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动态 第081期
目 录
·国内财经·
境外转板上市需向证监会备案
北交所发布实施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审核规则等5件业务规则
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启动
上海浦东发布2024年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算力高地
湖北将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
武汉发布加快数字内容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江苏推进"双碳"试点
广州海关出台16条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措施
4月末我国外储规模保持在3.2万亿美元上方
·企业动态·
青海国投拟与中国五矿开展战略合作
六国化工拟向万华化学出让徽阳子公司部分股权
海南农商银行获批开业
王哲出任上海保交所董事长
TIKTOK控美国政府禁令违宪
·海外经济·
英国自动驾驶企业WAYVE获10.5亿美元融资
阿根廷10000比索面额纸币开始流通
澳大利亚央行决定继续保持基准利率不变
·研究探索·
深化体制改革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社团工作·
最高检、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根治欠薪典型案例
中上协称3月末制造业上市公司数量为3629家
·国内财经·
证监会明确境内企业境外转板上市需经备案程序
据悉,证监会5月7日发布《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境外发行上市类第7号:关于境内企业由境外场外市场转至境外证券交易所实现境外发行上市的监管要求》。其中强调,境内企业转至境外证券交易所上市(下称“境外转板上市”)应当按照境外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相关要求,在境外提交转板上市申请文件后3个工作日内向证监会备案。
近期,某在境外场外市场挂牌的境内企业向境外监管机构提交了转至境外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申请,在未履行境外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备案程序的情况下,完成境外上市。
证监会表示,上述行为违反了《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下称《试行办法》)相关规定。根据《试行办法》第一条和第二条的规定,境外发行上市指在境外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相关活动,境内企业在境外场外市场挂牌不属于备案管理范围;《试行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发行人境外首次公开发行或者上市的,应当在境外提交发行上市申请文件后3个工作日内向中国证监会备案”;境内企业境外转板上市的,应当按照境外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相关要求,在境外提交转板上市申请文件后3个工作日内向证监会备案。
此外,根据《关于境内企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管理安排的通知》,《试行办法》施行之日(即2023年3月31日),已在境外提交转板上市申请文件、未获境外监管机构或者境外证券交易所同意的境内企业,应当在境外转板上市完成前履行备案程序。
北交所发布实施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审核规则等5件业务规则
据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在证监会指导下,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于4月30日正式发布《北京证券交易所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审核规则》《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试行)》《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和并购重组委员会管理细则》《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审核规则》和《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指引第10号——权益分派》等5件业务规则。相关规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次发布的5件业务规则是北交所落实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的重要安排,覆盖公开发行并上市、退市、上市委员会和并购重组委员会(简称“两委”)、重大资产重组、分红等制度。一是优化股票发行上市审核制度。完善北交所定位相关规定,优化审核程序要求,进一步压实发行人、中介机构等各方责任,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二是完善退市制度。落实严格执行退市制度要求,对交易类、财务类、规范类、重大违法类四类强制退市标准进行了修改,并同步调整了配套的信息披露、停牌等安排。三是加强“两委”管理。进一步强化“两委”审议把关责任,优化审议流程,加强交易所对“两委”委员的管理监督。四是修改重大资产重组相关安排。明确发股购买资产或换股吸收合并交易中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以及定向发行可转债作为支付工具的相关要求。五是调整上市公司分红制度。简化中期分红审议程序,明确中期分红基准,鼓励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力度,增加投资者回报。
本次发布的5件业务规则前期已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期间,市场各方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其中,涉及规则完善细化的合理意见已吸收采纳,部分意见考虑现阶段市场条件等因素暂未采纳,将在后续工作中进一步研究。
下一步,北交所将在中国证监会统一领导下,对照资本市场“1+N”政策文件提出的各项要求,加紧研究评估细化落实措施,抓好配套规则制定修订和发布实施工作,成熟一项、推出一项,持续推进市场高质量发展。
