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动态 第069期
目 录
·国内财经·
央行安排下一阶段金融稳定工作
证监会印发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
沪深北交易所拟优化现金分红和减持制度安排
供销合作社系统将加快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
上海推出全国首个集成电路行业专项环保支持政策
上海东方枢纽及周边规划征求意见
陕西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
浙江发布"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3%
·企业动态·
中望软件拟收购北京博超剩余股权
鲁西化工吸并控股股东未果
科大讯飞与长沙签署AI合作框架协议
中石化成立高端材料研究院
茶百道拟募资25.86亿港元在港上市
出门问问拟赴港IPO
·海外经济·
特斯拉将全球裁员10%
美国补贴韩国三星64亿美元造芯
微软15亿美元投资阿联酋AI公司
META暂停在土耳其运营THREADS
·研究探索·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急需人才
·社团工作·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中国核能发展报告》
·国内财经·
央行安排下一阶段金融稳定工作
据悉,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召开2024年金融稳定工作会议,总结2023年金融稳定工作,分析当前金融形势,安排下一阶段工作。
会议认为,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系统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健全金融风险监测评估框架,坚持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推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助力金融高质量发展和金融强国建设,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会议指出,我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健,金融风险总体收敛。2023年,银行、保险、证券业金融机构主要经营和监管指标均处于合理区间。随着中国宏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有更加坚实的基础和支撑。
会议强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金融稳定系统要持续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做好2024年金融稳定工作。具体来看,要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把握好权和责、快和稳、防和灭的关系,持续有效防控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要加强从宏观视角对金融稳定总体形势的分析,健全风险监测评估体系,完善系统性风险认定机制,强化风险提示和早期预警;要有力有序有效处置存量风险,进一步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风险早期纠正机制,遏制增量风险;要持续完善风险处置机制,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构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长效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证监会印发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
据悉,为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及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进一步做好2024年证券期货监管规章制定等立法工作,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证监会结合监管工作实践和市场各方关注,于近日制定了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对全年的立法工作做了总体部署。证监会将按照立法工作计划积极推动各项制度文件出台。
纳入证监会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的规章项目共有14件,包括“力争年内出台的重点项目”9件以及“需要抓紧研究、择机出台的项目”5件,立法的重心是加强资本市场重点领域监管,维护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切实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一是强化对资本市场相关行为的监管,切实维护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秩序。其中,“力争年内出台的重点项目”4件,包括:修订《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制定《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办法》《证券基金投资咨询业务管理办法》《衍生品交易监督管理办法》。“需要抓紧研究、择机出台的项目”2件,即修订《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管理办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二是加强对资本市场相关主体的规范,进一步夯实资本市场发展基础。其中,“力争年内出台的重点项目”3件,即修订《期货从业人员管理办法》《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信息科技管理办法》。“需要抓紧研究、择机出台的项目”1件,即制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办法》。
