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服务中心 > 财经动态 > >> 财经动态 第186期

财经动态 第186期

 
·国内财经·  
  中央财经委会议要求大力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     
  "证照分离"改革11月10日起在全国推开    
  一行两会加强互金机构反洗钱监管 
  天津市印发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    
  重庆将完善人工智能产业链条  
  河南试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      
  山西出台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实施意见    
  陕西发文推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开放共享    
  深圳三部门联合发文加快充电桩建设的步伐      
·企业动态·  
  徐林正式出任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 
  中欧旗下养老基金成立
·海外经济·  
  贸易战开始影响汽车制造商      
  IMF呼吁重点关注金融科技和网络安全等新金融威胁    
  美国宣布审查外资收购新规      
  美国房贷利率上升 
  昔日零售业霸主SEARS聘请咨询公司准备申请破产     
  外界指欧洲电池业应汲取太阳能教训    
  软银洽购WEWORK多数股权 
·研究探索·  
  美货币政策正常化不会引致人民币大贬
·社团工作·  
  证券基金经营机构须公布债券交易人员相关信息     
  中证协、中基协制定债券投资交易业务内控指引     
  中物联与京东联合发布中国电商物流运行指数  
 
 
 
 
 
 
 
 
 
 
 
 
 
 
 
·国内财经·
 
中央财经委会议要求大力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
 
据悉,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10月10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研究提高我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习近平在会上强调,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关系国计民生,要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会议强调,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救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强化综合减灾、统筹抵御各种自然灾害。要坚持党的领导,形成各方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的自然灾害防治格局;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生态优先,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坚持预防为主,努力把自然灾害风险和损失降至最低;坚持改革创新,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坚持国际合作,协力推动自然灾害防治。
  会议指出,要针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动建设若干重点工程。要实施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掌握风险隐患底数;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工程,恢复森林、草原、河湖、湿地、荒漠、海洋生态系统功能;实施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建设生态海堤,提升抵御台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能力;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提高抗震防灾能力;实施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完善防洪抗旱工程体系;实施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避险移民搬迁工程,落实好“十三五”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任务;实施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工程,建设若干区域性应急救援中心;实施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提高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实施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提高我国救援队伍专业化技术装备水平。
 
“证照分离”改革11月10日起在全国推开
 
10月1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从2018年11月10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对第一批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分别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等四种方式,实施“证照分离”改革。
《通知》明确了改革的重点内容。一是明确改革方式。纳入第一批“证照分离”改革范围的涉企行政审批事项中,取消审批的有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资格认定等2项,市场主体办理营业执照后即可开展相关经营活动;改为备案的有首次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行政许可1项,市场主体报送备案材料后即可开展相关经营活动;实行告知承诺的有电影放映单位设立审批等19项,有关部门对申请人承诺符合审批条件并提交有关材料的,当场办理审批;优化准入服务的有外商投资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等80余项,针对市场主体关心的痛点难点问题,精简审批材料,提高登记审批效率。二是统筹推进“证照分离”和“多证合一”改革。有效区分“证”、“照”功能,让更多市场主体持照即可经营,着力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真正实现市场主体“一照一码走天下”。三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快建立以信息归集共享为基础、以信息公示为手段、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制度。贯彻“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避免出现监管真空。构建全国统一的“双随机”抽查工作机制和制度规范,探索建立监管履职标准。四是要加快推进信息归集共享。进一步完善全国和省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实现市场主体基础信息、相关信用信息、违法违规信息归集共享和业务协同。
《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针对具体改革事项,细化改革举措和事中事后监管措施,逐一制定出台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的具体管理措施,并于2018年11月10日前将具体措施报送市场监管总局备案,同时向社会公开。
据了解,9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全国有序推开“证照分离”改革,持续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的工作安排。在2015年,上海浦东新区率先开展“证照分离”试点。2017年9月,国务院在10个自贸试验区复制推广上海市改革试点成熟做法。
 