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启动
5月7日,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组建7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以下简称督察组),分别对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重庆、云南7个省(市)开展为期约1个月的督察进驻工作,统筹开展流域督察和省域督察。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协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最大的特色、亮点和创新之处就在于聚焦长江大保护,统筹推进流域督察和省域督察。
具体来说,督察组将关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贯彻落实情况;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重大决策部署和长江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落实情况;绿色低碳发展情况,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情况;污染防治攻坚战进展情况;大气污染防治中的突出问题;违法违规侵占自然保护地、突破生态保护红线开发建设、破坏岸线,以及耕地生态破坏和长江十年禁渔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尤其是建筑垃圾处理处置、“三磷”污染治理情况;重要湖泊保护治理和重要支流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此前督察发现问题整改情况;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情况等。
进驻期间,各督察组分别设立联系电话和邮政信箱,受理关于被督察对象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来信来电举报。
上海浦东发布2024年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5月7日,上海浦东新区发布《2024年浦东新区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方案明确2024年浦东会展重点工作安排,包括开展“四位一体”会展联合招商、支持优质会展项目做精做强、开展“一展一策”专题招商、促进会商旅文体联动发展等,发挥浦东会展经济示范引领功能,提升会展能级,加强产业联动,进一步推动浦东新区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浦东新区会展招商工作站”正式揭牌,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信息共享,为展会参展企业与浦东新区各招商主体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对接服务支持。
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清洁与维护展·中国展、上海儿童健康展、亚太智慧供应链与物流创新博览会三个浦东今年“首展”落地签约。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算力高地
据悉,在5月7日举行的2024年临港新片区智算大会上,临港新片区发布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进一步集聚发展新型算力赋能新质生产力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
《若干政策》以打造临港新片区成为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和全球影响力的算力高地为总体目标,以技术革新赋能新质生产力为导向,以构建智能绿色、自主可控的算力中心集群为重点,以支持算力要素技术研发和创新场景应用为引领,推动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格局,拓展“算力高地”的产业深度和辐射广度。
《若干政策》包含5个方面总计11项措施,支持范围覆盖筑强智算中心建设、实施智算高效调度、提升绿色智算水平、支持自主可控的智算要素以及打造创新融合的“智算+”应用场景。同时,结合临港新片区在跨境数据流动的独特制度优势,推动算力赋能国际数据合作发展。
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专职副主任唐浩表示,目标是到2025年,临港新片区形成以智能算力为主、基础算力和超级算力协同的多元算力体系。临港将大力提升算力规模与效能,力争总算力超过5EFLOPS(EFLOPS是指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次数),智算占比达到80%,算力产业总体规模提升至100亿元人民币。
据了解,自2019年揭牌以来,临港新片区已基本形成完备的算力基础设施体系。在基础建设方面,目前临港新片区已布局含三大运营商、商汤科技、有孚网络等8个算力中心。总体算力规模领先,智算比例高,可调度算力约3EFLOPS,占上海市总体算力比例约20%。
当日会议现场,临港新片区还发布了六大重点示范场景,分别是智算+大模型、智算+自动驾驶、智算+新型工业化、智算+算力调度、智算+绿色低碳和智算+自研芯片。同时,智算集群赋能港大自主算法平台、国产万卡液冷集群赋能星辰大模型、Sensecore智算体系赋能日日新5.0大模型等一批大模型训练集群正式启动。
唐浩表示,临港新片区将通过本次大模型训练集群的启动,助力算力与大模型产业应用深化联动,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创新发展。
湖北将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
据悉,在国新办5月7日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忠林表示,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湖北已就“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作出系统部署,进一步明确了支点建设的五个功能定位以及总体思路、重点任务。
“五个功能定位,就是加快建设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枢纽、国家科技创新与制造业基地、国土安全保障服务基地、国家水安全战略保障区、国家优质农产品生产区。这是战略支点的责任所在,也是我们要努力的重点方向。”他表示,将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是加快能级跃升,不断增强支点的战略支撑力。要巩固持续向好的发展势头,推动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力争未来5年经济总量再跨越两个万亿台阶。
