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服务中心 > 企业高层管理者参考 > >> 企业高层参考 第26期

企业高层参考 第26期

部委决策
 
商务部回应日本限制出口半导体制造设备新规:望遵守国际经贸规则
 
日本政府宣布限制出口半导体制造设备新规定将于7月23日正式生效。在今天举行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表示,希望日方遵守国际经贸规则,避免对两国经贸合作进行政治干扰、限制企业正常自主经营和企业间公平竞争。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7月4日,王文涛部长会见河野洋平会长率领的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访华团一行,双方就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中日经贸关系、新兴领域合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深入交换了意见。
  商务部指出,一段时间以来,个别国家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泛化国家安全,在半导体等领域人为削弱同中国的联系,这将严重损害双方企业利益,破坏产业界长期以来形成的互利共赢的合作格局,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希望日方从维护自身利益和中日经贸合作大局出发,信守自由贸易和市场经济承诺,遵守国际经贸规则,避免对两国经贸合作进行政治干扰、限制企业正常自主经营和企业间公平竞争。
 
李强主持召开平台企业座谈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7月12日下午主持召开平台企业座谈会,听取对更好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
座谈会上,美团、小红书、海智在线、货拉拉、阿里云、徐工汉云、抖音、智联招聘等企业负责人先后发言,拼多多、京东、欧冶云商、BOSS直聘、航天云网、卡奥斯等企业负责人提交了书面发言。
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李强指出,平台经济在时代发展大潮中应运而生,为扩大需求提供了新空间,为创新发展提供了新引擎,为就业创业提供了新渠道,为公共服务提供了新支撑,在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平台经济大有可为。希望广大平台企业坚定信心向前看、练好“内功”加油干,持续推动创新突破,更好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快提升国际竞争力,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李强强调,各级政府要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完善投资准入、新技术新业务安全评估等政策,健全透明、可预期的常态化监管制度,降低企业合规经营成本,促进行业良性发展。要建立健全与平台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及时了解企业困难和诉求,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国家发改委:平台企业在支持科技创新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典型案例
 
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大兴调查研究工作部署,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深入调研了解平台企业发展情况,梳理了一批典型投资案例。从调研情况看,平台企业持续加大在技术创新、赋能实体经济等领域的投资力度,2023年一季度,我国市值排名前10位的平台企业通过自主投资或子公司投资等方式加大投资力度,在芯片、自动驾驶、新能源、农业等领域投资占比不断提高,环比提升了15.6个百分点。
一、积极支持技术创新,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技术创新是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平台企业正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2020至2022年市值排名前10位的平台企业累计研发投入超5000亿元,年均增速达15%,授权专利总量超5万件,专利质量明显提升,成为数字技术创新的关键力量。
调研中了解到,腾讯持续投资支持上海燧原科技有限公司,加强人工智能领域云端算力平台产品和服务等核心业务发展,促进国产高性能AI芯片研发和商业化落地,产品已经应用于云数据中心、超算中心、泛互联网及智慧城市等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为行业提供了更多的自主可控的产品和服务选择。美团投资支持荣芯半导体(宁波)有限公司,加强成熟制程特色工艺12寸晶圆制造、晶圆级封装测试等主营业务发展,开展图像传感器、显示驱动等主要产品研发,为美团的无人机、自动配送车、数据中心等业务提供了底层支撑。
二、积极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平台企业有技术、流量、数据优势,有助于吸引汇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入生态、协同创新,共同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传统行业的效率提升,优化经营模式,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调研中了解到,阿里巴巴投资支持农业和服务业转型发展,支持汇通达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服务下沉市场零售行业企业客户,为合作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SaaS+服务及商家解决方案。项目实施为淘宝商户引入了优质供应链服务,支持汇通达提升了服务质量,扩大了服务范围,帮助超过500个乡镇、2.7万家付费门店SaaS+用户实现数字化升级,推动了近千款农产品出村进城,助力城乡共同繁荣。此外,阿里巴巴投资支持重庆洪九果品股份有限公司,实现生鲜水果从加工、包装、仓储到运输环节的垂直整合,形成“端到端”的数字化鲜果供应链,探索解决了鲜果行业分销损耗率大、配送稳定性差、质量难统一等难题,有效提升鲜果产品分销效率,促进了农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美团聚焦主营业务,自主投资研发了无人配送车,在障碍物预测模型算法等方面的技术指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无人配送车已应用于封控区配送医疗物品和为独居老人配送生活物资,切实体现了科技改变生活。
三、积极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平台企业立足国内大循环拓展国内国际双循环,是开拓海外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手段。当前,平台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应用,在增强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拓展国际市场,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调研中了解到,美团投资支持未来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加强自动叉车机器人等核心产品研发,将人工智能、环境感知、深度学习、伺服控制等核心技术应用于工业无人驾驶领域,支持制造业及物流企业降本增效,有效提升企业内部物流效率,降低了用工成本。目前,未来机器人已在全球销售产品超过2000台,落地项目超过300个,业务覆盖超过15个国家和地区。腾讯投资支持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自身算力优势与云迹科技的室内定位导航技术优势相叠加,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机器人产品,截至目前服务用户已超2万家,业务覆盖了41个国家和地区。
总的来看,平台企业通过投资不仅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提升了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也推动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促进了实体经济提质增效,为推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力量。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推出平台企业典型投资案例,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和国际竞争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7月11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意见》、《深化农村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关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石油天然气市场体系改革提升国家油气安全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指导意见》。
  习近平在主持会议时强调,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我们主动作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战略举措,要围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聚焦投资、贸易、金融、创新等对外交流合作的重点领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积极主动把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要锚定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目标,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为主线,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要立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要把推动高校教师、科研人员薪酬分配制度改革作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逐步建立激发创新活力、知识价值导向、管理规范有效、保障激励兼顾的薪酬制度,进一步激发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创新创造活力。要围绕提升国家油气安全保障能力的目标,针对油气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稳妥推进油气行业上、中、下游体制机制改革,确保稳定可靠供应。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更好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强、王沪宁、蔡奇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当前,我国发展面临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要完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顶层设计,深化贸易投资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扩大市场准入,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综合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要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抓紧健全国家安全保障体制机制,着力提升开放监管能力和水平。要把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紧密衔接起来,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会议强调,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对深化农村改革的部署,要着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粮食安全保障制度,完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体制机制,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加快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突破、落地见效,让广大农民在改革中有更多获得感。要把顶层设计同基层探索有机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不同地区因地制宜探索,善于发现和总结基层的实践创造,对探索创新中遇到困难的要及时给予支持。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绿色低碳和节能减排摆在突出位置,建立并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有力促进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从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要坚持先立后破,完善能耗双控制度,优化完善调控方式,加强碳排放双控基础能力建设,健全碳排放双控各项配套制度,为建立和实施碳排放双控制度积极创造条件。要一以贯之坚持节约优先方针,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地做好节能工作,用最小成本实现最大收益。要把稳工作节奏,统筹好发展和减排关系,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科学调整优化政策举措。
  会议强调,开展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要根据薪酬管理需要和实际,优化和规范分配制度,树立正确分配导向,坚持人才为本,突出创新优先,坚持薪酬分配要同绩效紧密挂钩,向扎根教学科研一线、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向从事基础学科教学和基础前沿研究、承担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人员倾斜。要加强薪酬管理监督,确保把国家的钱用在人才激励和事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
  会议指出,要进一步深化石油天然气市场体系改革,加强产供储销体系建设。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强化分领域监管和跨领域协同监管,规范油气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要深化油气储备体制改革,发挥好储备的应急和调节能力。
  会议强调,要科学合理设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路径,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有计划分步骤逐步降低传统能源比重。要健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体制机制,推动加强电力技术创新、市场机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要推动有效市场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做好电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委员出席会议,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央行:6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11.3%
 
据中国人民银行7月11日消息,2023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7.3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0.1个百分点。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5.73万亿元,同比多增2.02万亿元。
  具体数据如下:
  一、广义货币增长11.3%
  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7.3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0.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9.56万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6个和2.7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54万亿元,同比增长9.8%。上半年净投放现金789亿元。
  二、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5.73万亿元
  6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35.73万亿元,同比增长10.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30.58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比上月末低0.1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持平。
  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5.73万亿元,同比多增2.02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3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46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2.8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84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9.71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8924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15亿元。6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05万亿元,同比多增2296亿元。
  6月末,外币贷款余额7129亿美元,同比下降20.1%。上半年外币贷款减少287亿美元,同比多减86亿美元。6月份,外币贷款减少86亿美元,同比少减87亿美元。
  三、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0.1万亿元
  6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84.6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78.62万亿元,同比增长11%,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
  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0.1万亿元,同比多增1.3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1.91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4.96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减少125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08万亿元。6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3.71万亿元,同比少增1.12万亿元。
  6月末,外币存款余额8374亿美元,同比下降15.1%。上半年外币存款减少166亿美元,同比多减63亿美元。6月份,外币存款减少144亿美元,同比多减166亿美元。
  四、6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57%,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67%
  上半年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1014.23万亿元,日均成交8.25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2.4%。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增长9.2%,现券日均成交同比增长14.6%,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5.5%。
  6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57%,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07个和0.01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67%,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12个和0.1个百分点。
  五、国家外汇储备余额3.19万亿美元
  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19万亿美元。6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7.2258元人民币。
  六、上半年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6.3万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3.53万亿元
  上半年,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6.3万亿元,其中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分别为4.84万亿元、1.46万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3.53万亿元,其中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为1.19万亿元、2.34万亿元。
 
自然资源部:全国耕地总量连续两年实现净增加
 
据自然资源部7月11日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自然资源部部长、国家自然资源总督察王广华在发布会上表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自然资源部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按照“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的工作定位,积极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
  一是严守资源安全底线。认真落实确保粮食、能源、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部署,推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围绕粮食安全,严格规范耕地占补平衡,稳妥有序落实耕地进出平衡,对违法占用耕地冻结补充耕地指标,推动耕地总量不减少。以“长牙齿”的硬措施持续开展耕地保护督察执法,公开查处重大违法典型案例,上半年发现土地违法案件数量同比下降64%、面积同比下降80.5%。全国耕地总量连续两年实现净增加。围绕能源资源安全,全面启动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完善矿产勘查开采管理制度,激发矿业市场活力。今年上半年,全国固体矿产、油气矿产勘查投入同比增长17.2%、7.5%;全国新设探矿权242个,同比增长25.4%,并陆续取得山东莱州金矿、云南昭通磷矿等重大找矿突破。围绕生态安全,我国首次全面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在陆域和海域实际划定面积合计约319万平方公里。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严格规范占用审批,严守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制定《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规划建设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今后几年每年将完成1亿亩左右的绿化任务。修编三北工程总体规划,编制第六期实施规划,久久为功推进祖国北疆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推行森林草原湿地休养生息,全面建立起林长制体系,现有各级林长近120万名。公布新调整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大幅扩大野生动物保护范围。积极推进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围绕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安全,积极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发布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等,在确保地理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促进自动驾驶等新业态发展。此外,我们还与各地一道,加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海洋灾害风险防御、森林草原火灾防控和有害生物防治,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优化国土空间格局。认真落实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的部署,深入推进“多规合一”改革,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总体形成。总体规划层面,去年下半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我国首部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批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成果。全国省、市、县三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经全部编制完成,正在陆续审核报批。详细规划层面,出台文件指导地方抓紧编制详细规划,为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城乡建设项目规划许可以及开发建设、整治更新、保护修复活动提供法定依据。专项规划层面,报请国务院批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加紧编制全国海岸带及近岸海域、京津冀、成渝地区等区域的空间规划,支持区域重大战略实施。
  三是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围绕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在高质量发展要素保障方面,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连续出台用地用海支持政策,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全力支撑经济运行持续向好。今年上半年,自然资源部批准重大项目先行用地3.7万亩,同比增长138.3%;全国批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214.4万亩,与近5年同期水平持平;批准项目用海127.1万亩,同比增长24.6%;全国国有建设用地供应472.4万亩,同比增长14.2%。深入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发布新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在生态保护修复方面,实施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规划,累计部署51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其中今年新部署7个。扎实推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等,整治修复海岸线、滨海湿地,我国红树林面积已达43.8万亩,比本世纪初增加了约10.8万亩。在极地深海方面,扎实推进国家深海基因库等深海“三大平台”建设,持续完善国家南北极观测监测网,加快建设我国第5个南极科考站。积极践行“绿色考察”倡议,目前正在筹备第40次南极科考,即将启动第13次北冰洋科考。依托天然气水合物钻探船,建设大洋钻探科技中心,谋划相关国际大科学计划。
  四是维护资源资产权益。围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加快推动自然资源资产领域改革,强化法治建设。统筹推进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深入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建立实施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体系和确权登记制度,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经营权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推广不动产登记“交房、交地即交证”“带押过户”等创新举措。推进矿产资源法、国家公园法等的修订制定,加强依法行政,严格督察执法,维护自然资源管理秩序。
  下一步,自然资源部和国家林草局将继续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以实际行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发改委8天两次座谈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政策信号密集释放
 
  推动经济持续向好,民营企业是重要力量。
  7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7月10日,郑栅洁再次召开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座谈会,认真听取民营企业经营发展情况、面临的困难问题和相关意见建议。
  国家发改委8天内召开两次民营企业家座谈会释放了积极的稳预期信号:政府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高度重视,将通过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尽力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我国登记在册的民营企业达到5092.76万户,较2012年年底增长了3.7倍,民营企业在企业中的占比由79.4%提升至92.4%。
  目前,民营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资本市场已成为民营企业融资的重要场所。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0日,A股民营上市公司共3319家,在A股上市公司总数中占比超六成。注册制下A股上市公司超千家,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超八成。此外,科创板、创业板市场上,民营上市公司占比分别超过七成、八成。
  随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和北交所等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模的民企提供了融资平台,满足了各类型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
  随着民营企业融资环境不断改善,资本市场有能力在服务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稳健发展上发挥更大作用。未来可以通过加大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服务民企的精准度和覆盖面,更好地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信号密集释放,这也意味着将有更多举措陆续出台。市场各方在落实落细已出台政策的同时,也要发挥合力,打出政策的最佳“组合拳”,助力民企强信心、增活力、稳发展。
 
6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为31930亿美元 环比升幅达0.52%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930亿美元,较5月末上升165亿美元,升幅为0.52%。此外,中国黄金储备为6795万盎司;按SDR(特别提款权)计,中国外汇储备为24006.17亿SDR。
  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2023年6月,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及预期、全球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互现。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具体看,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2023年6月,在货币方面,美元汇率指数下跌1.4%至102.9,非美元货币总体升值;在资产方面,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下跌0.1%,标普500股票指数上涨6.5%,由此推动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他还提到,中国6月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同时呈现小幅顺差,均明显高于5月份水平,延续了二季度以来的顺差格局,当月外资净买入境内债券也延续前几个月的较高规模,显示出在国际金融市场延续波动走势的背景下,人民币债券愈发具有长期投资价值。
  温彬认为,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依然较大。但中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明显,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国际收支总体平衡,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继续保持基本稳定。
 
国资委:央企要全力做好迎峰度夏和成都大运会电力保供工作
 
  近日,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袁野带队赴成都督导调研中央企业迎峰度夏和大运会电力保供工作。袁野要求,各中央企业要全力以赴做好迎峰度夏和成都大运会电力保供工作。水电企业要加强水情监测预警,严防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确保安全度汛,要优化流域梯级电站联合调度,有效应对迎峰度夏电力保供需要。煤电企业要加大优质电煤采购力度,加强设备检修管理,及时消除故障隐患,提升机组顶峰发电能力。电网企业要深挖跨省跨区调度能力,加大余缺互济力度,做好大运会重要线路、重要设备、重要时刻的巡检排查,细化落实应急预案,确保大运会期间电力供应安全万无一失。
 
政策要闻
 
▲政策“续期”为房地产恢复注入确定性
 
7月10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宣布,对2022年11月份发布的《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金融16条”)中有关政策有适用期限的,将适用期限统一延长至2024年12月31日,其他不涉及适用期限的政策长期有效。
政策适用期限延长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延长房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展期,可不调整贷款分类;二是向专项借款支持项目发放的配套融资,在贷款期限内不下调风险分类,新发放配套融资形成不良的,相关机构和人员予以免责。与之前的“金融16条”相关政策规定期限相比,均延长了一年半时间。
在三季度房企偿债高峰到来之前,管理部门及时推出“续力”举措,针对性很强,有助于遏制房地产行业风险扩散,加快风险出清进程,促进市场企稳。
一方面,金融机构继续对房地产企业存量融资展期,可为保交楼提供有力支持。
经过近一年的协调努力,项目交付量持续上升,这是积极信号。但项目停工、楼盘交付延期乃至烂尾,背后往往是巨量资金、错综复杂的债务关系,牵一发动全身,解决起来并不容易。因此,需要保持政策稳定,以便缓解压力,化解问题。
  延长上述两项金融政策适用期限,可进一步打消金融机构的顾虑,改变其“不敢不愿”向部分出险房企贷款的情况,鼓励其继续向专项借款支持项目发放配套融资,确保出险项目专款专管,顺利建设施工,顺利完成交付。
另一方面,可进一步引导增量资金入场,帮助房地产企业恢复“造血”功能,防止行业风险进一步扩散。
当前,销售市场下行,若融资渠道再遇阻,很可能形成“两头堵”的流动性紧张局面,进而导致出险面扩大。据中指研究院统计,当前房企债券存量余额约2.9万亿元,一年内到期余额为9277.4亿元,今年7月份、9月份到期债券余额均超900亿元。面对三季度偿债高峰,亟须增量资金入场,构建起新的资金供需平衡。
延长上述两项金融政策适用期限,可以为增量入场资金添加“融资安全回收”的确定性系数,减缓金融机构、承接交付企业等各方主体的资金压力,引导其在保交付上投入更多资金,进一步提升专项借款配套融资的落地效果。更重要的是,有融资性现金流入,可为相关房企预留更多调整空间,助其保证顺利交付,提升品牌信用度,进而恢复“造血”能力,维持正常运转。
当然,房地产风险市场化出清,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仍需加强政策协调,促进市场力量各显其能,尽快完成重整。希望政策之手和市场之手协调发力,助力“保交楼”快速落地,修复市场预期,促进市场企稳回升。
 
▲司法部、国家网信办研究审议 加快推动制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
 
近日,司法部、国家网信办专题研究审议《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将加快推动条例立法进程。据悉,制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已列入国务院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加快推动出台该条例对于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制度体系、构筑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屏障、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草案对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促进、网络信息内容规范、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网络保护、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防治等方面作出规定,还对有关违法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草案聚焦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总结近年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实践经验,将成熟做法上升为法规制度,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据统计,2021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达1.91亿,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6.8%。互联网在拓展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不强、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未成年人个人信息被滥采滥用、一些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亟待通过完善立法,进一步强化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主体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责任,规范网络信息内容管理,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回应人民群众关切,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
  据了解,司法部、国家网信办积极落实国务院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在起草和审查草案的过程中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多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广泛征求中央有关单位、部分地方政府和有关企业、行业协会和专家的意见,凝聚社会共识;反复研究论证,对草案进行了多次修改完善,从立法层面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河南:制定住房公积金支持新市民租购住房政策
 
  近日,河南省省政府正式印发《河南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全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主要目标,明确主要路径和重点举措。
行动方案共从8个方面提出77条任务举措,并在“整体谋划推进”的基础上开展“重点攻坚突破”,聚焦“重大事项”与“重大项目”,研究制定“2张清单”,明确一批标志性、牵引性的举措和项目,推动扩大内需战略走深走实。行动方案还明确了一批看得准、实打实、能见效的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形成清单。其中,重大事项清单围绕优化产品供给、改善消费环境提出25项重点举措,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培育夜经济消费集聚区等;重大项目清单则聚焦基础设施、产业转型等领域,梳理遴选了49个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的标志性项目,如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万邦鲸采跨境农产品冷链物流港等项目,以大项目建设引领内需市场规模扩大。
其中提到,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鼓励各地因城施策采取发放购房补贴、契税补贴等措施,支持人才购房落户和城乡居民合理住房消费需求。积极做好不动产“带押过户”工作,鼓励建立跨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协同机制,推进登记、贷款、放款、还款等环节无缝衔接。健全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完善长租房政策,培育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开展节能家电、环保家具租赁业务。制定住房公积金支持新市民租购住房政策。
 
  ▲6月新增信贷、社融超预期,下半年仍有降准降息可能?
 
  近日,央行官网发布2023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5.73万亿元,同比多增2.02万亿元,其中6月单月增加3.05万亿元,同比多增2296亿元。截至2023年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7.3万亿元,同比增长11.3%。
整体来看,在季节性效应和政策加力下,6月金融统计数据超市场预期回升,信贷结构有所优化。分析人士预计,下半年货币政策将继续维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有可能会再度小幅降准支持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同时不排除继续下调政策利率以刺激需求的可能。
新增贷款大幅提升
实体经济信贷需求改善
在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中,央行一并披露了6月信贷、存款等方面数据。数据显示,2023年6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05万亿元,同比多增2296亿元。相较2023年5月1.36万亿元,环比增长1.69万亿元。即便是在上年同期2.81万亿元的高基数基础上,6月人民币贷款仍然同比呈现多增状态。
另据Wind数据,分部门来看,6月住户部门贷款新增9639亿元,同比多增1157亿元,处于历史同期高位水平。其中居民短贷和中长贷分别增加4914亿元、4630亿元,同比分别多增632亿元、463亿元。
此外,6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2.28万亿元,同比多增687亿元,环比则多增1.42万亿元。企业短贷和中长贷分别增加7449亿元、1.59万亿元,分别同比多增543、1436亿元。票据融资减少821亿元,同比大幅少增1617亿元。
细数2023年以来人民币贷款表现,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仅次于2023年3月的3.89万亿元。在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中,企(事)业单位贷款成为拉动信贷增长的主要力量,其中企业中长贷款增量占比更是超过52%。
“半年末效应和政策驱动下,6月信贷投放明显回升,延续稳定扩张。”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评价称。温彬表示,“总量适度,节奏平稳”背景下,4-5月信贷投放节奏有所放缓,市场预期发生转变。6月以来,逆周期调节政策加力,央行降息落地刺激投资和生产需求,在季末信贷冲量和政策继续引导支持制造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作用下,企业贷款仍有支撑,信贷结构较2022年明显优化。
在住户部门贷款方面,温彬指出,6月端午小长假、年中购物节活动对消费起到支撑作用,降息落地进一步刺激消费需求,带动居民贷款明显改善。6月地产销售跌幅虽扩大,但在按揭早偿阶段性放缓下,居民中长贷较4-5月也有明显改善。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则表示,6月新增信贷同比多增,总量理想、结构优化。其中居民短期、中长期新增贷款同比延续增长态势,反映国内居民消费意愿增强,楼市整体延续复苏态势;企业短期和中长期新增贷款继续保持同比多增态势,显示企业贷款投资意愿保持良好,反映企业对市场需求和经济复苏前景保持乐观。
另从2023年上半年金融数据整体表现来看,报告期内人民币贷款增加15.73万亿元,同比多增2.02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8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则增加了12.81万亿元。
M2增速放缓
但仍处于高位水平
消费市场、生产需求的复苏也带来了其他变化。在货币供应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M2余额287.3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0.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9.56万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6个和2.7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54万亿元,同比增长9.8%。上半年净投放现金789亿元。
2023年2月触及12.9%后,M2同比增长连续小幅回落,但近几个月仍处于11%以上。受到2022年6月高基数效应影响,6月M2同比增速延续回落,但同样处于高位水平。
M2同比增速保持高位,也离不开人民币存款的支撑。根据央行数据,2023年6月,人民币存款增加3.71万亿元,同比少增1.12万亿元。环比2023年5月,6月人民币存款增加则多增2.25万亿元。包括6月在内,人民币存款连续三个月出现同比少增。
整体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0.1万亿元,同比多增1.3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1.91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4.96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减少125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08万亿元。
究其原因,温彬指出,一是6月信贷投放明显回升,信贷派生力度仍强;二是财政支出力度较大,对M2有所支撑,6月财政存款减少1.05万亿元,同比多减6129亿元。
周茂华表示,M2同比放缓,但依旧保持较快增长。一方面是上年同期基数抬升,居民消费、投资需求改善,影响居民储蓄存款需求;同时,国内内需处于复苏阶段,需求表现偏弱,微观主体不够活跃影响货币派生速度。另一方面,国内处于复苏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伴随央行灵活调控,并畅通货币政策传导, M2增速好于市场预期。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则补充道,M1增速环比下降1.6个百分点至3.1%,反映出当前企业投资活力尚有不足,改善预期、提振信心是十分紧迫的任务,需要政策继续加码。“6月企业新增短期信贷7449亿元,需求上升,但并未引起M1增速大幅上行,可能有部分资金被用于定期存款,存在低利率短期贷款资金用于长期存款的风险,不过综合企业存款数据来看,规模不会太大。”王运金说道。
人民币贷款支撑社融增量
下半年仍有降准降息可能
6月社融增量表现同样不俗。经央行统计,2023年6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22万亿元,比上月多2.6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9859亿元;上半年增量累计为21.5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754亿元。截至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65.45万亿元,同比增长9%,增速有所放缓。
具体来看,结构上,表内人民币贷款新增3.24万亿元,位于高位,并且仍为新增社融的主要贡献项。6月政府债券新增5388亿元,同比少增1.08万亿元。
对于6月社融增量同比少增的情况,王运金解释称,2022年上半年为有效降低疫情冲击、加大政府投资实现稳增长,中央要求地方政府提前完成全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额度。而2023年上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回归正常发行节奏。从两年对比来看,有较为明显的政策差异。
“在不考虑政府债券增量的情况下,6月社融同比多增1291亿元,主要为人民币贷款增量拉动。在防范金融风险、强化金融监管的政策导向下,银行表外融资业务再度小幅压缩。企业直融实现较好增长。”王运金补充道。
周茂华表示,6月新增社融数据强劲反弹,高于趋势值,反映6月国内实体经济融资需求表现好于预期,经济复苏动能增强。温彬则认为,后续伴随地方债发行加快规模有望触底回升,进一步增强对社融的支撑。
2023年以来,央行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并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降准0.25个百分点、超额续作MLF以及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推动LPR下行等政策效应逐渐显现,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就在7月10日,央行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又宣布延长“房地产金融16条”有关政策的适用期限,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对房地产企业存量融资展期,加大保交楼金融支持。
温彬指出,从金融数据可以看出,在季节性效应和政策加力下,6月新增信贷明显回升,信贷结构有所优化。但近期多项经济数据显示,当前经济修复进程放缓,终端需求仍不强,物价延续低位运行,急需政策进一步加力稳固。政策加力将驱动下半年信用稳定扩张,并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内生投资和消费需求,巩固经济稳步回升的基础。
谈及下半年货币政策走势,王运金提到:“上半年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为经济恢复增长提供了相对宽松的金融环境。下半年恢复和扩大需求仍是经济恢复增长的关键所在,稳健货币政策仍将通过宽货币推进宽信用以实现需求扩张的政策效果。”
王运金认为,下半年货币政策将继续维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有可能会再度小幅降准支持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同时,2023年四季度主要发达国家加息周期步入尾声,我国降息的空间再度打开,不排除继续下调政策利率以刺激需求的可能。
 
