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服务中心 > 财经动态 > >> 财经动态 第039期

财经动态 第039期

 
 ·国内财经·    
  习近平要求大力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通过   
  多部委协同配合形成合力解决支付难点堵点卡点     
  两部门发布配电网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
  两部门要求全力支持房地产在建项目融资和建设交付    
  北京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方案发布     
  深圳新政支持鸿蒙原生应用发展     
 ·企业动态·    
  天奈科技大幅调减定增募资      
  周鸿祎建议国家研究制定大模型安全标准体系  
  张国强建议加快构建氢能产业生态 
 ·海外经济·    
  巨头联手投资人形机器人企业FIGURE AI  
  沙特宣布将自愿减产100万桶石油措施延至6月底 
 ·研究探索·    
  曹鹏建议推动国产自研技术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社团工作·    
  中物联发布2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    
 
 
 
 
 
 
 
 
 
 
 
 
 
 
·国内财经·
 
习近平要求大力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据悉,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9日下午就新能源技术与我国的能源安全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普遍共识。我们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以更大力度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为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能源保障基础不断夯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要看到,我国能源发展仍面临需求压力巨大、供给制约较多、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等一系列挑战。应对这些挑战,出路就是大力发展新能源。
  习近平强调,我国风电、光伏等资源丰富,发展新能源潜力巨大。经过持续攻关和积累,我国多项新能源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已全球领先,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清洁电力供应体系,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还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力,新能源发展已经具备了良好基础,我国成为世界能源发展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推动者。
  习近平指出,要统筹好新能源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坚持规划先行、加强顶层设计、搞好统筹兼顾,注意处理好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全局与局部、政府与市场、能源开发和节约利用等关系,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强调,要瞄准世界能源科技前沿,聚焦能源关键领域和重大需求,合理选择技术路线,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强化科研成果转化运用,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习近平指出,要适应能源转型需要,进一步建设好新能源基础设施网络,推进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加快构建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支撑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
  习近平强调,要深化新能源科技创新国际合作。有序推进新能源产业链合作,构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共赢新模式。深度参与国际能源治理变革,推动建立公平公正、均衡普惠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
  习近平最后强调,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既要把握当今科技发展的大方向,又要坚持以我为主,突出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提升科技创新投入效能。
 
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通过
 
据悉,国务院总理李强3月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此次会议指出,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党中央着眼于我国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要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坚持鼓励先进、淘汰落后,坚持标准引领、有序提升,抓紧完善方案,精心组织实施,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让这项工作更多惠及广大企业和消费者。要结合各类设备和消费品更新换代差异化需求,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更好发挥能耗、排放、技术等标准的牵引作用,有序推进重点行业设备、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和老旧农业机械、教育医疗设备等更新改造,积极开展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形成更新换代规模效应。要落实全面节约战略,抓紧建立健全回收利用体系,促进废旧装备再制造,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据了解,事实上,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要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2月2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强调,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要鼓励引导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紧接着3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我国经历了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行动。新一轮“以旧换新”和以往有什么不同?对此,财信证券研究发展中心总经理袁闯认为,“相比于此前政策提及过的消费品以旧换新,本轮以旧换新有四个方面新意。一是技术进步更加有利于促使居民以旧换新;二是以旧换新的潜在市场更大。随着居民持有的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数量增多,推动居民以旧换新的空间更大;三是本次在强调以旧换新时,政策同时强调要抓紧建立健全回收利用体系,促进废旧装备再制造,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四是在地产投资等传统抓手效果改变的情况下,通过以旧换新等方式扩大内需正在被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多部委协同配合形成合力解决支付难点堵点卡点
 
