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高层参考 第16期
部委决策
习近平要求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据悉,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4月21日下午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强调,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5周年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10周年。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把准方向、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
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国有经济管理有力支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工作规则》、《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专项小组工作规则》、《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细则》、《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3年工作要点》。
会议指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举措。要坚持系统观念,围绕"为谁创新、谁来创新、创新什么、如何创新",从制度建设着眼,对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全链条整体部署,对政策、资金、项目、平台、人才等关键创新资源系统布局,一体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形成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要聚焦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加大企业创新支持力度,积极鼓励、有效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创新,推动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重大原创技术突破中发挥作用。
会议强调,加强和改进国有经济管理,要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国有经济肩负的使命任务和功能定位,从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完善国有经济安全责任、质量结构、资产和企业管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构建顶层统筹、权责明确、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国有经济管理体系。
会议指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要着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障碍,引导民营企业在高质量发展中找准定位,通过企业自身改革发展、合规经营、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发展质量。要充分考虑民营经济特点,完善政策执行方式,加强政策协调性,推动各项优惠政策精准直达,切实解决企业实际困难。要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落到实处,引导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会议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坚持目标引领,突出问题导向,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面对新矛盾新挑战,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开了崭新局面。新时代10年,我们推动的改革是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取得的成就是历史性、革命性、开创性的。放眼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和政党,能有这样的政治气魄和历史担当,敢于大刀阔斧、刀刃向内、自我革命,也没有哪个国家和政党,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推动这么大范围、这么大规模、这么大力度的改革,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
新征程上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把准改革方向,明确目标任务,以科学的谋划、创新的魄力把各项工作抓好抓实。要抓好重大改革任务攻坚克难,统筹全局、把握重点,聚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重大问题谋划推进改革,用好机构改革创造的有利条件,努力在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调整深层次利益格局上再攻下一些难点。要加强改革调查研究,多到矛盾问题集中的地方和部门去,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体察实情、解剖麻雀,既深入研究具体问题,又善于综合各方面情况,在总体思路和全局工作上多动脑筋、多下功夫。要加大改革抓落实力度,完善上下协同、条块结合、精准高效的改革落实机制,下更大气力抓好改革督察工作,推动改革举措落地见效。要调动各方面改革积极性,健全改革创新激励机制,加大改革典型经验交流推广,加强舆论引导,及时回应各方关切。
新一轮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措施将发布
据报道,今年以来,外贸发展面临的国际形势复杂严峻,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了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政策措施。在4月23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商务部、海关总署和人民银行的相关负责人透露了下一步的系列举措。
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 将发布国别贸易指南
就当前的外贸形势,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在吹风会上坦言,从外部环境看,外需的不确定性仍然是最大制约因素。在此情况下,商务部会同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等有关部门制定了稳规模和优结构两方面的政策:
稳规模方面主要包括创造贸易机会、稳定重点产品贸易以及稳定外贸企业等。具体措施中,王受文介绍,商务部将发布国别贸易指南,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将对重点市场的每个国家制定一个贸易促进指南。
优结构方面,主要是优化贸易方式和优化外贸发展环境。具体举措包括制定一些外贸产品绿色低碳标准,深入推进"单一窗口"建设,提升口岸通关效率等。
商务部还将帮助汽车企业建立和完善国际营销服务体系,保障大型成套设备项目合理资金需求,加快修订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
王受文表示,下一步会继续采取一系列措施扩大进口,将发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积极作用,保障大宗产品进口稳定,增加国内所需要的能源资源产品、农产品、消费品等的进口。
采取系列措施支持加工贸易、跨境电商发展
加工贸易在我国贸易中的比重为20%左右,商务部表示准备采取一系列措施支持加工贸易健康稳定发展。
据介绍,下一步将推动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支持加工贸易向中西部、东北地区转移,将认定第二批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同时,还将促进保税维修等新的加工贸易业态发展,支持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企业,利用特殊优势开展保税维修。
跨境电商是正在成长的外贸增长点。围绕跨境电商的发展,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透露了不少新举措。比如,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将依托165个跨境电商综试区,结合各地的产业禀赋和区位优势,推动更多地方特色产品更好地进入国际市场。
商务部还将积极配合国家知识产权局,加快出台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指南,帮助跨境电商企业了解目标市场知识产权情况。
"围绕进一步支持新业态发展、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畅通进出口物流、优化口岸营商环境、降低企业成本等方面,海关将不断充实、调整和完善相关措施,研究推出新的支持举措。"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司长吴海平表示。
用足用好出口信保政策 进一步扩大承保规模
出口信用保险是国际通行的、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贸易促进手段。李兴乾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动出口信保机构,持续优化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承保方案,加大一对一服务,扩大对中小微外贸企业承保覆盖面。
李兴乾强调,特别要优化承保和理赔条件,提升中小微企业体验感、获得感。同时,鼓励银行和保险机构扩大保单融资增信合作,推广线上普惠保单融资产品,完善"政府+银行+保险"以及"单一窗口"合作模式。
汇率也是关系外贸企业经营的重要因素。人民银行国际司司长金中夏表示,人民银行通过实施稳健有效的货币政策,实现了国内物价水平稳定,为外贸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国内货币环境。
"我们也密切关注到,过去一年国际外汇市场波动很大。"金中夏说,在这种情况下,人民银行综合运用了一些宏观审慎工具,及时对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和远期售汇外汇风险准备金等指标进行了调整,采取措施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引导企业用市场化手段来管理汇率波动风险。
金中夏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不断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继续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树立风险中性理念,综合施策、稳定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国办发文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4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从强化贸易促进拓展市场,稳定和扩大重点产品进出口规模,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加快对外贸易创新发展,优化外贸发展环境等方面作出工作安排。
《意见》提出,要培育汽车出口优势。具体措施包括,各地方、商协会组织汽车企业与航运企业进行直客对接,引导汽车企业与航运企业签订中长期协议。鼓励中资银行及其境外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汽车企业在海外提供金融支持。各地方进一步支持汽车企业建立和完善国际营销服务体系,提升在海外开展品牌宣传、展示销售、售后服务方面的能力。除此之外,在稳定和扩大重点产品进出口规模方面,意见还提出,要提升大型成套设备企业的国际合作水平,扩大先进技术设备进口。
在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方面,《意见》指出,主要从用足用好中央财政资金政策、加大进出口信贷支持、更好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和优化跨境结算服务等方面着力。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完善外汇衍生品和跨境人民币业务,进一步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更好满足外贸企业汇率避险和跨境人民币结算需求。支持各地方加强政策宣介、优化公共服务,推动银企精准对接、企业充分享惠。
在加快对外贸易创新发展方面,《意见》提出,要新认定一批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加快推进一批"两头在外"重点保税维修试点项目落地,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2023-2025年每年遴选5~10个数字化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在优化外贸发展环境方面,意见提出,妥善应对国外不合理贸易限制措施,更好发挥自由贸易协定效能等。
中信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肖斐斐表示,多部门合力加码稳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政策措施持续推进,有望进一步助力经济稳步修复。
企业债发审职责划转启动
4月21日,证监会和发改委发布联合公告,明确了企业债券发行审核职责划转过渡期工作安排。为确保企业债券发行审核职责划转工作的有序衔接和平稳过渡,设置公告发布之日起6个月时间为过渡期。过渡期结束前,证监会将及时向市场公告企业债券管理的整体工作安排。
公告明确,过渡期内企业债券受理审核、发行承销、登记托管等安排保持不变。证监会指定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结算公司)负责受理工作,中央结算公司、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交易商协会)负责审核工作。对于已受理未注册的企业债券申请,继续由中央结算公司、交易商协会推进相关工作。
同时,公开发行企业债券的发行条件、信息披露及申报文件格式内容、报送方式等事项,按照现有企业债券相关规定执行。企业债券仍在中央结算公司簿记建档、招标发行,并执行现有企业债券相关规定和要求。对于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完成注册且在有效期内的企业债券注册通知书,可按程序继续发行。企业债券仍在中央结算公司、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登记托管,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挂牌交易。
对于过渡期内企业债券发行注册、监管执法、风险防控等工作,公告明确,证监会履行企业债券发行注册职责。中央结算公司、交易商协会已受理未注册的企业债券申请,报证监会履行发行注册程序。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证券交易所、登记结算机构、中国证券业协会等依法履行对企业债券的监管和风险防控职责,参照公司债券做好企业债券日常监管、稽查执法和风险防控相关工作。
公告提出要压实企业债券发行人和相关机构责任。
一是企业债券发行人及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及时依法履行相关义务,真实、准确、完整披露相关信息。企业债券发行人应当加强募集资金管理,认真落实偿债保障措施,切实保护债券投资者合法权益。
二是企业债券承销机构、信用评级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债权代理人等中介机构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和约定认真履行义务,勤勉尽责,严格落实执业规范和监管要求,切实维护债券市场良好生态。
三是中央结算公司、交易商协会应当按照证监会有关要求做好企业债券发行审核、日常监管、风险监测和维护市场平稳运行等相关工作,提供高效、便捷、优质、透明的服务,并自觉接受监督。
证券期货市场主机交易托管规则发布
4月2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证券期货市场主机交易托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定》)。《规定》旨在规范证券期货市场主机交易托管活动和相关租用活动,为证券期货行业提供信息科技基础支撑服务,维护证券期货市场安全平稳运行。
《规定》共五章二十八条,对证券期货行业主机交易托管服务和相关租用活动提出了要求。
一是明确了证券期货交易所提供主机交易托管服务有关要求。包括要求证券期货交易所实施专区管理,统一专区交易时延,建设运维要求不得低于《证券期货业信息系统托管基本要求》中三级系统的受托方要求。同时,从资源保障、资源分配、服务申请、服务协议、收费要求、服务退出与资源再分配等方面保障证券期货交易所提供有关服务的公平合理。加强风险防控,证券期货交易所需建立健全监控指标及应急处置机制。
二是明确了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租用主机交易托管资源有关要求。从安全保障方面,对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租用主机交易托管资源的一般要求作出规定。从能力评估、治理架构、尽职调查等方面确保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能够保障客户设施的安全运行。明确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对证券期货交易所的报告要求。
三是明确证券期货交易所的监管报告义务,规定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结合法定职责,对证券期货交易所及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实施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并规定相应罚则,如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违反规定的,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可以依照《证券期货业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对有关机构和人员采取行政监管措施。
国家能源局部署加强新型电力系统稳定工作
据悉,国家能源局4月24日发布《关于加强新型电力系统稳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提出27条指导意见,以助力夯实新型电力系统稳定基础,加强新型电力系统全过程稳定管理以及构建稳定技术支撑体系。
《征求意见稿》指出,进一步加强稳定工作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必然要求。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电力系统仍将维持以交流电为基础的技术形态,交流电力系统稳定问题将长期存在。随着我国能源电力绿色低碳转型的深入推进,新能源发电装机大幅增长,电力电子设备高比例接入,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混联运行,电力系统生产结构、运行机理、功能形态等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低惯量、低阻尼、弱电压支撑等问题凸显,电力供需失衡引发频率、电压等稳定问题的风险增加,故障形态及连锁反应路径更加复杂。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做好稳定工作事关全局、意义重大。
针对上述挑战,《征求意见稿》从夯实电力系统物理基础、强化管理体系和加强科技创新支撑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
其中,要求对电力系统中发输供用储各环节进行统筹。
文件要求,要完善合理的电源结构。统筹各类电源规模和布局。可靠发电能力要满足电力电量平衡需要并留有合理裕度,为系统提供足够的调峰、调频、调压能力。
"积极推进水电站依法合规增容扩机,新建水电机组应具备调相功能。"《征求意见稿》同时提及,要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适度布局调峰气电。
在大力提升新能源主动支撑能力方面,要推动系统友好型电站建设,逐步实现新能源在电力供应和稳定支撑方面的可靠替代;协同推进大型新能源基地、调节支撑电源和外送通道开发建设,保障外送电力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对于电网,文件要求构建坚强柔性电网平台,构建分层分区、结构清晰、安全可控、灵活高效的电网网架,合理确定同步电网规模;保证电网结构强度、必要的灵活性和冗余度,具备与特高压直流、新能源规模相适应的抗扰动能力等。
《征求意见稿》还指出,要深挖电力负荷侧灵活性,整合负荷侧需求响应资源。将微电网、分布式智能电网、虚拟电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用户侧源网荷储一体化聚合等纳入需求侧响应范围。
在储能方面,文件要求科学安排储能建设,按需建设储能。有序推进具备条件的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探索常规水电改抽水蓄能和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技术应用,新建抽水蓄能机组应具备调相功能。
此外,还要积极推进新型储能建设。充分发挥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氢储能、热(冷)储能等各类新型储能的优势,探索储能融合发展新场景,提升电力系统安全保障水平和系统综合效率。
《征求意见稿》强调,要加强电力市场管理。将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水平作为电力市场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强化交易合同履约,完善中长期市场连续运营机制,加快建设更能体现灵活调节能力的现货市场。同时,还要持续完善辅助服务市场,建立健全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容量补偿机制,以及推动建立容量市场,激励支撑调节资源建设。
据悉,今年1月6日,国家能源局就《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下称蓝皮书)公开征求意见,制定了新型电力系统"三步走"发展路径,并提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总体架构和重点任务。
该蓝皮书是国家层面出台的首部关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文件,为未来电力系统转型提供了发展蓝图。蓝皮书明确,作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电力系统以安全高效为基本前提,以清洁低碳为核心目标,柔性灵活是重要支撑,智慧融合是基础保障。
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首次提出,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政策要闻
▲国务院安委会部署在全国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
据悉,国务院安委会近日印发《全国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总体方案》,部署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全面排查整改重大事故隐患,着力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此次专项行动从即日起开始,至2023年底结束,分为动员部署、企业自查自改和部门帮扶、部门精准执法、总结提高四个阶段。
方案紧紧围绕"切实提高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质量、切实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狠下功夫,突出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含道路、铁路、民航、水上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含隧道施工)、消防、燃气、渔业船舶、工贸等重点行业领域,兼顾新业态新领域,聚焦可能导致群死群伤的重大事故隐患,特别是近年来重特大事故暴露出的违规动火、外包外租管理混乱、不开展应急演练、员工不熟悉逃生出口等突出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排查整治行动,聚焦企业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带动全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落实,精准严格执法,务求排查整治取得实效。
方案要求,要从企业、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三个层面推动开展专项行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结合本地区、本行业领域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完善排查整治内容,进一步细化责任分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按照阶段安排有序压茬推进。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将建立调度通报、督办交办、警示建议、重点约谈等工作机制,定期调度掌握排查整治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自然资源部严禁以土地综合整治名义调整生态保护红线
4月26日,自然资源部印发规范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的通知,明确严禁以土地综合整治名义调整生态保护红线。
自然资源部要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地区要严格控制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调整,稳定农业空间;严禁在城乡建设中以单个项目占用为目的擅自调整永久基本农田。
此外,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地区,自然资源部严禁各地以土地综合整治名义调整生态保护红线;严禁破坏生态环境砍树挖山填湖,违法占用林地、湿地、草地,不得采伐古树名木,不得以整治名义擅自毁林开垦。
在编制相关规划和实施方案时,各地要充分听取和尊重当地群众意愿,原则上不得开展合村并居,对承载当地传统历史文化内涵的特色村庄要坚决予以保留; 严禁违背群众意愿搞大拆大建,不得强迫农民"上楼"。
国资改革
