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高层参考 第03期
部委决策
习近平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据悉,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1月16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与西方金融模式有本质区别。我们要坚定自信,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完善,使这条路越走越宽广。
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积极探索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本质的认识,不断推进金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积累了宝贵经验,逐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这就是: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这几条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金融工作怎么看、怎么干,是体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有机整体。
习近平强调,金融强国应当基于强大的经济基础,具有领先世界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同时具备一系列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即:拥有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建设金融强国需要长期努力,久久为功。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建立健全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多样化专业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习近平指出,要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风险。金融监管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关键在于金融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要明确责任,加强协作配合。在市场准入、审慎监管、行为监管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执法,实现金融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各地要立足一域谋全局,落实好属地风险处置和维稳责任。风险处置过程中要坚决惩治腐败,严防道德风险。金融监管是系统工程,金融管理部门和宏观调控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纪检监察机关等都有相应职责,要加强监管协同,健全权责一致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严厉打击金融犯罪。
习近平强调,要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和规则影响力,稳慎把握好节奏和力度。要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协议中金融领域相关规则,精简限制性措施,增强开放政策的透明度、稳定性和可预期性,规范境外投融资行为,完善对共建"一带一路"的金融支持。要加强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要守住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安全底线。
习近平指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做到: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
习近平最后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金融思维和金融工作能力,坚持经济和金融一盘棋思想,认真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经济和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国务院修改部分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
据悉,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决定》修改《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条例》,主要修改内容包括: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关于坚持和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的精神,新增货币政策委员会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动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等相关表述。
二是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精神。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货币政策委员会组成单位和人员,进一步明确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类别和任免程序,完善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的条件和任期制度。
三是将长期运行实践中成熟的工作程序明确为制度规范。货币政策委员会实际运行已超过26年,通过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和流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采取多种方式加强预期引导和市场沟通等,上述修改有利于丰富完善适应新发展格局的工作机制。
修改后,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单位和人员组成分别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务院副秘书长1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1人;财政部副部长1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2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国家统计局局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中国银行业协会会长;专家委员3人。
《决定》修改《国务院关于实施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管理的决定》。根据机构改革方案要求,将文件中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修改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决定》修改《国务院关于实施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的决定》。根据机构改革方案关于将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团的日常监管职责划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要求,将金融控股公司的审批和监管主体由"中国人民银行"修改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司法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负责人指出,《决定》施行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中国人民银行将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委员会咨询议事效率,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委员会促进货币政策科学制定和执行的职能,加强政策沟通、稳定市场预期,为经济回升向好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将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不断完善配套制度,严把准入关口,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的监管协作,履行好监管职责,推动银行卡清算机构、金融控股公司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防范和查处假冒企业登记违法行为新规出台
据悉,市场监管总局1月12日发布《防范和查处假冒企业登记违法行为规定》(简称《规定》),将于2024年3月15日起施行。
《规定》针对实践中假冒国企央企、知名民企和外资企业违法行为,聚焦违法行为查处、责任追究等关键环节,提出了加强身份核验、实行信息比对核验、完善撤销程序、对已立案查处的企业不予登记、严惩不法中介违法行为等制度措施。
针对企业身份被冒名的问题,《规定》提出当事人为企业的,应当配合登记机关通过核验电子营业执照的方式进行身份核验;未使用电子营业执照的,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执行事务合伙人等自然人应当进行实名验证,从源头进一步防范企业被他人假冒的问题。
针对实践中存在的查处假冒企业登记行为鉴定难、鉴定贵的问题,《规定》明确登记机关可以结合具有法定资质的机构出具的鉴定意见,或者有关部门出具的书面意见,依法作出行政处罚、撤销企业登记等决定。
针对部分冒名登记企业持续对外投资扩张的问题,《规定》明确相关单位或者个人因涉嫌假冒企业登记已被立案调查或者移送司法机关的,涉嫌假冒企业的相关登记申请经审查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或者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登记机关不予登记,防止违法企业扩大对被冒名企业的不法影响。
针对部分中介代理协助或教唆申请人提交虚假材料的不法行为,《规定》明确要求中介机构在办理登记业务时应当标明其代理身份。不得教唆、编造或帮助他人编造、提供虚假信息或材料。不得以转让牟利为目的,恶意大量申请企业登记,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妨碍社会公共秩序。对于中介机构多次从事上述违法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要依法从重处罚。
市场监管总局登记注册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将会同相关部门完善实名验证技术,从源头切实防范企业被冒名登记的问题,进一步解决企业在被冒名后遇到的实际困难,同时引导企业依法合规办理登记,进一步提升防范和查处假冒企业登记违法行为水平。
金监总局稽查部门将开启金融稽查新征程
1月15日,金融监管总局稽查局和稽查总队筹备组联合发表学习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文章,首次对稽查工作的主要特征、特殊性及内容进行了阐述。文章表示,作为此次机构改革新成立的部门,稽查局和稽查总队深入学习领会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科学谋划金融稽查工作,奋力开启金融稽查新征程。
金融监管总局"三定"方案明确,金融监管总局设立稽查总队,作为直属行政机构,正司级,负责相关案件的调查、取证,提出处理意见等。金融监管总局稽查局职责为拟订稽查工作制度;组织对违法违规金融活动相关主体进行调查、取证,提出处理意见;涉嫌犯罪的,提出移送司法机关的建议;指导、检查金融机构安全保卫工作。
文章指出,稽查工作有五大特殊性:
一是目的的特定性。区别于现场检查的常规性、计划性和普遍性,稽查工作具有专项性、突发性、针对性特征,主要目的是通过查处特定领域特定事件,有力控制和阻断重大风险,实现金融风险的实质性压降。
二是内容的外延性。稽查作为兜底机制的基础环节和重要抓手,稽查内容不限于持牌金融机构,还延伸到非法金融活动全链条。稽查不仅要深挖金融领域问题,还要追根溯源,推动相关领域的金融风险得到综合整治。
三是方式的灵活性。稽查任务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要求稽查工作必须有很强的机动性,能够做到快速反应、迅速行动。稽查工作没有抽查比例、检查覆盖率等指标要求,需要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精准锁定问题,消除隐患、弥补漏洞。
四是手段的复合性。稽查工作触碰的是核心利益,稽查对象往往具有很强的对抗性。稽查范围具有跨机构、跨领域、跨业态特征,尤其延伸到对金融机构股东等利益相关方调查时,行政手段不足的劣势尤为明显。"因此,稽查工作更加注重执法协作,通过与公安司法、纪检监察机关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形成防范打击合力。"金融监管总局稽查局和稽查总队筹备组表示。
五是效果的导向性。由于稽查部门查办的都是重要案件和重大风险,社会影响广泛,稽查动向、稽查内容、稽查结果备受关注,稽查举措会被放大解读,容易形成监管导向性作用。
着力构建"三个机制"
文章指出,金融监管"长牙带刺"是重塑金融监管的紧迫任务和必然要求。稽查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着力构建"三个机制",真正发挥"长牙带刺"作用:
一是重塑稽查形式的"联合机制"。推动与公安司法机关形成常态化、机制化联合办案模式,既发挥监管部门专业优势,又发挥公安部门手段优势,迅速锁定线索、突破堵点、提高效率。发现涉嫌犯罪的,坚决移送公安司法机关,大幅提升金融监管执法的威慑力。
二是执行稽查任务的"独立机制"。稽查部门以风险为导向,没有特定的监管领域、监管对象和业务范畴,不负责常规性、事务性监管工作,具有较强的独立属性。要着力巩固和增强稽查的独立性,建立提级管理和指定办理机制,对敏感复杂案件、重大风险事件由稽查总队直接查处,或指定异地派出机构办理,消除可能的外部影响。
三是加大稽查力度的"立体机制"。统筹系统稽查资源,形成稽查工作上下一盘棋格局。建立稽查与检查、机构监管、功能监管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提升执法合力。
此外,文章指出,要强化穿透性。增强穿透意识,密切关注行业和市场动态,深挖细查风险线索。要把握穿透重点,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从业务本质入手,将资金来源、中间环节与资金最终投向彻底打穿,切实做到见人、见钱、见事、见底、见责。要提升穿透能力,有效运用智能化分析工具,透视各类风险和变化背后的底层逻辑。
金融监管总局要求强化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
1月12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的通知》,从持续深化科技金融组织管理机制建设、形成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扎实做好金融风险防控、加强组织保障和政策协同等方面,提出银行业保险业做好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的工作要求。
《通知》明确,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要支持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成长壮大、丰富成长期科技型企业融资模式、提升成熟期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适配性。
针对初创期科技型企业,《通知》鼓励金融机构在防控风险的基础上加大初创期科技型企业信用贷款投放力度,努力提升科技型企业"首贷率"。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规范银行与外部投资机构合作,积极探索"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模式,为初创期科技型企业融资提供金融支持。
一直以来,科技型企业尤其是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存在前期投资大、技术不确定性强、轻资产运营、无传统抵质押物特征,按照传统以企业历史经营数据和财务数据为核心的评审模型,很难达到银行授信要求,在获取银行信贷资金时存在难点、堵点。
针对成长期和成熟期科技型企业,《通知》提出拓宽抵质押担保范围,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强化风险管理、资金归集、债券承销等综合金融服务,帮助科技型企业优化融资结构;支持保险机构主动对接成熟期科技型企业风险保障和风险管理需求,通过共保体、大型商业保险和统括保单等形式,提供综合性保险解决方案等措施。
《通知》强调,银行保险机构要强化科技型企业金融风险管理和防控,坚持自主决策、自担风险、自我约束。银行机构要进一步加强授信管理,提高资金配置效率,避免多头过度授信。
沪深北交易所规范完善债券发行业务
据悉,沪深北证券交易所1月12日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债券发行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提升债券发行规范性水平,严格市场纪律,维护市场正常秩序,促进债券市场稳定健康高质量发展。
此次通知在交易所公司债券发行承销规则的基础上,针对部分债券存在发行定价不审慎、未遵循市场化原则确定利率区间等发行业务不规范行为,坚持问题导向,立足交易所债券发展实际,按照市场化、透明化、规范化原则,从政策层面进一步完善债券市场各参与方发行操作规范,加强发行业务自律管理,促进发行价格的市场化形成机制,有利于进一步夯实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基础。
一是维护正常竞争秩序,支持合理债券融资。通知通过强化市场自律规范、竞争秩序,引导市场参与主体牢固树立市场化、规范化意识。同时,强调交易所遵循依法依规、公开透明的原则,提升融资审核服务效率,支持符合条件的发行人合理债券融资。
二是夯实规范发展基础,促进持续健康发展。通知以规范透明为导向,夯实各方行为规范,让发行承销业务回归本源,针对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发行操作规范建立市场化约束机制。
三是提升价格发现功能,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通知将促进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发行价格,引导市场资金合理配置,推动资金更多流向国家支持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悉,交易所将继续在中国证监会领导下,协同市场各方进一步推进完善债券发行承销基础制度,不断提升市场效率和服务水平,持续推进交易所债市高质量发展。
深交所修订纪律处分规则
1月12日,深交所修订并发布《自律监管措施和纪律处分实施办法》《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2号--纪律处分实施标准》,进一步筑牢全面加强监管的制度基石,积极引导督促各方合规运作,共同营造资本市场良好生态。
本次修订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紧盯突出问题、强化监管效能。一是加大惩处力度,明确占用资金巨大拒不偿还,严重损害上市公司、投资者利益的,对组织、指使占用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视情形一定期间不接受该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发行人提交的发行上市申请文件。二是补足监管空白,将有权机关查明的、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存在直接关联的责任人员明确纳入处分范围。三是坚持一追到底,明确证券摘牌后,对上市期间发生的违规行为,仍适用纪律处分相关规定,避免"一退了之"。四是强化中介监管,细化中介违规情形,聚焦于是否勤勉尽责、出具文件报告真实准确情况等;加大财务会计监管力度,单列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员的处分标准。五是加强联合惩戒,对被其他证券交易场所实施暂不接受文件、认定为不适当人选等处分的,深交所对应采取相应措施。
规范处分程序,提升处分时效。一是规范事先告知,明确深交所发出纪律处分事先告知书后,又对主要违规事实、理由、依据或者拟作出的处分决定进行调整的,应当重新告知,充分保障市场主体知情权。二是优化送达方式,明确可以通过业务专区、电子邮件等电子方式,或者邮寄方式送达处分文书,无法送达的,可以采用公告方式,送达时间为10日。三是及时高效惩处,明确在涉及多个违规行为的情况下,对已查明的部分违规行为可先行处理,避免"久拖不决";对于已经有权行政监管部门、司法机关的文书认定违规事实,且情况紧急的,可以通过通讯表决的方式做出相关决定。
此外,本次修改还同步优化了纪律处分机制。其中,对市场广泛关注、违规情节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提升审议层级,加强惩处把关;将盘后限制交易纳入纪律处分委员会审议范围,提高决策审慎性;在纪律处分委员会设置专门的会议召集人,提升纪律处分的专业把关水平。
中保协发布险资关联交易首个自律规则和制度标准
据悉,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近日发布《保险机构资金运用关联交易自律规则》(下称《自律规则》)和《保险公司资金运用关联交易管理制度标准》(下称《制度标准》)。《自律规则》和《制度标准》是资金运用关联交易领域首个自律规则和制度标准。
《自律规则》和《制度标准》的发布实施,将进一步压实保险机构主体责任,提升保险机构资金运用关联交易制度的完备性,推动保险机构从内部管理和决策上重视和加强资金运用关联交易工作,强化保险公司内部约束和保险行业自律管理,助力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
保险业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原中国银保监会在2022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相关银保监局开展了保险资金运用关联交易专项检查。同时,针对资金运用关联交易管理方面的监管制度也不断完善。2022年6月2日,原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保险机构资金运用关联交易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保险行业自律组织将保险机构资金运用关联交易行为纳入自律管理,建立健全资金运用关联交易自律规则,研究制定保险机构资金运用关联交易管理制度标准。
《自律规则》明确禁止行为、惩戒措施
此次中保协发布的《自律规则》明确禁止保险机构开展资金运用的三类行为。一是通过隐瞒或者掩盖关联关系、股权代持、资产代持、抽屉协议、阴阳合同、拆分交易、互投大股东等隐蔽方式规避关联交易审查或监管要求。二是借道不动产项目、非保险子公司、第三方桥公司、信托计划、资管产品投资、银行存款、同业拆借,或其他通道、嵌套方式变相突破监管限制,为关联方或关联方指定方违规融资。三是通过各种方式拉长融资链条、模糊业务实质、隐匿资金最终流向,为关联方或关联方指定方违规融资、腾挪资产、空转套利、隐匿风险等。
《自律规则》还要求保险机构切实履行资金运用关联交易主体责任,针对保险机构股东、董监高、审批或决策人员、合作机构在资金运用关联交易中所承担的不同职责,分别提出自律管理要求;对委托投资和单一投资中涉及的资金运用关联交易行为提出操作建议;对资金运用关联交易信息披露提出自律管理要求。若保险机构资金运用关联交易存在违反《自律规则》要求的,将采取约谈提醒、行业内公开通报、记入不良记录档案,甚至纳入行业黑名单等自律惩戒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自律规则》鼓励保险机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审批或决策人员向所在保险机构的董事会或者监事(会)报告存在或疑似存在的资金运用关联交易违法违规行为;保险机构未妥善处理的,可向保险业协会举报相关违法违规行为。《自律规则》还鼓励保险机构资金运用关联交易合作机构向协会提供保险机构违法违规行为的相关问题线索。
《制度标准》用于对照梳理、查漏补缺
《制度标准》共七章,对包括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保险公司党委前置研究事项、公司章程、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议事规则、资金运用关联交易管理、资金运用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管理和报告、委托投资等业务管理、内部稽核和外部审计机制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所应包含的内容提出具体要求。
"《制度标准》是按照监管部门的工作部署,以指导保险公司加强自身资金运用关联交易的制度建设为目的。各保险公司可将《制度标准》作为参考指引,对自身相关制度进行对照梳理,查漏补缺。"上述负责人表示。
为保证《制度标准》的适用性,其中明确了保险公司可在现有各制度中落实文中提及的资金运用关联交易管理规则;现有制度无法满足资金运用关联交易管理规则体系建设需求的,应另行制定管理制度,以满足监管部门对资金运用关联交易的管理要求。
《自律规则》和《制度标准》已于近日实施。据了解,保险业协会将从三方面做好保险机构资金运用关联交易自律工作。一是加强政策宣导,督促保险机构重视资金运用关联交易管理,开展资金运用关联交易合规管理经验交流与培训,提升从业人员合规意识,营造合规文化。二是开展资金运用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公告的质量监测和统计分析,督导保险机构及时准确地发布信息披露公告。三是依照《自律规则》的有关规定,对违规开展资金运用关联交易的保险机构采取相应的自律措施。
国办26项举措推动发展银发经济
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下称《意见》),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见》从发展民生事业、扩大产品供给、培育潜力产业等方面提出26条具体举措。具体来看,在发展民生事业方面,要拓展居家助老服务,培育发展专业助老陪护机构,支持与养老机构共享资源,拓展陪护场景。聚焦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建设改造一批社区便民消费服务中心等设施。加快建设康复医院、护理院(中心、站)、安宁疗护机构,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能力建设。
在扩大产品供给方面,《意见》指出,培育银发经济经营主体,鼓励和引导国有企业结合主责主业积极拓展银发经济相关业务。同时,发挥民营经济作用,完善政企沟通联系机制,打破不合理的市场准入壁垒,推动银发经济政策、资金、信息等直达快享。
同时,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区域,规划布局10个左右高水平银发经济产业园区。拓宽消费供给渠道,结合春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以及"敬老月"等活动,引导电商平台、大型商超举办主题购物节。
在聚焦银发人群多样化需求方面,《意见》指出,丰富发展养老金融产品,支持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发展养老金融业务,提供养老财务规划、资金管理等服务。丰富个人养老金产品,推进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和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加强养老金融产品研发与健康、养老照护等服务衔接。
在要素保障方面,要加强科技创新应用,通过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银发经济领域科研活动,提高自主研发水平。同时,强化财政金融支持,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银发经济产业项目;用好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对符合条件的公益型普惠型养老机构运营、居家社区养老体系建设、纳入相关目录的老年产品制造企业等,按照市场化原则提供信贷支持。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坚守职能定位、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加大对养老服务设施、银发经济产业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
