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服务中心 > 企业高层管理者参考 > >> 企业高层参考 第08期

企业高层参考 第08期

部委决策
 
商务部:今年将开展“消费提振年”系列活动
 
国新办昨日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剧透”了今年系列重点政策,着力恢复和扩大消费,推动外贸外资量稳质升。包括出台新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加强数字贸易顶层设计等。
出台新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
汽车、家电、家居、餐饮被称为消费的“四大金刚”,在稳定和提升这些重点消费方面,商务部部长王文涛称,将积极出台新政策措施,比如指导地方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优化充电等使用环境,支持新能源汽车的消费。此外,还将扩大二手车的流通,推进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促进家电家居消费。
商务部将今年定为“消费提振年”,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具体安排简称为“6+12+52+N”:“6”就是六大主题活动;“12”就是依托进博会等12个重点展会;“52”是全年有52周,各地将有节奏地安排一些活动;“N”是支持各地结合自己的特色和消费场景。
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也是商务部促消费的着力点。商务部部长助理陈春江表示,将坚持市场化原则,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改造升级一批“乡镇大集”、农村新型便利店,健全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发展即时零售、共同配送等新模式。
在加快繁荣社区商业方面,商务部还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发展“一店一早”,“一店”是便利店,“一早”是早餐点;补齐“一菜一修”,即菜场、修鞋配钥匙;服务好“一老一小”,即建设一些老年康护、幼儿托管的服务设施。
据介绍,商务部此前分两批在80个城市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推进便民服务进社区、进居民点。目前已建设1402个便民生活圈,服务社区居民3200多万人。
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
以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部署,也是商务部今年的重点工作。“商务部会在投资促进、提升服务、扩大开放、优化环境上下更大力气,努力把优质的存量外资留下来,把更多高质量的外资引进来。”王文涛表示。
在扩大开放方面,上海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商务部将研究推动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取消或放宽外资准入限制。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 ,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推动服务业制度型开放,出台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提升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未来,我们将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针对国内市场需求大、产业带动作用强、外商投资意愿足且风险可控的行业领域,研究进一步取消或放宽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吸引更多全球高端服务业企业和要素进入国内市场。”陈春江说。
在投资促进活动方面,商务部将首次举办“投资中国年”系列活动,主要包括“请进来”和“走出去”两个方面,具体活动安排包括启动仪式、主旨论坛等综合性活动,还有“进博会走进地方”“跨国公司地方行”等。
加快发展数字贸易
当前,我国外贸面临严峻的外部环境。“世界经济衰退风险上升,出现滞胀趋势。今年外贸压力明显加大,主要是外需的减弱。在这样的形势下,不少企业也反映,手上的订单在减少,下单在延迟,大单变小,长单变短。”王文涛坦言。
在这样的形势下怎么干?商务部表示,将先把规模基本盘保住,同时优化外贸结构,增强外贸综合竞争力。
具体而言,商务部将稳定政策、稳定市场、稳定贸易渠道;同时,优化贸易方式、优化外贸供应链布局以及优化产品结构,培育贸易新动能。
王文涛称:“传统的优势要巩固,我们的产业正在迈向中高端,在升级当中不断培育出新的贸易增长点。我们还要支持地方探索举办贸易数字化展会,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全球贸易数字化领航区建设,不断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以数字赋能来增加贸易动能。”
商务部表示,将加强数字贸易顶层设计,加快推动出台促进数字贸易开放创新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加强数字贸易平台建设,推动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做强做优做大,培育数字贸易龙头企业,稳步推进数字贸易示范区建设等。
 
财政部: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
 
在国新办昨日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今年要加大财政宏观调控力度,优化政策工具组合,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刘昆表示,加力就是要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提效就是要提升政策效能。
经济回升会带动财政收入增加
对于今年的财政收支形势,刘昆综合分析判断,今年经济有望总体回升,体现在财政收入上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经济回升会带动财政收入的增加;二是去年集中实施了留抵退税,去年的基数就相应偏低。这两个因素共同影响,为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奠定了基础。
他提到,从财政支出情况看,科技攻关、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重点支出刚性增加,养老、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民生短板需要继续加强保障,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基层“三保”能力,转移支付也需要保持必要力度。
 刘昆还从土地出让收入、债务集中到期的压力问题、地方财政的平衡问题三个方面回应了社会关切。
刘昆表示,从全国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的情况看,有部分收入调入一般公共预算使用,约占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的15%左右,去年虽然出现了下降的情况,但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影响是可控的。
关于债务问题,刘昆认为,我国去年法定债务的负债率约为50%左右,这个指标在全世界、在经济界都是比较低的。地方政府的债务主要是分布不均匀,一些地方债务风险较高,还本付息压力较大。财政部已督促有关地方切实承担主体责任,抓实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刘昆表示,地方40%左右的财力来自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过去三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年均增长了9.3%,这个增长幅度比地方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增长幅度高了6.8个百分点,有效弥补了本级收入的不足。从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看,过去三年地方财政支出平均增幅达到3.4%,所以,地方财政是紧平衡状态,但也是总量增加的状态。
尽快研究明确各项税费支持政策
去年我国全国减税降费超4.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介绍,2023年,各项税费支持政策仍将对助企纾困、稳住经济大盘发挥重要作用。
朱忠明透露,财政部将综合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和助企纾困需要,尽快研究明确政策,抓好落地见效,推动形成“水深鱼归”“水多鱼多”的良性循环。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是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累计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达14.6万亿元。
其中,2022年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过4万亿元,这当中包括预算安排的和依法盘活专项债限额空间这两个部分,支持约3万个重点项目建设。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表示,财政部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合理安排专项债券规模,确保政府投资力度不减,更好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带动作用。有关具体额度的安排,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对外披露。
“2023年,我们将在重点支持现有11个领域项目建设基础上,适量扩大资金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持续加力重点项目建设,形成实物工作量和投资拉动力,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许宏才说。
许宏才表示,财政部门将全面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围绕更好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积极完善政策措施,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激发消费潜力,进一步支持促进消费市场回暖升级:一是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让老百姓有钱消费;二是支持增加适销对路商品供给,让老百姓乐于消费;三是促进销售渠道和物流畅通,让老百姓方便消费。
 
工信部:将尽快明确新能源汽车车购税减免等接续政策
 
“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尽快研究明确新能源汽车车购税减免等接续政策,修订发布‘双积分’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力度。”
  在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介绍,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大幅增长,全年产销实现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7%和93.4%。
  为延续这一良好势头,辛国斌表示,工信部将围绕技术攻关、推广应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持续发力,加快新体系电池、汽车芯片、车用操作系统等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并尽快研究明确新能源汽车车购税减免等接续政策,稳定市场预期。
  “从各方面反映情况来看,行业企业对今年产业发展信心很足。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满意度持续提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及1、2月份的产销情况,我们研判认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辛国斌说。
 
人社部:促进就业是发展的优先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这是党中央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就业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就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担当作为,真抓实干。目前,我国城镇新增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能力不断提高,就业保障更加完善,就业环境更加公平,劳动力市场秩序得到了有效维护。
与此同时,中国作为人口规模巨大的发展中国家,解决就业问题始终是复杂艰巨的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老百姓在求职就业中还面临一些急难愁盼问题。
面对新任务、新形势、新挑战,我们要把稳就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引领,以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全力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一是突出优先导向,牢固树立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的双优先理念,推动就业友好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扩容良性互动。二是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健全困难人员认定体系,健全兜底帮扶体系,牢牢守住重点群体就业底线。三是强化职业培训,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任务,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努力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四是落实劳动法律强保障,健全工资合理增长和保障机制,完善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保障政策。五是畅通流通渠道促公平,持续稳步提升覆盖全民、贯穿全程的就业服务,着力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坚决纠正性别、年龄等就业歧视行为,努力使人人都有通过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国家统计局:1.7亿农民工外出务工 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1370元
 
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理后发现,其中的多项数据值得关注。人口方面,2022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0.60‰,自1961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在就业方面,我国有近3亿农民工,其中1.7亿在外务工。此外,去年我国旅游、餐饮消费等数据有所下降。针对这些数据的变化,相关专家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1
全国人口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
专家:打造生育友好型社会,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方面,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207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死亡率为7.37‰;自然增长率为-0.60‰。
对于人口数字的变化,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对记者表示,相比于14亿多的人口基数,人口减少85万这个数字其实非常微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目前还没有必要为人口减少过分焦虑,人口减少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今年出现人口微小增加也是有可能的,但是大的趋势必然是人口在逐渐减少。”
原新说,虽然目前还没有必要为人口减少过分焦虑,但还是要为更长远的人口结构做打算。一方面是出台优生优育政策,打造一个生育友好型社会,鼓励更多的家庭生育二胎三胎,另一方面要摒弃“我们是人口第一大国”的思维,把提高人口素质作为追求。
在经济数据上,2022年也是特别的一年,我国GDP突破120万亿。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5698元,比上年增长3.0%。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增长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9%。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1370元,增长4.7%。
就业方面,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3351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5931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比重为62.6%。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比上年少增63万人。全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6%。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全国农民工总量29562万人,比上年增长1.1%。其中,外出农民工17190万人,增长0.1%;本地农民工12372万人,增长2.4%。
2
商品住宅待售面积26947万平方米
专家:经济大环境好了,房地产也会回暖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32895亿元,比上年下降10.0%。其中住宅投资100646亿元,下降9.5%;办公楼投资5291亿元,下降11.4%;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0647亿元,下降14.4%。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56366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5343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积26947万平方米,增加4186万平方米。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苏剑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统计前几天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7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环比涨幅为0.0%,已经出现了2022年2月以来的首次止跌。房地产市场是影响经济的重要因素,我国已经密集出台了鼓励房地产企业的政策,也产生了一定的回暖。“未来一段时间房地产发展如何,其实还是要看大的经济发展趋势,经济大环境好了,房地产自然也会随之继续回暖。”
记者注意到,相比于房地产市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较快成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5%;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1.8%。其中,去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700.3万辆,比上年增长90.5%。全年网上零售额137853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4.0%。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2908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2.4万户,年末市场主体总数近1.7亿户。
3
去年国内旅游收入下降30%
专家:今年会增长,但不大会“爆发式”增长
一些数据在2022年也出现了下降。据统计,2022年全年旅客运输总量56亿人次,比上年下降32.7%。旅客运输周转量12921亿人公里,下降34.6%。
此外,出现下降的还有旅游业。全年国内游客25.3亿人次,比上年下降22.1%。其中,城镇居民游客19.3亿人次,下降17.7%;农村居民游客6.0亿人次,下降33.5%。国内旅游收入20444亿元,下降30.0%。其中,城镇居民游客花费16881亿元,下降28.6%;农村居民游客花费3563亿元,下降35.8%。
对于今年旅游业的走势,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判断,虽然随着疫情防疫政策优化,越来越多的人会在2023年外出旅游,但是由于各行业在此前三年受到冲击,大家的消费能力被抑制,所以并不大会出现“爆发式”增长。“大多数人可能还是选择短途或者近郊游,肯定会有所增长,但是要恢复到疫情前还是需要一个过程。”
另外,国家统计局此次数据显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9733亿元,比上年下降0.2%。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80448亿元,下降0.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9285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395792亿元,增长0.5%;餐饮收入额43941亿元,下降6.3%。
 
多部门汇报2022年 两会建议提案办理情况
 
  2月28日,国新办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等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国务院部门办理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和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工作有关情况。
  相关负责人指出,2022年国务院部门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8721件,政协委员提案5865件,分别占建议、提案总数的94.8%和95%,均已按时办结。共采纳代表、委员所提意见建议4100余条,出台相关政策措施近2100项。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邢慧娜表示,过去五年,累计采纳代表委员所提意见建议1.8万余条,出台相关政策措施7800余项,推动解决了一大批关系改革发展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科技部党组成员、秘书长林新表示,科技部将建议提案与年度重点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去年承办的1487件建议提案均实现高质量办结。
  农业农村部总经济师、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魏百刚指出,2022年农业农村部共承办建议提案1430件,其中建议891件,提案539件,涵盖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领域,涉及粮食和重要农产品(5.720, 0.00, 0.00%)稳产保供、耕地保护建设、农业科技创新、种业振兴、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农村改革等多个方面。
  海关总署党委委员、办公厅主任赵增连也表示,2022年,海关总署共承办全国人大建议148件,全国政协提案141件,共计289件,涉及促进外贸保稳提质、坚决筑牢国门安全防线等方面。
  此外,在市场监管工作方面,市监总局副局长田世宏指出,2022年,市监总局承办建议提案832件,其中建议483件,提案349件,涉及规范市场秩序、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优化营商环境等诸多方面。
  赵增连表示,海关总署积极回应代表委员对于“一带一路”建设、自贸试验区建设、推动“中欧班列”健康发展等关切。2022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9.4%,占我国外贸总值的32.9%。自贸试验区进出口7.5万亿元,增长14.5%。
  同时,海关总署采纳代表委员关于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的建议提案,持续开展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2022年,我国外贸实现平稳增长,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42.1万亿元人民币,首次突破了40万亿元人民币,增长了7.7%。
  “2022年,农业农村部收到与粮食安全有关的建议提案236件,主要包括压实粮食安全责任,加大粮食生产政策支持,农业防灾减灾,农民种田能不能挣钱等。”魏百刚指出,农业农村部全面认真采纳,采取一系列超强超常的措施,应对灾情疫情叠加等挑战,全力以赴抓好粮食生产。2022年,粮食生产逆境再夺丰收,产量达到13731亿斤,增产74亿斤,再创历史新高。
 
深交所与伦交所集团 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近日,深圳证券交易所与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通过线上方式签署双方合作谅解备忘录。
  中英两国资本市场领域合作具备较大空间潜力。长期以来,深交所与伦交所集团保持了良好合作关系,双方在人员培训交流、市场联合推广、跨境投融资对接、产品业务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务实合作。2017年,两所合作设立的“深伦科创投融资服务联盟”纳入两国经济财金对话成果,有效促进两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创新资本对接,发挥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
  为进一步加强两国资本市场领域交流合作,持续扩大互利共赢成果,更好满足双方发展需求,深交所与伦交所集团在本次备忘录中明确,将在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指数和产品开发、跨境投融资服务、市场培育推广等方面探索推进多层次合作。在两国监管机构的统筹指导下,双方交易所正稳步推进“深伦通”项目,有序开展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和技术准备,支持企业积极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融资发展。
  深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深交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国证监会部署要求,不断提升基础设施跨境互联水平,持续深化与境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稳步推进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型双向开放,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全球化高效配置,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
 
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审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2023年2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203人,候补中央委员170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在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反复酝酿协商的基础上提出的拟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推荐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和拟向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推荐的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决定将这两个建议名单分别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主席团推荐。审议通过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习近平就《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草案)》向全会作了说明。全会同意把《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部分内容按照法定程序提交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党和国家机构职能实现系统性、整体性重构
  全会充分肯定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隆重悼念江泽民同志,做好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换届准备工作,动态优化调整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着力推动经济稳步回升、促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开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征程,进一步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迈出新的步伐。
  全会强调,开好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对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具有重大意义。
  全会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按照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党和国家机构职能实现系统性、整体性重构,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继续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
  不折不扣把机构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全会指出,党的二十大对深化机构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而深远。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统领,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适应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坚持问题导向,统筹党中央机构、全国人大机构、国务院机构、全国政协机构,统筹中央和地方,深化重点领域机构改革,推动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在机构设置上更加科学、在职能配置上更加优化、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善、在运行管理上更加高效。
  全会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决维护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坚定改革信心和决心,加强组织领导,不折不扣把机构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全会认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的首要政治任务,要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往深里走、往实里走。要丰富载体、创新手段,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城乡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各类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进网站,使党的二十大精神真正深入人心。领导干部要继续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作表率,深刻认识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熟练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整体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战略部署、重大举措,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具体实际制定好、实施好贯彻落实的具体方案、具体举措,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位。
  切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全会强调,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必须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依然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各种超预期因素随时可能发生。全党同志必须坚定信心,保持战略清醒,发扬斗争精神,做到“三个更好统筹”,努力实现今年各项目标任务。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新阶段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落实好“乙类乙管”各项措施。要努力扩大内需,切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进一步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要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扎牢社会保障网,补齐医疗卫生特别是城乡基层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的短板,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
  全会指出,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推出一批战略性、创造性、引领性改革举措,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统筹谋划好各领域的改革。注重完善改革落实机制,推动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要抓好换届后的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
  全会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对党的建设作出的战略部署,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扎实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向纵深发展。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要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强化理论学习和运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抓好换届后的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团结协作、敢于担当、善作善成的生动局面。要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真正做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全会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牢记“三个务必”,自信自强、守正创新,锐意进取、顽强拼搏,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共同奋斗。
 
经济日报:稳增长预期影响下 2023年建材业有望实现恢复性增长
 
2022年,建材行业克服疫情多发广发、市场需求持续偏弱、生产成本高位波动等因素影响,着力稳生产、保供给、调结构,加快绿色低碳转型,行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稳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呈现出运行稳中趋降、发展质量稳中有升的态势,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行业力量。展望2023年,在稳增长预期影响下,建材行业有望实现恢复性增长。
  运行总体保持稳定
  “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建材商品出口再创新高,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推进,是2022年建材行业经济运行中的亮点。”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阎晓峰表示,虽然2022年建筑材料工业景气指数为98.2,较上年明显回落,且主要产品产量及经济效益指标均出现下降,但行业运行势头依旧积极向好。
  从主要数据来看,在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重点监测的31种建材产品中,8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23种产品产量同比下降。其中,水泥产量21.2亿吨,同比下降10.8%;平板玻璃产量10.1亿重量箱,同比下降3.7%。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规模以上建材及非金属矿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2%,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0.4%。
  “2022年水泥需求大幅下滑,全国产量创近11年来最低。”中国水泥协会副秘书长陈柏林认为,水泥行业景气度整体欠佳,主要受产销量下滑、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在水泥量价齐跌、成本高涨的双重挤压下,行业利润下滑较多。中国水泥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水泥行业利润预计为680亿元,同比下降约60%。
  虽然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增加值和主要经济效益指标有所下降,但2022年建材行业在出口及产业结构等方面表现亮眼。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4.2万家,加工制品业比重进一步扩大至62%;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加,比上年增长约6.7%;建材商品出口金额509亿美元,连续第三年创历史新高。
  中国水泥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2月13日至19日当周,全国水泥市场价格指数为424元/吨,年内首现回升;2月20日至26日当周,全国水泥市场价格指数为429.3元/吨,环比上涨0.94%,继续保持回升态势。对此陈柏林表示,2月中旬国内水泥市场需求继续缓慢恢复,农村建筑市场有回暖增长趋势,接下来水泥市场能否复苏,仍需要密切关注3月份各地项目开复工的进展。
  “2023年基建投资有望保持较快增长,随着房地产行业触底企稳,预计全年水泥需求将总体持平,需求增速呈现前低后高、前弱后强的特点。”陈柏林表示,对2023年水泥行业景气度恢复保持乐观信心,“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有利于行业通过供给调解矛盾,有效传导成本压力。2023年行业效益水平较2022年预计有望出现明显改善”。
  低碳转型促发展
  2023年,建材行业发展面临着来自行业内外的挑战。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建材行业市场结构由过去主要依赖投资驱动,开始向投资支撑、消费促进、出口调节的平衡型市场结构转变,适应外部形势变化的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
  同时,建材产品包括建筑材料及制品、非金属矿及制品以及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等,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建材产业链不断延伸、消费终端型转变不断加快,实现了建筑部品化、电子信息、家用电器、汽车高铁、新材料、新能源等市场的多元化发展,这些产业的持续增长,将支撑建材行业稳定运行和发展转型。
  “今年,建材行业要想在市场结构调整中实现规模稳定并保持增长,必须以加快产业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破解风险挑战,提升生存能力、竞争能力、领先能力,实现长远稳定发展。”阎晓峰说。
  从建材行业市场环境来看,2023年是《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全面启动的关键年,建材行业将开始启动大规模节能降耗技术改造,涉及水泥、平板玻璃、建筑陶瓷、卫生陶瓷等重点行业。按照要求,建材行业生产企业必须在2025年前全部达到能效基准水平以上、30%(其中平板玻璃为20%)达到能效标杆水平,这将涉及三分之一以上的企业,资金需求超过3000亿元。
  从建材行业内生动力来看,2018年建材加工制品业产值超过基础材料产业,2019年建材加工制品业占建材行业的比重超过50%,2022年持续优化并超过60%,产业链持续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持续且稳定。即便如此,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墙体屋面材料、技术玻璃、建筑用石、非金属矿等产业工业化、规模化及产业转型升级仍在持续推进,规模以上建材企业数量还将不断增加。建材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依然稳健。
  面对上述机遇与挑战,建材全行业积极行动。“建材行业已普遍认识到,当前的重中之重是要加快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以内部转型促进产业发展,实现安全高质量发展。”阎晓峰介绍,结合建材行业特点和发展实际,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确定了全行业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并进一步提炼为要打造建材零外购电工厂、零化石能源工厂、零一次资源工厂、零碳排放工厂、零废弃物排放工厂、零员工工厂的“六零”示范工厂的概念。
  同时,针对我国建材相关产业链、供应链的薄弱环节和当前及未来的转型需要,建材行业内已发起关键技术“揭榜挂帅”,通过“赛马”机制,组织行业内外有关资源进行攻关。目前,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已经确定了25个方向55个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有望在3年至5年内产生一批具有颠覆性、迭代性、紧迫性的技术,从根本上全面推动建材行业发展转型。
  推进绿色建材下乡
  “2022年公司选定了两款经济型节能门窗作为绿色建材下乡产品,主要销售区域在江浙、京津等地以及河北省内,以所在地城市共计120多家连锁专营店为支撑向乡村辐射,进入下乡环节的实际销售额为1.62亿元,占全国散单零售总额的12.4%。”河北奥润顺达集团副总裁林少忠告诉记者,绿色建材下乡活动的市场影响力正逐渐显现,“今年春节后两周内,销售后台系统反馈,各地对下乡指定门窗产品的咨询和购买意向在显著增长”。
  为加快绿色建材生产、认证和推广应用,促进绿色建材消费,助力美丽乡村建设,2022年3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22年绿色建材下乡活动的通知》,并指定委托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技术委员会牵头组织成立了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工作推进组。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党委副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国庆介绍,目前已有超过600家获证企业对产品质量、价格、服务等作出承诺,超过1400种产品通过不同形式参与活动。2022年,累计推动发放绿色建材认证证书3831张。
  对于绿色建材下乡,消费者最关心的就是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为了让高品质绿色建材产品走进千家万户,相关企业和机构策划了“绿色建材领军企业惠民行动”,遴选国内优秀绿色建材企业,出台惠民方案,真正让利于民。“目前已有一批绿色建材骨干企业配套落实优惠政策,发挥出领军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陈国庆说。
  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苏桂军表示,2023年度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将持续深化。“我们将做好与试点地区主管部门、下沉地区政府的对接联系,通过企业交流、产销对接、试点项目等多样化的下沉活动,推进绿色建材产业帮扶,提升活动效果。”同时,探索好新形势下不同类型绿色建材企业参与活动的最佳方式,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积极扩大惠民行动的覆盖面,让更多高品质绿色建材产品参与到活动中,以市场化手段开创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新局面;进一步完善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框架和分类,做好扩大绿色建材下乡活动产品范围的技术支持保障,提高活动覆盖面。
 
国教育部:不得随意停止体育教学活动 考虑个体差异科学有序开展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要求各地按照《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和《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等相关要求,切实做好当前疫情形势下学校体育工作,保障学生身心健康。
全面开展线下教学 不得随意停止体育教学活动
通知要求,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稳妥有序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开展线下教学活动,不得随意停止体育教学活动,确保教育质量。要指导学生加强营养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日常防护,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组织开展文体活动。
考虑学生个体差异 科学有序开展体育教育教学活动
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要针对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居家学习和新冠病毒感染康复期体质,个体差异,健全学生健康档案,重点关注有基础疾病的学生,精心设计和安排好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体育课堂教学鼓励安排简便易行的锻炼项目,并根据学生身体和体能的恢复情况逐步提高学习强度和难度。有条件的学校可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体育学习和锻炼方案。开学两周内不宜组织高强度、高对抗的体育竞赛。各级各类学校可根据当地学生情况,科学选定和安排《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和时间。
结合属地学生身体状况 科学组织学校体育考试工作
通知要求,各地可结合属地学生新冠病毒感染比例、感染高峰时间、疫情形势变化以及学校体育教学开展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研判,科学安排学校体育考试时间、考核项目、考试方式等。因疫情影响调整学校体育考试,要组织教育、体育、卫生健康等领域专家进行综合研判评估,广泛征求并听取意见,及时向社会公布。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在确保考试安全公平的前提下,稳妥做好初中升学体育考试、高中学业水平体育测试、“强基计划”体质健康测试等组织工作。
多渠道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健全家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要利用“开学第一课”等多种渠道引导学生掌握健康知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学校、教师要积极主动与学生家长沟通,对学生体育锻炼进行指导,引导学生科学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家长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及时向学校、教师反馈学生有关情况,形成家校合力,不断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文旅市场电子证照3月起推行应用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行应用文化和旅游市场电子证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自2023年3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应用文化和旅游市场涉企电子证照。电子证照与纸质证照同步制发、并行使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通知》明确,文化和旅游市场电子证照使用文化和旅游部的电子签名认证证书。目前,文化和旅游部正式使用的电子印章包括“文化和旅游部行政许可专用章”和“文化和旅游市场电子证照专用章”,以电子认证服务为支撑,与文化和旅游市场电子证照同步启用。
《通知》提出,统一文化和旅游市场电子证照标准,制定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导游资格证书和导游证、演出经纪人员资格证、营业性演出许可证、娱乐经营许可证共6类电子证照标准。建成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统一电子证照数据库,实现电子证照元数据、目录数据、事项数据的统一归集,并按照“应归尽归”原则汇聚至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建立文化和旅游市场电子证照数据质量核查机制,实行电子证照数据排查、纠错、反馈、确认等闭环管理。
《通知》要求,推进电子证照互通互认,规范电子证照共享调用。推进电子证照应用服务,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探索电子证照线上线下融合创新应用,有序推进电子证照社会化应用试点。《通知》还对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等提出明确要求。
 