二是强化创新驱动,不断增强支点的硬核竞争力。坚持以“用”为导向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突破性发展光电子信息等五大优势产业,做强做优“51020”现代产业集群(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10个5000亿级优势产业、20个千亿级特色产业),打造全国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
三是坚定扩大开放,不断增强支点的要素集聚力。用好花湖国际机场、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中欧班列等开放通道,建强湖北自由贸易区等开放平台和中德、中法、中日等国际产业园区,积极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内陆开放新高地。
四是全面绿色转型,不断增强支点的生态承载力。
五是促进协同融通,不断增强支点的辐射带动力。做强武汉、襄阳、宜荆荆三大都市圈,加强与中部兄弟省份协作联动,深度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腹地,更好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为加快中部地区崛起作出湖北更大贡献。
武汉发布加快数字内容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5月7日,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武汉市加快数字内容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指出,数字内容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发展数字内容产业要坚持“内容为本、创新驱动,市场导向、政企联动,平台支撑、共享互动,科学统筹、政策撬动,面向全球、合作推动”的发展思路,更加主动顺应数字技术变革新趋势,积极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准确把握产业转型升级新方向,组织引导科研机构、创新平台和文化企业积极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等“人工智能+”新技术,加快推动大模型在数字内容生产中的商业化应用,着力构建文化跨界融合新格局,助力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
《行动计划》提到,到2026年,初步建成国内一流、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内容技术创新中心、产业融合集群、应用示范载体和要素汇聚平台,以数字内容为代表的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行业领域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相关文化新业态领域增加值占武汉市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超过60%,对地区GDP贡献率达到3%左右,初步建成国家数字内容产业高地。
《行动计划》提出,加快数字内容领域人工智能模型研发应用,加快吸引全球垂类大模型在武汉生成和落地应用。推动数字内容行业龙头企业自研或联合人工智能企业开展数字内容模型研发及产业化,持续加大性能先进并在武汉成功落地的数字内容领域模型的服务和支持。推动国际国内多模态大模型持续在武汉升级优化,积极探索数字内容领域典型应用场景。
《行动计划》还提出,通过共享联动,释放数据资源价值,推动数字内容多领域协同。建立公共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完善全市公共数据资源目录。深化数据开放共享,加大公共数据、行业数据向数字内容产业开放共享力度,提升数据要素对数字内容技术研发、应用场景创新和产业集聚发展的支撑作用。探索利用数据资源推动数字内容研发、生产、流通、服务、消费全价值链协同,推动数据确权、定价、交易等有序开展。探索打造面向全球的数字内容数据服务体系。
江苏推进“双碳”试点
近日,江苏省发改委、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印发《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建设方案》(以下简称“《建设方案》”),组织开展城市、园区、企业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建设。
《建设方案》指出,试点建设工作将坚持“系统谋划、双轮驱动、示范引领”的工作原则,引导减排潜力较大、低碳发展基础较好的城市、园区和企业有序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建设。计划到2025年,初步形成一批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举措和改革经验,对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示范引领作用初步显现。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于2023年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选择江苏盐城市、苏州工业园区等地作为首批试点。此次,江苏发布《建设方案》不仅推动碳达峰试点工作,还要求试点单位“试”出有效经验,同时鼓励支持重点城市、园区和企业积极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建设,分批次、分领域有序试点。
《建设方案》明确,2024年开展首批试点申报工作,13个设区市分别推荐5个试点,符合条件的主体也可自愿提出申请,试点建设期3至5年。试点城市建设应有明确的参考指标,包括但不限于能耗和碳排放情况、绿色低碳发展情况、碳减排重点难点等。
《建设方案》还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建设的两阶段目标:到2025年,试点建设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初步形成一批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举措和改革经验;到2030年,各类试点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进展,重点任务、重点工程、重要改革如期完成,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取得较大突破。