  据报道,针对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支付不便问题,多部门打出协同配合“组合拳”,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
  3月1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了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有关情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提升支付便利性工作。2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 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强调要聚焦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支付不便问题,加强协同配合,加大必要的资源投入,多措并举打通支付服务堵点,推动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多种支付方式并行发展、相互补充。
  “优化支付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支付服务主体、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等多方形成合力,综合施策,力争在短期内取得明显成效。”张青松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委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形成“1+N”政策保障体系。
  张青松解释,“1”是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 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该意见很快就会公开发布。“N”是各部门、各条线下发的配套政策文件。
  解决外籍人士支付堵点、难点、卡点
  据介绍,部分外籍来华人员在移动支付上存在“不能用”“不好用”“不想用”的问题。为了提升外籍来华人员的移动支付体验,张青松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指导支付机构推出一系列便利措施。一是针对来华人员使用支付宝、财付通(即微信支付)绑定境外银行卡成功率低的问题,要求并指导支付宝、财付通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绑卡效率。二是简化身份验证安排,使外籍来华人员在绑卡等一系列过程中更便捷办理。三是指导支付宝、财付通等主要支付机构将外籍来华人员使用移动支付的单笔交易限额由1000美元提高到5000美元、年累计交易限额由1万美元提高到5万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经常项目管理司司长刘斌表示,国家外汇管理局将继续推动更多外币兑换机构为外籍来华人员提供更加优质的兑换服务;做好机场外币兑换服务保障,引导在机场到达口优先布设外币兑换机构和设施。
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负责人石泽毅表示,文化和旅游部将在中国人民银行支持下,积极推动优化入境支付环境工作,将推动国家4A级以上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等建立受理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所需的软硬件设施,对旅游景区、度假区、文博场馆、文娱场所、星级酒店、文商旅综合体等重点文化和旅游场景进行支付便利化升级。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负责人高博表示,积极推动国内主要网约车平台企业拓展支付渠道。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负责人赵阳表示,将鼓励电商平台企业聚焦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服务的堵点、难点,优化支付体验。
  解决老年人支付“数字鸿沟”问题
  我国移动支付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老年人群体带来了一些“数字鸿沟”。
  张青松介绍,中国人民银行将在总结前期支付适老化工作的基础上,紧盯移动支付、银行卡受理、现金支付、银行网点服务等关键领域,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进一步提升支付适老化服务质效,着力构建广覆盖、多层次的适老化综合服务体系。一是提升支付服务的包容性。聚焦公共事业缴费、景区、商场、医疗等重点便民场景,保留现金、银行卡等传统支付方式。二是不断优化移动支付服务。确保老年群体能用、会用,不断弥合“数字鸿沟”。三是进一步推动银行网点适老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推广示范网点经验,不断提升支付服务温度,打造温馨支付环境。四是常态化开展支付适老化宣传。通过多渠道、触达式宣传,做好支付安全,也包括防范电信诈骗等方面的知识普及,守护好老年群体的“钱袋子”。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金融和信用建设司司长陈洪宛表示,将加大对拒收现金、拒绝银行卡支付等歧视行为的整改整治力度。
 
两部门发布配电网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
 
  3月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到2025年,配电网网架结构更加坚强清晰,供配电能力合理充裕;配电网承载力和灵活性显著提升,具备5亿千瓦左右分布式新能源、1200万台左右充电桩接入能力;有源配电网与大电网兼容并蓄,配电网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开放共享系统逐步形成,支撑多元创新发展;智慧调控运行体系加快升级,在具备条件地区推广车网协调互动和构网型新能源、构网型储能等新技术。
  到2030年,基本完成配电网柔性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实现主配微网多级协同、海量资源聚合互动、多元用户即插即用,有效促进分布式智能电网与大电网融合发展,较好满足分布式电源、新型储能及各类新业态发展需求,为建成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提供有力支撑,以高水平电气化推动实现非化石能源消费目标。
  《意见》在电力保供、转型发展、全程管理、改革创新方面提出4项重点任务。
  一是补齐电网短板,夯实保供基础。目前,雨雪冰冻、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部分配电设施运行年限长、能耗高、标准不统一,存在设备过载、供电容量不足、抗灾能力较弱等情况,影响用户供电质量。为全面提升供电保障能力,《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城中村配电设施升级改造,科学补强薄弱环节,并提高装备能效和智能化水平。《意见》强调合理提高核心区域和重要用户的相关线路、变电站建设标准,差异化提高局部规划设计和灾害防控标准,提升电网综合防灾能力。
  二是提升承载能力,支撑转型发展。我国分布式新能源发展较快,截至2023年底装机规模已超过2.5亿千瓦,部分地区承载力接近极限,存在配电网电压越限、电网调峰困难的情况。为满足大规模分布式新能源接网需求,《意见》提出有针对性加强配电网建设,评估配电网承载能力,引导分布式新能源科学布局、有序开发、就近接入、就地消纳。电动汽车的普及,带动充电需求快速增长,但部分商业区、居民区等配变容量不足,难以支撑大规模充电设施接入。为满足电动汽车等新型负荷用电需求,《意见》提出科学衔接充电设施点位布局和配电网建设改造工程,并开展充电负荷密度分析,引导充电设施合理分层接入中低压配电网。为促进各类新主体更好发挥作用,《意见》提出推动新型储能多元发展和电力系统新业态健康发展。
  三是强化全程管理,保障发展质量。配电网规划建设需要与多部门统筹协调,部分电力设施改造涉及与其它基础设施的协同优化,点多面广、环节多、链条长。为提高效率效益,《意见》强调统筹制定电网规划,加强与城乡总体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建立多部门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协同推进工程建设。在优化项目投资管理方面,《意见》提出电网企业持续加大配电网投资力度,并鼓励多元主体投资配电网。在运行维护方面,《意见》强调完善调度运行机制、提升运维服务水平。
四是加强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新形势下配电网发展面临着新挑战,需要深入推进改革创新,着力破解技术和体制机制难题。《意见》提出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加强配电网规划方法、运行机理、平衡方式、调度运行控制方法研究。为健全新主体、新业态的市场交易机制,《意见》提出研究设计适宜的交易品种和交易规则,鼓励多样化资源平等参与市场交易,并持续优化电价机制。在完善财政金融政策方面,《意见》提出发挥好中央投资引导带动作用、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配电网项目建设等举措。
 
