强风险防范。”郭田勇称。
央行也表示,今年以来,央行按照稳健货币政策要求,根据流动性形势变化,灵活调整流动性操作的方向和力度,引导货币市场利率稳步回落。
来源: 南方日报 刘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