国资委要求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4月26日,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紧密结合国资央企实际,研究贯彻落实举措。
会议提出,要强化国有经济功能使命,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坚定不移推动中央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更好发挥国资国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支撑作用。要抓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推进落实,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根本动力,把各项工作抓好抓实,确保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落实落地,实现预期目标。
会议还研究了国资央企安全生产工作,强调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国务院安委会部署,组织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和"安全生产月"专项行动,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督促指导企业严格落实"一把手抓安全"的第一责任,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要持续推动安全管理强化年行动走深走实,着力督促指导企业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切实抓好跟踪问效和督促指导,重点抓好关键环节和主要风险点的安全防控,切实抓好国资央企安全生产工作,做好节前安全生产检查,及时管控风险、消除隐患,坚决守住安全底线。
国企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扩容
4月21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国有企业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推进会。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出席会议并讲话。
翁杰明强调,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整体推进、全面发力,也需要根据实际突出重点、精准施策。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加,来自美西方的遏制打压随时可能升级,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示范企业要带头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紧紧围绕增强科技创新力、产业控制力和安全支撑力的目标,重点在提升科技创新、价值创造、公司治理、资源整合、品牌引领等五个方面狠下功夫。
翁杰明表示,示范企业大都是所在行业领域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在示范企业创建工作中,必须始终将科技攻关放在最重要位置。要充分发挥示范企业综合实力强、创新基础好等优势,在抓好渐进式技术创新的同时,加强对相关领域超前布局。要始终将提升质量效益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立足点,在效率效益重点指标上率先提升,推动全员劳动生产率、净资产收益率、经济增加值率等达到全球同行业领先水平,不断提高资产回报水平,真正实现有质量、有效率、有效益的价值驱动型增长。要充分考虑示范企业规模体量大、管理幅度宽等实际,以打造决策科学、运转高效、管控有力的一流总部为重点,持续完善管控体系、优化管控模式,深入开展"压减"工作,有效防治"大企业病",不断提升集团管控能力和水平。聚焦核心主业和优势业务,围绕关键技术、核心资源、知名品牌、市场渠道等实施高价值的对外并购,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核心竞争优势。
此次,国资委在现有11家示范企业基础上,决定将中国电科、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中国华能、中国一汽、中国远洋海运、中粮集团、招商局集团、华润集团、中国建材等10家中央企业和上海汽车、安徽海螺、深圳投控、潍柴控股、京东方、万华化学、宁波舟山港等7家地方国有企业纳入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范围。
从2018年开始,国资委选取航天科技等11家中央企业,深入开展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工作。翁杰明指出,经过五年的努力,示范企业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在经营发展、科技创新、深化改革等各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
辽宁以信息公开防治国企腐败
据悉,为加强国有企业政治生态建设,预防、治理国企腐败,辽宁省"阳光国企"平台4月24日正式上线运行。
2023年以来,辽宁省纪委监委联合省国资委推进"阳光国企"平台建设,深化信息公开,强化企业民主管理和监督,规范企业行权用权,以强监督、防腐败、优管理、促公正、赢民心,护航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辽宁省纪委监委表示,"阳光国企"平台要求各国有企业及时全面公开内容,确保平台权威、高效、精准运行。平台建设就是要畅通信息公开渠道,强化日常监督,坚决纠正国有企业在政治建设、选人用人、经营管理、招标采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源头上遏制和预防腐败,堵塞权力运行中的漏洞,为企业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辽宁省纪委监委表示,"阳光国企"平台还要创新互动交流模式,充分发挥平台作为收集意见建议重要渠道的作用,解决干部职工急难愁盼问题,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自主创新
我国将动态把控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示范效果
据悉,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4月2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正争创知识产权保护创新举措试验田,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建立"有进有退"工作机制,动态把控示范创建效果,推动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
开展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是我国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2022年,我国首批示范区遴选启动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和中国贸促会,从64个推荐城市(地区)中,择优选定10个城市(地区)开展建设。
上海发布重磅科技体制改革文件
据悉,上海市政府办公厅4月19日印发《关于本市进一步放权松绑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以关键点的突破引领科技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若干意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高校院所、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和科技人才等广大创新主体感受比较深、"绳子"绑得比较紧的重点环节,提升政策供给和创新服务能级,着力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提出五个方面18项改革举措。
市科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科委将会同相关部门构建"1+X+N"的政策框架体系,即一个《若干意见》、若干个配套政策、一批改革试点,推进政策落实落地。
赋予科研事业单位更大自主权
在扩大高校院所科研活动自主权方面,《若干意见》推进依章程管理,确保章程真正成为高校院所自主管理的制度依据;推进绩效评价改革,引导不同类型的科研事业单位分类制定绩效目标,健全差异化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推进综合授权改革试点,以"综合授权+负面清单"方式,赋予科研事业单位更大自主权。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创新政策研究室主任常静介绍,综合授权改革试点将遴选一批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等科研事业单位,在编制使用、岗位设置、工资总额、职称评定、经费使用等方面赋予其更大自主权。"试点工作将采取职能部门协同方式,请编办、财政、人社等部门参与,共同为改革试点单位放权松绑。"
激发各类企业科创活力和动力
在激发企业科技创新的活力和动力方面,《若干意见》提出:激发国有企业创新动力,优化经营业绩考核机制,实施更为灵活的工资总额管理和股权分红激励机制;培育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培育一批"四科"特征明显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投孵联动"服务能力;发挥外资企业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外资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和开放式创新平台,支持其承担财政科研项目;提升科技领军企业能级,支持科技领军企业承担重大科技任务,建设全产业链创新平台;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开发专门支持重大科技任务的金融产品,引导社会资本共同支持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
上海市科技成果评价研究院副院长池长昀认为,《若干意见》中激发国企创新动力的政策都是"狠招",如推行国有企业法定代表人签署创新使命责任书制度,并与任期经营业绩考核评价相衔接;明确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中的研发投入强度要求,并与企业领导人员薪酬相挂钩;对研发投入未达到要求的企业,其实际研发投入与目标投入的差额部分,由国资部门收回后统筹安排使用。"这些政策着力点直接精准,非常有利于打造创新型国有企业。"
新型研发机构也是科技创新主体。《若干意见》要求明晰各类机构的发展定位,健全经费支持机制,对承担战略任务的新型研发机构,实行以任务为导向的财政经费预算管理机制;对社会力量兴办的新型研发机构,实施年度绩效评价和择优补助。
分类设立科技人才评价指标
在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方面,上海将推动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破"五唯",探索建立青年人才的特殊晋升机制;吸引全球顶尖人才来沪发展,鼓励外籍人才承担财政科研项目,优化外国高端人才来华服务;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分类设立人才评价指标,引导树立正确的人才评价导向。
为吸引全球顶尖人才,上海将优化外国高端人才来华工作许可等程序,完善家属签证、子女入学等服务;大科学装置、外资研发中心、科技领军企业等单位聘请的担任科学研究岗位中高级技术职务的外国人才,可享受来华工作许可"直通车"。
财政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更灵活
在优化完善科研管理方面,《若干意见》提出:优化项目管理方式,包括持续优化"揭榜挂帅"制,进一步推进"基础研究特区"建设,扩大"探索者计划"实施范围;进一步加大对科研人员的激励和放权松绑力度,提高财政科研项目经费中的间接费用比例,扩大劳务费开支范围,扩大经费包干制实施范围。
其中,多项举措对科研人员的激励力度很大,如提高财政科研项目经费中的间接费用比例,对软件开发、软科学研究、基础研究类项目,间接费用比例最高可达60%;其他项目间接费用比例最高可达40%。项目承担单位可将间接费用全部用于绩效支出,并向创新绩效突出的团队和个人倾斜。
在劳务费开支改革中,"项目聘用人员由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补助、住房公积金等,允许纳入劳务费科目列支"这条也很有突破性,有利于承担项目的单位聘用更多人才,引进"外脑"完成项目攻关。
宁夏出台措施助力民营企业创新发展
据悉,为助力宁夏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宁夏自治区科技厅近日出台了《关于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从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型企业等八个方面制定具体措施,引导激励民营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在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围绕“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十大”产业链、“七大”产业基地创新需求,持续推行重点研发计划“前引导、后支持”机制。民营企业承担的“前引导”项目,重大项目按30%比例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支持;重点项目按25%比例给予最高不超过300万元支持;一般项目按20%比例给予最高100万元支持。民营企业承担的“后支持”项目,待验收合格后,按研发总投入的30%给予最高1000万元补助。支持民营企业通过“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方式,充分利用区内外优势创新资源解决自治区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单个项目补助最高1000万元。
在支持民营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对民营企业牵头承担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按项目总投资额的30%给予最高500万元支持。加快培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对首次认定的自治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给予最高500万元支持。支持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建设,对民营企业牵头组建的符合条件的中试基地,按投资总额的30%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对民营企业购置先进关键核心设备并应用的,按照已支付设备价格的30%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
在支持民营企业成为科技型企业方面,实施企业家创新精神培育行动,大力培育民营科技型企业。对首次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一次性给予最高100万元奖补资金支持;对认定后三年期满再次评估合格的自治区瞪羚企业,一次性给予100万元奖补资金支持;对首次认定的自治区创新型示范企业,一次性给予不超过500万元科技项目资金支持。对民营企业年度研发费用给予后补助,以企业年度研发费用总额为基数,按照一般企业不超过总额的10%、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不超过总额的15%、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不超过总额的20%,给予企业年度研发费用后补助支持,每家企业每年补助最高300万元。
在支持民营企业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方面,支持民营企业通过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支持民营企业创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对新获批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一次性给予1000万元支持;对新获批的自治区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一次性给予500万元支持;对新获批的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次性给予最高100万元支持。对批建运行2年及以上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年度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择优进行奖励。对龙头骨干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作用突出、创新成效明显的优先给予科技项目支持。支持民营企业创办新型研发机构,在承担政府项目、建设用地、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享受科研事业单位同等资格待遇。对首次备案的新型研发机构,根据其建设投入一次性给予最高200万元经费支持。
在支持民营企业培育科技人才方面,加大人才培育引进力度,推动“政府引才”与“企业引智”双向发力,依托创新型企业大力培育自治区杰出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期内分别给予最高600万元、100万元、35万元专项经费支持。围绕“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创新需求,加大科技创新团队组建和引进力度,对新批复组建的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给予最高200万元经费支持,对绩效评估为“优秀”的科技创新团队,给予50万元资金奖励;对企业全职引进的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给予500万元至1000万元经费支持;对企业柔性引进人才,每年累计来宁工作2个月以上,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带培带教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的,经评估,按企业所付薪酬的30%每年最高给予50万元补助,最长补助3年。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的第一完成单位和相关人员,给予国家奖金同等额度的奖励;对获得自治区科学技术奖的第一完成人员,优先给予科研项目支持。
在支持民营企业用好科技金融政策方面,加大“宁科贷”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给予首贷最高500万元、续贷最高1000万元信贷支持;对其他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给予首贷最高300万元、续贷最高500万元信贷支持。发挥科技担保基金增信分险作用,引导担保机构为科技企业提供单户最高2000万元融资担保服务。对民营企业实施科技创新活动发生的利息支出给予最高50万元补助,承担国家、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获得项目贷款产生的利息给予最高100万元补助;对民营企业支付科技担保费用的,按照实际支付费用的80%给予每年最高50万元补助;对民营企业投保科技保险险种的,按照实际支付保险费的50%给予每年最高20万元补助;对民营企业利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生的评估费,按照实际支付费用的90%给予每年最高50万元补助。
在支持民营企业建设“双创”载体方面,对通过认定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或备案的国家级众创空间,一次性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奖励;对通过认定的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或众创空间,一次性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奖励。在孵企业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自治区科技“小巨人”企业或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格的,分别按照每家3万元、2万元、0.3万元的标准,给予所在科技企业孵化器或众创空间奖励。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给予评价奖励,对从B类升级到A类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一次性奖励50万元;对从C类升级到B类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一次性奖励30万元;首次评价结果为A类的国家级众创空间、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分别一次性奖励40万元、30万元、20万元。
在支持民营企业从事科技中介服务方面,鼓励民营企业依法成立各类科技中介机构,从事科技中介服务活动。开展自治区科技中介示范机构创建活动,对命名的自治区科技中介示范机构实行动态管理,每2年进行综合绩效评价,对被评价为“优秀”的示范机构给予20万元奖补资金支持。科技中介机构提供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取得的收入,经认定后,免征增值税。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对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中介机构,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鼓励科技中介机构加入创新券服务平台,支持各类创新主体通过创新券购买科技中介服务。对促成技术成果交易的科技中介机构,按照不超过技术交易额的2%给予奖补,年度最高100万元。对创建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的,给予不超过100万元支持。
节能减排
三部门印发《绿色数据中心政府采购需求标准(试行)》
据悉,为加快数据中心绿色转型,近日,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制定了《绿色数据中心政府采购需求标准(试行)》(简称《标准》),自2023年6月1日起施行。
《标准》提到,采购人采购数据中心相关设备、运维服务,应当有利于节约能源、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按照《需求标准》实施相关采购活动;采购人应当加强采购需求管理,根据《需求标准》提出的指标编制数据中心相关设备、运维服务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文件,并在合同中明确对相关指标的验收方式和违约责任;采购人在项目的投标、响应环节,原则上不对数据中心相关设备、服务进行检测、认证,也不要求供应商提供检测报告、认证报告,供应商出具符合相关要求的承诺函可视为符合规定。
此外,采购人应当在履约验收中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进行抽查检测,必要时可委托取得相关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其进行检测、认证。因检测、认证涉及生产过程或检测时间长等原因,不能在验收过程中开展检测、认证的,可要求供应商在验收阶段提供相关检测报告、认证报告。
同时,对于供应商未按合同约定提供设备或服务的,采购人应当依法追究其违约责任。对于供应商提供虚假材料谋取中标、成交的,依法予以处理。
工信部组织开展2023年度工业节能监察工作
据悉,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进一步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降本增效,促进工业节能和绿色低碳发展,4月21日,工信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度工业节能监察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深入开展国家专项工业节能监察。
一是重点行业能效专项监察。在2021年、2022年工作基础上,对钢铁、焦化、铁合金、水泥(有熟料生产线)、平板玻璃、建筑和卫生陶瓷、有色金属(电解铝、铜冶炼、铅冶炼、锌冶炼)、炼油、乙烯、对二甲苯、现代煤化工(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合成氨、电石、烧碱、纯碱、磷铵、黄磷等17个行业企业,开展行业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以及电机、风机、空压机、泵、变压器等产品设备强制性能效标准执行情况专项监察,原则上"十四五"前三年应对本地区上述行业企业实现节能监察全覆盖。
二是重点领域能效专项监察。在2021年、2022年工作基础上,依据《关于加强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节〔2019〕24号)和相关能效标准,对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开展能效专项监察,核算电能利用效率(PUE)实测值,检查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
三是绿色标杆企业能效专项监察。按照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能效专项监察有关要求,对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前六批绿色工厂、前三批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全面开展能效专项监察。绿色工厂所属细分行业无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要求的,仅核查产品设备强制性能效标准执行情况。
四是2022年违规企业整改落实情况专项监察。对2022年度工业节能监察工作中发现的能耗超限额企业和其他违反节能法律法规的企业进行"回头看"。对未按照要求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通知指出,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和工业节能监察机构要向社会公开监察工作情况,依法公布违规企业名单,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鼓励与有关部门合作建立联合惩戒机制,将工业节能监察执法结果纳入社会信用体系,推动企业严格落实节能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充分发挥监察的督促约束作用,强化工业节能执法效力。
