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动态 第076期
目 录
·国内财经·
财政部、金融管理部门推动进一步优化国有金融资本布局
金监总局发文推动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
自然资源部发布加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装备建设的指导意见
能源局开展2024年电力市场秩序突出问题专项监管
两部门调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土地增值税政策
北京九大领域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可贷款贴息
北京发布算力基础设施实施方案
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方案出炉
广东拟打造一批"零碳"5G基站示范项目
广东拟建立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制度
湖北全面建设省内火电行业碳计量体系
杭州将开放全市域城区智能网联车辆测试应用
·企业动态·
上市公司掀起分红潮
国联证券拟收购民生证券逾九成股权
·海外经济·
国际能源署称电池对实现气候和能源目标至关重要
美国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1.6%
瑞银称美元强势可能持续到三季度
阿根廷央行下调基准利率至60%
土耳其央行宣布维持基准利率不变
·研究探索·
高培勇呼吁重视项目选择的成本收益分析
·社团工作·
中证协资信评级专业委员会2024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国内财经·
财政部、金融管理部门推动进一步优化国有金融资本布局
日前,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作了关于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审议意见的研究处理情况和整改问责情况的报告(下称“报告”)。
报告指出,针对银行业机构“一枝独大”、政策性金融功能近年来有所弱化等问题,财政部、金融管理部门推动进一步优化国有金融资本布局,合理调整国有金融资本在金融各行业的比重,深化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加大政策性金融供给,推动国有金融企业差异化发展。深入研究通过资本补充、利润转增等方式,按照“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原则,适时合理调整国有金融资本在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的比重。持续强化政策性金融职能定位和加大供给力度。明确政策性金融应聚焦服务国家战略,主要做商业性金融干不了、干不好的业务。
针对我国金融业规模巨大,但竞争力有待增强等问题,财政部、金融管理部门主动作为,持续发力,推动金融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带动提高金融行业整体运行效率。集中力量打造金融业“国家队”。完善利润分配和资本补充机制。
针对国有金融企业支持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意愿不强、力度不够等问题,财政部、金融管理部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引导国有金融企业主动担当作为,发挥“头雁”作用。持续完善分行业的绩效评价制度体系,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效益指标长周期考核。引导交易所、市场经营机构树牢服务实体经济理念,鼓励更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加强窗口指导,引导国有商业银行着力加强信贷均衡投放。加大对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针对部分国有金融企业风险管控制度不完善、执行不严格、存在违规展业等问题,报告指出,财政部、金融管理部门多措并举,推动完善制度机制,不断压实国有金融企业风险防控主体责任。指导国有金融企业严格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积极稳妥、有力有序有效支持地方债务风险化解,严防次生风险。
金监总局发文推动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
据悉,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绿色发展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保险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的重要作用,积极稳妥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推动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分别从总体要求、加强重点领域绿色保险保障、加强保险资金绿色投资支持、加强绿色保险经营管理能力支撑以及工作保障等五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一是总体要求方面,《指导意见》确立了推动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坚持系统观念、稳中求进,坚持示范引领、重点突破,坚持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坚持协同推进、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并分两个阶段确定了主要目标:到2027年,绿色保险政策支持体系比较完善,服务体系初步建立,风险减量服务与管理机制得到优化,产品服务创新能力得到增强,形成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绿色保险服务模式,绿色保险风险保障增速和保险资金绿色投资增速高于行业整体增速,在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中的作用得到增强;到2030年,绿色保险发展取得重要进展,服务体系基本健全,成为助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金融手段,绿色保险风险保障水平和保险资金绿色投资规模明显提升,社会各界对绿色保险的满意度、认可度明显提升,绿色保险发展市场影响力显著增强。
