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服务中心 > 企业高层管理者参考 > >> 企业高层参考 第27期

企业高层参考 第27期

部委决策
 
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统部署
 
  7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下简称《公报》)正式发布。
  根据《公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简称"二十届三中全会")于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简称《决定》)。
  全会高度评价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全会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要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到二〇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
  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贯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等原则。
  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统部署,强调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
  全会提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
  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
  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全会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要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
  全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要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全会提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
  全会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丰富各层级民主形式,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现实体现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要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建设,健全协商民主机制,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
  全会提出,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协同推进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改革,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机制,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要深化立法领域改革,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完善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机制,加强涉外法治建设。
  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要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
  全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
  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要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
  全会提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切实保障国家长治久安。要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完善涉外国家安全机制。
  全会提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深入实施改革强军战略,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要完善人民军队领导管理体制机制,深化联合作战体系改革,深化跨军地改革。
  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不断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要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
  全会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必须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深化外事工作机制改革,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全会指出,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全党上下要齐心协力抓好《决定》贯彻落实,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全会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调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按照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好宏观政策,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总结评估"十四五"规划落实情况,切实搞好"十五五"规划前期谋划工作。
  全会指出,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落实好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的各项举措,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完善自然灾害特别是洪涝灾害监测、防控措施,织密社会安全风险防控网,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要加强舆论引导,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要有效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引领全球治理,主动塑造有利外部环境。
全会强调,要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抓好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和现代化建设能力。要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切实改进作风,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持续为基层减负,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扎实做好巡视工作。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化党纪学习教育,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四部门加力支持跨境贸易和投资
 
  7月12日,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商务和金融协同 更大力度支持跨境贸易和投资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优化外贸综合金融服务、加强外资金融服务保障、深化"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和对外投资合作、优化支付结算环境、做好风险防控等五方面提出11条政策措施,强化商务和金融协同,形成支持跨境贸易和投资高质量发展的更大合力。
  《意见》提出,要推动外贸质升量稳,优化外贸综合金融服务。其中既涉及传统货物贸易,也包括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等新内容。
  针对今年政策层面多次提及的跨境电商等外贸新动能,《意见》提出,要指导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围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更多供采对接、市场推介、品牌培育、标准合作等公共产品服务。聚焦外贸供应链国际合作,协力拓展供应链金融和产业链承保。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基于真实可信的订单流、物流、资金流等数据要素,为跨境电商、海外仓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在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方面,《意见》明确要充分发挥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作用,进一步带动社会资本投资。适应贸易数字化发展需要,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商标权、科技成果等无形资产质押融资服务,探索将更多数据要素纳入承保评审服务。
  商务部财务司负责人表示,结合调研情况,《意见》中的政策举措除了着力解决经营主体反映的融资难、融资贵"老问题",还要解决融资堵点、结算卡点、风控痛点"新梗阻"。
  在支付结算方面,《意见》明确要优化跨境人民币服务,引导银行机构持续优化跨境人民币融资和结算产品,对有实际需求的境外企业优先采用人民币贷款,更好满足重点领域跨境人民币使用需求。同时,帮助企业应对汇率风险,支持银行机构优化汇率避险服务,研究丰富小币种套期保值工具。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推动政银企担多方联动,帮助中小微企业降低外汇套期保值成本。鼓励保险机构发挥在资信调查、国别风险研究等方面优势,为企业识别境外客户风险提供更加有力支持。
  在风险防控方面,《意见》指出,对于跨境贸易,银行保险机构应结合企业历史贸易记录合规情况和贸易单证,加强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核,严防虚假贸易。对于技术进出口环节,银行机构应加强对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证书或许可证的核验。对于对外投资合作项目,银行保险机构应密切关注项目建设和经营情况,完善风控相关规章流程,妥善防范各类风险。
  前述商务部财务司负责人指出,此次《意见》的一大特点在于协同发展,加强商务与金融系统常态化沟通交流,做深做实"总对总""分对分"合作,推动跨境贸易、投资与金融深度融合互促发展。
  为推动各方形成合力,《意见》鼓励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在保障数据安全前提下,加强数据互联互通共享,为银行保险机构提供有力信息支撑。鼓励金融机构结合自身业务发展,推出支持跨境贸易和投资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方案和产品服务。
 
中期协发布《期货经营机构交易者适当性管理实施细则》
 
  7月15日晚,中期协发布《期货经营机构交易者适当性管理实施细则》(下称《适当性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与2017年7月1日实施的《期货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下称《指引》)相比,本次修订保持自律规则整体框架和主要内容不变,其中调整内容有两点值得期货经营机构注意:一是进一步明确了经营机构每年抽取不低于10%的比例进行适当性回访;二是明确了交易者低买高的禁止情形。
  进一步明确10%的最低回访比例要求
  《适当性细则》明确了经营机构每年抽取不低于10%的比例进行适当性回访。为统一、规范经营机构的回访安排,使证券期货的适当性回访要求一致,经广泛征求意见,在原来规定的回访制度基础上,进一步明确10%的最低回访比例要求。
  《适当性细则》明确,经营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回访制度,由从事销售推介业务以外的人员,以电话、电邮、信函、短信等适当方式,每年抽取不低于上一年度末购买产品或接受服务的交易者总数(不含休眠账户及中止交易账户交易者)的10%进行适当性回访。
  经营机构应当对下列普通交易者进行回访:一是生活来源主要依靠积蓄或社会保障的;二是购买或接受高风险产品或服务的;三是中国证监会、协会和经营机构认为必要的其他交易者。
  《适当性细则》还明确了回访的内容。具体来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一是受访人是否为交易者本人或者本机构;二是受访人是否亲自填写了相关信息表格、问卷,并按要求签字或者盖章;三是受访人此前提供的信息是否发生重要变化;四是受访人是否已知晓风险揭示或者警示的内容;五是受访人是否已知晓风险承受能力应当与所购买的产品或服务相匹配;六是受访人是否已知晓可能承担的费用及相关交易损失;七是经营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是否存在《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禁止的行为;八是中国证监会、协会和经营机构认为必要的其他内容。   明确交易者低买高的禁止情形
  《适当性细则》明确了交易者低买高的禁止情形。非风险承受能力最低类别的交易者主动要求购买风险等级高于其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或者接受相关服务的,根据《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要求,禁止向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低于产品风险等级的投资者销售资产管理计划。
  《适当性细则》规定,经营机构应当将普通交易者按其风险承受能力至少划分为五类,由低至高分别为C1(含风险承受能力最低类别)、C2、C3、C4、C5类。其中,风险承受能力经评估为C1类的自然人交易者,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经营机构可以将其认定为风险承受能力最低类别的交易者:一是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二是没有风险容忍度或者不愿承受任何交易损失;三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期货行业产品或服务的风险等级原则上由低到高划分为五级,分别为R1、R2、R3、R4、R5级。普通交易者风险承受能力等级与产品或服务风险等级的匹配,应当按照以下标准确定:一是C1类交易者(含风险承受能力最低类别)可购买或接受R1风险等级的产品或服务;二是C2类交易者可购买或接受R1、R2风险等级的产品或服务;三是C3类交易者可购买或接受R1、R2、R3风险等级的产品或服务;四是C4类交易者可购买或接受R1、R2、R3、R4风险等级的产品或服务;五是C5类交易者可购买或接受R1、R2、R3、R4、R5风险等级的产品或服务。
  此外,风险承受能力最低类别的交易者只可购买或接受R1风险等级的产品或服务。专业交易者可购买或接受所有风险等级的产品或服务。
  《适当性细则》还明确,交易者主动要求购买风险等级高于其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或者接受相关服务的,经营机构在确认其不属于风险承受能力最低类别交易者后,应当要求交易者签署特别风险警示书,确认其已知悉产品或服务的风险特征、风险高于交易者承受能力的事实及可能引起的后果。
  在募集资产管理计划过程中,禁止误导投资者购买与其风险承受能力不相符合的产品,禁止向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低于产品风险等级的投资者销售资产管理计划。
  增加期货和衍生品法作为上位法依据,对标题表述等内容进行调整
  据了解,为贯彻落实期货和衍生品法,证监会于前期对一批配套规章、规范性文件进行了系统性专项清理,主要内容包括增加期货和衍生品法作为上位法依据、相关文字表述调整等。为配合做好配套规则的修订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协会自律规则体系,中期协对照期货和衍生品法、规章等内容,有针对性地对有关自律规则进行梳理。
  除上述两点之外,本次修订还对以下六个方面内容进行了相应调整:
  一是对标题表述进行调整。将标题调整为《期货经营机构交易者适当性管理实施细则》,将"投资者"修改为"交易者","指引"修改为 "细则",删除《期货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标题中的"试行"。同时,将条文中所有"指引"修改为"细则"。
  二是增加期货和衍生品法作为规则制定依据。期货和衍生品法的出台夯实了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的制度基础,为相关规则的制定提供了上位法依据。为此,本次修订对《适当性细则》的法律依据条款进行了修改,均增加期货和衍生品法作为上位法依据。
  三是将条文中"投资"相关表述修改为"交易"。期货和衍生品法对期货交易、期货交易者、交易者适当性、期货交易咨询业务等做出了规定。为保持与期货和衍生品法表述一致,本次修订将涉及"投资"的相关文字表述进行调整,结合具体内容,将规则条文中的"投资""投资者""投资者适当性""投资咨询"分别修改为"交易""交易者""交易者适当性""交易咨询"。涉及非仅限于期货和衍生品(如资产管理业务)相关的内容,仍保持"投资"表述。
  四是调整涉及"期货经营机构"相关表述。期货和衍生品法对期货经营机构进行了明确定义,与部分自律规则及原有行业惯例理解的期货经营机构概念有所差别,因此本次修订在不改变规则适用范围的前提下,调整了规则中涉及"期货经营机构"的相关表述,避免与法律规定产生冲突、引发歧义。
  五是调整经营机构提供的业务服务范围和自律管理措施表述。根据期货和衍生品法规定和行业实践,在经营机构提供的业务服务范围中增加"衍生品"业务,调整成"为交易者提供证券期货和衍生品等相关业务服务"。同时,根据期货和衍生品法中协会职责表述以及协会自律管理实践,将"自律惩戒措施"改为"自律管理措施"。
六是对于附件中有关内容的调整。对附件2《交易者基本信息表(自然人、机构)》中的职业分类进行扩充,与监控中心开户云中的职业分类保持一致;对附件7《普通交易者风险承受能力评估问卷说明及参考问题(自然人、机构)》中的"诚信状况"有关内容不做强制要求,在问卷客户签署确认声明中,增加关于客户"未身患可能会影响民事行为能力的生理或精神类疾病"表述;对问卷中出现的"期货交易所"表述,均调整成"期货交易场所"。《适当性细则》中的10个附件,均为方便经营机构履行适当性义务而提供的参考模板,各经营机构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政策要闻
 
▲中证协拟完善保代负面评价公示机制
 
  据悉,中证协近期对《证券公司保荐业务规则》进行了修订,并请券商就修订内容研提意见,要求7月29日前反馈。
  根据修订情况,中证协计划完善保荐代表人负面评价公示机制,调整保荐代表人分类名单A(综合执业信息),在原名单中增加保荐代表人撤否项目信息。同时,新增保荐代表人分类名单D(暂停业务类),公布最近三年内受过证监会行政处罚的,以及被证监会采取认定为不适当人选或暂不受理与行政许可有关文件等行政监管措施、被行业自律组织采取认定不适合从事相关业务或暂不接受签字的文件或暂不受理出具的相关业务文件等纪律处分且在执行期的时任保荐代表人名单。
  据了解,《保荐业务规则》首次发布于2020年,建立了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的自律约束机制。2022年9月,中国证券业协会对《保荐业务规则》进行修订,进一步健全保荐机构专业责任相关要求,细化规定廉洁从业自律管理,明确内部制衡、问责等相关规定。近期,为落实新"国九条"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分类名单制度和执业声誉管理机制"要求,强化对保荐代表人的声誉约束,将"申报即担责"要求落实到人,完善保荐代表人负面评价公示机制,中证协对《保荐业务规则》进一步修订完善。
 
▲全国医疗保障标准化工作组成立
 
  7月18日,全国医疗保障标准化工作组在京成立。工作组将统筹制定各项医疗保障标准,推进医保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医疗保障标准化工作有了一定基础,但全国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化体系,标准不统一、数据不互认的现象仍然存在,影响了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政策衔接和数据共享,为此,国家医保局成立全国医疗保障标准化工作组。
  医保标准化与就医便捷息息相关。国家医疗保障局自2018年成立以来,制定发布了医保药品、医用耗材、医疗服务项目等18项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构筑全国统一的医保标准库和数据池,为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支付方式改革、医保便民惠民服务等工作提供了坚实基础。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司服务业标准处处长屈昊说,全国医疗保障标准化工作组的成立,搭建了医疗保障管理服务、医疗保障待遇、医药价格招采、基金监管等标准化技术平台,将有力支撑医疗保障规范化、信息化的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
  据悉,工作组将建立国家医疗保障局领导、各地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机制,形成与医疗保障改革发展相适应的标准化体系,逐步形成全国医疗保障标准清单。同时,完善标准框架体系,强化标准基础研究,做好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和复审工作,加强重点领域标准化工作。
  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黄华波介绍,接下来将着力推进标准数据跨部门共享互认,规范完善监督评价机制,让医保政策更规范、公共服务更便捷、医保管理更精细,构建医疗保障标准化新体系。
 
国资改革
 
国资委强调以严明的纪律推动国资央企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7月12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警示教育会。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主持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化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进一步教育引导国资央企党员干部遵规守纪,持续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会议指出,要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上再深化、再锤炼、再提升,切实增强遵规守纪的政治自觉,把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摆在首要位置,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持续筑牢国资央企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忠诚;切实增强遵规守纪的思想自觉,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着力锻造政治过硬、本领过硬、廉洁过硬的基本队伍;切实增强遵规守纪的行动自觉,自觉把党的纪律作为履行职责使命的坚强保障,树牢并践行正确政绩观,坚决扛起推动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重任,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会议强调,要深化以案促改,对照身边案例,检视自省、严格自律,在全方位对照检视中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要以严明纪律筑牢忠诚之魂,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动真碰硬、见人见事抓好巡视整改工作,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国资央企落实落地见效。要以严明纪律夯实思想之基,把解决好"总开关"问题作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的"第一课",着力强党性、纠"四风"、树新风。要以严明纪律强化担当之本,牢固树立造福人民、强国兴企的政绩观,紧盯发展所需、企业所盼、职工所忧问题,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力戒形式主义、持续为基层减负,把心思和精力放到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上来。要以严明纪律永葆廉洁之心,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严以修身、严于律己、严管所辖,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
  会议强调,必须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常修为政之德,把坚定理想信念、厚植道德情操作为终身课题,守住初心,筑牢"三观",怀德自重;必须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处理好"公和私""权和钱""亲和清"的关系,时刻保持头脑清醒、高度警觉,主动、经常地净化朋友圈、划清警戒线,切实增强防范被"围猎"的意识;必须守住党纪国法的底线,对纪律、法律常怀敬畏之心,把"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这个道理牢记心头,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警觉;必须把严的标准立起来,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必须真正做到严管厚爱结合,从严从实做好干部监督、管理,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纪检监察机关要敢于担当、忠诚履职,秉公执纪执法,坚决维护公平正义,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生命线,始终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始终坚持"三个区分开来",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会议要求,要强化标本兼治,在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协同发力、久久为功、见底见效。要切实推动责任落实,压实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推动"两个责任"贯通,构建企业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检监察机构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的工作格局。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聚焦金融、能源、医药、基建工程等重点领域开展"拉网式"排查,织密预防腐败制度笼子,健全出资人监督体制机制,常态化开展党性教育、政德教育、廉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纪律规矩印刻于心、落实于行。营造风清气正浓厚氛围,把纪律建设抓在经常、融入日常,推动纪律教育贯穿企业改革发展、生产经营各环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守纪律、强作风、重担当、创实绩。
 
浙江台州发文加快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据悉,浙江省台州市国资委日前发布《关于加快台州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实施资本赋能"星火计划",深入实施"国民共进"行动,聚焦主业和产业链发展,鼓励国有企业引入高匹配度、高认同感、高协同性的战略投资者,推动产业革新和管理革新,实现双向赋能、共同发展。放大资本功能,撬动产业发展,加大对实体经济、现代制造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国有企业投资入股上市公司、拟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推动国有资本高效运营、循环增值。
  同时《意见》明确,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构建更加成熟定型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推动项目与产业有机融合、保障与转型相互促进、经营与管理一体优化,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的功能价值和经济价值创造能力,高水平推进经济属性、政治属性、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以"稳进立"努力实现国有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贡献更大国资国企力量。
  《意见》提出,突出产业兴企,以强主业优布局提升核心竞争力,实施传统产业"焕新计划"。聚焦台州"五城十链"建设和重大产业发展,大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助力台州民营经济转型发展,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产业链协同合作,以医药健康、汽车零部件等传统优势产业为重点,支持企业技术革新,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发展。充分利用国有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基建、公共服务、金融服务等产业,加快市场化实体化转型,努力实现项目产业化、资源产业化、资本产业化。
  此外,实施战新产业"启航计划"。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健康、未来汽车、精密制造等重大产业发展方向,积极有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孵化未来产业。实施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切实增强国资国企服务重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保障引领作用。加大战新产业布局力度,通过产业基金、市场化基金、直投等多种方式吸引投资优质企业,推动新兴产业建链,助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自主创新
 
九部门联合发布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
 
  7月12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能源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精细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以下统称精细化工)是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关乎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绿色低碳发展、民生福祉改善。为引导精细化工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实施方案》要求充分发挥石化化工产业基础雄厚、市场规模超大和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将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作为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坚持需求牵引和创新驱动,以增强高端产品供给能力培育发展新动能,以提高绿色安全水平筑牢发展根基,以集约化布局增强发展韧性,聚焦做好重点产品、做精重点技术、做强重点企业、做优重点园区,打造高效绿色安全融合的精细化工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提供坚实物质技术基础。
  《实施方案》明确了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的总体目标,即到2027年,石化化工产业精细化延伸取得积极进展。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攻克一批关键产品,对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突破一批绿色化、安全化、智能化关键技术,能效水平显著提升,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大幅降低,本质安全水平显著提高;培育5家以上创新引领和协同集成能力强的世界一流企业,培育500家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创建20家以上以精细化工为主导、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化工园区,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上下游企业协同的创新发展体系。
  《实施方案》提出,加快关键产品攻关,提升高端聚烯烃、特种橡胶、高性能纤维、高性能膜材料、高端试剂等领域关键产品供给能力,加强精细化工用重要装备、高端仪器、控制软件等配套保障。加快开发本质安全、降碳减污、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共性技术和成套装备,鼓励企业加快老旧生产设备、用能设备更新,提升关键环节数字化水平。
  同时,推动大型石化化工企业加大高端产品关键技术攻关,提升国际竞争力和产业链控制力;并将中小企业纳入重要产业链供应链管理,培育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巩固提升国内及全球市场地位。
  在政策支持方面,《实施方案》强调,要加强财政、金融、区域、投资、进出口、能源、生态环境、价格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同。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工作,依托硬科技属性评价和上市培育机制以及地方政策配套,引导社会资本支持精细化工产业早期科技创新。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解决企业发展高端产品、实施老旧装置技改等融资需求。落实好"首批次"重点新材料保险补偿政策,支持创新产品推广应用。
 