两部门要求全力支持房地产在建项目融资和建设交付
 
  据报道,自1月份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工作部署以来,各地和相关金融机构持续加快落地。2月2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召开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工作视频调度会议。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继2月20日后,10天内的第二次调度会。
  住房城乡建设部和金融监管总局统计,截至2月28日,全国31个省份276个城市已建立城市融资协调机制,共提出房地产项目约6000个,商业银行快速进行项目筛选,审批通过贷款超2000亿元。
  会议指出,融资协调机制是当前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破解房地产融资难题的创新举措,长远看是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快“人房地钱”要素联动的有力抓手,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实施封闭管理,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各有关方面要抓紧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问题,全力支持房地产在建项目融资和建设交付,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有效支持现房销售,稳定市场预期。
  会议强调,各地要按照协调机制“应建尽建”原则,3月15日前,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建立融资协调机制,既要高质量完成“白名单”推送,又要高效率协调解决项目的难点问题。要严格按照标准做好项目筛选,经金融机构确认后形成第一批合格项目名单。金融机构应加快审核。按照“推送—反馈”的工作闭环,金融机构及时反馈项目存在的问题,城市融资协调机制要第一时间统筹解决,待项目符合条件后再次向金融机构推送,共同推动融资尽快落地。各省融资协调机制要对城市推送项目进行监督指导,督促城市及时将不合格项目移出“白名单”。住房城乡建设部、金融监管总局将建立联合调度、及时通报机制,定期通报各省和城市的融资需求落实情况。
  会议要求,金融机构要建立专门工作机制,优化贷款审批流程,完善审批制度,细化尽职免责规定。要主动对接融资协调机制,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加快授信审批,提高项目落地效率,满足合理融资需求。要落实好项目闭环管理,对暂时无法提供融资的项目要及时反馈相关问题。要加强贷款“发放-使用-偿还”闭环管理,防止贷款被挪用,保障信贷资金安全。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指出,此前2月2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了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工作视频调度会,此次住房城乡建设部、金融监管总局再次召开相关调度会,充分体现出中央及监管部门对城市房地产协调机制建立的高度重视。此次调度会,监管部门给出了具体时间要求,即“3月15日前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建立融资协调机制”,进一步推动各地加快落地执行相关举措,扩大融资协调机制成效。
  值得注意的是,与2月2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通报的数据相比,仅8天时间,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城市增加了62个,房地产白名单项目增加了600多个,商业银行审批通过贷款增加了760多亿元。
  “随着项目资金逐渐落位,项目的建设也将加速推进,整体对市场的正向影响也有望进一步显现。”陈文静说。
  据中指研究院监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建立以来,郑州、成都、重庆、昆明等城市上报项目数量均超200个,部分出险房企也有多个项目进入白名单。
  陈文静认为,在“推送-反馈”的工作闭环下,意味着暂时不符合条件的白名单项目,经过统筹解决相关问题并达到金融机构的要求后,可以再次向金融机构推送,更有利于扩大获得融资支持的项目覆盖面,出险房企的项目获得融资支持的机会也有望增加,有利于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
 
