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高层参考 第22期
部委决策
习近平强调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据悉,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6月11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关于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指导意见》、《关于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的若干意见》等文件。
习近平在主持会议时强调,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必须着眼于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公司治理,推动企业建立健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培育更多世界一流企业。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必须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积极性,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提高政策精准性、实效性,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要坚持以开放促创新,健全科技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完善面向全球的创新体系,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补齐开放创新制度短板。
会议指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要尊重企业经营主体地位,坚持问题导向,根据企业规模、发展阶段、所有制性质等,分类施策、加强引导。要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完善党领导国有企业的制度机制,推动国有企业严格落实责任,完善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加强对国有资本监督管理。要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股东行为、强化内部监督、健全风险防范机制,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升内部管理水平。
会议强调,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完善价格、补贴、保险等政策体系,创新粮食经营增效方式,健全粮食主产区奖补激励制度,探索产销区多渠道利益补偿办法,健全粮食生产支持保护体系。要在建立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上迈出实质性步伐,推动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落实好保障粮食安全的共同责任。要统筹支持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政策扶持、服务引导、利益联结,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会议指出,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要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前瞻谋划和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要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瞄准科研人员的现实关切,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确保人才引进来、留得住、用得好。要不断健全科技安全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在开放环境中筑牢安全底线。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创投高质量发展政策举措
据悉,国务院总理李强6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听取关于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和下一步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有关工作考虑的汇报,审议通过《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注册资本登记管理制度的规定(草案)》。
会议指出,发展创业投资是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重要举措。要围绕"募投管退"全链条优化支持政策,鼓励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开展长期投资,积极吸引外资创投基金,拓宽退出渠道,完善并购重组、份额转让等政策,营造支持创业投资发展的良好生态。要针对创业投资特点实施差异化监管,落细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专业性机构发展,处理好政府性基金和市场化基金关系,充分发挥创业投资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作用。
会议指出,房地产业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经济运行和金融稳定大局。要充分认识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着力推动已出台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继续研究储备新的去库存、稳市场政策措施。对于存量房产、土地的消化、盘活等工作既要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又要稳妥把握、扎实推进。要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完善"市场+保障"住房供应体系,改革相关基础性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会议指出,我国已建成全世界最大、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网,要持续优化参保结构、提高参保质量。要进一步放开放宽参保户籍限制、放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建立连续参保、基金零报销激励机制,设置固定等待期和变动等待期,改进医保管理和医疗服务,切实增强群众参保获得感、就医便利度。
会议指出,完善注册资本登记管理制度,是落实新修订公司法要求、优化营商环境的需要。要稳妥推进存量公司出资期限调整等政策落地,指导公司规范股东依法履行出资义务,优化登记注册服务,做好政策宣传解读,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公平竞争审查条例》8月1日起施行
6月13日,国务院公布《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从公平竞争审查的范围、标准、机制等方面做出27项安排,将于2024年8月1日起施行。
《条例》明确,起草政策措施,不得含有限制或者变相限制市场准入和退出、限制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等内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对有关政策措施开展抽查,对违反《条例》规定的,应当督促起草单位进行整改。
《条例》明确公平竞争审查的范围。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起草涉及经营者经济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具体政策措施,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开展公平竞争审查。
《条例》规定有关方面的职责。国务院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和指导全国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指导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督促有关部门和地方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机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在本行政区域组织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条例》明确了公平竞争审查标准。起草政策措施,不得含有限制或者变相限制市场准入和退出、限制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不得含有影响生产经营成本和影响生产经营行为的内容。政策措施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但符合维护国家安全、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等规定情形,且没有对公平竞争影响更小的替代方案,并能够确定合理的实施期限或者终止条件的,可以出台。
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方面,《条例》明确,拟由部门出台的政策措施,由起草单位在起草阶段开展公平竞争审查。拟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出台或者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审议的政策措施,由本级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会同起草单位在起草阶段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应当听取有关经营者、行业协会商会等利害关系人关于公平竞争影响的意见。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应当听取社会公众意见。
此外,《条例》还指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对有关政策措施开展抽查,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应当督促起草单位进行整改。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政策措施,任何单位和个人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国务院定期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情况开展督查。起草单位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开展公平竞争审查,经督促仍未整改的,可以对其负责人进行约谈。
全国开展打击对公侵财犯罪专项行动
据悉,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对公侵财犯罪专项行动部署会近日在京召开,部署自即日起至今年年底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打击对公侵财犯罪专项行动。会议强调,要依法严厉打击对公侵财犯罪,坚决维护国家专项基金和财政补贴安全,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会议指出,近年来,涉及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专项基金和招商引资、农业农机、职业技能等财政补贴的对公侵财犯罪多发,破坏公平市场环境,影响政府公信力,损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各地公安机关要坚持零容忍态度,迅速发起凌厉攻势,侦破一批重大案件,打掉一批犯罪团伙,掀起专项打击声势,形成强有力的震慑。
会议强调,要按照"查幕后、打团伙、摧网络"要求,重点打击幕后组织者、控制管理者、场所经营者和幕后保护伞,推动全链条打击和全行业整治。要强化行刑衔接,会同相关部门开展案件分析,充分运用各种侦查手段,深挖细查案件存在的监管问题和异常情况,加强案件移送、情况通报等工作,推动开展重点问题整治。要强化追赃挽损,全力追回被诈骗、挪用、侵占资金,最大限度减小国家专项基金和财政补贴损失。
全国公安机关要强化线索摸排,总结犯罪特征,积极发动群众,充分运用各类数据资源,广泛搜集案件线索。强化破案攻坚,建立健全快侦快破办案机制,充分整合部门警种力量资源,及时开展线索研判、案件侦办等工作,实现高效打击。
对重大案件,要综合运用挂牌督办、提级侦办等措施,开展集群战役、集中抓捕。要按照"查幕后、打团伙、摧网络"要求,重点打击幕后组织者、控制管理者、场所经营者和幕后保护伞,推动全链条打击和全行业整治。要强化行刑衔接,要会同相关部门开展案件分析,充分运用各种侦查手段,深挖细查案件存在的监管问题和异常情况,加强案件移送、情况通报等工作,推动开展重点问题整治。要强化追赃挽损,全力追回被诈骗、挪用、侵占资金,最大限度减小国家专项基金和财政补贴损失。
此外,要压紧压实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强化与相关部门对接协作,组织开展专题调研,总结推广工作经验,建立健全线索通报、案件移交和情况反馈等机制,确保形成工作合力。严格依法办案,用足用好法律武器,确保专项行动顺利推进。
央行将强化宏观审慎管理
据悉,现代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是维护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宏观审慎政策作为央行实施宏观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侧重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央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党支部6月12日发布题为《强化宏观审慎管理 提高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能力》的文章体现出来央行"三定"方案的职责调整。
文章称,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强调央行宏观管理的职能定位,央行将按照明确范围、强基补短、多点并进的思路,进一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从逐步拓展宏观审慎政策覆盖领域、开展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提升重点机构和领域的稳健性三方面着手。
一是持续建立健全宏观审慎政策,逐步拓展宏观审慎政策覆盖领域。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治理机制,推动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微观监管政策等的协调配合。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顺周期累积以及跨机构、跨部门、跨市场、跨境传染两大来源着手,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结合我国国情并借鉴国际经验,丰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在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宏观审慎重点管理对象的基础上,逐步将主要金融活动、金融市场、金融基础设施和非银金融机构纳入宏观审慎管理。二是开展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强化对广义信贷增速的监测和宏观审慎管理,促进货币信贷平稳增长。根据跨境资本流动波动的风险传染渠道,运用好各项宏观审慎管理工具,维护外汇市场及跨境资本流动总体平稳。结合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推动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三是提升重点机构和领域的稳健性。围绕提升损失吸收能力和风险应对水平,不断夯实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附加监管。加强互联网金融的宏观审慎管理,持续监测跨市场跨行业创新业务,把握好防范风险与促进创新的平衡。
证监会公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
据悉,资本市场首个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则发布。6月7日,证监会就《证监会行政处罚裁量基本规则》(下称《裁量基本规则》)征求意见,进一步规范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行政处罚裁量,明确了是否给予处罚、给予行政处罚的种类和幅度的裁度、衡量标准。
《裁量基本规则》共二十六条,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明确行政处罚裁量的基本要求。明确制定目的和依据、行政处罚裁量的定义、行使裁量权应当遵循的指导原则和裁量政策。二是明确裁量阶次和裁量情节。规定行政处罚裁量分为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一般处罚、从重处罚等裁量阶次,对其含义和划分方式作出明确,并分别规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的适用情形。当事人同时具有从轻、减轻或者从重处罚情节的,规定应当结合案件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后进行处罚。三是结合证监会行政处罚实际,明确裁量相关规则。其中包括没收违法所得的规则、共同违法人的处罚规则、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处罚规则等。
具体来看,从轻处罚阶次,在法定最低罚款金额以上(没有法定最低罚款金额的除外)、法定最高罚款金额30%以下给予罚款;一般处罚阶次,在法定最高罚款金额30%以上、60%以下给予罚款;从重处罚阶次,在法定最高罚款金额60%以上、法定最高罚款金额以下给予罚款。对依法应当采取证券、期货市场禁入措施、暂停或者撤销相关业务许可、给予买卖证券等值以下罚款等行政处罚种类的,参照前款规定的原则划分裁量阶次。
根据《裁量基本规则》,存在严重违反市场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影响资本市场秩序稳定,可能引发金融风险、严重危害金融安全的;严重损害资本市场投资者、交易者权益,影响恶劣的;违法行为相关事项涉及当事人贿赂情形的;殴打、围攻、推搡、抓挠执法人员,造成执法人员人身损害,或者限制执法人员人身自由的;毁损、伪造、篡改证据材料的;转移、变卖、毁损、隐藏被依法冻结、查封、扣押、封存的资金或涉案财产的;因证券、期货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处罚或者刑事处罚后五年内,再次实施同一类型违法行为等情形之一的,从重处罚。
关于行为个数和处罚次数问题,《裁量基本规则》明确了"一个违法行为给予一次行政处罚"和"一事不二罚款"的基本规则。关于新旧法律适用问题,明确了"从旧兼从轻"和"违法行为跨越新旧法的适用新法"的基本规则。
立体追责方面,《裁量基本规则》指出,对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依照规定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违法行为同时构成民事侵权的,依法配合做好民事责任追究。依法不予处罚的,可以根据情节采取相应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通知自律组织依法采取纪律处分等自律管理措施。
沪深北交易所发布程序化交易管理细则
6月7日,沪深北交易所均发布《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下称《实施细则》),即日起向市场公开征求意见。
近年来,为落实《证券法》要求,在证监会统一部署下,程序化交易监管制度建设持续稳步推进。2023年9月,沪深北交易所发布股票市场程序化交易报告通知,建立起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2024年5月15日,证监会正式发布《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下称《管理规定》),对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监管作出总体性、框架性制度安排。
为推动《管理规定》落地见效,沪深北交易所针对程序化交易报告管理、交易行为管理、信息系统管理、高频交易管理、监督检查等具体事项作出细化规定,研究形成《实施细则》。此外,沪深交易所还对沪深股通管理事项作出细化规定。
《实施细则》对《管理规定》的相关内容作了全面配套和有序衔接。主要内容方面,一是报告管理。规定了程序化交易投资者的报告内容、报告时限、变更报告等要求,以及会员对客户的报告管理职责等内容。
二是交易行为管理。细化瞬时申报速率异常、频繁瞬时撤单、频繁拉抬打压、短时间大额成交等四类重点监控的程序化异常交易行为类型,明确机构、会员的合规风控职责。其中,瞬时申报速率异常是指极短时间内申报笔数巨大,即1秒钟内申报、撤单笔数达到一定标准;频繁瞬时撤单是指日内频繁出现申报后迅速撤单、全日撤单比例较高,即全日发生多次1秒钟内申报又撤单的情形,且全日撤单比例达到一定标准;频繁拉抬打压是指日内多次在单只或者多只股票上出现小幅拉抬打压,即全日多次出现个股1分钟内涨(跌)幅度和期间投资者成交数量占比达到一定标准;短时间大额成交是指短时间内买入(卖出)金额特别巨大,加剧主要指数波动,1分钟内涨(跌)幅度、期间投资者主动买入(卖出)金额及占比达到一定标准。
三是信息系统管理。细化了程序化交易技术系统的具体要求及测试要求,对会员回报监测、交易单元管理等作出了规定。
四是高频交易管理。明确了高频交易的认定标准,规定对高频交易从严监管,并提出了额外报告、提高交易费用等差异化管理要求,对不存在高频交易情形的,适用程序化交易的一般管理要求。具体差异化收费标准将另行规定。
根据《实施细则》,投资者交易行为存在单个账户每秒申报、撤单的最高笔数达到300笔以上或者单个账户单日申报、撤单的最高笔数达到20000笔以上情形的,被认定为高频交易。
五是沪深股通程序化交易管理。沪深交易所明确沪深股通投资者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参照适用《实施细则》报告管理、交易行为管理、高频交易管理等相关规定。明确了沪深股通投资者的报告路径、监管协作安排等内容。
六是监督检查。规定交易所可以根据自律管理需要,对涉及程序化交易相关主体进行现场或者非现场检查,对违反《实施细则》的相关主体,交易所可依规采取自律监管措施或者纪律处分。
中证协修改券商债券业务执业质量评价办法
6月12日,中国证券业协会(以下简称"中证协")发布修改后的《证券公司债券业务执业质量评价办法》(以下简称《评价办法》),对证券公司开展公司(企业)债券(以下简称"债券")承销与受托管理业务的内控管理、执业质量与服务能力等情况进行评价,促进证券公司履职尽责,提升债券业务执业质量,提高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评价办法》主要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修改。
一是围绕发行定价利率指标以及有关扣分要求,将发行定价利率指标以证券公司评价期承销的债券发行利率在上市后前5个交易日内与该债券中证估值收益率的最大偏离程度为依据。
二是扣分更加精准。设定负向申报质量指标为扣分项指标,初始分为2分,扣至0分为止。证券公司出现因债券项目申报质量差,被交易所以函件等形式提醒的,每出现1次扣0.5分;被约谈、现场督导的,每出现1次扣1分。
三是加大扣分标准。设定风控实效指标为扣分项指标,初始分为5分,扣至0分为止。按照证券公司在评价期末受托管理违约债券规模与评价期末受托管理债券总规模的比例从大到小进行排名。
四是细化加分方向。设定受托管理风险处置指标为加分项指标,初始分为0分,满分不超过6分。证券公司能够发挥主动管理职能,在配合风险处置、及时发现风险苗头,主动向监管部门报告并在风险处置中实效明显的,每涉及1个债券项目,加2分。
五是提升证券公司承销绿色及低碳转型债、科技创新债的加分分值,适当调降其他分项的加分分值,同时调整各分段排名的计分方法。如民营企业债将从大到小前20名分为4档,分别加2-0.25分,排名在21名及以后的加0.1分,主承销项目数为0的不加分。"一带一路"债、乡村振兴债、产业债、创设信用保护工具规模将从大到小前20名分为4档,分别加2.5-0.5分,排名在21名及以后的加0.25分,主承销项目数或创设规模为0的不加分等。
中证协指出,评价工作每年组织一次,形成每家证券公司的基本评价结果。评价期为上一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根据证券公司评价得分高低,评价结果分为A、B、C三类并公示。原则上年度评价时得分从高到低排名前20%的证券公司划为A类,评价得分从高到低排名后20%的证券公司划为C类,排名中间部分的证券公司划为B类。
按照惯例,监管部门将加强分类评价结果运用,引导证券公司不断提升债券执业质量,进一步增强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央行推动存量商品房去库存
6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工作推进会,调研推广前期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试点经验,部署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推进工作。
会议指出,房地产业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切实利益,关系经济运行和金融稳定大局。设立保障性住房再贷款,鼓励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配售或租赁,是金融部门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统筹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重要举措,有利于通过市场化方式加快推动存量商品房去库存,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助力保交房及"白名单"机制。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出席会议指出,实施保障性住房再贷款要坚持市场化运营,确保合理定价。近期有意愿的城市政府可重点开展六项工作。一是要加强统筹协调,健全工作机制。二是确定1到2家具有较强专业化能力的地方国企作为收购主体。三是建立项目筛选、购买和分配环节的严密制度规范。四是在地方层面安排适当的财税政策支持。五是动态掌握保障性住房配售和配租的需求,指导收购主体市场化选择收购对象和合作银行。六是加强对收购主体贷款资金和房企出售所得资金的监管,项目开展一段时间后要组织开展审计。
会议强调,金融机构和有关单位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深刻认识房地产工作的人民性、政治性,既要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又要稳妥把握、扎实推进。按照"政府指导、市场化运作"的思路,借鉴前期试点经验,着力推动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落地见效,加快推动存量商品房去库存。加强制度保障和内外部监督,坚持自愿参与、以需定购、合理定价,确保商业可持续,严格避免新增地方隐性债务,切实防范道德风险。
对于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要点,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在会上指出,可以概括为"精准支持、自愿参与、以需定购、合理定价"。
目前,人民银行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在制定关于实施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的通知,明确监管政策和操作流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大型银行监管司司长李文红在会上透露,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继续全力配合人民银行做好此项工作,推动消化存量商品房库存。
2023年初,人民银行创设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在重庆市、济南市、郑州市、长春市、成都市、福州市、青岛市、天津市等8个城市开展试点,支持市场化批量收购存量住房、扩大租赁住房供给。
目前,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已并入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中管理,将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广。邹澜表示,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文件印发后,原来的支持计划不再实施,已发放的再贷款资金利率和期限保持不变。
十三部门印发《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
据悉,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要求,推动新一轮交通运输设备更新换代,支撑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交通运输部等十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下称《方案》)。
《方案》明确,到2028年,船舶运力结构得到有效改善;新能源公交车辆推广应用持续推进;重点区域老旧机车基本淘汰,实现新能源机车规模化替代应用;邮件快件智能安检设备广泛推广使用,寄递领域安检能力大幅提升;北斗终端应用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强度和污染物排放强度不断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下降。
《方案》提出以下七大行动。具体来说,一是城市公交车电动化替代行动,鼓励老旧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等;二是老旧营运柴油货车淘汰更新行动,加快淘汰更新老旧营运柴油货车,有序推广新能源营运货车等;三是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行动,加快高能耗高排放老旧运输船舶报废更新,大力支持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运输船舶发展,完善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运输船舶配套基础设施等;四是老旧机车淘汰更新行动,加快老旧机车淘汰,鼓励新能源机车更新等;五是邮政快递老旧设备替代行动,支持老旧安检设备更新,开展邮政快递末端配送车辆更新,支持老旧分拣设备更新等;六是物流设施设备更新改造行动,鼓励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城郊大仓基地范围内的多式联运场站和转运设施设备升级改造等;七是标准提升行动,强化营运车船能耗、排放、技术标准升级,建立新能源机车及配套工程的标准体系等。
《方案》明确,强化政策支持。
一是制定配套措施。研究制定老旧营运车船报废更新资金补贴实施细则,明确补贴范围、补贴标准、操作流程、监管要求和部门职责等。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制定配套操作细则,细化落实举措,规范开展工作。
二是加大财政资金支持。持续实施好老旧营运车船淘汰更新补贴,把符合条件的设备更新项目纳入中央资金等支持范围。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统筹利用中央财政安排的城市交通发展奖励资金,支持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加强公路养护机械装备及应急装备更新政策储备。