《建设方案》提出,要分批次有序组织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创建工作,强调要实现“双碳”目标,必须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确定重点任务、实施重点工程、推动重要改革、强化创新驱动,围绕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产业优化升级、节能降碳增效、绿色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全民行动以及交通、城乡建设等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提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试点建设任务。
此外,要在能源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环境基础设施、循环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修复等领域规划实施一批重点工程;其次,建立健全有利于绿色发展的财政、金融、投资、价格等政策体系和管理制度,推动能耗双控逐步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创新碳排放核算、评价、管理机制。与此同时,加强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技术攻关,推进技术应用、平台打造和人才培养,积极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等。
根据《建设方案》,江苏将在城市、园区、企业三个领域进行试点,打造一批有江苏特色的产业园区和典型企业。在城市试点方面,重点推动能耗双控逐步向碳排放双控转变,选择工业、能源、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低碳社会等重点领域实施专项行动;在园区试点方面,将园区试点分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示范区和(近)零碳园区两种类型,将以产业优化、能源转型、技术创新、循环利用、平台建设、项目示范、园区管理等为抓手开展试点建设;企业试点则分为能效标杆企业和低碳供应链龙头企业两种类型,能效标杆企业要对标国际领先水平,形成能效提升和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行业标杆,低碳供应链龙头企业要以供应链碳足迹管理来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低碳转型。
“通过试点建设,我们将探索不同区域、不同领域创新发展模式,以点带面推动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同时强调试点建设要强化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方案编制中阐述试点建设的改革创新点,论证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激发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活力,”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
广州海关出台16条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措施
近日,广州海关研究制定16条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措施。
具体来说,在促进产业科技创新方面,广州海关支持符合免税资质的科技创新主体享受相关税收政策,在聚焦高水平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推动更多关键材料、零部件降低关税。同时,支持开展科研用物资便利通关,配合拓展科研用物资跨境正面清单适用范围,支持更多的科研机构纳入试点。
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最具领先优势和发展潜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海关支持南沙打造“前港后贸”汽车出口综合服务基地,加大光伏、锂电池等新型储能产品实验室检测技术研究,加强对锂电池等矿产资源通关保障,实施太阳能电池、锂电池便利通关措施等。此外,加大对“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企业的AEO培育力度,支持高端人才跨境通关便利等。
4月末我国外储规模保持在3.2万亿美元上方
5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4年4月末外汇储备规模数据和最新官方储备资产数据。截至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08亿美元。4月中国官方黄金储备为7280万盎司,较上月增加6万盎司,为连续第18个月增持黄金储备。
截至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在3.2万亿美元关口以上,较3月末下降448亿美元,降幅为1.38%。外汇局指出,4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数据、货币政策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下跌。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下降。
外汇局强调,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示,随着全球经济温和复苏以及国际贸易回暖,我国对外贸易仍将保持韧性,在稳定跨境资金流动方面继续发挥基本盘作用。同时,随着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措施落地显效,人民币资产的避险和投资价值将进一步凸显。
温彬指出,5月以来,美联储降息预期有所上升,美元指数高位回落,将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稳中向好。
4月也是中国央行连续第18个月增持黄金储备。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指出,央行减持美元或美债,同时增加黄金储备是明智之举,有助于汇率的稳定。他认为,自从美联储加息以来,美债收益率大幅上升,美债价格下跌,持有美债的亏损较大,黄金成为了避险工具。减持美债、增持黄金日渐成为多国央行的选择。