北京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方案发布
 
  近日,北京市经信局对外发布《北京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4-2026年)》。根据方案,本市将推进北京市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未来三年推动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实现数字化达标,新增100家智能工厂与数字化车间。
  未来三年增百家智能工厂与数字化车间
  “十四五”以来,本市实施“新智造100”工程,推动“北京智造”发展进入快车道,建立10家产值过百亿元的“智慧工厂”,培育103家“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关键工序装备数控化率达到88.12%,生产设备联网率达到79.55%,产品不良品率、单位产值能源消耗明显降低。
  根据方案敲定的目标,到2026年,本市将力争实现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推动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实现数字化达标,重点产业领域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0%;培育100种以上数字化转型优秀供给产品,培育20家市级及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20家国家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示范工厂或“世界灯塔工厂”,新增100家智能工厂与数字化车间。
  为此,本市将全面开展数字化转型评估,提出北京市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达标指标作为数字化转型“达标线”,支持企业通过平台、产业链、园区等多种路径获得转型服务,逐步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全面促进企业达标。
  转型路径上,本市支持汽车、电子、医药、材料、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培育工业互联网行业型平台,按应用场景总结制造能力和经验,汇聚多层次数字化转型优秀产品,加大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的场景型轻量化转型解决方案供给;支持北京市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等标杆企业赋能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在研发设计、采购供应、生产制造、仓储物流、产品服务等环节全面集成和高度协同,带动上下游各主体之间实现数字化达标;发挥产业园区集群优势,鼓励产业园区提升园区数字化服务能力,组织园区内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建设数字化转型先进园区,促进国际创新产业园区建设。
  获评“灯塔工厂”最高奖3000万
  数字化转型成本高、投入大,企业将获“真金白银”支持:对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实现数字化达标的,按照每达标一家不超过10万元的标准,对工业互联网平台进行奖励;对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并实现园内企业100%达标的,给予园区运营主体200万元奖励;对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并实现园内企业100%达标的,给予园区运营主体200万元奖励,推荐评为北京市数字化转型先进园区,经认定的先进园区对其后三年内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贷款提供优惠贴息支持;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为北京市企业提供解决方案并实现企业数字化达标,按为企业提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服务项目金额10%的比例给予奖励,单个项目对供应商奖励最高100万元;对于新获评为国家级智能制造标杆、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世界达沃斯论坛“灯塔工厂”的企业,按建设过程中智能化、数字化升级改造的固定资产投资额30%的比例给予奖励,单个项目不超过3000万元。
  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制造业
  据了解,北京将探索工业大脑、机器人协助制造、机器视觉工业检测等人工智能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场景,鼓励制造业企业开放应用场景,积极推动高校、科研院所、新兴研发机构构建工业人工智能大模型,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垂类细分领域的创新应用。
  方案明确,本市将征集一批人工智能大模型制造业细分领域的垂类示范应用及解决方案,鼓励形成典型应用、形成推广案例,对实现首次应用的优秀方案给予500万元的奖励。
  市经信局方面介绍,本市将聚焦北京市“2441”高精尖产业体系,构建北京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转、两选、两示范”体系,以平台、产业链、园区推动数字化转型,遴选推广数字化转型优秀解决方案、智能装备和工业软件创新应用,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和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助力探索具有北京新时代特征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深圳新政支持鸿蒙原生应用发展
 
