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鹤在预测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大趋势时表示,中国未来10年经济发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快转型,国民经济由出口到制造业为主的增长模式转向内需消费为主,服务业份额上升和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生产模式转化,我们称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这个转型过程中,前30年出现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趋势出现很多新特点,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平稳过渡。
首先,刘鹤谈到,未来中国工业化特点可能是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下降,服务业的比重有较大提升。制造业内部将会出现以生产适度集中和专业分工深化为特征的供应链调整,绿色低炭增长模式将受到鼓励,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满足内需生产能力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其次,城市化趋势将仍然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由于中国中等收入者比重将大幅提升,规模巨大的中等收入者出现和形成的消费需求对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乃至扩大全球稀缺市场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将对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产生重要的影响。
有一些学者根据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做法,把中国经济的成功归纳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的成功,刘鹤认为这种看法可能不太符合实际,也容易产生误导。他说,在应对本次危机中,全球经济处于自由落体状态的时候,中央政府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取得很大成绩,确实还有一些问题,但这些只是应对危机的短期做法,并不能反应3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全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