一行两会加强互金机构反洗钱监管
 
  10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了《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试行)》,要求从业机构需建立健全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内部控制机制,有效进行客户身份识别,提交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开展涉恐名单监控。
  谈及《办法》出台的主要目的,央行相关部门人士表示,一是建立监督管理与自律管理相结合的反洗钱监管机制。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有关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协同监管和互金协会自律管理相结合,做到履职各有侧重,工作相互配合。同时,充分发挥互金协会和其他行业自律组织的管理作用,借助自律组织的力量,促使从业机构强化内控建设、增强反洗钱意识,提升监管有效性。二是建立对全行业实质有效的框架性监管规则。《办法》对从业机构需要履行的反洗钱义务进行原则性规定。同时,明确由互金协会协调其他行业自律组织制定行业规则,实现监管和自律管理的有效衔接。
《办法》主要从三方面规范了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
第一是明确适用范围。该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有权部门批准或者备案设立的,依法经营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机构。
  第二是规定基本义务。一是建立健全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内部控制机制。二是有效进行客户身份识别。从业机构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行业规则,收集必备要素信息,利用从可靠途径、以可靠方式获取的信息或数据,采取合理措施识别、核验客户真实身份,确定并适时调整客户风险等级。对于先前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存疑的,应当重新识别客户身份。三是提交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从业机构应当执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建立健全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监测系统,自定义交易监测标准和客户行为监测方案,基于合理怀疑报告可疑交易。四是开展涉恐名单监控。五是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从业机构应当妥善保存开展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所产生的信息、数据和资料,确保能够完整重现每笔交易,确保相关工作可追溯。
  第三是确立监管职责。《办法》规定从业机构应当依法接受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的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和反洗钱调查,依法配合国务院有关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及其派出机构的监督管理。
另据了解,金融系统反洗钱工作会议在10月9日召开,人民银行行长易纲、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外汇局副局长宣昌能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认为,反洗钱监管已成为金融监管的重要内容。
 
天津市印发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
 
据悉,为贯彻落实《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和国家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印发的《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有关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推动天津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天津市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近日制定并印发《天津市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明确了到2020年天津市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目标,即初步建成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平台支撑、安全保障和产业生态体系。提出了“3512”的工作推进思路,即围绕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三大重点领域,网络基础设施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与应用、安全保障能力增强、新模式示范与技术突破、产业发展生态营造五个行动方向,提出12项具体工作任务。其中包括实施工业互联网IPv6应用部署,推动5G试验和规模化部署,推进连接中小企业的专线提速降费。
具体而言,12条任务包括升级建设工业互联网企业外网络、引导工业企业建设改造企业内网络、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支撑能力、加快企业上云上平台步伐、强化工业互联网安全管理、加强安全技术保障、实施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示范工程、开展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产品研制、加快发展工业软件和工业APP、构建工业互联网服务支撑体系、搭建产业合作交流平台以及加强宣贯普及与培训。
 
重庆将完善人工智能产业链条
 
10月9日,重庆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在2018大数据智能化发展高峰论坛会议上透露,预计2020年重庆市智能产业产值可达7500亿元,基本建成国家重要的智能产业基地和全国一流的大数据智能化应用示范之城。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重庆市将完善人工智能产业链条,推动“产学研用”的深度结合,构建完善的“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人工智能产业链条;重点培育大数据与智能计算、智能物流网络等技术创新平台,建立集技术研发、示范应用、知识产权等功能为一体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人工智能研发、转化、孵化平台体系,打造人工智能技术创新高地。
 
河南试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
 
据河南省工商局10月10日披露,为解决企业反映强烈的“起名难、审核慢”问题,河南省工商局将于10月起在全省试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改革。改革取消核名审批环节后,通过在线自主申报系统,企业名称核准可实现“秒通过”。
  河南省工商部门介绍,试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改革后,企业名称申报的核名审批环节将正式取消,并向全省开放企业名称库,除涉及前置审批事项或企业名称核准与登记不在同一机关的情形外,企业均可通过线上系统自行查验和自主申报、修改以及确定名称。
  但工商部门提醒,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改革后,为督促企业履行责任,企业名称确定后申请人须签订《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承诺书》,承诺不侵犯其他企业的名称权、商标权或其他知识产权等权利。同时,工商部门将加强后续审核,若发现自主申报的企业名称有违反禁用规则、公序良俗和诚信原则等情形的,将不予登记。
此外,为配合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改革,河南省工商部门还将冠省名称的企业名称核准权,正式下放至全省各级企业登记机关,实行“谁登记、谁核准”。
 