三是健全金融保险支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发挥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工具的激励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强化对交通运输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支持。鼓励银行保险机构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提高融资便利度和保险保障水平。
四是加强创新支撑。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等,开展新型清洁能源载运装备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提升交通装备智能化绿色化水平。鼓励行业各类绿色交通创新主体建立创新联盟,建立绿色交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机制。持续制定发布交通运输行业重点节能低碳技术目录,加快节能环保关键技术推广应用。
政策要闻
▲市场监管总局多措并举规范中介服务机构经营行为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作出部署,要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紧紧围绕自身职责,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依法加强中介服务机构监管,促进中介服务机构行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建立良好市场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少数中介服务机构诚信经营意识淡薄,存在"收费背书"现象,甚至明码标价买卖证书,干扰正常的经济秩序,破坏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
按照工作部署,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将立足职责,聚焦暴露风险隐患较多的部分中介服务机构实施定向抽查,做到查处一批违法违规案件、惩戒一批失信行为、公示一批典型案例,并从登记注册、广告监管、反垄断执法、收费管理、网络交易监管、信用监管等方面加强中介服务机构监管,多措并举规范其经营行为。
▲中基协开展未托管私募证券基金专项核查
近日,有私募人士透露,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简称"中基协")向部分私募管理人发布了《关于开展未托管私募证券基金专项核查整改的通知》(简称《通知》),针对目前未托管的私募证券基金开展专项核查整改。在业内人士看来,专业、规范将是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词。
《通知》称,此次专项核查整改适用范围为截至通知发布日,依据基金业协会资产管理综合报送平台(AMBERS系统)中管理人填报信息,存在存续运作的,未进行托管的私募证券基金的管理人。
具体核查整改要求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托管及审计要求:自通知发布之日起3个月内,未托管私募证券基金应当聘请托管人;提交2023年度由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鼓励聘请私募基金服务机构提供份额登记、估值核算等服务。
二是拟清算基金免于整改:3个月整改期结束前已完成清算的基金,可豁免整改。
三是整改完成前限制指施:相关基金整改完成前不得新增投资者、不得新增募集规模、不得展期,基金合同到期后予以清算。
四是材料提交方式及要求:涉及提交审计报告的,管理人应当在整改期内通过AMBERS系统产品"年度财务监测报告"栏目提交相关基金2023年度财务监测报告。涉及聘请托管机构或份额登记、估值核算等基金服务机构的,管理人应当在整改期内通过AMBERS系统"产品重大变更"栏目提交相关基金"托管或外包服务机构信息"变更,并按页面提示要求上传相关文件或协议等支持材料。
▲焦煤期货将实施集团交割库自报升贴水业务
6月7日,大商所发布了《关于焦煤集团交割库自报升贴水相关事宜的公告》《关于公开征集焦煤集团交割库的公告》,焦煤集团交割库自报升贴水业务将于2024年12月24日起办理。作为大商所常态化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又一项举措,此次焦煤期货实施集团交割库自报升贴水业务,将为以往非交割区域内的企业通过集团交割库参与交割提供便利,进一步扩大交割区域,增加可交割资源。
结合公告内容,焦煤集团交割库自报升贴水业务有以下特点:一是明确设库和报价要求。集团交割库可以在山西省、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或天津市以外地区设置自报升贴水的分库,该分库只能办理厂库业务,且需要同时在固定升贴水地区至少设置一个分库。自开具自报升贴水的标准仓单时起,集团交割库应每日为自报升贴水分库进行升贴水报价。二是赋予买方选择提货地点的权利。进入交割环节后,货主在提交自报升贴水的标准仓单注销申请时有权选择提货分库,未选择提货分库的,视为在自报升贴水分库提货。若买方不认可自报升贴水或接货不便利,也可以选择回到集团交割库备选的固定升贴水分库提货。三是明确结算方式。提货分库的自报升贴水或固定升贴水由货主与该提货分库进行结算,其中自报升贴水结算按标准仓单注销时数字仓单系统中的升贴水报价作为结算依据。
市场人士分析,该业务支持在山西、河北、山东、江苏或天津等固定升贴水地区以外的集团交割库通过设分库和自报升贴水的方式参与交割,将进一步扩大焦煤交割区域、增加可供交割资源,更好满足以往非交割区域内企业的交割需求,有利于吸引内蒙古、河南、安徽等国内其他主要产销区的焦煤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同时还可以解决部分买方企业可能存在提货不便利的问题,在促进焦煤期货功能发挥、提升服务实体能力等方面将发挥积极作用。此外,虽然新业务将在现有已上市合约上实施,但是由于赋予了买方选择提货地点的权利,因此实施后不会改变买方客户的预期接货成本,故不会对盘面价格产生影响。
大商所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大商所已于2024年6月3日对指定交割仓库管理办法、焦煤期货业务细则等进行了修订,为焦煤集团交割库自报升贴水业务的顺利办理提供了制度依据。该业务于2024年12月24日实施后,交易所将在官网公布自报升贴水相关信息。
国资改革
苏州市属国资国企筑基绿色低碳发展新高地
近悉,在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引领下,苏州市属国资国企积极响应,勇于担当,以实际行动推动碳达峰行动深入实施,为构建绿色低碳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了生动实践。2024年以来,苏州市国资系统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深化国企改革,聚焦重大项目,创新运营模式,为实现碳达峰目标贡献了国企力量。
一是深化国企改革,激发绿色转型活力。苏州市国资委以深化改革为引擎,出台《关于推动落实苏州市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若干工作措施》,构建了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根。截至2024年6月,市属国有企业新增能源类项目27个,项目总投资14.7亿元,为绿色低碳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支持。改革中,国有企业在绿色金融、数字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持续发力,探索建立了ESG管理体系,提升了资本市场的绿色参与度,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彰显了国资国企的责任与担当。
二是聚焦绿色项目,引领高质量发展。能源集团作为苏州市绿色发展的排头兵,加速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2024年,能源集团全力推进天然气、光伏、充电设施等清洁能源项目的建设,新增光伏装机规模200兆瓦,新建充电设施终端2000个,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同时,该集团在能源储备、新能源技术研发及应用上加大投入,如推进储能项目、探索氢能利用等,为保障能源安全供应和绿色转型提供了坚实支撑。
三是创新驱动发展,赋能绿色低碳产业。东吴证券等金融国资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优势,深度参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东吴证券通过“投资+投行+研究”联动模式,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尤其是绿色低碳领域的投资,推动产业链整合与升级,助力苏州构建绿色金融生态。同时,东吴证券强化数字金融建设,探索区块链、数字人民币等前沿领域,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四是绿色生态建设,守护城市绿水青山。水务集团和园林集团在绿色生态领域亦有显著成效。水务集团在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的同时,积极推进绿色转型,实施“智改数转”提升供排水保障能力,并在重点设施上安装光伏发电,推动能源清洁化。园林集团在古城保护更新中融入绿色理念,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绿化水平,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同时,积极拓展绿色旅游,促进绿色消费,为城市绿色发展增添了新活力。
五是保障民生福祉,促进绿色生活方式。康养集团在提供高质量养老服务的同时,注重绿色低碳理念的普及与实践。深研“康养+老龄人生活设计”,稳步推进新区、张家港、相城黄桥等健康养老公寓开工建设,太仓项目完成主体封顶、正式预售。同时,加强绿色养老服务产品的供给,如推出绿色健康饮食、低碳出行服务等,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为老年人营造舒适、健康的绿色生活环境。
下一步,苏州市国资国企将继续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苏州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贡献更多国企智慧与力量。
自主创新
深圳发文促进商贸企业创新发展
6月7日,深圳市商务局发布《深圳市关于促进商贸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从支持商贸企业扩容提质、促进商贸企业创新发展、提升供应链企业服务能力、推动贸易型总部企业集聚发展、打造贸易企业发展集中承载区、持续释放绿色消费潜力、持续扩大电子商务新优势、全力打造国货潮品新品牌、优化跨境来深消费新环境、打造深圳特色消费新场景等十个方面着力,促进商贸企业创新发展。
《若干措施》聚焦"沉淀软实力,培育扎根型本土企业"与"锻造硬功夫,招引实力型外部企业",既要稳存量,又要拓增量,全面提升深圳市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等商贸企业跨越式创新发展能力、实力、潜力与创造力,助力深圳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消费中心。
支持商贸企业扩容提质。《若干措施》鼓励商贸企业服务内地、面向世界,支持商贸企业连锁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对符合条件的大型连锁企业新开直营门店给予奖励,每家门店奖励10万元,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到2024年底,全市净增批发、零售、餐饮业入库企业4000家以上,酒店住宿业入库企业达到1000家以上;到2026年底,全市净增批发、零售、餐饮业入库企业1万家以上,酒店住宿业入库企业达到2000家以上。
推动贸易型总部企业集聚发展。《若干措施》提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培育贸易型总部企业。支持批发企业做大做强,对年度销售额达到一定标准且符合条件的批发企业,单家企业最高奖励300万元。支持企业拓展国内市场、降低交易风险,对投保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且符合条件的企业按其实际缴纳保险费用给予25%的资金补助,单家企业每年累计资助金额最高50万元。
在打造贸易企业发展集中承载区方面,《若干措施》对深圳各区各有侧重。前海合作区依托前海联合交易中心高水平建设服务境内外客户的大豆、天然气等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福田区依托华强北商圈、节日大道打造电子产品商贸企业集聚区和化妆品一条街;罗湖区聚焦珠宝玉石黄金产业发展,提升深圳国际珠宝玉石综合贸易平台服务水平,推进特色文化消费集聚区建设;南山区打造高端品牌消费集聚区,吸引更多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入驻。
此外,宝安区、光明区聚焦产供销一体化,集聚市内外制造企业在深设立销售中心、交付中心、结算中心。龙岗区、龙华区、光明区分别聚焦眼镜、服装、钟表产业,打造横岗·园山眼镜、大浪时尚、光明钟表产业集聚区。坪山区加快吸引头部化妆品、医疗美容企业入驻,打造国内高端化妆品产业集聚区。盐田区加快推进沙头角深港国际消费合作区建设,加大海滨商业高品质消费项目供给。大鹏新区依托丰富海洋旅游资源打造知名IP主题项目,开展高端文旅运动,打造特色民宿集聚区。深汕特别合作区紧抓医疗养老养生消费需求,大力推进高质量住宿餐饮业发展。
福建省出台十条举措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
日前,福建省科技厅会同省工商联出台《关于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从进一步夯实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地位等方面提出十条政策举措。
目前,福建省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省企业研发投入达70%以上,贡献了70%以上的科技成果,70%以上的应用开发类省级科技项目由民营企业牵头或参与承担,95%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民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已成为福建省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但与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相比,福建省民营经济还存在部分传统中小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不够强、高能级平台建设相对薄弱、高水平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引育比较难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重点研究解决。为此,《若干措施》强化问题和目标导向,注重机制创新,着力提升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活力,突出政策落细落实和营造良好创新氛围。
在支持民企常态化参与技术创新决策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建立企业稳定参与政府科技决策和咨询工作制度,完善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的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机制,优化省级科技专家库结构,增加民营企业专家数量。支持科技型骨干企业建立战略研究机构,入选省级智库的,纳入省创新战略研究项目资助范畴。
在支持民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方面,《若干措施》明确,启动民营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两提升"行动,力争至2025年底,全省民营百强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和省工商联所属商会会长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规上制造业民营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提升到60%左右、研发机构覆盖率提升到30%左右。
在支持民营企业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方面,《若干措施》提出,支持民营企业牵头组建或参与建设省重点实验室、省创新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与名校大所央企合作设立高水平研究院或校(院)企联合创新平台,对于科研成效明显的,可通过"一事一议"给予重点支持。
在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若干措施》提出,支持民营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同承担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建以应用为导向的基础研究平台。鼓励有条件的"链主"企业申请加入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资助。
在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若干措施》强调,完善企业参与重大科研攻关需求征集与榜单编制机制,支持省工商联建立民营百强企业重大攻关任务清单,符合条件的优先推荐申报省级重大科研项目或列入"揭榜挂帅"榜单。提升企业主导产学研协同攻关项目的比重,企业牵头或参与承担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数占总立项数的比重一般不低于60%。
在支持民营企业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引进科技创新人才方面,《若干措施》提出,探索推行"科技企业成长在线"数字化重大应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增量提质计划,争取全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尽快突破1.5万家;支持民营企业申报省引才"百人计划"等重点科技人才计划,鼓励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对口帮扶民营企业,加大对扎根民营经济领域青年科技人才(团队)的奖励。
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建设全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民营企业牵头组建概念验证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符合省级条件的,根据其对外提供中试服务等情况,给予资金支持。
《若干措施》还明确,支持民营企业更大力度开放合作创新,支持有条件民营企业在创新资源集聚地区建设异地研发(孵化)机构,符合条件的可享受研发经费投入奖励和推荐申报"揭榜挂帅"重大科技项目及国家、省级人才项目。同时提出,优化民企创新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产业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技术研发与转化服务。
节能减排
生态环境领域促进新质生产力"1+N"政策体系相关文件获通过
6月11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加快推动排放标准制修订工作方案(2024-2027)》《规范废弃设备及消费品回收利用处理环境监管工作方案》《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生态环境部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实施方案》等生态环境领域促进新质生产力"1+N"政策体系相关文件,《农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以下简称《农药标准》)和柠檬酸、淀粉、酵母三项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修改单,以及《放射性固体废物岩洞处置安全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会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加快推动排放标准制修订,规范废弃设备及消费品回收利用处理环境监管,制定贯彻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有关文件,是切实减少污染物排放,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守住生态环境保护底线,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要强化统筹谋划,构建生态环境领域促进新质生产力"1+N"政策体系,加强宣传阐释,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引领、倒逼作用,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会议强调,农药工业是环境风险防范的重点行业,制订《农药标准》是完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具体举措。在责任明晰、风险可控的基础上,科学调整柠檬酸等行业水污染物排放管控要求,有利于提升污水处理效率、降低处理成本,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要做好政策解读、宣贯培训,指导相关行业企业完成污染治理设施改造升级,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
会议指出,《规定》基于国内、国际实践经验,针对放射性固体废物岩洞处置特点,提出了系统全面的安全要求,对满足未来核电厂运行和退役废物的处置需求、保障核能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采取多种方式做好《规定》释义解读,加强宣贯培训工作,加快推动《规定》落地实施。
五部门印发专项行动计划明确钢铁等四大行业节能降碳目标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炼油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合成氨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水泥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等四个专项行动计划,聚焦四大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重点领域,要求加快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支撑完成"十四五"能耗强度降低约束性指标。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粗钢、炼油、合成氨、水泥等行业仍分别有约15%、15%、11%、16%的产能能效达不到基准水平,节能降碳潜力巨大。积极推进相关行业节能降碳,把好新上项目准入关口,实施存量项目节能降碳改造,推动用能设备更新,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能够有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对支撑全社会节能降碳具有重要意义。"
专项行动计划锚定2025年和2030年两个时间节点,明确了钢铁、炼油、合成氨、水泥四个行业节能降碳的主要目标,部署了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能源消费绿色低碳转型、能源资源循环利用、数字化升级等重点任务,围绕激励约束、资金支持、标准提升、技术创新等方面加强政策保障,并对组织领导、项目实施、监督管理、宣传引导等提出工作要求。
具体来看,到2025年底:在能效提升方面,钢铁行业高炉、转炉工序单位产品能耗分别比2023年降低1%以上,电弧炉冶炼单位产品能耗比2023年降低2%以上,吨钢综合能耗比2023年降低2%以上,余热余压余能自发电率比2023年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炼油、合成氨行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2020年降低3.7%。2024-2025年,通过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钢铁、炼油、合成氨、水泥行业形成节能量约32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8400万吨。
在产业升级方面,继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全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合理控制新增合成氨产能,水泥熟料产能控制在18亿吨左右。钢铁、炼油、合成氨、水泥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均达到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
到2030年底:钢铁、炼油、合成氨、水泥行业产能布局进一步优化,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进一步提高,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用能结构更加优化,节能降碳先进技术加快推广应用,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炼油、合成氨行业节能降碳行动计划发布
近日,工信部、生态环境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炼油、合成氨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对能效水平提出具体要求。
具体来看,《炼油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底,全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炼油行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超过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2024-2025年,通过实施炼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形成节能量约2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500万吨。
到2030年底,炼油行业布局进一步优化,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持续提升,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先进水平。炼油行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产过程绿电、绿氢消费占比明显提升,炼油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合成氨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提出,2024-2025年,通过实施合成氨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形成节能量约5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00万吨。
从重点任务来看,炼油和合成氨行业均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能源消费绿色低碳转型、能源资源循环利用、数字化升级等方面部署了节能降碳重点任务。一是优化产业布局。严格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环评审批,新建和改扩建项目须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和环保绩效A级水平,主要用能设备能效须达到先进水平。二是加快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三是优化行业能源消费结构。鼓励相关行业企业实施清洁低碳能源替代,有序推进用能电气化改造。四是加强余热余能和资源循环利用。五是推动产品绿色低碳转型。六是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
据了解,目前,炼油、合成氨等行业分别有约15%、11%的产能能效达不到基准水平,节能降碳潜力巨大。
此外,为推动各项任务有效落实,这两个行动计划还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加快项目实施、严格监督管理、加强宣传引导等4方面要求。
两部门出台电动汽车充电安全要求标准
6月11日,工信部发布《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安全要求》(征求意见稿)(下称《要求》),该标准由工信部、国家能源局牵头制定,旨在通过电动汽车传导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定,提高充电系统的设计、制造和运维质量,降低事故发生率,进而促进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发展。
当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网络,面临车桩安全互联互通、超快速/超大容量电能补给等新挑战。本文件规定了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的安全总则、充电接口安全、交流充电安全、直流充电安全以及对应试验方法、实施过渡期。
本标准适用于电动汽车交流(AC)充电系统和电动汽车直流(DC)充电系统,其供电网侧额定电压不超过1000 V AC或1500 V DC、电动汽车侧额定最大电压不超过1000 V AC或1500 V DC,也适用于电动汽车传导充放电系统中充电相关的安全要求。
《要求》明确,对于新申请的电动汽车和供电设备产品类型,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开始执行。对于已获得型式批准的电动汽车和取得型式试验报告的供电设备,自本文件实施之日起第13个月开始执行。
两部门发布三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修改单
近日,生态环境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0-2015)、《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2-2015)等三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以下简称“三项标准”)修改单。
三项标准修改单从行业实际和环境管理需求出发,聚焦重点和亟需解决问题,采取宽严相济策略,在加强关键环节管理的同时调整部分与生产实际不相符内容,对设备与管线组件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废水敞开液面VOCs逸散控制、储罐和装载设施运行控制、塑料制品行业治理要求、达标判定等方面进行修改完善,提升标准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三项标准修改单自2024年7月1日起实施,标准修改单的发布实施能进一步提升石油炼制、石油化学、合成树脂工业VOCs治理水平,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提供有力支撑。
四部委联合发布《沿海城市海洋垃圾清理行动方案》
近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农业农村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沿海城市海洋垃圾清理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在全国沿海地市城镇建成区毗邻的65个海湾开展为期三年的拉网式海洋垃圾清理行动。