二是加强重点领域绿色保险保障方面,《指导意见》从负债端提出九项重点工作任务,包括提升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保障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碳汇能力巩固提升、支持绿色低碳全民行动、提高企业环境污染防治水平、服务工业领域绿色低碳与绿色制造工程发展、推进城乡建设节能降碳增效、助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等。值得注意的是,围绕这些重点任务,《指导意见》明确鼓励多类绿色保险产品发展,包括加快发展气候保险,扩大巨灾保险覆盖面,有序发展气象指数类保险,探索开展矿山、土壤等生态修复责任保险,推广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保险,创新研发耕地地力指数等保险。
对于备受社会关注的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指导意见》要求,持续推进绿色装备、材料以及软件等相关科技保险创新,加快推进研发费用损失类、知识产权类、低碳零碳负碳技术装备类等科技保险发展;围绕绿色技术创新领域中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小巨人”企业等发展,为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落地、人才建设等提供保险支持。
三是加强保险资金绿色投资支持方面,《指导意见》从投资端提出三项重点工作任务,涉及完善绿色投资管理体系、强化保险资金绿色发展支持、加强绿色投资流程管理等。其中,《指导意见》明确,应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加大绿色债券配置,提高绿色产业投资力度。坚持资产负债匹配原则,积极运用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等工具,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等领域金融支持力度,逐步提升绿色产业领域资产配置。
四是加强绿色保险经营管理能力支撑方面,《指导意见》聚焦保险机构,从强化主体责任、加大资源投入、提升风控能力、健全服务体系等四方面提出要求,确保绿色保险业务持续有效开展。
五是工作保障方面,《指导意见》从加强监管引领、强化统计分析、推进行业协同、加大政策支持、加强宣传交流等五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对绿色保险发展的政策支持与保障力度。
金融监管总局表示,《指导意见》是金融监管总局在2022年建立发布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基础上推出的又一重要工作举措,将进一步发挥监管引领作用,推动绿色保险有力有序发展。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持续推动完善绿色保险政策体系,不断提升绿色保险服务经济社会绿色转型质效,促进绿色保险发展进一步走深走实。
自然资源部发布加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装备建设的指导意见
4月24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装备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装备建设是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重要驱动力。没有找矿装备现代化,就没有地质找矿现代化。目前,我国地勘队伍装备陈旧,绿色先进装备配备少,先进仪器设备以进口为主,国内研发保障能力不足,野外生活安全保障条件差。现有装备水平难以满足找矿工作新需求,支撑全面推进绿色勘查难度大。
针对目前我国装备建设的现状,《意见》提出,以短期内加快推进高效低成本的找矿装备更新与推广应用,积极推动绿色勘查工作;长期上缩短与国外先进装备水平的差距,解决急需关键的技术装备问题这两大任务为引领,加快构建统筹生态环境保护与找矿突破的现代化装备体系,实现找矿突破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相结合,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意见》明确了装备建设两个阶段的建设目标。
第一阶段:到2027年,建立找矿装备升级、研发、推广和替换建设机制,模块化钻机、航空物探等绿色勘查装备大幅列装,高光谱、传感器和综合数据分析处理软件等一批关键装备取得突破。打造5个至8个不同场景绿色勘查示范工程,培育一批找矿技术装备创新中心,形成1个至2个找矿装备中试基地,孕育开拓找矿装备行业新生态,基本构建“星空地海井”现代化绿色勘查装备体系和现代化野外条件保障体系。
第二阶段:到2035年,建成“星空地海井”现代化绿色勘查技术装备体系,野外作业条件和安全保障程度得到根本性改善,装备水平整体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装备智能化、集成化、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实现装备应用效率高、占地少、污染少、扰动小等绿色勘查特点,助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取得重大突破。
《意见》从三个方面指出了加强装备建设的重点任务。
第一方面,加快找矿装备升级、研发、推广和替换。一是升级一批找矿装备。充分盘活现有仪器设备,对仍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传统装备,加强技术改造和升级,围绕解决技术指标、能耗、安全等问题,凝练“升级”装备,形成一批找矿装备升级清单,更好地继续发挥其使用效益,服务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推动传统技术装备向轻便、高效、智能化方向发展。二是研发一批找矿装备。加快“卡脖子”技术装备攻关,采取“揭榜挂帅”等方式,围绕矿产资源精细探测和绿色勘查需求,针对物探遥感、智能化集成化数字化钻探等关键仪器和核心部件,凝练“研发”装备,形成一批找矿装备研发清单。建立上下协同、行业联合的资金保障机制,加大研发投入,缩短与国外找矿装备水平差距。三是推广一批找矿装备。开展自主研发找矿装备推广示范和列装,提升国产找矿装备列装率,围绕先进、适用、绿色、高效等特点,凝练“推广”装备,形成一批找矿装备推广清单,引导勘查单位国产装备列装,激发地质找矿行业的科技创新内生动力,提高装备稳定性、可靠性和适用性,推动找矿装备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四是替换一批找矿装备。加快技术装备更新迭代,围绕技术指标落后、重污染,设备笨重搬迁困难、环境扰动大、自动化程度低、工人劳动强度高,安全隐患高等装备,凝练“替换”装备,形成一批找矿装备替换清单。按照实际情况,引导勘查单位逐步进行装备替换,加快找矿装备建设推进绿色勘查。