   ▲海南铺开“证照联办”改革
 
  7月11日,海南“证照联办”系统上线试运行,标志着该项改革在全省正式铺开。
“证照联办”将大幅压减群众的办事流程和办事时间,群众只需要在一个窗口、一个平台上填写“一套表单”,进行“一次签名”,即可同时获得营业执照和相关许可证,切实解决办事“多头跑”、耗时长、材料重复提交等问题。
为让改革红利迅速惠及更多经营主体,省市场监管局优先将食品经营许可、药品经营许可两个办件量最大的许可与营业执照合并办理,许可证信息加载至营业执照二维码中,实现营业执照与食品经营许可、药品经营许可一网申请、一档流转、一码服务、一照准营。
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继续会同省营商环境建设厅、省大数据管理局,以省政务服务网为依托,聚焦经营主体开办、变更、退出等全生命周期,将市监、住建、消防、卫健、药监、新闻出版局等部门办理的“单个事项”集成为群众视角的“一件事”,于8月底前上线“营业执照+14个许可证”联办服务,并延伸“证照联办”服务链条,实现证照联合变更、联合注销。
 
国资改革
 
专业化与产业化整合唱主角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重组好戏连台
 
专业化与产业化整合齐头并进,国资央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进入新一轮蜜月期。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今年上半年,31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了并购重组事项,其中涉及发行股份购买、现金购买、定增募资购买等多种形式。整体来看,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重组整合既有企业内部的专业化整合,也不乏立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化整合。
  “国资委将继续督促指导中央企业以上市公司为平台开展并购重组。”今年6月14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暨并购重组工作专题会,再次强调,央企要主动运用并购重组手段促进资产和业务布局优化完善,提升国有资源运营配置效率。
  记者注意到,在鼓励央企并购重组信号进一步明确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步伐明显加快。进入7月,凯盛科技先行一步,拟以约1.5亿元收购凯盛基材70%股权以及太湖石英100%股权。紧接着,中船科技重大资产重组获上交所并购重组委通过,距离中国船舶集团将中船科技打造成为新能源业务上市平台更近一步。
  专业化整合潮涌
  深入军工、化工等关键领域
  上半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在军工、化工、新能源等领域披露了多起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重组预案。
  军工领域资产整合大动作不断。1月9日,航空工业集团控股上市公司中直股份打响了今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重组的“第一枪”。航空工业集团旗下的直升机领域优质资产昌飞集团100%股权和哈飞集团100%股权将注入中直股份,实现直升机业务的整体上市。
  紧随其后,同属航空工业集团的上市公司中航电测披露了拟发行股份购买成飞集团100%股权的公告。公开资料显示,成飞集团最耀眼的名片无疑是第五代战斗机歼-20,同时还合作承担了国产大型客机C919、新支线客机ARJ21、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机头等民机产品的研制生产。截至2021年底,成飞集团总资产达1511.77亿元。
  化工领域收购步履不息。中国中化控股上市公司昊华科技宣布,拟发行股份购买中化蓝天100%股权。公司表示,本次收购意在进一步丰富上市公司氟化工产品线,完善产业链布局,实现公司与中化蓝天氟化工业务的深度整合,充分发挥规模优势及协同效应,提高盈利能力,打造以高端氟材料为引领的氟化工产业链,使公司成为具有完整产业链的国内领先、全球一流的高端氟材料供应商。
  央地国企也逐渐加入资产整合大戏。中航重机6月3日公告称,拟定增募资不超22.12亿元,其中13.18亿元用于收购上市公司南山铝业旗下宏山锻造80%股权。公司表示,本次收购将宏山锻造的产能优势与公司的市场优势充分融合和发挥,有利于解决公司当前大型锻造设备不足的问题,有利于公司整合社会资源迅速扩大产能以及完善在华北和沿海的产业布局。
  抢抓产业整合机遇期
  现金收购获央企青睐
  当行业迎来并购扩张机遇时,审核速度更快、决策时间更短的现金支付成为企业更为青睐的并购方式。以中船科技4.86亿元收购德瑞斯华海50%股权的案例为例,自今年1月11日首次披露收购事项,至2月22日收购完成,仅耗费1个多月时间。
  对于本次收购,中船科技表示,德瑞斯华海在船用舱口盖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居首位,公司全资子公司中船华海为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提升自主创新发展能力,发展关键卡脖子技术,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动态升级和自主可控,打造中船华海自主品牌,决定对标的公司股权进一步收购,从而实现全资控股。
  记者注意到,除上述提到的凯盛科技和中船科技的现金收购案例外,上半年还有三峡水利、国检集团、西部建设等20余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了相关事项。
  6月3日,江南化工公告,公司4.7亿元收购江兴民爆94.39%股权的事项已完成过户手续及相关工商变更登记手续。江南化工称,此次并购将提升公司资产规模,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提升公司生产炸药许可产能规模,缓解产能不足问题等。本次交易完成后,江兴民爆将纳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有助于提升公司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江南化工上半年已完成两次资产收购,且两次收购耗时均在2个月以内。今年4月,江南化工通过对北方民爆的收购,使公司工业炸药产能增加7.8 万吨/年,占公司现有工业炸药产能的约18.96%,标的公司交易金额为5.4亿元。
  上半年现金交易额最大的现金收购案例为中国船舶控股子公司广船国际7.02亿元收购中山广船51%股权。据了解,广船国际主要经营广船国际钢结构业务及船舶配套产品业务,同时利用码头资源开展特种船舶码头舾装、调试等业务。广船国际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造修船基地,手持订单充足,主要生产基地南沙厂区生产任务十分饱满。目前,本次收购正在实施中。
  国资委定调
  以上市公司为平台开展并购重组
  6月14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暨并购重组工作专题会,持续推动中央企业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工作,聚焦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流工作经验,明确工作思路。会议指出,近年来中央企业以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为契机,主动运用并购重组手段促进资产和业务布局优化完善,提升国有资源运营配置效率,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会议提出,下一步,中央企业要把握新定位、扛起新使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上市公司为平台开展并购重组,助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同时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锁定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重点任务,以更加务实有力的行动做优基本面、夯实基本功,为中央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更好发挥作用提供坚实支撑。
  近年来,国资委高度重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提质增效,并多次强调并购重组的突出作用。2022年5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要求各央企在3年内分类施策、精准发力,推动打造一批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影响力大的旗舰型龙头上市公司,培育一批专业优势明显、质量品牌突出的专业化领航上市公司。
具体而言,各央企要通过资产重组、股权置换等方式,加大专业化整合力度,推动优质资源向央企上市公司汇聚;支持通过吸收合并、资产重组、跨市场运作等方式盘活,或通过无偿划转、股权转让等方式退出,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和优势领域;鼓励通过出让存量、引进增量、换股等多种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作为积极股东等。
 
国资入手两大酒业集团,泸州白酒“千亿版图”正在扩容
 
泸州优化国资布局成效初显。
成立月余,泸州发展控股集团(下称泸发控股)已获泸州老窖集团10%股份,而在此之前,其已间接成为川酒集团大股东。
当前,泸发控股着力构建“4+1+N”产业体系,其在酒业板块的目标是打造千亿酒业集团,形成酱香、单粮浓香、多粮浓香三大白酒生产基地的整合布局。
泸发控股的酒业版图将如何进一步扩容?能否支撑起泸州酒业新千亿版图?
泸发控股是谁?
7月2日,泸州老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生股权变更。
企查查显示,变更后,泸州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出资22.39亿元,持股比例80%;四川省财政厅与泸发控股分别出资2.80亿元,持股比例各为10%。
结合此前泸州产业发展投资集团(以下简称“泸州发展集团”)发布的《关于控股股东发生变更的公告》,泸州市国资委将持有的泸州发展集团88.14%股权注入泸发控股。
股权信息显示,泸发控股为泸州国资委全资子公司,成立于5月26日,注册资本80亿元。
泸州发展集团于2021年由泸州工投集团更名而来,系川酒集团大股东(持股81.4%)。
公开资料显示,泸发控股将围绕泸州市战略布局,着力构建“4+1+N”产业体系,其中“4”指的是医药大健康板块、能源板块、化工及新材料板块、酒业板块。
泸发控股酒业板块的发展思路则是:打造千亿酒业集团,形成酱香、单粮浓香、多粮浓香三大白酒生产基地的整合布局。
 
泸州发展集团是泸州市唯一的市属产业投资功能性核心平台,同时也以产业投资为重点、金融服务为支撑、资本运作为纽带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在泸州发展集团注入后,泸发控股间接成为了川酒集团的大股东,而随着此次泸州老窖集团股权的部分划入,泸发控股的酒业版图进一步扩容。
泸发控股打造千亿酒业集团,已经有了强力支撑。
2022年,泸州老窖集团总营收为830.2亿元,同比增长15.27%;利润157.8亿元,同比增长13.61%。
2023年一季度,泸州老窖集团则实现营收223.5亿元,同比增长11.5%;归属净利润为44.3亿元。
川酒集团2022年则实现营收323.5亿元,同比增长13%,2023年,川酒集团计划实现总营收350亿元的目标。
显然,通过泸发控股,优化国资布局,实现资产整合重组的“泸州模式”,正在探索一条地方政府资本驱动白酒产业集群发展的更优路径。
什么是“泸州模式”?
更深层次的来看泸州的国资布局,在其白酒产业发展中,政府资本驱动是一个重要战略,该如何把这个战略确立下来,作为发展的重要板块?
一些业外及国外产区的做法值得学习与借鉴。
目前,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整合主要有五种方式:资产整合重组模式、BOT模式及地方淡马锡模式、国企混改模式及资产剥离模式。
从模式来看,泸州优化国资布局类似于资产整合重组模式。
即组成大型综合性投融资平台,将地方规模较小、业务分散的投融资平台整合为一个平台公司,另外可以新成立一个平台公司整合地方各平台资源。
此时,可根据平台不同的业务类型和功能定位进行整合,将相同或相近业务的平台资源整合,减少业务覆盖重叠度,增强平台定位的准确性,明晰平台业务分工,提高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的运营效率。
从产业驱动案例来看,重庆部分国资运营集团,通过配置多种金融手段,对战略新兴产业进行大量培育,通过资本市场的工具,搭建基金工具,及其他多元金融工具共同投入,引入京东方、AOS等液晶面板和半导体制造等项目,效果显著。
产业投资在产区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在今年2月举行的2022年酒业创新与投资大会第二阶段会议期间,泸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小艳介绍,泸州“酒以城名、城以酒兴”,按照“酒城+”发展战略,专注于保护好产区生态、传承好传统技艺、发掘好历史资源,坚持守正创新不离根,以酒为媒、联通世界,将为广大投资者拓展更广阔的贸易空间。
德国著名的的威斯特法伦-利普区域,也是由国资打造,当地政府管辖产业集群管理运营公司,协调整合区域内各种分散的主体,以及全球相关领域的科研机构,打造全球化创新平台,形成科创网络。
目前,市场更期待泸州国资能构建产投资本、区域产业链、政府园区三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对于产业链协作资源及科技政策给予扶持,对于产业项目起到重大配资和枢纽作用,在过程当中做好产业链的竞争力及产业政策发展和保障的信心。
新千亿“产区化”
“产区化”,是当下白酒行业的主赛道与新课题,“产区化”发展趋势愈加明显。
今年2月,在海南召开的酒业创新与投资大会,成为白酒“产区化”发展的一次集结号,四川、贵州、甘肃等省级产区,烟台、泸州等市级产区,叙永、古蔺、邛崃、绵竹等县级产区,官方带队,同台亮相,各表其美。
作为川酒产业两大千亿规模的极核产区之一,泸州产区始终在路上,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优势。
根据《泸州市“十四五”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到2025年,泸州市白酒营业收入计划达1500亿元,力争2000亿元。
“产区化”发展,是酒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它与产业集群、产业聚集区的过往形态有本质的不同。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是酒企带动产区、企业赋能产区,比如茅台、习酒、五粮液、泸州老窖、汾酒等,酒企的强势发展,极大提升了产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而在新的阶段,产区将为产业、企业发展带来更强大的赋能。一方面是对龙头企业起到品牌加持,相互促进;另一方面是对产区梯队及配套、上下游关联产业,形成巨大的经济带动。
因此,在“产区化”发展阶段,地方政府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上层建筑、规范治理、政府资本驱动发展等各个方面发挥宏观作用,从而保证产区的健康有序发展,而避免曾经在河北昌黎、吉林通化等地所上演的产区“公地”悲剧。
回到泸州产区的千亿版图,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泸州以“‘一体两翼’、四区(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世界级名酒产区、世界著名白酒文化展示区、中国白酒绿色发展示范区)”为战略定位,加快推动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成为中国白酒增长极。
需要注意的是,四川省在川酒“十四五”目标中首次提出,要充分发挥川酒“浓酱双优”的独特优势。作为优质浓香产区和优质酱香产区相交融的区域,泸州市无疑是川酒“浓酱双优”的前沿阵地。
泸州产区的古蔺县二郎镇,成为川酒酱酒发展的核心产区,郎酒、川酒集团、潭酒均坐落于此。当前,正全力开发茅溪、二郎、太平优质酱酒生产区,力争尽快取得实质突破,加快培育一批“小巨人”酒企。
在此基础上,以核心产品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泸州正在突破传统制造业的单线模式——传统核心产品积累的现金流,通过股权、投资等手段,进入金融、大健康、旅游、物流等相关领域,由此为企业的成长,打造新的增长平台。
同时,积极发展上下游一体化业务,推动关联业务多元化发展,加快金融板块发展步伐,努力打造产融结合新格局。
行文至此,我们认为,迅速将泸州老窖集团与川酒集团“装入”泸发控股,泸州在打造千亿酒业集团及“新千亿”产区探索方面,走在了行业的前头,扮演了引领者的角色,更明确释放了一个讯号——政府资本驱动,将成为“产区化”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从泸州来看,这一战略已经开始实施。
 
自主创新
 
我国最长二氧化碳输送管道投运 自主知识产权设备投用补齐产业链短板
 
近日,我国最长二氧化碳输送管道——齐鲁石化-胜利油田二氧化碳输送管道正式投运。据介绍,管道全长109公里,每年可将170万吨齐鲁石化生产捕集的二氧化碳输送到胜利油田的地下油藏进行驱油封存。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工程建设管理部副经理 齐立典:工程是国内首条百万吨、百公里二氧化碳长输管道,(管道上)研发了首台(套)的国内的二氧化碳的增压泵和密相泵。同时,在管道建设中也开展了工艺的数字孪生建设,补齐了CCUS产业链的一个短板。
与油品管道相比,二氧化碳管道的安全输送、设计施工、特殊措施难度更高。国内没有二氧化碳高压常温密相输送的先例,为了防止二氧化碳泄漏后造成低温伤害,管线需要埋在2米左右的地下。为防止低温带来的土壤冻胀和环境损害问题,选择常温液态输送工艺,需要保持足够的压力。因此,该管道首次使用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台(套)大排量增压泵,设计压力高达12兆帕,同类型的燃气管道仅需要0.7兆帕,相当于指甲盖大小的面积承受了120公斤的重量。
中国石化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舒华文:去年8月,在我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示范工程建成投产的同时,我们启动了国内首条百公里级二氧化碳长输管道建设,它的投产补齐了CCUS全链条、规模化发展的技术短板,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国家发展改革委:平台企业在支持科技创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典型案例
 
  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大兴调查研究工作部署,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深入调研了解平台企业发展情况,梳理了一批典型投资案例。从调研情况看,平台企业持续加大在技术创新、赋能实体经济等领域的投资力度,2023年一季度,我国市值排名前10位的平台企业通过自主投资或子公司投资等方式加大投资力度,在芯片、自动驾驶、新能源、农业等领域投资占比不断提高,环比提升了15.6个百分点。
  一、积极支持技术创新,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技术创新是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平台企业正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2020至2022年市值排名前10位的平台企业累计研发投入超5000亿元,年均增速达15%,授权专利总量超5万件,专利质量明显提升,成为数字技术创新的关键力量。
  调研中了解到,腾讯持续投资支持上海燧原科技有限公司,加强人工智能领域云端算力平台产品和服务等核心业务发展,促进国产高性能AI芯片研发和商业化落地,产品已经应用于云数据中心、超算中心、泛互联网及智慧城市等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为行业提供了更多的自主可控的产品和服务选择。美团投资支持荣芯半导体(宁波)有限公司,加强成熟制程特色工艺12寸晶圆制造、晶圆级封装测试等主营业务发展,开展图像传感器、显示驱动等主要产品研发,为美团的无人机、自动配送车、数据中心等业务提供了底层支撑。
  二、积极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平台企业有技术、流量、数据优势,有助于吸引汇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入生态、协同创新,共同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传统行业的效率提升,优化经营模式,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调研中了解到,阿里巴巴投资支持农业和服务业转型发展,支持汇通达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服务下沉市场零售行业企业客户,为合作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SaaS+服务及商家解决方案。项目实施为淘宝商户引入了优质供应链服务,支持汇通达提升了服务质量,扩大了服务范围,帮助超过500个乡镇、2.7万家付费门店SaaS+用户实现数字化升级,推动了近千款农产品出村进城,助力城乡共同繁荣。此外,阿里巴巴投资支持重庆洪九果品股份有限公司,实现生鲜水果从加工、包装、仓储到运输环节的垂直整合,形成“端到端”的数字化鲜果供应链,探索解决了鲜果行业分销损耗率大、配送稳定性差、质量难统一等难题,有效提升鲜果产品分销效率,促进了农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美团聚焦主营业务,自主投资研发了无人配送车,在障碍物预测模型算法等方面的技术指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无人配送车已应用于封控区配送医疗物品和为独居老人配送生活物资,切实体现了科技改变生活。
  三、积极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平台企业立足国内大循环拓展国内国际双循环,是开拓海外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手段。当前,平台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应用,在增强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拓展国际市场,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调研中了解到,美团投资支持未来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加强自动叉车机器人等核心产品研发,将人工智能、环境感知、深度学习、伺服控制等核心技术应用于工业无人驾驶领域,支持制造业及物流企业降本增效,有效提升企业内部物流效率,降低了用工成本。目前,未来机器人已在全球销售产品超过2000台,落地项目超过300个,业务覆盖超过15个国家和地区。腾讯投资支持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自身算力优势与云迹科技的室内定位导航技术优势相叠加,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机器人产品,截至目前服务用户已超2万家,业务覆盖了41个国家和地区。
总的来看,平台企业通过投资不仅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提升了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也推动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促进了实体经济提质增效,为推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力量。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推出平台企业典型投资案例,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和国际竞争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磁场效应发力,上海打算这样建“模都”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今日圆满收官,各项数据创历史新高。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下简称“WAIC”)于7月6日至8日在上海召开。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在8日举办的闭幕式上介绍,本届大会累计1400余名嘉宾参会,展览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共计举办133场论坛。截至7月8日下午3:00,线下参观人数突破17.7万人,全网流量突破10.7亿人次,比上届增长了68%。全网曝光量64.1亿,均创历史新高。
此外,此次大会共对接210家上下游企业,达成110亿意向的采购金额,推动32个重大产业项目签约,项目投资总额288亿。
闭幕式上,除了公布《上海市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称“措施”)的政策,还同时发布了《“模”都倡议》。闭幕式现场还签约了三批人工智能项目,涵盖了算力、数据、大模型、硬件、软件等不同领域。此外,还正式发起成立“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元宇宙智能终端子基金暨上海人工智能开源生态产业集群”,助力加快打造人工智能“上海高地”。
30余款新品首发首秀,有企业称今年观众人数超过预期
今年WAIC集结了众多不同领域的顶级大咖。5位图灵奖得主、1位诺贝尔奖得主、80余位国内外院士,特斯拉、微软、亚马逊、苹果、华为、阿里等50余位海内外的业界翘楚,20余位知名高校校长及80余家独角兽企业负责人齐聚于此。
谷歌、华为、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400余家海内外知名企业线上线下参展,优秀初创企业超50家,首发首展新品达30余款,还有20余款机器人在现场亮相。
此外,《2023大模型和AIGC产业图谱》,《人工智能大模型伦理规范操作指引》,《AIGC风险评估框架(1.0)》,《生成式人工智能伦理自律公约(征求意见稿)》等一批重磅成果发布,
展出亮点方面,今年大会30余款企业新品首发首秀,九大镇馆之宝夺人眼球。
今年大会与往年相比,进一步提升了镇馆之宝能级,它们分别是涉及大模型领域的华为“昇腾AI‘大模型超级工厂’”;涉及AI生成功能的百度“文心一格”、腾讯“多媒体实验室XMusic”、亚马逊云科技“Amazon Bedrock”;涉及芯片或处理器领域的拟未“Graphcore C600 IPU处理器PCIe卡”、燧原科技“云燧智算集群”;涉及具体解决方案的蚂蚁集团“蚁鉴AI安全检测平台2.0”、晶泰科技“AI药物研发自动化解决方案”;以及无人驾驶领域的西井科技“智能换电无人驾驶商用车Q-Truck”。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三维超临界机翼流体仿真重器“东方.翼风”,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华为云天筹AI求解器,高通无线通信技术(中国)有限公司第二代骁龙8移动平台的人工智能引擎,晶泰智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晶泰科技智能化自动化药物研发平台,张云蔚论文《机器学习结合阻抗谱技术预测锂电池老化》,获得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顶级奖项SAIL奖,引发业界关注。
今年大会期间,多家企业的工作人员在现场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今年大会展览区域的观众数量超过预期。其中有企业人士表示,“没有想到今年有这么多人,早知道应该提前对产品的展示区域做好调整,根据更大的流量情况来规划。”
此外,澎湃新闻记者还发现,今年的多个论坛现场人满为患,不乏一些站着听完全程的观众。一些热门话题的论坛现场,还有不少专业观众带着孩子参与学习。
据记者了解,此次大会将聚焦大模型技术,首次设置“迈向通用人工智能”主题展区,集中展示国内外总计30多款大模型。除了华为盘古、阿里通义、讯飞星火、百度文心、复旦MOSS等通用大模型,星环科技、高通、澜舟科技、达观数据等企业也将携大模型应用产品亮相。
聚焦大模型方面,此次大会发布基础大模型、垂直大模型共计30余款。除了华为盘古、阿里通义、讯飞星火、百度文心、复旦MOSS等通用大模型,星环科技、高通、澜舟科技、达观数据等企业也将携大模型应用产品亮相。
据吴金城在闭幕式上介绍,此次大会,还成立大模型测试验证与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发起大模型语料数据联盟,启动大模型语料数据生态创新合作伙伴。此外,大会还组织百余个采购参观团,征集80余项人工智能行业需求,打造20余场采购商配对会,发布百亿采购需求,涉及大模型、智能算力、智能机器人等32个重大产业项目签约。
推进“模都”上海建设,充分发挥大会的磁场效应
闭幕式上,上海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英介绍了上海即将出台的大模型创新发展政策要点,将围绕“创新能力、创新要素、创新应用、创新环境”4大方向,重点打造“3项计划+5大平台”。
关于破解发展瓶颈的三项计划方面,张英介绍,一是大模型创新和扶持计划,重点支持本市创新主体研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模型,实施专项奖励,鼓励形成数据飞轮加速模型迭代;二是智能算力加速计划,强化大模型智能算力建设力度,建立绿色通道,保障能耗指标、实施AI算力券,加快建设极速智能算力承载网;三是示范应用推进计划,加强大模型在智能制造、教育教学、科技金融、设计创意、科学智能等垂直领域的深度应用和标杆场景打造。
关于打造基础支撑的5大平台,张英介绍,一是支持建设大模型测试验证与协同创新中心,鼓励创新主体依托中心开展测试评估工作,加速模型迭代和合规应用;二是支持大模型语料数据联盟组建,鼓励多元主体加入联盟,深化共建共享机制,强化高质量语料数据的资源供给;三是打造智能算力调度平台,形成规模化智能算力调度和供给能力,服务创新型企业的算力需求;四是建设软硬件适配的测评中心,降低智能芯片的适配成本;五是支持大模型开源社区和协作平台建设,打造开放生态和开源模型。
“下一步,我们将携手海内外各类英才,全力推进卓越引领‘模都’上海建设。”张英表示,厚植最适宜的政策土壤,鼓励上海市浦东新区、徐汇区建立生态集聚区,打造大模型企业人才集聚的创新高地,鼓励在沪开展大模型的研发和产业化,对重点项目及人才团队给予优先的政策支持;打造最具竞争力的创新环境,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对新增的大模型、高水平的算力、智能算力建设和使用,给予分级分类的支持,进一步壮大人工智能产业基金的规模,引导和撬动市场资本;提供最贴心的店小二的服务,建立常态化的联系和专员服务机制,加强合规指导。
吴金城表示,上海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面向未来,大会将持续做优科技风向标、应用展示台、产业加速器、治理议事厅等功能,联动各方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盛会。上海将充分发挥大会的磁场效应,以更大力度推动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做好算法创新,算力建设、数据汇集的大文章,努力打造更具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上海高地。
 
