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最主要矛盾之一。它不仅阻碍经济的正常运行,而且也给各方面尤其是银行带来了巨大风险。因此,产能过剩已经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并成为下一步要着力解决的重要经济问题。过剩产能的处置过程,不可避免地会给商业银行带来风险。但是,只要商业银行能够制定和实行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在严格把控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风险的同时,积极从中寻求新的业务发展空间,就能够在支持产能过剩企业经营转型中实现业务拓展和客户结构优化。
产能过剩问题不断凸显
产能过剩(Overcapacity)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产品实际生产能力大大超过市场上有效需求的状态。产能过剩有如下特征:
其一,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是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也是优胜劣汰的竞争结果。适度的产能过剩属于市场经济的常态,有利于促进生产者改进技术工艺,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产品品质,丰富产品种类;有利于扩大消费者剩余,增进社会福利。
其二,只有当实际生产能力超过有效需求,并对经济运行产生危害时,才被称作通常意义上的产能过剩。这种产能过剩往往造成资源浪费和非有效配置,行业利润率下降,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社会失业率增加,并可能间接导致银行不良贷款增多等。
其三,产能过剩的原因多种多样。例如,某一时期固定资产投资过度,造成生产能力急剧膨胀,而引发产能过剩。又如,由于产业深化水平较低,很多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高端产品匮乏,必须依赖进口,同时大量低端产品堆积,整个行业呈现产能过剩的状态。
产能过剩从性质上看,可分为三种:一是周期性过剩。它是随着经济进入下行周期,由于需求萎缩而出现的,所以将随着经济复苏进入上行周期而消失。二是结构性过剩。它是由于产业结构的失衡而引起的,通过结构调整实现再平衡,这种过剩就会消除。三是绝对过剩,即生产能力远远大于真实有效需求,也大于潜在有效需求,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消灭产能。所以,产能过剩的性质不同,解决的办法和途径也应不同。
2009年,伴随着以大规模投资为主的经济刺激政策的实施,我国产能过剩浪潮也再度袭来,并呈现出范围广、时间久、程度深等新特点。这一轮产能过剩中,不仅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深受困扰,风电设备、多晶硅等新兴产业也出现了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一些地区违法违规审批、未批先建、边批边建现象有所抬头。特别是2012年以来,受经济增长进入下行周期等因素影响,产能过剩问题更加突出,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煤化工、船舶制造、风电设备、光伏等行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有的甚至还在不断加剧……
来源:中国金融 作者:樊志刚 杨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