《行动方案》是落实新修订出台的《海洋环境保护法》要求、切实履行部门法定职责和沿海地方主体责任的具体行动,对于推动解决老百姓身边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满足人民群众优美海洋生态环境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行动方案》充分借鉴福建等地海洋垃圾治理经验和胶州湾等11个重点海湾专项清漂行动成果,充分考虑地方已有工作基础,紧盯65个城市建成区毗邻海湾,组织相关沿海地方全面启动"一湾一策"海洋垃圾清理活动,明确了到2025年"65个海湾内岸滩垃圾得到及时有效清理,海面漂浮垃圾密度明显下降",到2027年"65个海湾内海洋垃圾密度大幅下降,常态化达到清洁水平"等目标。
《行动方案》突出建体系、陆上截、海上治、及时清、规范处、常态管的协同发力,明确了建立健全海洋垃圾常态化治理体系、严控陆源垃圾入海、强化海上垃圾防治、及时清理岸滩和海漂垃圾、规范处置上岸垃圾、加强海洋垃圾调查与监管等6项重点任务,引导沿海地方形成陆海统筹治理海洋垃圾的管理闭环。
《行动方案》突出责任落实、监管执法、公众参与、监督指导的协同保障,逐级压紧压实海洋垃圾治理的属地责任,加强岸线巡查和日常监管,广泛动员社会公众参与海洋垃圾治理,鼓励行业协会、公益组织等开展净滩净海公益活动,积极研究推动海湾清洁指数测算及排名。
南京市发布碳达峰实施方案
6月13日,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全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初步形成,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机制初步建立,二氧化碳排放增量得到有效控制,美丽南京建设初显成效。到202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4.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升,林木覆盖率稳定在25%以上,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十五五"期间,全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绿色低碳先进技术实现突破,减污降碳协同管理体系更加完善,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美丽南京建设继续深入。到203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完成省定目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持续提升,林木覆盖率保持稳定,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为实现碳中和提供强有力支撑。
为完成上述目标,《方案》要求坚持将碳达峰贯穿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点,推动传统高耗能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把节能增效和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摆在当前碳达峰工作的突出位置,立足全市实际,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深入实施"碳达峰八大行动"。这八大行动分别是产业提质培育行动、能源绿色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循环经济助力行动、科技创新赋能行动、城乡建设降碳行动、交通运输减碳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
国际能源署称加快能源转型将使能源更便宜
据悉,国际能源署5月30日发布报告说,加快向清洁能源转型可以使能源更便宜,有助于缓解消费者生活成本压力。
这份题为《可负担且公平的清洁能源转型战略》的报告指出,在许多情况下,清洁能源技术在其使用周期内的成本竞争力已经超过了依赖煤炭、天然气和石油等传统燃料的技术。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是最便宜的新能源。在应用方面,即使电动车辆(包括两轮和三轮车)的前期成本有时较高,但由于运营费用较低,通常也能节省开支。
报告说,加快能源转型和增加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所带来的益处将惠及消费者。目前,消费者能源总支出中约有一半用于购买石油产品,另外三分之一用于购买电力。随着电动车辆、热泵和电动马达在交通、建筑和工业需求中的占比增加,电力将取代石油产品,成为终端能源消费体系中的主导能源来源。
报告借鉴各国行之有效的政策提出了一系列加快清洁能源技术推广的措施,包括为低收入家庭提供能效改造计划;公共部门为更高效的供暖和制冷方案提供资金;推广高效节能电器;提供可负担的清洁交通选择,包括为公共交通和二手电动车市场提供更多支持等。
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说,数据明确表明,越快进行清洁能源转型,政府、企业和家庭的成本效益越高,使能源对更多人来说更经济实惠的方法是加快转型,而非放慢速度。
德国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近六成
据悉,德国联邦统计局6月6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德国2024年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1.6%,已占总发电量的58.4%。这是2018年开始相关统计以来,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最高的第一季度。
数据显示,风能是德国最主要的能源来源,风力发电同比增长12%,达到468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38.5%。光伏发电同比增长21%,达到81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6.6%。生物质能、水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同比也有所提高。
同时,煤炭、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发电同比下降25.4%,降至505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41.6%。煤炭虽然仍是德国第二大能源来源,但其发电量同比下降28.2%,占总发电量的比重已降至23%。
德国正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计划到2030年实现至少80%的用电量来自可再生能源发电。对于今年第一季度的发电数据,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可再生能源部主管托马斯·格里戈莱特表示,风能和太阳能的推广正不断取得成效,德国正朝着气候中和的方向迈进。
劳动用工
2024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实施
据悉,人社部6月11日宣布实施2024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利用100天时间集中为高校毕业生等提供超千万就业岗位,助力劳动者求职就业。
人社部就业促进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即日起至6月16日,行动首周将推出互联网、医药卫生、金融、能源制造等4个线上招聘专场,共有2.6万家用人单位提供25.9万个岗位。
行动期间,各地人社部门将广泛收集重点企业、政府投资项目、产业园区等招聘岗位信息,掌握本地基层服务项目、基层管理和社会服务等岗位空缺情况,集中发布。同时动员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广泛参与,重点筛选一批适合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学历层次、技能水平的岗位信息。
强化求职招聘服务,举办"分主题、分行业、分群体直播带岗""跨省、跨地区联动直播带岗""人社局长进直播间"活动,各省份人社部门每周至少组织一场直播带岗活动。
推出网络招聘专区,在中国公共招聘网、中国国家人才网、就业在线和各地公共招聘网络平台开设"2024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专区,设立岗位信息发布、特色专场招聘、直播带岗、职业指导云课堂等专栏。
统筹线下招聘活动,聚焦产业发展前沿领域,开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银发经济等行业性专场招聘活动;聚焦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在高校毕业生较集中的地区,开展区域性专场招聘活动;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兼顾其他各类群体求职需求,开展群体性专场招聘活动。
九部门发布2024年家政兴农行动工作方案
近日,商务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2024年家政兴农行动工作方案》,从五个方面提出25项具体措施,深入开展2024年家政兴农行动,提振家政服务消费,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促进供需对接。开展生活服务招聘季和家政服务员技能升级活动,扩大家政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持续开展家政劳务对接,针对家政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提高家政劳务输出管理水平。推进家政进社区,引导家政服务融入社区生态体系。
二是加强品牌培育。培育家政兴农特色劳务品牌,提高组织化、规范化、规模化水平,发挥品牌效应,增加从事家政服务业的员工收入。进一步打造系列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品牌,落实好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推进巾帼家政品牌建设。
三是加大帮扶力度。帮助脱贫人口通过家政劳务品牌就业,继续对跨省从事家政服务业的脱贫人口发放一次性交通补助。指导银行机构优化信用评价和授信管理,结合家政企业特点和需求加大金融产品研发。引导保险机构积极开展家政服务相关保险业务,完善保障责任范围,满足家政企业、服务人员、消费者风险保障需求。引导金融机构丰富进城家政服务员等新市民群体的专属金融产品,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实施力度,加大对相关人员就业创业、教育培训等方面的金融支持。
四是完善支持政策。指导地方将符合条件的进城家政服务员纳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保障范围。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促进进城家政服务员融入就业地社会。强化家政等专业高校毕业生创业扶持,对符合条件的创业高校毕业生按规定落实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政策。持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和支持社区家政服务相关税费优惠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小微家政企业按规定享受税费优惠。
五是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家政信用体系建设,推进家政服务员信用评级赋码,探索推行电子版"居家上门服务证",营造放心消费环境。积极推动和支持家政服务业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继续开展工会家政服务提质扩容试点。指导家政企业完善薪酬分配制度,引导家政企业建立健全体现技能价值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
《广东省技能人才发展条例》7月1日起施行
5月30日,《广东省技能人才发展条例》(下称《条例》)由广东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7月1日起施行。据了解,这是全国首部关于技能人才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条例》共37条,从加强培养、完善使用、规范评价、促进激励等方面作出规定,解决当前技能人才发展瓶颈问题。
《条例》从推动职业学校毕业生在落户、职称评审、职级晋升、工资待遇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
人才评价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条例》明确了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3个主要类别和职业技能等级序列。为便利技能人才合理流动,条例还规定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纳入技能人才评价证书全国联网查询系统管理,证书效力跨区域互认。
值得一提的是,《条例》还将国家改革实践中形成的"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序列及时固化为制度规范,鼓励用人单位按照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等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序列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设立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岗位。
与此同时,《条例》还明确应当建立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与相应职称、学历的双向比照认定制度。其中,获得中级工、高级工以及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或者职业技能等级的技能人才,可以按照规定在落户、职称评审、职级晋升等方面分别比照中专、大专、本科学历享受相关待遇。获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或者职业技能等级的技能人才,可以按照规定比照相应层级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职称评审。
此外,在完善政府引才留才励才政策方面,《条例》规定:世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获得者、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国家重大人才项目和专项人才计划支持的高技能人才,纳入人才优粤卡申领范围。
日本实际工资连续25个月下降
据报道,日本厚生劳动省6月5日发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4月份的日本实际工资收入已连续25个月同比减少,刷新1991年有可比统计以来日本实际工资持续下降的最长时间纪录。
统计结果显示,4月份包括各种津贴在内的日本现金工资总额(名义工资)同比增长2.1%,达到10个月来最高水平,体现了企业加薪趋势扩大。4月份日本消费者价格指数上涨2.9%,但名义工资增长未能跟上物价上涨步伐。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的实际工资4月份下降0.7%,较3月份2.1%的降幅有所改善。
《日本经济新闻》分析称,日本政府为应对高物价所实施的电费和燃气费补贴项目已在5月结束,6月起能源开支上升将推动物价上涨。此外,中东局势、日元贬值等也将对能源价格形成上升压力。报道援引日本厚生劳动省负责人的话说,由于物价影响,日本实际工资何时转升仍难以预测。
韩国三星工会因薪酬纠纷首次罢工
据报道,韩国三星电子旗下最大规模工会--全国三星电子工会于6月7日进行罢工,这在三星电子自1969年成立以来尚属首次。
据悉,工会曾向成员下达当天以请假形式参加罢工的方针。工会总成员为2.8多万人,在三星电子总员工中占22%左右。
工会方面表示,请假罢工是工会发起总罢工的第一步阶段,还计划以不同形式进行罢工。
三星电子劳资双方今年1月起开展薪资谈判,但未能缩小分歧。之后,经中央劳动委员会调停中止决定和工会成员们投票,工会取得合法罢工权,5月29日预告将进行罢工。
专家论坛
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按,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同时,不能忽视、放弃传统产业。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变化,要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活力。《经济日报》6月14日特邀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举措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相比有何特点?为什么要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高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在理解一国经济发展问题时,产业是重要的切入点。产业是具有共同特征的企业集合,是链接国民经济和企业经营的桥梁。国民经济由不同产业构成,且产业之间存在协同关系。产业可依据不同基准分成多种类型,根据其在需求、供给和绩效方面的差异,可划分为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
传统产业是指在产业体系中市场成长性、技术创新性、绩效盈利性相对稳定的产业。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是共生的、可转换的,传统产业在改造后可变为新兴产业,新兴产业随时间推移会转为传统产业。
相较于新兴产业,传统产业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品面对的市场需求比较稳定,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相对较小,满足的通常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塔底”需求;二是生产密集使用土地、劳动、资本等有形要素,技术创新成果应用较不充分,要素组合效率提升较慢;三是在产业链中往往处在“微笑曲线”中间环节,产业内企业之间竞争性较强,产品附加值较小,企业获取的通常是平均利润而非超额利润。
我国传统产业除了农林牧渔业,还包括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若干细分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产业规模快速增加,产业生产能力和全球竞争力持续增强。1978年至2023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从1018.5亿元增至89755亿元,粮食总产量从30476.5万吨增至69541万吨。经济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如服装、玩具、家电等发展迅猛,助推了我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之一。此外,我国部分地区紧紧围绕传统产业发展经济,并推动产业空间集聚,形成了具有地理标识意义的重要集群。例如,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制造和贸易产业集群、广东佛山的家居和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等。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是时代课题。强调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既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要内容,也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举措。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重视新技术应用。随着数字经济时代到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产业重塑,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提供了重要契机。新技术能显著推进传统产业的产品、要素、工艺、组织和市场创新,形成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创造性破坏”效应,改变其在需求、供给、绩效等方面的相对劣势。例如,在农业中运用新技术,形成了智慧农业、生态农业、品牌农业等新业态,生产精细化和产品多样化程度大幅提高。在传统制造业领域,率先采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企业,往往能形成新的要素组合,提高生产低碳化、绿色化程度,并加快从低附加值环节迈向高附加值环节。从经验上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绿色化发展往往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我国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持续增强传统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不同产业、特定产业中不同企业的情况存在差异,对市场需求、要素供给变化敏感的产业或企业,在应用技术创新成果甚至推动技术创新方面通常走在前列,并产生示范作用。
从新型生产关系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视角看,利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需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传统产业中各类企业在技术应用、科技创新中的活力,强化企业对持续投资和未来发展的稳定预期,赋予其在不同维度进行探索的更大自主权。
另一方面要发挥我国新型举国体制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依靠联合攻关突破关键科技领域的瓶颈难题,着力破解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堵点难点,进一步提高教育、健康等领域的人力资本投资,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中为传统产业改造提供坚强保障。
创新推动高端化转型升级
面向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从哪些方面实现高端化转型?
李晓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传统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端化转型对满足消费升级需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重塑产业竞争力,有力支撑经济平稳增长。长期以来,我国产业有着低成本优势,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涨,成本优势不断削弱,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传统产业高端化可抵消成本上涨带来的影响,进而保持国际市场竞争力。
二是适应消费升级,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消费逐步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转变,更加追求健康、安全、绿色、智能的消费体验。传统产业高端化可在稳定传统消费的同时,拓展新型消费市场,更好发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三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虽由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所催生,主要表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但传统产业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传统产业通过利用新技术改造升级可以转变为新质生产力,另一方面,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为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和生产性服务等支撑。
传统产业高端化本质上是向更高全要素生产率、附加值和利润率的方向升级,具有环境更加友好、以人为本的特征。近年来,传统产业主要从以下方面实现高端化升级。
产品创新。通过开发全新产品、重新设计产品架构、加强工艺设计,提供功能更新、性能更优、质量更高的产品或服务,满足消费升级需要。在服装产业,汉服成为时尚潮流;在家电家居产业,智能门锁、扫地机器人、洗地机等智能化产品成为消费新热点,便利消费者生活。
工艺创新。通过对生产流程、生产设备、工艺参数优化调整,产品性能明显改善,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纺织业通过调整原材料配方、改进工艺,生产出具有抗皱、保温、防水、透气等功能的新型面料;钢铁业通过工艺创新不断提高汽车、船舶用钢和特种钢的比重;化工业通过改进工艺显著提升产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高性能新型材料和化学品。
模式创新。制造业企业针对用户需求特点进行商业模式和业态创新,由原来一次性销售产品转向为用户持续提供增值服务。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获得的收益比一次性销售产品明显增长。我国制造业领域已形成系统解决方案提供、总集成总承包、个性化定制、在线监测、预防性维护、全生命周期管理等丰富的服务型制造模式。例如,化肥厂从传统的销售化肥转向为农场提供测土配方施肥的产品和服务组合。
链条升级。由产业链、供应链中的低附加值环节向同一产业中的高附加值环节升级。服装、电子产业价值链的加工组装环节附加值低,上游零部件、原材料加工环节附加值高,链条升级意味着向电子产业上游的零部件环节、服装产业上游的面料制造和印染等环节升级。装备制造业价值链的上游零部件制造附加值低而整机制造附加值高,链条升级意味着从零部件制造环节向整机制造环节升级。
品牌升级。传统产业在提高产品性能、品质的同时,通过扩大品牌影响力、建立品牌中高端形象、提高用户忠诚度,从而提升国际影响力。在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工业装备等领域,中国品牌的国内外知名度在不断提升,部分服装企业通过收购国际品牌、打造本土国潮品牌,建立品牌形象。
需要注意的是,传统产业向高端化转型一方面要立足和加强自身优势,包括长期积累所形成的行业知识沉淀、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这是传统产业高端化的根基所在;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最新成果,加强数字技术应用、促进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推动传统产业全方位的数字化智能化,利用新能源和绿色技术等其他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形成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的合力。
智能化重塑产业结构形态
智能化技术怎样与制造全过程、全要素深度融合?有哪些应用场景?
张淑翠(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智能化技术不断突破与提升,与制造的契合性和黏合度日益增加,衍生更多创新技术和应用,形成以存储、计算、逻辑推理等为特征的设备智能化驱动产品制造全过程,重塑传统产业结构与形态,加速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进程。
一是利用算法控制和优化生产过程。企业生产流程涉及各种工艺、设备和原材料,智能化技术能够通过学习和优化算法,实时调取制造过程中的数据,对数据进行智能化处理与决策,锁定智能化控制设备的参数,实现生产自动化,同时也能优化和调整传统产业制造全过程,继而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企业产能产量。
金盘科技建成高端干式变压器数字化工厂,通过算法控制和优化生产过程,优化企业决策模式、研发模式、商业模式、运营模式和生产模式,大幅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生产效率、产品工艺质量、市场认可度。
二是通过软件提高维护与质检的智能化水平。设备维护和产品质检是传统产业制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借助系统软件,企业可实时对设备进行智能监测,预知设备的故障问题,同时实现设备的自动化维护和保养,切实提高传统产业制造过程中设备维护的智能化水平。
国能集团乐东电厂项目实现5G专网厂区全覆盖,利用5G专网的低延时和移动性等优势,企业在厂区内全方位部署了智能安全监控及海水淡化车间的设备巡检,实现了长时间高噪音工作环境下设备巡检无人化,降低巡检成本,提升巡检效率。南通星辰合成材料有限公司为达到实时监控告警系统平台统一管理、防范安全事故风险,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漏液发现率提升90%、违规行为减少85%等多项目标。
企业生产线借助软件,对产品进行自动化检测与分类,提高产品质检的智能化控制,提高产品分拣效率,降低产品不良率,进而有效提高传统产业质检的智能化水平。
金蝶软件通过金蝶云·星空“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企业资源规划+制造执行系统”一体化解决方案,助力汽车制造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重点解决客户订单转化率低、交期难以保障、产品质量先期策划体系难以落地等问题,实现了产品订单转化时间不超过一天,产品质量100%追溯,生产实时绩效达100%,数字化转型成效明显。
三是通过互联网推进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互联网将设备智能和人的智能集成一体协同运转,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交叉融合,促进企业产能、技术工艺等数据集聚,打通产品相关部件之间的制造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组成部分可有机组成最佳系统结构,提高传统产业制造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
中国中化集团江西蓝星星火有机硅有限公司通过建设5G智慧工厂,实现安全环保实时动态管控、供应链上下游联动管理、设备健康实时预警、生产工艺过程无人化和应急管理一体化等,促使违规行为减少78%、生产管理成本降低20%、工艺安全预判效率提升80%、质量成本优化下降20%、工艺生产设备无人化提高20%、供应链上下游联动管理提高60%。
江西志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中国电信打造维盈WING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精细化人员统一管理、打通内部系统数据孤岛,构建订单分析多样化与生产计划智能化管理体系,生产效率与良品率分别提高15%和2%以上,设计、工程成本与产品研制周期均有所降低。
总体来看,推动智能化技术与制造深度融合,打造数字工厂、工业企业上云、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5G+工业互联网、工业APP、生产场景智能化应用等场景,能有效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开辟产业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质生产力新优势。
着力节能降碳向绿而行
传统产业节能降碳改造实施效果怎样?如何焕新发展向绿而行?