国资委会议透露信息:正在谋划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2月27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经验成果交流会,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在会上透露,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要部署,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在紧锣密鼓研究谋划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各单位要做到改革机构不撤、工作不断、力度不减,薄弱滞后环节要加强。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印发后,要及时认真学习并对照完善,缩短制订实施方案和工作台账的周期,尽快启动新一轮国企改革。”翁杰明说。
  本次成果交流会主要任务是贯彻全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总结电视电话会议有关部署,落实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有关要求,交流三年行动经验成果,对抓好近期国企改革重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翁杰明首先肯定了三年行动取得的明显成效。从理论层面看,三年行动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的集中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新时代国企改革理论和国有经济理论,中国特色国企改革之路越走越宽广、理论自信越走越坚定。
  从制度层面看,三年行动期间,有关部门共制定出台140余份政策文件,为深化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各地区、各国有企业的政策、制度体系更加健全。三年行动的丰硕成果为推进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法等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
  从实践层面看,三年行动高质量实现“三个明显成效”目标,进一步强化了国有企业独立市场主体地位,推动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2021年全国国有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较2020年分别增长18.7%、26.3%,2022年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年化全员劳动生产率较三年行动之初增长32.5%。三年行动期间,中央企业共推动4组7家战略性重组,法人存量压减44%,全国省属国有企业116组347家实施重组,开展专业化整合2150次。
  翁杰明表示,三年行动推动改革意识在广大干部职工中生根发芽,形成了改革强大的“势”,为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提供了可贵的内生动力。
  “尽管三年行动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我们要清醒看到,改革进展还不平衡,一些企业资产收益率不高,创新能力不足,国企改革仍有不少硬骨头要啃。”翁杰明表示。
  翁杰明指出,要更加重视国有企业服务国家战略的核心功能作用发挥,着力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方面强化战略支撑。要聚焦提高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资产收益率,突出抓好完善机制、重组整合等方面的改革任务。要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推动党委(党组)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不断优化、更加精准,进一步落实董事会职权,继续深化董事会建设,加快提高外部董事素质和履职能力,更高质量实施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确保刚性兑现,推进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更广覆盖、更深落实,以市场化方式推进专业化整合重组、“压减”、亏损企业治理、突出主责主业等,推动企业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这些工作,不进则退,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必须以鲜明态度抓紧抓牢、持续推进。
  “目前不少地方和中央企业主动加压,已经着手研究本单位新一轮国企改革行动,值得肯定。”翁杰明表示,各单位要根据新形势新变化,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在巩固深化三年行动已有成果基础上,密切结合自身实际,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研究提出本地区、本企业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行动的思路和举措,下好“先手棋”。
 
国资委研究中心:助力构建中国ESG体系话语权
 
  近日,在国务院国资委产权局、社会责任局指导下,国资委研究中心立项的研究课题《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指引研究》已完成成果汇报。
  对此,国资委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指引》的编写旨在积极推动加快建立统一的ESG信息披露标准,明确信息披露内容,规范信息披露格式,助力构建在国际标准下具有中国特色的ESG体系话语权。
  当前国内ESG迅速发展,但中国企业ESG信息披露率和披露质量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国资委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指引》课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一是以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工作为突破口,聚力研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标准指引,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提供支撑;二是通过建立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指引,既能全方位应对国际ESG信息披露标准的整合趋势,增强中国ESG体系的话语权,也有助于促进机构投资者、绿色金融主体识别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行为。
  记者从国资委研究中心了解到,《指引》参考了GRI、SASB、TCFD等国际主流的ESG标准,尤其核心指标的设计上与国际主流标准进行对比,寻求最大共识,同时重点考虑了中国特色和央企特色。
  同时,为尽可能提高《指引》适用性,在《指引》中规定了指标的披露等级,将指标分为“基础披露”和“建议披露”,并鼓励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根据实际情况披露反映本行业特色的指标或其他适合披露的ESG信息。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在具备稳健的盈利能力的同时,承担了重要的社会责任。随着责任投资理念和ESG投资策略盛行,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ESG披露情况必然受到更多关注。
  国资委研究中心表示,《指引》作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重要参考,一是会帮助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更高效地披露ESG信息,成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抓手之一;二是会强化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上市公司披露ESG信息;三是会助力资本市场和投资者更加全面评价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价值,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和现代资本市场。
 
确保知情同意安装 工信部出台26条措施规范App应用
 
  记者近日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近日印发通知,出台26条措施,通过规范安装卸载行为、优化服务体验、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等,进一步提升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其中,聚焦App安装卸载等提出12条措施,围绕App开发运营者、分发平台等提出14条措施。
  近年来,我国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各类应用服务日益丰富。工信部数据显示,目前,在架App数量达258万款,小程序、快应用等创新形态不断出现。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26条措施在供给侧推动提升行业上下游服务能力,在需求侧着力解决影响用户服务感知的问题。
  比如,针对规范安装卸载提出3方面要求:确保知情同意安装,不得通过“偷梁换柱”“强制捆绑”“静默下载”等方式欺骗误导用户下载安装;规范网页推荐下载行为,在用户浏览页面内容时,未经用户同意或主动选择,不得自动或强制下载App;实现便捷卸载,除基本功能软件外,App应当可便捷卸载等。
  针对优化服务体验、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通知也明确一系列举措。值得一提的是,通知明确,App合理申请使用权限,在业务功能启动时,动态申请所需权限,特别是在调用终端相册、通讯录、位置等权限时,应同步告知用户申请该权限的目的。
  通知针对App开发运营、分发、运行等提出相应规范举措,通过各链条联防共治,共同提高行业整体服务水平。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推动行业落实有关要求,通过组织相关企业开展自查自纠、加强指导监督、强化技术手段等方式,优化服务供给,改善用户体验,维护良好的信息消费环境。
 
数字中国建设迎重磅文件 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此,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规划》为数字中国建设体系化布局提供了纲领性指导,同时对培育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推动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进程找准主攻方向。
  《规划》提出,要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一是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二是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首席数字经济学家陈晓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是多地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同时将赋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升级能力全面提升,也是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及创收的主要方向。加大数字基础设施投入是顺应我国经济结构转变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链企业抓住投资发展新机遇的必然之举。
  《规划》明确,要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二是发展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务,三是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四是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五是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
  在“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方面,《规划》提出,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研究制定推动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农业、工业、金融、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支持数字企业发展壮大,健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工作机制,发挥“绿灯”投资案例引导作用,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
  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显现,现阶段数字经济正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从局部的、环节层面的业务创新向整体协同创新方向转变。
  “以金融科技为例,数字人民币与多种应用场景的结合、区块链技术对金融数据资源的有效盘活,中间都蕴含着巨大的创新动能。”陈端说,通过资本市场金融科技试点项目的集中申报、审批和展示,可以从宏观上更为清晰地揭示出国家层面对于金融科技创新的战略导向,在优化金融业务、服务和监管的路径与效果,破解中小微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以普惠金融带动普惠经济的发展壮大等方面发挥良好的效应。
  北京社科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鹏表示,从《规划》的指引和各地落实数字经济政策来看,一方面明确了数字化转型的方向、重点和路径,鼓励大型企业在产业链数字化方面起到引领带头作用,促进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搭建数字化平台,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中宣部副部长:进一步做好软件正版化工作 助推国产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七届中国网络版权保护与发展大会在四川成都召开。中宣部副部长张建春强调,要充分发挥版权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做好软件正版化工作,助推国产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充分发挥版权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作用,深度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的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推动完善版权相关国际规则,深入推进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政策要闻
 
▲数字中国顶层规划出炉 抢抓未来发展制高点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到2035年,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数字中国建设体系化布局更加科学完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数字化发展更加协调充分,有力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铮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规划》擘画了一个让人振奋的数字中国未来图景,“2522”的格局提出了数字中国建设的“路与车”“点、面、线”“发展与安全”“内与外”的基本原则,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涵。《规划》从当前人类社会整体数字化进程的高度阐明了中国视角和中国观点,从顶层设计上完成了对数字中国各个领域的战略谋划和战术安排,并从数字生态的角度提出了贴近当前现状的各类主体的工作实施路径。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建设数字中国是我们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战略。
欧阳日辉认为,《规划》内容有三大亮点。一是数字中国建设按照“2522”的整体框架进行布局,《规划》具有前瞻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对数字中国建设进行前瞻性布局;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深度融合,科学规划了数字中国建设的主题内容;强化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和数字安全屏障“两大能力”,优化数字化发展国内国际“两个环境”,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良好的环境。
二是再次强调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规划》对数字经济发展进行了分层,第一个层面是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把推动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放在首位,强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第二个层面是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农业、工业、金融、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这是我国有效实现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第三个层面是支持数字企业发展壮大,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
三是高度重视公共数据的作用。《规划》提出,推动公共数据汇聚利用,建设公共卫生、科技、教育、文化等重要领域国家数据资源库,这将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数据要素,对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至关重要。《规划》强化数字化能力建设,促进信息系统网络互联互通、数据按需共享、业务高效协同。
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国际政治波谲云诡并对经贸往来产生多重影响的当下,向内挖潜,以数字新基建带动产业升级和国内资源再整合并培育壮大新动能是一个现实选择,将数字中国建设工作作为对有关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参考,也意味着在新的激励导向下,不同层级政府的社会动员能力、资源协调能力与数字中国的通盘规划建设能力有望在新的起点上同频共振,数字中国建设将是一个自上而下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活力发挥双向奔赴的过程。
 
▲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指引发布
 
国家知识产权局近日发布《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指引》(以下简称《工作指引》),完善工作流程,强化规范化管理。   《工作指引》包括11章64条以及12个附录,约1.1万字。首次明确了各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在开展维权援助工作中的职责、维权援助机构的载体以及维权援助分支机构的设立。规范了维权援助机构的运行管理。明确了维权援助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培养。规范了维权援助工作流程,明确维权援助申请受理条件,细化了办理、转办、终止、归档和信息报送等工作要求,确定了各环节的办理时限。明确合作单位、专家、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工作的要求和具体管理流程,明确维权援助机构在发挥资源枢纽作用、有效对接需求服务方面所需开展的工作。   《工作指引》聚焦《“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提出的“实现维权援助服务全国一张网”要求,对维权援助工作体系构建的方式和路径进一步明确,对维权援助机构运行管理进一步规范,对维权援助工作程序和业务标准进行细化统一。
 
▲鼓励有条件的区增加成品粮储备
 
在2月28日召开的北京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上,市粮食局部署了2023年粮食和物资储备重点工作。今年,市、区两级政府常规储备和临时储备要全部落实到位,鼓励有条件的区增加成品粮储备,提升应急加工能力,提高粮食应急保障水平。
  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
  在强化粮食市场调控方面,围绕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加强风险预判和战略预置,做好监测预警、形势分析和储备吞吐、预期引导等工作。强化粮源保障能力,继续深化与黑龙江、河北等地粮食产销合作关系,创新合作形式,提升合作水平。完善轮换管理机制,市、区储备要协同运作,把握好储备粮轮换购销节奏和力度,有效调节市场供求和价格。各区要加大保供稳价的力度,加强重点时段货源组织,积极督导辖区内粮油加工、贸易经营企业有序开展生产和货源组织,及时投放适销对路的粮油商品。
  要结合北京市粮食主销区特点和粮食流通发展实际,进一步细化优质粮食工程实施方案,制定分项指导意见。支持北京市各类涉粮企业、粮食产业化联合体、科研院所、涉粮服务机构等开展粮食绿色仓储等“六大提升行动”建设。同时,强化粮食质量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北京市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完善粮油检验检测能力保障体系。涉粮企业要加强粮食营养健康、质量安全、绿色仓储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创新,切实让市民吃得营养、吃得放心。
  健全粮食应急保障体系
  市、区两级政府常规储备和临时储备要全部落实到位,鼓励有条件的区增加成品粮储备,提升应急加工能力。要健全重点保供企业联系机制,保持粮食运输渠道畅通,切实提高货源组织能力、流通能力。结合新修订的北京市粮食供给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各项配套制度,开展粮食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各区要做好预案衔接,及时完善本区粮食供给应急预案。
  据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柯永果介绍,今年将推进节粮减损科技创新,推广应用多功能粮情监测技术,推进加工设备智能化改造,推广适度加工技术,提高加工设备、生产线数字化管理水平。
  同时,深入推进京津冀粮食合作对接,推动一批优质企业在北京市重点产业承载区及京津冀范围内布局,健全产业转移等合作机制,推动粮食产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形成高质量、跨区域、全产业链的京津冀粮食产业集群。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建设,力争实现市级粮食仓储企业和中央储备企业在京单位全覆盖。
  据介绍,今年是北京市“战略和应急物资储备安全管理改革”落地的首年,要按照改革实施方案要求,明确目标任务、时间节点和具体举措,依托储备工作协调机制,加快健全与首都发展和安全要求相适应的储备体系和制度机制,积极稳妥推进改革任务和措施落地落实。要继续深入落实“粮食储备安全管理改革”,加强风险防控,在完善制度、规则、流程等基础上建立监督核查机制,建立健全粮食竞价交易信用档案。
  市内成品粮库存保持在20天消费量
  柯永果介绍,北京市确保充裕合理的商业周转库存,市内成品粮库存保持在20天左右消费量。
  去年,北京粮食市场货足价稳。市、区储备粮油竞价交易会达到36次,成交数量117.54万吨,成交金额39.52亿元,充分发挥政府储备积极作用。北京居民粮食、食用油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2%和4.1%,涨幅低于全国均值1.6个和1.7个百分点,保供稳市富有成效。房山、通州、昌平等区不断健全管理机制,完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确保粮食市场平稳运行。
  同时,北京切实提高市内成品粮储备库存比例,确保充裕合理的商业周转库存,市内成品粮库存保持在20天左右消费量。应对疫情变化,通过监测研判、加强备货、预期引导等措施,有效化解了粮油短期销量激增态势。
  据悉,今年将创新监管方式,全面构建信息化穿透式监管格局,推进粮食收购入库、储存、销售出库的全链条实时在线监管。
  柯永果介绍,今年将以专项整治为契机,全面提升粮食和物资储备治理效能。深入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市考核办要推动修订考核办法,积极协调各单位落实各项任务,通过“问题倒逼”方式不断修改完善考核体系、优化考核指标。各成员单位要在保供稳市、储备粮管理、应急保障、市场监管等方面形成合力,以考核促落实,把保障粮食安全的责任、举措、工作落实到位,确保粮食安全不出现任何闪失,从严落实“首考”。
 
 ▲罕见病药物纳入医保之外,还有哪些值得关注
 
  “瓷娃娃”“渐冻人”“蝴蝶宝贝”“月亮孩子”……这些名字背后,对应的是一个个罕见病。
  2023年2月28日是第16个国际罕见病日。2018年国家《第一批罕见病目录》颁布后,对罕见病群体的各项支持政策加速出台,近年来,有关罕见病的诊疗、保障、药品研发、产业发展等话题,也广受关注。
  “这些年,罕见病越来越多受到重视。”当日,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主任段涛教授告诉澎湃新闻记者,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分子诊断与基因筛查技术的出现,越来越多的罕见病能及早被干预和发现,也有越来越多企业投入罕见病药物的研发和精准诊断中。
  “整体上看,2022年是罕见病领域惊喜不断涌现的一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不断纳入罕见病用药,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罕见病药品研发,罕见病保障在地方医保层面也获得了积极突破。”长期专注于罕见病领域的病痛挑战基金会信息研究总监郭晋川表示。
  根据2月25日公开发布的《2023中国罕见病行业趋势观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月最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公布,共有199种罕见病药品在全球上市,涉及87种罕见病;其中,103种药品在中国上市,涉及47种罕见病;73种药品纳入医保,涉及31种罕见病。
  社会各界认为,对罕见病群体的关怀,不仅包括治疗、康复、护理,还有社会融入支持、疾病知识倡导、心理关怀等。
  七成在国内上市罕见病药物
  纳入国家医保
  郭晋川透露,一方面,我国罕见病药品上市数量相对全球仍有一定差距,约40种罕见病的患者面临“境外有药、境内无药”;另一方面,在中国上市的罕见病药超七成纳入医保,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不断纳入罕见病用药,至今已初见成效。
  郭晋川认为,整体上看,2022年是罕见病领域惊喜不断涌现的一年。
  首先,罕见病药品研发与上市的支持性政策密集出台。《报告》统计,2018年至今共有17项政策涉及罕见病药物,其中2022年这一年就多达8项。
  其次,本土药企对罕见病药品研发的兴趣出现爆发性增长。《报告》指出,2018-2022年,国内27种罕见病药品(除新增适应症)上市,其中仅有4种上市药物为国内企业引进或仿制;而到2023年2月,基于《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国内有81种罕见病药物(尚不包括化学仿制药和生物类似药)处于临床试验及上市申请阶段,其中46种药物为本土自主研发。
  “药品的研发与支付保障密切相关,过去两年,国家医保目录谈判每次纳入的罕见病药品均为7种,且大多为跨国药企产品,”郭晋川表示,“随着本土药企的日益重视与自主研发水平的提升,今后罕见病药品进入医保目录,或许不再是重大新闻。”
  再次,罕见病保障在地方医保层面也有积极突破。过去十余年,地方省市对罕见病群体的保障政策陆续出台,例如以浙江、江苏为代表的“专项基金”模式,以山东、成都为代表的“大病保险”模式等,补充了基本医保覆盖度的不足。
  2023年1月,江苏省首次将罕见病保障体系写入省级医保法规。突破了过去地方单一部门出台专项措施的通行做法,迈出可贵一步。
  诊断技术提高与多学科诊疗模式
  正助力罕见病早发现早干预
  目前要做到早期正确诊断罕见病,对全世界而言还是个难题。
  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曾凡一教授告诉记者,因为对于某一罕见病,病例数实属稀少,临床医师常缺少诊断和治疗经验,加上某些医院缺少罕见病治疗所需的仪器、设备,导致病情延误,易发生漏诊和误诊。
  “约80%的罕见病属于遗传病。欧洲一项调查研究发现,近25%的罕见病患者在发病5-30年后才得以确诊。我国2020年的调查结果显示,罕见病患者平均诊断时间为4.81年。”曾凡一说。
  曾凡一说,近20年来,发展成熟的DNA二代测序技术和染色体基因芯片技术,对罕见病诊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基因检测已经广泛地用于儿童遗传病的诊断和治疗,目前国家在罕见病名录中公布的121种罕见病,基本上都可防可治。
  在北京、上海、广州、浙江等地,有越来越多医疗机构探索多学科诊疗,助力罕见病早诊早治。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最新成立了“复旦中山罕见病诊疗中心”, 整合院内各个优势学科、精准医学中心、大数据及信息智能化研究平台等,集临床诊疗、基础研究、新药及新技术研发、AI智能化赋能数据库管理等于一体。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也设立了疑难罕见病诊治中心、罕见病专病门诊,翻译国外罕见专病家庭护理指南,编写罕见病科普书籍,参与支持罕见病患友组织建设。
  技术在提高,服务也在不断完善。28日,上海新华医院-病痛挑战基金会罕见病综合服务中心揭牌。新华医院医务部主任盛旭俊表示,未来,该院联合病痛挑战基金会将为患者提供医疗信息、直接援助、疾病管理知识、家庭支持等服务,增进医患沟通,向来院治疗的贫困罕见病患者提供医疗援助。  
  配套性保障政策仍然需要完善
  对罕见病群体的关怀,不仅包括治疗、康复、护理,还有社会融入支持、疾病知识倡导、心理关怀。
  作为罕见病人家属、渐冻症患者的妻子,曹女士坦言,城市无障碍设施对行动不便的罕见病患者很重要,“一些病人抗拒出门,不单单是心态问题,还关系到社会环境、路人眼光,甚至上厕所这一件小事,也会让人束手无策。”
  曹女士说,当前在国家医保政策下,一些渐冻症医药费并不贵,但护理人工和设备仪器花费很大。专业护工稀缺、流动性强,呼吸机、专用病床、轮椅等家用医疗设施的流通、租赁市场也有待进一步开发。
  上海德达医院是全国马凡病友大会的举办地。该院心血管外科医生刘巍时常接触马凡综合征患者——患病特征为四肢、手指、脚趾细长不匀称,身高明显超出常人,伴有心血管系统异常,特别是合并的心脏瓣膜异常和主动脉瘤,该病被纳入国家《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如果父母中一方患有这个疾病,子女遗传的概率就是50%,但仍然有很多患者并不知道自己得了这种病,这类疾病如果不经过手术治疗,约一半病人会在30多岁时,发生动脉瘤破裂死亡。”
  刘巍告诉记者,马凡综合征患者的心理也值得被社会关注,他们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容易受到偏见与歧视,会出现脊柱侧弯、骨骼畸形等不同的外在症状,影响器官,影响生活质量。
  刘巍期盼着,有一天基因治疗技术的发展,可以根治“马凡综合征”,同时通过基因干预治疗手段,消除下一代的疾病基因消除。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主任段涛教授呼吁,希望能有更多社会力量加入罕见病诊断治疗中,临床诊断水平也有待提高,“当前,比罕见病更罕见的,是能治疗罕见病的医生。”
  此外,罕见病群体的非药品需求也值得被关注。2023年2月28日当日,上海新华医院和病痛挑战基金会联合发布的《2023罕见病类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可及性报告》指出,在国家《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中,有32种罕见病患者需要使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其中18种罕见病患者需终生、足量使用,但只有1种(苯丙酮尿症)患者可享受一定比例报销;其他病种的特食涉及产品注册等问题,尚未能在国内上市,国内厂家生产准入机制不明确,患者家庭只能从非正式渠道获取特食,更谈不上通过医保报销。
 
 ▲国办:加快促进中药材种业发展 大力推进中药材规范种植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围绕中药种植、生产、使用全过程,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加快促进中药材种业发展,大力推进中药材规范种植,提升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质量,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引导地方建设一批道地药材生产基地。二是建设一批珍稀濒危中药材野生抚育、人工繁育基地。三是制定常用300种中药材种植养殖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四是广泛开展中药材生态种植、野生抚育和仿野生栽培,开发30—50种中药材林下种植模式并示范推广。五是统一中药材追溯标准与管理办法,依托现有追溯平台,建立覆盖主要中药材品种的全过程追溯体系。六是依托现有药品监管体系,搭建一批中药材快速检测平台。
 
▲货币政策四季报再谈通胀:预计通胀水平总体保持温和
 
  作为市场走势重要风向标的货币政策四季报出炉。
近日,央行对外发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对通胀压力、居民消费等热点话题做了详谈,并从五个方面总结了去年全年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成效以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所取得的成果。
对于我国通胀形势,《报告》判断,预计通胀水平总体保持温和,也要警惕未来通胀反弹压力。
在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看来,总体上央行对全球经济的研判仍不乐观,对于国内经济则更有信心,但储蓄向消费转化、房地产、地方财政等领域的不确定仍强,货币政策还未到调整阶段。
“助力提振信心、扩内需仍是当前主线,促消费、扩投资、稳地产为政策主要发力点。但随着疫情冲击边际消退、经济恢复向好、融资环境改变,后续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空间也在逐渐收窄。” 温彬认为。
通胀水平总体保持温和
“2022年我国CPI同比上涨2.0%,PPI涨幅逐季下行,全年同比上涨4.1%。过去五年、十年我国CPI的年均涨幅维持在2%左右,在内外部挑战中实现了难能可贵的物价稳定局面。”央行表示。
不过《报告》指出,短期看通胀压力总体可控,当前我国经济还处于恢复发展过程中,有效需求不足仍是主要矛盾,产业链、供应链运转通畅,PPI涨幅预计将总体维持低位。中长期看,物价水平具备保持基本稳定的有利条件,我国经济供需大体平衡,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居民通胀预期平稳。
《报告》同时提出,对未来国内物价走势的不确定性也需关注。
“通胀方面,本次《报告》基本表述与三季报类近。”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称,此次《报告》对潜在通胀压力的措辞较为缓和,但对潜在通胀风险继续保持警惕。“主要是国内需求处于恢复阶段,有效需求不足仍是主要矛盾;粮食连年丰收,储备充足,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常年水平,国内物流运输畅通,工业产能恢复等,物价稳定基础坚实。”
周茂华认为,在国内物价温和可控情况下,货币政策重心仍是稳增长、稳就业,物价对政策影响有限。但在海外通胀继续维持高位,地缘冲突干扰供应,能源、原材料等商品价格仍远高于常年水平,加之国内需求复苏等,需要对潜在通胀压力保持警惕。
对于后续通胀上行的风险,中信期货固收组张菁在研报中指出,央行主要关注一则疫情防控优化后消费动能可能逐步升温;二则劳动力市场加速回暖可能对未来工资变化产生影响;三则各方面政策累积效果还在逐步显现;四则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胀较为顽固,海外高通胀也可能通过生产、流通等环节向国内传导。
“要加强监测研判,持续关注通胀反弹压力。”央行强调。
消费复苏不确定依然存在
与三季报相比,在四季度《报告》中,央行对今年的消费表现进行了展望。
央行认为,在今年制约居民部门消费回暖的因素有望缓解,包括随着疫情防控优化,消费场景将得到拓展;前期积累的预防性储蓄也能够逐步释放为实际消费;另外各地的促消费政策效果或将逐步显现。
不过央行也表示,消费复苏的不确定依然存在。
“疫情三年居民收入放缓,资产负债表受到一定程度冲击,居民存款能否更多转化为消费尚待观察,未来疫情演进的复杂性也需关注。”央行称。
“近三年来受疫情影响,我国消费动能进一步放缓,导致‘不便消费’、‘不愿消费’、‘不敢消费’,居民预防性储蓄需求上升,叠加资本市场波动加大、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居民存款高增,消费、地产等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温彬表示。
数据显示,2022年居民存款增加26.26万亿元,同比多增6.59万亿元;2023年1月,人民币存款增加6.87万亿元,同比多增3.05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2万亿元,仍处于高位。
由此可知,如何促进高额储蓄最大化向消费转化,并保持房地产、地方财政等关键领域的平稳运行,仍是当前经济修复的重中之重。
“此次央行设立专栏分析消费,指出2023年需要短长结合、综合施策,进一步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推动一系列促消费政策出台,并加快完善新市民和农民工的社保覆盖、失业和社会保险的全国调剂统筹等影响居民消费的中长期因素。”温彬称。
中信证券研报则认为,中长期看,我国居民消费要通过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消费倾向和完善收入分配格局来进一步挖掘消费潜能。
“当前还处于经济回暖初期,不确定性犹存,央行大概率不会主动收紧,货币政策还未到调整阶段,助力提信心、扩内需仍是主线。”温彬坦言。
王青认为,《报告》强调“消费复苏存在不确定性”,未再强调“一段时间以来M2增速处于相对高位”,这表明央行对消费需求大幅反弹和货币供应量较快增长等因素推升通胀的担心有所缓和,同时也意味着今年促消费政策还有较大空间。
“另外,经历上年大规模退税、理财产品大规模赎回等特殊因素推高M2增速后,今年该指标有望走出温和回落势头。”王青补充道。
 
