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京发布的《人力资源蓝皮书:中国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13)》(下称“蓝皮书”)显示,我国经济拉动就业能力下降,就业总量压力仍然较大。
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蓝皮书指出,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目前,国内外拉动就业的整体经济环境存在不利因素。国际劳工组织认为,未来几年中,全球失业人数还将继续增加,发达经济体就业率需要到2018年才能回到危机前的水平。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在“十一五”期间实际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1%,预计未来增速将有所放缓,个位数的增长速度将可能成为常态。
同时,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仍然较大。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每年需要就业的城镇劳动力超过2400万人,但目前每年只能提供就业岗位1200万个左右。“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700万人。我国农村还有1亿多富余劳动力,每年需要转移就业800万~900万人。值得关注的是,2亿多农民工中还有很多人工作岗位并不稳固。
蓝皮书还显示,我国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一是我国劳动者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二是我国技能人才总量不足,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目前,全国技工的供需缺口在2200万~3300万人。
蓝皮书还显示近年来我国最低工资标准显著提高,截至2013年7月,上海以1620元成为最低月工资标准最高的省区市,北京和新疆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最高,为15.2元。
大学生就业倾向发达地区
在备受社会关注的大学生就业方面,蓝皮书指出目前大学生毕业后仍然倾向于在经济发达地区就业,不存在不选择一线城市求职而转向二、三线城市的现象。以2011届本科毕业生为例,选择长三角、泛渤海湾、泛珠三角等东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就业的比例超过70%。2011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有20%选择在直辖市就业,30%选择在副省级城市就业。
在大学生就业收入方面,蓝皮书显示,2008届大学生在毕业三年后的2011年平均月收入为4445元,三年涨幅超过一倍,其中本科生为5066元,涨幅比例达138%。
就业短期化现象突出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农民工就业呈现出“短工化”趋势,表现为工作持续时间短、工作流动性高。65.9%的农民工更换过工作,25%的人在近7个月内更换了工作,50%的人在近1.75年内更换了工作。农民工平均每份工作的平均持续工作时间都不长,在两年左右,而两份工作的时间间隔长达8个月。
来源: 深圳商报 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