我国将从多方面推动专利开放许可制度高效运行
 
  据悉,为推动专利开放许可制度高效运行,拓展专利转化运用的模式和渠道,国家知识产权局近日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实施工作的通知。
  专利开放许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四次修改新设的一种专利特别许可,是专利转化运用的制度创新,有利于实现简便快捷的"一对多"专利许可,提升对接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打通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通知要求从指导专利权人规范提交开放许可声明、推动试点项目便捷转为开放许可、指导专利权人合理估算许可使用费、加强开放许可声明信息的开放共享、充分发挥各方作用促进供需对接等多方面推动专利开放许可制度高效运行。
  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许可制度,专利权人自愿提交专利开放许可声明,对专利许可使用费"明码标价",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向全社会"广而告之",任何单位或个人书面通知专利权人并按照标价付费即可获得实施许可,对所有被许可方"一视同仁"。
 
上海临港携多方打造临港新片区汽车数据跨境创新中心
 
  7月18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中汽研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科技")、上海临港科技创新城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临港科技城")签署投资协议。
  根据协议,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中汽中心、临港集团将携手打造"临港新片区汽车数据跨境创新中心",旨在为临港新片区汽车数据跨境试点提供更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创新中心将聚焦汽车领域数据跨境流动业务,重点围绕汽车数据跨境流动规则对接、安全评估体系研究、出境合规服务等方面开展工作,并逐步搭建汽车数据跨境安全检测认证平台。同时,创新中心将推动汽车数据确权、资产化入表、交易体系研究和平台开发,引进和培育临港新片区汽车数据要素发展新业态等。
  据悉,此次签约,将深化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临港集团与中汽中心在汽车产业领域的合作,为上海"五个中心"的建设注入新动能。在汽车数据跨境方面,助力临港新片区打造国际一流的汽车数据要素赋能和未来汽车新业态培育的创新型服务机构,构筑国内领先的汽车跨境场景落地示范新高地;在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等方面,进一步推动临港新片区建设未来出行生态、汽车芯片检测认证、汽车大模型产业创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健康度评估等功能平台,加速产业集聚,构筑国内领先的汽车产业生态发展新高地。
 
2023-2024年度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发布
 
  7月16日,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发布2023-2024年度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以下简称"本年度指数")。根据指数得分结果,广东前海、上海(浦东)、广东南沙、上海(临港)、天津、北京、福建厦门、四川成都、广东横琴、重庆名列全国前十名。
  据悉,本年度指数围绕"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金融改革创新"、"政府职能转变"与"法治化环境"五个维度设立指标体系今年,新疆自贸试验区三个片区(乌鲁木齐、霍尔果斯、喀什)首次纳入评估范围,全国共有22个自贸试验区(57个片区)参与评估。
  "根据计算结果,全国57个自贸片区制度创新得分平均值为75.90分。"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符正平代表课题组介绍该成果时称,从排名来看,此次广东横琴跃升至十名以内,排名第9;前8个排名与去年相比没有变化,其中,广东前海(88.12分)、上海浦东(87.86分)、广东南沙(87.50分)获得前三名。
  符正平介绍,从省级排名来看,2023-2024年度,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省级指数得分上海排名第一(86.18分)位,紧接着是广东、天津、北京、重庆、四川、福建、海南、陕西、江苏。
  从分区域排名来看,沿边自贸片区的平均值为70.56分,沿海自贸片区的平均值为79.35分,内陆自贸片区的平均值为74.52分。不难发现,三个区域自贸片区的梯度格局明显,即所谓自贸片区发展的雁阵格局已经形成。
  值得一提的是,2023-2024年度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的指标体系新增了聚焦数字化经济、制度型开放、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有关指标,并在上述五个维度均有体现。
  以贸易便利化为例,据本年度指数结果,"贸易便利化"指标平均分为82.21分,排在前五位的片区分别为广东前海、上海(浦东)、广东南沙、上海(临港)、天津。"2023-2024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便利化制度创新呈现三个特点:数字化技术应用广泛,贸易新业态蓬勃发展,贸易联动功能日益显现。"符正平分析称,广东前海的贸易便利化指数以92.44的成绩位居全国第一,主要是在新兴贸易业态发展、深港贸易规则对接、贸易便利化集成创新等方面的成效显著。
  据了解,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已连续第九年对外发布。
 
节能减排
 
两部门印发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
 
  据悉,为加大节能降碳工作力度,统筹推进存量煤电机组低碳化改造和新上煤电机组低碳化建设,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7月15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简称《方案》)。
  《方案》明确了存量煤电机组低碳化改造和新上煤电机组低碳化建设的两阶段目标。到2025年,首批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项目全部开工,转化应用一批煤电低碳发电技术;相关项目度电碳排放较2023年同类煤电机组平均碳排放水平降低 20%左右、显著低于现役先进煤电机组碳排放水平,为煤电清洁低碳转型探索有益经验。到2027年,煤电低碳发电技术路线进一步拓宽,建造和运行成本显著下降;相关项目度电碳排放较2023年同类煤电机组平均碳排放水平降低50%左右、接近天然气发电机组碳排放水平,对煤电清洁低碳转型形成较强的引领带动作用。
  改造和建设方式上,《方案》提到三方面:生物质掺烧;绿氨掺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方案》提出以下四方面保障措施:
  一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发挥政府投资放大带动效应,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渠道对符合条件的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项目予以支持。相关项目择优纳入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单位要统筹用好相关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强化项目建设、运行、维护等资金保障。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制定支持政策,加大对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项目的投资补助力度。
  二是强化政策支撑保障。对纳入国家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项目清单的项目,在统筹综合运营成本、实际降碳效果和各类市场收益的基础上,探索建立由政府、企业、用户三方共担的分摊机制,给予阶段性支持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项目通过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绿色债券或申请绿色信贷、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渠道融资,吸引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和支持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
  三是优化电网运行调度。研究制定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项目碳减排量核算方法。推动对掺烧生物质/绿氨发电、加装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设施部分电量予以单独计量。电网企业要优化电力运行调度方案,优先支持碳减排效果突出的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项目接入电网,对项目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或零碳发电量予以优先上网。
  四是加强技术创新应用。统筹科研院所、行业协会、骨干企业等创新资源,加快煤电低碳发电关键技术研发。加强煤电掺烧生物质、低成本绿氨制备、高比例掺烧农作物秸秆等技术攻关,加快煤电烟气二氧化碳捕集降耗、吸收剂减损、大型塔内件传质性能提升、捕集-发电系统协同、控制流程优化等技术研发,补齐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咸水层封存、产业集成耦合等技术短板。
  《方案》称,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会同有关部门对项目实施情况开展评估检查,对未达到降碳目标、弄虚作假、骗取政策支持及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单位,一经查实,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视情节轻重扣减追回超发电价补贴。
 
上海将积极推进绿色金融创新试点
 
  7月12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联合发布《关于协同做好"上海产业绿贷"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协同做好"上海产业绿贷"金融服务工作。
  《通知》明确,"上海产业绿贷"金融服务以政策、技术、企业、项目信息共享和平台一门式受理为纽带,以绿色项目对接和创新金融服务为抓手,积极引入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租赁、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各类金融资本,促进金融更好服务上海产业绿色发展,推动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领域加快聚集,实现为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为合作伙伴提供金融需求;加强产融协同,用好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等绿色金融发展政策,引导企业绿色低碳转型,保持绿色新动能持续增长,拓展绿色低碳服务体系。
  《通知》明确了以下三项主要任务:
  聚焦重点领域,稳步提升产业绿色金融新优势。支持制造业和金融机构积极转型发展,做大产业绿色金融规模,围绕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绿色制造、环境治理、绿色低碳产业、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开展金融产品研究,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积极助力实体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打造标杆示范,营造绿色金融创新合作新范式。加强产业项目组织协调、"股贷债保"联动和招投联动,评价推荐先进绿色低碳技术、优质企业和绿色项目,推动普惠金融、供应链金融与绿色金融创新融合的产品和服务试点与推广应用,做大绿色低碳产业规模;
  丰富配套资源,积极构建产业绿色金融新生态。加强政策创新,推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租赁、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金融资源与绿色低碳产业政策有效衔接,推进标准制定,鼓励绿色金融创新,鼓励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机构与金融机构加强合作,优化完善政策、人才、信息、资金等绿色金融生态体系要素,促进绿色金融生态建设。
  上海产业绿贷优先支持以下企业:1.列入国家或上海市"能效、水效领跑者"的企业;2.列入国家或上海市"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绿色产品、绿色设计"等绿色制造示范名单的企业;3.列入国家或上海市"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企业;4.国家级基金投资支持的绿色项目企业;5.纳入上海市清洁生产审核范围的企业;6.其他相关部门或机构推荐和发布的各类名单类企业等。
  《通知》还提出,围绕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宽绿色制造融资渠道,积极推进绿色金融创新试点。
  探索差异化绿色信贷支持。探索根据企业绿色化程度或者项目能效碳效水平,提供差异化信贷支持,推动企业追求更高的绿色低碳水平;优化制造业信贷结构,增加信用贷款投放。
  持续推动绿色供应链金融。支持绿色供应链金融试点示范,深挖重点产业链企业和项目融资需求,强化对链主企业的融资服务,支持通过应收账款、票据、仓单和订单融资等方式促进上下游企业协同绿色转型发展。
  支持开展碳金融试点示范。结合上海市工业碳管理试点工作,推动绿色金融在碳资产、碳金融的产品开发和应用;研究开发碳排放权质押、碳回购、碳基金、碳信托、碳保险等碳市场融资及支持工具,推动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碳交易。
  探索优化绿色金融管理新举措。创新探索绿色项目监管指标差别化政策,协调开展绿色金融创新实践,探索推动绿色保险创新合作新模式,降低绿色低碳新技术研发试错成本,探索建立绿色项目风险共担机制。
 
山东九大行动促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据悉,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山东省人民政府近日印发《山东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暨第三轮"四减四增"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以减少重污染天气和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大气环境问题为重点,以降低PM2.5浓度为主线,扎实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用地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持续做好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以济南、淄博、枣庄、东营、潍坊、济宁、泰安、日照、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13市为重点区域。到2025年,全省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达到38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2.5%,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不超过0.9%,NOx、VOCs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不低于15.07万吨、9.52万吨。
  《实施方案》明确了产业结构绿色升级、能源结构清洁低碳高效发展、交通结构绿色转型、面源污染精细化管理提升等九大行动。
  实施产业结构绿色升级行动,山东省将严格环境准入,优化调整重点行业结构,开展传统产业集群升级改造,优化含VOCs原辅材料和产品结构。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引导钢铁、水泥、焦化、电解铝等产业有序调整优化。中小型传统制造企业集中的市要制订涉气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严格项目审批,严防污染下乡。到2025年,2500吨/日水泥熟料生产线(特种水泥熟料和化工配套水泥熟料生产线除外)全部整合退出。
  促进能源结构清洁低碳高效发展,《实施方案》要求加快推进能源低碳转型,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积极开展燃煤锅炉关停整合,持续推进清洁取暖。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4%以上,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30%以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2亿千瓦以上;全省重点区域煤炭消费量较2020年下降10%左右,重点削减非电力用煤。各市要将燃煤供热锅炉替代项目纳入城镇供热规划,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原则上不再新建35蒸吨/小时及以下的燃煤锅炉,重点区域原则上不再新建燃煤锅炉。
  推进交通结构绿色转型,山东省将加快建设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提升机动车绿色低碳水平,强化非道路移动源综合治理,加强油品监管。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优先采用铁路、水路运输,短距离运输优先采用封闭式皮带廊道或新能源车船。"十四五"期间,全省铁路货运量增长10%,水路货运量增长12%左右;重点区域沿海主要港口铁矿石、焦炭等清洁运输(含新能源车)力争达到80%。重点区域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城市物流配送、轻型环卫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到2025年,基本消除非道路移动机械、船舶及铁路机车"冒黑烟"现象。
  同时,《实施方案》提出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深化扬尘污染治理、推进矿山治理、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等措施,力促面源污染精细化管理提升。到2025年,全省化肥施用量控制在358.05万吨以内,农药使用量原则上控制在10.29万吨以内;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40%;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85%;重点区域原则上不再新建露天矿山(省级矿产资源规划确定的重点开采区或经安全论证不宜采用地下开采方式的除外)。对限期整改仍不达标的矿山,根据安全生产、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等要求依法关闭。
  空气质量改善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实施方案》明确,将排污单位和第三方治理、运维、检测机构弄虚作假行为纳入信用记录,定期依法向社会公布。落实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公众积极提供环境违法线索。山东省将及时公布重污染天气应急等信息,广泛宣传解读相关政策举措,引导公众做好重污染天气期间的健康防护,倡导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共同参与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成都出台推动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发展新政
 
  7月17日,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成都市推动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政策申报指南》(简称《申报指南》)。
  《申报指南》列出了扩大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销规模、支持整车购置应用、支持燃油商用车以旧换新等方面的支持标准、申报条件、申报材料等内容,加快推进成都市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发展。
  其中,在扩大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销规模方面,《申报指南》提出,对整车企业研发或导入氢燃料电池商用车车型(含二类底盘)并投产上市实现销售的,综合考虑车价、车型、产值和销量,给予单个车型最高5000万元的产销奖励。
  在支持整车购置应用方面,按照《申报指南》,成都将通过"揭榜挂帅"方式公开遴选确定示范项目,对参与示范项目的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参照国家或省级有关奖补政策,按照1:1比例给予购置奖励。
  在支持燃油商用车以旧换新方面,《申报指南》提出,在示范项目范围内,对淘汰在本市登记注册的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商用车(报废或转出),并在本市购置且上牌的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淘汰车辆类型分别给予轻型商用车0.4万元/辆、中型商用车1万元/辆、重型商用车1.6万元/辆的置换奖励。
  在支持加氢站建设运营方面,针对不同规格,《申报指南》列出了详细的补贴标准,例如对新建日加氢能力500千克至1000千克、1000千克及以上的70MPa固定式加氢站(含具有加氢功能的综合能源站),分别给予600万元、80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给予日加氢能力不低于500千克的制氢加氢一体站100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给予日加氢能力不低于500千克的液态加氢站100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
  在持续完善氢能产业生态方面,《申报指南》提出,成都将培育产业领军人才及团队,引进国内外"高精尖缺"人才及团队,在创新创业扶持、生活配套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引导银行、融资租赁等参与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投融资服务,支持市属国企发挥产业投资基金作用,投向氢能产业。发挥成都市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促进会等中介机构服务功能,整合产业链优势资源,联合打造氢燃料电池商用车标杆项目。
 
广州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实施方案
 
  据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部署,积极推进广州市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根据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要求,广州市人民政府日前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广州)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提出,不断优化能源结构,加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构建清洁低碳高效安全的能源体系。强化碳排放管理,提高重点用能设备能效,建立健全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应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碳经济发展。不断推进工业数字化、绿色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全面提升建筑绿色低碳水平,广泛推行绿色低碳建造方式,不断促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重点发展绿色道路运输及绿色航运,持续深化交通运输领域低碳转型。推动各类碳汇资源提质增效,创新拓展绿色要素交易产品,促进碳汇能力提升。多层次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进一步营造绿色低碳社会氛围。
  到2025年,能源供应持续降碳增效,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产业结构和用能结构持续优化,工业数字化低碳化转型取得一定成效,建筑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交通运输方式更加低碳,碳汇资源不断提质,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不断丰富,绿色低碳前沿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零碳示范项目成效初显,全社会低碳意识显著提升。
  到2030年,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全面建成,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全面提高,产业结构和用能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数字化赋能低碳化效果显著,城乡建设持续绿色高质量发展,交通运输领域新能源应用规模大幅增长,绿色要素交易体系基本健全,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显著增强,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实现突破,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低碳发展典型案例,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为公众自觉行动。
  《实施方案》提到,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以氢能、新型储能、光伏为重点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太阳能分布式光伏发电,增加本地绿色电力供应,加快黄埔、从化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建设。推广氢能及燃料电池在交通、电力等领域应用,推进加氢站和制氢加氢一体站建设。支持金融城起步区通过冰蓄冷储能发展区域集中供冷。
  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在全市需求侧管理平台中逐步吸纳公共建筑、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灵活调节资源。打造广州市储能监管平台,展示广州市储能电站的整体运行情况。推进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建设。
  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支持绿色低碳转型产业发展壮大。加快技术装备创新突破,提升电气化普及率。大力实施电能替代,在条件成熟的区域开展电气化示范区建设。
  大力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配合做好国家及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容工作。推动完善广州市碳普惠自愿减排交易体系。开发一批体现生态公益价值的、示范性较强的低碳行为碳普惠方法学。完善广州碳普惠服务平台。支持各区及符合条件的园区、机构申报碳账户、碳普惠、碳汇等绿色普惠金融创新试点。
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加快推动碳排放权、电力、多晶硅等服务绿色发展的期货品种上市进程。完善"穗碳"平台等企业碳账户体系建设,强化数据支撑,扩大应用场景。强化绿证在用能预算、碳排放预算管理及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体系中的应用。
 
广西"水权贷""节水贷"落地
 
  近日,广西自治区水利厅、中国人民银行广西区分行、自治区党委金融办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水权贷""节水贷"绿色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水利建设和节水工作。广西"水权贷""节水贷"是全国首个具有贴息支持的同类金融服务惠企政策。
  广西"水权贷""节水贷"是为有融资需求的供用水单位、节水服务企业、水利建设及投资集团等企业(单位)制定的专项融资服务方案。方案聚焦盘活水资源、发展节水产业,重点支持《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涉水项目或产业;重点支持国家、自治区、市级涉水类项目或试点工程;重点支持广泛使用《国家成熟适用节水技术推广目录》《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水效标识的产品目录》中节水产品、技术和装备的项目;重点支持获得国家水效领跑者、自治区节水标杆企业(园区)等涉水类荣誉的企业(单位);重点支持开展节水技术升级的钢铁、火电、纺织、造纸、石化、化工、制糖等高耗水行业企业;重点支持出资参与合同节水项目的节水服务企业;重点支持通过国家节水标志认证的产品和装备制造企业。
  "水权贷"主要支持范围为广西区内已合法取得水权、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单位)。融资应用于水利建设、水资源开发利用领域,包括农田水利建设、防洪排水工程、国家水网建设、水力发电、水库提升整治、城镇供水、河湖生态保护、智慧水利及信息化建设等。
  "节水贷"主要支持范围为广西区内从事节水产业、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单位)。融资应用于节水领域,包括节水技术研发、节水产品制造、节水设施建设、节水载体建设、节水技术服务、节水型城市建设、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合同节水管理、非常规水源利用、供水管网改造、节水宣传教育,以及有节水功能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
  方案将灵活运用广西"桂惠贷"贴息政策,加大对符合条件的节水产业企业以及已取得水权企业的融资支持,探索开发特色名单制产品精准支持节水产业和水权融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鼓励各金融机构提供灵活丰富的抵质押担保方式组合,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单位)发放贷款,包括但不限于采用排污权质押、碳排放配额质押、合同节水项目收益权质押等方式,拓宽"水权贷""节水贷"项目还款来源;创新融资服务产品模式,鼓励贷款利率与用水效率、节水效益、再生水利用量等挂钩。
 
eVTOL龙头Joby宣布完成523英里氢电飞行
 
  据悉,全球市值最高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eVTOL)企业——美国Joby Aviation公司(NYSE:JOBY)7月11日宣布成功试飞氢能eVTOL验证机飞行航程达523英里(约841公里)。
  此次试飞的验证机搭载氢燃料电池,是Joby在S4型号eVTOL基础上改装而成,S4是Joby的旗舰eVTOL,由纯电驱动,采用有人驾驶模式,可以乘坐1名驾驶员和4名乘客。
  S4目前正在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开展适航认证,公司预计S4可以在2025年前获取适航认证,并投入商业化运营。
  据了解,氢燃料电池可以显著提高eVTOL的续航里程,扩大行业应用场景,但氢能航空适航领域处于空白阶段,产业链还不完善。
  作为全球eVTOL龙头公司,Joby一直探索用eVTOL来运营城市空中出租车。2021年,Joby收购了德国氢电飞机动力总成系统开发商 H2FLY;2023年9月,H2FLY宣布完成全球首架液氢动力电动飞机的试飞。
 
