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服务中心 > 财经动态 > >> 财经动态 第185期

财经动态 第185期

目 录
•国内财经•  
习近平要求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
国资委力争2017年底前央企集团基本完成公司制改制  
五部门发文支持老工业城市及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 
四部委发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  
发改委第七批专项建设债重启  
明年起食盐价格全面放开  
“十三五”我国将重点实施十大林业科技工程  
两部委宣布16个行业完成去年淘汰过剩产能目标  
北上广深发布网约车管理细则征求意见稿  
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发展总体规划获批 
广西通过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  
•企业动态•  
深圳国资拟海外收购新加坡ACR
新希望集团成立澳新总部  
海航斥资百亿美元收购CIT旗下飞机租赁业务  
法院强裁批准赛维重整方案
•海外经济•  
贸发会议预计今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将大幅下滑
欧盟批准气候变化《巴黎协定》
英国政府批准页岩气水力压裂开采项目 
•研究探索•  
中国房地产调控必须祭出重拳 
•社团工作•  
陆家嘴区块链金融发展联盟成立
 
 
 
 
 
 
 
 
·国内财经·
 
习近平要求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9日下午就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加快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加快提高网络管理水平,加快增强网络空间安全防御能力,加快用网络信息技术推进社会治理,加快提升我国对网络空间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朝着建设网络强国目标不懈努力。
  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深刻改变着全球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安全格局。世界主要国家都把互联网作为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的重点,把互联网作为谋求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方向。
  习近平强调,网络信息技术是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的技术创新领域,是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我们要顺应这一趋势,大力发展核心技术,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完善网络治理体系。要紧紧牵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抓紧突破网络发展的前沿技术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进国产自主可控替代计划,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要改革科技研发投入产出机制和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实施网络信息领域核心技术设备攻坚战略,推动高性能计算、移动通信、量子通信、核心芯片、操作系统等研发和应用取得重大突破。
  习近平强调,世界经济加速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我们要把握这一历史契机,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要加大投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习近平指出,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不断发展,使互联网的社会动员功能日益增强。要传播正能量,提升传播力和引导力。他指出,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社会治理模式正在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我们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在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以推行电子政务、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等为抓手,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用信息化手段更好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决策施政。
 
国资委力争2017年底前央企集团基本完成公司制改制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10月9日在做强做优做大中央企业学习研讨会上表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国有企业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以增强活力、提高效率为中心深化改革,做强做优做大中央企业。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有企业改革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肖亚庆说,深化国企改革要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依法落实企业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
  他表示,增强活力、提高效率,必须解决好委托—代理关系问题,形成运行灵活、约束有效的经营机制,要牢牢把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关键,力争2017年底前中央企业集团基本完成公司制改制。
  肖亚庆说,要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引入非国有资本,推动中央企业形成更加有利于参与市场竞争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要进一步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以推进董事会建设为重点,推动企业建立健全权责对等、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
  他还说,必须加快转变国资监管方式,尽快实现从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下一步国资委将把工作重点转到管好国有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上来,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重大风险事件发生,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五部门发文支持老工业城市及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
 
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信部、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开发银行5部门10月9日联合印发《关于支持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推动上述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实施路径、重点任务和配套政策措施进行了部署。
  按照《意见》,将以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创新活力为重点,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改造提升“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探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再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建立健全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机制、平台支撑体系,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集群。
  在支持传统优势产业改造上,推进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大力实施精益制造和智能化改造试点示范,推动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力、有度、有效落实“三去一降一补”工作任务,依法依规淘汰钢铁、煤炭等原材料工业落后产能和处置过剩产能;积极降低企业负担,促进企业联合重组和困难企业退出,引导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培育发展特色产业集群。
  在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上,重点支持发展“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10个重点领域,深入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大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汽车、能源、装备制造、生物等传统优势领域的融合创新,鼓励创新军民融合的发展模式。支持企业通过合作建设创新中心、并购境内外研发企业等措施提高技术研发能力。
  在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合作上,支持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积极承接有利于延伸产业链、提高技术水平、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充分吸纳就业的产业,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向具备条件的城市转移生产能力,引领配套协作企业同步转移;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支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推动优势产业产品、技术、标准等“捆绑式”走出去;加强开放平台建设,优化外商投资结构,支持与省域中心城市加强产业配套、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能源保障等领域合作,形成错位发展、分工协作的格局。支持毗邻的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在相对集中的成片区域内试点加强二、三产业融合合作与协同发展,促进要素流动和资源整合,强化产业链上下游的衔接配套,推进共同转型。
  在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上,推广工业设计、定制化服务、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新模式,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培育科技、物流、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拓展金融产品和服务,大力发展工程咨询、信用调查、技术产权交易等专业服务,大力发展工业文化,重视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引导与科普教育、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相结合,鼓励改造利用老厂区、老厂房、老设施及露天矿坑等,建设特色旅游景点,发展工业旅游。
 
