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服务中心 > 企业高层管理者参考 > >> 企业高层参考 第19期

企业高层参考 第19期

部委决策
 
习近平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
 
  据悉,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5月23日下午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时强调,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确立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心任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突出改革重点,把牢价值取向,讲求方式方法,为完成中心任务、实现战略目标增添动力。
  习近平指出,改革是发展的动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锚定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坚决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习近平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坚持和发展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支持全面创新、城乡融合发展等体制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活力,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更好相适应。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要从现实需要出发,从最紧迫的事情抓起,在解决实践问题中深化理论创新、推进制度创新。其他领域改革也要聚焦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谋划改革举措,实现纲举目张。
  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要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注重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使改革能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习近平强调,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不得法则事倍功半甚至产生负作用。要坚持守正创新,改革无论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同时要敢于创新,把该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坚持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增强整体效能,防止和克服各行其是、相互掣肘的现象。改革要重谋划,更要重落实。要以钉钉子精神抓改革落实,既要积极主动,更要扎实稳健,明确优先序,把握时度效,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脱离实际。
 
何立峰要求打好商品住房烂尾风险处置攻坚战
 
  据悉,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5月17日出席全国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视频会议时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深刻认识房地产工作的人民性、政治性,继续坚持因城施策,打好商品住房烂尾风险处置攻坚战,扎实推进保交房、消化存量商品房等重点工作。
  何立峰指出,房地产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当前,要着力分类推进在建已售难交付商品房项目处置,全力支持应续建项目融资和竣工交付,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相关地方政府应从实际出发,酌情以收回、收购等方式妥善处置已出让的闲置存量住宅用地,以帮助资金困难房企解困。商品房库存较多城市,政府可以需定购,酌情以合理价格收购部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要继续做好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防范处置,扎实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三大工程"。
  何立峰要求,要压实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各方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再贷款政策等作用,加强对城市和房地产企业的指导支持,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保交房各项工作。
  据了解,两年前,2022年7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到"保交楼、稳民生",这是中央层面首次提出"保交楼"。在多方施策之下,2023年保交楼成效明显。
  但2024年仍面临天量的交付任务。今年4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到,要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继续坚持因城施策,压实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各方责任,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这是中央层面首次提出"保交房"。有关专家解读称,从"保交楼"到"保交房"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这表明我国更加重视保障购房人的合法权益。
  在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结束半个多月后的5月17日,全国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视频会议召开。何立峰在全国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视频会议上强调,要"打好商品住房烂尾风险处置攻坚战"。这样的提法,是第一次出现。
 
楼市政策迎重磅调整
 
  据悉,房地产重磅政策不断。5月17日,继上午召开全国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视频会议后,午间,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连发三个"大红包",包括降首付、取消利率下限、降公积金贷款利率。
  下午,国务院又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住房城乡建设部和自然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负责人介绍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配套政策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人民银行副行长陶玲表示,近期,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这是中央结合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陶玲表示,央行将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鼓励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预计将带动银行贷款5000亿元。
  具体来看,陶玲表示,这个政策的要点有以下几点:
  第一,保障性住房再贷款规模是3000亿元,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4次,发放对象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21家全国性银行。银行按照自主决策、风险自担原则发放贷款。人民银行按照贷款本金的60%发放再贷款,可带动银行贷款5000亿元。
  第二,所收购的商品房严格限定为房地产企业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房,对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一视同仁。按照保障性住房是用于满足工薪收入群体刚性住房需求的原则,严格把握所收购商品房的户型和面积标准。
  第三,城市政府选定地方国有企业作为收购主体。该国有企业及所属集团不得涉及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不得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同时应具备银行授信要求和授信空间,收购后迅速配售或租赁。
  第四,自愿参与。城市政府根据当地保障性住房需求、商品房库存水平等因素,自主决定是否参与。符合保障条件的工薪群体自主选择是否参与配售或租赁。房地产企业与收购主体平等协商,自主决定是否出售。21家银行按照风险自担、商业可持续原则,自主决策是否向收购主体发放贷款。
  陶玲表示,这项政策是人民银行为支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出台的重要举措,有利于通过市场化方式实现多重目标。一是加快存量商品房去库存。地方国有企业在银行支持下,市场化参与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可以推动商品房市场去库存。二是加快保障性住房供给。收购后的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能够更好满足工薪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三是助力保交楼和"白名单"机制。房地产企业出售已建成商品房后,回笼资金可用于在建项目续建,改善房企的资金状况。
  陶玲还表示,对于上述政策,近期人民银行将出台正式文件,即《关于设立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
  住建部:让老百姓按合同约定
  如期拿到验收合格的房子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在发布会上表示,保交房工作重点包括:
  一是打好商品住房项目保交房攻坚战。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分类处置在建已售未交付的商品住房项目,推动项目建设交付,切实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
  二是进一步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满足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城市政府推动符合白名单条件的项目应进尽进,商业银行对合规白名单项目应贷尽贷,满足在建项目合理融资需求。
  三是推动消化存量商品住房。城市政府坚持以需定购,可以组织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一部分存量商品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四是妥善处置盘活存量土地,目前尚未开发或已开工未竣工的存量土地,通过政府收回收购、市场流通转让、企业继续开发等方式,妥善处置盘活,推动房地产企业缓解困难和压降债务,促进土地资源高效利用。
  董建国表示,下一步住建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按照国务院部署要求,切实做好保交房各项工作,推动项目按时保质交付,切实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
  董建国表示,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措并举、分类处置,打好商品房项目保交房攻坚战,推动项目按时保交房,让老百姓按合同约定如期拿到验收合格的房子。
  对穷尽办法仍然无法交房的,该走司法途径走司法途径,在司法处置中,同样要把保护好购房人合法权益摆在首要位置。
  自然资源部:
  拟出台妥善处置闲置土地措施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刘国洪表示,自然资源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做好保交房工作要求,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准备出台妥善处置闲置土地、盘活存量土地的政策措施,支持地方政府从实际出发,酌情以收回、收购等方式妥善处置已经出让的闲置存量住宅用地,帮助企业解困。同时,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防范化解风险,助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对于政策亮点,刘国洪表示,一是支持企业优化开发。主要是要消除开发建设障碍,合理免除因自然灾害、疫情导致的违约责任,允许企业按照程序合理调整规划条件和设计要求,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二是促进市场流通转让。主要是发挥土地二级市场作用,支持预告登记转让和"带押过户",鼓励转让或者合作开发。三是支持地方以合理价格收回土地。主要是支持地方按照"以需定购"原则,以合理价格收回闲置土地,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允许地方采取"收回-供应"并行方式来简化程序,办理规划和供地手续,更好地提供便利化服务。
  此外,为落实市县政府主体责任,加强统筹协调,要求市县建立处置闲置、盘活存量土地的协调决策机制,完善决策程序,提高行政效率,守牢政策底线。
  刘国洪还表示,还有多项支持措施:
  一是加大资金支持。建立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对于收回、收购的土地,用于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可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予以资金支持。
  二是给予税费支持。对于收购已经建成的商品房,以及收回、收购存量土地,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经市、县人民政府确认以后,可以按照现有规定,享受保障性住房税收优惠政策。
  三是简化工作流程。对于收购已建成商品住房或者收回、收购存量土地用于保障性住房的,市、县政府在批准收回时一并同意划拨土地,实行"收回--供应"并行办理,土地使用权权利性质可以根据批准文件变更登记为划拨土地。
  同时,政策也对地方明确了要求,收回、收购土地应当量力而行,统筹考虑项目收支平衡,不增加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金融监管总局:
  拟健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
  对于备受关注的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表示,今年1月份和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后,近期,还要发布《关于进一步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 满足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的通知》,建立健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继续坚持因城施策,以城市为主体、以项目为中心,全力支持应续建项目融资和竣工交付,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
  肖远企还表示,对不同所有制房企的白名单项目一视同仁,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可采取新增贷款、存量贷款展期以及发放并购贷款等方式,予以融资支持。贷款金额要与项目建设周期匹配,要覆盖项目建成交付,资金一定要把"白名单"项目执行交付,切实保障交房。对"白名单"项目单独建账核算,封闭运作管理项目资金,项目资金严禁挪作他用。银行要严格审查信贷资金用途和流向。
 
四项房地产金融新政出台
 
  5月17日,房地产再迎金融新政,政策放松力度之大超出市场预期。
  房贷首付比例下限降至历史低位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称,为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对于贷款购买商品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15%,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5%。
  这是时隔八个多月,央行再度下调房贷首付比例下限。2023年8月底,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调整优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通知》明确,对于贷款购买商品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为不低于20%,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为不低于30%。也就是说,新政是在去年8月的基础上,再对首套房和二套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下限下调5个百分点。这也是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的历史低点。
  在此基础上,央行各省级分行、金融监管总局各派出机构根据城市政府调控要求,按照因城施策原则,自主确定辖区各城市首套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下限。
  公积金贷款利率调降0.25个百分点
  央行决定,自2024年5月18日起,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2.35%和2.85%,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第二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不低于2.775%和3.325%。
  公积金贷款利率的下调,是顺应此前按揭贷款利率下行后的相应调整。根据央行2024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截至3月末,新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69%,同比下降0.45个百分点。
  此次公积金贷款利率不仅惠及增量,存量也会受惠,只不过实施的时间点有所不同。对于新发放的公积金贷款,5月18日就可以享受"降息";对于存量公积金贷款,将从明年1月1日贷款重定价日起享受"降息"。
  取消全国房贷利率政策下限
  在取消全国层面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的同时,根据最新政策,央行各省级分行按照因城施策原则,指导各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根据辖区内各城市房地产市场形势及当地政府调控要求,自主确定是否设定辖区内各城市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及下限水平(如有)。银行业金融机构则根据各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确定的利率下限(如有),结合本机构经营状况、客户风险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每笔贷款的具体利率水平。
  2022年12月30日,央行、原银保监会决定在阶段性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基础上,建立新发放首套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对评估期内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阶段性放宽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
  据了解,截至2024年4月末,全国343个城市中已有67个取消了首套房贷利率下限。金融机构反映,这些城市的房贷利率下限取消后,利率会有一定下行,但市场经充分竞争后又形成新的较稳定的均衡水平,对当地新发放房贷有带动作用。
  瞄准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 支持盘活存量
  央行明确将新设立保障性住房再贷款,规模3000亿元,利率1.75%,期限1年,可以展期4次。发放对象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21家全国性银行。银行按照自主决策、风险自担原则发放贷款。央行按照贷款本金的60%发放再贷款,可带动银行贷款5000亿元。
  本次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的核心逻辑是:央行提供低成本的再贷款资金,激励21家全国性银行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向城市政府选定的地方国有企业发放贷款,支持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新工具对收购主体、收购对象和收购用途有严格限定。在收购对象上,严格限定为房企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房;严格把握所收购商品房的户型、面积标准。在收购主体上,被选定的地方国企及其所属集团不得涉及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不得为政府融资平台。在收购用途上,收购的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配售或租赁。此外,本次政策强调地方政府、房企、收购主体、银行等皆"自愿参与"。
  作为新创设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将与此前出台的保交楼专项借款、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机制)等政策相互配合。
  专家分析,人民银行新设立的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将与保交楼和"白名单"机制形成合力。房企出售商品房后,回笼资金可用于在建项目续建。房企回笼资金能力增强后,也有利于其更多项目满足"白名单"条件,形成良性循环。
  当前,房企要偿还债务、化解风险,除了尽可能协调各渠道的融资支持,主要还是通过盘活存量资产化债。专家指出,盘活存量也是化解房地产风险的关键。在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的支持下,地方国企可以成为市面上房子的新买主,打通市场循环。
 
住建部要求各地及时调整公积金贷款利率
 
  5月2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公布《关于做好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调相关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要求指导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及时调整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的通知》要求,自2024年5月18日起,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2.35%和2.85%,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第二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不低于2.775%和3.325%。
  《通知》并说,要指导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按照《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规范》,做好存量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调整政策衔接,对贷款期限在1年及1年以内的,应实行合同利率,不分段计息;对贷款期限在1年以上的,应于下年1月1日开始,按相应利率档次执行新的利率规定,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据悉,5月17日,央行连发三大房贷新政,涉及降低房贷最低首付比例、下调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以及取消全国层面的房贷利率下限。此次新政后,商贷首付比例和公积金贷款利率均降至历史新低,商贷利率下限取消创历史最宽松水平。
  据不完全统计,继5月17日宣布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后,已经有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郑州、合肥、长沙等多地跟进落实。
 
四部门部署2024年降成本22项任务
 
  5月23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工信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人民银行办公厅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
  《通知》指出,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多措并举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推动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各项降成本重点任务,全力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将重点组织落实好7个方面22项任务。
  这七方面分别是一、提高税费优惠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二、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三、持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四、缓解企业人工成本压力;五、降低企业用地原材料成本;六、推进物流提质增效降本;七、激励企业内部挖潜。
  其中,通知提到,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避免资金沉淀空转。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在推进物流提质增效降本方面,《通知》提出,研究制定《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强化政策协同和工作合力,有力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增强企业和实体经济竞争力。稳步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促进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新增支持一批城市开展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推动跨运输方式一体化融合。继续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支持建设改造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和乡镇快递物流站点,完善仓储、运输、配送等设施,加快补齐农村商业设施短板,健全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支持引导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发展。加快推进港口、物流园区等铁路专用线建设,大力推动大宗货物和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公转水""公转铁",提高运输组织效率,促进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保持较快增长,推动港口、物流园区、工矿企业大宗货物绿色集疏运比例稳步提升。
  另外,《通知》提出,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制定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修订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动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全覆盖。持续深入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加强重点领域反垄断监管执法。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的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性文件清理工作,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通知》提出,加强能源资源保障。推进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大力推动支撑性电源建设投产,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落实好《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办法》,推动矿产相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通知》提出,持续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推进政府采购合同融资。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强化金融服务供给,精准对接企业融资需求。实施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加大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分担和补偿力度。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引导早期投资和创业投资支持独角兽企业培育发展。
  《通知》提出,缓解企业人工成本压力:继续阶段性降低部分社会保险费率。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5年底。支持企业稳岗扩岗。落实和完善稳岗返还、专项贷款、就业和社保补贴等政策,加强对就业容量大的行业企业支持。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共建共享。推动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扩容提质,针对重点群体加大培训服务力度,强化技能人才培养和企业用工保障。
 
发改委已做好超长期特别国债首批项目下达准备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在5月21日举行的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发改委已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做好超长期特别国债第一批项目下达准备。下一步,还要从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做好"硬投资"项目组织实施、加快"软建设"政策出台落地、加强实施效果跟踪评估等方面做好"两重"建设各项重点任务的组织实施工作。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即"两重"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
  财政部日前发布了2024年一般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有关安排的通知。其中,超长期特别国债涉及期限为20年、30年、50年,分别于5月24日、5月17日、6月14日首发。
  李超指出,按照近期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及早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的要求,以及国务院召开的支持"两重"建设部署动员视频会议工作部署,国家发改委在前期开展工作基础上,梳理出一批符合"两重"建设要求、可立即下达投资的重大项目,待国债资金到位后即可加快建设。
  李超进一步明确,国家发改委将牵头会同有关方面,认真做好"两重"建设各项重点任务的组织实施工作。
  一是切实发挥牵头抓总作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统筹做好项目筛选、推进实施、督导评估、改革任务落实等工作。同时,有效发挥财政金融、行业管理、要素保障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建立高效运作机制,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合力。
  二是做好"硬投资"项目组织实施。加快项目筛选和计划下达,组织各地方和有关中央单位按照要求报送项目,会同行业管理部门做好项目筛选。加强项目建设资金统筹,用好国债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地方政府投资等各类建设资金,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督促指导各地方加大前期工作力度,分级分类做好用地、环评等要素保障,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定出台管理办法,明确从项目谋划储备到监督检查的各项要求。
  三是加快"软建设"政策出台落地。会同有关方面建立"软建设"任务清单,抓紧推进相关政策举措出台实施,以改革办法和创新思路破解深层次矛盾,更好发挥政策叠加效应。
  四是加强实施效果跟踪评估。对"硬投资"任务,会同有关部门依托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定期调度项目进展,组织开展实地督导,推动项目高质量建设实施。对"软建设"任务,建立督促落实机制,促进各项配套政策和改革举措见到实效。
 
央行明确行政处罚裁量基准
 
  据悉,为进一步推进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促进规范行使行政处罚权,中国人民银行起草了《中国人民银行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裁量基准》),于5月23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裁量基准》共四章二十六条,具体规定了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定义、裁量阶次划分、裁量基准适用等事项。
  根据《裁量基准》,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在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严格遵循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所谓"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是指按照当事人违法行为涉及的不同事实和情节,对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中的原则性规定或者具有一定弹性的执法权限、裁量幅度等内容进行细化量化,形成的具体执法尺度和标准。
  《裁量基准》共四章26条,具体规定了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定义、裁量阶次划分、裁量基准适用等事项,主要内容有:明确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含义,严格适用要求;细化裁量阶次与适用情形;规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适用方式;健全行政处罚裁量基准适用的保障机制。
  在细化裁量阶次与适用情形方面,《裁量基准》对从轻处罚、一般处罚和从重处罚所对应的处罚幅度进行了划分。同时,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和授权,结合中国人民银行工作实际,对适用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的具体情形进行了规定。
  比如,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从重处罚:违法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或者社会影响恶劣的;违法行为持续时间长、发生次数多、涉案金额大、违法业务占比大、受害人数量大,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不配合中国人民银行或其分支机构的执法活动,或者隐匿、销毁违法行为证据的;受到中国人民银行或其分支机构行政处罚后5年内,再次实施相同违法行为的等。
  在规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适用方式方面,《裁量基准》将六大类十余种因素,明确为适用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时应当综合考虑的因素,促进"同案同罚"。同时,《裁量基准》细化了违法所得的计算标准。
  起草说明显示,对监管对象的违法行为实施有效的行政处罚,是强化金融监管的必要手段。《裁量基准》的出台符合金融监管工作的实际需求。
 
证监会将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
 
  5月23日,在2024金融街论坛系列活动--"资本市场赋能新质生产力"主题交流活动上,证监会综合司司长周小舟表示,证监会将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优先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企业股债融资。进一步促进畅通私募创投基金"募投管退"循环,促进科技、产业和资本高水平循环。
  周小舟指出,证监会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宗旨,积极发挥资本市场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功能作用,引导要素资源加速向科技创新等新质生产力领域聚集。制定实施资本市场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实新"国九条"任务部署,配套出台了《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从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私募投资等全方位提出一揽子政策措施。坚守科创板"硬科技"定位,修订完善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进一步提高科创企业研发投入和发明专利要求。
  同时,积极支持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科技型企业成为新上市企业的主力,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市值占比大幅提升,目前已超过40%。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机制作用日益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一批科技创新企业上市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丰富重组支付和融资工具,出台定向可转债重组规则,适当提高轻资产科技型企业重组估值包容性,完善重组"小额快速"审核机制。加强私募创投、公司债券等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注册制改革以来,近九成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和六成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获得过私募基金支持。
  周小舟表示,创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资本市场在分担创新风险、促进创新资本形成、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大有可为。证监会将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和新"国九条"部署要求,抓紧推动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落地实施,紧紧围绕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促进科技、产业和资本高水平循环,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
  一是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促进优质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领域集聚。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发挥股债期市场协同效应,提升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质效。落实好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优先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企业股债融资。进一步促进畅通私募创投基金"募投管退"循环,积极发挥好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在挖掘、培育、支持未来产业和新兴产业方面的独特作用。
  二是持续完善资本市场制度,增强对新质生产力的包容性适应性。坚持尊重规律、尊重规则,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深入研究完善发行上市、并购重组、私募创投等制度安排,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竞争力,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更好服务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优化上市公司结构,让投资者更好分享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果。
三是加强资本市场监管,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动金融创新。坚守资本市场监管的政治性、人民性,坚持强本强基、严监严管,统筹发展与安全,加强与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监管能力建设,从严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三公"秩序,稳妥防范化解风险,共同营造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良好环境。
 