劳动用工
 
二季度就业持续改善
 
  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不包含在校学生最新失业率数据显示,进入二季度,多个就业指标持续改善。
  6月份,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13.2%,较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下降;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25~29岁劳动力失业率为6.4%,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为连续两个月下降;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30~59岁劳动力失业率为4.0%,与4月和5月持平。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王萍萍在解读6月就业数据时表示,今年以来,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的同时,稳就业政策持续发力,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稳岗返还等政策延续实施,重点群体就业支持着力强化,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和兜底保障精准有效,有力确保了就业形势稳定。但稳就业仍面临一定挑战,要继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自2023年12月起,国家统计局对分年龄组调查失业率进行完善,按月发布不包含在校学生的16~24岁、25~29岁、30~59岁劳动力失业率。
  国家统计局表示,测算不包含在校学生的分年龄组失业率,有利于更准确反映进入社会的青年的就业失业情况,给予他们更加精准的就业服务,制定更加有效、有针对性的就业政策。
  智联招聘总裁张月佳表示,从智联招聘掌握的数据看,伴随着文体娱乐行业活跃景气和制造业规模持续扩大,相关岗位就业薪酬同步上升。上半年,满足产业结构升级需求的服务业就业机会多,也带动企业招聘薪酬逐渐走高。
  "用人需求结构转换之下,就业市场新机遇有望在传统产业智能化加速发展的蓝领群体和AI(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应用带动的技术人才上迸发潜力。"张月佳说。
 
专家论坛
 
黄庆华: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
 
  据悉,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黄庆华近日在《经济日报》发表文章指出,产业是经济之本,是生产力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些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也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科学指引。
  从一定意义上说,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现代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主干、现代服务业为主体,面向未来的新型产业体系。其主要特征是产业结构高端化、生产流通智能化、核心技术自主化、数实融合深度化、产业发展绿色化,更加强调整个产业体系的协调联动,更加强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能转换,更加强调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同。新质生产力则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的"新"和"质",与科技创新密不可分,强调以高新技术研发应用为主要抓手、以新产业新业态为主要支撑、科技创新在全领域发挥主导作用。站在新起点上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紧紧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方向,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有效提升产业发展的内生性、稳定性和自主性,从而筑牢实体经济之基,强化创新驱动之本,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坚持先进技术赋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又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汇聚创新要素、培育创新人才、协同创新体系,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还要超前布局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打造辐射全国的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完善产业生态,促进产业发展低碳化和绿色化。
  发挥地区优势,做大做强制造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各地实事求是,根据自身生产力发展状况制定相应政策,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新路子。而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中之重。必须发挥地区优势,推进制造业重大生产力布局调整优化,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一方面,应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市场需求,支持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优势制造产业,将地区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另一方面,理顺制造企业分工协作关系,加强任务分解,明确责任主体,提高产业链价值链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增强制造业生态体系的协调性、开放性,增强产业链发展合力和整体竞争力。明确现代制造业发展目标,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赋能作用,推广应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新模式,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依托创新资源,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关系着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成败,必须依托创新资源,切实打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堵点、难点和痛点。一是坚持创新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发挥创新资源要素集聚在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导人才、资金、企业向优势地区集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更快更好推进。二是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优势区域合理布局,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式融合发展。支持龙头企业和关键企业跨区域跨行业兼并重组,实现规模化发展。有效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条长、市场容量大的优势,加大对市场应用的支持,加速技术成熟程度和产业升级进程,促进产业发展上规模、提速度、升质量。三是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找准赛道,练好内功,着力引进具有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把调整自身产业结构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结合起来,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突破核心技术,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未来产业是重大前沿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产物,是富有发展活力和市场潜力的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也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重点,进行前瞻性建设布局。首先,应发挥科学家、企业家两个主体的积极性,探索"科学家+企业家"科技协同创新机制,推进"企业家出题、科学家答题""科学家给技术、企业家用技术"的联动模式。在未来产业主要领域培育具备国际化视野、掌握关键资源和核心能力的链主企业,塑造大中小、上下游企业协同共生、韧性强劲的产业体系,着力形成开放包容、层级丰富、充满活力的未来产业生态系统。其次,推动未来产业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瞄准全球科技和产业"无人区",打造一批国家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开展未来产业培育试点,探索可推广经验,定期开展各类交流活动,加强产业培育经验分享,提升成果转移转化力度。再次,针对未来产业孵化培育周期长、风险高、战略性强的特征,创新投融资模式,强化耐心资本投入,引导各类政府产业投资基金以一定比例支持未来产业,建立健全政府科技研发资金、政府产业引导资金与市场化投资基金的联动机制;引导社会资金积极投入未来产业,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适应未来产业特征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引导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加大对未来产业的投入,营造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
 
当前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业政策趋向
 
证券时报7月19日刊发国信证券高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管理学博士张立超撰写的文章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意味着在全球新一轮科技与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中国经济发展动力必须摆脱传统生产力束缚,从要素投入驱动全面转向创新驱动,依托新科技、新产业、新要素,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形成强劲推动经济增长的新质生产力。产业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石,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关键。为此,必须着力完善与新质生产力相适配的产业政策体系,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培育未来产业的过程中,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强支撑;与此同时,以做好科技金融在内的“五篇大文章”为重点,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形成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持续推动产业迭代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来看,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业政策趋向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趋向一: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导向。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术安排;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近些年,随着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造、脑机接口、量子信息、可控核聚变等前沿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孕育。今后,中国将深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赛道,从做大做宽到做强做深,从追赶跨越到前瞻布局,持续完善相关产业配套政策,拓展应用场景,优化产业生态,进一步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同时,围绕未来制造、未来材料、未来信息、未来空间、未来能源、未来健康等领域,加强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和重大科技攻关工程对未来产业基础研究的支持,加大未来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对企业核心技术研发的投入,打造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趋向二:加快推动传统产业的提质升级进程。传统产业依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承载主体。今后,实现传统产业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将继续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在巩固存量、拓展增量、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上下功夫,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具体来看:一是集中优质创新要素和主体,加速“卡脖子”技术攻关突破和产业化应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提高重点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二是针对重大和基础领域的短板,以产业链循环畅通、产学研协同联动为抓手,推动传统制造业领域锻长补短,推进强链延链补链,加强新技术新产品创新迭代,提升长期价值创造能力。三是加强对传统产业链供应链的整体统筹和规划,根据各地区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因地制宜,与时俱进,通过引导和支持量大面广的传统产业适时转型升级,塑造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
  趋向三:加大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政策力度。数字经济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为助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充沛的土壤。抓住信息产业革命机遇是前四十年中国快速进步的重要原因,而当前的数字技术正向工业生产领域、社会管理领域广泛渗透,新的数字应用场景不断丰富。随着中国政府对数字经济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预计未来将围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等方向,继续加大对数字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强对新型人工智能以及算力网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持续突破人工智能、通信技术、区块链、量子信息等关键技术,扩大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和范围,推动制造业、服务业等数字化转型发展,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进一步扩大中国数字经济的规模,涌现出更多新业态和新模式。此外,加强国际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也将成为实现数字经济要素全球化配置、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
  趋向四:积极推进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配的现代金融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科技创新,良好的投资环境和通畅的融资渠道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要条件。当前中国正在发展以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为主线的新质生产力,亟需构建起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以高水平的金融服务供给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此,中国将进一步加大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供给,发挥商业银行、保险机构筹集长期资金的功能,推出更加匹配科技型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发挥资本市场在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分担创新风险、促进创新资本形成、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作用,通过股权、债权、并购重组等各种市场化机制安排和融资工具,推动各类金融资源加快向科技创新领域聚集;加大风险投资、耐心资本对新质生产力的支持力度,鼓励投早、投小、投科技,畅通“募投管退”各环节,专注于企业的长期价值和回报。
  趋向五: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开放是集聚全球资本、技术、人才等先进生产要素的发力点,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中国需要通过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来适应这一趋势;同时,这也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中国通过扩大对外高水平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了适宜的开放条件和环境。接下来,中国将加快推动出台更大力度吸引外资的综合性政策措施,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对标国际一流,继续深化全球科技创新、新兴产业投资、高技术产品和服务进出口、技术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合作,构筑安全稳定、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推动“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魏琪嘉认为产业升级要突出"四个注重"
 
  据悉,《经济日报》7月15日刊发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魏琪嘉撰写的文章指出,从广东、上海、江苏、辽宁四地的调研实践看,新质生产力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加快形成,低空经济、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快速发展,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推动、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突出体现为"四个注重"。
  注重统筹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促进产业提质增效。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才有坚实牢固的内在基础。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紧密联系、相互作用,两者如果能够实现良性循环,对带动产业链、创新链更高效耦合将起到关键作用。从调研实践看,有利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因素不断积累。四地把高水平实验室(研究所)作为重要的创新载体,汇聚高水平科研团队,在推动原创性技术方面实现更好协同。在成果转化方面,各地聚焦打通产业孵化堵点,创新运作模式,提高了转化效率。从无到有、从有到多,技术加快在产业层面应用,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良好、宝贵的场景条件。
  注重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调研中涉及的企业、创新联合体等,都将智能化作为企业竞争优势培育的重要方面,在提升生产工具智能化水平方面发力,以智能化带动节能降碳,提升绿色化发展水平。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除了靠智能化、绿色化的牵引带动外,还离不开生产性服务业的配套跟进。产业体系的融合化成为提升产业能级的重要力量。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前沿科技跨领域交叉融合趋势更加明显,转型升级在一个完整的产业网络中进行,效率也大大提升。
  注重优化营商环境和产业发展结合,促进企业活力释放。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载体,培育新质生产力,除了硬科技、硬件保障配套外,还有一个关键就是营商环境。可以说,经营主体对营商环境的满意度,直接决定了投资意愿和效率,对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也将产生重要影响。四地在提高政府服务水平、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方面的务实态度,经营主体与政府部门在职能界定方面的清楚明了,增强了经营主体的信心。以做好企业服务工作为抓手,推动当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微观主体创造力、积极性也将被更好地激发。
  注重人才培养、引进同步并进,促进人力资源系统集成。当前一些地区培育新质生产力,所依托的人才主要分为4个类别,即高水平的技术工人、工程师、研发人员和运营管理人员,共同推动创新活动从实验室研发到车间生产、市场销售的闭环。除了存量人才的激励和使用外,还有人才培养体系与之相适应,很多省市通过与大学共建研究院、推动开展校企合作等模式,实现了对人力资源的贯通培养。此外,各地"筑巢引凤",在人才招引方面不断探索新模式和新举措,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打下了良好基础。
  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道远,需要持之以恒、扎实推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新质生产力发展实践已成型起势,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也必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动力。
 
加快构建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收入分配体系
 
工人日报7月15日刊发署名谢琦的文章指出,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当前,亟须加快构建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收入分配体系。由于新质生产力更多体现了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方式,因此,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不断完善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各类生产要素共同参与的收入分配机制,充分激发各类生产要素的活力。继续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初次分配制度,确保劳动者在参与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获得合理的劳动报酬。同时,如果单靠市场机制的调节,容易出现两极分化和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因此,还应通过完善收入再分配制度,让广大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从而更好地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第一,充分运用市场参与初次分配机制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新质生产力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和前沿科学技术,因此,应充分运用市场参与初次分配机制的重要作用,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人才,应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使用、评价、考核与激励。首先,要健全科技人才的使用、评价与考核机制,充分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潜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稳定持续的人才支撑。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评价,鼓励和引导科技人才勇于开拓创新、担当重任,营造“尊重人才、成就人才”的良好环境。其次,要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优化长效激励机制,为人才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和广阔的成长空间。不断优化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创新创业环境,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围绕重点关键技术攻关领域,组建专项科研团队,不断加大对承担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等重点科技项目人才的激励力度。另外,要不断完善以知识价值、能力和创造为导向的市场参与初次收入分配政策体系,探索实行绩效工资和弹性工资等多种薪酬激励形式,做好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全链条保障,以人才可持续发展模式大力推进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
  第二,推动企业完善按知识、技能和创新贡献参与初次分配机制。企业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主体作用,因此,应高度重视企业在培养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中的关键性作用。要制定技术工人按照知识、技能要素和创新成果贡献参与企业收入分配的政策,不断推动企业建立基于工作岗位、知识、能力、素质、创新以及业绩贡献等全方位指标来衡量工资收入的分配机制,大力推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类型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让不同类型生产要素都能够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合理流动与有效配置,进而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此外,企业还应培养劳动者主动适应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才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育更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踊跃投身国家改革建设与创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
  第三,优化数据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已成为关键性的生产要素,因此,应按照“谁投入、谁贡献、谁受益”原则,保护数据要素各参与方的投入与产出收益,依照法律法规保护数据资源资产权益。一方面,应重点推动数据要素收益向数据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创造者合理倾斜,确保开发挖掘数据价值各个环节的投入都能获得相应报酬,强化基于数据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的正面激励导向作用。通过分红、奖励、提成等多种收益共享方式,平衡兼顾数据内容在采集、加工、制作、流通、应用等不同环节相关主体之间的收入分配。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政府在数据要素收入分配中的引导与调节作用,更加关注弱势群体在数据要素收入分配中的平等地位,探索建立合理的数据资源收益分配机制,防止资本在数据领域无序扩张形成市场垄断等现象。
  第四,建立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数字税收体系。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与数字经济不断融合发展,数字化交易场所如电子商务平台和数字资产交易平台等大量涌现,这些场所的交易活动逐渐成为我国新的税收来源。税源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亟须建立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数字税收体系。此外,由于我国数字经济还处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大量关键核心技术和硬件装备、高端前沿软件产品仍存在许多短板,政府应给予研发相关产品的企业和个人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和个人更多地投入研发和创新活动中,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从而更好地推动产业升级改造与技术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五,依靠政府的收入再分配制度,让广大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充分发挥政府的收入再分配调节作用,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通过体制机制设计让广大人民共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成果。首先,健全失业保险、社会救助制度,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制度和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其次,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养老、医疗、失业、住房、教育等社会保障水平,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人民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再次,实施差别化的税收政策,对高收入居民进行适当调节,同时加大对低收入居民的税收减免力度,减轻其生活压力。加强对企业和个人的税收监管,打击偷税漏税、非法收入等违法行为,维护经济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另外,通过财政补贴、产业扶持等措施,制定和实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与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实现精准帮扶,促进共同富裕。
 
专家论点辑要
 
  ▲IMF预计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5%
 
  据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16日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预计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5%。
  更新内容指出,今年年初,全球经济活动和世界贸易有所巩固。亚洲地区出口增长,特别是这一地区在技术领域的强劲表现,为贸易增长提供了动力。根据IMF最新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维持3.2%不变,2024年和2025年全球贸易量将分别增长3.1%和3.4%,增速均比4月份的预测提升0.1个百分点。
  IMF首席经济学家皮埃尔-奥利维耶·古兰沙表示,以中国等为代表的亚洲新兴经济体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IMF第一副总裁吉塔·戈皮纳特今年5月在北京宣布,IMF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较4月预测值提高了0.4个百分点。
  更新内容指出,全球范围内通胀上行风险加大,特别是考虑到贸易摩擦加剧和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可能导致利率在更长时间内维持高位。
  古兰沙指出,如果发达经济体抑制通胀进展不利,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各国央行可能需要将借贷成本维持在较高水平更长时间,这不仅将威胁全球经济增长,加剧美元上行压力,还将对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产生负面溢出效应。
  此外,古兰沙表示,美国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持续上升,无疑对其自身乃至全球经济构成潜在风险。
 
中小企业
 
河南省启动大企业"发榜"中小企业"揭榜"工作
 
  据报道,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日前启动2024年度大企业"发榜"中小企业"揭榜"工作,聚焦制造强国、网络强国重点领域,通过龙头企业发布产业技术创新和配套需求,中小企业"揭榜"攻关,助力更多中小企业融入大企业产业链供应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揭发榜"由大企业与中小企业自愿基于市场原则进行合作,助力大企业精准对接更多未进入供应商体系的协同创新伙伴,实现创新需求由市场提出、创新主体由市场选择、创新成果由市场验证,力争攻克一批产业技术难题,形成一批融通创新成果。
  该活动先征集大企业需求、再组织中小企业"揭榜"。具有龙头带动作用、有"发榜"意愿的大企业,参考《产业基础创新发展目录》,提出拟请中小企业"揭榜"攻关的技术创新需求,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服务平台"填写《大企业技术创新需求表》,有意愿的中小企业,围绕大企业技术创新需求目录"揭榜",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服务平台"填写《中小企业"揭榜"申请书》。
  最后"发榜"大企业根据"揭榜"中小企业的团队水平、研发能力、攻关方案、与需求匹配度等组织遴选,每项需求选择1-2家"揭榜"企业,由大企业与"揭榜"中小企业自主确立合作关系,协同推进技术攻关和创新。
  根据工作要求,各地还可以对入选"揭榜"名单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结合当地政策予以倾斜支持。
 
江苏进一步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江苏省工信厅、江苏省财政厅2024年7月15日联合发布"关于组织实施进一步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的通知"。
  通知明确,2024-2026年,聚焦重点产业链、工业"六基"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领域(以下称重点领域),通过财政综合奖补方式,分三批支持重点领域"小巨人"企业打造新动能、攻坚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以下称"三新")、强化产业链配套能力(以下称"一强")。
  通知指出,参与遴选推荐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必须在上述重点领域中投资总额超过2000万元,且未在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以及境外公开发行股票,同时还要拿出可量化可考核绩效目标。
  在资金分配上,工信部按照每家企业连续支持3年、每家企业合计600万元测算对地方的奖补数额,江苏将综合该奖补方案,结合江苏省实际提出首期资金安排建议,按照绩效评价结果等次提出后续资金安排建议,省财政厅按程序下达。
  在奖补方式上,每批次奖补资金分两次安排下达,实施期初下达50%,实施期末根据绩效评价情况下达剩余资金。其中,对推进计划投资总额未达2000万元的企业,收回资金;对推进计划投资总额达2000万元以上但未完成目标任务的企业,不再安排剩余资金。
  要提醒相关企业的是,在上一轮财政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中已获得支持的"小巨人"企业,本次不重复支持。
 
调查分析
 
调查称40%的日本企业没有使用AI的计划
 
  据悉,路透社7月18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尽管24%的日本企业称,已经在企业中引入AI,但41%的受访企业表示,没有引入AI的计划。
  对于引入AI的担忧包括可能减少员工人数、AI缺乏专业技术知识、大量资本支出、可靠性。
 
经贸态势
 
中方宣布反制美国军工企业及高管
 
  2024年7月12日,中国外交部发布"关于对美国军工企业及高级管理人员采取反制措施的决定",即日起施行。
  外交部称,美国近日再次宣布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武器,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第九条、第十五条规定,中方决定对以下美国军工企业及高级管理人员采取反制措施:
  一、对安杜里尔公司、海上战术系统公司、环太平洋防务公司、AEVEX航天公司、LKD航天公司、顶峰科技公司等6家企业,冻结在中国境内的动产、不动产和其他各类财产。
  二、对宇航环境公司董事长、总裁、首席执行官瓦希德·纳瓦比、宇航环境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财务官凯文·麦克唐奈、安杜里尔公司首席执行官布赖恩·申普夫、安杜里尔公司首席运营官马修·格里姆、安杜里尔公司负责全球防务的高级副总裁格雷戈里·考斯纳等5名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冻结在中国境内的动产、不动产和其他各类财产;禁止中国境内的组织、个人与其本人进行有关交易、合作等活动;对其本人不予签发签证、不准入境(包括香港、澳门)。
 