  3月2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联合印发《深圳市支持开源鸿蒙原生应用发展2024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通过政策牵引、市场主导、社会共建方式,将深圳打造成原生应用软件类型广泛、各类场景替代使用彻底、开发人才和企业集聚、产业空间和资金供给充足、生态组织支撑有力的鸿蒙原生应用软件生态策源地、集聚区。
  《行动计划》提出了到2024年底深圳市在鸿蒙原生应用发展上的具体目标,包括:在2024年内实现深圳市鸿蒙原生应用数量占全国总量10%以上;深圳市主要垂域实现鸿蒙原生应用全覆盖;鸿蒙开发课程进入深圳市主要高校和培训机构,取得资质的鸿蒙开发者数量占全国总量15%以上;建成2家以上以鸿蒙原生应用软件开发、应用企业为主的专业产业园;拥有鸿蒙开发人才资质的软件企业超千家;推动鸿蒙生态创新中心稳健运营,提供鸿蒙原生应用展示推广、人才培养等公共服务;全球智慧物联网联盟正式落地运营,持续扩大鸿蒙原生应用国际影响力等。
  具体来看,《行动计划》围绕鸿蒙的原生应用、产业聚集、生态支撑等关键发展要素,针对鸿蒙原生应用开发、采用和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制定了10项具体工作任务,包括三个主要方面。
  一是加强鸿蒙原生应用供给能力。包括支持开发鸿蒙原生应用软件、推动政务和公共服务系统推出鸿蒙版原生应用、推动千行百业推出鸿蒙原生应用软件等三项任务。提出对开发且上线商用运营鸿蒙原生应用的软件企业,开发鸿蒙原生应用所需的三方引擎和闭源库且获得有效调用的软件企业,分级分类给予奖励;推动政务服务、教育医疗、银行金融、交通运输、生活保障等领域的鸿蒙原生应用软件开发等。
  二是推动鸿蒙原生应用产业集聚。包括支持鸿蒙原生应用企业在深集聚发展壮大、加快打造鸿蒙原生应用特色产业园、加大基金等资金支持保障力度等三项任务。提出吸引鸿蒙原生应用开发运营企业落户深圳,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拓展鸿蒙原生应用开发服务外包业务,达到50万人鸿蒙开发者规模;推动建成鸿蒙原生应用软件开发、应用企业为主的专业产业园及配套社区;加大对鸿蒙原生应用软件的融资支持力度等。
  三是完善鸿蒙原生应用产业生态。包括加大鸿蒙原生应用开发者培养认证力度、支持鸿蒙生态创新中心稳健运营、支持打造鸿蒙国际性产业组织、加强宣传引导扩大鸿蒙原生影响力等四项任务。提出鼓励深圳的高校、高职院校和深圳市人才集团等企业围绕鸿蒙开发者探索产业人才标准,打造高质量交付、高效率学习、高水平就业的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体系,加速鸿蒙工程师和人才培养;支持鸿蒙生态创新中心稳健运营,为生态伙伴提供基于鸿蒙的生态品牌建设、产品展示推广、人才培养、认证服务等公共服务;推动全球智慧物联网联盟正式落地运营,并打造成为鸿蒙生态国际产业平台;积极策划宣传,引导社会关注和支持鸿蒙原生应用软件发展等。
  据介绍,开源鸿蒙发展三年多来,版本已经迭代到4.1 Beta1,有超过6700名共建者、70家共建单位,代码行数超过1亿行,有望成为下一代智能终端的互联底座。在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及各共建单位的持续努力下,开源鸿蒙生态持续繁荣。截至2023年底,开源鸿蒙开源社区已有250多家生态伙伴加入,开源鸿蒙项目捐赠人达35家,通过开源鸿蒙兼容性测评的伙伴达173个,累计落地230余款商用设备,涵盖金融、教育、智能家居、交通、数字政府、工业、医疗等各个领域。
  深圳鸿蒙原生应用开发活跃。截至2023年底,深圳市参与开源鸿蒙生态建设的企业数量共49家,产品数量共133款,贡献软件发行版11款。针对开源鸿蒙软件一次开发多端部署的产品优势,深圳企业贡献的11款开源鸿蒙操作系统商业发行版将作为开源鸿蒙原生应用开发基底,广泛适配各类开源鸿蒙原生应用。
 