四部委携手打击证券期货犯罪
 
  5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办理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案件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坚持"零容忍"要求,依法从严打击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活动。加大查处力度,坚持应移尽移、当捕则捕、该诉则诉,严格控制缓刑适用,加大财产刑适用和执行力度,最大限度追赃挽损,完善全链条打击、全方位追责体系。正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坚持"严"的主基调,依法认定从宽情节,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在形成工作合力方面,《意见》指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证券期货监管机构要坚持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切实强化证券期货刑事案件的移送、侦查、起诉和审判工作,坚持以审判为中心,不断强化证据和程序意识,有效加强法律监督,确保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要坚持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将依法办案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相结合,维护经济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
  《意见》要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证券期货监管机构通过联合制定规范性文件、联合发布典型案例等方式,明确执法办案标准和政策把握尺度,统一法律理解与适用。优化机构设置,加强办案基地、审判基地建设,充实一线办案力量。加强执法司法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升专业化水平。
  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
  《意见》指出,证券期货监管机构发现涉嫌犯罪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移送。公安机关对证券期货监管机构移送的案件,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及时立案。有证据证明存在证券期货违法行为,根据证券期货法律法规需要给予涉案人员行政处罚、没收违法所得、市场禁入等处理的,应当在作出决定、判决的一个月内提出意见并附生效法律文书、证据材料、处理根据。
  对于刑事案件的管辖,《意见》明确,证券期货犯罪的第一审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同级人民检察院负责提起公诉,地(市)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立案侦查。对于一人犯数罪的,共同犯罪的,共同犯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还实施其他犯罪的,多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的犯罪存在关联并案处理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实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可以在职责范围内并案处理。
  对于证据的收集、审查与运用,《意见》表示,证券期货违法犯罪行为具有专业、隐蔽的特征,为揭露证实违法犯罪,对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应当做到"应收集尽收集、尽早收集"。注重收集提取物证、书证、电子数据等客观证据。
  全链条打击财务造假
  《意见》提出,深刻认识证券期货犯罪对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安全的严重危害,坚持依法从严惩处,充分发挥刑罚的惩治和预防功能。对具有不如实供述罪行或者以各种方式阻碍办案工作,拒不退缴赃款赃物或者将赃款赃物用于非法活动,非法获利特别巨大,多次实施证券期货违法犯罪,造成上市公司退市、投资人遭受重大损失、可能引发金融风险、严重危害金融安全等恶劣社会影响或者严重危害后果等情形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般不适用相对不起诉、免予刑事处罚和缓刑。
  《意见》明确,依法从严从快从重查处财务造假、侵占上市公司资产、内幕交易、操纵市场和证券欺诈等违法犯罪案件。证券发行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金融从业人员等实施证券期货违法犯罪的,应当依法从严惩处。全链条打击为财务造假行为提供虚假证明文件、金融票证等的中介组织、金融机构,为内幕交易、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犯罪实施配资、操盘、荐股等配合行为的职业团伙,与上市公司内外勾结掏空公司资产的外部人员,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另外,《意见》要求加大财产刑适用和执行力度,人民检察院提出量刑建议、人民法院作出判决,要注重自由刑与财产刑、追缴违法所得并用,加大对证券期货犯罪分子的经济处罚和财产执行力度。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情况和预防再犯罪的需要,依法提出从业禁止建议,作出从业禁止决定。
  《意见》提出,要建立健全信息通报机制,建立健全执法司法联合专项行动机制,建立健全工作会商机制,联合挂牌督办大案要案,及时回应市场关切,发挥震慑作用,分析研判违法犯罪态势,提出治理对策,共同提高工作质效。对于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证监会依法执行职务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证协修订《证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准则》
 
  据悉,中证协近日在业内就修订《证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准则》(以下称《准则》)征求意见。本次修订旨在进一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引导证券从业人员珍惜职业声誉、恪守职业道德。
  具体到修订内容方面,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一是坚持大力弘扬和践行"五要五不"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据此对此前版本未涵盖的部分进行新增,对表述不一致的部分进行调整。修订稿的前五条按照"诚实守信,专业尽职""以义取利,珍惜声誉""稳健审慎,致力长远""守正创新,益国利民""依法合规,廉洁自律"的顺序进行阐述,与"五要五不"的顺序、内容保持一致。
  此外,此次修订依据行业特点补充了"专业尽职""珍惜声誉""致力长远""益国利民""廉洁自律"的对应要求。中证协表示,这在体例与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保持一致的基础上,尊重行业特点,形成了具有证券行业特色的道德准则以及针对证券从业人员的特定展业要求,引导从业人员珍惜职业声誉、恪守职业道德,推动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
  "五要五不"是指: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
  二是坚持整合凝练原《准则》的部分条款。为优化原《准则》各条款之间的逻辑关系,避免重复论述的情况, 本次修订对部分条款进行了内容合并与更新。比如,将原《准则》的"诚实守信,勤勉尽责"与"守正笃实,严谨专业"这两个条款整合为新条款"诚实守信,专业尽职"等。中证协称,在符合"五要五不"要求的前提下,新《准则》按照关联性原则进行整合,在保留原条款基本要义的同时, 凝练后的条款更为精简、准确。
  三是持续倡导尊重包容、共同发展的行业生态。修订稿的最后条款承继了原《准则》"尊重包容、共同发展"的主要内容,本条款与前述条款相衔接。前述五个条款以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为指导提出了思想理念与行为指引的规范,而本条款则注重打造证券行业良好的精神面貌,从行业生态、社会共同体的角度进行补充,进而推动证券行业与全社会的整体和谐、稳定发展。
  同时,修订稿对该条款进行补充与完善,在最后发出倡议"做有格局、有担当、令人尊重的从业人员",总结了《准则》作为从业人员行为指引的功能定位,引导行业从业人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据悉,原《准则》于2020年8月发布,发布以来对加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巩固行业文化建设成果,中证协组织修订了《准则》。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系统阐述了坚持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和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本质特征和主要内涵,为做好新时代金融工作明确了方向。2024年1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指出,要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做到"五要五不"。
  2024年3月,中国证监会在《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中提出,要校正行业机构定位,督促行业机构及从业人员大力弘扬和践行"五要五不"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为进一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引导证券从业人员珍惜职业声誉、恪守职业道德,有必要结合行业实际对《准则》进行修订。"中证协表示。
 
三部门发文促制造业企业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
 
  5月20日,工信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提升指南(试行)》(简称《指南》)。
  《指南》表示,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管理是制造业企业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全面规划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供应链环节中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的各种活动和过程。提升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以高起点部署供应链战略为引领,以保障循环畅通为底线,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路径进行布局。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的主体是企业,关键也在企业。制造业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增强现代供应链管理思维,瞄准发展趋势,对标对表不断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行业协会、招投标服务机构、供应链解决方案服务商、平台企业等要坚持服务导向,为企业供应链管理提供智力支持和系统解决方案。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交通运输、商务主管部门要不断完善政策保障和支撑环境,强化组织实施。
  《指南》提出,从加强企业供应链多维协同、实现企业供应链管理精益化、加快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健全企业绿色供应链体系、构建企业全球供应链网络、提升企业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等6个方向引导制造业企业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
  其中,在加强企业供应链多维协同上,《指南》提出积极构建高效协作组织、着力推进业务流程高效协同、全面促进要素资源共享共用、协同创新提升制造水平等具体措施。
  在加快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上,《指南》明确供应链数字化的主要内涵,提出制定有效的供应链数字化策略、加强供应链管理系统建设、提高供应链数字化运用能力等具体措施。
  《指南》引导社会机构从3个方面加强供应链管理服务支撑,一是强化咨询服务支撑,鼓励构建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信息库、产品库、专家库;二是强化标准服务支撑,鼓励加强标准宣贯、应用服务和实施效果评估;三是强化人才服务支撑,鼓励实现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供应链管理人才。
 
政策要闻
 
▲商务部、中信保公司要求用足用好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工具
 
  据悉,商务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近日联合印发《出口信用保险支持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指导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和中信保公司营业机构用足用好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工具,更大力度支持贸易高质量发展、贸易强国建设。
  为进一步发挥出口信用保险防风险、补损失、促融资、拓市场等作用,《通知》提出6方面约30项举措。
  具体来看,《通知》首先要求中信保公司各营业机构积极响应企业诉求,做好2024年度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相关工作,积极保障出口前风险,用好进口预付款保险,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
  其次,加大外贸供应链国际合作承保力度,完善跨境电商、海外仓专属产品服务,积极融入市场采购贸易、保税维修、外贸综服平台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
  发展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方面,《通知》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加快完善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创新发展政策,为出口信用保险支持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发展创造更加有利条件。结合服务贸易、数字贸易领域平台载体建设,深化保险业务对接合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服务贸易纳入地方统保平台和政银保合作平台予以支持。中信保公司各营业机构则要完善国际运输、广告、文化、维护维修等领域承保服务,探索将更多数据要素纳入承保评审,加强银保数据合作。
  《通知》还明确,要深化内贸险和出口险协同,拓展产业链承保范围,支持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深化"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发挥中长期险和海投险作用,保障标志性工程,优化简化业务手续,支持"小而美"项目,提供定制化风险解决方案,提升综合承保能力。
 
▲商务部发布《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备案和立项管理办法》
 
  据悉,商务部近日发布《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备案和立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于2024年7月1日起施行。
  《管理办法》明确,企业在与我政治外交关系较好、安全风险不高的国家和地区,承包不涉及多国利益的项目属于一般项目。企业承包一般项目应当在商务主管部门办理备案,并对备案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同时,《管理办法》指出,企业在与我无外交关系或者外交关系降级国家承包的项目、涉及多国利益的项目、存在高风险的项目,以及《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条例》规定的其他项目等属于特定项目。企业承包特定项目应当经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立项批准。
  《管理办法》规定,对合同额10亿美元以上的项目,在办理备案立项时,由商务部会同相关单位先开展会商,评估项目风险。
  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不断完善管理、服务、促进、保障措施,推动对外承包工程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国资改革
 
广东拟年底前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70%以上主体任务
 
  5月21日,广东省国资委召开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国有企业改革推进会。
  会议提出,要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完善国有企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坚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两端"发力,加快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活国有企业动力活力,不断增强企业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要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完善改革推进机制,加大政策指导、统筹协调和工作督导力度,推动改革穿透基层,着力挖掘具有代表性、示范性的典型改革经验,以典型示范带动改革深化,确保年底前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70%以上主体任务。
 
自主创新
 
北京发布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
 
  5月23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6年)》(简称《行动计划》)。
  《计划》提到,到2026年,医药健康产业总规模达到1.25万亿元(其中,医药工业营业收入达到24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每年100亿元以上。实现引领全球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5-8项,新增获批上市创新药10个、创新医疗器械30个;"三医"联动发展能级进一步提升,新建1-2家研究型医院;引进培育多层次专业人才1万人以上;市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撬动社会风险投资每年200亿元;高品质特色园区10家。产业承载力进一步提升,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医药健康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行动计划》共包括八个方面34项重点任务,将通过强化创新策源、加强临床研究、激发数据要素价值等任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医药健康产业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
  《行动计划》提出要强化创新策源,加快前沿技术成果转化。全力服务保障国家实验室建设,强化退行性疾病等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的研究突破。提升全国重点实验室创新引领和产业支撑作用。推动生命科学领域大科学装置建设运行并向全球开放共享。在医学转化研究、呼吸道传染病、基因存储应用、核糖核酸等领域,设立一批创新体制机制的研究机构。支持外资研发中心落地发展并融入北京创新体系。在细胞基因治疗、脑机接口、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领域部署"核爆点"专项,催生具有颠覆性、引领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支持医疗机构与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高校院所、企业合作,整合基础和临床研究优势,打造5-10个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研究基地,加快基础研究向临床转化速度。
  要加强临床研究,强化医研产协同。《行动计划》提出,提升临床研究质量。推进有条件的医院组建专职、兼职的临床科研队伍,完善考核机制,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发挥临床对产业支撑作用。优化临床机构启动临床试验项目的流程,将临床试验启动用时压缩至25周以内。推进医学伦理审查结果互认范围扩大到全市,并建立监测体系,提升互认效果。推动研究型医院按程序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支持研究型医院与完成备案的本市三甲医院合作,开展细胞治疗的早期临床研究。
  推动数字化赋能医药健康产业,激发数据要素价值。《行动计划》提出,建设全市共享的门急诊、住院、体检、科研等电子病历体系。推动标准化、信息化临床研究数据共享,明确数据脱敏标准,打通医院之间数据链接。推动检验结果、医疗影像在全市三级医院实现互联互通互认。推动医院开展医疗大数据的登记、评估、流通,拓展在创新研发端应用。建立面向全市开放、充分保护隐私的临床样本共享信息系统和资源质量评价体系。支持医疗大模型开发和落地应用,推进数字疗法、人工智能辅助治疗等产品的研发应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新药研发。
  为医药健康创新打造全流程服务体系,加快研发到应用进程。建立加速创新药械研发应用的全流程服务工作机制,在临床试验、注册上市、生产落地、入院应用等关键环节加强跟踪服务,及时解决问题,强化工作评估,提升服务水平。缩短药品进口检验时间,提高通关效率。加速创新药械入院应用,加强服务创新药申报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有关工作。引导市属医院将创新药加快入院应用,对纳入医保目录的药品本着"应配尽配"原则尽快入院。进一步推动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工作(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继续扩大试点范围,探索将非国家医保谈判药品纳入试点范围。
  此外,《行动计划》还在产业升级、助力企业发展、加强人才引进和构建产业集聚等方面部署重点任务。
 
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人民日报5月21日刊发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任晓刚撰写的文章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整合科技创新力量和优势资源,在科技前沿领域加快突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以科技现代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重大意义
  经过长期努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顽强奋斗,我国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整合科技创新力量和优势资源,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对于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把握科技创新规律、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需要。纵观当今世界主要科技强国,大都形成了较强的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资源调配能力。当前,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科技创新呈现交叉、融合、渗透、扩散的鲜明特征。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到各领域,带动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重大技术变革,新一代信息技术同机器人和智能制造技术相互融合步伐加快,科技创新链条更加灵巧,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更加快捷,产业更新换代不断加快。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是适应科技创新空前密集活跃、交叉融合趋势不断增强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克服科技创新资源分散、低效、重复的弊端,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抢占先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需要。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科技实力竞争,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需要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才能抢占科技创新的先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进而从根本上保障我国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从容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维护国家利益,确保我国现代化进程不被迟滞甚至打断。
  推动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需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当前,我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呈现增长较快、结构优化、质效向好的特征,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在资源配置、基础设施、科研平台、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创新生态、科技人才等方面夯实基础,有利于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充分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推动力、支撑力。
  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积极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系统布局和整体推进科技体制改革,通过破除体制性障碍、打通机制性梗阻、推进政策性创新,显著增强了各类主体创新动力,优化了创新要素配置,提升了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同时也要看到,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战略决策、要素配置、力量组合、区域协同、开放合作等多个方面,既要坚持“全国一盘棋”,也要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敢闯敢试、先行探索。北京是我国科技基础最为深厚、创新资源最为集聚、创新主体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北京“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优势,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近年来,北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过程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作出了积极探索。
  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强化战略谋划和总体布局,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加速创新要素聚集、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实现创新驱动系统能力整合。近年来,北京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将科研项目的设立、问题的凝练、研究团队的构建、科技资源的配置等各环节与国家战略、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统一起来,确保科技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行。同时,强化纵向联动、横向协同,推动各部门高效协同及政策衔接,强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牵引带动作用,发挥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平台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阵地作用,形成创新合力。
  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鼓励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主体融通创新,有利于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落地见效。近年来,北京从政策体系、体制机制、资金支持和人才支撑等方面构建起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工作体系,出台《北京市关于落实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实施意见》《北京市技术转移机构及技术经理人登记办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等,用一系列务实举措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的堵点。2023年,北京技术交易实现“双突破”,认定登记技术合同突破10万项、比上年增长12.1%,成交额突破8000亿元、比上年增长7.4%,科技成果转化迈向量质齐升新阶段。
  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三者在科技事业发展中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作用又相互促进。北京拥有丰富的教育、科技、人才资源,近年来推动高校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深入推进“破四唯”“立新标”,探索形成以创新价值、创新贡献等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办法;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和首都发展重大需求,全方位吸引集聚更多科技人才,充分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加快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涵养源头活水。
  进一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着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进一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需要在总结好、运用好相关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找准突破口、着力点,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科技创新的系统性越强,对制度机制的要求就越高。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有利于促进各类创新主体紧密合作、创新要素有序流动、创新生态持续优化,提升体系化能力和重点突破能力,增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此,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把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需求、代表国家水平的科技中坚力量,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的“压舱石”。要强化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关键领域和重点方向上发挥战略支撑引领作用和重大原始创新效能。同时,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加强协同联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进一步打通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为此,要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和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全球科技创新要素的汇聚地;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更好把科技力量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构建区域创新合作与交流平台;加强各区域间交流合作,围绕“京津研发、河北转化”强化京津冀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促进创新要素集聚水平的整体提升,建立特色化协同创新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推进科技创新必须具有全球视野,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要积极主动融入全球创新体系,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以持续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夯实国际合作基础,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节能减排
 
《生态保护补偿条例》6月1日起实施
 
  据悉,《生态保护补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今年6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生态保护补偿领域的法律法规。5月1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了《生态保护补偿条例》的有关情况。
  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郭兰峰介绍,《条例》共6章33节,内容包括财政纵向补偿、地区间横向补偿、市场机制补偿等。其中,财政纵向是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把一些重点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地纳入补偿范围;地区间横向补偿是指流域之间、区域之间的政府间补偿;市场机制补偿则明确提出了政府搭台、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补偿路径。
  郭兰峰表示,《条例》探索形成了"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流域治理新格局。有利于提升各地区的主体功能,相当于在区域合作方面开了个头,将来还会促进经济、社会公共服务等其他方面的合作。
  在现有的分类补偿方式基础上,《条例》明确国家加大补偿资金投入力度,逐步扩大补偿实施范围,合理提高补偿标准。明确各地可以结合实际,建立分类补偿机制,加大生态保护投入力度。也为不同地区之间开展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提供法律依据,有利于形成各级政府共同投入、流域上下游共抓保护的格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负责人王心同表示,《条例》提出了社会主体参与生态保护补偿的多种方式,其中既包括建立健全碳排放权、排污权、用水权、碳汇权益等交易机制,推动交易市场建设,也包括发展生态产业,建立可持续的发展惠益分享机制,还包括建立生态保护补偿基金,实行市场化运作等。
 