第二方面,加强绿色勘查装备建设与应用。打造典型场景技术装备示范、建设技术装备创新中心、加快绿色装备应用。
第三方面,推进勘查装备产业化发展。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加强产业基础平台建设、推动首台(套)政策落实。
最后,《意见》从强化政策引导、强化资金保障、加强统筹协调、加强人才培养、加强宣传推广的方面明确了保障措施。
能源局开展2024年电力市场秩序突出问题专项监管
据悉,为进一步加强电力市场监管,维护公平公正电力市场秩序,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电力市场秩序突出问题专项监管的通知》(简称《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电力市场秩序突出问题专项监管。
《通知》称,聚焦电力市场化交易及市场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电力市场秩序突出问题专项监管,针对性地提出监管意见建议,切实维护良好市场秩序,保障市场成员合法权益,推动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治理完善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实现资源在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
《通知》称,重点对以下情况进行监管。
(一)交易规则执行情况。重点关注2023年以来市场运营机构在各类市场交易中行为的合理性、合规性和公平性。具体包括:交易实施细则制修订情况、电力市场化交易全流程交易规则执行情况等。
(二)限制市场竞争情况。重点关注2023年以来市场运营机构干预市场以及市场交易主体交易行为合规性情况。具体包括:市场运营机构违规干预电力市场情况,市场交易主体不正当竞争、操纵市场、串通报价和违规交易行为,参与批发电能量交易的用户跨省跨区交易情况,电网企业代理购电机制运行情况等。
(三)信息披露及报送情况。重点关注2023年以来市场运营机构、电网企业开展电力市场信息披露及报送情况。具体包括:市场信息管理、信息披露制度体系建设及平台建设、数据接口开放等情况,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电力交易、调度机构和电网企业在数据交互等方面衔接情况等。
(四)其他电力市场秩序突出问题。电力监管机构通过日常监管、市场主体反映以及投诉举报等发现的辖区内可能存在的其他电力市场秩序突出问题情况。
监管步骤包括启动部署(4月);自查自纠(5月);现场监管(6月-7月中旬);问题处置(7月下旬-8月中旬);总结规范(8月下旬-9月)。
两部门调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土地增值税政策
据悉,为进一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4月25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土地增值税政策的公告》,自2024年1月1日起执行。
其中提到,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按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求,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转移、变更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名下的,暂不征收土地增值税。
本公告所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按规定在农业农村部门办理注册登记,被赋予以字母"N"开头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并取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
北京九大领域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可贷款贴息
近日,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贴息的实施方案》,该支持政策适用于每年度实际发生采购、可形成固定资产投资的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项目,2024年度政策支持期为2023年12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该政策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企业需要,按年度动态更新支持领域。结合国家设备更新行动及北京市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要求,2024年度支持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发展、新型基础设施、社会投资公共服务、文化旅游、市政基础设施、农业9大领域42个细分领域。
在银行贷款方面,由各银行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选择符合政策规定及授信审批要求的项目,按照市场化、法制化原则合理确定利率水平,鼓励贷款利率达到各银行同期同类型贷款的最优惠水平。
在贷款贴息方面,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2.5个百分点的贴息、期限2年,贷款实际利率低于2.5%的按实际利率贴息。按当前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利率(5年期LPR)为3.95%左右测算,预计获支持的项目在贴息期内的融资成本可下降超六成。