5部门联合印发《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近日,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林草局等部门印发《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下称《规划》)。制定实施《规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水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的具体行动。
《规划》提出,到2025年,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在面源污染防治、水生态恢复等方面取得突破,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更加完善,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要素系统治理、统筹推进格局基本形成,为2035年基本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2022年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到87.9%,长江干流国控断面连续三年全线达到Ⅱ类水质,黄河干流国控断面首次全线达到Ⅱ类水质,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发生重大转折性变化。但同时,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水环境质量改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突出,河湖生态用水保障不足,水生态破坏问题凸显,水生态环境风险依然较高,与美丽中国建设目标要求仍有不小差距。
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司长黄小赠表示,《规划》有三个特点:一是坚持稳中求进、实事求是。合理设立"十四五"水生态环境目标,到2025年,全国地表水优良水体(Ⅰ~Ⅲ类)比例达到85%,较2020年提高1.6个百分点,水环境质量保持持续改善势头。二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三是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有机结合。
《规划》提出的具体目标包括,在水环境质量方面,水质优良水体稳中有增,污染严重水体基本消除,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长江流域水环境总体优良,黄河流域水环境持续改善。
在河湖生态保护修复方面,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有效提升,主要河流源头区、水源涵养区、河湖生态缓冲带等水生态空间保护修复初见成效,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湿地水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
在重点河湖生态用水方面,生态流量管理措施全面落实,长江、黄河、珠江、东南诸河和西南诸河干流及主要支流生态流量得到有力保障,淮河、松花江干流及主要支流生态流量保障程度显著提升,海河、辽河、西北诸河被挤占的河湖生态用水逐步得到退还;重要湖泊生态水位得到有效维持。
黄小赠介绍,为全面推进《规划》各项任务顺利实施,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抓好以下工作。印发《规划》重点任务措施清单。包括"十四五"国控断面水质目标、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目标、河湖生态流量保障目标、重点湖库综合营养状态控制目标、试点开展流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的水体、河湖生态缓冲带修复的水体、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恢复"有水"的河流、以重现土著鱼类为目标的水体、以重现土著水生植物为目标的水体、国家重要水体及其控制单元等11个附表清单,共涉及3641个国控断面目标,1327个饮用水水源地目标及2000余个规划项目。
同时,加大《规划》督导力度,定期调度情况。研究制定《规划》任务分工,组织各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监督实施《规划》以及地市规划要点。指导地方加强水污染防治资金项目谋划、储备和实施,支撑重点任务措施落地见效。
坚持问题导向,完善水生态环境问题发现和推动解决工作机制。将《规划》重点任务措施进度滞后等问题,纳入全国水生态环境形势分析,通过分析预警、调度通报、独立调查、跟踪督办相结合的方式,压实相关方面主体责任,推动落实相关任务措施。
上海公布2023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
据悉,上海市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4月24日发布《上海市2023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
文件提出,有效衔接"十四五"规划目标。2023年,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进一步下降,各区、各领域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应与"十四五"规划目标进度相衔接,主要污染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工程减排量完成国家下达目标,煤炭消费总量持续控制。
文件提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综合管理。全面落实双碳政策文件落地,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组织建设碳达峰碳中和数字平台,推进各区全面完成2022年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
文件提出,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推动本地"光伏+"综合开发利用、杭州湾海上风电建设、市外清洁电力通道建设,力争年内建成南通-崇明500千伏联网工程。
文件提出,深入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加快启动高桥石化、吴泾地区调整关停,推动化工产业向杭州湾地区集聚,支持上海石化产业高端化、低碳化升级,推进宝钢高炉向电炉调整;培育绿色低碳新赛道,大力发展前沿技术、高端装备等10条子赛道,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件提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核心支撑作用。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节能低碳、零碳、负碳前沿科技项目,加强可控核聚变等颠覆性技术研究;积极培育一批节能低碳和新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和碳中和研究机构。
欧洲绿色转型凸显能源供应隐忧
近日,包括德国、法国和英国在内的9个欧洲国家领导人、能源部长齐聚比利时海滨城市奥斯坦德,举行第二届北海峰会并通过《奥斯坦德宣言》,强调到2050年将北海地区打造成"欧洲最大的绿色能源基地"。分析人士指出,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欧洲能源供应版图发生巨变,目前整体形势难言乐观,欧洲谋求绿色转型凸显能源供应隐忧重重。
为实现能源自主、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欧洲国家一直想方设法"开源节流"。欧盟成员国3月达成协议,将自愿减少15%天然气需求的目标延长一年。同时为了满足冬季储气需求,欧盟25日还启动联合购气注册程序,成员国企业通过欧盟能源平台登记天然气采购需求后,平台将对所需数量汇总并在全球市场进行招标。
尽管如此,有分析认为,欧洲短期内仍无法掌握自己的能源命运。此前欧盟盲目追随美国对俄采取多轮能源制裁,为弥补由此产生的巨大能源供应缺口,不得不加强对美国的能源依赖。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到2022年底,美国已取代俄罗斯成为欧盟最大原油供应国。2022年,欧盟还成为美国最大液化天然气出口目的地。
借欧洲陷入能源危机、期盼实现能源自主之机,美国赚得盆满钵满。不仅如此,美国去年还出台《通胀削减法案》,通过实施单边主义产业政策,以发起不公平竞争的方式,让欧洲一些绿色新兴产业出于成本考虑迁出欧洲。
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能源和气候中心高级顾问塞茜尔·迈松纳夫指出,欧洲从美国等地高价进口了大量液化天然气,导致2022年天然气支出成本增加到2020年的10倍、2021年的3倍。该研究所近期发布报告指出,无论是短期还是中期,欧洲都需要面对天然气价格居高不下、剧烈波动的现实。
尽管欧洲能源价格近期有所回落,但价格压力不断向消费端传导。3月欧元区通胀率按年率计算为6.9%,虽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欧洲央行设定的2%目标,核心通胀率则继续上升。民众购买力持续下降,企业经营状况恶化,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
德国《图片报》披露的一份欧盟委员会文件显示,高昂的能源价格给德国中小企业带来越来越沉重的负担。四分之一的受访德国中小企业考虑将生产或工作岗位迁往国外,能源密集型行业尤其如此。
分析人士指出,欧洲绿色转型之路挑战重重,绿色转型政策实施受到地缘政治和内部分歧等因素掣肘,短期内通过快速提高可再生能源产能以弥补目前能源供应缺口的目标难以实现。
欧盟计划2050年前将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提高至300吉瓦以上,预计投资需求将达到8000亿欧元。在第二届北海峰会举行当天,100多家企业发表联合声明,警告海上风能快速扩张存在供应链瓶颈。声明认为,欧洲风能产业规模目前难以满足政治承诺,呼吁对所需投资加大公共财政支持。
对于如何进行能源转型,欧盟成员国内部一直存在分歧。法德两国在是否发展核能问题上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欧盟委员会推出的应对气候变化一揽子提案也曾因德国反对而受阻。欧盟理事会今年3月批准一项法规,决定从2035年起禁售会导致碳排放的新的燃油轿车和小型客货车。不过在德国要求下,使用碳中性燃料的新的燃油车有望在2035年后继续销售。
此外,受能源供应安全因素的影响,欧盟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频"开倒车"。德国工业联合会主席西格弗里德·鲁斯武尔姆说,不断上涨的电力和天然气价格有可能压垮经济,这种情况已迫使企业在气候中和计划上打折扣。德国媒体报道称,能源价格上涨迫使约四成德国中小企业推迟对绿色和数字转型的投资。
劳动用工
国办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
4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通知》(简称《通知》)提出,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全力促发展惠民生。
《通知》要求,激发活力扩大就业容量,加大对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行业企业扩岗政策支持。同时,对吸纳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的,在符合发放条件的前提下,运用"直补快办"等模式,一揽子兑现社会保险补贴、吸纳就业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政策。
《通知》提出,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稳岗扩岗服务和贷款业务。鼓励金融机构面向吸纳就业人数多、稳岗效果好且用工规范的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发放贷款,支持其稳岗扩岗。支持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优化贷款审批流程,合理确定贷款额度,增加信用贷等支持,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提供续贷支持。
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支持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创办投资少、风险小的创业项目,从事创意经济、个性化定制化文化业态等特色经营。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和呆账核销机制。
《通知》还要求,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符合条件的企业可申请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中小微企业按不超过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60%返还,大型企业按不超过30%返还。
在拓宽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方面,《通知》提出,鼓励企业吸纳就业,企业招用毕业年度或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的16岁-24岁青年,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可发放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
鼓励引导基层就业,稳定"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2023年招募规模。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落实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免试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政策。对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老工业基地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高定工资等支持,对招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可按规定提前转正定级。
《通知》提出,支持国有企业扩大招聘规模,对按照工资效益联动机制确定的工资总额难以满足扩大高校毕业生招聘需求的国有企业,2023年可给予一次性增人增资,核增部分据实计入工资总额并作为下一年度工资总额预算基数。同时,稳定机关事业单位岗位规模,挖掘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存量,统筹自然减员,加大补员力度。
此外,实施2023年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广泛动员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募集不少于100万个青年见习岗位,对吸纳就业见习人员的给予见习补贴。
北京房山聚源计划引才聚才十一条支持办法发布
4月20日,北京市房山区正式发布《房山区实施"聚源计划"引才聚才支持办法》,推出"房山聚源计划"引才聚才十一条,涵盖资金奖励、引进落户、住房保障、子女教育、医疗健康、出入境便利及机场服务、文旅服务、配偶就业、创新创业、知识产权保护、政治关爱共11个方面,并对区内各类人才项目进行了整合升级,科学划分人才类别,评选出战略人才、领军人才、骨干人才和优秀人才。
针对战略人才和领军人才,将最高一次性给予100万元和50万元资金奖励,提供最高100万元和50万元购房补贴或最高100%、50%租金补贴,优先推荐办理北京市户口,并提供子女教育、医疗健康、出入境便利及机场服务等。为方便人才享受服务,将为入选人才发放"房山聚源卡",凭卡即可实现人才服务"一卡通办"。
此外,"房山聚源计划"将持续加大对各类人才在房山创新创业、知识产权保护、政治关爱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其中,支持企业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择优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资金支持;战略人才、领军人才所在单位享受50%贴息额度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资助,最高不超过20万元。
据报道,4月10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发布《2023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及实事事项一季度工作进展情况》,其中提到"多子女家庭和职住平衡家庭购房支持政策按照'一区一策'的方式由房山区试点",相关内容报请市委市政府同意试点推进,下一步需争取人行营管部和住建部同意。
美国网约车公司Lyft计划大幅裁员
4月21日,美国网约车公司Lyft首席执行官戴维·里舍(DavidRisher)宣布,作为全公司重组的一部分,Lyft将大幅裁员。
戴维称,Lyft需要成为一个更快、更扁平的公司,降低运营成本。公司需要为乘客提供价格合理的乘车服务,为司机带来可观的收入,并实现公司自身的盈利增长。
这将是继去年11月Lyft裁员13%之后的又一轮裁员,本次大裁员可能有助于Lyft削减50%的成本。
据报道,Lyft在去年底曾裁员约700人。当前,Lyft共有4000多名员工,司机并不被视为员工。Lyft此次将裁减至少1200个职位,占其员工总数的三成多。
值得一提的是,Lyft的大裁员,正值新任首席执行官戴维正式接管仅数日后。戴维从4月17日正式开始担任这家网约车公司的CEO。他在宣布聘用后不久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表示,将费用控制列为他的首要任务之一。
2022年11月,Lyft联合创始人John Zimmer和Logan Green宣布裁员,在内部通知中写道,整个经济都面临着一些挑战,网约车保险成本正在上升,"Lyft须进一步精简,这就要求公司放弃优秀的团队成员"。
据报道,Lyft的大裁员,只是诸多科技公司减员的一个缩影。2022年以来,美国高科技行业暗流涌动,持续近20年的高速发展戛然而止,业绩低迷、市值缩水、成本上升引发的裁员寒潮持续扩散,最终席卷全球。追踪科技公司裁员情况的Layoffs.fyi网站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1000多家科技公司累计裁员近16万人。进入2023年,科技行业裁员势头更加凶猛。短短3个月时间,全球500多家科技公司已累计裁员近15万人。
专家论坛
识别和判断风险要以人为本
北京日报4月24日刊发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尚希的文章指出,近年来,无论是财政政策中的减税降费,还是货币政策中的结构性工具,都是围绕企业做文章,基本思路是保市场主体。市场主体活力如何?发展现状如何?未来前景怎么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焦点问题,即企业成本。可以说,企业成本集中反映了宏观经济运行的状态。调研发现,近年来我国许多企业的综合成本是上升的。当然,这里所讲的成本,不是财务会计的定义,而是一个负担的概念。政府为了对冲企业成本负担上升而采取各类政策措施,尤其是减税降费力度非常大。但从调研的数据来看,减税降费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
减税降费的速度跟不上公共风险转化为企业成本的速度
从当前来看,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持续增多,公共风险不断扩大,再通过减税降费对冲企业成本负担的速度,已经远远赶不上不确定性及公共风险内部化为企业成本的速度。例如,供应链遭受冲击的风险、经济下滑的风险、结构性失业的风险等等,都会转化为企业成本。
另外,持续多年减税降费导致财政空间收窄,意味着财政自身风险在扩大。如果风险增加的速度大于财力增长的速度,那么,通过现有政策手段对冲公共风险的可持续性会变弱。这也意味着,要降低环境的不确定性,实现公共风险收敛乃至最小化,仅仅依靠宏观政策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来破解结构性和长期性问题。比如,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妨碍了农民群体的发展空间,也令其收入和劳动技能难以有效提升。这是当前我国推动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所面临的最大潜在风险。
政府、企业和个人权衡风险的逻辑是不同的
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做决策时都会权衡风险。一般情况下,风险权衡的原则是两害相权取其轻。这里可把“害”理解为风险,哪个风险小就选哪个,个人、企业可能都是采取这种风险权衡方式来进行决策。而政府在风险权衡上的原则恰恰相反,不论是政策也好,还是改革也好,应该是两害相权取其重,是奔着公共风险而去的,哪个公共风险更大,就更应该去干哪个事,化解处置风险和防范风险。比如,新冠疫情暴发了,防控疫情风险就会摆到优先级。这样就有利于降低公共风险水平,从而降低企业的风险成本。
从战略上讲,当前风险的优先级在哪儿?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庞大群体的发展空间受限是其中之一。具体来说,农民工收入增长和劳动技能提高已经遇到天花板,我们的内需难以持续扩大,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减弱、失业可能会随之增加,风险就会形成一个链条,不断演变、相互叠加。可以说,战略上的风险都集中反映在“人”身上,反映在每一个公民、阶层和群体的公平发展机会上。再具体一点,更是集中反映在占人口大多数(按照户籍)的农民身上。让农民从低收入到中等收入,一部分再从中等收入到高收入,这样才有希望形成一个橄榄型社会。另外,农民工在城里不能享受市民的平等待遇,消费也就难以扩大。劳动力的漂移不定,特别是下一代也漂移不定,怎么可能形成稳定的劳动力市场和消费不断升级的消费群体?因此,要扩大内需,就必须沿着农民市民化、城镇化的这条路径去推进。不然的话,扩大内需战略依然会落在相机抉择的战术上。若战略被战术所替代,未来社会领域的公共风险就会扩大(如人口质量),企业成本会上升,我国经济可能提前落入低增长轨道,甚至出现公共风险与低增长相互强化导致经济螺旋式下行。对此,不可掉以轻心。
公共投资、公共消费跟人走,才是有效的
从风险权衡的角度探讨,从短期看,要扩大内需,应在2.9亿存量的农民工上做文章,加快其市民化进程,并以公共消费带动私人消费,从而扩大社会总需求。从长期看,必须以公共消费促进人力资本的平等积累,缩小群体、阶层之间的能力差距,为发展的机会公平创造条件。这也是我们现在反复强调的,发展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如果从农民市民化这个扩大内需的路径来看,很多公共投资就得围绕城市群、都市圈和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去布局,规划基础设施项目的思路就应从按照地域转向“跟人走”。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人口、家庭迁徙的过程,人口重新分布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主流。这就意味着当前的大量公共投资在空间单元上就不能一刀切地落到全国的县市,因为大部分县市人口都在净流出。如何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只有坚持项目跟人走,才是有效的投资。
同样地,共同富裕问题,如果从人的角度进行度量,最大的问题不是收入和财富差距的问题,而是消费差距所带来的人力资本积累的差距。如果我们的参照系只放在物上,很可能落入平均主义陷阱,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这也是为什么西方的贫富差距难以缩小的原因。因为他们的社会运行遵循的是物本逻辑或者说是资本主导逻辑。我国要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就必须坚持人本逻辑,这也是一个风险判断的参照系。贫富差距上的最大风险不是看收入、财富基尼系数有多大,而是看大众的消费差距(消费基尼系数)有多大。消费反映大众的生活水平,是人力资本积累的过程,直接决定是否会产生贫困的代际传递。当政府的公共消费可以弥补因收入和财富差距所导致的个人家庭消费缺口时,就可以促进人的能力提升,并缩小能力差距,防止家庭的贫困一代一代传递,为人的纵向流动创造条件。因此,公共消费也要跟人走,促进社会公平才是有效的。
风险是基于人的,离开人这一主体来考虑风险没有意义。所以,识别和判断风险的逻辑自然而然地嵌入了以人为本的逻辑,否则,就会导致风险误判。同样,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许多风险问题,也需要回到如何以人民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准确地权衡风险、判断风险,并有效应对风险挑战。
专家论点辑要
▲瑞银认为中国经济不存在系统性通缩压力
4月24日,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发布报告预计,未来中国CPI疲弱和PPI下跌的情况将会逐渐改善,中国经济并不存在系统性和可持续的通缩压力。
首先,中国CPI同比增速可能在下半年回升至2.5%以上,全年平均增长2%左右。随着居民收入反弹和消费者信心逐渐修复,预计与经济重启相关的消费活动价格将进一步上升,包括餐饮、外出、旅行、娱乐和居民服务等。同时,随着房地产市场企稳、房价逐渐回升,房租也可能有所上涨。
其次,PPI的同比下降情况有望缓解,下半年预计同比转正。未来几个季度,随着国内消费需求的进一步复苏,预计中下游产品价格有望逐渐企稳。整体而言,PPI应可以实现环比正增长,但考虑到去年基数依然较高,二季度PPI可能持续同比下跌,不过跌幅应逐月收窄。下半年,随着高基数因素消退,预计PPI同比预计转正且逐渐走强,平均同比增长可能在2%以上,推动全年小幅增长0-0.5%。
再次,中国的货币信贷年初以来快速增长。通缩的典型特征是物价水平持续下降和货币信贷供应下降,同时往往伴随着经济衰退。目前与上述特征恰恰相反,今年以来的信贷货币供应量持续回升,新增社会融资规模连续三个月超预期强劲增长。
最后,更为重要的是,当前中国的经济增长仍在稳步复苏之中。一季度经济同比增长4.5%,二季度有望在低基数推动下进一步回升至8%左右,下半年也有望维持在5%以上。参照中国经济的实际潜在增速(5%左右),中国的整体产出缺口正在明显收窄、而非扩大,这也意味着中国经济并不会面临持续的通缩压力。
▲德银称中国经济加速将提振亚洲经济增长
日前,德意志银行亚洲宏观策略主管马利卡·萨奇德瓦(Mallika Sachdeva)及其团队发表季度报告。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加速将提振亚洲、尤其是东盟地区的经济增长。
德银认为,随着多个发达经济体逐渐陷入衰退,中国经济的复苏预计将为亚洲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助力。尽管中国出口还将面临一定压力,但支撑复苏的两个核心支柱--服务消费和房地产均表现亮眼。
中国房地产价格出现18个月内首次上涨,房屋销售和房地产投资皆超出市场预期。主要的薄弱环节是汽车和手机购买量下降,但情况在2月有所改善。报告预计中国经济将进入加速增长期,2023年全年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6%,2024年将达到6.3%,消费将成为今年中国经济的最大驱动力。
德银预计,中国的企业债券和股权融资活动将进一步复苏,并且人民币信贷市场及A股、H股市场将成为在华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
报告指出,中国已与多个东盟国家签署了货币互换协定,共同促进双边贸易中使用本币结算,继而提高人民币与东盟货币的直接外汇交易,利于成本和风险管理。