警惕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的言论陷阱
 
  光明日报5月21日刊发北京大学副校长、经济学院教授董志勇,北京大学欧盟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王祖依联合撰写的文章指出,近日,在西方舆论场上掀起一番关于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的论调,将中国向全世界提供物美价廉产品的行为污蔑为在海外倾销、扰乱全球价格和扭曲市场,并耸人听闻地抛出"中国新能源'过剩产能'正威胁其他国家产业发展、冲击世界经济"的谬论。这一说法不符合经济常识和客观事实,实际是对中国新能源产品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托词。这种将经贸问题泛政治化、泛安全化的言论,掩盖的是遏制打压中国产业发展的祸心,旨在为本国谋求更有利竞争地位和市场优势。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均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通过相互交换、取长补短,最终实现互利共赢。中国产业体系完备、人力资源丰富,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历经多年发展,最终生产出使全球受益和青睐的产品,通过公平竞争在全球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当之无愧。
  从全球范围看,优质的新能源产能非但不过剩,反而严重不足。根据国际能源署测算,2030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需求将达到820吉瓦,是2022年的约4倍,而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将达到4500万辆,是2022年的4.5倍。当前全球新能源产能非但没有"过剩",反而远远无法满足全球市场,各国对新能源产品的潜在需求巨大。我国高性价比产品的出口一直颇受海外市场青睐,其中,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更因兼具高科技与绿色的特质,顺应了全球消费者对环保和高效能源的需求,应当被视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利好。
  鼓噪"中国产能过剩论",暴露出美西方在国际经贸关系中的"双标"面目。从数量看,截至2023年,被美西方批评为"泛滥"的"新三样"仅占2023年中国出口总额的4.5%,中国制造商在欧洲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仅占8.2%的市场份额,且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仅占本国汽车出口总量的25%左右。德国生产的汽车80%都销往国外,因此成为所谓的"汽车强国"。美国的芯片特别是高端芯片,也有80%用于出口,更不必提大量出口的猪肉和农产品。从价格看,比亚迪等品牌的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的售价几乎两倍于国内,大众等品牌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售价也远低于其在欧洲市场上的售价。可见,中国品牌以及外国品牌在中国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其竞争优势是由全球市场需求结构和中国产业链优势等因素共同决定的,是市场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果。从财政补贴看,根据《通胀削减法》,美国将提供高达3690亿美元补贴,以支持电动汽车、关键矿物、清洁能源及发电设施的生产和投资,而配备来自中国、俄罗斯或伊朗部件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则无法享受这一政策。欧洲多国也从公司税收到个人购置等方面普遍对电动汽车产业实施补贴措施。此外,美国政府2022年通过的芯片法案拟拨出高达390亿美元的直接补贴,以及价值750亿美元的特别贷款和贷款担保,以支持或保护本国相关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妄称中国补贴造成产能过剩,另一方面却加大对本国有关产业的补贴力度,美国的做法是典型的"双标"。
  美西方在讨论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时,积极主张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而当中国企业在高科技绿色产业领域日渐崛起,为全球绿色发展贡献优质产能之时,又阻碍中国新能源产品的自由贸易。这种矛盾的做法不仅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也不符合自由贸易精神。中国出口的新能源产品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多元化的消费选择,更助力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活力的提升。来自中国企业的良性公平竞争不仅能够降低产品价格,更能促进行业创新,相关企业可以从分享各方拥有的先进技术中获益。同时,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显著的产业梯度差异与互补关系,中国的规模优势使得中国成为与发展中国家开展新能源产能合作的主要参与者、推动者。在西方国家对中国新能源产品出海感到不安之际,中国建在孟加拉国的光伏电站投入运营3年以来,为其实现减少碳排放超过5万吨,且中国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让各国企业充分享受中国大市场红利。
  事实上,当下美西方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自身的新能源企业竞争力与效率不足。中国之所以能成功输出"新三样",形成一批契合"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要求的产业集群布局,离不开中国制造业数十年来的积累与创新发展。中国体量巨大的消费市场和丰富多样的用车环境,也为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迭代升级提供了肥沃土壤。中国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是技术持续迭代创新、产供链体系完整、产业高度聚集以及市场充分竞争的自然结果,是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体现,绝非过剩产能的输出,也绝非依靠补贴才取得的市场竞争优势。美方强行实施保护主义,定会扭曲市场关系,必将毫无成效且会付出高昂代价。美国对中国已经具备产业优势的锂电池等行业加征关税,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美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制造成本,导致下游行业承担更高压力,极大拖慢西方电动汽车的转型进程,更会使自身的新能源行业发展"萎靡不振"。而且,一旦美欧将新能源领域视为又一个"零和博弈"的战场,必将损害全球供应链稳定与新兴产业的成长发展,最终会破坏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发展的共同努力。
  总之,在新能源技术进步推动全球供应链深度调整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新能源产能合作和交流日益密切,绝大部分与中国开展合作的国家绿色可持续发展诉求也愈发强烈。美西方需尽早摒弃霸权思维,放下保护主义,坚持公平竞争,以开放的心态拥抱创新与合作,作出符合各方利益的理性政策选择。让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受益于发展优质产能。各国唯有协作,才能构建真正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经贸合作环境,塑造更加密切深入的互联互通网络,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真正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专家论坛
 
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
  
光明日报5月21日刊发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李芳华撰写的文章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相继提出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进入新时代,随着世界逆全球化思潮抬头,我国外部环境的严峻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断提升。在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中,现有区域政策哪些要坚持、哪些应调整,成为事关全局的紧迫问题。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广西考察时都强调要建设好战略腹地,体现出党中央对“战略腹地”的聚焦和重视。
  国家战略腹地的发展站到了更高起点
  今年既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五周年,也是党中央对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作出重要部署五周年。经过五年的建设与发展,中西部地区在农业、能源和原材料等传统优势行业取得显著提升。更为重要的是,江海联运、新亚欧大陆桥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等现代化交通网络的建设,使得中部国内大通道与西部联通欧亚的区位优势不断增强,中西部地区在国内大循环和“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
  高水平的基础设施、有竞争力的生产成本以及日益强化的区位优势,使中西部地区成为外部冲击下国内企业转移生产的首选地。上市公司海外经营以及参控股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我国主要对美出口的上市企业,每年在中西部地区新设子公司的比例相较其他同类企业提高了5个百分点,相较之前的比例提高了两成;并且企业的对外依存度越高,中西部地区对企业的吸引力越强。相比之下,主要对美出口的上市企业同一时期在东南亚新增子公司的比例仅比其他同类企业增加了2.8个百分点,仅为向中西部新增比例的一半左右。这显示出在外部环境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我国战略腹地对微观市场主体具有强大吸引力。此外,上市公司的营收以及其他指标显示,企业加强在中西部地区的布局,能够显著提高自身的全要素生产率,且在外部冲击来临时具有显著的抗冲击效果。在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中,中西部地区可以发挥重要地位和作用,能够体现我国在区域发展方面全局一盘棋的战略主动。
  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是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重要内容
  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是抵御外部冲击实现高水平安全的稳定器。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外部需求可靠性降低,原有出口贸易的导向和比重都面临重大调整。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是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延续和加强,这一重要部署不仅能通过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多元化增强区域发展的韧性与安全性,而且在应对外部冲击时,能为市场主体提供有效的替代选择,从而减轻市场主体的潜在损失。因此,推动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强化战略腹地的稳定器作用,为高水平安全的构建提供坚实基础,是确保现代化事业不会错失机遇、不会被打断进程的关键所在。
  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国家战略腹地的建设,可以提升企业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的结构性调整动力。对东部地区而言,部分产业的迁出可以释放土地等要素空间,从而加速实现产业高端化。对中西部地区而言,通过国家战略腹地建设以提高对产业转移的承接能力,能够充分发挥自身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基础设施和能源资源等优势,提升存量资本的利用率和回报率,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在过去五年中,中西部城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相比东部沿海地区平均高出11.4%,且这一优势自2019年起逐年扩大。这既是企业投资空间布局调整在区域经济层面的宏观表现,也展示了新时代背景下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对经济发展的显著推动力。从整体来看,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能够促进经济活动的空间再配置,通过要素的高效流动和合理配置促进全国产业结构优化、产业能级提升和产业竞争力增强,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是促进国内大循环进入更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的重要抓手。国家战略腹地建设与国内大循环紧密联系,国家战略腹地的建设不仅有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升中西部地区对国内外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现代要素的吸引力,同时也能通过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扩大国内市场的有效需求,并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大进一步强化腹地区域对企业的吸引力,从而形成劳动者收入增长与企业赢利增加之间的良性循环,促使国内大循环的供给与需求进入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不断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国家战略腹地建设能够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国内大循环进入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有助于减少对外部需求的依赖,增强经济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多举措推进国家战略腹地建设
  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既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需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做好顶层设计和政策安排。
  深化区域性战略合作与跨区域协作,打通资本要素流动的卡点瓶颈。促进区域内的要素流动,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发展战略,构建和完善区域内不同地区间产业发展、市场建设和基础设施布局等方面的协调解决机制。对于跨区域的要素流动,进一步加强重大战略之间的协调对接,推动融合发展。具体来说,应深入开展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对口合作项目,推动两地在产业、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建设一批对口合作重点园区,通过政策支持和资源共享,促进要素的自由流动;以跨区域的政府合作为平台,打通要素流动的卡点瓶颈。
  搭建全国性的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人才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人才的跨区域流动也是制约企业向腹地区域投资的重要因素。政府应运用信息化手段建设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国内人才的有序自由流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探索创新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跨地区流转衔接的具体办法,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深化向西开放交流合作。中西部地区是“一带一路”的区位枢纽以及新亚欧大陆桥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关键节点,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区位优势极为明显。中西部地区不仅应大力推进“一带一路”以及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基础交通网络建设,还应着力打造国际物流和跨境产业合作网络。引入高水平、国际化的商业服务公司,鼓励并引导大型企业和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在相关国家率先建立海外仓等营销和服务体系。通过全方位增强枢纽功能,推动沿线地区开发开放,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与此同时,应积极打造对外开放平台和载体,完善沿边地区各类产业园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布局,推动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加强与国际组织、多边开发机构的合作,最大化借助国际资源和力量推动我国战略腹地区域发展。
  改善营商环境,增强“软基建”。尽管在过去二十年中,中西部地区的道路、电力等“硬基建”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在营商环境等“软基建”方面仍落后于东南沿海地区。为增强对市场主体的吸引力,并为企业的创新创业和投资扩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应集中力量改善营商环境等“软基建”的水平,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和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以营造一个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定向制定产业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发展。为了最大程度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为此类企业增加落地机会,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应对此类企业出台具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政策,以鼓励这些行业和企业向腹地区域投资和转移。同时,各地政府应加强与企业的沟通,通过企业座谈会、设立专门的企业服务窗口、开通线上咨询平台等方式,及时掌握企业的动态和诉求,了解企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需求,以精准设计出更具吸引力和实效性的政策措施。
 
胡拥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突出因地制宜
 
《经济日报》5月22日刊发国家信息中心未来产业和平台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胡拥军撰写的文章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成为各地各部门各类主体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法论。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突出“因地制宜”,关键要聚焦重点领域,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形成大胆闯、大胆试的发展氛围。
  产业布局上遵循“因地制宜”。在统筹做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的三篇文章中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发展新质生产力,一要把传统产业作为重要抓手,坚持让“老树发出新枝”。传统产业不能被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潜力巨大。因此,要积极推进“人工智能+”行动,以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为重点,开展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设备更新,以新设备为基础,不断培育和发展效率更高、质量更好、动能更足的新质生产力。二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阵地,坚持让“小树长成森林”。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第一批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应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龙头,可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孕育出一批万亿级的新型支柱产业。因此,要探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加快梯队培育,在全国产业基础好的地区遴选新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积极培育世界一流企业。三要把未来产业作为先手棋,坚持“耕地培土早春播”。从中长期来看,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到底要看育苗的土壤是否好、播下的种子是否多。培育未来产业不能用大水大肥漫灌的办法,而要鼓励地方探索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加快构建概念验证中心、小试中试基地、应用场景体系、科创资金体系等,为未来产业提供完善的孵化服务,梯次培育未来产业初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
  创新布局上遵循“因地制宜”。在统筹做好“‘从0到1’的原始创新、‘从1到100’的工程创新、‘从100到N’的应用创新”三类创新中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是立足于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开展“从0到1”的原始创新,围绕科技探索与技术源头供给,聚焦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核聚变、前沿新材料、深地深海等重点赛道,开展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让新质生产力在实验室萌芽。要以“十年磨一剑”的功夫,继续部署开展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建设一批大科学装置,并发动全社会力量将大科学装置最新重大成果不断用于实际。二是立足于发挥海量应用场景优势开展“从1到100”的工程创新,围绕技术熟化与产品转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细胞工程、新型储能、高性能复合材料、纳米制造等重点赛道,通过融合工程技术迭代熟化与应用场景建设,加快开发供需适配的未来产品与服务。要用好应用场景优势与工程师红利,整合优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开展重大科技成果的工程熟化,让重大科技成果在不同应用场景中就地转化。三是立足于发挥工业门类齐全的产业基础优势开展“从100到N”的应用创新,遴选部分技术趋于熟化、工艺相对完善、大规模产业化处于“临门一脚”态势的突破点集中发力,积极打造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生物制造、3D打印材料等标志性产品,让更多科技成果真正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要用好我国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优势,加快产业政策、监管模式、投融资体系创新,为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提供保障和支撑。
  空间布局上遵循“因地制宜”。在统筹做好“创新城市走在前列、重点区域挑起大梁、中西部地区发挥特色”的区域协同中发展新质生产力。不同地区科教资源、产业基础、应用场景存在较大的差异,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套用一个模子、不能搞齐步走,要注重在什么土壤播什么种子。一是北京、上海、杭州、武汉、西安等科教资源优势突出的创新城市要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排头兵。这些城市拥有国家实验室、大院大所、大科学装置等战略科技力量优势,需要整合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未来技术产业化的全流程要素资源,超前部署一批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颠覆性技术与创新平台。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布局打造若干全球技术策源地,需要鼓励北京、上海、杭州、武汉、西安等城市与国际友好城市结对开展科创合作。二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产业基础优势突出的重点区域要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这些重点区域是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的主要承载地,可通过链主企业、产业联盟等开展集成创新、应用创新,最大限度发挥“科学家+企业家”的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效应。发展新质生产力,要聚焦重点区域增强用地、用资、用能、用数等要素保障,推动重点区域形成资源共享、成果共用、平台共建、生态共融机制。三是广大中西部地区要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既要避免一哄而上抢风口,又要避免认为新质生产力高不可攀而不敢作为。中西部地区拥有传统优势产业与特色应用场景,需要聚焦细分赛道发力,着力培育一批单项冠军企业。
  企业布局上遵循“因地制宜”。在统筹做好“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企业协同中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摒弃一味地追求短期投资收益、铺摊子、赚快钱,既需要央企国企发挥顶梁柱作用,也需要民营企业释放活力,各自发挥优势、打好组合拳,新质生产力才能加快形成。一方面,央企国企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起到关键作用,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形成更多科技创新的标志性成果。另一方面,民营企业贡献了全社会70%的技术创新成果,涵盖了80%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90%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最具创新活力的生力军,要更好发挥其科技创新重要主体作用。总体来看,要因地制宜加快培育链主企业、骨干企业、初创企业等,发挥各类企业的创新优势,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水平,更好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中小企业
 
工信部组织开展2024年全国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
 
  据悉,工信部5月21日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全国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的通知》(简称《通知》)。
  《通知》指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动员各方力量支持服务中小企业,营造良好服务氛围和产业生态,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按照工信部等18部门关于开展2024年"一起益企"中小微企业服务行动有关要求,组织开展2024年全国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活动时间是2024年6月。
  《通知》称,根据2024年"一起益企"中小微企业服务行动要求,有关行业协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所属单位按照《2024年全国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清单》,从政策宣贯、市场拓展、引才育才、融资促进、出海服务、法律服务、科技成果赋智、质量标准品牌赋值、数字化赋能等9个方面开展服务活动。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加强与有关行业协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所属单位沟通对接,充分发挥各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协会/商会、市场专业服务机构等各类服务资源作用,强化优势互补、协同发力,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创新性、特色化中小企业服务活动。
 
经贸态势
 
中国对三家美国企业采取不可靠实体清单措施
 
  据悉,中国商务部5月20日发布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公告2024年第1号,决定将参与对台湾地区军售的美国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General Atomics Aeronautical Systems)、美国通用动力陆地系统公司(General Dynamics Land Systems)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并采取以下处理措施:禁止上述企业从事与中国有关的进出口活动;禁止上述企业在中国境内新增投资;禁止上述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入境;不批准并取消上述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在中国境内工作许可、停留或者居留资格。
  根据公告,2023年2月16日,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雷神导弹与防务公司(Raytheon Missiles & Defense)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并采取相关处理措施。中国商务部称,有证据显示,美国凯普拉格斯公司(Caplugs)规避《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等相关规定,将自中国采购的货物转移至不可靠实体清单中企业。公告指出,美国凯普拉格斯公司须尽快采取措施,确保自中国采购的相关货物、技术、服务等不向不可靠实体清单中的外国实体转移,并向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办公室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否则,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将依法依规对其采取相关措施。
 
中国对原产于欧盟等进口共聚聚甲醛反倾销调查
 
  5月19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关于对原产于欧盟、美国、台湾地区和日本的进口共聚聚甲醛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的公告》,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美国、台湾地区和日本的进口共聚聚甲醛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本次调查确定的倾销调查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产业损害调查期为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根据公告,此次反倾销调查的申请人包括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开封龙宇化工有限公司、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唐山中浩化工有限公司、中石油内蒙古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上述申请人在反倾销调查申请书中指出,申请调查产品的大量、低价倾销是造成中国大陆共聚聚甲醛产业实质损害的原因,申请调查产品的大量、低价倾销与中国大陆产业同类产品遭受的实质损害之间具有明显的关联关系。
 
中方将继续全面深入参与世贸组织改革
 
  据报道,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日前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届贸易部长会上表示,中方将继续全面深入参与世贸组织改革,推动其为解决全球性问题和挑战发挥更大作用。同时,他强调,APEC经济体应摒弃零和思维,不搞"脱钩断链",不建封闭排他的"小圈子",不采取扭曲市场措施。
  王受文指出,APEC经济体应带头落实好世贸组织第13届部长级会议授权和共识,特别是恢复两级审理的争端解决机制正常运转,促进投资便利化协定早日纳入世贸组织法律框架,推动渔业补贴、电子商务、贸易与环境等议题取得积极进展。中方将继续全面深入参与世贸组织改革,推动其为解决全球性问题和挑战发挥更大作用。
  王受文表示,要坚定将亚太自贸区建设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渠道,坚守APEC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核心价值,推动区域内各类贸易安排保持开放包容、协同发展,不断为亚太自贸区积累条件。同时,APEC经济体要加强政策衔接和协调,深化贸易单证数字化、标准互认、跨境电商、供应链互联互通等领域务实合作和规则探索,提升区域贸易便利化水平,让各经济体共享区域经济发展红利。
  王受文强调,近年来,个别经济体频频采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措施,滥用国家安全例外,通过行政和立法手段打压别国企业,严重背离市场规律,既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也与亚太自贸区的精神背道而驰。APEC经济体应摒弃零和思维,不搞"脱钩断链",不建封闭排他的"小圈子",不采取扭曲市场措施。
 
美国公布对华新一轮关税细则
 
  5月22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公布了对华新一轮301关税的草拟细则,将此前公布的拟加征关税的产品大类进一步细化到具体的产品名称及海关编号,其中,钢铝、电动汽车和电动汽车锂电池等产品的关税加征将在8月1日生效。
  具体来看,钢铁和铝产品的301关税税率从0-7.5%提高到25%,包括铁和非合金钢锭、不锈钢和铝合金等;电动汽车的关税将从25%升至100%;船岸龙门起重机的关税税率将从0%提高到25%;光伏电池(无论是否组装成组件)的关税税率将从25%提高到50%;N95口罩、非一次性纺织品口罩和非N95的呼吸器的关税税率将从0-7.5%提高到25%;锂离子电动汽车电池的关税税率将从7.5%提高到25%;某些其他关键矿产的关税税率将从0%提高到25%,包括钴、铝、锌、铬、钨精矿和铁镍合金等;注射器和针头的关税税率将从0%提高到50%。上述产品将从2024年8月1日起加征关税。
 
美前财长顾问称对华加征关税只会"弄巧成拙"
 
  据报道,美国前财政部长顾问史蒂文·拉特纳日前在《纽约时报》发表评论文章说,美国政府当下在国际贸易中顽固地使用加征关税等保护主义措施,只会推高国内物价、限制消费者选择,并危及美国和全球经济增长。拉特纳曾在奥巴马政府担任美国财政部长顾问。
  他在文章中表示,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等产品加征关税,主要目的是为讨好选民,而不是出于经济考量。由于美国民众对经济状况不满意,政客需要找"替罪羊"。
  拉特纳表示,关税会带来物价上涨,并导致失业人数增加而不是减少。文章援引美国高盛集团的一项研究指出,从2018年到2020年,美国关税目标商品价格上涨约4%,而非关税目标商品价格下降1%。这些价格上涨几乎全部由美国公司和消费者"埋单"。此外,美国税务基金会分析显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导致美国流失16.6万个工作岗位。
  文章回顾了美国历史上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案例。拉特纳发现,历史上被宣传为保护工人、农民利益的加征关税等保护主义手段往往会引发全球保护主义浪潮,加剧经济萧条局面,重挫全球贸易。相反,自由贸易带来的关税大幅下降,往往给美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带来更便宜、更优质的商品,有助于推动强劲的经济增长。
  "每位经济学入门学生都会学习有200多年历史的比较优势理论,通过生产本国最高效的产品,然后与他国进行贸易,每个国家都可以变得更好。"拉特纳说,历史证明,美国政府应该消除而不是增加贸易壁垒,应该让世界贸易组织发挥作用,而不是阻碍其正常运转。
 