山西出台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实施意见
 
近日,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推动快递物流转型升级、电子商务提质增效。
《意见》提出了优化协同发展政策法规环境、优化电子商务配送通行管理、提升标准化智能化水平等6项主要任务,推动快递物流转型升级、改善用户体验。
  根据《意见》,今年山西将实现乡镇快递网点全覆盖,“进城入村”流通渠道全程畅通。力争到2020年,快递业务量增幅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规模以上网络零售企业及有竞争力的快递企业数量持续增长。到2035年,全省快递从业人员数量达到10万人,实现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重要基础设施一体规划、共同建设。
  《意见》提出,提升标准化智能化水平,提高协同运行效率。在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领域扩大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等现代信息技术及装备的应用,优化服务网络,大力推进库存前置、智能分仓、科学配载、线路优化。鼓励重点物流园区和骨干物流企业开展物流信息化示范工程,鼓励现有仓储和转运设施的信息化改造,推广深度感知智能仓储系统建设,提升仓储运管水平和作业效率。
  据悉,山西省各市政府、省商务厅、省邮政管理局将支持电商物流快递网络骨干节点基础设施建设、末端服务网点建设、配送车辆更新及其配套设施建设、电商物流快递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系统建设及从业人员培训,加强政策扶持,保障工作推进。
 
陕西发文推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开放共享
 
据报道,为进一步优化陕西科技资源配置,提高科技资源利用率,陕西省科技厅联合多家单位制定《陕西省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实施方案》,推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开放共享。
  根据方案,陕西将基本建成覆盖全省各类科研设施与仪器设备的专业化网络管理服务平台,实现科技资源信息面向社会开放;探索建立新购仪器设备的购置论证评议机制,避免新增资源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在现有科技资源分布基础上,布局区域及行业检测中心,实现单位间资源投入的交叉互补。
  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探索科研设施与仪器设备面向社会开放共享的市场化运行机制。加快推进科研设施与仪器设备向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社会研发组织等社会用户开放,通过建立全省科研设施和仪器评价考核及惩戒机制、后补助奖励机制等,进一步促进资源开放共享。
  建设陕西省科研设施和仪器设备网络管理平台。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制定陕西省科研设施与仪器设备数据上报及对接接口标准。指导各管理单位按照同一标准规范建立在线服务平台,将全省科研设施与仪器设备纳入网络平台统一管理并提供在线服务。
 
深圳三部门联合发文加快充电桩建设的步伐
 
据悉,今年以来,深圳市充电设施的建设速度明显滞后。根据《2018 年“深圳蓝”可持续行动计划》的要求,2018 年 12 月 31 日前,全市要完成 1.34 万套物流充电桩建设,其中宝安区、龙岗区均不少于1900套,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龙华区、坪山区、光明新区均不少于 1300套,盐田区、大鹏新区均不少于 900套。全市新建出租车快速充电桩 5200 套以上。
有关数据显示,截止到9月底,全市今年新增充电桩数量不到1000套,建桩数量与计划相差较大。究其原因,深圳市供电局明确从2018年3月15日起,深圳市高压充电桩报装用户必须提供变配电房,不允许使用箱变。由于变配电房建设报建程序复杂,制约因素较多(主要是土地需要三证齐全),造成全市绝大多数集中式快充站的建设都受到了影响。箱变不允许报装高压充电桩的问题如果近期内不能有效得到解决,全市快充桩建设将受到严重制约。
基于上述原因,2018年9月30日,深圳市交委、发改委、规划国土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我市出租车快速充电桩及配套设施建设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内设出租车快速充电桩的配电房及雨棚等简易建筑视为临时建筑,不视为永久性建筑;出租车快速充电桩服务设施配置指引另行制定,配置指引不作为出租车快速充电桩及配套设施审批的条件;在除国家明令禁止区域以外的其他用地上建设出租车快速充电桩及配套设施应给予同意。
《通知》的出台,将简化充电设施变配电房等配套设施的报建程序,更有利于推动快充桩的建设。
 
·企业动态·
 
徐林正式出任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
 
10月10日,国家发改委前财金司和规划司司长徐林正式出任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
  中美绿色基金方面称,徐林将和基金首席执行官白波协作,参与基金整体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加快以绿色投资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徐林曾长期在国家发改委任职,加入中美绿色基金之前,任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在此之前,徐林历任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司长、发展规划司司长,也担任过三届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委员。
 
中欧旗下养老基金成立
 
  据悉,继华夏养老2040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中基金(FOF)之后,第二只养老基金成立。中欧基金10月10日发布公告称,中欧预见养老2035三年持有期FOF提前结束募集,于10月10日正式成立。
  公告显示,这只由中欧直销平台、商业银行和互联网代销平台等多渠道发行的养老目标基金共募集资金近3.22亿元,40445名持有人参与认购,人均认购规模为7953元。
 