中国机电商会敦促美方立即纠正歧视性补贴政策
 
  据悉,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7月16日代表中国汽车行业表达对美国《通胀削减法》有关措施的严重不满和坚决反对,表示坚定维护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正当权益,敦促美方严格履行世贸组织规则义务,正视汽车产业发展规律,立即纠正歧视性补贴政策,停止单边主义和贸易霸凌的做法。
  2022年8月16日,《通胀削减法》通过立法成为美国法律。2024年3月26日,为维护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权益,中方将美国《通胀削减法》有关新能源汽车补贴等措施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由于美方未能与中方通过磋商达成解决方案,7月15日,中方向世贸组织提出设立专家组请求。7月16日,中国机电商会代表中国汽车行业发表严正立场。第一,坚决支持中国政府就美国《通胀削减法》新能源汽车补贴措施向世贸组织提出设立专家组请求,推进诉讼程序,维护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合法发展权益。第二,美国《通胀削减法》新能源汽车补贴措施违背市场经济基本规律,本质是为打压遏制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严重损害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公平竞争环境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扰乱国际贸易秩序,拖累全球经济复苏。第三,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开放竞争中练就了真本事,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也为国际能源绿色转型、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巨大贡献。美方挥舞绿色保护主义大棒、搞绿色"双标",阻碍中国新能源汽车自由贸易,无助于自身产业发展,反而将破坏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
  中国机电商会认为,美国通过发布《通胀削减法》新能源汽车补贴措施,特别制定了针对中国产品及产业链的歧视性政策,目的是在打压特定国家的基础上扶持其本土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事实上,该法案发布后,美国电动汽车市场供应和消费者信心均遭受打击,成为拖累电动化转型目标实现的最大障碍。
  "美国《通胀削减法》生效后,市场上约80%的新能源汽车车型都不符合补贴要求,不仅影响新车上市,也打击消费者信心,可以说既损人也不利己。"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国际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晓红说。
 
中方对欧盟《外国补贴条例》相关做法进行贸易投资壁垒调查
 
  据悉,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7月1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应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申请,商务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相关规定,决定自2024年7月10日起,对欧盟《外国补贴条例》相关做法进行贸易投资壁垒调查。此次调查在2025年1月10日前结束,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2025年4月10日。
  "下一步,商务部将依法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方式推进工作,并广泛听取意见,确保调查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有关调查结论将适时对外公布。"何咏前说。
 
俄罗斯北高加索地区欲开展对华合作
 
  据报道,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副部长谢尔盖·纳扎罗夫7月15日在2024年高加索投资论坛期间表示,俄罗斯北高加索地区希望开展对华合作,正在寻找机会吸引中国企业来此投资。
  纳扎罗夫称,俄方有兴趣与中方多领域开展合作,比如俄方已与多家中国公司讨论了在汽车行业开展合作的可能性,特别是希望推动汽车零部件的本地化生产。
  纳扎罗夫说,北高加索地区投资潜力巨大,其自然资源丰富、销售市场不断扩大,并且每个地区都有自身特点,俄罗斯政府准备支持这些地区提高投资吸引力。
 
日本6月实现贸易顺差约2240亿日元
 
  据报道,日本财务省7月18日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在连续两个月出现贸易逆差后,6月日本实现贸易顺差约2240亿日元(1美元约合156日元)。
  报告显示,由于半导体相关产品出口增长,日本6月贸易顺差额达到上年同期的6倍。半导体制造设备、有色金属、塑料出口同比分别增长37.9%、22%、19%,带动日本6月出口额同比增长5.4%至9.21万亿日元。
  进口方面,日本6月进口额为8.98万亿日元,同比增长3.2%。其中,计算机及其周边设备、发动机、通信设备进口额同比分别增长48.5%、37.6%和20.6%,煤炭进口下降25.3%。
  从国家和地区来看,日本6月对美国、中国的出口同比增长,对欧盟出口同比下降。
 
投资视点
 
北京出台15条举措扩大服务业开放
 
  据悉,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的决策部署,以首善标准抓好《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任务落实,持续推进外商投资领域扩大开放,日前,北京市商务局发布《北京市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促进外商投资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提出加大促进、服务外商投资力度,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电信、数据、医疗、绿色等重点领域开放,推动首都外商投资营商环境取得根本性优化和提升。
  《实施方案》共提出15项主要任务及3项保障措施。
  《实施方案》提出,推动电信领域外资企业申请资质,提升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水平。制定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提升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管理能力及便利度。为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建立数据跨境流动绿色通道,以医药企业为突破,加快推动医药健康外资企业数据合规出境,率先为外资医药企业申报数据出境开通绿色通道。
  《实施方案》明确,北京将加大医疗领域开放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外籍及港澳台医生在京开设诊所。支持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开展干细胞等临床试验。支持干细胞与基因研发国际合作。
  《实施方案》还提出,鼓励外商投资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参与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有关部门可以按照相关规定对外商投资绿色低碳发展项目予以奖励。
  此外,根据《实施方案》,北京将进一步鼓励人力资源领域合作,发布4.0版境外职业资格认可目录,探索推进京津冀区域互认共享。鼓励根据北京市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引进具备国外先进技术、先进培训方法的职业技能培训资源,鼓励在北京市新兴产业及急需紧缺人力资源领域开展外商投资职业技能培训办学。同时,北京将提升外商投资法治化保障水平,加强对《北京市外商投资条例》的宣传解读和贯彻落实。
 
上海发文支持大飞机产业链发展
 
  据悉,为深入落实国家新型工业化要求,全面服务国家大飞机发展战略,推动上海更好融入和服务国产民用大飞机产业链发展,加快建设世界级民用航空产业集群,近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财政局、浦东新区政府、闵行区政府联合发布《上海市关于支持民用大飞机高端产业链发展 促进世界级民用航空产业集群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称《措施》)。
  《措施》提出,紧紧抓住国产民用大飞机批产提速和规模化系列化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大飞机产业链链主在沪集聚优势和牵引作用,加强央地合作和市区联动,重点引育大飞机产业链关键企业和项目,促进大飞机产业链稳链、强链、补链,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有机融合,努力将大飞机产业链培育成为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标志性产业链,将大飞机园建设成为世界级民用航空产业集群核心承载地。到2026年,国产民用大飞机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上海新增引育大飞机高端产业链重点企业60家以上,大飞机产业链本地配套供应商及合作单位达到150家左右,实现新增投资700亿元以上,大飞机产业规模达到800亿元左右。
  《措施》提出,支持产业链企业协同研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大飞机配套,支持配套企业与链主企业联合开展产品研发、试验、试制,最高可按核定项目总投资的30%比例支持,单个项目支持金额最高达1亿元。
  《措施》支持央地联合设立大飞机产业基金。鼓励央企联合地方及各类资本共同设立大飞机产业投资基金,支持投资从事大飞机关键配套产品研制的企业。
 
天津七方面发力推动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
 
  近日,天津市交通运输委等14部门印发《天津市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全市交通运输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城市公交及出租汽车领域新能源车辆占比分别超过80%和50%、国三及以下中重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基本淘汰等目标。
  本次发布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推进城市公共交通车辆新能源替代、老旧营运柴油货车淘汰更新、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轨道老旧运营设备淘汰更新、邮政快递老旧设备替代、物流设施设备更新改造、设备更新配套要素供给提升等七方面的重点任务。例如,在公共交通车辆方面,到2027年,新能源公交占比超过80%,出租汽车领域新能源车辆占比超过50%;在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持续推进绿色续航行动,到2025年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覆盖率100%。
  市交通运输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是推进交通运输能源动力系统清洁化、低碳化、高效化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实现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和绿色低碳转型目标的重要途径。市交通运输委将推动天津市交通运输行业向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方向转型升级,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苏州发布全国首部地方性低空空中交通规则
 
  7月13日,苏州市低空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苏州市低空空中交通规则(试行)》(下称《规则》),将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这是全国首部地方性低空空中交通规则。
  《规则》由苏州市交通运输局联合专业科研机构研究制定,遵循苏州市"规则先行、场景牵引、市场导向、技术保障、安全第一"的低空经济发展方针,共有8章37条内容,主要从服务管理、运营管理、空域管理、飞行活动管理、飞行保障等方面对低空空中交通规则进行了规定。
  《规则》聚焦用户需求,建立了服务保障机制。苏州市承担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职责,通过低空飞行服务管理机构和市级低空服务管理平台,形成简明高效的"统一受理、全程服务"机制,为空域用户提供便利快捷的专业服务。
  围绕资源高效利用,探索空域动态配置,《规则》提出建立低空空域分类使用和灵活调配机制,根据应用场景按高度、空域类型等因素对空域实施分类管理和动态调整,满足空域用户差异化需求。《规则》明确真高120米以下,除国家划设管制空域以外的空域为本市微型、轻型、小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适飞空域。
  为充分保障低空飞行活动安全有序,《规则》坚持安全第一,探索飞行调配原则。民用航空器实施低空飞行活动时,一般遵循有人驾驶优先于无人驾驶、载人飞行优先于载货飞行的调配原则。《规则》提出,苏州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低空飞行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可以通过市级低空服务管理平台提出飞行计划申请,市级低空服务管理平台应当及时反馈空中交通管理机构的批准结果。
  《规则》鼓励采用5G通信、北斗短报文通信等技术的最新成果,增强民用航空器的通信保障能力。苏州鼓励采用先进技术或者设备,提升低空飞行定位导航精度,满足不同低空飞行任务需求。鼓励使用无人机身份广播、通感一体化等技术的最新成果,实现低空飞行目标的实时监视和有效识别。
  《规则》的发布实施,将促进苏州市低空飞行一站式服务机制的形成,进一步激活综合交通立体空间资源,有助于维护飞行安全、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加速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苏州成为低空经济加速腾飞的"空中之城"。
 
常州发布低空经济行动方案
 
  据悉,为加快推动常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7月15日,常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常州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常州将紧扣"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深入实施"532"发展战略,坚持因地制宜、特色发展,以低空制造为核心、以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应用场景为牵引,大力推动"三园五中心一平台"建设,努力打造长三角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高地。到2026年,全市低空经济产业能级得到跃升,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低空技术创新能力有效提升,低空交通运输体系逐步搭建,成为全市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增长极。
  《方案》显示,常州发展低空经济主要在4个方面发力。一是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将低空经济纳入"1028"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集群向高而攀、向新而行。到2026年,引育一批低空经济头部企业,力争集聚产业链相关企业15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超50家,产业规模超过300亿元。二是基础设施初具规模。规划研究低空航空器起降设施和配套设施布局。到2026年,规划通用机场(运营中心)5个,新建通用机场(运营中心)1个以上,建成200个左右低空航空器起降场(点),按需构建覆盖市域范围的低空智联网。三是创新能力有效提升。攻克一批低空领域关键"卡脖子"技术,新增科技创新和公共服务机构5家以上,初步形成低空航空器检验检测、试飞验证、产品认证、适航审定服务能力。四是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拓展面向政府、企业和大众的低空应用场景,开展低空领域民用无人驾驶试点示范,培育10个以上具备示范效应的创新应用场景,开通低空航线18条以上。
  同时,《方案》还提出了五大工程、20条重点举措、30项细分任务。其中,五大工程分别为产业招引培育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应用场景搭建工程、试点示范创建工程、协同机制创新工程。
  据了解,在江苏,尤其是苏南地区,"低空之城"成为各地竞相追逐的目标。在常州之前,苏州、无锡、南京等地均已发布相关的低空经济行动方案,且各地发展目标相近,比如,南京提出,目标到2026年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发展超500亿元;无锡提出,目标到2026年低空经济产业产值规模突破300亿元。
 
武汉发布推进商业航天突破性发展若干措施
 
  7月16日,武汉市人民政府发布《武汉市推进商业航天突破性发展若干措施》(简称《措施》),旨在抢抓商业航天发展重要机遇,推进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建设,打造商业航天千亿产业集群。
  《措施》包括,引导金融机构为商业航天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将符合条件的商业航天企业纳入贷款贴息、融资租赁补贴等惠企政策支持范围。发挥国有资本引领带动作用,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商业航天企业培育发展。做好商业航天企业债券发行服务保障。加强与沪深北证券交易所沟通,为商业航天企业上市提供"一站式"服务。
  《措施》提出,深化商业航天产业空间布局。按照"统筹推进、特色集聚、重点突破、协同创新"原则,因地制宜打造商业航天产业创新聚集区,构建"一核两区多园"发展格局。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重点布局新型运载火箭、卫星平台及载荷等研发、制造和发射服务,地面及终端产品制造,卫星测运控、卫星互联网、通导遥一体化等应用,打造"中国星谷"。先进制造集聚区重点开展运载火箭、卫星平台及载荷的核心技术攻关、重点产品和关键零部件研制。创新应用集聚区重点发展以北斗产业为核心的空间信息数据获取、处理、分发等业态,打造国家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创新型产业集群。武汉经开区、江岸区、黄陂区等区结合实际差异化布局建设"航天+"示范产业园,推进特色延伸产业集聚发展。
  《措施》提出,扩大商业航天场景应用开放。发布商业航天场景应用开放清单,认定一批场景应用友好单位。每年遴选发布10个商业航天应用示范项目,对被确定为省级应用示范项目并获省级补贴资金的项目,市级按照1∶1比例给予配套支持。支持商业航天首台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首轮次工程流片芯片市场首用,择优给予单个项目最高1000万元支持,支持商业航天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参加"武创荟"系列赛事活动。加快推进超低轨通遥一体卫星星座项目建设,完成技术验证星发射入轨和先导业务试验卫星研制,拓展星座示范应用。对市内自主研制、成功发射的运载火箭和成功入轨的各类卫星,获得省级奖励资金的,市级按照1∶1比例给予配套支持。做大做强武汉卫星数据应用公共服务平台,整合通导遥卫星数据资源。支持自然资源湖北省卫星应用技术中心社会化应用节点建设,拓展卫星遥感影像应用场景。
 
四川出台多项举措促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近日,四川省委政法委会同省法院、省检察院、公安厅、司法厅出台《全省政法系统"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年"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是继去年出台《全省政法系统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后,又一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
  《方案》共制定了24项重点任务53条举措,以实施"市场法治环境提优、执法司法环境提质、政法公共服务环境提能"三大行动为牵引,系统破解经营主体遇到的法治痛点。
  在市场法治环境提升方面,《方案》提出,将针对经营主体反映强烈的造谣抹黑企业家、虚假诉讼、拒不执行判决等行为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方案》提出,要推动建设企业园区公共法律服务站,建立与市、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衔接联动机制,为园区企业提供全链条、"一站式"精准服务。
  此外,《方案》还明确,要通过优化"一站式"诉讼服务、提升涉外法律服务水平、拓展天府中央法务区涉企增值服务等举措,为经营主体营造更加可感可及的政法公共服务环境。
 
成都将争取机器人关联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7月16日,成都经信局披露,到2026年,成都市将力争集聚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00家以上,制造业规模突破100亿元,关联产业突破500亿元。
  成都经信局介绍,成都目前初步形成了从关键零部件、机器人本体、系统集成到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发展态势,2023年成都市机器人产业规模为40亿元,在2023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区域发展潜力城市中排名第9。
 
安徽发布水网多元融合发展工作方案
 
  近日,安徽省水利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林业局、省能源局联合制定并印发《安徽省水网多元融合发展工作方案》,明确加快安徽现代水网建设,强化水网与水运、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电力等协同融合,推动全省水利和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
  《方案》明确了水网多元融合发展的目标,即到2027年,省级现代水网先导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省现代水网格局总体形成,水网与水运、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电力等协同融合,安徽水网的综合性、系统性、保障性优势有效发挥,助力"水运安徽"建设迈上新台阶、粮食安全保障基础进一步夯实、"皖水"文化品牌打造、能源向绿色低碳转型。
据介绍,安徽省将推进建设一批水网融合发展项目,提升水网整体效能和综合效益。在推动水网与水运融合发展方面,推进骨干河道治理建设,保障航道通航安全,加强控制性枢纽建设,强化航运水位水量保障推进航道综合整治,推动水利水运联网提质;在推动水网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方面,加快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建设,保障农业用水安全,加快灌区工程建设,聚力打造江淮粮仓,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农业生产根基。在推动水网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方面,注重传承挖掘,打造皖水文化。延伸产业链条,助力皖水旅游,增强文化赋能,弘扬皖水精神,拓展文旅产业,推进水利文旅融合发展;在推动水网与电力融合发展方面,推进水库工程建设,加强绿色能源供应,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服务能源转型升级。
 
四地共建商业秘密保护试点
 
  近日,安徽省芜湖市与上海黄浦区、江苏苏州市、浙江杭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围绕商业秘密协同保护、监管执法联动协作、特色资源区域共享等方面,共同签订长三角地区国家级商业秘密保护试点服务和执法共建合作协议,迈出了长三角地区商业秘密严保护、大保护、同保护、快保护步伐。
  商业秘密是企业无形的资产,事关企业竞争力。四地协同推进商业秘密保护,实现信息共享、技术共用、企业共育、证据互认、执法共联等。支持杭州市商业秘密保护数字化服务平台、上海技术交易所、上海市科普教育展示技术中心等技术平台共联互动,推动商业秘密价值评估、专业鉴定等资源共享;互通辖区内商业秘密行政执法、检察保护、司法审判情况,及时共享、分析商业秘密保护的行政执法、民事、行政及刑事诉讼领域的新动向和新趋势;深化《长三角地区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取证规则》,明确证据互认规则,确保不同地区间案件处理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建立高效线索移送机制,提高案件办理效能。
 
广州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提质
 
  据悉,为进一步推动广州市质量强市战略和标准化战略实施,规范质量发展与标准化战略专项资金的使用、监督和管理,7月16日,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广州市财政局联合发布《广州市质量发展与标准化战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所称质量发展与标准化战略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分为质量发展资金和标准化战略资金。质量发展资金是指市财政预算安排用于获得政府质量奖的组织和个人的质量工作资助资金。标准化战略资金是指市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主导标准制定修订,承担标准化组织项目、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标准化研究项目、标准化技术支撑项目、标准化活动项目,以及获得标准化贡献奖等的专项资助资金。
《办法》明确,专项资金的绩效目标是推动广州市质量强市战略和标准化战略实施,完善政府质量激励制度,加快构建推动广州市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促进全域标准化深度发展,提升标准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标准化自身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办法》规定,根据获取奖项的不同,分别给予获奖组织和个人不同额度的质量工作资助资金,其中获得中国质量奖的,对获奖组织和个人分别给予质量工作资助资金50万元、15万元;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的,对获奖组织和个人分别给予质量工作资助资金30万元、10万元;获得广东省政府质量奖的,对获奖组织和个人分别给予质量工作资助资金30万元、10万元;获得广州市市长质量奖的,对获评组织和个人分别给予质量工作资助资金100万元、25万元。
  而在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资助方面,《办法》明确,主导国际标准制定的,每项资助不超过50万元;主导国际标准修订的,每项资助不超过25万元;主导国家标准制定的,每项资助不超过20万元;主导行业标准制定的,每项资助不超过10万元;主导广州市地方标准制定的,每项资助不超过10万元。同一单位同一年度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获得资助的总金额,不得超过该年度广州市标准化战略资金中标准制定修订资助总金额的7%。
 