三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监管执法效能。其中,“力争年内出台的重点项目”2件,即修订《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转融通业务监督管理试行办法》。“需要抓紧研究、择机出台的项目”2件,即制定《证券期货市场监督管理措施实施办法》,修订《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监管职责规定》。
除了上述规章项目外,2024年证监会还将配合国务院有关部门做好《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的制定、修订工作;组织开展《证券投资基金法》实施的评估工作,推动《证券投资基金法》的修订完善;配合有关司法机关做好证券期货领域相关司法解释制定、修订工作。
在执行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中,证监会将继续深入广泛地听取市场和社会各方的意见建议,不断提高资本市场监管制度规则的立法水平,努力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好的制度支持和保障。
沪深北交易所拟优化现金分红和减持制度安排
4月12日,沪深北交易所发布的拟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具体业务规则,还涉及现金分红和股份减持等方面的制度安排。
为引导上市公司积极现金分红,进一步提高分红的持续性、稳定性,沪深交易所对分红不达标的上市公司采取强约束措施。将多年不分红或者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纳入“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的情形。主板方面,对符合分红基本条件,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总额低于年均净利润的30%,且累计分红金额低于5000万元的公司,实施ST。
科创板和创业板方面,考虑到不同板块特点和公司差异情况,将分红金额绝对值标准调整为3000万元。同时,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研发投入占累计营业收入比例15%以上或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研发投入金额累计在3亿元以上的科创板和创业板公司,可豁免实施ST。回购注销金额纳入现金分红金额计算。
这一调整拟自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届时“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即对应2022年度至2024年度。
沪深北交易所均推动上市公司一年多次分红。要求上市公司综合考虑未分配利润、当期业绩等因素确定现金分红频次,并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增加分红频次,稳定投资者分红预期。进一步明确中期分红基准,消除对报表审计要求上的理解分歧。
在股份减持方面,沪深北交易所起草制定了减持规则,引导大股东、董监高规范理性有序减持。
其中,严格规范大股东、董监高等主体的股份减持行为。从严做好大股东减持管理,明确各证券账户所持股份与其转融通出借尚未归还或者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尚未购回的股份数量合并计算等要求。重申控股股东、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在上市公司破发、破净、分红不达标等情形下不得披露减持计划等要求。完善大股东与董监高及其一致行动人减持股份的负面情形,明确因涉及有关违法违规情形的,在相应期限内不得减持。
强化股份减持的信息披露监管要求。严格落实减持预披露要求,进一步强化通过大宗交易减持股份需要提前15个交易日预披露的规定。沪深交易所将减持计划的时间区间由最多6个月调整为最多3个月。北交所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每次披露的减持时间区间不得超过3个月,其他主体每次披露的减持时间区间不得超过6个月。
切实防范绕道减持。落实“有效防范绕道减持”的要求,针对利用“身份”绕道、利用“交易”绕道和利用“工具”绕道作了安排,进一步明确了大股东、董监高在离婚、解散分立、解除一致行动关系,司法强制执行、股票质押等证券交易违约处置,实施赠与,以及以本公司股票为标的的衍生品交易、转融通出借、融券卖出、认购申购ETF等情形下的规则适用。
供销合作社系统将加快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
4月15日,全国供销合作社贯彻落实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视频会在京召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副主任韩立平就供销合作社参与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作出部署。
会议要求,要聚焦重点和关键,加快完善供销合作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第一,坚持立足实际、科学论证,做好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加强回收站点建设,加快构建供销合作社再生资源三级回收网络。第二,加快培育壮大再生资源行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强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提升再生资源高值化利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第三,加快打造再生资源拆解厂等深加工基地,进一步推动集中拆解处理,积极拓展废旧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回收拆解利用业务。第四,推动再生资源业务新业态新模式创新,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开展在线回收等新型回收方式,推广“两网融合”“公物仓”等回收模式,拓宽回收渠道。第五,推动系统上下联合合作和业务协同,促进全系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链更加协同高效。第六,认真编制供销合作社再生资源专项规划,高质量完成标准化规范化回收站点建设任务,积极参与家电产品以旧换新工作,服务保障居民消费提质升级。