节能减排
 
为绿色低碳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写在“全国低碳日”到来之际
 
  今天是“全国低碳日”。今年“全国低碳日”的主题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化学工业既是高碳排行业,又是为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提供支撑的行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点领域。在绿色低碳发展已成全球共识的今天,我们理应担起历史使命,贡献更多的“化工力量”。
  当前化工生产主要以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资源为原料,具有天然的碳排放属性,所面临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任务也比其他行业更为艰巨。2020年,全行业能耗总量6.85亿吨标准煤,位居国内工业部门第二位;全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13.84亿吨,是工业部门的排放大户。要贡献绿色低碳发展的“化工力量”,必须打好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硬仗。
  降耗,是行业绿色发展的第一道题,也是行业提高绿色发展水平最见效的抓手。通过对标、挖潜,煤制烯烃行业能效前三的企业平均单位产品综合能耗2022年比2018年降低了17.6%,水效排名前三的企业平均单位产品取水量降低了7.5%;通过应用新技术,2022年度纯碱行业能效领跑企业中,氨碱法轻质纯碱单位产品综合能效相比标杆水平提升8.51%、重质纯碱单位产品综合能效相比标杆水平提升16.74%。实践证明,节能提效是最直接、最有效、最经济的降碳举措,行业必须持之以恒地通过对标、挖潜、技术革新等方式,在更大力度上提升能效,才能为全国能耗强度进一步降低作出应有的贡献。
  降碳,是行业面临的艰巨任务,也是行业绿色发展的主战场。化学可以从分子层面改变物质结构,在绿色发展和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方面,化学工业优势独具。在能源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循环经济技术以及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过程中,化工行业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被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称作“如果没有CCUS技术,几乎所有气候模式都不能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的二氧化碳减排关键技术,其最大的应用突破就诞生在化工行业。2023年6月1日,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在南海东部海域正式投用;2022年底,我国首个开放式千万吨级CCUS项目启动;2022年初我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在胜利油田全面建成,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百万吨……此外,二氧化碳生物利用也出现颠覆性突破,利用二氧化碳生产淀粉、二氧化碳制绿色航空煤油等领域均已取得重大进展。
  绿氢是实现大规模减碳的重要途径,今年化工行业绿氢应用频频传来喜讯。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成功贯通绿氢生产到利用全流程,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5万吨;全球最大绿氢耦合煤化工项目启动建设,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43万吨;国内首个利用绿氢的全动态碳中和绿色合成氨项目已经签约,如果国内所有合成氨生产中的氢气均由绿氢替代,每年可减少近1.5亿吨的碳排放……
  在7月10日的2023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启动仪式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透露,十年来全国能耗强度累计降低了26.4%,我国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超额完成向国际社会承诺的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节能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2%的经济增长,相当于少用了约14亿吨标准煤,少排放了近30亿吨二氧化碳,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中国贡献。
  近年来,化工行业绿色发展热潮涌动,不断推进能源结构清洁低碳化,大幅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强度,全面提高综合利用效率,提高低碳化原料比例,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积极开发碳汇项目,大力开发新一代绿色低碳技术,大幅增加绿色低碳投资强度……这些都在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着“化工力量”。
  7月10日,来自电力、石化化工等领域的12家行业协会和19家重点企业共同签署发布《重点行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宣言》。站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地球的新起点上,新时代的化工行业必将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全新的作为。
 
人民日报:坚持以系统观念推动能源革命
 
  念好协调发展这个制胜要诀,多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相促进的文章,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
  在不久前举行的首届上海碳博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我国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达到50.9%,历史性地超过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
  绿色低碳社会充满活力,绿色低碳产业朝气蓬勃,绿色低碳创新潜力无限。近年来,我国“双碳”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迈出了坚实步伐。在能源革命方面,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构建完成,重大行动扎实推进,一批大型光伏风电基地在沙漠、戈壁和荒漠地区开工建设,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和供热改造加快实施,2022年我国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提升至25.9%,比2012年提升11.4%,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以上。也要看到,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还需付出艰苦努力,持续深化能源革命,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
  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有机组成部分,推动能源革命应先立后破、通盘谋划,着力解决好我国能源结构偏煤、产业结构偏重、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的问题,扎实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绿色低碳转型。这是一项复杂工程,也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搞“碳冲锋”,搞“一刀切”、运动式“减碳”,搞“拉闸限电”,这些做法之所以必须纠正,原因就在于它们都不符合推进能源革命和“双碳”工作的思路和要求。更好地推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在巩固拓展经济恢复向好态势基础上,加大重要领域、重点行业“双碳”实施方案和支持保障措施的落实力度,有序推进新旧能源转换替代,推动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
  道虽迩,不行不至。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落实这一重要部署,要念好协调发展这个制胜要诀,多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相促进的文章,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降低高碳经济、增加低碳经济,才能让增长更可持续、发展更为健康。要立足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结构现状,统筹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整体和局部的关系、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在上海,“光伏智能道路”亮相碳博会,新能源汽车在上面行驶可以持续无线充电;在深圳,探索推出能源、交通、产业、建筑等多领域近零碳示范场景,城市降碳步入快车道……加快推进能源革命,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构建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的制度安排和统筹协调机制,必能推动我国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不断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
 
我国建立起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由生态环境部和陕西省政府主办的“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近日在陕西西安举办。在此次活动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表示,我国建立了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截至2023年6月30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37亿吨,累计成交额109.12亿元,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
郭芳说,我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构建完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推动结构调整,采取节能降碳减排、建立完善碳市场、增加森林碳汇等一系列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取得积极进展,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风电、光伏装机稳居世界第一。
“目前,低碳试点示范和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工作不断推进,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持续增强,全社会绿色低碳意识不断提升。”郭芳说,“我们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深入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为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体系贡献智慧、力量和中国方案。”
据了解,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持续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落实好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任务,稳妥有序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深化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提升应对气候变化基础能力和治理水平,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推动相关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2012年设立的“全国低碳日”,旨在普及气候变化知识,宣传低碳发展理念和政策,鼓励公众参与,推动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任务。今年的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中,相关科研机构、企业、个人代表还分享了绿色低碳的实践与感悟,并发布了一系列低碳活动的倡议。“全国低碳日”期间,生态环境部还举办《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第四批)》绿色低碳技术路演等系列活动。
 
劳动用工
 
50多万博士生分布“地图”:近8成在省会,部分万亿GDP城市“挂零”
 
不久前,一则北京市今年的高校毕业生中,硕博毕业生人数首次超过本科生的新闻触动了很多人的神经。人们突然发现,不知不觉间,我国的博士生队伍已然壮大到了如此程度。
  事实上,早在2020年的上一轮学位审核授权中,国内就已经有398所高校具备了博士学位授权资格。如果加上军事院校和科研机构,其数量已达到452所左右(未考虑院校合并)。获得博士学位授权资格向来是高校谋求提档进位的标志性事件,是否拥有博士点也成为高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指标,并且是获得政策、资源支持的重要依据。在各地日益重视引才的当下,博士学位授权高校的数量愈加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参照。
  本文将对当下拥有博士学位授权的高校的地域分布、不同高校拥有的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的特征等一一进行梳理,以供大家了解当下的博士点资源分布情况与发展趋势。
  40年400多个博士学位授权资格单位
  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此后,国务院批准了首批151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84年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45个。自1981年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13个批次学位授权审核、1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位授权审核和多次专业学位授权审核,并建立了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制度。
  2012年以来,通过学位授权审核,我国常规批次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15所。在2018年新增28个博士点授权单位后,当年招收博士生9.55万人,国内在学博士生达到了38.95万人。2021年,我国博士培养单位再度扩容,在增加了34所高校后,高校培养单位达到398所,当年在学博士生达到50.95万人。2022年博士招生人数达13.9万人,在校生人数则达到55.61万人,较2018年增长16.66万人。
博士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我国对其学位授权单位和学科采取了严苛和审慎的态度。但为了照顾某些具有学科实力、涉及国家特殊需求领域,且暂无研究生学位授予权的高校,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8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的意见》。2012年,首批35所高校获得项目立项,可在一定时期和限定的学科范围内招收培养硕士、博士生,并授予相应学位。
  该项目为暂无博士学位授权的高校带来了发展机遇。例如,江苏师范大学依托服务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特殊需求招收博士生,常州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已经实现从依托特殊项目招生到增设独立一级学科授权点的华丽转身。
  2020年开展的博士点审核评估中,以闽南师范大学为代表的6个原特殊项目高校转为正式的博士点授权高校。截至目前,共有16所高校完成了从特需人才项目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的转变。
  部分万亿GDP城市没有博士点
  博士点的数量是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尺,其区域布局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分配格局。
  从省级行政区域看,全国31个省份均有博士培养单位,并有19个省份拥有博士点的高校数超10个。其中,数量排在前五位的是北京、江苏、上海、辽宁和山东,其拥有博士点的高校数量均超过20所。北京凭借其强大的高教资源,拥有47所博士点高校,位列全国第一。
从区域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这三大区域共有164所博士学位授权高校,占博士学位授权高校总数的四成。长三角地区的三省一市中,拥有博士点的高校有74所,其中江苏省27所、上海市22所、浙江省15所、安徽省10所。京津冀地区共拥有博士点高校71所,其中北京市47所。广东省有19所高校拥有博士学位授权资格。
  川渝经济圈中的四川省和重庆市共拥有23所博士点授权高校。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传统老工业基地的“东三省”拥有48所博士点高校,占全国总数的12%。
  不难看出,博士点的区域分布呈现比较明显的不均衡性,且区域内差异较大。
  从城市看,四大直辖市共拥有93所博士学位授权高校(由于河北工业大学坐落于天津市,因此将其计算在内)。这其中,北京市占据了半壁江山。
  此外,有超过一半的博士点高校分布在27个省会城市,总量达到215所高校,连同4个直辖市所拥有的数量,共占据了国内博士点授权高校总数的77.39%。
  省会城市中,南京市、西安市、武汉市、广州市和哈尔滨市位列拥有博士点高校数量的前五。其中,南京市和西安市各有17所,后三个城市分别有16所、14所和13所,沈阳市、杭州市和成都市紧随其后。
  非省会城市共拥有90所博士点高校,除计划单列市外的地级市及其以下的有70所高校,计划单列市的大连市、青岛市拥有博士点高校的数量较为突出,分别为8所和7所,在经济总量不及深圳市、宁波市的情况下,因深厚的历史底蕴在高教资源上实现了反超。
  在地级市中,桂林市以4所博士点高校的数量位居第一,徐州市则以3所紧随其后。
  目前,包括北京市在内的24个城市已入驻国内生产总值(GDP)“万亿俱乐部”。这些城市中的225所高校拥有博士学位授权点,占据全部博士点高校的一半以上。其中,北上广等10所城市的178所高校拥有博士点,且各自的高校数量均超过了10所,显示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高度集中的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佛山、东莞两市虽然也是“万亿俱乐部”的成员,但至今没有一所高校拥有博士点。
目前,国内有76所教育部直属高校拥有博士培养资格,其他中央部委直属高校中,有24所高校具备博士培养资格。剩下的298所拥有博士学位授权的高校均为地方高校。显然,中央部委直属高校的博士点占比远高于地方高校,但从省部共建到部省合建高校的各种政策措施中,都体现出国家对地方高校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强。
  从高校校名来看,只有28所以学院命名的高校具备博士点,多为音体美及医学类院校;共有38所师范大学具有博士学位授权,在所有院校类别中的数量最多,紧随其后的是科技大学、理工大学,分别有28所和26所;医科和农业大学也超过了20所。
在2017年与2020年两轮新增的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中,共有86个博士点获批增列或需加强建设,共涉及55个不同学科、11种不同学科门类。
  这其中,“理工农医”颇受青睐。一级学科中,应用经济学最多新增了6个,化学工程与技术、中医学(含藏医、蒙医)均增加了5个,临床医学新增4个,食品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均以新增3个紧随其后。文学、历史学博士点增幅较少,仅有重庆师范大学获批新增考古学(2017)和闽南师范大学新增中国汉语言文学(2020)博士点。
  博士学位点的审批结果,既反映了国家对理工农医类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也侧面显露出国家文史哲教育领域丰实的既有基础与教育的日臻完善。
 
1.2万影视人扎堆横店 降本提质增效成主流
 
每逢周三、周五,横店演员公会门口就会排起长队,这两天是横店群演们集中办理演员证的日子。7月5日下午,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到访时,这里的队伍一度排到了演员公会门外。
  如今,与群演紧密相关的横店演员公会、横漂幸福驿站已经集中搬进了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新修的办公楼。实验区还入驻了大量影视器材道具租赁、影视制作发行产业链企业。而三年前,记者探访时,这里还是一个尘土飞扬的工地。
  横店的交通也在发生巨变。此前前往横店基本只能依靠汽车,如今,连接金华和义乌、东阳(横店)的轨道交通已经开通,终点站设在了横店标志性景点明清宫苑旁;明年6月杭温高铁通车后,游客和剧组还可搭乘高铁前往横店。
  三年来,虽然历经疫情困扰,但横店影视城仍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化还体现在不断增加的剧组上,今年夏天的情况尤为明显。记者从横店影视城方面获悉,今年上半年,横店接待剧组数量已达2022年接待总数的76%,影视行业正在加速回暖。
  上万人忙碌在横店
  “年初项目启动的时候,我们在横店还是比较大的一个组,但后续横店的大组一个接一个。”正在横店影视城拍摄的某剧组制片主任张玮(化名)向记者感叹,“现在我们就快要杀青了,希望能把这个剧做成精品。”
  始建于1996年的横店影视城,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目前,影视基地拥有广州街·香港街、明清宫苑、秦王宫等三十余个跨越几千年历史时空的拍摄基地以及规模宏大的现代戏场景。此外,横店影视城还拥有130多个摄影棚。
  横店素有“影视行业晴雨表”之称。今年以来,横店影视城的剧组接待数量节节攀升。走进横店影视城各大园区,几乎随处可见剧组搭起的巨型绿色幕布和忙碌的剧组人员。到了夜晚,夜拍剧组巨大的灯光设备会在多个园区上空升起。
  横店影视城的许多场景兼具拍摄和游览功能。在广州街·香港街,每天都有多场实景演出,游客会随着演出剧情的变化不断转移场地,整个园区内热闹非凡。而在一旁未向游客开放的封闭场景内,多个剧组正在紧张地做着拍摄准备工作。
  横店影视城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该影视城的剧组接待数量已达到2022年的76%。横店影视城旗下拥有80余家宾馆酒店,剧组酒店能同时接待安排近百个剧组工作人员入住,目前在住的剧组工作人员已超过1.2万人。
  “今年入夏以来,横店影视城拍摄剧组数量有了明显提升。”横店影视城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有《锦绣安宁》《颜心记》《庆余年2》《斗罗大陆2》等50多个在拍剧组,40多个筹备组,超1.2万名影视剧组工作人员在横店片场奔波忙碌,大量影视工作人员、影视拍摄项目在横店集聚、筹备。
  与往年相比,今年横店剧组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投资较高、集数较多的大剧组数量显著增多。张玮所在的剧组已经在横店拍摄多时,高峰期剧组有400多人,目前也有300多人正在横店完成后续拍摄任务。
  “前两年疫情对行业有所影响,今年影视行业明显复苏很多,横店现在投资过亿的剧组非常多,投资过2亿的项目也有很多。”张玮表示。
  场景紧俏 租赁业火爆
  随着剧组数量的上升,一些热门场景的紧俏局面再次出现。据记者了解,目前横店热门拍摄场景需要提前45天以上预订,同一个场景被多个剧组“相中”的情况十分普遍。
  “横店的场景一直很火爆,今年包括场景、酒店等也都很紧缺。”正在横店拍摄微短剧的浙江路权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导演张路权表示。
  不过,横店影视城方面告诉记者,横店影视城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目前的场景可以满足剧组的需求。据介绍,为方便管理,横店影视城组建了涵盖古装、年代、现当代外景基地联盟,将其中200多个外景地纳入统一管理和协调,集体服务于影视拍摄。
  此外,针对剧组的不同拍摄需求,横店影视城方面还将公司营销、协拍、棚景统筹、酒店住宿、演员公会等相关部门对接人召集起来,一站式解决剧组遇到的问题,保障了剧组的拍摄效率。
  除了场景,同样紧俏的还有当地的影视器材、服装、道具、车辆租赁行业。在横店拍摄的剧组尤其是大型剧组,往往需要通过租赁配齐剧组所需。今年大型剧组数量的回升,带火了当地的租赁产业链。
  东阳启洋影视器材租赁有限公司是横店当地规模较大的影视器材租赁企业。记者到访时,该公司仓库中的灯光、拍摄器材已经租出去大半。
  该公司创始人孙启洋告诉记者,目前正在对接的大型剧组有四五个,主要以古装剧为主,目前公司技术人员基本都已经进入剧组提供服务。“虽然疫情期间横店的拍摄也基本没停过,但今年横店影视器材租赁行业,应该说复苏迹象很明显。”孙启洋表示。
  与其他影视拍摄基地相比,横店影视城最大的优势是产业集聚、配套设施完善。孙启洋告诉记者,横店影视城方面搭建了相关平台,专门帮助剧组和他们这样的第三方合作。“比如剧组需要服装、器材,都可以通过平台直接与相关企业对接,这减少了我们的沟通成本。”
  便利的条件也成为很多剧组选择横店拍摄的主要因素。“我们选择横店主要也是因为这边的配套设施比较好,影视城提供的一些辅助条件,还有横店的演员专业度要比其他地方更有优势。”张路权表示。
  “一部微短剧的制作周期是5至7天,此次我们是两部微短剧在横店联拍,一共12天的工作时长。之前我们也知道横店5至7月是古装订景最难订的时间,也考虑了都匀、唐城、象山等影视基地,去别的地方可能场景相对会好订一点,但配套资源就没有那么丰富,所以综合下来还是选择了横店。”风华正茂影业制片人陈文超向记者表示。
  档期排满 行业加速回暖
  过去几年,影视行业受资金、疫情等因素影响整体处于调整期,尤其是投资大、风险高的大型项目数量有所减少。但随着疫情消退,市场信心恢复,今年横店的长剧和微短剧总体数量均有明显增长。
  对于从业者而言,最直观的表现是他们更忙了。记者在横店探访期间了解到,今年不论是投资方、演员还是上下游相关从业者,工作量都更为饱和。在片场,多个剧组在拍摄间隙,甚至是饭桌旁接受了记者采访。
  “2023年很忙,拍微短剧后基本上一个月就休息一周左右,其他时间都在拍。”有正在横店拍摄的微短剧演员告诉记者,近期基本上一个月要拍2至3部剧,档期排得比较满,也基本上没有什么休息时间。
  “我们每部微短剧的拍摄时间在8至15天,具体视体量而定。公司目前的规划还是以微短剧项目为主,后面已经积压的四五个项目还没有启动,今年一年拍摄的微短剧预计在20部左右。”张路权告诉记者。
  作为在行业耕耘多年的资深工作者,张玮今年接触的项目也在增加,“今年下半年有项目已经在筹备了,还有明年的一些项目也在陆续规划中,争取能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个项目。”
  “相对去年,今年S级的大项目特别多,各大平台投入也都比较大,只要有好的项目平台肯定会加大投入,而且几大平台之间都在抢拍品质好的项目。”张玮说。
  “今年影视行业确实在复苏,平台对于内容的需求比较多。这一方面是因为前两年行业产量的确受到了一定抑制;另外今年开机的项目里,短剧确实比较多。短剧从去年年底开始发展就比较迅速,目前有很多公司在拍。”国内某上市影视公司高管龚汇(化名)表示。
  横店是国内最具代表性的影视拍摄基地,但实际上,今年开机回暖的形势在其他影视基地也同样出现。
  比如位于上海市松江区的车墩影视基地(上海影视乐园)是一处以民国时期老上海风貌为核心的影视基地。该影视基地近期公布的信息显示,基地内有多个大剧组开拍。其中7月3日~7月9日就有《繁华》《承欢记》《暗夜与黎明》在多个场景拍摄。公开资料显示,这三部剧均为集数35集以上的大型剧。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示的信息显示,今年1~5月,全国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电视剧稳步增长。同期在广电总局“重点网络影视剧信息备案系统”中登记,且符合重点网络原创视听节目制作相关规定的网络剧、网络电影分别为68部、74部、97部、98部、140部,持续回升。此外,近期每月通过备案的微短剧数量也稳定在200部以上。
  降本、提质、增效
  近几年,“减量提质”成为国内影视行业的显著趋势。如今,每年产出的主要影视剧数量基本稳定,但影视公司、播出平台对内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随着投资方对成本掌控的重视,如何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保证品质,成为剧组的新议题。
  横店处于影视内容制作“核心一线”,更能直观感受到这种行业变化。记者在横店探访期间了解到,今年许多剧组都将降本、提质摆在了重要位置。其具体表现如压缩不必要的开支,严控制作周边成本,将更多资金花在与内容品质相关的环节上。
  “我们剧组把比较多的资金投入在了美术、造型等方面,主要还是要把画面的品质提升上去。”张玮告诉记者。
  提质增效的不仅仅是长剧,体量较小且制作相对简单的微短剧也在快速发生改变。“我们这次虽然是拍两部微短剧,但整个班底剧组人员加上演员有三四十人。除了灯光、器材、摄影设备等稍微轻量化一点,其他主要部门都有配备,我们也同样有服化道、导演、摄影。”陈文超表示。
  张路权也告诉记者,随着微短剧的火爆,如今很多原来拍影视剧的专业人士也入场了,提升了行业的整体水平。“去年我们做的时候单部剧投入还是十几万元,今年过完年后基本就是30万元起步了。现在现代剧的成本在35万元左右,古装剧的成本在50万元至70万元。”
  过去的微短剧类型主要以制作成本较低的爱情、甜宠、喜剧等为主。但张路权表示,目前玄幻、灵异、惊悚等耗时较长、成本较高的微短剧题材也已经做起来了。“尤其是玄幻剧,特效量大,制作成本肯定就高了。后面微短剧也要拼内容和质量,预计未来微短剧的投入将上升到百万级别。”
  内容制作环节的新变化,也推动着行业上下游及相关方不断调整和改变。“今年入驻剧组的拍摄节奏在加快,对产业链和服务的需求更高,对降本增效的需求也更大。”横店影视城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据悉,为满足剧组成本调控的需求,实现行业整体降本增效,横店影视城牵头对横店周边收费场景进行了合理调价,大幅降低剧组拍摄成本,场景费用平均降幅达到20%,部分超过30%。影视城还推出了摄影棚限额免费,酒店住宿、特殊场景及外景拍摄大幅降价等剧组拍摄优惠政策。
  孙启洋也感受到了市场的变化。“现在剧组对于拍摄器材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预算却往往卡得很死,我们也在随时更新最新的设备,这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资金压力,但总体上还是要保障剧组的需求。现在国内影视剧项目使用的很多器材,基本上已经走在了全世界前列。”
  “影视行业再想回到几年前资本疯狂入场的局面是不太可能的。在影视行业,即便集聚各方面的优秀资源,尽最大努力也不一定能做出一个非常好的作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抱着‘捞一笔’的心态,想做出好作品几乎就不可能。”龚汇说。
  “如今市场对于优质内容的需求在提升,尤其是一些爆款内容的出现,让大家对优质内容产生了比较好的预期。”龚汇认为,当前我国影视行业正处于一种更“理性”的状态,发展环境逐步向好。
 