报告称,美国经济疲软可能会继续拖累亚洲对美出口,但中国今年出口可能会带来提振。大多数亚洲国家出口表现都不及预期,对电子产品的波及最大。今年一月份,亚洲对所有主要地区的出口额均有所下降,从需求端来看,美国和北亚降幅最大,而欧盟的降幅较小。
报告预计今明两年中国对亚洲出口贡献度将大幅提升,2023年和2024年分别有望增长6.0%和6.3%。这一积极影响尤其利好那些经济对华关联度大于对美关联度的国家。
中小企业
银保监会要求今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继续增量扩面
据悉,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2023年加力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今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继续增量扩面。
《通知》明确了全年工作目标:形成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2023年总体继续保持增量扩面态势,优化服务结构,提升重点领域服务精准度,拓展保险保障渠道。贷款利率总体保持平稳,推动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逐步降低。
《通知》聚焦重点领域小微企业需求,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加强精准支持。立足纾困解难、扩大内需和稳定就业,支持住宿、餐饮、零售、教育、文化、旅游、体育、交通运输、外贸等领域小微企业的合理金融需求,促进经济复苏。立足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支持制造业、科技型、专精特新小微企业发展,助力产业升级。积极研发符合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特征的信贷产品,更好满足其用款急、期限短、频度高的资金需求。
《通知》要求银行保险机构践行人民至上、客户为本的理念,开展"走万企 提信心 优服务"活动。深入了解小微企业全方位的金融需求,找准与自身经营战略的结合点,积极联动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依托于产业园区、服务中心、信息平台等渠道,提升供需对接效率。同时,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各级监管部门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积极推动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等信息共享机制建设,推动各地更加精准全面归集共享小微企业信用信息,优化数据交换方式,提升信用信息的可用性。
《通知》紧扣提升服务质量主题,细化了对银行的服务要求。明确重点围绕小微企业无贷户扩大服务覆盖面,加强对小微企业信用信息的挖掘运用,增加信用贷款投放。积极开发小微企业续贷专门产品或完善现有产品续贷功能,合理确定本行续贷条件。规范小微企业服务收费行为,充分了解、严格审核、持续评估第三方机构收费情况,发现存在违规收费、收费过高的及时停止合作。加强风险监测分析,合理控制贷款质量。健全完善小微市场主体诉求回应机制,认真回应小微企业合理诉求,指导基层分支机构、客户经理努力把问题解决在服务第一线。
《通知》明确了构建保险服务小微企业机制、拓展保险保障渠道的具体要求。机构层面,要求保险业树立为小微企业提供全面、系统风险保障的理念,明确专门部门统筹小微企业保险工作,梳理服务小微企业的各类保险业务。要求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扩大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对外贸小微企业的覆盖面。支持保险公司与政府、银行等围绕服务小微企业开展多元化合作。产品服务层面,鼓励保险公司按照商业可持续、保费合理的原则,针对各类小微市场主体丰富产品种类,设计专属保险方案,推出灵活缴费服务方式,探索简易化定损理赔模式。推广服务小微企业的工程建设、物流运输、灾害应对、产品责任等各类财产保险产品,丰富面向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等企业关系人的健康、意外、养老等人身保险产品。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
4月23日,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授牌仪式暨2022年度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数据及案例发布会在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北京保护中心)举行。
会上,北京市司法局调解工作处负责人、北京保护中心负责人分别为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及北京知识产权保护协会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授牌。北京保护中心发布了2022年度北京市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数据,相关专家解读了2022年度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典型案例。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及北京知识产权保护协会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后,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共指导成立了19家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12家调解工作室,进一步拓展了调解服务领域、完善了调解工作网络。下一步,北京保护中心将在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和北京市司法局的指导支持下,有力践行新时代"枫桥精神",坚持首善标准,深化诉源治理,让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惠及更多创新主体,为优化首都营商环境、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示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内蒙古三年成长计划助力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跑起来"
据悉,为切实帮助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振发展活力和信心,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办公厅4月12日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三年成长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成长计划》),从成长目标、政策支持、推动落实等多个方面打出"组合拳",助力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跑起来"。
《成长计划》立足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结果导向,在起草过程中突出针对性、延续性、创新性。整个内容包括3个方面15条措施,分别为健全财税支持、金融扶持、用工保障、"双创"服务"四个体系";开展"个转企"培育、"小升规"培育、"四新"主体培育、现代农牧业市场主体培育、特色文旅产业主体培育"五大行动";做好市场环境优化、经营成本减负、质量管理提质、惠企政策直通、"小个专"党建引领、法律服务保障"六项工程"。
《成长计划》突出"有用"和"含金量",在存量政策方面,将现有执行效果好的减税降费、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就业补助资金、水电气暖"欠费不停供"等政策优化合并到《成长计划》中延续执行。在增量政策方面,提出各级人民政府设立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发展专项资金,实施租赁非国有房屋分类分阶段房租补贴;建立"个转企""小升规"配套奖励制度,对首次"个转企"稳定经营2年以上、无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给予一次性10万元补助等优惠政策。
江西16条措施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
近日,江西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江西省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帮助中小微企业应对当前面临的困难,实现高质量发展。
《若干措施》围绕进一步推动稳增长稳预期、着力促进中小微企业调结构强能力两个方面,出台了16条措施。
其中,针对中小微企业当前面临的生产经营困难,提出进一步推动稳增长稳预期的8方面举措。从政策落实、加强经济运行和价格监测监管、金融支持、融资促进、扩大需求、加大公共服务供给、强化合法权益保护、营造良好环境等方面,多措并举全面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和信心。其中明确提出,按照国家政策,顶格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和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对符合要求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放的普惠小微贷款,按贷款余额增量的2%提供激励资金;将政府采购工程面向中小企业的预留份额阶段性提高至40%以上政策延续到2023年底;鼓励大型企业和平台机构发布面向中小微企业的采购清单,开展跨境撮合活动,为中小微企业开拓更多市场,创造更多商机。
针对中小微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方面,提出促进中小微企业调结构强能力的8方面举措。包括通过健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通过推进产业链科技创新联合体建设,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通过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等活动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通过开展省级(培育、特色)产业集群的培育,加快构建国家级、省级、市级产业集群梯队,促进集群内中小微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等内容。
经贸态势
俄财长说七成俄中贸易已转为本币结算
据悉,俄罗斯财政部长西卢安诺夫4月24日在参加一个论坛时表示,俄罗斯与中国间超过70%的贸易结算已经转为本币结算。
西卢安诺夫说,一两年前在俄中双边贸易中本币结算的比例约为30%,如今已超过70%。
他表示,使用俄罗斯卢布和人民币进行结算是俄罗斯的首要任务,这对俄中双方是"互惠互利"且"可靠"的方式,可以将使用美元结算可能遭遇的风险降至最低。
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显示,2022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1902.71亿美元,同比增长29.3%。
阿根廷将使用人民币结算中国进口商品
4月26日,阿根廷经济部长马萨宣布阿根廷将停止使用美元来支付从中国进口的商品,转而使用人民币结算。
马萨表示,与不同企业达成协议后,阿根廷将于4月使用人民币支付价值相当于大约10.4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使用人民币可以加快阿根廷未来几个月的中国商品进口节奏,相关授权的效率将更高。预计从5月份起,阿根廷还将使用人民币支付价值相当于7.9亿至1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
此外,马萨还强调,使用人民币可以提高阿根廷净外汇储备的预期,也带来了更大的自由度。
今年1月,阿根廷央行表示,阿根廷和中国已正式扩大货币互换协议,此举将强化阿根廷已有1300亿元人民币的外汇储备,并激活350亿元人民币可支配额度。
中国将对尼加拉瓜实施自由贸易协定早期收获安排协定税率
据中国财政部4月24日披露,经中国、尼加拉瓜两国商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尼加拉瓜共和国政府关于自由贸易协定早期收获的安排》(以下简称《早期收获》)将于2023年5月1日起相互生效实施。为履行《早期收获》关税减让有关承诺,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自2023年5月1日起,对原产于尼加拉瓜的部分进口货物实施《早期收获》协定税率。
《早期收获》生效实施,将进一步发挥中尼双方经济互补性,推动两国经贸互利合作迈上新台阶。
2022年美国从亚洲14地进口额超万亿美元
据报道,咨询公司科尔尼日前在年度《美国制造业回流指数》发布十周年时称,2022年,美国从亚洲14个低成本区域的进口总额同比增长11%,首次突破万亿美元大关,但中国(包括香港)在这之中占比萎缩到50.7%,
亚洲14个低成本区域包括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马来西亚、印度、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中国香港、斯里兰卡和柬埔寨。
2013年,美国从中国进口在亚洲低成本区域进口总额中占比70%。因中国劳动力成本提升,一些企业生产足迹从中国向外转移,该比例缓慢下降,到2018年下降到65%。受关税问题和疫情影响,近年来中国占比加速下滑,2019年至2022年的比例分别为59.0%、56.2%、53.5%和50.7%。
关税问题叠加疫情影响,美国制造业回流以亚洲替代、墨西哥近岸生产以及回归本土方式进行。
俄罗斯对扣押其海外资产的行为采取应对措施
据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日前签署法令,指出如果因外国对俄罗斯采取不友好行动,俄罗斯、俄罗斯法人或自然人被剥夺境外财产所有权,这些不友好国家的法人在俄罗斯的资产将被俄方临时接管。法令还规定,俄方可以对与俄不友好国家有关联的外国人在俄动产和不动产,以及不友好国家人员在俄产权实行临时接管。
该法令指出,这是对美国和其他国家剥夺或限制俄罗斯、俄公司和公民境外财产权的非法行动采取的应对措施。俄联邦国有资产管理局为上述资产临时接管单位,俄总统有权决定是否终止对这些资产的临时接管。
根据法令批准的首批临时接管名单,德国尤尼珀公司和芬兰富腾公司在俄两家能源企业中的股份被俄临时接管。两家公司在俄罗斯主要从事火电和再生能源的生产和销售。
俄联邦国有资产管理局4月25日说,俄罗斯对两家公司在俄资产实施的接管是临时的,并不意味着两家公司失去对这些资产的所有权,只是不再拥有这些资产的管理权。
投资视点
上海24条措施加码招商引资
据悉,面对新一线城市越来越激烈的招商竞争,上海再次加大重点产业的招商力度,巩固企业投资信心。4月25日,上海市政府公布了《关于新时期强化投资促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政策措施》(下称《措施》),从推出招商引资政策新工具、强化重点产业招商新优势和构建招商引资新机制三方面提出24条措施,为企业量身定制"政策套餐"。
根据这一投资促进政策,上海对引进承担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率先打破国外垄断、国内首次示范应用等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按照规定最高给予项目投资的30%、不超过1亿元的支持。同时,上海还支持社会资本、园区平台、国有资本等参与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的系列产业投资基金,重点用于服务招商引资项目落地。
招引行业方面,上海强化重点产业招商新优势,聚力招引"三大先导产业"。其中,集成电路产业,上海围绕芯片设计、制造、封测、装备、材料等领域,积极招引硬实力优质企业落地。对引进符合条件的零部件、原材料等集成电路装备材料重大项目和EDA等高端软件项目,给予不超过项目投资的30%、最高1亿元的支持。
生物医药产业,上海吸引国内外优质企业在沪设立各类总部、研发中心、生产基地等,加大对优质项目的支持力度;人工智能产业,上海瞄准人工智能领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成果、前沿理论、龙头企业等,加快招引智能芯片、核心算法、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等重点项目落地。
同时,上海还布局发展"四大新赛道产业"。智能终端方面,上海支持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和产业化项目;绿色低碳方面,上海支持氢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项目落地;数字经济方面,上海加快引进具有高能级的数字产业集群项目;元宇宙方面,上海围绕"元宇宙"基础设施、交互终端、数字工具等领域开展招商引资。
上海浦东新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三年行动计划出炉
4月26日,上海浦东新区国际消费中心全球推介大会召开。大会介绍了浦东新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三年行动计划和支持政策、建设消费中心空间布局及重点项目。浦东新区将发起八大行动,支撑四个千亿级目标。
根据行动计划,预计到2025年,浦东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超4000亿元,文化体育旅游产业营收超3000亿元,网络购物交易额达1000亿元、跨境电商贸易额达1000亿元;消费类总部企业超100家;累计引进首店超1000家;初步建成国际品牌聚集地、时尚潮流引领地、消费创新策源地、营商环境最佳地。为实现上述目标,浦东新区将发起以下八大行动:
一是全球消费品牌集聚行动。集聚国际消费品牌,到2025年,累计引进国际零售百强企业40家,引进、培育消费类总部企业及国际经济组织100家,建设陆家嘴、前滩等一批国际品牌集聚地。
二是消费地标提质行动。推动陆家嘴、国际旅游度假区、世博前滩、南汇新城消费地标建设,到2025年新增万象天地、冰雪天地、大歌剧院等一批消费类设施场馆超过200万平方米。
三是消费业态升级行动。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夜间经济、退免税经济和绿色消费。每年新增首店200家,举办10家至20场有影响力的商旅文体首发活动,建设一批夜间经济特色示范项目。
四是消费平台拓展行动。打造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发展跨境电商,加快建设上海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服务中心平台和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
五是数字化消费赋能行动。培育2个至3个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示范性强的直播电商基地;引进一批数字化技术开发商和应用技术服务商;打造一批商业、文旅、娱乐等消费领域新场景。
六是服务消费融合发展行动。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文创领军企业,打造一批千万级流量旅游入口;做强体育赛事消费,引进15项知名IP赛事;打造健康产业集聚区和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健康服务项目。
七是消费名片点亮行动。推出一批更具标识度和显示度的商旅文体展品牌活动,培育浦东消费品牌IP,借助专业服务机构,开展浦东国际消费中心海外宣介。
八是消费环境优化行动。力争推出1个至2个消费监管领域创新立法事项,新增放心消费创建单位超过6000家。
天津发布上市企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
据悉,为落实天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推动更多企业上市"部署,进一步强化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和产业链建设水平,促进天津产业转型升级、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天津市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印发《天津市上市企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倍增计划)。
倍增计划主要工作目标是增量、储备和市值三方面实现规模倍增,在科技型、产业链和民营企业等重点领域实现"量比双升",整体区域分布实现"优势区"强优、"潜力区"跃升和"空白区"清零。
倍增计划重点任务涵盖四个方面,顶层设计方面,坚持"一张清单绘到底",编制全市统一"三个一批"上市项目清单,开展"大数据+铁脚板"选种强基行动和"百千万"育苗提升行动,再通过基地服务、包联服务、融资服务全覆盖,实现择优输送行动,打造"上市+产业"、"上市+科创"、"上市+招商"、"上市+国资"四维支撑体系。政策支持方面,进一步优化了上市支持政策,发挥财政积极引导作用。综合服务方面,从区域性股权市场服务效能、股权投资功能、政府出资各类基金引导作用、中介机构展业质量和间接融资服务支持力度五个方向,提升投融资服务便利度。上市公司质量方面,支持天津龙头上市公司与城市品牌融合发展,支持高成长性上市公司做大做强做精,支持风险类上市公司稳妥化解风险,推动形成上市公司聚合发展高地。
重庆银保监局下发金融机构绩效考评指导意见
据悉,重庆银保监局近日制定了《关于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绩效考评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积极落实中纪委关于坚决破除"金融精英论""唯金钱论"等错误思想以及银保监会关于健全公司治理、优化约束激励的工作要求,从战略导向、指标体系、结果运用、保障体系四方面对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优化绩效考评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指导意见》突出绩效考评战略导向,将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大战略和普惠、绿色、创新等重点领域纳入绩效考评体系;突出差异化发展,法人银行要回归"支农支小""服务本地"等市场定位,分支机构要积极争取总行出台支持区域重大发展战略的政策措施,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入渝。
《指导意见》还完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覆盖合规经营、风险管理、经营效益、发展转型、社会责任等五大方面,其中合规考核指标要客观反映合规管理水平差异,风险考核指标要突出全面风险管理和尽职免责导向,经营效益指标要体现高质量发展,不能明显脱离市场实际。
《指导意见》要求,机构严格落实监管要求,不得变相设置时点性规模考核指标,不得变相突破综合考评指标权重限制,不得在分解考评指标时层层加码;同时,优化绩效薪酬体系,平衡员工、管理层、股东等利益相关者利益,严格落实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维持各级管理人员与基层员工薪酬差距在合理区间。
下一步,重庆银保监局将持续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绩效考评工作的规范指导,推动构建兼顾风险与收益、长期与短期、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其在经营发展和风险管控中的导向作用,以银行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重庆银保监局规范辖内人身保险销售
据悉,重庆银保监局近日印发《关于提升保险销售管理水平 推动人身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试行)》(下称"通知"),从机制建设、薪酬激励、人员管理、业务管理、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等五方面对辖内人身保险销售提出规范要求。
具体而言,一是加强机制建设,引导保险机构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贯彻人民至上理念。二是完善薪酬激励,从佣金水平和支付期限、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的绩效薪酬等方面引导保险机构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强调长期价值导向。三是强化人员管理,要求保险机构实现销售人员全流程管理,加强合规教育培训并录音录像存档备查。针对销售人员离职后的风险,要求保险机构解除合同前进行风险排查,解约时应要求其承诺"不得继续以该保险机构名义进行咨询及销售服务",保险机构应及时告知消费者销售人员离职信息,并提供后续服务的渠道及方式。四是规范业务管理,要求保险机构健全自保件互保件管理,防范恶意套利风险,规范保险营销宣传,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扩大可回溯管理范围。五是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指导行业协会完善保险销售人员诚信管理体系,夯实行业发展基础;要求保险机构落实管理责任,开展违法违规行为自查自纠,健全追责问责机制。
通知还要求保险机构积极运用科技手段,探索建立智能化风险监测系统,将销售风险管理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警延伸,根据保费规模、保单继续率、人员留存率、业务集中度等关键指标监测识别风险人员和团队,实现精准防控。
通知强调,保险机构要科学确定佣金水平,合理延长长期人身保险期缴业务的佣金支付期限,制定高管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机制,充分发挥薪酬激励在风险管控中的导向作用,提升持续服务水平和质量,推动行业稳健经营和高质量发展。
沪苏浙皖共建长三角专利代理一体化合作机制
4月20日,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知识产权局联合签署《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框架协议书2.0》,以进一步规范统一专利代理行业监管,建立长三角专利代理行业高质量发展一体化合作机制。
据了解,三省一市知识产权局将建立专利代理资源互通共享机制、专利代理行业发展研讨机制、专利代理监管协同联动机制、专利代理行业评价机制,以统筹推进形成区域内信息互通、经验互鉴、监管互动、评价互认的工作格局,更好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根据协议,在资源共享方面,三省一市知识产权局探索建立统一的长三角代理机构库、人员库、政策库,推动长三角专利代理机构、专利代理师信息互通共享,定期共享已经办结的专利代理违法案件典型案例。
在行业发展方面,定期开展专利代理领域交流会商,共同加强专利代理领域突出疑难问题的分析研判,对行业出现的新问题、新趋势开展深入研究,强化互学互鉴,分享研究成果,共同提升促进专利代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水平,形成推进专利代理行业高质量发展参考样本。
在监管协同方面,对于查办跨区域、多主体的案件时,强化省域间横向协作,对日常监管或者通过投诉、举报等途径发现的不属于本地管辖而应由其他省(市)知识产权执法办案部门管辖的涉嫌专利代理违法违规案件(线索),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及时移送,并共同加强信用监管和联合惩戒。