▲深交所:鼓励房企用好融资并购工具,支持拓宽债券募资用途
 
  据深交所官方微信消息,日前,深交所组织召开房地产行业市场主体座谈会,深入调研了解房地产支持政策的落地成效和房企生产经营、资本运作情况及面临的挑战,听取相关房企及中介机构对进一步做好政策落实等意见建议。
  深交所表示,股权融资方面,2022年11月股权融资5项措施发布以来,深市共计9家上市房企和4家涉房上市公司披露再融资预案及并购重组方案,拟合计募集资金434.40亿元。债券融资方面,2022年以来,深市累计支持房企发行公司债券773.30亿元,发行资产支持证券982.86亿元,保障房企增量融资与接续融资需求,有序拓宽优质房企募集资金用途;落地房企“央地合作”增信新模式,累计达成相关信用保护合约或凭证8笔,名义本金合计12.40亿元,撬动房企融资30余亿元。
  基础设施REITs方面,发布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指引,落地市场首单相关产品,积极服务构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住房制度。风险化解方面,多措并举支持优质房企纾困出险房企,大力推动债务风险化解处置,2022年以来多家房企通过债券展期、回售撤销、回售转售等市场化方式缓解债务压力。
  与会房企及中介机构负责人表示,房地产相关支持政策陆续落地,对行业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切实增强了市场信心。
  此外,从业绩表现来看,深市上市房企中近七成公司披露2022年业绩预告,15家公司预计盈利,4家公司预计实现盈利增长,最高预增超500%,1家公司完成转型,预计扭亏为盈,9家公司预计亏损收窄,同比增加7家,反映出房地产相关政策实施初显成效。
  深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深交所将和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国资监管部门、市场主体、中介机构等市场各方一道,密切关注房地产行业发展动态,切实发挥好市场组织和平台枢纽作用,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鼓励房企用好融资并购工具,支持房企拓宽债券募集资金用途,以及发行以资产信用为支持的CMBS、不动产持有型ABS、绿色债券等固收产品,助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更好服务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广电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加强短视频管理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等工作
 
  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加强短视频管理、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等工作。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小伟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当前未成年人上网看视频越来越普遍,更加需要我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进一步创新管理理念思路,加强短视频建设和管理,大力激浊扬清,营造短视频清朗空间,提高未成年人保护水平,在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方面对未成年人发挥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会议要求,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为遵循,全面抓好内容建设、融合传播、优质供给、许可准入、日常监管、专项培训、法规制度、算法管理等各项重点任务落实,促进短视频健康发展,实现提质升级,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更加有利的网络视听环境,坚决维护未成年人权益。
 
▲推进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准确理解和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内涵,明确建设思路和重点任务,对推动粮食生产提质增效、促进粮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5.730, 0.01, 0.17%)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本期邀请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主持人 本报理论部主任、研究员 徐向梅
  全方位夯实我国粮食安全根基
  主持人: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具有怎样的意义?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是什么?
  程国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院院长):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是在现有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的基础上,以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目标,以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通过集聚整合资源要素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打造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协同”的粮食产业体系,全面增强粮食安全综合保障能力。从全球范围来看,建设粮食产业带是世界主要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重要途径。如美国包括粮食产业带在内的九大农业产业带,澳大利亚的小麦、农牧业集群,巴西、阿根廷的大豆产业带,法国的农业产业集群,荷兰的花卉、蔬菜产业集群等,有力推动这些国家成为世界农业强国。
  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支撑,是顺应世界粮食产业发展趋势的客观需要,是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举措,对缓解粮食主产区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矛盾、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已具备扎实基础。我国正在推进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9亿亩,其中6亿亩用于稻麦生产;划定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2.38亿亩(与粮食生产功能区重叠8000万亩)。当前,我国粮食生产已实现“十九连丰”,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高出国际安全线20%,不仅解决了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也为全球粮食安全作出了中国贡献。粮食生产基础设施不断强化,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高,为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的基本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打造粮食生产功能区、保护区的升级版。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是在稳定和强化粮食生产功能区及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产业链拓展延伸、提质增效,引领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增强粮食供应链的稳定性、安全性、抗逆性和协同性,进一步增强粮食保供稳价能力。
  二是建设粮食主产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协同平台。通过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打造跨区域、全链条、竞争力强的粮食产业集群,将主产区农业生产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使粮食产业真正成为主产区经济发展的“名片”甚至“王牌”。同时,将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成为主产区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协同平台,使粮食主产区充分利用要素市场、仓储物流、粮食加工等优势,更好发挥粮食产业的集群效应,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三是成为调动地方政府和种粮农民两方积极性的政策抓手。要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同时,重点发挥粮食加工转化引擎作用,实现粮食产业接一连三、融合发展,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进一步提高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农民种粮务农的积极性。
  推进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一方面要做好顶层设计,加强政策支持。优化布局,加大投入,以粮食生产核心区县(市、区)为单位,依托区域优势农业资源,集中连片建设以东北、黄淮海和长江流域等为主体的粮食安全产业带。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进一步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挥比较优势,促进主产区粮食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构建利益共享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落实财税金融支持政策,将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予以保障,在用地指标、用地供应、规划调整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
  另一方面要加强产业带基础建设,重点实施四大工程。实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固本强基工程,包括高标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强化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包括加快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现代种业和农机装备支撑,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实施粮食现代流通设施提档升级工程。粮食流通设施是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的物质基础,必须提高粮食流通体系现代化水平,促进物流、商流、信息流的高速流通,扩大产业带的辐射带动范围。重点要加强仓储基础设施、物流中转能力等基础建设。实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入推进实施优粮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五优联动”,以及粮食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三链协同”,加大对优势粮食品牌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实施优势品牌和质量战略,加快粮食产业优化升级,促进粮食初加工、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协调发展。实施粮食产业主体培育工程。要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粮商、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粮食产业化联合体、优化升级粮食产业载体平台,推进粮食产业创新发展。
  农业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成效显著
  主持人:我国在推动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的过程中有哪些实践探索?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胡冰川(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产品贸易与政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在小农经济时代,农户家庭生产主要满足自身需求,农业产出的区域分布呈现点状分布。进入商品经济时代,以交换为目的的农业生产推动分工和专业化,使得农业产出的区域分布呈现面状分布,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产业带。在农业产出分布由点到面的过程中,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农民收入也有所增长。在空间布局上,我国农业生产布局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主要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的格局逐步形成。从历史脉络来看,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是经济生产的空间结果,是对自然条件、市场条件、技术条件和政策条件的体现。
  从自然条件来看,农业生产分布呈现出典型的自然特征。根据不同气候带分布,我国形成了南稻北麦的种植分布。比如,我国吉林玉米带与同纬度上的美国玉米带、乌克兰玉米带,并称为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是最适合玉米种植生长的黄金地带,体现了同纬度上自然条件相似的带状分布特征。再如,徐闻菠萝、增城荔枝、阿克苏苹果、库尔勒香梨等特色农产品都得益于当地独特的自然禀赋。以安岳柠檬为例,2022年当地柠檬种植面积超过40万亩,常年产量50万吨,种植规模、产量、市场占有率均占全国80%以上,究其原因在于当地具有适合柠檬生长的自然条件。
  在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的过程中,市场需求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使自然禀赋可以转化为更大的经济效益。如潍坊蔬菜产业,除了当地具有长期种植蔬菜的传统优势外,北方地区冬季新鲜蔬菜消费大幅增长,带动潍坊蔬菜产业的规模扩大和淘汰更新,当地产业实现良性发展。如今,潍坊全市蔬菜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300万亩,年产量1300万吨以上,亩均产量超过4.3吨,而2021年全国蔬菜平均单产不足每亩2.4吨。同样得益于市场需求的支撑,云南花卉产业始终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2022年,昆明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鲜切花交易量突破110亿枝,同比增长7.6%,交易额突破121亿元,同比增长8%,创历史新高。目前,全球有三分之一的观赏花卉来自云南,我国有70%的鲜切花来自云南,市场需求有力推动了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
  技术条件也是推动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的重要因素。以三文鱼为例,由于其在我国没有自然分布,且人工育苗技术难度较大,我国历史上没有开展海上大规模养殖。但随着现代海工装备和人工繁育技术的突破,2018年我国首座自主研制的大型全潜式深海智能渔业养殖装备“深蓝1号”建成交付,通过潜水深度控制渔场温度,从而利用黄海冷水团进行三文鱼养殖生产。2022年6月,“深蓝1号”收获我国首批在深远海养殖成功的三文鱼。技术条件在种植业方面表现更为突出,通过品种改良,使得农作物的生态适应性更好,不断扩展农业优势产区的空间。例如,由袁隆平海水稻科研团队研发的耐盐碱水稻(海水稻)在新疆岳普湖县公开测产,最终理论亩产结果为每亩548.5公斤,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耐盐碱水稻种植面积已突破100万亩,未来将实现1亿亩盐碱地改造整治目标,实现“亿亩荒滩变良田”。可见,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农作物品种培育以及设施农业水平快速提升,农业优势产区在不断发生变化。
  此外,公共政策参与对农业优势产区的影响日益增加。例如,吉林省通过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推动该省形成肉牛优势产区。2020年吉林省肉牛存栏量为309.4万头,通过肉牛产业化项目、涉牛融资保险等政策支持,养殖规模迅速扩大。2022年全省肉牛存量达到390.3万头,其中肉牛产业园区养殖增量明显,全省规划的10个肉牛产业园区存栏200.3万头,存栏量占比超过一半以上。在此基础上,该省形成了涉及19个县(市、区)的肉牛产业集群,业态覆盖肉牛种业、养殖、屠宰加工。随着肉牛产业分工日趋细化,母牛养殖、专业育肥等环节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户参与,不仅提高了本地秸秆饲料利用率,也增加了当地农户的收益。该省肉牛优势产区集中在很大程度上是粮食安全产业带的延伸,体现了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协同发展。
  国外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经验
  主持人: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重点任务之一是提升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我国在这方面存在哪些短板?有何国际经验可借鉴?
  王秀东(中国农业科学院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经过几十年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我国粮食产业化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应急保障能力也大幅提高。一是粮食产业体系门类日趋齐全,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中粮、北大荒(14.240, 0.00, 0.00%)等一批有竞争力、影响力的粮食企业构建“产购储加销”一体化经营模式,有效发挥了稳市场、保供应、促发展、保安全的重要作用。二是粮食应急保供体系不断完善,应急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截至2021年末,我国共有粮食应急加工企业6000家、粮食应急储运企业4199家,应急加工企业日加工能力141万吨,在新冠疫情期间有效保障了社会需求。但是,从粮食供应链及全产业链来看,我国粮食供应链存在市场导向不足、粮食供应链信息化平台缺乏、产供销连接不顺畅、粮食储备体系不健全、部分农产品供给严重依赖进口等问题,造成粮食供应链一体化程度偏低。此外,在国际贸易形势严峻、新冠疫情持续蔓延、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冲击下,国际粮食供应链动荡不安也造成我国粮食供应链的不稳定。从粮食产业链来看,我国粮食产业主要以生产环节为主,粮食加工业、物流业及服务业发展缓慢,产业链严重脱节,无法形成协同效应。粮食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环节一体化发展程度相对较低,一二三产业融合仍处于初级阶段。在粮食产业链条中,粗加工产品多、精细加工产品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多、资本密集型产业少等问题突出。
  从国外粮食产业链发展经验来看,美国以具有领导能力的核心企业为中心,组织协调粮食的采购、储存、运输、加工、销售等业务,形成一体化协作的粮食产业链,提升了粮食产品的附加价值,实现产品链、物流链、价值链、信息链等多链融合。同时,核心企业通过向粮食生产者提供粮食生产指导与管理,如品种使用、化肥购买、技术服务与指导及信贷支撑等服务,实现粮食产业链的整合。国际四大粮商有三家都是美国企业,分别是阿彻丹尼尔斯米德兰、邦吉、嘉吉,该类企业通过实现一二三产业的互联互通,在粮食市场竞争中发挥了产业竞争优势,在全球粮食产业发展中颇具竞争力。另一家国际粮商是法国的路易达孚,作为全球第三大粮食出口商,同样通过整合粮食产业链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了粮食产业的绝对竞争优势。
  从国外粮食供应链发展经验来看,日本粮食生产与我国有诸多相似之处,如农业生产均以小规模经营为主,农户兼业化程度较高等。但日本通过组织建立农业协会作为粮食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成员,具有丰富的粮食经营、管理及组织经验,负责统一协调粮食的供销,从而实现粮食供应链的整合。一方面,农协通过为农户提供粮食生产技术、良种、化肥等农资供应、农业生产保险和贷款办理及粮食收购等服务,既为保障粮食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推动了粮食产业现代化进程,又保障了农民种粮收益,调动了种粮积极性;另一方面,农协对接供应链的下游大型商场和批发市场,具有完善的农产品冷链运输设施及体系,并建立农产品流通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粮食产品流通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欧洲国家如德国等主要以综合大型超市为主导,以政府建立的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平台为依托,完成粮食产品的预订、流通及销售等供应链管理。综合大型超市依托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平台可以直接联系粮食产品供应基地,既为农户提供专业化的粮食生产指导,也可以做到粮食生产质量监督管理,挖掘粮食产品的附加价值,依托信息平台实现粮食产品的产地追溯、流通环节监控等信息化管理,从而实现粮食供应链的全过程管理。
  基于美国和法国以大型粮企为核心组织实现粮食产业链整合发展的经验,我国在提升粮食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方面,应以政府引导为主,以大型粮食企业为中心,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粮食企业,加快部署谋划延长粮食产业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粮食产业价值提升。一是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在适宜的区域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逐步实现农产品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建立并完善粮食流通体系,提升农产品综合价值,提高农民经营收入;二是推进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打造具有地域资源优势、文化优势的特色产业,发展“农业+服务业”“农业+休闲旅游业”“农业+电子商务”等融合产业,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化平台发展乡村产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三是完善产业融合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订单农业、利润分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带动农业发展。
  基于日本和德国等国家粮食供应链发展经验,我国应结合自身粮食产业发展特征,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供应链模式。一是加强政府的指导与支持,强化粮食供应链建设的政策引导与资金扶持工作;二是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核心作用,注重对农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发挥其具有的农业生产、加工及经营优势,鼓励其到粮食主产区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渐实现该类主体在粮食供应链上下游的衔接与组织管理作用;三是加快构建粮食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推动粮食供应链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整合粮食生产、加工、运输、储存及销售等多环节的全程信息跟踪与追溯,实现粮食产品供销的有效衔接与协调;四是加强粮食生产资料和粮食储备工作,建立健全粮食生产资料和粮食多级储备体系及突发情况下粮食流通体系,确保粮食供应稳定。
  加快粮食产业“三链协同”步伐
  主持人:我国要建成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协同”的粮食产业体系,应从哪几方面着力?
  姜长云(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打造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协同”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要以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为重点,坚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培育富有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为目标,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促进粮食产业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实现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此,需要打好建设现代粮食产业体系“三链协同”的组合拳,强化粮食产业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支撑作用。
  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现代粮食产业集群,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用,通过“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办”,激发小农户参与积极性。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优化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推进优质优价,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形成“龙头企业+产业集群+粮食生产基地”的发展格局,结合支持粮食生产示范市县、粮食特色产业园区、粮食产业化骨干企业等载体建设,带动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联动发展。
  积极培育粮食加工、流通、服务主体,培育粮食产业链供应链战略伙伴关系。实施涉农企业家成长工程,鼓励企业家成为粮食产业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的中坚力量,促进粮食精深加工和初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鼓励行业领军企业和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带动相关市场主体加强合作,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完善联农带农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粮食生产、加工、流通、服务一体化经营和涉粮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瞄准建设农业强国需求,推动农业支持保护政策转向加强政府农业服务,聚焦支持提升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涉粮产业绿色转型。结合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统筹推进质量兴粮、绿色兴粮、服务强粮、品牌强粮,实施粮油产品质量升级和品牌提升行动,培育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粮食产品供给能力。
  坚持科技引领、人才强链、创新发展方向,鼓励平台型企业赋能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紧盯世界科技前沿,加强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等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将打造国家粮食科技战略力量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结合起来,加快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适度竞争的粮食科技创新体系,优化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机制,创新涉粮产业领军人才激励机制。加强全国性、区域性粮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完善国家粮食电子交易平台体系,推进粮食交易市场转型升级。鼓励平台型企业在整合资源、集成要素、拓展升级市场和开展数据增值服务方面发挥引领作用。鼓励应用科技创新支持主食产业化、发展营养型农业和粮食循环经济,推进粮食减损降耗。
  推动粮食领域国际合作,提升我国粮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完善粮食产销区域合作和涉粮国际合作长效机制,鼓励产区与销区合作共建粮源基地、加工基地、营销网络和仓储物流设施等。加强国内粮食物流主要通道、粮食进出口通道、都市圈内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应急物流通道和关键节点建设。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化粮食市场宏观调控机制和粮食市场信息服务,加强全球粮食市场供需监测和预警机制建设,科学研判国内外粮食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国际金融市场和能源市场对粮食市场的风险传导效应,并加强风险防范能力建设,增强粮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抗风险能力。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鼓励我国粮食企业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粮食安全合作,提升粮食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的协调水平。支持骨干粮食企业建设境外粮食生产加工基地,或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粮食企业集团转型,形成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领航企业。
 
国资改革
 
国资委会议透露信息:正在谋划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经验成果交流会,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在会上透露,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要部署,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在紧锣密鼓研究谋划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各单位要做到改革机构不撤、工作不断、力度不减,薄弱滞后环节要加强。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印发后,要及时认真学习并对照完善,缩短制订实施方案和工作台账的周期,尽快启动新一轮国企改革。”翁杰明说。
  本次成果交流会主要任务是贯彻全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总结电视电话会议有关部署,落实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有关要求,交流三年行动经验成果,对抓好近期国企改革重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翁杰明首先肯定了三年行动取得的明显成效。从理论层面看,三年行动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的集中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新时代国企改革理论和国有经济理论,中国特色国企改革之路越走越宽广、理论自信越走越坚定。
  从制度层面看,三年行动期间,有关部门共制定出台140余份政策文件,为深化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各地区、各国有企业的政策、制度体系更加健全。三年行动的丰硕成果为推进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法等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
  从实践层面看,三年行动高质量实现“三个明显成效”目标,进一步强化了国有企业独立市场主体地位,推动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2021年全国国有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较2020年分别增长18.7%、26.3%,2022年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年化全员劳动生产率较三年行动之初增长32.5%。三年行动期间,中央企业共推动4组7家战略性重组,法人存量压减44%,全国省属国有企业116组347家实施重组,开展专业化整合2150次。
  翁杰明表示,三年行动推动改革意识在广大干部职工中生根发芽,形成了改革强大的“势”,为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提供了可贵的内生动力。
  “尽管三年行动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我们要清醒看到,改革进展还不平衡,一些企业资产收益率不高,创新能力不足,国企改革仍有不少硬骨头要啃。”翁杰明表示。
  翁杰明指出,要更加重视国有企业服务国家战略的核心功能作用发挥,着力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方面强化战略支撑。要聚焦提高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资产收益率,突出抓好完善机制、重组整合等方面的改革任务。要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推动党委(党组)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不断优化、更加精准,进一步落实董事会职权,继续深化董事会建设,加快提高外部董事素质和履职能力,更高质量实施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确保刚性兑现,推进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更广覆盖、更深落实,以市场化方式推进专业化整合重组、“压减”、亏损企业治理、突出主责主业等,推动企业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这些工作,不进则退,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必须以鲜明态度抓紧抓牢、持续推进。
  “目前不少地方和中央企业主动加压,已经着手研究本单位新一轮国企改革行动,值得肯定。”翁杰明表示,各单位要根据新形势新变化,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在巩固深化三年行动已有成果基础上,密切结合自身实际,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研究提出本地区、本企业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行动的思路和举措,下好“先手棋”。
 
国务院国资委: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期间央企法人存量压减 44%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期间,中央企业共推动4组7家战略性重组,法人存量压减44%,全国省属国有企业116组347家实施重组,开展专业化整合2150次。”今日,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在国务院国资委召开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经验成果交流会议上表示。
  据悉,自2020年正式开展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三个明显成效”目标已高质量实现,进一步强化了国有企业独立市场主体地位,推动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深度融合。2021年全国国有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较2020年分别增长18.7%、26.3%,2022年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年化全员劳动生产率较三年行动之初增长32.5%。国有企业战略支撑作用、社会责任担当更加凸显。
在谈到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难点任务的突破时,翁杰明表示,在提升公司治理现代化水平方面,吉林、上海、青海等地针对不同类型企业,精准细化党委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南方电网首创并全面推广6种不同治理结构公司治理范本,用“一张表”规范工作流程。航空工业集团建立近千人外部董事人才库,90家重要子企业率先落实董事会职权。
  在推动专业化整合方面,江西与中铝集团、中国五矿共同组建中国稀土集团,掌握中重稀土资源量45万吨,占全国资源量95%。鞍钢与辽宁本钢通过重组实现强强联合,粗钢产能达到6300万吨,位居国内第二、世界第三。
  在支持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方面,坚持“能给尽给、应给尽给”,实施一揽子政策支持。陕西出台“秦创原”创新政策包,在强化金融服务支持等7个方面出台23条举措。中国电科对高层次人才团队和承担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团队工资总额全额单列,覆盖科技人才6万余人。
  对于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行动,翁杰明表示,一是围绕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抓好重点改革任务,二是切实推进改革有效做法制度化长效化,三是强化典型经验总结推广应用,四是密切结合自身实际,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研究提出本地区、本企业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行动的思路和举措。
 
北京国资委:以深化改革赋能首都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记者从国资委获悉,近日北京市国资委党委书记曾劲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经验成果交流会议上表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北京国资委全面发力、多点突破,圆满完成各项重点改革任务,有力提升了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下一步,将持续巩固深化三年行动成果,乘势而上谋划推动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曾劲表示,北京市国资委以改革促攻坚,打造体制机制新优势。坚持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积极解决制约国资国企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其一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具备条件的企业在党委前置研究清单、党建入章、“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实现“三个全部”,各级董事会实现应建尽建、配齐建强。
  其二是深化市场化经营机制,1.5万名经理层成员全部实现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比例分别达到78.1%、5.8%,累计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37家、员工持股9家。
  其三是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率先构建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出资人、审计、职工民主和社会“六位一体”监督协同机制,推动监督资源有效整合、监督成果及时共享;首次实现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明确由市国资委代表市政府统一履行出资人职责,将36个市级部门约500家企业纳入监管范围。
  此外,北京市国资委以改革增动能,创新突破打造发展新优势。把创新作为“头号任务”,加速推进市管企业创新发展。其一是充分激发创新内生动力,出台“五加、一减、一保障”一揽子支持政策,市管企业研发投入连续三年两位数增长,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4%。
其二是着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成立新能源汽车、土壤修复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领域突破了一批“卡脖子”技术。其三是积极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创新生态,设立规模100亿元的高精尖产业发展基金,打造500余个创新平台,搭建62家双创载体,高精尖产业营收占比达到30%。
  曾劲提到,北京市国资委将以改革强责任,服务首都展现国企新作为,牢记“国之大者”,把深化改革根植于服务国家、服务首都的丰富实践。其一是积极构建符合首都战略定位的布局结构,在机器人、氢能源、负碳等领域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将市管企业117项主业优化至59项,8家一级企业合并重组,在轨道交通等领域打造一批“链长”企业,疏解退出劣势和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企业697户。
  其二是服务保障民生,成功发行首钢绿能等5家全国基础设施公募REITs(占全国1/5),组建北京康养集团,以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其三是统筹全市国资力量,积极搭建首都会展等市场化平台,圆满完成建党100周年、服贸会、中关村论坛等服务保障,特别在冬奥会中再次展现了北京国企的责任担当和过硬作风。
 