专家论坛
 
经济日报金观平: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推动制度创新,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是党中央赋予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的重大使命。近日,国务院印发文件,推动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我国在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上又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在新形势下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既是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着眼于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此次发布的若干措施率先在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北京等5个具备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主动开展试点,围绕推动货物贸易创新发展、推进服务贸易自由便利、便利商务人员临时入境、促进数字贸易健康发展、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健全完善风险防控制度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改革举措。这些试点政策措施和风险防控举措,将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路径,为推动加入高标准经贸协定提供实践支撑。
  从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路径角度来看,有关举措将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综合试验平台作用,率先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加快服务贸易扩大开放,深化国内重点领域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这有利于充分运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
  从为推动加入高标准经贸协定提供实践支撑角度来看,相关规则要求与当前我国改革开放面临的重点问题高度契合。在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主动对接开展试点,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率先与国际接轨,构建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将为我国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积累有利条件,尤其是对推动我国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高标准经贸协定具有重要意义。
  还应看到,有关举措选择在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应用场景丰富、监管能力较强的5个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先行先试,已充分考虑了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和地方实际基础。这有利于达到试验效果,也有利于将试验效果好、风险可控的试点措施尽快复制推广至更大范围进行压力测试,不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各自贸试验区应把握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先行先试优势,持续彰显改革开放“排头兵”“试验田”作用,不断在“提升”二字上下功夫,释放新的改革红利,推动高质量发展。要立足我国国情和高质量发展需要,促进市场相通、规则相联、产业相融、创新相促,实现互利共赢。
 
全球正在经历第29次厄尔尼诺事件 对我国有何影响
 
近期,我国多地气温频频突破40℃,有的甚至刷新当地同期观测史上气温极值纪录。从全球范围看,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数据显示,自1979年开始相关统计以来,7月3日和4日地球表面平均气温接连刷新最高纪录。
  世界气象组织7月4日宣布,热带太平洋(2.600, 0.00, 0.00%)地区7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预计今后全球大部分地区气温将进一步升高,未来5年内大概率出现创纪录极端高温,各国政府应做好应对相关气候事件的准备。
  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它如何影响全球气候?热得更早、热得厉害会成为常态吗?记者采访了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室首席专家许红梅。
  厄尔尼诺可以理解为暖水现象,全球正在经历第29次厄尔尼诺事件
  问: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是如何产生的?
  周兵:厄尔尼诺是一种发生在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表面海水出现的异常增温现象。根据厄尔尼诺判定的国家标准,当海温监测关键区(尼诺3.4区)3个月滑动平均海表温度达到或超过气候平均态0.5℃时,即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如果这种状况持续5个月或更长时间,即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厄尔尼诺可以理解为暖水现象。当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异常增暖时,热带大气快速响应,赤道以南地区东、西部的气压呈显著的反相关性。达尔文岛(代表印度洋与西太平洋)和塔希堤岛(代表东南太平洋)气压场出现跷跷板形式的振荡,导致沃克环流(赤道海洋表面因水温的东西面差异而产生的一种纬圈热力环流)减弱,并引发热带和热带外一系列气候异常,我们一般将这种跷跷板式振荡称为南方涛动。
  厄尔尼诺的产生过程可以这样解释:一般来说,赤道中东太平洋吹的是东风,因此表层温暖的海水也自东向西流动,使太平洋呈现西暖东冷的状态。但当厄尔尼诺出现时,这股东风会减弱,而赤道西太平洋的西风增强,西太平洋表层暖海水迅速向东扩展,次表层冷水上涌,使得西太平洋海温降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上升。
  与之相对,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偏低时则出现拉尼娜现象。一般来说,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会交替出现,两者在年际时间尺度上的循环已成为最强的自然气候振荡,也是季节与年际气候预测中最重要的前兆信号。通过分析近120年来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的转换规律,循环周期一般为2—7年,平均周期4年。自1900年以来,已出现28次厄尔尼诺事件和29次拉尼娜事件,全球正在经历第29次厄尔尼诺事件。随着气候变暖加剧,1951年以来已记录到3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但仅出现1次强拉尼娜事件,气候变化对这种自然气候振荡周期变化的影响尚未明确。
  问:厄尔尼诺如何搅动全球气候?对我国有何影响?
  周兵:虽然厄尔尼诺是发生在赤道中东太平洋的区域现象,但通过海洋—大气相互作用,其威力波及全球。厄尔尼诺叠加全球变暖,使得全球及区域气候变化趋于极端化。
  厄尔尼诺可抬升全球平均气温,导致“史上最热年”。198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共有12次刷新纪录,其中10次发生在厄尔尼诺出现的年份。
  厄尔尼诺会直接造成热带太平洋及其附近地区的高温、干旱、暴雨等灾害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比如,在厄尔尼诺发展期,澳大利亚东南部降水异常偏少,非洲东南部异常干燥,印度和中国夏季降水更加异常;在厄尔尼诺期间,智利中部沿岸容易发生暴雨洪涝,亚马孙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和巴西东北部易遭旱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降水减少、林火灾害多发,墨西哥湾北部和美国东南沿岸出现较多雷暴等。
  厄尔尼诺对我国气候也有显著影响。在厄尔尼诺发展年夏季,我国华北南部、华中北部、华东中部、西北地区东部等地气温易偏高。厄尔尼诺使得我国北方季风区秋冬季降水偏少,易形成气象干旱;我国南方秋季则降水增加,易发生内涝灾害。厄尔尼诺对冬季气温的抬升也有直接影响,更易出现“暖冬”现象。
  世界正面临更热、更旱和更涝的未来,极端高温天气成为一种“新常态”
  问: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一年热过一年”是否已成必然?极端天气会呈现怎样的趋势?
  周兵:大约20年前,极端高温开始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2003年夏季,热浪席卷全球,特别是欧洲,意大利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6℃至10℃,瑞士气温创200年来最高,法国高温为150年来所未见。欧洲高温热浪共造成超过3万人死亡,其中法国死亡人数接近1.5万人,其中中暑死亡占高温相关死亡的9%左右;而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占总数的30%。
  此后,全球陆续发生了多次严重的热浪事件,如2006年7月美国热浪、2010年7月俄罗斯热浪、2019年澳大利亚高温等。我国2013年、2017年和2022年相继发生大范围高温热浪过程,2023年6月以来北方连续多次高温过程也成为关注焦点。
  世界正面临更热、更旱和更涝的未来,极端高温天气成为一种“新常态”。同时,气候变化带来的另一个特征也日趋显著,即高温开始早、结束晚、持续时间更长。长期来看,以温室气体排放为主的人类活动不仅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也会大幅度增加极端高温热浪事件和强降水事件发生的概率。
  高温酷暑在以后的夏季会频繁出现,但这并不表明从今往后一年比一年热。去年我国南方经历高温热浪时,曾有观点认为“2022年虽然已经是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同时也可能是未来10年最凉快的一年”,这是对全球变暖趋势的误读,也是对气温年际变率的误解。我们应以科学依据为前提,正确理解长期气候变化预估的结果存在不确定性。
  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
  问:我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做了哪些努力?
  许红梅: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两者的目的都是减少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其中,减缓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或增加碳汇来改变气候系统,而适应通过调整自然或人类系统应对现实或预期的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从而减少损失。
  在减缓方面,我国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出台了针对能源、建筑、交通等部门的具体政策,并采取一系列减排措施。我国把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任务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中,颁布了相应法律法规,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工作力度。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和消费量近年来持续增加,有力促进碳减排和污染减排。我国还大力建设低碳城市,促进地区减排,在试点过程中涌现出关于产业转型、能源转型、技术进步、低碳生活方式等的好做法好经验,有效推动了低碳政策自下而上的实施。
  在适应方面,我国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把积极适应气候变化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主要做法包括:一是制定实施了相关计划、制度,初步形成了完备的适应气候变化政策法规体系;二是初步建立了气候变化适应资金投入机制,初步形成了以国家财政资金为主导,商业金融适应性资金和市场投入为支撑,国际双边或多边适应基金为补充并积极吸引企业和社会集资的多元投资机制;三是大力实施适应气候变化重点行动工程。比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行动,提出了一系列生态保护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措施,还积极开展水利建设行动,一大批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兴建了大量蓄水、引水、提水工程,极大提高了我国水资源调控和旱涝灾害防控能力。
  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两大途径,减缓和适应各有侧重、必须并重。减缓和适应在区域内和区域间相互影响,在水、能源、土地利用和生物多样性等领域有交叉点;一些行动兼有减缓和适应特点,可以发挥协同的作用。比如,林地和湿地保护、生态系统修复,在增强生态系统可恢复力的同时还增加了碳汇;又比如光伏治沙,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同时一定程度起到固沙作用。反之,毁林和生态破坏在增加碳排放的同时造成水土流失,对减缓和适应都不利。
  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努力防范和化解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和风险
  问:《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提出,到2035年“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长期不利影响和突发极端事件,我们应如何更好适应?
  许红梅:全球气候正在显著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我们迫切需要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防范和化解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和风险。从气候变化影响、风险和适应的角度,我认为应重点做好气候系统综合观测、精准预测、灾害预警防御等方面工作。
  完善气候系统综合观测站网和气候变化数据库建设。这是基础中的基础。我们要提高现有基本气候变量的地海空天气候系统综合观测能力,形成包含地球系统多圈层的立体、开放、交互的中国气候综合监测系统,特别是加强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典型脆弱地区影响的监测等。
  提升气候变化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精准预测能力。我们正在探索影响中国气候季节至年代际变化的关键反馈过程,加强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及全球与区域联系研究,推进和统筹地球系统模拟器和区域气候变化模式研发与改进,加强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的研发,提供对全国和区域的极端事件、年代至百年尺度时空变化特征精准预测预估数据。
  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和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应对能力。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这是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要求。我们应继续健全分灾种、分重点行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完善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决策信息支持系统,建立气象灾害鉴定评估制度等。
  发展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技术,特别是要建立面向重点行业和领域的评估体系。要开展面向粮食安全、水资源、生态环境、人体健康、基础设施等重点方向的灾害性定量化和动态化的评估;提升对重点区域/流域的气候变化影响与风险的评估,提高城市和经济带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此外,还要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的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等。
协同适应,联动共治,才能更好推进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应强化协调联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和交流互鉴,比如建立适应气候变化联席工作机制、探索建立适应气候变化信息共享机制、定期开展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评估、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等,推动多主体参与,形成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合力。
 
钟正生点评6月金融数据:稳信贷挑战仍存
 
下半年货币政策有必要推动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结构性工具的支持力度将会持续,二次降准可以期待,年末还存在再次降息的可能性。
  政府债融资是社融的主要拖累
  6月新增社融规模4.22万亿元,同比少增近1万亿元。6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速较上月下行0.5个百分点至9.0%。新增社融拖累主要在政府债净融资,约下拉社融存量同比增速0.36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表外未贴现票据增势放缓,合计下拉社融增速0.11个百分点。从分项看:
  一是,政府债净融资规模同比少增超万亿元。因去年11月地方债提前批下发规模空前,助力今年前4个月地方债发行快于去年同期;但剩余批次的地方债额度直到5月中下旬才下达,6月政府债融资出现“空窗”,对新增社融构成拖累。以财政预算数据看,2023年政府债融资的总体规模与去年相当。我们预计,下半年政府债融资规模将较去年同期多增1.3万亿元,对新增社融将由拖累转为支撑。
  二是,表内信贷稳中有升是6月社融的“压舱石”。6月表内人民币贷款和外币贷款合计同比多增近2000亿元。
  三是,表外未贴现票据融资同比少增。今年以来,票据新规开始实施,从缩短票据期限、新设两项上限指标、强调交易真实性、完善违规操作罚则等方面做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承兑汇票的开立更加严格,使表内外票据融资规模同步走弱。
  此外,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均同比多增,持续对社融构成小幅支撑。今年年初信托行业“三分类”新规落地,行业政策的不确定性减弱,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在上半年合计多增近5000亿元,对新增社融的拖累明显减弱。企业债券及股票融资同比略有多增,并未延续前期弱势表现。
企业中长贷同比增速回落
  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05万亿元,同比小幅多增;贷款存量同比增长11.3%,较上月降低0.1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的主要分项多较去年同期稳中有升,仅票据融资同比少增,下拉人民币贷款增速0.08个百分点。
  人民币贷款中更值得关注的是两条主线逻辑的演绎:
  一方面,居民信贷维持“弱修复”。6月新增居民贷款同比略有多增,其存量同比增速较上月提升0.05个百分点,继续徘徊在历史偏低位置。6月房地产销售进一步走弱,居民预期偏弱和信心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持续拖累居民端信贷修复的强度。
  另一方面,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拐点或确认。历史上,企业中长期贷款的同比增速与经济周期的同步性较强,可以较好代表贷款的“实需”,亦可对固定资产投资产生支撑。尽管6月企业中长期贷款继续同比多增,但其增势进一步放缓,对投资的支撑力量趋弱。
  从央行调查问卷结果看,二季度企业贷款需求指数环比回落16.2个百分点,降幅大于2022年二季度。在此背景下,6月13日,央行调降政策利率10bp,并推动LPR同步下行;6月30日,央行公告增加2000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工具额度。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共同发力,旨在降低贷款成本,提升贷款可得性,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信贷需求企稳。然而,在经济修复斜率相对平缓(二季度制造业PMI持续处于荣枯线以下)、企业资产负债率升至高位(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进一步抬升至57.4%,创2015年以来新高)的当下,保持信用扩张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依然存在一定挑战。
M1、M2同比增速均下行
  货币供应方面有三个关注点:
  1)“M2-M1”增速差值走阔,主要受企业存款变化的驱动。6月M1、M2同比增速均回落,分别较上月降低1.6个百分点、0.3个百分点。价格持续下探、终端需求疲弱拖累企业营收现金流,且企业贷款扩张速度放缓,6月企业存款同比少增近9000亿元,单位活期存款对M1增速的拉动较上月减少了1.5个百分点。
  2)存款“降息”继续推进,居民存款增速进一步放缓。据融360监测数据,6月银行网点定期存款各期限平均利率(算数平均)均环比下跌,其中2年、3年期跌幅较大,分别为7.8BP、11.4BP;当前商业银行3年期平均利率为2.996%,今年以来首次跌至3%以下。6月居民存款同比增速较上月下行0.2个百分点,已连续4个月回落。
  3)财政存款超季节性走低,资金投放力度可能有所加大。6月财政存款同比多减超6000亿元,单月减少超万亿元,达历年同期最高值。在经济增长动能偏弱的背景下,6月财政资金的拨付和使用进度可能有所加快。
 
中小企业
 
狄前防:中小企业要坚定走专精特新之路
 
  近日,主题为“数字经济创造无限机遇”的2023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在北京开幕。在当天下午的数智转型助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中国电子商会科创产业专委会副理事长、工信部信息中心原经济分析师狄前防表示,国家大力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金融机构以及很多地方政府也在关注中小企业,进入了专精特新序列才有相应的服务,因此对中小企业来说还要沿着专精特新的道路一步步成长。
  在谈及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时,他表示,企业初期没有抵押物,没有资产,这本身是企业成长的一个阶段或者一个时期,中小企业要考虑到多重经营手段,多种手段保证企业行稳致远,保证企业的发展。“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的贷款,北京银行做得很好,对中小企业是一个授信,不用资产抵押,只要达到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就有相应授信的额度,这对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也是有效途径。”
  他还提到,北交所给优质中小企业或者专精特新企业一个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的渠道。北交所的上市要求和难度比科创板下降很多,对中小企业或者专精特新企业来说是比较好的捷径,“现在200多家上市公司里面专精特新企业能占到60%左右,对一般的小企业或者大家感觉到科技含量挺高的,或者利润指标没有达到主板的企业是一个窗口期,专精特新企业还是要抓住窗口期。”
  在营商环境方面,狄前防还提到,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专精特新是作为非常被重视的事情在推进,营商环境整体还是非常好,从中央到部委再到省市区县,三级政府都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当地海关对这类出海企业优惠力度更大,有各种窗口和服务。“这也给了那些还不是专精特新的企业以信心,大家还是要进入专精特新的序列,才能享受相应的独有的专业服务,包括融资和产业链资源对接等,还是要坚定走专精特新之路,总体来说营商环境还是越来越好的。”
 
调查分析
 
人民币对美元贬值走势“调头”了吗
 
  7月11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显示,1美元对人民币7.1886元。此前,6月30日,1美元对人民币7.2258元。进入7月份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持续贬值的现象正有所改变。
  问:如何看待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如何?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金融系主任何平:人民币对美元的持续贬值,不符合经济基本面,而是短期资本流动的结果。
  从货币购买力的角度看,如果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比较严重,一般认为它的货币应该是贬值的。但是,美国高通胀,而中国并没有通胀,美元反而升值了。人民币对美元的持续贬值,主要原因是在美国加息、中国适度降低存款利率等背景下,短期的资本流动左右了汇率走势。另外,国际市场一些“杂音”唱空中国经济、唱空人民币。这些因素共同支撑了美元。
  目前,通胀、美元贬值、经济衰退是美国最担心的三件事情。在长期高通胀的背景下,美国很不希望美元加速贬值。美元贬值会导致美国国内的资本外流、资产泡沫加速破灭。这也是美国着力维系美元稳定甚至升值的原因。
  美联储未来也许会加息一到两次,但是加息预期已经被市场消化了。从市场基本面看,美元升值基本上已经见顶。美国通胀很严重,尽管美国短期经济增长不错,但是,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增长更有后劲。最近,市场已经开始有一些松动,比如抛售美债等。
  中国应该在国际资本市场上适时增加人民币资产的供给,从而吸纳部分美元流动性。近期,“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等事实上都增加了人民币资产。未来,要进一步加大资本开放的力度,让更多的资本可以持有人民币资产。
 
6月新增社融4.22万亿,M2增速继续下降…释放何种信号?
 