·企业动态·
 
天奈科技大幅调减定增募资
 
  据报道,天奈科技(688116) 3月1日晚间公告调整定增方案。公司此番大幅缩减了募资总额上限;与之相对应,原最大定增募投项目“天奈科技锂电材料眉山生产基地项目(一期)项目(下称眉山项目)”被剔除出了方案。据了解,眉山项目已经在去年一季度开工。
  天奈科技的公告称,基于整体规划、市场环境等因素,公司于3月1日召开了董事会、监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公司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方案的议案》等议案。调整后,公司此番定增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亿元(含本数);募资净额拟投入“锂电池用高效单壁纳米导电材料生产项目(一期)(下称纳米导电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募资分别为6亿元和2亿元。
  按照原来的定增方案,天奈科技拟募集不超过20亿元(含本数),募资净额拟用于眉山项目、纳米导电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募资分别为10亿元、6亿元和4亿元。
  对比可知,眉山项目已经被剔除,补充流动资金项目也缩水2亿元。除上述调整外,定增方案的其他内容不变。
  从投入金额来看,眉山项目原系天奈科技定增的核心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建设完成后,预计新增6万吨/年导电浆料产能及配套纯化产能。
  有媒体去年2月初报道,天奈科技眉山项目已于去年1月30日开工;项目预计2023年全年完成投资5亿元,主体工程完成50%。
  公司将眉山项目剔除出定增方案,后续投资资金将如何解决?目前不得而知。
  去年6月,天奈科技的再融资计划曾遭到上交所问询。上交所指出,公司IPO、可转债募投项目及此番定增募投项目均涉及导电浆料的扩产,累计扩产约13万吨。公司分别于2020年12月、2022年12月将部分首发募投项目进行延期,可转债募投项目的募集资金使用比例约为20.93%。上交所要求公司说明:“募集资金用于同类产品并扩产的主要考虑,再次申请进行本次募投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合理性,是否属于重复建设,是否过度融资”。
  据了解,天奈科技于2019年登陆科创板,募资9.27亿元,其中涉及1.8万吨导电浆料生产;2022年,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资8.3亿元,所募资金全部用于碳基导电材料复合产品生产项目建设,其中一、二期项目分别涉及2万吨和3万吨导电浆料生产。
  对此,天奈科技回复上交所,否认募投项目属于重复建设或过度融资。
天奈科技此番定增自预案披露至今已有1年多。早前,公司于2022年12月28日发布定增预案。2023年1月12日,公司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前述预案。2023年11月30日,天奈科技宣布,公司定增相关决议有效期即将届满,决定将决议有效期届满之日延长至2025年1月12日。
 
周鸿祎建议国家研究制定大模型安全标准体系
 
  据悉,2024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三六零创始人兼董事长周鸿祎的提案聚焦数字安全和AI大模型的发展。
  通用大模型的安全性,是周鸿祎提案中关注的重要方面。他认为,一方面,OpenAI系列模型工具发布后,AGI加速实现,将引发更加复杂的安全风险,主要包括技术安全、内容安全和人类安全三个方面;另一方面,生成式AI军事化的趋势愈发显著。
  为此,周鸿祎建议,国家要更加重视通用大模型安全问题,给予兼具“安全和AI”能力的企业专项扶持政策,更好发挥其解决通用大模型安全问题的重要作用;同时建议国家研究制定保障通用大模型安全的标准体系,推动通用大模型开展安全评测、接入安全服务,降低通用大模型安全风险。此外,周鸿祎还建议政府、央国企与兼具“安全和AI”能力的企业在大模型安全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周鸿祎认为,现阶段,将安全模块作为大模型外挂的做法已不可行,建议国家在内容安全、数据安全、科技伦理、网络安全等细分领域,牵头研究制定安全检测标准,在规范的安全标准体系下,推动通用大模型的安全评测工作,通过接入安全服务来保障大模型的安全。
  大模型应用是周鸿祎关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2024年被业内视为大模型应用场景元年。在《关于深化人工智能多场景应用支持大模型向垂直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的提案》中,周鸿祎认为,百亿规模的大模型就足够赋能百行千业,中国发展大模型的一个重要方向应该是借助产业和场景的优势,将大模型与业务流程、产品功能相结合,寻求多场景应用、垂直化和产业化的落地,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为此,周鸿祎提出“三个很重要”。首先,场景很重要,建议政府、央国企率先提供更多应用场景,聚焦“小切口、大纵深”,推动大模型垂直化、产业化落地。其次,知识很重要,基于“暗知识”的垂直大模型能更好解决企业问题,建议鼓励企业在定制AI前,做好知识管理,将企业大数据平台升级为企业知识平台。再次,业务融合很重要,建议鼓励和引导企业将大模型与数字化业务系统深度融合,同业务流程相结合,充分发挥大模型价值。
  在《关于全面建设安全云、推广数字安全云化服务的提案》中,周鸿祎提出,以“安全即服务”的理念,通过建设云化数字安全基础设施“安全云”,集中数字安全能力,以云服务的方式向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个人输出安全效果。
  具体建议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统筹建设数字安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集中数字安全能力;二是改变重建设轻效果的思路,鼓励各单位购买数字安全云化服务,作为传统网络安全建设的升级路径;三是鼓励网络安全企业积极转型,以安全即服务的方式来为国家整体数字安全水平提升作出贡献,尤其是鼓励具备核心技术、被美国制裁的龙头企业发挥更大作用。
 