近期项目征集将启动,项目经项目所在地或项目单位注册地区发展改革部门申报。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贴息政策,是北京市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大力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的重要措施,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欢迎各企业尽早申报、早申早享,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各区发展改革委,加强市区联动,优化工作流程,提速审核服务,推动政策红利尽早落到实处。
北京发布算力基础设施实施方案
据悉,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人工智能研发应用的决策部署,切实落实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培育算力产业生态,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的《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4月25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发布《北京市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7年)》(简称《方案》)。
《方案》指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智算资源供给集群化、智算设施建设自主化、智算能力赋能精准化、智算中心运营绿色化、智算生态发展体系化的格局,引领京津冀蒙地区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算产业创新应用高地。到2027年,优化京津冀蒙算力供给质量和规模,力争自主可控算力满足大模型训练需求,算力能耗标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建立布局合理、算网协同、技术领先、绿色集约、产业链完备的京津冀蒙算力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融入联网调度、普惠易用、绿色安全的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有力支撑落实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战略部署。
《方案》提出,按照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布局,构建京津冀蒙算力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打造内蒙古(和林格尔、乌兰察布)-河北(张家口、廊坊)-北京-天津(武清)为主轴的京津冀蒙算力供给走廊,支持本市企业在以上地区建设算力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支撑万亿级参数大模型训练需求的超大规模智算集群,逐步形成梯度分布、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区域协同算力供给体系。
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方案出炉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了《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方案(2024—2027年)》(简称《方案》)。
《方案》明确,到2027年,初步建成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力争在生命科学等领域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在颠覆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地,人才梯队体系较为完备,成为全球向往的创业乐土;成为初创企业孕育地、全球领先的创新型企业栖息地,在重点领域持续涌现世界一流企业;基本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智能装备、绿色智慧能源4个具有技术主导权的世界级产业集群,推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超前布局引领世界发展的未来产业;成为国际创业投资机构集聚区,创业投资基金规模世界领先;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全面形成,打造产业高度集聚、开放创新活跃、机制高效有力、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清新优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园区,成为世界科技园区发展的重要标杆。
展望2035年,全面建成世界领先科技园区,中关村的影响力、竞争力、引领力全球领先,为建成科技强国、制造强国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支撑。
《方案》表示,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和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方案》提出,加快推动中关村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打造成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跃升的主阵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突破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全球创新网络的关键枢纽。
《方案》从打造全球领先的原始创新策源地、建设世界高水平人才集聚地、培育世界一流的创新型企业、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等五方面部署了重点任务。
在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集聚区方面,《方案》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全球领先科研机构以及打造原创技术策源的科技领军企业。如支持中国科学院等国家级科研机构优化在中关村的科研力量布局,强化重大科技任务联合攻关,加速重大创新成果转化落地;支持科技领军企业超前布局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创技术供给等。