近日,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5.73万亿元,同比多增2.02万亿元;其中,6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05万亿元,同比多增2296亿元。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1.5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754亿元;其中,6月社融规模增量为4.2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9859亿元。整体来看,上半年受益于政策引导及经济持续复苏,新增信贷社融规模走高。
  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7.3万亿元,同比增长11.3%。虽然M2同比增速自2月起下降,但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反映出货币政策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受访专家指出,上半年,新增信贷投放靠前发力,企业端融资需求明显改善,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在企业融资需求回升驱动下,贷款成为支撑社融新增的主要贡献力量。由于当前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下半年还需要货币政策保持宽松态势,三季度存降准可能。
  上半年企业中长期贷款高增
  数据显示,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5.73万亿元,同比多增2.02万亿元。回顾上半年,新增信贷投放呈现出“前置发力”特征,表现为一季度信贷投放力度显著高于二季度。在信贷结构上,企业端的融资需求较居民端更为旺盛。
  分部门看,上半年住户贷款增加2.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3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46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2.8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84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9.71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8924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15亿元。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向记者指出,企业中长期贷款的高增主要受益于上半年基建、制造业等领域的融资需求提升,反映出在政策引导下,大量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居民中长期贷款的疲弱,反映出地产下滑态势下,居民购房需求走弱。
  数据显示,6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05万亿元,同比多增2296亿元。对此,光大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张旭向记者指出,今年6月的信贷数据也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基数因素的影响。2022年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81万亿元,较前一年同期大幅多增了0.69万亿元,今年6月在此基础上很难再度多增。
  贷款成为支撑社融新增主要力量
  数据显示,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1.5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754亿元。6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22万亿元,比上月多2.6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9859亿元。
  一方面,上半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5.6万亿元,同比多增1.99万亿元;委托贷款增加743亿元,同比多增797亿元;信托贷款增加228亿元,同比多增3980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852亿元,同比多增2619亿元;
  另一方面,上半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242亿元,同比多减700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17万亿元,同比少7883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3.38万亿元,同比少1.27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4596亿元,同比少432亿元。
  “在企业融资需求回升驱动下,贷款成为支撑社融新增的主要贡献力量。”伍超明表示,企业债与政府债的少增,与贷款的大幅增长有关,贷款高增对债券形成替代效应;直接融资放缓则可能与2022年的高基数有关。此外,表外融资有所回暖。
  下半年货币政策或保持宽松
  数据显示,6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1.3%,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3.1%,二者剪刀差较上月扩大,位于历史高位,反映当前企业和居民的信心尚未恢复,资金活化效率偏低。
  自今年2月起,M2同比增速呈趋势性下降。张旭表示,今年M2同比增速将呈现出前高后低的走势,年底时M2同比增速较有可能回到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的水平。
  目前,M2同比增速在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反映出货币政策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离不开人民币存款的支撑。
  数据显示,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0.1万亿元,同比多增1.3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1.91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4.96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减少125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08万亿元。6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3.71万亿元,同比少增1.12万亿元。
  展望下半年,伍超明认为,受当前国内经济内生动力不强、总需求偏弱的影响,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需要货币政策保持宽松的态势,预计社融与信贷规模将保持平稳增长。
  在他看来,考虑到下半年经济复苏进程持续推进,基建领域的投资力度可能会加大,预计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稳健。在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影响下,居民资产负债表有收缩倾向,下半年居民贷款预计延续偏弱态势。
  申万宏源证券高级宏观分析师屠强指出,去年三季度银行间流动性十分充裕,意味着今年三季度货币乘数同比面临高基数压力,若不降准,M2同比增速年底或滑落至7%左右的较低水平,若三季度降准25个基点,年底M2同比增速有望维持在8%-9%的合理区间内。
 
经贸态势
 
义乌:小商品之都的酒水大烦恼
 
  江苏昆山、江阴、张家港、常熟、宜兴,福建晋江,浙江慈溪、义乌,陕西神木县,以及湖南长沙县——它们构成了“2022年中国GDP十强县”。
  十强县中,既有长三角昆山、江阴、张家港等老牌经济强县;也有被誉为全球电商中心的义乌;还有中部强县长沙县以及依靠煤炭和能源经济崛起的神木县,地分南北东西、画风各有不同。
  为感知酒市发展脉络、挖掘十强县酒类流通真相,云酒头条(微信号:云酒头条)深入一线,组织了“2022年GDP十强县酒市调查”连续报道,通过走访十强县厂家、经销商,反映十强县酒市真实面貌,为广大酒企和酒商提供一手市场信息。
“小商品之都”义乌一点也不小。
  义乌2022年的一连串数据最能说明问题:
  人口188万左右,省外流入人口达88万人,占义乌常住人口比重47%,位居中国县域第一;
  GDP达1835.54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位列金华第一;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215元,稳居全国强县首位;
  完成商贸货运量8014.11万吨,实现贸易总额4788.0亿元,其中,出口贸易额高达4316.4亿元;
  到义乌采购的境内、境外采购商分别达到1000万人次和50万人次。
  在浙江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更能说明义乌的地位:浙江的金华,中国的永康,亚洲的横店,世界的义乌。
  然而,说到酒,走向世界的义乌陷入困局,酒水市场上几乎没有本地酒的踪影,甚至于一个名酒经销商的年销售额就抵得上当地一家酒厂。
  “我代理的红花郎年销售额在1300万元左右。”李新伟是义乌市副食品行业协会酒水流通委员会的负责人,也是一位名酒经销商,代理了诸多名酒品牌。
  这个1300万元是个什么概念?
  义乌市丹溪酒业有限公司(简称“丹溪酒业”)是义乌本地一家酒厂,所产丹溪红曲黄酒拥有700年的悠久历史。不过,据该公司总经理谢峰介绍,丹溪红曲黄酒在义乌市场一年销售额1000多万元。
  也就是说,在义乌市场上,一个外来品牌就顶得上一家义乌酒厂。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义乌人不喝义乌酒,或者说,更喜欢喝外来酒。
  “义乌市场基本没有本地酒,反而是对外来酒的需求量比较好,以知名品牌酒为主,其中又以黔酒与川酒为主。”李新伟说道。
  在李新伟的酒行里,可以看到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青花郎、红花郎、剑南春等各种名酒,却看不到一款酒产自义乌。
  据李新伟介绍,义乌人本身是做生意商贸起家,对品牌、产品有着绝对的信念,对品质要求较高,而义乌当地酒多是低端品牌,受众极其有限。尤其是近年来,义乌作为国际商贸城,声誉日隆,中外客商云集,这也给酒水行业带来了活力,特别是商务用酒需求量有了稳定的增长。
  谢峰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浙江很多地方是以黄酒为主,以喝自己家乡的酒为自豪。但义乌市场不属于那种典型的浙江市场。首先,义乌没有特别强势的酒水品牌,目前黄酒厂家只有我们一家,白酒厂家还有一家。其次,酒水消费是以白酒为主,义乌大部分都是外来人口,尤其以安徽、河南、江西为主,人员构成非常复杂,大多从事外贸行业,做跨境电商,或者打工、在创业开场办厂。这些外地人喝酒不以本土酒水为主,而是各种口味都有。”
  这一特点同样反映在宴会市场上。谢峰介绍,义乌人结婚喝酒喝得少,酒桌上以茅台、五粮液为主,一般情况下,一桌一瓶酒就足够了,更多的时候是摆摆样子。生日宴、升学宴也同样很少能见到本土品牌酒的影子。
  “义乌人口数量多,民营经济发达,又有享誉全球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市场潜力巨大。”浙江省酒类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许东海这样评价义乌市场,这也是义乌受到各大酒企青睐的原因所在。
  “买全球卖全球商品海洋,源头货源头价购物天堂。”这是高挂在义乌国际商贸城里的一副对联,也是义乌这座城的真实写照。
  云酒头条了解到,义乌酒水市场特别开放,白酒、葡萄酒、啤酒、进口酒,都有一定的市场。
  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义乌缺乏区域本土强势白酒品牌,主要销售产品多为外来品牌,主流白酒消费价位带在200元以上:
  主要高端酒(800元以上):贵州茅台、五粮液为主;主要次高端区域酒(300元-800元):洋河、汾酒、剑南春、高端酒系列酒、古井贡酒、水井坊等为主;民酒(100元-300元):西凤酒、四特酒、伊力特等。
  义乌国际商贸城还设立了一个进口酒水区,云集了100多个国家的10万种商品,且以批发为主,一站式采购……
  开放、兼容的义乌不计较一城、一地、一厂的得失,而是以博大的胸怀迎接八方来客,或许正是因此,才有了全国十强县的义乌。
  相较于义乌本地酒的市场声量微小,更令当地酒业人担忧的是消费场景缺失、消费信心下降和消费能力萎缩。
  李新伟为此忧心忡忡:“最近几年由于整体市场环境不景气,消费需求有一定程度的下滑,人们普遍不愿意从口袋里往外掏钱。”
  义乌作为金华代管的县级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金华两个市辖区的GDP总和1046.3亿元,义乌市GDP为1835.5亿元。而义乌的酒市恰如整个金华酒水市场的一个缩影。
  “现在除了茅台,所有的酒都价格倒挂。”金华市酒类流通协会会长孙金勇对于酒水市场现状很是苦恼。“名酒只有两三个点的微利,大家都担心货压在手里面,结果就是谁卖得好谁受灾。”
  孙金勇也认为造成酒水倒挂的根本原因是整体经济不景气,疫情之后,终于迎来了报复性消费行情,却又出现了消费降级,人均消费水平下降。“大家都勒紧裤带过日子,本来喝五六百元的酒,现在改喝100元的;本来喝100元的酒,现在喝30元的,也行……”
  整个浙江酒水市场也正面临同样的困境。浙江作为白酒企业的必争之地,一方面,浙江没有知名地产白酒;另一方面,浙江经济发达,外来人口众多,白酒需求量大,使得众多白酒企业蜂拥而至。
  “浙江酒水市场的容量在400亿元左右,当地没有白酒品牌,只有土烧酒,市场上基本都是外来品牌,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洋河、今世缘、伊力特等品牌平分天下。今年上半年的形势并不好,特别是5月份之后,酒水销售市场明显受到经济影响,许多品牌销量下滑得很厉害,同比减少30%-40%,甚至一度出现了停滞状态。”许东海这样介绍浙江省今年的酒水市场。
  云酒头条注意到,受访者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词:经济复苏。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宏观经济室主任肖立晟曾表示,消费不足是近期经济复苏力度低于预期的核心原因。这背后,是经济从被动去库存阶段,短期逆向进入主动去库存阶段的结果。
  从2023年一季度的数据来看,中国GDP同比增长4.5%,比去年第四季度增速回升1.6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增速回升1.5个百分点。进入二季度以来,随着积压订单和需求释放,经济复苏势头有所放缓,局部下行压力有所加大,预计经济复苏将呈现慢复苏、长复苏的态势。
  不过肖立晟也表示,随着一系列扶持经济发展措施,下半年中国经济有望向好,因为消费增速维持高位与房地产投资增速企稳将是支撑经济增速的重要原因。
  经济复苏进程低于预期,酒厂、酒商应该如何挺过这段困难时期?
  丹溪酒业正在义乌的门店、烟酒店等场所广泛推行团购,同时积极走向全国,在北京、上海、山东、福建等地开辟市场,取得了良好效果,2022年销售额超过7000万元。
  丹溪酒业董事长赖劲宇认为,中国未来的商业机会将在健康产业,2035年,中国的健康产业将达到100万亿的市场规模,黄酒是天生的健康酒种,未来发展潜力无限。黄酒振兴,应该走健康和高端化路线,且需要时间,需要在消费人群中培育健康饮酒的理念。
  义乌市副食品行业协会正在积极协调各单位之间相互配合与共同发展,让各有所需的人相互扶持,推动消费增长;酒类流通委员会也在发挥桥梁作用,沟通各厂家、商家,策划、组织促销活动等。
  然而,仅仅这样还不够。
  许东海认为,首先厂家要树立产区概念,抱团发展。
  浙江没有成熟的白酒品牌,却是黄酒的主要产区和消费市场。目前,全国黄酒每年总产量100万千升,整体销售收入200亿元,江浙沪粤闽是其核心市场,其中在浙江市场的销售收入在四十亿元左右。
  “制约黄酒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各厂家各自为战。”许东海认为,黄酒振兴,关键在于厂家要有产区概念,抱团取暖,集中力量对外推广。浙江省酒类流通协会为此做了很多浙酒拓市场的工作,但是很多酒企只愿意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导致黄酒现状难以在短期内改变。
  许东海还提到,黄酒应该树立一个龙头企业或者龙头品牌。例如,绍兴市委市政府集中多个厂家,打造“绍兴黄酒”品牌,效果就很明显。
  2021年,绍兴市所有使用“绍兴黄酒”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14家企业负责人第一次组团参展中国酒博会,开设黄酒馆,手拉手发出了“越酒行天下,抱团再出发”的共同心声。
  如今,“绍兴黄酒”扩容到了24家酒企,产量占绍兴黄酒的93%、销售占95%、利润占96%、出口额占99%……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曾提到,伴随后疫情理性饮酒理念的回归,具有低度养生、健康属性的黄酒,有望成为消费者的饮酒重要选择。提升品质、提升文化、创新消费是黄酒产业所要思考的课题。
  显然,黄酒正符合了健康消费的趋势,只要策略正确,或将分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取得更长远的发展。
 
海南发布今年营商环境制度集成创新重点任务 推动开办企业时效最优提升50%
 
海南日报从海南省委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海南省2023年营商环境制度集成创新重点任务》于日前印发,锚定一流营商环境目标和2025年前全岛封关运作要求,提出9项跨领域系统集成创新举措和13项重点环节改革任务。上述改革任务完成后,将实现开办企业时效最优提升50%;全省政务服务“零跑动”可办率提升至85%以上;推动海南口岸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较上年再压缩20%;力争专利质押融资金额年均增长10%。
 
中国牵头全球首个多边投资协定文本谈判成功结束!
 
  德国发展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投资便利化协定》一旦生效,可以为全球带来2500亿至1万亿美元的福利收益。
  当地时间7月6日,参加了《投资便利化协定》的世贸组织(WTO)成员宣布,经过110多个代表团在各个发展层面上三年的紧张谈判,协议文本的谈判已经结束。
  这标志着谈判的一个新转折点,即未来的协议将在2024年2月在阿布扎比举行的WTO第十三届部长级会议(MC13)上达到另一个关键性里程碑。
  据央视新闻报道,投资便利化是中国首个在WTO牵头设置并成功结束谈判的重要议题。2017年5月,中国在WTO牵头巴西、尼日利亚等发展中成员组成“投资便利化之友”,启动相关讨论。之后,中方召开两次WTO专题部长级会议,推动达成3份投资便利化联合声明,促成110多个成员参加谈判,并在文本谈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据第一财经记者从权威渠道了解,接下来,在2023年下半年和MC13之前,《投资便利化协定》的参与方将推进关于将该协定纳入WTO法律架构的讨论,并在充分尊重WTO协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程序方面的问题,将在这些讨论的基础上对最后的相关条款进行必要调整。
  在2021年的商务部例行记者会上,商务部发言人束珏婷回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WTO投资便利化谈判旨在建立国际规则,在全球范围内提升投资政策透明度,简化和加快投资审批程序,促进国际合作。
  “中方将继续坚定支持WTO投资便利化议题工作,愿与各方共同努力,推动相关谈判早日达成协议,以进一步改善全球投资政策环境,为跨境投资复苏提供规则保障。”束珏婷说。
全球首个多边投资协定
  6日,WTO投资便利化议题举行大使级会议,据商务部网站信息显示,会后,中国常驻WTO代表团举办招待会,积极宣介谈判成果,呼吁更多成员签署该协定。
  伊维拉高度评价《投资便利化协定》的重要意义,认为该协定展示了世贸成员致力改善全球贸易和投资环境的努力。
  伊维拉表示,投资便利化谈判向所有WTO成员开放,让所有成员都了解谈判内容以及其如何受益,在很多方面都堪称典范。过去五年半的努力表明,当成员们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建设性、务实合作时,他们就能够取得应有的成就,这一协定可以成为支持WTO推进国内和区域政策改革的宝贵工具。
  中国常驻WTO大使李成钢表示,在世界经济遭遇新冠疫情等多重冲击、复苏缓慢背景下,世界需要协调一致的解决方案,以恢复对企业主导的投资增长,并增强抵御未来冲击的能力。
  李成钢表示,投资便利化促进发展是发展中成员发起的第一个部长联合声明倡议,并得到广大发达成员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这体现了WTO成员制定规则以改善全球投资环境的共同利益和愿望。《投资便利化协定》谈判的成功表明,即使在这个充满挑战的世界中,通过相互理解和妥协,世贸组织仍可有效回应工商界的重要关注。
  《投资便利化协定》是全球首个多边投资协定,旨在提升投资政策透明度,简化行政审批程序,促进跨境投资便利化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
  如前所述,该议题由中国等部分发展中国家于2017年牵头发起,目前已有110多个WTO成员参与联署,成为当前世贸组织进展最快、参与成员最多的谈判议题之一。
  德国发展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投资便利化协定》一旦生效,可以为全球带来2500亿至1万亿美元的福利收益,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将是主要受益者。
  下一步:探索将新协议合法地纳入WTO选项
  目前WTO有164个成员方,参与《投资便利化协定》的有110多个。
  对此伊维拉表示:“你们集体制定了一项属于你们所有人的协议。这个文本使你们离目标更近了一步,我的理解是将这个文本提供给不属于这个小组的50多个WTO成员审议”。
  “下一阶段将要求你们加强对更广泛的WTO成员的宣传——看看是否可以让不参与的成员,包括目前持怀疑态度的成员加入进来,并探索将新协议合法地纳入WTO架构的选项。”她称。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伊维拉还在现场表示:“请放心,我个人也将在这方面尽一份力”。
  据了解,各参与方均同意以下五个指导原则:《投资便利化协定》应该成为WTO条约架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是一个独立的协议;应横向适用于所有经济部门的投资;其好处应扩展到所有WTO成员;应向所有WTO成员开放。
  据记者从核心信源处了解,目前拟议的IFD《投资便利化协定》包括七个部分。其目标主要是提高措施的透明度(第二节);简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行政程序(第三节);促进国内监管的一致性和母国与东道国经济体之间的国际合作(第四节)以及向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成员提供技术援助和能力建设支持(第五节)等。
  而促进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成员更多地参与全球投资流动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是该协议的核心目标。
  据悉,在2023年下半年和MC13之前,各方将沿着以下四个平行互补的轨道加强工作:第一,《投资便利化协定》参与方将推进关于将该协定纳入WTO法律架构的讨论,并在充分尊重WTO协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程序方面的问题。他们将在这些讨论的基础上对最后的相关条款进行必要的调整。
  第二,《投资便利化协定》参与方将根据其将协定纳入WTO法律架构的目标,与所有WTO成员,包括非参与成员,进行建设性的接触。外联工作将成为新阶段的主要重点。该协定参与方鼓励所有WTO成员参与这一联合倡议,强调加入协定的好处。
  第三,《投资便利化协定》参与方将加强对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成员的投资便利化需求评估过程的支持,以帮助这些国家确定其执行差距和贸易便利化支持需求,并自行指定它们为执行《协定》所要通知的不同类别的承诺。
  第四,《投资便利化协定》参与方最迟将在2023年10月底前完成对文本的最终完善工作。
 
寻求与中方“互利双赢”,这三点对美方很重要
 
  9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结束4天的访华行程。在这几天的会见会谈中,中美双方都表示加强沟通与合作。中方官员强调泛化国家安全不利于正常经贸往来;耶伦重申美国不寻求与中国经济“脱钩”,并承诺寻求美中经济“互利双赢”。
耶伦是一个月内第二位访华的美国政府高官。此前,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对中国进行了访问。从双方释放的信息看,耶伦这次来让中美双方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了彼此关切,双方也表达了继续对话的意愿。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际社会的担忧。有外媒认为,这是“积极的一步”。
  中美建交40多年来,经贸合作一直是双边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但在2018年3月美国单方面挑起对华贸易战后,两国经贸合作受到了严重冲击。拜登政府上台以来,延续了前任对华加征关税政策,对华打压变本加厉。2022年11月,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达成重要共识。耶伦这次来华,被视为落实两国元首共识、加强两国财金领域沟通交流的具体举措。
  从双方释放的信息看,中方认为这次的会谈“具有建设性”。耶伦结束访问时也表示,这几天与中方的会晤是“直接的且富有成效”。在中美关系陷入建交以来最低谷的当下,双方这些表态,有助于缓和中美关系,也符合国际社会的期待。
  但同时外界注意到,耶伦依然在拿“国家安全”说事,并声称要制定一套“公平”的经济规则。中方也表达了对美方对华制裁限制措施的关切。分析人士指出,这表明在改善经贸合作方面,中美之间依然存在着分歧,特别是美方依然有不少事要做。
  认知决定思维。现在中美关系陷入困境,从根本上说是美方对华认知出现了错误,把中国视为“最重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同样的,在经贸关系上,美方一些人依然抱着“美方吃亏、中方占便宜”的错误想法,没有真正认清“互利共赢是中美经济关系的本质”,没有意识到“加强合作是中美双方的现实需求和正确选择”。
  当前,中国正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愿意同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对美国来说,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与中国合作也有利于促进美国的就业以及遏制通胀。根据摩根大通银行预估,美国财政部可能在债务上限提高后的7个月内,发行总额约1.1万亿美元的国债。有分析指出,如果海外买家对美国国债反应冷淡,美国仍将面临大麻烦。认清中美经贸合作的本质,美方才能放平心态,思考怎么做才真正对美国有利、对美国人民有利。
  同时,美方还需要努力做到让经济的归经济、让政治的归政治。事实上,对华贸易战给自己造成的伤害,美方不是不清楚。根据穆迪公司的研究,美对华贸易战中90%以上的关税成本由美方承担。而美国原定的重要目标——扭转贸易逆差也没有实现: 根据美方数据,去年美国对华商品贸易逆差扩大8%,达到3829亿美元,仅次于2018年4194亿美元的最高纪录。美国《国会山报》刊文承认,美对华贸易战满盘皆输。
当前华盛顿政治生态扭曲,很多政客出于所谓对华强硬的“政治正确”,不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将经贸问题政治化。目前,美方已将1000多家中国企业列入制裁清单。据称美政府还将批准一项限制对华投资的行政令。这正是中方为何这次对耶伦强调,把经济合作泛政治化、泛安全化,不利于两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美国现在应该做的是,尽早取消对中国加征的关税,放宽对华出口管制,取消对中国企业的制裁,为两国企业扩大贸易投资合作创造条件。
  还有一个根本性问题:中美经贸合作,离不开中美关系的大环境。耶伦来华前,美国财政部发表声明称将“负责任地管理中美关系”。在拜登政府内阁成员中,耶伦对华态度相对理性。而且她曾经担任美联储主席,具备专业素养,可以也应当为推动中美关系改善发挥作用。
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计,全球增长将从2022年的3.1%放缓至2023年的2.1%。中美两国经济总量超世界三分之一,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双方加强经贸合作,对世界经济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今年以来,众多美国企业高管纷纷来华,明确反对“脱钩”,呼吁加强对华合作,这代表了美国商界的呼声。
  还是那句话:行胜于言。期待耶伦回国后,人们能看到美方拿出实际行动,与中方一起推动中美关系“稳下来、好起来”,让中美经贸合作早日看到“彩虹”。
 