·企业动态·
青海国投拟与中国五矿开展战略合作
5月6日晚间,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盐湖股份,000792.SZ)公告称,公司收到控股股东青海省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青海国投”)的《告知函》,青海国投拟与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五矿”)在合力共建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集团(由中国五矿控股)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本次合作涉及公司并可能涉及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截至目前,本次合作相关事宜正在磋商中。
公告称,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控股股东为青海国投,实际控制人为青海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本次合作能否顺利实施,存在不确定性。
据报道,青海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行动并非新提法。在2021年12月,青海省政府、工信部联合印发《青海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行动方案(2021~2035)》提出,目标到2035年整个盐湖产业产值达到1200亿元。
2022年12月发布的《青海省加快推进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促进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曾披露要“加快组建中国盐湖集团”:要细化中国盐湖集团筹建方案,在市场需求、资源落实、技术成熟、经济可行的前提下,引进大型央企,整合相关企业组建中国盐湖集团,建立集团上下游企业之间用料优先供应协同合作机制,促进产业分工,参与国际产能、技术合作,提升国际化水平,打造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主力军。
据了解,盐湖股份旗下察尔汗盐湖的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锂、氯化钠等储量均居全国首位;青海国投是青海省资产规模最大的国有独资公司;中国五矿则是以金属矿产为核心主业、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六国化工拟向万华化学出让徽阳子公司部分股权
据悉,六国化工(600470)5月7日晚间公告,拟将全资子公司湖北徽阳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徽阳新材料”)45%股权,以7402.02万元的价格协议转让给万华化学集团电池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万华电池科技”),转让完成后公司将持有徽阳新材料55%的股权。万华电池科技是万华化学(600309)的全资子公司。
徽阳新材料成立于2023年1月,主要产品为精制磷酸、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等,目前正处于基建阶段,尚未正式投产。
徽阳新材料在去年1月3日正式设立,注册资本2亿元。六国化工彼时表示,这一投资的目的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随后,六国化工宣布将“28万吨/年电池级精制磷酸项目”交由徽阳新材料实施落地,项目总投资达11.94亿元。
精制磷酸是酸法生产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的主要原料,为动力锂电池的正极材料磷酸铁锂提供基础原材料。六国化工期待,通过募投项目的实施快速拓展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前驱体磷酸铁产业,打破公司目前以基础肥料为主的业务格局。
“28万吨/年电池级精制磷酸项目”只是六国化工大股东铜化集团转型蓝图的第一步,这一项目同时也被称作“铜化集团新能源新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项目”。铜化集团新能源新材料一体化项目总投资达105亿元,除前述一期项目外,二期计划建设15万吨磷酸二氢锂与20万吨磷酸铁锂装置,三期计划延伸发展5万吨食品级磷酸、10万吨电池用高端磷酸盐等产能。
在2023年,万华化学曾提出重组铜化集团的计划,拟通过持有铜化集团化工业务51%股权,享有六国化工、安纳达的控制权。不过,今年2月该合作生变,万华化学转为通过万华电池科技受让六国化工5%股权,从控股变为仅间接参股,万华化学还作出承诺,未来12个月内不会成为六国化工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万华电池科技受让六国化工5%股权的交易,在半个月前刚刚完成过户。本次万华电池科技与六国化工的合作进一步下沉到项目公司,双方后续合作将如何展开,有待进一步观察。
海南农商银行获批开业
5月6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海南监管局发布批复,同意海南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南农商银行”)开业,同时核准该行注册资本金为人民币220.21亿元。这意味着,市场迎来了年内第三家获批开业的省级农商行。
批复同时核准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海口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海口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三亚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20家行社在海南农商银行开业时自行终止,债务债权由海南农商银行承接。
据悉,在去年12月,海南省财政厅曾披露称,海南省政府将发行的100亿元中小银行专项债,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为拟成立的海南农商行补充资本金,海南省财政厅通过海南财金集团采取间接入股方式,认购拟成立的海南农商行的股份补充其资本金。
值得一提的是,海南农商行是今年以来第三家获批开业的省级农商行。在今年1月底及2月初,四川农村商业联合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广西农村商业联合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相继开业。