王旭【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改革开放40多年来,农业、制造业、建筑业等传统行业为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一般来说,传统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较低,数据显示,工业部门的能耗占全国总能耗近70%,其中钢铁、水泥、化工是能耗大户,且碳排放强度高,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15%左右,水泥行业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约10%。建筑业在施工过程中的高能耗以及钢筋、水泥等建材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同样对生态环境保护造成压力。传统行业亟需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节能降碳、绿色转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制造业绿色化转型,扎实推进节能降碳,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据估测,扣除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后,2021年至2023年,全国能耗强度累计降低约7.3%,在保障高质量发展用能需求的同时,节约化石能源消耗约3.4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9亿吨。
目前,我国已培育建设3657家绿色工厂、270家绿色工业园区、408家绿色供应链企业,推广近3万个绿色产品,绿色工业园区平均固废处置利用率超95%,逐步构建起从基础原材料到终端消费品的全链条绿色制造与绿色产品供给体系。2022年,累计推进化工、机械、电子、家电、食品、纺织、大型成套设备等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实施三批366个重点项目,推荐2000余种先进节能技术、装备和产品,相关企业能耗、水耗降低到行业平均水平的60%左右。
传统行业围绕全生命周期过程节能降碳开展诸多探索。在建筑行业,采用热电冷联产系统、电梯再生能源回馈技术、绿色照明设计、水循环系统等节能环保技术,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在交通行业,普及电动汽车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市场对清洁能源汽车需求迅速增长;应用烟气处理专利技术,开展海运船舶碳捕集的技术可行性评估,减少海运快速发展带来的碳排放问题。在钢铁行业,通过优化烧结工艺,采用电炉炼钢技术,能减少能耗和碳排放,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针对石化行业的原位集中碳排放问题,推进规模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发、示范和产业化应用。以数字化、智慧化为特征的技术革命正引领环境领域科技创新,尤其是大数据、大模型等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为系统解决复杂污染问题、推动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保护与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注入了强劲动能。
我国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为传统行业节能降耗与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新机遇。大规模设备更新促进了智能化技术与绿色化技术的融合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能源效率和生产效率,还能增强决策的科学性、系统性和精准性,推动经济效益指标与节能降碳目标的协同实现。同时,大规模设备更新可促进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覆盖从原材料开发、供应到生产制造、产品供给以及废旧产品回收利用的全生命周期过程,形成绿色高效的创新产业链。同时,以旧换新行动激发了市场对节能降碳产品的需求,促使消费者购买高效能、低碳排、轻污染的新产品,从而推动整个市场的绿色低碳转型。
当前,我国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有超10%的产能能效低于基准水平,超60%的存量锅炉、电机、变压器等设备能效低于先进水平,超1/3的存量建筑不满足节能建筑标准,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潜力巨大。建议不断健全节能降碳管理长效机制,营造全社会节能降碳浓厚氛围。
结合建筑、钢铁、水泥等重点领域特征,开展节能降碳专项行动,持续推进节能、降碳、减污同步改造和系统化建设,增强能耗、排放、技术、管理等标准的协同牵引力度。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大有效投资、城市更新等举措,加快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
政策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市场机制完善、公众环保意识提高以及国际合作加强,都是推动传统行业节能降碳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的关键因素,这些因素形成合力才能加快传统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培育适合传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使其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持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中小企业
5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2
据悉,中国中小企业协会6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2,较4月下降0.2点,高于2023年同期的88.9。
分行业指数看,5月份,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指数比上月均上升0.1点。其中,社会服务业订单、销售、资金、劳动力、效益指数均有所上升,房地产业订单、销售、融资指数有所改善。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住宿餐饮业指数比上月分别下降0.1、0.2、0.1、0.3、0.2和0.5点,行业运行回升基础尚不稳固。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指出,中小微企业普遍面临需求偏弱、预期不稳、信心不足、成本上升、应收账款拖欠等问题,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重庆市启动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
据悉,重庆市经信委6月13日宣布,即日起重庆市启动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将聚焦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痛点难点,从政策宣贯、引才育才、融资促进、主题培训、法律服务、市场开拓、科技赋智、数字赋能、质量标准品牌赋值等9个方面开展一揽子惠企服务。
“此次服务活动重点面向科技型和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群体,以及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重点区域开展进行。”市经信委负责人表示,服务活动将按照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强化市内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专业服务机构协同联动,带动社会各类服务资源集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中小企业服务活动,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比如,在政策宣贯方面,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将开展《重庆市中小企业促进条例》集中宣传,提高中小企业对相关条例的认识理解;融资促进方面,江津、丰都等多个区县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将联合金融机构、银行、担保公司等,为当地中小企业提供专项金融服务,定制融资方案;市场开拓方面,市信通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将开展“物联重庆企业行”活动,组织一批物联网企业前往多家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质量标准品牌赋值方面,市内多个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窗口平台将组织专家召开培训活动,现场为企业进行诊断质量管理。
市经信委表示,届时各区县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将协同各类中小企业服务机构,走进企业、园区,帮助它们解决生产经营难题,发挥全市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作用,推动线上线下惠企服务融合。
调查分析
报告显示七成企业认可绿色供应链转型
据悉,普华永道日前在2024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期间发布《绿色供应链白皮书》报告。报告称,经调研,77%的受访企业认为绿色供应链转型成效是正向的,54%企业会在未来3年至5年持续加大转型投入,虽然部分企业面临供应链成本上涨。
普华永道中国ESG可持续发展主管合伙人蔡晓颖表示,在政府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在领先企业的带动下,协同上下游企业共同打造绿色供应链日益受到企业重视。调研报告显示,77%的调研企业认为绿色供应链转型成效是正向的,其中15%的调研企业表示“成本节降、明显社会效益”;62%的调研企业表示“成本提升,转型成效良好”。
报告显示,在气候目标方面,近8成企业已制定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并意识到解决供应链中范围3排放将对实现碳目标至关重要,例如汽车、食品和快消行业82%—90%的碳足迹属于范围3。
在ESG KPI与组织方面,75%的企业至少在一个供应链环节设置ESG KPI;70%企业拥有独立的可持续发展部门,并增加绿色供应链团队,其中研发、采购和供应商管理职能更受到企业重视。此外,近8成企业已与战略合作伙伴共同推动绿色供应链转型;具体而言,54%的调研企业已与部分战略合作伙伴开展合作,23%的企业已与包括战略合作伙伴及其以外的更多供应商开展合作。
普华永道中国ESG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转型主管合伙人钟晓扬说,4成企业在产品研发环节实施至少一项的转型举措,绿色转型举措聚焦可持续发展作为产品开发的核心目标、采用可持续原材料。45%企业在采购与供应商管理环节实施至少一项的转型举措,绿色转型举措聚焦制定绿色采购标准、供应商ESG数据、供应商ESG监管。总体而言,绿色供应链转型整体表现仍有进步空间。
在转型思路方面,普华永道建议企业以一体化供应链体系为基础,朝绿色价值创造型供应链升级,从更全面的维度设计供应链策略,而不仅仅是聚焦局部某单一环节。
据悉,调研报告由普华永道可持续发展团队联合碳中和行动联盟共同完成。普华永道对调研企业供应链ESG成熟度进行了排序,依序分为四个阶段,起步者、追随者、竞争者和领军者阶段。结果显示,领军者 20%,竞争者40%,追随者35%,起步者5%,6成调研企业为领军者和竞争者,调研企业供应链ESG成熟度相对较高。
经贸态势
美国土安全部被要求禁止采购六家中资企业电池
6月7日,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网站披露了由该特别委员会主席约翰·穆勒纳尔(John Moolenaar)等多位众议院议员共同发起的一项议案。这项名为《脱离外国敌对电池依赖法》的议案,要求禁止美国国土安全部从六家中国锂电池企业采购电池,还希望推动供应链与美国地缘政治对手脱钩。
这六家中国锂电池企业为宁德时代(300750.SZ)、比亚迪(002594.SZ)、远景能源、亿纬锂能(300014.SZ)、国轩高科(002074.SZ)和海辰储能。上述中国电池企业在动力或储能电池领域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前列。
"我们的军队已经禁止使用这些电池,国土安全部也应该这样做。"穆勒纳尔表示。由其提出的该项议案最终实施前,还需通过美国参众两院投票通过、美国总统签字等一系列流程。
去年12月,美国参众两院通过的2024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明确,将禁止美国国防部采购上述六家中国电池公司生产的电池。这项法案已由美国总统拜登在当月签署,将于2027年10月起生效。
纬锂能和国轩高科曾就此回应称,该禁令主要针对美国国防部的核心电池供应,对国防部军事方面电池采购进行了限制,对民间的商业合作没有影响,两家公司未向美国国防部军方供货且无相关合作计划,因此对公司没有任何影响。
欧盟委员会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
据报道,欧盟委员会(以下简称"欧委会")6月12日发布关于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初裁披露,拟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税率为17.4%至38.1%不等。
从临时关税水平来看,比亚迪、吉利、上汽集团3家中国汽车生产商将会被征收17.4%、20%、38.1%的关税,其他参与调查但未抽样的电动汽车生产商将被征收21%的加权平均税。欧委会称,如果与中方的讨论不能得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些临时关税将从7月4日起引入。
按照调查程序,欧委会将于2024年7月4日前发布初裁,决定是否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代表中国汽车行业表示强烈反对。
同时,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说,欧方罔顾事实和世贸组织规则,无视中方多次强烈反对,不顾多个欧盟成员国政府、产业界的呼吁和劝阻,一意孤行,中方对此高度关切、强烈不满,中国产业界对此深感失望、坚决反对。商务部发言人还说,中方敦促欧盟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切实落实近期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中方将密切关注欧方后续进展,并将坚决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捍卫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不少欧洲政商界人士对欧委会一意孤行的做法表示反对。德国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说,欧委会拟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是错误的决策,因为加税将会阻碍欧洲汽车制造商的发展,也会损害欧洲自身利益。
欧盟委员会前交通运输专员薇奥莱塔·布尔茨说,与其设置贸易壁垒,不如采取合作方式,让欧洲消费者从中国电动汽车技术不断改进中获益。克罗地亚政治分析家克雷希米尔·马灿日前说,从长远来看,欧委会的做法会损害欧洲汽车产业进一步发展。
欧盟中国商会表示,欧委会的做法不仅将严重损害中欧汽车企业及汽车供应链企业正当权益,扭曲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在欧洲市场公平竞争环境,还将冲击中欧汽车及相关领域的正常经贸往来,其"溢出效应"更将对中欧经贸关系和双边关系带来挑战。
哥伦比亚将停止向以色列出口煤炭
据报道,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6月8日表示,哥伦比亚将停止向以色列出口煤炭,直至其停止"种族灭绝"。
佩特罗并公布了有关停止向以色列出口煤炭的法令草案。相关法令草案将在贸易、工业和旅游部官网发布5天后生效。
据悉,自去年10月7日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以来,哥伦比亚与以色列关系一直高度紧张。佩特罗多次抨击以色列,并号召其他拉美国家跟哥伦比亚一起对以色列进行谴责。去年10月底,佩特罗宣布召回哥驻以色列大使。今年5月1日,佩特罗宣布2日起与以色列断绝一切外交关系。
去年12月,南非向联合国国际法院提起诉讼,指控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实施"种族灭绝"。此后,包括智利在内的多个国家宣布加入起诉以色列的行列。今年5月,国际法院在荷兰海牙发布"临时措施",要求以色列立即停止在加沙地带拉法的军事行动,以色列必须允许联合国调查人员进入加沙地带,就"种族灭绝"指控进行调查并保留相关证据。
投资视点
山东启动实施"十链百群万企"融链固链三年行动计划
6月11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印发《山东省"十链百群万企"融链固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简称《计划》),提出到2026年,山东将培育3-5家具有较强区域带动能力和国内外影响力的生态型企业,打造50个左右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特色集群(园区、基地)等创新载体,壮大一批专业化程度高、配套能力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计划》确定了着力构建"12345"产业链融链固链工作推进体系的工作方案,具体为:
扭住融通创新"一条主线"。通过实施"十链百群万企"融链固链行动,凝聚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共识,"点线面"齐发力推动形成协同、高效、开放、畅通的现代产业体系。
建好线上线下"两个平台"。搭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服务平台,聚力打造"齐鲁天工""鲁链全球"系列品牌,开展融链固链线下对接活动,深入推进企业交流合作。
制定供需对接"三张清单"。建立重点产业链协作需求、大企业配套采购、中小企业专业能力清单,探索推动信息联通、资源共享、产能对接、精准服务的新模式。
统筹部省市县"四级联动"。深化各级各有关部门融通创新发展理念,加强资源整合优化,出台配套支持措施,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形成工作合力。
健全融合发展"五项机制"。着力构建配套对接、协同创新、数智赋能、金融服务、对外合作机制,通过政策引导、赋能带动、平台支撑,持续提升融链固链服务能力。
围绕上述思路,山东计划到2026年,全省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联动、竞合共生的发展格局更加巩固,涌现出一批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融通发展新标杆、新模式、新业态,为制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新活力。同时,举办省级以上融链固链对接活动不少于100场,带动市县开展对接活动2000场次左右,服务中小企业30万家以上。
河南"以旧换新"财政政策发布
据悉,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布《河南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财政政策》,提出了以下12条财政支持政策。
产业领域:多项贴息、补助支持产业领域设备更新
产业领域财政支持政策。实施制造业设备更新贷款贴息。对全省通过银行贷款实施新建或改扩建项目的制造业企业,年度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含配套软件)支出不低于500万元的,给予贴息。鼓励企业扩大技术改造投资。对投资额1亿元以上的重大技术改造示范项目、"头雁"企业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按照设备、软件实际投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补助。实施制造业设备更新融资租赁补贴。对工业企业采用直接融资租赁设备方式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给予支持,按照设备融资租赁合同额不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20%给予补贴。建立专精特新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发挥省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健全无抵押贷款和风险分担机制,统筹银行、担保、天使风投创投基金等机构,构建专精特新贷融资服务体系,通过银行直贷、银担合作和投贷联动三种金融服务模式,向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发放信用类贷款。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符合条件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单位、优秀智能应用场景建设单位、制造业数字化服务商等,按照实际投资额、技术服务收入等情况给予补助。加大政府投资基金对重点产业支持力度。持续培育壮大政府投资基金力量,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加大对重点产业的支持培育力度,2024年上半年完成7大产业集群、28个重点产业链基金推介工作,力争2024年基金增加投入超过300亿元。
基础交通:加快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和交通领域更新替代
市政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领域财政支持政策。加快推进供排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设备更新。支持各地争取城市地下管网管廊、油气长输管道、污染治理、节能减碳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等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地方政府债券倾斜支持城市管网、油气长输管道项目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支持氢燃料电池重型卡车更新替代。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郑州城市群范围内,对符合条件的重型卡车氢燃料电池替代,在现行补助标准的基础上增加每台不超过15万元的补助。支持纯电动重型卡车更新替代。支持各地在自卸、搅拌、牵引、市政环卫等重点行业领域,替代一批老旧柴油、燃油商用车,更新使用纯电动重型卡车,对购买车主按照不高于总投资额的10%给予补助,补助资金由省、市两级财政按照1:1比例分担。助力发展城市绿色出行。统筹利用城市交通发展奖励资金,支持巡游出租车电动化,加强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和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建设,提升新能源公交车有效运营能力,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开展新能源公交车及电池更新相关工作。各地更新城市公交车及出租车,对购买新能源车辆给予补贴的,省财政按照不超过1:1的比例增加补贴。
消费领域:购车每台最高补贴10000元
消费领域财政支持政策。鼓励各地对购买智能电子产品、家用电器产品、家居产品的消费者给予补贴,省财政按照不超过各地实际财政支出的30%给予奖补。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在省内新购汽车的消费者,按照购车价格的5%给予补贴、每台不超过10000元,补贴资金由省、市两级财政按照1:1比例分担,具体补贴标准和方式由各地结合实际制定。
激励政策:财政资金"先到先得""直达快享"
明确财政资金的激励政策。为切实体现激励作用,本次财政资金实行"先到先得"和"直达快享",引导各地、企业、消费者等积极响应扶持政策,迅速形成实际投资。补贴资金安排实行限额管理、总额控制、不搞平衡,资金发放实行先到先得、用完即止,资金拨付实行快审快批、直达快享,最大限度激发企业设备更新和消费者以旧换新的积极性。
今年将统筹超120亿元落实相关支持政策
