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公司的创始人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如今是一名年近七旬的老者,破天荒的,这位受访人的团队曾多次确认“他可能觉得坐着会很无聊,待会可不可以多在屋里活动下讲讲产品”。喜欢聊产品、精力旺盛,这多少有些“匠人”气质;然而东方西方,产品理念难免会有些不一样。
戴森的工作状态 一、从细节改变生活
“我们从你最想说的开场吧”这句话以后,戴森径直走到了新推出的一款吹风机后面,拿着新产品,这位老人梳理了一些产品上的特点“这个吹风机不像我们常见的那样,把马达装在出风口前后这种;我们的马达在手柄这里,所以不会头重脚轻。”
问:“为什么会是吹风机,不是其他产品呢”
“我们这个马达发出的噪音更小,风力也很大”,看似答非所问,或者说这个问题干脆和上面那段开场连在一起更合适;不过细琢磨,可能又有些不一样。在“口袋式吸尘器在英国肆虐的时候”戴森开始了属于自己的吸尘器改造。“这可能和原来看并没有彻底改变什么,但是让现有不完美的体验便更好”可能是戴森设计所有产品的初衷。
也基于这个原因,戴森把眼光放到“体验不那么完美”的吹风机行业。“有能力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体验”这种自信你能从戴森眉眼间看到,但其实也反映在产品售价层面。
二:价格高,会不会有所顾虑
私下里,同事们给戴森吸尘器起了另一个名字“那个巨贵巨贵的吸尘器、以及巨贵巨贵的电风扇”;出发前发了条预热微博,九条留言有十条是关心价格的。这至少反映了戴森这个品牌在国内的一个趋势“贵、并且高关注”。
这一点,国内的家电厂商有自己的玩法。把什么东西产品都装上传感器,然后连接上手机,偶尔弹出个提示,在以往我们见过太多这样的产品。而在硬件免费时代,不少产品本身定价也不怎么高;我们印象中的戴森,似乎和这个市场形态不太相同。
现场,戴森似乎并不了解以“年轻人的第一台**”而闻名的小米,但是对于产品的定价,他颇为自信,对于多次谈到的价格话题,这位创始人表示“产品并不会降价,坚信人们会为设计和更好的体验买单;山寨是全球性问题,那些习惯复制的公司会扼杀整个行业的创造力,并不会制造用户消费动力”。
三:会推出适合中国人的产品
“物联网在全球都是一个趋势,但是我们还是希望家电本身更智能,并不希望所有产品都整天绑在手机上”对着一款能连接移动设备的风扇,戴森阐述着自己对智能家居的解读。在他眼里“连接”是必须的,但不是所有能和手机对接的都算智能。
为了阐述这种思想,戴森还拿来了360 Eye扫地机器人。通过顶部的摄像头,这款设备能轻松地识别看得到和看不到的灰尘,并且进行清理。同时戴森还打趣道“这颗摄像头还能让你在上班时看一下老祖母在家里身体如何”。这种“独立化、有用处”的智能,是戴森所要表达的。
很显然亚洲用户拥抱新功能的热情会比欧洲用户快上半拍,戴森也直言“包括360 Eye”在内的产品均是这种新理念打造的。并且,他们现在也组织了大量的人员在国内的家庭做产品使用调研,“我们发觉在一个地区的定制产品或者功能,放到全球市场依旧有受热捧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