土耳其对华铰接链反倾销案启动反规避调查
 
  5月21日,土耳其贸易部发布第2024/19号公告,应土耳其企业AyzinZincirSan.veTic.Ltd.?ti.申请,对原产于中国的铰接链启动反规避调查,审查原产于中国的涉案产品是否经由欧盟(西班牙除外)转口至土耳其以规避反倾销税。
  涉案产品的土耳其税号为7315.11.90.00.11、7315.11.90.00.19、7315.12.00.00.11、7315.12.00.00.19、7315.19.00.00.00。
2009年7月25日,土耳其对原产于中国的铰接链启动反倾销调查。2010年5月23日,土耳其对该案作出肯定性终裁,开始对涉案产品征收1200美元/吨的反倾销税(参见土耳其第2010/13号公告)。此后,土耳其先后进行了两次日落复审,分别于2016年6月19日和2022年5月13日,两次作出肯定性裁决并延长了征税期限。
 
俄罗斯决定临时恢复汽油出口
 
  据报道,俄罗斯政府5月20日宣布,决定暂停早些时候出台的汽油出口禁令。
  俄政府决定,自即日起至6月30日允许燃料生产商出口汽油,7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将继续禁止汽油出口。作出这一决定缘于俄国内市场燃料供应充足,以及防止部分炼油厂因库存过剩而减少炼油量等。
  俄罗斯今年2月底出台法令,规定3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禁止汽油出口,以在国内需求增加时保持市场稳定。该禁令不适用于国际政府间协议(包括俄罗斯与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的协议)规定的供应、公民个人使用的燃料,以及为提供国际人道主义援助而出口的燃料。
 
投资视点
 
山东推出20条举措进一步促进消费持续向好
 
  5月20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消费持续向好的意见》,聚焦更大力度优化消费供给、更广思路升级消费载体、更实措施挖掘消费潜力等方面推出20条举措,进一步激发消费潜能,扩大消费需求。到2025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稳定增长,消费对全省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
  《意见》提出,山东省将全力推动汽车、家电和家装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在汽车以旧换新领域,统筹相关资金,支持汽车报废更新,鼓励有条件的市开展汽车置换更新。在家电以旧换新领域,加大绿色低碳智能家电供给,省财政安排资金,根据各市2024年废旧家电回收量同比增长情况和限额以上家电零售额增量贡献等给予奖励。在家装厨卫"焕新"领域,通过政府支持、企业让利等多种方式,鼓励有条件的市支持居民开展旧房装修、局部改造和适老化改造。
  "这些政策的目的在于让居民对汽车、家电和家装消费品的潜在需求转变为现实需求。"省商务厅消费促进处负责人介绍,目前山东省已全面摸清全省汽车、家电和家装消费品的底数情况,本次出台的《意见》根据山东省现存汽车、家电消费品情况以及当前的新消费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大报废换新支持力度、加大绿色低碳智能家电供给以及丰富促销场景等措施,来营造全省消费品以旧换新浓厚氛围。
  在优化消费供给方面,山东省提出通过深入推进"好品山东"直播计划,加力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老年用品产业标准体系等手段,创新提升互联网与科技消费、文旅与冰雪消费、家政与社区服务消费、银发与年轻一代消费等多种消费形式。
  升级消费载体方面,《意见》提出,山东省将放大"好客山东"吸引力,打响"沿着黄河遇见海""好品山东 商行天下""齐鲁农超"等文旅和促消费品牌;支持济南市、青岛市对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北方消费中心和重要国际消费目的地,其他市发展区域消费中心节点城市和地方特色消费中心;引进知名零售企业在全省选址建设会员店、超级MALL、社区店等新型零售业态,不断提升商超商圈水平。同时,鼓励企业建立消费者体验中心、在线设计中心等,推动适老化家电家具、生活服务机器人等新产品研发推广,进一步丰富全省消费场景。
  挖掘消费潜力方面,《意见》提出,山东省将统筹联合金融机构、电商平台、各类企业打造线上线下消费场景,推出财政、金融、平台、厂家、商家优惠叠加促销政策,形成生产端、流通端、消费端同频共振的规模效应;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打造4个以上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50个以上农产品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建强农村流通体系;大力发展"互联网+回收"模式,探索建立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信息智慧服务体系,推动全省循环利用体系建设。
  《意见》明确,山东省将加大消费奖补力度,统筹商贸发展类资金,对各市开展促消费工作给予支持。还将依托省内媒体,加强政策宣传和活动推广,联动中央媒体、省外重点媒体以及商业平台、门户网站,形成"全省一盘棋、全国一张网"促消费宣传体系,提升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七部门联合推动"山西制造"设备更新提质
 
  日前,山西省工信厅等7部门联合印发《山西省制造业领域设备更新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围绕实施设备更新、重点设备和产品供给两大行动,系统部署19项任务。
  《方案》要求:到2027年,全省制造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重点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退出、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创新产品加快推广应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高。
  全省将深入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抓手,以先进设备升级、数智深度赋能、绿色装备推广、本质安全提升为重点,实施设备更新行动;以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需求为牵引,聚焦重点领域设备供给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产品,实施重点设备和产品供给行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支撑。
  设备更新行动以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为目标,推动制造业领域设备更新,引导企业淘汰落后设备、使用先进设备,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绿色低碳发展能级和本质安全水平。《方案》明确,聚焦钢铁、焦化、有色、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对标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有序推进技术工艺升级,大力推动烧结烟气内循环、干熄焦、低品位余热利用、焦炉自动加热等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针对数据中心、机械、造纸、纺织、电子等行业主要用能环节和设备,推广应用关键共性节能降碳技术装备,鼓励企业加强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等。
  重点设备和产品供给行动中,山西省将加强供需对接和精准推介,推动生产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设备产品质量,为大规模设备更新提供充足优质设备产品供给。《方案》提出,在汽车供给方面,发挥山西省能源转化优势和公路运力优势,推动甲醇重卡、燃料电池重卡等节能与新能源载重货车规模化生产,丰富产品谱系、提高产量规模,为全国公路货运车辆替代更新提供解决方案。提高纯电动乘用车市场占有率,推动纯电乘用车抢占高中低端车型市场,箱式物流车服务农村地区以旧换新。
 
浙江出台三十条措施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为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强省,浙江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推动浙江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十条措施》,提出打造全球新兴产业科创高地、全球现代物流发展高地、全球数字贸易高地、全国品质生活高地等"六大高地"的三十条措施。
  如何打造全球新兴产业科创高地?浙江提出:到2027年,力争全社会研发与试验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3.4%,全省规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超1.6万亿元,力争进入全国第一梯队。具体举措如,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双百千万"专项行动,深化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支持龙头企业牵头搭建人工智能协同创新平台,向行业企业提供算力、算法、模型等产品服务,在制造、科研、金融、电子商务、交通等领域,形成一批垂直应用场景等。
  如何打造全球现代物流发展高地?浙江提出:到2027年,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降至13%左右,争创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打造全国物流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省之一。具体举措如,强化大宗散货和中长距离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大力发展低空经济,加快布局无人机、通用飞机等高端航空服务业,打造现代化航空产业集群,到2027年基本建成高水平民航强省等。
  如何打造全球数字贸易高地?浙江提出:到2027年,全省数字贸易进出口额达到1300亿美元,跨境电商出口占全国比重稳中有进。具体举措如,支持直播电商提质升级,新增直播企业3000家,培育"绿色直播间"1000个,培训互联网营销师等专业人才3000名以上,累计打造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3000家;支持杭州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高效完成97项改革试点任务等。
  如何打造全国现代金融服务高地?浙江提出:统筹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文章",探索民间金融改革,大力发展开放金融和海洋金融,推动金融业平稳合理增长等。具体举措如,力争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普惠小微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用好国家普惠小微贷款标准单户授信扩大到2000万元支持政策;加快推进银行卡、外币兑换、现金、移动支付等受理环境建设,为外籍来华人员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支付服务保障等。
  如何打造全国高端商务服务高地?浙江提出:到2027年,总部经济发展能级和集聚辐射能力明显提升,总部数量累计增长20%。具体举措如,培育1000家左右服务业领军企业;每年新增省级工业设计中心50家以上等。
  如何打造全国品质生活高地?浙江提出:取消不合理消费限制,到2027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持续提升。具体举措如,实施汽车以旧换新专项行动,对汽车以旧换新给予相应补贴,合理确定汽车贷款首付比例、贷款期限和信贷额度,到2027年全省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50%以上;积极引进和办好国内外高级别赛事,培育打造"江河湖海"系列赛事,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精品赛事等。
 
杭州发布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日前,《杭州市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正式印发,13项重点任务聚焦汽车、电动自行车、家电、家装厨卫等领域,着力形成更新换代的内生动力和规模效应,持续推动杭州市消费提质扩容。
  《行动方案》对大众最关心的优惠政策等问题进行明确。比如,汽车、电动自行车领域,鼓励区、县(市)因地制宜制定支持政策,对消费者将个人名下非标电动自行车报废淘汰并置换全新的新国标电动自行车予以10%补贴,最高不超过250元;家电领域,对个人消费者在参与政策实施的家电销售企业购买达到一级能效且具有统一的国标13位商品编码的家电予以补贴,可按照成交价格的10%左右享受立减补贴,单次补贴最高不超过1000元;家装厨卫领域,鼓励区、县(市)对居民购买智能安防、智能照明、智能马桶、智能睡眠、智能康养等智能家居产品给予补贴。
  在承接国家、省级相关重点任务要求的基础上,《行动方案》尤为重视回收体系建设,激发消费者以旧换新的积极性。比如,《行动方案》鼓励企业利用数字化平台开展网上回收、免费拖车、注销登记等便利化服务,提倡"差异化收车,一车一价";将废旧家电等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纳入"小修小补"便民地图,发展"互联网+上门回收""以车代库"等新型回收模式;鼓励街道、社区和居民小区设置"家装便民服务点",提供家具临时存放、家装市场信息咨询等服务。
  《行动方案》综合运用市场引导与政策激励,除了用好财政、金融等工具,还注重要素保障,打通制约消费的堵点卡点。比如,每年组织开展汽车、家电以旧换新等系列活动不少于10场,支持全国性电商平台、龙头企业开展以旧换新杭州专场活动,推动产供销、上下游、政银企、线上线下协同联动。
  根据《行动方案》,杭州力争到2027年,新能源汽车年销售量达30万辆,报废汽车回收量3万辆以上,二手车交易量30万辆以上;家电年销售额较2023年增长20%,累计建成45个再生资源集中分拣处理中心。
 
台州发布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据悉,浙江省台州市政府近期发布《台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8年)》(下称:方案)。根据方案,到2026年,台州市低空经济产业规模突破150亿元;到2028年,台州市招引标志性项目10个,低空经济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主导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方案同时显示,台州市围绕物流配送、应急救援、城市管理和文旅运动等领域,到2026年,完成打造1个示范应用场景;到2028年,累计打造3个示范应用场景,计划设10条以上无人机航线,开通2条通用航空短途运输航线。
  台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颜传华介绍,台州低空经济发展主要包括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应用场景的拓展、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能力提升和试点示范引领等方面。"比如我们计划打造台州湾新区-大陈岛低空无人机物流航线,进一步便利市民的生活。同时,围绕研学、旅游、运动、体验等,探索构建低空消费新场景,进一步丰富市民的生活。"颜传华说。
  通用航空是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台州将航空航天作为支柱型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打造,先后引进航天十一院、北方工业、北航、吉利等一批重点企业,有效推动上下游协同贯通,实现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台州湾新区是台州空天产业的主板块,已形成"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和台州无人机航空小镇两个体系。据介绍,未来5年,台州将以台州湾新区为引擎,协同当地有发展基础的区域,以无人机、通用航空和商业卫星为主攻方向,全方位创新、全链条培育、全过程服务,培育低空制造产业集群(基地),打造全国领先的低空产业创新策源地、全国先进的无人机产业高地、长三角陆海联动的低空经济服务示范区。
  "下阶段,我们将出台《台州市低空经济发展规划(2025-2035)》,加强规划引领;充分发挥财政专项资金的作用,探索组建台州低空经济产业基金;抢抓上级政策红利,推动低空经济发展。"颜传华表示。
 
苏州拟到2027年工业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约30%
 
  近日,《苏州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正式发布实施,提出到2027年工业、建筑、交通、农业、科教、能源、环境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30%左右。
  根据《实施方案》,苏州将深入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进一步释放投资消费潜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其中设备更新行动涉及制造业设备、能源和环保领域设备、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农业农村装备设备、教育文旅医疗设备等六大领域。为推进制造业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苏州提出实施制造业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在省级财政对制造业相关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项目给予贴息1个百分点基础上,研究苏州市再给予1个百分点贴息。
  此外,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涉及汽车、电动自行车、家电产品、家装消费品等领域。汽车以旧换新提出将把充(换)电设施用地纳入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范围,鼓励对充(换)电设施给予建设运营补助,到2027年新能源车桩比达到1.9:1,新车销量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达到50%以上。
 
深圳发布20条措施进一步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资
 
  5月21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深圳市进一步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资实施办法》(简称《实施办法》),从推动重点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投资运营便利化水平、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完善外商投资促进机制等五个方面提出20条具体措施,更大力度推进深圳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建设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在推动重点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实施办法》提出了加快先进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打造国际研发创新高地、支持外商投资生物医药领域、加快现代服务业扩大开放、拓宽吸引外资渠道等5条措施。其中,明确提出支持全球知名制造业龙头企业将总部基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关键环节落地深圳,鼓励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在深圳设立研发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引进国际资本,做大做强金融业,促进信息技术提速发展、提升专业服务能级,探索在前海开展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鼓励外国投资者通过并购、跨境人民币出资、股权出资、分配利润再投资等方式在深圳市投资。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实施办法》明确提出,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和标准制定,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内外资企业生产的符合标准的产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确保外商投资企业平等享受支持政策,建立健全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协调工作机制,加快建设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深圳市涉外涉港澳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
  在提高投资运营便利化水平方面,《实施办法》提出了全面优化外籍人才服务体系、探索便利化的数据跨境流动安全管理机制、进一步便利跨境贸易投资、加大外商投资企业服务力度等4条具体措施。其中明确,深圳将围绕金融、科研、信用、贸易等重点领域数据跨境需求,探索建立可自由流动的一般数据清单;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参与本外币一体化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业务和外债便利化等试点,深入实施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政策试点。
  在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方面,深圳拿出"真金白银"重奖外资企业和项目。《实施办法》明确提出,加大制造业外资项目支持,对2023年至2027年间,年新增实际外资金额合计达5000万美元及以上的制造业企业予以奖励,单个企业年度最高奖励人民币5000万元,累计最高奖励人民币1.5亿元。同时,对2023年至2027年间,年新增实际外资金额合计达5000万美元及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不含金融业、房地产业企业)予以奖励,单个企业年度最高奖励人民币2000万元,累计最高奖励人民币8000万元;经认定的广东省外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深圳市跨国公司总部企业,年新增实际外资金额合计达1000万美元及以上的(不含金融业、房地产业企业),每家给予一次性500万元奖励。
  在完善外商投资促进机制方面,《实施办法》提出要健全引资工作机制,加快建立多元化外商投资促进工作体系,推动形成政府、引资机构、商协会、中介机构、产业链龙头企业等多方参与、灵活高效的外商投资促进协调联动机制;完善重大和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联动协调机制,为项目提供用地、用能、用人等各类要素便利服务支持,积极争取更多外商投资项目列入国家重大项目或专班项目清单。
 
广东发布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据悉,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5月22日发布《广东省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低空经济是指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在低空空域内的各类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经济形态。发展低空经济对于激活立体空间资源、提供高效公共服务、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催生跨界融合新生态、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方案》提出了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即到2026年,低空管理机制运转顺畅、基础设施基本完备、应用场景加快拓展、创新能力国际领先、产业规模不断突破,推动形成低空制造和服务融合、应用和产业互促的发展格局,打造世界领先的低空经济产业高地。具体来说,一是管理机制运转顺畅。"军地民"三方协同管理机制基本建立,在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低空飞行服务保障等方面构建起各方分工明确、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二是基础设施基本完备。建设一批通用机场和起降场、起降点,基本建成安全高效、互联互通的地面基础设施网络,核心区域低空智联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三是产业规模稳步增长。低空经济规模超过3000亿元,基本形成广州、深圳、珠海三核联动、多点支撑、成片发展的低空经济产业格局,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四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布局一批省级创新平台,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1-2家。攻克一批低空领域关键卡脖子技术,基本实现低空产业链自主可控。五是应用规模不断拓展。全省通用飞机飞行达到15万小时,无人机飞行达到350万小时。在城市空中交通、低空物流、全空间无人体系等试点示范取得积极进展。
  《方案》提出强化金融服务支撑。通过政府投资基金等方式支持低空产业发展,探索通过市场化方式组建专项基金,引导更多资金投向低空经济重点领域。引导天使投资机构对初创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支持重点企业通过境内外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支持头部企业以市场化方式实施并购重组,推进行业整合升级。支持发展通用航空装备融资租赁服务,探索构建科技保险服务机制。积极争取国家相关资金支持,多渠道助力企业和项目创新发展。
  《方案》提出,成立广东省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由省领导任召集人,加强对全省低空经济发展统筹协调,推进低空经济重大项目建设,强化工作任务督导。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承担专班日常工作,负责协调联系军民航管理部门,各相关单位和地市派员参加专班办公室工作。组建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省低空综合服务中心),在省工作专班领导下,承担低空空域管理协同运行和低空飞行管理服务统筹工作,运营管理省级低空飞行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负责统筹全省城际间低空基础设施投资、运营和管理,统筹全省通航飞行的通信、导航、监视设施的建设运营等。
 
江西15条财政措施推动产业链现代化
 
  近日,江西省财政厅印发《关于大力支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若干财政措施的通知》,从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加强财政金融政策联动、强化产业创新与人才支撑、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等四个方面提出15条财政措施,切实提升财政服务产业发展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2023年7月,江西制定发布产业链现代化"1269"行动计划,提出到2026年,力争电子信息、有色金属、装备制造、新能源、石化化工、建材、钢铁、航空、食品、纺织服装、医药、现代家具等12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着力打造电子信息、铜基新材料、锂电和光伏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集群。
  今年,江西省级预算将增加安排工业发展专项资金7亿元,新增安排3亿元设立稳链强链补链奖补资金,省级预算对工信领域的直接投入较上年增加10亿元、增幅100%,资金总量达20.28亿元。同时,江西还安排9.7亿元支持围绕"1269"行动计划组建产业链发展基金,引进重大项目,扶持重点产业发展。
  在加强财政金融政策联动方面,该省充分发挥"财园信贷通"作用,同等条件下优先将重点产业链企业纳入"白名单"推荐,鼓励引导合作银行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实行更加优惠的贷款利率。
 
内蒙古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
 
  据悉,为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工信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国家税务总局内蒙古自治区税务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内蒙古监管局等七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明确,到2027年全区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5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呼包鄂三市和一、二类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重点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退出、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创新产品加快推广应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高。
  为完成上述目标,《实施方案》部署了4个方面12项重点任务。在推动先进设备更新方面,将在加快落后低效设备替代、更新升级高端先进设备、更新升级试验检测设备方面着力;在推动数字化转型方面,将在实施工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推广应用智能制造装备、筑牢数字基础设施底座等方面着力;在推动绿色装备推广方面,将在加快生产设备绿色化改造、推动重点用能设备能效升级、加快应用固废处理和节水设备等方面着力;在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方面,将在推动化工行业老旧装置安全改造、提升民爆行业本质安全水平、推广应用先进适用安全装备等方面着力。
 
联合国上调今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
 
  据报道,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5月16日发布《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年中更新报告,对世界经济增长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将2024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从年初预测的2.4%上调至2.7%。
  报告预计,2024年发达经济体将增长1.6%,高于年初预测的1.3%;发展中经济体将增长4.1%,略高于年初预测的4.0%;最不发达经济体将增长4.8%,低于年初预测的5.0%。2025年世界经济将增长2.8%,高于此前预测的2.7%。
  报告还预计,2024年世界货物和服务贸易将增长3.2%,高于年初预测的2.4%。
  报告认为,利率长期居高不下、债务困境、地缘政治紧张以及气候危机加剧,都将对世界经济增长构成挑战。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形势尤其严峻。未来几年,世界经济平均增速将低于2010年至2019年3.2%的平均水平。
 