从省联社整合改组的形式来看,海南农商行采取了单一法人模式。此意味着,随着海南农商行的获批开业,原来各地的农信社、农商行将因为合并而解散,失去独立法人地位,进而成为海南农商银行的分支机构。
据悉,农信社改革路径大致为四种,分别是联合银行模式、统一法人模式、金融服务公司模式及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一般前两种用的比较多。
此外,今年另外两家获批开业的四川农村商业联合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广西农村商业联合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则采取了保留两级法人地位不变的联合银行模式。
王哲出任上海保交所董事长
据报道,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银保信”)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总裁王哲近日调任上海保交所党委书记、董事长。
上海保交所于2015年11月获国务院批准同意设立,并于2016年6月12日正式开业。公司由91家股东发起设立,首期注册资本22.35亿元,注册地位于上海自贸区。
作为国家重要金融基础设施,上海保交所定位于为保险、再保险、保险资管等各类保险活动提供系统、规则和标准等基础性公共服务,推进保险供需互联互通、促进全产业链降本增效、全生态圈共创共赢,打造全球领先的保险交易市场。
王哲是上海保交所成立以来第三任董事长。他曾任原保监会统信部处长,2013年参与筹建中国保信,后出任公司副总裁。2019年3月,王哲任中国银保信党委副书记,6月28日王哲正式出任公司总裁。
中国银保信同样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直接管理,2014年1月成立,主要负责建设和运营全国统一的银行业、保险业信息共享系统,提供交易支持、数据治理、风险管理、科技支撑和登记、验证、精算、咨询等服务。
王哲拥有丰富的保险行业管理经历,也是大数据专家。他曾主导车险信息平台的建设,推动全国车险平台大集中,对于车险标准化、信息化、规范化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近年来,中国银保信在推动行业科技应用,以及提升行业服务品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TikTok控美国政府禁令违宪
5月8日,TikTok及其中国母公司字节跳动向美国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提起诉讼,希望推翻美国政府强制分拆TikTok或禁止其在美业务实施禁令的新法案。
TikTok及字节方面指控该法案违反了美国宪法,也伤害了通过该平台获取经济收益的创作者和小企业主。
公司方面同时表示,剥离TikTok是不可能的,因此该法案将迫使TikTok在2025年1月19日前关闭。
·海外经济·
英国自动驾驶企业Wayve获10.5亿美元融资
5月7日,英国自动驾驶企业Wayve宣布获得10.5亿美元(约75.76亿元人民币)C轮投资,本轮融资由软银集团领投,新投资方英伟达和现有投资方微软跟投。
据悉,本轮融资将支持Wayve全面开发和推出首款用于量产汽车的具身智能产品。随着Wayve核心人工智能模型的发展,这些产品将使原始设备制造商能够高效地将汽车升级到更高的自动驾驶水平,从L2+辅助驾驶升级到L4自动驾驶。
此次投资是继初期投资加之2019年2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44亿元)的A轮投资、2022年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43亿元)B轮投资后的最新也是最大一次投资。此次投资后,Wayve累计将获得13.2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5.84亿元)的投资。
Wayve成立于2017年,其是在自动驾驶领域进行具身智能的头部企业,也是首个在公共道路上开发并测试端到端(e2e)深度学习自动驾驶系统的公司。目前,其正在构建自主性的基础模型,类似于“驾驶的GPT”,能够赋予任何车辆在任何环境中看、思考和驾驶的能力,预期达到只靠一块车载GPU即可完成数据处理的效果。
阿根廷10000比索面额纸币开始流通
据报道,阿根廷中央银行5月7日宣布,10000比索(1美元约合880比索)面额纸币即日起开始流通,这是目前阿根廷流通中面额最大的纸币。
阿央行表示,10000比索面额纸币进入流通将便利现金交易,进一步降低纸币流通成本。此外,20000比索面额纸币预计将于今年第四季度进入流通。
阿根廷国家统计与人口普查研究所4月12日发布报告说,阿根廷3月通货膨胀率为11%,过去12个月累计通胀率达287.9%,今年以来累计通胀率为51.6%。阿央行4月发布的市场预期调查报告预计2024年该国通货膨胀率将达203.8%。
澳大利亚央行决定继续保持基准利率不变
据报道,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央行)5月7日宣布将基准利率维持在4.35%,将外汇结算余额利率维持在4.25%不变。
这是澳央行连续第4次在发布货币政策决定时宣布维持基准利率不变。澳央行上次加息是在2023年11月,当时央行宣布加息25个基点。从2022年5月开始,澳央行共加息425个基点。
货币政策决定声明指出,澳大利亚的通胀继续放缓,但放缓的速度低于预期。尤其是服务价格通胀仍然很高,且下降速度较慢。
声明称,澳央行的加息举措一直在让该国经济总供给和总需求趋于平衡。但数据表明,澳大利亚经济中的需求持续过剩,并且在国内劳动力和非劳动力投入方面都有巨大的成本压力。过去一年,劳动力市场的紧张状况有所缓解,工资增长似乎已经见顶,但仍然高于可持续水平。同时,通货膨胀仍然对人们的实际收入构成压力,产出增长也受到抑制,家庭消费增长因此疲弱。
声明指出,澳大利亚的经济前景仍然不确定,通胀回归目标区间的过程不太可能会顺利。因此,澳央行预测,通胀要到2025年下半年才能回到2-3%这一预期区间,到 2026 年降至这一区间的中点。在短期内,由于国内汽油价格上涨,以及服务价格通胀不但高于预期而且还会在今年剩余时间里以比预期更慢的速度下降,因此通胀可能还要上升。但2025 年和 2026 年,通胀将会下降。
澳央行此前预测,澳大利亚通胀率将在2025年回到2-3%这一目标区间内,然后在2026年达到这一区间的中点位置。
澳央行再次强调,在合理的时间内将通胀恢复到2-3%的目标区间仍然是央行的首要任务。同时,澳央行表示,让通胀稳定在目标区间内还需时日,该央行也不会对通胀上行风险掉以轻心。最能确保通胀在合理时间内回到目标区间的利率路径仍不确定,澳央行不会排除任何可能性。但澳央行有坚定的决心将通胀率拉回到目标区间。
·研究探索·