《意见》指出,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银发经济发展研究报告》预计,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19万亿元,占总消费的2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6%。
政策要闻
▲国家发改委印发《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监督管理办法》
据悉,为加强对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的监督管理,规范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保障和提高中央预算内投资综合效益,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努力坚持三方面的原则要求。一是坚持厘清监管责任。系统规范国家发展改革委、地方发改部门、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中央单位的职责定位,理顺职权关系,贯通责任链条,完善监管体系,使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全过程监管履责有要求、追责有依据。二是细化监管内容。围绕中央预算内投资全生命周期监管,针对不同监管主体明确相应的监管程序、内容和方式,并对依托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加强在线调度、探索开展视频监管等作出相应规定。三是强化监督执法。在加强日常管理和监测调度基础上,对各项监督检查要求予以明确,并设专章切实加强对打捆切块下达投资计划项目的监管。同时,对违法违规行为明确适用情形、裁量标准和惩戒措施,加大处罚力度。
《办法》是加强中央预算内投资监管,提升政府投资有效性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用法治方式加强和改进投资管理的客观要求。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认真做好《办法》的宣传解读和贯彻实施工作,着力健全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机制,不断提升监管效能,助力投资高质量发展。
▲新版稳外贸稳外资税收政策指引发布
据悉,为充分发挥税收支持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的职能作用,国税总局日前对现行有效的相关税收支持政策和征管服务举措进行梳理更新,形成新版《稳外贸稳外资税收政策指引》并公开发布,方便纳税人更好了解政策、适用政策,为外贸外资发展营造良好税收环境。
国税总局政策法规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新版《稳外贸稳外资税收政策指引》分为稳外贸政策和稳外资政策两大领域,包括51项具体内容:稳外贸相关税收政策包括出口货物劳务税收政策、跨境应税行为增值税政策、外贸新业态税收政策、出口退(免)税服务便利化举措等19项;稳外资相关税收政策包括鼓励外商投资税收政策等32项。
"外贸外资是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纽带,是稳定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税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稳外贸稳外资税收支持政策和征管服务便利化举措,促进进出口平稳发展,支持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鼓励外商来华投资兴业。"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李平认为,将这些政策举措梳理成册,不仅便于纳税人系统掌握、便捷享受政策,同时也释放出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的积极信号,进一步提振市场发展信心。
▲证监会正研究制定《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行动方案》
1月12日,证监会机构司副司长林晓征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如何构建长期资金、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共同发展的良性机制,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统筹做好顶层制度设计。目前,证监会正全面对标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制定《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行动方案》,作为未来一段时期统筹解决资本市场中长期资金供给不足等问题的行动纲要。"
他介绍,总的思路是,以加大中长期资金引入力度为重点,以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为基础,以建设一流投资机构为抓手,全面推进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着力提高投资者长期回报,促进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居民财富的良性循环。
▲交易商协会发布《外国政府类机构和国际开发机构债券业务指引》
1月12日,交易商协会发布公告称,为促进外国政府类机构和国际开发机构债券业务规范发展,提升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水平,交易商协会组织市场成员对《外国政府类机构和国际开发机构债券业务指引(试行)》进行了修订,形成《外国政府类机构和国际开发机构债券业务指引》。该指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该指引具体从注册与发行、注册文件要求、信息披露要求、中介机构管理等方面,对于外国政府类机构和国际开发机构发行债券进行了明确和规范。
比如,在信息披露要求方面,指引要求,外国政府类机构和国际开发机构应确保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及时,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外国政府类机构和国际开发机构面向银行间市场机构投资者发行债券的,在债券存续期间内如发生重大事项,应在发行文件约定的时间内及时通过综合平台披露或根据约定向定向投资者披露等。
在中介机构管理方面,指引要求,外国政府类机构和国际开发机构应委托独立于发行人的境内机构在债券存续期内维护债券持有人的利益。外国政府类机构和国际开发机构若披露信用评级报告,其信用评级报告应由经认可的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评级机构出具。
指引还明确,外国政府类机构和国际开发机构发行债券的募集资金使用应合法合规。募集资金涉及的账户开立、资金汇兑、跨境汇拨及信息报送等事宜,应符合中国人民银行及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有关规定。
▲三部门发文进一步规范跨境税费缴库退库业务
据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提高跨境税费缴纳便利度,进一步规范跨境税费缴库退库业务,提高预算资金收缴入库效率,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跨境税费缴库退库业务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针对近年来使用人民币跨境缴纳税费业务需求逐渐增多的趋势,将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的跨境税收缴库退库业务范围扩大到税收、非税收入、社会保险费等各项税费款项缴纳,以及相应税收、非税收入退库业务,同时明确了不同方式下跨境税费缴库退库的业务流程、账户使用方法、信息申报要求等,为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各币种跨境税费缴库退库业务完善了制度依据。
通知指出,跨境税费缴库业务分为跨境外币税费缴库业务和跨境人民币税费缴库业务。经收跨境外币税费缴库业务的国库经收处应当具备结售汇业务资格;经收跨境人民币税费缴库业务的国库经收处所在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具备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能力。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将指导各地区协同配合,切实保障跨境税费资金安全、及时缴库退库,不断提高服务质效。
▲国家发改委推出第七批重大外资项目
据悉,国家发改委近日推出第七批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计划总投资合计超过150亿美元。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上海莫德纳医药研发生产基地、江苏泰州新浦化学高端化学品项目等11个外资项目被列为第七批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入选项目数量属历次最多,涉及生物医药、汽车制造、新能源电池、化工等多个领域。
截至目前,前六批40个重大外资项目共完成投资730亿美元。
▲五部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部署进一步发挥质量基础设施效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
《指导意见》坚持系统观念、问题导向、聚焦重点、分类施策,提出了明确的行动目标:通过开展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行动,充分释放质量基础设施效能,加快形成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新格局,实现上中下游各环节质量联动发展,推动点线面各层级质量协同共进,在打造安全可靠、竞争力强、品牌影响力显著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底,先期布局建设一批质量基础设施项目,支撑行动目标实现。
《指导意见》围绕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质量点线面提升、提升质量基础设施对建圈强链的支撑性、强化质量政策激励约束作用3大方面部署了11项重点工作,即"绘制一套图谱清单、突出三个重点、强化四个支撑、发挥三个作用"。绘制一套图谱清单,即绘制质量图谱和质量问题清单、重点攻关项目清单、质量政策工具清单。突出三个重点,即着眼点上突破,打好质量攻坚战;着眼线上联动,推动全链条质量协同升级;着眼面上提升,促进区域质量协同发展。强化四个支撑,即以现代先进的测量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力、以协同领先的标准群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以专业高效的检验检测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可靠性、以权威公信的质量认证认可促进产业链供应链高端化。发挥三个作用,即发挥质量政策的示范引领作用、政策激励作用、底线约束作用。
国资改革
国务院国资委部署今年七大重点工作
1月11日至12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提出2024年要强化的七个方面工作任务。
具体来说,这七个方面工作任务包括强化价值创造,引导企业把发展的重心切实转换到价值创造和内涵型增长上来;强化落地见效,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进国有资本优化配置,优化改革进度跟踪和评价体系;强化创新驱动,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切实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强化转型升级,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有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孵化未来产业;强化国资监管,切实加强国资监管的专业性、有效性、系统性;强化风险防控,突出抓好债务风险处置,严控重点领域风险;强化政治引领,在国有企业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
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主任周丽莎表示,基于国资国企监管的特性,会议特别强调要优化改革进度跟踪和评价体系,要制定针对性更强、力度更大、科技人员更期盼的创新支持政策。"这些任务都需要地方国资委去落实推进。"
国资委推动央企提质增效努力实现"开门红"
日前,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座谈会,详细了解重点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听取意见建议,研究细化工作举措,协调解决实际困难,推动中央企业做好提质增效开局起步工作,努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硬道理,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紧盯年度目标,下好先手棋,抓早、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工作,狠抓提升经营效益,切实改善预期、提振信心,更好发挥稳定器、压舱石作用。要加强市场形势研判,紧密跟踪市场变化,密切关注价格走势,根据行业和企业特点,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抢占市场先机。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加大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等领域的投入力度,在算好"经济账"的同时,算好社会、民生等方面的"综合账",提升综合保障能力,更好展现担当作为。要强化考核引导作用,构建精准高效、规范有序的收入分配机制,推动中长期激励科学有效落地。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加强重点领域风险研判,健全合规管理长效机制,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
会上,中国电科、中国石油、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移动、中粮集团、保利集团等6家中央企业负责人交流了企业过去一年的经济运行情况、行业变化带来的新挑战新机遇,围绕更好服务国家战略、优化考核分配、深化国企改革、防范化解风险等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张玉卓表示,国务院国资委将认真研究企业反映的问题,建立企业政策诉求台账,进一步加强政策研究、统筹协调,积极解决企业实际困难。
自主创新
学者称深圳战新产业高质量发展须高效利用创新要素
深圳特区报1月16日刊发深圳大学数量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副院长李猛的文章指出,当前,深圳已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下简称“战新产业”)规模最大、集聚性最强的城市之一,多个战新产业全国领先。相较于传统产业集群,战新产业集群的创新驱动力更为强劲,知识溢出效应更大,产业自我升级强化的能力更强。因此,培育壮大战新产业集群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如何促进更多创新资源汇聚,同时高效利用创新要素,实现集群持续创新发展。
深圳战新产业的发展思路
深化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突破路径依赖,从更高维度、更广视角来谋划企业未来的发展道路,以战新产业的发展带动传统产业转型、优势产业升级,加快形成更具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业务布局和结构。另一方面,要正确认识新兴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为新兴产业的发展往往会伴随着多种技术路线的试错,普遍会经历导入期、成长期、震荡期、成熟期等多个阶段,尤其是震荡期几乎是大多数新兴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政府部门要正确看待这一发展规律,着力加强产业生态的培育,从要素资源保障、制度规则、监管体系、公共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联合发力,打造产业发展的新市场。
加大资源投入,完善科技创新模式。战新产业的本质是高研发、高技术,需要大量人才和资本投入。科技型企业在产业中占据“头部”地位,起到引导的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促进产学研有机衔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创新动力不足障碍和成果转化应用瓶颈,不断夯实科技创新基础和技术储备基础。
注重产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和创新。注重多路径探索科技创新前沿技术,通过各种渠道挖掘新兴技术的潜在价值,并促进其与传统产业进行跨界融合。对具有颠覆性意义的基础研究成果进行研发和应用,建立大中小企业之间的有序竞争、融通发展的新格局,共同推进战新产业发展。
深圳战新产业的发展对策
搭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其一,构建线上线下联动平台。建议以线上企业枢纽服务平台为窗口,线下深度运营为抓手,向企业提供政策服务、技术服务等服务内容。在政策服务方面,线上搭建“政策超市”模块,线下设立专家顾问专题培训、业务骨干一对一辅导、服务团队多对一咨询的政策服务机制;在技术服务方面,线上介入国内重大创新科研平台,整合园区自建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线下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其二,构建企业共建共享平台。通过政府自建、政企共建、企业自建等多种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研究、检测等服务,从而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以及试错率。
以产业为核心,加强“四链”深度融合。其一,促进产业集群招商。一方面,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开展存量企业的二次招商,落户科技创新含量比较高的产业。比如芯片制造领域,可以依托全球领先的外资企业进行二次招商,将附加值比较高的产业引入园区,实现创新链、价值链的强链延链补链。另一方面,围绕创新链部署产业链,开展科技招商,不仅可以引进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等科教资源、积累技术、储备人才,而且还可以引进科技创新型企业,尤其是科技成果产业化、商业化项目。通过长期的培育形成增量的科技创新产业集群,逐渐集聚人才链。与此同时,设立多个产业的专设基金,促进资金链融合。
其二,要精准绘制招商画像。根据行业的竞争关系招商、产业链上下游招商、企业风险规避及市场扩张趋势招商,筛选重点目标企业,并根据企业特征,制定招商对象的企业目录。对于重点项目,可以采取“敲门式”招商。收集跨国公司产业转移需求并将信息上报至相关部门,由政府和相关领域的龙头企业牵头,实行“小分队、多批次”的上门招商,对接其需求,完成招商引资。此外,还需要政府和企业携手建设一支“懂技术、知产业”的职业化招商队伍,招商人员需要具备政策法规的理解能力、产业技术的学习能力、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以及分析归纳的谈判能力。
推动新型产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其一,支持特色产业园区的发展,加快老旧厂房改造,扩大“工业上楼”范围。以“20+8”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为重点,结合产业自身特点,实现“工业上下楼即工业上下游”的高质量改造,让“工业上楼”上得更高、上得更优。此外,对于新增的市级特色产业园给予一次性100万元补贴,对新增区级特色产业园给予一次性50万元补贴。支持各级工业园区加大投入,改善软硬件环境,提高配套水平和服务能级,市级特色产业园给予园区主体自有投资总额的20%支持。
其二,鼓励创新要素集聚发展。对于科技创新企业入驻率超过50%的园区,一定期限内可以给予园区及相应企业年租金30%的支持;而对于入驻率超过80%的园区,建议一定期限内给予园区及相应企业年租金50%的支持。
其三,加大园区考核激励。实施年度考核机制,对综合考核优秀的园区给予资金奖励,其中,建议对市级园区年度考核第一名奖励80万元,区级园区年度考核前三名各奖励30万元。
从产学研向研学产的创新模式转变。其一,鼓励跨界融合。如在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保障供应链安全、高端医疗装备独立自主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建议政府在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完善产业政策、优化资源配置等政策的基础上,鼓励跨界融合,结合深圳IT产业的优势,建议成立“IT+BT”跨界融合创新中心,深研生命健康和信息技术融合的早期创新型项目,全力打造新型生物计算产业集群。
其二,政府应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项目支持额度建议不超过项目研发投入资金的50%,对于一般项目支持金额、重点项目支持金额、重大技术攻关项目支持金额设置不同的上限。
其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鼓励校企合作开展研学产合作,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转化,视其科技创新能级与产业化区域经济贡献度,给予企业该项目总投入30%的资金支持。
基于此,深圳要实现先行示范区建设下战新产业高质量发展,其关键是要从技术融合、产业集聚、园区建设、产业创新等方面,优化产业结构,提高“20+8”产业集群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构筑起深圳“20+8”产业集群及相关产业体系。
节能减排
两部门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实施规则
据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23年12月25日联合印发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实施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规则》对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的依据、基本程序和通用要求作出明确规定,指导审定与核查机构规范开展相关审定与核查活动,提升审定与核查活动一致性、科学性。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促进生态保护补偿、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政策工具。审定与核查是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有效运行的重要环节,是交易实现的重要保障,审定与核查质量直接影响交易质量。2023年10月19日,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有序运行提供基础性制度保障,明确将审定与核查机构纳入认证机构管理,借助现有认证监管体系,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保障交易产品真实准确合规。
自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后,各类社会主体可以按照相关规定,自主自愿开发风电、光热、碳汇、甲烷利用等能够避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或者实现温室气体清除的降碳增汇项目,委托审定与核查机构对拟开发的减排项目进行审定、对经审定且已稳定运行的减排项目实际产生的减排量进行核查,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申请完成登记后,对经登记的项目减排量(核证自愿减排量)进行交易,获取相应的减排贡献收益。
据悉,下一步将会陆续公布第一批第三方审定与核查机构,进一步完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功能,CCER板块逐步完整。
生态环境部发布第一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名单
据生态环境部1月15日披露,当前,生态环境部正稳步推开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工作,筛选形成了第一批城市和产业园区试点名单,共包括21个城市、43个产业园区。
城市涵盖资源型、工业型、综合型、生态良好型等多种类型,产业园区涉及钢铁、有色、石化、汽车、装备制造、新能源等多个行业。
湖北省发布2023-2035年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
近日,湖北省生态环境厅、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湖北省科学技术厅联合发布《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23-2035年)》。
《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形成,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预警能力持续增强,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和风险评估水平有效提升,高温干旱、暴雨洪涝等气候相关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重点领域、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有效开展,适应气候变化的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基本确立,先进适应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步伐加快,全社会自觉参与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意识明显增强。
到2030年,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完善,气候变化观测预测、影响评估、风险管理体系基本形成,气候相关重大风险防范和灾害防治能力显著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全面开展,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气候脆弱性明显降低,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理念广泛普及,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和工作协调机制基本形成,气候适应型社会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到2035年,气候变化监测、预报预警水平保持中部领先、全国前列,气候变化风险管理水平全国领先,重特大气候相关灾害风险得到有效防控,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和工作协调机制更加完善,自然生态与经济社会系统适应气候变化协同机制更加完善,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显著提升,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另外,《行动方案》还对加强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提升自然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强化经济社会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构建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等多个内容列出具体行动举措。