会上,还印发了《关于贯彻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部署加快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的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到2028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要取得明显成效,建成一批标准化、规范化回收站点,打造一批绿色分拣中心,培育一批再生资源龙头企业,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线上线下融合的供销合作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
据介绍,目前供销合作社系统拥有再生资源全资控股企业800多家,回收网点3.5万个。2024年,将改造和新建1000个标准化规范化回收站点。预计到2028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线上线下融合的供销合作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
上海推出全国首个集成电路行业专项环保支持政策
据悉,为支持集成电路关键技术攻关、促进先进制造工艺研发、生产能力升级,上海市生态环境局近日印发《关于深化环评与排污许可改革 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将于4月30日正式实施。
据了解,这是全国首个集成电路行业的专项环保支持政策,推出排污许可“活页制”、重点行业名录“定制”、部分研发中试项目“免于多次环评”等集成电路“八条”,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若干措施》定制集成电路制造及配套项目重点行业名录,对列入重点名录的项目,严格环评审批,实施重点监管。未列入重点名录的项目可根据上海市环评改革政策享受环评简化。
《若干措施》创新性地提出排污许可变更“活页制”,集成电路行业的排污许可持证单位,在排污许可证部分信息变更时,可由生态环境部门采用活页的方式添加到排污许可证中,减少企业变更排污许可证的次数,节约企业运行成本。
对产业园区内持有排污许可证的相关集成电路单位,《若干措施》提出,部分符合条件的项目可将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管理改为备案管理。对仅生产工艺或污染防治措施变化导致重大变动的报告表项目,在重新报批环评时还可以简化报告内容,采用告知承诺审批制实现“即来即办”。
为支持集成电路设备及零部件制造配套工艺落地,《若干措施》指出,集成电路重点产业园区可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引入含电镀等特殊工艺的关键配套项目。对产业园区内相关的研发中试项目,《若干措施》明确了无需重新办理环评的情形。通过对研发中试及上下游相关项目的精准扶持,促进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形成高质量发展合力。
为保障集成电路行业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若干措施》不仅为集成电路的总量来源提供多重保障,还允许部分项目先行开工建设,在投产前提交新增总量削减替代来源说明,这一举措为项目快速落地增加新的动力。
近年来,上海系统推进全链条环评与排污许可改革,陆续出台了30多项政策文件。下阶段,环评与排污许可改革将向精细化方向延伸,聚焦细分行业,为上海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精准施策。
上海东方枢纽及周边规划征求意见
据悉,4月15日起,由上海市规划资源局和浦东新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东方枢纽及周边地区专项规划》草案进行为期30天公示,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
《规划草案》规划范围北至川杨河、西至沪芦高速、南至大治河、东至海岸线,总面积约510平方公里。
在空间布局方面,规划形成“一心两轴、双环四翼、九组团”开放、棋盘式的总体空间格局。
其中,“一心”为生态绿心,打造蓝绿交织、水绿共融的生态绿心,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是东方枢纽及周边地区生态绿色发展的主体空间。
“两轴”为东西向通江达海的开放创新轴和南北向串联城镇的历史人文轴。
“双环”是依托八条特色大道交通廊道,构成两个特色功能环。其中,依托六陈路(机场大道)、六奉公路(星光大道)、川南奉公路(航空大道)、下盐公路(振兴大道)形成内功能环;依托金科路(科学大道)、华夏高架路(华夏大道)、沪南公路(希望大道)、海天大道等形成外功能环。
“四翼”是以生态绿心为核心,东南西北分别打造东方航空城、惠南未来城、张江科学城、国际文旅城。通过地区空间格局整合提升,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功能区。
“九组团”是基于“井”字形生态网络,突出特色功能导向,形成生态绿心组团、东方枢纽组团、合庆郊野组团、老港组团、惠南-宣桥组团、新场组团、川沙-唐镇组团、张江北组团、张江南组团共9个特色功能组团。
城市副中心包括张江和川沙2处城市副中心。张江城市副中心以科技体验和水绿交融为特色打造科创型城市副中心,川沙城市副中心以国际旅游、生态休闲为特色打造文旅型城市副中心。
同时,规划形成川沙、唐镇、惠南、科南、广兰路5处地区中心(新市镇中心)。在城市副中心与地区中心基础上,结合地区特色功能打造4处专业服务节点,包括东方枢纽节点、鹿园会展城节点、未来蓝湾节点、新场古镇节点。以完善15分钟生活圈为目标,进一步落实社区中心建设,实现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均好性和精准性。
根据规划发展目标,东方枢纽及周边地区是辐射全球的亚太航空枢纽门户,促进国际国内双循环的重要锚点,服务长三角区域的核心枢纽和助推上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规划统筹区域内的张江科学城、国际旅游度假区、东方航空城,机场、高铁、高速等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以及川沙古城和副中心、惠南城镇,形成智慧长达的全球枢纽、新质高效的未来引擎和生态绿色的魅力区域。