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统筹推进形成区域内信息互通、经验互鉴、监管互动、评价互认的工作格局,促进专利代理资源要素流通和融合发展,大幅提升三省一市专利代理行业发展水平,更好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今年河南省将推进25项重点改革
据4月25日召开的河南省2023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重点任务部署推进会披露,今年河南省将围绕11个方面推进25项重点改革,其中包括推进地方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实施科技体制改革攻坚、实施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地方金融改革、构建完善区域协调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深化文化单位改革、深化教育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纵深推进“五水综改”、深化法治领域改革、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等。
省委改革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重点任务内容更加聚焦,主要有4个方面的特点:
与中央层面重大改革部署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近日召开的二十届中央深改委第一次会议对今年改革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在确定重点任务时,河南省充分考虑了中央重大改革部署的对接落实。比如,去年全国范围内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河南省国企改革进入全国第一方阵。今年国务院国资委正在谋划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行动方案,河南省将根据中央部署,谋划实施河南省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持续推进重点领域国企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优化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培育行业领域旗舰劲旅、一流企业;深入推进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过程化、穿透式、全覆盖管资本体制机制。
持续推进省委部署的重大改革落地见效。比如,去年河南省出台了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1+10”方案,在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方面迈出历史性步伐。今年河南省将持续深化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评估、系统梳理“1+10”改革方案落实情况,找准短板弱项,研究改进措施,推动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同时,不失时机谋划推出一批新的改革举措,持续激发创新发展动力活力。比如,2021年河南省启动实施县域经济“三项改革”,加快推动县域经济“成高原”,极大激发了县域发展活力。今年,将用足、用好下放权限,以县域放权赋能改革牵引营商环境优化;深化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激发市、县发展内生动力;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推行“管委会+公司”模式,提升专业化管理运营水平,以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打造高质量发展主引擎。
抓住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破冰除障。近些年,河南省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营商环境评价成绩逐年较快提升。但加强营商环境建设是一个长期性、持续性的工程,也是一个综合性、战略性的抓手。只有把营商环境建设好,才能“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今年河南省将深入开展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围绕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要求,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水平,分类分项明确改革目标、实施路径和攻坚重点,集中破解一批痛点、堵点、难点问题,让河南成为投资兴业、创新创业的沃土。
满足人民群众对民生领域改革的热切期待。比如,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今年河南省要全面完成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任务,深入推进校长职级制和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统筹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教学和高考制度改革,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比如,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医教、医养“五医联动”,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该负责人表示,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5周年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10周年。全省改革系统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以事不避难的勇气和干劲,以奋楫猛进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各项任务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河南2023年"万人助万企"活动重点确定
据悉,河南省2023年"万人助万企"活动工作方案日前出台,强调要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万人助万企"活动成果,在持续加强企业纾困帮扶和推进企业服务"八个深化"的基础上,把"万人助万企"活动重点聚焦到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上来,围绕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攻难点、通堵点、除痛点,打造一流产业链群和产业生态,推动支柱产业优势再造、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河南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当前,河南省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材料、装备、食品和轻纺工业大省,制造业发展迈上新台阶。面对区域竞争新格局,加快建设制造强省,再造重点产业核心竞争新优势,形成以高能级群链为关键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迫在眉睫。
方案围绕聚力打造先进链群提出了明确任务和目标。实施产业链现代化提升专项行动,围绕重点产业链、重点企业,逐链摸清发展现状、理清国际国内前沿状况,分产业优化顶层设计、推进补链延链。实施"一链一专班一研发机构一图谱六清单"工作机制,建立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园区、重点创新平台、重点短板、重点事项"六清单",引导产业链上中下游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加快构建先进制造业链群,聚焦先进装备、新型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现代医药、现代食品、现代轻纺等重点领域,加快培育万亿级支柱产业链和千亿级特色产业链,推动重点产业链创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完善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和应急保障机制,确保应急状态下重点企业正常运转、重点产业稳定畅通;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适配对接,聚焦重点产业链上下游关键节点企业,分行业、常态化组织产销精准对接,促进供需双方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力争全年开展产销对接活动1000场。
此外,方案还围绕聚力提升创新能力、扩大有效投资、培育优质企业、营造一流生态提出了具体目标。全年力争企业研发投入增长15%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00家以上、新增省级创新平台400家以上、推动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100亿元;力争全年认定创新型中小企业10000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力争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00家,新建智能工厂150家。
安徽加强新兴产业引导基金管理
4月23日,《安徽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政策解读会在合肥举行。安徽省财政厅副厅长孟照红在会上通报了《管理办法》的有关情况。
据介绍,为创新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安徽省财政出资500亿元设立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全省十大新兴产业领域。根据《安徽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组建方案》精神,省财政厅会同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研究拟订了《管理办法》,以保障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体系高质量运营,有效分散政府投资风险。经省政府同意,《管理办法》已于2023年3月22日由省级股权投资基金体系建设引导协调小组办公室印发实施。
按照《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强私募投资基金监管的若干规定》等要求,《管理办法》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科学决策、专业管理、防范风险"为原则,对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组建方案内容进行了细化明确。重点围绕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规范引导基金运营管理等目标,从管理架构与职责分工,基金设立与出资、投资、管理、退出,风险控制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对引导基金体系内基金设立运营等进行规范。
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相关部门单位、基金管理机构、社会资本参与全省引导基金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管理办法》对引导基金管理进行了一系列举措创新。一是采取"差异杠杆",保障撬动效应。根据500亿元引导基金放大到2000亿元基金体系的总体目标,对引导基金出资主题、功能、天使三类母基金设置了差异化杠杆比例。二是募投"竞争赛马",突出绩效导向。遵循"资金跟着项目走"原则,根据各母基金投资进度和运作绩效,动态调整引导基金出资进度和份额。三是响应"市场意愿",放宽返投要求。将天使母基金和主题、功能母基金投资安徽省的最低金额,降至引导基金出资额的1.0-1.2倍,同时放宽返投认定范围。四是投资"即退即分",提高退出效率。引导基金采取"即退即分、先回本后分利"的方式分配,加快投资回收速度,形成"投资-退出-再投资"的良性循环。五是收益"综合让利",强化引导作用。在母基金清算退出时,对于达到门槛收益率、完成返投要求的,可由引导基金财政出资综合产生的超额收益,向基金管理机构和其他社会出资人让利。六是实行"增量计提",完善激励机制。设定引导基金门槛收益率,对超过门槛收益部分,允许基金管理机构按一定比例提取超额业绩报酬。
下一步,安徽省财政厅将会同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各母基金对口主管部门等,协力推动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体系各母子基金加快设立、规范运营,持续推进全省基金业发展。
山西发布装备制造业2023年行动计划
据悉,为进一步落实《山西省"十四五"新装备规划》,推动制造业振兴"229"工程实施,奋力开创全省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新局面,4月12日,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山西省装备制造业2023年行动计划》 (以下简称《计划》)。《计划》提出要大力实施装备制造业振兴"1234"工程,以构建装备制造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中心,打造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和装备制造专业镇"双引擎",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三化"发展,开展装备工业稳增长、产业基础再造、重大技术攻关、重大项目建设四大工程,补短板弱项、锻长板优势,提升全省装备制造业整体规模和核心竞争力。
《计划》提出,2023年全年打造15户以上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5户以上省级或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力争山西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突破4300亿元,增速超过12%,进一步提升装备制造业在山西工业经济总量中的占比。
为完成上述目标,《计划》提出要从装备制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工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建设工程、装备制造专业镇打造工程、产业高端转型工程、智能制造升级工程、绿色低碳改造工程、装备工业稳增长工程、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重大技术攻关工程、重大项目建设工程等十个方面进行。
其中,在装备制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工程方面,构建多点支撑、特色明显的山西装备制造产业体系。轨道交通产业重点做大电力机车、城轨车辆,加快推进高铁轮轴轮对等关键部件产业化规模化;智能煤机产业强化与领军企业深度合作,强化核心关键部件基础,提升智能成套装备市场占有率;铸锻造产业鼓励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
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建设工程方面,加快突破产业基础能力的薄弱环节,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加快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构建以龙头企业为牵引的"龙头企业+研发机构+配套企业+政府服务+开发区落地"产业创新生态圈;统筹推进补短板和锻长板,增强产业链韧性,在开放合作中形成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链。
在装备制造专业镇打造工程方面,打造上下协同、集聚发展、技术领先的装备制造领域定襄法兰、太谷玛钢重点专业镇,实现"一镇带一方、一方促全盘"的集群发展;培育更多装备制造专业镇,鼓励专业镇打造拳头产品、创建国字号品牌;推进专业镇产业合理扩规提质,打造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先进装备制造集群。
陕西省财政厅15项举措推动政采营商环境再突破
据悉,为打造一流的政府采购营商环境,陕西省财政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有关事项的通知》,从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降低政府采购交易成本等5个方面,明确15项具体措施。
通知紧盯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目标,明确在省级单位全面推行集中采购机构竞争机制;明确采购人可跨地区、跨级次自主择优选择集中采购机构代理采购项目,各级集中采购机构可承接代理省级采购单位的采购业务;鼓励各市(区)结合本地区实际开展集中采购机构竞争工作,逐步建立专业高效、服务优质、竞争有序的竞争机制。
通知明确,试行"承诺+信用管理"的准入管理制度,对于供应商依照规定提交各类声明函、承诺函并且没有失信记录的,不得要求其再提供有关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材料,进一步提升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便利度。要求采购人强化内部控制,进一步压缩采购合同签订周期,提高政府采购效率。采购人要按照合同约定及时进行履约验收,不得以任何不合理理由延迟验收和付款,不得将采购文件和合同中未规定的义务作为验收和付款的条件。
通知明确,加快推进政府采购电子化交易工作,完善电子化交易规则,扩大省级单位电子化交易试点范围,有条件的地市也要积极开展电子化交易试点,逐步在全省推广。扩大政府采购电子卖场交易规模,丰富电子卖场品目,优化供应商入驻模式,实行"厂商授权"和"供应商直接入驻",降低准入门槛,为更多企业进入政府采购市场提供有利条件。完善政府采购电子化投诉平台,全面实现全省政府采购投诉"一网通办",建立与"互联网+政府采购"相适应的投诉处理快速通道;依托政府采购监管平台,推进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审核和变更采购方式审批事项线上办理。落实政府采购信息发布主体责任,按照统一格式和规定时限发布采购公告、公示信息和政府采购监管信息等。
把降低政府采购交易成本,作为持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通知要求,集中采购机构采购项目和实行电子化交易的部门集中采购项目一律免费提供采购文件;鼓励采购人及其委托的代理机构取消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确需收取的降低收取比例并以非现金形式缴纳。推广应用政府采购保函替代涉企保证金,推进电子化交易项目以电子保函缴纳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所有集中采购机构采购项目不再收取供应商投标保证金。
充分发挥政策功能,清理不合理门槛。通知一方面延续执行提高政府采购面向中小企业预留份额和提高对小微企业的价格评审优惠幅度政策;另一方面发挥政府采购信用融资平台和人民银行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的作用,多措并举,畅通银企对接,使更多银行参与政府采购信用融资,扩大政府采购信用融资规模。
着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政府采购市场。通知明确,建设政府采购框架协议采购平台,推行多频次、小额度采购项目框架协议采购,有效解决以资格入围方式选定供应商,影响公平竞争的问题。持续清理政府采购领域违规设置"三库"、违规收取涉企保证金、设置或变相设置门槛等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开展采购代理机构、采购人监督评价,对妨碍公平竞争问题严肃查处;规范政府采购投诉处理流程,依法及时处理政府采购投诉;推进非强制纠纷化解,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维护政府采购供应商合法权益等。
湖北发布进一步深化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
4月20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湖北省将用3年推动算力与大数据等8个新兴特色产业链强劲起舞,力争到2025年实现"730目标",即:全省制造业产值从5.5万亿元提升至7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定在30%左右,制造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地位进一步巩固,初步建成制造强国高地。
2021年4月,湖北省正式进入产业链链长制时代,聚焦汽车、智能制造装备等16条重点产业链,全力推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持续巩固"51020"现代产业集群发展基础,有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继提出突破性发展五大优势产业后,湖北省选取算力与大数据、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量子科技、现代纺织服装、节能环保、智能家电、新材料等8个产业基础好、科研优势强、市场前景广的新兴特色产业,推动链长制工作提标提质,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方案》明确,将在上述8个产业实施链长领导协调、链主导航引领、链创协同攻关的"链长+链主+链创"融合工作机制。"链长+链主+链创"是对"链长制"的提标提质。
其中,链长领导协调采取"七个一"工作模式,即一个产业、一位省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支专家团队、一个行动方案、一套支持政策、一个工作专班。"链主"企业选取产业链上产业生态主导作用强的领航企业担任,"链创"以省内外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联盟、高校院校、创新中心等研究机构为依托。围绕"730"目标和"三链"融合工作机制,将实施协同创新、集聚集约发展、市场主体培育、补链强链、开放合作、产融合作等六大行动,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打造一批产业链龙头企业、落地一批标志性重大项目等。
此外,《方案》还要求实施产融合作行动,创新一批金融服务。围绕产业链配套资金链,充分发挥"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的作用,积极深化金融与产业有机结合,围绕一个重点产业配套一支产业引导投资基金,做大吸引社会资本率,引导更多龙头企业和各类金融机构、产业投资基金加大投资,畅通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效循环渠道,增强金融有效供给能力,吸引更多的要素向重点产业集聚。鼓励金融机构综合运用中长期贷款、融资租赁等方式,支持链主企业和链创机构开展项目投资、并购重组等。加大产业链协同和供应链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应收账款融资、订单融资、预付款融资、存货及仓单质押等信贷服务力度。
长沙出台23条政策措施为经济发展"加油"
4月23日,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长沙市关于打好经济增长主动仗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政策》),从五个方面推出23条措施,拿出真金白银、真材实料、真心实意,为长沙打好经济增长主动仗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添加干货满满的"助推剂"。
既注重对标又体现自身特色
《若干政策》是在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打好经济增长主动仗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20条政策措施的基础上,结合长沙实际,由长沙市发展改革委牵头起草,并广泛征求意见,旨在进一步强化政策协同、提振市场信心、稳定社会预期。
《若干政策》对照省"稳增长20条"的主要框架和政策内容,围绕促消费、稳投资、扩外贸、强产业、扶实体五个方面展开,逐项逐条细化为长沙举措,确保省里政策在长沙全面落地见效。
《若干政策》注重长沙特色。重点围绕制造业发展、扩大投资、激活消费、外资外贸等方面,对省里文件进行了优化和深化。其中,鼓励购车购房等大宗消费、推动文旅消费恢复提振、支持外贸企业"走出去"和外资项目"引进来"、支持企业"升规""上市"、支持企业数字化改造和"专精特新"发展、大力培育独角兽和瞪羚企业、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等都是长沙的特色条款。
五个方面推出23条政策措施
《若干政策》在着力激发消费活力、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着力外贸扩容提质、着力推动产业升级、着力助企纾困解难五个方面推出了23条具体政策措施。
其中,着力激发消费活力方面共4条措施,把鼓励购车购房等大宗消费放在首位,还包括推动文旅消费恢复提振、支持商贸市场主体发展和品牌建设、加大促消费活动和消费补贴力度等条款。
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方面共5条措施,包括加大招大引强力度、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强化项目要素保障、盘活存量资产资源、稳定房地产领域投资。
着力外贸扩容提质方面共4条措施,包括支持外贸企业"走出去"、推动外资项目"引进来"、鼓励外贸业态创新发展、推动开放平台赋能增效。
着力推动产业升级方面共6条措施,围绕落实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湘考察讲话精神和指示要求,加快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提出支持企业"升规""上市"、支持企业数字化改造和"专精特新"发展、大力培育独角兽和瞪羚企业、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支持"五好"园区建设等系列措施。
着力助企纾困解难方面共4条措施,包括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助力企业稳岗拓岗、加强用能和物流保障。
条条干货实打实地推动发展
23条措施可谓条条都是干货,有不少是拿出真金白银,实打实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比如,为鼓励购车消费,长沙在落实省里新能源车置换补贴的基础上,升级实施措施,针对购买新能源乘用车新车、传统燃油乘用车新车的个人消费者给予奖励。为推动消费活力,提出将发放400万元文旅消费券,并对相关景区、示范区、度假区、旅行社、企业、民宿等分类分级给予奖励;开展"2023消费提振年"系列活动,组织银行机构开展"新支付 兴长沙"数字人民币消费节主题活动,发放4000万元数字人民币满减消费券。
此外,有不少举措是结合长沙实际,拿真材实料、真心实意来提振信心、稳定预期。比如,在今年内,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 (含本数) 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适用3%预征率的预缴增值税项目,减按1%预征率预缴增值税。延续实施用水用电用气"欠费不停供"政策,允许在一定期限内补缴,并免收滞纳金。
