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纲:固定汇率不适合中国经济发展 不可持续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观察者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5-08-14 15:00:46
今天上午10:30,央行就关于完善人民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张晓慧、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主任邵伏军等出席。
易纲在发布会上表示,这次改革主要是对人民币兑美元报价机制的调整。报价基础调整带来的波动是有限的。对人民币国际化影响有限,且是利好消息。僵化固定的汇率不适合中国也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固定汇率实际在积累不均衡,是不可持续的。
易纲表示,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调整对香港经济也是利好;经历过短暂的磨合期之后,市场会恢复正常状态;此次汇率调整对于投资者对人民币的信心也是利好。
易刚指出,央行的目的是市场决定汇率,央行已退出常态的干预。
这个时候贬值与7月信贷意外跳升有关
央行行长助理张晓慧说,8月11日,关于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价的声明发布以来,我们注意到,各路媒体、市场参与者、经济学家大多对此次调整予以充分肯定,很多人认为这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认为此举,不仅是中国人民银行致力于使市场力量发挥更大作用的决心,而且实实在在的提升了市场化程度和汇率弹性,更与我国改革开放形成了自洽。
第一个方面是这次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的背景。2005年汇改以来,中间价作为基准汇率对于引导市场预期、稳定市场汇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段时间以来,中间价与市场汇率偏离的幅度比较大,影响了中间价的市场基准地位和权威性。
根据市场调查和分析师的普遍估计,这种既与国内因素有关,也与国际因素有关的偏差大约累积了3%左右。这种误差不可能长期持续,继续通过增强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加以调整,以免失衡过度累积。
但是为什么选择当前这样一个时间窗口来推这项举措?张晓慧解释称,从国内看,应该说这和近日公布的7月份货币信贷数据的意外跳升是有关系的,7月份是普遍货币增长的传统小月,但是今年7月份M2比6月份跳升了1.5个百分点,7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了1.61万亿。
张晓慧表示,坦白说,市场对公布数据的解读认为这和货币政策、和银行体系为支持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所采取的一些临时性措施有一定的关系。一段时间流动性的宽松促进了货币信贷的偏快增长,从而影响了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给人民币汇率带来了一定的贬值压力。
张晓慧指出,人民币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未来人民币还会进入升值通道。
将向合格境外机构开放外汇市场
央行在新闻稿中表示,央行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将防止跨境资本流出风险;仍将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将维护汇率的正常浮动。中国央行行长助理张晓慧称,市场和经济学家对央行的声明持肯定态度,IMF和美国财政部对这一举措也给予积极评价。 中国央行:中国将向合格境外机构开放外汇市场,将延长外汇交易时间,促成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