陕西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
日前,陕西省工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印发了《陕西省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以推动全产业链节能降碳、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加强技术研发应用和强化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为着力点,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方案》要求,强化全流程、全过程碳减排理念,紧盯铝、锌、镁等高能耗、高碳排放量产品的冶炼、生产关键环节,对标国家和行业准入标准,合理控制陕西有色金属冶炼产能以及能耗、碳排放增量,带动全行业能效和碳减排水平提升;发挥技术创新对行业绿色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全力推动关键环节低碳技术、工艺、装备创新和突破,增强关键共性技术供给,积极推广应用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促进有色金属行业全面升级。
“十四五”期间,陕西有色金属产业结构、用能结构明显优化,有色金属产品生产环节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取得重要进展,电解铝、镁、锌等重点品种单位产品能耗、碳排放强度进一步降低,再生金属供应占比超过24%,铅、锌冶炼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比例超过30%,铝、铅、锌3个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清零。“十五五”期间,陕西有色金属行业用能结构将大幅改善,重点品种能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再生金属供应比例持续提升,行业低碳工艺研发及应用实现重大突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基本建立,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产业结构显著优化,确保有色金属行业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引导行业高效集约发展,打造若干有色金属产业集群,重点推动西安、宝鸡发展以钛基稀有金属为主的先进金属材料,着力建设关中新材料产业核心区;以榆林、铜川为区域中心,支持大力发展铝镁合金等先进金属材料;推动渭南、商洛积极发展钼、钒、锌基为主的先进金属材料及稀贵金属深加工产业,实现有色金属材料产业特色化发展。
浙江发布“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日前,浙江省检察院制定并下发《浙江省检察机关“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围绕涉企法律监督、知识产权保护、涉案企业合规、涉企检察增值化服务等四个方面,细化形成22项工作任务。
《实施方案》提出,要依托大数据法律监督平台,归集全省检察机关办理涉企案件工作数据,建设涉企法律监督“一类事”工作平台,围绕涉企刑事立案和侦查活动、审判活动监督,涉企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裁判、执行监督,涉企公益诉讼监督等工作,集中进行线索研判、案件办理和成果展示。
其中,针对非法高利放贷、欺行霸市涉黑恶犯罪、企业内部人员职务侵占、商业贿赂犯罪、违法“查冻扣”司法执法问题等,全省检察机关将实施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打击治理、清廉民企法治护航、保障涉企人身和财产合法权益刑事诉讼监督等8个专项行动,包括强化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犯罪立案监督、重点监督涉企刑事“挂案”久拖不决等趋利性司法执法问题、加强监督涉企“小案重罚”“重复处罚”“同案不同罚”“过罚不当”等执法行政违法行为,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
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助力优化民营企业创业创新创造环境,我省将上线运行“知产检察e站”。该平台将一站式集成被害人权利义务告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受理移送、监督案件线索受理处置、法律政策推送、法律风险提示等功能。与此同时,我省还将聚焦诉源治理,常态化实施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专项监督,实现“办理一个案件、解决一类问题、治理一片领域”。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3%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9.6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6%。以高技术制造业为代表的新产业、新动能的支撑力明显增强。此外,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速高于经济增速。这为居民消费支出增长、消费意愿增强、消费潜力释放奠定了基础。
一季度GDP同比增速表现好于市场预期。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3%主要由工业回升、服务业向好共同带动。初步测算,工业和服务业两方面对GDP增长的贡献超过90%。