四部委发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
 
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日前出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专项规划在基本原则中提出,充分尊重沿线国家发展需求,积极对接沿线国家的发展战略,共同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共享科技成果和科技发展经验,打造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共同繁荣。突出科技人才在支撑“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关键核心作用,以人才交流深化科技创新合作,激发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深化合作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聚焦战略重点,有序推进,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科技创新合作政策,集中力量取得突破,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专项规划明确了“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的近期目标,用3-5年时间,科技人员交流合作大幅提升,来华交流培训的科技人员达到15万人次以上,来华工作杰出青年科学家人数达到5000名以上;与沿线国家就深化科技创新合作、共同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形成广泛共识,与重点国家合作规划、实施方案基本形成,并签署合作备忘录或协议;建设一批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中心)、技术转移中心、技术示范推广基地和科技园区等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平台,鼓励企业在沿线国家建成若干研发中心,重点项目实施初见成效。
  专项规划提出的中期目标是用10年左右时间,重点突破,实质推进。以周边国家为基础、面向更大范围的协同创新网络建设初见成效,形成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人才的良好环境,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中心)、平台网络建设等投入使用并发挥成效,重大科技合作项目取得重要成果,重点产业技术合作推动下的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初步形成,“一带一路”创新共同体建设稳步推进。
  同时,专项规划明确了在农业、能源、交通、信息通信、资源、环境、海洋、先进制造、新材料、航空航天、医药健康、防灾减灾等重点领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
 
发改委第七批专项建设债重启
 
知情人士10月10日披露,此前放缓的专项建设债已经重启。今年8月发改委对专项建设债的实施效果进行调研摸底,并已于9月底下发新的执行方案;国开行、农发行新发行的专项建设债将按照新方案执行。
  针对前期实施中暴露的一些问题,新的专项建设债执行方案对资金投向和贴息率做出了调整,更强调精细化和定向化。
  前六批专项建设债是由中央财政贴息90%。知情人士透露,方案调整后,新的贴息政策针对不同的项目类型,分为几个贴息档次,最低档的是零贴息,最高档仍然是贴息90%,其他档次分别是贴息70%、50%;在资金投向方面,更加强调供给侧改革的导向,更侧重于高科技、新型制造业、产能升级行业等。
  专项建设债最初计划三年内发行1万亿元至1.5万亿元,但在执行中规模已扩大。截至目前已发放六批专项建设债,共1.8万亿元。今年4月各地申报6000亿元的第六批专项建设基金项目后,本应于7月开始申报和投放的第七批专项债,一直未有音讯。
  据悉,由于专项建设基金大量投向了县级平台,且利率比地方政府专项债更低,其实质仍是政府融资平台的变相低息贷款,相关部门对此颇有微词。此外,专项建设基金极低的资金成本和配套政策性银行贷款,对社会资本和商业银行贷款也有一定挤出效应。
  作为精准调控扩大有效投资的政策工具之一,在发改委的推动下,专项建设债于2015年8月提出,最初是由国开行、农发行向邮储银行等定向发行的专项债券,由中央财政贴息90%,类似于准国债。资金用途定向为专项建设基金,该基金再用于项目资本金、股权投资和参与地方投融资公司基金。使用资金的企业每年仅需承担1.2%的成本,期限长达10年-20年。
  据了解,今年年初专项债已经取消了定向发行范围,在市场公开发行。“是和普通金融债一样发行,投资机构是看不出来的,只有发行专项债的开行和农行对这些专项债进行内部管理。”前述知情人士透露。
  从今年一季度开始,专项建设基金的项目申报范围亦有所变化,从五大类33个专项调整为五大类28个专项,调减了地下综合管廊、城镇配电网建设改造、城市停车场、油气基础设施及产能建设、西南水电基础设施建设、危险化学品改造、园区循环化改造7个专项;增加异地扶贫搬迁和充电桩建设两类项目。
 