为落实国家和河南省上述政策,河南省财政2024年将统筹资金120亿元以上。接下来,将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统筹好中央和地方、存量和增量政策,积极争取用足用好中央资金、调整优化省级专项资金投向、加大统筹新增预算力度,全力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各项政策早落地、早见效。
辽宁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
据悉,辽宁省人民政府2024年6月9日印发《辽宁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鼓励先进、淘汰落后,标准引领、有序提升,实施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有效扩大内需和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助力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重点行业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环保绩效达到A级水平的产能比例大幅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5%、75%;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加约1倍,二手车交易量较2023年增长45%,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30%,再生材料在资源供给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回收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方案》要求着力推动重点领域设备更新,加快重点工业领域技术改造,每年推动1000个左右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到2027年,引领带动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突破万亿元。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到2027年,推动实施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重点项目50个以上。此外,在能源领域设备、生态环境领域设备等方面也进行更新。
《方案》还要求着力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开展汽车以旧换新。利用中央节能减排补助等专项资金,在规定期限(2024年4月24日至2024年12月31日)内,对个人消费者报废注销本人名下符合条件的乘用车并购买符合条件的新能源乘用车补贴10000元、购买符合条件的燃油乘用车补贴7000元。此外,还将开展家电产品以旧换新、家装消费品换新。
《方案》还提出着力推动回收循环利用,完善废旧产品设备回收网络。到2027年,报废汽车回收拆解量达25万辆左右。加大工业资源循环利用力度,促进二手商品交易便利化。
浙江出台政策推进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发展
据悉,浙江省经信厅厅长詹敏6月12日在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高水平传承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浙江将坚持文化传承与产业提升并重,推动历史经典产业焕发新活力、塑造新辉煌,加快打造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詹敏说,历史经典产业,是具有悠久历史传承、凝聚人民聪明才智、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产业,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应当通过引导支持历史经典产业高水平传承、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保护技艺、传承文化、创新模式、发展产业、促进共富。
詹敏介绍,2024年6月,浙江出台《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高水平传承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举措》(以下简称《若干政策举措》)和《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创新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若干政策举措》主要以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为主,从3个方面提出了18条具体举措;《行动方案》主要以具体举措和任务分工为主,从原料供给、创新引领、主体培育、融合发展、人才接续、交流合作、宣传推广等方面提出了20项工作举措。
据了解,两个文件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突出保护、传承、创新、发展、推广"五个关键词"。例如,《若干政策举措》明确,对认定为"中华老字号""浙江老字号"的品牌及相关主体企业,鼓励各地给予政策支持。《行动方案》提出,建立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支持申报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实施数智赋能工程,推进"茶产业大脑+未来茶场""浙产好药"数字化服务平台等建设等。
在《若干政策举措》和《行动方案》之外,下一步浙江还将分类别制定细分方案,构建"1+1+N"政策体系,通过"一业一策""一域一策"打造全方位、全要素、全产业链支持体系。
杭州出台32项措施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
日前,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春晖计划"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若干措施》(下称"春晖计划"),制定32项具体措施,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春晖计划"以普惠性措施为主,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初创企业等给予一定倾斜。32条措施聚焦税费成本、用工成本、用能成本、用地成本、物流成本、综合融资成本、参与政府采购和招投标成本、创新成本、市场开拓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10个方面。
具体来看,降低税费成本方面,"春晖计划"明确,要落实好小型微利企业减免所得税、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国家和省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深化减税降费直达快享,便利符合条件的纳税人缴费人享受优惠政策。
在降低用工成本方面,"春晖计划"提出要减轻用人单位负担,延续实施缓减工会经费政策至2024年底,即企业拨缴上级工会经费缓减20%。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至2025年底,即失业保险单位费率、个人费率分别按0.5%执行。延续实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分档减缴政策至2027年底,即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达到1%(含)以上,但未达到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比例的,按规定应缴费额的50%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另外,"春晖计划"还提出采取更加灵活的供地方式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用地成本。比如,合理确定弹性年期出让价格和租赁价格,降低企业拿地成本,支持企业以联合体方式参与工业用地竞买。允许重大产业项目1年内分期缴纳土地价款等。
降低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和招投标成本方面,"春晖计划"中表示,要全面取消电子化招标(采购)项目文件工本费,进一步减免政府采购保证金。不仅如此,措施中还明确要加大政府采购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将政府采购预留份额专门面向中小企业,从货物和服务采购项目拓展到工程采购项目。其中,明确了采购限额标准以上,400万元以下的政府采购工程,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采购单位应当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超过400万元的政府采购工程中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预留该部分项目预算总额的40%以上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
此外,"春晖计划"在降低创新成本方面提出,要强化科技创新财政资金保障。"十四五"期间,刚性落实"两个15%"政策,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降低算力使用成本。每年设立2.5亿元"算力券",支持中小企业购买算力服务,实施至2027年底。
杭州发布大城北地区规划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据悉,杭州市建委于近日发布《杭州市大城北地区规划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计划》),计划三年内实施项目423个,包括标志性项目20个,重点项目100个,三年累计完成投资超过1000亿元,为杭州大城北地区新一轮城市有机更新吹响冲锋号。
根据《计划》,从今年起至2026年,杭州大城北地区将围绕"大运河文化创意示范区"总体发展定位,以"打造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经典范例、超大城市有机更新的示范样板、杭州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为目标,通过三年建设,推动大城北地区标志性项目亮点纷呈、核心区精彩蝶变、公共服务配套功能齐备、"数智+文化"特色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新城。
未来三年,大城北地区将全面推进"1+6"行动即"规划引领+交通畅达、居住改善、民生保障、景观提质、文化传承、产业蝶变",实施"双十百项千亿"工程,即实施标志性项目20个,投资额5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100个,三年累计完成投资超过1000亿元。
三年共安排7大类24小类项目共423个(规划类2个、交通类123个、居住类96个、民生类81个、景观类20个、文化类26个、产业类75个)。三年内计划完工351个,占总量的83%。
具体建设目标为:2024年,区域供排水能力大幅提升,大运河杭钢公园对外开放,良渚新城玉湖公园、超山-丁山湖等生态公园全新亮相;2025年,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均衡配置,京杭大运河博物院等大运河文化地标建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城北段基本成型;2026年,重大产业项目成果丰硕,通运产业园等低效用地更新取得显著成效,杭钢旧址片区、运河沿岸片区、良渚新城玉湖片区三个样板区块精彩呈现。
江苏盐城发布高性能纤维产业三年发展计划
近日,江苏盐城出台《盐城市高性能纤维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积极推动高性能纤维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内领先的纤维素纤维产业集聚区、长三角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业基地和玻璃纤维产业应用示范区。
据该计划,力争到2026年,盐城市高性能纤维产业开票销售突破300亿元,纤维素纤维产能占全国比重达25%。培育开票销售100亿元以上企业1家,培育开票销售50亿元至100亿元以上企业2家,10亿元至50亿元以上企业30家,建成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15家,建成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5家。同时,建成产业创新平台3家,新增省级以上示范智能工厂(车间)5家,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工厂3家。
《行动计划》有5项重点任务,即实施重大项目攻坚行动、产业招商突破行动、协同创新提升行动、绿色低碳引领行动、产业集聚发展行动。其中,打造两个增长极,支持盐城滨海打造纤维素纤维产业集群,支持阜宁高新区打造纤维素纤维和前沿纤维产业基地。建设一个特色集聚区,依托东台特种玻璃产业基础,发展高性能玻璃纤维,延伸发展碳纤维、陶瓷纤维等新型纤维,逐步形成有特色的高性能玻璃纤维产业集聚区。同时,多点错位发展,支持盐都、射阳、建湖等地区发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装备制造,扩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规模,招引培育一批应用示范企业。
广东省研究部署金融强省建设
6月7日,广东省委金融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总结全省金融工作,研究部署金融强省建设。
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出席会议强调,要深刻把握新时代金融工作的目标任务,坚决扛起高水平建设金融强省的重大责任使命,全力打造功能强大的金融资源集聚地、动力强劲的金融改革先行地、联通内外的金融开放链接地、运行稳健的金融安全支撑地,书写好金融强国建设的广东篇章。
黄坤明强调,要以加快建设金融强省为目标,扎实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提供有力支撑。要加快构建现代金融体系,努力提升金融发展硬实力,坚持做优做强大型金融机构和做稳做精中小金融机构"两手抓",打造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广东金融力量;支持广深提能级、各市抓特色,推动全省金融发展布局优化提升,支持深交所、广期所建好建强龙头交易平台和各类地方交易平台规范发展,打造能级强大、运转高效的金融市场;促进信贷投放量质齐升、直接融资占比提升,吸引更多长线资金入粤,加快形成供需匹配、均衡合理的融资结构。要优化金融服务供给,更好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聚焦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金融高效赋能,进一步提升产业科技投融资对接效率,加大对科技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引导创新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促进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聚焦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培育发展绿色金融市场,更好助力绿色发展;聚焦实施"百千万工程",提升普惠金融深度广度,加大对县域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强化对县镇村发展的融资保障,更好满足城镇建设资金需求、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聚焦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丰富养老金融产品服务,支持养老产业发展,助力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聚焦巩固拓展数字经济优势,深化数字金融推广应用,全面提高金融服务便利性和竞争力。
黄坤明表示,要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切实增强金融国际竞争力,支持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深入推进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携手港澳打造国际金融枢纽,引领带动金融"引进来""走出去",更好运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强调,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着力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要全力推动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围绕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百千万工程"实施、制造业当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民生保障和改善等重点工作加强金融要素保障,扎实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强对"两重"建设、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领域的金融供给,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助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有力支撑。
广州发布"1+3"政策支持产业园区开展REITs试点
5月31日,广州市新闻办举行《广州市关于优化空间载体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1+3"政策新闻发布会。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总经济师陈键华介绍,"1+3"政策中的"1"是《广州市关于优化空间载体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包括"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3大部分23项内容;"3"为3个"若干措施",分别为《关于推动工业用地高效利用的若干措施》《关于支持工业厂房建设的若干措施》《关于加快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共21条具体举措。
广州提出,聚焦加快产业发展载体存量增效、增量提质,重点实施"130"和"51520"工程。即,到2028年,广州市每年工业用地供应量将不低于1万亩,约占年度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30%;要打造5个特色标杆工业园,推动15个低效工业园改造提升,推动20个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试点。
陈键华表示,下一步,将按照"五个到位",确保"1+3"政策实施效果。
一是统筹到位。充分发挥市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领导小组作用,及时协调解决涉及产业载体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园区规划、报建、建设、验收等流程。
二是奖励到位。每年安排财政资金,专项用于制造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其中,市财政对每个特色标杆工业园最高可奖励5000万元、每个低效工业园最高可奖励2000万元、每个村镇工业集聚区最高可奖励1000万元。
三是补贴到位。支持产业园区开展REITs(基础设施不动产信托投资基金)试点,对成功发行基础设施REITs产品的原始权益人发放一次性激励补贴,单个企业补贴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四是配套到位。持续加强工业厂房的电力、通信、环保、供排水管网、供气管网、安全、消防等配套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工业园区的千兆光网、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五是监测到位。构建全市工业园区产业大数据平台,完善工业用地产业监管和财税效益评估体系。探索建立工业园区运行监测与调度机制,促进产业项目经济税收贡献与城市资源投入相匹配。
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称2023年全球公共债务创新高
据悉,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6月4日发布名为《债务世界》的报告说,2023年全球公共债务创历史新高,达97万亿美元,较2022年增加5.6万亿美元。
这份报告指出,全球公共债务仍在继续增长,且区域差异显著,发展中国家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2023年全球公共债务总额的30%由发展中国家背负,而2010年这一比例仅为16%。
报告说,债务负担加重削弱了发展中国家在医疗、教育和气候变化等领域的行动能力。受高利率等因素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外部公共债务成本高企,并面临债务重组难度高、外汇储备流失等严峻挑战。
报告呼吁对国际金融架构进行改革,以应对债务问题带来的挑战,为全世界谋求一个"繁荣的未来"。
国际能源署称到2030年全球石油供应将严重过剩
据悉,国际能源署6月12日发布的2024年中期石油市场报告说,随着需求增长放缓和供应激增,预计到2030年全球石油市场将面临严重的供应过剩。
报告说,亚洲快速增长的经济体以及航空和石化行业的强劲需求有望在未来几年推动石油用量增长,但电动汽车发展、传统汽车燃油效率提高、中东地区发电用油减少,以及经济结构转变等因素将日益抵消石油用量增长。
报告说,2023年,包括生物燃料在内的全球石油需求约为日均1.02亿桶。从现在到2030年,预计全球石油需求将趋于平稳,为日均1.06亿桶左右。
供应方面,主要受美国和其他美洲产油国产能扩张推动,全球石油产能未来几年将大幅增长,导致石油供应过剩。报告预计,到2030年,全球石油总供应能力将接近日均1.14亿桶,比需求高出800万桶,这可能对石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表示,随着清洁能源转型推进,以及一些主要经济体经济结构转变,全球石油需求增长正在放缓,并将在2030年达到峰值。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
据悉,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6月12日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5.25%至5.5%之间不变。
这是美联储自去年9月以来连续第七次会议维持利率不变。美联储在当天发表的声明中说,美国经济活动继续稳健扩张,就业增长保持强劲,通货膨胀率在过去一年有所缓解,但仍处于高位。
声明说,最近几个月,美国物价水平在实现美联储设定的2%长期目标方面"取得了温和的进一步进展"。这一措辞较此前声明中"缺乏进一步进展"有明显变化。
声明重申,在过去一年里,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这两大目标的风险"已经趋于更好的平衡"。在对通胀率持续向2%的长期目标迈进抱有更大信心之前,美联储降低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是"不合适的"。在评估适当的货币政策立场时,美联储将继续监测即将发布的信息对经济前景的影响。如果出现可能阻碍目标实现的风险,美联储将准备酌情调整货币政策立场。
美联储当天还发布最新一期经济前景预期。与3月相比,美联储维持了今明两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期在2.1%和2%。预计今明两年美国失业率分别为4%和4.2%。同时,今年以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衡量的通胀预期为2.6%,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通胀预期为2.8%,均上调了0.2个百分点。
根据经济前景预期,19名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成员对今年底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的预测中值为4.9%至5.4%之间。其中,11名成员认为美联储年内最多实施一次降息,8名成员预计美联储年内将实施两次降息。绝大多数官员预计,截至2025年底美联储有望至多实施5次降息。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会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虽然近期通胀数据较年初更加有利,美联储设定的通胀目标也取得温和的进一步进展,但截至目前数据并未给美联储更大的信心来调整货币政策立场。美联储需看到更多良好的数据表明通胀正持续向2%的方向发展。