“一季度经济的平稳起步为全年持续巩固企稳回升势头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丽岩在“国是论坛:2024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表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速5.3%,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6%,在实现量的合理增长的同时,质的有效提升尤其值得关注,新产业、新动能的支撑力明显增强。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5%,比上年四季度加快2.6个百分点。产业链条比较长、附加值比较高的装备制造业行业增加值也保持了较高增速。郭丽岩指出,结合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情况看,利润改善正在影响生产主体预期,表现为一季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达到了9.9%。
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9元,同比名义增长6.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快于GDP增速。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这为居民消费意愿增强、消费支出增长和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奠定了基础。
虽然一季度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各方也认为,经济运行仍然面临较多挑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副教授赵波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从基数看,去年二季度经济增速比一季度快,为了确保实现全年经济增速目标,二季度宏观政策还有加力空间,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该进一步发力。货币政策方面,二季度乃至下半年都有降准降息可能。财政政策方面,无论是特别国债还是专项债都已经进行了提前部署,还有加力的政策空间。
盛来运表示,当前消费恢复不如生产,中小微企业恢复不如大企业。下一步,在继续加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的同时,要进一步关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尤其是要关注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企业动态·
中望软件拟收购北京博超剩余股权
据悉,中望软件(688083)4月16日晚间公告,公司拟使用5300.61万元自有资金收购林飞、肖舟、李永河、曹魏巍、建昭科技、建元长兴持有的北京博超35.34%股权。交易完成后,北京博超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
北京博超是一家致力于电气工业设计软件研发及工程数字化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作为国内工业设计软件领域的知名企业,北京博超的产品覆盖电力系统中“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五大环节,可为电网、核电、水电、火电、光伏、石油石化、冶金建材等行业提供电气工业设计软件解决方案。同时,北京博超依托自主三维图形引擎核心技术及占据工程数据源头的独特优势,为电网等行业提供数字化交付、数字化施工、数字化运维等全周期数字化产品及服务。
此前,中望软件于2023年4月27日晚间公告,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1.65亿元收购北京博超合计64.66%的股权。
彼时,中望软件在谈及收购北京博超64.66%股权的目的时表示,通过收购在工程建造等领域具备丰富行业经验及技术储备的北京博超,整合具备前景的垂直细分领域资源,以电力电网、数字城市、轨道交通等对三维设计具有丰富应用场景的行业为切入口,加快公司募投项目之一“新一代三维CAD图形平台研发项目”(即“悟空计划”)的落地应用。
中望软件表示,公司本次收购北京博超剩余股权,有利于加强对北京博超的管理,进一步整合资源,实现公司业务结构与治理结构的逐步优化,更好地实施战略布局。
鲁西化工吸并控股股东未果
4月16日晚,鲁西化工(000830)公告,关于公司发行股份吸收合并控股股东鲁西集团一事,中国证监会的批复文件到期失效。
据公告,2023年4月17日,证监会出具《关于同意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吸收合并鲁西集团有限公司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3〕797号),同意公司以新增股份吸收合并鲁西集团的注册申请,该批复自下发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
鲁西化工收到中国证监会的同意注册文件后,按照文件的有关要求和公司股东大会的授权,积极推进本次发行股份吸收合并鲁西集团事宜,但是由于受子公司2023年5月1日发生事故的影响,未能在证监会下发批文之日起12个月内完成股份发行工作,该批文到期自动失效。
鲁西化工原为山东聊城国资委旗下企业,于1998年8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20年加入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鲁西化工主营业务包括化工新材料、基础化工、化肥产品及其他业务等,是我国集化肥、化工产品生产和科研开发为一体的大型龙头企业。鲁西化工现有甲酸产能40万吨,已是全球最大甲酸供应商。
2023年5月1日,鲁西化工全资子公司聊城鲁西双氧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双氧水装置发生爆炸着火事故。事故发生后,应急管理部5月24日发布了《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查处挂牌督办通知书》,国务院安委会决定对该起重大事故查处实行挂牌督办。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审核规则》第五十五条“中国证监会作出注册决定后至本次交易实施完毕前,发生重大事项,可能导致上市公司本次交易不符合重组条件或者信息披露要求的,上市公司应当暂停本次交易”的规定,该事故导致了鲁西化工吸收合并交易暂停。在此前的公告中,鲁西化工披露,目前事故调查正在进行中。
科大讯飞与长沙签署AI合作框架协议