贵州启动新一轮八大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
据悉,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出台《贵州省赤水河等八大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在全省八大流域和9个市(州)启动新一轮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将原来单一上游补偿下游的模式,调整为上下游市(州)互补模式,实行水质、水量双向多元补偿,以充分调动全省流域上下游保护和治理的积极性。
此轮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实现乌江、沅江、牛栏江-横江、柳江、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赤水河-綦江等流域干流或部分支流全覆盖,共设置水质监测断面25个,水量监测断面30个。
贵州要求各市(州)人民政府承担流域保护和治理主体责任,以推动解决当前流域水生态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着力点,以水质、水量目标为主要考核标准,将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安排与流域生态环境改善结果挂钩。下游市(州)对上游市(州)提供良好水质、水量及生态产品付出的努力给予适当补偿,上游市(州)因辖区水质、水量下降给予下游市(州)适当补偿。上下游市(州)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以水质为主、兼顾水量,实行按月考核、按年清算。
根据《办法》,当断面月均水质类别达到水质目标,或因不可抗力等因素导致无法评价当月水质类别,上下游市(州)互不补偿。断面月均水质类别每优于水质目标1次,下游市(州)补偿上游市(州)100万元。断面月均水质类别每劣于水质目标1次,上游市(州)补偿下游市(州)100万元。每个断面年最高补偿金额原则上为500万元。
断面水量达到水量目标,或因不可抗力等因素导致无法评价当月水量,上下游市(州)互不补偿。断面月总水量或日均最小下泄流量高于水量目标1次,下游市(州)补偿上游市(州)50万元。断面月总水量或日均最小下泄流量低于水量目标1次,上游市(州)补偿下游市(州)50万元。每个断面年最高补偿金额原则上为300万元。
《办法》规定,上下游市(州)之间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方式原则以资金补偿为主。生态保护补偿断面为贵州省内断面,由市(州)之间相互补偿;为贵州省出省断面,由省级与有关市(州)核算补偿资金。各市(州)补偿资金由同级财政预算安排缴纳。省级补偿资金通过统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补助资金或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安排。获得补偿资金的市(州)人民政府,应当将资金用于流域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和生态环境能力建设等,不得挪作他用。
据了解,2009年以来,贵州探索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先后批复同意在清水江等流域实施流域生态保护补偿。2018年,贵州在赤水河流域建立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修复中首个跨省域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2020年出台省级层面的《贵州省赤水河等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办法》,在全省八大流域统一实施生态补偿。
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容量510吉瓦
据悉,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国际能源署1月11日发布的《2023年可再生能源》年度市场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比上年增长50%,新增装机容量达510吉瓦,太阳能光伏占其中四分之三。
报告说,从各国和各地区情况来看,2023年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长全球领先,当年中国风能新增装机容量比上年增长66%,当年中国太阳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相当于上年全球太阳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此外,欧洲、美国和巴西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长也在2023年创下历史新高。
报告预测,未来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迎来最快增长期。在现有政策和市场条件下,预计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在2023年至2028年间达到7300吉瓦。到2025年初,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电力来源。
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说,尽管全球正在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设定的目标迈进,即到2030年将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至3倍,但在目前的政策和市场条件下,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还不足以实现该目标。
比罗尔表示,目前在全球大多数国家,陆上风能和太阳能发电与化石燃料发电相比具有成本优势,实现上述目标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在大多数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迅速扩大可再生能源的融资和部署。
报告还评估了绿色氢能源的发展前景并指出,尽管过去10年有不少绿色氢能源项目启动,但由于投资进度缓慢、生产成本较高等因素,预计到2030年只有7%的计划产能可实际投产。
欧洲最大电池企业Northvolt获50亿美元绿色融资
据悉,欧洲加快扶持本土动力电池产业。1月16日,瑞典动力电池企业Northvolt宣布签署了一项高达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0亿元)的融资协议,以支持瑞典工厂Northvolt Ett扩建。这是迄今为止欧洲额度最高的一笔绿色融资。
上述50亿美元融资由包括欧洲投资银行、北欧投资银行在内的23家商业银行提供,其中还包含对该公司2020年筹集的16亿美元(约合115亿元人民币)债务计划的再融资。
Northvolt此次融资为无追索权项目融资协议。贷款银行对融资对象无任何追索权,只能依靠项目所产生的收益作为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唯一来源。
Northvolt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Peter Carlsson评论称,此次融资是欧洲能源转型的一个里程碑。
Northvolt于2016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成立,是欧洲最受追捧的电池企业。目前Northvolt已经从包括宝马、大众集团、沃尔沃汽车等主要客户获得了550亿美元的订单。
NorthVolt在欧洲和北美规划了多座电池工厂,计划到2030年产能超过150吉瓦时(GWh)。瑞典Northvolt Ett工厂是Northvolt的第一座工厂,2021年末,这个工厂下线了欧洲本地生产的第一块动力电池。
据报道,除了上述50亿美元的债务融资外,欧盟委员会还在一周前批准德国给予Northvolt总额为9.02亿欧元(约合70亿元人民币)补贴,以支持其在德国建立动力电池工厂。
Northvolt德国工厂选址海德市,年产能为60 Gwh,每年可为80万-100万辆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电池。工厂将于2026年启动生产,并于2029年实现满负荷运营。
欧盟委员会称,该工厂将加速欧盟的绿色转型,并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其同时强调,如果德国不实施上述补贴,Northvolt将在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影响下,转而选择在美国建厂。
去年8月发布的《通胀削减法案》为在北美地区进行组装的电动汽车提供了7500美元的联邦税收抵免,但对汽车电池中的关键矿物、组件等来源有着严格的标准。自2023年开始,电动汽车必须有50%以上的电池部件与材料在北美制造或组装,才有资格获得每辆车3750美元的税收优惠。这一比例在2029年之后需达到100%。
此外,对于美国本土电池制造商生产的电池电芯,《通胀削减法案》将提供35美元/千瓦时的税收抵免。电池采用电芯-模组-电池包的装配模式,电芯是组成电池包的最小单元。
目前,全球电池市场基本由中日韩三国企业主导,欧洲和美国均希望扶持本土电池产业链。
劳动用工
人社部进一步规范职业技能培训管理
据悉,人社部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规范培训机构办学,严禁以招生费等名义直接或变相买卖符合补贴条件的生源,以联合办学、培训合作等名义违规转包政府补贴的培训项目,与参训人员串通提供虚假信息骗取套取资金等行为。
通知提出,对不以就业创业为目的,为拼凑人数领取补贴组织开展的兴趣式、"滥竽充数"式培训的机构,依法责令限期整改;未按期整改的,移出培训机构目录。
对出现违规套补、造假骗补、冒领补贴、违规转包获利等情形的培训机构,各地人社部门要采取追回补贴资金、暂停招生、责令整改、移出目录、吊销办学许可证、追究责任等不同处理方式,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给予行政处罚;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在职业技能评价方面,通知提出,对不符合报考条件、伪造报名资格、降低考试难度、伪造试卷、编造虚假资料、不考试就发证、滥发倒卖证书等行为,取消参评人员评价结果,追回相应补贴资金,限期整改;未按期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根据通知,人社部门将探索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对培训机构、培训对象、培训过程、培训质量和培训补贴资金申领发放等实施常态化跟踪管理和评估;此外还将积极会同有关部门依法打击靠训吃训、内外串通、套取骗补培训资金等违纪违法问题。
全国总工会印发大国工匠人才培育工程实施办法
据悉,全国总工会近日印发《大国工匠人才培育工程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计划每年培育200名左右大国工匠,示范引导各地、各行业每年积极支持培养1000名左右省部级工匠、5000名左右市级工匠,形成大国工匠带头引领,工匠人才不断涌现,广大职工积极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的良好局面。
《办法》明确,培育对象要具备政治素质过硬,有5年以上一线生产现场工作经历,长期践行精益求精、执着专注、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具有突出技术技能素质等基本条件。培育对象应在大国工匠能力标准上有突出潜能,即在引领力、实践力、创新力、攻关力、传承力等"工匠五力"上展现明显发展潜力。
《办法》规定,大国工匠培育期一般为两年。培育期满,由全总向完成培育任务并评价合格的入选对象颁发大国工匠证书。培育期内,推荐单位制定实施本单位的大国工匠培养方案,定期报备培育情况。通过举办劳模工匠创新培训营、大国工匠高级研修班、境外培训计划、工匠学院等培训项目,支持培育对象参加国内外相关培训、研修。
《办法》提出,将给予大国工匠支持保障。全总设立大国工匠激励保障专项资金,支持工匠开展项目攻关、技能传承等工作。如创建以其领衔、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支持若干在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中担当重任的培育对象开展创新攻关项目等。培育期满获得大国工匠证书后,工会比照全国劳模标准为人选落实待遇,并加强对大国工匠的推荐使用。
《办法》还明确大国工匠遴选程序,包括部署、推荐、评审、公示、公布等。在组织实施方面提出组织领导、形成合力、加大投入、服务管理、强化宣传的具体要求。
四川出台八项措施"礼遇工匠"
据悉,为进一步发挥"四川工匠"示范带动作用,激励引领更多职工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近日,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发布《礼遇"四川工匠"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措施》涵盖奖励优待、薪酬待遇、岗位评价、平台支持、创新激励、住房保障、培训休假和评先选优等8方面内容。
其中,在奖励优待方面,省总工会在"四川工匠"命名时一次性给予每人2万元奖励,每年春节前夕慰问"四川工匠"并发放慰问金,慰问金标准按照省部级劳模待遇标准执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向"四川工匠"发放"天府匠星卡",赋予持卡人享受出行、购物等消费场景减免优惠。省内国有景区向"四川工匠"免费开放。
在薪酬待遇方面,鼓励事业单位在绩效工资分配中对"四川工匠"给予薪酬激励。支持企业对"四川工匠"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和股权分红激励。
在岗位评价方面,支持企业优先推荐"四川工匠"参评特级技师、首席技师,选聘担任首席工程师以及到技工院校担任兼职实习指导教师。"四川工匠"可按相关政策破格参加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和评审。
在平台支持方面,支持"四川工匠"领衔组建"创新工作室",在申报国家级、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等平台时给予重点倾斜。
在创新激励方面,支持符合条件的"四川工匠"承担国家和省级各类科技计划、科研基金和重点科研平台建设项目、国际科技合作项目。鼓励"四川工匠"与所在单位约定职务科技成果权属,通过自行转化、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方式转移转化职务科技成果。
在住房保障方面,"四川工匠"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各地可根据当地实际,给予一定购房补助,适当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四川工匠"凭相关证明在省内限购城市购买商品住房的,可不受社保和户籍等限制。
在评先选优方面,在推荐申报全国劳模、大国工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省级及以上技能人才表彰对象等时,将对"四川工匠"给予重点倾斜。
据了解,近年来,四川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激发劳模工匠队伍创新创造,为四川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能人才支撑。为选树出全省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工匠型领军人才,从2018年起至今,四川省总工会开展了三届"四川工匠"命名活动,总计选树180名"四川工匠"。即将举办的第四届"四川工匠"命名活动,拟选树命名200名。2023年12月召开的四川省政府与省总工会联席会议,一项重要议题便是讨论研究礼遇"四川工匠"措施。
上海发文进一步深化学习型城市建设
据悉,为助力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1月1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自2006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意见》以来,上海率先开展学习型城市建设总体布局,率先组建跨部门协同推进的终身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率先建成社区教育纵向衔接的办学网络,率先成立以"开放"命名的新型大学,率先在全国设立首个省级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经过不懈努力,上海市初步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框架,终身教育事业快速发展,2021年获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习型城市奖。
《意见》聚焦加强终身教育阵地建设、优化学习资源供给、普及终身学习理念、促进学习型组织蓬勃发展、强化实施保障等环节提出了系列举措,以更好地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推动上海学习型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上海市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围绕国家战略目标和城市发展愿景,深入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夯实终身教育阵地,社区教育、职业培训、老年教育、学历继续教育整体性布局更加完善;优化终身学习供给,加大资源融合力度,各类学习机会更加开放多样、普惠公平;普及终身学习理念,促进各类学习型组织蓬勃发展,形成良好的终身学习生态;发挥终身教育人才培养作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城市发展的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将上海建设成为吸引集聚各类人才、成就"五个人人"的学习之城,为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意见》提出,加快拓展职业培训。积极支持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开放大学和成人高校参与职业培训,围绕建设"五个中心"、强化"四大功能",加大面向职工的专业课程研发力度,加快形成一批培训品牌项目。推动社会资源参与职业培训,鼓励规模以上企业建立和建设教育培训机构开展职工培训,并积极面向中小企业和社会承担培训任务。大力发展老年教育。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建立健全老年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支持各区根据人口结构变化,持续实施"老年大学倍增计划",扩大老年教育办学规模和覆盖面。加快数字化转型。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应用为支撑,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行动,探索形成"互联网+"终身教育新模式,推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公平普惠可及。
万科开年人事变动
近日,万科内部发布组织调整和人事安排,成立商业事业部,万科7个区域的商业业务、印力集团统一并入商业事业部,由原南方区域首席合伙人孙嘉出任商业事业部首席合伙人,丁力业继续担任印力集团董事长,同时兼任商业事业部首席顾问,王海武担任商业事业部核心合伙人。2023年加盟万科集团的周轶群,接任南方区域首席合伙人。
对此,万科方面表示,公司一直坚持开发经营服务并重的战略,此次组织调整和人事安排是匹配战略发展需要。一方面,消费类基础设施REITs试点为商业业务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通过商业板块的一盘棋建设和强化团队管理力量,以更好地抓住商业业务发展机会;另一方面,开发业务在当前市场严峻挑战下,更需要以大江大海的开放心态,不拘一格用人才。
对于孙嘉调任商业事业部,万科方面称,希望借助REITs的东风,通过加强团队配置,以推动商业业务进一步发展。据了解,孙嘉是万科较早开始探索和实践经营性业务的前线管理者之一,其在上海任职期间,就开发和运营了多个商业综合体。同时,孙嘉在资产交易方面也有较丰富的经验,与多个投资基金、国有企业有过成功的合作。
而孙嘉的接棒者是周轶群,从业20年以来,曾效力过多家知名房企,于去年四季度加入万科。对于其升任万科南方区域区首,在业内人士看来,面对行业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用人更需不拘一格、敢于打破常规,万科此次是心态开放,不搞论资排辈、不讲先来后到,起用业界老将、万科新人。
贝莱德任命陈蕙兰为亚太区主管
1月13日,贝莱德宣布任命陈蕙兰为亚太区主管,同时任命Andrew Landman和清水宽之(Hiroyuki Shimizu)为亚太区副主管,该任命实时生效。
据介绍,陈蕙兰接替将调迁至伦敦担任贝莱德国际业务主管的骆慧祖(Rachel Lord)。陈蕙兰将常驻中国香港,负责领导亚太地区业务,并管理各项业务、客户、投资团队以及运营平台的全方位发展,为财富和机构投资者提供贝莱德的主动投资、指数投资、ETF产品、另类投资和科技解决方案等投资方案。
此外,原亚太区财富业务主管雷俊彦(James Raby)将担任亚太区首席运营官,范华将出任中国区负责人。目前,范华还担任贝莱德建信理财总经理一职。
2023年6月,贝莱德原中国区负责人汤晓东提出辞职,时隔半年多后,贝莱德迎来新的中国区负责人。
IMF称AI将影响全球四成就业
1月1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报告《生成式AI:人工智能和工作的未来》称,人工智能(AI)的飞速发展不仅带来技术飞跃,还有重塑全球经济的潜力。"在大多数情况下,AI可能会加剧整体贫富差距,这是一个令人不安的趋势,决策者必须积极加以应对,防止这一技术进一步加剧社会紧张局势,"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就该报告发表博客文章表示。
报告称,在发达经济体和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将有60%的就业岗位受影响。相比之下,在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和低收入国家,受人工智能影响的就业岗位分别为40%和26%。
报告认为,人工智能最初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影响较小,但他们很难从这项新技术中受益。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缺乏相关基础设施或与之相匹配的劳动力,更难抓住AI的优势。
IMF预测,AI将加剧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的两极分化--能使用AI的员工的生产效率和工资将变得更高,而不会利用AI的员工将更加落后。这与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的一项研究结果相符。该研究显示,拥有不同经验和技能水平的员工使用AI,生产力的提升结果差异较大。IMF报告分析称,这可能取决于年龄、学习能力、工作经验等多个方面。比如,年轻的员工可能会发现他们能轻易地上手使用AI,而年长的员工可能难以适应使用AI。
专家论坛
中国致力于建设的共同富裕社会是对西方消费社会的超越
北京日报1月15日刊发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社会管理研究基地研究员赵卫华撰写的文章指出,当前,富裕起来后的社会形态是以欧美国家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其典型形象是富裕的“消费社会”。目前,这一社会形态的弊病和不可持续性越来越突出,对其进行批判和反思的研究很多。
目前,中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发展到这个阶段后,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经济发展由过去的生产驱动转向消费驱动,进入了相对富裕的消费社会。消费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如何消费,即富裕以后应该建成一个怎样的消费社会,则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从现在看来,西方发达国家没有现成的答案。发达国家资本驱动的消费社会弊病丛生,对于人类发展来说是不可持续的。中国式现代化摹画了人类富裕社会的新蓝图,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作为现代化的目标,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实践中走出的一条现代化道路,是在实践中不断形成的人类发展理论。它从根本上克服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现代化的局限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发展目的的超越:经济增长、资本增值必须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标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而不是以资本增值为目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十四亿人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十四亿人口的共同富裕是一个伟大的目标,也是发达国家不曾达到的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通过精准扶贫,我国已经消除了绝对贫困,建成了全面小康社会,目前正在走向共同富裕。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目标是共同富裕,而不是不平等的现代化。西方消费社会无法消除不平等,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由其社会制度的本质决定的。中国式现代化以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目标,这是由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决定的。
中国式现代化更加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是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并不必然带来精神文明,西方消费社会中物质的丰富和精神的空虚相伴而生,导致了人的异化。资本制造消费,刺激欲望,让人们欲罢不能,沉溺于消费的声色犬马中。享乐、欲望、刺激,与消费社会一起成长起来的精神空虚,是消费社会的消极面相。精神的空虚让人永远生活在心理匮乏之中,物质的丰裕和精神的空虚系统地生产了一种“心理贫困”,社会的富裕并没有带来幸福感的不断提升。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幸福为目标的现代化,发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经济增长、资本增值必须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标,资本与消费者的关系不是控制和攫取的关系,而是服务和满足的关系。归根结底,这是以资本增值为目标的现代化和以人民幸福为目标的现代化的差别。
发展道路的超越:通过勤劳和财富积累推动现代化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出来的现代化。我们的资本积累不是建立在殖民扩张和掠夺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基础上。计划经济时代,中国人民是“勒紧腰带搞建设”,通过几亿人艰苦卓绝的奋斗,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以后,虽然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我国居民消费率与其他国家相比一直是偏低的,甚至一度形成了“中国生产-美国消费”国际分工模式。
中国人以勤俭节约和辛苦劳动获得财富。目前,国家和人民逐渐富裕起来了,有了一定的财富和资本积累,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的力量,但是从社会文化和社会治理方面,国家仍然在倡导一种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而不是浪费的、攀比的、享乐主义的消费方式,并不容许资本对个人消费欲望的无底线刺激而获取超额利润。中国式现代化是通过勤劳和财富积累推动现代化发展,而不是靠殖民掠夺和不平等贸易推进现代化,走的是一条和平发展、和谐发展之路,将建构的也是一个和谐的、共享的消费社会形态。