在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群体突破方面,《方案》提出率先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速前沿技术研发,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包括加快关键新材料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光电子核心材料、器件批量制备等技术研发;加快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北京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加强人工智能前沿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共性核心技术研发;加快建成并运行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工业软件、云计算、区块链、车联网、医药健康等重点领域新型重大基础平台,加速前沿技术和底层技术快速迭代及创新突破等。
《方案》明确,要建立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的协同攻关机制,建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贯通机制;同时,聚焦高能级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全面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另外,《方案》提出开展包容审慎监管试点,试点对符合国家战略导向、有发展前景的新业态新模式企业,给予合理执法“观察期”。
广东拟打造一批“零碳”5G基站示范项目
据悉,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4月19日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广东省信息通信行业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简称《通知》),提出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立足信息通信行业数据中心、5G基站的资源优势,推动数据中心、5G基站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与新型储能深度融合,助力广东成为具有竞争力的新型储能产业应用创新高地。
《通知》表示,结合信息基础设施点多面广、用电稳定、用电量大等特点,充分利用数据中心、5G基站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独特优势建设新型储能电站,培育一批用户侧储能示范项目。依托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和强大的云计算能力,建设“荷储一体”的资源聚合调度平台,提高信息基础设施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跨行业业务融合和资源聚合。
《通知》表示,支持5G基站新型储能积极参与电网需求侧响应交易和辅助服务市场,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对具备建设光伏条件的5G基站场地,同步建设分布式光伏系统,打造一批“零碳”5G基站示范标杆,为信息通信行业碳中和探索可行技术方案。
《通知》提出搭建信息通信行业分布式资源聚合调度平台。结合信息通信行业数据中心、5G基站等新型储能建设,支持搭建省市两级分布式资源聚合调度平台,在将数据中心、5G基站等新型储能全量接入的基础上,同时向全社会中小工商业企业开放接入,聚合省内中小新型储能资源。充分挖掘储能、光伏、数据中心、5G基站等分布式资源调节潜力,支撑电网发用平衡。调度平台按要求接入全省统一的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省级电网虚拟电厂管理平台和信息化监管平台,形成百兆瓦级需求侧响应能力的同时,保证平台稳定可靠,数据安全。
广东拟建立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制度
据悉,广东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协调小组4月23日发布《广东省2024年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工作方案》(简称《方案》),提到将按照国家部署整合差别电价、阶梯电价、惩罚性电价等差别化电价政策,建立统一的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制度。
《方案》称,以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行业为重点(省内煤炭行业已整体退出,不再列入),通过完善综合标准体系,严格常态化执法和强制性标准实施,落实部门联动和地方责任,深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常态化工作机制,促使一批能耗、环保、安全、技术达不到标准和生产不合格产品或淘汰类产能,依法依规关停退出。
《方案》提出加强节能监察力度,落实差别化价格政策,并依法处置能耗不达标企业。同时,严格项目审核审查,强化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并依法处理环境违法行为。在安全生产领域,将严格安全生产源头管理,组织安全生产专项执法,并依法处理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在技术方面,方案要求认真排查和淘汰落后工艺装备,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并依法关停落后工艺装备。同时,推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以节能降碳、超低排放、安全生产、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为重要方向。