广西全面推进能源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
 
  据悉,广西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日前印发《广西能源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方案》,全面推进我区能源设备更新和升级改造,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力争2024-2027年能源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超400亿元。
  自治区能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轮广西能源设备大规模更新改造主要涉及9个领域,包括煤电机组改造升级、水电设备改造升级、风电光伏设备改造升级、城中村配电网和产业园区抄表到户改造升级、农村电网巩固提升、电网设备更新改造、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升、交换电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提升和油气基础设施更新改造。
  方案通过实施存量煤电机组节能降耗、供热、灵活性"三改联动"改造升级,老旧煤电机组容量替代,有效提升煤电机组清洁高效灵活发电水平,预计2024-2027年实施12个煤电升级改造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通过鼓励老旧水电机组扩容增效改造,有序推动风电光伏设备改造升级,提升发电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性;通过加快实施城中村配电网和存量工业园区抄表到户改造升级,2027年基本完成2500条以上频繁停电线路、176个以上台区治理工作,城中村区域供电质量显著提升。方案提出,加快提升充换电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持续推进广西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到2025年全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超11万个。
  在9个领域重点任务中,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涉及面广,所占投资比重最大,3年累计投资计划超过300亿元。此项工作通过农村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推进智能配电站、智能开关站、智能分架变项配电站建设,提高农网自动化有效覆盖水平,提升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承载力。在此基础上,广西将扎实推进"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和"千家万户沐光行动",保障广大乡村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应并尽并",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切实让农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同时促进农村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美联储"褐皮书"显示更多地区经济活动持平或下降
 
  据报道,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7月17日发布的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也称"褐皮书")显示,自上一期"褐皮书"发布以来,美国大多数地区经济保持轻微至温和增长,但与上次调查相比,更多地区报告了经济活动持平或下降的情况。
  "褐皮书"是根据美联储下属12家地区储备银行(即12个辖区)的最新调查结果编制而成的报告,每年发布8次。上一期"褐皮书"于5月29日发布。
  最新报告显示,5个辖区经济活动水平持平或下降,比上次调查增加3个辖区;7个辖区经济保持增长。
  就业方面,大多数辖区就业水平持平或略有上升,少数辖区就业适度增长。通胀方面,总体上物价普遍温和上涨,少数辖区物价微涨。
  报告还显示,汽车销售在各地表现不一,受高利率等因素影响,部分辖区汽车销售额较低。此外,多数辖区消费者和企业贷款需求疲软。
  对于未来6个月的经济展望,报告指出,由于对即将到来的美国大选、国内政策、地缘政治冲突和通胀不确定性等存在担忧,受访者预计美国经济增长将会放缓。
 
欧洲央行宣布维持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不变
 
  据悉,欧洲中央银行7月18日在德国法兰克福欧洲央行总部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决定维持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不变。
  欧洲央行在会议后发表新闻公报说,欧元区主要再融资利率、边际借贷利率和存款机制利率将分别维持在4.25%、4.5%和3.75%的水平。
  今年6月,欧洲央行自去年10月停止加息以来首次降息,将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均下调25个基点。
  公报说,欧洲央行将保持政策利率收紧在足够的水平,以实现通胀回落至2%的中期目标。欧洲央行将继续基于数据和不断召开议息会议的方法,来确定紧缩程度和持续时间。
  自2022年7月开启加息进程以来,欧洲央行连续10次加息,累计加息450个基点。随着货币政策收紧,今年5月欧元区通胀率回落至2.6%。
 
英国放宽企业上市规则
 
  据报道,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7月11日公布一系列放宽企业上市规则的措施,定于本月29日生效,旨在吸引更多大企业落户英国股市,力求在与欧盟、美国证券市场的竞争中稳住伦敦全球金融中心地位。"这些新规是逾三十年来上市机制最大改革,"金融行为监管局表示。
  按照新规,上市企业的创始人或主管在经营决策和向投资者披露信息义务方面将享有更大权重,可无限期享有加权表决权。新规还取消一项要求企业进行任何重大交易需获得股东表决同意的规定,仅反向收购上市(即借壳上市)和取消上市决策除外。另外,监管局允许在企业首次公开募股(IPO)前就成为股东的机构投资者如私募基金等,拥有有效期长达10年的加权表决权。
  新措施大部分由刚下台的保守党政府去年底提出,旨在刺激英国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刚上任几天的工党内阁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肯定这一举措,称其有利于"激活英国资本市场,使英国能够与国际同行在同一水平线上竞争,确保我们吸引最具创新力的企业在本国上市"。
  里夫斯强调,金融服务业是英国经济的核心产业,也是本届政府刺激经济增长任务的核心。
  在"脱欧"后,伦敦金融服务业面临美国纽约和欧盟内的阿姆斯特丹、巴黎等城市竞争。一些英国业内人士认为,这些对手上市规则较为宽松,伦敦证券交易所已经因此失去一些潜在大客户,包括总部在英国的芯片设计巨头安谋控股公司,后者去年9月在纽约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
  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表示,光是放宽上市规则,还不足以促动企业赴伦敦上市,还需要更多政策支持;同时也提醒说,更大程度地依赖企业自觉披露信息会增加投资者的资金损失风险。不过监管局称,这些改革措施"更能体现实现经济增长所需承担的风险"。
 
亚行上调亚太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预期
 
  据悉,亚洲开发银行7月17日发布《2024年亚洲发展展望》补充报告,将亚太地区发展中经济体2024年经济增长预期从4.9%上调至5.0%。
  报告说,由于内部需求和出口增长表现良好,亚太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在今年第一季度明显加快。
  报告预测,东亚地区和东南亚地区经济今年均将增长4.6%,太平洋岛国地区增长3.3%,南亚地区增长6.3%,中亚和高加索部分地区增长4.5%。
  报告说,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利率水平将继续影响亚太地区经济前景。另外,美国大选结果的不确定性、严峻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贸易分裂等诸多因素也将影响该地区经济增长。报告预计,明年亚太地区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速为4.9%。
  亚洲开发银行是聚焦亚太地区发展的多边开发银行,成立于1966年,总部设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亚洲发展展望》是亚行的年度旗舰经济报告,对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作出预测。
 
日元贬值会否倒逼日本央行加快升息?
 
据悉,证券时报7月16日刊发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张锐撰写的文章指出,继去年深幅下蹲之后,今年以来日元继续疲弱不堪,虽然偶尔在外力的所用下出现了间歇性反弹甚至跳涨,但要从兑美元161.95这一38年来的最低位置爬出来难上加难;不仅如此,日元对欧元汇率也一度创下历史新低,同时还被英镑按在历史最低位置反复摩擦,日元由此成为发达经济体货币阵营中表现最差的主要货币。如果接下来没有强有力的提拉措施,日元很可能选择继续下挫,年内不排除刺破170的关键点位。
  理论上说,央行干预外汇市场既可以运用常规货币政策,比如加息,也可以投放非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如QE(量化宽松);既可以运用数量货币政策进行对冲,如减少货币发行量,也可以启动价格政策予以纠正,如提高利率,而且相比数量政策工具,价格调控手段可能收到更快的效果,因此,一个简单的认知逻辑是,针对日元贬值,日本央行理应予以升息,只是令许多人难以理解的是,时至今日日本央行对加息的表态依旧较为保守,也就更别谈有任何实质性动作。解开这一谜团,还需从引致日元贬值的缘由说起。
  经济体量与经济增长速度往往是一国货币汇率竞争力的重要决定因素,本轮日元贬值首先与日本经济生态表现疲软直接相关。从经济体量看,最近两年日本GDP规模不断萎缩,去年被德国超过,滑落至全球排名第四,而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2025年印度将超越日本,届时日本经济总量将进一步跌落至全球第五;从经济增长速度看,按照日本政府每五年制定一个“经济财政再生计划”的时段观察,前五年日本经济年均增速只有0.2%,今年又进入一个新的五年,不仅IMF预计今年日本GDP增速仅为0.9%,而且开局的第一季度日本经济便萎缩0.7%,按年率计算降幅达到2.9%,一年不到的时间出现两个季度(2023年第三季度日本GDP环比下降0.8%,年率降幅3.3%)的负增长,说明日本经济增长气势既谈不上强劲,也缺乏必要的韧性。
  进一步分析一下经济增长的动能结构因素,便更能清晰地看出日元较为脆弱的经济基础。策应宽松货币政策,日本政府持续实施着积极财政政策,继去年年末推出规模为17万亿日元的财政刺激计划后,2024财年日本内阁的财政支出总额超过112万亿日元,为历史第二大规模,政府公共投资力度显然没有减弱;另一方面,受益于日元贬值,日本对外出口已连续实现14个季度的增长,去年全年日本逆差规模大幅减少13万亿日元,至今年5月日本出口又连增6个月,其中5月份增幅更是高达13.5%,创出一年半以来的新高。
  不过,相比公共投资与出口持续充当着日本经济的增长主力,私人投资与家庭消费则非常不尽如人意。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日本企业资本支出较上一季度放缓近10个百分点,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的季度降幅为4.2%,其中企业设备投资在连续出现了三个季度的负增长之后,今年一季度再度出现了0.4个百分点的环比降幅。消费方面,今年一季度日本个人消费环比下降0.7%,不仅连续4个季度呈负增长,而且也是金融危机以来最长时间的负增长,而且之后的4月份消费支出依然环比负增长1.2%,5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沉降至36.2且出现两年多来最大降幅,同时6月家庭消费者信心指数也未见提振。从日本GDP构成看,个人消费约占近60%,私人投资占比约为16%,剩下的就是出口和政府投资。可以看出,在占比超七成的私人投资与消费难以强劲有为甚至是构成负向掣肘的前提下,接下来日本经济很难出现较大起色。
  无疑,日本央行为了提振日元可以选择提前加息,但由此对日本经济形成的负反馈可能更大。一方面,加息以及日元升值必减损日本出口竞争力,尤其是美国目前成为了日本的最大贸易出口市场,对日本出口的贡献超过了1/5,若因日元升值削弱了对美出口优势,乃至重演历史上“广场协议”的悲剧,对日本来说绝对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另一方面,加息也会带来日本国债收益率的上升,进而显著推升日本政府的债务发行与偿付成本,按照日本财务省的测算,若收益率上升1%,2024—2026财年日本国债还本付息支出将分别增加1.5万亿、4.0万亿和7.2万亿日元,公共财政负担显著增升不说,还势必对政府投资产生“挤出效应”;不仅如此,加息还会推动企业的融资成本上升,居民消费成本也会加大,供给端与需求端的生产与消费能量同时受到挤压。看得出,加息不仅削弱支撑经济增长的优势动能,还会令本就疲弱的劣势动能更为不堪,日本经济由此可能遭遇更大逆风。既如此,日本央行就不会为挽救日元汇率而投入更大的价格筹码,而是会选择等一等与看一看。
  历史上看,日元走软周期均与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周期高度吻合,由此产生的日美息差也是日元贬值的外部关键因素。经过过去两年连续11次升息,美联储将利率推高至目前5.25%—5.50%的位置,虽然今年3月日本央行也将基准利率提至0%—0.1%,但日美货币之间仍有5个百分点的息差,而恰恰是这一息差的存在,使得日元成为了全球仅次于美元与欧元的第三大套利货币。国际资本的通常玩法是,在日元处于十分廉价的窗口期大手笔借入日元,然后运用日元买进高息的欧美货币,待后者价格升高后抛出兑现,接着又用获利资金买入日元资产如日本股票与房产,带动日元资产价格升至预期点位时,国际资本趁机卖出,借入日元货币与卖出日元资产的过程就是一个双重套利的过程,完成这一近乎闭环的动作,当然是需要十分充沛的日元流动性支持,而日本央行或许出于无奈又或许是基于故意地进行着增量流动性输送,日元贬值便从日本央行手中获得了十分强大的隐性背书。
  可一旦日本央行升息,情势就会发生逆转,尤其是在遭遇到美联储同时降息的背景下,逆转所引致的风险可能更大。由于日美货币息差的缩小,日元失去低成本融资优势,虽然相对于美元,日元仍比较便宜,但就使用价值而言,日元远不可与美元相提并论,这种情况下国际资本转而追逐美元,并押注美元资产,且同时抛售日元与日元资产,不仅日元在做空力量的作用下会进一步下贬,日本好不容易得来的股债牛市行情很可能就此终结,此时,不仅企业融资难度大幅提升,债券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也会对一级市场构成冲击,基本靠发行国债来解决财政赤字压力的日本政府也可能面临债务危机。显然,对于日本央行而言,冒着如此之大的不确定性风险,单方面为了提振日元而选择加息,实在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今年以来美联储不断推迟降息的时间表,甚至不降息的尾部概率也在上升,这种情况下强势美元对日元构成进一步反压,尽管如此,美联储放松货币政策的限制性方向没有改变,降息也是迟早要发生的事情,而日本央行可能就是在等待这一时点的到来,即出于防范风险的需要,在美联储降息之前日本央行不会主动采取行动,其将提振日元的希望放在了美联储的降息政策预期之上,如果到时美联储降低利率,美元必然走弱,相应地日元也可能拐头向上,这种情景下投机资本就会卖出美元,转而做多日元,日元资产随之升值,日本金融市场也会继续平稳运行,此时即便自己不升息,日本央行也能“躺赢”。
  当然,针对一泻千里的日元,日本央行并不是完全不着急,更不会在政策上无动于衷,就在今年5月份,日本央行就大手笔抛出美元同时买入了高达9.8万亿日元货币,这一“救市”规模刷新了2011年创下的9.1万亿日元的月度最高纪录,受到影响,5月底外汇储备降至1.23万亿美元,环比减少474亿美元。不仅如此,7月上旬日本央行再度入市干预,估计投入的外汇数量不会太少。另外,日本央行将从7月开始“缩表”,即将每月5.7万亿日元的购债规模减至5.1万亿日元,此举会减少日元流动性,但必须指出的是,上述动作都还没有脱离数量型货币政策范畴,同时也未触及到价格政策的任何内容。
  其实,从去年年底最终取消YCC(收益率曲线控制)到今年3月终止“负利率”政策,再到后来压缩购买长期国债规模和停止对ETF的购买,以及即将展开的“缩表”,每一个政策动作为抵抗日元下跌发挥了多多少少的作用,但回溯发现,日本央行所展开的政策举动其实都在为摆脱非常规货币政策而作着艰苦的努力,而且货币政策正常化的目标时下也并未完全实现,这种背景下,日本央行即便是在价格政策上迈出更大的步伐,也不是奔着推高日元的单一目标而去的。
 
投资分析点评
 
▲上半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同比增14.2%
 
  据悉,商务部7月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6870家,同比增长14.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989.1亿元,同比下降29.1%。
  从行业看,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418.6亿元,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比重为28.4%,较去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637.5亿元,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的12.8%,较去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专业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87.5%和43.4%。
  从来源地看,德国、新加坡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18.1%和10.5%(含通过自由港投资数据)。
  对于上半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变动,商务部外资司负责人回应表示,应从多方面看待引资情况。首先,2013-2022年,我国吸引外资规模以人民币计连续十年稳步增长,2022年超过1.2万亿元。在高基数上,2023年以来引资规模有所波动是正常现象。2024年上半年,我国吸引外资规模近5000亿元,仍处于近十年来的高位。
  同时,高技术制造业引资占比提升指向引资结构持续优化,说明外国投资者顺应我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大势,正在积极调整相关领域投资布局。
  此外,该负责人表示,去年以来,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外商投资促进力度,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者来华投资。上半年全国新设立外资企业数量延续了2023年以来新设外资企业较快增长的趋势。
 
  ▲新湖中宝再获衢州国资增持
 
  据悉,新湖中宝(600208)7月15日晚公告称,衢州智宝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衢州智宝")拟自2024年7月16日起6个月内,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集中竞价方式增持新湖中宝股份,增持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不超过10000万元,增持价格不高于2元/股。
  值得一提的是,6月28日,新湖中宝曾公告称,公司第一大股东衢州智宝拟自2024年7月1日起6个月内,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方式增持上市公司股份,增持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不超过2000万元,增持价格不高于2元/股。随后,自7月1日至7月11日,衢州智宝已采用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增持新湖中宝共计1215.93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0.143%,增持金额为2000万元。
  隶属于衢州国资的衢州智宝,目前为新湖中宝第一大股东。此次增持前,衢州智宝及其关联人衢州市新安财通智造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新安财通"),合计持有新湖中宝24.4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比例为28.68%。
  另外,今年7月1日公告显示,新湖中宝将进行董事会改选。在新湖中宝新一届董事会中,衢州智宝及其关联方提名的非独立董事,占公司非独立董事的3/4,提名的独立董事占公司独立董事的1/3。改选议案将在7月17日召开的股东大会审议。
若董事会改选议案获得通过,衢州智宝及其关联方将能控制上市公司董事会,结合衢州智宝已成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新湖中宝的控股股东将变更为衢州智宝;实际控制人拟变更为衢州国有资产管理机构。
 
  ▲片仔癀全资子公司参投圆山大健康产业投资基金
 
  近日,漳州圆山大健康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圆山大健康产业投资基金")成立,该产业投资基金由片仔癀全资子公司漳州片仔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公司共同持股。
  圆山大健康产业投资基金成立于7月12日,执行事务合伙人为漳州战新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出资额为5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创业投资(限投资未上市企业)和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
  股权穿透显示,圆山大健康产业投资基金由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片仔癀的全资子公司漳州片仔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及漳州片仔癀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漳州市产业股权投资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
 
  ▲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入股苏州星海图
 
  近日,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入股星海图(苏州)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海图")。星海图注册资本由约65.3万人民币增至约69.5万人民币。星海图是一家具身智能公司,致力于研发通用的具身智能体。
  2024年1月,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注册落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目标规模100亿元,围绕国家及北京市机器人产业相关领域战略性布局开展直接股权投资,重点投向机器人本体、产业链零部件、产业链创新应用等领域。截至2024年1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汇集机器人企业110家,已形成覆盖核心零部件、整机到应用的机器人全产业链体系,正在打造国内领先的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集成应用新高地和产业生态示范地。
 
  ▲成都低空飞行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在天府新区成立
 
  近日,成都天投集团与成都交投集团合资组建的四川省首个低空经济平台合资公司--成都低空飞行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工商注册。该公司未来将承担起成都市低空交通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为全市空域提供飞行监管、飞行路线规划等服务,助力构建低空新秩序。
  目前,该平台已具备包括系统主界面模块、飞行动态监视模块、历史飞行记录模块、飞行活动管理模块和行业数据管理模块、应用场景模块和公共安全管控模块等7个模块,可服务全市范围内低空飞行活动,提供低空飞行监管服务,为运营企业提供航线规划和飞行情报服务,让"飞行情况"一目了然。
  "成都天投集团将会同成都市、天府新区低空经济工作专班向中国民航局申请成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航行服务提供方(USS),积极申请与国家无人驾驶航空器一体化综合监管服务平台(UOM)开展数据引接,助力进一步完善成都市无人机管理体系,实现更多信息服务和飞行协同服务。"成都天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沙特成中国新能源出海热土
 