4月15日,长沙市政府再度牵手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大讯飞”),签署深化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扩建科大讯飞(湖南)人工智能研究院、人工智能产业加速中心,用科技续写“AI+”(人工智能)与长沙的故事。
根据协议,科大讯飞将进一步加大在湘投资,在长沙扩建科大讯飞(湖南)人工智能研究院、人工智能产业加速中心;围绕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警务领域的场景特点和需求,开展新技术和应用研发;全面开展创业孵化、产业赋能、生态培育、强基工程,搭建“线上+线下”融合的人工智能创新服务平台,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推动人工智能为长沙重点行业和领域赋能,助力工业、教育、医疗、城市治理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长沙将依法依规,给予相关配套政策支持,在引进人才落户、高层次人才认定等方面给予支持。
据了解,科大讯飞成立于1999年,是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入选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去年5月,科大讯飞成功推出了星火认知大模型并持续升级迭代,荣获“最聪明”的国产大模型称号。
科大讯飞与湖南结缘于2017年,7年来,科大讯飞在湖南开展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数字政府等业务。2021年,科大讯飞与长沙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正式开展全方位、多层级的战略合作;2022年10月,科大讯飞在湖南湘江新区成立湖南区域总部和智能制造中南总部,建设科大讯飞人工智能研究院和人工智能产业加速中心。
截至目前,科大讯飞智能开放平台上的湖南省开发者超过19万人。科大讯飞(湖南)人工智能研究院已成为星火认知大模型的重要基地之一。
长沙是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城市,产业引擎强劲、创新活力涌动。
中石化成立高端材料研究院
近日,中石化(广东)高端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韬毅,注册资本3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含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新材料技术研发、创业空间服务、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等。
中石化(广东)高端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由A股上市公司中国石化全资持股。
茶百道拟募资25.86亿港元在港上市
据报道,奶茶连锁企业茶百道(02555.HK)成港股今年来最大募资IPO。2024年4月15日,茶百道开启招股,以固定价格17.50港元/股招股,拟募资25.86亿元,预计将于4月23日在联交所挂牌交易。这意味着茶百道将成为继奈雪的茶之后,第二家新茶饮上市品牌。
茶百道合计发售约1.48亿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的股份占10%,国际发售占90%,另有15%超额配股权。
以发行价计算,茶百道在超额配售前,刨除包销费用后的净募资额是24.56亿港元。具体到资金用途,51%的资金将用于提高整体运营能力及强化供应链,20%用于发展数字化能力和吸引人才,12%用于品牌推广,5%用于推广自营咖啡品牌机在中国各地铺设咖啡店网络,2%用于产品开发创新,剩余10%则作为一般运营用途。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上市之前还进行了2轮融资,合计融资9.7亿元,每股融资成本为13.2元,认购方包括Tower Quality、正心谷檀英、苏州悦享、新津昇望、黄西红柿有限合伙及中金同富等投资机构,而目前公司发行价为17.5港元,意味着这些机构的账面盈利并不可观,但对于当下VC/PE来说,能顺利上市退出已是万幸。
招股文件股权结构显示,在IPO前,茶百道由恒盛合瑞直接持有约67.68%股权,由王霄锟直接持有约18.02%股权,由刘洧宏直接持有约5.74%股权,以及由同创共进(员工激励平台)直接持有约0.48%股权。王霄锟与刘洧宏为配偶关系。成都锦柏森直接持有恒盛合瑞84.89%股权,而成都锦柏森则由王霄锟及刘洧宏共同全资拥有。其员工激励平台同创共进由王霄锟作为其唯一普通合伙人控制。
招股书显示,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2024年2月18日,下同),茶百道在国内共有8010家门店,遍布全国31个省市。门店主要布局在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居多,截至2023年度,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门店分别为2098家、1628家,各自占比26.9%、20.9%。
茶百道主要以加盟店为主,截至2023年底,茶百道加盟店收入达到56.59亿元,占比99.2%,直营店收入为2584万元,占比0.5%。
出门问问拟赴港IPO
4月16日,香港交易所公告显示,出门问问有限公司(简称“出门问问”)拟通过香港IPO全球发售8456.8万股股份,其中,香港公开发售845.7万股股份,国际发售7611.1万股股份。发售价区间为每股3.7港元至4.1港元。
出门问问计划于4月24日正式以“2438”为股票代码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根据招股书披露信息测算,若行使不超过15%的超额配股权(最多合共1268.5万股),出门问问本次发行募集金额区间为3.6亿至4.0亿港元;若不行使上述超额配股权,本次发行募集金额区间为3.1亿至3.5亿港元。
出门问问方面表示,中关村国际有限公司和南京经开聚智科创投资合伙企业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本次发行,累计认购规模约9500万港元。
中关村国际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关村发展集团,南京经开聚智的唯一普通合伙人及基金管理人为南京新港高投、唯一有限合伙人为南京高新园开发公司、最终受益人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财政局。