另外,《方案》对工作进度进行了明确的时间规划。3月底前,相关部门要研究部署年度具体工作。4月底前,各地级以上市相关部门要制定本地年度工作计划,并报经本级人民政府同意后实施。2024年6月和12月底前,相关部门要将各自负责领域内的依法关闭退出的企业、设备及产能情况反馈至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湖北全面建设省内火电行业碳计量体系
据悉,湖北省市场监管局4月23日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度湖北区域碳市场电力行业碳排放计量工作的通知》,提出按照自愿参与、通力协同、有序管理的原则,全省22家大型统调火力发电企业建成碳计量子站并实现与总站的联通,300MW级以上火电机组烟气直测法碳计量装置覆盖率不低于70%。
此前2023年,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印发《湖北区域碳市场电力行业碳排放计量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组织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及有关火电企业开展湖北区域碳市场电力行业碳排放计量试点工作。经各单位协同努力,初步完成了电力行业碳排放计量监测方法、计量数据比对核验、可信认证等技术研究,建成全国首个电力碳计量与碳核查一体化服务平台,初步构建了湖北省电力行业碳计量体系,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杭州将开放全市域城区智能网联车辆测试应用
据悉,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李明松在4月25日召开的《杭州市智能网联车辆测试与应用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闻发布会表示,自5月1日《条例》施行起,杭州将在全国率先开放全市八城区共计3474平方公里作为智能网联车辆测试应用区域,实现全市建成区全覆盖,服务人口超1000万。
李明松表示,杭州将道路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纳入相关城市道路规划,推进道路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升级,实现杭州全市信号机及交通标志标识联网率95%以上,升级支持5G-A基站3000个以上,具备向网联车辆提供可靠的协同感知、决策控制和红绿灯信息。
“同时,杭州将引导整车生产企业前装量产C-V2X(蜂窝车联网)模块,C-V2X车载终端前装量产率超过50%。全力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支持吉利集团、万向集团等整车生产企业和使用主体在杭开展L3及以上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李明松表示。
·企业动态·
上市公司掀起分红潮
据报道,年报披露进入加速期。截至4月25日20时,当晚共有245家上市公司选择现金分红,而传统分红大户陕西煤业(601225)推出127.49亿元的分红方案。
陕西煤业4月25日晚间披露年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708.72亿元,同比增长2.41%;净利润212.39亿元,同比下降39.67%;基本每股收益2.19元。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3.15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27.49亿元,年度公司现金分红比例为60.03%。
陕西煤业同时披露一季报,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04.49亿元,同比下降9.73%;净利润46.52亿元,同比下降32.69%。
除陕西煤业外,4月25日晚,山西汾酒、卓创资讯、伟思医疗、葵花药业、长城科技、迎驾贡酒、立霸股份、绿通科技、南微医学和润丰股份等10家上市公司公告计划每10股现金分红超过10元(含税)。
山西汾酒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19.28亿元,同比增长21.8%;净利润104.38亿元,同比增长28.93%;基本每股收益8.56元。公司拟派发现金股利53.31亿元,占当年净利润的51.07%。
此外,山西汾酒一季报同样表现不俗:实现营业收入153.38亿元,同比增长20.94%;净利润62.62亿元,同比增长29.95%。
另外,陕西煤业、卓创资讯等公司报告期内净利润同比下滑,但是仍然选择大手笔分红。卓创资讯年报显示,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2.84亿元,同比增长3.88%;净利润5206.47万元,同比减少10.85%。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6.5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9900万元。
作为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最直接、最有效的路径之一,现金分红再一次被监管提及。对于分红,新“国九条”提出,要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实施风险警示。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多措并举推动提高股息率。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25日晚,已披露2023年年报的3717家上市公司中,计划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超过1元(含税)的有2078家,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超过3元(含税)的有924家,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超过10元(含税)的有136家。贵州茅台、诺瓦星云、石英股份、宁德时代4家公司计划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超过50元(含税)。其中,贵州茅台2023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8.76元(含税)。