明年起食盐价格全面放开
 
据悉,在《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公布五个月后,国家发改委10月9日明确,自2017年1月1日起,放开食盐出厂、批发和零售价格,由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成本、食盐品质、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自主确定。
  这是继2014年小工业盐价格管制放开后,盐业价格的再次改革,至此中国所有盐产品价格将全面放开。
  本轮盐业体制改革的背景是,盐行业长期产能过剩。据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中国原盐产能11345万吨,消费量为8876万吨,其中食盐消费量仅为1000万吨左右。中国食盐市场供应主体较多,登记注册的盐业生产企业有300家左右,流通企业更是超过4000家。
  东吴证券研究院马浩博认为,价格放开后,普通食盐的价格会由于各方抢占市场出现下滑,但目前盐价较低且食盐是必需品的特性,决定了消费者对其价格敏感度很低。
  放开食盐价格只是本次盐改的内容之一。今年4月公布的改革方案确定,取消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只能销售给指定批发企业的规定,允许生产企业进入流通和销售领域,自主确定生产销售数量并建立销售渠道,以自有品牌开展跨区域经营,实现产销一体,或者委托有食盐批发资质的企业代理销售。
  被称为“中国盐业反垄断第一律师”的邹佳莱称,允许生产企业销售食盐,盐矿产出的盐可以直接进入调味品加工厂,甚至是大型超市,简化甚至省去了批发环节,食盐价格将下降。
  不过,本轮改革并没有完全取消专营制度,低于市场预期。生产和批发环节虽然取消了指定销售制度,但仍坚持专营,尤其是批发环节,除了现有的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将不再核准新增食盐批发企业。
 
“十三五”我国将重点实施十大林业科技工程
 
国家林业局日前披露,“十三五”期间,我国将重点组织实施十大林业科技工程,大幅提升林业科技整体实力。
  林业种业科技工程。重点开展林木种质资源保存与评价,育种研究,加速新品种的良种化应用。
  林业生态建设科技工程。重点开展天然林保育与恢复、重要湿地保护与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关键技术研究。
  森林资源高效培育与质量精准提升科技工程。重点开展速生用材林、林业特色资源高效培育以及国家储备林建设、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关键技术研究。
  林业产业升级转型科技工程。重点开展木竹高效加工利用、林业生物质能源和材料开发、森林旅游与休闲康养产业发展等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林业装备与信息化科技工程。重点开展林业装备和林业信息化等关键技术研究,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
  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工程。重点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示范行动、精准扶贫富民行动、科技服务行动等,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体系建设。
  林业标准化提升工程。重点开展标准实施示范行动、林产品质量提升行动等,推进林业标准体系建设。
  林业知识产权保护工程。重点开展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林业生物遗传资源保护等,构建林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
  林业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工程。着力加强创新、转化、服务三类科技平台建设,提高科技基础条件能力,保障林业科技创新发展动力。
  现代林业治理体系支撑工程。强化林业发展战略、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研究,提升林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两部委宣布16个行业完成去年淘汰过剩产能目标
 
工信部、国家能源局10月9日公告称,经考核,电力、煤炭、炼铁、炼钢等16个行业均完成了2015年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目标任务。
  公告称,经考核,电力、煤炭、炼铁、炼钢等16个行业均完成了2015年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目标任务。全国共淘汰电力527.2万千瓦、煤炭10167万吨、炼铁1378万吨、炼钢1706万吨、焦炭948万吨、铁合金127万吨、电石10万吨、电解铝36.2万吨、铜冶炼7.9万吨、铅冶炼49.3万吨、水泥(熟料及粉磨能力)4974万吨、平板玻璃1429万重量箱、造纸167万吨、制革260万标张、印染12.1亿米、铅蓄电池(极板及组装)791万千伏安时。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完成了2015年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目标任务。
 