发展前景的超越:人类未来发展的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目前,随着气候危机的迫近,西方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越来越突出。正如《亚洲的未来:走出消费式增长的“繁荣”怪圈》作者钱德兰·奈尔所说,“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摆在眼前,……20世纪以消费驱动的资本主义所创造的成就正是21世纪各种危机的始作俑者,隐约可见的气候变化灾难、大范围的环境灾难、严重枯竭的自然资源,穷苦大众的未来一片暗淡。”他认为亚洲应该为人类探索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而中国式现代化,开启的是人类未来发展的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认识,导向不同的现代化模式。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是走生态文明之路的现代化。我们的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西方文化则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人与自然是对立关系。资本主义以资本增值为目的、以无节制攫取自然资源和驱动消费作为发展手段,其发展模式带来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气候危机、生态灾难等问题,是不可持续的。中国式现代化则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用远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资源消耗,实现了十四亿人口的小康生活,消除了绝对贫困。目前,中国正迈向富裕阶段。在新发展阶段,我们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增长。确立“双碳目标”,为中国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型设置了具体目标和发展路线图。绿色发展、绿色消费作为国家战略,推动着个人、企业、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型,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人与环境和谐发展,必将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新路。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绘制了中国富裕社会的新蓝图,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些现代化富裕社会的新特征,从不同方面克服了资本主义消费社会的局限性,实现了对它的批判和超越,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模式和新理论。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现实、中国的传统相结合的现代化,是一条超越了西方发展模式的现代化之路。中国所致力于建设的共同富裕社会不仅要实现物质的富裕,还要达到精神文明的新高度,这是对西方消费社会的超越和发展,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以新型举国体制之“新”,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广州日报1月16日刊发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撰写的文章指出,以新型举国体制之“新”,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经济工作。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什么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根据发展经济学的理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以智慧经济,包含以数字经济为主导,通过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知识业的融合,实现产业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形态。现代化是一个过程,不同阶段的现代化有阶段性的目标和要求。当前,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涵强调在各产业向着机械化、智慧化转型的同时,实现有机融合发展,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组织,用技术创新推进产业创新,用产业创新引导新一轮的技术创新。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将有助于解决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的痛点、堵点。新型举国体制是通过政府力量与市场力量协同发力,以政策为牵引的发展方式。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不是搞“大水漫灌”,更不是全盘补贴,而是要营造市场环境、打造市场平台,以优化市场结构的方式激发主体活力,从而实现特定产业、特定领域的快速成长,进而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首先,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链的稳定性和抗冲击力能力还不足。在细分产业链中,部分产业链在技术与关键产品端对外依赖度较高,自主研发能力有限,同时产业链核心企业的上下游带动能力不足,产业链在环与环之间缺乏联动合作,对于一些冲击(比如国际形势变化)的应对能力还比较弱。
纵观我国制造业的重点产业链,国有企业往往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以能源为代表的国企是毫无疑问的“链主”企业。比如,国家电网是发、输、变、配、用这个完整产业链的链主,其充分利用我国举国体制优势,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转型,有效促进发电端提质增效,减少对外来能源的依赖,提高输配电效率,优化区域能源配置,通过馈电自动化等技术助力输配电企业智能化转型,从而促使能源产业链强链固链,串联能源产业上下游发展,有效应对国际能源市场与天气等客观环境的变动。
其次,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过程中,各个企业各自为政的现象仍然存在,各企业间、各产业间缺乏资源要素的有机流动。比如,在数据要素方面,企业间、产业间、部门间仍然有数据壁垒,数据孤岛现象依然存在。
因此,需要利用新型举国体制,用政策引导平台搭建,替代直接补贴,发挥宏观政策的预期管理工具,使用专项财政支出优化营商环境,差异化激励“隐形冠军”等企业的发展,打造现代化基础设施完善的产业集聚区,鼓励产业链关联企业入驻,形成具有区域竞争力、产业链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用集聚化、规模化的发展推动现代产业生产要素流通,促进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优化配置。
最后,现代化产业体系必然包含着一系列现代化行业标准。需要借助新型举国体制,大力发展基础学科、基础科学教育,推动基础科学的科技研发,在国际标准制定方面占据主动权,减少在关键环节、市场关键标准方面对海外的依赖,做到自主可控。
综上,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性,未来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充分利用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解决产业现代化过程中的堵点,加快推进产业链强链固链工作,打造形成要素融通、有机联动的现代化产业集群,构建自主可控的行业标准,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据生产要素论对经济学理论创新的重要影响
光明日报1月16日刊发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山东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副校〔院〕长)黄凯南撰写的文章,阐述了数据生产要素论对经济学理论创新的重要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党的十八大以来,借助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海量数据规模、丰富应用场景和领先的数字基础设施,我国数字经济迅猛发展,当前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已超过四成。在此实践基础上,结合对未来生产力变革趋势的科学判断,我国高度重视数据驱动的生产力变革,加快构建有利于释放数据生产力的数据基础制度,并将数据列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后的第五种生产要素。
将数据视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并不是简单地在生产函数中增加一个与其他生产要素并列的要素变量,也不是简单地将数据作为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数据生产要素论蕴含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和重大的理论命题,会对经济学理论创新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对于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意义重大。
数据生产要素论本身蕴含的理论创新
在经济学说史上,不是所有经济资源都能够被提炼、抽象和归纳为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内涵与外延的拓展通常伴随着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数据被定义为生产要素,这本身就体现着重要的理论创新:
一是数据要素价值研究方面的理论创新。数据不仅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独立发挥作用,还会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和优化决策等改变其他生产要素的价值,呈现出倍增效应。通过改变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连接方式和连接效率,数据还会推动其他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进而改变生产函数,加快推动技术创新。只有深入理解数据要素价值的创造和实现形式,才能准确评估数据价值,数据资产入表才有理论依据。
二是数据要素收益分配方面的理论创新。不同于传统的生产要素,数据除了在生产和交易过程有直接贡献,还对其他生产要素的价值提升以及促进生产函数变革等产生间接贡献,而且数据的生成、加工和经营等过程涉及众多参与主体,这导致数据的收益分配机制与传统要素有所不同,存在较大的理论创新空间。与传统要素边际报酬递减不同,数据要素呈现边际报酬递增的特点,这会改写基于边际报酬不变和递减的传统生产函数。数据要素还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加之机器学习模型的自主进化可能会导致经济活动产生内生波动性和不稳定性,这对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和宏观调控理论都提出了严峻挑战,形成了理论创新的空间。
数据生产要素论深化了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论研究
无论是古典经济学还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生产要素论,都将价值分配形式等同于价值创造的源泉。马克思批判这种掩盖生产关系的生产要素论,坚持劳动价值论,将生产过程抽象为劳动过程,创造性地提出生产力的三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力三要素既包含各类在生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生产要素,又强调了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马克思生产力理论超越了西方经济学基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生产要素论,科学解释了人类不同发展时期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和社会价值源泉。马克思指出,“生产力,即生产能力及其生产要素的发展”,生产要素的发展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创造性地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数据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数据生产要素论为新质生产力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首先,新质生产力包含新型生产要素,对新型生产要素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加科学地理解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的底层逻辑。其次,数据及其算法通过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生产力三要素的质量提升和优化组合、对生产要素的价值提升和配置模式创新以及对技术变革的加速推进等,可以对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系统性影响,对该影响机制和实现路径的深入研究能够进一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发展。
数据生产要素论拓展了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视野
与传统生产要素相比,数据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易复制性、非耗费性等特征,数据的生成、加工、使用和经营等活动分散在众多经济主体中,对数据的权利界定及其治理成为理论界关注的重点和难点。
关于数据确权的研究将会推动产权经济学的发展。不同于传统生产要素,数据是否需要确权,学界还没有形成广泛共识。在许多情况下,原始数据是自然生成的,原始数据来源者是否能够拥有原始数据的所有权尚未形成共识。由于原始数据没有劳动附加值,而且数据可以重复使用而不衰竭,不会产生“公地悲剧”,许多学者主张淡化原始数据所有权,这样更有利于数据的流通和使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采用了这种思路,强调探索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制度,建立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等分置的产权运行机制。从数据资源到数据加工再到数据产品,涵盖了数据的劳动生产过程和交易过程,也是数据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过程,数据价值逐步提升,持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各自权利束的具体内容和这三种权利束的关联逻辑还需进行深入研究。此外,淡化数据所有权并不是要回避所有权问题,今后仍需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数据确权理论研究,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数据产权制度理论。
关于数据治理的研究将会推动公司治理、政府治理和市场治理等领域的理论创新。针对个人数据、企业数据和公共数据,在保护个人隐私、反数据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维护公共安全等约束条件下,如何构建促进数据高效有序流通和使用的治理体系,这方面还需要更为深入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大数据及其算法的运用改变了企业的科层边界、企业与市场的边界、供给者与需求者的边界等,这些都对传统的治理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快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构建中国特色的数据治理理论。
专家论点辑要
▲摩根大通预计2024年中国GDP增速为4.9%
1月16日,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大中华区经济研究主管朱海斌发布2024年中国宏观经济展望。
他表示,2024年中国GDP增速预计为4.9%。就经济增长引擎而言,摩根大通预计"三驾马车"(即消费、投资和出口)的细分结构将回归至疫情前的状态。"具体来看,我们预计消费和投资将对2024年GDP增长做出主要贡献。全年消费(按实际值计算)将增长6%。收入增长有望成为消费的主要推动力,家庭储蓄率有望进一步降至疫情前水平,这将为实际消费增长带来一个百分点的贡献。"朱海斌表示。
与此同时,投资活动料将继续反映政策导向。2023年,投资活动表现较为分化:一方面,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表现稳定;另一方面,房地产投资持续减缓。摩根大通预计,2024年,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将继续领跑。央行将出台万亿级别的政策支持保障房和城中村改造,进一步减缓房地产投资的下行趋势。
其他方面来看,朱海斌认为财政政策将在2024年出现转变,向更有利于增长的方向发展;目前房地产市场尚未完成调整,需关注供给端的变化;预计到2024年底,人民币将出现双边走势,预测美元兑人民币到2024年底将维持在7.15左右的水平。朱海斌表示,债务互换和重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房地产和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问题的流动性压力,但寻求根本性的解决方案仍需要推动一系列相关的结构性改革。
中小企业
厦门印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方案
近日,厦门市工信局、厦门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厦门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实施内容、实施计划、资金扶持方向等,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着力提升厦门中小企业竞争力。《方案》自2024年2月18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6年3月31日。
《方案》明确,到2025年,完成电子器件制造、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耗材制造三个细分行业600家试点企业数字化改造,实现规上工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二级及以上比例超95%。同时,打造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以及数字化水平达四级企业60个,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0家,培育3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6个“链式”中小企业转型模式,推出60个“小快轻准”解决方案,新增50个创新型研究机构、2850项知识产权和160项科技成果转化等。《方案》提出,要建设厦门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体验中心,集成高端智库、测试验证、供需对接、人才培训、招商引资、转型咨询、成果展示等功能服务;要开展供需对接活动,提升试点企业与数字化服务商之间供需匹配效率等。
与此同时,《方案》对试点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咨询、“链式”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技改补助、上云上平台等领域给予政策补助。具体包括,鼓励制造业“链主”企业为上下游企业提供免费诊断,通过市场化方式提供数字化改造服务,“链主”企业每完成一家改造任务奖励5万元,最高奖励100万元;加大数字化转型技改补助,将补助门槛降低至100万元。此外,大力支持国内外知名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厦门打造数字赋能标杆平台,为企业提供数字化智能化服务,按数字化服务收入5%给予奖补,每家累计最高补助500万元;对获国家工信部认定的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最高补助1000万元。
据悉,2023年8月,厦门市入选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位列30个试点城市的第4位,选取了“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子器件制造”“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耗材制造”作为试点细分行业。
2023年中小企业发展指数累计上升1.1点
据报道,中国中小企业协会1月10日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小企业发展指数累计上升1.1点,平均值为89.2。
2023年12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0,比上月下降0.3点。2023年四季度,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1,比上季度微降0.1点。
从分行业指数看,拉动指数上升的主要因素为:一是消费反弹,服务消费成为拉动全年指数增长的重要支撑。二是固定资产投资恢复性增长带动指数回升。随着部分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项目陆续开工建设,特别是各地通过全国统一信息发布平台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推动建筑业指数上升1.3点,成为支撑指数上升的重要力量。三是信息服务业等高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指数一年来上升1.1点。四是工业仍是中小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石。产需均有所增长,业绩逐步改善,全年工业指数上升1.1点。
从分项指数看:一是企业信心逐步恢复。宏观经济感受指数一年来上升2.2点,升幅最高。投入指数一年来上升1.4点,投资信心有所恢复。反映固定资产投资正增长的企业占比,较上年上升3个百分点;反映科技投入上升的企业占比,较上年上升3个百分点。二是企业经营状况有所好转。综合经营指数一年来上升1.7点,企业经营状况总体改善。成本略有下降、效益回升,效益指数一年来上升1.1点。三是市场供求格局有所改善。市场指数一年来上升1.0点;反映生产增长的企业占比,较上年同期上升7个百分点;反映订货量上升的企业占比,较上年上升10个百分点。
调查分析
浙江发布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结果
据悉,在1月17日举行的2023浙商年度主题大会上,浙江省工商联发布2023年度浙江省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结果,浙江省设区市营商环境企业满意度综合前六强分别为杭州、宁波、温州、嘉兴、绍兴、金华。
2023年8月以来,浙江省工商联组织相关调查工作,覆盖浙江省11个设区市、90个县(市、区),由民营企业线上填报,回收有效问卷17300份,样本企业涵盖机械制造、纺织服装、软件服务等25个行业。其中,中小微企业占比超过95%。
评价方法采用全国工商联现行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要素、政务、市场、法治、创新等五大环境,以企业填报数据与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并委托第三方机构分析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82.8%的样本企业认为民营经济发展的氛围越来越好,95%的样本企业对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
在政商关系方面,政府诚信履约情况、公职人员与企业规范交往的认可度较高,99.8%的样本企业没有遇到过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情况。
在市场准入方面,近五成样本企业认为投资门槛较上年度有所降低,包容审慎监管、多部门联合检查的满意度评分较高。
在创新政策方面,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扶持政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满意度评分较高。同时样本企业对创新人才引培力度、创新人才管理措施认可度较高。
受访样本企业还提出最期待改善的若干领域,分别是增强交通物流保障能力、更加及时有效落实涉企政策、市场监管张弛有度、更大力度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加大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支持力度。
经贸态势
中国批准向韩国出口石墨类相关材料
据悉,中国对石墨等材料的出口政策调整引发韩方高度关注。韩联社1月14日称,中国政府从去年12月开始对石墨出口实施管制,但并没有影响韩国主要电池制造商从中国进口石墨。
韩联社称,中国政府于上月下旬批准向韩国钢铁巨头浦项制铁集团旗下电池材料生产子公司浦项Future M出口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的球形石墨。该公司是韩国唯一一家正、负极材料全部涉足的二次电池材料龙头企业。此外,中方还相继批准对LG新能源、SK Innovation和三星SDI韩国三大电池制造商出口石墨负极材料成品。
据称,在中方去年12月实施对石墨出口管制后,韩方通过多种渠道向中方表达忧虑。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的数据显示,韩国2022年进口人造石墨及天然石墨总计2.41亿美元,其中93.7%来自中国,对华依赖程度极高。韩国业内人士认为,去年11月中美元首会晤上强调稳定两国关系,中韩也在持续进行双边沟通,因此中方短期内不会对韩打出"限制出口牌"。韩媒提到,去年11月,中国商务部在北京面向韩国企业举行出口管制政策执行方向说明会,被解读为向韩方释放友好信号。但韩国《亚细亚经济》1月14日称,虽然中国批准石墨出口让韩企松口气,但中方具有完整的核心矿物资源体系,不排除今后因中美关系等局势变化采取进一步限制出口的措施。
关于石墨出口管制问题,中国商务部此前强调,对特定石墨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中国政府依据《出口管制法》规定,经广泛征求有关企业和产业界意见,对石墨物项临时管制措施进行了全面评估,并作出有进有出优化调整的决定,体现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管制理念,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和地区,出口符合相关规定的将予以许可。
投资视点
北京市2024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发布
据悉,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日前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印发《北京市2024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计划安排建设用地供应总量3240至3660公顷,较2023年增加30公顷。其中,住宅用地安排1060公顷。中指研究院分析师孟新增表示,2024年北京住宅用地计划供应与去年持平,其中商品房用地供应下限仍为300公顷,有利于保持市场稳定。
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供地计划保持供应总量、生产生活结构基本稳定,重点在优空间、调结构、提质量上积极进取。持续引导资源向副中心多点地区、重点功能区及周边集聚,持续保障高精尖产业发展、乡村全面振兴与民生用地需求,持续强化首都安全韧性,切实保障灾后重建用地需求,更加注重住房供给质量,匹配市场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目前,北京正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强生活与生产功能的协同协调,引导城市功能、人口向轨道站点周边聚集,各圈层商品住宅供应按照3:6:1的结构安排布局。