国际能源署称关键矿产未来仍面临供应紧张
 
  据悉,国际能源署5月17日发布报告说,去年全球部分关键矿产价格大幅回落,但未来供应紧张风险依然存在,仍需增加投资支持。
  国际能源署的这份报告更新了该机构去年发布的首份相关报告的内容,同时提供了对锂、铜、镍、钴、石墨和稀土等能源转型关键矿产供应和需求的中长期展望。
  报告说,在经历了两年强劲上涨之后,关键矿产价格在2023年大幅回落至新冠疫情前的水平。其中,用于制造电池的矿物材料价格下降尤其明显,锂价格下降75%,钴、镍和石墨价格下降了30%至45%。在需求增长强劲的背景下,关键矿产价格下降主要原因是全球供应强劲增长。
  报告指出,今天供应充足的市场并不意味着未来也将如此。在清洁能源技术加速发展背景下,对关键矿产的需求将持续强劲增长。若要达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到2040年,能源转型关键矿产的市场总规模将增长一倍以上,达到7700亿美元。
  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表示,确保安全和可持续的关键矿产供应对于清洁能源转型至关重要。世界对太阳能电池板、电动汽车和电池等需求快速增长,如果没有可靠和不断扩大的关键矿产供应,就无法满足这些需求。
 
美国经济走势呈现“树丫”状
 
据悉,经济学教授、西方经济学博士生导师任寿根5月21日在证券时报发表文章指出,经济走势呈“树丫”状的意思是,在不同政策的作用力下,一国经济呈现两种完全不同的结局,类似于“树丫”状。美联储2024年要么采取不加息也不降息的政策,要么采取降息政策,这两种不同的政策取向导致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实际上,美国在是否降息的问题上已经表现出摇摆不定。如果通胀问题控制住了,美国断然会降息,至于降幅多大、降多少次,要视股市、楼市以及总体经济的表现而定。因为,如果不降息,美国政府的债务负担以及股市楼市泡沫过大的问题就会显现出来。但是,如果美国的通胀又起来了,那美国的货币政策就左右为难了,降息的话,会加剧通胀。归根结底,美国经济未来表现如何,关键还是要看通胀率。2024年3月美国CPI同比上涨3.5%,高于市场各方预期。
  美国GDP占全球的比重已超过25%,美国经济走势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大。要密切关注美国经济的走向。国际上关于美国经济的走势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美国经济将再次进入类似于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期。持这种观点的较多,理由有三条。其一,美国以楼市、股市为代表的泡沫经济的泡沫长期在高位,在边际力的作用下,未来上涨的空间以及动力有限;其二,美国推行逆全球化政策,对其实体经济不利;其三,国际石油价格和有色金属价格上涨,将推高美国的通胀率。2024年黄金价格、比特币价格屡创历史新高与这种观点或这种预期密切相关。第二种观点认为,美国经济将表现强劲,理由也有三条。其一,从目前的情况看,美国的失业率为3.7%左右,这个关键经济指标表现好;其二,美国通过把握第四次技术革命的机会,获取刺激经济的创新动力;其三,美国不利的经济环境逐步改善。
  但我认为,上述两种观点均难以成立。
  美国经济不会再现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20世纪70年代滞胀的一个核心原因是石油危机,而现在出现石油危机的概率极低。与20世纪70年代不同的是,目前美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美国已发明页岩油开采技术;美国已有大量石油储备;美国正在推动第四次技术革命,推动新能源革命,新能源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石油的需求;等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美国的房价和房租上升,美国的食品价格上涨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在边际力的作用下,难以对美国的通胀问题构成持续性的威胁,至于其他导致美国通胀率上升的因素不会持续发生作用,会逐步消失。
  美国经济也难以实现强劲增长。一方面,美国以楼市、股市为代表的泡沫经济的泡沫非常大,房价自2019年至2023年上涨超过了40%,科技股的股价涨幅过大,在边际力的作用下,未来继续大幅上涨的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在实体经济方面,尽管人工智能发展的势头较好,但由于实施科技战,人工智能对整个美国经济发展贡献的能力有限,而且人工智能的发展也有一个过程,从各种相关新技术的发明到实际应用都需要时间。美国2024年第一季度GDP按年率计算只增长了1.6%,道琼斯指数等表现出“横盘”状态。
  我的观点是,美国经济走势呈现“树丫”状,即若美国今年选择不降息,则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的概率非常高;若美国今年选择连续多次降息,则不会爆发经济危机,而是呈现L型态势。
  若美国今年选择不加息也不降息(即维持利率不变),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的概率就比较大。理由如下:
  其一,美国泡沫经济的泡沫巨大。所有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都是泡沫经济的泡沫过大。美国道琼斯指数与标普500指数创历史新高。美国华尔街“七姐妹”(英伟达、微软、苹果、谷歌、特斯拉、亚马逊、Meta)市值规模是全球第四大股市日本股市的两倍,涨幅巨大。美国房价已达到一个高位。美国泡沫经济的“泡沫”已经比较大了。
  其二,历史经验表明,美国在连续加息继而停止加息之后,金融危机反而会爆发。世界金融史上有一个悬案,即在泡沫经济泡沫非常大的情况下,在多次加息过程中,楼市、股市会反常性地出现繁荣状态,而停止加息之后,反而会爆发金融危机。美国自2022年至2023年进行了多达11次的加息,联邦基准利率达到了5%至5.25%,房贷利率已达到8%以上。历史经验表明,在泡沫经济泡沫非常大的情况下,美国在连续加息期间没有爆发金融危机,但一旦停止加息,反而爆发了金融危机。这其中的逻辑在于,由于美国经济实力的存在,美国加息之后,在利率差和汇率差的驱使下,全球资本流向美国,从而进一步推高美国楼市、股市泡沫。这一点即使将时间倒回到1920年这个时间也得到证实。美国2022年至2023年的这轮加息,也产生了这种“引力波”效果,在利率差和汇率差的驱使下,全球资金再次涌向美国,所以本应是利空的加息政策,反而成了“利好”,推高了美国的房价股价。如果2024年停止加息,利率差、汇率差效应逐渐消失,全球流入美国的增量资金会递减,则美国泡沫经济的大泡沫面临破灭的巨大风险,美国可能爆发金融危机。
  其三,美国政府债务风险巨大。到2023年年底,美国联邦政府的赤字率为8.8%,政府债务率为97%,而马约规定的警戒线分别为3%、60%。到2023年年底美国联邦政府债务总额为26.2万亿美元。这至少带来三个问题。第一个为政府赤字率过高,将推高通胀率;第二个为美国政府的高债务率本身构成金融危机的高风险因子或成为政府财政危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第三个为政府示范效应丧失或大打折扣。按照模仿经济学的解释,当泡沫经济的泡沫突然破裂时,投资者的预期力变为负向,投资需求会降低,此时,需要政府成为扩大投资的“示范者”,引导私人投资者模仿,也扩大投资,从而避免经济的进一步恶化。但政府成为投资的“示范者”以及增强示范力,需要足够的财力,而美国联邦政府目前债台高筑,当泡沫经济的泡沫突然破裂时,没有足够的财力充当“示范者”来扩大投资。
  其四,消费力边际递减,制约美国经济的发展。在2020年上半年美国部分金融机构出现危机之后,美国政府采取激进的刺激政策,鼓励居民消费,但这种消费力正在呈现边际递减的情形。
  还有一种可能是,美国在2024年继续选择加息,那样美国经济未来面临的问题会更加严重,泡沫经济破裂造成的冲击会更大,尽管在此种背景下美国泡沫经济泡沫的破裂可能会延后。
  如果美国选择降息,美国经济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将呈现L型态势。降息可以减轻楼市和股市中投资者的利息负担,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泡沫经济的泡沫突然破裂,这样,金融危机不会爆发的概率高。但由于美国泡沫经济的泡沫累积过大,需要相当一段时期消化,这就抑制了经济的快速上升。据此判断,若美国2024年选择降息,美国经济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将呈L型态势。
 
美联储报告显示通胀让多数美国人财务状况恶化
 
  据悉,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5月21日发布的《2023年美国家庭经济状况报告》显示,多数美国成年人认为美国物价上涨导致其财务状况恶化。
  报告显示,65%的美国成年人认为,物价上涨导致其财务状况较2022年更糟糕,其中19%的人认为其财务状况"严重恶化"。美联储在报告中表示,尽管近期美国通货膨胀水平有所缓和,但价格上涨仍然是美国家庭在财务方面的首要担忧。
  报告显示,72%的美国成年人认为其财务状况尚可,比例较2022年下降1个百分点,较2021年峰值下降6个百分点。63%的人表示能够以现金支付400美元的紧急支出,比例与去年持平,但较2021年下降5个百分点;13%的人表示根本无力承担这笔支出。
  分析人士指出,虽然2023年下半年美国高通胀问题有所好转,但能源及食品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商品价格持续高企,令美国普通民众生活更加艰难。已延续超过三年的高通胀让美国民众的财务状况恶化,心理状态受挫。
 
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将更长时间维持利率不变
 
  据报道,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5月22日公布的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对当前美国通胀形势感到担忧,这意味着联邦基金利率需更长时间维持在当前水平以实现通胀目标。
  美联储当天公布的上次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近期美国商品和服务价格均显著上升,在实现美联储设定的2%长期通胀目标方面"缺乏进一步进展"。美联储官员认为,当前联邦基金利率水平足以抑制美国经济活动并降低通胀,未来通胀有望回归到2%水平,美联储或将继续维持当前利率不变。
  会议纪要显示,美国通胀走势面临若干上行风险,尤其是地缘政治因素可能导致物价继续攀升,为消费者、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带来压力。有迹象表明,美国中低收入家庭财务压力与日俱增,消费前景面临下行风险。美联储官员担心消费者可能借助更高风险的融资形式来维持生计。
  会议纪要还显示,美联储官员对美国经济增长前景总体持乐观态度,但预计今年经济增长将有所放缓。
  美联储于4月30日至5月1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连续第六次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5.25%至5.5%之间。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美国劳动力市场需求依然强劲,通胀超预期增长。在此情况下,"推迟降息可能是合适的"。
 
波兰获得欧洲3亿欧元贷款用于建设卫星系统
 
  据报道,波兰总理图斯克5月20日说,欧洲投资银行将向波兰提供3亿欧元贷款用于建设波兰卫星系统,该系统将成为欧洲防空系统的组成部分。
  图斯克当天与到访的欧洲投资银行行长纳迪娅·卡尔维尼奥签署了这项贷款协议。
  图斯克在随后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说,波兰将和法国联合建设这一卫星系统,该系统未来将成为欧洲防空系统的组成部分。
  今年4月,图斯克与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会晤后表示,波兰希望加入德国提出的"欧洲天空之盾倡议"。波兰总统杜达对此持不同意见,将"欧洲天空之盾倡议"形容为"德国的商业计划"。
  乌克兰危机2022年升级后,德国提出"欧洲天空之盾倡议",旨在增强北约欧洲成员国的防空能力。目前德国、英国、奥地利和瑞士等十几个欧洲国家已宣布加入这一项目。
 
韩国央行维持利率在3.5%不变
 
  据悉,韩国央行5月23日在召开金融货币委员会会议后发表声明,宣布继续维持3.5%的基准利率不变,同时将韩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由此前的2.1%上调至2.5%。
  声明称,韩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将在足够长的时间内维持限制性货币政策立场,并继续实施货币政策以将消费物价通胀稳定在目标水平。韩国央行预计今年核心通胀率为2.2%,与此前预测一致。
 
香港再出发大联盟就发展新动能提出四方面建议
 
  据悉,香港再出发大联盟5月2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庆祝成立四周年,并就香港在国际贸易中心、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及国际航空枢纽四方面的发展发布《香港新动能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提出一系列策略建议。
  香港再出发大联盟总召集人梁振英致辞表示,过去一年是香港社会和经济活动全面复常的一年,在固本培元的同时要更加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径新动能,为国家贡献新力量。为此,大联盟在过去一年间为香港持续稳定积极发声的同时,更集中力量深入研究香港未来新动能产业的发展策略。
  国家"十四五"规划中为香港确立"八大中心"定位,大联盟报告涉及其中四个领域。
  在提升国际贸易中心方面,大联盟分析了当前世界贸易产业发展形势,认为香港未来需在数字化转型、发展跨境电商和新型离岸贸易服务三方面持续发力,搭建起以云计算平台为基础、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普惠性数字化平台,建设成为跨国供应链管理中心。
  就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大联盟提出"发展壮大文化产业"这一着力点,并结合香港产业发展情况建议以艺术品交易、表演艺术和创意设计为重点领域。大联盟还呼吁香港建立常态化平台机制加强与海内外交流合作,并积极打造香港城市品牌。
  关于建设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大联盟指出香港知识产权贸易应更聚焦,向发展专利、技术秘密等技术成果贸易倾斜,并分阶段、长期系统性布局,可以生物医药为切入口开展服务试点工作,逐步拓展知识产权贸易及综合服务联盟,最终构建起完善的知识产权贸易服务生态圈。
  至于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提升,大联盟的建议涵盖提升航空政策战略地位、把握全球转口贸易新机遇、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及内地广阔经济腹地作用、加强香港飞机租赁融资业务、聚焦航空前沿科技并建立航空科技研发基地等。
  大联盟秘书长谭耀宗作总结表示,大联盟下一步将约见特区政府相关部门以介绍调研报告的策略建议,未来一年的工作重点还包括举办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等。
  香港特区政府运输及物流局发言人当日即对大联盟报告表示欢迎,指出提升国际航空枢纽相关建议措施的方向与特区政府提升香港航空业长远竞争力的政策目标一致,会与香港机管局及相关持份者仔细考虑并研究。
  香港再出发大联盟于2020年5月5日成立,旨在团结香港各界人士,凝聚社会共识,坚守"一国两制",为香港寻找出路,共建稳定繁荣香港。
 
投资分析点评
 
▲长城人寿举牌江南水务、城发环境
 
  5月17日晚间,江南水务(601199)、城发环境(000885)两家公司同时发布自家公司被"举牌"的公告,而举牌方则是同一家机构--长城人寿。
  据江南水务公告,公司5月17日收到长城人寿出具的《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截至公告日,长城人寿累计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4676.1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0001%。在本次权益变动前,长城人寿持有江南水务4642.57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4.9642%。
  城发环境公告显示,长城人寿于5月16日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39.9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622%。长城人寿原已持有公司股份约4.94%,此次增持股份后,合计持有公司股份3210.4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0001%。
  长城人寿均表示,增持这两家上市公司是基于保险公司自身配置需求以及公司配置价值进行的长期投资。本次权益变动后,长城人寿不排除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加这两家上市公司股份的可能性。
  本次权益变动完成后,江南水务、城发环境这两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均不会发生变化。
  长城人寿是一家于2005年9月成立的全国性人寿保险公司,注册资本金为62.19亿元,总部设于北京。主要业务范围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及上述保险业务的再保险业务。
  近年来,长城人寿在资本市场上表现活跃。2023年6月,长城人寿在二级市场上对浙江交科(002061)、中原高速(600020)进行了举牌;2024年1月,长城人寿又对无锡银行(600908)进行了举牌。
  经历本次举牌,长城人寿也在公告中披露了所持在境内、境外其他上市公司中拥有5%及以上股份的最新情况。除了刚刚举牌的江南水务、城发环境,长城人寿还持有金融街(000402)5.6329%的股份、浙江交科7.3033%的股份、无锡银行6.9730%的股份、中原高速9.1317%的股份。
  从长城人寿举牌购入的上市公司名单来看,公用事业是其较为偏爱的领域。江南水务的自来水和污水处理业务,城发环境的固废处理、环境卫生业务,中原高速的高速公路业务,都属于公用事业大范畴。此外,长城人寿所举牌的上市公司,无一例外皆是国资控股企业。
 
  ▲阿里投资机器人公司逐际动力
 
  近日,深圳逐际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阿里巴巴旗下杭州灏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为股东。
  逐际动力成立于2022年,是一家通用机器人公司,产品包括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四轮足机器人、双足机器人及相关解决方案,落地应用聚焦在智能制造、工业巡检、物流配送、特种作业、家庭服务等B2B和B2C领域。此前,峰瑞资本、明势资本、联想创投等曾对其投资。
  大模型火热之后,人形机器人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承载大模型的场景之一。大模型拥有对话能力,可以赋予人形机器人通识大脑,中国公司在智能硬件制造方面有很强的实力,大模型与智能硬件的结合是众多投资人关注的方向,当下通用机器人公司领域有诸多玩家涌入。
 
  ▲士兰微宣布扩产
 
  5月21日晚间,A股半导体龙头士兰微发布公告称,拟与厦门半导体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厦门新翼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共同向子公司厦门士兰集宏半导体有限公司增资41.5亿元并签署《8英寸SiC功率器件芯片制造生产线项目之投资合作协议》。
  协议显示,各方合作合资经营项目公司"厦门士兰集宏半导体有限公司",以该项目公司作为项目主体建设一条以SiC MOSFET为主要产品的8英寸SiC功率器件芯片制造生产线,项目一期投资规模约70亿元,二期投资规模约50亿元,两期建设完成后,将在厦门市海沧区形成8英寸碳化硅功率器件芯片年产72万片的生产能力。
  厦门士兰集宏半导体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3月6日,法定代表人为士兰微董事长陈向东,此轮增资前注册资本为6000万元。
  作为一家半导体企业,士兰微的运营模式是IDM模式(集成设备制造商模式),即企业涉及芯片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等多个半导体零部件的生产环节。目前,士兰微的产品有集成电路、分立器件产品和发光二极管产品等。
  据悉,在士兰微扩产的背后,却是整个半导体行业景气持续低迷,半导体二级市场股价亦跌跌不休。对于投资者而言,行业复苏何时到来,备受关注。
 
  ▲美埃科技拟斥资10亿建设高端环保装备生产基地
 
  据悉,美埃科技(688376)5月22日晚公告,拟投资约10亿元建设高端环保装备生产基地项目,以进一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扩大公司产品市场影响力。
  2023年6月28日美埃科技与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投资建设协议》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公司拟在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去年10月19日,公司与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江宁分局签订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取得框架协议约定的建设用地,总面积27.73万平方米。
  在最新公告中,公司计划投资约10亿元建设高端环保装备生产基地项目(一期),最终投资金额以项目建设实际投入为准。
  具体来看,本次投建项目主要产品为医药净化设备、生物安全过滤设备、净化和空调节能风机、EFU净化设备、高精度恒温恒湿TCC设备、净化设备用精密节能风机和电机、商用和民用微静电过滤器、除湿和VOC治理用沸石转轮、粉尘治理除尘器等,项目涉及生产车间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和生产设备采购及安装等;项目产品的生产技术来源于公司自主研发的生产技术。
  同时,本次项目提供废气治理设备、医药净化设备和生物安全行业所需要的空气过滤解决方案,可形成高附加值制造产品及工业品,为下游领域提供全套的空气净化治理解决方案,实现业务链的完善布局,以提升下游市场占有率。
  根据规划,公司将部分外租厂房迁移到新建设厂址,同时紧跟市场发展步伐,对空气过滤器产品及废气治理、生物医药行业空气过滤解决方案等设备和产品,和上游配件的生产进行搬迁和扩能生产,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扩大公司产品市场影响力。
  美埃科技主营业务聚焦于半导体超洁净厂房,是半导体领域洁净装备(风机过滤单元)和耗材(过滤器)的国产化龙头企业,业务覆盖电子、半导体、液晶显示屏、生物制药、食品、石化工业、商用等领域。
另外,美埃科技正大力拓展东南亚海外市场,先后成立和收购了美埃制造、美埃新加坡、美埃泰国、美埃日本研究所、CA等公司,分别负责开拓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市场。未来公司将继续开拓欧盟、北美和中东等市场。
 