深化体制改革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据悉,深圳特区报5月7日刊发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特聘副研究员任恒撰写的文章指出,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对“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作出系统阐述。《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今年政府工作任务的首位。随着经济转型和全球竞争的加剧,我们需积极应对,加快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竞争力。
新质生产力的特征
新质生产力突出了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更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体现了融合交叉发展特征的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特征包括科技创新、高效能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首先,新质生产力强调了科技创新在推动经济增长和生产力提升中的关键地位。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更加注重技术上的创新和突破。这种创新不仅局限于单一技术层面,还包括了跨学科的技术整合和应用。在新质生产力的框架下,科技不仅是发展的动力源,更是推动生产效率和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其次,新质生产力注重高效能和高质量。相较于过去注重数量和规模扩张的生产模式,新质生产力更加注重效率和品质。它追求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精细化和绿色化,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这不仅包括产品和服务的品质提升,还涉及生产过程的效率提高和资源利用的最优化。再者,新质生产力强调可持续发展。在资源有限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即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要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最后,新质生产力不仅局限于技术创新,还包括了制度、管理、文化等多方面的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需要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生产体系和生态系统,实现各个方面的协同作用,从而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它代表了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和发展理念,是符合科技进步和人类发展潮流的全新生产模式。
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
新质生产力源于生产能力的进步,其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一,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形成有助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是实现高质量的发展,而新质生产力则是其中重要的推动力之一,能够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其二,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有助于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动力。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成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新兴产业将蓬勃发展,传统产业也将焕发新的活力。其三,培育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改善发展结构。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模式,新质生产力为经济结构的优化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将推动经济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变,提高整体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是必然结果。其四,培育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领域。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新质生产力将为构建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推动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深层次的支撑。其五,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形成有助于优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要素。通过提升科技水平、优化人才结构、创新数据应用等方式,生产要素配置将不断被优化。
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阶段,在这一进程中,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和支撑。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一步。为了破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必须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科技创新机制的构建,同时推动区域间的协同发展。在不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的同时,政府还应积极探索新的治理模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同时,积极激励社会各界参与创新创业,共同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需要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解决关键技术和关键原材料的自主可控问题。这意味着政府需要加大对这些产业的支持力度,包括提供财政补贴、减免税费、制定优惠政策等。同时,企业也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研成果向市场转化,加速产业升级和转型。