张国强建议加快构建氢能产业生态
 
  据悉,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亿华通董事长张国强拟重点围绕加快构建氢能产业生态议题提出建议。
  张国强介绍,近年来,我国在“政产学研用”资本等高效协同下,氢能产业发展明显提速,但随着氢能产业发展向纵深推进,产业发展也面临新的问题和关键卡点。
  目前氢能行业总体规模尚小,难以支撑氢能产业可持续发展。此外,氢能在储能、发电、冶金、化工等领域的应用,尚处于市场应用早期阶段,未形成规模化,难以支撑氢能产业可持续发展。
  张国强提出加快构建氢能产业生态的建议。具体建议包括三方面,一是推动氢能规模化应用,以规模带动产业提质降本;二是打造低成本绿氢保障,支撑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突破产业发展政策瓶颈,推动氢能产业快速发展。
  张国强建议以市场应用为牵引,有序推进氢能在交通领域的示范应用,拓展在储能、发电、冶金、化工等领域的应用,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同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打造规模化低成本“绿氢”供应体系至关重要。张国强建议系统构建规模化低成本“绿氢”供应财政支持政策,如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不易外送的区域,通过电价优惠,以及鼓励光伏、风电等主体与周边用户直接交易等措施,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
  此外,张国强认为,还可通过碳市场赋能,推进氢能产业可持续发展。建议组织研究机构和行业监管部门,尽快制定氢能产业碳排放行业基准及相关方法学开发,将“绿氢”的减排量纳入全国碳市场中,以推动其降本增效,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可加强国际的碳排放标准合作,为未来发展国际氢气贸易及应对碳边境调节机制等国外碳市场政策影响奠定基础。
氢能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革新和支撑。基于此,张国强建议,国家层面统筹建立氢能发展组织协调机制与跨部门联席机制,及时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项重大问题,研究制定国家层面统一的氢能管理制度,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稳步开展试点示范。
 
·海外经济·
 
巨头联手投资人形机器人企业Figure AI
 
2月29日,人形机器人企业Figure AI宣布,已于近日完成新一笔融资,金额为6.75亿美元(约48.5亿元人民币),投资方包括英伟达、OpenAI、微软等科技巨头及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本次融资完成后,Figure AI最新估值为26亿美元(约186亿元人民币)。
作为协议的一部分,Figure AI将与OpenAI合作,开发下一代人形机器人的人工智能模型。此外,Figure AI还将使用微软的Azure云服务进行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培训和存储。
据悉,2024年1月,Figure AI旗下机器人进入汽车制造商宝马工厂一事掀起了不小的轰动。Figure AI表示,其已与宝马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将在宝马位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工厂部署人形机器人,主要替代人类从事一些危险度高的任务。
  Figure AI成立于2022年。2023年10月,Figure AI正式推出了该公司首款人形机器人Figure 01。该公司认为,其推出的机器人将被用于制造业、航运和物流业、仓储和零售业,“这些领域的劳动力短缺最为严重”。 
据悉,OpenAI和Figure AI并不是唯一试图将大模型集成到人形机器人中的公司。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的传记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称,特斯拉正在探索将人形机器人Optimus与超级计算机Dojo整合在一起的方法,以创造“人工通用智能”。
 
沙特宣布将自愿减产100万桶石油措施延至6月底
 
据报道,沙特能源部3月3日宣布,沙特自2023年7月开始实施的日均100万桶的自愿减产措施将延长至今年6月底。
  该减产措施延长后,沙特石油日产量将在900万桶左右。之后这些额外减产措施将根据市场状况逐渐调整。
  该自愿减产措施是在沙特2023年4月宣布的自愿减产措施基础上额外增加的减产,目的是为了支持欧佩克成员国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的“欧佩克+”国家为维护国际石油市场的稳定与平衡所做的“预防性努力”。
  沙特2023年4月宣布自当年5月起日均减产石油50万桶。2023年6月4日,沙特在“欧佩克+”第35次部长级会议后宣布,7月沙特将日均额外减产100万桶,为期一个月。之后沙特将这一额外减产措施数次延期至今年3月。
 