投资视点
 
不再迷恋北上广,毕业生偏爱东莞小镇制造业
 
  职场如江湖。多年来,互联网行业成为毕业生首选。加上互联网人才需求集中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因此北上广深、成都、杭州等往往成为毕业生“扎堆”进入之地。
  这种情况在2023年已悄然改变。根据央视《毕业季看就业》最新数据,今年毕业生期望去制造业相关领域就业的占比为8.1%,在14个行业大类中增幅位居第一。其中,高端制造业尤其受到青睐。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浪潮当下,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正重塑全球经济格局。对正向“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中国制造业而言,发展高端制造业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相关部门近年来频频出台措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互联网新经济飞跃发展多年后,增长放缓利润下滑,一个野蛮生长时代走向结束。
  此消彼长间,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心态悄然发生新变化:高端制造业取代逐渐降温的互联网,成为毕业生就业选择新风口趋势。
  其中,vivo、OPPO、华为、美的、步步高等科技实体企业聚集的珠三角小镇,吸引力甚至超越北上广。那么,这种变化是如何发生的?背后又代表着怎样的趋势转变?
  “投了挺多企业,今年首选就业方向是制造业。如果有机会,更希望进入东莞的手机或其他制造企业。”在北京,即将进入职场的应届毕业生曹灿(化名)说。
  曹灿说,自己学的是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以往互联网肯定是最优选择。今年大模型成为所有人关注热点后,给技术、产业带来的巨大变革让所有人吃惊,也让自己意识到,就业选择如同航海导航,需要更趋理性、务实。
  选择南下进入制造业工厂就业的,还有罗鹏。他出生于西南偏远县级市,表哥2013年进入北京某互联网大厂工作后,丰厚的薪酬、优渥的工作环境,让表哥成为家里骄傲,也让罗鹏读书时就将进入互联网大厂,作为未来人生求职方向。
  今年以优异成绩从某985院校毕业时,罗鹏不仅拿到北京、上海两家互联网大厂的校招offer,同时也拿到了东莞两家企业与车联网、人工智能相关的研发岗位需求。
  “没有过多考虑,我就选择离开北京,南下去制造企业就业。”罗鹏说,进入互联网大厂是多年前梦想,但真正面临职业选择时,还是会考虑更多因素,就业平台、发展前景、薪资待遇、生活环境等等,都是重要考量。“多方对比之后,个人觉得相比互联网,去高端制造业更不错。”
  曹灿、罗鹏的就业选择,只是回归实体经济、流向制造业的变迁缩影。2022年,一份来自智联研究院的数据显示,6.3%的互联网从业者求职时期望转向制造业,比2019年提高2个百分点。
  和2022年相比,今年趋势同样明显。《2023 学生就业调研报告》显示,互联网依旧是毕业生最期待行业,但相比制造业增幅明显减缓,2023届毕业 期望去IT/通信/电 /互联 的 例为25%,较去年 幅回升0.9个百分点,与2021年基本持平;汽车/生产/加 /制造占 为8.1%,较去年上升2个百分点,制造业成为新选择。
从区域来看,以东莞等城市为代表的珠三 地区“ 镇”,由于其 端制造业的产业集群效应,更受应届毕业 和优质人才的偏爱。
  例如东莞,就有不少毕业生将其作为就业第一站。某招聘平台大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大学生向东莞用人单位投递简历的数量同比增长294%,增幅排名全国第一,比第二名高出160个百分点。
  这从东莞举办的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的火爆,可见一斑——在今年6月初的一场规模不大的东莞专场招聘会中,线下线上有6000多人应往届高校毕业生参会。
  “一个小时内,有200多个学生前来咨询,收到了100多份简历。”一家总部位于东莞,专注于3D产品模型的设计与制作打印的企业HR负责人说。他们今年4月参加了某高校举办的招聘会,原本以为没有多少收获,但想不到大量高质量人才投递简历,“不少人都有互联网大厂实习经历。”
  “以东莞为首的珠三角,拥有电子信息万亿产业集群,就业机会非常多。”林耀堂是湖北某理工学院应届生,已与东莞长安镇当地制造企业签下就业协议。
  虽然林耀堂读的是普通院校,但在他眼中,珠三角制造业发达,城市宜居,发展前景也很好,在早就明确珠三角就业的职业规划,从大三开始就到东莞一家制造企业实习,“很顺利的留了下来,岗位是科研助理。”
  多年来,提及珠三角的佛山、东莞、中山等地,外界印象总离不开代工厂、流水线、打工仔等高频词。为何如今取代北上广互联网行业,成为毕业生就业时青睐的重要驿站?
  互联网行业红利消退、野蛮时代增长结束,是其重要原因。
  伴随形式变化,最近两年互联网大厂达成共识,想要活下去,就得主动收缩战线、降本增效——反映到业务上,就是如何应对裁员与离职,是互联网大厂与员工们不得不考虑的现实命题。
  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BAT三家公司净流失28000余名员工。今年一季度,腾讯员工减少超2000人,近一年员工减少近1万人;阿里巴巴单季度减少4524人。腾讯阿里都如此,其他互联网企业压力或许更大,往年常见的大规模招聘纳新,今年并不常见。
  岗位不稳定、需求减少同时,大厂过去收入高、待遇好的光环也不再,互联网行业对毕业生吸引力下降。
  大厂理想幻灭的同时,中国制造业却在伴随数字化转型升级,向智能制造迈进。
  从大环境来看,信息技术加速制造业新一轮变革。传统制造业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紧密融合,也被外界视为火热大模型商业化落地最大领域。生产链中的大部分工序,大都是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操作控制,需要更多的多元化、复合型人才加入。
  这意味着,传统制造业依然在创造着巨量就业机会,各个细分领域普遍面临高端人才紧缺问题。根据人社部预测,2020年,智能制造领域人才需求为750万人,人才缺口达300万人。到2025年,人才需求将到达900万人,人才缺口预计为450万人。
  巨量就业机会加上求职难度相对较低,工作环境、薪资待遇紧追互联网行业,传统产业正在年轻人心中重塑形象,吸引着985毕业生、海归博士、互联网大牛更多人才回流。
  毋庸置疑,由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等9个城市组成的珠三角,制造业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通讯和生物医药等高科技制造业,不仅为中国制造业崛起提供了重要支撑,而且为全球制造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提出“以制造业当家”的东莞,正是其中典型代表。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东莞崛起为全国工业制造业重镇之一,如今已是世界上最大制造业基地之一,其制造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90%以上,吸引大量投资者、技术工人、应届毕业生进入,是中国外来人口比例最高城市。
  东莞百花齐放制造业中,最知名的无疑是电子信息产业。vivo、OPPO、华为等科技企业带领东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成为万亿级“巨无霸”。据统计,全球每四部手机,就有一部产自东莞。另外还有形象比喻,“东莞堵车,全球缺货”。
  值得一提的是,和互联网企业扎堆在一二线城市不同,珠三角制造业根基在小镇。
  比如伶仃洋口,茅洲河畔,莲花山下的东莞长安镇,2022年收获895.18亿元的GDP,其生产制造能力,占全球1/3的“潮玩”、1/4的手机、1/5的羊毛衫、1/10的运动鞋。
  这个面积仅81.53平方公里的小镇,一直头顶“世界工厂”光环,vivo与OPPO的大本营就位于此,从事智能手机生产、销售、维修等行业人员超过20万人。
“在长安逛一小时,你就能买到制造一款手机所需的全部物料。”在这里,能够一站式完成“概念设计-产品开发-小规模生产”全流程,实现供应链系统和生产系统的无缝对接。
  某种程度上,大众人均一部智能手机的普及,离不开长安镇的贡献。问题是,近年来智能手机日益成熟,行业销量下滑至十年前,是否还属于高科技制造产业?是否能吸引更多多元化复合人才?
  事实上,智能手机仍是名副其实的“高端制造”——一部手机里,凝结着10个诺贝尔奖的研究成果。虽然创新乏力,但也在竭力持续提升芯片、软件、系统、AI、计算摄影、屏幕和材料等方面的底层技术创新和设计升级,并且大语言模型上,手机企业也在研发之中。
  这意味着,作为高端制造行业的一个分支,未来智能手机将成人工智能等领域重要入口,仍然是尖端科技载体。
  从消费侧来看,虽然手机行业困难重重,但相比互联网企业,现金流充沛、抗风险能力强、健康度高。在“VO荣米”市场格局中,各条高端产品线稳健发展,在市场中有着极强的风险抵抗能力,也成为毕业生选择就业时的重要参考。
  不止长安镇,车程不到一个小时的石排镇,现有规上企业464家,产值过亿的有106家,形成电子信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两大百亿产业支柱;松山湖除了华为,智能智造、机器人(14.060, -0.55, -3.76%)、新材料、高端医疗器械等产业,是其主打和优势产业;石龙先后吸引日本京瓷、柯尼卡美能达、尼得科等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形成全镇电子信息、医药食品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如果把地图放大,就会发现不止东莞。在珠三角其他地方,这样的制造业小镇星罗密布,顺德北滘(美的、碧桂园总部)、珠海南水镇、珠海斗门镇、中山小榄等等,筑牢着珠三角,甚至中国制造业的基本盘。
  这离不开高质量、高技能人才的涌入。在松山湖“欧洲小镇”的华为研发基地,汇聚2万名科学家、工程师、程序员;在长安镇vivo总部,研发人员占比75%,中央研究院和芯片技术部招聘人数相比去年均有增长,分别为2022年的1.7倍和1.9倍;在顺德北滘,汇聚约2000名博士、1万名硕士和8.5万名本科生,成为又一以产业发展带动人才集聚的样本。
  这一切只是开始,伴随制造业转型加速,珠三角各小镇仍不断瞄准新领域布局新产业,以高质量、高标准升级引领产业风潮的高端制造,对“最强大脑”的需求,也在加速。
  从统计数据来看,伴随智能化、数字化行业“跨界融合”发展渐成趋势,交叉学科人才,以及具备多种专业背景的复合型求职者,也更受珠三角小镇企业青睐。
  “掌握并深度应用于细分场景的核心技术,是企业发展关键。”多位招聘负责人一致认为,除了单一领域拥有专业技能外,同时还能在其他应用领域积累一定实践经验或知识储备的复合型人才,更具优势。
  这是因为,对很多毕业生和优质人才而言,进入制造业后,早已不是去流水线拧螺丝。
  “我们企业研发人员占比越来越高,新招聘的员工,大多从事影像、AR/VR、芯片、通信、工业设计岗位,甚至还有当下热门的AI算法等高端技术岗位。”某手机企业HR人士称。
  以人们印象中的“流水线手机”为例,如今生产制造流程是:数字化智能工厂中,当运输机器人将一块手机电路板,自动送入SMT(将电子零件焊接到电路板表面的技术)制程当中后,自动化贴片设备和机器臂,再交替给予这些主板贴上元器件和装上系统。
  短短几分钟,一部手机就几乎成型。对一线生产线员工来说,更多是智能化操作和生产信息监控,便可掌握庞大生产环节的每个细节。“这也意味着,对人才有更高技能、技术的要求。”
  “造巢引凤”,离不开人才的归心。其中,工作环境、薪酬收入显然是重要的衡量尺度——多年来,很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认为,互联网、金融证券等行业才是高收入群体。
  但从最新数据来看,应届生平均年薪最高行业是电子/通信/半导体,为18.83万,领先其他一级行业。细化到新赛道上,智能制造、AIGC、AI大模型的平均薪资位居前三,分别为33.02万、30.36万与27.99万。
事实上,除了福利保障、工作环境升级等一系列吸引年轻人举措外,在vivo、OPPO、格力、美的、华为等诸多制造业头部企业中,年薪30万以上本科就业者比比皆是,并有机会在几年内提升至重要或中层岗位。
  一个例子是,作为中国最知名的科技企业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和智能手机供应商,华为员工收入在业界一直以“豪横”被外界所关注。比如分红,2022年华为分红719.55亿元,员工人数为142315人,按此粗略计算,华为持股员工平均分红约50.5万元/人。
  无论如何,不管是互联网行业,还是高端制造业,人才都将起着根本性的决定作用。“当高端制造行业成为毕业生就业选择新风口,也就开始书写制造业新叙事。”有观察人士认为,当下中国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众多高质量人才的加入,将托起更多产业的“智造”腾飞梦想。
 
我国邮政快递行业规模稳步增长 县乡村寄递网络逐步完善
 
  今天,国家邮政局举行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23年6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经测算,6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366.3,同比提升26.6%。其中,发展规模指数、服务质量指数、发展能力指数和发展趋势指数分别为442.1、531.3、225.2和67,分别同比提升14.4%、58.6%、1.6%和2.3%。
6月,邮政快递行业规模稳步增长,网络布局更加优化,产业协同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我国县乡村寄递网络逐步完善
  另外,国家邮政局在今天的发布会上还介绍了上半年我国“快递进村”的相关情况。
国家邮政局表示,上半年,各地发挥不同企业、产业优势,推动邮快合作、快快合作、交邮快合作、快商合作、快电合作等多种模式深化发展,引导商流、物流、信息流三流合一,实现乡村站点“多站合一”“一站多能”。快递企业主动对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基地等,为农产品上行提供专业化供应链寄递服务。
此外,快递企业还加强物流资源整合,在多地推动场地共享、系统共用、快件共投,在县级分拨(共配)中心引入自动化分拣设施,提升分拣效率。通过数据共享、信息互联互通,提高农村快递物流配送效率和运营管理集约化、信息化水平。探索应用无人车,实现分拨(共配)中心到站点自动接驳,降低网点运营成本。
上半年,在政府部门和快递企业的共同推动下,我国县乡村寄递网络逐步完善,建制村快递服务质效稳步提升,与现代农业协同发展的良好产业生态加快构建。
 
政策“续期”为房地产恢复注入确定性
 
  7月10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宣布,对2022年11月份发布的《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金融16条”)中有关政策有适用期限的,将适用期限统一延长至2024年12月31日,其他不涉及适用期限的政策长期有效。
  政策适用期限延长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延长房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展期,可不调整贷款分类;二是向专项借款支持项目发放的配套融资,在贷款期限内不下调风险分类,新发放配套融资形成不良的,相关机构和人员予以免责。与之前的“金融16条”相关政策规定期限相比,均延长了一年半时间。
  在三季度房企偿债高峰到来之前,管理部门及时推出“续力”举措,针对性很强,有助于遏制房地产行业风险扩散,加快风险出清进程,促进市场企稳。
  一方面,金融机构继续对房地产企业存量融资展期,可为保交楼提供有力支持。
  经过近一年的协调努力,项目交付量持续上升,这是积极信号。但项目停工、楼盘交付延期乃至烂尾,背后往往是巨量资金、错综复杂的债务关系,牵一发动全身,解决起来并不容易。因此,需要保持政策稳定,以便缓解压力,化解问题。
  延长上述两项金融政策适用期限,可进一步打消金融机构的顾虑,改变其“不敢不愿”向部分出险房企贷款的情况,鼓励其继续向专项借款支持项目发放配套融资,确保出险项目专款专管,顺利建设施工,顺利完成交付。
  另一方面,可进一步引导增量资金入场,帮助房地产企业恢复“造血”功能,防止行业风险进一步扩散。
  当前,销售市场下行,若融资渠道再遇阻,很可能形成“两头堵”的流动性紧张局面,进而导致出险面扩大。据中指研究院统计,当前房企债券存量余额约2.9万亿元,一年内到期余额为9277.4亿元,今年7月份、9月份到期债券余额均超900亿元。面对三季度偿债高峰,亟须增量资金入场,构建起新的资金供需平衡。
  延长上述两项金融政策适用期限,可以为增量入场资金添加“融资安全回收”的确定性系数,减缓金融机构、承接交付企业等各方主体的资金压力,引导其在保交付上投入更多资金,进一步提升专项借款配套融资的落地效果。更重要的是,有融资性现金流入,可为相关房企预留更多调整空间,助其保证顺利交付,提升品牌信用度,进而恢复“造血”能力,维持正常运转。
  当然,房地产风险市场化出清,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仍需加强政策协调,促进市场力量各显其能,尽快完成重整。希望政策之手和市场之手协调发力,助力“保交楼”快速落地,修复市场预期,促进市场企稳回升。
 
投资分析点评
 
▲人民币汇率反弹 后市有望稳中有升
 
  近日,人民币汇率走势有所反弹。Wind数据显示,7月11日盘中,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均收复7.20元关口。截至16时30分,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分别上涨逾300基点、200基点。
  专家表示,在多空因素交织的背景下,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可能承压。下半年,我国经济基本面趋稳是人民币汇率维持基本稳定的基础,人民币汇率或将稳中有升。
  释放稳汇率信号
  7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反弹明显。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0日,7月以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涨0.4%,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涨0.53%。
  人民币汇率走势反弹,在中间价也有体现。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7月1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1886元,较前值调升40个基点。7月7日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连续三个交易日调升,累计调升168个基点。
  在岸和离岸市场上人民币汇率也有不错表现。截至7月11日16时30分,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7.2046元,较前收盘价涨246基点,盘中最高报7.1949元。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16时30分收盘价报7.1985元,较前收盘价涨346基点,盘中最高报7.1934元。
  对人民币汇率走势反弹,中金公司外汇专家李刘阳分析,一方面,美国非农就业数据不及预期,带动美元指数走低;另一方面,各家银行纷纷调降美元存款利率,释放稳汇率信号。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0日,7月以来美元指数跌1.38%。截至7月11日16时30分,美元指数报101.74。
  下半年将逐步企稳
  展望7月人民币汇率走势,李刘阳表示,这一方面取决于稳汇率政策能否有效纠偏市场顺周期性,另一方面取决于稳经济政策的出台能否扭转当前市场预期。他认为,随着稳汇率政策逐步加码,顺周期和单边行为或将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有利于汇率边际企稳。经济预期一旦扭转,将带动汇率快速回升。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汇率的核心在于基本面。若市场对经济的预期转暖,将带来直接投资账户和证券投资账户的修复。此外,如果随着美国经济逐步承压、美联储紧缩预期放缓,美元指数走弱,人民银行应对外汇大幅波动的政策工具储备丰富,人民币汇率有望逐步企稳甚至重回升值通道。
  展望下半年汇率走势,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认为,在多空因素交织背景下,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可能承压,四季度有望逐步企稳。
  “美联储仍有加息可能,或推高美元指数;中美货币政策分化或导致中美利差倒挂加剧,增加资本账户的资金流出压力。”连平说,下半年我国经济基本面趋稳是人民币汇率维持基本稳定的基础;国际收支整体将呈一定规模顺差,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有助于增加国际市场人民币需求。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认为,年底美元指数或开始下跌,中国宏观政策加码带动经济复苏预期向好,有望促使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
 
▲经济日报:人民币为阿根廷经济“雪中送炭”
 
  目前,人民币已成为阿根廷重要的计价、结算、交易和储备货币之一。阿根廷之所以会选择人民币,重要基础之一是中拉经贸合作的健康发展。总体来看,人民币在中阿合作中的广泛使用,将有利于减少汇兑成本、降低汇率风险,有助于扩大双边合作规模,也有利于推动中国扩大在阿投资,为阿根廷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激发经济动力。
  当前,阿根廷正面临着近2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困境,似乎又有重新陷入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货币危机、金融危机以及经济危机交织的局面。然而,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新机遇正在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自2009年以来,中国和阿根廷一直保持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在2023年6月续签的协议中,中阿两国本币互换规模达到了1300亿元人民币/4.5万亿比索,可自由使用额度提升至700亿元。此举能够为阿金融市场提供低成本融资,从而通过注入流动性切断金融风险外溢传导通道,降低债务风险与金融风险“爆雷”的可能性。
  同时,阿根廷也在不断尝试在更多领域中使用人民币。2022年11月,阿正式启动人民币清算行服务;2023年4月宣布将停止使用美元,转而使用人民币结算从中国进口的商品;2023年6月将人民币列入阿银行系统可存取币种,批准阿金融机构开设人民币账户、发行以人民币结算的证券产品。6月30日,阿根廷首次使用人民币偿还外债,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和人民币结算方式,向IMF偿还了当天到期的27亿美元外债,这也成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之一。
  阿根廷选择人民币,根本动因在于其宏观经济情况。阿根廷正处于严重滞胀和宏观经济政策失效的窘境中。拉美经委会的最新预测显示,2023年阿经济将降低2%,成为拉美地区GDP降速最大的国家。今年1月份至4月份阿累计通胀率已达到32%;过去12个月累计通胀率更是高达108.8%,居全球第三高,为近30年之最。为此,阿央行被迫将基准利率调升至创纪录的97%。
  尽管如此,滞胀仍引发了金融体系紊乱与货币信用恶化的情况,比索贬值是最直接的体现。截至5月底,相较上年同期,比索兑美元汇率已累计贬值98%,贬值幅度远超其他新兴经济体。与此同时,受极端天气影响,阿出现严重干旱,以小麦、大豆和玉米为主的农业经济对外贸易显著下降,导致其经常项目由顺差转为逆差,预计全年逆差将占GDP的3%。
  在干预贬值引发的外汇流出和逆差的共同作用下,阿近期的外汇储备已不足320亿美元,尤其是美元储备严重告急,而其外债规模在2022年底已达到2767亿美元,债务压力十分突出。在此背景下,阿根廷增加人民币的使用无疑是创新性地制造了新的流动性,有助于其短期内克服“美元荒”,缓解外汇储备持续降低压力,从而规避债务问题由流动性困难转为清偿力危机,避免经济进一步恶化。
  阿根廷之所以会选择人民币,重要基础之一是中拉经贸合作的健康发展。近年来,阿根廷对华贸易、投资、金融与经济合作规模均处于拉美相对领先地位。中国是阿根廷第二大贸易伙伴、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市场和主要的投资来源地之一。在贸易领域,2020年至2022年期间,中阿贸易额由138.95亿美元增长至213.7亿美元,年均增长18%左右。其中,阿超过80%的大豆销往中国,牛肉、海鲜和贝类、动物油脂、饮料、皮革等产品也成为出口中国的主力产品。在投资领域,截至2021年底,中国在阿投资存量达21.41亿美元,涉及农业、能源、制造业等多个部门。在金融合作领域,中方已为阿提供各类融资上百亿美元,有力支持了阿能源、交通、通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在经济合作领域,中企参与阿根廷多个基建和能源项目,在阿工程承包额超过100亿美元,超出在多数拉美国家的合作规模。
  总体来看,人民币在中阿合作中的广泛使用,将有利于减少汇兑成本、降低汇率风险,有助于扩大双边合作规模,也有利于推动中国扩大在阿投资,为阿根廷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激发经济动力。
  目前,人民币已成为阿根廷重要的计价、结算、交易和储备货币之一,切实助力解决阿经济困难,并提升了中阿合作的规模和层级。在人民币“朋友圈”日益扩大到拉美地区之际,中阿合作正在产生积极的区域示范效应。这不仅能够继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走出坚实步伐,更为拉美国家提供了新的货币选择,助益其实现金融多样化,提升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更好地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微软收购动视暴雪取得重大进展:美法官驳回FTC禁令
 
  近日,微软以690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的交易赢得了美国法院的批准,驳回了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提出的初步禁令动议。
  周二美股盘中,微软股价基本持平,动视暴雪则暴涨逾11%。
  在经过五天的激烈庭审后,美国加州法官杰奎琳・斯科特・科利驳回了FTC的禁令请求,允许微软完成这笔交易。
  法官科利在判决书中写道:“FTC没有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这笔交易会大大减少竞争,相反,记录证据表明有更多的消费者因此能够访问《使命召唤》和其他动视内容,因此拒绝了FTC的请求。”
  旧金山法官的裁决意味着,微软可以在7月18日的最后期限之前,在除英国以外的任何地方寻求完成收购动视暴雪。今年5月,英国否决了这宗交易。
  当然,微软收购动视暴雪并非就此畅通无阻。美国FTC可就法院的上述决定向美国联邦上诉法院提起上诉,而微软和动视暴雪还须找到解决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CMA)反对意见的方法。
  微软此前表示,它达成收购动视暴雪的协议是为了增加手机游戏业务——微软在这个领域几乎没有任何业务。
  而FTC认为,这笔交易会损害游戏市场的竞争,让微软独占某些游戏,削弱创新和消费者的选择,因此在3月向法院提出了初步禁令请求,试图阻止微软在7月18日的最后期限前完成交易。
  各方声明
  FTC发言人表示,我们对这个判决结果感到失望,因为这次合并对云游戏、订阅服务和游戏平台领域的开放竞争构成了明显的威胁。未来几天,我们将宣布下一步行动,继续为维护竞争和保护消费者而战。
  在做出判决后,微软董事会主席布拉德·史密斯表示,对美国法院做出的支持微软收购动视暴雪的裁决表示“感激”,希望其他国家也采取行动,解决微软在收购动视暴雪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史密斯指出,接下来重点转向了英国方面,虽然我们不认同CMA的担忧,但我们正在考虑如何修改该交易 ,以便以CMA可以接受的方式解决这些担忧。
  动视暴雪首席执行官博比·科蒂克也发布声明称:“我们乐观地认为,今天的裁决为全球其他地方的监管机构全面批准铺平了的道路,我们随时准备与英国监管机构合作,解决任何遗留的问题,以便我们的合并能够迅速完成。”科蒂克补充道,我们的合并将有利于消费者和工人,这将促进竞争,而不是让根深蒂固的市场领导者继续主导我们快速增长的行业。
  英国方面有所动摇
  与此同时,据一份电子邮件声明,CMA周二表示,它“随时准备”考虑微软提出的任何关于动视暴雪交易的提议,以解决监管机构的担忧。
  微软、动视暴雪和CMA联合向英国竞争上诉法庭提交了一份意见书,要求终止诉讼流程,以便他们制定新的提案。
  据悉,微软和CMA已经同意进行小规模的资产剥离,以解决监管机构的担忧,这意味着收购交易的主要障碍也出现了动摇。化将成为大连热电控股股东,大连热电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陈建华、范红卫夫妇。
 