·海外经济·
 
贸易战开始影响汽车制造商
 
  FT中文网10月10日披露,全球贸易紧张导致的中国汽车销量下降在世界领先的汽车制造商中引发不安,大众汽车(Volkswagen)报告销量大幅下滑,而捷豹路虎(Jaguar Land Rover)以需求下降为由宣布停产两周。
  大众汽车报告称,大众品牌汽车9月在中国——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销量下降10%,拖累大众品牌全球销量下降20%。
  印度塔塔汽车(Tata Motors)市值蒸发近六分之一,一天前其英国子公司捷豹路虎宣布,由于需求疲弱,其最大工厂将停产两周。
  塔塔股价10月9日在孟买市场下跌15.7%。按收入计算,塔塔汽车是印度最大综合企业集团的最大部门。
  捷豹路虎将其英格兰工厂本月停产两周的决定归咎于9月中国市场销量下降46%——该公司认为,“贸易紧张局势”是销量下降的原因之一。这家工厂生产其旗舰车型揽胜(Range Rover)。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发起的美中贸易争端已在汽车行业掀起冲击波。该行业严重依赖于零部件和整车在全球范围的进出口。
  中国吉利汽车(Geely)9月取消了沃尔沃汽车(Volvo Cars)的300亿美元首次公开发行(IPO)计划,将其归咎于贸易战带来的不确定性。
  由于关税方面的不确定性,福特决定不在美国销售在中国总装的新款福克斯(Focus)家用车。
  大众汽车10月9日将其向中国市场交付的汽车数量下降10.5%(至27.78万辆)归咎于不断升级的贸易战。该公司表示,“由于与美国之间持续的关税纠纷,中国消费者普遍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
  大众品牌车型9月在欧洲的销量也同比下降43%,至9.11万辆。这是因为根据9月1日生效的新监管程序——“全球轻型车统一测试程序”(worldwide light vehicles test procedure),该公司的许多车型没有获得销售批准。
  欧洲市场销量大幅下跌导致大众汽车上月全球交付量下降18.3%,至48.5万辆。
  大众汽车预计其销量将在未来几个月回归比较正常的水平。
 
IMF呼吁重点关注金融科技和网络安全等新金融威胁
 
据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8日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表示,金融危机十年以来,全球金融监管在规则改革上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同时也应关注金融体系演变中出现的新威胁,重点关注金融科技和网络安全等领域。
  根据报告,金融危机十年来取得的进展具体表现为,银行业普遍遵照巴塞尔III就资本和流动性的协议,并广泛采纳压力测试。与全球金融危机关系更为密切的影子银行业务已得到控制,大部分国家已建立相关宏观审慎部门,并具备了一些政策工具可对整个金融体系进行监管和控制。此外,银行监管得到加强,特别是针对大银行的监管。银行处置机制得以完善,对取得政府紧急救援的预期也有所减少。
  报告还指出,随着金融体系持续演变,针对金融稳定的新威胁不断涌现,监管机构应保持对风险的密切关注。对金融科技和网络安全等新领域的监管工作应是重点所在,并且应继续关注资产管理等领域的审慎监管问题。
 
美国宣布审查外资收购新规
 
  据报道,美国财政部10月10日宣布,将拓宽对外资投资于美国关键技术的审查范围,以求保护美国技术专长,使其不落入中国等其他大国手中。
  在扩大后的审查制度下,只要目标企业涉及与27个行业(包括半导体、飞机制造和生物技术)相关的关键技术的设计、测试或开发,相关交易就必须向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简称CFIUS)报告。
  这些措施是美国财政部宣布的一个试点计划的一部分,此前美国国会通过一部打击某些外来投资的法律。按照新规则,CFIUS将被授权审查更广泛类型的交易,包括那些不构成完全控制一家美国企业的收购交易。
  所涵盖的投资包括让买家获取目标企业所持有的任何“实质性非公开技术信息”的交易,或者涉及关键技术相关决策权的交易。新制度还规定了对美国科技进行关键投资的强制性申报要求。
  尽管美国财政部强调这些规定并不针对特定国家,但在美中竞争越来越激烈期间,它们将被视为打击中国获取美国技术的企图的进一步尝试。
  CFIUS的成立初衷是审查对美国具有潜在国家安全威胁的外来投资,而新法律可能会大大增加其工作量。
  在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总统决定对约25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后,两国之间贸易紧张升级。白宫保留了提高关税税率和进一步扩大其范围的选择权。
  美国财政部称,在10月10日宣布的试点计划所涵盖的行业,具有战略动机的外来投资可能对美国“技术优势和国家安全”构成威胁。计划将从11月10日起施行,直至落实新法的最终法规在一年或更久之后颁布。
  在国会获得两党支持的新法律,已在8月份由特朗普签署。
 
