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可以把活干的非常精细?就是因为把用户作为真正的上帝”,周云杰从一开始就把“工匠精神”落脚到用户身上,这也与海尔一直以来用户至上的理念一致——周云杰在两会期间多次发声强调供给侧改革很核心的问题就是要把用户需求在产品上市之前就连到一起,企业要搞清楚是为库存生产还是为用户需求生产。
周云杰的解读其实与一般企业理解的“工匠精神”有所不同。提及“工匠精神”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日本企业,因为日本产品某种程度上就是品质和质量的代名词,但日本电子企业近年来的大面积衰退表明了这种狭义“工匠精神”的失效,因为日企的“工匠精神”更多只是在产品层面追求极致,却往往忽视了用户需求,导致即使产品品质足够好也鲜有用户需要,这就是周云杰所谓的“是为库存生产还是为用户需求生产”,互联网时代的“工匠精神”必然是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
如此看来,海尔进行的互联工厂探索其实就是“工匠精神”的落地实践。海尔通过互联工厂直连用户,从过去的大规模制造变为大规模定制。互联工厂将用户需求整合到一起,让用户参与到生产制造的全过程,并且将设计、研发、制造等供应商资源也整合到平台上,能够快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在互联工厂体系下,用户变成了“产消者”,即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而在某种程度上,作为产消者的用户就是互联工厂里的“工匠”。
依托直连用户的“工匠精神”,海尔创造出了很多极致产品。以馨厨互联网冰箱为例,凭借与用户的零距离交互,其软件系统从2015年6月研发之初一直到上市,迭代的次数超过300多次,而最多的时候一天迭代次数达到了3次,不断的迭代创造出了用户的极致体验。而在美国市场,针对空调噪音问题,海尔成功推出两款超静音空调,有效解决了产品噪音大的用户痛点,从而受到用户追捧。
互联网时代的“工匠”也不能只是埋头造车,还必须拥有创新精神,通过不断的创业创新满足用户需求。海尔在这方面的探索就是将企业转型为开放的创业平台,让平台上的创客和小微零距离交互用户需求,通过整合全球资源快速创造出用户的全流程最佳体验。目前,海尔创业平台上已诞生出雷神、小帅影院、智慧烤箱、快递柜等样板小微,他们精益求精的产品和服务收获了用户的广泛认同,也向外界展示着海尔创客们与时代同行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