  ▲央行出手“买买买”,爆买700亿“黄金”!全球央行也都在持续“淘金”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6月黄金储备为6795万盎司,5月末为6727万盎司,环比增加68万盎司。这已经是连续第八个月增长,累计增持规模达531万盎司,以国际黄金的最新价格(1925美元/盎司)计算,累计增持金额达102.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40亿元)。
  当前,多家外资巨头发表了2023年年中展望,其中,全球最大的资管机构贝莱德对中国股票市场持“超配”观点;景顺亚太区(日本除外)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也认为,中国股票的估值很有吸引力;瑞士宝盛对中国股市继续保持选择性策略,预计中国股指将出现正回报。
  另外,摩根士丹利将大中华区半导体股票评价上调为“具有吸引力”,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科技行业通缩、价格弹性、人工智能半导体需求,这三项因素将共同触发逻辑芯片的下一个上升周期,可能从2023年第四季度开始。
  央行大动作
  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6月外汇储备3.193万亿美元,5月末为3.1765万亿美元,环比上升0.52%。其中,黄金储备为6795万盎司,5月末为6727万盎司,环比增加68万盎司,已经第8个月上升。
国家外汇局称,2023年6月,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及预期、全球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互现。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明显,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继续保持基本稳定。
  自2022年11月以来,中国央行黄金储备已连续第八个月增长,累计增持规模达531万盎司,以国际黄金的最新价格(1925美元/盎司)计算,累计增持金额达102.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40亿元)。
  其实,不仅仅是中国央行,全球央行也都在持续“淘金”。
  据世界黄金协会(WGC)汇编的最新数据显示,除大规模抛售的土耳其外,5月其他国家地区的央行仍是黄金的净买家。5月有八家央行增加了黄金储备,合计净购买量达50吨。其中,土耳其5月再次抛售63吨黄金,使得全球央行当月的黄金持有量净减少27吨。
  今年3月以来,土耳其已经出售近160吨黄金。世界黄金协会认为,这是土耳其央行对当地市场动态的回应,不太可能反映该央行长期黄金战略的变化。
  此外,世界黄金协会认为,若美国经济温和收缩,2023年上半年表现强劲的黄金下半年将转为中性;若衰退风险增加,经济恶化,会产生新的黄金投资需求;若软着陆,投资者可能减少投资黄金。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最近发布的《2023年央行黄金储备调查》,24%的央行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增加黄金储备。71%的受访央行认为,未来12个月全球黄金储备的总体水平将会上升,这比去年增加了10个百分点。
  对于金价走势,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有望得到支撑,当前对黄金的战略配置仍十分重要。
  中国银河证券研报显示,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在即,黄金将迎来战略性的投资时机,有望启动新一轮黄金价格牛市。而黄金价格的上涨是黄金板块行情最为有力的催化剂,金价上涨将会给黄金板块带来明显的超额收益。
  “超配中国”
  近日,多家外资机构发表了2023年年中展望,从配置的角度来看,多家外资表态对中国股票市场的看好。
  在全球市场下半年战术配置报告上,全球最大的资管机构贝莱德(BlackRock)对中国股票市场持“超配”观点。
  贝莱德基金首席投资官陆文杰指出,一方面由于全球投资者目前对中国市场是明显低配的;另一方面,未来12个月中国的企业盈利增长还是两位数,这一水平在全球也是罕见的。此外,中国股票的平均市盈率只有10倍、11倍,是全世界最便宜的市场之一。
  展望下半年A股市场,陆文杰表示,希望看到经济的进一步恢复,这是股市比较好的表现的基础。目前市场没有太多增量资金,因此以把握结构性机会为主。
  景顺亚太区(日本除外)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也认为,中国股票的估值很有吸引力。当下正处于“有波折的着陆”和“平稳着陆”之间的临界点,这创造了一个不错的投资环境,投资者有机会重新思考如何进行配置投资。
  瑞士宝盛对中国股市继续保持选择性策略,预计中国股指将出现正回报,但市场可能期望看到更多基本面改善以及更加清晰的地缘政治前景。在此之前,市场可能将出现窄幅波动。
  “市场的悲观预期和复苏现实之间的差距,导致当前中国的股票估值处于相对低位,投资价值凸显。”富达指出,期待后续的积极政策,盈利趋势正在上升。
  瑞士宝盛认为,中国国有企业股票截至年底有估值上行的潜力。同时,该机构还看好人工智能、能源转型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的主题。
  “具有吸引力”
  日前,摩根士丹利将大中华区半导体股票评价上调为“具有吸引力”。
  当地时间7月6日,摩根士丹利分析师Charlie Chan发布的报告指出,科技行业通缩、价格弹性、人工智能半导体需求,这三项因素将共同触发逻辑芯片的下一个上升周期,可能从2023年第四季度开始。
  Charlie Chan进一步表示,当前半导体行业正处于“U型”周期复苏底部。从历史上看,半导体库存天数的逆转是行业股价上升的一个强信号。
  一方面,摩根士丹利表示,过去两周以来,人工智能半导体订单涌现,考虑到AI半导体的长期趋势,重申“高配”建议,上调包括台积电在内的头部AI半导体公司的盈利预期。
  另一方面,摩根士丹利建议投资者有选择地参与智能手机半导体周期的触底反弹,将韦尔股份评级上调至“高配”,将汇顶科技评级调整至“平配”,将日月光评级上调至“高配”,将长电科技评级上调至“平配”。
  当地时间7月6日,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SIA)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全球半导体芯片销售额为407亿美元,同比减少21.1%,连续第11个月下滑,但环比增长1.7%。
  野村认为,5月数据已显示出触底反弹的迹象。SIA总裁兼执行长John Neuffer表示,半导体市场相较2022年依旧低迷,但全球芯片销售额已连续3个月小幅环比上升,激起人们对市场在下半年反弹的乐观情绪。
 
经营管理
企业改革动态
 
▲整列高铁快运动车组列车试点开行,服务于时效性要求较高货物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获悉,随着DJ882次4时32分从昆明洛羊镇站、DJ881次4时40分从成都双流西站双向始发对开,标志着利用整列动车组开展高铁快运批量运输试点工作正式实施。此后,整列高铁快运动车组列车每日按2列对开安排。
  国铁集团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开行高铁快运动车组列车,是国铁企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高铁货运能力建设部署、适应运输市场需求的具体举措,对于丰富高铁快运产品、助力现代物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该负责人介绍,此次试点开行的高铁快运动车组列车由CRH2A型动车组改造而成,最高运行时速250公里,最大装载重量可达55吨以上。试点列车开行前,铁路部门对始发终到装卸车站进行了适应性改造,对列车运输组织、运行安全保障、货物装载方式、两端装卸作业等进行了充分研究论证,并开展了多次试验,相关准备工作能够满足开行高铁快运动车组列车需要。
  该负责人介绍,此次试点列车分别从昆明洛羊镇站、成都双流西站双向对开,经沪昆高铁、成贵高铁运行,全程1127公里,沿途站不进行货物装卸作业。DJ882次洛羊镇站4时32分始发,10时31分到达双流西站,全程运行时间5小时59分;DJ881次双流西站4时40分始发,10时31分到达洛羊镇站,全程运行时间5小时51分。
  试点列车由国铁集团所属的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面向市场开展经营,主要服务于生鲜食品、商务急件、生物医药、电子产品等时效性要求比较高的高附加值货物。
  该负责人强调,高铁快运动车组列车具有高时效、大运能、全天候、绿色环保等优势,试点开行后,铁路部门将及时总结经验,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不断优化组织,提升品质,为下一步高铁快运动车组列车扩大运营积累经验。
 
▲茅台集团与武汉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据贵州茅台消息,近日,茅台集团与武汉大学在茅台国际大酒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人才培养、高层次人才交流、共建自主创新平台等领域,积极探索合作模式,推动双方实现高质量发展,共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文化的传承发扬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雄军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资远,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卓玛才让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张平文表示,茅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是民族品牌的传奇,也是香飘世界的中国名片。一直以来,武汉大学与茅台集团在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保护、传统文化建设等方面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此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合作关系的全面升级,是双方合作交流的重要里程碑。今后,双方将以茅台“打造国际一流企业,塑造世界一流品牌”和武汉大学“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建立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沟通对接机制,不断深化合作关系、拓展合作范围,全面开创校企战略合作新局面。
丁雄军表示,武汉大学是我国著名的高等学府,有着百余年办学历史,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人文气息与茅台“五线”发展战略深度契合。与武汉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是茅台历史上一件重要的事情。双方将以此为契机,在现有合作项目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加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领域进一步延续、深化和拓展。要充分发挥茅台集团产业、市场优势和武汉大学综合性学科优势,细化机制,推动具体项目落实落地,助力双方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
武汉大学校长助理、党政办公室主任徐东兴,茅台酒股份公司党委副书记、监事会主席游亚林,茅台集团、武汉大学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
 
▲富士康退出“重创印度芯片雄心”
 
  “富士康退出与印度公司设立合资企业的计划,打击印度总理莫迪的芯片制造雄心”——路透社11日称。前一天,台湾科技企业富士康宣布退出与印度矿业集团韦丹塔(Vedanta)成立的价值195亿美元的半导体合资企业。按照原计划,这本应是印度第一家半导体代工厂。这一消息引发外界议论纷纷,印度政府高官紧急发声安抚,称这“完全不影响印度政府的半导体目标”。但英国广播公司(BBC)11日引述全球咨询公司奥尔布赖特石桥集团专家特里奥洛的话称:“富士康的意外退出对印度的半导体雄心是一个相当大的打击。”而在此之前,路透社近期曾发文称,印度的半导体梦想正面临严酷的现实,并建议“印度的芯片梦想可以放低目标”。
“令人惊讶的是,它存活了超过15个月”
  路透社称,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10日发表声明称,为了探索“更多元化的发展机会”,根据双方协议,富士康决定不再推进与韦丹塔的合资项目,该合资公司现在由印方企业完全所有。韦丹塔集团同日表示,该公司完全致力于其半导体项目,将与其他合作伙伴合作建立印度第一家代工厂。
  “该合资企业的失败并不令人意外,令人惊讶的是,它存活了超过15个月时间。”香港《南华早报》11日引述半导体分析师曼帕齐的话称。据报道,这两家企业去年2月宣布达成合作,计划在印度总理莫迪的家乡古吉拉特邦建一座半导体制造工厂。富士康当时称,该公司将投资1.187亿美元,持有合资公司40%的股份。这也使富士康成为响应印度政府“芯片制造本土化”战略的主要外国科技制造商。印度政府在2021年底批准设立一项总额100亿美元的激励计划,以吸引全球半导体和显示器制造商来印度建厂。
  两家公司都没有详细说明终止合作的原因。鸿海集团11日发表后续声明,否认“对印度的半导体野心失去信心”,称富士康退出合资项目是因为“双方都认识到该项目进展不够快,存在我们无法克服的挑战性差距以及与该项目无关的外部问题”。
  路透社11日引述知情人士的话称,富士康决定退出该合资企业是因为对印度政府延迟批准激励措施的担忧,及印方企业的英国母公司存在债务问题。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副总裁尼尔·沙阿表示,“这笔交易的失败无疑是推动‘印度制造’进程的一个挫折”。
  美国科技网站The Verge称,富士康与韦丹塔的交易只是其最新的失败案例。“美国威斯康星州经历了惨痛的教训,向富士康提供40 亿美元的激励措施,但并不足以让该公司建造工厂。”2018年6月,富士康威斯康星州工厂举行奠基典礼,时任美总统特朗普参加,但这一被美国政府当作“复苏美国制造”的“伟大成就”很快就陷入了危机。
  印度官员:和印度对赌是一个坏主意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1日称,富士康项目被誉为印度吸引更多制造业投资的里程碑。最新的消息被视为对印度政府科技制造强国计划的打击,尽管官员们一直试图反驳这一点。
  《华尔街日报》11日称,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副部长钱德拉塞卡是印度进军芯片领域的主要支持者,他10日在推特上发表八点声明称,该合资公司的解散“完全不会影响印度的半导体制造目标”,“众所周知,这两家公司都没有半导体领域经验,需要从合作伙伴那里采购技术”。该官员称,“政府无权探究两家私营公司为何或如何选择合作或不合作,但简单来说,这意味着这两家公司现在可以、并且将独立在印度推行其战略,并与半导体领域的技术伙伴合作”。他还对那些称富士康退出“打击印度半导体野心”的评论发出警告称:“和莫迪总理领导的印度对赌是个坏主意,”“印度才刚刚起步……”
  国大党借此批评莫迪政府。印度前环境部长、国大党议员拉梅什10日在推特发文称,富士康项目的命运“就是年复一年在‘活力古吉拉特邦峰会’上签署的许多谅解备忘录的命运,也将是印度其他类似峰会的命运”。钱德拉塞卡对此展开反击,还扯上中国,称“中国在过去30年里不断发展,国大党那些人却没有在半导体领域采取任何行动”。
  路透社称,目前,全球大部分尖端半导体产品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生产,印度在芯片制造方面没有经验。富士康合资项目从一开始就面临的主要障碍是,这两家公司都是半导体领域的新手。报道称,欧洲芯片制造商意法半导体公司曾被邀请作为合资企业的技术合作伙伴,但谈判陷入僵局。印度政府希望这家欧洲公司“有更多的参与”,例如在合资公司持有股份,不过意法半导体对此并不热衷。
  英媒建议印度“放低目标”
  “印度的芯片梦想可以放低目标”,路透社7月5日以此为题报道称,在没能吸引台积电等尖端芯片制造商在该国开设业务后,印度政府现在不得不满足于生产不太先进的芯片。莫迪希望通过将印度打造成芯片制造强国来“开创电子制造的新时代”。到目前为止,政府承诺提供100亿美元的补贴,但收效甚微。在该补贴机制下,印度去年收到了3份设立工厂的申请,但都陷入停顿。
  南亚问题专家、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龙兴春11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印度发展半导体的客观条件并不成熟,包括缺乏稳定的电力、熟练的技工以及配套。不过,鸿海在印度还有其他众多投资,富士康的做法不排除是在跟印度讨价还价,以在其他项目上对印度政府施压。对印度政府来说,鸿海突然撤出合资企业会起到不好的示范效应。其他企业在印度投资时,肯定要参考鸿海的案例,有可能会望而却步,使得对印度的投资会非常谨慎。
 
  ▲跨国药企“断腕”成趋势,精简管线背后逻辑何在?
 
  近年,出于战略和商业潜力等原因,多家跨国药企通过剥离“非核心业务”、调整人才架构来压缩成本,应对市场变化,寻求新的增长点。
  Fierce Biotech数据统计,2022年全球有124家药企宣布减员,其中不乏诺华、渤健、吉利德、卫材等大型药企,以及市值曾超百亿美元的明星Biotech公司Biosplice、Clovis Oncology等。与此同时,“壮士断腕”精简管线也似乎成为大型跨国药企战略布局的一大方向,据不完全统计, 2022年制药业务收入全球排名前10的大药企砍掉的管线超过50项。
  例如,百时美施贵宝(BMS)2022年财报显示,将削减至少9项资产,包括一项正在研究各种实体瘤的Ⅱ期药物;赛诺菲宣布暂停BTK抑制剂托莱布替尼治疗多发性硬化症和重症肌无力的三期临床;安进在2022年也宣布放弃了BCMA药物AMG701的开发;辉瑞则披露剔除8个研发项目并缩小对罕见疾病和癌症的关注……
  2023年,这一节奏仍在继续。据2023年Q1各家跨国药企发布的财报数据显示,多家药企接连终止在研管线,例如,GSK结束对细胞基因疗法领域的投入,全力投入在GSK整个产品组合中约70%具有强大的人类遗传学;武田决定终止AAV基因疗法和罕见血液学发现和临床前工作,以集中资源在核心治疗领域以及后期临床项目上;诺华决定“去伪存真”,终止继续开发管线中10%的非核心项目,以增强对心血管、血液病、实体瘤、免疫和神经科学这五个核心治疗领域的聚焦。
  对于管线调整的考量,诺华全球药品开发总裁兼首席医学官Shreeram Aradhye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诺华在全球包括中国聚焦五大核心治疗领域,分别是心血管、免疫、神经科学、实体瘤以及血液病,每个治疗领域都有在推进中的项目。
  “在我们决定要缩减管线时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量,一方面,确定了我们核心治疗领域;另一方面,有所取舍下,能够把资源和人力最大程度地聚焦在最关注的治疗领域上。”Shreeram Aradhye说,之所以这么做是希望能够聚焦诺华最擅长研发的能力以及商业运营的能力最强的治疗领域,进一步加强研发成功率。
  当各方更专注于各自的专业领域,未来全球制药行业中的竞逐者侧重点有望更为聚焦。
  跨国巨头寻求市场新增长点
  从大环境来看,在近年新冠疫情影响下,全球制药企业的研发管线在挑战中寻求整合,各家都在推动变革,以期实现医药研发生产力的持续提升。
  根据IQVIA数据,全球生物医药投资在经历了疫情期间两年的高涨水平后,于2022年开始放慢脚步。尽管投资组合类型已经发生变化,并且IPO活动明显减少,全球生物医药投资仍然超过了2019年的水平。聚焦COVID-19的初创医药企业在2020-2021年期间得到更多的投资,但有所收缩。相较美国公司,总部设在中国和欧洲的公司的交易速度大幅放缓。
  另据CB Insights的数据,2022年全球共发生3200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量为529.4亿美元,相比2021年,在融资数量和融资规模上分别同比下降了16.3%和36.6%。全球医药投资大幅缩减、药品行业竞争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对新药研发的投入和关注。
  针对当前国内创新药企的投融资环境,有券商分析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短期来看,受到疫情和宏观环境影响,机构近期的投资比较谨慎,对高潜力的标的筛选标准和风险考量更为严格,这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医药投资更加趋于理性和注重真正的临床价值的挖掘。但从长期来看,创新药市场需求巨大,各国政策也积极支持。
  这也意味着,未来五年,尽管新冠病毒“大流行”已结束,但疫情仍影响着全球医药市场,全球医药市场也将继续面临挑战。特别是众所周知的创新药物研发成本高、风险大、周期长,缩减研发管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在精简产品管线的同时,企业也需要从市场挑战中不断总结经验,挖掘新的市场增长点。
  诺华选择押宝肾病领域。日前,诺华宣布将以最高35亿美元收购生物制药公司Chinook Therapeutics。而该项交易最重要就是Chinook旗下的两款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的治疗罕见严重慢性IgA肾病的药物,此举带动了资本对IgA肾病市场的关注。
  在谈及诺华收购Chinook的原因时,Shreeram表示,Chinook的收购还在推进中,Chinook旗下有两款创新药物,一款是在III期临床阶段,一款尚在II期临床阶段。与此同时,诺华也有自主研发的肾病药物Iptacopan,他认为通过这次收购可以在肾病领域进一步深耕。
  “Chinook两款创新药的作用机制和诺华的Iptacopan有所不同,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有了更多的药物选择,可以帮助到在疾病发展不同阶段的患者,防止他们的疾病进展到一个更严重的阶段。”Shreeram说,除了自身的创新,诺华也一直在积极探索外部的合作机会,包括在看整个医疗生态系统中有哪些好的创新产品和治疗方法在涌现,尤其是聚焦在诺华最关注的五大核心治疗领域。
  “我们也发现,中国市场有非常多高质量创新项目在涌现出来,对于中国市场的机遇我们也同样关注。”Shreeram说。
  构建明确的管线评估标准
  目前,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跨国药企在华布局似乎陷入了瓶颈期,而在社会环境、政策及资本不断助力的情况下,要想实现企业长足的发现,也需要加强中外合作。
  特别是在实施两年一度的降价政策后,全球第三大医药市场日本的药品支出将持平或下降,但受专利保护的原研品牌药支出不断增加,与一系列仿制药促进政策相一致。中国也将是新兴医药市场增长的主要贡献者,预计中国将有更多创新药陆续上市和使用,从而推动市场增长。
  IQVIA数据也预计,到2025年,全球两个主要治疗领域肿瘤和免疫,由于新疗法和药品的不断涌现,预计将以9%-12%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肿瘤领域预计将在五年内增加100多种新疗法,到2025年,药品支出增加超过1000亿美元,达到2600亿美元以上。其他疾病领域预计也会出现许多新疗法,包括新颖的偏头痛疗法、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以及阿尔茨海默症或帕金森综合征的潜在治疗方法。
  如此,紧抓创新及合作机会将成为跨国药企在华布局的主旋律,但如何选择合作伙伴避免“分手”也成为需要考虑的话题。
  跨国药企在寻求最佳合作伙伴上有一套自己的标准。Shreeram指出,最重要的一个原则,是在挑选合作伙伴时注重它们创新的质量以及获得的临床证据质量,毕竟在早期阶段的创新项目,风险是非常大的,成功率很难以判断,充满诸多未知。
  “大家也非常清楚地看到中国生物科技行业这几年的创新质量、创新项目进展非常快,有很多优秀的生物制剂和亮眼的技术平台涌现,我们也一直在密切关注中,而且诺华一直在中国开展业务,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市场,并且更好地选择合作伙伴。”Shreeram说,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规模大、程度深、速度快,市场机遇也不容忽视。目前,诺华在中国的药品开发团队已成为全球药品开发团队的一部分,正在积极推进中国和全球的同步开发。而自2022年以来,诺华中国已实现自研新药及新适应症开发100%与全球同步。
  “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突破,相比于其他的公司,诺华可以说是非常敏捷,并且已经实现了高效的同步,最大化地缩小了中国市场和全球市场新药上市的时间差。”Shreeram强调。
  在诸多场合,跨国药企布局者经常强调,如果企业能够提供非常好的治疗解决方案,给患者带来很好的支持和服务,不断改进、提升中国的治疗方案,用最先进的、最好的治疗药物去帮助中国的这些患者,也就能够成为公司提供中国市场增长的驱动力。但如何构建筛选市场切实需要的管线也成为各家思考的关键性问题。
  对此,Shreeram认为,这一套评估标准需要涉及到五大要素:一是,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二是,做出的假说是否有足够扎实的科学基础,例如,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疾病,药物靶点的科学基础是否充分;三是,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和资金来投资相应的项目上,确保能够一直走到临床III期以及上市;四是,项目的可行性;五是,符合监管相关的政策与要求。
  “最核心的问题是,需要考虑现在研究的这个项目是不是在我们最聚焦的治疗领域和最关注的一个疾病领域。”Shreeram强调,中国这个市场具备很大的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深耕。
 
