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琳,女,1963年12月生,四川成都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士学位,高级会计师,现任成都通德药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温江区女企业家协会会长。
她,外形柔弱,但她却坚韧地扛起了一个改制企业的希望。共产党员对初心和使命的坚守和践行使她不惧风霜雪雨,勇担当、敢作为,在三医融创的大潮里搏浪。三十载流年似水,做好药,是她坚守的信念。
李晓琳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投身制药行业,扎根企业33年,成为了一名“老制药人”。她将最美的岁月献给了制药事业。她挽救了一个濒临破产的国营改制企业,并带领着企业走上复兴之路!路上艰难重重,但信念坚定的她硬是以“滴水穿石”的韧劲一步步带领企业向前走,走得正向而踏实、走出了特色和自信。她坚守初心,专注制造业的根本不动摇,带领企业从传统制造到创新高质量发展转型;并兼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社会公益、女性创业、扶危济困等方面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公司被评为四川省诚信示范企业、四川省巾帼建功先进集体、蓉城先锋示范基层党组织……她一直不倦地带领着企业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临危受命,力挽狂澜于既倒
通德药业的前身国营成都制药三厂,成立于1958年,是国家定点的三大生化药研发制造基地,老一辈制药人在勤劳与开拓中铸就国企时代的中华原创药的辉煌。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国企舒适环境中的成都制药三厂,面对时代的改革大潮,慢慢褪去曾经的光环,在困境中找出路,在变革中找方向,2000年改制更名为成都通德药业有限公司,进入近十年的改制“阵痛期”。
那时的企业,工资无法正常发放,技术和管理人才大量流失;原料款无力支付,生产和销售无法开展;再加上官司不断,内忧外患,累计亏损达7000于万元。直至2009年初,公司第十一次换帅。身为共产党员的李晓琳,除了对公司和员工们无法割舍的牵挂与爱的情感,更主要的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骨子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她临危受命,正式接手通德药业。
她说:“当时我想得很简单,就是怎样才能救活企业,让我们的员工有饭吃、有事做。”
扛起旗帜 重塑核心。她始终高擎党旗,初心如磐。凭着老黄牛、孺子牛般的精神拉着千疮百孔通德药业艰难前行。确定创新发展战略,拨乱反正定规矩、以身作则树正气、以党为基铸核心,接轨先进生产理念,将质量作为企业生命线,带领着一批以党员为基础的新经营班子,艰难却坚定的走上了“复兴之路”。
三年扭亏,李晓琳做到了。她用咬断钉子的韧劲,硬生生将一个累积亏损7000万元的国营改制企业从悬崖边拉回了正轨,重新焕发了生机。
复兴之路,奋斗铸就新通德
呕心求变,突破困局 2010年,她只身前往沿海地区,以真诚实干的态度,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成功打动了行业龙头,投资落户温江,一起共同创建了海通药业,建设其在国内第一个生产研发基地,填补地区行业产业链空白。通德药业也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新鲜血液,突破了困局并为发展打开了一道窗。李晓琳一直担任总经理至今,今日,海通药业每年为地方政府提供上千万元的税收和100多个稳定就业岗位。成为全国最具投资价值的企业
传承国药 发扬光大 她致力中华原创药发展和革新,投资建成西南地区单体提取量最大的天然药物创新平台,成为国内“植物青霉素”穿心莲内酯销售第一;主导穿心莲内酯CDE标准提升,刷新国家标准;与澳门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投身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药国际化推广与研究。
把握机遇,创新发展。她紧扣时代脉搏、选择先进发展方向。2018年,积极响应各级政府产业政策引导,站在行业前端,瞄准CMO新业态,创建了“药物CMO综合服务平台”,转型发展生产性服务,实现产业链创新,形成强大的聚集和辐射效应,成为西南地区首个获政府授牌的CMO服务平台。现已经吸引了国内二十余个知名科研院所、科学家投资落户成都医学城,五十多个品种在平台上孵化和注册上市,三个一致性评价产品国采中选,产业链和生态圈影响力不断扩大,也为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追求质药,智创未来。2020年,她又引入国际医药专业管理团队和强大资金,联合投资2.5亿元建立“创新药物MAH共享生产基地”,将为全球医药产业提供从研发到制备、从申报注册到商业化生产的一体化服务,实现药品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
多措并举,引领复兴。通德药业在她的带领下,用拼搏点燃激情岁月,从减亏、止亏、扭亏为盈。在正确的道路上,企业的各项经营指标连续十年保持了不低于20%的复合增长率,每年为地方提供200多个稳定就业岗位,成为温江纳税额前十的医药生产企业,持续为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做出贡献。公司先后建立了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产学研联合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取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省专精特新企业、四川省小巨人企业、四川省创新发展能力100强、成都市新经济百家重点培育企业等荣誉资质。