按照"前紧后精"的原则,引导不低于65%的保障性住房用地优先向现状和近期建设的轨道站点周边以及重点功能区周边布局,安排保障性住房460公顷、较2023年持平,统筹推进城中村改造安置房、配售型、配租型等保障性住房供应。
"2023年,北京商品住宅用地共成交61宗(含2022年五批次6宗),其中地价达上限23宗,占比38%,底价成交27宗,占比44%,2宗取消交易;成交规划建面582.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1%。整体来看,北京土地市场表现较为平稳。"孟新增说。
根据2024年供地计划,供地区域来看,着力推进中心城区功能疏解提升,土地供应向重点功能区、轨道站点周边、南部地区等重点发展空间倾斜,更加匹配市场需求。其中,中心城区(含核心区)占比约25%,比上年提升5个百分点;平原新城地区(含城市副中心)如大兴、顺义、昌平、房山等区域占比约60%,同上年持平。
另外,2024年,北京产业用地安排510至530公顷,较2023年提高10公顷。结合各行业发展需求,进一步调整内部结构。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产业用地供应继续向工业研发仓储用地倾斜,重点支撑智能制造、产业互联网、医药健康等重点产业发展。
河北省同意雄安设立省级高新区
近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同意雄安新区设立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雄安高新区")。
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设立河北雄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批复》,雄安高新区规划用地总面积952.7463公顷。雄安高新区将牢牢把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的定位,聚焦形成新形象、建设新功能、发展新产业、聚焦新人才、构建新机制的发展目标,集聚各类创新资源要素,构建以空天信息产业为引领的"1+3"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开放创新、制度创新,努力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同时,雄安高新区将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合理、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严格落实"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在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加强统筹协调,确保高新区用地符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功能布局、空间结构等总体要求;合理保障产业用地需求,按照规定程序履行具体用地报批手续,依法供地;切实履行规划环评和环境保护要求。
山东省实施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
近日,山东省发布《山东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聚焦"设施扩量""服务提质""体系增能"三个方面,提出未来三年全省养老工作的发展目标,明确2026年年底前,全省分层分类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行动计划》要求,2026年年底前,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家庭四级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保持在70%以上,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保持在100%。养老服务标准化、信息化、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发展智慧养老院100家,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达90%以上,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覆盖率保持在100%。养老与相关行业加快融合发展,形成一批产业链条长、覆盖领域广、经济社会效益好的龙头企业、服务名牌和产业集群。
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居家社区养老、农村养老、医养结合等问题,《行动计划》作出详细部署,提出实施居家社区扩围增效、医养康养提质赋能、农村养老提档达标等行动。制订发展老年助餐服务的实施方案,多渠道增加老年助餐服务供给;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家庭给予改造补助,2025年年底前改造不少于3万户;新建、老旧居住区分别按照每百户不低于20平方米、15平方米的标准配建、配置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支持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失能、慢性病、高龄、残疾等行动不便或确有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上门巡诊等居家医疗服务。2025年年底前,全省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覆盖率达到70%。优化拓展敬老院服务功能,鼓励具备条件的村发展农村幸福院、老年食堂等村级养老服务设施。
在养老服务人才提升培育方面,《行动计划》明确要加强人才队伍培养,支持院校设立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对符合条件的给予一次性奖补。将养老护理员培训纳入本地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指导目录,对符合条件的参训人员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对符合条件的入职养老服务机构的院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入职奖补。开展养老服务领域"齐鲁和谐使者"选拔工作,将养老服务人才纳入"齐鲁首席技师""山东省技术技能大师"选拔范围。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类小微企业,可按规定申请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并申请稳岗扩岗专项贷款。
好的政策落地生根,离不开各类保障。《行动计划》规定,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县级以上政府设立养老服务专项资金。各级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彩票公益金,将不低于55%的资金用于支持发展养老服务。鼓励利用闲置资源举办养老服务机构,简化审批手续,5年内按土地原用途适用过渡期政策。
大连出台29条措施促进金融业发展
据悉,大连市政府近日发布《关于促进大连区域性金融中心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措施》),围绕金融集聚区和功能区特色金融机构落户、业务开展、促进投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等方面提出29条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提升大连区域性金融中心竞争力。
其中,在建设大宗商品交易集聚区方面,积极引进期货公司总部及其子公司。对新设或引进的期货公司总部,按实缴注册资本规模给予一次性奖励。其中,实缴注册资本2亿元(含)以下的部分,按照6%给予奖励;2亿元至10亿元(含)部分,按照2%给予奖励;10亿元以上部分,按照1.5%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1亿元。对新设或引进的期货风险管理、资产管理子公司按照实缴注册资本规模给予一次性奖励。
建设资产管理产业集聚区方面,积极引进各类资产管理类企业。对新设或引进的银行理财公司、证券资管公司、保险资管公司、公募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等持牌资管机构,按实缴注册资本规模给予一次性奖励。其中,实缴注册资本2亿元(含)以下的部分,按照4%给予奖励;2亿元以上的部分,按照2%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
建设区域性保险集聚区方面,积极引进保险业各类经营主体。对新设或引进、经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保险公司总部,按实缴注册资本规模给予一次性奖励。其中,实缴注册资本2亿元(含)以下的部分,按照6%给予奖励;2亿元至10亿元(含)部分,按照2%给予奖励;10亿元以上的部分,按照1.5%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1亿元。
建设金融数据功能区方面,鼓励发展金融科技机构。对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及其直属机构、协会在大连新设或引进的金融科技研发、清算、数据、运营、测评、标准认定等重要机构,给予300万元一次性落户补助。
在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方面,《措施》对企业境内外上市、挂牌,以及股权、债券融资作出政策安排,保持了原有政策连续性。其中,对拟在境内首发上市的企业,按照完成改制、辅导验收、正式申报、发行上市四个环节分别给予补贴60万元、60万元、180万元和100万元。
此外,在建设科技金融服务功能区、建设跨境金融服务功能区、其他鼓励发展事项方面均出台政策,奖励相应的金融区域和金融主体。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未来三年推进124个项目建设
1月16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沪苏浙两省一市发展改革委、苏州嘉兴两市政府共同印发《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大建设项目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下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明确,将开展16项行动,涉及124个项目。
"《行动计划》是示范区2024年1号文件,为示范区未来三年重大建设项目明确了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主任顾军在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聚焦"一厅三片"重点区域,《行动计划》明确了各片区2024年至2026年建设目标,以及年度重要功能性项目建设安排。
"水乡客厅"是苏浙沪两省一市共建的绿色发展样板区,其核心项目方厅水院已于2023年开工建设。《行动计划》提出,到2026年,"一点"方厅水院、"一心"创智引擎(一期、二期)、科创学园(一期)等功能开发项目基本投用,好风景与新经济交融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重大项目锚定生态环保等四大领域
《行动计划》锚定生态环保、设施互通、产业创新、民生服务四大领域,推动新一批展现新理念新模式的项目落地,加快提升示范区集聚度和显示度。
其中,在生态环保领域,示范区将稳步实施河湖生态修复、清水绿廊建设、河网水系连通、污染治理提升四项行动,推进17个项目建设。《行动计划》明确,在完成元荡23.9公里岸线全面贯通的基础上,实现淀山湖岸线全面贯通。
在设施互通领域,示范区将实施轨道交通引领、区域道路连通、特色交通构建、数字智能支撑四项行动,共计38个项目。沪苏湖高铁、上海17号线西延伸将于2024年底建成通车,通苏嘉甬高铁、沪苏嘉城际铁路加快建设,轨道交通对示范区发展的带动作用将进一步发挥。
数字空间的"断头路"也在加速打通。中国电信算力高效调度练塘枢纽将于2024年底建成投用,中国电信吴江算力调度中心、中国移动汾湖算力汇聚调度中心等项目也将在2026年底前陆续完工,中国移动上海5G生态谷数据中心、中国电信嘉兴算力中心将在2024年上半年开工建设,推动打造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
在产业创新领域,《行动计划》提出,示范区将实施创新平台共建、先进制造升级、文旅新经济培育、新型服务赋能四项行动,共计34个项目。安踏上海总部、兰钧32Gwh动力电池、云顶新耀医药科技等项目将在2024年建成投产,一批标志性项目正在加速推进,示范区产业链与创新链共进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在民生服务领域,《行动计划》提出,示范区要开展公共服务提质、乡村振兴建设、品质人居标杆、特色文脉传承四项行动,共计22个项目,推动实现示范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区域公共服务品质整体提升。
顾军说,"2024年是示范区建设五周年,也是示范区从形态开发转向功能跃升的关键一年。示范区将以一体化制度创新为核心,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支撑,进一步完善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加强规划、土地、项目建设的跨区域协同和有机衔接,加快从区域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
他表示,接下来示范区要深化制度创新与改革系统集成,进一步完善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强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与绿色低碳发展,加强要素保障推进项目建设。同时,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动能。聚力共建共享与民生改善,健全工作推进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跨区域治理模式。
江苏出台20条举措促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近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提出4个方面20条具体举措,促民营经济提振信心、增强动力、做优做强。
——提振发展信心,优化服务水平。精准高效的政务服务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若干措施》从拓展民间投资领域、完善公平竞争机制、破除招标投标壁垒、优化涉企行政服务、优化监管执法方式、常态化推进拖欠账款清理、规范涉企收费管理等方面提出7条具体举措,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提升发展动能,加大要素供给。要素使用和保障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动力。《若干措施》从强化金融助企惠企、优化土地要素保障、加大项目用能支持、加强环境要素保障等方面提出4条具体措施,实打实地给予民营企业要素使用支持,全力以赴为民营企业在发展上解忧、帮扶上解渴,宁可“要素等项目”、不可“项目等要素”,确保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适度倾斜。
——助力做优做强,推动创新发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源头活水。《若干措施》从提升创新创造能力、推动创新资源共享、支持企业转型提升、支持参与国际循环等方面提出4条具体举措,切实支持民营企业开展重大技术创新,推动不同所有制企业、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真正点燃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
——强化权益保障,稳定发展预期。依法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法治要求。《若干措施》从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引导企业健康发展、加强企业梯度培育、加强组织统筹协调、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等方面提出5条具体措施,依法推动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再“扩面”,最大限度减少侦查办案对正常办公和合法生产经营的影响。
进一步明确指标性要求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主任沈剑荣表示,“在以上4个方面20条措施中,针对民营企业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都有所回应、提出了路径举措。”比如在优化提升服务效能方面,将出台“三张清单、一个指引”。其中,第一张清单是建立省级年度民间投资重大项目清单,今年除列入省级重大项目的210个民间投资项目外,单列200个民间投资重大项目清单,当年投资652.2亿元。第二张清单是优化完善免罚轻罚清单,建立健全经营主体容错纠错机制,进一步推行包容审慎监管。第三张清单是鼓励各地建立健全政商交往正面清单,明确党政干部和民营企业家交往规则,鼓励党政干部光明磊落同企业交往、真心实意靠前服务。一个指引是出台鼓励民间投资进入交通、水利、清洁能源、新型基础设施、先进制造业、农业农村、市政、环保、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细分行业指引指南,进一步细化民间资本进入相关领域的操作指引。
在工作机制方面,江苏省将建立常态化项目推介机制、民营企业平等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等五大机制。“《若干措施》提出‘完善多元化政企沟通联系机制’‘建立违规问题线索部门共享和转办机制’。”沈剑荣介绍,今年伊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强调将从6个方面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其中之一就是“健全完善多层次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努力倾听民企真实声音”。为推动政策落地落实,省发展和改革委同步谋划,于近日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发展改革系统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的通知》,对省、市、县三级发展改革部门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了“亲清助企,服务发展”“长短结合,以短为先”和“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原则,提出了建立“一库一平台三机制”的工作任务。
为推动政策落地落实、切实解决民营企业急难愁盼问题,《若干措施》还明确了一些指标性的要求。比如,在支持民营企业开展重大技术创新方面,提出省重点研发计划、省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由民营企业参与组织实施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60%。在加强民间投资项目要素保障方面,提出进一步简化项目能评审批流程,全省每年新增能耗支持民间投资项目比重与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相匹配,原则上不低于70%,在能源要素的使用上给予民营企业更多的倾斜和支持。在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方面,提出要发挥政府性融资机构作用,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担保业务比重原则上达到80%,下大力气积极支持缓解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广东推出30项举措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1月12日,《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公布。《实施意见》提出通过支持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发行REITs,支持上市民营企业通过增发、配股、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实现再融资,支持民营企业开发利用数据资源等30条具体措施,到2027年,实现民营企业产品质量、品牌影响、治理水平持续提升,培育壮大一批优质民营企业,民营经济综合竞争力稳步增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等目标。
《实施意见》提到,广东将落实公平竞争政策制度,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促进各类企业优势互补、竞相发展。严格执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全面落实"非禁即入"等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的政策措施。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优势,推动民营企业在粤港澳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规范处置涉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案件,严格区分违法所得与合法财产,严格区分企业法人财产与股东个人财产、涉案人员个人财产与家庭成员财产。在民商事案件中可依法以金融机构保函作为反担保方式解除财产保全。
鼓励民营企业参与重大战略、重大项目和补短板项目建设,常态化向民间资本推介优质投资项目。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支持民营企业通过产权交易、并购重组、不良资产收购处置等方式盘活资产。推动民营资本健康发展,引导平台经济向开放、创新、赋能方向发展。
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持续开展涉企违规收费整治,建立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增加信用贷和中长期贷款,健全民营企业贷款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支持民营企业利用债券、债务融资工具等方式融资,支持上市民营企业通过增发、配股、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实现再融资,引导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加强对民营企业发债的增信支持。拓宽企业跨境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开展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
加强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和开发利用,创新推出一批便民利企的数据产品和数据服务。合理降低市场主体获取数据的门槛,探索建立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制。积极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加快推进数据资产化。支持民营企业开发利用数据资源,运用大数据分析加快产品迭代、开拓市场。
广西出台加大吸引外商投资23条措施
据悉,广西自治区政府近日印发《广西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若干措施》,从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等六大方面提出23条措施,进一步优化广西外商投资环境,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在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方面,支持外商在广西投资设立研发中心,加大机械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高端造纸、高端金属新材料、汽车(含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绿色化工等重点行业引进外资力度,有序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推进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提质扩面,大力拓宽吸引外资渠道。
在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方面,保障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参与政府采购活动,支持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标准制定,确保外商投资企业平等享受支持政策。在持续加强外商投资保护方面,健全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机制,强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提高涉外经贸政策透明度和可预期性等。
《若干措施》还提出,提高投资运营便利化水平,包括落实优化外商投资企业外籍员工停居留政策、促进数据安全便利跨境流动、统筹优化涉外商投资企业执法检查等。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包括加大对外资标志性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落实外商投资企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等。加大外商投资促进工作力度,包括健全外资招引工作机制、搭建境外投资促进工作平台、拓展外商投资促进渠道等。
广西多措并举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1月15日,广西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广西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加快广西自治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
《若干措施》提出,要促进公平竞争,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政务服务事项不合规做法,支持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要强化要素支撑,多渠道为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建立健全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增强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支撑,加快信用修复办理,强化人才服务和用工保障;要加强法治保障;优化涉企服务,营造良好氛围,鼓励亲清政商交往,促进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健康成长。
其中,在支持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升级、未来科技、公共治理、社会民生等领域,全面梳理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国家、自治区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项目、完全使用者付费的特许经营项目等"三类项目清单",并创设一批应用场景,通过定期召开项目推介会、搭建统一推介平台等形式,向民间资本推介清单项目、发布应用场景能力清单与机会清单,做好服务对接,加快项目落地实施。
在强化要素支撑方面,《措施》提出以下要求:
多渠道为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用好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强化再贷款与"桂惠贷"财金联动,持续落实金融机构授权、授信和尽职免责"三张清单",鼓励加大首贷、信用贷和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开展政金企融资对接活动和专精特新等重点领域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直通"行动,不断提升民营企业融资获得感。