美国5月CPI同比上升3.3%
据悉,美国劳工部6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保持不变,经季节性调整前同比增长3.3%。
当月,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核心CPI环比增长0.2%,经季节性调整前同比增长3.4%。
欧盟理事会批准欧盟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退出《能源宪章条约》
据报道,欧盟理事会5月30日批准欧盟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退出《能源宪章条约》。
《能源宪章条约》是一项1998年生效的多边条约,包含能源领域的投资保护和贸易条款。近年来,欧洲多国表示反对这一条约,认为其中对企业尤其是化石燃料相关企业的保护条款已成为欧洲能源转型的“绊脚石”。
欧盟理事会说,欧盟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退出《能源宪章条约》后,希望仍是缔约国的欧盟成员国在2024年底召开的能源宪章会议上投票,批准或不反对旨在推动该条约现代化的协议。
欧盟轮值主席国比利时能源部长廷娜·范德斯特拉滕表示,通过这一安排,欧盟轮值主席国比利时为打破欧盟内部复杂僵局找到了一个各方都能接受且有益的平衡点。据了解,欧盟成员国之间此前对是否退出《能源宪章条约》存在分歧。
去年7月,欧盟委员会递交欧盟及欧洲原子能共同体退出《能源宪章条约》的提案,称该条约已不再符合欧盟在“欧洲绿色协议”和《巴黎协定》下的气候目标。
俄罗斯将加强支持力度应对经济结构性变化
据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6月7日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体会议上表示,俄罗斯政府将围绕俄经济十大结构性变化继续加强支持力度,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积极变化。
普京在讲话中说全球经济已进入深度变革时代,多极世界正在形成。从当前和长远来看,国家的作用、地位以及未来,都取决于能否有效应对全球挑战、发挥国内潜力,能否在竞争力上扬长避短,维护和加强同其他国家的伙伴关系。
普京说,俄罗斯经济在进出口贸易、经济增长领域、劳动力市场、劳动生产率、数字化发展、技术创新、中小企业发展、地方发展潜力、减少贫困与不平等、提高民众生活质量等方面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俄罗斯将持续在金融、技术和人才等领域发力,改善营商环境,实现国家发展目标,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积极变化。
莫斯科证券交易所宣布停止使用美元和欧元交易
据悉,俄罗斯莫斯科证券交易所6月12日发布公告,宣布次日起不再使用美元和欧元进行交易。
公告说,由于美国对莫斯科证券交易所采取限制措施,莫斯科证券交易所自6月13日起将不再使用美元和欧元进行外汇和贵金属交易。此外,在股票和货币市场以及标准化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也不再使用以美元和欧元结算的金融工具进行交易。
据了解,美国财政部12日稍早时宣布对俄罗斯实行新一揽子制裁措施,目标包括俄金融系统的组成机构,以及为俄黄金生产商提供原料以支持俄武器制造的"跨国网络"等。其中,莫斯科证券交易所及其下设的国家结算存管公司以及国家清算中心等在制裁对象名单中。
韩国维持股市卖空禁令至2025年3月底
据报道,韩国政府6月13日宣布,将股市卖空禁令维持至2025年3月底。
此前的2023年11月5日,韩国金融监管服务局(FSS)宣布,从2023年11月6日到2024年6月底,韩国市场将禁止股票做空,以便监管机构"积极"改进规则和体系。KOSPI 200指数、KOSDAQ 150指数的成分股禁止借入股票进行交易。
在韩国市场,正常的卖空包含融券和卖出两个步骤。裸卖空交易指的是交易者在没有融券,或没有确认可以融券的情况下操作卖空,这种行为在韩国市场是被禁止的。
据悉,韩国将在明年3月完全开发出"裸卖空侦测系统"后,全面解除股票卖空禁令。韩国监管当局还将公布卖空制度改善案的最终内容。根据该方案,个人和机构投资者用于卖空的借入股票的偿还期限将相同,均为90天。
这是韩国第四次宣布禁止股票卖空,本次韩国监管机构突然对空头下手的背景是,韩国股市持续大跌。与本次措施的背景不同的是,前三次都发生在危机期间,分别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2011年欧洲债务危机和2020年新冠疫情。
今年5月7日,FSS在官网发布针对全球性投行非法卖空行为的持续调查报告。报告称,FSS于2023年11月成立了卖空特别调查办公室,旨在根除非法卖空行为。此后,FSS对不公平和非法行为进行了集中调查。FSS一直在调查14家在韩国进行卖空交易最频繁的全球性投行。迄今为止,FSS已发现9家全球性投行非法做空164只股票,交易总额达2112亿韩元(约合1.5476亿美元)。
并且,韩国监管层的调查还将进一步继续。据报道,前述14家全球性投资银行中的其他5家银行仍在接受调查。总体而言,当局调查的上述14家投行占到了海外公司在韩国卖空交易规模的90%。
值得注意的是,"卖空"禁令的实施也有其"副作用"。在2020年的卖空禁令实施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一度敦促韩国终止其卖空禁令,称其有可能使市场效率降低。这项禁令对对冲基金策略的执行造成了关键性的障碍。
并且,韩国近年来一直在努力将该国指数从MSCI(国际指数编制公司)的"新兴市场名单"提高至"发达市场名单"。但在过去两年的评估中,MSCI都认为韩国市场存在国际投资者可及性的问题,卖空制度便是其中之一。
在2024年6月6日发布的《2024年全球市场准入性审查报告》中,MSCI写道,韩国卖空准入状况较此前有所恶化,并在年度市场准入性评估中,将韩国从"+"调整为"-"。
MSCI表示,其对旗下指数所包含的每个股票市场的市场准入性进行了详细评估,对外资开放程度、资本流入/流出便利性、运作框架的效率、投资工具的可用性、体制框架的稳定性这五项标准是国际机构投资者最重视的领域。MSCI计划于6月20日发布正式的2024年度市场分类报告,届时其将正式给出每个国家分类的变化。
投资分析点评
▲恒天海龙拟开展飞行控制系统自研
据悉,恒天海龙(000677)6月11日晚间宣布,拟开展飞行控制系统自研,切入低空经济产业。
公告显示,恒天海龙计划通过新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北京多弗海龙飞控科技有限公司(名称以工商登记为准,下文简称"多弗海龙飞控")开展低空经济相关业务,该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
多弗海龙飞控的经营范围包括两部分:第一,与飞行控制系统相关的产品与系统的研发、制造、安装、测试和销售自产产品,以及民用飞行器相关部件及零件的批发;第二,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服务。
恒天海龙目前主营产品为帘帆布,本次布局存在跨界属性。不过,恒天海龙的实际控制人胡兴荣旗下的多弗国际控股集团,是一家大型综合性民营企业集团,涉及包括实业、贸易、投资、航空、新能源、新兴科技、文旅地产在内的多个业务板块。其中,航空、新能源两个聚焦新兴产业的业务板块最受投资者关注。
多弗国际控股集团旗下从事航空业务的是温州多弗航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目前,温州多弗航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下设上海多弗兴荣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温州多弗航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加拿大墨菲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意大利多法航空有限公司等多个经营主体,已经推出了轻型直升机、固定翼飞机等产品,无人机产品、飞行汽车产品也正在规划中。
在年初举行的2024年誓师大会上,胡兴荣曾表示,在传统优势产业创新转型升级的同时,集团将加大战略引进AI智能和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如新能源、航空等,相互赋能,携手发展壮大。上市公司以创收增润为目标,发挥资本优势,整合资源,全力以赴,冲刺百亿市值。
目前市场正关注恒天海龙大股东旗下的航天业务板块,是否将与恒天海龙此次布局产生有效协同。
▲光谷设立15亿元天使基金
6月6日,在中国光谷天使投资高峰论坛暨光谷天使基金启动仪式上,由光谷三家国企平台设立的三只天使投资基金揭牌,基金总规模15亿元,将主要投资种子期、天使期和早中期项目,重点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天使投资是指对种子期和初创期的创业企业提供资金帮助的投资者和投资行为。
具体来说,湖北科投集团发起设立湖北科投天使基金,光谷金控集团发起设立光谷天使基金。这两只基金主要投资于光谷种子期、天使期和早中期项目,通过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促进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积极培育和引进高层次人才来光谷创新创业。
人才光子基金由光谷金控集团和光谷人才集团联合发起设立,将重点投资区内初创期、科技型人才项目,推动光谷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国轩高科将建中东首个动力电池超级工厂
6月6日,中国第五大动力电池生产商国轩高科(002074.SZ)与摩洛哥首相Aziz Akhannouch在首都拉巴特举行战略投资协议签约仪式,国轩高科将在摩洛哥西北部港口城市盖尼特拉(Kenitra)打造一座电池工厂,初始产能规划为20吉瓦时,投资128亿迪拉姆(约合人民币92.54亿元),该工厂产能最终会提高至100吉瓦时,投资额相应扩大至650亿迪拉姆(约合人民币469.96亿元)。
据报道,此次国轩高科投建的电池工厂项目预计将创造1.7万个直接或间接产生的就业机会,其中包括2300个高技能职位。此项重大战略投资不仅是摩洛哥首次建造的"千兆工厂",也是中东与非洲地区的首个。
业内人士推测,该工厂可能会供应欧洲和墨西哥市场。
盖尼特拉位于塞布河口上游20公里处,是一个重要的通海门户和渔港;摩洛哥毗邻欧洲,与欧盟和美国主要市场有自由贸易协定,因此该国对于当前被欧美处处针对的中国动力电池制造商而言,十分具有吸引力。
▲Pika完成8000万美元B轮融资
6月5日,美国文生视频初创企业Pika Labs 宣布完成8000万美元B轮融资,由SparkCapital领投,Greycroft、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以及Jared Leto参投。此轮融资后,Pika总融资额已达1.35亿美元,估值将超过4.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亿元)。
Pika由"95后"杭州"天才少女"郭文景创办,官网宣称已拥有50万用户,每周生成数百万个视频。
PikaLabs于2023年年底推出的AI视频生成神器,只需简单输入,即可生成逼真的3D动画、动漫、卡通和电影等风格视频,受到大半个硅谷的追捧。然而,在遭遇竞品Sora冲击后,PikaLabs沉寂了半年。此次融资,公司表示已构建起自己的AI视频生成基础模型,无需依赖其他公司技术。
郭文景是上市公司信雅达(600571)实控人郭华强之女,目前已是美国籍。她曾在哈佛大学获得数学学士学位,并在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目前,郭文景带领的Pika团队已有13人,科研与工程团队实力雄厚。尽管在技术提升和用户增长方面表现平平,PikaLabs仍获得资本垂青,未来能否带来更多惊喜,备受关注。
▲意大利奢侈品集团TOD'S退市
6月7日,意大利奢侈品集团TOD'S宣布正式从米兰证券交易所退市,股票交易提前两天终止,在最后一个股票交易日,该集团报收每股42.96欧元,总市值为14.2亿欧元。
TOD'S由Diego DellaValle于1970年创立,总部设在圣埃尔皮迪奥阿马雷市。TOD'S因"豆豆鞋"的设计而闻名,并拥有"豆豆鞋鼻祖"的美誉。经过不断壮大,目前,TOD'S集团拥有TOD'S、Roger Vivier、Hogan和Fay等品牌,其产品已经从鞋履扩展到了箱包、服饰等品类。
今年2月,LVMH集团旗下全球最大消费私募基金L Catterton(路威凯腾)与TOD'S集团创始家族Della Valle达成协议,以每股43欧元的价格收购外部股份,与此同时,Diego Della Valle家族向路威凯腾出售10.45%的股份,以帮助其完成私有化退市。
据悉,路威凯腾通过新成立的一家名为Crown Bidco的米兰公司进行此次收购要约。在这笔交易中,对TOD'S设定的估值略高于14亿欧元,整笔收购交易总计斥资约5.1亿欧元(约40亿人民币)。
交易完成后,路威凯腾拿下TOD'S集团36%的股权,Diego Della Valle家族持股降至54%,LVMH SE路威酩轩继续持有该公司10%股。
彼时,路威凯腾在要约文件中表示,他们与Della Valle家族达成一致,认为退市将为TOD'S集团带来更大的管理和组织灵活性,以及更快的决策速度,同时也能削减管理和上市成本。
经营管理
企业改革动态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2023年中国连锁Top100"
6月6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发布"2023年中国连锁Top100"。2023年,连锁Top100企业销售规模为2.03万亿元,门店总数22.66万个,分别比上年的连锁Top100增长4.6%和8.3%。
连锁Top100企业中,综合零售46家,超市23家,便利店15家,专业店16家。沃尔玛(中国)2023年实现销售1202.17亿元,位居中国连锁Top100首位。销售额和门店数实现双位数增长的有13家企业,分别是美宜佳、武商、大参林、鸣鸣很忙(含零食很忙、赵一鸣)、罗森、壹玖壹玖、柒一拾壹、健之佳、黄商、开市客、比优特、芯果科技(好特卖)、壹度。
榜单显示,量贩零食头部企业鸣鸣很忙(含零食很忙、赵一鸣)2023年销售238.65亿元,同比增长196.1%;门店数量达7000家,同比增长159.3%。
▲2024新财富500创富榜揭晓
6月12日,记录国内民营企业发展轨迹的新财富500创富榜揭晓最新榜单。
2024年上榜的500位企业家(或家族)持股总市值达到12.3万亿元,人均持股市值为247亿元,上榜门槛为66.3亿元。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以4562.7亿元持股市值蝉联第一,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以4248.5亿、3402亿元分列榜眼与探花。马化腾、马云、丁磊、曾毓群、何享健、秦英林等人稳居前十名。王健林、王思聪父子由于拥有大连万达商管集团46%股权,以1408亿元资产重回前十。42岁的宗馥莉因继承娃哈哈集团股权,成为持股市值最高的女企业家。
伴随中国产业进阶,创富榜上企业家的主体结构也几经变迁,从制造当家,到地产主导、"互联网+"领衔,再到如今的以绿色化、智能化为中枢。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新质生产力爆发正全面重塑民企的竞争力。今年,有260位上榜企业家来自新质生产力领域,占比过半,其中超过140名来自光风储、新能源车、锂电等"新三样"行业。
汽车厂商不断刷新的产销纪录,推动这一行业有78人上榜。小米集团因雷军、林斌、黎万强、洪峰、许达来等5位创始人聚首榜单,成为最具创富力的企业。理想汽车的李想排名超过了美团的王兴、百度的李彦宏与京东的刘强东。消费电子赛道的企业家也纷纷转战汽车赛场,王来春所创立的立讯精密已斩获百亿营收。
按上榜人数来衡量,TMT、医药生物、日常消费成为创富前三大赛道,机械和电力设备、能源与环保领域则资产增速最高。14亿人的庞大内需市场,同样机遇无限,十月稻田的王兵、乖宝宠物的秦华都从街头小店起步,今年登上榜单。创新药大爆发也贡献诸多新鲜力量,艾力斯创始人杜锦豪首次上榜。智驾、AIGC、卫星互联网等前沿新兴领域也已崭露头角,推动地平线的余凯、小马智行的楼天城、寒武纪的陈天石、航天环宇的李完小等多名企业家跻身创富榜。
出海成为民企迈向世界一流的重要议题,2023年,2/3的A股公司已有海外收入,其中,海外收入前30名的民企均为上榜企业家所创立,立讯精密、比亚迪、洛阳钼业、美的集团、宁德时代的海外收入均超过1000亿元,且增速迅猛。
据悉,新财富500创富榜自2003年开始发布,至今已连续制作22年,其旨在通过民营企业家持股市值的变化,观察最具竞争力的民企变迁。
▲招商轮船收购安通控股
6月12日晚,招商轮船(601872.SH )发布公告称,安通控股(600179.SH)拟通过向招商轮船发行股份的形式,购买后者持有的中外运集运100%股权和招商滚装70%股权。
上述交易预计构成招商轮船分拆所属子公司中外运集运、招商滚装重组上市。本次分拆完成后,招商轮船股权结构不会发生变化,安通控股将成为中外运集运和招商滚装的控股股东。本次交易以构成招商轮船分拆子公司重组上市为目的,交易完成后招商轮船预计将成为安通控股的控股股东,招商局集团预计将成为安通控股的实际控制人。招商轮船是央企招商局集团旗下航运业务上市平台。
重组后,安通船队规模将达到113艘/13.1万标准箱,运力升至全球第19位,但是招商轮船从中外运集运和招商滚装业务获得的利润将被摊薄。
招商轮船以油气运输、干散货运输为双核心主业,其他运输(集装箱、汽车滚装等)为有机补充,业务布局清晰,市场覆盖和货源种类齐全。中外运集运主营业务为内外贸集装箱班轮运输业务,能够提供网点众多的优质江海联运、海铁联运、集卡直通等多式联运服务。招商滚装主营业务为汽车滚装运输业务,是集水运、陆运、仓储、配送一条龙服务、能实现江、海、洋多式联运的汽车滚装运输企业。
中外运集运、招商滚装与招商轮船其他业务之间保持较高的业务独立性。本次分拆后,中外运集运、招商滚装重组上市不会对招商轮船其他业务的持续经营造成实质性影响。
▲昆药集团拟17.91亿收购华润圣火药业51%股权
据悉,昆药集团(600422)6月7日晚间公告,公司拟与控股股东华润三九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以17.91亿元收购华润三九持有的昆明华润圣火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圣火药业")51%股权。此次交易是公司实现三七业务整合的重要举措。
华润圣火药业成立于1995年,目前为华润三九的全资子公司,主要生产研发销售血塞通软胶囊(核心产品)、黄藤素软胶囊、磺胺嘧啶银乳膏、三七冻干系列产品及其他普药。华润圣火药业旗下共有3家控股子公司,昆明圣火医药有限公司(持股100%)主要进行医药营销服务。云南圣火三七药业有限公司(持股100%)主要进行口服用三七总皂苷提取、血塞通制剂及GSP物流。华润三九(云南)三七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持股70%)主要进行三七全产业链上游业务拓展(种植、种子种苗等),以及三七中药材、三七皂苷、三七资源等三七产业链相关业务。
本次交易采用收益法评估结果作为评估结论,确认华润圣火药业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评估值35.12亿元。华润圣火药业51%股权转让价款为人民币17.91亿元。
昆药集团表示,本次交易是公司实现三七业务整合的重要举措,将有利于公司通过对三七业务产业链整合和布局优化,助力公司打造三七产业链标杆企业,成为"三七产业"规范发展的主导力量。
与此同时,本次交易将充分发挥公司与标的公司在产品、渠道、品牌、供应链等方面的协同优势,不断提升公司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领域业务规模,持续增厚公司"老龄健康-慢病管理"领域的业绩;并可以解决公司与华润三九在血塞通软胶囊产品上的同业竞争问题。
本次交易为同一控制人下的股权转让,根据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华润三九从外部收购标的公司形成的商誉14.11亿元将全额转移至昆药集团,未来每年期末需进行减值测试。如华润圣火药业未来经营状况未达预期,本次股权收购所形成的商誉将有减值风险。
▲长城人寿增持赣粤高速至5%
据悉,赣粤高速(600269)6月12日晚公告称,长城人寿当日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18.59万股。至此,长城人寿以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增持赣粤高速的股份合计达到1.17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0001%,完成举牌。
对于本次举牌,长城人寿回应称,本次权益变动是基于保险公司自身配置需求以及上市公司配置价值进行的长期投资,不排除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加公司股份之可能性。
长城人寿并于当日向赣粤高速董事会发去董事提名函,提名刘文鹏为公司新一届董事会董事,刘文鹏现任长城人寿董事、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首席投资官。赣粤高速已将该临时提案纳入临时股东大会审议范围。
据了解,长城人寿本轮举牌是在半年内快速完成的。截至2023年末,长城人寿尚未出现在赣粤高速十大股东名单中,至2024年一季度末,长城人寿持股比例仅为1.03%。
长城人寿是一家国资控股的寿险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北京市西城区国资委。
近一年来,长城人寿不断加大权益类资产投资。包括赣粤高速在内,长城人寿目前在境内、境外其他上市公司中拥有权益股份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份5%的公司已达到7家,其中6家完成举牌的时间在1年以内,4家完成举牌的时间在2024年以内,且主要集中在公共事业板块。
▲妙可蓝多拟收购蒙牛奶酪100%股权
6月12日晚间,上海妙可蓝多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妙可蓝多,600882.SH)公告,公司拟以4.48亿元现金收购控股股东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持有的内蒙古蒙牛奶酪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未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本次交易已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公告称,此举是为解决妙可蓝多与蒙牛奶酪在奶酪业务上存在的同业竞争问题,并进一步增强妙可蓝多盈利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巩固妙可蓝多奶酪品类领导者地位。本次交易完成后,蒙牛奶酪将成为妙可蓝多全资子公司。
内蒙古蒙牛奶酪成立于2018年12月,一直为内蒙古蒙牛全资子公司。截至目前,蒙牛奶酪拥有两家全资子公司,分别为天津爱氏晨曦乳制品有限公司(简称"天津爱氏")和爱氏晨曦乳制品进出口有限公司(简称"爱氏进出口")。蒙牛奶酪及其子公司主要从事奶酪产品及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妙可蓝多成立于1988年11月,是一家奶酪和液态奶品牌集团,旗下拥有"妙可蓝多""广泽""澳醇牧场"等品牌,为用户提供棒棒奶酪、成长奶酪、三角奶酪、小粒奶酪、新鲜奶酪等特色产品系列,并为餐饮和工业用户提供黄油、稀奶油、炼乳等产品。
▲远洋出售北京颐堤港二期全部股权
据报道,远洋集团(03377.HK)6月7日晚间公告称,将所持北京颐堤港二期项目全部股权出售予大股东中国人寿(601628.SH / 02628.HK)和合作方太古地产( 01972.HK ),以缓解资金压力。
"受中国房地产市场下行的影响,本集团面临重大流动性压力,难以通过惯常渠道取得融资。"远洋集团称,鉴于目前流动资金的状况,其按计划为颐堤港二期项目开发相关的资金方面遇到极大困难。
北京颐堤港是朝阳区大望京商圈的知名商业综合体项目,于2012年9月开业,由远洋集团和港资开发商太古地产合作开发。2020年12月,双方再次合作收购上述项目附近两宗近八万平方米的土地,拟开发为北京颐堤港二期。北京颐堤港二期规划体量庞大,包括七座写字楼以及酒店和零售部分,预计总投资额达230亿元。北京颐堤港二期此前分别由远洋集团、太古地产和北京将台乡政府持有64.79%、35%和0.21%股权。
远洋集团的公告称,转让北京颐堤港二期64.79%的股权及相关债权,总代价40亿元,由中国人寿、太古地产联合接手。其中,中国人寿出资约31亿元,太古地产出资约9亿元,二者分别获得颐堤港二期49.895%、14.895%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中国人寿与太古持有同等比例的股权。
▲ST浩源实控人或变更
6月11日,阿克苏盛威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A股公司ST浩源(002700)约9504万股股票,在淘宝司法拍卖平台公开拍卖。6月12日,崔长斌通过竞买号D4940在该项目公开竞价中以5.54亿元的最高应价胜出。
6月13日,ST浩源发布公告称,崔长斌以5.54亿元的价格,成功竞得ST浩源9504万股,本次成功拍卖的股份数占ST浩源总股本的22.5%。
ST浩源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周举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在此次拍卖前,合计持有公司股票约1.2亿股,约占公司总股本28.36%,其中周举东个人直接持股约2100万股,直接持股比例4.97%。ST浩源表示,如本次司法拍卖股份最终全部完成过户,将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按照拍卖总价计算,崔长斌拍下ST浩源股份的单价约为5.8元/股,6月13日,ST浩源股价收于6.34元。