节能减排
 
发改委产业司调研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相关工作
 
  近日,产业司主要负责同志带队赴浙江省,围绕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等工作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深入宁波石化产业基地及舟山拓展区,调研了浙江石化、镇海炼化、万华(宁波)高性能材料研究院等企业,了解节能降碳改造升级进展,以及石化基地发展、项目建设、生产运行等情况,并与有关部门、地市和企业开展座谈,听取相关工作情况和意见建议。
 
山西:2023年实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1150万平方米
 
  近日,记者从山西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获悉,2023年,该省将实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1150万平方米。
  城乡建设是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山西发展节能建筑、绿色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等,推进城乡低碳更新。2022年,山西新建绿色建筑1356万平方米,实施装配式建筑592万平方米,占城镇新建建筑比例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十三五”期间,山西共发布建筑节能产品(技术)推广目录17批,1358项次产品(技术)得到推广。同时,严格落实政府投资类公益性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及保障性住房等重点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要求,持续推进22个设市城市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建设。
  此外,山西开展农村绿色建筑建设技术研究与应用,遴选适合山西农村建筑节能使用的产品、设备、技术等,推行“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推广轻型钢结构、现代木结构等新型房屋,推动农村建筑能效提升。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明确,2023年,该省将持续加大绿色低碳、BIM、CIM、智能建造等重大技术研发应用,持续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推动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发展,新建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比例达到80%。
 
国家发改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统筹节能降碳和回收利用 加快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的指导意见》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印发《关于统筹节能降碳和回收利用 加快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23〕178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指出,产品设备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各个领域,统筹节能降碳和回收利用,加快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大循环、扩大有效投资和消费、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指导意见》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逐步分类推进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实现生产、使用、更新、淘汰、回收利用产业链循环。
  《指导意见》明确了到2025年、2030年的工作目标,提出要以节能降碳为重要导向,坚持“聚焦重点、稳步推进,合理定标、分类指导,节约集约、畅通循环,市场导向、综合施策”的工作原则,协同推进产品设备更新改造和回收利用,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完善能效和淘汰标准,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应用,加强监督管理,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指导意见》首批聚焦锅炉、电机、电力变压器、制冷、照明、家用电器等6类产品设备,配套印发了更新改造和回收利用实施指南(2023年版),进一步细化任务举措,加强对地方和有关行业企业的工作指导,推动相关政策落实落地。
 
京津冀协同发展9周年特别报道——减排“先手棋” 绿屏护蓝天
 
    “现在天空变蓝了,大气透明度高了,整个冬天基本都是晴天,看郊外的星空更亮了。”杨晓文是我市一名天文摄影爱好者,他说天文摄影对空气质量要求很高,前些年雾霾严重的时候,拍摄星空就像隔着一层纱窗。当空气质量越来越好,繁星闪烁的自然景象,也被更多地展现到艺术作品中。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是京津冀生态环保协同的优先领域。近年来,摄影爱好者们拍下的那一幅幅美丽影像,如同一张张成绩单,记录着三地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显著成效。天津始终坚持“以一域服务全局”,与周边省市肩并肩治理大气污染,成为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积极参与者、重要贡献者,同时也是直接受益者,推动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强化信息共享会商研判
  确保污染过程“削峰降速”
  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重中之重。9年来,天津强化信息共享、会商研判,实行统一预警、统一预案、统一响应、统一应对,确保污染过程“削峰降速”。
  近日,记者跟随大气环境研究室工程师孔君走进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她向记者讲解做空气质量研判时需要考虑到的环境因素,在初步预判了当日的空气质量发展趋势后,与市气象部门会商,研判未来72小时环境空气质量,并在全国环境空气质量平台上发布了我市预报信息。
  京津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联防联控机制走在了全国前列。“一旦预测可能出现重污染天气,我们将迅速与北京市、河北省开展区域会商,就空气质量变化趋势等进行研判,推进区域重污染天气预警、会商及应急响应联动。”孔君说。
  “十三五”以来,围绕“明显降低细颗粒物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的目标,我市积极开展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监测数据分析评估等工作。
  除开展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工作外,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另外一项重要工作为监测数据的分析评估。“十三五”以来,天津市大气污染特征由煤烟型污染演变为复合污染,按照“十四五”规划中关于“推进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的部署,坚持精准科学和依法治污,与生态环境部 “一市一策”专家组合作,构建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深度融合的“边研究、边产出、边应用、边反馈、边完善”的协同创新工作模式,基于空气质量监测、综合观测、模式模拟等多种技术手段,开展细颗粒物和臭氧的精细化来源解析、减排效果评估工作,提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管控建议,为复合污染管控提供技术支撑。
  持续开展深度治理
  污染排放总量逐年下降
  我市坚持统筹好正常生产和应急减排,指导帮扶企业提升环境绩效、提高生产灵活性,在落实好重污染应急减排要求的同时,最大程度避免停限产,保障企业稳定生产,赢得了治污“主动权”。
  聚焦钢铁、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天津进行科学分类、精准监管。全市多家大型重点排污企业,都在线安装了实时监测系统,企业的废水、废气排放都被纳入天津市重点污染源综合监测系统。
  在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污染源监测研究室的30多名工程师,将全市16个区按片划分,每人负责三到四个区分片值守。
  友发钢管集团,这两年也接入了这个系统。以往,像友发钢管这类重点企业,都是环保部门监督管理的重点,每个月都有环保人员赴企业现场监管,如今,环保部门通过企业安装的在线监测设备,就能实时进行监管。
  “公司各生产线均配备了在线监控设备,通过物联网通信系统,可实时、准确地将污染物数据传输至生态环境部门在线监测平台。全面实现了对污染物的智能监控,确保废气、废水污染物的排放处于公司和生态环境部门的双重监管状态。”友发钢管集团安全环保部副部长毛世成告诉记者。
  重污染天气是关系人民群众蓝天幸福感的民心指标。消除重污染,根本还是强化基础减排。
  天津从能源清洁高效、工业升级改造等方面入手,推动全市工业企业的2600多座炉窑全部使用清洁能源,51套煤电机组污染排放大幅优于燃气水平;4家钢铁企业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石化、平板玻璃、垃圾焚烧等重点排放企业持续开展深度治理,污染物排放总量逐年下降,下好了减排“先手棋”。
  去年,京津冀三地生态环境部门联合成立了工作协调小组,签订了“十四五”合作框架协议,明确绿色低碳发展、污染联防联控等合作重点,完善协同机制,实行定期轮值。
  今年,是天津首次轮值,将以此为契机,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行动,持之以恒推进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从协同安排上,将聚焦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的目标,联合实施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加强臭氧污染协同治理;从协同领域上,坚持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重点强化区域环评联合会商,开展绿色低碳技术、标准协同攻关,加强绿色低碳转型试点示范建设,促进区域协同从污染治理向绿色转型拓展,扎实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从协同措施上,加强区域联动执法,共同打击交界、飞地等区域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提升三地应急处置能力。
  绿色生态屏障
  养城市“绿肺” 享美好生活
  初春时节,纵贯于“津城”与“滨城”之间的绿色生态屏障正在焕发蓬勃生机。
  走进位于津南区的绿屏·八里湾,这里天蓝水绿、空气清新、飞鸟翔集,到处都呈现出美好的生态画卷。
  春光中,一支老年骑行队正沐浴着十里春风,欢歌骑行。“我们这个骑行队,一共30多个人,都是土生土长的津南人,平均年龄将近70岁,只要天气好,我们就会聚到这里锻炼。”队长王大爷喜滋滋地说。
  王大爷告诉记者,过去这里绿地有限,大家想锻炼只能是舍近求远。自从2018年我市启动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津南区关停散乱污企业,造林绿化,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环境美了,空气好了,住在市区的居民都爱到这里来,体验优美的自然环境,感受环境改善带来的绿色福利。
  在“津城”与“滨城”中间地带实施规划管控、构筑绿色生态屏障、打造京津冀东部生态走廊,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实际行动,也是津南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为全市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的“主战场”,津南区遵循“宜林则林、宜田则田、宜水则水、宜果则果”的原则,相继建成绿屏·辛庄湾、绿屏·咸水沽湾、绿屏·双河桥湾、绿屏·葛沽湾、绿屏·小站湾和绿屏·八里湾等六大片区。全区新增造林绿化面积6.4万亩,共栽植乔木、灌木312万株,花草地被和水生植物70余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25%,“蓝绿”空间占比达65.1%,呈现出了“大绿大水大花园、成林成片成景观”的自然生态,在海河中游地区布下了一抹浓重绿意。
  眼下,绿色生态屏障已蔚然成型,津南区全力守护京津冀这一叶“城市绿肺”。
  据介绍,津南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每天都有专人负责国控点及周边12个街镇空气自动站数据的线上巡视,发现异常问题第一时间预警预判,同时按期发布区空气质量日报等信息,精心准备各类分析报告。除了对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控,他们还要在“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与基础数据库系统”平台上远程查看60余家企业的自动监测数据情况,努力保障空气质量。
  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现场室则主要负责对水、大气、土壤、噪声等环境进行现场采样监测,工作人员大多数时间在户外作业。为了取得一手监测数据,他们冬顶严寒,夏冒酷暑,常常置身于高温、严寒、噪声等环境中。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相对来说是一项十分辛苦和复杂的工作,但无论夏天冬天、白天夜晚,只要工作需要,我们都会第一时间赶赴监测现场,为环境管理的决策做好数据支撑。”工作人员马松山说。
  为优化绿色生态屏障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去年,津南区生态环境局还在已有的2座街镇级标准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的基础上,于绿屏·八里湾内建成了一座大气颗粒物自动监测站,可实时监控区域内空气中的PM10和PM2.5浓度。
  “今年将进一步提升绿色生态屏障建成区,新增植树造林300亩,加强绿屏建成区养护管理,提高林地质量,创建绿色生态标志区,营造质朴自然、整洁有序、共维共享的优美生态环境。”区农业农村委党委书记、主任李学英介绍说,津南区将积极创新管理模式,多渠道、多元化引入社会资本,将既有林地资产纳入其中,统一管理,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产,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水源保护工程
  一座“大水缸” 一首“交响曲”
  春日晴好,又是一个“水晶天”。
  蓟州城东,马伸桥镇孙家庄,44岁的村民李刚爬上附近的堡子山观景,山下碧水,水天相映、群鸟翩跹……于桥水库112公里护栏拉开了人与水、人与鸟的距离,距离产生了人与自然更和谐的美,“人不去那儿打扰了,鸟待得住!看,一群群,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这里是天津人民喝上甜水“大事记”的发生地──
  于桥水库,天津市民的“大水缸”,也是新中国成立后首个跨流域综合性大型水利工程引滦入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1983年9月,河北境内的滦河水穿越古老的燕山山脉,远行234公里流抵天津──我国当时最长的输水距离,写满兄弟省市“越走越近”的故事。2014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9年来,联合监测、信息共享、定期会商……“大水缸”回荡着上下游肩并肩护水的交响。
  “天津一大怪,自来水腌咸菜”,这句流传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顺口溜,成为一座城极度缺水的记忆。1982年5月,举世瞩目的引滦入津工程全面开工,工程起自河北唐山境内的潘家口、大黑汀水库,包括输水隧洞、黎河河道、于桥水库、输水暗渠、输水明渠、尔王庄水库和相关提水泵站等。1960年7月建成的于桥水库,起初以防洪和农业灌溉为主,引滦通水后调整为以防洪和城市供水为主,兼顾发电、农业和生态功能。水库总库容15.59亿立方米,面积123平方公里,是引滦入津重要调蓄水库、国家级重要饮用水水源地。通水40年来,甘甜的滦河水累计向我市供水301.6亿立方米,相当于2100多个杭州西湖的蓄水量。
  这里也是跨区域水污染防治联动协作的见证地──
  引滦河道,源河北,入津城,上游水质直接关系下游水质好坏。一条跨省河往往写着发展与保护的冲突,冲突如何调和?津冀签订引滦入津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至今已签订三期,制度设计确保护水“两头热”,防治“一盘棋”。
  既“抱团作战”,也耕好各方“责任田”。从市水务局获悉,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框架下,河北清理了潘家口、大黑汀水库7.84万个养鱼网箱,天津陆续实施了一系列水源保护工程,以于桥水库为例,沿水库22米高程征地线建设护栏网112公里、22平方公里入库河口湿地、3.2公里封闭式藻类围隔和仿生除藻设备等配套设施……
  “与过去‘治水’不同了,现在‘联合会诊、体检’。”蓟州区水务局河湖保护科科长陈士军认为,于桥水库水质深深受益于协同保护,“我们分别与河北遵化、玉田就跨界、入库河流签订了联防联控协议,共同排查治理入库北擂沟道、淋河等,确保来水达标。”水污染防治联动协作,蓟州首先下大力气做好“分内事”,水库二级保护区范围内68个村庄全部建设污水处理设施,18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全拆除,38条入库沟道治理、水库南岸搬迁村庄503.3公顷土地复垦复绿……
  防治工程做到位,常态管理“不松弦”。面对来之不易的滦河水,市、区相关管理方始终保持着警醒,加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相应管理,完善护栏网、口门和视频监控设备,及时打捞水草,强化日常巡查执法……如今,水库总磷、高锰酸盐等富营养化物质大幅降低,水生植物多样化生长,“水质趋于平稳,连续6年保持年均Ⅲ类水质,并呈逐年向好趋势。” 蓟州区生态环境局高级工程师刘文权说。
  “好生态可‘变现’。”渔阳水利是日常守护于桥水库生态环境的公司,公司驻马伸桥镇孙家庄村、山前屯村帮扶组组长祁大为坚信,这水库周边的两个经济薄弱村一定能吃上“生态饭”,“我们计划推动‘游水’向‘赏水’转变,打造既不破坏绿水青山,又能迎来金山银山的项目。”
  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
  共治永定河 守护“大动脉”
  永定河是首都北京的“母亲河”,是串联京、津、冀、晋、内蒙古五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生态“大动脉”,也是海河流域京津冀晋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2月10日上午,位于永定河上游的山西大同册田水库开闸放水,标志着永定河2023年春季生态补水全面启动。
  大力开展永定河生态补水,持续回补地下水,对改善永定河生态环境、提升河流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自2003年起,册田水库开始向永定河实施生态补水,其中2022年超3.5亿立方米,为近年来之最。
  根据水利部2023年度永定河水量调度计划,今年春秋两季流域多水源将向永定河生态补水7.35亿立方米。2023年计划维持全线流动时间100天到120天,力争实现865公里河道全年全线有水。
  近年来,随着国家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不断深入,天津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国家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部省协调领导小组指导下,积极配合永定河流域投资公司,持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多水源统一调度、流域系统治理等工作,推动永定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统一调度,我市组织永定河流域投资公司和沿线各区精心制定生态补水方案,提前打通补水通道。2021年,永定河时隔26年首次全线通水;2022年,永定河实现春秋两季全线通水,全年累计通水时长123天,补水量超8.7亿立方米,进出口断面水质均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永定河在我市屈家店枢纽与大运河实现世纪交汇,有力推进了河湖生态复苏。
  我市积极协助永定河流域投资公司推进永定河生态修复项目建设,于2021年完成永定河北辰段综合治理,今年将继续实施武清段治理任务。通过清淤扩挖河道、穿河建筑物整治、堤岸绿化、水质净化区建设等举措,有效解决我市永定河沿线地区水源过度开发、环境承载力差等问题,河道沿线地下水水位回升0.23米,周边新扩建防护林1495公顷,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有力推进了河湖生态复苏。
  我市加强永定河河湖岸线空间管控保护,持续推进“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实现清理整治全覆盖。印发总河湖长令,推动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提前完成永定河35项碍洪问题整改。配合完善海河流域省级河湖长联席会议机制,统筹推动解决一批永定河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涉河湖问题。
  2023年,我市将进一步加大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建设,落实2023年度水量调度计划,配合实施永定河全线通水,为恢复和改善流域水生态环境打好基础;全面完成武清段生态修复主体工程,积极推进永定河武清段、北辰段水系连通项目建设;持续发挥河湖长制作用,推进永定河工程管理养护专业化、规范化,助力打造“流动、绿色、清洁、安全”之河。
 
自主创新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发布“飞智”大模型技术开源体系
 
   由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与多家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建的FlagOpen(飞智)大模型技术开源体系,2月28日下午在北京正式对外发布,旨在打造全面支撑大模型技术发展的开源算法体系和一站式基础软件平台,支持协同创新和开放竞争,共建共享大模型时代的“新Linux”开源开放生态。
北京市副市长于英杰、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梅建平出席FlagOpen大模型技术开源体系工作会并分别致辞。于英杰指出,大模型的研发是一项体系化工作,涉及数据、算法、算力及训练基础设施等。最新发布的FlagOpen大模型技术开源体系,是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及上下游生态合作机构联合开展技术攻关的成果展现,为大模型技术创新作出“北京贡献”。
梅建平表示,面对大模型引发的人工智能技术范式变革趋势,科技部从2021年开始超前布局大模型旗舰项目群,着力打造开源开放的大模型创新生态体系。“人工智能基础模型支撑平台与评测技术”旗舰项目是整个项目群的核心,FlagOpen大模型技术开源体系即是旗舰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将对中国大模型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重要支撑。
结合当下ChatGPT热潮,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黄铁军认为,此类AI现象只是大模型技术“海平面以上”的冰山一角,深藏于“海平面以下”的大模型技术体系才是更值得关注的部分。从长远考虑,打好根基,形成完整的大模型技术体系及强大的资源能力,未来才能产生更多的“ChatGPT级”的现场级应用。他强调,开源开放是智能时代的必然选择,FlagOpen正是为了建立大模型技术体系而开展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开源开放的形式促进各类机构共创共享,形成良好生态,共同打牢大模型发展根基,未来将面向各类企业提供大模型相关技术服务,支撑各行业智能应用开发,赋能经济社会智能化升级。
FlagOpen大模型技术开源体系正在与Linux基金会等全球开源代表组织与机构积极合作,加快建设面向全球的大模型技术开源生态。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AI)领域开源基金会——LF AI&DATA基金会主席堵俊平认为,FlagOpen大模型技术开源体系的发布,是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代开源创新生态建设的重要一步,“未来,大模型领域一定会出现类似Linux的开源生态体系,开源开放加速AI技术创新。”
当天发布活动上,FlagOpen大模型技术开源体系启动了“数据飞轮”开源数据互助计划、大模型前沿训练营,前者目标是建设动态开放的重要大型数据集,为大模型等发展创建丰富权威的大模型训练数据来源,推动中外大模型训练研究发展;后者旨在为大模型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培养具有实战经验的系统性人才。此外,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还联合众多产学研单位,在北京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共建多个FlagOpen大模型技术开源体系生态合作伙伴联合实验室、AI开放生态实验室,以促进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AI底层基础软硬件生态的共建共享和共同繁荣。
据介绍,“大数据+大算力+强算法=大模型”是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技术路径。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2020年搭建大模型攻关团队,2021年6月推出当时规模最大、性能领先的多模态大模型“悟道2.0”。为推动大模型方向的协同创新,在“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支持下,2023年初,该院联合30多家产学研单位共同承担的旗舰项目“人工智能基础模型支撑平台与评测技术”全面启动,历经2个月集中攻关,开发出FlagOpen大模型技术开源体系。
 
中国造船如何“真正”成为世界第一
 
   造船界曾流行这么一句话:想要更多订单,就来中国船厂,要想入行赚钱,请到“隔壁”韩国去。
  衡量一个国家的造船规模和实力,常用到“三大造船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2010年,以载重吨口径计算,中国首次在三大指标上超过韩国,成为世界第一,此后,中韩为争夺第一展开了长久的拉锯战。中国在这三大指标上的波动上升,两国缠斗下,中韩占据了全球近八成造船量,可谓双赢。然而,中国船厂利润率却一度“吊车尾”。
  克拉克森研究数据显示,新冠疫情暴发前,韩国船企的新船平均造价优势明显,手持新船订单平均造价1.18亿美元,约为中、日两国订单均价的3倍。
  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船舶产品结构不同,虽然中国的新接订单稳居第一,但韩国的高附加值船型比例更高。船舶工业是强周期性行业,疫情前,世界船市正处于一个新周期的上升阶段。中国船企手持订单量回升,但主要为单价较低的散货船。韩国虽然总量位居第二,但手持订单中大部分为油船、集装箱船,以及单价约2亿美元的液化天然气船(LNG)。第一艘从北极圈破冰运出天然气的LNG船就由韩国大宇出品,当时韩国几乎垄断了全球LNG船的建造。
  上一轮船市低迷期,国内船舶行业也经历了痛苦的“去产能”过程,不但要“去过剩产能”,更要“去低端产能”。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最新报告表明,2022年全球18种主要船型中,中国共有12种船型新接订单位列世界第一。特别是在大型LNG船领域,2022年新接大型LNG船订单国际市场份额首次超过30%。
  在距离上海市中心约40公里的长兴岛上,中船长兴造船基地正在抓紧赶工。这里位于长江主航道,水深坡陡,有59公里常年不淤、不冻的深水岸线,基地在方圆10平方公里建了4座大型船坞和17座舾装码头。中船旗下的江南造船和沪东中华先后搬迁到此,比邻而居,这两家船企都是国内建造LNG船的主力军。
  不过,LNG船的核心技术“液货围护系统”仍掌握在欧洲两家企业手中,中韩两国建造的LNG船越多,交的专利费也越高。
  已有国内船企另辟蹊径。2021年,江南造船自主研发的B型舱乙烷/乙烯特种气体船(VLEC)完工,B型舱货物围护系统完全为中国专利技术,实现了关键技术自主可控,突破了“卡脖子”局面。“要创造更多利润,关键要掌握核心技术。”江南造船(集团)前总工接受采访时说。
 