  据报道,中东地区正成为中国新能源企业出海的热土。7月16日晚间,A股光伏龙头晶科能源(688223)、TCL中环(002129)双双公告位于沙特阿拉伯王国(下称"沙特")项目的最新进展,且均引入了沙特公共投资基金(下称"PIF")全资子公司Renewable Energy Localization Company(下称"RELC")以及Vision Industries Company(下称"VI")等股东。"结合协鑫、中环、晶科等公司已公布的在中东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等环节布局,一条由中国出技术与管理、当地出资金和市场的中东一体化光伏产业链,已初具雏形,"业内人士称。
  公告显示,晶科能源全资子公司晶科中东近日与PIF全资子公司RELC以及VI签订《股东协议》,在沙特成立合资公司建设10GW高效电池及组件项目,合资公司将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初步测算,该项目总投资预计为36.93亿沙特里亚尔(约合9.85亿美元)。晶科中东、RELC及VI持有合资公司股权占比分别为40%、40%及20%,设立后各股东按持股比例认缴。
  PIF是中东地区规模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之一,也是全球排名第五的主权财富基金,目前管理着9250亿美元的资产。值得一提的是,PIF本身是沙特实现"2030愿景"目标的主要投资方。这一计划不仅旨在减少对石油的依赖,还致力于推动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现代化。此外,PIF持有ACWA Power近一半的股份,是沙特多个大型光伏电站背后的主要投资方。
  另悉,TCL中环已与VI签署《合作条款清单》《联合开发协议》,拟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并在沙特投资建设光伏晶体晶片工厂项目。而作为该项目的最新进展,也将引入沙特主权基金PIF的全资子公司RELC。具体来看,TCL中环、RELC、VI三方将在沙特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并在沙特投资建设年产20GW光伏晶体晶片工厂项目(下称"中东项目")。TCL中环新加坡全资子公司LumeTech S.A.PTE.LTD.作为与RELC、VI共同设立合资公司的签约及出资主体。
  协议内容方面,三方约定在沙特成立合资公司建设年产20GW光伏晶体晶片工厂,总投资额预计约为20.8亿美元。TCL中环通过LumeTech S.A.PTE.LTD.持股40%,RELC持股40%,VI持股20%。合资公司业务包括太阳能光伏晶体和晶片的制造、组装和销售。
  除了上述两家光伏龙头以外,还有其他新能源企业位于沙特的项目或投资迈出重要一步。协鑫科技曾在今年5月宣布全资子公司协鑫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与穆巴达拉主权基金的全资子公司MDC POWER HOLDING COMPANY LLC订立合作协议,双方探讨合作开发阿联酋首个多晶硅生产设施。6月3日,协鑫科技发布公告,公司将与穆巴达拉主权基金探索潜在合作机会,在阿联酋当地建立具有全球及地区重要性的综合硅生态系统。
  7月16日,远景科技集团与PIF、VI共同宣布将在沙特成立风电装备合资公司,携手加速中东地区的新能源发展,推动迈向更清洁、更可持续的未来。根据协议,合资公司将进行风机及关键零部件的本地化生产制造。远景科技集团将是合资企业的最大股东,PIF是第二大股东,VI持有剩余股权。合资公司将帮助沙特风电价值链到2030年,实现75%本地化生产的目标,助力中东地区的清洁能源转型。
此外,7月15日,阳光电源与沙特ALGIHAZ签约全球最大储能项目,容量高达7.8GWh,将部署1500余套Power Titan2.0液冷储能系统。阳光电源称该项目的三个站点分别位于沙特的Najran、Madaya和Khamis Mushait地区,2024年开始交付,2025年全容量并网运行,将有效提高沙特电网稳定性和可靠性,助力沙特"2030愿景"实现。
 
  ▲广汽埃安泰国工厂投产
 
  7月17日,埃安宣布,广汽埃安泰国工厂正式建成投产,下线产品包括公司刚发布的第二代"AION V"。该车型是埃安首款全球车型,在广州工厂和泰国工厂同步下线。
  埃安成立于2017年,是广汽集团(601238.SH)的新能源品牌子公司。
  广汽集团和埃安此前披露,埃安泰国工厂是一座SKD(半散件组装)工厂,建成后年产能为5万辆,项目总投资额为23亿泰铢(约合人民币4.65亿元)。
  2023年6月,埃安正式宣布进入泰国市场。2024年1月,埃安宣布泰国工厂动工。在7月17日举行的竣工仪式上,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称,随着泰国工厂落成,埃安实现了整车出口和本土化生产"两条腿走路"。他还称,工厂竣工只是起点,埃安还会不断完善在当地的充电设施和能源生态体系建设。
 
  ▲欣旺达拟越南新建电池工厂
 
  7月15日晚间,欣旺达(300207)宣布拟投资建设越南锂威消费类锂电池工厂项目,以进行消费类电芯、SiP和电池的生产。项目投资总额不超过20亿元,主要用于土地购置、建设工程、设备采购等。欣旺达将通过下属香港子公司设立越南锂威有限公司作为项目实施主体。
  欣旺达认为,本次在越南投资建设生产基地,有利于完善公司海外战略布局,建立海外产品供应能力,提升全球范围内的销售能力,更加灵活地应对宏观经济环境波动、产业政策调整以及国际贸易格局影响。
  据了解,欣旺达本次在海外市场的加码投入,是对既定出海战略的延续。在去年4月,欣旺达宣布了近年来首笔在越南的投资,公司在越南北江省设立了注册资本400万美元的欣旺达越南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为生产加工组装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及其他电气电子设备的锂电池。
  另外,2023年欣旺达加快了"出海"步伐,进一步完善全球化布局,在立足深圳、服务全球的愿景下,实现了印度、越南、匈牙利、摩洛哥等国家布局多个生产制造基地,在美国、法国、德国、以色列、韩国、日本等国家设立分支机构。
  "越南作为新兴市场经济体,近年来承接了较多的消费电子产能转移,相关产业链配套也不断得到完善,可以较好地满足公司建设海外生产基地的需要。"欣旺达方面介绍。
据悉,欣旺达从事锂离子电池研发制造业务,产品类型包括消费类电池、电动汽车类电池、储能系统类,2023年营收占比分别为59.64%、22.55%、2.32%,消费类电池是其主要业务。
 
  ▲海南矿业拟探索在沙特合作建设锂盐厂
 
  据报道,近年发力布局新能源赛道的海南矿业(601969)7月16日晚间公告,公司当日与阿吉兰矿业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达成一致意向,拟共同探讨在沙特合作建设锂盐厂项目的可行性,并拟共同设立以上游锂资源、当地矿产勘探及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新能源金属矿产和技术投资机会为主的产业基金等。
  海南矿业此前专注于铁矿石行业,于2021年开始布局锂盐加工和锂矿采选产业。
  阿吉兰矿业从属阿吉兰兄弟控股集团,是沙特知名的国际化投资公司之一。在沙特"2030愿景"的支持下,该公司致力于将采矿及金属行业建设成为沙特的第三大工业支柱,阿吉兰兄弟控股集团目标是在沙特国家工业发展和物流计划(NIDLP)下完成130亿美元投资。
  此前,沙特方面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中下游的制造端,本次与海南矿业的合作向上游延伸。7月,英国老牌矿产公司Critical Metals宣布,其与沙特大型企业Obeikan集团达成协议,共同组建一家合资企业,在沙特建设并运营一座大型氢氧化锂加工厂。
  虽然沙特矿产丰富,但是锂资源并不在其中。储量方面,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数据,截至2023年,全球已探明锂储量约为2769万吨,主要分布在南美洲、澳洲、非洲等地区。产量方面,目前澳大利亚贡献全球锂资源供应约55%的产量,智利贡献约26%,中国贡献约14%。在下游新能源汽车产量有望落地的背景下,沙特方面发力保障锂资源供应在情理之中。
  海南矿业成立于2007年,由复星集团与海南海钢集团共同出资成立,2014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美议员要求审查微软投资阿联酋AI公司
 
  7月11日,美国国会公告,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麦考尔(Michael McCaul)和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主席穆莱纳尔(John Moolenaar)向白宫的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写信,要求拜登政府评估微软和阿联酋AI公司G42的合作,声称如果没有强有力的保护措施,敏感的美国原产技术可能通过该交易最终被中国利用。
  微软投资阿联酋AI公司此前已获得美国和阿联酋的政府批准。
  据了解,微软4月15日宣布向G42战略投资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8.97亿元)。微软表示,投资将加强两家公司的合作,并将最新的微软AI技术引入阿联酋和世界其他国家,微软总裁Brad Smith将加入G42董事会。G42将在微软云服务Azure上运行其AI应用程序和服务,并与合作伙伴一起为全球客户提供AI解决方案。G42和微软还将共同努力为中东、中亚和非洲国家带来AI和数字基础设施。
 
经营管理
企业改革动态
 
▲格力集团光伏平台股权有变
 
  据悉,长园集团(600525)7月16日晚间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长园深瑞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深瑞能源")以1元价格转让所持珠海格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格金新能源")9%股权。与此同时,先导新能源科技(珠海)有限公司(下称"先导科技")同步以1元,向珠海格力金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格力金投")转让格金新能源22.5%股权。
  上述两笔股权分别对应格金新能源未实缴注册资本金额9000万元、2.25亿元,买家均为格力金投。交易完成后,格金新能源的股权结构变为:格力金投持股82.5%,深瑞能源和先导科技分别持股15%、2.5%。
  据了解,格金新能源系格力集团新能源产业实体投资运营平台。上述交易意味着格力集团对该平台持股进一步提升。
  据悉,长园集团于2022年11月披露,公司与格力金投等合资设立格金新能源。格金新能源注册资本10亿元,由格力金投认缴出资5.1亿元,深瑞能源和先导科技分别认缴出资2.4亿元、2.5亿元。格金新能源以集中式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电站、储能电站等投资运营为主要业务。
  格力金投系格力集团全资子公司。格金新能源的成立,也被外界解读为格力集团进军光伏新能源赛道之举。先导科技系光智科技(300489)实际控制人朱世会下属先导科技集团子公司。
  按照约定,格金新能源首期出资1亿元,各方按照持股比例出资,资金用于开发珠海工业园区的分布式光伏、储能等业务。后期出资按照实际经营需要实缴。截至目前,格金新能源的实缴资本为6.85亿元。其中,格力金投一家的出资便达到5.1亿元;深瑞能源和先导科技的实际出资分别为1.5亿元和2500万元。
  通过上述股权交易,格力金投对格金新能源的认缴注册资本增至8.25亿元,而深瑞能源和先导科技的认缴注册资本下降至1.5亿元、2500万元。换句话说,短期来看,深瑞能源、先导科技不再追加投资了。
  据悉,格金新能源成立后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布局。在股权投资上,2023年4月,格金新能源先后设立珠海格金先导壹号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珠海格金先导新能源科技等公司,并开展产业投资。截至目前,格金新能源已参与设立了10只基金(壹号至拾号),并通过这些基金对相关企业进行了投资。同时,其还设立了郴州格金新能源科技、武汉格鑫新能源科技、湛江格金新能源科技等企业。
  这期间,格金新能源耗资3.45亿元受让了深圳市安科讯电子制造有限公司(下称"安科讯")45.34%股权。安科讯从事智能光伏等产品的制造业务。
 
▲东方集团启动预重整
 
  据悉,东方集团(600811)7月15日晚公告称,公司收到哈尔滨中院《决定书》,为降低重整成本、提高重整成功率、有效识别重整价值及可行性,哈尔滨中院决定对公司启动预重整。
  此前,东方集团6月25日公告,公司收到债权人黑龙江东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辉公司""申请人")的《告知函》,因公司未能清偿东辉公司到期债务,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具有一定重整价值,东辉公司已向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交申请启动对公司进行重整的材料。
  申请人为公司进行哈尔滨东方大厦改造工程及室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承包方,目前公司尚待支付申请人剩余工程款75万元。
  东方集团系"东方系"一员,该公司于1994上市,实控人系张宏伟,公司注册地在哈尔滨市,主营业务为大米加工销售、油脂加工销售、豆制品加工销售、农产品购销及农业供应链服务等。
  二级市场上,东方集团股票2024年7月15日收盘价为0.95元/股,已连续16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如果连续20个交易日股票价格低于1元,公司将可能面临交易类强制退市。
  东方集团称,如公司预重整成功并顺利实施重整,将有利于公司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剥离低效资产,聚焦公司核心主营和重点推进项目,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邢农银行计划从新三板摘牌
 
  近日,河北邢台农村商业银行(简称"邢农银行")公告称,公司拟申请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终止挂牌。
  这是今年首家、去年以来第四家计划挥别新三板的银行,在此之前,琼中农信、喀什银行、客家银行已相继从新三板摘牌。这意味着,"坚守"在新三板市场的银行仅剩4家。
  邢农银行同时发布另一则公告称,该行董事会会议已全票通过了申请公司股票终止挂牌的议案;会议还审议通过《关于审议拟申请公司股票终止挂牌对异议股东权益保护措施的议案》。
  据了解,该行将于8月16日召开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表决从新三板摘牌的3项有关议案。
  邢农银行由邢台市郊区农村信用社历经多次合并、改制组建而成,于2012年12月挂牌开业,是河北农信系统启动"双改"工作以来第一家成功改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2018年9月,邢农银行获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批准挂牌交易,是首家进入资本市场的河北省农村中小金融机构。
  据悉,2014年以来,共有9家银行在新三板挂牌,其中,自邢农银行2018年挂牌后,新三板已有5年未迎来新的银行业机构。若邢农银行正式摘牌,"坚守"新三板的银行将仅剩4家,分别为汇通银行、鹿城银行、国民银行、如皋银行。
  业内人士预计,未来还会有银行跟进。近年来,银行从新三板市场上摘牌,大多与当地农信系统改革有关,对于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来说,摘牌也有助于重新明晰定位和发展方向。
 
  ▲中国平安拟注销1.03亿股股份
 
  7月16日,中国平安发布提示性公告称,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拟变更相关回购股份的用途,注销存放于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的1.03亿股A股股份。此次注销如获完成,公司注册资本及股本总数将相应核减。
  中国平安2021年8月27日至2022年8月26日完成了上述股份的回购,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56338%。此次回购股份原计划全部用于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包括但不限于公司股东大会已审议通过的长期服务计划。
  这不是中国平安首次注销回购股份,该公司曾在2023年6月16日注销回购的7000.68万股A股股份。
 
  ▲*ST九有控股股东变更为丽水岭南松
 
  据悉,*ST九有(600462)7月16日晚间公告,根据公司当日收到的深圳中院出具的执行裁定书,公司原控股股东之一致行动人天津盛鑫元通有限公司(简称"盛鑫元通")所持有的6980万股公司股份归买受人丽水市岭南松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丽水岭南松")所有。本次权益变动后,丽水岭南松持有公司股份69,8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1.31%,公司控股股东由北京中裕嘉泰实业有限公司变更为丽水岭南松,公司实际控制人由李明变更为袁硕。本次权益变动属于执行司法裁定,未触及要约收购。
  公告称,本次权益变动后,盛鑫元通持有*ST九有股份2555.09万股,占总股本的4.14%,目前均处于司法冻结和轮候冻结状态。
  即将入主*ST九有的袁硕1995年生,今年29岁。袁硕在2019年10月至2021年5月曾任壹玖柒零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壹玖柒零")集团副总裁,全面负责企业全国运营管理工作。近年来曾先后就任中食民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商学院院长、广州壹玖纵横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等职务。
  上述袁硕曾履职的壹玖柒零等公司都与一名叫"袁国顺"的人士有关。袁国顺是壹玖柒零的实际控制人、受益所有人。1970年出生的袁国顺,是壹玖柒零的创立人。壹玖柒零致力于"打造中小微企业资源共享平台,以'免费模式'为战略业务核心,帮助会员打造具竞争力的商业模式"。
  中食民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则与港股上市公司中食民安(08283.HK)名字相近。2018年11月19日至2020年4月7日期间,袁国顺曾在中食民安担任联席主席、执行董事职务。中食民安自述,其在新加坡从事乘用车服务行业,中国内地拥有智慧厨房。
  此外,袁硕目前获认定为受益所有人的机构还有深圳市薰衣草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薰衣草管理"),该合伙企业持有宏盛股份(603090)3%股份。2022年,薰衣草管理通过股份受让方式入股宏盛股份,不过彼时袁硕尚未出现在该合伙企业中--直至2024年3月袁硕才在薰衣草管理首次持股。
  据了解,*ST九有当前处境困难。公司近三年连续亏损,且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2023年度财务报告出具了包含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在今年6月12日,*ST九有的股价还曾短暂跌破1元/股的面值。在6月14日丽水岭南松拍下*ST九有股份后,公司股价逐步走高,截至7月16日收盘*ST九有报收1.44元/股,上涨4.35%。
 
▲广汇集团拟转让控股权
 
  7月10日,广汇汽车( 600297.SH )公告称,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广汇集团")计划转让所持广汇汽车24.5%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广汇汽车控股权将发生变更。
  广汇汽车是国内乘用车销量最大的汽车经销商集团,当前公司股价已连续16个交易日低于1元/股,正面临退市危机。广汇汽车股价如果能在后续交易日保持涨势,将很快跨过1元/股关口,解除退市危机。
  广汇集团是广汇汽车控股股东,截至6月29日,广汇集团在广汇汽车持股比例为32.46%。
广汇汽车称,7月11日,广汇集团与新疆金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金正科技")签署了《股权合作框架协议书》,计划在12月19日后,将24.5%的广汇汽车股份转让给金正科技,交易总对价有待双方协商确定。7月11日当天,广汇集团已经收到金正科技支付的1亿元意向金。
 
  ▲赣锋锂业子公司4亿元转让锦泰钾肥10%股权
 
  据悉,赣锋锂业7月15日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青海良承以4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向青海聚锂转让青海良承持有的青海锦泰钾肥有限公司("锦泰钾肥")10%的股权。锦泰钾肥主要对巴仑马海进行矿产开发。
  本次交易完成前,青海良承持有锦泰钾肥39.15%的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青海良承将持有锦泰钾肥29.15%的股权。
赣锋锂业解释,本次交易估值与前期收购估值差异的原因主要是近三年锂价波动较大,交易时点的锂价预期发生了较大变化。前期收购过程中,锂行业处于周期上行阶段,锂资源项目竞争激烈,市场普遍对锂行业后市较为乐观;当前锂价大幅回调,阶段性供过于求,锂资源项目估值也普遍有所回调。
 
▲前豫园股份总裁胡庭洲任水井坊总经理
 
  7月12日晚,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水井坊",600779.SH)发布公告称,自2024年7月15日起聘任前豫园股份(600655.SH)总裁胡庭洲为公司总经理。
  胡庭洲出生于1976年5月,曾担任宝洁、柯达、百事的销售经营相关管理职务以及好时中国总经理、平安集团寿险首席产品官、豫园股份总裁。
  水井坊是国内唯一被外资控股的白酒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是帝亚吉欧。业内人士认为,新总经理履历丰富,虽未直接在酒业公司中任职,但豫园股份是舍得酒业(600702.SH)的大股东,或能为水井坊带来新的改变。
  据了解,2024年3月,上一任代理总经理艾恩华因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及家庭原因辞职。
  在最近10年里,水井坊总经理人选变动甚为频繁,若算上此前代理该职位的蒋磊峰,水井坊前后已经出现了6任总经理。详细盘点来看,2013年3月15日~2015年9月,美国人James Michae Rice(大米)担任水井坊总经理;2015年10月~2019年7月,聘用范祥福担任总经理,目前范祥福于2018年6月获聘担任水井坊董事长至今;2019年6月~2020年9月,危永标上任总经理一职,任职不到15个月,就因个人原因辞去水井坊所有职务。
  在危永标离职后,朱镇豪长期担任水井坊代理总经理,2021年6月8日,水井坊董事会选举朱镇豪为公司副董事长,次月(7月1日),朱镇豪正式获聘担任上市公司总经理一职。不到两年(2023年2月底),朱镇豪就以个人身体健康原因,提交书面辞职报告,决定辞去其担任的水井坊董事、副董事长、总经理、战略与执行委员会委员、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
  为保证上市公司经营工作正常进行,水井坊董事会同意由艾恩华自2023年3月1日起代为行使总经理职责。彼时,艾恩华代行总经理职责的期限预计约6个月,但是直到2024年3月底辞职时,艾恩华也未实现从"代理总经理"正式获聘为"总经理"。
 