美国房贷利率上升
 
  据悉,美国房地产市场一直是全球投资者心中重要的投资标的,在金融危机爆发10年之后,美国房价又回到高位,但却依旧笼罩在一片阴云之中。海外媒体10月10日披露,随着美联储多次加息,美国整体利率环境趋紧,主要利率特别是国债利率持续走高。在这种环境下,住房抵押贷款利率也呈现出攀升势头。市场数据显示,30年期美国住宅抵押贷款利率突破5%,而在一年前还处在4%下方,2016年甚至不到3.5%。
  虽然从历史数据来看,5%的住宅抵押贷款利率依然是较低水平,但有分析人士担心,考虑到如今美国楼市面临的其他挑战,这一利率水平可能令潜在住宅买家望而止步。NAR首席经济学家Lawrence Yun曾警告,房价过高、房贷利率抬升和库存短缺,既打击了首套房购买者的热情,也令“房价可负担性”正在成为一个危机。数据供应商ATTOM Data Solutions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美国住宅可负担指数为92,低于二季度的95和去年同期的102,并创下自2008年三季度以来的新低。与此同时,2018年三季度全美中位数房价为25万美元,同比上涨6%,是平均薪资增速的两倍。从2012年一季度触底以来,美国中位数房价累计上涨76%,同期的平均周薪涨幅仅为17%。
  穆迪分析师首席经济学家Mark Zandi表示,利率每上升一个基点都会影响房地产市场,过去一年利率的上涨已对单身家庭的住房需求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对于许多潜在购房者而言,房屋可负担能力也是个大问题。自今年年初以来,美国房屋销售量出现了下滑,许多市场的房价涨势正在放缓。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房产数据研究机构Attom Data Solutions的报告,因为无法支付贷款而被法院强制拍卖的住房数量也出现了抬头的趋势。
  市场对美国房地产市场的预期到底如何?这一点或许也在一定程度上在美国股市得到体现。
  今年以来,美股道指、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仍维持一定的涨幅,其中纳斯达克指数的涨幅超过12%。市场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以美国建筑产品和房地产开发商股票为投资对象的安硕美国住宅建设ETF已累计下跌27%,SPDR标普房地产开发商ETF的跌幅达21%。
美国霍顿房屋公司在次贷危机之前的年营收一度高达150亿美元,但次贷危机爆发后,销售额和净利润都大幅下降,2007至2009年出现了连续3年的亏损。但在2008年底开始,霍顿房屋公司的股价开始上涨,从3.7美元升至今年年初的52.8美元,但今年以来该股股价已经累计下跌近23%。此外,莱纳房产公司的股价更从今年年初的72美元跌至目前的44.3美元。
 
昔日零售业霸主Sears聘请咨询公司准备申请破产
 
  据知情人士10月10日透露,Sears Holdings Corp. (SHLD)已聘请M-III Partners LLC准备申请破产文件,最快可能于本周(10月8日-14日)提交申请。这家现金匮乏的公司一度是美国零售业霸主,如今正面临偿还债务的最后期限。
  上述人士称,精品咨询公司M-III Partners的员工过去数周一直在准备可能提交的申请文件。知情人士还称,Sears正继续讨论其他选项,仍有可能避免上法庭重组的局面。
多年来亏损累累的Sears10月15日有1.34亿美元的债务到期。Sears董事长兼首席执行长Edward Lampert可能会支付这笔款项来拯救公司,这位对冲基金经理是该公司最大股东和最大债权人,之前几次他也曾这样做过。
 