专家论坛
 
东亚银行李民斌:建议个人可设立多层及多个养老金账户
 
  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界面新闻记者获悉,全国政协委员、东亚银行联席行政总裁李民斌将提交三份提案,分别聚焦养老金融、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恢复和扩大消费三方面。
在第一份提案中,李民斌建议考虑个人可设立多层及多个养老金账户,加速扩大个人养老金至全国范围。第二份与粤港澳大湾区有关的提案中,他建议加强发展数字经济的统筹协调力度,完善数字经济的融资支持。另一份提案中,他建议完善社会保障 ,提振消费信心。
李民斌认为,目前,我国养老资金在全球化资产配置的比重较低。2021年底,社保基金资产境外投资资产约2700亿元,占资产总额的9%;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限于境内投资;企业年金投资范围在2021年起扩大到可投资港股通股票,此前一直是限于境内。
他表示,从分散投资风险和实现长期资产增值的实际需求看,拓宽全球化资产配置对我国养老资金至关重要。养老资金一方面可通过在不同市场、不同资产类别之间进行配置,发挥境外投资分散风险的功能,以降低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敞口,同时可在全球寻找高收益、低风险的优质资产项目。
李民斌认为,个人养老金制度灵活性有待提高。根据现有安排,个人养老金参加人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或者在特定情形下,方可领取个人养老金。虽然这安排有利于鼓励参加人累积长期投资,但未能满足个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可能出现的财政需要,例如:购房、育儿、医疗等。另外,个人养老金账户有终身唯一性,参加人只能在一家商业银行开立一个个人养老金账户。
他表示,整体养老金规模存有较大提升空间,我国整体养老金规模约12万亿元,相当于经济总量约10%,这对比接近120万亿元的住户存款明显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当前的养老金体系也有结构不平衡的状况,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约占六成;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约占四成;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和其他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則处于起步阶段。针对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的趋势,加速发展第三支柱养老金规模和普及率的迫切性正在增加。
对此,他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利用香港实现全球化资产配置。为了实现长远增值和分散风险的投资目标,建议我国养老资金可有序纳入更多境外资产,以开展全球化资产配置的布局。香港的金融服务比较优势明显,可发展成为我国养老资金的境外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中心,建议可逐步纳入在香港注册成立的基金及金融产品到內地养老金体系的可投资范围内。
另外,内地与香港互联互通机制在多年畅顺运作下发展趋于成熟,建议跨境理财通也可逐步扩容,允许个人养老金纳入香港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让民众可透过香港的金融平台,扩阔投资选择,达到投资高收益、低风险的优质资产的目的。
二是考虑个人可设立多层及多个养老金账户。参考国际经验,不同国家就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资金领取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弹性,例如在首次购房、看病或进修等情况下可提前支取个人养老金,这使个人养老金账户更具灵活性,有助鼓励民众参与,而提前领取一般会设有时间和额度限制,避免个人养老金被随意使用。
李民斌建议我国个人养老金账户设计可作进一步优化,允许个人开立多层养老金账户,让部分养老资金可于特定额度內或首次购房、看病、进修等情况下提前使用。此外,建议放宽个人只可在一家银行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的限制,此举可促进市场良性竞争,扩大个人养老金市场。
三是加速扩大个人养老金至全国范围。个人养老金制度去年11月实施试行以来,市场反应热烈。截至2022年底,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开户有1,954万人,缴费人数613万人,总缴费金额142亿元,这说明整体开局良好。根据此前公布,个人养老金试点计划会先行一年。计划总结工作完成后,建议下一步加速实施个人养老金的试点地区,及至扩展至全国范围,让普罗大众及早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增加对相关养老理财产品的认识,引导社会形成投资养老的理念。
李民斌认为,从数字化发展水平看,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协同发展的效应尚未发挥。如深圳、广州数字化发展水平较高,但在大湾区内的辐射和带动效应并不显著。从数字化领导机构来看,目前的粤港信息化合作专责小组主要由资讯科技相关部门负责,然而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涉及数字基础设施、数字贸易、数字服务、数字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由个别部门牵头的合作机制难以实现全面有效覆盖。
他表示,数字经济时代要实现融合发展,首先要解决数据要素流通的问题;粤港澳大湾区内制度多样化,数据流通面对很多壁垒和挑战。随着个人信息保护不断加强,进一步加大了跨境数据流通的挑战。目前,大湾区已经开展了数据跨境流通的实践。比如,2022年3月,粤澳跨境数据验证平台在粤澳两地上线运行,为用户数据的跨境流通提供验证服务。不过,这些实践的区域和规模相对有限,对于跨境数据流通的推动力度有待提升。
他认为,发展数字经济所需的资金支持具有“高强度”、“高风险”等不同特征。建设5G网络、数据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需要大量资金,具有“高强度”的特征。同时,大湾区数字经济面临工业软件、操作系统、高端芯片等“卡脖子”问题,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进行的投资不确定性较高,具有“高风险”的特征。为配合数字经济的上述融资特点,相关融资体系还有待加强。股权融资方面,除了主板市场外,区域性股权市场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信贷融资方面,数字经济主体往往因抵押物不达标准等因素而很难获得贷款。2022年末,广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仅1.1%。
对此,他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加强发展数字经济的统筹协调力度。建议升级粤港信息化合作专责小组,建立覆盖粤港澳、由三地高层领导共同参与的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委员会,成员包括政府官员、业界专家、学者等,强化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协同机制,制订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策略、重点领域,统筹三地数字经济发展事宜。同时建立统一的数字经济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为大湾区数字化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二是推进跨境数据验证的运用。建议在粤澳跨境数据验证平台试运行的基础上,推动建立覆盖粤港澳三地的跨境数据验证平台。一方面,要发挥核心企业的带动作用,比如加快开源平台的建设。另一方面,鼓励更多主体参与试点和推广,尤其是大湾区全部布局的各类主体。同时,紧扣现实需求,逐步拓宽跨境数据验证的应用场景,包括跨境银行开户、跨境财富管理、跨境供应链金融、跨境资产转让、跨境保险理赔等金融类场景,以及跨境身份认证、跨境学历认证、跨境缴纳水电费等民生领域。
三是完善数字经济的融资支持。一方面,建议完善大湾区数字经济融资体系,推动设立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带动社会资本投资。设立数字经济企业贷款补偿资金,提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贷款贴息支持力度,支持商业银行与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园区开展战略性合作,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另一方面,建议依托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重点园区,为数字经济创新企业在三地投资布局提供土地和空间,加强引进和孵化合作,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数字化特色场景等开展联合攻关,促进数字经济创新成果加快转化。
李民斌认为,消费能力增速放缓。2022年以来,受世界地缘政治局势复杂多变,国外需求放缓,以及国内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企业经营面临更大压力,特别是中小企压缩各类开支,对就业市场造成压力。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处于5.5%的较高水平,16-24岁失业率更维持在双位数的高位,或存在结构性失业问题。同时,居民收入增长明显放缓,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9%,增速较2021年7.1%下降,较大程度限制了居民消费能力。
他表示,我国民众具有较强的储蓄倾向,疫情期间更为明显,而过高的储蓄率并不利于长远的消费增长。人民银行2022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61.8%,比上季增加3.7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2.8%,与上季基本持平。高储蓄率除了是勤俭的民族特性外,背后亦反映部分社会民生的问题,居民为应对住房、育儿、教育、医疗和养老等多方面的支出负担,需要作出较为谨慎的储备。
此外,他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需求已从“有没有”向“好不好”升级,满足吃、穿等基本生活消费的“温饱型”消费增长已达瓶颈,服务消费开始兴起,消费者更为关注个性、品质、健康、美观等相关的优质产品和服务,消费升级趋势明显。然而,由于在一些领域存在优质供给不足,对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影响到消费新增长点的培育,限制消费潜力的充分释放。
对此,他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稳企业、保就业、增收入。要保障人民的消费能力,必须在稳企业、保就业的基础上,切实增加居民收入。首先,建议继续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减税降费措施,提高减免幅度、扩大适用范围,突出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特困行业的支持,为企业增活力、添动力,以保住就业市场持续改善,继而为增加劳方收入创造更好条件。
另外,建议因地制宜促进消费,如透过加强补贴、以旧换新等政策释放消费潜力,尤其可加大对乡村地区消费电子、家电、农机购置等的补贴力度,稳定低收入群体消费水平。
二是完善社会保障 ,提振消费信心。提振消费者信心的一项关键是持续做好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完善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好地满足居民养老、就医、教育等方面的迫切需求。
医疗方面,建议进一步完善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政策体系,加快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比如逐步将门诊医疗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范围,进一步扩大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群体参保面。随着民生保障得到加强,居民储蓄意愿将有望下降,进而从超额储蓄向消费转化。
三是推动消费升级 ,挖掘消费潜力。
针对社会对高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他建议加大相关领域的供给,培育消费新增长点。
以养老和托幼为例,一方面可优化现有相关政策和明确法规支持,促进商业性养老和托幼服务的供给,同时鼓励企业发展更多智慧养老,适老化技术和产品,以及安全健康的婴幼儿产品;另一方面,建议借助起步较早、发展较成熟的香港养老和医疗等产业,透过打通医疗资源的跨境障碍,包括人才、资金、物流(医疗药品和器械),促进两地业界合作,为民众提供更高端的医疗健康产品及服务。
此外,建议借助科技,构建崭新的消费场景,例如支持消费平台企业挖掘更大的市场潜力,在合规经营的前提下发挥平台企业在科技和创意方面的优势,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为消费者带来更个性化和更便利的消费体验,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推进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准确理解和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内涵,明确建设思路和重点任务,对推动粮食生产提质增效、促进粮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5.740, 0.02, 0.35%)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本期邀请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主持人 本报理论部主任、研究员 徐向梅
  全方位夯实我国粮食安全根基
  主持人: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具有怎样的意义?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是什么?
  程国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院院长):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是在现有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的基础上,以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目标,以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通过集聚整合资源要素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打造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协同”的粮食产业体系,全面增强粮食安全综合保障能力。从全球范围来看,建设粮食产业带是世界主要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重要途径。如美国包括粮食产业带在内的九大农业产业带,澳大利亚的小麦、农牧业集群,巴西、阿根廷的大豆产业带,法国的农业产业集群,荷兰的花卉、蔬菜产业集群等,有力推动这些国家成为世界农业强国。
  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支撑,是顺应世界粮食产业发展趋势的客观需要,是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举措,对缓解粮食主产区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矛盾、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已具备扎实基础。我国正在推进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9亿亩,其中6亿亩用于稻麦生产;划定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2.38亿亩(与粮食生产功能区重叠8000万亩)。当前,我国粮食生产已实现“十九连丰”,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高出国际安全线20%,不仅解决了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也为全球粮食安全作出了中国贡献。粮食生产基础设施不断强化,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高,为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的基本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打造粮食生产功能区、保护区的升级版。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是在稳定和强化粮食生产功能区及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产业链拓展延伸、提质增效,引领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增强粮食供应链的稳定性、安全性、抗逆性和协同性,进一步增强粮食保供稳价能力。
  二是建设粮食主产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协同平台。通过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打造跨区域、全链条、竞争力强的粮食产业集群,将主产区农业生产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使粮食产业真正成为主产区经济发展的“名片”甚至“王牌”。同时,将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成为主产区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协同平台,使粮食主产区充分利用要素市场、仓储物流、粮食加工等优势,更好发挥粮食产业的集群效应,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三是成为调动地方政府和种粮农民两方积极性的政策抓手。要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同时,重点发挥粮食加工转化引擎作用,实现粮食产业接一连三、融合发展,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进一步提高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农民种粮务农的积极性。
  推进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一方面要做好顶层设计,加强政策支持。优化布局,加大投入,以粮食生产核心区县(市、区)为单位,依托区域优势农业资源,集中连片建设以东北、黄淮海和长江流域等为主体的粮食安全产业带。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进一步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挥比较优势,促进主产区粮食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构建利益共享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落实财税金融支持政策,将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予以保障,在用地指标、用地供应、规划调整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
  另一方面要加强产业带基础建设,重点实施四大工程。实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固本强基工程,包括高标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强化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包括加快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现代种业和农机装备支撑,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实施粮食现代流通设施提档升级工程。粮食流通设施是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的物质基础,必须提高粮食流通体系现代化水平,促进物流、商流、信息流的高速流通,扩大产业带的辐射带动范围。重点要加强仓储基础设施、物流中转能力等基础建设。实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入推进实施优粮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五优联动”,以及粮食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三链协同”,加大对优势粮食品牌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实施优势品牌和质量战略,加快粮食产业优化升级,促进粮食初加工、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协调发展。实施粮食产业主体培育工程。要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粮商、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粮食产业化联合体、优化升级粮食产业载体平台,推进粮食产业创新发展。
  农业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成效显著
  主持人:我国在推动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的过程中有哪些实践探索?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胡冰川(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产品贸易与政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在小农经济时代,农户家庭生产主要满足自身需求,农业产出的区域分布呈现点状分布。进入商品经济时代,以交换为目的的农业生产推动分工和专业化,使得农业产出的区域分布呈现面状分布,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产业带。在农业产出分布由点到面的过程中,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农民收入也有所增长。在空间布局上,我国农业生产布局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主要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的格局逐步形成。从历史脉络来看,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是经济生产的空间结果,是对自然条件、市场条件、技术条件和政策条件的体现。
  从自然条件来看,农业生产分布呈现出典型的自然特征。根据不同气候带分布,我国形成了南稻北麦的种植分布。比如,我国吉林玉米带与同纬度上的美国玉米带、乌克兰玉米带,并称为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是最适合玉米种植生长的黄金地带,体现了同纬度上自然条件相似的带状分布特征。再如,徐闻菠萝、增城荔枝、阿克苏苹果、库尔勒香梨等特色农产品都得益于当地独特的自然禀赋。以安岳柠檬为例,2022年当地柠檬种植面积超过40万亩,常年产量50万吨,种植规模、产量、市场占有率均占全国80%以上,究其原因在于当地具有适合柠檬生长的自然条件。
  在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的过程中,市场需求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使自然禀赋可以转化为更大的经济效益。如潍坊蔬菜产业,除了当地具有长期种植蔬菜的传统优势外,北方地区冬季新鲜蔬菜消费大幅增长,带动潍坊蔬菜产业的规模扩大和淘汰更新,当地产业实现良性发展。如今,潍坊全市蔬菜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300万亩,年产量1300万吨以上,亩均产量超过4.3吨,而2021年全国蔬菜平均单产不足每亩2.4吨。同样得益于市场需求的支撑,云南花卉产业始终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2022年,昆明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鲜切花交易量突破110亿枝,同比增长7.6%,交易额突破121亿元,同比增长8%,创历史新高。目前,全球有三分之一的观赏花卉来自云南,我国有70%的鲜切花来自云南,市场需求有力推动了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
  技术条件也是推动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的重要因素。以三文鱼为例,由于其在我国没有自然分布,且人工育苗技术难度较大,我国历史上没有开展海上大规模养殖。但随着现代海工装备和人工繁育技术的突破,2018年我国首座自主研制的大型全潜式深海智能渔业养殖装备“深蓝1号”建成交付,通过潜水深度控制渔场温度,从而利用黄海冷水团进行三文鱼养殖生产。2022年6月,“深蓝1号”收获我国首批在深远海养殖成功的三文鱼。技术条件在种植业方面表现更为突出,通过品种改良,使得农作物的生态适应性更好,不断扩展农业优势产区的空间。例如,由袁隆平海水稻科研团队研发的耐盐碱水稻(海水稻)在新疆岳普湖县公开测产,最终理论亩产结果为每亩548.5公斤,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耐盐碱水稻种植面积已突破100万亩,未来将实现1亿亩盐碱地改造整治目标,实现“亿亩荒滩变良田”。可见,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农作物品种培育以及设施农业水平快速提升,农业优势产区在不断发生变化。
  此外,公共政策参与对农业优势产区的影响日益增加。例如,吉林省通过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推动该省形成肉牛优势产区。2020年吉林省肉牛存栏量为309.4万头,通过肉牛产业化项目、涉牛融资保险等政策支持,养殖规模迅速扩大。2022年全省肉牛存量达到390.3万头,其中肉牛产业园区养殖增量明显,全省规划的10个肉牛产业园区存栏200.3万头,存栏量占比超过一半以上。在此基础上,该省形成了涉及19个县(市、区)的肉牛产业集群,业态覆盖肉牛种业、养殖、屠宰加工。随着肉牛产业分工日趋细化,母牛养殖、专业育肥等环节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户参与,不仅提高了本地秸秆饲料利用率,也增加了当地农户的收益。该省肉牛优势产区集中在很大程度上是粮食安全产业带的延伸,体现了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协同发展。
  国外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经验
  主持人: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重点任务之一是提升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我国在这方面存在哪些短板?有何国际经验可借鉴?
  王秀东(中国农业科学院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经过几十年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我国粮食产业化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应急保障能力也大幅提高。一是粮食产业体系门类日趋齐全,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中粮、北大荒(14.290, 0.05, 0.35%)等一批有竞争力、影响力的粮食企业构建“产购储加销”一体化经营模式,有效发挥了稳市场、保供应、促发展、保安全的重要作用。二是粮食应急保供体系不断完善,应急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截至2021年末,我国共有粮食应急加工企业6000家、粮食应急储运企业4199家,应急加工企业日加工能力141万吨,在新冠疫情期间有效保障了社会需求。但是,从粮食供应链及全产业链来看,我国粮食供应链存在市场导向不足、粮食供应链信息化平台缺乏、产供销连接不顺畅、粮食储备体系不健全、部分农产品供给严重依赖进口等问题,造成粮食供应链一体化程度偏低。此外,在国际贸易形势严峻、新冠疫情持续蔓延、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冲击下,国际粮食供应链动荡不安也造成我国粮食供应链的不稳定。从粮食产业链来看,我国粮食产业主要以生产环节为主,粮食加工业、物流业及服务业发展缓慢,产业链严重脱节,无法形成协同效应。粮食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环节一体化发展程度相对较低,一二三产业融合仍处于初级阶段。在粮食产业链条中,粗加工产品多、精细加工产品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多、资本密集型产业少等问题突出。
  从国外粮食产业链发展经验来看,美国以具有领导能力的核心企业为中心,组织协调粮食的采购、储存、运输、加工、销售等业务,形成一体化协作的粮食产业链,提升了粮食产品的附加价值,实现产品链、物流链、价值链、信息链等多链融合。同时,核心企业通过向粮食生产者提供粮食生产指导与管理,如品种使用、化肥购买、技术服务与指导及信贷支撑等服务,实现粮食产业链的整合。国际四大粮商有三家都是美国企业,分别是阿彻丹尼尔斯米德兰、邦吉、嘉吉,该类企业通过实现一二三产业的互联互通,在粮食市场竞争中发挥了产业竞争优势,在全球粮食产业发展中颇具竞争力。另一家国际粮商是法国的路易达孚,作为全球第三大粮食出口商,同样通过整合粮食产业链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了粮食产业的绝对竞争优势。
  从国外粮食供应链发展经验来看,日本粮食生产与我国有诸多相似之处,如农业生产均以小规模经营为主,农户兼业化程度较高等。但日本通过组织建立农业协会作为粮食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成员,具有丰富的粮食经营、管理及组织经验,负责统一协调粮食的供销,从而实现粮食供应链的整合。一方面,农协通过为农户提供粮食生产技术、良种、化肥等农资供应、农业生产保险和贷款办理及粮食收购等服务,既为保障粮食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推动了粮食产业现代化进程,又保障了农民种粮收益,调动了种粮积极性;另一方面,农协对接供应链的下游大型商场和批发市场,具有完善的农产品冷链运输设施及体系,并建立农产品流通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粮食产品流通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欧洲国家如德国等主要以综合大型超市为主导,以政府建立的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平台为依托,完成粮食产品的预订、流通及销售等供应链管理。综合大型超市依托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平台可以直接联系粮食产品供应基地,既为农户提供专业化的粮食生产指导,也可以做到粮食生产质量监督管理,挖掘粮食产品的附加价值,依托信息平台实现粮食产品的产地追溯、流通环节监控等信息化管理,从而实现粮食供应链的全过程管理。
  基于美国和法国以大型粮企为核心组织实现粮食产业链整合发展的经验,我国在提升粮食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方面,应以政府引导为主,以大型粮食企业为中心,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粮食企业,加快部署谋划延长粮食产业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粮食产业价值提升。一是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在适宜的区域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逐步实现农产品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建立并完善粮食流通体系,提升农产品综合价值,提高农民经营收入;二是推进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打造具有地域资源优势、文化优势的特色产业,发展“农业+服务业”“农业+休闲旅游业”“农业+电子商务”等融合产业,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化平台发展乡村产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三是完善产业融合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订单农业、利润分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带动农业发展。
  基于日本和德国等国家粮食供应链发展经验,我国应结合自身粮食产业发展特征,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供应链模式。一是加强政府的指导与支持,强化粮食供应链建设的政策引导与资金扶持工作;二是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核心作用,注重对农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发挥其具有的农业生产、加工及经营优势,鼓励其到粮食主产区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渐实现该类主体在粮食供应链上下游的衔接与组织管理作用;三是加快构建粮食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推动粮食供应链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整合粮食生产、加工、运输、储存及销售等多环节的全程信息跟踪与追溯,实现粮食产品供销的有效衔接与协调;四是加强粮食生产资料和粮食储备工作,建立健全粮食生产资料和粮食多级储备体系及突发情况下粮食流通体系,确保粮食供应稳定。
  加快粮食产业“三链协同”步伐
  主持人:我国要建成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协同”的粮食产业体系,应从哪几方面着力?
  姜长云(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打造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协同”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要以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为重点,坚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培育富有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为目标,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促进粮食产业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实现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此,需要打好建设现代粮食产业体系“三链协同”的组合拳,强化粮食产业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支撑作用。
  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现代粮食产业集群,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用,通过“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办”,激发小农户参与积极性。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优化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推进优质优价,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形成“龙头企业+产业集群+粮食生产基地”的发展格局,结合支持粮食生产示范市县、粮食特色产业园区、粮食产业化骨干企业等载体建设,带动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联动发展。
  积极培育粮食加工、流通、服务主体,培育粮食产业链供应链战略伙伴关系。实施涉农企业家成长工程,鼓励企业家成为粮食产业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的中坚力量,促进粮食精深加工和初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鼓励行业领军企业和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带动相关市场主体加强合作,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完善联农带农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粮食生产、加工、流通、服务一体化经营和涉粮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瞄准建设农业强国需求,推动农业支持保护政策转向加强政府农业服务,聚焦支持提升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涉粮产业绿色转型。结合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统筹推进质量兴粮、绿色兴粮、服务强粮、品牌强粮,实施粮油产品质量升级和品牌提升行动,培育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粮食产品供给能力。
  坚持科技引领、人才强链、创新发展方向,鼓励平台型企业赋能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紧盯世界科技前沿,加强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等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将打造国家粮食科技战略力量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结合起来,加快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适度竞争的粮食科技创新体系,优化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机制,创新涉粮产业领军人才激励机制。加强全国性、区域性粮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完善国家粮食电子交易平台体系,推进粮食交易市场转型升级。鼓励平台型企业在整合资源、集成要素、拓展升级市场和开展数据增值服务方面发挥引领作用。鼓励应用科技创新支持主食产业化、发展营养型农业和粮食循环经济,推进粮食减损降耗。
  推动粮食领域国际合作,提升我国粮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完善粮食产销区域合作和涉粮国际合作长效机制,鼓励产区与销区合作共建粮源基地、加工基地、营销网络和仓储物流设施等。加强国内粮食物流主要通道、粮食进出口通道、都市圈内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应急物流通道和关键节点建设。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化粮食市场宏观调控机制和粮食市场信息服务,加强全球粮食市场供需监测和预警机制建设,科学研判国内外粮食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国际金融市场和能源市场对粮食市场的风险传导效应,并加强风险防范能力建设,增强粮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抗风险能力。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鼓励我国粮食企业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粮食安全合作,提升粮食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的协调水平。支持骨干粮食企业建设境外粮食生产加工基地,或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粮食企业集团转型,形成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领航企业。
 
中小企业
 
周鸿祎:建议为中小微企业发放“数字化红包”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建议鼓励地方政府为中小微企业发放“数字化红包”等虚拟优惠券,降低中小微企业获取数字化服务的成本。
  周鸿祎表示,今年将携三份提案参加全国两会,分别关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发展、城市数字安全和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
  针对中小微企业在数字化过程中面临的资金不足、人才匮乏、技术薄弱等问题,周鸿祎分析,适合中小微企业的数字化产品需要满足“三低”:一是部署门槛低,不需要复杂的安装、部署过程;二是使用难度低,简单易用无需培训;三是购买成本低。
  周鸿祎表示,没有中小微企业数字化的“共同富裕”,就不可能有数字经济的全面发展。实践证明,“拎包入住”式的SaaS化服务是中小微企业实现数字化的最优选择,也是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杀手锏。
  为此,周鸿祎建议SaaS服务平台能够得到政府更大的推广。建议相关部门把SaaS模式作为推进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有力抓手,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免费安全服务,加大推广SaaS商店这样的服务平台。
  他还建议对SaaS生态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加大对SaaS服务商的培育,为SaaS生态企业提供税收减免、资金补贴等支持,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到SaaS应用的开发中来,推动SaaS生态的发展。
  “建议鼓励地方政府为中小微企业发放‘数字化红包’等虚拟优惠券,降低中小微企业获取数字化服务的成本。”周鸿祎说,“我们在跟很多地方政府的合作中,探索了企业提供SaaS服务平台,引入SaaS服务,政府为当地中小微企业提供‘数字化红包’促进消费的模式,取得了很好效果。建议这一模式进一步推广,实现SaaS服务快速推广覆盖。”
 
1月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上升幅度达到近两年来最高
 
    近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公布了我国中小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23年1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SMEDI)为88.9,比上月回升1个点,扭转了去年初以来持续震荡下行态势,虽然仍在景气临界值100以下,但上升幅度达到近两年来最高。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表示,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一揽子稳增长及接续政策持续发力,企业开工率稳步回升,中小企业状况大幅改善。
  从中小企业发展指数来看,当前中小企业运行呈现以下主要特点。一是企业发展信心回升。随着疫情形势好转,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加之春节消费回暖,中小企业发展信心大幅改善。1月份,反映企业信心状况的宏观经济感受指数为98.7,比上月上升2.1点。二是市场预期有所提振。市场指数为80.7,环比上升0.9点。三是企业效益和投资意愿有所改善。随着生产经营恢复,以及原材料价格涨幅收窄,小微企业利润有所改善。效益指数为74.0,比上月上升1.2点,反弹幅度较大。同时,企业对未来的信心有所增强,扩大再生产的投资意愿有所回升。投入指数为82.9,比上月上升1.3点。
  中小企业的积极变化在今年反映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中已有体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份,制造业PMI终结了连续3个月的收缩态势,显示出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其中,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8.6%和47.2%,高于上月2.2和2.5个百分点。中国物流信息中心表示,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较上月均有明显上升,显示中小企业运行有所趋稳,经济活力有所提升。
 