▲博雅生物18.2亿元收购香港绿十字
 
  据悉,血制品赛道又迎一起并购案。7月17日晚间,血液制品企业博雅生物(300294.SZ)披露,公司在当天同绿十字香港控股有限公司(GREEN CROSS HK HOLDINGS LIMITED,下称"香港绿十字")股东--韩国知名生物医药企业GC Corp.(下称"GC")、Synaptic Healthcare 1st Private Equity Fund(下称"Synaptic"),以及46名韩国籍自然人股东签署《股份购买协议》,以自有资金18.2亿元收购香港绿十字100%股权,间接收购了香港绿十字下属境内血制品主体绿十字(中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下称"绿十字中国")。
  公告显示,GC持有绿十字(香港)77.35%股权,韩国私募股权基金Synaptic持有15.33%股权,46名韩国籍自然人共持有7.32%股权。
  绿十字(香港)作为控股平台,全面持有其在中国境内的所有业务主体。其中,绿十字(中国)是GC通过绿十字(香港)在中国境内设立的血液制品公司,成立于1995年,位于安徽省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资金为人民币15,854.702万元。
  绿十字(中国)专注于血液制品研发、生产、销售,目前拥有白蛋白、静丙、Ⅷ因子、纤原、乙免及破免6个品种16个品规,现有4个浆站。同时通过安徽格林克(销售平台公司)代理进口白蛋白、重组Ⅷ因子及医美产品在中国地区销售。绿十字(中国)在凝血产品领域,特别是人源VIII因子方面具备产量、市场和品牌优势,同时还引入了重组VIII因子,是国内少数同时拥有人源Ⅷ因子及重组Ⅷ因子销售权的血液制品企业。
  据了解,血液制品行业一直受到原料端限制,博雅生物现有单采血浆站16家,其中在营浆站14家,2023年原料血浆采集量约为467.3吨,同比增长6.47%,浆量规模相对较小。
本次交易完成后,博雅生物将全资控股一家血液制品生产企业,新增一张生产牌照,新增4个在营单采血浆站,新增2个省份区域的浆站布局,有利于公司整合行业资源、拓展新浆站提升规模。
 
▲美国交通部前部长赵小兰加入Mobileye董事会
 
  7月15日,自动驾驶公司Mobileye(NASDAQ: MBLY)宣布,赵小兰已作为独立董事加入公司董事会。
  赵小兰曾任美国第18任交通部长及第24任劳工部长,是首位进入美国总统内阁的华裔及亚裔女性。
 
▲美国研究机构因做空印度首富遭印证监会调查
 
  据报道,在对印度首富的上市公司发布做空报告并引发股价暴跌后,总部位于纽约的美国做空机构兴登堡研究公司(Hindenburg Research,以下简称"兴登堡")近日遭到印度证监会SEBI的调查。
  2023年1月24日,Hindenburg Research发布了一份106页的报告,针对全球第三大富豪、亚洲首富高塔姆·阿达尼的阿达尼集团(Adani Group)一连提出88项指控,称其"在过去几十年中参与了无耻的股票操纵和会计欺诈"。阿达尼集团是印度第二大企业,业务横跨能源、物流、采矿、天然气、国防等多个领域,高塔姆·阿达尼与印度总理莫迪私交甚笃。
7月1日,兴登堡曾透露,公司"从投资者关系中获得与阿达尼空头相关的收益"约410万美元,通过阿达尼美国债券获得收益约3.1万美元。
 
  ▲Vans母公司拟15亿美元出售Supreme
 
  7月17日,Vans母公司威富集团(VF Corporation,NYSE: VFC)公告称,与欧洲眼镜制造商依视路·陆逊梯卡(Essilor Luxottica,EPA: ESLX)达成最终协议,后者将以15亿美元现金收购威富旗下的潮流服饰品牌Supreme,交易预计在2024年底完成。
  威富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服装公司之一,旗下拥有Vans、The North Face、Timberland等品牌。
  威富集团CEO Bracken Darrell在公告中称,Supreme近年来业绩下滑,门店扩张缓慢,和集团的协同效应有限,"因此出售是自然的下一步。"他还称,此次交易增强了集团资产负债表的灵活性,并能更好地助力集团的长期增长和债务水平正常化。
 
  ▲艾桥智将出任汇丰控股CEO
 
  据悉,汇丰控股(00005.HK,下称"汇丰")2024年7月17日公布,委任财务总监艾桥智(Georges Elhedery)为新一任行政总裁,9月2日生效。执掌汇丰5年的祈耀年(Noel Quinn)则会退休。
  现年50岁的艾桥智于2005年加入汇丰,2023年1月起担任集团执行董事兼财务总监,同时负责监督汇丰的转型措施、策略及企业发展等事项。值得一提的是,他曾专门学习中文,并能在会议中部分使用中文发言,成为汇丰首位能讲中文的CEO。
 
  ▲三星拟收购一家英国AI初创公司
 
  7月18日,三星电子发声明称,其已经同意收购英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Oxford Semantic Technologies,三星电子并未透露交易金额。
  Oxford Semantic Technologies是一家知识图谱公司,三星电子称,其能帮助三星研发更好的人工智能应用。
 
  ▲软银收购英国AI芯片公司Graphcore
 
  7月11日,英国人工智能芯片公司Graphcore宣布,正式被日本软银集团收购,成为软银的全资子公司。
  "对于AI算力的需求巨大且在持续增长,包括提高效率、稳定性、通过算力解锁AI全部潜力,还有很多事要做,在软银集团下,我们可以合作重新定义AI的光谱,"Graphcore联合创始人、CEO Nigel Toon称。
  Graphcore成立于2016年,一度被视为英伟达的最强竞争对手之一。
 
管理视点
 
管理5个人与管理50个人,有什么区别?
 
《哈佛商业评论》近日刊发记者丽贝卡·奈特(Rebecca Knight)撰写的报道指出,如果你管理着一支庞大的团队,你很容易觉得自己跟人争论的时间多于指导他们的时间。关注员工个人、确保每个人都负起责任,可能是很困难的,人一多就更是如此。那么,如何建立体系和流程用于提升管理效果?如何确保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支持?还有,如何营造出即使领导者不在场也能让每个人发挥主动性和自主意识的环境?
  专家意见
  先明确一点:直接下属的人数有多少比较合适,并没有普适性的标准。这取决于你从事的工作、团队里的成员以及你所处的职业阶段。问题在于,很难判断你是否达到了自己的能力极限。阿拉巴马大学卡尔福豪斯商学院管理学教授韦沙尔·古普塔说,每一位领导者都有一个“临界点”,团队成员数量超过临界点就会难以管理,“你会被拉向很多个不同的方向,总是担心自己错过什么。”
  安永人事咨询服务部门负责人、《组织设计战略》一书作者蒂法妮·麦克道尔指出,这是个比较常见的问题。“很多时候,管理者是从其他管理者手中接过了团队,只能尽力而为。”她说。不过,领导大型团队确实很有挑战性,但也有积极的一面。“如果你的直接下属范围很广,你就无法进行微观管理,不至于陷入琐事。”相反,你必须成为“真正管理人们的管理者”,学会信任团队成员,给他们自主权,“这正是提升员工参与度和效率的强大驱动力。”以下就是具体方法。
  下放决策权
  古普塔说,管理大型团队的一大挑战就是要做出许多决策和权衡。如果自己处理所有问题,就会拖慢进度,造成停滞。麦克道尔认为,因此你需要“尽量给团队成员自主决策权”。她说,关键在于把高风险的决策留给自己,其他决策就委派给其他人。你还是应该为团队成员提供指导和建议,但要给他们自行决定的空间,这样不仅能提升工作效率,还能帮助他们发展新的技能。如此一来,你就能关注大局,关注高层次的战略,不至于被日常琐事困扰。作为领导者,“这是最能把你自己解放出来的措施。”
  利用群体的力量
  个人自主权至关重要,但只有这个是不够的。团队需要一种鼓励每个人相互负责、相互学习的文化。“要有意识地要求团队成员合作,”麦克道尔说,“让员工组成有具体目标的团队,提供明确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去完成目标,如此一来,即使你不在场,也能实现令人吃惊的成果。”举例来说,你管理着30人的营销团队,你的工作是监督他们产出内容。你不必亲自审查每一条内容,而是可以建立同侪评论系统,让资深成员点评初级成员的作品,大家互相反馈。你的目标是“将决策权交给团队,而不是由自己负责所有决策”。
  让出位置给员工
  麦克道尔说,信赖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倘若没有信任,你还是可以委托员工做事,但无法得到你想要的结果。她说,“假如你给了员工自主权,然后又突然干预接管,他们就会变得无助。”这样会让领导者和员工都感到沮丧。团队成员会反感你的干涉,而“你也会疑惑为什么大家都没有责任感”。
  你要接受下属在学习过程中会犯错这个事实。古普塔建议每一天刚开始的时候开个简短的团队会议,让你了解最新情况并提供指导。你要询问团队成员正在面对怎样的挑战,询问他们需要你提供怎样的支持。古普塔说,你的工作是“倾听和回应,而不是说教”。
  上下管理
  领导大型团队的另一个困难,是平衡自己和团队成员的职业需求。麦克道尔说,你必须向上管理——向上司提供合适的细节,确保自己和团队成员得到应有的认可——同时还要指导员工,给他们的表现提供反馈。如果占据你时间的问题太小,你就太过战术化了,可能会影响员工工作;如果问题太大,你就没有把握住一线的现状。“但如果问题恰到好处,你就能掌握一线的实际情况,并且能把时间花在更长远的战略重点和指导团队上。”
  古普塔说,注意自己的语气和形象——特别是在跟团队互动的时候。他说,“很多上司很擅长向上管理,但不做向下管理。你不一定要无私,但如果你的直接下属觉得你更关心自己的发展,就长远来讲你会受到损害。”
  建立联系并提供支持
  你的直接下属越多,你就越难关注到每一个人。是的,你很忙,有很多事情要处理,但如果你在员工面前显得太忙,就会让员工觉得自己无关紧要。古普塔说,“如果下属觉得你忙得顾不上他们,你就会失去控制力和领导能力。你要让员工感觉到,你有时间和精力为他们服务,你是他们的后盾。”
  与团队成员一对一交流时,你要关注他们。收起手机,忽略通知,全神贯注地交流。庆祝他们的成功。“让他们知道自己受到了重视。”他说。麦克道尔的建议是,为团队中想要提升的人寻找发展机会。特别是要寻找一举两得的机会,既能帮助他们成长,又能为你空出时间。“你会完成对组织很重要的工作,并为后起之秀创造崭露头角的机会。”
  提出减少下属数量之前好好考虑
  在你感到压力太大、不堪重负的时候,可能会很想提出减少自己直接下属的数量,但一定要想清楚提出这种要求的潜在风险。古普塔说,“这可能会向管理层发出错误的信息。”他说,管理层可能会认为你想摆脱自己的职责,或者没有能力承担这种职责,这样可能对你的职业发展造成意想不到的影响。不过,麦克道尔说,如果你能证明自己的团队规模太大,不适合现在正在进行的工作,或者可能会给组织带来风险——比如一名护士管理数十名直接下属——你就应该“把问题升级,阐明挑战本身和需要改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记住以下原则
  要做这些事:
  · 尽量多给团队成员决策自主权。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技能和主动性,你也会有时间关注大局。
  · 发挥团队的力量。团队需要一种鼓励成员互相负责、互相学习的文化。
  · 注意自己与团队的互动。如果下属感受到你更关心自己的发展,你的领导力就会被削弱。
  不要做这些事:
  · 微观管理——这样会损害员工的积极性。要在员工提出需求的时候提供指导和支持。
  · 忙得顾不上关注员工——这样会让员工疏远你。要与团队成员保持连接,提供支持。
· 过早地要求减少下属数量。这样可能会发出错误的信息,让管理层误解你对自己职责的投入程度,影响你的事业发展。
 
信息化建设
 
工信部开展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遴选
 
  7月12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遴选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说,工信部拟遴选一批有条件、有基础的城市(含直辖市所辖区县,以下统称城市),开展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工作(以下简称试点工作)。
  《通知》指出,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运营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备定位、导航、授时全球服务能力,当前北斗规模应用已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关键阶段。开展试点工作,以特色应用和创新研究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为目标,着力打造一批北斗产业完善、应用成效突出的试点城市,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显著引领和辐射带动效应。加快试点工作,对于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知》指出,按照加快推进北斗规模应用总体要求,加快培育优势企业,持续提升产品水平,大力推广北斗应用,构建良好产业生态,全面助力北斗赋能千行百业。通过试点工作形成一批北斗技术创新引领、北斗产业发展迅速、北斗应用规模可观的试点城市,树立一批可复制推广、可规模应用的发展标杆。
  《通知》提出围绕大众消费、工业制造和融合创新三个领域,结合当地北斗产业基础、城市发展特点和建设情况,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加快提升北斗渗透率,促进北斗设备和应用向北斗三代有序升级换代。通过"北斗+""+北斗"与区域特色、产业基础相融合,持续开展北斗特色和创新应用,不断催生新的经济形态,构建新的产业链。各试点城市至少选择一个领域开展试点工作。
  其中,在大众消费领域,《通知》要求提升北斗应用感知度和普及率。试点城市以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平板电脑、共享出行、低空应用无人机等领域为重点,积极引导企业研制和生产北斗产品,持续提高产品供给能力。结合地方特色和资源禀赋,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深入拓展北斗在大众消费领域应用深度和广度,培育北斗大众消费应用新模式新业态。
  在工业制造领域,加速北斗行业应用赋能。《通知》指出,试点城市应结合地区特点和建设情况,加快在汽车、船舶、航空器、机器人等重点领域推广北斗应用。鼓励依托车联网、智能网联相关平台建设,全面扩大重点营运车辆、公共领域车辆、商用车和乘用车北斗搭载比例。鼓励引导内河、沿海、远近洋等区域航行的船舶加速装载北斗。鼓励加大对航空器领域相关企业扶持,加快开展北斗导航、短报文等适航设备研制攻关和应用。
  同时,聚焦融合创新领域,不断挖掘"北斗+"应用新场景。引导企业开展北斗与5G、高分遥感、惯性导航、高精度视觉、短距互联、超宽带(UWB)定位、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融合,推动北斗系统在车联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领域创新应用,促进北斗应用与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海洋、精准农业等新场景深度融合。
 
企业专用设备数字化等改造投入可抵免部分税额
 
  据悉,财政部、税务总局7月17日发布《关于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专用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公告》(下称《公告》)。
  《公告》指出,企业在2024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发生的专用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投入,不超过该专用设备购置时原计税基础50%的部分,可按照10%比例抵免企业当年应纳税额。企业当年应纳税额不足抵免的,可以向以后年度结转,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
  《公告》所称专用设备,是指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列入《财政部 税务总局 应急管理部关于印发<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18年版)>的通知》(财税〔2018〕84号)、《财政部 税务总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节能节水和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17年版)的通知》(财税〔2017〕71号)的专用设备。专用设备改造后仍应符合上述目录规定条件,不符合上述目录规定条件的不得享受优惠。上述目录如有更新,从其规定。
  《公告》所称专用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是指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对专用设备进行技术改进和优化,从而提高该设备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数据采集。利用传感、自动识别、系统读取、工业控制数据解析等数据采集技术,将专用设备的性能参数、运行状态和环境状态等信息转化为数字形式,实现对专用设备信息的监测和采集。
  二是数据传输和存储。利用网络连接、协议转换、数据存储等数据传输和管理技术,将采集的专用设备数据传输和存储,实现对专用设备采集数据的有效汇集。
  三是数据分析。利用数据计算处理、统计分析、建模仿真等数据分析技术,对采集的专用设备信息进行深度分析,实现专用设备故障诊断、预测维护、优化运行等方面的改进。
  四是智能控制。利用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对专用设备监测告警、动态调参、反馈控制等功能进行升级,实现专用设备的智能化控制。
  五是数字安全与防护。利用数据加密、漏洞扫描、权限控制、冗余备份等数据和网络安全技术,对专用设备的数据机密性和完整性进行强化,实现专用设备数据和网络安全风险防控能力的明显提升。
  六是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会同科技、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规定的其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情形。
  据了解,享受《公告》税收优惠的改造投入,是指企业对专用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过程中发生的并形成该专用设备固定资产价值的支出,但不包括按有关规定退还的增值税税款以及专用设备运输、安装和调试等费用。
  《公告》所称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是指企业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扣除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有关税收优惠政策规定减征、免征税额后的余额。
  享受《公告》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应当自身实际使用改造后的专用设备。企业在专用设备改造完成后五个纳税年度内转让、出租的,应在该专用设备停止使用当月停止享受优惠,并补缴已经抵免的企业所得税税款。
  《公告》提到,承租方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并在融资租赁合同中约定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设备所有权转移给承租方企业的专用设备,承租方企业发生的专用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投入,可按《公告》规定享受优惠。如融资租赁期届满后租赁设备所有权未转移至承租方企业的,承租方企业应停止享受优惠,并补缴已经抵免的企业所得税税款。
  《公告》明确,企业利用财政拨款资金进行的专用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投入,不得抵免企业当年的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
  《公告》规定,企业应对专用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投入进行单独核算,准确、合理归集各项支出;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多个专用设备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应按照不同的专用设备分别归集相关支出。对相关支出划分不清的,不得享受《公告》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公告》明确,企业享受《公告》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应事先制定专用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方案,或取得经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登记的技术开发合同或技术服务合同,相关资料留存备查。税务部门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不能准确判断是否属于专用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可提请地市级(含)以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门会同科技部门等鉴定。
  本次《公告》既是对今年3月《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中要求"加大对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专用设备税收优惠支持力度"的落地,也是对2008年起实施的企业购置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扩围。
 
北京出台16条"硬核"措施加快培育数字人才
 
  7月11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人才工作局、中共北京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北京市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简称《方案》)。《方案》涵盖培养重点队伍、打造培育平台、完善发展机制、加强组织保障4个板块16项举措,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着力培养四类数字领域人才队伍,增加数字人才有效供给,形成数字人才集聚效应,为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人才队伍培养方面,北京将着力培养数字战略科学家、数字领军人才、数字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等4类数字领域人才队伍。为此,北京将通过引进海外高层次数字人才、支持留学回国数字人才创新创业、组织海外高层次数字人才回国服务,发现和培养战略科学家,并形成人才梯队;将通过培训、研修等方式,提升首席数据官和企业管理人员数字能力素质;将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大力培育数字技术人才队伍;将持续开展职业院校、技工院校专业设置工作,完善动态优化调整机制,支持技工院校开展数字技能社会培训。
  培育平台打造方面,北京将积极发挥在京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作用。深化产学研融合培养体系建设,在高等院校数字领域学科打造"一流专业""一流课程",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培养复合型数字人才;完善数字技术人才基地建设,进一步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数字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作用,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和学术技术交流活动。
  同时,加强数字领域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建设,加大青年人才培养力度;强化数字技能人才培养载体建设,围绕战略性数字经济新业态、新职业、新岗位,重点培育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和带徒传技、技术攻关等活动;支持数字经济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深化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同时加大创业培训力度,促进数字人才在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电子商务等数字经济领域创新创业。
  完善发展机制方面,北京将重点对人才引进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流动机制进行改进。引进方面,探索举办北京市数字工程师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快速集聚一批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评价方面,升级国际职业资格认可目录,持续发布数字职业,动态调整数字职称专业设置,支持数字型企业自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对优秀技能人才可直接认定或破格晋升职业技能等级。
  推动落实"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开展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评聘。激励方面,持续发布数字经济从业人员相关岗位工资价位信息,引导企业建立健全企业薪酬分配制度,事业单位可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分配形式。人才流动方面,支持开展高层次数字人才出国(境)培训交流,鼓励数字人才在京津冀三地流动,支持各区制定出台精准有效的数字人才支持政策,引导人才在重点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机构间有序流动。
 