ST浩源是一家主要从事天然气输配、销售和入户安装业务的上市公司,目前其业务覆盖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乌什县、阿瓦提县、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开发区、阿克苏经济技术开发区、克州阿合奇县、喀什地区巴楚县及甘肃省部分区域。
今年5月10日,ST浩源已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周举东的一致行动人阿克苏盛威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威实业")持有的9504万股公司股份,将由乌鲁木齐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在淘宝网进行网络司法拍卖。
公告显示,盛威实业所持股份将被拍卖事项,与控股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事项之间并无相关性,是盛威实业其本身的债权方实施的司法处置。
除了已经成功拍出的股份,周举东所持剩余股份,也在司法处置过程中。
6月7日,ST浩源披露,近期公司通过司法拍卖网络平台查询获悉,周举东直接持有的公司800万股股份,将由乌鲁木齐铁路运输中级法院于2024年7月11日至7月12日在淘宝网网络司法拍卖平台上进行公开拍卖。此次拍卖的800万股占周举东直接持有ST浩源股份的38.09%,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89%。
▲宁德时代启动足球营销
6月7日,宁德时代(300750.SZ)宣布,成为咪咕欧洲足球赛事转播首席合作伙伴。这是宁德时代希望在汽车终端市场加强品牌影响力的又一举措。
在汽车行业,利用足球赛事开展市场营销的通常是整车公司。例如比亚迪(002594.SZ)在2024年先后宣布成为欧洲杯和美洲杯拉美区域官方合作伙伴。
宁德时代是全球动力和储能电池龙头企业,原本并不需要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近几年市场竞争形势令宁德时代转变态度。
宁德时代有意通过各种方式占领消费者心智,希望他们"买电动汽车认准宁德时代电池",以此反向影响车企采购决策。
▲无锡成立低空产业发展服务有限公司
6月11日,无锡市机场集团、无锡市交通集团、中电信无人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携手成立无锡低空产业发展服务有限公司。同时,无锡市首个低空飞行监管服务平台建运维合作联盟成立,共同推进无锡低空飞行监管服务平台及服务保障体系建设。
该平台将应用信息化、数字化、智联化手段,进一步提升空域资源利用率、强化空情监视能力、简化飞行任务流程、增强飞行管理协同,实现全市低空空域和飞行器活动"一网受理、一网通办"全维度管理,保障支撑低空经济升得起来、落得下去、飞得安全,推动低空应用场景从"个体"到"群体"再到"城市立体"的全方位跃升。
合作联盟由20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包含了无锡市机场集团、交通集团、大数据集团等大型国企集团,中国机场建设、中电信、中移动、通信信息集团等航空建设、通讯网络行业龙头企业;莱斯信息、华安天诚、鸢飞科技等科技创新企业,涵盖低空空域规划、低空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飞行监管服务平台运营维护等领域。
中电信无人科技(江苏)公司成立于2024年2月,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通用航空服务、智能无人飞行器销售、5G通信技术服务、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等,是中国电信的全资子公司。
▲ST亿利遭立案调查
据悉,ST亿利(600277)6月10日晚公告,收到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今年以来,ST亿利陷入"多事之秋",股价也连续下跌,而这些问题的源头,是公司的一份业绩预告。今年1月31日,ST亿利披露2023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盈利3645万元至5286万元,扣非净利润为-11242万元至-9601万元。 但2024年4月23日,公司披露业绩预告更正公告,预计2023年净利润更正为亏损4.87亿元至5.96亿元,扣非净利润为亏损6.2亿元至7.28亿元。
对于前后差异巨大的业绩预告,ST亿利解释是因为公司预计对存放在亿利集团财务公司存款计提货币资金信用减值准备、对公司持有的煤炭资源补充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及联营企业净利润减少等因素。ST亿利4月29日晚正式披露2023年年报,净利润亏损5.42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6.74亿元。
这份业绩预告引发监管关注。4月23日,ST亿利已收到上交所关于公司业绩预告更正事项的问询函。4月26日,内蒙古证监局对ST亿利及公司董事长王瑞丰、总经理侯菁慧、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张艳梅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6月6日,ST亿利披露,上交所对公司及王瑞丰、侯菁慧、张艳梅予以通报批评。
除了业绩预告变脸外,ST亿利还存在巨额存款无法收回风险。ST亿利在近日的公告中多次提到,公司及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分、子公司在亿利财务公司的存款余额为39.06亿元,已计提减值准备金额为4.2亿元。
因亿利财务公司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以及因资产分类不实、高管人员长期缺位等问题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作出行政处罚,受亿利资源集团风险化解进度影响,公司存放于亿利财务公司款项可能存在重大可收回性风险。
在6月4日晚的公告中,ST亿利补充披露,亿利财务公司对于公司存放在亿利财务公司的39.06亿元货币资金的用途,主要是向亿利集团及其关联方发放贷款,近日公司获悉相关贷款已被划分为次级贷款(不良贷款的一种)。公司存放在亿利财务公司的存款存在重大可收回性风险。
在因诸多风险事项屡被监管部门关注的同时,ST亿利的股价也在大幅下跌。根据Wind数据,5月6日至6月7日,ST亿利股价跌幅超过70%,25个交易日中有24个交易日跌停。
5月24日,ST亿利收盘价跌破1元,6月7日,其股价收于0.59元/股,并已连续11个交易日在1元以下。即使后续9个交易日连续涨停,其股价也不能回归1元/股以上。按照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ST亿利已锁定交易类强制退市。
▲ST爱康和实际控制人被立案调查
6月12日晚,ST爱康披露公告,公司及实际控制人邹承慧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4月30日,ST爱康披露2023年度报告,称因最近三年净利润为负且被会计师出具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内部控制为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触及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需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情形。5月6日,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处理。
截至6月12日收盘,ST爱康报收0.45元/股,连续16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股,已经锁定"面值退市"。
业界指出,ST爱康虽之前已被锁定面值退市,但监管部门依然启动立案调查,再次体现监管机构对退市公司违规行为的追责力度,切实防范大股东"一退了之"的行为发生。
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ST爱康均处于亏损状态,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6亿元、-8.33亿元和-8.26亿元,三年累计的亏损额约为20.65亿元。相比光伏行业其他上市公司情况,ST爱康这种大幅亏损的情况颇为少见。
据悉,自2020年以来,深交所多次对ST爱康收入情况、产品毛利率、偿债风险等多个方面进行问询。从过往情况看,公司曾多次因违规资金占用、违规财务资助、回购事项违规被监管部门处罚。此外,因前期公司在互动易回复投资者提问存在不够审慎的情况,浙江证监局已对公司、邹承慧、田野出具警示函,其中就特别提到将根据现场检查情况采取进一步监管举措。同时深交所向公司发出关注函,后续也将对相关违规行为予以纪律处分。
▲南粤集团董事长周兴挺被查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6月11日披露,广东南粤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兴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广东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周兴挺于2016年任广东南粤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此前,他曾任广东省国资委副主任等职。
广东南粤集团有限公司是广东省唯一一家总部设在澳门的省属一级企业。1981年1月12日,南粤集团的前身南粤公司作为广东省派驻澳门的窗口公司在澳门正式成立。1987年,随着业务壮大,南粤(集团)有限公司在澳门组建成立,作为广东省政府派驻澳门的经济机构,是广东省各进出口公司和经济企业在澳门的业务总代理。2009年2月,广东省委、省政府以南粤(集团)有限公司为主体,在整合省属驻澳优质企业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广东南粤集团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广州,经营总部设在澳门。
▲汇丰完成对花旗中国个人财富管理业务的收购
据悉,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汇丰中国")6月11日宣布,已完成对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内地的个人财富管理业务的收购。随着交易的完成,汇丰中国已承接花旗在全国11个主要城市的个人财富管理客户及相关资产。同时,超过300位原花旗相关员工也已正式加入汇丰。
汇丰中国行长兼行政总裁王云峰表示,近年来,集团对内地的投入已达数十亿元人民币,其中相当一部分聚焦于高速发展的财富管理领域。"本次收购完成后,我们可以进一步巩固在外资银行财富管理赛道的竞争优势。"
管理视点
从七方面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证券时报6月14日刊发记者匡继雄的报道指出,近年来,上市公司在治理结构、治理机制、治理有效性方面取得明显进步,除了政策的驱动外,还与投资者推动、企业国际合作与海外投资有关。
商道融绿首席执行官张睿表示,近年来,随着投资机构对尽责管理和积极所有权的重视,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对被投公司的公司治理提出了更高的改进要求,以减少投资风险,从而推动了公司的治理结构改进。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ESG研究总监马宗明表示,随着ESG投资理念的普及,投资者更加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治理实践,对公司治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自下而上地推动了公司治理的提高。
马宗明还指出,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国际合作和海外投资对公司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国际标准对接,为了吸引国际投资者,国内上市公司开始更多地参照国际公司治理标准和最佳实践。同时,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进行海外投资和合作,需要符合当地的公司治理标准,这也促进了公司治理的国际化。
上述专家还表示,虽然A股公司整体治理体系建设成效显著,但仍存独董职责尚未充分发挥、中小股东保护不足、决策不够透明等短板,需从完善政策、加强内外部监管、提升透明度、培养治理文化、提高治理的独立性、加强投资者保护、重视ESG实践等7个方面进行提升改进。
张睿指出,完善政策需确保监管法规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强化监督主要对公司治理加大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管,对违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提升透明度需要通过政策和市场的力量进一步推动公司治理相关信息的全面完整披露;培养治理文化方面,需要公司在各个层面,包括董监高、中层管理人员及员工中强化公司治理的核心理念,以及对公司各利益相关方的责任意识。
马宗明认为,在完善政策方面,治理政策应涵盖公司治理结构、决策流程、信息披露、风险管理等多个方面,确保公司治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还应鼓励创新和灵活性,允许公司根据自身特点和市场环境,制定适合自己的治理模式。
在提高独立性方面,确保独立董事具备足够的独立性和专业能力,避免与公司发生利益冲突,能够独立行使职责。
在加强投资者保护方面,需要出台更多针对投资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涵盖股东大会、投票权、分红权等方面,明确投资者的权利和义务,确保投资者能够公平地获取信息,参与公司治理。
在ESG实践方面,上市公司应将ESG纳入公司治理中,制定ESG相关管理战略,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良好治理等方面作出积极努力。
想让企业换个活法,务必要弄明白三件事
哈佛商业评论6月3日刊发瑞士IMD商学院全球领导力壳牌公司教席教授N·阿南德(N. Anand)、IMD商学院资深研究员让-路易·巴尔苏(Jean-Louis Barsoux)联合撰写的文章指出,在考虑如何变革之前,高管层需要先弄清楚变革什么,特别是从哪里开始变革。
如果错误地选择了变革的“战场”,企业的改进努力反而会拖累业绩。例如,罗恩·约翰逊(Ron Johnson)担任百货集团J.C. Penney的CEO后,立即颠覆了原有的定价体系和店面设计,力图吸引年轻、时尚的消费者,结果销售额减少25%,公司股价暴跌50%。
与J.C. Penney一样,很多企业意识到,找错变革方向的代价很大:首先,由于关注点在别处,已有问题会继续存在并恶化;其次,新问题可能出现;再次,员工投入未来变革的积极性可能受损。
领导者如何决定当下的变革重点?你需要把握住三件事:发现变革契机、制定变革目标、培养变革所需领导能力。缺少对这三点的充分分析和整合,推动持久变革的几率将显著降低。
1、变革契机:追求价值
所有企业变革的契机都是追求价值。理想情况下,这应该同时包括提升效率(实施精简、降低成本)和投资新增长机会;很多变革行动偏离正轨,是因为只关注其中之一。
有些情况下,提升效率、外包、剥离资产或业务重组等精简措施会影响增长。创口太深,以致消耗了能力、伤害了士气,且去掉了可能用于未来行动的冗余部分。
Norske Skog曾是世界最大的新闻纸生产商之一,而由于市场萎缩,现在这家挪威公司规模仅位列欧洲第三。成功的盈利改善计划帮助公司准确找到精简目标,以至于《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2009年曾称赞其“将收缩变成了一门科学”。虽然公司得以生存,但像正在收缩或门槛降低的行业中很多企业一样,Norske Skog难以摆脱逆境,股价持续走低。
有些情况下,对新增长机会的投资逐渐失控。丹麦玩具制造商乐高(Lego)就曾遇到这个问题。该公司曾两次尝试通过大规模创新实现变革。第一次尝试发生在2000年,当时随意进行的大量实验在之后几年中将乐高推向破产边缘。公司在恢复财务稳定后,马上在2006年开始第二次尝试,最终在2014年超越美国两大巨头孩之宝(Hasbro)和美泰(Mattel),成为全球盈利能力最强的玩具公司,利润率超过30%。
为什么两次尝试的结果截然不同?在当时的CEO约恩·克努德斯道普(J?rgen Vig Knudstorp)领导下,乐高的第二次变革兼顾成长和纪律:公司成立跨部门委员会(高管创新治理小组),负责投资和监督创新活动并进行战略统筹,确保创新始终围绕主流。
当增长机会出现,或业绩发生滑坡,企业可能需要重大改变。但领导团队如何决定变革的方向?这就涉及第二件事:定义变革目标。
2、变革目标:选择方向
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大多数企业变革围绕以下5个基本目标:
·参与全球竞争:扩大市场,在领导力、创新、人才流动、企业能力和管理实践方面都更加国际化
·聚焦客户:了解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洞察、体验和整体解决方案,而不仅是产品或服务
·提升敏捷性:加快流程速度或简化工作方式,在战略、运营和文化上更加敏捷
·创新:从内部和外部吸收新鲜观点和方法,使组织获得更多增长机会
·可持续发展:在战略和执行上更关注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
每个目标都有各自的核心任务、推动因素和阻碍因素,也都要求企业针对现有经营模式、客户、合作伙伴、内部流程或资源做出改变。
你找对变革目标了吗?
对每项能力按1到7分打分(7分最高),得分最低项即是最迫切的变革需求。
参与全球竞争
· 在清晰战略指导下进行全球扩张
· 将本地实践经验推广到全球
· 运用数字技术聚集关键客户群
聚焦客户
· 创造能为客户带来价值的产品或服务
· 在制定和销售解决方案的过程中重视团队协作
· 运用数据分析发现客户最需要的解决方案
创新
· 与外部伙伴合作创造新技术或产品
· 创造有效协作所需的信任
· 利用数字平台
提升敏捷性
· 察觉竞争环境变化
· 及时应对变化
· 在组织中共享信息
可持续发展
· 将可持续战略融入公司整体战略和愿景
· 在组织各层级的决策、流程和体系中追求可持续性
· 运用数字技术收集并评估可持续方案
正确制定变革目标可能很难。公司应进行地域扩张、更贴近客户、合作创新、追求速度和灵活性,还是寻求可持续发展?管理者有时会回答“所有这些”。但不可能同时做这么多事情。企业的变革目标应该是某个迫切、无可争议的优先事项。有些企业的确兼顾多个目标,如聚焦客户和追求敏捷,或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但只要确立一个有说服力的发展重点,也完全行得通。
3、变革能力:培养领导者
为实现变革目标,企业必须培养能推动变革的领导者。持久的变革有赖于此。
一旦领导力培养工作和变革目标不匹配,价值创造必然受到负面影响。亚洲两大个人电脑企业的竞争故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个案例广为人知,但仍有教益。
2008年,宏碁和联想全球市场份额分列第三、第四位,大幅落后于惠普和戴尔;而到2015年,联想攀升至首位,宏碁则滑落到第六。两家企业选择了相似的变革目标——进入全球市场,且实施了相似的战略,即通过收购西方竞争对手创造价值、提升全球竞争地位。然而,两家企业的一个关键差异,在于高管团队的国际化。
宏碁CEO蒋凡可·兰奇(Gianfranco Lanci)提出大胆计划,包括从外国聘请移动技术人才、将工程师团队扩大为原先的三倍。但董事会担心公司“去台湾化”,拒绝了他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兰奇很快转投联想,负责PC业务。)2010年,宏碁24名高管中有6名外国人,而到2014年这一比例降至3/23;同期,外籍董事人数从两人减少到零。
与宏碁相反,联想的领导力培养工作完全符合其全球竞争目标。2012年,联想的9名高管分别来自6个国家。华人CEO杨元庆被派往美国,其他高管分散在全球各地,每月有一周时间选择一个重要市场会合。杨元庆很清楚,高管的背景差异给团队协作带来挑战,为此请来一位导师,专门负责跨文化沟通事宜。为增强多元性并从中获取竞争优势,联想将负责文化整合和多元化的副总裁职位升格为C级。这些努力为联想在德国、日本、巴西和美国一系列大胆的收购和合作项目铺平道路,帮助公司成功进入全球软件和服务市场。
你可以把变革想象为一辆马车:价值创造和领导力培养是车轮,变革目标则是马,决定方向并提供动力。要想顺利到达目的地,三者的配合必不可少。
随着商业战略的有效期越来越短,变革能力成为企业惟一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乐高的上一次转型专注于创新,但随着美国、德国等优势市场的增长接近极限,乐高关注点已转移到快速增长的新兴经济体,因此新的变革目标是,将这个广受欢迎的丹麦品牌打造成真正的全球企业。
企业多次转型已是常态,领导者共同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让我们的下次变革获得成功?希望本文能帮助你回答这个问题。
信息化建设
九部门联合发文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
6月11日,商务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跨境电商是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积极运用新技术、适应新趋势、培育新动能的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与海外仓等新型外贸基础设施协同联动,能够减少中间环节、直达消费者,有利于促进外贸结构优化、规模稳定,有利于打造国际经济合作新优势,已经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有生力量,也是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趋势。
《意见》从积极培育跨境电商经营主体、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建设、优化监管与服务、积极开展标准规则建设与国际合作等五方面部署15条措施,拓展跨境电商出口,优化海外仓布局,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
其中,《意见》提出积极培育跨境电商经营主体。
在大力支持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发展方面,指导地方依托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商产业园区、优势产业集群和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培育"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带"模式发展标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聚焦本地产业,建设产业带展示选品中心,与跨境电商平台开展合作,设立产业带"线上专区"。
提升服务跨境电商企业能力方面,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对本地贸易规模大、带动效应好的跨境电商企业"一企一策"提升"一对一"服务能力。持续推进品牌建设,鼓励有条件的跨境电商企业建设独立站、海外品牌运营中心,增强品牌培育能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塑造良好企业形象。
在跨境电商企业"借展出海"方面,支持跨境电商平台、出口、支付、物流、海外仓等企业参加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等重点展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组织企业赴境外参展,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更多展示对接平台。
在加强跨境电商行业组织建设与人才培养鼓励方面,有条件的地方出台跨境电商行业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将相关领域人才纳入人才需求目录和高层次人才目录,结合实际配套出台支持举措。落实好现行相关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鼓励高校通过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方式开设"跨境电商+小语种"相关课程,为跨境电商出口企业开拓新兴市场提供人才支持。
《意见》提出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在畅通跨境电商企业融资渠道方面,鼓励金融机构探索优化服务模式,为具有真实贸易背景的跨境电商企业提供金融支持。鼓励优化出口信用保险承保模式,为跨境电商国内采购提供保险保障。
在优化跨境资金结算服务方面,支持跨境电商企业按规定将出口货物在境外发生的营销、仓储、物流等费用与出口货款轧差结算。简化小微跨境电商企业外汇收支手续,进一步拓宽结算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银行和非银行支付机构按规定凭交易电子信息,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高效、低成本的跨境资金结算服务。
在推动跨境电商供应链降本增效方面,推动头部跨境电商企业加强信息共享,鼓励金融机构充分利用企业相关信息,依法依规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更好赋能上下游产业链发展。鼓励有实力的跨境电商企业在遵守国内外法律法规前提下,积极应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工具,提高数据分析、研发设计、营销服务、供需对接等效率。