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是提升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政府需要加大对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力度,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技术培训,促进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方向转型升级。同时,企业也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和技术投入,积极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培育人才红利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充分发挥人才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需要优化教育体系,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此外,要加大对海外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利用,吸引更多的人才回国发展。企业也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保障。最后,通过深化国际合作,推动技术要素的自由流动,提高中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社团工作·
最高检、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根治欠薪典型案例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与中华全国总工会聚焦充分发挥行政检察监督职能助力根治欠薪,联合发布一批典型案例,旨在落实根治欠薪专项行动部署和“一函两书”制度,依法推进拖欠劳动者工资问题解决。
这批典型案例共四件,分别是上海某餐饮公司劳动欠薪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案、安徽某建筑劳务公司等欠薪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案、河南某农业物资销售公司欠薪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案、湖南某教育公司逃避支付劳动报酬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案。
据悉,今年2月,最高检与全国总工会联合印发《关于协同推进运用“一函两书”制度保障劳动者权益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强化检察机关和工会协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其中,“一函”是指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两书”是指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意见书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建议书。该制度重在源头预防,目的是通过协调协商方式将劳动关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均为行政非诉执行监督案件,集中于建筑业、服务业等欠薪多发领域,聚焦企业恶意注销致使劳动者工资支付不到位、执行难等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劳动者欠薪问题的源头治理。例如,在上海某餐饮公司劳动欠薪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案中,检察机关组建跨部门办案团队,通过制发检察建议、支持起诉、督促相关单位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线索等,将35名劳动者的欠薪全部追回。针对办案发现的深层次社会治理问题,检察机关牵头与区人社局、区市场监管局建立信息互通和工作衔接机制,与区总工会共同印发推进职工劳动权益保障协同工作机制框架协议,形成治欠保薪工作合力。
最高检第七检察厅负责人表示,今年,全国检察机关行政检察部门将结合“检护民生”专项行动要求,在总结“全面深化行政检察监督依法护航民生民利”专项活动成功经验基础上,持续聚焦劳动就业特别是新就业形态领域,充分发挥行政检察职能,切实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一是加强对行政审判和执行活动的法律监督,推动依法惩治恶意欠薪行为;二是积极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在抓好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应用的基础上,推动各地结合实际积极向新就业形态等领域拓展,有针对性督促解决建筑业、服务业等领域欠薪多发问题;三是进一步指导各地开展劳动就业领域小专项活动,对企业恶意注销欠薪、法院执行不规范等情形,开展专项监督,建立长效机制,有力推进劳动者欠薪问题的源头治理。
中上协称3月末制造业上市公司数量为3629家
据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境内股票市场制造业上市公司数量为3629家。分行业看,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为上市公司数量前三位。
协会统计显示,3月当月,境内股票市场新增首发上市公司10家,首发募资总额59亿元;退市3家。一季度新增首发上市公司30家,首发募资总额236.19亿元;退市6家。
截至3月末,境内股票市场共有上市公司5370家,沪、深、北证券交易所分别有2272、2851、247家。分股份类型统计,仅发A股公司5137家,仅发B股公司11家,A+B、A+H等多股份类型的公司222家;分控股类型,国有控股和非国有控股公司数量分别占比26%、74%;按省域划分,广东、浙江、江苏上市公司家数分别为876、706、695家,汇集超40%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