外界指欧洲电池业应汲取太阳能教训
  
英国《金融时报》10月11日刊发报道指出,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TL)等亚洲电池巨头在降低电池生产成本方面取得的进展将令欧洲的后来者更难进入。欧洲应努力将下一波电池创新商业化。
宁德时代在6月份的上市,成为亚洲股市难得的亮点。与之相比,今年也出现下滑的欧洲股市就无法依靠类似的领头羊来提振。
  欧洲能否提供世界级创新来吸引投资者,汽车业将是一块试金石。但随着全球都冲入电动汽车领域,该行业有可能过于依赖亚洲供应商。
  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在柏林最近的一次会议上,呼吁欧洲发展自己的电动汽车电池产业。这一呼吁早在多年前就该有了。宝马(BMW)和大众(Volkswagen)等公司已签订协议,从中国的宁德时代以及韩国的LG化学(LG Chem)和三星SDI(Samsung SDI)等制造商购买电池。这些公司还锁定了锂等关键原材料的供应,与世界各地的矿企签订了协议。
  瑞士制造商Leclanché的首席执行官阿尼尔·斯里瓦斯塔瓦(Anil Srivastava)表示:“如果我们不夺回创新,太阳能行业那一幕将再次重演。”他指的是全球产量最大的三家太阳能企业全是中国的。
  由于慷慨的补贴和银行贷款,中国企业在2010年至2015年期间生产了全球三分之二的太阳能电池板,这一扩张造成许多欧洲竞争对手破产。
  这段历史可能会重演。亚洲几大电池巨头正在全球扩大势力,LG化学在波兰建了一座工厂,宁德时代在德国建了一座工厂。它们在降低电池生产成本方面取得的进展将令欧洲的后来者更难进入。
  但情况本来可以是另一番景象。电动汽车所采用的锂离子电池是1980年由约翰·古迪纳夫(John Goodenough)等人在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发明的。但将其商业化的是索尼(Sony)。当时这家日本跨国公司与美国的联合碳化物公司(Union Carbide)成立了一家电池合资企业,但由于印度的博帕尔(Bhopal)灾难,联合碳化物公司出售了该业务。索尼收购了它,于是日本继续主导了该行业,随后是韩国。
  直到在特斯拉(Tesla)的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与他雄心勃勃的“超级工厂”(Gigafactory)的激励下,道达尔(Total)旗下帅福得(Saft)和位于斯德哥尔摩的Northvolt等公司才推出了它们的宏大计划,在欧洲建立电池工厂。
  在马斯克于近期犯下那些被广为报道的错误之前,特斯拉不断飙升的股票一直都是投资者的最爱。
  欧洲没有相应的科技公司来推动Dax指数、CAC 40指数或意大利证交所(Borsa Italiana)行情。
  这一局面可能被欧洲电池联盟(European Battery Alliance)改变,这是欧盟委员会负责能源的副主席毛罗什·塞夫科维奇(Maros Sefcovic)于去年推出的一项旨在加速欧盟电池生产的倡议。
  根据高盛(Goldman Sachs)的数据,到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电池销售额预计会从不足100亿美元增加到600亿美元。塞夫科维奇在今年早些时候乐观表示:“投资者需要知道,电池在欧洲是一个值得投资的项目。”
  目前欧洲与中国差距较大,虽然中国也是后来者。宁德时代总部位于福建省宁德市,由一家籍籍无名的企业成长为一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市值210亿美元的电池制造商,一部分要归功于北京的政府补贴。而瑞士上市的Leclanché的市值仅为1.53亿美元。
  但在欧洲能企盼取得进展之前,欧洲企业必须先解决电池工程师紧缺问题。这是一个需要围绕能量密度(即电池能量存储量)进行科技创新的行业。要使电动车与汽油车相比有竞争力,这一创新比人力成本重要得多。
  该行业对技术能力的需求使之需要工程师和博士人才,欧洲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知识,而北京已在《中国制造2025》(Made in China 2025)工业计划中瞄准这一领域。
  欧洲取得进展的方法之一是将下一波电池创新商业化,这需要将大学的研究带入企业。
  这是英国首相特里萨·梅(Theresa May)的目标,她上个月在英国零排放汽车峰会(Zero Emission Vehicle Summit)上宣布将拨款1.06亿英镑用于环保汽车和电池的研发。Leclanché正在与华威大学(Warwick University)合作,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报道最后呼吁人们能吸取太阳能行业的教训,也希望电池革命将给欧洲的科技行业增添动力。
 