·研究探索·
 
曹鹏建议推动国产自研技术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据悉,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曹鹏拟提交《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国产自研技术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提案。
  目前,发展新质生产力正成为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但在不可控的外部因素影响以及国内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大趋势下,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展要求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关键技术自主自研已迫在眉睫。
  曹鹏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企业亟需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加速关键技术研发突破,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以产业价值驱动技术创新,特别是在以大模型为代表的AI技术创新大潮中,一方面需要建立自主研发和产业发展相辅相成的正循环;另一方面也需要利用大模型发展的契机,落实自研技术从静态的替代,到系统规划建立走出自研技术原生路径的关键举措。
  “建议以政策引导、模式推广、典型案例树立等方式,推动实体产业和技术服务企业把国产化的产业价值作为第一目标,形成新质生产力对产业的扎实助力。”曹鹏说。
  曹鹏还建议抓住大模型发展的契机,通过政策鼓励国产化GPU适配国产的算力调度软件,建设自主可控的智算基础,支撑行业智能化发展。
  “ChatGPT发布以来,国内一大批科技公司争相发布大模型产品,加速行业发展,然而,算力是训练大模型的基础,但当前美芯片管制持续升级,因此,寻求大模型算力集成设施国产化替代迫在眉睫,只有拥有自主可控的算力底座,国产大模型才能够在这场AI竞赛中取得先机。此外,软硬协同才能最大化发挥智算底座的作用。例如,提升算力底座的效率,既要考虑GPU,也要考虑算力调度的软件。”曹鹏表示。
  在曹鹏看来,发展新质生产力,还需要推动采用云原生、容器化、分布式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
  “传统基础设施采用集中式服务器、存储、数据库、中间件、安全等技术,这种传统集中式架构,很难满足资源的弹性扩展,以及应用的敏捷化构建,云原生、分布式架构的特点是伸缩快、开发快、上线快、速度快,从而让业务能更快满足需求变化,建议通过政策引导、标准制定等方式,避免国产化替代变成传统集中式到国产集中式的平替,同时推动采用分布式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曹鹏说。
  此外,在当前数字化转型正从“企业级转型”升级到“产业级转型”的背景下,曹鹏还建议鼓励链主企业推动生态链上下游应用自主研发技术。
 
·社团工作·
 
中物联发布2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
 
  3月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数据显示,2月份,制造业PMI比上月略有下降,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3个月上升且升幅较上月有所扩大,综合PMI产出指数与上月持平。国家统计局表示,经济总体延续扩张态势。
  2月份,制造业PMI为49.1%,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在构成制造业PMI的五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比上月有所下降,新订单指数与上月持平,但仍低于临界点。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2月份,由于春节假日因素影响,制造业处于传统生产淡季,加之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企业员工假期返乡增多,企业生产经营受到较大影响,制造业市场活跃度总体有所下降。
  不过,从制造业PMI其他相关指标看,出厂价格、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比上月有所上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表示,这反映出企业生产准备活动趋向活跃。
  2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4%,较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升幅有所扩大,已连续3个月上升。
  赵庆河表示,受春节假日等因素带动,与节日出行和消费密切相关的行业生产经营较为活跃,其中零售、铁路运输、道路运输、餐饮、生态保护及公共设施管理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3.0%以上;航空运输、货币金融服务、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增长较快。
  “除了春节拉动消费外,建筑业和金融业的数据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节后我国经济动能持续释放基础良好。”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武威说。
  从建筑业需求看,新订单指数虽仍在50%以下,但较上月有所上升。反映基础建设投资需求的土木工程建筑业供需呈现向好迹象。土木工程建筑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且均升至60%以上,意味着基础建设投资需求有持续释放动能。节后,随着天气转暖和企业陆续复工,建筑业将进入施工旺季,一季度投资稳增长力度将会有较好表现。从金融业看,金融业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有所上升,且升至60%以上,特别是银行业活动表现较好。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认为,总体来看,非制造业向上动能继续积聚,随着新一轮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政策的持续推进,投资和消费升级动能将持续增强。

近期财经动态

活动预告更多>>
热点关注更多>>
项目推荐更多>>
栏目总排行
省企联动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