不忘初心,回报社会担责任
主动担当、造福员工、回报社会是李晓琳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坚持的信念。
以人为本,造福员工。从2009年初正式接手企业,她一直将与公司一起前行的员工视为家人,保障他们的福利与权益,2021年企业员工平均薪酬较2009年增长了10倍。
恪守底线,以德为先。作为制药人,李晓琳深知肩负的责任之重大。她经常对干部说:“我们不仅要做好药,更要做良心药。让患者用得起,用得放心,这是铁律,也是制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在她的引领下,公司秉承的“德行天下、初心质药”核心价值观得以彰显,她本人也被评为四川省诚信企业家。
巾帼引领,创造价值。作为女性企业家,她致力为地方妇女事业贡献力量。在企业内组建“李晓琳工作室”,带领女性员工提升价值,获得成长;公司妇女工作打造的“三个一工程”也获得了省、市 、区妇联的高度认可。她积极投身妇女创新创业事业,联合一群志同道合的女性企业家,成立了温江区女企业家协会,并担任会长,大力推进地区女性创新创业,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家国情怀,回哺社会。作为党员,她心系社会,扶危济困。抗震救灾中,她带领企业捐款、捐药,获得“抗震救灾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同时,不忘关注社会民生,十年如一日坚持对福利机构慰问并捐赠物资,被评为四川省爱心助老企业和温江区爱心单位。这些有意义的举动受到了社会的认可,企业社会责任感不断强化,融入并促进公司的健康发展。
共克时艰,大爱无疆显担当
共克时艰,无畏逆行。2020年为抗击突如其来的新冠状病毒疫情,李晓琳第一时间以党支部为基础,成立公司疫情防控小组,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多次现场指导帮助下,严密组织紧急复工,捐赠上千件抗疫药品源源不断驰援“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等医疗机构。同时党支部也组织发起“爱心捐赠倡议”,将善款送达地方红十字会,为抗疫工作贡献通德力量。
在疫情肆虐最严重的时候,她放弃了春节假期,放弃了与亲朋好友的团聚,连续九十天坚守在公司,看似瘦弱的身躯出现在每个角落,稳定军心,带领通德药业人在压力中勇敢逆行,用勤劳的汗水生产出一批批优质可靠的药品,输送到抗疫前线,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责任与担当!
此后,她以党支部为核心组成的党员志愿服务队,在疫情反复的时期,积极响应政府共克时艰的号召,参与到地方社区的疫情防控基础工作中,奔走于居民区,商铺,学校,义务协助疫情监控、服务登记等工作。
援港战疫,大爱无疆。2022年初,香港地区疫情出现爆发情况,内地支援香港抗疫工作专班医疗物资供应组,向公司下达了“对乙酰氨基酚片”紧急任务调运单。该产品是国家集采第一顺位中标品种,为了保障集采和援港两项重要工作,李晓琳再次带领公司全体员工,加班加点奋战两周,按时完成了援港产品的生产,并由专班医疗物资供应组绿色通道驰援香港,为香港同胞抗击新冠疫情贡献我们的力量。
质胜于华,行胜于言
李晓琳说:质胜于华,行胜于言。作为共产党员,从入党的那一天起,就应当时刻牢记初心使命,去学习、去工作、去生活。我心怀感恩、同时又深感责任重大,作为一名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一名老制药人,我将不忘制药人的责任和使命,为康健人类尽心竭力。
她,品如水滴,行如滴水。
成都通德药业有限公司简介
成都通德药业有限公司始创于1958年,其前身为原国营成都制药三厂(国家定点的三大生化制药企业之一)。公司于2000年改制为股份制企业,经过六十余年的不断沉淀,薪火相传,树立了“通德”品牌的形象和行业地位。先后获评省、市技术开发优秀企业、成都市工业企业五十强、四川省小巨人企业、四川诚信示范企业、院士工作站、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心企业、四川省巾帼建功先进集体、蓉城先锋示范基层党组织、温江区质量强区先进单位等荣誉资质,“通德”商标被评选为成都市著名商标。
公司位于成都医学城,拥有64年药品专业制造历史,7条专业化生产线,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单体原料药生产基地之一。产品包括硬胶囊剂、片剂、颗粒剂、小容量注射用、冻干剂等剂型和原料药。优质产品“注射用泮托拉唑钠、阿奇霉素分散片、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复方胃蛋白酶颗粒”等10个品规被纳入四川省创制药械名优特新产品名单;三个一致性评价品种国家集采中选。
公司以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发展,与四川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开展深度校企合作,成立了“产学研联合实验室”;依托强大的科研团队和技术力量,已经取得国家专利技术46项。
在医药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公司积极打造MAH-CMO新业态,创新建设“药物CMO综合服务平台”,承担国内外制药企业和药物研发公司生产外包服务,满足研发、临床、注册、商业化生产及市场推广需求,打造生产性服务新业态,推动行业发展,成为第一家获得政府授牌的CMO平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