天津发布算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7月18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天津市算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简称《方案》)。《方案》旨在加强全市算力资源统筹、调度和应用,支撑促进数据要素流通,有效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生产力。《方案》提出了算力产业发展总体要求,即以算力高质量发展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统筹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一体化布局,算力与数据、算法一体化应用,算力发展与安全保障一体化推进,加大算力资源开发开放、产业引育和行业赋能,构建算网协同、普惠易用、绿色安全的一体化算力体系,打造立足京津冀、辐射服务全国的算力产业发展高地,为推进网络强市、数字天津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具体来说,一是自主创新突破。发挥天津科教人才和创新平台优势,加快算力高端芯片、先进制程、计算系统、核心算法、多模态大模型等领域技术攻关和重要产品研发,形成以算力为核心的软硬件自主创新生态体系。到2026年,全市算力中心国产算力芯片使用占比超过60%。
  二是算力结构优化。面向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旺盛需求,重点推动提升智能算力规模。加快构建多元算力互联互通和统一服务的算力交易平台,促进算力供给、调度、使用、结算智能化。到2026年,全市建成5个以上赋能成效显著的大规模智算中心。
  三是赋能场景丰富。发挥天津(滨海新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天津(西青)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优势,加快推进算力普惠、数据共享、算法自主可控,释放技术红利,为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领域数字化转型升级注智赋能。到2026年,全市算力赋能标杆应用场景超过30个。
  四是区域布局合理。深度融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京津冀国家枢纽节点建设,以滨海新区、武清区、河北区等算力产业聚集区为依托,鼓励各区结合算力产业发展重点和要素供给实际,吸引上下游关联企业汇聚和产业协同。到2026年,加快形成特色突出、协同发展的算力产业布局。
  为进一加强全市算力资源统筹、调度和应用,《实施方案》提出,天津市将围绕加快优化算力供给结构、强化国产自主可控技术创新、拓展算力赋能领域、加强算力资源调度运营、统筹优化算力空间布局、推动算力绿色低碳安全发展6个方面,重点实施26项具体任务。
  具体来说,聚焦加快优化算力供给结构,重点开展加大智能算力供给、提升超级算力应用率和集约发展通用算力3方面工作。
  聚焦强化国产自主可控技术创新,推动实施提升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加快算法模型发展、构建可信流通利用数据基础设施和打造人工智能应用行业数据集4项具体任务,细化开展行业模型或多模态通用模型研发、数据标注产业生态构建以及2000个高质量行业数据集打造等工作。
  聚焦拓展算力赋能领域,推动多元异构算力资源与人工智能大模型相结合,推进国产化适配应用,提供高品质算力产品,支撑服务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智慧港口、智慧医疗、科技创新等天津市10大重点行业领域。
  聚焦加强算力资源调度运营,支持建设市级算力交易平台,推动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建设并推动京津冀算力互联互通。其中,重点推动建设协调统一度量、计费、交易和结算的市级算力交易平台,加快实现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供需匹配。
  聚焦统筹优化算力空间布局,以滨海新区、武清区、河北区等算力产业聚集区为依托,鼓励各区结合算力产业发展重点和要素供给实际,吸引上下游关联企业汇聚和产业协同。
  聚焦推动算力绿色低碳安全发展,重点开展提升新建数据中心能效和提高数据中心安全保障水平两项工作。其中,提出到2026年,新建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PUE值降至1.25以下,实现数据中心核心数据100%容灾备份。
  下一步,天津市将加强组织推动,建立由市数据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参与的算力产业发展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协同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同时强化政策支撑,研究制定促进算力推广、算电协同等方面的具体措施,鼓励支持本市企业积极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统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支持算力产业发展。还将完善产业生态,推动成立算力产业联盟,支持举办算力产业发展论坛、赛事等活动,促进数据、算法、创新应用企业集聚壮大,持续推进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发展,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善作善成。
 
横琴重金支持跨境电商
 
  近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称"合作区")出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促进跨境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试行)》(下称《办法》)支持合作区内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其中,有九条措施对澳资企业的扶持标准按照1.2倍执行,加强琴澳产业协同,促进澳门产业多元发展。
  据了解,《办法》从打造跨境电商示范园区、构建产业生态、推动电商企业集聚、加强电商人才培养和鼓励电商活动举办以及支持琴澳协同发展等多个维度,围绕"筑巢(园区)""引凤(企业)""纳才(人才)""聚势(活动)"精准施策,全方位推动合作区跨境电商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办法》提出,对符合条件的跨境电商示范园区给予资金扶持。对于经认定的引领型示范园区,按照园区固定资产投入的30%给予一次性扶持,最高1亿元;对于经认定的成长型示范园区,按照园区固定资产投入的20%给予一次性扶持,最高2000万元。同时,为支持园区可持续发展,对引领型示范园区和成长型示范园区,每年分别提供不超过2000万元和500万元的运营补贴。
  为吸引领军型电商企业落地,在"双15%"等优惠措施的基础上,《办法》还给予企业一次性落户奖励最高2000万元。支持跨境电商服务商落地,按跨境电商服务费用的5%给予补贴,每年最高250万元。
 
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4)》
 
  7月11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2024(第二十三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在京闭幕。中国互联网协会在闭幕式上发布了《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2023年以来,我国互联网行业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等战略部署,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备,关键前沿技术创新发展,关键领域数字化水平稳步提高,网络综合治理框架加速构建,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数字中国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
  具体来看,我国互联网行业呈现如下发展特征:一是在基础资源与技术方面,我国5G、千兆光纤网络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备,下一代互联网IPv6用户和流量规模显著提升,卫星互联网建设稳步推进,光纤宽带网络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智能算力规模占比提升至30%,云计算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数据要素统筹管理体制更加完善,分类推进数据要素发展成为共识;人工智能产业应用进程持续推进,多种服务模式逐渐涌现,高质量数据需求日益凸显;移动物联网络用户数量大幅增长,物联网应用进入规模化爆发期。二是在互联网应用与服务方面,工业互联网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数实深度融合服务新型工业化建设;电子商务市场稳定增长,数字消费新动能愈加强劲;商务交易类应用模式业态持续迭代,跨境电商等新业态迅猛发展;数字文娱用户规模持续攀升,AIGC赋能数字文娱发展,垂直大模型应用纷纷落地。三是在网络治理与环境方面,互联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增"数"赋"智";网络安全产业进入快速成长阶段,数字安全成为数字发展战略保障。
  展望未来,我国互联网行业将继续深入贯彻数字中国建设部署要求,一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发展,以6G、卫星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式网络基础设施加快部署,算力基础设施布局进一步优化,算力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有序。二是数字技术创新将逐步推动互联网向智能化迈进,"人工智能+"行动的实施和多模态大模型的快速发展将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拓展应用场景。三是算法、算力与数据的核心作用将更加凸显,算力发展需求推动高端芯片自主研发和制造能力不断提升,数据资源将与人工智能技术耦合发展,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生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中国式网络治理框架加快构建,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与新技术治理将逐渐走向制度化、法律化的道路,监管框架与原则性治理规则更加明确,多部门共同治理格局逐渐形成。五是行业融合应用将赋能价值互联,推动人、机、数据等关键要素进一步融合,加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六是数字领域国际合作空间将进一步拓展,"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继续稳步推进,"丝路电商"伙伴国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对于《报告》中提到的"以6G、卫星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式网络基础设施",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表示,新式网络基础设施相对现有网络基础设施而言,更新、更快、容量更大,在无线通信领域,6G是新式,5G是现有;卫星互联网是新式,地面基站通信为现有。6G不仅仅追求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更注重网络的智能化、泛在化和安全性,旨在实现空天地海一体化的无缝连接。而卫星互联网则是通过低轨卫星星座提供全球范围内的高速互联网接入服务,解决地面网络覆盖不足的问题。这类基础设施的部署,意味着信息通信技术正向更高维度、更广覆盖、更深融合的目标演进,同时也意味着中国通信基础设施将向世界最先进的技术领域看齐,保持通信网络性能在全球的领先地位,从而更好地赋能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 
  据了解,《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4)》作为中国互联网领域的大型编年体研究报告,已连续发布23年。
 
推进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三个维度
 
光明日报7月16日刊发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郭继文,浙江大学中国数字贸易研究院院长马述忠联合撰写的文章指出,作为数字技术与国际贸易的有机结合,数字贸易在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是我国加快贸易强国建设的新引擎。深入推进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既是培育外贸新动能的有效举措,也是拓展制度型开放的必然要求。纵观数字贸易诞生和发展的历程,技术、数据和制度是弥足重要的支撑。技术的进步和渗透为贸易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底层动力,数据的开发和应用为建立国际竞争优势提供了关键抓手,制度的优化和完善则为打造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市场体系提供重要保障。当前,我国数字贸易蓬勃发展,但数字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还不够高,结构还有待优化,市场中还存在制约企业提升贸易绩效的因素。为此,需要通过相关领域的改革,更好地发挥技术、数据和制度的重要作用,不断释放数字贸易增长潜力。
  技术维度: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并重
  数字贸易是数字技术在贸易领域应用而产生的结果,大致可分为贸易数字化和数字化贸易两部分,前者强调传统贸易活动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后者主要指以数字内容、数字服务和数据为标的的新型贸易活动。贸易数字化是技术不断驱动贸易转型的过程。从早期EDI技术引入使得“无纸化贸易”成为可能,到之后互联网技术催生线上贸易,再到如今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全面赋能各个贸易环节,贸易数字化的形式更加多元,承载的功能越来越丰富。在技术赋能下,信息搜寻、营销推广、沟通磋商等贸易成本持续降低,吸引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到贸易活动当中,供需匹配效率显著提升。数字化贸易是技术持续革新的产物。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纸质书籍、光碟等实体内容产品向电子书、在线音乐等数字内容产品转变,还催生数据产品及其相关衍生服务的出现,贸易标的范围进一步拓宽。
  量质齐升是我国数字贸易进一步发展的方向,这对数字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都提出更高要求。现实中,既要注重技术应用的广度也要注重技术应用的深度。
  提升数字技术在数字贸易中的应用广度。一是在数字贸易活动中应用更多前沿技术。数字技术更新迭代迅速,为解决限制数字贸易发展的各类问题提供了更多可能。例如,跨境电商出口企业可以在平台上搭建基于VR技术的虚拟工厂,让海外客户在线体验式了解门店、工厂全貌和真实生产制造过程,从而降低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再如,使用大语言模型自动生成高质量的商品描述、广告文案等,有助于降低营销成本,提高用户注意力获取效率。二是拓展数字技术在数字贸易中的应用场景,补齐制约数字贸易发展的短板。例如,基于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建立产品质量全流程追溯系统,严格把控生产、流通每一环节,促进产品质量提升。
  提升数字技术在数字贸易中的应用深度。一方面,提升数字技术在中小企业的渗透率。中小企业是数字贸易活动的绝对主体,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提升数字贸易整体绩效的重要内容。但在现实中,企业规模越小,越难发挥数字化转型的规模经济效应,这导致中小企业单靠自身力量很难真正实现转型。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数字贸易平台降低中小企业使用数字技术门槛的作用。平台通过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和集成各种能够赋能中小企业营销、沟通、支付等活动的数字化工具,并在合理范围内降低各类工具的使用成本,通过网络外部性的正反馈作用提升数字技术在中小企业的渗透率。另一方面,利用数字技术深入优化数字贸易全链路。尽管目前数字贸易很多环节都已触及数字化,但仍存在不少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地方,还未能实质性发挥数字技术在降本增效方面的作用。例如,跨境电商平台上智能客服普遍存在灵活性差、准确率低、套路严重等问题,亟须使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各类沟通情境进行深入模拟和学习,优化其人工智能算法,提升沟通效率。
  数据维度:统筹把握数据流动与数据安全
  数字贸易在降低信息不对称、开展差异化竞争、把握个性化需求、实施动态化定价等多个方面均离不开数据这一新型生产要素作用的发挥。不同于劳动、资本等传统要素,数据具有非竞争性、非耗竭性、可复制性等突出特征,这使得数据能以较低边际成本产生较高经济效益。这一特征和优势决定了,一方面,数据唯有流动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数据价值的发挥必须以保障数据安全为基础。在深入推进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数据流动与数据安全需要统筹考虑、双管齐下。
  促进数据合理流动以加速数据要素价值化。加强各类数据开发,做好数据的全生命周期价值管理。目前对数据的开发主要体现在消费端,对供应链上下游其他环节沉淀的大量数据利用不足,且很多中小企业还缺乏利用数据赋能的意识。应进一步拓展数字贸易数据的开发范围,尤其加强对询盘、生产、物流、售后等环节数据的发掘,打通采集、标注、存储、传输、管理、分析、应用等环节,在各环节注意对数据质量的把控,打造数据治理管理闭环。完善市场交易机制,通过数据流动拓展数据要素应用场景。目前贵州、上海、浙江、山东等省份已建立数据交易所或数据交易中心,以这些机构为基础打造内容丰富、模式多元、交易透明的数据流动和共享平台,建设数据交易链,能够为数字贸易各类场景需要充分匹配数据创新产品。利用各地逐步试行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跨境数字服务联盟等积极探索跨境数据有序流动的模式,大力发展离岸数据服务外包、离岸数据交易平台等新业态,为数据要素赋能数字贸易打通国际通道。
  在数据流动过程中强化对数据安全的保障。在数字贸易活动中,加强对消费者、企业等主体的数据权利保护,规范数据交易市场。对消费者、厂商、服务商等各类主体数据的采集、存储、交易、使用等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保证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性,以契约形式限制各类数据产品的使用范围,同时畅通第三方及社会监督渠道,完善数据交易链各环节的追责制度。建立数据跨境流动的标准和规则,探索国际互认机制。数据跨境流动有助于数字贸易企业把握国际市场动态、开展柔性生产策略,但前提是保障在合理范围内有序安全流动。
  制度维度:依据实际不断优化管理规则
  由于模式特征不同,围绕传统贸易建立的法规、政策等制度安排在诸多地方不能完全匹配数字贸易的发展需求,因此,形成与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体系是大势所趋,既要放松不适宜的管理要求,也应加强对新情况新现象的监管,通过不断优化相关制度安排,改善数字贸易发展环境。
  一方面,通过改革破除传统管理体制中不相适宜的规则,激发市场活力,促进良性竞争。数字贸易是一种新的贸易形式,依照传统贸易管理规则,企业在“关”“检”“汇”“税”等环节会面临不同程度的现实阻碍,因此需要调整或适度放松规制以减少对数字贸易发展的制约。例如,“无票免税”政策的出台就彻底解决了跨境电商出口退税难的问题。当前调整的重点领域,一是在跨境电商方面,进一步畅通线上进出口渠道。针对B2C、B2B、C2C等不同发展模式,在海关进出口通关查验、进口准入、出口退货、申报纳税等方面统筹考虑各个环节实际需求,适度放松管理要求。实践中应继续借助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开展先行的政策试验,推动成熟经验向全国推广。二是在数字服务贸易方面,优化负面清单制度,促进市场公平有序竞争。通过实施负面清单制度来保证对境内外服务提供者一视同仁、平等准入,有助于打造开放、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今年商务部发布的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分别有71条、68条,未来随着技术和法律双重保障水平的提升,可以合理缩减负面清单条目,并保持对负面清单的定期优化。
  另一方面,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不合理的数字贸易市场行为加强管理和约束,维护市场秩序,遏制恶性竞争。在国内,增强市场监测,对新型业态进行合理规制。针对网络交易信息不透明、不对称、不准确等问题,以及虚假宣传、误导消费等现象,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加强监测,实时掌握供应商在各项合规指标方面的表现,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对不规范、不合法现象及时出台治理规定、公布典型案例,切实维护市场秩序。在国际上,推进协商谈判,高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不同国家在绿色低碳、市场秩序、清关程序等方面的政策或规定层出不穷,这对我国数字贸易的规范发展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为此,须及时跟进国际市场变化,充分了解各国政策发展动态,通过高标准对接来提前约束国内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加速《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申请进程,在区域贸易协定及多边贸易谈判中更深程度地参与数字贸易规则构建,助力形成统一、开放、公平的数字贸易规则体系。
 
罗马尼亚政府批准国家人工智能战略
 
  据报道,罗马尼亚政府7月11日批准《2024-2027年国家人工智能战略》,该战略框架旨在支持欧洲下一代相关技术的实施,将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及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罗总理马切尔·乔拉库在当天的内阁会议上指出,这一战略框架将为引进最先进技术提供资金支持,期望国家机构能够迅速和广泛地在风险分析、公开招标等方面应用人工智能。
  文件指出,为匹配欧盟在人工智能发展方面的雄心,罗马尼亚将建立监管框架,制定适合国家背景的技术路线,并推动学术界、商界、公共管理部门等方面的合作,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创新和投资方面的专业知识。
  为此,罗马尼亚将通过若干战略轴心实施数字化转型,包括数字化公共管理、数字经济、数字教育、网络安全和数字通信。其中,人工智能将与5G、物联网、量子通信、机器人、区块链和智慧城市等技术一同受到重点关注。
  该战略强调了人工智能在改变罗马尼亚经济格局中的潜力。战略文件指出,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将取决于罗马尼亚理解和利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推动快速发展的能力,同时还要确保人工智能不会给用户带来障碍。
 
企业信息员园地
 
东华链条集团荣获中国工业车辆2024“金力奖”
 
    日前,2024中国工业车辆和移动机器人第二届“金力奖”颁奖盛典在广州举行。东华链条集团凭借在板式链领域的卓越表现,荣获“金力奖——优秀供应链奖”。
    “金力奖”由中国叉车网、中国AGV网发起,旨在鼓励和推动工业车辆和移动机器人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市场发展。该奖项的评选标准包括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市场影响力等多个方面,东华链条集团能够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充分展示了企业在链传动系统领域的领先地位。
    多年来,东华板式链产品不断创新,精益制造并推进“数智化”车间建设等,为叉车等工业车辆配套提供链传动系统解决方案,受到广大主机客户的好评。未来,东华链条将持续努力,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链传动系统解决方案,为推动中国工业车辆和移动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新版GB/T 1243滚子链和套筒链国家标准发布
 
  日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2024年第9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批准发布由东华负责修订的新版国家标准GB/T 1243—2024《传动用短节距精密滚子链、套筒链、附件和链轮》等195项国家标准。该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全国链标委归口,自2024年12月1日起实施。
  该标准由吉林大学链传动研究所、东华集团为主负责起草,另有13家链传动企业参加起草。新标准修订中的各阶段标准文本由东华集团执笔完成。GB/T 1243国家标准是我国链传动领域最重要的产品基础标准,该标准等同采用新版ISO
  606:2015国际标准,规定了适合于机械传动和类似应用的短节距精密滚子链和套筒链以及链轮的技术要求,包括尺寸、公差、长度测量、预拉、最小抗拉强度和最小动载强度。新版标准是对GB/T 1243—2006标准的修订。
  新版标准内容更加完善、技术含量更高,必将不断规范我国链传动产品标准,推动我国精密滚子链及套筒链产品采用国际标准。

近期企业高层管理者参考

活动预告更多>>
热点关注更多>>
项目推荐更多>>
栏目总排行
省企联动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