建立健全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对地方金融组织符合条件的普惠小微贷款风险损失给予补偿,建立银行机构与保险机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等多方共同参与的风险分担机制,进一步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民营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力度。
增强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支撑。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攻关,牵头承担工业软件、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基因和细胞医疗、新型储能等领域的攻关任务。继续实施激励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的财政补贴政策,引导企业持续强化研发经费投入。在确保安全自主可控前提下,支持自治区实验室、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创新基地(平台)向民营企业开放,实现创新资源共享。加大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支持力度,积极推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等科技保险业务发展。支持民营企业申报广西重要技术标准。鼓励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在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前提下采购民营企业创新产品。组织开展广西精品推荐、品牌交流等系列活动。
加快信用修复办理。加强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对企业在"信用中国"网站上提交符合修复条件的行政处罚公示信息修复申请,市级初审、自治区级复审分别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优化市场监管领域信用修复程序,对企业在国家企业信用公示系统上提交符合修复条件的信用修复申请,10个工作日内完成严重违法失信名单、行政处罚信息公示信用修复,3个工作日内完成经营异常名录信用修复。加强失信企业信用修复提醒,引导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及时开展信用修复。
强化人才服务和用工保障。畅通民营企业职称申报评审渠道,赋予民营企业职称评审权,允许技术实力较强的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单独或联合组建职称评审委员会,开展自主评审。加快制定符合企业特点的职称评价标准,系统清理与民营企业性质挂钩的职称评定、奖项申报、福利保障等规定。进一步搭建高层次人才供需对接平台,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引进各类急需紧缺人才和创新团队,协调解决引进人才配偶就业、子女教育、住房保障、档案管理、人才落户等问题。搭建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用工和劳动者求职信息对接平台,强化企业用工保障。畅通人才向民营企业流动渠道,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贵州将化债纳入市县高质量发展考核
据报道,在2022年6月国办出台本轮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顶层文件后,近一年多来部分省份出台本区域的改革方案。贵州省政府1月10日公开《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延续了适度强化省级财政事权、统一规范收入分享、健全转移支付体系等改革总体思路,并对政府债务等管理薄弱环节专门部署。
在全面规范省以下财政事权方面,《意见》提出,适度强化教育、科技研发、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粮食安全、跨市县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建设、重点区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国土空间规划及用途管制、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以及事关全省重大产业发展布局等方面的省级财政事权。将直接面向基层或由基层政府提供更为便捷有效的社会治安、市政交通、城乡建设、农村公路、公共设施管理等基本公共服务确定为市县级财政事权。
《意见》明确了省、市、县收入划分,其中,增值税地方分享部分,省、市、县三级按"23:19:58"比例分享;企业所得税及个人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煤炭资源税及其他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环境保护税,省、市、县三级按"20:20:60"比例分享;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市、县两级按"20:80"比例分享。
《意见》指出,加强财税优惠政策管理,逐步清理不当干预市场和与税费收入相挂钩的补贴或返还政策,严禁出台超越财政承受能力的招商引资政策。进一步完善省以下增值税留抵退税分担机制。
在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方面,《意见》要求,剥离融资平台政府性融资功能,推进实施综合治理,分类推动市场化实体化转型。加强债务风险防控,严禁新增政府隐性债务,坚决查处债务管理违法违规行为。将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纳入省对市县高质量发展考核、拟逐步将隐性债务利息足额纳入预算,严禁出台超越财政承受能力的招商引资政策。
"与以往改革侧重于收入、支出、转移支付、财政管理等一个或几个方面不同,此次改革涉及面广,综合性强。"贵州省财政厅长石化清近期在财政部主管期刊《财政科学》撰文称,贵州本轮改革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要求,结合市县调研情况,按照"中央精神+贵州元素"思路,拟采取一些重点改革措施。按照增量改革为主、适度调整存量的原则,贵州省拟用3至5年逐步构建起"1+N"政策体系,首先明确新时期总体改革方向和重点任务,其后"成熟一个、出台一个",稳扎稳打完善干配套办法,不断充实制度框架。
据了解,自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发文要求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后,包括河北、广东等地也出台文件推进相应改革,贵州则是最新加入的一个省份。这项改革对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作用。
巴克莱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为2.6%
日前,巴克莱研究部全球主席Ajay Rajadhyaksha以及巴克莱固收产品策略部董事总经理Amrut Nashikkar发布了2024年一季度全球经济的展望。
巴克莱表示,2023年,全球经济显现出了意料之外的韧性。尽管俄乌冲突、巴以冲突、旷日持久的债券抛售、美国银行业危机以及多家央行激进加息等冲击不断,主要经济体2023年的表现优于年初大多数预测。
巴克莱预测,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为2.6%,比2023年早些时候作出的3%的估算有所减缓。今年美国、欧元区和中国的GDP增长分别为1.2%、0.3%和4.4%。
通胀方面,巴克莱预计,随着需求持续疲软且失业率不断上升,欧元区的物价压力将继续消减,预计到2025年整体通胀率将达到2.3%。但美国的物价状况会更为棘手,预计2024年年底,个人消费支出的核心通胀将为2.8%。
巴克莱认为,今年欧美通胀水平将会下降,但下降速度不足以激发大规模货币宽松周期。随着需求持续疲软且失业率不断上升,欧元区的物价压力将继续减轻,预计到2025年整体通胀率将达到2.3%。美国的物价状况会更为棘手,预计2024年年底,核心PCE物价指数将为2.8%,预计美联储2024年仅会降息一次,并且是在12月。
对于中国,巴克莱预计,虽然一系列结构性因素或会继续影响经济活动,包括消费者信心、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房地产行业投资,但未来几个月或将出台更多政策支持,包括投资基础设施、高端制造业以及货币刺激措施。
美联储"褐皮书"显示美国经济增长乏力
据报道,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月17日发布的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显示,自2023年11月底以来,美国经济活动几乎没有变化,总体就业水平变化不大。
这份报告根据美联储下属12家地区储备银行的最新调查结果编制而成,也称"褐皮书"。报告说,在高利率环境下,汽车销售和房地产交易受到限制。同时,几乎所有辖区制造业活动出现下滑。
此外,多数辖区总体就业水平几无变化,但几乎所有辖区都出现了就业市场降温的迹象。多数辖区企业预计,2024年薪资增长将进一步放缓。物价方面,各辖区物价水平涨跌不一。
对于美国经济前景,多数辖区企业对未来增长预期积极或有所改善。但报告认为,整体需求疲软、商业房地产市场低迷以及美国总统大选将为经济增长带来不确定性。
美联储每年发布8次"褐皮书",通过地区储备银行对全美经济形势进行摸底。该报告是美联储货币政策例会的重要参考资料。下一次美联储货币政策例会将于1月30日至31日举行。
美联储去年罕见巨亏1143亿美元
1月12日,美联储公布的2023年未经审计的初步财务报表数据显示,美联储2023年运营亏损达114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美联储之所以出现巨额亏损,是由于利率快速上升导致其利息支出增加。数据显示,受利率大幅提升影响,美联储去年利息支出总额为2811亿美元,而2022年为1024亿美元。
需要说明的是,即使美联储发生了亏损,也并不会影响美联储的正常运作和职能执行。此前,美联储在绝大多数年份是盈利的,并按法律要求将收益减去运营费用后上缴财政部。
当美联储出现亏损时,美联储将创造一项"递延资产",其价值是收益缺口的累积值。一旦美联储恢复正的净收入,美联储将先偿还递延资产,直至其清零后,美联储将恢复向财政部汇款。
数据显示,2023年美联储递延资产增加了1164亿美元,截至去年底递延资产已累计达到1330亿美元。根据美国圣路易斯联储去年11月发布的报告,研究人员预计,美联储这项递延资产将保留到2027年中期,之后恢复向财政部汇款。
德国经济2023年萎缩0.3%
据报道,德国联邦统计局1月15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经价格调整后,2023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实际下降0.3%。
德国联邦统计局当天发表声明说,德国经济2023年受多重危机影响,整体发展乏力。尽管近期物价有所下降,但整体依然居高不下,阻碍经济增长,而利率上升导致的不利融资条件以及国内外需求疲软也造成影响。
数据显示,2023年德国工业(不包括建筑业)萎缩2.0%,服务行业普遍保持增长,其中信息与通信行业增长2.6%,公共服务、教育、卫生行业增长1.0%。消费方面,2023年德国家庭和政府的最终消费支出都出现下降,其中家庭消费支出下降0.8%,政府消费支出下降1.7%,为近20年来首次下降。
此外,德国劳动力市场保持强劲,2023年平均就业人数为4590万人,比上年增加0.7%。
数据还显示,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国内需求疲软影响,去年德国进口和出口均明显下滑,其中进口下降3.0%,出口下降1.8%。
俄罗斯去年黄金储备增至2350吨
据悉,俄罗斯中央银行1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俄罗斯黄金储备增至2350吨。
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俄罗斯黄金储备增加34.6吨,达到2350吨。由此,俄黄金储备在其国际储备中占比约26%,为2000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数据同时显示,俄罗斯去年国际储备增至5986亿美元,为2022年3月以来最高。
匈牙利2023年平均通胀率为17.6%
据悉,匈牙利中央统计局1月12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受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推动,该国2023年平均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前一年上涨17.6%。
数据显示,2023年匈牙利食品价格涨幅最大,达到25.9%,电力、天然气和其他燃料价格上涨22.1%,酒精饮料和烟草价格上涨15.4%,服务价格上涨13.2%,服装和鞋类价格上涨8.3%,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5.6%。
数据还显示,匈牙利2023年12月CPI同比上涨5.5%,低于市场预期。此前,匈牙利2023年1月CPI同比上涨25.7%,为该国1996年以来最大涨幅。2023年10月之前,匈牙利CPI较长时间处于欧盟内最高水平。
匈牙利国家经济部长纳吉·马顿当天表示,匈牙利政府承诺2023年年底前将通胀率降至个位数,这一目标已实现。他说,政府采取"有效且成功的工具"使通胀迅速降低。
以内阁批准年度预算增加安全领域支出
据报道,以色列财政部1月15日晚发表声明说,以内阁当天批准修订后的2024年度国家预算。以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以色列在安全领域增加预算对于"胜利和未来至关重要"。
根据财政部声明,修订后的2024年度国家预算约为5820亿新谢克尔(约1553亿美元),其中支出增加约700亿新谢克尔(约187亿美元)。由于承担"高昂战斗费用",所有政府部门的预算都被削减,而国防领域的支出大幅增加,用于战争和加强军队、预备役招募计划、犹太人定居点安全保障等。
以财政部官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预算中增加了约550亿新谢克尔(约150亿美元)的额外支出,用于支持以军正在进行的军事行动。
内塔尼亚胡当天通过其办公室发表声明说,内阁成员已就"战争预算"达成一致,同时考虑到预备役人员及其家属、个体经营者、政府部门和公众的需求。他强调,在安全领域增加预算对于以色列的"胜利和未来至关重要"。
内塔尼亚胡1月14日在内阁会议上说,以政府当日提交一份预算案,以确保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得以继续。该预算是以色列"处于战争年度的预算",国家需承担远超计划的安全支出。
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1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自去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逾2.4万人死亡、6万多人受伤。以色列方面说,冲突共造成1300多名以色列人死亡,仍有130多人被扣押。
巴西2023年通胀率为4.62%
据悉,巴西地理统计局1月11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巴西通货膨胀率为4.62%,低于该国当年通胀目标上限,也低于2022年通胀水平。
这是2020年以来巴西通胀率首次低于年度通胀目标上限。巴西央行制定的2023年通胀目标为3.25%,上限为4.75%。
报告显示,2023年巴西通胀上升主要受交通运输类别价格上涨影响,该类别价格指数去年上涨7.14%,其中汽油价格上涨12.09%;权重最大的食品饮料类别价格指数上涨1.03%,为2017年以来最小涨幅。
巴西宏观经济学家若昂·萨维尼翁指出,在研判今年相关食品和工业品价格走向时,需着重关注厄尔尼诺现象等自然因素带来的风险。
投资分析点评
▲5家零部件公司"抱团"投资下游整车
据悉,国内汽车产业竞争的加剧,不仅让整车企业纷纷组建联盟,也驱动着汽车零部件公司加速"抱团"。1月16日晚间,华达科技(603358)、兆丰股份(300695)、中鼎股份(000887)、隆盛科技(300680)、圣龙股份(603178)等5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同步公告,与火眼投资、张殚等投资主体共同投资设立青岛火眼瑞祥一号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瑞祥一号"),对汽车产业链相关标的公司进行投资。
瑞祥一号设立总规模为人民币13.63亿元,签约各方按认缴出资额出资。其中,华达科技拟以自有资金4亿元参与投资并支付1600万元基金管理费,合计出资占标的基金总规模的30.51%;兆丰股份认缴出资2.91亿元,占认缴出资总额的21.36%;中鼎股份认购1.25亿元;隆盛科技认购1.25亿元,圣龙股份认购7280万元。
公告显示,瑞祥一号拟收购芜湖金斯曼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的青岛鑫诚海顺新能源汽车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青岛鑫诚海顺")的部分财产份额。青岛鑫诚海顺的主营业务为整车及汽车产业链项目投资,深挖整车及汽车产业链上下游投资的关键领域,重点投资项目为奇瑞汽车。
此番参与投资的五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营业务包括研发、生产、销售汽车身外覆盖件冲压模具、机电产品、橡胶制品、机械配件等。这五家汽车零部件公司均表示,本次投资符合公司战略发展规划,有助于公司加强产业上下游合作,对公司开拓下游客户及增强客户业务协同性具有重要意义。
参与此次合作的另外一个主角--火眼投资成立于2017年,该投资管理团队具有丰富的股权投资经验、专业的行业分析能力和丰富的产业资源。
据悉,此次成立合伙企业的目的是投资行业前景好且受国家政策支持和鼓励的行业或企业,以期通过所投资项目为合伙人谋取投资回报。
▲沐邦高科拟70亿元投建新项目
据悉,沐邦高科(603398)1月14日公告,与铜陵狮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狮子山高新区")、铜陵高新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签订《项目投资协议书》,将投建年产10GW-N型高效电池片、10GW切片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额约70亿元。
公告显示,沐邦高科年产10GW-N型高效电池片、10GW切片生产基地项目将分两期建设。项目一期建设年产5GW-N型高效电池片、5GW切片项目生产线,项目二期预计建设年产5GW-N型高效电池片、5GW切片项目生产线。项目二期在项目一期投产后启动项目建设,具体协议另行签订。
该项目落户狮子山高新区区域内,计划总投资约70亿元。一期项目投资约4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二期计划投资3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项目二期在项目一期投产后启动建设,项目二期协议由双方另行签订,项目二期招商引资政策支持力度不低于项目一期。
按照协议,该项目的厂房由狮子山高新区代建。狮子山高新区须在2024年6月底前完成项目代建厂房建设;沐邦高科在主厂房竣工验收交付之日起3个月内,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并投产。
沐邦高科目前市值仅有约65亿元。据公司披露,2022年末公司经审计货币资金余额仅为0.51亿元,2023年第三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1.68亿元(未经审计)。
此次投资巨大的项目资金来源于何处?沐邦高科在公告中表示,目前公司尚未具体明确本期项目的融资安排。
目前,沐邦高科正在推动增发事项。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17.06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资金,将分别用于收购豪安能源100%股权项目、1万吨/年智能化硅提纯循环利用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此外,2023年12月27日,沐邦高科将持有的广东美奇林互动科技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协议转让给浙江宝之梦贸易有限公司,转让价格约1亿元。
据报道,除了此次拟投建的安徽铜陵项目,2022年7月20日,沐邦高科与梧州市政府签订了投资合同书,公司拟在梧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投资建设10GW高效光伏电池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2亿元,其中梧州市政府计划投资14亿元,沐邦高科计划投资38亿元。截至2023年末,梧州市政府已投资约9.63亿元,沐邦高科已投资约11.86亿元。
沐邦高科主营业务包括单晶硅棒、硅片的生产销售,益智玩具业务。
▲群兴玩具拟跨界布局智能算力业务
据悉,近几年频繁探索新业务的群兴玩具(002575)1月18日晚间公告,公司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签订《算力服务合同书》,向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采购算力服务。群兴玩具采购算力服务,主要是为了开展智能算力业务(下称"智算业务")。
群兴玩具表示,其此次交易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将开辟全国智能算力产业新赛道,从而加快公司转型升级步伐。
2023年12月,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以算力高质量发展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协同推进"东数西算"工程,形成跨地域、跨部门发展合力,助力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数字基座。
群兴玩具当前主营业务为酒类销售、自有物业租赁及运营、物业管理服务。智算业务与公司现有主营业务分属不同领域,对于公司而言属于跨界。对此,公司坦陈,智算业务尚处于前期启动阶段,公司此前无开展相关业务的经验,尚不具备独立开展相关业务的技术储备,公司正在积极吸纳业务开展所需的专业团队。
在智算业务具体落地上,群兴玩具表示,将积极引入实力战略合作伙伴,开展智能计算中心项目合作,高效推动智算业务落地。公司将基于业务发展规划、市场供需等情况,分步实施智能算力中心项目的建设工作。
按照计划,群兴玩具的智算中心建成后,将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通用大模型、自动驾驶、游戏传媒、高端制造业、机器人等各领域优势企业合作,提供算力租赁服务。
此前,群兴玩具是一家以玩具业务为主的上市公司,但2019年之后,公司的主营业务就开始不断变化,主要业务板块包括科创服务板块、数字经济板块、产业链孵化板块。2020年,群兴玩具的主要业务变成了酒类销售、金融咨询服务和自有物业租赁与创业园区运营服务。
▲映客母公司耗资千万买入哈森股份
据悉,直播平台"映客"的运营商北京蜜莱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蜜莱坞")增持了A股上市公司。哈森股份(603958)1月16日披露,截至2023年12月29日,蜜莱坞持有公司股份151.47万股,持股比例为0.69%,为公司第五大股东。估算下来,目前蜜莱坞对哈森股份的持股总市值约1512万元。
这是蜜莱坞首次现身A股上市公司股东名单;由于哈森股份正在实施资产重组,蜜莱坞恰好押中了这场资本盛宴。
哈森股份此番主要披露公司筹划重组停牌前一个交易日(2023年12月29日)前十大股东和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持股情况。对比来看,相较于2023年9月末,有4名投资者新进成为公司前十大股东,具体包括蜜莱坞、自然人陈玲玲、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和广发证券。其中,蜜莱坞的持股数量最多。
蜜莱坞的主要产品"映客"为互动社交平台,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奉佑生。2015年5月,"映客"直播上线。截至目前,"映客"业务覆盖直播、相亲、社交三大板块。
数据显示,这是蜜莱坞首次出现在A股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但公司此前曾多次在A股上市公司公告中露脸。
2016年1月,昆仑万维披露,公司拟投资6800万元认购蜜莱坞新增注册资本22.67万元,取得该公司增资完成后18%的股权。同年9月,昆仑万维宣布对外转让所持蜜莱坞部分股权。以交易价格估算,当时蜜莱坞估值为70亿元。
2017年9月,宣亚国际发布重组报告书,公司拟以现金28.95亿元收购奉佑生、廖洁鸣、侯广凌等合计持有的蜜莱坞48.25%的股权,成为蜜莱坞第一大股东暨控股股东。到2017年12月中旬,宣亚国际宣布终止上述重组。之后,映客于2018年7月在港交所上市。
去年7月,昆仑万维宣布与蜜莱坞签订协议。蜜莱坞拟向昆仑万维购买服务,服务内容包括AI(人工智能)文本生成能力、AI图像生成能力,服务目的为支持蜜莱坞在定制大模型方向的技术落地,期限一年,总金额不超过1500万元。
在2023年半年报中,蜜莱坞称自己在探索前沿技术,优化算法模型,瞄准互动社交、AI音乐、AI剧本和元宇宙等领域。
据悉,哈森股份1月初披露,公司正在筹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江苏朗迅工业智能装备90%的股权等资产。1月15日晚,哈森股份披露重组预案,包括购买资产、募集配套资金两部分。其中,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交易对方合计持有的江苏朗迅90%股权、苏州晔煜23.08%出资份额和苏州郎克斯45%股权。同时,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金牌厨柜拟7亿投建泰国基地
据悉,金牌厨柜(603180)1月17日晚间公告,公司拟投资不超过7亿元购置土地、建造厂房、购置机器设备等,建设泰国(罗勇府)生产基地,开展定制家居产品相关业务。金牌厨柜未披露该项目具体投产时间。
公告称,该投资目的是为完善全球化基地布局,提升海外市场竞争力和服务能力,推动公司国际化发展战略的进一步落地。
以定制家居为主业的金牌厨柜早在2015年就启动了国际化战略,公司海外市场的业务目前已经覆盖了北美、澳洲和东南亚市场。金牌厨柜介绍,公司已经在这些市场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业务模式,并获得较大业务增长。目前,金牌厨柜在全球建有超3000家品牌专卖店,在泰国建有总规模近30亩的生产基地,在北美设立东西部中心仓。
目前,金牌厨柜在北美、澳洲和东南亚三大市场采用了不同的经营策略。在北美市场,金牌厨柜持续推动RTA分销商的拓展,加快工程项目签约落地;在澳洲,则采用工程分包模式开拓市场。而在距离最近的东南亚市场,"应链本土化"是金牌厨柜业务拓展的关键词。
金牌厨柜在2019年通过厂房租赁方式在泰国设立北揽府工厂。但随着海外业务的发展,金牌厨柜现有泰国(北揽府)工厂已无法满足东南亚等海外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厂房租赁带来的不确定性,不仅增加运营成本,也会大幅影响金牌厨柜智能化设备的投入决策等。
本次金牌厨柜拟建设的泰国(罗勇府)生产基地位于罗勇府东部经济走廊特区(EEC)。金牌厨柜称,该地区与东盟邻国和世界物流紧密相连,区位优势突出,资源充沛,基地建成后将大幅缩短东南亚、北美和澳洲等海外市场的物流运输时间,并结合目标国属地化的小规模卫星工厂,快速提升交付速度和客户服务时效,更好地满足前端市场拓展需要。同时,本项目还将投入国内成熟的智能生产线,降低人员依赖并实现运营成本的大幅降低。
▲诺华、礼来重金投资新一代AlphaFold技术
据报道,脱胎于Google DeepMind公司的人工智能(AI)制药企业Isomorphic Labs1月7日宣布,与跨国药企诺华和礼来分别达成了合作,两项交易潜在总额逼近30亿美元。
根据协议,Isomorphic Labs将帮助礼来发现针对多个靶点的候选新药小分子,获得4500万美元的预付款,潜在的里程碑支付最高可达17亿美元。诺华则将支付给他们3750万美元的预付款,用于发现针对三个靶点的候选新药小分子,后续的里程碑支付总额可达12亿美元。诺华还承诺选择性地额外资助新药小分子的后续研究。
成立于2021年的Isomorphic Labs脱胎于著名AI创新企业Google DeepMind,旨在发展后者的旗舰产品AlphaFold,并把它用在新药研发中。这是它成立以来首次和制药公司达成合作。
AlphaFold2能够直接从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预测蛋白质的3D 结构,精度可达原子级,且算法工具和数据库完全开源。
业内人士表示,相较于传统药物研发,AI技术能将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的时间缩短近40%,临床新药研发成功率可从12%提高到约14%。随着医药企业与生物科技公司加强合作,AI制药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行业前景广阔。