经贸态势
 
2月PMI超预期上升 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几个判断
 
  2月以来,我国经济景气水平继续回升。制造业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2.6%、56.3%和56.4%,高于上月2.5、1.9和3.5个百分点,三大指数均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复苏成色进一步上升。
  一、服务业:扩张速度继续加快
  2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回升1.6个百分点至55.6%,达到2020年12月以来最高水平。
  其中,服务业新订单指数回升3.1个百分点至54.7%,为2021年4月以来最高水平。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环比回升0.5个百分点至64.8%,为2012年7月以来最高水平。
  2月以来,经济社会运行继续趋于常态化。一线城市的拥堵延时指数和地铁客运量已达到疫情以来同期最高水平。春节后百度迁徙指数(日频数据)处于历史高位区间。其中1月28日-2月27日(正月初七—二月初八)均值为525,高于2022年、2021年同期的392和319,显示人员流动已明显好转。
  统计局调查的21个行业中,道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住宿、租赁及商务服务等8个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相关行业市场活跃度较高,企业业务总量明显上升。
 二、建筑业:进入高位景气区间
  2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回升3.8个百分点至60.2%,进入60%以上的高位景气区间,扩张速度继续加快。
  其中,建筑业新订单指数较上月回升4.7个百分点至62.1%,达到2011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从业人员指数回升5.5个百分点至58.6%,为2020年6月以来最高水平。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回落2.4个百分点至65.8%,但仍处高位。
  从草根调研来看,根据百年建筑网数据,截至农历正月初十和正月十七,项目开工率和劳务到位率仍低于去年同期,但正月二十四之后,项目开工率和劳务到位率快速上升,已超过去年同期。
  基建景气度的提升,主要由于财政靠前发力和地方政府加快施工。今年地方政府提前批专项债额度为2.2万亿元,额度创自2019年以来新高,同比增长50%,财政靠前发力特征更为明显。根据wind统计,前两个月地方政府债净融资额已经达到1.85万亿。与此同时,各地按照“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姿态加快项目落地,推动建筑业景气持续向好。
  房地产近期也有好转。根据统计局数据,1月70个大中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数量达到36个,自2021年9月以来首次超过下降城市数。不少一二线城市二手房价格涨幅更为明显,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虽然新房成交尚未明显反弹,但从二手房到一手房、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的传导效应有望逐渐显现,进而打破“房价下跌-销售走弱”的负反馈,有助于整个市场企稳。
三、制造业:生产快速修复,需求继续回升
  2月制造业PMI回升2.5个百分点至52.6%,达到2012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五大分项指数悉数上升。其中生产指数为56.7%(较上月+6.9%),新订单指数为54.1%(较上月+3.2%),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9.8%(较上月+0.2%),从业人员指数为50.2%(较上月+2.5%),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2.0%(较上月+4.4%)。
  2月制造业运行表现出四个方面特征:
  一是生产端快速修复。生产指数回升6.9个百分点至56.7%,达到2012年5月以来最高水平;采购量指数回升3.1个百分点至53.5%,达到2020年12月以来最高水平。春节之后,随着人员到岗率上升,汽车轮胎半钢胎、高炉、石油沥青装置、PTA、PX等开工率均快速回升,已超过去年农历同期,显示复工复产进度在不断加快。
  二是外需仍有韧性。2月新订单指数回升3.2个百分点至54.1%,为2017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新出口订单回升6.3个百分点至52.4%,为2011年初以来最高水平。外需绝对水平低于内需,但改善幅度却大于后者。
  外需的边际回暖,可与BDI指数和韩国出口指标相互印证。BDI指数由2月中旬的530点持续回升至月末的935点,达到1月上旬以来的最高水平,显示干散货海运价格有所回升。韩国2月前20日出口同比-2.3%,较1月全月的-16.6%明显收窄。2月主要经济体的PMI均有回升,显示外需仍有一定韧性。
  三是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2月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上升1.9个百分点至57.5%,为近1年来最高水平,企业对近期市场恢复发展预期向好。2月原材料库存指数上升0.2个百分点至49.8%,为2013年2月以来最高水平;产成品库存回升3.4个百分点至50.6%,为2017年1月以来最高水平,显示企业主动补库存的意愿正在上升。
  四是企业景气普遍改善。2月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3.7%、52.0%和51.2%,分别高于上月1.4、3.4和4.0个百分点,其中中小型企业景气改善更为明显,小型企业PMI自2021年5月份以来首次升至扩张区间,进一步印证经济复苏成色较足。
四、价格:内需拉动物价上涨
  2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回升2.2个百分点至54.4%。其中钢铁及相关下游行业涨幅更为明显,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等行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均高于60.0%。
  从国际来看,2月以来,主要经济体经济景气指数略有上升,但CRB价格指数仍然环比下降,主要源于美国物价和就业指数表现出较强韧性,美联储加息终点被迫上移,从而推升了美元指数,对以美元定价的大宗商品价格造成压制。
  从国内来看,南华工业品指数月均值环比走高,其中钢材和浮法玻璃价格环比上涨较为明显,水泥价格下半月也有启动迹象,显示基建持续回暖和房地产逐渐触底对原材料价格的拉动有所显现,经济复苏成色在逐渐上升。
  2月出厂价格指数回升2.5个百分点至51.2%,重返扩张区间。预计2月PPI环比小幅上涨,但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高,预计同比-1.2%,仍处于通缩区间。
五、政策:保持连续性
  2月制造业动能指标(制造业新订单-产成品库存)为3.5,小幅低于上月的3.7,但仍处于较高水平,显示制造业扩张动能仍然较强。
  由于2月经济延续企稳回升势头,政策保持观察态势。
  货币政策方面,央行近日发布的《2022年4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对经济的展望更加积极,认为“我国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经济循环将更为顺畅”。四季度以来DR007中枢已经上行至7天逆回购利率附近,流动性最宽松的阶段已经过去,今年进一步降息的必要性可能降低,但考虑到银行信贷投放速度较快对超储的消耗,不能完全排除上半年降准的可能。
  财政政策方面,根据财政部长刘昆的讲话,今年将按照“加力提效”基调,重点把握五个方面:一是完善税费支持政策,着力纾解企业困难;二是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保持必要支出强度。三是大力优化支出结构,不断提高支出效率。四是均衡区域间财力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五是严肃财经纪律,切实防范财政风险。
  总体来看,节后复工成色不断提升,市场信心也在逐渐企稳。进入3月之后,“两会”将会明确新的稳经济政策,预计经济复苏基础将继续夯实。再考虑到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终点已经price in,市场有望迎来新一波“股强债弱”行情。
   
经济日报:稳增长预期影响下 2023年建材业有望实现恢复性增长
 
2022年,建材行业克服疫情多发广发、市场需求持续偏弱、生产成本高位波动等因素影响,着力稳生产、保供给、调结构,加快绿色低碳转型,行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稳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呈现出运行稳中趋降、发展质量稳中有升的态势,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行业力量。展望2023年,在稳增长预期影响下,建材行业有望实现恢复性增长。
运行总体保持稳定
“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建材商品出口再创新高,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推进,是2022年建材行业经济运行中的亮点。”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阎晓峰表示,虽然2022年建筑材料工业景气指数为98.2,较上年明显回落,且主要产品产量及经济效益指标均出现下降,但行业运行势头依旧积极向好。
从主要数据来看,在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重点监测的31种建材产品中,8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23种产品产量同比下降。其中,水泥产量21.2亿吨,同比下降10.8%;平板玻璃产量10.1亿重量箱,同比下降3.7%。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规模以上建材及非金属矿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2%,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0.4%。
“2022年水泥需求大幅下滑,全国产量创近11年来最低。”中国水泥协会副秘书长陈柏林认为,水泥行业景气度整体欠佳,主要受产销量下滑、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在水泥量价齐跌、成本高涨的双重挤压下,行业利润下滑较多。中国水泥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水泥行业利润预计为680亿元,同比下降约60%。
虽然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增加值和主要经济效益指标有所下降,但2022年建材行业在出口及产业结构等方面表现亮眼。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4.2万家,加工制品业比重进一步扩大至62%;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加,比上年增长约6.7%;建材商品出口金额509亿美元,连续第三年创历史新高。
中国水泥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2月13日至19日当周,全国水泥市场价格指数为424元/吨,年内首现回升;2月20日至26日当周,全国水泥市场价格指数为429.3元/吨,环比上涨0.94%,继续保持回升态势。对此陈柏林表示,2月中旬国内水泥市场需求继续缓慢恢复,农村建筑市场有回暖增长趋势,接下来水泥市场能否复苏,仍需要密切关注3月份各地项目开复工的进展。
“2023年基建投资有望保持较快增长,随着房地产行业触底企稳,预计全年水泥需求将总体持平,需求增速呈现前低后高、前弱后强的特点。”陈柏林表示,对2023年水泥行业景气度恢复保持乐观信心,“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有利于行业通过供给调解矛盾,有效传导成本压力。2023年行业效益水平较2022年预计有望出现明显改善”。
低碳转型促发展
2023年,建材行业发展面临着来自行业内外的挑战。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建材行业市场结构由过去主要依赖投资驱动,开始向投资支撑、消费促进、出口调节的平衡型市场结构转变,适应外部形势变化的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
同时,建材产品包括建筑材料及制品、非金属矿及制品以及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等,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建材产业链不断延伸、消费终端型转变不断加快,实现了建筑部品化、电子信息、家用电器、汽车高铁、新材料、新能源等市场的多元化发展,这些产业的持续增长,将支撑建材行业稳定运行和发展转型。
“今年,建材行业要想在市场结构调整中实现规模稳定并保持增长,必须以加快产业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破解风险挑战,提升生存能力、竞争能力、领先能力,实现长远稳定发展。”阎晓峰说。
从建材行业市场环境来看,2023年是《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全面启动的关键年,建材行业将开始启动大规模节能降耗技术改造,涉及水泥、平板玻璃、建筑陶瓷、卫生陶瓷等重点行业。按照要求,建材行业生产企业必须在2025年前全部达到能效基准水平以上、30%(其中平板玻璃为20%)达到能效标杆水平,这将涉及三分之一以上的企业,资金需求超过3000亿元。
从建材行业内生动力来看,2018年建材加工制品业产值超过基础材料产业,2019年建材加工制品业占建材行业的比重超过50%,2022年持续优化并超过60%,产业链持续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持续且稳定。即便如此,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墙体屋面材料、技术玻璃、建筑用石、非金属矿等产业工业化、规模化及产业转型升级仍在持续推进,规模以上建材企业数量还将不断增加。建材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依然稳健。
面对上述机遇与挑战,建材全行业积极行动。“建材行业已普遍认识到,当前的重中之重是要加快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以内部转型促进产业发展,实现安全高质量发展。”阎晓峰介绍,结合建材行业特点和发展实际,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确定了全行业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并进一步提炼为要打造建材零外购电工厂、零化石能源工厂、零一次资源工厂、零碳排放工厂、零废弃物排放工厂、零员工工厂的“六零”示范工厂的概念。
同时,针对我国建材相关产业链、供应链的薄弱环节和当前及未来的转型需要,建材行业内已发起关键技术“揭榜挂帅”,通过“赛马”机制,组织行业内外有关资源进行攻关。目前,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已经确定了25个方向55个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有望在3年至5年内产生一批具有颠覆性、迭代性、紧迫性的技术,从根本上全面推动建材行业发展转型。
推进绿色建材下乡
“2022年公司选定了两款经济型节能门窗作为绿色建材下乡产品,主要销售区域在江浙、京津等地以及河北省内,以所在地城市共计120多家连锁专营店为支撑向乡村辐射,进入下乡环节的实际销售额为1.62亿元,占全国散单零售总额的12.4%。”河北奥润顺达集团副总裁林少忠告诉记者,绿色建材下乡活动的市场影响力正逐渐显现,“今年春节后两周内,销售后台系统反馈,各地对下乡指定门窗产品的咨询和购买意向在显著增长”。
为加快绿色建材生产、认证和推广应用,促进绿色建材消费,助力美丽乡村建设,2022年3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22年绿色建材下乡活动的通知》,并指定委托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技术委员会牵头组织成立了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工作推进组。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党委副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国庆介绍,目前已有超过600家获证企业对产品质量、价格、服务等作出承诺,超过1400种产品通过不同形式参与活动。2022年,累计推动发放绿色建材认证证书3831张。
对于绿色建材下乡,消费者最关心的就是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为了让高品质绿色建材产品走进千家万户,相关企业和机构策划了“绿色建材领军企业惠民行动”,遴选国内优秀绿色建材企业,出台惠民方案,真正让利于民。“目前已有一批绿色建材骨干企业配套落实优惠政策,发挥出领军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陈国庆说。
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苏桂军表示,2023年度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将持续深化。“我们将做好与试点地区主管部门、下沉地区政府的对接联系,通过企业交流、产销对接、试点项目等多样化的下沉活动,推进绿色建材产业帮扶,提升活动效果。”同时,探索好新形势下不同类型绿色建材企业参与活动的最佳方式,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积极扩大惠民行动的覆盖面,让更多高品质绿色建材产品参与到活动中,以市场化手段开创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新局面;进一步完善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框架和分类,做好扩大绿色建材下乡活动产品范围的技术支持保障,提高活动覆盖面。
 
先上一批“网红局长”,再来一波消费券,地方旅游争相放大招
 
  业内认为,“反向旅游”“平替旅游”“宅度假”等新需求,看上去是个性,本质上是理性,其底层逻辑无非是游客对“成本--收益”框架下的消费选择。
  春节旅游大火之后,业界预期即将到来的春季旅游旺季会迎来报复性增长。各地正在大力促进消费回补,在春季来临之际,积极制定政策措施吸引客流,出现一批“网红局长”内卷,一大波消费券又即将迎面而来。
  各地争相“放大招”春季引客
  2月26日,“江西风景独好”云端旅游系列推介会走进萍乡暨2023“春光灿烂嘉游赣”全省春季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在萍乡武功山启动。会上发布了江西省春季旅游优惠促销政策,准备了8000万元各类“消费券”(文旅消费券为1200万)。
  在此之前,2月21日,江西省还在上海举办“春光灿烂嘉游赣”文化旅游推介会。鹰潭、九江、景德镇、抚州四地市作重点推介,并公布了对上海市民的旅游优惠活动和减免政策。其中,鹰潭文旅还带来了价值20万元的旅游大礼包,通过抽奖发放给20位上海市民。
  重庆市政府高级旅游经济顾问、重庆大学蒲勇健教授向第一财经表示,春节期间人口大流动并没有如预期那样带来疫情大流行,接着迎面而来的是久违了的春游季节的到来,报复式的旅游大概率会发生。
  蒲勇健表示,其实,疫情之后报复式旅游已经在春节期间出现了,特别是三亚和西双版纳的超级火爆,西双版纳旅游地产的复苏,预示着今春即将引来疫情三年来未有过的旅游大爆发。
  他认为,今春旅游增长点会出现在乡村旅游,特别是城市近郊赏花,带动农家乐消费;还会出现在网红城市观光旅游,带动城市商业、电影院;还会出现在城市公园观光旅游,包括动物园、花卉园旅游。
  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人们可以跨省远距离的旅游,在稳稳增长的背景下,各地正在大力促进消费回补,旅游是非常重要的突破口,冬去春来将开启旅游旺季之际,各地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各种推介活动吸引游客,争“养外地人”。
  江西省委办公厅、江西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巩固提升经济回稳向好态势的若干措施》明确,更大力度、更细举措实施“引客入赣”工程,鼓励各地对2023年组织包车、专列、包机“引客入赣”的旅行社予以一定奖励,鼓励持续推出专项消费券、免门票、打折促销等系列优惠活动。开展“嘉游赣”系列宣传推广活动,加大对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重点客源地的宣传推介,适时组织赴日韩、港澳等境外地区开展宣传推介。
  不只江西,2月24日,2023四川“天府旅游名县”推介会走进杭州,10家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推介展示特色文旅资源。下一步,四川省文旅厅还将组织天府旅游名县集体赴香港、北京、上海、重庆、广西等地考察学习、参展推介。
  2月27日,“广州欢迎您”2023广州文化旅游专场推介会在杭州举行。本次专场推介会也正式拉开了2023全年广州文化旅游营销推广活动的大幕。旅游业者表示,多个专营穗杭旅游的旅行社每年互送客人达十万人以上,预计今年互送游客数量能够提升到2019的九成以上。
  在实施各种推介活动的同时,很多地区又纷纷推出文旅消费券,吸引客人。比如,浙江东阳从2月13日-3月31日,发放210万一季度文旅消费券。2月21日-3月31日,甘肃嘉峪关市发放30000张文旅消费券,补贴金额共计100多万元。
  后疫情时代旅游正在变局
  蒲勇健表示,疫情三年,人们没有旅游了。三年后,许多地方的旅游景点发生了变化,也新增加了许多旅游景点,地方政府的营销,有助于人们选择一些过去没有去过甚至不知道的地方。地方政府的营销对于推广他们的旅游资源促进旅游市场发展会较过去更加发挥作用。
  实际上,比各地旅游推介活动更吸引关注的是各地文旅局长变身“网红局长”推介当地旅游资源,比如,四川省甘孜州文旅局长刘洪、湖北省随州市文旅局局长解伟、黑龙江塔河县文旅局局长都波等等,全国已经有超过100多位文旅局长在网上“卷起来”了。
  蒲勇健表示,一些地方的文旅官员通过网红直播营销当地旅游,有短暂的新奇感效应。但是,真正的市场营销是口碑,是游客的口碑,这些口碑来自网络。可持续的地区旅游发展是由旅游吸引物的稀缺性,旅游景区的服务水平决定的,而后者来自高效专业的旅游管理运营团队。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劳动与实践教育研究院院长,四川省导游协会会长陈乾康也表示,旅游刚刚复苏,各地急于恢复旅游业,各种营销措施纷至沓来,甚至出现争当网红局长的现象。不过,营销只是手段,真正能招徕客人、留住客人的,还是文旅产品和优质服务。练好内功与做好营销同样重要。
  2月23日,有网友发布短视频称,在甘孜旅游在网上订了康定一家酒店的四个房间,但是刚订好不久就遇到大雪封山封路不允许通行,商家只退了3间有1间未退,该网友给了商家差评后,被商家开了小号辱骂。
  2月26日晚,甘孜文广旅局局长刘洪针对网友投诉酒店事件回应称,“如果是谁砸了甘孜旅游的锅,我一定砸了他的饭碗,不管你是谁。”2月26日,康定文旅公布了此事的处理结果:查封该酒店,责令其停业整顿,并向当事人退款、协商赔偿、公开道歉。
  事实上,这样的事情在今年春节期间也多次出现,一些“宰客”事件更引起广泛关注。旅游行业基础设施的短板、行业监管不力这些老问题根深蒂固,不仅如此,在疫情冲击和消费观念变化之下,旅游业正在变革。
  陈乾康表示,疫情三年,旅游业刚刚恢复,旅游市场、旅游业态、旅游商业模式、旅游消费心理都有巨大变化,建议旅游业者行稳致远,内涵发展,规范发展,不急于求成,让旅游业更健康、更可持续发展。
  2月24日,在杭州举办的“世界旅游联盟·湘湖对话”上,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过去三年,旅游市场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消费行为,以及人们对旅游的认知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戴斌表示,而今人们更愿意欣赏身边的美丽风景,享受日常生活的美好。对远方的选择,也不再仅限于热门城市和热点景区,从戏剧场到菜市场,都可以成为旅游的场景,包括出境旅游的消费决策也开始趋于理性。“反向旅游”“平替旅游”“宅度假”等新需求,看上去是个性,本质上是理性,其底层逻辑无非是游客对“成本--收益”框架下的消费选择。
 
华南美国商会:75%受访企业计划在华再投资
 
  2月27日,华南美国商会在广州发布《2023 年中国营商环境白皮书》及《2023 年华南地区经济情况特别报告》。其中显示,外资企业虽然对超过2.5亿美元的大额投资持谨慎态度,但其探索中国市场的意愿依然强劲,75%的受访企业计划在2023年进行在华再投资,并预留了183亿美元现金用于未来3-5年再投资。
  2022年,中国的GDP增长率为3%,相较2021年的8.4%增长率有所放缓,与此同时,中国贸易顺差增至8776亿美元,破历史纪录,出口额相较2021年增长7%至3.95万亿美元,对华外商直接投资达到1891.3亿美元,同比增长8%。
  华南美国商会会长哈利 • 赛亚丁认为:“疫情虽然对中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但这只是暂时性的。随着中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并进一步放开,中国经济正朝着复苏迈进,并将释放出巨大的活力,这比预期要快并且更好。今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经济在2023年将会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重要的‘火车头’。”
  今年共有210家企业参与了华南美国商会的年度经济情况问卷调查。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数据的收集是在2022年12月15日前完成的,不久后中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中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将使海外建筑专家得以重新返华,搁置的投资项目得以重新实施。”哈利 • 赛亚丁说。
  《2023年华南地区经济情况特别报告》显示,过半受访企业在2022年超过百分之三十的全球收入来自中国,相较2021年增加了4%。45%的受访企业2022年在华营收显著增加或少量增长,其中,美资企业占比43%,制造业企业占比49%。
  2022年,企业在华盈利情况相较2021年有所好转。88%的受访企业表示已在中国实现盈利,相较2021年增长了6%,其中,实现在华盈利的美资企业高达九成。
  同时,广州连续第六年在本调查中被受访企业列为最受欢迎的投资城市,其次是深圳、上海、北京。受访企业认为,中国市场拥有较高投资回报率,76%的受访企业表示在华总体投资回报率为正值,49%的受访企业认为相比全球总体投资回报率,其在华总体投资回报率更高。
  尽管美资企业对中国市场增长的信心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但仍有过半美资企业持续看好中国市场。中国依旧是企业投资最青睐的热土,超九成受访企业将中国视为最重要的投资目的地之一。同时,尽管将中国作为投资首选的外资企业比例连续第二年出现下降,但仍有过半外资企业将中国列为全球前三大投资目的地。
  企业投资热情继续高涨,2022年进行在华实际再投资的企业比例达80%。2022年落实2.5亿美元以下的在华实际再投资比例高于去年,但企业对大额投资持谨慎态度,具体而言,2022年,10%的受访企业原计划在华进行超过2.5亿美元再投资,但2022年最终落实超过2.5亿美元在华再投资的企业比例仅为5%。美资企业与消费产品及服务企业落实大额投资情况最为乐观,占比最高,分别达7%和8%。
  2022年,74%的受访企业选择不向中国以外的国家转移投资,没有任何企业完全撤离中国。大部分企业仍将中国市场视为其未来战略发展计划中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75%的受访企业计划在2023年进行在华再投资,其中,68%的美资企业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
 
中国多地优化营商环境举措提档升级 市场主体与优质城市实现“双向奔赴”
 
  原本以为10天都不一定办到的事情,却只花10分钟就解决了……近段时间,一则东北大哥怒赞无锡营商环境的视频爆火,并迅速冲上热搜受到全网热议。
无锡基层干部“教科书”式的处理方式,让这位东北餐饮人既惊讶又感动;“政府部门该有的样子”“这才是好的营商环境”等相关话题,也引发无数网友共鸣。
市场主体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的培育之土。近年来,各地都把提升营商环境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重中之重的位置,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积极打造高效便捷、公平有序的投资环境,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各地不断更新、优化、升级营商环境,让市场主体拥有了更宽松便捷的发展环境和氛围。而随着政务服务效率不断提升,更加优质和用心的服务,也让人民群众收获更多“看得见”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10分钟解决创业者开店难题
近日,来自东北的李先生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首次到南方创业过程中的“一件小事”。
李先生介绍,今年他到江苏无锡开了一家餐饮店,目前正在装修,还有几天就要营业了。但由于店铺所在商业区的天然气管道暂时还未接通,而动力电的增容又由于变压器容量不够,导致目前只能用煤气罐来进行食品加工。
然而,根据当地政府的政策规定,餐饮店铺是不允许使用煤气罐的,这就意味着李先生的餐饮店面临无法开业和经营的难题。无奈之下,他只好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到无锡西山区安镇街道商务科,反映了自己的情况。
接待的工作人员告诉他,只需10分钟时间便可以解决他的问题,这令李先生万分诧异。因为在他看来,“常规”操作可能是让自己先回家等通知,而且10天能解决都已经不错了。
之后对方当着李先生的面开始打电话,还当场给了他明确的解决方案:在保证经营安全的前提下,特批其店铺暂时继续使用煤气罐经营。
接待李先生的工作人员正是该街道商务科的科长邹祎。当时他给商业区所在社区打了个电话了解了情况,随后便提出了这个折中的方案,并与相关部门协调加快推进商业区的电气改造工作。
邹祎向李先生告知了三点说明:第一,电气不能使用是政府的责任,不能影响商户正常经营;第二,等电气问题解决了,将由政府出资为其更换设备;第三,欢迎李先生和他的团队到无锡创业,以后经营过程中遇到任何困难和问题都可以找政府解决,因为政府就是为老百姓一番话说完,李先生便发布视频为当地政府点赞。而他分享的这则视频,在短短两天内迅速收获28万个赞和5万多条评论。网友们纷纷为无锡的营商环境点赞。
三天后李先生再次发布视频,表示目前店里的天然气管道已经开始安装,自己没有花一分钱。对于后期的设备更换,政府也郑重承诺了会予以报销,绝不会耽误店铺正常开业。
“这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竟然真真切切地发生到了我身上。”李先生说,虽然身处他乡,但依然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在这么好的营商环境下,我们一定会甩开膀子好好干。”
而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基层干部,邹祎面对李先生以及处理事情的态度也受到网友们点赞。“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百姓事无小事”,一线办事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处理能力,已成为良好营商环境的标杆和样板。而点赞无锡的背后,正是人们对高效公平的营商环境的热切向往。
各地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就像土壤,好的土壤才能长出好庄稼。有网友指出,李先生的两条视频,比花几个亿的招商引资广告还有用。无锡速度和良好的营商环境,也为这座城市和李先生一样的创业者赢来“双效奔赴”。
李先生表示,这样的营商环境坚定了自己在无锡创业的决心,他和团队计划在一年半之内,在无锡及周边城市开设30家直营店。也有不少网友表示,要到无锡来创业。
而一组数据也证明了无锡的硬实力:2022年,市场主体总量达108.68万户,同比增长5.45%,高于全省平均1.5个百分点;GDP达14850.82亿元,同比增长3.0%,全省第三,领跑“万亿俱乐部”;人均GDP达198556元,超过北京、上海位居全国第三。
除无锡外,近年来全国各大城市都将营商环境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赢得区域竞争的重要着力点,通过打造各具特色的营商服务品牌,将营商环境的“软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硬实力”。“无锡式点赞”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营商环境的改善。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不少地方都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开年来“一号文件”,多个省份“新春第一会”的主题都是优化营商环境,并将营商环境作为促进经济复苏发展的重点部署。
1月28日,上海召开2023年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发布了《上海市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提出了4方面27大项195小项任务举措;2月13日,陕西印发《陕西省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年实施意见》,明确5方面35个重点任务;河北“新春第一会”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把优化营商环境摆上重要位置,转变服务观念,落实工作责任,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扎扎实实的成效不断营造尊商亲商安商的浓厚氛围。
与此同时,面对市场主体遇到的各类问题,各地着眼实际,进一步优化服务、精准扶持。江西出台28条实体经济纾困解难举措,今年力争为市场主体减负达1600亿元以上;湖北再出47条新举措,以控制成为为核心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新高地;广东发布31条具体措施,加大力度培育扶持个体工商户。
另外,随着我国商事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各地优化营商环境举措在原有基础上不断优化升级,一项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切实为市场主体经营发展破除障碍、保驾护航。截至今年1月,我国市场主体总量已达1.7亿户,全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达1.14亿户,广大市场主体活力迸发,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
 