北上广深发布网约车管理细则征求意见稿
 
  10月8日,北上广深发布了网约车管理细则征求意见稿,对网约车驾驶者、网约车准入门槛等进行规定。其中,北京和上海还限定了司机的户籍与车辆牌照,也就是京籍挂京牌拿京本,沪籍挂沪牌拿沪本。
  征求意见稿一出,滴滴即表示,在41万激活的上海网约车驾驶者中,只有1万人是本地人。明确户籍的规定,将会导致司机大幅减少,从而缩减车辆供给,最终将会带来车费飙升,加大乘客的出行成本。相比之下,神州专车淡定得多,认为北京上海等地网约车新规对其并未产生太大影响,但认为户籍规定确实有些严格。
  业内人士表示,无论是限制车辆准入年限还是限制驾驶者户籍,无疑提高了网约车准入门槛,与之前网约车合法化、鼓励网约车发展的思路不同。其实不然,之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要根据城市特点,综合考虑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交通拥堵状况等因素,对出租车实行动态监测与调整机制,逐步实现市场调节,同时巡游车与网约车都要控制合理的运力规模与结构。
  准入门槛的设定或提高虽然会导致运营车辆减少、出行效率降低等情况出现,但更多的还是要解决网约车迅猛发展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以及大量外地车涌入所导致的交通拥堵等问题。因为,无论哪个城市,出台相关政策都是以更好地治理城市为目的。无论是早前的鼓励网约车发展政策也好,还是此次网约车准入门槛提升也罢,缓解交通拥堵都成为政策基调。
不过,网约车应市场需求而诞生,成为出租车、公交车等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补充,新规一旦通过带来的网约车车辆骤减、价格飙升等问题也不可忽视。因此,如何在控制车辆规模、缓解交通拥堵与规范网约车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网约车管理重中之重。
 
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发展总体规划获批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正式批复《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发展总体规划(2016-2030年)》。
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地区,将着力打造健康服务业、健康制造业、健康农业三大板块。到2030年,全面建成“医、药、养、健、游”五位一体发展格局,努力形成国际知名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
 
广西通过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近日通过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将严格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着力推动形成“一区两通道三基地”能源发展新格局。
该规划提出,将严格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到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力争控制在1.22亿吨标准煤以内。其中,煤炭消费量5717万吨标煤,石油消费量2433万吨标煤,天然气消费量864万吨标煤,非化石能源消费量2650万吨标煤,其他能源536万吨标煤。
  该规划还提出,“十三五”将着力推动形成“一区两通道三基地”能源发展新格局。“一区”即创建全国清洁能源示范区;“两通道”即打造全国“西电东送”骨干通道、“一带一路”能源资源合作通道;“三基地”即建设北部湾能源生产储运基地、桂东北新能源产业化基地、桂西桂中水电基地。为此,广西将重点推进优化能源结构、能源消费转型、能源扶贫、能源科技创新、能源区域合作、加快电力体制改革等六大任务。
 
·企业动态·
 
深圳国资拟海外收购新加坡ACR
 
10月5日,深圳国资旗下两家投资公司宣布,拟通过合资成立的特殊目的公司(SPV公司)亚洲资本控股有限公司收购ACR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CR”)。
  亚洲资本再保险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亚洲再保险)是此宗收购中最具价值的资产。亚洲再保险总部位于新加坡,位居全球再保险公司50强,是ACR的全资子公司。
  对于此宗交易金额、收购股权比例以及收购方式,深圳方面并未对外进一步披露。据接近交易的人士称,金额接近10亿美金,相关的合作还需要进一步磋商。目前ACR的四家主要股东为3i集团 (3i Group plc) 及其附属公司、马来西亚国库控股公司、丸红株式会社和淡马锡控股公司。
  参与收购ACR的买家背后分别是深圳市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前海金控”)和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深投控”),两家公司均是深圳市全资拥有的国有投资平台。在SPV公司,前述两家公司各持有50%股权。
  前海金控提供的文字材料显示,此次收购ACR的条款已经过主要股东同意,后续经监管机构等有关部门审批后,将签订正式的收购协议。目前,ACR旗下的亚洲再保险受到新加坡金融监管局的监管。
  ACR成立于2006年11月,是一家专门提供风险解决方案的公司,创立之初成功筹集资本6.2亿美元资本,彼时是亚洲有史以来最大的初创私募投资。旗下拥有两家全资子公司,即总部位于新加坡的亚洲再保险和位于上海的和生企业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另外还有两家联营公司。
 