支持"五好"园区建设,对综合评价排名首次进入全国前十的园区奖励1000万元、首次进入前三十的园区奖励500万元。对省"五好"园区评价总分排名前三的园区奖励200万元、排名前十的园区奖励100万元。
广州出台38条措施促进消费提档升级
据报道,广州市商务局牵头会同各区和市直有关部门,按照商务部"消费提振年"活动和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要求,制定《广州市促进消费提档升级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近日,16届35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若干措施》。
4月23日,在广州市商务局组织的媒体会上,广州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若干措施》紧紧围绕"促进消费""提档升级"两个关键词,共提出12个领域38条措施,涵盖商圈打造、品牌引进、汽车以旧换新、住宿餐饮、电商赋能等各个消费领域,其中不少政策直接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开展促消费,直接补贴或以消费券形式让利广大消费者,大力提振消费信心、扩大消费需求、激发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市场快速恢复、回暖提升。
其中,在"提升商圈消费"方面,《若干措施》明确,实施广州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规划、重点商业功能区发展规划,打造国际大都市"一带两区一轴"世界级消费功能核心承载区,构建"5+2+4"国际知名商圈体系和"一区一特色"特色商圈体系。支持天河路、北京路全国示范智慧商圈及智慧商店建设。积极争取开设市内免税店,发展免退税经济。
据计划,打造广州国际购物节、夜间消费节、采购节、美食节、旅游节、音乐节、汽车消费节、老字号博览会等国际性主题活动名节。出台实施促进首店首发经济发展政策,支持国内外品牌在广州开设首店、旗舰店,吸引国际、国内知名品牌进驻和开展新品发布活动。支持老字号创新品牌,打造具有浓郁广州岭南风情和商业氛围的老字号聚集街区。
根据《若干措施》,为做热夜间消费,将评估认定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特色鲜明的都会级"羊城夜市"先行区,各区推出一批片区级"羊城夜市"先行区。鼓励市场主体提供食、住、行、游、购等夜间延时服务,鼓励先行区开设深夜营业专区、24小时便利店、24小时书店。由市政府牵头组织市一级夜间消费节,由各区政府牵头组织1~2场羊城夜市主题活动。
另外,在电商消费方面,创新举办网上年货节、直播电商节、双品网购节、"双十一"城市购物节、网上汽车节的以电商为主题的线上线下促消费活动。开展"电商名企进各区""广州电商走全球"等系列活动。发动电商平台、品牌企业推出地区消费补贴、消费返还等系列切实优惠让利措施。
根据《若干措施》,广州将研究发放政府消费券,支持零售、住宿、餐饮、旅游、体育消费。各区根据实际配套组织发放消费券。发动金融机构、企业等单位结合政府消费券开展各类促销活动,形成"政府+企业+金融机构"联动促销合力,营造全市促销热潮。同时,分批发放文旅消费券,聚合包括旅游景区、旅行社、酒店、文艺院团、文创企业等企业资源,进一步活跃、激发文旅市场活力。
据《若干措施》,在做大会展消费方面,出台"广州市品牌展会认定办法",对被认定的品牌展会给予资金支持。通过品牌展会的辐射、牵引和带动,推动全年办展不少于200场。适时研究发放会展客商专用消费券。
据计划,广州将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促进文化和旅游行业恢复发展。支持广州塔、长隆旅游度假区、融创文旅城、正佳广场等地标性文商旅综合体建设提升,引进发展世界级文化旅游项目。支持引进国际国内优秀剧目来广州首演、展演,争创国际演艺消费城市,打造永不落幕的演艺嘉年华。继续办好"广州欢迎您""广州过年 花城看花""读懂广州"等文旅品牌活动。
广西发布发展向海经济建设海洋强区三年行动计划
近日,广西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发布《广西大力发展向海经济建设海洋强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向海经济空间布局更趋合理,现代向海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向海通道网络更加健全,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向海开放合作深化拓展,海洋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向海发展意识显著增强,向海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力争全区向海经济生产总值达到7000亿元,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25%。
《行动计划》提出,要以港口和产业园区为载体,以精品化、链条化、集群化为目标,培育延伸向海产业链,加强沿海地区与内陆腹地产业联动,加快建设向海产业集聚区,构建现代向海产业体系。到2025年,形成3000亿元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成为国家级现代石化产业基地;形成5000亿元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重要的高端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全区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增加值达到10亿元,打造区域竞争力较强的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集聚区。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6个、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3个,海洋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至少创建2个国家级滨海旅游度假区、5个自治区级滨海旅游度假区、5个国家AAAA级滨海旅游景区,力争北海文化产业园成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共建设14个向海经济发展示范园区,铁海联运集装箱运输量突破50万标箱。
广西鼓励沿海临港工业区以及沿海电力、化工、钢铁等重点行业企业,以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普及推广海水循环冷却技术应用,提高海水资源利用效率。结合海岛及滨海旅游区开发建设需求,推动海岛海水淡化工程落地。"十四五"期间,全区海水综合利用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0%左右。
为壮大向海产业,广西将加快推进海洋生物、矿产、油气、可再生能源等自然资源以及海域、海岛、海岸带等空间资源的调查与勘探,逐步摸清海洋资源"家底"。开展中华白海豚、布氏鲸等重点生物种群生态状况及遗传资源调查。推动开展北海、钦州市海洋矿产资源综合调查。建立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库,形成广西海洋渔业资源开发指导目录,完成北海市海洋矿产资源综合调查评价;集成现有的自然资源调查数据成果,形成海洋资源调查监测"一张图"。
新疆八部门联合发布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方案
据悉,为向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创业创新主体活力,日前,新疆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自治区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印发自治区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通过实施创业环境优化、创业主体培育、创业服务护航、创业培训赋能、创业政策扶持、金融产品助力、创业载体筑巢、灵活就业支持等八项行动计划,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释放创业创新动力。到2025年底,力争实现每年新增创业4万人,带动就业10万人以上,就业困难人员、返乡入乡人员能够以更加灵活方式实现就业创业增收。
在创业环境优化方面,继续优化企业开办流程,实现企业设立、印章刻制、银行预开户、发票申领、社保医保及公积金开户等一般企业开办事项“全程网办、一网通办”,进一步减材料、减录入量,提高网上办事便利度。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加强部门间经营主体信息共享。
持续开展万名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圆梦计划,通过创业实训、提供项目指导、风险评估、商业实战模拟等服务体验,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创意设计成果落地转化。深入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举办农村创新创业项目创意大赛。鼓励就业困难人员发展夜间经济、后备箱经济等特色经营。
积极推进公共创业服务标准化建设,加快构建创业信息发布、业务咨询、能力培养、指导帮扶、孵化服务、融资支持、活动组织等一体化服务机制。组织创业指导、投融资等专家赴地州市开展创业指导,对重点群体创业进行分类指导,提高基层创业成功率。
加强创业培训支持,根据不同创业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培训,对准备创业和创业初期的人员组织开展创业意识、创办企业、网络创业、创业(模拟)实训等培训。
加快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创业补贴、租金减免、税收优惠等创业扶持政策。提升创业担保贷款担保基金效能,简化担保手续,推动担保基金有效履行代偿责任,对符合条件的按规定免除反担保要求。
用好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引导金融机构重点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政策倾斜。支持金融机构围绕“稳岗扩岗”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大首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投放,扩大小微企业覆盖面。
引导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聚焦各类创业创新服务资源,为小微企业提供投融资对接、法律援助、专利申请等个性化服务,提高重点群体创业成功率。加强各类创业载体交流合作,为重点群体与创业资源搭建资源整合平台。
支持灵活就业,允许个人经营、非全日制、新就业形态等灵活方式就业的劳动者在常住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就业登记。设立零工服务专区,鼓励在大型商贸市场、便利店、惠民生活超市等规范管理的社会资源设立零工服务站。
宁夏进一步规范采矿用地管理
据悉,宁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近日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采矿用地保障实施细则(试行)》,提出宁夏将从统筹规划用地、计划指标配置、存量采矿用地复垦、腾退指标使用、采矿用地审批、采矿用地供应及监管职责等方面,进一步规范采矿用地管理,激励存量采矿用地复垦修复利用,拓展采矿用地保障途径,为促进全区能源资源供应提供用地支撑。
采矿用地指符合产业政策的采矿采石采砂(沙)场、砖瓦窑等地面生产用地及排土(石)、尾矿堆放用地。存量采矿用地按照以“三调”为基础的年度国土变更调查为认定依据。在市县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我区要求需合理确定采矿项目建设用地和存量采矿用地复垦修复项目的规模、布局和时序,并将采矿项目纳入规划项目清单。严格落实“三区三线”管控要求,原则上不得在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内规划采矿项目用地。
“对纳入国家及自治区重大项目清单的采矿项目用地,按照现行规定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时,由自然资源部直接配置建设用地计划指标。”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处负责人张建新介绍,未纳入有关清单的采矿项目用地,可使用以存量土地处置规模为基础核算的计划指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我区还鼓励各市、县(区)和采矿企业对各辖区内存量采矿用地进行复垦修复,腾退指标用于保障辖区内新增采矿项目或企业采矿用地需求。“如果是义务人灭失的历史遗留废弃采矿用地,由所在市、县(区)人民政府投入资金复垦修复,或者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鼓励想使用新增建设用地的采矿企业进行复垦修复。”张建新说,复垦修复产生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原则上专项保障新增采矿用地,可跨年度节转使用。
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煤层气等能源项目确需征收集体土地的,我区将依法依规办理集体土地征收手续。具备直接出让采矿权条件、能够明确具体用地范围的采矿用地和露天煤矿接续用地,直接申请办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即可,开采周期长的露天矿山项目用地可采用循环用地模式。同时,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采矿项目可按有关规定以划拨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权,并鼓励土地使用人自愿以出让、租赁等有偿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依据矿山生产周期、开采年限等因素,采矿企业在不高于法定最高出让年限的前提下,可以自主选择土地使用权出让年期。
福建省发布科技攻关榜单
日前,围绕11个重大技术需求(难题)项目和2个成果转化项目,福建省面向全国发布2023年"揭榜挂帅"英雄榜,广邀科研单位和企业前来"揭榜"攻关。据悉,研发总预算初步预测达2.535亿元。
"揭榜挂帅",是将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创新服务项目张榜公布,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来揭榜。省科技厅资配处负责人介绍,此次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结合福建省"十四五"科技发展和创新驱动专项规划,凝练形成了2023年度"揭榜挂帅"项目榜单。项目主要聚焦产业链"卡脖子"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
氢燃料电池多场景应用超高速空气压缩机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大尺寸5G射频芯片用高纯铝钪溅射靶材制造技术、特种合金钢高速轧制成形工艺及智能分切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榜单上的技术需求,来自福建省雪人股份、长汀金龙稀土、赛隆科技等11家企业;成果转化项目的成果,来源单位包括三明学院、南昌航空大学等高校,项目涉及集成电路、5G通信、新能源、有机高分子材料等行业领域。
福建省龙头企业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提出的"Wi-Fi7宽频射频前端模组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攻关需求,项目研发预算为3000万元,公司将提供2200万元以上研发资金,可申请省科技厅财政资金800万元。
"项目着力解决高端芯片基础元器件等'卡脖子'问题,通过突破国产化Wi-Fi7射频芯片模组关键核心技术,可有效提升国产化芯片快速适配及工程化能力,有助于国内芯片供应链安全可控。项目实施期可实现新增收入1000万元以上。"锐捷公司技术难题项目对接人邹惠琴说。
据了解,聚焦福建省产业发展重大需求,2020年,省科技厅以"揭榜挂帅"方式组织开展科研攻关试点,并在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中试点"赛马"攻关机制,从多个团队中筛选出最优团队承担攻关任务。去年,进一步优化完善机制,拓宽需求覆盖面,首次面向全国发布"揭榜挂帅"项目"电子信息产业中试创新服务平台"榜单并立项实施。两年多来,福建省多个产业发展领域以"揭榜挂帅"布局关键技术创新,取得积极成效。目前,福州、泉州、三明等7个设区市陆续探索"揭榜挂帅"机制。
据悉,此次牵头揭榜单位须与福建省需求单位联合申报项目,揭榜单位负责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牵头揭榜单位为企业的,2022年度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应达2.5%以上。同时,鼓励省内外科研单位共同组成联合体与福建省需求单位联合申报项目。
美国众议院通过债务上限法案
4月26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以217票赞成、215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众议长麦卡锡提出的债务上限法案《限制、节约、增长法案》。
这项法案提议,到明年3月31日前,暂停把债务上限控制在现行规定的31.4万亿美元;如果两党能在这一时限之前同意把债务上限再提高1.5万亿美元,则这一时限作废。
德国商业景气指数连续第六个月环比上升
据悉,德国伊弗经济研究所4月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经季节调整后,德国4月商业景气指数从上月的93.2点升至93.6点,为连续第六个月环比上升。
数据显示,构成商业景气指数的4项指标中,制造业和建筑业指标环比上升,但服务业和贸易指标环比接近持平。
伊弗经济研究所所长克莱门斯·菲斯特当天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商业景气指数有所上升主要受经营预期推动,但受访企业对行业现状满意度有所下降。"德国企业的忧虑正在减轻,但经济仍然缺乏活力。"
伊弗商业景气指数被视为德国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对观察德国经济形势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德政府预计今年德国经济增长0.4%
据悉,德国联邦经济和气候保护部4月26日发布春季经济预测报告,预计德国经济今年将增长0.4%。
报告说,预计今明两年德国通货膨胀率将分别降至5.9%和2.7%, 2024年德国经济增长1.6%。
报告还预测,受高成本和高利率影响,建筑业情况仍然困难,但由于出口增加,工业正处于增长阶段。
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罗伯特·哈贝克当天表示,德国经济在能源危机中具有适应性和韧性,但通胀率仍将在一段时期保持高位。
俄能源交易将弃用美元和欧元
据报道,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4月22日在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表示,减少使用美元和欧元已成为新趋势。未来俄罗斯与其他国家在能源交易时打算放弃用美元和欧元,而是选择相关国家的货币。
诺瓦克还说,目前俄罗斯和中国的能源交易已经使用人民币和卢布结算。使用人民币、土耳其里拉和俄罗斯卢布的交易正在增加,在市场上已经很常见。
瑞典央行宣布将再加息50个基点
据悉,瑞典中央银行4月26日宣布,从5月3日起将基准利率提高50个基点至3.5%。
瑞典央行说,通胀水平仍然过高,基础通胀在今年头几个月远高于预期。高通胀率对低收入家庭冲击巨大,并对整体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瑞典央行表示,今年6月或9月很可能将再次上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力争2024年将通胀降至接近2%的水平。
瑞典中央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3月瑞典通胀率高达10.6%,虽略低于2月的12%,但已连续7个月高于10%。为抑制通胀,瑞典央行此前多次加息。今年2月,瑞典央行将基准利率提高50个基点至3%。
津巴布韦央行将推出以黄金为基础的数字货币
据悉,津巴布韦储备银行(央行)4月23日表示,作为稳定当地货币干预措施的一部分,央行将推出一种以黄金为基础的数字货币,作为津巴布韦的法定货币在该国进行交易。
津巴布韦央行称,引入数字黄金货币,将是央行利用该国的黄金储备来使津巴布韦本国货币--津巴布韦元稳固的第一步。这项措施将允许持有少量津巴布韦元的人将他们的钱兑换成数字黄金货币这种代币,以实现价值储存并规避汇率波动风险。与此同时,央行表示还将继续发行更多的"雷鸣雨雾"金币,以抑制最近平行市场上津巴布韦元的贬值。
2022年7月25日,津巴布韦央行开始发行重量为1盎司的"雷鸣雨雾"金币并将其作为储值手段引入市场。此后,央行又于同年11月15日开始发行重量较小的金币,分别为二分之一盎司、四分之一盎司和十分之一盎司,这四款金币均无面值。
阿根廷央行再次加息300个基点
据悉,阿根廷中央银行4月20日宣布加息300个基点,将基准利率由78%上调至81%。这是阿根廷央行今年第二次加息。
阿央行当天发表公告说,此次加息主要是由于3月该国通胀加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及今年年初阿根廷发生严重旱灾等原因,导致该国当月通胀攀升。
阿根廷国家统计与人口普查研究所日前发布报告说,阿根廷3月通胀率为7.7%,过去12个月累计通胀率达104.3%,今年以来累计通胀率为21.7%。
面对复杂通胀形势,阿央行2022年多次加息,将基准利率从年初的38%上调至75%。今年3月,阿央行再次加息至78%。
日本核心CPI连续19个月同比上升
据悉,日本总务省4月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去除生鲜食品后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3.1%,达到104.1,连续19个月同比上升。
数据显示,食品价格、外出就餐价格等上涨是推升3月核心CPI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政府对电费及燃气费实施的补贴对物价上涨产生一定抑制作用,当月电费同比下降8.5%。
报告同时显示,2022财年(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日本核心消费价格指数比前一个财年上升3.0%,为1981财年以来最大升幅。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认为,日本目前面临的成本推升型通胀2月起明显回落,下半年通胀率有可能重回2%以下。
日本央行前行长称误读日本导致全球持续性通胀
4月19日,日本央行前行长白川方明在出席中金公司与财新传媒共同举办的一场在线活动时指出,"近期来,全球范围内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通胀现象,其中原因之一是从日本的经验之中得出了错误的教训。"
他解释说,2020年美联储提出了2%的平均通胀目标,是因为主席鲍威尔以为日本的低通胀乃至通缩导致了日本经济低迷,所以担心出现通缩,认为即便通胀在一段时间超过2%也是可以接受的,同时还相信央行有控制通胀的方法。
白川方明说,很遗憾的是,从高速增长向稳定增长转型的过程中,日本并没成功平稳过渡,有泡沫破裂,以及人口缩小等问题。
白川方明介绍,日中经济相似性强,能否准确了解日本教训事关中国经济未来走向。
投资分析点评
▲通威股份拟募资160亿投高纯晶硅项目
4月24日晚间,国内光伏巨子通威股份(600438)发布公告称,拟定增募资160亿元投向内蒙古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和云南通威二期20万吨/年高纯晶硅项目,两项目总投资均接近101亿元,拟分别使用募集资金94亿元、66亿元。公司称,通过本次发行将稳步扩大高纯晶硅产能,落实高纯晶硅业务战略规划目标。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硅料价格下跌速度正呈现加速态势。据InfoLink Consulting数据,致密块料主流价格范围跌至每公斤180元至192元区间,均价降至每公斤189元水平,主流硅料企业价格均呈现更加明显的降幅。
通威股份在硅料价格低迷之际选择扩产,或是源于公司战略的自信。
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多晶硅料产能过剩、价格下行,但通威股份在2019年行业低谷期进行硅料产能逆势扩产,2020年产能成为全球第一,坐稳"硅料龙头"地位,2021年投放10万吨产能,充分受益硅料价格上涨周期。
▲"零一生命"已完成亿元B1轮融资
近日,人体大数据驱动的微生态高通量筛选及应用转化平台"零一生命"完成亿元B1轮融资,由松禾资本、云时资本、Green Future、旦恩资本等联合投资。本轮融资将用于继续践行企业发展战略和探索多元化商业路径。
深圳零一生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零一生命")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专注于人体微生态领域,拥有自己的研发理论体系和核心技术平台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基于人体微生态大数据驱动和菌株高通量筛选发现能力,公司打造了包括人体微生态大数据库、活菌库、代谢产物库、高通量筛选平台、生物信息平台、应用开发平台在内的"三库三平台"。
▲"华迈电气"获数百万元Pre-A轮融资
日前,苏州华迈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迈电气")宣布完成数百万元 Pre-A 轮融资。此轮融资由 LP 投资人王彩虹、刘克勇参与完成。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产线建设、产品交付以及公司运营。
华迈电气成立于2021年12月,总部位于苏州,主要从事高低压变频器、伺服驱动控制器、自动化控制设备、工业控制、工业 4.0 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公司主要有变频器和伺服驱动器两条产品线,主要应用于数控机床、纺织工业、印刷行业、智能装备制造企业 ( 3C、锂电、光伏 ) 、石油开采、工业机器人等场景。
变频器是一种电能控制装置,利用半导体元器件的通断作用,将工频电源转变成另一频率。
一直以来,我国变频器并且长期依赖进口,直到近几年,国产变频器生产厂商一直也在通过技术创新,生产规模和产品性能均实现了快速发展,并开始抢占市场份额。华迈电气看到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成立后用一年时间研发产品并建设产线,去年 12 月份,产品开始批量出货并交付客户。
▲恒大汽车拟2元剥离地产业务
据报道,恒大汽车计划剥离地产主营业务,专注于新能源汽车。4月24日晚间,恒大汽车( 00708.HK )发布公告称,拟向中国恒大( 03333.HK )子公司出售地产相关资产,预计交易现金代价为2元。中国恒大是恒大汽车母公司,持股比例为58.54%,这是一笔关联交易,尚需满足多项前提条件才能完成。
恒大汽车前身是恒大健康。主要从事社区健康管理、国际医院、养老及康复产业等业务。这些业务落地时,实际上多为地产项目。2018年,中国恒大通过恒大健康跨界布局新能源汽车业务,不断收购造势。2020年8月,恒大健康更名为恒大汽车。
2023年一季度,恒驰5仅销售556辆。恒大汽车在最新公告中确认,恒驰5暂时停产,预计5月复产。
▲国家电投积极在山东、广东打造非能动核电+新能源大基地