投资视点
 
地方全力投建重大项目 18省份合计近10万亿
 
  稳经济背景下,多地不断加大重大项目投资力度。
  近期以来,广西、内蒙古、甘肃和江苏等省份陆续发布省级重大项目名单,加上1月已经发布的省份,多数省份都已经安排好今年的重大项目,这些项目呈现投资总额增长和结构优化的特点。
  根据各地政府文件及公开报道进行梳理统计,现在已有18个省份明确2023年重大项目年度投资9.65万亿元,接近10万亿元。
  各地密集推进重大项目
  重大项目一般都具备一定的投资规模。比如,申请列入上海市重大工程项目的基本条件为城市交通建设、城市运行保障领域项目单项投资规模大于(含)20亿元;产业发展领域项目单项投资规模大于(含)10亿元;生态环境建设、社会民生建设、科技创新和其他领域项目单项投资规模大于(含)5亿元。
  不过,各省份对重大项目或者重点项目设置的标准并不一样。内蒙古重大项目是政府投资5000万元以上、企业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安徽省将重大项目又分为A类和B类;江西省的为省大中型项目。
  纳入重大项目名单之后,这些项目将享受优先保障用地、用林、用水、用电等要素资源,因此会有严格的评审程序。一般省市发改委遴选后还要征求各厅局意见,再报请省、市政府批准后对外公布。名单往往在二三月份出炉,甚至有时会更晚公布。
  但是,今年一些省份提前发布重大项目名单,有的省份则是先期发布了首批重点项目名单,目的都是为了尽早推动项目开工建设,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
  江苏省发改委副主任王显东在2月9日的《2023年江苏省重大项目清单》新闻通气会上表示,今年重大项目清单的及早出台,就是为了抓好江苏省政府出台的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42条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确保重大项目早启动、早实施、早见效。
  陕西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西安石油大学教授曾昭宁向第一财经表示,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消费受收入的影响增长乏力,国际订单减少出口形势也不容乐观,两个都变弱了,还是需要通过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而重大项目对稳投资有重要支撑和带动作用,所以各地都很重视重大项目的建设进度。
  贵州省社科院副院长黄勇表示,重大项目都是超过一定的金额,投资金额大,带动建设、带动就业,以及对项目周边地区拉动。一些项目建成之后,经济效益也很明显,拉动经济增长,还有一些建成后能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所以从国家省市县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
  2月2日,江苏省重大项目建设动员会召开,要求纵深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扩大有效投资,为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提供坚实支撑。江苏省省长许昆林表示,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必须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稳投资、调结构、促发展的牵引带动作用。
  1月28日,广东省发改委主任艾学峰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表示,“我们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按照‘三年工程瞄准两年干’的要求,牵头发挥好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指挥部机制和并联审批专班作用,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基础设施投资和工业投资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万亿元。”
  最近,各地密集发布重大项目清单和推进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第一财经梳理统计,现在已有18个省份明确2023年重大项目年度投资9.65万亿元,接近10万亿元。另外还有一些省份没有公布投资金额。
  2月21日,共计268个、总投资6808亿元的浙江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根据《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2023年重大项目实施计划》,2023年推进省重大项目1000个左右,计划完成投资1万亿元以上。
  2月17日,2023年甘肃省列重大建设项目投资计划印发实施,共287个项目,其中计划新开工项目119个,续建项目148个,预备项目20个。总投资1651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512亿元,较去年增长13%,项目数量和年度计划投资再创新高。
  虽然还有一些省份的重大项目名单没有公布,但是经过1月召开的人大会议审议通过的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下达。在计划报告中,一些省份也明确了今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
  江西省计划报告就提出,2023年初步计划实施3558个省大中型项目,总投资4.57万亿元左右,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6万亿元左右。贵州省计划报告提出,安排省重大项目4000个以上、年度计划完成投资8000亿元以上。
  在这一系列措施之下,重大项目的进度得到快速推进。比如,内蒙古的调度数据显示,截至1月底,全区重大项目完成建设投资234.8亿元。1592个新建重大项目中,已全部办结项目972个,办结率61%,较去年同期提高了31个百分点。
  2月1日,天津市政府副秘书长朱玉兵表示,要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统筹协调土地、用能、环评等各类要素资源,强化银企对接,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组织项目尽开快开,实施联审联办,加快做熟项目前期,一季度新开工项目200个以上、总投资2000亿元以上。
  产业投资成为增长重点
  梳理各地今年重大项目名单,这些投资计划呈现两个特点,即总额增长和结构优化。
  内蒙古今年重大项目3168个,总投资3.2万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7739亿元,较去年增加1403亿元。从投资类型看,今年政府投资项目1077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364亿元,较去年增长166亿元。企业投资项目2091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6375亿元,较去年增长1237亿元。两类项目年度计划投资额均实现了稳步增长。
  甘肃在2022年省列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增长29%基础上,今年年度计划投资2512亿元,较去年增长13%,项目数量和年度计划投资再创新高。重庆2023年计划实施市级重大建设项目1123个,是历年来市级重大项目首次上千,总投资约3万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约4296亿元、较上年初计划增长18.5%。
  在投资总额增长的同时,重大项目的结构也在优化,产业投资成为扩大投资的重点。比如,云南则在计划报告中明确提出,着力扩大产业投资,工业投资增长20%以上,力争产业投资完成1万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提升至50%以上。
  在2月9日的发布会上,王显东也表示,江苏2023年重大项目结构不断优化。
  黄勇表示,基础设施投资回收期长,短期经济效益不明显,而产业投资多是民间投资,项目一两年就能建成产出产品或者服务,而且都是处于风口期的产业,不景气的行业也没有人投资,所以各地都把产业投资放在最前面。
  陕西今年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名单中,重点推进24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两链融合”项目87个,总投资1411亿元,年度投资417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增加46个,总投资增加838亿元,年度投资增加432亿元,在全省总盘子中的占比分别提升了2.8个百分点和8个百分点。
  在积极推动产业投资增长的同时,提升民间资本占比也是各地扩大投资的重要突破口。比如,王显东在前述发布会上表示,江苏对民资和外资项目一视同仁、重点推进,两类项目在产业项目中占比达到84%,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贵州省扩大有效投资攻坚行动方案(2021-2023年)》明确,力争2021~2023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4万亿元,工业投资、民间投资占比分别提高到30%和50%以上。近日贵州省发改委还专门编制发布2023年拟推进实施的2500个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清单,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683.1亿元。
  贵州省发改委要求大力实施扩大民间投资专项行动,对纳入2023年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清单的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统筹争取西部大开发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补助专项以及省级前期工作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已开工建设的,积极争取引导社会资本盘活存量国有资产中央预算内投资示范专项、省预算内服务业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专项资金等予以支持。
    深圳楼市释放回暖信号,二手房成交环比增长近90%
 
  春节以来,深圳楼市释放出一些“回暖”的信号,特别是二手房成交数据连续上升,使得市场预期“阳春”将至。不过,记者通过在深圳罗湖、福田和南山等片区实探以及对相关业内人士的采访发现,二手房成交数据起色多数是积压需求释放或者业主让价所促成,也与楼市在农历春节过后的惯性回暖有关,购房者观望情绪仍在。
从交易数据上看,春节过后的深圳楼市的确有所回暖。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周深圳二手房(含自助)录得1096套,环比增长24.4%。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录得量是以二手房买卖合同发起时间为口径统计的数据,并非最终成交过户套数,因此,与网签数据比起来,该数据更能及时反映市场的动态。截至2月26日,深圳当月录得量已经突破3000套,而且春节假期过后每周的二手房录得量均呈现环比上涨态势。
乐有家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26日,深圳当月二手房成交2219套,环比增长近90%。今年1月,深圳二手住宅成交量不足1400套。新房市场也出现一定程度的复苏,截至2月26日深圳当月一手住宅累计网签1863套,环比增长约25%。
房产中介一直站在市场前线,他们的感觉如何?“春节过后,我们团队的同事就已经卖出去两套。”在深圳南山大冲片区,房产中介陈经理向记者表示,“目前成交价格还没有回到最顶峰,但价格相比去年最低时回涨10%左右,也出现一些主业反价,但也只是在试探市场,南山大冲作为深圳楼市最被关注的片区之一,去年这边的房价也出现下跌,房子并不好卖。”
据乐有家研究中心统计,2022年深圳二手房源高峰期有超10万套在售,成交周期达到了近5年的高峰153天。换言之,从业主挂牌到最终出售,平均需要5个月的时间。记者实探发现,许多二手房业主选择“提前准备”,应对成交周期拉长。多位受访的购房者则表示,现在市场上的房源还是比较多,加之新一批深圳可售型人才房即将入市,调控政策也未见放松,自己不会盲目入市。
“春节过后,前来看房的购房者比年前的确有所增多,但主要是以关注学区房、大户型的改善型客户居多,但一些急切换房的客户还是会主动降价出售手上的房子,刚需客户依旧很谨慎,整体价格维持稳定。”在深圳罗湖翠竹从事房产中介工作的黄经理认为,二手房成交回暖能否持续下去还取决于经济复苏带来的购买力信心。
记者还发现一些中介机构开始招兵买马,甚至还主动“放低”招聘门槛。“我们已经开始联系之前离开的同事、加快招聘及培训新人,希望可以抓住这波回温的契机。”黄经理说。
有业内人士认为,只有购房者信心恢复,再配合楼市政策的支持,才有望真正回归正常交易水平。除了深圳,近段时间以来一线城市的楼市吹来一股暖风。以北京市场为例,中指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26日,北京当月二手住宅成交近1.3万套,较1月全月增长接近50%,较去年2月全月增长近6成。新房市场方面,2月一线城市成交量整体环比上升5%,其中广州整体涨幅最大,环比成交涨幅为79%,同比成交涨幅为16%。
 
抛弃钻石 抢购黄金?
 
  疫情后的第一个春节,成了名副其实的“黄金假期”。
  中国黄金协会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到元宵节期间,我国黄金消费同比增长18.2%,呈现出快速回暖势头。根据上海黄金交易所数据统计,2023年春节月黄金的出库量大幅度增长,创下自2018年以来的新高,比近10年春节月黄金出库量的平均值高出12%。
  相比于黄金的火热,钻石则显得有些冷清。
  国际钻石交易所(IDEX)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22年2月以来,钻石价格从高点一路下跌,2022年11月开始出现同比负增长,2023年春节月更是同比降幅近15%。
天然钻石领域巨头戴比尔斯近期公布了一些数据:2023年第一次看货会销售额4.5亿美元,同比下降32%;2022全年毛坯钻销量3340万克拉,比2021年下降8%。
  根据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中宝协)综合统计来看,2021年以前,钻石市场规模快速成长,位居珠宝行业第二名,并和黄金、翡翠一起成为“珠宝三巨头”。
  可如今的珠宝市场里,黄金依然备受欢迎,钻石却已经开始走上了下坡路。明明是这个行业里的“年轻人”,却开始未老先衰。
  钻石向左 黄金向右
时代的尘埃会落到具体企业身上。
  自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经受了西方文化的冲击,爱情婚礼也不例外,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更多崇尚欧式婚礼。作为西方最重要爱情信物之一的钻石,也开始步入中国人的视野。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一句深入人心的广告语从无到有地打开了中国钻石市场的大门。自此钻石也成为中国人婚娶的必备要物。
  于是从本世纪初开始,在国人钻戒热情的促动下,钻石价格也是一路飙升,平均以每年15%左右增长,一枚钻戒动辄以万起步。
  中宝协数据统计,从2015年—2021年,绝大部分年份里钻石珠宝首饰的零售额都在上涨,虽然2020年的疫情导致同比下滑了6.1%,但2021年又大幅上涨25.1%,突破1000亿元。
但是在2022年,“钻石热”开始发生逆转。
  2022 年1-6 月上海钻交所钻石交易总额同比下降46.2%至20.6 亿美元,其中成品钻进口额同比下降35.9%至10.1 亿美元。
  时代的尘埃落到了具体企业身上,就显现得更加具象。
  国内钻戒知名品牌I DO在2022年上半年,关闭近百家店铺,裁员近三分之一,拖欠员工工资和供应商钱款的消息频频曝出。2023年1月4日,I DO最终被申请破产审查,引发一片哗然。截至目前,其上市公司主体恒信玺利股价仅为0.66元/股,总市值较2018年高位时已经缩水超95%。
  I DO 的倒闭,虽然有个体经营上的失策,却也逃离不开大环境的变化。2022年,不论是珠宝行业的老牌劲旅还是新贵势力,钻石珠宝相关业绩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凭借“男士一生仅能定制一枚”走红而在2021年上市的DR,在2022年遭遇业绩“滑铁卢”。所属上市公司迪阿股份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43亿元,同比下滑10.79%;实现净利润7.73亿元,同比下滑22%。股价最深下跌幅度超过了75%。
 而传统珠宝商的钻石业务同样明显下滑。周大生半年报显示,在作为品牌营收主要来源的加盟业务中,钻石镶嵌产品销售收入同比下降47.94%;周大福的珠宝镶嵌、铂金及k金首饰产品营收同比下降11.1%;香港钻石批发商景福集团半年报显示,钻石批发收入同比下降49.2%至70.1万港元。
  但传统珠宝商的优点在于,从钻石板块亏掉的业绩,可以从黄金板块金条上补回来。周大生2022上半年的黄金产品销售收入就同比暴涨了693.44%,周大福黄金首饰及产品的营业额则增长12.7%,景福集团的金条收入同比增长88.3%至3864万港元从而带动了整体业绩有4%的增长。
  据中国黄金协会公布的数据,2020年近三年国内黄金消费量分别为820吨、1120吨、1001吨。按今年春节月市场火爆态势发展,业内人士预测2023年国内黄金消费量有望突破1100吨,再达历史高点。
  一时间,黄金和钻石境况异位。两者遭遇了什么,导致一个向左,一个向右呢?
  爱情开始变得理性
整个钻石市场正常运行的逻辑濒临崩溃。
  大约是国人的爱情开始变得理性了。
  首先,众所周知,钻石的消费场景仍然较为单一,绝大部分是存在于爱情和婚礼之中,占总体消费量的约60%。
  这就意味着,钻石吃的就是“人口红利”:只有人口不断增加,结婚的人不断增多,钻石的增量市场才会源源不断。但如今人口数量和结婚率两个数据在中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
  2022年,国家统计局公布,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这也是近40年来的首次人口负增长。2月27日澎湃新闻报道,近段时间陆续有11个省份公布了2022年末人口出生率数据,无一上升。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根据民政部的数据,2022年我国只有5.22%的超低结婚率,创下42年以来的新低。
  但是随着人口数量的减少和结婚率的降低,中国的钻石市场天花板已经不是“出现”那么简单,而是开始压下来。
  黄金的消费场景则要宽阔很多。根据中国黄金报和世界黄金协会统计的不同消费场景对珠宝零售商收入贡献的数据显示,婚庆需求黄金仅占总消费量的不到20%,赠礼和自戴才是黄金饰品的主要用途。
其次,目前传统意义上的天然钻石受到业内竞品的威胁严重。
  随着技术的发展,培育钻石的品质有了大幅提升,甚至比天然钻石杂质更少、纯度更高。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毛河光曾培育了一颗2克拉的人造钻石,并“以假乱真”被专家估值为20万美元。
  据贝恩咨询《2020年全球钻石行业报告》显示,2020年,培育钻石成品零售价格已下降至约为天然钻石成品的35%。
  品质相同,价格却天差地别,整个钻石市场正常运行的逻辑濒临崩溃。
  目前,中国黄金、周大福、豫园股份、潮宏基已经先后宣布入局培育钻石,国际巨头潘多拉甚至高调宣布“弃用天然钻石”。
  但是目前能撼动黄金地位的竞品还没有出现。
这些都直接导致了第三个原因,就是钻石的保值增值功效并不理想。
  千百年来,黄金以其稀缺的存在、保值特性强,大众认可度高的特点,一直作为硬通货存在。而相比起来,钻石虽然在一手买卖时具有高价值特性,但这其中更多是附加了人的情感因素导致的物品升值,而并非出于钻石的稀缺品质。
  当情感价值缺失后,钻石在二手交易中,价格会迅速缩水。在新闻报道中,钻石价格缩水九成以上的案例比比皆是。
  诸多主观和客观因素下,一向务实的中国人的爱情观也开始理性起来。舍弃钻石而钟爱黄金,也就不难理解了。
  藏富黄金
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在追求那一抹金色给自己带来的安全感和确定性。
  当然,仅凭爱情不能支撑黄金的火爆,在疫情刚刚过去、经济环境并不乐观的当下,黄金的投资属性,也是人们趋之若鹜的原因之一。
  经过几十年改革开放的财富积累,我国已经拥有了上亿人口的中产阶级。他们大多赶上了时代的红利,日子富足,手头宽裕,并且具有一定的理财观念。如何将闲钱理财增值,是这个人群日常琢磨的头等大事之一。
以往,理财的渠道无非房市、股市和金融产品。但2022年开始,各种投资渠道逐渐“黑洞化”。
  房市是最典型的例子之一。2022年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城市有55个,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城市有63个,颓势不减。
  从股市来看,2022年全球股市全面下跌,进入2023年以来仍无明显好转迹象。
  理财方面,2022年银行理财两次出现“破净”潮,大面积的收益受损,让更多的资金只能望而却步,持币观望。
  我们在2月16日《超额储蓄,谁的肥肉》一文中就曾经指出,投资不确定性风险增加,导致了有能力投资的中产阶级把资金放进更加安全的储蓄中去,造成超额储蓄持续产生。而超额储蓄需要理财出口。
  其实,在通货膨胀或金融危机时期,为了避免货币购买力的损失,出于对黄金稀缺价值的认可,黄金投资也一直是民间许多人最容易认知和接受的重要财富保值渠道。甚至会有人试图利用金价波动赚取差价。
  央行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22年,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成交量3.9万吨,同比增长11.3%,成交额15.2万亿元,同比增长16.0%。
  不仅是中产阶级,黄金也成了国家战略层面的保值工具。
黄金储备是国家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俄乌冲突,地缘政治横行的当今世界,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风险性日益突出。如何平衡风险,避免过于依赖货币而造成体系性风险,是每个国家都需要考虑的战略层级命题。
  而黄金作为没有任何国家主权信用风险的全球通用货币,不与任何国家的经济挂钩,能抵御世界金融市场的混乱,则成为各个国家央行分散储备资产的重要工具。
  据统计,2022年,全球央行年度购金需求达到1136吨,较上年的450吨翻了一番还多,创下55年来的新高。仅2022年四季度,全球央行就购金417吨,下半年的购金总量也超过800吨。
  2022年,中国于11月和12月连续两次宣布购入黄金,购入量总计62吨。截至2022年底,中国的黄金储备为2011吨,占其全部外汇储备的3.6%。
  通货膨胀下的土耳其(148吨)、印度(33吨)、卡塔尔(35吨)和乌兹别克斯坦(34吨)等国,都大量购买了黄金。
  在一团迷雾般的未来,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在追求那一抹金色给自己带来的安全感和确定性。
  蓦然回首,原来那些曾经被嘲笑的中国抢金大妈们,才是早已看穿一切的人。
 
投资分析点评
 
▲美联储抗通胀打成“持久战”金价2月暴跌后市恐危矣?
 
  2月月初,期货黄金和现货黄金都曾触及2022年4月以来的高位,但这一势头很快逆转。美元指数在2月累涨了2.66%,终结了月线四连阴,使得黄金对非美国买家来说更加昂贵。
  分析称,美元的显著走强以及对美联储继续加息的担忧打压了这种金属的吸引力。
  Kinesis Money外部分析员Carlo Alberto De Casa表示,由于市场预计美联储利率将在更长时间内保持较高水平,使得黄金月度表现不佳。
  昨日美联储理事杰弗逊表示,该行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让通胀率回到2%,因为低通胀才是长期经济繁荣的“先决条件”。杰斐逊透露,他已经“不再幻想”遏制通胀的斗争很快结束。
  日内,美国银行全球研究表示,美联储可能会将利率提高到6%左右,远高于市场主流认为5.4%的利率峰值。该行解释称,“只有大幅减弱经济中的需求,通胀才会回到央行的目标水平。”
  除了继续加息的预期有所上升外,现在更多人认为美联储将会在利率高位保持更长的一段时间。
  金属精炼商Heraeus metals Germany GmbH & Co在一份报告中写道:“市场已经开始接受,美联储不太可能提前转向,利率将在更长时间内保持在较高水平。”
  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Ellen Zentner预计,美联储的首次降息将在明年3月,因为劳动力市场放缓的步伐慢于预期,需要更多时间来消化高利率的作用。
  展望后市,De Casa认为,如果美国的高通胀难以快速消退,金价可能会跌至1,730-1,740美元区间。
   
▲期指上行力量仍存 基建发力托底经济
 
  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基建发力托底经济,加之地产尾部风险下降,经济有望稳步回升,期指上行动能仍存。
  昨日股指高开回落后,午盘探底回升,日内呈现V形走势。截至收盘,四大期指全线上涨,其中IF涨0.76%,至4079.2点;IH涨0.61%,至2745.6点;IC涨0.86%,至6345.8点;IM涨1.05%,至6937.4点。从板块表现看,多数板块收红,通信、计算机、纺织服装、医药等板块涨幅居前,煤炭、家电、食品饮料等板块表现靠后。
  基建发力托底经济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23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表明稳增长是2023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为推动宏观经济企稳回升,扩投资仍是主要发力点。2022年专项债及政策性开放性金融工具等准财政工具资金充足,且项目落地较快,支撑全年基建投资出现较高增速,进而托底经济增长。
作为基建投资项目资金的重要来源,2023年专项债发行额度及发行进度备受关注。2022年11月,财政部提前下达2023年新增专项债额度2.19万亿元,这也是近年来的最高额度,为2022年新增专项债额度的60%。此外,监管要求提前批专项债要在2023年1月启动发行,2023年上半年使用完毕。在政策指引下,2023年1—2月,新增专项债发行放量。截至2月28日,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为8556.29亿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218.71亿元,但处于历史同期高位。春节后基建项目开复工加速,据百年建筑统计,截至2月21 日,基建开复工率为87.3%、市政开复工率为88.2%,分别较上周提升10.7和12.8个百分点。由于当前经济内生动能稍显不足,积极财政政策仍将发力提效,预计全年新增专项债额度保持较大规模,发行节奏或较2022年更加前置,进而支持基建增速维持较快水平。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以此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及补短板项目建设。由于2023年政策性金融工具进入存续管理阶段,规模上进一步扩张存在难度。要支持2023年基建投资增速维持较高水平,就需要多措并举,PPP模式或是其中之一。根据财政部PPP中心统计,2023年1月新入库项目27个,投资额达460.63亿元。
  在预算内资金、转债及PPT模式等各类政策性工具的共同发力下,基建投资资金将保持充足状态,加上基建投资滞后专项债发行约一个季度,上半年基建投资有望维持较快增速,进而托底经济稳步恢复。
  地产支持力度加码
  2022年以来,地产调控政策进一步放松,当年9月开始政策转向从供需两端双向发力,特别是政策性银行“保交楼”专项借款推出,以及11月地产纾困“三支箭”齐发,进一步缓解房企融资压力。从政策实施效果看,2022年12月,地产市场贷款累计同比增速有所改善,竣工面积降幅收窄4%,销售、新开工虽负增长,但出现止跌迹象。
  2023年以来,地产支持政策继续加码。1月5日,央行、银保监会决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1月13日,有关部门起草了《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行动方案》,重点推进21项工作任务,引导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回归安全区间,推动行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2月20日,中基协发布《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备案指引(试行)》,规范私募投资资金从事不动产投资业务,更好地支持盘活不动产。总体来看,随着地产融资端政策的陆续出台,地产现金流及债务问题将逐步改善,地产行业尾部风险逐步降低,地产投资增速有望止跌企稳。
  货币政策精准有力
  相较2022年三季度,央行货币政策2022年四季度报告对国内经济形势的判断偏积极,而对海外经济依旧谨慎。不过,报告强调,国内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表明短期货币政策不会转向。此次报告延续了2022年中央经济会议“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的表述,新增“稳固对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支持力度”,删除了“加大政策实施力度”的表述,表明随着经济的逐步修复,货币政策加码发力的紧迫性下降,未来总量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有限,更多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发力。
  此外,本次报告维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重新提及“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在全国两会确定财政赤字及专项债新增额度后,政府债融资规模有望再度放量,加之4月是传统缴税大月,届时流动性面临较大的收紧压力。在维稳流动性的目标下,4月央行仍有降准可能。
 综合来看,在前期获利资金存在离场需求及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等因素影响下,市场处于调整状态。然而,这种调整只是暂时的,市场不乏利多因素,其上行动能依然充足。
 
经营管理
企业改革动态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效显著 新一轮改革正抓紧谋划
 
  近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经验成果交流会召开。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在会上表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成效是多维立体的,但改革永远在路上,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在紧锣密鼓研究谋划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各单位要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下好“先手棋”。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成效是多维立体的。”翁杰明说,理论层面,三年行动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的集中应用,极大丰富了新时代国企改革理论和国有经济理论,中国特色国企改革之路越走越宽广、理论自信越走越坚定。制度层面,三年行动期间,有关部门共制定出台140余份政策文件,为深化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各地区、各国有企业的政策、制度体系更加健全。三年行动的丰硕成果为推进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法等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实践层面,三年行动“三个明显成效”目标高质量实现,进一步强化了国有企业独立市场主体地位,推动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份三方机构的问卷调查显示,86%以上的干部职工认同三年行动取得“三个明显成效”,即: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国资监管体制更加成熟定型取得明显成效;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国有企业活力和效率提升取得明显成效。
  谈及接下来的国企改革工作时,翁杰明指出,要清醒看到,改革进展还不平衡,一些企业资产收益率不高,创新能力不足,改革仍有不少“硬骨头”要啃。他重点强调了四方面的工作安排。一是围绕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抓好重点改革任务。二是切实推进改革有效做法制度化长效化。三是强化典型经验总结推广应用。四是抓紧研究谋划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行动。
  翁杰明表示,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要部署,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在紧锣密鼓研究谋划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印发后,要及时认真学习并对照完善,缩短制订实施方案和工作台账的周期,尽快启动新一轮国企改革。
 