软银洽购WeWork多数股权
 
  据知情人士10月9日透露,日本软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oftBank Group Corp.)正在洽购WeWork Cos.的多数股权,这将是对这家有八年历史的共享办公空间提供商的重大押注。
  知情人士称,这笔投资的总额可能为150亿至200亿美元,资金或来自软银旗下Vision Fund。Vision Fund规模达920亿美元,主要出资方为沙特阿拉伯和阿布扎比的财富基金以及软银,该基金去年通过44亿美元的股权投资已经持有近20%的WeWork股份,当时对该公司的估值为200亿美元。
知情人士表示,谈判情况会发生变化,不保证将达成协议。
WeWork于2010年在美国成立,专注于联合办公租赁市场。此前该公司已获得软银逾50亿美元注资。
 
·研究探索·
 
美货币政策正常化不会引致人民币大贬
 
据悉,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继续炮轰美联储,指责美联储加息步伐太快,并称美国经济没有通胀问题。迄今为止,美联储决策者基本上无视特朗普的批评,继续推进加息。而美联储继续加息,意味着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加速,这无疑会继续推升美元指数而让人民币汇率承压。有专家已经在讨论人民币汇率“破7”及其影响问题。
对此,证券时报10月11日刊发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王勇撰写的文章指出,美货币政策正常化过程不会引致人民币汇率大贬。
  眼下,人民币汇率承压的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受美联储继续加息政策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9月27日美联储公布加息25个基点,即由1.75%-2%的区间上调至2.00%-2.25%。这是美联储在今年年内的第三次加息,也是2015年12月美联储开启本轮加息周期以来的第八次加息。可以说,一直以来,就业和通胀数据是美联储决定加息节奏的关键驱动因素。目前美国失业率持续处于近40年来的最低点附近,而CPI仍保持上升势头,因此需要加息,这也是本轮渐进式加息的常规节奏。而且,美联储此次重新确认了未来进一步加息的预期,对2018年4次、2019年加息3次和2020年加息1次预期不变,并上调了今明两年的美国GDP增速预期。当然,如果未来通胀继续走高,美联储加息可能会变得更加激进。
  不过,有分析称,美联储继续加息而我国央行若继续按兵不动或反其道而行之,这将导致美元继续外流,从而加剧人民币狂贬态势,有可能迅速“破7”。再看中美贸易摩擦的最新进展情况。就在当地时间9月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声明,从9月24日起对价值约20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的关税,并威胁若两国无法达成协议,将从明年起把关税税率提高到25%。9月24日,中方发布了《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美经贸关系的基本事实,系统阐释中国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政策立场,阐释中美经贸关系互利共赢的本质,阐明美国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霸凌主义行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危害,展示中国坚定维护国家利益、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决心和意志。随后,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就此前发布的《白皮书》进行解读。发布会明确,所谓“美国吃亏论”站不住脚,美国进一步对价值20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关税,会对中国经济带来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个别行业和地区受影响还会比较大。但风险总体可控,中国经济完全有能力通过扩大内需促进高质量发展来对冲影响。
  10月7日,中国央行宣布自10月1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城商行、非县域农商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当日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尽管本次降准仍属于定向调控和对冲操作,但此举能够进一步优化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结构,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力度。10月8日,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加快退税进度的措施,为企业减负、保持外贸稳定增长。即从2018年11月1日起,按照结构调整原则,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将现行货物出口退税率为15%的和部分13%的提至16%;9%的提至10%,其中部分提至13%;5%的提至6%,部分提至10%。进一步简化税制,退税率由原来的七档减为五档。加之,9月26日,中国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揭牌成立,又为进一步破解小微企业和“三农” 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探索了一条财政和金融协同发力的新路。可以说,自9月以来的一系列政策的核心,都在于降低企业税负,减轻企业负担。总之,只要中国经济完全有能力通过扩大内需、支持实体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来对冲上述影响,则美元大幅外流和人民币大幅贬值的情况就不可能发生。换言之,只要中国经济无虞,人民币汇率就无忧。
  更何况,离岸央票或将发行,更能有效管理离岸人民币汇率走势。2018年9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金融管理局签署了《关于使用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发行中国人民银行票据(以下简称“央行票据”)的合作备忘录》,旨在便利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发行央行票据,丰富香港高信用等级人民币金融产品,完善香港人民币债券收益率曲线。下一步,双方将继续合作推进相关工作。央行票据是中央银行为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是由中央银行发行、期限较短的债券,符合流动性管理的特点。这类债券的期限最短3个月,最长3年。从过往的在岸央行票据的情况来看,央行票据发行规模“削峰填谷”的特点比较明显,即在流动性较为紧张时期,央行通过央行票据的净融资额为负数、央行票据到期兑付对市场提供流动性;流动性较为宽松时,央行通过额外发行央行票据收紧流动性,从而达到流动性管理的目的。这次,离岸市场央行票据的发行有助于丰富香港高信用等级人民币金融产品,完善香港人民币债券收益率曲线,特别是在2014年、2015年点心债发行高峰过后,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上的发行规模、种类都有所缩减,离岸央行票据的发行将丰富离岸人民币债券品种,更能有效管理离岸人民币汇率走势。
  下一阶段,如能够更好发挥“逆周期因子”在稳定人民币汇率方面的“定海神针”作用,加强对人民币汇率预期引导与管理,促使市场预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继续深化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增加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弹性,充分发挥价格杠杆调节市场供求、促进外汇市场自我平衡的功能,则中国就一定能有基础、有能力、有信心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社团工作·
 