在IPO之前,出门问问已经获得SIG海纳亚洲、谷歌、红杉中国、真格基金、歌尔股份、圆美光电等多家财务投资方和战略投资方。
招股书显示,出门问问本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的44.3%将于未来三年用于扩大多模态大模型“序列猴子”的规模;35.7%将在未来三年用于解决方案开发和市场扩张;10%将用于寻求战略合作、投资及收购,以及在未来三年实施解决方案开发的长期增长策略;剩下的10%将用于运营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出门问问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以生成式AI与语音交互技术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公司,主要业务为提供AI软件解决方案和智能设备及配件,2023年推出多模态大模型“序列猴子”。4月11日,网信办公告显示,出门问问“数字人合成算法-2”“图像生成算法”通过第五批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
·海外经济·
特斯拉将全球裁员10%
4月15日,特斯拉CEO马斯克发出全员信,宣布计划在全球范围裁员超10%。他在信中感谢了即将离职的员工,并称这将帮助特斯拉以更加精益的状态为下一个增长周期做好准备。
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底,特斯拉全球共有员工140473人。按照马斯克宣布的比例,此次裁员将有超过1.4万人的工作受到影响。
特斯拉上一轮大规模裁员发生在2022年6月。当时马斯克称,特斯拉计划减少约10%的受薪员工,同时增加时薪员工,折算之后裁员幅度约为3.5%。
特斯拉公布的数据显示,公司在2024年第一季度生产超过43.3万辆汽车并交付大约38.7万辆汽车,不及市场预期,是近年来首次同比下降。其中,Model 3/Y交付量369783辆,同比下降10%,预估426940辆。销量下降的部分原因是弗里蒙特工厂升级版Model 3的生产处于早期阶段,以及地缘因素造成运输分流导致工厂停工。
美国补贴韩国三星64亿美元造芯
4月15日,美国白宫公告称,韩国电子及半导体龙头三星电子(KRX:005930)与美国商务部达成了一项初步协议,支持三星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发展先进的半导体制造和研发活动。
美国商务部称,三星是唯一一家在先进内存和先进逻辑技术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的半导体公司。美国将根据《芯片和科学法案》向三星提供64亿美元,而三星将在接下来数年投资400亿美元,支持创造至少2.15万个就业机会。
补贴将用于4纳米和2纳米制程芯片生产和先进封装等技术。
微软15亿美元投资阿联酋AI公司
4月16日,微软宣布向阿联酋人工智能公司G42战略投资15亿美元。微软表示,投资将加强两家公司的合作,并将最新的微软AI技术引入阿联酋和世界其他国家,微软总裁Brad Smith将加入G42董事会。
G42将在微软云服务Azure上运行其AI应用程序和服务,并与合作伙伴为全球客户提供AI解决方案,G42和微软还将共同努力为中东、中亚和非洲国家带来AI和数字基础设施。
G42成立于2018年,总部位于阿布扎比,2023年11月,微软曾在新的Azure MaaS(模型即服务)产品上为G42部署阿拉伯语大语言模型。
Meta暂停在土耳其运营Threads
4月15日,Meta宣布,将从4月29日起关闭土耳其的社交应用Threads,原因是土耳其竞争管理局(TCA)禁止Threads和 Instagram之间共享数据。Meta并不同意政府的这项临时命令,认为在土耳其的经营合规,并表示将上诉。Meta将继续与TCA接触,并希望重启Threads。
不过,暂停Threads对Meta在土耳其运营的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等其他服务没有影响。
·研究探索·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急需人才
人民日报4月17日刊发湖南工程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小刚撰写的文章指出,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作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主战场,高校具有人才荟萃、学科齐全、思想活跃、基础雄厚的优势。面向未来,高校应更好担负职责使命,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更大贡献。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校必须聚焦科技创新下功夫。一方面,应主动适应科技创新趋势,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明确学科发展方向,努力构建独具特色的学科体系。比如,着眼国家战略需要和前沿领域,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打造有利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平台;加强基础学科建设,把握基础学科建设投入大、见效慢、周期长的特点与规律,优化资源配置方式,推动基础领域实现更多原创性突破。另一方面,创新能力是多种素质综合作用的结果,除了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科研水平,高校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等,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多措并举,完善学科建设和制度机制,充分激发广大青年创新创造活力,就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