新希望集团成立澳新总部
 
据悉,中国新希望集团澳新平台总部10月6日在悉尼正式成立。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介绍,该集团业务涵盖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澳大利亚是投资重点之一。
  在过去五年多时间里,新希望集团不断加快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投资步伐,其中包括全资收购拥有27年历史的澳大利亚保健品牌ANC;收购澳大利亚第四大牛肉加工商基尔科伊畜牧业公司,并合资成立澳大利亚鲜奶控股有限公司。此外,新希望集团还将在悉尼北部投资房地产开发,打造一座43层的地标性建筑,并且在未来继续扩大对悉尼房地产的投资规模。
  刘永好介绍,除畜牧业和房地产外,新希望集团还对澳大利亚的医疗、电影后期制作、体育及文化等领域产生兴趣。“为此我们成立澳大利亚的办公室来搜集这方面的信息,看看哪些适合集团的投资和发展”。
新希望集团创立于1982年,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集团之一,产业覆盖领域从饲料生产跨入农业科技、食品加工、渠道终端、设施建设、金融服务等。
 
海航斥资百亿美元收购CIT旗下飞机租赁业务
 
  10月6日,海航集团旗下Avolon Holdings宣布,将斥资1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66.85亿元)收购美国金融租赁公司CIT Group旗下的飞机租赁业务,借此跻身全球第三大飞机租赁公司。这是继全资收购Avolon之后,海航集团在飞机租赁业务上的又一大笔收购。
  Avolon是渤海金控的全资子公司。该公司称,这笔交易预计在明年第一季度完成,并且已经得到渤海金控第一大股东海航集团的支持,但仍待股东大会批准。
  Avolon的首席执行官Dómhnal Slattery表示:最新达成的这笔交易将令Avolon的规模增长一倍。合并后,Avolon将拥有910架飞机,总价值超过4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67.46亿元),将成为全球第三大飞机租赁公司,仅次于GE旗下飞机租赁公司GECAS和荷兰飞机租赁公司AerCap。
  据悉,除了国银金融租赁、中国飞机租赁和中银航空租赁等银行系的飞机租赁公司之外,航空公司自身也开始越来越多介入飞机租赁业务,包括东方航空、吉祥航空、春秋航空、中国国航等都先后成立了自己的金融租赁公司。
  海航集团是中国第四大规模的航空公司。2015年11月份,渤海金控以162.39亿元的价格要约收购Avolon100%股权,并于2016年初完成对Avolon的并表,由此成为全球第四大飞机租赁公司。在此之前,渤海金控的飞机租赁业务排在全球前十名以外。
 