《意见》提出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建设。
在推动跨境电商海外仓高质量发展方面,统筹用好现有资金渠道,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企业发展。发挥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作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等相关企业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用好现有股权投资基金资源,探索以市场化方式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加强对跨境电商海外仓企业支持。编制出台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业务退税操作指引,进一步指导企业用好现行政策。
在增强跨境电商物流保障能力方面,促进中欧班列沿线海外仓建设,积极发展"中欧班列+跨境电商"模式。支持物流企业结合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特点,加强海运、空运、铁路、多式联运等运输保障能力建设。鼓励物流企业与东道国寄递企业开展合作,提升"最后一公里"履约能力。
在助力跨境电商相关企业"走出去"方面,更新发布国别合作指南,加强对跨境电商相关企业"走出去"指导和境外报到登记,引导合规有序经营,实现互利共赢。鼓励跨境电商海外仓企业入驻商贸物流型境外经贸合作区,用好合作区电信、网络、物流等配套设施与服务。支持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加强与各类境外经贸合作区、港口等合作,探索创新国内外产业协同联动的经验做法。
江西发布《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评价指南》地方标准
近日,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在全国率先发布《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评价指南》(DB36/T 1952-2024)地方标准,这是江西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里程碑式成果,对于科学评价省内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助力区域行业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江西省量大面广的制造业企业存在转型方向不明、路径不清的难题,本标准重点围绕企业生产管理的关键环节和主要过程,结合江西省产业特色,研制形成涵盖企业技术、管理、生产、服务、产品、效益6个维度的评价体系,并对评价方法、评价流程进行规范,形成企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四阶十级"评价划分,分别为准备阶段(L1、L2级)、基础爬坡阶段(L3-L5级)、集成提升阶段(L6-L8级)、创新领航阶段(L9、L10级),提供一套科学评价企业两化融合发展现状与水平通用方法和指引,明确企业成长路径,助力企业分阶分级实现融合发展。
该标准适用于制造企业评价自身数字化发展水平以及明确改进方向,适用各级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结合行业特点和制造类型,开展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评价。
国家药监局发布血液制品生产智慧监管三年行动计划
据悉,为全面加快推进血液制品生产智慧监管工作,督促血液制品生产转型升级,切实保障血液制品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6月11日,国家药监局发布《血液制品生产智慧监管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计划》)。
《计划》提出,按照率先实施、分批推进的原则,每年指导三分之一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完成智慧化建设工作,通过三年行动,基本实现全部血液制品生产企业生产、检验等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主要任务涉及四个方面,包括:加强血浆接收环节信息化管理、加强血液制品生产环节信息化管理、加强血液制品检验环节信息化管理、保障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合规性与安全性。实施步骤部分,划分三个阶段,分别为:率先实施阶段(2024年6月-12月)、持续推进阶段(2025年1月-12月)、总体完成阶段(2026年1月-12月)。
《计划》印发实施后,国家药监局将组织开展宣贯解读和督促指导,并于每年年底通报工作进展,指导省级药品监管部门督促各生产企业加快设施设备升级改造,积极完成血液制品生产智慧监管工作,实现生产、检验环节电子化记录、关键环节的可视化采集,确保血液制品生产智慧监管工作有序推进、按时完成。
深圳出台支持虚拟电厂加快发展若干措施
据悉,为进一步挖掘深圳分布式资源的调节潜力,打造源网荷储高效互动的新型电力系统,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6月13日印发《深圳市支持虚拟电厂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围绕4个维度提出12条具体措施推动虚拟电厂加快发展。提出到2025年,全市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建成具备100万千瓦级可调能力的虚拟电厂,逐步形成年度最大负荷5%左右的稳定调节能力。
在强化关键设备产品有效供给方面,《若干措施》提出,支持虚拟电厂关键技术研发,围绕重点领域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经评审后给予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支持;鼓励虚拟电厂关键设备规模化量产,对于V2G充电桩、分布式资源智能控制终端、分布式资源协同运行管理软件、计量通信芯片模组、计算芯片等虚拟电厂关键核心设备产业化项目,经评审后给予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1500万元支持。
《若干措施》提出,深圳将从提升充电设施有序充电能力,强化换电基础设施响应能力以及提升车网双向互动能力3个方面着力,提升全市充换电设施车网互动水平领域。
在推动建筑及园区智能化改造方面,《若干措施》提出要提升分布式光伏应用水平,加快新建分布式光伏项目接入市虚拟电厂管理平台;提升建筑楼宇响应能力,优先推动公共机构建筑开展智能化改造;创新工商业园区智慧用电方式,推动工业园区用电用能智能化改造提升,接入市虚拟电厂管理平台;加快新型储能智慧化改造,围绕源侧、网侧和用户侧扶持一批先进的储能示范项目。
在分布式资源有效集聚和精准响应板块,《若干措施》提出支持加装智能控制终端,支持充电场站、建筑空调、冷站、5G通信基站、大数据中心、专用配电房等加装边缘控制终端;鼓励建设虚拟电厂资源聚合平台,鼓励资源聚合商建设资源聚合平台并接入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参与电网调控;同时,组织实施虚拟电厂精准响应,推动分布式资源参与各类电力市场交易。
此次深圳印发《若干措施》,旨在全面落实国家、省政府关于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有关工作部署,进一步挖掘分布式资源调节潜力,打造源网荷储高效互动新型电力系统,更好推动虚拟电厂加快发展。
单志广:统筹谋划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建设
《经济日报》6月11日刊发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撰写的文章指出,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生产力,是社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基础。加快算力建设,能有效激发数据要素创新活力,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动力。随着人工智能应用迅速发展,我国对智能算力资源的需求愈发旺盛。将算力进一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必须科学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建设,加强算力资源统筹衔接和高效调度,适度超前布局数字基础设施,充分发挥算力对经济发展效能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算力是支撑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底座
通俗地讲,算力就是计算能力,是指对数据的处理能力。算力存在于手机、计算机、机器人、数据中心、超算中心和各类智能终端设施,其核心是CPU(中央处理器)等计算芯片,由计算机、服务器、高性能计算集群承载。算力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力,是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基础支撑。
算力分为基础算力、智能算力和超算算力三种类型:基础算力面向基础通用计算;超算算力的高精度数值计算主要用于科学与工程计算等高端领域;智能算力则面向人工智能计算,是支撑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最优解”。近年来,我国算力结构随着应用需求不断变化,预计今后几年智能算力占比将大幅提高。
随着数字技术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持续渗透,数据已经成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一大生产要素,与之相关的存储、计算、传输、应用等算力需求将大幅提升,预计每年仍将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迅猛,相关场景更加丰富,需要更加强大的算力支撑。算力已成为衡量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根据《2021—2022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显示,国家计算力指数与数字经济发展和GDP的走势呈现显著的正相关,从15个重点国家的计算力指数看,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个点,数字经济规模和GDP将分别增长3.5‰和1.8‰。截至2023年底,我国提供算力服务的在用机架数达到810万标准机架,各类算力提供主体超5000家,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位,算力日益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把握算力建设领域的关键问题
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适度超前部署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是事关全局的长远之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本质上是一个规模庞大、跨区跨域、要素复杂、应用多样、不断演化的复杂巨系统,在实践层面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准确理解和把握算力建设领域的几个关键问题,科学谋划,切实推进算力经济高质高效持续发展。
一是防止“重建设轻需求、重设施轻应用”,做好供需匹配和设施应用精准对接。与水网、电网的调度机制不同,算力不能通过网络调度,即算力无法沿着网络流动。算力本身是固定在算力中心的,物理上不可移动,需通过网络把数据、业务和应用从异地汇聚到算力中心进行计算,本质上调度的是“计算任务”。算力网和物联网一样,需要有真实的应用场景牵引,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分级、分域、分区的互联互通。如果没有真实的应用场景牵引,就没有对算力设施进行普遍互联的需求;没有业务应用支撑,算力设施就无法发挥应有作用,反而会造成设施空置和能源空耗。由于用户数据类型多样、业务需求各异,跨区域“数”“算”匹配需处理好网络性能、算力实时性、数据安全等问题,在业务应用层面做好供需匹配和精准对接,加强各地各领域多层级协调配合,开展性能、价格、效益、安全等多方面评估和测算,形成应用需求牵引和安全可信的长效动力机制。此外,由于超级计算机的处理器、加速卡等各不相同,算力基础设施要解决好兼容性问题,通过搭建智能异构算力平台,突破异构算力适配等关键技术,实现跨区域算力资源的精准高效匹配。
二是在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总体布局下,科学理解“东数西算”的定位。“东数西算”可直观理解为把东部的算力需求调到西部来计算。从目标上看,“东数西算”工程将主要面向智能算力和超算算力进行任务调度和统筹,适用于视频渲染、离线分析、报表分析、存储备份等延时不敏感的应用和非实时算力需求;而工业互联网、远程驾驶、远程医疗、即时通信等实时性较强的延时敏感型应用需求则主要由基础算力承载。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的核心是开展全国范围内算力资源的布局和优化,是相对总体性的概念,“东数西算”工程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推动全国相关算力中心和枢纽节点联通组网,建立成熟的调度系统和机制,更好实现面向业务需求、符合服务质量和成本要求的全网、实时、动态的任务优化调度,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稳步推进“东数西算”工程,持续夯实算网根基。
三是聚焦算力资源统筹协调,构建智能调度的算力网络体系。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一方面,要“摸清家底”,做好统筹衔接。数据资产和算力资源既包括处于活跃状态、正在使用的数据资产和运行中的算力资源,又包括处于静态环境存储的数据资产和算力资源。只有“摸清家底”,才能实现算力资源的优化调配和预储备,使各类数据得到及时分析处理,真正做到“心中有数”。要切实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做好算力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集群与各地算力设施的统筹、衔接和配合,形成合理分工、科学联动、高效协作机制,实现数据资源“一本账”、算力资源“一盘棋”。另一方面,要具备算力资源统筹和任务智能调度的枢纽设施——算力网络。算力网络的核心是复杂巨系统的多资源联合优化和多目标联合优化,其功能相当于把全网当成一台计算机进行任务调度。要根据动态需求实现云、网、边、端的按需灵活分配计算,按照不同用户需求实现资源调度。
以智能计算为重点建设数字基础设施
随着社会数字化、智能化快速推进,数据总量持续增长,各行业各领域对智能算力的需求日趋强烈。在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的过程中,加快布局建设智能计算中心(以下简称“智算中心”)成为算力建设的重点方向,将为人工智能及相关产业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智算中心是基于最新人工智能理论,采用领先的人工智能计算架构,提供人工智能应用所需算力服务、数据服务和算法服务的新型算力基础设施,通过算力生产、聚合、调度和释放,高效支撑数据开放共享、智能生态建设、产业创新集聚,有力促进AI产业化、产业AI化。智算中心以多元异构的强大算力机组为算力底座,不断提升智能计算能力和速度,满足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下大规模、多线程的计算需求,从硬件、软件、算法、服务等全环节开展关键技术落地与应用。
算力技术与算法模型是智算中心的关键核心技术。算力技术以AI芯片、AI服务器、AI集群为载体,算法模型当前主要以AI大模型为代表。通过智算中心操作系统对算力资源池进行高效管理和智能调度,可以使智算中心更好提供算力、数据和算法等服务,支撑各类智慧应用场景落地。软件生态则是智算中心“好用”“用好”的关键支撑。
智算中心具有典型的技术密集型特征。推进智算中心建设,有利于汇聚各类要素资源和创新人才,推动AI产业化,打造科技创新的区域增长极和周边辐射带。通过系统优化布局,加强算力、网络、数据、能源等的协同联动,推动产业AI化,实现产品快速迭代和规模化应用,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日本新版科技白皮书聚焦人工智能
据悉,日本政府内阁会议6月11日通过2024年版《科学技术创新白皮书》,这份白皮书聚焦人工智能(AI)技术,认为日本需持续在这个领域进行投资。
白皮书指出,全球有关AI的论文数量从2010年到现在大幅增加。然而,日本在AI人才培养和确保研究资金等方面面临诸多课题,日本需要在这些方面持续投资,并且加强国内外顶尖研究人员间的合作。
白皮书介绍了AI技术近几年发展的背景和原因,以及日语大语言模型的开发情况等。白皮书引用一项调查结果说,预计2023年至2028年间,日本国内AI相关市场的规模将以年均30%的增长率扩大。考虑到今后制造业等行业的AI应用会不断推进,有必要应对随之产生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
企业信息员园地
民营企业权益保障的制度化应当秉持刑事合规的理念
特约信息员:王协忠
刑事合规是民营企业人身与财产合法利益保障制度化的前置环节与形式要义。刑事合规是指国家、企业及相关组织基于风险规避的刑法基本理念,在企业特定概念范畴内,为达成层面与企业治理层面所采取的各类必要刑事及相关风险防控手段的统称。本质上,刑事合规并不区分企业性质与类型。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基于国有财产保护之目的,按照主体身份不同区分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并在刑法条文中单独列章。在混改与股份制背景下,多数人倾向于继续沿用过往刑法分章结构,并寄希望于以立法解释与司法解释的形式摆脱法律适用的困局。刑法的功能不仅在于保障人权,更应关注社会保护的不同归属于不同条款类别,虽在法律责任承担中可能趋同,但形式价值与程序意义都可能导致实质上的不平等,最终衬托出民营企业权益保障制度化的必要性。
一、国家法律层面的刑事合规是民营企业权益保障制度化的前置环节
刑事合规是指国家、企业及相关组织基于风险规避的刑法基本理念,在企业特定概念范畴内,为达成层面与企业治理层面所采取的各类必要刑事及相关风险防控手段的统称。本质上,刑事合规并不区分企业性质与类型。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基于国有财产保护之目的,按照主体身份不同区分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并在刑法条文中单独列章。在混改与股份制背景下,多数人倾向于继续沿用过往刑法分章结构,并寄希望于以立法解释与司法解释的形式摆脱法律适用的困局。刑法的功能不仅在于保障人权,更应关注社会保护的不同归属于不同条款类别,虽在法律责任承担中可能趋同,但形式价值与程序意义都可能导致实质上的不平等,最终衬托出民营企业权益保障制度化的必要性。
在国家法层面应以民事优先性与程序平等性完善刑事合规。民事优先性要求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在面对涉及民营企业刑事犯罪时,应当改变“先刑后民”思维,做到不机械适用刑事优先原则。对于确需先行解决的涉案问题,应当从立法层面留有回旋余地,在法律适用上做到公平性自由裁量,严格区分行政违法与刑事犯罪,完善羁押必要性审查,不能入罪即诉,切实保护民营企业家和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此外,我国目前涉案财物处置程序相关规定过于原则化,缺乏实操性细则和必要法律责任的衔接程序,且立法层级相对有限。民营企业涉案财物处置程序公平要求对民营企业不能采用偏向性或者歧视性手段,在自由裁量范围内,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审判机关均需要立足办案实际确保程序处置的有序性与公平 性。司法机关在处置民营企业涉案财物时,应当避免随意处置涉案财物和超范围冻结查封涉案财物。民营企业涉案财物处置程序的公平性必须从源头改革现有“案款提留”等制度性障碍,与法律责任处置形成有效衔接,确保涉案财物查封解除与扣押的及时性与规范化,避免“一扣到底”现象的发生。
二、企业层面的刑事合规是民营企业权益保障制度化的形式要义
在企业层面应以行业属性刑事合规满足民营企业权益保障。刑事合规具有行业属性,在企业层面必然以行业为属性进行分类,因此首先需要对行业属性进行定义与基准确定。行业分类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过大则违背了行业区别的初衷,不利于行业性刑事合规规范的形成;过小则显得无所适从,丧失权益保障制度化的便捷性属性。在特殊性刑事合规环节上,对关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如金融、期货等特殊领域进行行业分类细化,对烟草制造业等少数行业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最终形成行业分类清晰的规范性刑事合规制度体系。
在企业层面应以内部刑事合规规范民营企业权益保障。民营企业权益保障不仅需要外部层面的制度化,也需要建构内部刑事合规体系。内部刑事合规体系建构不是照搬照抄国家层面的刑事合规,也不要求一致性。民营企业的内部刑事合规需要结合自身经营现状,分门别类、有条不紊地建立。以刑事合规部门为例,不要求所有企业不计成本地建立独立刑事合规专门部门,中小型企业可将刑事合规放人法务或者风控部门;对于大型房地产或者金融企业等资金密集型行业,需要在条件允许甚至是需要国家强制力普及设置专门或专岗监察等刑事合规部门与岗位。民营企业内部刑事合规体系主要包括制度建设、机构设置以及合规文化三部分,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完善具备防范和处置刑事法律风险职能的防控体系。
三、完善刑事合规体系是推动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优化的关键
第一,公司治理结构优化是所有民营企业的梦想。刑事合规制度体系建设是成就这种理想的不二法门。除部分大型民营企业及上市企业外,绝大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公司股权结构过于集中、治理结构“形神分离”,随意性与偶然性较大。刑事合规体系推动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优化主要体现在以国家法层面刑事合规为依托,结合企业经营状况,引入行业监管要素分层逐级构建刑事合规模式,最终实现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优化。
第二,刑事合规体系直接构成了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容。公司治理结构本身就包含制度建设,而刑事合规首先是一种制度表现形式,它构成了企业治理结构的一部分。刑事合规不仅是一种静态制度表现形式,还可以动态审核企业治理结构的合法性与合规性,确保企业治理结构的合理性。三阶层刑事体系要求无论是法律还是企业内部规范或者行业自律规范均需要形成可供参考的文本,文书属性判定支撑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与完善。
第三,刑事合规体系可以确保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持续性。纠纷处置和财产保全措施等都可能对企业合法经营的产生阻碍,刑事案件的发生会导致一家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濒临破产与停产停业。在风险社会中对风险进行研究并非刻意寻找一种完全消除风险的方法,风险本身是无法消除的,而寻找降低风险发生概率的路径以及减少风险结果的危害性才是重点。刑事合规体系之于公司治理结构优化目的就在于确保相关措施与风险防控的延续性。
第四,刑事合规体系是法律风险传导阻断机制的基准阀门。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往往涉及法律风险,风险传导机制是法律风险递进的关键。为避免单一刑事法律风险的扩张与传导,民营企业须建立刑事合规体系。一方面,刑事合规体系既是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刑事风险的制度保障与事实依据,也是企业外部的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判定企业刑事责任与量刑裁量的依据之一;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外部刑事合规体系成为告诫同类型企业中有可能涉嫌犯罪的人员中止犯罪的路径,从而消弭企业刑事风险传导。
刑事合规体系之所以能够成为民营企业权益保障制度化的前置环节与形式要义,是因为刑事风险的偶然性与可预防性。民营企业要想发展得更好,离不开刑事合规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实现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刑事合规体系化和民营企业权益保障制度化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