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对高校来说,需要着力推动产学研一体化,让更多科研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推动高校与企业强化创新合作,构建由龙头企业牵头、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将有助于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完成从科学研究到实验开发再到推广应用的三级跳。同时,稳定可靠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是深化校企协同创新的重要保障。完善制度机制,明确知识产权归属与权益分配,搭建专门化的成果管理与对接平台,打造专业化的转移转化团队,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才能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推动更多新技术“落地生金”。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高精尖缺”科技创新人才,也需要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包括以卓越工程师为代表的工程技术人才和以大国工匠为代表的技术工人。高校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索与企业开展联合培养模式,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车间、走入一线,不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熟悉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练就过硬本领。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等融合应用,孕育出一大批更智能、更高效、更低碳、更安全的新型生产工具。应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这些新型生产工具的能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民生建设大领域,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高校一定能形成更多更先进的创新成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助力。
·社团工作·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中国核能发展报告》
4月15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4)》蓝皮书(简称:蓝皮书)。蓝皮书显示,2023年我国在建核电工程稳步推进,全年新开工核电机组5台,核电工程建设投资完成额949亿元,创近5年最高水平。截至2023年底,在建核电机组26台,总装机容量3030万千瓦,位居全球第一。
蓝皮书还显示,2023年,我国商运核电机组继续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全年新增商运核电机组2台,数量达到55台,额定装机容量5703万千瓦,位列全球第三;全年核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为7661小时,核电发电量4334亿千瓦时,位居全球第二,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4.86%,年度等效减排二氧化碳约3.4亿吨。
蓝皮书显示,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起步较晚,2022年产值近7000亿元(约占GDP的5.7‰),与美国(4%-5%)、欧洲(2%-3%)的占比具有较大差距。
对此,蓝皮书中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强化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的顶层统筹,编制《核技术应用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出台核技术应用细分领域的发展规划类指导文件;二是进一步加强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及投入,研究设立核技术应用科研专项,建设一批突破型、平台型、一体化的核技术应用科研机构与先进科研设施集群;三是制定出台相关支持政策,鼓励民营资本投入,不断健全完善市场机制,持续扩大产业发展规模。
此外,当前我国核电发展仍存在核电装机规模与实现"双碳"目标的要求还不匹配、现有核电建设布局不能适应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要求、核能综合利用尚未形成产业规模等问题。蓝皮书中建议,坚持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和要求,稳定保持核电核准节奏,持续核电规模化发展;优化核电布局,针对电力供应缺口问题突出的华中省份,尽快启动核电项目建设。
在科技创新方面,核能发展仍面临铀资源供应保障、乏燃料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挑战,核燃料闭式循环、快堆技术商业化应用仍面临一些关键技术瓶颈。蓝皮书提出建议:一是加强国家顶层统筹,制定《核能"三步走"发展战略》,明确发展目标、路径和重点,推动基础研发和关键项目落地;二是通过设计优化,持续提升自主三代大型压水堆核电站和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的经济性、安全性;三是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牵引,将一体化闭式钠冷快堆示范工程、中国聚变工程试验堆等纳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是优化基础科研条件,布局建设超高通量快中子研究堆、后处理科研设施等大型核科研基础设施。
同时,蓝皮书还建议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推动核能纳入绿色低碳政策体系;尽快出台《原子能法》,加快完善涉核法律法规体系。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4)》蓝皮书由中国核能行业协会联合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共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