4月26日,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核电运行总工程师郝宏生在中国核能可再生发展论坛2023年春季国际高峰会议上表示,国家电投正在山东、广东等地打造一批千万千瓦级非能动核电+新能源大基地,推动长三角、山东等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建设。
"目前我国在运在建核电非能动机组已有12台。"郝宏生表示,还需继续推动非能动核电项目批量化发展,建设产业链大基地和产业集群。要以工程建设为牵引,带动国产化自主化成果应用,以市场应用促进技术迭代,强化国际竞争力。
郝宏生介绍,国家电投作为链长,牵头组建了"国和一号"(CAP1400)现代产业链联盟,将围绕产业链完整性、安全性、先进性目标,充分发挥央企在产业基础能力提升、产业发展方向引领、产业协同合作组织方面发挥作用,扎实推进"国和一号"现代产业链建设。
成立于2009年12月17日的国核示范电站有限责任公司,由国家电投和中国华能集团按75%和25%比例出资组建,全面负责国家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国和一号示范工程的建设管理和运营。
▲快手创始人宿华成立创智探索公司
近日,北京创智探索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万元,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经理为快手创始人宿华,并由其全资持股,快手联合创始人杨远熙任监事。
公司经营范围含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信息咨询服务;社会经济咨询服务。
▲本田汽车计划2024年建设固态电池示范产线
4月26日,本田汽车在电动化企业改革举措新闻发布会上披露,其计划投资研发半固态和固态等新一代电池,2024年启用固态电池示范生产线,该项技术将应用于2025年之后的电动车型上。
本田汽车正在积极向电动化转型,目标是到2030年纯电动汽车年产能达到200万辆以上,2040年停产燃油车,全部转向纯电动汽车或氢燃料电池汽车。
本田汽车拟按地区规划电池产能匹配电动化转型。在北美,本田汽车与通用汽车达成合作,将采购其电池组。此外,本田还将与韩国电池企业LG新能源合资建厂。在中国和日本,本田汽车电池供应商分别是宁德时代( 300750.SZ )和远景动力。上述电池工厂生产的是液态锂离子电池。
经营管理
企业改革动态
▲2023胡润全球未来独角兽榜单出炉
4月27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3胡润全球未来独角兽》榜单,揭晓了胡润研究院在全球找到的688家全球未来独角兽企业,即成立于2000年之后、三年内最有可能达到独角兽级十亿美金估值的高成长性企业。
榜单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球瞪羚企业共有688家。中国以218家瞪羚企业排名第二,过去一年增加47家,是增量最多的国家。
从瞪羚企业的城市分布来看,旧金山以67家排名第一,上海以63家排名第二,北京以49家排名第三。其中,深圳和伦敦在过去一年,是瞪羚企业数量增加最多的城市。目前,深圳以34家瞪羚企业排名第六,过去一年增加13家。
从瞪羚企业行业分布来看,金融科技101家、生物科技86家、软件服务83家、健康科技55家、电子商务50家。榜单介绍,医疗健康行业受瞪羚企业影响最大,其次是金融服务和企业管理解决方案领域。
瞪羚企业指成立于2000年之后,并在3年内最有可能达到独角兽级(十亿美元)估值的高成长性企业,上榜企业目前估值在5亿美元至10亿美元。
▲35家中国企业上榜"2022胡润世界500强"榜单
4月25日,"嘉兴经开·胡润世界500强高峰论坛"在上海开幕。来自世界500强的高管共聚一堂,围绕"新旧变革筑造行业未来""数字生态引领绿色可持续发展""中欧、中美经贸"三个主题开展平行论坛,深度对话传统制造业转型、新能源、数字经济、企业ESG、中欧/中美经贸关系等热点话题。本次论坛上,胡润百富与嘉兴市人民政府、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发布的《2022嘉兴经开·胡润世界500强》榜单显示,胡润世界500强上榜门槛(指企业价值,下同)达280亿美元(约合2030亿元人民币),上榜企业总价值约达47万亿美元(约合340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从国家分布来看,中国企业排名世界第二,有35家中国企业上榜。
具体来看,胡润世界500强企业排名前五位的公司分别是:苹果、微软、Alphabet、亚马逊和特斯拉。按行业分布来看,胡润世界500强企业数量最多的前五大行业依次是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消费品、能源、软件与服务。
此外,2022胡润中国500强企业排名前五的公司,分别为:台积电、腾讯控股、阿里巴巴、字节跳动和华为。在地区分布上,北京成为胡润中国500强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有60家企业上榜,上海和深圳分别为55家、42家。
▲泽达易盛、紫晶存储因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据悉,科创板首批退市公司定了。4月21日,上交所启动了对泽达易盛、紫晶存储的强制退市程序。因欺诈发行,泽达易盛、紫晶存储以及相关中介都将付出相应的代价。在民事赔偿方面,泽达易盛案或启动特别代表人诉讼;紫晶存储案则由中介机构牵头,拟共同出资10亿元设立先行赔付专项基金,用于先行赔付适格投资者的投资损失。
作为科创板欺诈发行案件,自证监会立案之日起,这两家公司就获得了市场广泛关注。从披露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来看,紫晶存储与上下游合谋,系统性造假,行为复杂隐蔽,突破诚信底线,无视法律权威。泽达易盛不仅在上市前虚增营收和利润,其造假行为还延续到上市后。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资本市场"毒瘤"严重损害广大投资者合法权益,危及市场秩序和金融安全,证监会推动对欺诈发行等违法犯罪行为实行行政、民事、刑事立体惩处,形成强力震慑。一是对于证券发行人及相关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首恶"坚决严惩,全方位追责。如在上述两案的行政责任方面,证监会依法向泽达易盛和紫晶存储及相关责任人作出行政处罚和市场禁入决定,分别对泽达易盛、紫晶存储及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行政处罚,并对部分责任人员采取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同时,证监会加强与公安机关的沟通协调,对涉嫌刑事犯罪的当事人依法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推动案件刑事追责相关工作。另外,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上交所将依法对泽达易盛、紫晶存储启动重大违法强制退市。二是依法支持适格投资者及时有效地追究违规上市公司及其相关中介机构等责任主体的民事赔偿责任。证监会将进一步畅通投资者权利救济渠道,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督促市场参与各方归位尽责,形成资本市场良好生态。三是对于为上市公司提供保荐、承销服务的证券公司,出具审计报告的或者法律意见书的证券服务机构等违规主体实施精准打击。如果相关中介机构故意参与造假,情节恶劣,坚决严惩,从重处罚,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如果相关中介机构主要涉嫌执业未勤勉尽责的情形,证监会将按照过责相当的法治理念,综合考虑违法程度、案件情况、执法效率、赔偿投资者损失意愿和能力等因素,依法妥善处理,让中介机构为其未勤勉尽责的执业行为付出代价。四是关于中介机构的责任人员。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的道德水准、专业能力、合规风险意识和廉洁从业水平等,是保障证券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果在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案件中发现相关中介机构责任人员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将依法依规予以严处。
投资者赔付的启动是否意味着行政追责的终止,答案是否定的。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指出,证监会贯彻"零容忍"要求,对泽达易盛和紫晶存储所涉中介机构开展"一案双查":在泽达易盛案中,东兴证券、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因涉嫌在相关执业过程中未勤勉尽责,近日已被证监会立案;在紫晶存储案中,证监会对中信建投、容诚会计师事务所、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广东恒益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启动了相关调查工作,后续将根据其在相关执业行为中的勤勉尽责情况,结合其主动先行赔付以及申请证券期货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等情形,依法进行下一步处理。
▲康盛股份实控人将变为丽水国资委
据悉,康盛股份(002418)4月24日晚间发布公告称,4月21日,康盛股份控股股东常州星河、重庆拓洋与浙江丽数股权投资有限公司签署框架协议,前两者拟将其合计持有的公司17046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5%)股份协议转让给丽数股权,并将持有的剩余全部上市公司股份8672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7.63%)表决权委托给丽数股权行使。
康盛股份表示,如框架协议中约定的相关正式股权转让协议签署的先决条件全部成就,且本次股份转让及表决权委托完成,康盛股份的控股股东将变更为丽数股权,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丽水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据悉,康盛股份于2010年6月上市,此前是家电制冷管路件产业的龙头企业。进入2014年,受市场因素等影响,康盛股份转盈为亏。同年,"中植系"通过参与非公开发行的方式介入康盛股份,并成为上市公司第二大股东。
此后,康盛股份开始与"中植系"合作以及布局新能源汽车行业。2015年4月,康盛股份花费4.8亿元收购了成都联腾、荆州新动力、合肥卡诺等3家公司,涉足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业务,而这3家公司均为前实控人陈汉康与妻子周珍旗下浙江润成控股集团持股标的。
2015年11月,康盛股份耗资6.75亿元收购了富嘉租赁75%股权,进入融资租赁领域。富嘉租赁的实际控制人为"中植系"掌门人解直锟。2018年6月,康盛股份收购了中植一客成都汽车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不过,随着补贴减退、技术标准提高以及中植一客未能完成预计产销量,导致康盛股份业绩大幅下滑。2018年,康盛股份归母净利润为-12.27亿元。
2019年11月,具有"中植系"背景的重庆拓洋通过拍卖方式取得浙江润成所持上市公司4400万股股份。至此,重庆拓洋与另一个具有"中植系"背景的常州星河合计持股比例达23.76%。解直锟取代陈汉康,成为康盛股份新实控人。
"中植系"控制的上市公司一度达到8家,分别为宇顺电子、ST天山、准油股份、凯恩股份、美吉姆、康盛股份、美尔雅、皓宸医疗。随着掌舵人解直锟离世,"中植系"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此后,美尔雅等公司相继易主。
康盛股份在转让方信息中明确,常州星河和重庆拓洋实际控制人都是解直锟,不过在特别注释中,公司表示,"2021年12月18日,解直锟先生因病逝世,其名下股权变更办理尚未完成。"
▲美智光电IPO重启
据悉,千亿市值家电龙头美的集团(000333)控股子公司美智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美智光电")创业板上市申请4月19日获深交所受理,IPO重新启动。
美智光电最早于2020年筹备上市,2022年7月公司申请撤回创业板IPO申请。同年9月重启上市辅导。
据了解,美智光电是一家主营照明及智能前装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美的集团直接及间接持有美智光电56.7%股份,对其拥有绝对控制权,何享健是美智光电的实际控制人。
本次IPO,美智光电曾计划募资5.06亿元,分别用于智能前装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品质测试中心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渠道建设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家电龙头分拆上市的道路并不平坦。去年海尔集团分拆有屋智能同样撤回IPO申请,但随即重启上市辅导。去年9月,创维集团旗下创维电器的创业板IPO也告终止。
针对多家家电企业实施分拆上市受阻,业内人士指出,分拆上市因其独特性,为防范出现不合理的利益输送与操纵股价的风险,在分拆上市过程中,监管机构特别关注分拆上市子公司的合规性、独立性与同业竞争情况。
▲上海国资入股在线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
近日,上海喜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喜马拉雅")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为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系上海市国资委旗下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喜马拉雅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在线音频分享平台,建立了从头部IP到长尾内容全覆盖的生态内容体系,并加强智能生态建设,完善在汽车、智能家居、智能音箱、智能穿戴等硬件终端布局。
▲联席CEO姚波辞任中国平安
4月26日晚间,中国平安(601318.SH , 02318.HK )发布公告称,姚波因个人及家庭原因,申请于2023年4月26日辞去公司联席首席执行官、常务副总经理等公司相关行政职务。
姚波辞职早有征兆。2022年10月24日晚间,平安银行(000001.SZ)发布公告,从2010年开始一直担任该行董事的姚波,已不在第十二届董事会非执行董事候选人名单之列,取而代之的是平安首席运营官兼战略发展中心主任付欣。一天之后,中国平安发布公告,执行董事、联席CEO、常务副总经理兼首席财务官(CFO)姚波将不再兼任CFO,CFO将由平安产险总经理助理、财务负责人、首席投资官张智淳接任,姚波仅担任执行董事、联席首席执行官、常务副总经理。
姚波此前已在香港远程办公半年多,此番因个人及家庭原因提出辞职并获集团批准。
4月27日,中国平安称,姚波辞去相关行政职务后,将继续留任董事会成员,为平安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对于外界比较关心的姚波是否会跳槽至同业等问题,中国平安透露,"姚波没有其他工作安排"。
据了解,姚波今年52岁,2001年加入平安集团。2009年起,姚波先后出任平安集团副总经理、首席财务官(财务负责人)、总精算师、常务副总经理、联席CEO等高级管理职务。
中国平安共设立三个联席CEO席位。除了姚波,另外两位分别是集团总经理兼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和主要负责科技板块及寿险改革等业务的陈心颖。
▲天齐锂业收购澳大利亚ESS股权交易终止
天齐锂业( 002466.SZ )4月20日晚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TLEA收购澳大利亚锂矿公司ESS100%股权事宜未获ESS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双方因此终止交易。
对于此次收购失利,天齐锂业方面表示,此次交易终止不会对目前锂精矿原料供应及锂盐产品加工带来不利影响。
▲美国家居零售巨头3B家居申请破产保护
4月23日,美国家居用品零售商3B家居(Bed Bath & Beyond)在新泽西申请破产保护。
Bed Bath & Beyond曾为美国最大的家居用品连锁商店,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均设有分店。该公司的销售额自2022年以来急剧下降,并出现严重的运营资金缺口。
据报道,随着利率上升和消费者可自由支配支出增长放缓,美国破产的零售业公司正在增加。
▲英国监管部门否决微软收购动视暴雪案
据报道,经过近10个月的反垄断调查后,4月26日,英国竞争及市场管理局(CMA)发布公告称,将阻止微软(NASDAQ:MSFT)收购游戏公司动视暴雪(NASDAQ:ATVI)。CMA认为该收购若达成将改变云平台游戏市场的未来,不利于创新并减少了英国游戏玩家的选择。
CMA在公告中称,现有证据表明微软有可能出于商业利益将动视暴雪旗下游戏划为其游戏平台独家服务。而微软通过游戏机Xbox及云平台基础设施Azure、Xbox Cloud Gaming已经提供了全球60-70%的云游戏服务,一旦该交易实施,微软将控制《使命召唤》、《守望先锋》、《魔兽世界》等多款游戏,进一步增强其竞争优势。
动视暴雪CEO Bobby Kotick发布全员信称,动视暴雪将与微软一起对上述决定提出异议,并已经开始向英国竞争上诉法庭(Competition Appeals Tribunal)提出上诉。
据悉,2022年1月,微软宣布以687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公司,创下了游戏行业的收购纪录,但自宣布以来,就面临了重重阻碍: 2022年11月,欧盟委员会表示对收购展开深入调查;2022年12月,美国反垄断政府机关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公告,正寻求阻止微软收购游戏开发商动视暴雪;而此笔收购也遭到微软最大竞争对手索尼的强烈反对。
▲韩国大企业去年研发支出增加14%
据报道,韩国市场追踪机构CEO Score4月26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尽管经济放缓导致企业营业利润大幅下降,但去年韩国主要企业的研发支出仍增长了14%。韩国500强企业中,231家企业的研发支出总额达到68.4万亿韩元(约合510亿美元)。
该统计涵盖过去三年披露研发支出的企业,不包括金融公司。三星电子去年的研发支出为24.9万亿韩元,比2021年增加10.3%,位居首位。
管理视点
诸葛亮对孙刘联盟专一与公司善待合作伙伴
证券时报4月27日刊发江西证监局原局长徐叔衡撰写的文章指出,现代化大生产,协作关系复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赖,互相依存,互相竞争,互相促进,相辅相成。这是一种重要的关系,应当倍加珍惜,倍加呵护,不断深化,使之健康稳定和谐地向前发展。但在经济生活中,我们也看到,在协作、合作、合营过程中,因利益取向不同,有的公司互相猜疑,有的互挖墙脚,有的互相倾轧,有的互相诋毁,有的互探情报,有的互设陷阱,有的互相中伤,有的损人利己,有的睚眦必报,甚至轻启“战”端,两败俱伤,损失惨重。如何处理好这种关系,是一门大学问,在这里,研究一下诸葛亮对孙刘联盟的专一,或许会有一些启示。
联吴抗曹,始终不渝。诸葛亮自隆中对,定下联吴抗曹,三分天下决策后,便视为其毕生策略,一直到死,都没改变。曹操占领荆州,刘备还在逃难,刚到江夏喘口气,诸葛亮就提出,“曹操势大,急难抵敌,不如往投东吴孙权,以为应援”。得到刘备首肯,便立即启程前往柴桑,深入做好联吴抗曹的工作。激发孙权抗曹勇气,打击谋士投降气焰,坚定周瑜抗曹决心;出主意,献谋略,解难题,协助东吴大败曹操,取得赤壁大战辉煌胜利。庞统在落凤坡中箭身亡,刘备让他离开荆州,前往接替庞统。荆州乃重地,干系非轻。在与关公办理交接时,特别询问关羽,倘曹操、孙权,齐起兵来犯荆州,如之奈何?云长回答,分兵拒之。孔明说,若如此,荆州危矣,有八个字,将军牢记,可保守荆州, “北拒曹操,东和孙权”。云长表示,“军师之言,当铭肺腑”。两句话,八个字,落地有声,字字千金!好懂易记,足见诸葛亮对联吴抗曹的重视。
面对敌意,仍持善意。诸葛亮助吴抗曹期间,因主意、计谋高出一筹,引起周瑜忌恨,起心要杀亮。周瑜分配诸葛亮去断曹操粮道,想借曹操之手杀之。诸葛亮明知周瑜险恶用心,仍“欣然领诺”,并且整点军马要行。鲁肃于心不忍,问及此事,诸葛亮用一个小儿谣,说周瑜只堪水战,不能陆战。周瑜便受不了,怒从中来,表示他也能陆战,不用诸葛亮去,他亲去断曹粮道。诸葛亮深知,此事非常凶险,公谨若去,必为所擒。从保障周瑜安全考虑,让鲁肃善言以告公谨为幸。为夺取荆州,周瑜又想出“假途灭虢”之计,被诸葛亮识破,周瑜恨得咬牙切齿,撂下狠话,“你道我取不得西川,吾誓取之!”从周瑜安全着想,诸葛亮派人送信,告诉周瑜,足下欲取西川,窃以为不可。益州民强地险,劳师远征,转运万里,不可能成功。同时提醒他,操须臾不忘报仇,你兴兵远征,倘操乘虚而至,江南齑粉矣!周瑜览毕,长叹一声,放弃了这一设想。
倾注真情,化解怨恨。周瑜弥留之際,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周瑜部将认为,是孔明气死了周瑜,皆欲杀孔明。这一怨恨如不化解,孙刘联盟就将瓦解,隆中对定下的战略决策则成泡影。凭着对孙吴联盟的执着,诸葛亮决定亲往柴桑吊唁周瑜,但此行充满险恶,众人反对,刘备也力劝,“只恐吴中将士加害先生”。但诸葛亮不管不顾,执意前往。到了灵堂,周瑜部将个个竖眼圆瞪,剑拔弩张,因见赵云带剑相随,才不敢下手。诸葛亮教设祭物于灵前,亲自奠酒,跪于地下,读着祭文,缅怀周瑜从幼学,到弱冠,到壮力期间的杰出表现,夸赞其风度、气概、雅量高志,弘才武略,情真意切,情深意浓,感动了在场所有人。诸葛亮此行化解了东吴的怨恨,大获成功。
着眼大局,永结盟好。刘备曾因关公被杀,与东吴在夷陵打了一场恶仗,结下了深仇大恨。曹丕得知刘备亡故,纠集五路兵马,四面夹攻,以图蜀汉。其中一路,便是东吴,起精兵十万,取峡口入川。诸葛亮认为东吴态度犹豫,确定用一舌辩之士,径往东吴,以利害说之,先退东吴。经考察,选定政治理念与自己相符,主张联吴抗曹的户部尚书邓芝作为特使,派往东吴。邓芝到达柴桑,刀枪林立色不变,鼎镬油沸神不改,傲慢之前腰不弯,责难声中不退缩,出色完成了任务,受到孙权的称赞,“蜀有邓芝,不辱其主”,并派张温同邓芝一道入川通好。蜀汉对张温又以礼相待,诸葛亮对张温说,当今主上,深慕吴王,欲捐旧忿,永结盟好,并力破魏。再派邓芝同张温入吴答礼,自此吴、蜀通好。诸葛亮很高兴,吴若通和,魏必不敢加兵于蜀矣。于是,诸葛亮遂按隆中对制定的战略蓝图,“臣当征南,平定蛮方,然后图魏”。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公司协作、合作、合营,善待合作伙伴,本着互利共赢理念,着眼大局,坦诚相待;有难相帮,有利共享;加强沟通,遇事商量;发生争执,互相体谅;产生矛盾,各自检讨;珍视友谊,不计小隙;携手合作,共同前进;这样,大家都会赢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信息化建设
8部门发文推进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
据悉,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交通运输部、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关于推进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底,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取得显著成效,网络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IPv6+"等创新技术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重点行业"IPv6+"融合应用水平大幅提升。
《实施意见》从以下5个方面,分解上述主要目标:
--技术创新取得显著突破。在基于IPv6和"IPv6+"的新型网络体系、算力网络、确定性网络、网络内生安全和绿色节能等创新领域取得显著突破,部分重点方向的技术能力国际领先,IPv6演进技术标准体系基本形成,国际标准化贡献率进一步提升。
--产业支撑能力大幅提升。初步形成以IPv6演进技术为核心的产业生态体系,网络芯片、模组器件、整机设备、安全系统、专用软件等研发能力持续增强,分段路由(SRv6)、网络切片、随流检测、应用感知网络(APN)和网络智能化等成熟的"IPv6+"技术实现产品化落地,在基础网络、行业网络、园区网络、数据中心等场景中得到规模化应用,建成一批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有力支撑技术创新、系统试验和产业推广。
--基础设施能力持续增强。骨干网、城域网、5G等基础网络基于IPv6进一步升级演进;在企业组网和上云等场景中,新增用户开通的IP专线业务50%以上采用分段路由等创新技术;新增网络基础设施和应用基础设施规模部署IPv6单栈;不再新增部署面向互联网用户的IPv4到IPv4网络地址转换(NAT)设备,加快存量设备退网;打造超过1000个支持"IPv6+"技术能力的承载网络、企业/园区网络和数据中心。
--重点行业应用成效凸显。政务、金融、能源、交通、教育、制造等行业和领域,在IPv6规模部署基础上实现"IPv6+"技术的广泛应用,每个重点行业形成20个以上应用标杆。支持各IPv6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综合试点城市先行先试,加快推动IPv6技术演进发展,自主创建50个以上"'IPv6+'创新之城"。
--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建成高效可靠的IPv6网络安全技术手段,IPv6安全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IPv6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广泛应用,IPv6网络安全防护与检测监测体系不断优化完善。
据了解,IPv6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ETF(互联网工作任务组)制定的下一代互联网协议版本,不仅能够提供海量的地址资源,还将为网络能力提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提供基础支撑,是全球公认的下一代互联网商业应用解决方案。
目前广泛使用的IPv4(互联网协议第四版)可以提供40多亿个IP地址,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IPv4的网址资源已经接近枯竭。
三部门发布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2023年工作安排
日前,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印发《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2023年工作安排》(以下简称《工作安排》),要求落实《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问题导向、创新赋能,加快突破瓶颈短板,持续完善产业生态,不断强化安全防护,扎实推动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向纵深发展,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工作安排》明确了2023年工作目标:到2023年末,IPv6活跃用户数达到7.5亿,物联网IPv6连接数达到3亿,固定网络IPv6流量占比达到15%,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达到55%。网络、应用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和服务质量均优于IPv4,云平台和内容分发网络IPv6服务覆盖范围持续拓展。新出厂家庭无线路由器、家庭智能组网产品、机顶盒等支持IPv6,并默认开启IPv6地址分配功能。县级以上政府门户网站全面支持IPv6,国内主要商业网站及移动互联网应用IPv6支持率达到90%,应用分发平台上架应用支持IPv6的数量明显提升。"IPv6+"创新生态和标准体系更加完善,IPv6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不断巩固。