经营管理
企业改革动态
▲锦龙股份拟预挂牌转让东莞证券股份
1月18日,锦龙股份(000712.SZ)发布公告称,拟于近日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预挂牌,转让所持有的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莞证券")股份(最多为6亿股股份,占东莞证券总股本的40%)。
目前,此次股份交易的审计、评估和尽调工作仍在进行中。待相关工作完成后,董事会将审议确定此次交易的交易条件、标的股份的具体股数和转让底价等事项。在该等事项确定后,标的股份将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正式挂牌转让。
去年11月3日,锦龙股份曾发布关于筹划转让所持有的东莞证券部分股份事宜公告。彼时,锦龙股份称,为降低公司的负债率,优化财务结构,改善公司的现金流和经营状况,有利于公司可持续发展,拟转让所持有的东莞证券3亿股股份(占东莞证券总股本的20%)。
据报道,近日,锦龙股份表示向典当公司借钱5000万元。
1月16日晚,锦龙股份公告称,为补充流动资金,董事会同意锦龙股份向烟台智库典当有限公司借款5000万元人民币,期限6个月。手握两张券商牌照的锦龙股份竟然要到典当行借钱而受到投资者关注。作为拥有两家券商牌照的上市公司,锦龙股份向典当公司借钱,无疑令投资者感到意外。
锦龙股份2023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2.62亿元,而2021~2022年已连续两年亏损。
▲中国信达接手融创海南项目51%股权
据悉,融创再获资产管理公司(下文简称"AMC")支持,这次出手的是中国信达。1月15日晚间,信达地产(600657)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广东信达地产,与中国信达、信达资本合作,共同参与认购芜湖信湖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后文简称"合伙企业")份额。合伙企业后续拟收购海南融创基业房地产有限公司(后文简称"海南融创")持有的海南幸福城投资有限公司(后文简称"海南幸福城")51%股权及对应债权。
该合伙企业总认缴规模为9.75亿元。其中,广东信达地产、中国信达作为有限合伙人分别认缴5.74亿元、4亿元,信达资本作为普通合伙人出资100万元。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具体来看,中国信达为信达地产的间接控股股东,信达资本为中国信达下属企业。
公告显示,海南幸福城此前即有信达地产方面参与,除海南融创持股51%之外,海南幸福城剩余49%股权由信达地产的控股子公司持有,双方合作开发南丽湖壹号二期项目。收购完成后,海南幸福城将成为信达地产的控股子公司,并由信达地产负责后续的开发建设。
南丽湖壹号位于海南定安县的风景名胜区南丽湖,目标建设成以休闲度假旅游社区和国际高尚住宅区为中心,配以体育生态运动公园、国际体检康复中心、世界顶级SPA理疗养生中心和欧陆商业风情园的大型综合社区。
信达地产预计,在合伙企业清算后,项目公司51%股权及未分配收益将由广东信达地产享有,待项目完成开发建设,项目公司清算时点广东信达地产51%股权实现退出。
据了解,海南幸福城实际上在2023年12月11日即已发生密集的工商变更。在股东层面,海南融创在当时已经完成退出,广东信达地产接替其持有的51%股权。在高管层面,海南幸福城原有的高管团体如董事长、董事、总经理人员均退出企业,其中公司总经理职位由融创背景的沈刚变更为信达地产副总经理陈瑜。
▲杭州银行第一大股东将变更为杭州财开集团
1月17日,杭州银行(600926)公告称,公司第一大股东杭州市财政局与杭州金投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杭州市财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杭州财开集团")于当日签订《增资暨股份转让协议》,杭州市财政局以其持有的杭州银行7.03亿股股票(占公司当前普通股股本总额的11.86%)向杭州财开集团增资。增资完成后,杭州财开集团持有公司的股份比例将由权益变动前的6.88%增至18.74%,公司第一大股东将由杭州市财政局变更为杭州财开集团。此次交易尚待依法履行监管审批程序。
近年来,地方政府将财政所持商业银行股份划转至地方国有企业的现象已较为常见。银行业人士表示,此次股份划转将更有效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深化,推进金融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发挥金融国企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职能。
▲华为智能汽车新公司成立
据悉,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引望智能")于1月16日在深圳成立,注册资本为10亿元,地址在深圳龙岗区华为总部办公室,法定代表人为华为高管郑丽英,监事为华为首席法务官宋柳平。
郑丽英曾任华为投资管理部副总裁、财经委员会成员等职,在华为出售荣耀业务和x86服务器业务之前,也曾代表华为短暂担任相关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直到这些公司完成出售。
引望智能经营范围含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研发、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通信设备制造、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
消息人士称,新公司即为此前宣布成立的华为车业务新公司,但公司目标、战略等还在梳理中,正式官宣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据报道,2023年11月26日,长安汽车(000625)公告称,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投资合作备忘录》。经双方协商,华为拟设立一家从事汽车智能系统及部件解决方案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公司(目标公司),公司拟投资该目标公司并开展战略合作。
根据备忘录,华为拟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的核心技术和资源整合至新公司,长安汽车及关联方将有意投资该公司,比例不超过40%,并与华为共同支持该公司的未来发展。
据华为的计划,新目标公司成立后,除了长安汽车外,还会引入更多伙伴加入,成为一个股权多元的技术开放平台。
▲傲农生物逾期债务规模扩大至11亿元
据悉,傲农生物(603363)的债务规模还在扩大。1月11日、1月16日,傲农生物两次公布了新增债务逾期信息。1月16日的公告显示,截至1月14日,傲农生物在金融机构新增逾期的债务本息合计约2.7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0.79%。
截至1月14日,傲农生物在银行、融资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累计逾期债务本息合计约11.4亿元(扣除已偿还部分),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45.62%。
傲农生物的主营业务包括饲料、养猪、食品等产业,是国内大型猪用饲料生产商之一。2023年半年报显示,傲农生物拥有300多家分子公司,员工总人数1.1万余人。
1月8日晚,傲农生物首次披露公司部分债务逾期。其表示,公司及子公司由于流动资金紧张,导致出现部分债务未能如期偿还的情形。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在银行、融资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累计逾期的债务本息合计约3.66亿元。
傲农生物表示,债务逾期事项将会导致公司融资能力下降,公司将面临支付相关逾期利息等情况,进而导致公司财务费用增加,加剧公司资金紧张状况,对部分业务造成一定的影响。公司存在因债务逾期面临诉讼仲裁、银行账户被冻结等风险,可能对日常生产经营造成一定的影响。公司将积极与相关债权人协商,妥善解决上述债务问题。
1月11日,傲农生物披露,公司在金融机构新增逾期的债务本息合计约5.33亿元,逾期债务本息合计超过8.85亿元。从近期公告来看,傲农生物逾期债务中,有不少系因银行要求提前还贷而逾期。比如1月11日披露的5.33亿元债务中,有多达4.4亿元为银行要求提前还贷而逾期。
傲农生物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化解债务。1月10日,傲农生物公告,拟将持有的厦门国贸傲农农产品有限公司49%股权,转让给厦门国贸农产品有限公司。经双方参考评估报告并协商一致同意,国贸傲农的49%股权转让交易对价确定为5219.79万元。
稍早之前的2023年12月8日,傲农生物公告,拟将曲阳傲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8家子公司的部分股权,转让给控股股东厦门傲农投资有限公司。由于交易的标的公司的账面净资产和净资产评估值均为负值,经协商,本次交易的每家标的公司股权转让价为1元。
2023年11月17日,傲农生物曾公告拟引进新的投资者。公司控股股东傲农投资和公司实控人、董事长、总经理吴有林计划协议转让公司不超过1.52亿股股份,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7.5%。
2023年11月29日,傲农生物控股股东傲农投资与平潭天添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添资产")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傲农投资拟将其持有的455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23%)转让给天添资产,转让价格为8元/股,转让总价款为3.64亿元。
▲六国化工副总经理被留置并立案调查
1月12日晚间,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六国化工,600470.SH)发布公告称,公司于1月11日收到铜陵市铜官区监察委员会签发的立案通知书和留置通知书,常务副总经理黄建红因涉嫌职务违法犯罪问题被立案调查和实施留置措施。
"他(黄建红)任职的单位比较多,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我们还不清楚。"六国化工相关负责人称。
根据公告,除担任六国化工常务副总经理外,黄建红还兼任六国化工子公司安徽六国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子公司吉林六国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孙公司兰格(香港)商贸有限公司(首任)董事。2020年1月,黄建红被聘任为六国化工常务副总经理,截至目前任职近4年。2020年~2022年,黄建红从上市公司取得的税前报酬分别为68.49万元、102.67万元、82.48万元。
据悉,六国化工主营化肥肥料,主要产品为磷酸二铵、磷酸一铵、复合肥、尿素、水溶肥,拥有"六国"、"淮海"等中国驰名商标。
2023年11月,六国化工控股股东铜化集团启动控制权变更事项,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按照股权变更框架协议,化工龙头万华化学及其关联方拟通过受让股权、增资等方式,取得铜化集团化工业务51%股权,同时持有其非化工业务34%股权。若该交易顺利完成,万华化学将成为铜化集团化工业务的控股股东,六国化工及其兄弟上市公司安纳达实控人将变更为烟台市国资委。
按照约定,分立前的铜化集团股权价值交易上限不超过60亿元,各方力争在2023年12月31日前完成相关股权的交割或变更。截至目前,前述事项尚未有公开进展。
万华化学此前曾表示,将通过本次收购完善上游原材料供应链,增强电池业务核心竞争力。铜化集团钛白粉在行业处于前十名,该业务与万华化学现有涂料业务具有互补及协同效应;与此同时,通过在铜化集团矿业业务参股34%,能够进一步保障磷矿资源,解决磷资源需求瓶颈问题。
▲贝莱德将以125亿美元收购GIP
据悉,全球资管巨头贝莱德(BlackRock)1月12日宣布,将以接近125亿美元的对价收购全球基础建设合伙公司Global Infrastructure Partners(GIP),标志着这家股票、债券投资领域的巨头,朝着基建投资迈出关键的一步。
根据交易结构,贝莱德将提供30亿美元现金和近1200万股的股票,总价值达到125亿美元。根据统计,这笔交易也是贝莱德自2009年以来最大规模的投资,当年公司斥资135亿美元收购巴克莱全球投资,借此成为全球最大的指数基金供应商。
基于监管审批等因素,公司预期这笔并购将在今年三季度完成。据悉,1200万股股票中,有700万股将在交易完成后时交付,另外还有500万股将在未来五年内分批交付。GIP预期将会把部分股票分给现有的400多名员工,这也将使得他们作为一个集体,成为贝莱德第二大股东。
交易完成后,GIP的创始人Adebayo Ogunlesi将加入贝莱德的全球执行委员会和董事会。Ogunlesi与贝莱德创始人拉里·芬克早在上世纪80年代曾在瑞信共事,Ogunlesi一度升至投行部门的主管,后来在2006年创办GIP,投资人包括瑞信和通用电气。
贝莱德表示,算上GIP超过1000亿美元的资管规模,收购完成后公司的基建资管平台将拥有超过1500亿美元的跨资产资管规模。这也意味着,贝莱德将成为继麦格理后的全球第二大私营基建资管平台。
与2009年的那笔交易类似,拉里·芬克这些年来一直在寻找能给公司带来改变的交易。在他和贝莱德总裁卡皮托发给员工的备忘录中写到:"全球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与高额赤字限制政府支出相结合,为私人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GIP手里的资产包括英国盖特维克机场、悉尼机场、墨尔本港,以及输油管道等。
据悉,贝莱德1月12日公布的最新财报显示,受到全年2890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入推动,公司四季度末的资管规再度摸到10万亿美元的门槛,这也是自2021年四季度后贝莱德历史上第二次达成"10万亿成就"。
▲伯克希尔收购美国最大旅行服务中心运营商Pilot
1月16日,美国知名投资人沃伦·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宣布,已从哈斯拉姆(Haslam)家族手中收购了美国最大旅行服务中心运营商Pilot旅游中心(Pilot Travel Centers)剩余的20%股权,后者由此成为伯克希尔的全资子公司。这笔交易的财务条款未予披露。
此次收购前,伯克希尔已经以约110亿美元的投资拥有Pilot 80%股份。然而,2023年10月间,出售股权的哈斯拉姆家族曾提出指控,声称伯克希尔的管理层通过修改会计规则,试图降低剩余20%股份的估值。这一争议后来得以和解,双方避免了原本计划在今年1月8日举行、预计持续两天的庭审程序。
在更早以前的2017年10月,伯克希尔就持有这家公司38.6%的股权。5年之后,2023年2月25日发布的伯克希尔年报显示,伯克希尔于2023年1月31日耗资82亿美元收购了Pilot 41.4%股权(以此计算的企业估值为198亿美元),由此伯克希尔获得了对Pilot的控制权。
而1月份最新交易的完成,意味着Pilot旅游中心正式纳入伯克希尔旗下,成为其全资子公司,进一步扩展了其在旅游服务领域的业务版图。伯克希尔以其多元化的投资布局和精准的市场洞察著称,此举可能会进一步巩固巴菲特在相关行业的影响力。
根据伯克希尔年报中的描述, Pilot是北美最大的旅行服务中心运营商(旗下主要品牌为Pilot或Flying J),在美国44个州和加拿大6个省拥有650多个旅游中心。Pilot在美国和加拿大还拥有150多个零售点,其在加拿大的业务主要通过与第三方旅行服务中心签订各种协议进行柴油销售。Pilot目前拥有约25500名员工。
▲新思科技将以350亿美元收购Ansys
1月16日,美国芯片设计EDA软件厂商新思科技(Synopsys)和仿真软件公司Ansys宣布,双方已经就新思科技收购Ansys事宜达成了最终协议。
根据该协议条款,每股Ansys股票将获得197.00美元现金和0.3450股新思科技普通股,按2023年12月21日新思科技普通股的收盘价计算,该收购总价值约为350亿美元。
该交易预计将于2025年上半年完成,尚待监管机构和股东批准。
新思表示,预计合并后两家公司的整体潜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1%的年复合增长率,长期来看,每年的协同效应将超过10亿美元。
▲日本松下子公司承认数据造假
1月12日,日本制造业知名品牌松下集团旗下从事电子零部件业务的松下工业公司负责人承认,在向第三方机构申请产品品质认证的过程中存在篡改测试数据等违规行为。
松下工业公司称,当时为了获得相关认证,对用于汽车、家电等产品的电子零部件材料,在阻燃性,即材料的抗燃烧特性等方面进行了数据造假。此外,该公司还长期生产并销售着与获得认证时的材料成分不同的产品,这一做法同样违规。
据报道,部分违规行为最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共涉及该公司位于日本国内外的7家工厂,违规产品种类多达52种,客户公司在全球累计达到约400家,不过目前还无法确认其中是否涉及中国市场。
松下工业公司表示,相关产品目前没有发现故障问题,既不会停止出货,也不会进行召回,如果客户企业提出,将提供替代产品。
此次造假行为被曝出后,松下集团旗下各公司将对产品是否存在相同问题进行自查。此外,今后将由外部律师等组成的第三方调查委员会,对本次曝出的违规行为展开调查。
据悉,不久前,日本丰田汽车旗下全资子公司大发工业承认造假长达30多年。这一次又轮到知名品牌松下的子公司,接二连三的丑闻让日本大企业的品牌形象受到严重冲击。
管理视点
英伟达CEO黄仁勋:把头埋在沙子里,你会认为自己没有危险
黄仁勋(Jensen Huang)是英伟达(Nvidia)的创始人兼CEO,英伟达是全球AI驱动计算领域的领导者,为众多行业制造软件和硬件。
作为一名受过专业训练的电气工程师,他与两位联合创始人在一家丹尼餐厅(Denny’s)创办了这家公司。现在,公司年收入达260亿美元,在全球拥有两万六千名员工。它的技术正实实在在地将我们推向未来。
日前,在《哈佛商业评论》“未来商业”线上会议上,黄仁勋接受了《哈佛商业评论》英文版采访,他不仅谈到了AI和计算领域的新技术,还谈到了让英伟达保持敏捷和创新的企业文化和领导力。
1.英伟达的技术正在推动AI和生成式AI创新所需芯片和处理器的发展。作为硬件专家,你对AI和生成式AI有什么看法?你认为它会彻底改变我们工作和娱乐的方式吗?
黄仁勋:生成式AI的核心是“一个软件理解数据含义的能力”。当然,你可以理解单词、字母、短语、句子和段落的含义,并找出其中的关系和使用模式。从大量的例子中,它可以找出并学习数据的表示方法,甚至理解其含义。
正因如此,它也能理解信息的结构和含义。这适用于英语、像素、三维物体、蛋白质物体和化学物质。现在,我们已经能够使用这种深度学习方法来学习大量不同类型数据的表达方式,甚至是任何具有结构的数据。因为在物理世界中,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有很多东西都是有结构的。
一旦我们能理解数据的含义,并能将一种模态与另一种模态联系起来,就可以进行“翻译”。例如,我们能将图像中代表“猫”的像素与“猫”这个词联系起来。而后,我们可以将英文翻译成中文,也可以将中文翻译成法文。当我们从英文翻译成像素,就成为了生成式AI;而当我们从像素翻译成语言,就成为了字幕。我们也可以将文本翻译成文本摘要等。
这种学习了数据表示的基本模型,功能强大得令人难以置信。现在AI行业和计算机行业正在做的,就是将这些生成方法和翻译方法融合到各种有趣的应用中。我认为,它让人兴奋的核心在于学习表征、学习意义以及从一种模式转换到另一种模式的能力,这实在强大得令人难以置信。
2.你是否有应用英伟达技术的实例?这些技术有哪些令人惊叹的应用?
黄仁勋:我们正在使用AI来设计芯片。我们用AI找到将晶体管连接到电路中的最佳位置,帮助我们优化设计,而这在以前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用AI排查故障,找到哪行代码出现了问题从而导致后续错误。从设计芯片、优化芯片到了解故障所在,我们都在使用生成式AI来辅助。当然,目前最强大的事情之一,就是生成式AI可以预测下一个单词,或者预测下一个字母、下一个句子、下一个段落,甚至预测下一个像素,或者视频的下一帧。当然,这些预测也可能会产生错误的幻觉。真正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向AI提供大量的上下文。在引入模型、向它提问之前,或者在要求它做某事之前,人们要做大量的提示,为模型设置背景和前提条件。
其中一项非常有用的功能就是增强检索。这意味着,无论数据库是结构化的还是非结构化的,是表格形式的还是非表格形式的,都已经被向量化了。向量化或嵌入数据库需要你学习数据之间的所有关系,就像我之前说的学习数据的表示一样。通过学习表示法和学习数据库的向量化,你就能理解它的含义。而现在,真正令人兴奋的是,你可以将数据库向量化后连接到一个大型语言模型,而这个大型语言模型基本上可以让你与数据对话。
每家公司都有大量的数据,但其中大部分数据都处于休眠状态,很难使用。有时你必须大量查询数据,才能使用。但现在,你可以拥有一个真正理解含义的数据库。你可以在数据库中进行语义搜索。它能带出你想要查询的信息,然后你可以利用这种嵌入,并通过引入的模型对数据的提示来增强这种嵌入。这样,给AI提示的上下文和背景信息就丰富多了。而现在,由于大型语言模型能够理解你的意思,与应用程序交互就变得相当普遍和轻松了。
其次,你现在可以将所有的数据库向量化,来增强提示和查询功能。AI在公司内部的应用真的令人惊奇。当然,最有趣的事情之一是,如果你是一家拥有大型客户服务部门的公司,客户服务人员正在输入他们与客户的互动——无论是问题、投诉还是帮助客户的方式——所有这些都会以某种方式记录在一个非常大的数据库中。如果将这个数据库向量化,你就可以直接与数据库对话,那岂不是很神奇?我们可以问数据库:客户最不满意的是什么?我们能看到哪些趋势?如果想改善公司的客户服务,我们能开始做的两三件事是什么?你可以像与人交谈一样与你的数据库交谈,这真的很强大。
3.市场对新产品、新服务有不断变化的需求,你如何跟上需求?你又该怎样打造一支畅想未来的管理团队,以跟上变化的步伐?
黄仁勋:你得学习。首先,我们周围的人都是计算机科学艺术、基础和基本部分的专家,他们可能是编译器专家,可能是芯片设计专家,可能是处理器设计专家,也可能是互连专家,等等。你的公司里到处都是专家,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这时,公司需要尽可能保持警惕。随着公司规模越来越大,让信息在组织内自由流动而不被困在孤岛中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当行业发展如此之快时,你需要警惕来自某处的微弱信号。这可能是一篇突然出现的研究论文,它与数字生物学有关,也可能与机器人技术有关。这些关于机器人的信息,可以以一种泛化的方式呈现,从而对我们如何训练聊天机器人非常有用。
也许发明强化学习的最初目的,是为了表达和动画化简单的图形和手指关节等,从而可以玩游戏。但事实证明,强化学习中人类的反馈对于微调大型语言模型非常有用。因此,你要能看到相邻领域甚至无关领域的发展,并以某种方式将这种发展提炼回你的第一原则,然后推导到其他领域的应用中。
从拥有非常好的基础、公司的专业知识和对微弱信号保持警惕的能力开始,当做出观察时,你就能够回到第一原则,回到为什么这很重要、原因是什么、与该现象相关的主导动力是什么等问题,然后再加以归纳和总结。
4.美国限制向中国销售尖端芯片,造成了英伟达高达数十亿美元的销售损失。你们该如何应对这项损失?
黄仁勋:这是一种能力的限制,而不是绝对的限制。这些限制与我们GPU的性能水平有关,也长期以来对CPU和计算机的限制。它们限制了处理器的能力水平和计算量。但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仍然是遵守法规,了解限制的是什么,并在能力范围内提供在市场上仍然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同时遵守这些限制。
因此,我们面临的挑战其实是,当地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有很多竞争对手。我们要在市场上竞争,同时又要遵守国家安全方面的规定,这并不容易,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且竞争对手的动作也很快。所以,就像其他任何事情一样,你必须保持警惕,尽力而为。
5.你的意思是,你并没有放弃这个市场,而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想办法,创造新的产品或新的方法继续进入这个市场?
黄仁勋:前提是新产品对客户有吸引力。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了解法规的限制,第二件事是向市场推出客户可能仍然觉得有吸引力的产品,但这并不能保证(成功),因为竞争对手会想出各种办法来吸引客户。但我们仍将尽可能地推出完全符合法规要求的最佳产品,然后再看客户是否会被我们提供的产品所吸引。
6.你认为AI永远需要人类的监督吗?
黄仁勋:在科技回路中,人类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众所周知,机器人技术中,科技可以有不同级别的自主性,直到达到高度的安全水平,并在各个方面都有高度安全性。
例如,在自动驾驶汽车的情况下,如果你希望,家人在后座睡觉时,自动驾驶汽车仍然可以完全自主地行驶,那么你需要确保传感器系统、计算系统、车辆控制等各个方面都具备多样性和冗余性。举例来说,你可能会坚持确保你同时拥有摄像头、雷达和激光雷达等多个传感器,甚至还可能有冗余的转向控制和冗余的制动动力等。
这些措施确保了无论在何种条件下,影响功能的关键组件都具有多样性和冗余性,从而为自主性提供了保障。
多样性和冗余性是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主智能在很多方面都是如此。即使在公司里,我们也有多样性和冗余性。我们经常谈论公司的多样性,因为它能让公司更具弹性。我们有做同一件事的多种方法,我们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同一个问题。也许销售部会得到市场部的补充,而市场部又会得到其他部门的补充……对待工作的不同方式和角度让公司有活力和弹性。而大多数自主系统,无论是机器人汽车还是大型组织,都希望在设计时能够实现多样性和冗余性。
在此基础上,你仍需要人类出现在工作回路中。有时,你会认为,自动驾驶汽车内部的回路不需要人类的介入,你可以在车外设置人类介入,以监控其效果,就像空中交通管制一样。但其实,飞机都有两名飞行员,飞行员之间也会互相监督。这就好比,我们有冗余的自动驾驶系统,但也有空中交通管制。
自主系统有很多不同的设计方法,以实现最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生成式AI也必须采用同样的思路。我们必须发明安全技术,运用工程学方法,设计安全的系统,验证系统的安全性。最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一定会让人类参与进科技回路中。比如,当你让系统学习下一批数据、并将学习成果发布到全世界之前,你需要人类对结果进行验证、测试和红队测试,而不是让系统自己学习、更新。我们有许多不同的方法来确保安全性,而人类介入是最佳方式之一。
7.有人引用英伟达一位副总裁的话说:“在英伟达工作,每天都有一种存在感。我总是感觉,公司明天就会破产。”你们是否试图灌输一种偏执感来刺激创新?
黄仁勋:你不必灌输它。如果你认为自己没有危险,那可能是因为你把头埋在了沙子里。没有哪家公司的生存是有保障的。我们的优势在于,公司从无到有。我们并没有夸张表达曾经几次险些倒闭的经历,所以我们不必假装公司总是处于危险之中。公司就是总处于危险之中的,我们能感觉到。
当我和公司不需要保证会做得很好时,我们才反而能做到最好。我认为,公司生活在渴望和绝望之间,这比总是乐观或悲观要好得多。我认为,谨慎乐观的态度和现实的认识——即公司随时可能处于危险之中——能让我们必须保持专注和警觉,尽最大努力工作,不断赢得经营权。这些感受和理智对公司来说是非常有益和健康的。
8.你的管理风格有些与众不同。你的组织结构非常扁平,很少召开一对一的会议。请谈谈你的管理理念。
黄仁勋:这种组织架构的设计是为了让公司尽可能高效地开展工作。对于一个像我们这样技术发展迅速的公司来说,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是,我们发明了一种叫作加速计算的技术。虽然摩尔定律增加性能的速度不再像以前那么快,但在过去的日子里,摩尔定律每5年将性能提高10倍,每10年提高100倍。
但就加速计算而言,我们每10年的提升速度在1000到10万倍之间。因此,当发展速度如此之快时,你要确保信息在公司内尽可能快地传播。你希望公司尽可能保持一致。
此外,我们公司生产的产品非常复杂。人们认为,我们的GPU像是专为游戏玩家设计的插卡。的确如此,我们怀着无比自豪和喜悦的心情制造这些插卡。但我们为AI制造的GPU重达70磅,拥有3.5万个零件,其中8个来自台积电(TSMC)。它们功耗为1万安培。显然,它们太重了,以至于我们需要使用机器人来制造这些GPU。而且它们的计算机非常先进,以至于我们需要用一台超级计算机来测试另一台超级计算机。
我们正在构建的这些GPU非常复杂,需要大量的软件才能运行。我们设计基础芯片以创建系统、软件、网络和所有硅光子技术,并将其连接到大型数据中心,从而帮助客户公司建立和运营。对于这样一家公司来说,我们的信息必须首先在自己公司内部快速传播,真正做到无障碍、无边界。
英伟达就是这样设计的一家公司。一方面,这能让我们在非常复杂的计算技术堆栈中工作,另一方面,这能让我们构建非常复杂的东西,并能非常自如地以光速前进。
如果你想要一家这样的公司,那么你最不想要的就是按等级传递信息。大多数组织其实最高层只有两三个人。从顶层开始传递消息,在消息传达到真正处理基础问题的基层人员之前,会经过7、8、9、10层的管理层。我不希望出现这种情况。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设计一个从高层开始就尽可能扁平的公司。这样,我们的公司能减少三到四层的管理机构。
9.你对量子计算有什么看法?你在多大程度上投资了量子计算?