  ▲万科获200亿元银团贷款 
 
  5月23日,万科宣布与招商银行等头部金融机构签订协议,获得200亿元银团贷款,抵押物为万科旗下万纬物流股权,截至目前已到账100亿元,这是2020年以来房地产单笔金额最大的一笔贷款。
  万科表示,此次200亿元银团贷款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提升流动性。下一步,公司将在妥善处理到期债务的同时,积极主动、全面系统完成融资模式转型。
  此前,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在4月30日召开股东大会上表示,万科制定了"一揽子方案"以实现"三个目的",即"降负债""融资模式转型""聚焦主业":"降负债",要未来两年削减付息债务1000亿元以上,未来五年付息负债总规模要降一半以上;"融资模式转型",从统借统还、主体信用为主的模式,逐步转向以项目、资产信用为主的融资模式;"聚焦主业",腾出有限资源、做好做强综合住区开发、物业服务、租赁公寓三大主业。
  据了解,万科近期密集宣布融资动作落地。5月13日,万科公告称,公司向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北京银行申请总计73.39亿元贷款;5月20日,万科又再次获得中国银行12亿元贷款;5月16日,万科还在深交所成功发行一笔规模14.35亿元的CMBS(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进一步降低整体融资成本。
  据悉,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日前曾明确表示,要保持房地产融资稳中有升,继续落实好"金融16条",稳定房地产资金投放。一方面,支持存量融资合理展期;另一方面,积极做好房地产新增信贷投放。同时要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和房地产项目的合理融资需求。
 
  ▲两中资电池企业将赴美建厂
 
  据报道,在美国新能源市场不断提高中资企业投资门槛的背景下,中国中小型企业通过设立美国子公司在当地寻得一线生机。锂电池化学品生产商新宙邦(300037.SZ)5月21日公告,公司拟以全资子公司Capchem Technology USA Inc.(简称"美国新宙邦")或其他新设控股公司为实施主体,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建设电池化学品项目,项目建设内容为年产20万吨碳酸酯溶剂及1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投资总额约3.5亿美元(约人民币25.32亿元)。新宙邦称,新工厂计划与2025年开始建设。
  公告显示,当地政府为本项目提供长达10年的部分税收减免,估计总价值为7130万美元(约人民币5.16亿元)。
  除美国外,新宙邦还在波兰布局了产能,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设立了全资/控股公司。
  新宙邦成立于2002年,主营产品为电池化学品(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和有机氟化学品。目前,新宙邦电解液产能位居国内第二。
  近期,继锂电池公司之后,多家锂电产业链配套公司相继宣布赴美建厂。5月20日,创立于1996年的锂电结构件龙头科达利(002850.SZ)公告称,拟在美投建生产基地。科达利的公告称,拟与全资子公司科达利匈牙利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匈牙利科达利)共同出资,在美国投资设立科达利美国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美国科达利)。科达利计划通过美国科达利,使用不超过4900万美元(约合3.55亿元人民币)投资建设科达利美国新能源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该项目的建设地点位于美国印第安纳州,将生产动力、储能电池精密结构件。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中小公司决策灵活,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成本低,若未来因商业规划或地缘政治等原因不得不出售美国业务,也相对容易剥离。
 
  ▲谷歌在芬兰投资10亿欧元扩建数据中心
 
  5月20日,谷歌宣布,将进一步投资10亿欧元,扩建位于芬兰的数据中心,以推动其在欧洲的人工智能业务增长。
  谷歌刚于4月宣布,在荷兰、比利时建立新的数据中心。
 
经营管理
企业改革动态
 
▲新时代信托100%股权再次挂牌转让
 
  据悉,曾被"明天系"控制、后被监管部门接管的新时代信托,在公开招募投资人和首次股权转让失败后,再次挂牌转让全部股权。2024年5月17日,北京产权交易所挂出新时代信托100%股权的转让信息,转让底价仅18.512亿元,较2022年9月初时的第一次转让价23.14亿元打了八折。
  此次转让信息显示,新时代信托100%股权共计60亿股。转让方为新时代信托的四家股东:新时代远景(北京)投资有限公司(持股58.54%)、上海人广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持股24.39%)、潍坊科微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4.63%)、包头市鑫鼎盛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四家公司(持股2.44%)。转让公告披露起止日期为5月17日至6月14日。
  待此次股权转让完成后,受让方需按照监管机关要求配合并促使标的企业配合,开展新时代信托风险处置工作。换句话说,新时代信托进行股权转让,也有推动公司风险化解的考虑。
  据悉,2020年7月17日,原中国银保监会决定依法对新时代信托实施接管。接管期限自2020年7月17日起至2021年7月16日止,可依法适当延长;2021年7月16日,原中国银保监会决定依法延长新时代信托接管期限一年,自2021年7月17日起至2022年7月16日止。
在被接管期间,新时代信托公布了自然人投资者本金的化解方案。公司于2022年6月8日至2022年6月28日期间受让投资者持有的合格信托受益权,按本金规模分四档报价,合同生效后60日内支付价款。第一档为300万以下(不含),计算比例为80%,第二档为300万元-600万元(不含),计算比例为70%,第三档为600万元-1000万元(不含),计算比例为60%,第四档为1000万元及以上,计算比例为50%。
 
  ▲富瀚微终止并购眸芯科技49%股权
 
  5月23日晚间,富瀚微(300613)披露公告称,公司决定终止购买眸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眸芯科技")49%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
  据了解,富瀚微目前持有眸芯科技51%股权。
  对于此次收购终止的原因,富瀚微表示,鉴于本次重组自筹划以来已历时较长,市场环境较本次重组筹划之初发生较大变化,经公司与交易各相关方友好协商、认真研究和充分论证,决定终止本次重组事项。
  作为一家芯片设计公司,富瀚微深耕视觉领域,是以视频为中心的芯片和完整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性能视频编解码IPC以及NVR SoC芯片、图像信号处理器ISP芯片、车载视频与传输芯片及相应完整的产品解决方案,同时也提供技术开发、IC设计等专业技术服务;眸芯科技成立于2018年,主要从事计算机科技、生物科技、化工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等业务。
 
  ▲同方股份转让壹人壹本全部股权
 
  据悉,同方股份(SH 600100)5月20日晚间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推动战略转型升级,加快实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整合企业资源,提高资产运营效率,拟通过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的方式转让公司持有的北京壹人壹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壹人壹本")100%股权。本次转让的挂牌价格最终按照产权交易所达成的摘牌金额形成交易价格。
  壹人壹本成立于2009年,为同方股份的全资子公司,实控人为国务院国资委。经营范围包括生产移动通信终端、手机、计算机;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推广;计算机系统集成等。
  2023年1至12月份,同方股份的营业收入构成为:数字信息占比56.27%,民用核技术占比19.64%,智慧能源占比19.53%,其他业务占比3.83%,总部与投资占比1.36%。
 
▲科林电气控制权再起纷争
 
  据报道,科林电气(603050)股权争夺战又有新进展,石家庄国资继续增持。5月17日晚间,科林电气公告,近日收到股东石家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国投集团")发来的告知函,国投集团于5月16日和17日通过集中竞价系统合计增持公司股票267.97万股,持股变动比例达到1.18%。
  公告称,增持前,国投集团持有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0%;增持后,国投集团持有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1.18%。科林电气表示,该权益变动情况暂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情况发生变化。
  据了解,国投集团自今年3月底以来大举增持科林电气,与科林电气实控人张成锁等一道,对海信方面的收购形成抗衡。3月25日,国投集团突然举牌科林电气,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持,增持比例不低于3%。此后,国投集团多次通过集中竞价陆续买入科林电气股份。4月25日晚,科林电气公告,截至当日,国投集团持股比例达到10%,再次举牌。
  面对国投集团持续通过二级市场增持股份,5月13日晚间,科林电气公告,近日收到海信网能发来的要约收购报告书摘要,要约收购的目的是取得公司控制权。据公告,此次要约收购为海信网能向除自身以外科林电气全体股东的非限售流通股发出的部分要约,要约收购股份数量约4541.88万股,占科林电气总股本的20%,要约收购价格为33元/股,预计所需最高资金约14.99亿元。通过此次要约收购,海信的直接持股比例将接近35%,拥有的表决权比例将接近45%。但海信网能此次的要约收购最终能否生效仍有待确认。
国投集团在风口浪尖上的不断增持,使得围绕科林电气的控制权争夺更加激烈,目前张成锁与包括邱士勇在内的三位高管合计约持有科林电气17.46%的股权,若张成锁一方与国投集团缔结一致关系,其控制的科林电气股权和表决权将超过28%,超越海信网能目前所持表决权。
 
  ▲伟星光学撤回创业板IPO
 
  5月21日,伟星股份(002003)公告,参股子公司浙江伟星光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伟星光学")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终止审核。
  据悉,伟星光学实控人为章卡鹏和张三云。章卡鹏被外界称为"纽扣大王",是伟星集团掌门人。当前伟星集团旗下已经有两家上市公司伟星股份和伟星新材,总市值合计超400亿元。
  招股书显示,伟星光学主要从事眼用光学镜片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自成立以来,公司专注于光学镜片行业,经过多年的稳健发展和技术积累,公司现已成为国内光学镜片的知名企业之一。
  据了解,2023年6月,伟星光学创业板IPO获受理,公司原计划募资4.58亿元,分别用于高性能镜片建设项目,视光学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同年7月,伟星光学被审核问询。截至撤回IPO前,公司已披露首轮问询回复。
  股权结构显示,伟星集团直接持有伟星光学51%的股份,其控制的伟星股份持有公司20.87%的股份,伟星集团直接和间接合计控制伟星光学71.87%的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同时,章卡鹏和张三云分别持有伟星集团15.97%和10.88%的股份,二人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为伟星集团的共同实际控制人,并通过伟星集团、伟星股份合计控制伟星光学71.87%的股份,也为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
 
  ▲华铁应急易主
 
  据悉,华铁应急(603300.SH)5月21日晚间公告,当日公司控股股东胡丹锋及其一致行动人与海南海控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控产投")签署股份转让协议,约定以7.258元/股的价格,向海控产投协议转让上市公司合计2.75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4.01%,总价款为19.97亿元。
  上述交易完成后,海控产投将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海南省国资委将取得公司实际控制权。
  本次权益变动前,胡丹锋直接持有公司2.35亿股,并通过大黄蜂控股、华铁恒升间接控制1.75亿股、2744万股,合计控制华铁应急4.38亿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2.31%。但本次权益变动后,胡丹锋直接持有公司1.76亿股,比例降至9.01%,为华铁应急第二大股东。
  本次交易设置了较高的业绩对赌。胡丹锋一方承诺,标的公司2024年度、2025年度、2026年度经审计的合并利润表口径下营业收入分别不低于32亿元、40亿元、50亿元;2024、2025年度净利润单年分别不低于6亿元、6.3亿元,且2024年至2026年度三年累计承诺净利润总额不低于20亿元。
  海控产投成立于1995年,为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控股")的全资子公司,最终实控人为海南省国资委。海控产投的经营范围包括旅游基础设施投资开发、酒店投资管理、国际旅游度假和会议服务及游乐项目等。目前,其持有海南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51%的股权、海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7%的股权。
  海控产投的母公司海南控股的投资涉猎范围较广。海南控股成立于2005年,资产总额1911.61亿元,围绕机场建设运营,区域综合开发以及包含免税、能源、贸易、金融等在内的自贸港新兴产业三大主导产业。其拥有参控股子公司328家,包括2家A股上市公司海南机场、海南发展、1家港股上市公司美兰空港和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海控能源。
  华铁应急主营建筑支护设备租赁、高空作业平台及地下维修维护设备等各类工程设备租赁与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华铁应急5月7日曾公告称,拟投资10亿元跨界算力。正大力发展算力事业的海南国资是否因此青睐华铁应急不得而知。
 
  ▲字节跳动收购Oladance
 
  据消息人士近日透露,字节跳动已收购五年前成立的中国耳机制造商 Oladance,收购价格在3-5亿元之间,这是字节跳动朝着开发可穿戴设备迈出的最新一步。
  Oladance由前BOSE高管李浩乾联合多位BOSE工程师创办,从北美通过众筹方式开拓市场,2021年,Oladance首次提出OWS(Open Wearable Stereo)专利技术,并推出全开放式OWS系列耳机。OWS是一种全新的全开放不入耳的声音解决方案,可以通过波形在耳朵开放的反射来创建宽阔的音场感。
  Oladance上一次融资是在2023年,蓝驰创投、黑蚁资本、蜂巧资本对其进行了千万美元规模的天使轮投资。
  字节跳动正在探索新的硬件类别,寻求将其社交生态系统扩展到手机之外。知情人士表示,字节跳动管理层看到了将可穿戴设备转变为生成式 AI 服务平台的潜力,其豆包聊天机器人最近成为中国下载次数最多的 ChatGPT 类应用。
Oladance是深圳市大十未来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音频品牌,专注于OWS全开放穿戴式音频产品领域。
 
  ▲滴灌通裁员逾百人
 
  据报道,滴灌通发言人5月21日证实,滴灌通已于近期向员工发出一封内部信,宣布旗下不同地区办公室的100多名员工将遭到换岗及裁员。两名公司创始人李小加(前港交所行政总裁)及张高波(东英金融创办人)在信中坦言:裁员事涉管理层此前没有把控好自有资金的投放速度,以及提前配置了过多的相关人员。
  滴灌通所募集到的前6亿美金中,为打造样板的直接投资,占比已经达到40%,达到原定配置上限。年初开启的平台化战略,目前还需要自有资金直接投资来引领,但是速度已经大为下降。因此前期为了直投储备的人员就成本过高了。作为持牌交易所,必须留足长期战略储备资本,严格控制运营成本。
  消息人士称,滴灌通目前累计有400多名员工,即裁员规模高达约四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从此前滴灌通发布的"领头羊计划"已经能看到裁员的苗头。据报道,滴灌通于4月底上线一个新政策,让员工进行独立创业,由员工出资100万,公司配资900万,共同成立SPV,SPV再反向雇佣该员工(大致是1.2万/月)。
  根据网传内部草案,计划由员工自愿报名,并且成立的SPV需向滴灌通提供"净收入"分成,在滴灌通回本前SPV需分出70%,而滴灌通回本后降为35%。完成回本后,公司会返还员工的100万业务运营资金;但如果不幸SPV清算了,员工要一起承担损失。
  此消息一出,市场爆料称:"不报名的员工会被调岗或离职"。对此,滴灌通也从侧面进行了回应:"作为一家初创公司,我们必须要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对公司的管理产生的阵痛和挑战是不可避免的。公司组织架构也需要跟着调整,相应地,不得不取消或调整部分岗位。"
  据了解,滴灌通在2021年11月完成5000万美元A轮融资后成立;并于2022年3月完成7000万美元B轮融资、2023年8月宣布完成4.58亿美元C轮融资,并在当月滴灌通澳交所正式运营。
  此后,滴灌通的步伐迈得越来越快,争议愈加激烈。其融资模式和法律监管上临着诸多难以解释的地方,关于滴灌通如何定义自己;靠什么盈利、覆盖损失;如何应对风险;是否是监管套利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
  最为轰动的一场质疑来自加华资本创始人宋向前,彼时他在各个平台发文,质疑滴灌通及其运营模式:"很遗憾我看不到滴灌通的任何公益属性,也没看出他有任何创新之处,本质上还是个高利贷,是个升级版的P2P。"
  此事一度掀起金融圈论战。后来,滴灌通联合创始人及主席李小加以及行政总裁张高波专门召开线上新闻发布会,公开回应相关质疑,解释称滴灌通的投资者都是机构投资者,而非个人投资者,也没有借贷行为发生,所以不是P2P。
  据滴灌通官方数据,截至2024年4月15日,超过1.2万家小微企业已在滴灌通澳交所挂牌,累计融资金额超44亿人民币。
 
▲柳青卸任滴滴总裁成永久合伙人
 
  据报道,在加入滴滴近十年后,柳青卸任总裁职位。5月19日下午,滴滴董事长程维和滴滴总裁柳青发布内部全员信。在内部信中,程维决定升任柳青为公司永久合伙人,柳青不再任公司董事和总裁,公司未来不再设总裁岗位。柳青在信中表示自己提出申请不再担任董事和总裁,后续其分管的部门和职责不变,会继续担任公司首席人才官,专注在公司人才、组织建设及社会责任工作上,并继续向董事长兼CEO程维汇报。
  柳青是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兼总裁,于2014年7月加入滴滴。在滴滴将近十年,柳青参与了滴滴发展历程中三次重要融资项目,包括:2014年12月,柳青帮助滴滴完成了一笔由淡马锡、DST(俄罗斯的一家国际投资集团)和腾讯联合投出的7亿美元融资,创下了当时非上市公司的最大规模融资额纪录;推动滴滴在2015年7月完成高达20亿美元的融资;2016年5月,滴滴获得苹果公司10亿美元注资,当时苹果公司CEO库克访华还曾与柳青会面。2016年8月,柳青主导滴滴出行完成了对Uber中国品牌、业务和数据等资产的收购。
  柳青是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的女儿。
 
  ▲叶瑛将出任长安银行行长
 
  近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布人事任免通知,陕国投原监事长叶瑛将履新长安银行行长。随后,陕国投公告称,叶瑛请辞监事长等职务,监事王晓芳代为履行监事长职责。
  这是阔别四年后,叶瑛重回长安银行。
  叶瑛现年59岁,长期在金融行业任职,历任人行陕西省分行科员、副主任科员、西安分行主任科员、副处长,陕西银监局副处长(主持工作)、处长等职。
  2009年,长安银行在原宝鸡市商业银行、咸阳市商业银行、渭南城市信用社、汉中城市信用社和榆林城市信用社五家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基础上,通过新设合并的方式组建成立。长安银行成立后,叶瑛担任该行执行董事、副行长、董秘等职务。2019年,叶瑛不再担任长安银行副行长等职务,彼时,她已在该行任职超10年。
  离开长安银行后,叶瑛加入陕国投。2019年,叶瑛被选举为职工董事;2022年5月,叶瑛履新监事长,同时兼任陕国投党委副书记等职务。此次,叶瑛的回归也结束了长安银行行长空缺的局面。2023年12月27日,王作全辞任长安银行行长,今年1月出任陕西金融控股集团董事长。
据了解,长安银行2023年资产总额突破5000亿元,达5022.83亿元,稳居西北地区城商行首位。
 
  ▲陈得信履新中国五矿
 
  据报道,曾任金川集团总经理、甘肃省副省长的陈得信,5月22日正式出任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五矿")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中国五矿集团成立于1950年,是以金属矿产为核心主业、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
  中国五矿前任总经理国文清在5月上旬已不在官网公布的高管团队之列。其最新一次公开露面,系在4月3日召开的中国五矿2024年度法治工作会议,该会议由国文清主持。
  陈得信于1970年3月出生,在金川集团工作了二十多年,并曾担任总经理,是中共二十大代表。2019年3月起,陈得信任酒泉钢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嘉峪关市委常委。2023年1月起,陈得信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负责科技、工业和信息化、综合交通运输、电力、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方面的工作。
  金川集团成立于1959年,总部位于甘肃金昌,是甘肃省政府控股的特大型采、选、冶、化、深加工联合企业,主要生产镍、铜、钴、黄金、白银、铂族贵金属及先进有色金属材料和化工产品等,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电军工等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各领域。
 
  ▲龙佰集团实控人许刚逝世
 
  5月21日,龙佰集团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名誉董事长许刚于2024年5月20日因病医治无效不幸离世,享年61岁。
  许刚直接持有公司股份626,515,969股,占公司股份总额的26.25%,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截至5月21日收盘,龙佰集团股价为22.47元/股,下跌2.22%,公司总市值为536.20亿元。
  据悉,龙佰集团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75年的河南省焦作市化工总厂,当时是隶属于焦作市化学工业局的全民所有制企业。经历多次改制后,2002年改名为河南佰利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佰利联")。2011年,佰利联在深交所主板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市近5年之际,也就是2016年,佰利联耗资90亿元并购业内龙头--四川龙蟒钛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内钛白粉行业上演了一出"蛇吞象"并购大戏。自此,佰利联成为亚洲最大及全球第四大钛白粉生产商,该事件当时也被认为是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从而实现产业整合并购的一个典型案例。
  2017年,公司改名为龙蟒佰利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名称"龙蟒佰利");2021年,公司又改名为龙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此前公告显示,许刚于1963年4月出生,曾任上述焦作市化工总厂团委书记、销售副科长、经营副厂长,化工总厂股份合作制改造后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浩科化工党委书记、董事长。自 2002年7月起任公司董事长。
  龙柏集团目前将自己定位于一家致力于新材料研发制造及产业深度整合的大型多元企业集团,除了原有产品外,其还于2021年正式进军新能源领域。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其主营产品为钛白粉、海绵钛、锆制品及锂电正负极材料。
 