《工作安排》部署了十一个方面重点任务。一是强化网络承载能力。包括增强IPv6网络性能及互联互通能力、积极探索IPv6单栈部署、推动SRv6技术现网部署、加快广电网络IPv6改造、提升教科网网络性能和承载能力、加快园区网络IPv6升级改造。二是提升终端支持能力。包括完善智慧家庭IPv6产业生态、加快推进物联网IPv6应用、提升家庭路由器IPv6支持能力专项行动。三是优化应用设施性能。包括加强云平台IPv6推广应用、提升内容分发网络IPv6流量占比、强化数据中心IPv6支持能力。四是强化监测评估。包括定期开展评测通报、提高地区和行业IPv6监测能力。五是拓展行业融合应用。包括深化中央企业行业系统IPv6改造、提升金融机构IPv6支持能力和创新应用水平、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IPv6升级改造、深化社会信息化IPv6改造、推进交通数字化设施IPv6应用、深化水利行业IPv6部署应用、加大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信息化IPv6改造力度、推动应急管理业务系统和终端支持IPv6、深化电力企业IPv6升级改造、推动IPv6在全媒体传播体系应用。六是加快政务应用改造。包括提升政务服务平台和政务外网IPv6支持能力、拓展政府网站IPv6改造广度和深度、推进政务类应用IPv6改造。七是深化商业应用部署。包括深化商业网站IPv6升级改造、移动应用程序(APP)IPv6应用推广专项行动。八是推进创新生态和标准体系建设。包括完善"IPv6+"技术产业生态体系、加强新型互联网体系结构创新研究、统筹推进IPv6标准制定与实施、积极参与下一代互联网国际标准制定。九是强化安全保障。包括加快IPv6安全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提升IPv6网络安全防护和监测预警能力、加强IPv6网络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十是强化试点示范。包括开展中期评估、加强指导支持。十一是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包括创新宣传形式和内容、丰富行业交流活动。
五部门发文要求做好网约车聚合平台规范管理工作
据悉,为做好网约车聚合平台规范管理工作,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秘书局近日发布关于切实做好网约车聚合平台规范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
根据通知,各地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约车聚合平台经营行为的监督指导,不得接入未在当地取得网约车经营许可的网约车平台公司,提供服务的驾驶员和车辆均应办理相应网约车许可。
通知指出,要督促网约车聚合平台在APP及相关网页显著位置展示合作网约车平台公司名称、网约车APP名称、网约车经营许可、投诉举报方式等信息。督促网约车聚合平台及合作网约车平台公司如实向乘客提供车辆牌照和驾驶员基本信息,及时妥善处理乘客和驾驶员的咨询投诉。乘客因安全责任事故受到损害并要求网约车聚合平台承担先行赔偿责任的,网约车聚合平台要承担相关责任。
通知要求,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网约车聚合平台及合作网约车平台公司要公开曝光。要督促落实明码标价等要求,网约车聚合平台不得干预网约车平台公司价格行为,不得直接参与车辆调度及驾驶员管理。
通知强调,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主动定期公开本地网约车平台公司经营许可发放情况。网约车聚合平台及合作网约车平台公司按照有关规定,向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实时传输有关网约车运营信息数据。要严格数据安全保护和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驾驶员、约车人和乘客等个人信息泄露、损毁、丢失。
业内人士认为,网约车聚合平台不直接指派驾驶员和车辆,不参与网约车平台的价格制定,因此,网约车聚合平台提供的服务只是信息服务。网约车平台直接使用车辆和驾驶员,并提供客运服务,应当承担承运人责任。
北京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合规指引
据悉,为进一步支撑服务企业平台合规发展,推进算法治理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在北京市委网信办具体指导下,首都互联网协会、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协调组织有关研究机构、政府智库和平台企业力量,研究编制了《北京市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合规指引(2023年版)》(简称《合规指引》)并于日前发布。
《合规指引》从算法生命周期、算法类型和算法应用场景3个维度切入,提出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安全通用要求、特定要求,着力引导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准确把握责任义务、明确工作规范、健全管理制度、完善运行规则、强化技术手段。
编制发布《合规指引》,是北京市推进属地算法安全治理、帮助企业更好理解管理规定、有效促进平台企业合规发展的有益探索。
河南省率先启动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城市试点建设
4月26日,河南省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城市试点启动大会在郑州数据交易中心举行,郑州、开封、洛阳、新乡、许昌5个省辖市获得授牌,成为河南省首批数据要素市场培育试点城市。
"河南省启动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城市试点建设,在全国开创了先例。要强化数据思维,加快研究数据要素的发展规律、市场规律和价值规律,把数据要素市场作为实施换道领跑战略的重要载体建设好。"省政府副秘书长魏晓伟在会上说,这次试点工作,就是要探索建立数据要素市场培育体制机制,研究建立数据要素资源管理和流通交易体系,推动数据要素高效配置、有序流通和公平交易,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去年以来,河南省大力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工作,在平台建设、规则制定、生态构建、示范引领、环境营造等方面持续发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郑州数据交易中心揭牌运行,在全国首创全省共建统一数据交易平台新模式,目前已设立10余个行业数据专区,累计上架数据产品和服务近400项;组建"中原数据交易联盟",遴选首批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支撑服务机构;成为数据管理国家标准(DCMM)贯标试点省,确定首批47家贯标试点企业。
5个试点省辖市在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和数字经济基础上相对较好。以郑州为例,该市数据资源基础雄厚,公共数据累计归集超1200亿条,数据交换量超1440亿条,蕴藏着巨大的数据流通使用价值。
按照规划,郑州市将落地数据要素金库、数据要素加工交易中心等项目,发展数据采集存储、数据加工分析、数据应用服务、数据安全等产业。
"郑州数据交易中心将与试点城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公司合作,以城市专区建设为抓手,提供专区运营所需的数据资产登记管理平台、数据流通交易平台、公共数据开发运营平台等,推动各地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提升数据赋能千行百业的水平。"郑州数据交易中心总经理潘新民说,目前5个试点城市已建设区域数据专区,推进以公共数据运营为主的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河南区域特色数据要素市场新路径。
启动大会上,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与5个试点城市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明确了各自承担的任务。
"各试点城市要努力打造一批具有行业领域特点的数据产品,加快推动数据要素在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应用,优先围绕普惠金融、医疗健康、交通物流、社会保障等数据资源丰富的领域,坚持'小切口、大场景',尽快形成一批典型案例和解决方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李翔说,将以创建国家级数据交易场所为牵引,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促进数据高效流通,力争完成数据交易规模突破2亿元、上架数据产品和服务突破1000项的年度目标任务。
山西省发布智能制造2023年行动计划
据悉,山西省工信厅日前印发《山西省智能制造2023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拓展智能制造行业应用、打造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遴选智能制造标杆项目、开展智能制造专家诊断咨询、培育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山西将重点实施8项工作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发展。
《行动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加速推进能源装备、煤机装备、重型机械、化工、冶金等重点领域工业企业智能化升级,建设智能矿山,在重点产业集群区强化布局优势,实施智能化改造;为200户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诊断服务,认定50个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和遴选10个省级智能制造标杆项目。
《行动计划》提出,针对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原材料、消费品等领域细分行业特点和痛点,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持续推动工艺革新、装备升级、管理优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支持重点企业在数字化生产、信息化管理基础上,集成应用先进传感、控制及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基于数字化模型的工厂设计、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和工业数据分析,以及对整个生产过程的持续优化,构建智能工厂示范。
山西将积极推动智能制造标杆项目建设,结合重点产业链和特色专业镇,围绕钢铁、有色、煤化工、建材、焦化、装备、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消费品等制造业领域定期开展项目建设进展调度活动,跟踪指导协调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培育成长性好的智能制造标杆项目;围绕新能源装备、煤机装备、重型机械、汽车、化工、冶金、电子等重点领域,推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和标杆项目获评企业进一步开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活动,遴选基本符合条件的企业进入"灯塔工厂"储备库。
徐州发布数字人民币试点实施方案
据悉,徐州市政府办公室近日印发《徐州市数字人民币试点实施方案》。徐州是江苏省内除苏州以外第二个已经印发数字人民币试点方案的城市。
《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底,基本形成服务便捷高效、应用覆盖面广、生态较为完善的数字人民币运营管理体系,擦亮徐州智慧城市品牌,助力徐州数字经济发展,助推淮海经济区跨区域支付和协同发展。
《方案》梳理制定了零售消费、交通出行、文化旅游、政务、校园、医养、商圈、金融等八大应用场景。
《方案》提出了徐州市数字人民币十大重点任务--
一是大力拓展零售领域应用。围绕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缴费、交通出行、文旅消费等高频场景,完善数字人民币线上线下受理环境,提升数字人民币支付使用的便捷性。
二是稳步扩大公共领域应用。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探索财政预算单位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采用数字人民币开展日常资金收付,着力开展财政支付、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税费缴纳、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公共领域应用。
三是不断丰富普惠领域应用。扎实做好农村地区数字人民币服务,探索利用数字人民币为小微企业提供便利化的资金管理、薪资发放、进销存等服务,开发更多无障碍产品,拓宽社会公众获取数字人民币服务的渠道。
四是积极探索重大战略领域应用。发挥数字人民币作为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的作用,探索数字人民币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重大战略和重要领域的路径。
五是加快打造特色示范应用。围绕特色产业、优势产业、专业化市场,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注重总结经验做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示范项目。
六是着力构建开放应用生态。完善数字人民币产品服务体系,优化和丰富数字人民币钱包功能。鼓励非试点银行业机构参与提供数字人民币流通服务。探索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数字人民币运营管理模式。
七是建立数字金融产业体系。通过加快数字金融产业培育、大力支持产业集群生态发展、加大对数字人民币产业企业招引力度等工作开展,力争以数字人民币试点来撬动徐州市数字金融产业发展。
八是持续开展宣传推广活动。开展数字人民币知识宣传,鼓励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数字人民币推介活动。扎实做好运营服务和商户培训,建立高效的咨询、投诉处理工作机制,完善数字人民币使用问题收集反馈机制。
九是重视完善数字人民币监管。建立健全数字人民币业务管理制度,依法合规查询和使用相关信息,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依法打击与数字人民币相关的洗钱、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十是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推进数字人民币运营安全、信息安全、系统安全,加强内外部风险联防联控,提升风险防控和技术防护能力,营造数字人民币安全、便利、规范的使用环境。
福建省大数据产业商会成立
4月24日,福建省大数据产业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大会在福州新区滨海新城东湖数字小镇召开,省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高元荣当选为首任会长。
福建省大数据产业商会是福建首家由国企牵头,联合数字经济头部民企发起成立的全省性、非营利性、行业性的社会组织。
据介绍,福建省大数据产业商会的前身是福建省数字经济产业生态联盟,联合发起单位有南威软件、新大陆、榕基软件、博思软件、锐捷网络、美亚柏科等,均为省内数字经济领域头部企业,目前已发展超100家会员单位。商会将紧紧围绕"数字福建"建设发展要求,整合大数据产业优势资源,打通产业链堵点,构建数据应用大市场;聚合大数据产业上下游企业,进一步发挥数据要素价值,建立统一数据要素大市场,形成数字经济雨林生态。
业内人士表示,作为大数据领域沟通联系、密切协作的桥梁纽带,商会的成立标志着福建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互金协会发布《网上银行服务 用户体验评价指南》等五项团体标准
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4月25日披露,经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第一届常务理事会2022年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协会于2023年4月24日正式发布《网上银行服务 用户体验评价指南》(T/NIFA 15—2023)、《网上银行赋能银行服务渠道转型指南》(T/NIFA 16—2023)、《小微企业经营者和个体工商户信用评价指南》(T/NIFA 17—2023)、《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在反洗钱领域应用的技术指南》(T/NIFA 18—2023)、《消费金融数字化发展评价指南》(T/NIFA 19—2023)五项团体标准。
《网上银行服务 用户体验评价指南》由协会牵头组织微众银行、无锡农村商业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等单位编制。该项标准提供了网上银行服务用户体验评价的评价内容和评价过程,有利于协助银行合理地开展网络渠道用户体验的监测、解读和分析,进而精准地提升银行用户对于其网上银行服务的体验。
《网上银行赋能银行服务渠道转型指南》由协会牵头组织蚂蚁科技集团、邮政储蓄银行、中金金融认证等单位编制。该项标准给出了网上银行服务涉及到的相关术语,描述了银行产品服务与客户交互的基本过程,分析了采用网上银行服务的数字化转型目的策略和过程方法。
《消费金融数字化发展评价指南》由协会牵头组织银联数据、工商银行、马上消费金融等单位编制。该项标准提出了消费金融数字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参考评分方法,适用于商业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提供消费金融服务的各类机构,为消费金融类机构评估自身数字化转型程度,分析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制定数字化转型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小微企业经营者和个体工商户信用评价指南》由协会牵头组织百行征信、富民银行、银联商务、汇付天下等单位编制。该项标准提供了小微企业经营者和个体工商户信用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参考数据、基本流程和评价结果等方面的指南,适用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等开展小微企业经营者和个体工商户的信用评价工作。
《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在反洗钱领域应用的技术指南》由协会牵头组织蚂蚁科技集团、申万宏源证券、浦发银行上海分行等单位编制。该项标准提出了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在反洗钱领域应用的技术指南,包含平台总体框架、反洗钱数据共享和查询流程、技术和性能要求、安全要求,适用于金融机构开展反洗钱相关的信息共享平台的设计、开发、测试、运维等,将通过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隐私计算技术等新技术应用促进监管部门间、有合作关系的市场机构间和金融集团内部的反洗钱风险信息共享,提升金融行业反洗钱工作的有效性。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本次发布的五项团体标准深入贯彻落实《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服务新发展格局、坚持高质量发展”等基本原则,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中提出的“推动基于用户体验的产品质量变革”相关要求,及时回应今年两会期间部分代表委员提出的“加强用户体验标准化体系建设,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呼吁,有助于推动标准化与金融数字化转型、普惠金融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助力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
小商品城牵手浙江联通拟建国际数据中心
4月24日晚,小商品城(600415)公告称,公司近日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浙江省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合作建设运营"一带一路"国际数据中心,推动数字贸易、数字产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公告称,为推动国际数据中心项目尽快落地,小商品城拟投资5亿元设立义乌云带路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带路公司")。云带路公司由小商品城100%持股,经营范围囊括IDC业务、人工智能、数据要素市场化等。
据悉,拟落地的国际数据中心项目,定位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国家枢纽边缘节点,"一带一路"国际互联网数据交换枢纽,打造集产业、人才、网络、算力、数据、安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数据中心和国际贸易制度高地、政策洼地,推动数据要素流动、集成。
公告称,国际数据中心项目一期估算总投资约18亿元,资金来源为公司自筹。
从建设内容来看,国际数据中心项目一期规划机柜3000架,计算能力约12万VCPU,智算能力约50Pflops,互联网总带宽约2T和构建与北美、欧洲、东南亚、阿拉伯等国内外主流云服务商、数据中心的国际新型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项目建设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近年来,小商品城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布局海外仓、建设海外市场,打通跨境支付等。截至目前,公司已在俄罗斯、西班牙、尼日利亚、巴基斯坦等48个国家累计布局"义乌系"海外仓160个,面积近130万平方米。
小商品城称,云带路公司设立将加快推动国际数据中心项目建设,有利于探索布局国际新型互联网数据交换枢纽,对接国内外主流数据中心、云服务商,为跨境电商、跨境金融、跨境物流、跨国视频会议、跨境传输等场景提供国际互联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转型、推动产业集聚。最终汇集形成"一带一路"贸易大数据平台,结合人工智能算力平台,从而推动小商品市场全面布局商品智能选型、柔性生产制造、供应链智能优化、数字人直播和广告投放、智能客服等前沿领域。
英国政府为大模型初步拨款1亿英镑
据报道,英国担心在大模型的竞赛中落后,希望能推出英国版大模型。4月24日,英国政府宣布为新成立的"基础模型工作组"(Foundation Model Taskforce)初步拨款1亿英镑,英国政府称该笔投资将确保英国的主权能力,及安全、可信的基础模型的广泛应用,并帮助英国在2030年前巩固其科技超级大国的地位。
"该工作组以新冠疫苗工作组的成功为蓝本,将在全社会推广这种关键AI技术的安全、可信的使用,以确保英国在这项技术上的全球竞争力,"英国政府在声明中表示,拨款将通过该工作组投资通用模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采购,为创新提供机会,首批公共服务的试点将在未来6个月内启动。
企业信息员园地
企业和个人出租房屋,要交哪些税?
特约信息员:靖江中鸿天衡税务师事务所 朱丽斌
一、增值税
(一)一般纳税人
1、向个人出租住房:按一般办法计缴增值税,或选择简易计税办法,按5%的征收率减按1.5%计缴。
2、出租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的房产:可选择简易计税办法,按5%的征收率计缴。
3、出租2016年5月1日后取得的房产,按9%的税率计缴。
(二)小规模纳税人
1、企业向个人出租住房:按简易计税办法,按5%的征收率减按1.5%计缴。
2、个体工商户出租住房:按5%的征收率减按1.5%计缴。
3、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出租非住宅:按5%的征收率计缴。
(三)个人
1、出租住房:按5%的征收率减按1.5%计缴。
2、出租非住宅:按5%的征收率计缴。
(四)减免税
1、对经营公租房所取得的租金收入,免征增值税。公租房经营管理单位应单独核算公租房租金收入,未单独核算的,不得享受免征增值税优惠政策。
2、军队空余房产租赁收入,免征增值税。
3、其他个人,采取一次性收取租金形式出租不动产取得的租金收入,可在对应的租赁期内平均分摊,分摊后月租金收入未超过10万元的,免征增值税。
二、城建税及附加税
(一)一般规定
1、城建税:按缴纳增值税的7%、5%、1%计缴.
2、教育费附加:按缴纳增值税的3%计缴。
3、地方教育费附加:按缴纳增值税的2%计缴。
(二)减免税
1、2022.1.1-2024.12.31对小规模纳税人在50%额度内减征。
2、如果月租金不超过10万元,免征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三、房产税
(一)、一般规定
1、企业出租房屋,以房产租金收入为房产税的计税依据,税率为12%。
2、无租使用其他单位房产的应税单位和个人,依照房产余值代缴纳房产税。
3、对出租房产,租赁双方签订的租赁合同约定有免收租金期限的,免收租金期间由产权所有人按照房产原值缴纳房产税。
(二)、减免规定
1、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以及其他组织按市场价格向个人出租用于居住的住房,减按4%的税率征收房产税。
2、对按政府规定价格出租的公有住房和廉租住房,包括企业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向职工出租的单位自有住房;房管部门向居民出租的公有住房;落实私房政策中带户发还产权并以政府规定租金标准向居民出租的私有住房等,暂免征收房产税。
3、对公租房免征房产税优惠期限延长至2023年12月31日。
4、2021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可以在50%的税额幅度内减征房产税。
四、城镇土地使用税
1、一般规定:按应税土地使用面积*各地规定的单位税额。
2、减免规定:2022.1.1-2024.12.31对小规模纳税人在50%额度内减征。
五、印花税
1、按出租金额的0.1%计缴。
2、2022.1.1-2024.12.31对小规模纳税人在50%额度内减征。
六、个人所得税
1、个人将承租房屋转租取得的租金收入,属于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应按“财产租赁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对2、个人出租住房取得的所得减按1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在计算财产租赁所得时,纳税人可依次扣减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费、向出租方支付的租金、由纳税人负担的租赁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以及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财产租赁所得费用扣除标准为,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