黄仁勋:要想制造出下一代史上最快的计算机,你需要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来帮助你设计它、模拟它、为它创造新的算法。而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就是英伟达公司的加速计算系统。因此,我们不制造量子计算机,但我们与量子计算生态系统中的几乎每个人都有合作——从进行基本量子计算设计的科研人员,到算法开发人员,再到研究经典量子计算机架构的架构师等。
量子计算机可能还要再过十年、甚至二十年才能真正实现工业化。当它出现时,它很可能是一台与英伟达加速计算系统相连的加速器。
量子计算机的大量计算将在经典计算机上完成,包括预处理、后处理等等。因此,我期待着量子计算机能够发挥作用。当它出现时,经典计算机,尤其是加速计算和AI,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信息化建设
三部门发布《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据悉,为加强区块链标准工作顶层设计,促进区块链产业高质量发展,1月12日,工信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下称《指南》)。其中提到,到2025年,初步形成支撑区块链发展的标准体系。
《指南》指出,以推动区块链产业创新发展为目标,加强标准工作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标准的行业指导作用,统筹推进标准的研制、实施和国际化,促进我国区块链产业高质量发展。
《指南》提出产业发展需求。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以下简称"区块链")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分布式网络、加密技术、智能合约等多种技术集成的新型数据库软件。区块链技术具有数据透明、不易篡改、可追溯等特性,有望解决网络空间的信任和安全问题,推动互联网从传递信息向传递价值变革,将成为推动元宇宙、Web3.0等未来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数字基础设施。
近年来,随着区块链技术和产业的快速发展,区块链的应用范围更加广阔多元,覆盖生产、物流、政务、文娱、教育等多个行业,以及产品溯源、数据流通、供应链管理等众多领域。为有效推动区块链应用发展,急需进一步加强对测试测评、人才培养等产业服务标准,供应链管理、存证、追溯等通用服务标准,智能制造、电子政务、分布式能源等行业应用标准的研制,加快满足产业发展需要。同时,急需围绕区块链治理,以及区块链系统的开发、集成、管理等开发运营过程中的标准化需求,加快重点标准研制,助力区块链技术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指南》提出建设目标:到2025年,初步形成支撑区块链发展的标准体系。建立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研制的总体规则,重点面向基础共性、应用和服务等标准化领域,制定30项以上区块链相关标准,基本满足我国区块链标准化需求。到2027年,全面形成支撑区块链发展的标准体系。制定50项以上区块链相关标准,持续推动区块链基础共性、关键应用示范、安全保障等标准研制。适度超前布局一批支撑未来产业发展需要的关键应用标准,有效指导我国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提升技术与应用服务水平。
五部门推动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
1月17日,工信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建部、交通运输部(以下简称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聚焦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协同发展,推动建成一批架构相同、标准统一、业务互通、安全可靠的城市级应用试点项目。鼓励在限定区域内开展智慧公交、智慧乘用车、自动泊车、城市物流、自动配送等多场景应用试点。
《通知》提出,试点内容包括建设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提升车载终端装配率、建立城市级服务管理平台、开展规模化示范应用、探索高精度地图安全应用、完善标准及测试评价体系、建设跨域身份互认体系、提升道路交通安全保障能力、探索新模式新业态等9项,试点期为2024-2026年。
在建设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方面,《通知》提出,实现试点区域5G通信网络全覆盖,部署LTE-V2X直连通信路侧单元(RSU)等在内的C-V2X基础设施。开展交通信号机和交通标志标识等联网改造,实现联网率90%以上。重点路口和路段同步部署路侧感知设备和边缘计算系统(MEC),实现与城市级平台互联互通,探索建立多杆合一、多感合一等发展模式。
在提升车载终端装配率方面,《通知》提出,分类施策逐步提升车端联网率,试点运行车辆100%安装C-V2X车载终端和车辆数字身份证书载体;鼓励对城市公交车、公务车、出租车等公共领域存量车进行C-V2X车载终端搭载改造,新车车载终端搭载率达50%;鼓励试点城市内新销售具备L2级及以上自动驾驶功能的量产车辆搭载C-V2X车载终端;支持车载终端与城市级平台互联互通。
在开展规模化示范应用方面,《通知》提出,鼓励在限定区域内开展智慧公交、智慧乘用车、自动泊车、城市物流、自动配送等多场景应用试点。选取部分公交线路(含BRT),实现全线交通设施联网识别和自动驾驶模式运行;部署不少于200辆的智慧乘用车试点,部分可实现无人化示范运行;完成不少于10个停车场的智能化改造,每个停车场不少于30个车位支持自动泊车功能;部署不少于50辆的城市物流配送车试点,部分实现特定场景下自动化示范运行;部署不少于200辆的低速无人车试点,实现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功能的示范应用。
在探索新模式新业态方面,《通知》提出,明确"车路云一体化"试点的商业化运营主体,探索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模式,支持新型商业模式探索。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鼓励数据要素流通与数据应用,推进跨地区数据共建共享共用。
《通知》显示,应用试点工作以城市为主体自愿申报,有意愿参加应用试点的城市,编写申报书。首批应用试点集中受理申报材料的截止时间为2024年4月30日,此后仍将常态化受理试点申报材料。五部门联合组建专家组,对应用试点申请进行综合评估,按照"成熟一批、启动一批"的原则,分批研究确定应用试点城市名单。
工信部表示,开展应用试点,有助于挖掘和识别智能网联汽车与交通基础设施、信息通信、交通管理等跨行业跨领域技术标准的协同需求,为标准关键技术指标的测试验证提供基础条件,创造标准规模化推广应用的良好环境,通过进一步夯实标准体系建设所需的技术和产业基础,促进形成涵盖网联服务、安全运营与基础设施等的"车路云一体化"技术标准体系,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能交通系统、大数据平台等实现互联互通,加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发展进程。
工信部发文推动人工智能产业标准体系加快形成
1月17日,工信部公开征求对《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的意见。
《指南》提出的建设目标要求,到2026年,共性关键技术和应用开发类计划项目形成标准成果的比例达到60%以上,标准与产业科技创新的联动水平持续提升。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0项以上,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快形成。开展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的企业超过1000家,标准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成效更加凸显。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0项以上,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全球化发展。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创造和行业应用等方面实现快速发展,形成庞大市场规模。伴随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技术加速迭代,人工智能产业呈现出创新技术群体突破、行业应用融合发展、国际合作深度协同等新特点,亟需完善人工智能产业标准体系。
根据《指南》,人工智能标准体系结构包括基础共性、基础支撑、关键技术、智能产品与服务、行业应用、安全/治理等6个部分。
人工智能标准体系结构包括基础共性、基础支撑、关键技术、智能产品与服务、行业应用、安全/治理等6个部分。
其中,基础共性标准是人工智能的基础性、框架性、总体性标准。基础支撑标准主要规范数据、算力、算法等技术要求,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夯实技术底座。关键技术标准主要规范人工智能文本、语音、图像,以及人机混合增强智能等领域技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创新应用。智能产品与服务标准主要规范由人工智能技术形成的智能产品和服务模式,行业应用标准主要规范人工智能赋能各行业的技术要求,为人工智能赋能行业应用,推动产业智能化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指南》强调了四点工作原则。一是要坚持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科技创新与标准化联动机制,加快人工智能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推动先进适用的科技创新成果高效转化成标准。二是坚持应用牵引。坚持企业主体、市场导向,面向行业应用需求,强化创新成果迭代和应用场景构建,协同推进人工智能与重点行业融合应用。三是坚持产业协同。加强人工智能全产业链标准化工作协同,加强跨行业、跨领域标准化技术组织的协作,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标准化模式。四是坚持开放合作。深化国际标准化交流与合作,鼓励我国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携手全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制定国际标准。
两部门发文统筹集约建设气象业务软件
近日,中国气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统筹集约建设气象业务软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35年基本完成满足气象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气象业务软件统筹集约建设的目标,是气象部门关于业务软件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是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重要举措。《意见》的出台,将强化气象业务软件统筹集约和迭代发展,有效提升软件开发水平和自主可控能力,更好满足气象高质量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要求。
《意见》瞄准气象高质量发展目标,明确气象业务软件采用以地球系统大数据平台为统一"大平台",以组件构建起支撑核心业务的"大系统",发展适应不同业务领域、不同业务层级用户需求的定制化"多应用"的"大平台、大系统、多应用"总体架构,实现气象业务系统的"设施统筹、平台统一、数据统管、系统集成",最终形成统一规划设计、严格技术标准、组件众创共享、功能高效迭代的气象业务软件发展新格局,支撑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建设。
《意见》明确了面向2027年、2030年、2035年分阶段实施的目标和进度安排,提出了建设统一的地球系统大数据平台、统领精密监测业务领域、统领精准气象预报业务领域、统领精细气象服务业务、统筹发展组件化应用软件、建立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和持续健全管理制度等七大主要任务,分领域对不同业务软件在三个阶段的建设任务、功能、布局和整合进度作出明确部署。
为更好保障气象业务软件统筹集约建设,《意见》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强化规划引领和资金保障、强化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估等措施,同时明确要将气象软件统筹集约建设纳入各级地方政府数字化建设中,加快推动实施本地区气象软件统筹集约建设。根据部署,中国气象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联合建立气象软件统筹集约建设定期沟通机制,共同做好"十五五""十六五"气象发展规划与气象业务软件统筹建设衔接,更有力支撑气象高质量发展。
上海青浦多举措鼓励跨境电商企业发展
1月18日,上海市青浦区商务委员会发布《青浦区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细则》提出,鼓励跨境电商企业培育,给予企业开办扶持、运营补助、租金扶持。其中提出,对年度跨境电商交易额达到1亿元、5亿元、10亿元和20亿元的,分别一次性给予10万元、50万元、100万元和200万元的奖励;若获奖企业再进档的,则补发所进档与已获奖档之间的奖金差额。此外,对跨境电子商务相关企业租赁我区生产经营用房并且租赁期限在三年以上(含)的,按年租金的30%给予租金扶持,每年最高不超过60万元。同时,《细则》支持跨境电商海外开拓,在"海外仓"建设、 知识产权保护、品牌全球推广、参展补贴方面给予支持。
《细则》提出,深化跨境电商示范园区建设,打造跨境电商孵化中心。其中明确,助力虹桥商务区青浦片区打造成为青浦跨境电商孵化中心。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跨境电商行业龙头企业和涵盖第三方支付、金融服务、仓储服务、代运营服务、创意设计、推广服务等方面的配套服务企业,鼓励存量商贸类企业转型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建设综合服务体系等。
《细则》明确,建设跨境电商保税物流中心,支撑青浦综保区建设成为市级引领的跨境电商示范园区。优化通关监管,探索跨境电商1210包裹出口模式,打造服务青浦本地及长三角地区企业进出口的新型通道,扩大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在综保区建立线上线下服务窗口,提供企业开办、审批、业务办理等服务。鼓励利用综保区存量仓储资源,建设标准仓库。
重庆打造"356"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产业体系
1月12日,重庆市经信委出台《重庆市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计划全市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产业营收突破50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研发强度提升到3.5%,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突破300个,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进入数字化普及阶段,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87%,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5%。
按照《行动计划》,重庆市将以建设成渝地区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为目标,以推动装备制造智能化数字化为主线,突出建设"智能制造装备、山地农机装备、先进动力装备"3个优势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无人机及通航装备、智能电梯、传感器及仪器仪表、智能输变电装备、内河船舶"5个特色产业集群,全面构建以"智能制造装备、智能农机装备、智能交通装备、智能动力装备、智能电气装备、智能检测装备"6个板块为支撑的"356"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产业体系。
据介绍,重庆市将围绕6个板块实施"重大装备攻关、数字技术赋能、产业基础再造、产业链强链稳链、产业集群建设、应用场景驱动、质量品牌提升、区域协同发展"等8类项目任务,以加快推进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
比如,在实施重大装备攻关方面,重庆市将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在科技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应用中发挥带头作用,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在实施数字技术赋能方面,将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全行业全链条普及应用,形成"一链一网一平台"重塑产业链协作,以"产线、车间、工厂"为基本单元梯度实施智能化改造,全力推动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普及化。
重庆市还将加大对企业智能化改造的支持力度,包括支持企业争取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等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并运用市级各类产业扶持资金,对合规的重大技术装备协同创新、产业集群建设等项目给予重点支持。
韩国拟建半导体产业超级集群
据报道,韩国政府1月15日公布了一项计划,计划到2047年在首尔南部建立一个所谓的"半导体巨型集群",该计划将推动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公司的总投资达到622万亿韩元(约合4720亿美元)。
根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和科学部的联合声明,该产业群将包括京畿道南部的多个工业园区,总面积将达到2100万平方米,到2030年将达到每月770万片晶圆的生产能力。
具体来说,韩国政府计划在板桥建立无晶圆厂产业专属区,并在华城、龙仁、利川、平泽等地建立晶圆厂和存储芯片生产设施。
韩国还决定在安城建设材料、零部件、设备产业园区,在基兴和水原建设研发设施。
根据该计划,该地区目前拥有21家制造工厂,到2047年将新增16家工厂,其中包括3家研究设施。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安德根表示:"早日完成半导体超级集群的建设,将在芯片领域获得世界领先的竞争力,并为年轻一代提供优质的就业机会。"
具体而言,三星电子计划投资500万亿韩元,其中包括:投资360万亿韩元在首尔以南33公里的龙仁新建6个晶圆厂的;投资120万亿韩元在首尔以南54公里的平泽新建3个晶圆厂;投资20万亿韩元在器兴新建3个研究设施。另外,SK海力士将投资122万亿韩元,在龙仁新建4个晶圆厂。
韩国政府计划以民间投资为基础,以2纳米制程芯片和高带宽存储器等尖端产品为中心,打造世界级的生产能力。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还表示,这一规模达622万亿韩元的项目将创造346万个工作岗位。
韩国政府预计,到2030年,韩国在全球非存储芯片市场的占有率将从目前的3%大幅上升到10%。
随着大型产业集群的建设,韩国政府承诺通过将关键材料、零部件和设备供应链的自给率从目前的30%提高到2030年的50%来支持这一生态系统。
奥特曼称人类水平的AI即将出现
1月16日,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达到人类水平级别的人工智能即将出现,但它对世界的影响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奥特曼称,人们总担心人工智能有朝一日会变得很强大,会极大重塑和颠覆世界,实际上这种担忧是被夸大了。他表示:"它(AI)给世界带来的变化比我们想象的要小得多,给工作带来的变化也比我们想象的要小得多。"
奥特曼特别提到了通用人工智能(AGI)。他说,通用人工智能可能会在"相当近的将来"开发出来。
奥特曼领导的公司在 2022 年底公开发布 ChatGPT 聊天机器人后迅速进入主流,他一直在试图缓解怀疑论者对人工智能技术如何接管社会的担忧。他说:"人工智能还没有像许多经济学家担心的那样大规模地取代工作,这项技术在提高生产力方面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思议的工具'。"
去年 11 月份,奥特曼曾遭到 OpenAI 董事会解雇,主要原因就是公司董事会对人工智能安全和 OpenAI 在保护人工智能方面所扮演角色的担忧,并表示对奥特曼的领导失去了信心。在遭到 OpenAI 员工和投资者的强烈反对后,奥特曼迅速官复原职。
企业信息员园地
应用信息化管理功能理顺工业品牌治理
特约信息员:王协忠
长期以来,企业生产经营主体在市场上单打独斗做品牌,缺乏政策引导和支持。特别是涉及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管理不到位权利义务关系不清的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现有工业品牌管理服务信息化应用分散且不充分,认证、查询散见于相关门户网站及中介机构网站;品牌产品营销多见于各类(户)电子商务平台;生产经营主体缺乏品牌信息参与渠道,其自建的渠道影响力不够。构建综合功能的品牌信息服务平台,发布品牌持有者及其活动的相关信息;加强网上互动功能,及时提供便利服务,更重要的是与电子商务结合起来;协会办电子商务平台做品牌产品,对会员很有吸引力。协会平台专做品牌产品,形成特色,会吸引重视品质的消费者群体。协会因有品牌管理行业功能,有助于增强平台卖家的公信力,要比一般电子商务平台的卖家管理更为有效。电子商务将在很大程度上密切协会及其会员与消费者的互动,发挥消费者的监督作用,电子商务还有利于缓解协会经费来源问题,有利于避免协会走向商业化。为此,品牌行业协会可围绕推进国家品牌战略,构建品牌治理体系,整合信息化应用于品牌工业管理服务体系和电子商务系统,理顺品牌治理结构。
一、加强协调,探索新的品牌管理工作机制。
探索构建品牌工业管理服务体系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财政、农业、工商、质检、旅游、供销社、邮政、农机、烟草、发改、商务等部门的工作。可考虑各级政府发改委或工信委牵头建立品牌工业办公室,统筹协调各部门的相关工作。政府主导品牌治理,进一步理清职能,区分行政性和非行政性事务,把非行政性事务分离出去,把一些行政性事务委托给行业协会,利用社会力量加强管理服务。政府负责强制性产品标准制定和管理,自愿标准则可交给行业组织去办,政府负责市场监督管理,
做好品牌登记基础工作,其他则可将业务梳程环节的任务委托给行业组织承担。工业部门行业管理职能主要在于政策制定和执行,其服务职能可转交给行业组织。可利用政府现有的品牌服务管理转交给行业组织。可利用政府现有的品牌管理服务资源,整合社会上市场上相关资源,组建品牌行业协会。发改委和工信局可作为协会的业务指导单位,指导协会开展工作。
二、有效参与,逐步实现品牌自我管理和自服务。
行业组织为品牌利益相关者提供有效的参与平台,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他们基于自身品牌建设的利益,有很强的参与动力;它们熟悉生产熟悉市场,有很强的管理服务能力;他们组织起来,抱团力量大,摆脱市场单打独斗困境。协会要办成真正的社会组织,真正实现会员自治,从根本上杜绝行业组织的市场行政化倾向。协会是政府与市场的桥梁,反映会员需求,完成政府委托的任务,协助政府做好品牌管理。协会强化品牌持有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第三方特色,增强公信力,相应可弱化各认证机构的第三方角色。重构工业品牌评价认证体系,现有认证机构或可商业化运作,或可转型成为协会的技术部门。
三、发挥优势,大力加强区域公用工商品牌治理。
发挥品牌引领区域优势农业发展和质量型增长的作用。地方政府应加强品牌引导意识,对区域公用品牌进行规划,加强领导,提供政策支持开展品牌建设,发挥龙头工业的作用,建立区域公用品牌协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协会持有区域公用品牌所有权,会员有使用权,各自权益可因在品牌建设中的贡献而有所不同。地方公用品牌协会作为多体会员加入全国性品牌行业协会。启动区域公用品牌政策法规调研,及早出台管理规范。目前有的县乡及地级政府制定了区域公用品牌管理使用办法,可见实体经济主体迫切需要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法规建设工作及早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