法院强裁批准赛维重整方案
 
据报道,由于二次表决未获有财产担保债权组和普通债权组通过,江西赛维重整破产管理人已报请新余市中院强制裁定批准,而新余市中院也已于9月底对3家公司的重整方案做出强裁判决,国庆节后将向各债权行递送民事裁定书。
  新余市中院认为,债务人重整成功有利于化解其债务危机,“有利于提升和促进江西省乃至全国光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又有利于维持和增加就业,有利于社会稳定”。
  去年11月,新余市中院宣布,赛维集团旗下光伏硅、多晶硅、高科技、高科技(新余)四家公司实施破产重整。破产管理人由新余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的破产清算组担任。
  除多晶硅公司由于不具备重组条件,走向破产清算外,其余三家公司重整方案于今年8月正式出炉。方案显示,光伏硅普通债权清偿率约为11.5%,高科技为6.6%,高科技(新余)为3.4%,以上3家公司的金融债权分别为77亿元、165亿元和28.3亿元。整体来看,3家公司金融类债权综合平均清偿率为14.75%,这意味着,债权行后续确认的损失或达230亿元。毫无疑问,上述重整方案在随后的第一轮表决中遭到多数债权银行的否决。
  9月初,破产管理人将微调后的三家公司重整计划陆续以邮件形式发送给各债权行,并要求债权行在收到投票表后7天内对草案修改稿投票表决。彼时这一举动就已令多数债权银行感到不安。按照企业破产法相关条款,未通过重整计划草案的表决组再次表决仍未通过重整计划草案,但草案符合相关条件的,管理人可报请当地法院强制裁定批准。
  而最终的结果也显示,各债权行在9月中旬的新一轮表决中依旧投出反对票,有财产担保债权组、普通债权组均未通过重整方案。
  经法院裁定批准的重整计划,对债务人和全体债权人均有约束力。换句话说,债权银行已经没有更多选择的余地了。
  由于新余市中院定于节后向债权行发送民事裁定书,而债权行联系人上报总行,总行各部门决策均需要时间,因此债权行如何应对尚未可知。
但有债权行人士称,一方面接受法院裁决,准备相关后续债转股工作准备;另一方面,由于债权行损失较大,后果极有可能是银行间市场等融资渠道最终对赛维集团关上大门;此外,部分债权行此后对新余区域的信贷政策可能加上“紧箍咒”。
 
·海外经济·
 
贸发会议预计今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将大幅下滑
 
据报道,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10月6日发布最新一期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预计2016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可能较去年下滑10%至15%,降至1.5万亿到1.6万亿美元之间。
  贸发会议秘书长穆希萨·基图伊表示,全球FDI的下滑趋势令人不安,因为全球经济正急需投资拉动和刺激。
  报告解释说,2016年FDI下滑主要反映出全球经济脆弱、整体需求持续疲软、部分大宗商品出口国经济增长缓慢,以及部分跨国企业营收暴跌等。
  报告同时预计,2017年全球FDI将出现反弹,2018年将超过1.8万亿美元,但仍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峰值。
  从地区来看,2016年非洲地区FDI流入有望恢复增长,而亚洲发展中国家和拉美地区FDI流入预计将减少。2015年发达经济体FDI流入增长迅猛,但今年它们可能无法维持强劲增长势头。
  报告还预计,二十国集团成员2016年FDI流入将缩减5%至10%,亚太经合组织成员FDI流入将下滑15%至20%,但金砖国家FDI流入有望增长约10%。
今年6月贸发会议发布的《2016世界投资报告》显示,得益于全球跨境并购增长,2015年全球FDI总规模达1.76万亿美元,较前一年增长38%。
 
欧盟批准气候变化《巴黎协定》
 
  10月4日,正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的欧洲议会全会以压倒性多数票通过了欧盟批准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决议,欧洲理事会当天晚些时候通过书面程序通过了这一决议。这意味着《巴黎协定》已经具备正式生效的必要条件。
  欧盟将于10月7日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交存批准文书。届时,欧盟批准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决定将正式生效。
  按规定,《巴黎协定》将在至少55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至少约55%)交存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文书之日后第30天起生效。
  截至10月3日,已有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约52%的62个缔约方批准了该项协议。数据显示,欧盟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2%,欧盟的批准意味着《巴黎协定》将能在11月7日摩洛哥马拉喀什开幕的第22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前正式生效。
  9月30日,欧盟成员国环境部长在布鲁塞尔开会,同意“快速”批准《巴黎协定》。这一程序使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在所有成员国完成各自国内批准程序前批准《巴黎协定》。欧盟目前已有德国、法国、奥地利、匈牙利等7个成员国批准《巴黎协定》,其他成员国也将相继启动批准程序。
  去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巴黎协定》。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第二份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协议,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了安排。
 