▲派能科技董事长韦在胜被查
 
  据悉,户用储能上市公司派能科技( 688063.SH )5月19日公告,公司近日收到公司控股股东中兴新通讯有限公司(下称"中兴新")通知,中兴新收到永清县监察委员会签发的公司董事长韦在胜被立案调查、留置的通知书。
  截至公告日,派能科技称公司控制权未发生变化,董监事会运作正常,公司及子公司生产经营秩序正常。
  派能科技成立于2009年,作为储能第一股于2020年在A股上市。据其年报披露,派能科技专注于磷酸铁锂电芯、模组及储能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韦在胜1988年10月至1992年12月就职于深圳市中兴半导体有限公司,担任财务部长;1993年1月至1997年11月就职于中兴新通讯有限公司,历任区域市场总经理、总经理助理、财务总监;1997年11月至2017年9月就职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分管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及投资管理工作,历任财务总监、高级副总裁、执行副总裁、董事;2017年9月起至今担任中兴新通讯有限公司董事长;2019年10月至今,担任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截至目前,尚不清楚韦在胜被立案调查和留置的具体原因,但本次事件已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因为韦在胜本人还有另一重身份--上市公司中兴通讯控股股东中兴新通讯有限公司(简称"中兴新")的董事长、法定代表人。
 
▲国际米兰"易主"橡树资本
 
  5月22日,全球最大的不良债权投资机构橡树资本(Oaktree Capital)宣布接管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俱乐部国际米兰(FC Internazionale Milano,下称"国米"),原因是国米未能在5月21日到期之日偿还橡树资本的三年期债务本金及利息合计约3.95亿欧元。这意味着国米的苏宁时代结束,这支意甲豪门俱乐部历史上首次由美国财团控股。
  足球是个烧钱的行业,国际米兰在2020-2021财年出现创纪录的财务亏损。2021年5月,苏宁控股的国米从橡树资本获得了一笔价值2.75亿欧元、年利率12%的三年期贷款。关于苏宁的质押股份方面,其中不仅包含了苏宁持有的68.55%国米俱乐部股份,还有LionRock Fund(狮石基金)持有的31.05%的股份。
  据了解,有"蓝黑军团"之称的国米是老牌欧洲豪门球队。2016年6月7日,苏宁集团通过认购新股和收购老股的方式,以2.7亿欧元的价格收购国米68.55%的股份。2018年10月26日,苏宁创始人张近东之子张康阳正式出任国米俱乐部主席,由此国米进入苏宁时代。
  市场人士表示,对张康阳而言,没有把国米俱乐部逢高卖掉,也许是他的一次重大失误。"以贷养贷"的操作本来就非常危险,稍有不慎就会带来严重后果,何况张康阳遇到的是橡树资本这种运作资本的老手。
  橡树资本称,将和国米管理团队在未来几周内与关键利益相关方沟通,以确保顺利过渡。
随着苏宁的退场,属于国际米兰的8年中资时代就此落下帷幕。
 
▲比利时富杰保险认购太平养老10%股份
 
  日前,中国太平(00966.HK)发布公告称,比利时富杰保险拟以10.75亿元认购中国太平旗下养老险子公司太平养老的增发股份;增资后,中国太平对太平养老持股90%,富杰持股10%。太平养老注册资本金由此从30亿元增至33.33亿元,其余款项计入资本公积。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太平还授予富杰未来增持太平养老选择权。根据相关协议,在本次交易3年后,富杰集团及其附属公司可增持太平养老最高增至(含)24.99%。
  据悉,2018年,原中国保监会发布修订后的《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将保险公司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上限由51%降低至三分之一,以加强股权监管。上述授权增持比例尚未触及监管要求,但已比较接近。
  太平养老成立于2004年,是中管金融机构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旗下专业经营养老金业务和员工福利保障业务的重要子公司,也是我国首家国有专业养老保险公司。
  据了解,富杰与中国太平之间是"老伙伴"关系。本次入股太平养老之前,富杰分别直接间接持有太平人寿24.9%,直接持有太平资产20%和太平再保险25%股权。
  比利时富杰保险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超过200年历史的国际保险公司,业务分布于比利时、英国、欧洲大陆及亚洲,目前拥有员工超过43,000人,年保费收入达360亿欧元(2020年),位居欧洲前20名。
 
  ▲韩国互联网巨头Kakao领巨额罚款
 
  5月23日,韩国个人信息保护委员会(PIPC)对韩国互联网巨头Kakao公司处以15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020万元)的罚款,原因是该公司泄露了至少65710名用户的个人数据,这是韩国国内公司受到的最高处罚。
  Kakao是一家总部位于韩国的科技公司,该公司被人形象地称为韩国版腾讯,以其通信应用程序KakaoTalk而闻名,该应用程序是韩国最受欢迎的即时消息平台之一。Kakao的业务范围广泛,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社交网络、移动游戏、音乐、网络搜索和电子商务。
  KakaoTalk作为Kakao的旗舰产品,提供文字和语音消息、视频通话功能以及多媒体分享等服务。此外,KakaoTalk还提供各种生活服务和便利功能,如支付服务、新闻阅读和订单出租车等。
  据报道,由于该公司的通讯应用程序KakaoTalk上的用户信息被非法交易,PIPC于2023年3月就对Kakao展开了调查。当时网络犯罪分子通过识别用户用于匿名聊天服务的临时 ID来访问用户的个人信息,并通过Telegram Messenger出售了这些数据。
  据了解,PIPC于2024年5月23日在全体会议上批准了该罚款,认为Kakao不严格的用户数据审查和保护措施导致了大规模数据泄露。
  据了解,这并不是Kakao仅有的数据泄露事件。早在2023年11月,Kakao旗下的购物应用ZigZag就发生过安全漏洞,导致客户个人信息被未经授权地泄露。Kakao将这次安全漏洞归咎于"与登录成员信息存储相关的基础设施错误",并承诺在评估了损害的全部范围后,将公布一项赔偿计划并制定预防此类泄露的措施。
  这一事件发生之际,Kakao及其子公司Kakao Entertainment还卷入了股票操纵的指控之中,韩国当局于2023年10月逮捕了Kakao的首席投资官裴在铉,指控他涉嫌股价操纵。
 
管理视点
 
周其仁:在全球网络里寻求合适节点是企业突围的一条可选路径
 
2023年11月9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在第十四届财新峰会上表示,2017年,笔者有过一个“突围说”,意思是经济被围住了,面临能不能突出重围的挑战。当时远观全球市场竞争格局,觉得很像一个“三明治”——顶部拥有原创技术与产品、掌控独到性优势;底部是新兴市场里的后发经济,成本优势更具竞争力;夹在中间难上难下的,就是我们这里为数不少的企业与产业,改革开放较早、多年高速增长、成本优势不再,向下难敌低成本新势力,向上斗不赢科创独到性。
  由此,高速增长无可持续。近年国际上贸易战和科技战,叠加世纪瘟疫,不但让“经济围局”雪上加霜,还陡然增添诸多非经济压力。以我所见,相当多地区、产业和企业,遭受多年没有过的切肤之痛。这当然是真问题了。
  面对真问题,知道自己的书生之见没有用武之地。不过,从来就相信,但凡有人真难受,他们中一定有人尽力减轻难受、摆脱困境。这是说,若围局为真,突围也必为真。至于终局如何,要看力量对比孰强孰弱,也要看运用力量的策略孰高孰低。事后才有诸葛亮。
  这几年的经济观察与研究,于我而言不过就是寻寻觅觅,到处观察企业实践的突围之举,比照意图与效果,体会其间甘甘苦苦与成败得失。几年下来,倒也看到经济突围的几个可能方向。在此次第十四届财新峰会上向各位报告一个题目,“在全球市场网络里选择合适的节点”。
  最早让我注意制造业出海动向的,是美的集团。我们上门讨教,方洪波先生请分管国际布局的王建国和他的两位同事介绍情况。中国的“世界500强”公司不少,但像美的这样海外营收占总营收之比过40%的,并不很多。更为特别之处,美的外销总量的20%(即250亿人民币),系在海外制造。公司战略演示里赫然有这么一句,“从中国供全球,转到区域供区域。”有意思,“世界工厂”卖全球,不是卖得好好的吗,为什么要转向出海制造,转向“区域供区域”?
  无独有偶,位于宁波的申洲国际,也早早就在东南亚布局制造。等我到访公司总部时,这家全球针织服装代工巨头,仅越南一地工厂规模,就远超总公司。问起缘由,老总马建荣说始于国际客户持之以恒的要求。那还是 2010年前后,远没有特朗普打贸易战这码事,为什么那些大客户非让在北仑区越做越好的申洲国际,去到人生地不熟的国度重新建厂呢?
  去现场看看吧。从胡志明市世通工业园(申洲国际在越南第一个生产基地)开始,近两年,笔者到访越南、柬埔寨、埃及、土耳其、东非、印尼等多个制造业出海项目,今年暑期还访问了设在芬兰、丹麦、瑞典等地跨国研发中心。边看边问边理解,“到全球更宽处布局”的突围路线越来越清晰。
  最早令我如获顿悟之处,是在越南一个制造车间。应该是在佛山猎豹公司的出海制造基地,画面如下:新安装的机器前,一位戴斗笠女工正走到工位。这不就是越南农民工吗?农民工从农民而来,由农民转为农民工,收入数倍增加。农转工人数够多,制造品市场容量才够大。农民工再转城镇市民,城市化加持工业化,分工深化、效率提升,潜藏在传统经济里的能量才得以激发。
  这也是中国自己走过的路。不妨一问,要是“珠三角”永远是桑基鱼塘,“长三角” 永远是鱼米之乡,那么,两地人口再多再密,能有多少工业品购买力?还能不能从服装到建材、从家电到手机、从自行车到摩托车再到汽车,一轮又一轮消费升级,带动一轮又一轮产品换代?不能吧。道理是,传统农业收入断断续续,农作播种之后,庄稼晒太阳,农民也晒太阳,有一搭没一搭搞些副业,赶个集、摆个摊,能挣下几个钱?工业不同,规模经济、批量生产、连续作业,工人天天上班,天天有收入。为什么传统农村听闻工厂招工,年轻人无不跃跃欲试?收入数倍增长,才是硬道理。上世纪40年代,前辈学者张培刚在哈佛大学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主题就是农业国工业化,阐释的就是“工业化不可逾越”这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济发展逻辑。
  传统经济不容易自发生成工业技术、机器设备与知识技能。因此,搞工业化,开放远胜封闭。农业常与定居绑定,但是,制造业天生带点“游牧性”,逐成本优势——特别是作者最为看重的体制成本优势——移动,不断到新兴市场布局。经验说,“世界工厂”从来不曾偏安一隅。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可是,曾几何时,制造业从英国游向西欧、北美、中欧,再到日本、韩国、“亚洲四小龙”,再往后在中国大陆、特别到“珠三角”、“长三角”遍地开花。“世界工厂”名头很中听,但一地制造销全球,总有一天销不动。“世界工厂”在任何地方固然能红一时,但“世界工厂走世界”才是常理。地球上的产业转移,永远不会止步于任何一国一地。
  得此感悟,每到一处,我总问新召的本地工人,原来是做什么的?绝大多数答案,是这些员工从没有当过产业工人。还不是小数目,像申洲国际在越南招8万人,在柬埔寨招1.4万人,巨石集团在苏伊士运河工业区招2187人,C&D公司在卢旺达招7000人,江苏德龙(原铁本公司,还是戴国芳领导)在印尼苏拉威西的VDNI招聘4万员工,差不多都是制造业新人。看长远,大批农转工增加收入,本地需求开始启动,对全球经济来说是妥妥的需求增量!很明白,那些农民、街边商铺小贩和手工业者,唯有大规模转工,才有更多购买力来增加对他们本国及外国制造产品的需求!
  万事开头难,制造出海不例外。东非坦桑尼亚、乌干达和卢旺达三国,人口近亿,但人均GDP皆不过1000美元。新辟市场如此“一大二薄”,出海企业要怎么做才易于切入、又可持续开拓,与那里由薄变厚的经济一起成长?
  满街“TECONA”广告与手机摊位,给人启迪。中国人均1000美元那个阶段,手机断无可能飞入寻常百姓家。但是,当代技术进步大幅降低全球后发经济里的新品类消费门槛,即使收入很低,也能汇聚支撑新产业发展的起步容量。可惜访东非日程太紧,除了当街看广告和店铺,无缘拜访鼎鼎大名的传音公司。回国后专门去深圳,才有机会听得创始人竺总和他的几位同事细说重头。
  传音非洲战法堪称经典。他们进入大而薄市场的第一重点,不是卖手机,而是建本地售后服务网络。当地人看懂了:这家公司不会卖低价劣质货后就跑路。传音手机开售价不高,但性价比绝不低。当年平均售价62元人民币的功能机,不但待机时间够长,还要一机多卡(缘因非洲电信营运商多,换一个地方要换卡)。此外,手机本土化要做到极致——天热汗多要防滑,喇叭声量要大,外形要符合当地人审美观!转向智能手机,传音一样有别三星等其他“大牌”做派,精准为本地客户定制,如能在夜间把非洲兄弟姐妹拍得神采动人的摄像算法,能在供电不足地区保证超长待机,甚至摆太阳能硅板的摊位给手机充电!
  最可圈可点的,是传音打开非洲市场销售后,很快启动制造端前移,先运零部件到当地组装,再带动供应链出海布局,发展非洲本土制造。这是增加当地人收入、创造当地需求增量的长远之举。传音经验很明了,提升非洲本土工业化水平,帮助大而薄的本地市场逐步增厚,并让自己这家初创企业在日益增厚变大的市场里茁壮成长。2022年,传音年销1.56亿部手机,年收入466亿人民币,成就了一个“非洲手机大王”的传奇。
  对创业精神旺盛的企业家而言,一大二薄的市场很适合小公司初创。我们在乌干达访问过一家摩托车轮胎厂,创始人陈帆来自重庆,做摩托车零配件贸易起家,后聚焦轮胎,并由贸转工,成为乌干达最早、也是非洲唯一的摩托车轮胎制造商,目前占乌干达市场90%,并在东非多地建厂。陈总说他决意“在很多不同地方做同样的事”,意思是多地汇聚小水也能养大鱼。陪佛山企业团访问东非的全程向导龚武先生,世纪之交创业进入钢构行业。2008年,卢旺达国家移民局盖办公楼,在广交会上订得他们工厂制品。不料发货过去,对方要求派员提供售后服务。公司总工龚文先生率员第一次远赴非洲,亲身感受当地对工业品的欢迎,以及“对技术劳务的极度尊重”。随后,两兄弟领导的公司连连中标当地建设项目,相继在东非数国建立制造基地,从肇庆制造走向非洲制造。这类故事正在非洲各地源源不断地往外冒。相信假以时日,曾经的草根公司有机会长成参天乔木,过往的小鱼群也有机会再出大鱼与巨鱼。
  当然,市场由薄变厚非一日之功。早在2015年就联手广州森大公司到非洲开创陶瓷制造的科达集团,画出漂亮的第二增长曲线。成功激发竞争,另一家旺康集团也大手笔投资在非洲制造陶瓷与玻璃。岂料两家公司未及放手大干,市场销量就走平了。讲到底,薄市场还是薄,难容头部企业大展拳脚。上文提到传音“与非洲市场一路成长”,随着手机在非洲普及率过半,销售增长率也变得平缓。问及未来发展,竺总在深圳讲到一句,“传音要从非洲再出海”。
  对比而言,开设在卢旺达的服装公司C&D,招工5000还嫌人手不够,我们到访时,正要扩招2000工人。安厂长是位能干的女将,好几年没回国了。“前几年因为疫情,最近是订单好到怎么扩张产能也忙不赢。”原来这家公司主做外销,在非洲制造服装出口欧洲。访谈时恰逢公司谷董事长到工厂视事,交谈下来,这家公司早先模式是在香港接外单、内地生产制造。随着成本优势动态变化,边转边走,就把制造基地移到卢旺达。谷先生感言,“卢旺达没有外汇管制,但国家极缺外汇,你帮他创汇,他还能不支持你?”其实,立足薄市场做制造,产品外销做厚市场的生意,一直就是“亚洲四小龙”、“珠三角”和“长三角”起飞的秘诀。
  这里所谓“厚”市场,指的是人均收入高、消费购买力强的发达市场。物理世界水体深厚之处,浮力总比较大。经济世界也如此。那里还不单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最希望进入的目标市场,更是先进制造业理想的目标市场。后发经济体举凡汽车、船舶、医药和新能源等所谓先进制造,谁不想在全球品质品牌高地占一席之地?但是,经验证明,头部企业出海,第一着眼点还不是马上外销产品,而首先是把研发触角伸向那些集聚全球高端科研、技术、设计和人才的节点,率先出海吸纳、出海融合。
  在赫尔辛基访问芬坦达海事工程咨询有限公司(Deltamarin),给我们很大启发。这家全球知名专业船舶设计公司,从事各类船舶和海洋工程产品的设计、技术研发以及项目建造咨询和管理服务。公司拥有工程师400人,已为全球客户提供超过5,000个船舶和海工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和定制化创新概念设计,以及贯穿整个项目执行过程中的设计和管理等服务。Deltamarin品牌扎根全球造船业高端客户,多个项目荣获国际大奖和世界之最称号。该公司于2012年被中航国际收购,后者又于2019年被收到招商局工业集团旗下。此次出场介绍的钟春梅女士,是该公司一位技术高管,曾在国内造船厂任工程师十年,2007年受聘到赫尔辛基工作。我问钟女士,作为造船工程师,如何参与欧洲知名设计公司的管理?她回应,造船厂本来就是设计企业的基本客户,能从制造端提出痛点和难点,才激发设计公司提供更高水准服务。反过来,离开高端技术服务的支撑,制造厂家也满足不了自己客户——船东和船务营运公司——的高端需求,只能陷于低价走量、占据不了全球造船制高点。
  哥德堡坐落在瑞典西海岸,是一座风光秀丽的海港城。地处哥本哈根、奥斯陆和斯德哥尔摩三个北欧国家首都的地理中心,方圆300公里内覆盖北欧三国工业最发达地区,是北欧工业联通全球的枢纽。自2010年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此地成为与宁波、深圳、中国及东南亚汽车市场网络里的一个重要节点。我们北欧之行访问此城,重点是成功收购案的续篇——吉利把研发触角从东亚太平洋之滨布局到欧洲西北角,究竟意义何在。
  吉利当地老总魏刚介绍,踏足哥德堡,最早看重的是这个“汽车界硅谷”——哥德堡及周边地区聚集了数万名汽车人,囊括近98%瑞典乘用车企与50%卡车企业,是当之无愧的全球汽车业高品质的一个重镇。吉利汽车设在哥德堡的中欧汽车技术中心(CEVT),成长速度远超预期,很快发现空间不够用。2015年考虑要不要为吉利造一个瑞典之家,李书福现场拍板,决定不止于一座研发中心大楼,而是建造一组建筑综合体构成的科学园!“科技与商业在这里碰撞,西方与东方文化在这里融合”,“为创新提供新的灵感”。今天,五座现代化大楼在约塔河畔拔地而起,魏总带我们参观已开业的UNI3,介绍除移动出行的硬件和软件研发之外,这个美轮美奂的科学园还包括吉利与哥德堡市政府及当地企业共同创设的孵化器,为当地诸多工业和知名企业(沃尔沃、爱立信、哈苏相机、SKF轴承等)、两所欧洲名校(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和哥德堡大学)的人才提供多学科领域的创新基地。从魏总办公室俯瞰生机勃勃的海港,想到300年前哥德堡号帆船正是从此地远航广州,不由赞叹李书福和他领导的吉利,在欧亚大陆的西北端,做下一个了不起的“未来之眼”。
  到发达地方行并购、设研发、付费共享科学实验平台,不少头部公司早有所为。但是,更多企业还是望而却步,理由也显见——“太贵了”。是的,动辄数万欧元年薪的员工,怎么用得起?厚市场里运营成本,从来高得令人咋舌。途中几番研讨,以为算法或有误,要点是不可以脱离生产率孤立比较薪资的高低。是的,绝对看人工极贵,加上生产率一起算,究竟如何怕要另说。10月上旬又去过一趟埃因霍温,曾在荷兰南部这座仅25万人的小城留学、工作并创业的张少先,提供一组数据发人深省:当下名满天下的阿斯麦(ASML),共有员工3.9万,平均每人每年营收53.4万欧元,创利润14.3万欧元;以每年每位员工平均工作1600小时计,每人每小时创利90欧元。我问平均小时薪资多少,少先说约为35欧元,加上社保福利也就50欧元。看明白:人工成本每增50欧元,利润增90欧元,这到底算贵算便宜?那是厚市场里做企业之道,用很贵的生产要素,创更高的产出与利润。一步登天不容易,先把触角伸过去试试水、练练手、换换气,不是很好吗?
  访企业出海,时不时看世界地图。地图上的世界,不同国家被标为大小不等的块块,边界清晰,着色相别。不过,真实世界里,人们的活动并没有全部被框在任何行政块块之内。从古到今,人类来来往往、跨界活动从来不少。越现代,跨界范围越广、频次越高。若把商贸、投资、旅游、迁徙、学术、文化和信息交流等各种来往轨迹,悉数投影于地图之上,泾渭分明的国别世界,怕要面目全非,被层层叠叠的来往网络线覆盖。这样看,地图上任何一个行政块块,幅员大小、人口多寡尚在其次,在科技、投资、贸易、文化等方面是不是与世界相通,来来往往的质量与密度够不够高,才更为重要。市场经济以企业为本,而企业不同于行政机构,无须、也绝不应该作茧自缚、画地为牢。在全球市场网络里选择合适节点,敢于也善于在更宽处布局,是极不确定环境里企业突围的一条可选路径。
 