证券基金经营机构须公布债券交易人员相关信息
 
10月10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关于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公示债券投资交易相关人员的通知》显示,为加强对债券交易人员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公募和资管业务参与债券交易,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现要求各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公示债券交易人员相关信息,包括公示人员范围、公示信息、公示机制等。
 
中证协、中基协制定债券投资交易业务内控指引
 
据悉,中国证券业协会会同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制定起草的《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债券投资交易业务内控指引》(下称《指引》)已从10月8日起向行业内部征求意见。
  《指引》对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开展债券投资交易相关业务提出了总体要求,在机构债券投资交易相关业务的内控体系、风控管理、业务管理、人员管理、自律监管等方面也制定了细化的规定。
  据了解,《指引》目前尚在行业内部征求意见阶段,全文并未公开。完成行业内部征求意见,并经修订完善后才可发布实施。
  事实上,监管部门从去年底起就着手不断强化对市场机构债券投资交易业务的监管。2017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 银监会 证监会 保监会关于规范债券市场参与者债券交易业务的通知》(银发[2017]302号,下称《通知》)。多部门制定发布《通知》,意在督促各类市场参与者加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健全债券交易相关的各项内控制度,规范债券交易行为,并将自身杠杆操作控制在合理水平。其适用对象包括场内、场外符合有关规定的境内合格机构投资者,以及非法人产品的资产管理人与托管人;适用范围包括现券买卖、债券回购、债券远期、债券借贷等符合规定的债券交易业务。
  与此同时,证监会也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债券交易监管的通知》,对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参与债券交易的行为作出了细化的规范。
  业内人士分析,中证协、基金业协会制定《指引》,是从自律管理的层面进一步细化上述通知提出的要求,从可操作性角度方面完善规则体系,促进各类市场机构参与债券投资交易业务时的内控及风险管理水平提升,规范债市交易行为。
 
中物联与京东联合发布中国电商物流运行指数
 
  据悉,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京东集团10月8日联合发布的调查显示,2018年9月份中国电商物流运行指数为112.3点,比上月回升0.1个点。从9个分项指数看,总业务量指数、农村业务量指数、库存周转指数、满意度指数、实载率指数和成本指数比上月回升,物流时效指数、履约率指数和人员指数比上月回落。
  具体而言,电商物流需求连续回升。9月份总业务量指数为134.2点,比8月回升2个点,比7月回升3.6个点,其中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环比回升0.4、1.9和2.5个点,中部小幅回落0.3个点。9月份,电商物流农村业务量指数为129.3点,比上月回升1.1个点,其中中部地区为141.1点,比上月回升3.9个点,其他地区有所回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王微所长认为:9月份,受国庆、中秋等节假日带动,电商物流需求加速增长,总业务量同比增长35%左右,电商农村物流业务量同比增长30%左右,物流业务中副食品、酒水饮料和服装类需求增加,节假日因素对电商物流需求提振作用明显,三季度以来电商物流运行企稳态势得到进一步巩固。
王微还表示,在需求回升的同时也要关注人员和成本变化情况,一是人员指数连续回落,9月份人员指数为105.2点,比上月回落0.4个点,企业反映出用工需求增加明显,但有效供给不足;二是成本指数连续回升,9月份成本指数为104.9点,比上月回升2.9个点,反映企业经营成本压力有所加大。

近期财经动态

活动预告更多>>
热点关注更多>>
项目推荐更多>>
栏目总排行
省企联动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