英国政府批准页岩气水力压裂开采项目
 
据悉,英国政府10月6日批准一项页岩气水力压裂开采项目,被认为是英国页岩气产业政策方面的一项重要决定。
  英国社区与地方政府大臣赛义德·贾维德当天批准一项位于英格兰北部兰开夏郡的页岩气开采项目,项目将有利于提高英国的页岩气产量,但增加了人们对于当地环境污染和地震的担忧,环保主义者和当地活动组织对这一决定表示不满。
  去年,兰开夏郡当地政府由于担心对环境和交通等方面带来负面影响,拒绝同意包括该项目在内的两个页岩气开采项目,目前另一项目仍未放行。
  贾维德当天表示,页岩气产业将支持数千个就业机会,并降低英国对能源进口的依赖。项目运营方说,这一项目已经通过了环境影响评估,包括噪音、交通、水源和排放等方面。
  页岩气开采在英国一直存在争议。2011年,水力压裂技术在英国被叫停,直到2012年暂停禁令取消,英国页岩气开采才逐渐恢复。
 
·研究探索·
 
中国房地产调控必须祭出重拳
 
中国对外经贸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苏培科10月9日在FT中文网撰文指出,中国房地产调控必须祭出重拳。
  中国的不动产登记制度已经喊了好几年,但各部门和各地阳奉阴违,并未采取实质性动作,毕竟在中国拥有多套房的人大都非富即贵,算是既得利益者,要想实质性推动确实不易。不过在近日,中国房地产市场迈入非理性疯狂之后,一些地方政府迫不得已开始着手不动产登记。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9月28日发布消息称:自10月8日起,上海市将全面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届时,房地产登记将改为不动产登记,房地产产权证书和登记证明将停止发放,代之以颁发《不动产权证书》和《不动产登记证明》。下一步可能更多的地方政府会效仿上海的做法,但如果不进行全国一盘棋的统计登记,不搞实质性的大数据库和以房反腐,各地的分散登记和想以此来震慑房价上涨,其作用是有限的。而且这轮房地产传销式的上涨,已经让一些“原罪房”解套了,但为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和避免房价失控带来的社会灾难,在房地产市场深度反腐和建立中国不动产大数据库迫在眉睫。
  防止房地产将中国带向灾难
  中国社会的安危现已经被房地产市场严重绑架了,中国楼市的非理性程度日益高涨,内地房价在中介机构传销式的推动下,一天一价,使得持币观望的民众彻底被诱惑进来,让很多开发商解套,但银行作为按揭杠杆的提供方,不但没有悬崖勒马,反而在助推中国房地产泡沫越变越大。如此一来,中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不断增加,中国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越来越明显,老百姓的财富配置越来越畸形,从全民炒股又转入全民炒房,其疯狂程度与去年股市5000点时的状态并无二致,如若再不重视改革和继续放纵房价暴涨,房价调整也不是没有可能,一旦出现像去年股市的调整,其灾难程度远大于股灾。
  或许有人会说,现在能买房的大都是手里有钱的人,即使调整也不会一无所有;也有说中国房地产跌不下来,因为这么多钱没有地方可去,不炒房炒啥?
  这轮中国楼市的快速上涨与流动性推动不无关系,而且与去年股市5000点的相似之处都是用高杠杆驱动的,而楼市的杠杆率远高于股市,一旦房价出现调整很多人前半辈子的财富就会被洗劫,而且中国的房地产按揭贷款是无限连带责任,缺乏个人信用破产制度,一旦房价大幅调整,很多人后半辈子的财富和下一代的财富都会被绑架进来,其影响和危害异常深远。
  房价越高实体经济越贫瘠,房价的快速上涨会大量吸引实体领域的资金进入,尤其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实体经济增速下行的背景下,房地产对实体经济和其他领域的投资挤出效应异常明显。
  房地产领域深度反腐迫在眉睫
  当前,要想拦住失控的房价和迈入险境的房地产,必须要动用重拳,及时构建中国的不动产数据库,以房反腐、审计过去10年的土地出让金,斩断房价飙升的利益链条,让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
  或许有人说,在目前保增长的情况下抑制房价会影响中国经济,其实从这轮房价疯涨来看,房价飙涨并未对增速下行和L型的中国经济起到多大的带动作用,反而成了击鼓传花的传销行为。另外,也有人担忧一旦在这个领域进行深度反腐,会得罪一堆的利益集团,但为了中国房地产的理性和中国社会的安危,这已是迫不得已。
  当务之急,尽快启动全国层面的不动产登记和构建不动产数据库。其次,应该尽快审计过去十年的土地出让金和构建全国性的土地公开交易平台。
  楼市调控必须转向供给管理
  中国房地产过往的调控已经证明是失败的,目前不能再简单地实施需求管理,而应该尽快采取需求和供给相结合的管理方式。
  首先,在进一步强化和规范需求调控的同时,应该强化供给管理。中央财政应该增加保障性住房专项补助资金的数量,并带动各地方政府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大保障性住房、廉租房和公租房的总供给,以平抑市场的需求。
  其次,应该让国有企业全部退出商品房开发领域,通过公开的招投标方式,让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国企和央企去承担政府的保障性住房建设。目前,国企和央企介入商品房开发领域,他们借助各种特权和垄断,拿着全民所有制的资产,不计成本地拉抬地价、炒高房价、获取垄断利润,与民争利,而政府的调控政策往往会被这些权贵既得利益者对冲。
  第三,应该尝试征收物业税、空置税和提高遗产税,增加多套房拥有者的持有成本,用税收杠杆迫使其释放存量房和空置房,平抑畸形的市场供需格局,以保障市场的公平与效率。
  第四,应该尽快完善中国的房屋租赁市场,在规则方面不妨借鉴德国的经验,对房屋租赁用严格的法律条文来界定成“使用租赁”和“收益租赁”,对“使用租赁”的胡乱涨价行为要加以限制,用法律法规来保障普通民众租赁住房的需求和利益。
把货币池子从房地产转向资本市场
  决策层一再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多次定向放松,从目前的效果来看,央行放出来的流动性几乎都被房地产卷走。中国的广义货币M2在2000年的时候是13万亿元人民币,2016年M2是150万亿元,16年的时间M2总量翻了10倍,但是却没有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但中国的房价在这16年间普遍出现了10倍的涨幅,尤其一线城市涨幅更加惊人,中国的房地产从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变成了货币蓄水池,严重扭曲了产业结构和错误引导了资产价格,目前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异常严重。很多地方的房价已经严重超越了理性的承受范围,真实的刚需和上班族根本买不起房了。
  当务之急,中国宏观层面究竟该如何对冲楼市风险?再用按下葫芦浮起瓢的调控措施显然已经来不及了,只能加快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技术创新,让实体经济尽快摆脱困境,阻止流动性继续大量流入楼市,加快政府保障房的供给力度和扶贫力度,确保社会秩序和市场有序有效,加快引导资金流入股权投资和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争取用投资收益来吸引流动性,把货币池子从房地产转向资本市场,尽快让中国经济摆脱危局。
 