信息化建设
 
四部门联合发文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
 
  据报道,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决策部署,以数据融通、开发利用贯穿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建设始终,更好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5月2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城市是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综合载体,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发展,是面向未来构筑城市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之举,也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意见》提到,到2027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有力支撑数字中国建设。到2030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全面突破,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提升,涌现一批数字文明时代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式现代化城市。
  《意见》要求,充分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和创新引擎作用,整体性重塑智慧城市技术架构、系统性变革城市管理流程、一体化推动产城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动力。
  《意见》从"全领域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全方位增强城市数字化转型支撑""全过程优化城市数字化转型生态"等几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在全领域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方面,要建立城市数字化共性基础、培育壮大城市数字经济、促进新型产城融合发展、推进城市精准精细治理、丰富普惠数字公共服务、优化绿色智慧宜居环境、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在全方位增强城市数字化转型支撑方面,要建设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构建数据要素赋能体系;在全过程优化城市数字化转型生态方面,要推进适数化制度创新、创新运营运维模式、推动数字化协同发展。
  《意见》提出,要加强组织实施,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综合协调和政策保障。各地方要加强领导,推动各项政策措施、重点任务落地见效,杜绝数字"形象工程"。 
  国家数据局数字经济司司长吴晓宁介绍《指导意见》相关情况时表示,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重点要做好三个"全"。一个是"全"领域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再一个是"全"方位增强城市数字化转型支撑,还有一个是"全"过程优化城市数字化转型生态。
 
工信部要求强化5G-A、6G关键技术突破
 
  5月17日,在浙江宁波举行的2024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上,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表示,要强化5G-A、6G等关键技术突破,强化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前沿技术攻关,强化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构建,使信息通信领域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张云明说,当前,我国工业发展处在由大向强的重要关口期,信息通信技术成为全方位、全链条改造工业生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有效破解工业难题的重要选择,要充分发挥信息通信业"加速器""放大器""倍增器"作用,更好支撑和服务新型工业化。
  他称,工信部将加快推动信息通信业核心技术突破,全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面向新型工业化,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助力企业"质改数转网联",面向社会生活,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深化数字技术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
据了解,5G-A是5G向6G发展的演进技术,比5G网络性能更出色,理论峰值速率能达到10G。
 
三部门发文促进网络拍卖规范健康发展
 
  5月22日,市场监管总局、商务部、国家文物局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网络拍卖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网络拍卖市场秩序,促进拍卖行业高质量发展。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坚持拍卖监管制度的一致性,网络拍卖应当遵守拍卖法律法规,网络拍卖平台经营者要履行拍卖许可、文物拍卖资质核验等主体责任。同时,还提出鼓励网络拍卖市场创新发展,推动建立相关部门间信息共享、执法联动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作,加强监管政策统筹协调等具体意见。
  《指导意见》提出,加大竞争执法力度,促进网络拍卖市场公平竞争、有序发展。依法查处网络拍卖平台实施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依法制止网络拍卖领域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强化社会监督,加强对拍卖许可、文物拍卖许可信息的公开、公示力度。重点规制网络拍卖中"有照无证""无照无证"经营、虚假宣传、恶意串通、虚构交易、以假充真、文物拍卖标的未经审核、拍卖国家禁止买卖的文物等违法行为。
 
《互联网政务应用安全管理规定》7月1日起施行
 
  据悉,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近日联合发布《互联网政务应用安全管理规定》(简称《规定》),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
  《规定》)要求,建设运行互联网政务应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防范内容篡改、攻击致瘫、数据窃取等风险,保障互联网政务应用安全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
  《规定》)共8章,包括总则、开办和建设、信息安全、网络和数据安全、电子邮件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监督管理以及附则。
  根据《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完善互联网政务应用安全监测能力,实时监测互联网政务应用运行状态和网络安全事件情况。
 
上海临港数据跨境场景化一般数据清单发布
 
  5月17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发布了全国首批数据跨境场景化一般数据清单及清单配套操作指南。此举标志着临港新片区在数据跨境流动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悉,首批一般数据清单包含智能网联汽车、公募基金、生物医药3个领域,涉及智能网联汽车跨国生产制造、医药临床试验和研发、基金市场研究信息共享等11个场景,划分成64个数据类别600余个字段。
  临港新片区一般数据清单的编制,是在国家相关法规的框架下,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场景为落点"的原则,聚焦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发展中的重点领域,结合自贸区及临港新片区重点产业,着力解决企业数据跨境流动典型场景中需求最迫切的问题。坚持"一般数据清单+负面清单"相结合的工作路径,从正面入手,结合跨境场景细化至具体字段,编制形成可操作、可落地的一般数据清单,同步迭代拓展更多场景、更多领域,以此为基准凝练形成场景化、精细化、可操作的字段级负面清单。坚持"放得开、管得住"的管理思路,推进数据跨境流动更大力度的开放,在确保企业操作便捷的基础上,同步做好数据跨境流动安全管理工作。
  后续临港新片区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市场需求,不断完善和优化数据清单,持续更新迭代已发布的清单,并围绕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保函业务、国际贸易结算信用证业务、再保险业务、航运业务等场景,陆续发布涉及更多领域的一般数据清单。在各方面实践探索相对完备时,发布出台场景化负面清单,更好服务各类主体的数据跨境需求。
 
河南年底前力争千兆用户总数达1800万户
 
  据悉,河南省通信管理局日前印发《2024年全省千兆光网发展"光耀中原"行动计划》,部署全省千兆光网建设发展工作,目标是到2024年年底全省千兆用户总数达到1800万户,占比达到40%以上,10G-PON及以上端口总数达到135万个。
  千兆光网是数字新基建标志性工程,包括移动千兆网、宽带千兆网"双千兆"网络建设。近年来,河南省加快部署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全面构建以5G、千兆光网等通信网络为基础,以超大型数据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为核心,以工业互联网等融合基础设施为突破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截至去年年底,河南省已实现乡镇以上区域5G网络和千兆光网连续覆盖,先后有14个省辖市获批"千兆城市"。
  按照"光耀中原"行动计划,今年全省4.5万个行政村将基本实现全部通5G。同时,加快推进乡镇以上10G-PON设备规模部署,持续推进农村宽带网络扩容升级,打造千兆光网示范小区,推动千兆光网应用创新助力数字化转型,强化算力接入网络服务能力,推进OTN光接入终端在工业、制造等重点领域的覆盖和部署,稳步提升城区算力网络通达率,构建省辖市内1毫秒、郑洛间3毫秒、省域5毫秒、全国20毫秒的四级算力时延圈。
 
广州海珠加快建设国内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区
 
  近日,广州市海珠区发布《广州市海珠区建设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区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简称《实施细则》),加快推动大模型核心产业和高端人才集聚,全力打造国内行业大模型示范标杆。
  《实施细则》提出,每年广州市和海珠区总共投入最高2.8亿元支持建设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区。其中,单个大模型企业每年累计奖励金额最高1000万元,单个集成电路企业每年累计奖励金额最高5000万元。
  今年4月,广州市宣布支持海珠区建设国内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区。《实施细则》将成为海珠区近些年来出台的奖励力度最大的产业政策。
 
美国会议员呼吁每年拨款320亿美元支持美国AI
 
  5月15日,美国参议院两党人工智能工作组发布《推动美国AI创新》(Driving U.S. Innovation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报告,其中提出美国AI政策路线图。
  报告称,美国政府应通过紧急拨款等手段,尽快达到美国人工智能国家安全委员会(NSCAI)提出的投入水平:每年在非国防领域至少投入320亿美元,用于推动跨政府部门的AI研发、支持基础科学研究,并对AI在先进制造、智能城市、合成化学及生物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支持。
  参议院多数派领袖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表示,目前参议员们正在考虑应该向国防AI领域额外划拨多少资金,但"这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欧盟批准世界首部《人工智能法案》
 
  据报道,欧盟理事会5月21日批准《人工智能法案》(AIA),这是世界上首部对人工智能(AI)进行全面监管的法案。欧盟理事会由成员国部长级官员等人组成。日本等许多国家正探寻制定人工智能规则,欧盟新规则今后可能成为"世界标准"。
  打造《人工智能法案》的目的在于,在维护民主、人权和法治的同时,推动普及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根据使用方法而非技术本身造成的影响风险进行分类。
  风险分为四类,风险等级越高,管控越严格。例如,风险最高的情况包括:为唆使犯罪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操纵人的潜意识;使用高级监控摄像机等,将人脸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实时应用于犯罪搜查等。这些情况是被"禁止"的。
  第二高风险的情况包括:基于犯罪心理画像的犯罪预测、在入学考试和录用考试测评中应用人工智能。人类有义务保存和管理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历史记录。
  不过,巴黎奥运会等反恐用途被排除在一系列风险分类对象之外,旨在兼顾安全保障和个人权利的平衡。
  关于取得显著进展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另行作出规定,开发者有义务遵守版权、公开用于开发的学习数据等。
  根据《人工智能法案》规定,如果涉足"禁止"领域,则被处以3500万欧元或全球年销售总额7%的罚款,以二者之中的更高金额为准进行处罚。如果没有履行除"禁止"以外的其他风险分类中的义务,则根据业务规模等处以1500万欧元或最高不超过全球年销售总额3%的罚款。
  《人工智能法案》规定"适用于区域外",影响或将波及其他地区。日本一桥大学情报学教授生贝直人解释道:"由于法案广泛适用于域外,在欧洲开展业务的各国企业都将不得不遵守《人工智能法案》。"
  欧盟的目标是,在2026年内全面施行《人工智能法案》。不过,风险级别最高的"禁止"条款预计率先于2024年底启动适用。
 
英国宣布新的人工智能研究资助计划
 
  据悉,英国科学、创新和技术大臣米歇尔·唐兰5月22日在由英国和韩国共同主办的人工智能首尔峰会上宣布,英国政府将提供850万英镑(约合1081万美元)的人工智能研究资助计划,以研究如何保护社会免受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风险,同时又能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生产力等。
  据介绍,英国于2023年设立的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将主导推动这一研究资助计划,并将和英国研究与创新署、艾伦·图灵研究所合作实施。
  新的资助计划旨在扩大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的工作范围,将"人工智能系统性安全"这一新兴领域纳入其中。"人工智能系统性安全"旨在研究如何在社会层面减轻人工智能的影响,以及如何适应这项技术带来的转变。
  英国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研究主任克里斯托弗·萨默菲尔德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项新的资助计划是确保人工智能安全部署到社会中的重要一步。
 
韩国投26万亿韩元扶持芯片产业
 
  5月23日,韩国总统尹锡悦主持了以半导体产业为主题的"第二次经济问题审议会议",并在会上宣布了价值2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381.59亿元)的半导体产业综合扶持计划。
  尹锡悦称,现在,世界各国正在发动一场关系到各国命运的半导体产业战争,胜负取决于谁能率先制造出具有先进信息处理能力的尖端半导体,韩国政府必须对半导体产业提供坚实的支持,提供与竞争国家相当的支持。
  据了解,在26万亿韩元的半导体扶持计划中,1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903.35亿元)将用于韩国开发银行设立新半导体金融支持计划。另外,还将设立一个1万亿韩元的基金,以支持无晶圆厂企业和设备制造商。
  目前,美国、欧洲等地区花费数百亿美元吸引台积电、英特尔等芯片公司前来,并推动这些公司在当地制造项目。在此之际,韩国也开始有所动作,此次的支持计划便是对本地芯片行业支持呼声的回应。
  韩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存储芯片生产国,该国拥有世界顶级存储芯片制造商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与此同时,韩国也试图在更广泛的芯片领域发挥更积极的作用。4月的数据显示,韩国芯片行业在4月份占该国出口总额的18%。
  尹锡悦此次还要求产业部提出创新措施,以加强韩国在非存储芯片领域的竞争力。
  并且,该国目前正在首尔以南的龙仁建设一个大型芯片集群,韩国当局称之为世界上最大的高科技芯片制造综合体。
  今年1月时,尹锡悦决心倾注一切可能的资源来赢得"芯片战争",他表示将延长对国内半导体行业投资的税收抵免,以促进就业并吸引更多人才。
 
日本政府决定着手探讨AI法律监管
 
  据报道,日本政府5月22日召开人工智能战略会议,决定着手探讨以大规模AI开发者等为对象的法律监管,"对于可能涉及侵犯人权和犯罪等的AI,要考虑如何采取必要的法律监管"。
  欧盟此前已批准全球首部综合性的AI监管法案。
 
企业信息员园地
 
民营企业权益保障的制度化应当秉持刑事合规的理念
 
  特约信息员:王协忠
  刑事合规是民营企业人身与财产合法利益保障制度化的前置环节与形式要义。刑事合规是指国家、企业及相关组织基于风险规避的刑法基本理念,在企业特定概念范畴内,为达成层面与企业治理层面所采取的各类必要刑事及相关风险防控手段的统称。本质上,刑事合规并不区分企业性质与类型。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基于国有财产保护之目的,按照主体身份不同区分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并在刑法条文中单独列章。在混改与股份制背景下,多数人倾向于继续沿用过往刑法分章结构,并寄希望于以立法解释与司法解释的形式摆脱法律适用的困局。刑法的功能不仅在于保障人权,更应关注社会保护的不同归属于不同条款类别,虽在法律责任承担中可能趋同,但形式价值与程序意义都可能导致实质上的不平等,最终衬托出民营企业权益保障制度化的必要性。
  一、国家法律层面的刑事合规是民营企业权益保障制度化的前置环节
  刑事合规是指国家、企业及相关组织基于风险规避的刑法基本理念,在企业特定概念范畴内,为达成层面与企业治理层面所采取的各类必要刑事及相关风险防控手段的统称。本质上,刑事合规并不区分企业性质与类型。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基于国有财产保护之目的,按照主体身份不同区分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并在刑法条文中单独列章。在混改与股份制背景下,多数人倾向于继续沿用过往刑法分章结构,并寄希望于以立法解释与司法解释的形式摆脱法律适用的困局。刑法的功能不仅在于保障人权,更应关注社会保护的不同归属于不同条款类别,虽在法律责任承担中可能趋同,但形式价值与程序意义都可能导致实质上的不平等,最终衬托出民营企业权益保障制度化的必要性。
  在国家法层面应以民事优先性与程序平等性完善刑事合规。民事优先性要求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在面对涉及民营企业刑事犯罪时,应当改变“先刑后民”思维,做到不机械适用刑事优先原则。对于确需先行解决的涉案问题,应当从立法层面留有回旋余地,在法律适用上做到公平性自由裁量,严格区分行政违法与刑事犯罪,完善羁押必要性审查,不能入罪即诉,切实保护民营企业家和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此外,我国目前涉案财物处置程序相关规定过于原则化,缺乏实操性细则和必要法律责任的衔接程序,且立法层级相对有限。民营企业涉案财物处置程序公平要求对民营企业不能采用偏向性或者歧视性手段,在自由裁量范围内,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审判机关均需要立足办案实际确保程序处置的有序性与公平 性。司法机关在处置民营企业涉案财物时,应当避免随意处置涉案财物和超范围冻结查封涉案财物。民营企业涉案财物处置程序的公平性必须从源头改革现有“案款提留”等制度性障碍,与法律责任处置形成有效衔接,确保涉案财物查封解除与扣押的及时性与规范化,避免“一扣到底”现象的发生。
  二、企业层面的刑事合规是民营企业权益保障制度化的形式要义
  在企业层面应以行业属性刑事合规满足民营企业权益保障。刑事合规具有行业属性,在企业层面必然以行业为属性进行分类,因此首先需要对行业属性进行定义与基准确定。行业分类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过大则违背了行业区别的初衷,不利于行业性刑事合规规范的形成;过小则显得无所适从,丧失权益保障制度化的便捷性属性。在特殊性刑事合规环节上,对关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如金融、期货等特殊领域进行行业分类细化,对烟草制造业等少数行业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最终形成行业分类清晰的规范性刑事合规制度体系。
  在企业层面应以内部刑事合规规范民营企业权益保障。民营企业权益保障不仅需要外部层面的制度化,也需要建构内部刑事合规体系。内部刑事合规体系建构不是照搬照抄国家层面的刑事合规,也不要求一致性。民营企业的内部刑事合规需要结合自身经营现状,分门别类、有条不紊地建立。以刑事合规部门为例,不要求所有企业不计成本地建立独立刑事合规专门部门,中小型企业可将刑事合规放人法务或者风控部门;对于大型房地产或者金融企业等资金密集型行业,需要在条件允许甚至是需要国家强制力普及设置专门或专岗监察等刑事合规部门与岗位。民营企业内部刑事合规体系主要包括制度建设、机构设置以及合规文化三部分,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完善具备防范和处置刑事法律风险职能的防控体系。
  三、完善刑事合规体系是推动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优化的关键
  第一,公司治理结构优化是所有民营企业的梦想。刑事合规制度体系建设是成就这种理想的不二法门。除部分大型民营企业及上市企业外,绝大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公司股权结构过于集中、治理结构“形神分离”,随意性与偶然性较大。刑事合规体系推动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优化主要体现在以国家法层面刑事合规为依托,结合企业经营状况,引入行业监管要素分层逐级构建刑事合规模式,最终实现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优化。
  第二,刑事合规体系直接构成了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容。公司治理结构本身就包含制度建设,而刑事合规首先是一种制度表现形式,它构成了企业治理结构的一部分。刑事合规不仅是一种静态制度表现形式,还可以动态审核企业治理结构的合法性与合规性,确保企业治理结构的合理性。三阶层刑事体系要求无论是法律还是企业内部规范或者行业自律规范均需要形成可供参考的文本,文书属性判定支撑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与完善。
  第三,刑事合规体系可以确保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持续性。纠纷处置和财产保全措施等都可能对企业合法经营的产生阻碍,刑事案件的发生会导致一家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濒临破产与停产停业。在风险社会中对风险进行研究并非刻意寻找一种完全消除风险的方法,风险本身是无法消除的,而寻找降低风险发生概率的路径以及减少风险结果的危害性才是重点。刑事合规体系之于公司治理结构优化目的就在于确保相关措施与风险防控的延续性。
  第四,刑事合规体系是法律风险传导阻断机制的基准阀门。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往往涉及法律风险,风险传导机制是法律风险递进的关键。为避免单一刑事法律风险的扩张与传导,民营企业须建立刑事合规体系。一方面,刑事合规体系既是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刑事风险的制度保障与事实依据,也是企业外部的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判定企业刑事责任与量刑裁量的依据之一;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外部刑事合规体系成为告诫同类型企业中有可能涉嫌犯罪的人员中止犯罪的路径,从而消弭企业刑事风险传导。
  刑事合规体系之所以能够成为民营企业权益保障制度化的前置环节与形式要义,是因为刑事风险的偶然性与可预防性。民营企业要想发展得更好,离不开刑事合规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实现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刑事合规体系化和民营企业权益保障制度化是重中之重。

近期企业高层管理者参考

活动预告更多>>
热点关注更多>>
项目推荐更多>>
栏目总排行
省企联动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