管理视点
 
理解我国对外经济部门的四条线索
 
[ 汇率浮动是吸收内外部冲击的“减震器”,有助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和宏观经济稳定。同时,也表明汇率波动是“双刃剑”,其影响好坏取决于从什么角度看问题。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今年一季度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投资头寸表正式数据,我们据此撰写了《一季度对外经济部门体检报告》。但是,报告内容比较庞杂,图表数字很多,专业性较强。为此,本文提炼了四条重要线索,以帮助大家更好理解和把握当前我国对外经济部门运行状况。
  短期资本外流改善助推年初人民币反弹
  随着防疫措施优化、监管政策调整,去年底今年初人民币汇率快速反弹。从去年11月初的7.30到今年1、2月份升至6.70比1附近,境内人民币汇率最多反弹了8%~9%,较2020年下半年的人民币强势不遑多让。今年一季度,季均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和收盘价环比上涨了3%以上。
  国际收支数据显示,一季度,经常项目与直接投资合计的基础国际收支顺差522亿美元,环比减少345亿美元;短期资本净流出(包括证券投资、金融衍生品交易和其他投资差额,以及净误差与遗漏额)267亿美元,减少177亿美元;国际储备资产增加255亿美元,减少168亿美元,其中,外汇储备资产增加206亿美元,环比减少166亿美元,黄金储备连续两个季度增加35亿美元。在基础国际收支顺差下降的情况下,年初“强预期、弱现实”驱动的人民币反弹,与短期资本流出冲击缓解有关,反映了汇率作为资产价格的多重均衡特征。
  从交易项目看,一季度短期资本净流出下降主要是因为其他投资净流入增加和净误差与遗漏负值减少。其中,其他投资由上季净流出转为净流入,环比增加430亿美元,贡献了243.5%;净误差与遗漏负值减少137亿美元,贡献了77.5%;金融衍生品交易净流入减少20亿美元,为负贡献11.2%;证券投资净流出增加371亿美元,为负贡献209.8%。
  不含净误差与遗漏的线上资本项目包括内资外流(资产方或对外投资)和外资内流(负债方或利用外资)两个方向或两类主体。一季度,线上短期资本净流出215亿美元,环比下降40亿美元,主要是因为外资回流。其中,内资由净流入转为净流出,环比扩大300亿美元,为负贡献753.9%;外资由净流出恢复净流入,环比增加339亿美元,为正贡献853.9%。当季,尽管离岸相对在岸人民币汇率依然在偏贬值方向,但日均差价为+70个基点,环比进一步回落9个基点,也反映境外做空人民币的压力得到缓解。
  进一步分析的结果显示,外资内流改善主要是由于其他投资项下货币和存款净流入与证券投资项下股票投资增加。其中,外来货币和存款由净流出转为净流入415亿美元,增加804亿美元,对应着境内银行新增境外人民币存款770亿元,环比多增1538亿元,新增境外外币存款332亿美元,多增649亿美元;外来股票投资净流入254亿美元,环比增加56亿美元,主要是因为陆股通项下创纪录地季度累计净买入1860亿元,环比增加1482亿元。可见,仅仅关注高频的陆股通数据,不足以研判短期外资回流我国的情况。
  此外,虽然内资外流总体是增加的,但对外其他投资项下货币和存款及贸易信贷净流入增加,进一步对冲了短期资本流动冲击。其中,对外货币和存款由净流出转为净流入,环比增加395亿美元,表明不仅未出现市场担心的境内机构资金大量存放境外,反而是大量回流;贸易信贷资产方净流入增加272亿美元,也反映了前期出口少收汇的回流。外界评论将境内机构存放境外的资金及出口少收汇,均纳入对中国稳汇率的综合实力不无道理。
  从跨境直接投资看产业转移情况
  一季度,我国基础国际收支顺差环比下降。其中,经常项目顺差减少216亿美元,贡献了总降幅的62.6%,主要是因为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减少314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增加166亿美元,分别贡献了经常项目顺差降幅的145.5%和76.9%;直接投资净流出294亿美元,增加129亿美元,贡献了总降幅的37.4%,主要是因为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增加57亿美元,外来直接投资净流入减少72亿美元,分别贡献了直接投资净流入降幅的44.0%和56.0%。
  今年一季度是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直接投资第二次连续三个季度净流出,上次为2016年前三个季度。不过,这次季均净流出241亿美元,略低于上次季均净流出251亿美元的规模。
  一季度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环比增加,主要是因为对外股权投资净流出增加74亿美元,贡献了130.5%;对外债权投资(即关联企业债务)净流出减少17亿美元,为负贡献30.5%。不过,当季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499亿美元,较2020~2022年季均水平多出97亿美元。其中,对外股权投资净流出仅高出2亿美元,对外债权投资净流出高出95亿美元。可见,当前内资外迁现象并不像市场渲染的那么厉害。
  一季度外来直接投资净流入环比减少,主要是因为外来债权投资由净流入转为净流出,环比增加90亿美元,贡献了124.7%;外来股权投资净流入增加18亿美元,为负贡献24.7%。不过,当季外来直接投资净流入205亿美元,较2020至2022年季均水平少了443亿美元。其中,外来股权投资净流入低了282亿美元,外来债权投资净流入低了161亿美元。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对我国的影响值得密切关注。
  需要指出的是,一季度,外来直接投资项下的股权投资净流入286亿美元,同比下降65.9%,这不等于外资“跑路”。因为同期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29.5%,降幅同比扩大了21.3个百分点,对应着当季投资收益借方净流出609亿美元,同比下降26.3%。这意味着外来股权投资中,来自于外商投资企业利润再投资的计提减少,而非外资撤资增加。此外,去年同期外来股权投资净流入838亿美元,位列季度第三大净流入规模,高基数效应也导致今年一季度同比回落。
  从外来债券投资看人民币国际化
  今年一季度,我国外来股票投资净流入环比增加,但外来债券投资延续净流出,规模达436亿美元,环比增加258亿美元。同期,据人民银行统计,境外持有境内人民币债券余额减少1865亿元(约合272亿美元),环比多减1677亿元,是外来证券投资净流出的重要来源。其中,据中债登统计,当季外资累计减持境内人民币国债1597亿元(约合233亿美元),环比多减了1630亿元。
  外资减持境内人民币债券影响了全球人民币储备持有。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球持有人民币储备2881亿美元,环比增加3.8亿美元;全球人民币储备份额为2.58%,环比回落0.02个百分点,为“四连降”。
  一季度,人民币储备余额增加主要反映了人民币升值的正估值效应,约合39亿美元。假定人民币储备全部配置的是人民币国债,由于中债收益率下行、中债价格上涨,人民币储备按资产价格重估也录得正估值效应,约合21亿美元。由此可得,当季交易引起的人民币储备减少了56亿美元,约相当于同期外资减持境内人民币国债的24.0%。
  外资减持人民币债券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引发了市场热议。其实,个中道理并不复杂。外资持有人民币债券于境内债券发行人来讲是对外人民币负债,没有货币错配,但于境外投资者来说仍有汇率敞口。外资人民币债券的持仓变化,仍会影响在岸或离岸人民币汇率。同时,跨境证券投资是典型的短期资本流动,外资减持人民币债券助推了今年一季度我国中长期外债下降,推高了短债占比。
  一季度,全球持有美元储备余额新增1137亿美元。这既有市场抢跑美联储政策转向,美国“股债双升”导致的正估值效应,也有外资官方重新增持美元资产的影响。据美国财政部统计,今年一季度,外国官方投资者净买入美国证券资产1306亿美元,同比增加4.74倍,其中净增持美债412亿美元,去年同期为净减持211亿美元。
  美元和非传统储备货币合计是今年一季度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的大赢家。截至一季度末,美元储备份额为59.02%,环比上升0.43个百分点。同期,日元、欧元、英镑储备份额分别回落0.04、0.05和0.60个百分点,瑞郎、加元、澳元储备份额分别上升0.02、0.05和0.02个百分点,其他币种储备份额合计上升0.19个百分点。
  人民币在国际支付领域的追赶也备受市场关注。今年3~5月,人民币在外汇局统计的银行代客涉外收付中占比连续超过美元,但前5个月人民币累计占比(46.7%)仍低于美元(48.0%),继续屈居次席。根据环球银行同业电信金融协会(SWIFT)的统计,5月份,人民币份额为2.54%,稳居第五大国际支付货币,占比较2月份上升0.35个百分点,同期美元份额上升1.50个百分点;前5个月,人民币份额平均为2.24%,同比回落0.15个百分点,美元份额却上升了1.10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人民币在代客涉外收付和国际支付份额的变化并未撼动美元地位。这主要反映美元作为全球性国际化货币,具有较强的网络效应,大量在第三方交易中持有、使用和交易,而人民币作为区域性国际化货币,主要用于中国与境外的双边经贸往来。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任重道远,要低调务实、少说多做。
  人民币升值推高民间对外净负债
  截至一季度末,我国民间部门对外净负债(剔除储备资产)8137亿美元,占年化名义GDP比重为4.6%,分别较上年末增加385亿美元、微升0.1个百分点,较“8·11”汇改前夕的2015年二季度末下降15595亿美元、回落17.2个百分点。民间货币错配改善、对外金融韧性增强,是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宽幅震荡、境内外汇市场保持平稳运行的重要微观基础。同时,这也充分印证了,只有经济金融体系健康才能充分享受汇率浮动带来的好处。
  一季度,我国新增民间对外净负债中,交易因素引起的减少额为508亿美元(对应国际收支平衡表中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差额),为负贡献131.9%;汇率与资产价格重估及统计调整等非交易因素引起的增加额为893亿美元,贡献了231.9%,其中,非交易因素引起的民间对外金融资产增加409亿美元,对外金融负债增加1302亿美元。
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升值1.35%,导致境外持有的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包括外商股权投资、境外持有的人民币股票和人民币外债)产生净汇兑收益647亿美元,增厚了我国对外金融负债。2022年二、三季度,人民币连续贬值,却分别为负估值效应2706亿和2600亿美元,起到了减记对外金融负债的效果。这反映了汇率浮动是吸收内外部冲击的“减震器”,有助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和宏观经济稳定。同时,也表明汇率波动是“双刃剑”,其影响好坏取决于从什么角度看问题。
 
把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中国经济是逐步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而且与全球经济发展互相促进,任何力量都很难将中国同全球经济脱钩。现主要结合财政政策,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谈几方面看法。
  改革开放开启了经济高速发展阶段
  1992年,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994年,通过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配套改革,包括税制、分税制、市场准入、金融改革、人民币经常项下可兑换,并解除了价格行政管制,市场对资源配置开始发挥基础性作用。改革开放不断推进。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家。可以说,改革开放是我国高速度、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支持中国高速度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人口红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大量人口到80年代进入就业期,这时抚养比低,劳动力充裕。在生产函数中表现为劳动力要素收益低、资本要素收益高,延缓了资本报酬递减效应,提高了投资占GDP的比重,推进了经济增长。同时,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有巨大的竞争优势,也带动了经济增长。
  还有一个特殊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各地相互竞争保持高增长的格局。这有利有弊,一段时期内确实促进了经济高速增长,但也出现了部分地方超出财力可能,违规举债大搞基本建设的现象。
  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我国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是提高财政赤字,集中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当时,基础设施处于十分薄弱的状况,扩张性财政政策给一些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更为重要的是,基础设施有效改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支持了经济增长。
  进入新时代逐步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之前出现的过多关注增长速度、而不关注增长质量的负面效应开始显现。钢铁、水泥、化工等与大规模基建投资相关的产品出现产能过剩。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有些地方又开始大规模举债搞基建,地方政府债务快速攀升,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大量金融资产进入地方隐性债务和房地产领域,金融脱实向虚并蕴含着系统性风险。生态环境恶化,水污染和空气污染严重,2013年北京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只有176天。人口老龄化趋势显现,劳动年龄人口出现下降,劳动成本快速提高。与此同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2013年7月,党中央提出我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时期,即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接下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举措,经济开始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在全国范围内治理空气污染。通过改变取暖方式,关停高污染企业,加强水污染处理等措施,生态环境逐步向好。2013年至2022年,重污染天数下降了92%,其中,2022年北京市空气优良天数提升到286天,重污染天数从58天降到3天。
  打赢脱贫攻坚战。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加大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发达地区对口帮扶等措施,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个方面重点工作。党中央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等针对性要求,引导经济持续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几个着力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重大判断也是对前一阶段转型的规律性认识。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彻底改变过去主要靠要素投入、规模扩张、忽视质量效益的粗放式增长,以及由此产生的产能过剩、库存积压、杠杆增加、风险加大、效益低下、环境污染、公共服务不足等问题。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采取适宜的政策,更需要体制机制性改革。
  第一,保持适宜的增长速度。经济增长速度以往在9%左右,逐步转为6%至7%,今后5年潜在经济增长率应该在5%至6%。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再过5年可能会降到4%至5%。短期看,宏观调控政策十分重要,在不产生通货膨胀的前提下,应尽量将经济增长维持在潜在增长率水平。
  如果不出现特殊情况,今年经济增长速度会超过5%,考虑到去年的低基数,仍低于潜在增长率,不利于保持充分就业。叠加外部不利因素,总体评判有必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扩张的力度。可适度降低利率,更重要的是及时调整预算,增加财政赤字,主要是增加中央赤字,大部分用于对中小微企业房租、水电、利息等阶段性补贴,根据企业经营状况,财政补贴可以直接到账;小部分可以转移给地方,缓解地方财政困难,同时要坚决惩处乱收费、乱罚款,营造良好营商环境。适当增加地方财政赤字,主要不是用于新增建设项目,而是弥补现存项目的欠资。
  按照国际通行流量计算方法,可以比较准确评判财政政策扩张或紧缩的力度。应进行科学分析,及时调整预算。疫情产生的疤痕效应是比较严重的,企业、居民和地方政府都在修复资产负债表,信心恢复也需要一个过程。只有资产负债表趋于正常,信心恢复,企业才敢投资。只有就业情况改善,对未来收入有信心,居民才敢消费。相应的,财政收入也会增加。
  第二,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为主。相当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增长靠政府投资撬动民间投资。在资本积累到一定阶段之后,效果会逐步减弱。目前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约为54%,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今后这一比重应当在60%以上。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也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大贸易伙伴,对全球投资有持续吸引力,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消费市场还有广阔的上升空间。目前大部分农民工在城镇打工,暂住于城镇。让2.9亿左右的农民工真正在城镇落户,会大幅提高消费,也会产生新的就业机会,还有助于提高收入分配公平性。
  第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高质量发展要求是全方位的,更多地集中于供给侧。要不断提高劳动效率、资本效率、土地效率、资源效率、环境效率,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通过结构性改革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目前影响配置效率最大的是城乡二元结构,劳动力和土地作为最基础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不能顺畅流通。只有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村产业才会有竞争力,也会产生足够的市场需求,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应当是进一步改革的重点方面。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因此,必须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真正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同时,改革会涉及重大法律修改和相关利益调整,需要逐步探索。这些年来,确实进行了大量的改革探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提出,要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促进发展要素、各类服务更多下乡,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第四,解决影响财政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首先要区分财政政策短期和长期效应。如果经过科学分析认为短期财政政策需要扩张,就要及时增加财政赤字,使经济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这种做法代价是最小的,不会影响财政的可持续性。如果认为某些政策有制度性缺陷,就要通过结构性改革弥补缺陷,以免对财政造成长期的压力,损害财政可持续性。
  比如说我们的社会保险体系的制度设计不够完善,影响到社会保险基金运营的平衡性。北欧国家在本世纪初曾出现过社会养老体系不可持续的问题,后及时修订制度,每年做出国家精算,向社会公布结果,争取全社会的共识,在此基础上对退休年龄、缴费标准、给付替代率进行调整,这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其中就包括保持财政的长期可持续性,这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信息化建设
 
数字经济规模超50万亿元 如何维护数据安全
 
  随着数字经济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不断壮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优势进一步夯实。
  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近日在北京举行。本届大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共同主办,以“数据驱动发展、智能引领未来”为主题,旨在激发数字技术创新活力,打造数字经济国际交流合作重要平台。
  发改委副主任丛亮在大会上表示,中国政府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互联网+、大数据等战略,数字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提质增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测算,中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已达50.2万亿元,全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连续9年居世界首位,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达10.8万亿元。
  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表示, 下一步,将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垂直行业融合应用,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数字经济做强、做优、做大,培育经济新引擎。
  数字经济产业不断壮大
  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重要战略选择。
  上述大会上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显示,目前主要国家的数字经济发展均在持续提速。2022年,美国、中国、德国、日本、韩国等5个世界主要国家的数字经济总量为31万亿美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为58%,较2016年提升约11个百分点,数字经济规模同比增长7.6%,高于GDP增速5.4个百分点。
  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截至今年5月底,累计建成5G基站达284.4万个,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超20.5亿户,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物”连接数超过“人”连接数,算力基础设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优势进一步夯实。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王江平介绍,今年前5个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超过4.3万亿元,同比增长13.3%,信息技术服务共收入2.84万亿元,其中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共实现收入4366亿元,为技术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生机活力。
  本次大会上,北京市邀请来自阿联酋阿布扎比、韩国釜山、斯里兰卡科伦坡、丹麦哥本哈根、阿联酋迪拜等18个伙伴城市代表共同发布了《全球数字经济伙伴城市合作倡议》,旨在推动全球城市交流合作、共享开放互利市场环境、共建数字科技创新生态、加快城市数字转型进程。
  在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金融论坛上,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表示,北京是国家金融管理中心,正在全力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经济、金融、数字经济三方面叠加优势。未来,北京将打造与首都的四个中心功能定位相适应的现代化数字金融体系,加强数字金融技术创新,推进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激发金融机构数字化经营活力,培育数字金融产业主体,推进金融科技监管沙箱先行先试、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
  数字金融赋能实体经济,也为中小企业发展带来机遇。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表示,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只能靠数字经济。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金融会取得巨大的成果,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黄奇帆认为,数字技术赋能下的产业数字金融创新,将产业链各企业主体经营情况全数字化、透明化,让产业链上各类企业获得平等的金融服务基础,让金融机构能够在技术赋能的帮助下深入过去无法服务的民营中小微企业,提供直接的金融服务。
  亚洲数据集团总裁朱东方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步伐加快,重点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取得重大进展。在金融领域,数字技术对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服务质量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下一步,要更加注重智能化应用、个性化服务和全球化连接。
  重视数据安全
  数字经济赋能千行百业,随之而来的安全威胁和风险也日益突出。
  在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安全高峰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一级巡视员周少清表示,当前,数字经济浪潮正引领全球经济发展新方向,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网络安全是护航数字经济发展引擎的关键,是数字时代构筑新优势、领先新赛道的前提。
  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副局长郭涛表示,我国已建立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的三层责任:一是运营者全面落实安全保护的主体责任,二是保护工作部门要落实好监督管理责任,三是国家网信部门、国家有关职能部门的协调、监督、指导以及安全保卫责任。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认为,解决数据安全的关注点要发生变化,从关注IT向关注业务转变,从关注设备向关注人转变以及从关注建设向关注运营转变,进而实现内生安全螺旋式上升,数字安全得以保障。做好安全合规,不能从简单的产品堆砌入手,要配合安全体系,从“管理、技术、运营”三方面开展数据安全的治理与防护工作。建立起“人+数据+智能”的运营体系并与流程充分结合,让安全能力真正“活”起来。
  当下,用户隐私泄露的情况频发,日前中国人民大学某毕业生盗取学生数据信息的事件引发了高度关注。齐向东表示,隐私问题是有解的。当前,在数据安全的新场景下,社会投资太少,网络安全研究太少,创新也太少。网络安全行业从业者要有使命感,结合新变化,面对新困难,提出新的解决办法。
 
AI将引发劳动力市场剧变!经合组织警告发达经济体要提前做准备
 
  经合组织(OECD)表示,在工作场所大规模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I),将引发大规模失业潮和道德问题,并警告全球最富有的经济体要为劳动力市场剧变做好准备。
  总部位于巴黎的经合组织周二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够以越来越低的成本完成复杂的书面工作)的快速发展,加上采用这些新技术易于采用,“表明经合组织经济体可能正处于人工智能革命的关键时刻,这场革命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职场”。
  目前,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够起草电子邮件、演示文稿,生成图像、视频、产品设计初稿,还能进行数据分析和其他更复杂的工作。
  今年5月的一份报告称,美国已有近4000名科技行业员工因人工智能被解雇,与此同时,一些公司的CEO正在改变未来的招聘计划。
  经合组织是最新一个对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破坏性影响发出警告的经济机构。该组织在其就业报告中表示,必须权衡潜在的好处,如更高的工作满意度和生产率的提高,但同时也要考虑到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传统的高技术职业。
  经合组织就业、劳工和社会事务主任Stefano Scarpetta表示,尽管到目前为止,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相对有限,但很明显,替代的潜力非常大,这引发了人们对工资下降和失业的担忧。
  风险最高的职业是高技术的白领工作,诸如金融、医药和法律等职位,这些就业岗位占经合组织成员国就业人数的27%左右。在意大利、德国和法国等成员国,这一比例甚至更高,在英国和美国则相对较低。
  但也有一些经济学家指出,这项技术可能会刺激经济增长。高盛在今年早些时候表示,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带来生产率的提升,可能在未来10年将全球经济产出提高7%。然而,这家投行也警告称,该技术可能会减少3亿个工作岗位。
  经合组织的最新报告强调,人工智能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并提高工资,许多工人表示,这些技术将危险或繁琐的任务自动化,提高了他们的工作乐趣。
  然而,Scarpetta也警告说,人工智能的使用在数据保护和隐私、透明度和可解释性、偏见和歧视、自动决策和问责制等方面带来了严重的道德挑战。
  现实世界中,许多人工智能招聘工具融入了人类对女性、残疾人、少数民族或种族的偏见。因为持续和普遍的监控和数据驱动的绩效评估,算法管理也会持续增加工作强度和压力。
经合组织表示,“迫切需要采取行动”,以确保人工智能的好处不会超过风险,并敦促成员国协调他们的应对措施,以避免“恶性竞争”。
 
三大电信运营商“SIM卡硬钱包”上线 数字人民币普及度有望提升
 
三大电信运营商研发的“SIM卡硬钱包”上线!7月11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银、工商银行共同研发的数字人民币SIM卡硬钱包正式上线数字人民币APP。
  SIM卡硬钱包通过把数字人民币软钱包关联至超级SIM卡(5G国密NFC SIM卡,下称“SIM卡”),使其具备数字人民币支付功能。SIM卡硬钱包支持无网无电支付,安全级别与主流金融IC芯片相同,最大程度保证了SIM卡中用户数据的安全。
  “SIM卡硬钱包能够让数字人民币更加广泛地嵌入到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中,提高硬钱包的覆盖面,加大数字人民币的普及度。”多位行业专家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指出,硬钱包要想发挥更多作用,还是要基于所需场景进行创新,与手机、可穿戴设备等比较受欢迎的介质结合,提升使用范围。
  “SIM卡硬钱包”上线
  数字人民币用户需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营业厅更换或新领取超级SIM卡,安装到手机,然后登录数字人民币APP,开通SIM卡硬钱包,利用手机NFC(近场通信)功能“碰一碰”,即可完成数字人民币支付。
  记者了解到,该产品近期将在部分试点地区开展受邀用户体验,后续分阶段推广至其他试点地区,目前只有具备NFC功能的安卓手机支持SIM卡硬钱包使用。
  据悉,超级SIM卡支持国密算法硬件加密、NFC近场通信以及JAVA卡应用预置及空发等技术能力。相较于传统SIM卡,超级SIM卡具备安全存储、安全计算、安全连接、安全应用四种安全服务,提供国家级可信载体。
  数字人民币SIM卡硬钱包,具备安全可靠、通用便利、无电支付、共享余额的核心特点,可在断网、无电关机等多种情况下,不打开支付软件,使用手机碰一碰即可完成支付。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对记者表示,SIM卡硬钱包能够让数字人民币更加广泛地嵌入到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中,提高硬钱包的覆盖面,加大数字人民币普及度,也能为运营商和商业银行创造新的用户入口,还能为很多数字支付应用场景提供新的支付解决方案。
  规模化应用有赖场景开拓
  数字人民币钱包按照载体,可以分为软钱包和硬钱包。软钱包基于移动支付App、软件开发工具包(SDK)、应用程序接口(API)等为用户提供服务;硬钱包基于安全芯片等技术实现数字人民币相关功能,依托IC卡、手机终端、可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等为用户提供服务。此前已有多款硬钱包推出,从以往数字人民币规模化试点看,软钱包一直是主角,硬钱包鲜少应用。
  盘和林分析指出,场景应用是普及硬钱包的前提,安全环境是普及硬钱包的基础。未来要缔造更多数字人民币硬钱包使用场景,有大量用途,用户才会选择使用SIM卡硬钱包,有了使用的便利性、安全性的示范效应,才会让SIM卡硬钱包成为一种流行。
  “另外,也要通过技术手段解决硬钱包的潜在风险,比如无人支付会导致多收纠纷,甚至盗窃等问题,如何在便利性和安全性之间找到平衡点,是一个技术问题。”盘和林表示。
  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王蓬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硬钱包从技术和标准建立等方面需要更多的规范,产业链条也更长,相关的利益也不容易被理顺。“SIM卡硬钱包”上线,有利于数字人民币对该类场景的覆盖和使用。数字人民币推广的过程就是利用现有的支付体系不断拓展自身支付场景的过程,这样做可以最大程度利用现有的支付系统,避免资源浪费。
  厚雪研究首席研究员于百程告诉记者,目前大多数场景还难以体现出硬钱包的必须性和优势,并且硬钱包在制作、技术、推广上较软钱包成本更高,硬钱包要想发挥更多作用,还是要基于所需场景进行创新,与手机、可穿戴设备等比较受欢迎的介质结合,提升使用范围。
 
企业信息员园地
 
中船集团三大造船指标稳居世界第一 经济效益创历史新高
 
近日,从中国船舶集团2023年国企开放日活动获悉,自2019年11月“两船”实施联合重组以来,中国船舶集团三大造船指标稳居世界第一,经营业绩持续改善,经济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公布了2022年度中央企业改革三年行动重点任务考核结果,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获得A级。
  今年上半年,中国船舶集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我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在广船国际开工建造;多个船舶科技助力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海底隧道顺利合龙;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船陕柴承制的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首台机组——中核集团漳州核电1号机组首台柴油发电机组实现首启成功;承建的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出坞,全球首艘M350型海上浮式生产储卸船(FPSO)、全球最大吨位豪华客滚船“MOBY FANTASY”号、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内首艘4万立方米中型全冷式液化气船等高端船型接连交付。
  作为特大型军工企业、世界最大造船集团,中国船舶集团是我国海军武器装备科研、设计、建造、试验、保障的主体力量,承担以航母、核潜艇、大型驱逐舰、两栖攻击舰为代表的我国海军全部主战装备科研生产任务,为建设世界一流海军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作为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国家队、主力军,中国船舶集团还培育了豪华邮轮、超大型智能原油船、液化天然气(LNG)船、超大型集装箱船等集研发、制造、配套为一体的世界级海洋装备先进产业集群,不断向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近期企业高层管理者参考

活动预告更多>>
热点关注更多>>
项目推荐更多>>
栏目总排行
省企联动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