·社团工作·
 
陆家嘴区块链金融发展联盟成立
 
据悉,区块链技术正在成为各行业突破再造的新风口,金融业更是敏锐捕捉到其作为底层架构的价值所在。10月9日,“陆家嘴区块链金融发展联盟”在上海成立。
  “陆家嘴区块链金融发展联盟”由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上海金融业联合会和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发起成立。联盟将汇聚多方力量于上海陆家嘴金融核心区,与北京的中关村区块链联盟、深圳的“金链盟”遥相呼应,形成区块链区域性发展的“北、上、广”三足鼎立新格局。
  据了解,自2009年比特币运行之日起,金融行业就开始了对这一新事物的观察与尝试,各大金融机构也纷纷开展了区块链创新项目,希望能借助区块链技术来帮助传统金融业重构其底层架构,将所有的金融服务场景都互联网化。
  据悉,“陆家嘴区块链金融发展联盟”将依托上海陆家嘴在金融行业的中心地位,聚焦区块链技术在银行、证券、保险、互联网金融等金融服务领域的应用延伸,积极开展行业自律活动和风险防控,联合联盟内部成员,为各类金融服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安全的过程做出贡献。
  另外,作为发起人之一,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将为联盟提供优质的线上、线下平台资源,开辟专属区块链金融频道,打造区块链产业发展的信息集成发布平台。
 

近期财经动态

活动预告更多>>
热点关注更多>>
项目推荐更多>>
栏目总排行
省企联动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