以诺瓦星云为代表的部分上市公司还涉及高比例转增。根据诺瓦星云年报,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97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8股,合计转增4108.8万股。诺瓦星云表示,高送转方案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袁胜春、宗靖国提议。
另外,而以吉林高速为代表的部分上市公司原本不打算分红,但收到交易所问询函后,选择了分红。
国联证券拟收购民生证券逾九成股权
4月25日晚间,国联证券公告称,该公司拟发行股份收购国联集团等45名对手方持有的民生证券95.48%的股权。这预示着,自国联证券控股股东国联集团于2023年3月15日,通过竞拍方式取得民生证券30.30%股权后,两家券商重组整合进入实质阶段。
同日,国联证券还披露,撤回50亿元的定增事项。国联证券称,鉴于该公司正在筹划通过发行A股股份的方式收购民生证券控制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经审慎分析与论证后,决定终止此次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
国联证券表示,该公司与民生证券正式开启整合进程,是积极响应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新“国九条”等各项政策要求的重要措施。两家公司成功完成整合,将成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提“打造一流投资银行”后,证券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首个案例。
据公开数据简单测算,国联证券和民生证券完成整合后,投行、固收、研究、资产管理等主要业务将跻身行业第一梯队,成为准头部券商。未来,随着投资投行、财富管理等业务天花板的进一步打开,整合后的公司有望冲击行业前10名区间,挤进头部券商序列。
据悉,自市场化改革以来,国联证券在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固定收益及衍生品等方面形成竞争优势,而民生证券在“投资+投行+投研”方面探索出增长新引擎。在区域分布上,国联证券立足于长三角这一经济体量最大、发展速度最快、前景最好的地区,深耕无锡,辐射重点区域。民生证券分支机构则主要集中于河南、山东,整合将快速提升财富客户规模,实现区域互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提升整体竞争力。
去年3月,国联集团豪掷91亿元拍得民生证券30.30%股权。去年12月15日,中国证监会网站显示,民生证券的主要股东变更申请已获证监会核准。
·海外经济·
国际能源署称电池对实现气候和能源目标至关重要
据悉,国际能源署4月25日发布名为《电池和能源安全转型》的报告说,得益于成本下降、推进创新和支持性产业政策等,2023年电池在电力行业的部署量同比增加一倍以上,其增长超过几乎所有其他清洁能源技术。电池技术对于实现气候和能源目标至关重要。
这份报告对整个电池技术生态系统作了全面分析。报告指出,与使用化石燃料发电相比,电池可以与可再生能源结合,成为一种有竞争力、安全可靠且可持续的替代技术,同时也能通过为电动车提供动力来推动道路交通的去碳化进程。
报告指出,在不到15年时间里,电池成本下降了90%以上。最常见的电池类型是锂离子电池,通常与消费电子产品相关。而如今,来自能源行业的需求占电池总需求的九成以上。去年,电力行业的电池部署量同比增长超过130%,为全球电力系统增加了42吉瓦的电力。在交通运输领域,电池技术推动电动汽车销量从2020年的300万辆猛增至去年的近1400万辆,预计未来几年将进一步强劲增长。
报告预计,从现在到2030年,电池部署规模需要大幅扩大,以使世界能够走上实现能源和气候目标的正轨。在这种情况下,到2030年,全球总体储能容量将增加6倍,这其中增量的九成来自电池储能容量。
该报告强调了电池储能的多功能性。作为清洁能源转型的一部分,电池可以经济有效地支持电力安全;在电力领域,电池有助于消除风能和太阳能等技术产生的可再生电力的波动性。此外,电池储能可以缓解电力供应高峰期的电网拥堵,为捕获和存储多余的可再生电力提供出口。
美国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1.6%
据悉,美国商务部4月25日公布的首次预估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增长1.6%,低于市场普遍预期。
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长1.6%,低于去年第三季度4.9%和第四季度3.4%的增长率,是自2022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
具体来看,占美国经济总量约70%的个人消费支出增长2.5%,低于去年第四季度3.3%的增长率;反映企业投资状况的非住宅类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低于去年第四季度3.7%的增长率;住宅类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13.9%,远高于去年第四季度增幅;政府消费支出和投资增长1.2%,低于去年第四季度增幅。
按贡献度计算,个人消费支出拉动当季经济增长1.68个百分点;政府消费支出和投资拉动当季经济增长0.21个百分点;私人库存投资则拖累当季经济增长0.35个百分点;净出口拖累当季经济增长0.86个百分点。
美媒认为,个人消费支出和企业投资是拉动当季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速放缓主要受进口大幅增长以及私人库存投资减少影响,美国经济整体仍然强劲。有专家指出,受高通胀、高利率影响,美国民众在消费时变得更加谨慎,经济增长势头正在减弱。
美国商务部通常会根据不断完善的信息对季度经济数据进行三次估算。今年第一季度经济数据修正值将于5月30日公布。
瑞银称美元强势可能持续到三季度
近日,美元指数升至去年11月上旬以来的最高点,并保持在106左右。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CIO)发表机构观点认为,持续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美联储官员偏鹰言论令避险需求上升。今年以来美元指数累计上涨4.7%,较去年10月的全年高点仅低不到1%。
“美元强势可能持续到三季度,但这只是短期内,我们不认为美元将长期保持强势。”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认为,未来几个月内,对于美联储降息预期的调整和避险需求或仍将持续。基本情景依然是美联储将于今年9月开始降息,因此美元相较其他G10货币或开始回落。
日元方面,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认为,日本政府尚未实际出手干预汇率,令市场略感失望,尽管美国、日本和韩国财长在上周三发布的联合声明中表达了对日元近期大幅贬值的严重关切。美国何时降息将是影响美元兑日元未来走势的主要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再度升温,美元兑日元有可能迅速下跌,类似去年11月中旬至12月下旬,美元兑日元在短短一个多月内从151.9降至140.3。”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表示,当前日元净空仓位于极高的水平、已达到2007年以来最高,这有可能放大日元的反弹力度。
阿根廷央行下调基准利率至60%
据悉,阿根廷中央银行4月25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从70%下调至60%,这是阿央行4月份第二次降息。
当地媒体《金融界报》评论说,此次降息是因为阿根廷国内通胀放缓,调控压力减小,同时政府希望增强市场流动性。
阿根廷国家统计与人口普查研究所数据显示,阿根廷今年3月通胀率为11.2%,低于2月的13.2%,近12个月累计通胀率达287.9%。
为应对本币贬值、减少资金外流、抑制高通胀,阿根廷央行2023年前10个月连续六次加息,将基准利率从年初的75%上调至133%。去年12月,阿根廷央行将利率下调至100%,今年3月11日和4月11日将利率分别下调至80%、70%。
土耳其央行宣布维持基准利率不变
据悉,土耳其中央银行4月25日发布声明,宣布将基准利率维持在当前50%的水平。
土耳其央行在声明中说,考虑到今年3月加息仍存在政策滞后效应,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决定维持当前基准利率不变。不过,土耳其央行强调,将密切关注通货膨胀风险。目前,除土耳其服务业通胀水平维持在高位外,通胀预期、地缘政治风险和食品价格飙升也导致通胀压力持续增加。
近年来,土耳其通胀率一直在高位运行。今年3月的土耳其通胀率为68.5%。市场预期,短期内土耳其国内的价格水平不会明显回落。
今年3月21日,土耳其央行宣布基准利率再度上调500个基点至50%。
·研究探索·
高培勇呼吁重视项目选择的成本收益分析
《经济日报》4月25日刊发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高培勇撰写的文章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颠覆性变革。两者之间一个重要的本质区别在于,新质生产力以绿色为底色。新质生产力的“质优”,很大程度体现在绿色发展上。必须以发展方式创新推进全面绿色转型,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实践,是把以绿色为底色的新质生产力落实、落地、落细。立足制度建设,将成本效益分析纳入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制度建设序列,是最基本、最深刻、最适用的路径或方法。
凡是涉及发展的投资项目,无论政府投资还是企业投资,总要付出相应代价实现发展目标。不计局部得失,必要时宁肯以局部的损失换取全局目标的实现,固然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则,但必须认识到,这一基本原则隐含的条件是:就全局而论,项目效益终归要大于项目成本。
这些年,虽然对于环境气候问题的关注度提升了,甚至在不少地方对危害环境气候的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制,但是对于如何全面准确地计量环境气候成本并将之纳入项目评估进程,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目前,尚未将包括环境气候成本在内的成本效益分析正式纳入制度体系,这一短板漏项应当及时补上。因此,在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中,无论政府投资还是企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都应当明确添加一道程序——成本效益分析。不能只讲效益,不讲成本,或者只论证可取得的效益,不论证因此付出的成本。
如果将成本效益分析付诸经济工作实践,一个极其重要的成果便会显现:那些效益看起来不小,但扣除包括环境气候成本在内的所有成本后可能微不足道甚至得不偿失的项目,便可被过滤掉。那些表面看起来很重要、很必要,但存在环境隐患,甚至有可能危及环境气候安全的操作,便可被排除掉。绿色低碳转型将进一步落实落地,资源配置效率会得到明显提升,从而更契合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完整、准确、全面评估项目投资得失,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成本效益分析是绕不开、躲不过的,必须摆上制度建设日程。凡事要问环境气候成本,凡事必做成本效益分析,这事关绿色低碳转型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应成为贯穿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基本原则。
·社团工作·
中证协资信评级专业委员会2024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据悉,中国证券业协会资信评级专业委员会2024年第一次全体会议日前在京召开。会议听取了资信评级专业委员会2023年重点工作情况,还审议通过了2024年重点工作及分工安排。
会议认为,过去一年,资信评级专业委员会积极参与协会评级自律规则修订,稳妥做好企业债券发行审核职责划转相关工作。同时,资信评级专业委员会对评级机构的责任边界、评级行业高质量发展等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意见建议,强化自律管理,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会议决定,2024年资信评级专业委员会将进一步研究推动健全完善有合理区分度的评级体系;研究制订评级质量验证、跟踪评级相关示范实践,持续推动提升评级质量;进一步研究行业持续健康发展面临的制约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据悉,下一步,中国证券业协会将充分发挥资信评级专业委员会的平台功能,加强重点问题研究,完善制度规则供给,持续优化行业生态,推动资信评级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