▲中国铁建: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 提升企业高质量发展
 
  争潮时代,奋楫者先。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中国铁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行动中心任务,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健全完善,主责主业更加明确清晰,高质量发展态势更加明显,市场化经营机制全面推进,企业价值和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
  在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中国铁建“1234+”工程项目管理成功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百项标杆项目,对标提升工作、压减工作、“两非”剥离工作实现100%完成;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户数占比100%,并全部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董事会工作制度健全,外部董事管理机制、履职保障机制健全且有效运行;3家“双百企业”和3家“科改示范企业”示范引领,以奋进姿态,啃“硬骨头”、蹚“深水区”,向改革要活力和动力。
  制度建设下 责与权的科学分配
  企业改革成功与否,取决于顶层设计的高度和眼界。中国铁建坚持“两个一以贯之”,推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加强统筹谋划,健全治理制度体系。中国铁建进一步从顶层设计上对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作出制度性规范。中国铁建及所属二级单位均通过修订《公司章程》,在章程中明确党组织地位和党建工作要求,完成“党建入章程”工作;中国铁建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专项改革工作方案为中心,持续完善董事会建设“1+N”制度体系,修订、制订《董事会议事规则》《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等15个制度,制定董事会授权管理制度,二级公司外部董事选聘、履职、考核评价及调研、履职保障等配套管理制度,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框架体系基本形成。
  坚持党的领导,厘清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中国铁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修订“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和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完善“三重一大”事项和党委前置研究讨论事项范围,新增董事长专题会决策形式,明确董事会授权董事长、总裁决策事项范围。中国铁建进一步厘清公司各治理主体功能定位、权责边界,逐步实现各治理主体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党委与董事会、经理层之间的权责边界更加清晰、决策程序更加规范,制度优势持续转化为治理效能。
  加强董事会建设,提升董事会运作水平。中国铁建在子企业董事会应建尽建、配齐建强、规范运作的基础上,持续推动对二级单位全面转向治理型管控。公司制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规范二级公司董事会建设工作方案》,明确64户子企业纳入应建规范董事会范围。中国铁建综合考虑履职需要和专业特长,从党委管理的干部中遴选79名优秀人才,派至所属各单位担任外部董事,不断提升外部董事履职能力和公司治理水平。
  严格落实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有效激发经理层活力。中国铁建制定《董事会授权管理制度》,明确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事项清单16条,对资产处置、并购转让、对外捐赠等涉及大额资金的决策进行部分授权,并明确授权额度标准,授权额度标准与公司净资产、资产负债率等主要指标挂钩,实行动态调整;指导子企业建立董事会授权管理制度,截至目前,应建范围内64家子企业已全部建立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制度。
  三年来,中国铁建先后制定出台几十份涉及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制度文件,既搭建改革“四梁八柱”的总体实施方案,也制定多个指导改革“定点爆破”和推动改革落实落地的制度办法;明确71项重点改革任务,系统构建了改革三年行动的总体“设计图”和立体“施工图”,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赋能下 名与实的同步丰收
  三年来,中国铁建把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全力以赴深化改革多措并举,在提升活力、转型升级、保持稳定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
  聚焦主责主业,优化产业布局。中国铁建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结合“十四五”发展战略和规划,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确立“8+N”产业发展新格局,布局绿色环保、城市运营等领域,争当现代产业链链长;明确全系统8家重点产业集团和专业公司及3家海外产业集团发展定位和主要业务界面,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
  坚持科技赋能,加强自主创新。中国铁建系统性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平台、科技人才队伍等方面建设,组建了11个工程实验室(研发中心),成立了中国铁建专家委员会,实行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制度和专利转化收益分配激励制度,有力激发科技创新活力。铁建重工紧紧抓住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大契机,在完善治理体系、健全市场化机制、强化创新驱动等方面综合施策,快速培育发展了掘进机、特种装备和轨道设备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研发的系列产品均处于国内同行业前列,实现多项零的突破,打造了8项国内第一、2项世界第一。中铁十四局铁正检测公司聚焦“专精特新”,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和平台建设,成立研发中心,建立重大课题负责人竞聘等机制,获批山东省工程实验室,入选“山东省全员创新企业”,实现“检测+”多元化转型升级。
  试航混合所有制改革,激发改革源头活水。中国铁建先后印发《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操作指引》《关于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的通知》《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通知》,明确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引资本”和“转机制”的实施路径、具体举措和操作流程;指导15户混合所有制企业深度转换经营机制,激发各单位的改革活力。中国铁建积极推进优质资产分拆上市,利用上市平台引入非国有资本,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铁建重工规范两级上市公司管控及治理体系,优选19家战略投资者,同步对核心骨干员工实施员工战略配售,成功实现科创板分拆上市,为企业带来更加丰富的市场、技术及供应链资源。
  “三能”机制下 劳与得的正向统一
  中国铁建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不断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人才引进、考核测评、薪酬激励、淘汰退出机制,企业活力、面貌焕然一新。治理机制、选人用人机制、激励机制全面激活。
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中国铁建落实修订的《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建立以工效联动、效率对标为主的工资总额分类调控制度,完善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收入分配机制,提高核心关键人才待遇,有效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工作激情。铁四院树立起“以绩效论英雄,凭实绩分胜负”的业绩理念,构建了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相结合、一般员工年度考核和岗位序列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实行全员绩效考核,干部能上能下。
灵活多样开展中长期激励,有效激发活力动力。出台工资总额单列、科技成果收益转化分配、超额利润分享等激励机制,积极有序推进中长期激励,明确将项目部超额利润分享激励作为中长期激励重要工具,在工程承包板块所属单位全面推广。截至目前,系统内140家三级单位实施项目部超额利润分享,约占工程公司总数的84%,有效提升项目部员工的创新创效积极性。
 
管理视点
 
黄奇帆:产业数字金融发展的重点和建议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经济形态,其本质就是人类通过大数据的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引导、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主要承载主体是消费互联网及产业互联网。
  目前,数字经济已经在消费互联网领域蓬勃发展,社会个体普遍应用数字工具,实现了沟通、协作、交易效率的大幅提升。在消费互联网市场空间逐渐饱和的局面下,产业互联网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创新转型发展的有力抓手。
  从市场竞争主体来看,我国前20大科技公司绝大多数集中在消费互联网领域,而美国前20大科技公司中有半数企业(微软、思科、高通等)已经成为产业互联网领域的领头羊。在中美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产业互联网是推动数字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在数字经济的大背景下,金融业也应该积极开启数字化创新转型之路。产业数字金融即在传统产业金融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实践。
  产业金融在我国是以银行业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专注于服务B端产业链企业的重要金融服务形式。我们把产业金融发展之路分为三个阶段,即:以银行对公业务为代表的产业金融1.0阶段;以供应链金融为代表的产业金融2.0阶段;以产业数字金融为代表的产业金融3.0阶段。
  无论是在1.0阶段还是2.0阶段,传统产业金融服务都面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痛点,缺乏技术手段赋能,金融机构对产业链情况难以掌握,对待融资资产真实背景和潜在风险难穿透,对民营、中小企业主体信用不信任,根本原因是产业链上物流、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信息不对称、资产难穿透、数据难验真、难实时掌握。信息不对称导致了金融服务的风险成本高,这是目前产业链上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的根本原因。
  产业数字金融依托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了让产业链上下游信息数据的全透明、全上链保真难篡改;资产情况的全穿透、实时追踪一手数据可获取;潜在风险的实时监控提前预警。数字化技术在产业链上的大规模应用,让金融机构看得清、管得住资产,显著降低了金融服务的风险成本,未来有望如消费金融领域一样,帮助众多中小微企业获得普惠金融服务,从而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在产业上的紧密结合,是金融科技的下一片蓝海,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创新应用。
  我认为国家大力发展产业数字金融,有六大价值:
  一是系统性解决产业链上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是疫后恢复生产过程中,“保产业链”“保市场主体”的有效手段。
  新冠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多项提振民营经济,纾困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我国社会经济主体中80%的企业属于民营中小微企业,覆盖行业众多,自身最迫切的生存发展需求不尽相同。精准的财政和金融扶持政策应分类施策,现阶段特别首要是保住重点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它们的稳定发展对稳定产业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字技术赋能下的产业数字金融创新,将产业链各企业主体经营情况全数字化、透明化,让产业链上各类企业获得平等的金融服务基础,让金融机构能够在技术赋能的帮助下直接深入过去无法服务的民营中小微企业,提供直接的金融服务。产业数字金融不是阶段性的政策扶持,而是一项长期的“管道疏通”工程,配合当前积极的财政和金融政策,将成为可长期提振产业链民营中小微企业经营活力的一种长期有效的手段。
  二是提升我国金融服务的科技水平,引导社会金融服务从主体信用向交易信用的创新转变。
  产业数字金融作为产业金融服务的3.0阶段,充分利用了智慧科技时代数据客观、公允、难篡改、智能应用广的特点,这是过去互联网消费金融时代难以实现的,是主动拥抱世界科技发展潮流方向,顺时代发展脉络而行的创新举措。在数字技术赋能下,逐步引导金融服务从过去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看重企业主体担保、抵押,核心企业确权、增信的模式,向只关注交易信用,向市场主体提供平等融资环境转变。
  这是我国金融服务技术创新引领世界金融服务全新潮流的一次超车机遇。
  三是为实体经济带来显著的降本增效,为实体经济带来数万亿元规模的成本减负。
  数字技术的特点是每1%的小小改变,就会带来无法想象的显著变化。实体企业应收应付账款和存量固定资产粗略测算超100万亿元,如在全社会大力发展产业数字金融,每降低企业这两块资产1%的融资利率,就能为实体企业释放总量超过1万亿元的融资成本。这种成效在社会融资成本较高的民营和中小微企业中,效果更加显著。
  四是有效控制全社会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途径。
  科技创新往往伴随高风险而被市场诟病、怀疑。但产业数字金融恰恰是有效控制社会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创新。产业数字金融的本质是通过数字技术,最大限度透明化产业金融服务的各个环节,使虚假贸易背景、虚假交易过程、虚假资金往来、虚假账户管理、虚假数据等传统金融风险点无处遁藏。产业数字金融将通过数字化手段充分暴露、极大降低当前金融系统中各类潜在的风险,打造一个全透明化的数字金融市场。
  五是为监管机构提供数字监管、科技监管的有力武器。
  监管机构亦可使用数字技术,实时监控各金融机构开展产业金融的服务过程,并通过基于实时数据的预警模型提前揭示潜在风险,这将显著提升我国金融行业监管科技能力。
  六是助力加速各实体产业自身的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转型的积极性。
  产业数字金融和工业互联网是实体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双轮驱动,要结合起来一起落地。实际落地过程中,企业面临短期巨大成本投入和数字化效果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呈现的时间错位。特别是对本已处在较大经营压力下的民营中小微企业而言,单纯的数字化技术转型成本难以承受。
  产业数字金融可以配合工业互联网技术改造,让实体企业在开展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数字金融服务所带来的降本增效实际便利,显著提升实体企业自身的数字化转型积极性,助力数字经济在传统产业的尽快落地。
  产业数字金融拥有上述六大价值,被认为是金融科技经历互联网金融之后的全新发展阶段。与服务C端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不同,聚焦于服务B端产业链的产业数字金融,要吸取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做到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科技机构和金融机构各司其职,取长补短,共建生态。产业金融市场体量是消费金融的若干倍,服务的要求和专业度也与消费金融不可同日而语,庞大而复杂的市场一定不是单靠科技公司或者金融机构的力量能够完成的,两者谁也不能取代谁。科技公司提供数字技术赋能,金融机构提供金融场景服务,坚持各司其职,保持开放心态,取长补短、融合发展方能实现产业数字金融的创新服务效果。
  二是坚持严把准入门槛,吸取消费互联网的经验教训,稳步推进产业数字金融科技创新。产业的数字化是一项门槛很高的科技技术,特别是要能满足金融机构严格的风控要求,不是任何科技公司、供应链公司简单的系统对接和数据采集就是产业数字金融,而必须对产业金融服务全流程进行深度科技赋能,真正实现数据的四流合一,需要对金融和科技都有较深理解的平台和团队方可构建生态。金融机构要审慎选择对金融和科技均有较深理解的科技平台,审慎发展产业数字金融。
  三是坚持为实体经济降本增效的初心。数字技术赋能产业金融,一定要切实为实体经济带来降本增效的效果,而不应增加企业金融服务的额外成本,数字平台要成为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之间有益的科技桥梁。
  对于如何大力发展好我国产业数字金融生态,有四点建议:
  一是国家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开展自身数字化基础建设,可享受税费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我国企业的数字化、信息化基础薄弱,短期内需要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对于年内确实在自身数字化方面有所投入的企业,给予企业所得税的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提升企业数字化的积极性。
  二是人民银行完善和提升“沙盒监管”制度,特别是加强对产业数字金融科技平台的创新支持,为已经成熟的产业数字金融平台进行监管背书,给予合法身份,并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优先与拥有背书的科技平台开展合作,规范市场准入机制。
  三是“一行两会”监管机构出台政策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提高自身金融资产数字化的占比,特别是提升对存量和增量资产数字化风控的占比,将有助于提升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科技能力和资产质量。既鼓励金融机构开展自身的数字化创新,也鼓励与拥有合法背书的第三方科技平台开展合作。
  四是国家相关部门出台对应的科技创新扶持基金,支持从事产业数字金融相关科技的企业做大做强,让产业数字金融的细分领域科技成果不断丰富,对产业链、企业资产的数字化穿透和预警能力不断完善,通过技术的不断升级,更好地控制风险,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需求。
  总之,产业数字金融是未来经济稳定增长的新引擎,需要政府、科技公司、实体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构建政策、产业、金融、科技等融合发展的良好生态,同时建立清晰明确、标准统一的监管规范体系,共同促进产业数字金融的高质量发展。
 
信息化建设
 
打通东西部数字经济大动脉 编织全国算力“一张网”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
对此,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规划》是推动数字中国建设、推进数字经济和数字化社会发展、提升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举措,能够进一步提高了数字基础设施的普及率和覆盖面。
新基建注重协调发展
《规划》提出,要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一是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系统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促进东西部算力高效互补和协同联动,引导通用数据中心、超算中心、智能计算中心、边缘数据中心等合理梯次布局。二是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构建国家数据管理体制机制,健全各级数据统筹管理机构。
“《规划》为数字中国建设体系化布局提供了纲领性指导,其中重点之一就是大力发展数字基础设施。”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首席数字经济学家陈晓华对记者表示,数字基建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5G等在内的数字技术,既是数字基建的底座,也是数字经济的管道,更是数字中国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驱动力。
今年1月份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公布,2022年我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超过230万个。在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任务中也提出加快信息通信业发展,出台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5G和千兆光网建设,启动“宽带边疆”建设,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完善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标准体系、应用体系,推进5G行业虚拟专网建设。
“协调发展和协同建设多次在相关政策中体现,这说明随着新基建的深入推进,一方面会持续加大数字基础设施投资,另一方面则更加注重产业链资源的协调发展。”北京社科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接下来政策端会更加注重如何用好新基建赋能实体经济。
王鹏表示,《规划》提出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农业、工业、金融、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这说明我国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足以支撑产业端的技术创新和发展,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推动一体化算力网络发展
截至2023年2月份,“东数西算”工程已全面启动一周年。作为一项国家级的算力资源跨域调配战略工程,“东数西算”工程对于优化我国算力资源空间布局、加快打造全国算力“一张网”、构筑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东数西算’工程加速推进,《规划》也对算力枢纽提出了明确要求。”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对记者表示,我国将加快统筹算力设施布局,提升算力能级,逐步形成核心优势突出、梯度错位发展的算力供给格局,推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发展。
“全国算力‘一张网’需要服务器、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等基础软硬件的支撑与协作,这将推动芯片、工业软件等发展,国产软硬件产品占比将进一步提升,进而带动信创产业和数据安全产业发展。”吴琦说。
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建设方面,近期“东数西算”工程又有新动作。如“东数西算”工程八个枢纽节点之一的甘肃枢纽节点庆阳数据中心集群项目开工建设,将打造成重点服务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算力需求的全国算力保障基地。此外,东数西算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在宁夏银川正式上线运营,为算力交易相关方提供稳定可信的一体化服务平台。
陈晓华说,“东数西算”工程的数据中心集群,主要提供算力支持,再通过各个枢纽节点统筹布局,打通东西部数字经济大动脉,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通过优化数据资源配置,提升数据使用效率,从而提升国家整体算力水平,夯实数字经济发展算力底座。
 
中国企业携黑科技亮相2023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近日,2023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华为、小米、OPPO、TCL、传音控股、紫光展锐等中国通信行业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应用开发商,携数字化、低碳化解决方案及最新产品亮相。
为期4天的大会还设置了论坛环节,上百位信息行业顶级专家与全球知名通信公司领袖将围绕5G新动能、数字万物、开放网络、超越现实﹢、金融科技五大主题分享洞见,并就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为通信领域的投资指明方向。
展示数字化、低碳化方案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是全球移动通信领域一年一度的行业大会,由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主办,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移动通信领域的展览会之一。
数字化是中国企业此次参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其中,华为以“引领数字基础设施,共创行业新价值”为主题,携50多个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亮相此次盛会,重磅发布极简园区网络、数据中心系列创新解决方案以及中小企业业务战略,为行业数字化注入新动能。
中兴通讯则展出了业界最小的Mini 5G 核心网、业内唯一内置算力NodeEngine方案的无线基站、面向园区的光网络接入、视频及TSN等多形态行业网关等创新产品,呈现以随需部署、云网融合、精准性能、简易运维的“专网即服务”解决方案,还展出了广泛运用云化PLC、数字孪生、机器视觉,机器人、AGV等技术实现5G全连接的工厂实践。
“新一轮AI大爆发正在发生,AI的繁荣发展给运营商带来新收益,也对ICT基础设施提出了新的需求。同时,更大的带宽、更强的算力也不可避免地带来网络能耗的快速增长。”华为ICT战略与Marketing总裁彭松表示,华为发布“Green 1-2-3”绿色发展解决方案,为ICT基础网络的绿色发展赋能。
中兴通讯展示了实现35%智能节电的PowerPilot Pro解决方案,还展示了全场景的站点叠光方案、新一代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和全新智能储能产品方案等,贯穿发、用、储全流程节能。
国产手机争奇斗艳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历来是全球手机厂商争奇斗艳的舞台。中国手机厂商包括华为、荣耀、一加、小米、中兴、OPPO、传音控股等,均展出了热销机型,有的手机厂商还安排了新品发布会。
2月26日,小米在巴塞罗那会展中心率先举办了一场产品发布会,面向全球推出了小米13与小米13 Pro。2月27日晚间,荣耀发布了新一代旗舰手机荣耀Magic 5系列;2月28日,中兴通讯也发布了系列新品,包括支持裸眼3D的努比亚Pad 3D以及AR眼镜等。
华为则携Mate 50系列、WATCH Buds、WATCH GT Cyber等多款产品亮相大会,全面展示华为在移动影像、运动健康、智慧办公等不同场景的科技创新。
TCL也带来了数款智能终端新品。在今年1月份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览会上首发TCL 40系列手机后, TCL再添3款美国定制40系列机型,继续打造高性价比的5G手机。同时,搭载“NXTPAPER 2.0”未来纸显示技术护眼平板也首次亮相。
折叠屏手机依然是此次展会上最吸睛的存在之一。不仅荣耀、OPPO等均在大会上展示了折叠屏手机产品,上市公司传音控股也于2月28日发布其首款折叠屏手机Phantom V Fold。据了解,传音首款折叠屏手机将搭载联发科天玑9000+芯片,采用左右横折设计,性能非常强劲。
向5.5G代际演进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被誉为全球移动通信行业的风向标,今年的展会以“时不我待——明日科技,将至已至”为主题,吸引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家企业参会。展会期间,行业专家与企业领袖们在论坛上对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5G商用3年来,全球已部署230多张5G商用网络,5G用户数超过10亿,5G终端丰富程度超过预期,面向消费者领域的多元化创新层出不穷。”华为运营商BG总裁李鹏在会上透露了5G商用的最新进展。
彭松表示,5G发展3年的全球用户渗透率和4G发展5年的水平相当,而且第一波5G用户渗透率超过20%的运营商普遍取得了显著的移动业务收入增长。同时,随着终端、内容、体验和商业模式等不断丰富,更多的运营商和伙伴加入繁荣5G的浪潮,市场正在由基于风险决策转向基于收益决策,5G商业成功加速走向确定性。
“5G繁荣是智能世界的基石,5.5G是迈向智能世界的关键里程碑。”李鹏说。去年,华为提出全面迈向5.5G时代理念。此次展会上,华为全面展示了5.5G时代的5大主要特征,即10Gbps体验、全场景物联、通信感知一体、L4级别自动驾驶网络、绿色ICT。
华为表示,相比目前的5G能力,5.5G时代通过技术创新,将给运营商带来10倍的网络性能提升,并将助力运营商开辟5大商业新前沿,撬动100倍商业新机会。“3D类应用将成为主流,如线上3D商城、24K VR游戏、裸眼3D等,在5G时代,沉浸带来新的体验,而到了5.5G时代,沉浸+交互体验将成为刚需。随着终端技术的持续突破和内容的加速繁荣,预计5.5G时代沉浸交互业务的在线用户将超过10亿,相比现在增长100倍。”李鹏说。
 
江西以信息化赋能教育教学创新
 
“请同学们说一说,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近日,抚州市临川区第一小学教师黄真一边绘声绘色地给教室里的学生讲着中国传统节日,一边不时向同上网课的另几个学校的学生提问,线上线下气氛活跃。这是一堂“专递课堂”,一根网线将地处城区的临川区第一小学和几十公里外的三个村小相连,搭建起“云上课堂”,让城乡孩子共上一堂名师好课。
时下,江西省各中小学正通过“一根根网线、一块块屏幕、一个个线上平台”探索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据省教育厅数据显示,早在2019年底,全省133个设区市、县(市、区)、开发区(高新区)100%建成教育专网,全省所有学校均接入了教育专网;2020年实施“高质量班班通”建设,全省中小学的18余万个班级配备了技术达标、可管可控的多媒体终端设备,优质教育资源能大规模、低成本、高效率惠及全省每一名师生。
“以前上课,教师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讲到底’。如今,每间教室都有一体机,老师上课除了板书还用上了图文并茂的课件,课堂教学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南昌市豫章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涂凤艳感慨地说,现在学校标准教室及功能教室均配备一体机,还安装了“班班通”“教学通2.0”等优质资源平台,“学生课堂上没听懂的,回家后还能‘场景再现’,相当于老师再给你讲若干次,次次如初;电脑随机将聚光灯点亮谁的头像,谁就回答老师的问题;小组讨论不再漫无目的,而是有‘滴答滴答’的倒计时,指导学生进行时间管理。”教师们依托“教学通2.0”能集备课、授课、作业于一体,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教学更精准、更有效了。
在江西各地的校园里,信息化教学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信息化手段广泛运用于走班排课、学情分析、数据统计分析等工作中。江西已基本建成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构建起“赣教云”服务平台,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供云服务和应用服务,建成全省统一的终身学习账号体系,通过学习账号,全省师生可以省内跨校、跨地区调用资源,满足师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2022年4月,江西入选国家智慧教育平台9个整省试点省份。截至2022年底,全省智慧教育平台总访问量达2400万人次。
教师用智能笔批改作业,学生作业中的错题能实时通过大数据分析,形成专属错题集……这些操作,在江西“智慧作业”系统中都能实现。“双减”政策落地后,江西省教育厅依托“赣教云”平台建设“智慧作业”系统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应用数字信息技术优化学生作业设计,小作业里做起了信息化大文章,“智慧作业”被赋予“学生免费家教、教师得力助手、管理部门有力参谋”三重身份。截至目前,全省“智慧作业”常态使用学生300万余名,累计近11.9万名教师参与智慧作业微课建设,已建成配套作业微课63.2万余节,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全学科和全学段,使用学校的作业量整体减少三分之一,学生作业量整体大幅减少、时长缩短、正确率明显提升,江西“智慧作业”探索出一条新的“双减”之路。
 
企业信息员园地
 
传承创新谋突破 百年老凤祥蓄力再“腾飞”
 
  在熙熙攘攘的上海市南京路步行街,一座门脸上标有巨大金色凤凰图标的老洋房颇为吸睛,这便是老凤祥银楼总店,也是国内仅有的原店、原址延续至今的百年银楼。
  “以前只知道老凤祥是知名老字号,是妈妈辈喜爱的珠宝品牌,没想到现在也出了这么兼具设计感和时尚感的新品,我打算入手一件。”在银楼内,一位消费者指着一枚炫酷兔子形态的金吊坠向记者说。
  “这是我们为迎接兔年特别推出的国潮金饰‘兔nice’系列,该系列以潮玩和生肖融合,结合机械元素与潮流造型,是一次大胆碰撞。”老凤祥市场部总经理王恩生日前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作为一家跨越了三个世纪的民族珠宝品牌,老凤祥在传承品牌文化内涵、传统技艺、服务理念的同时不断创新工艺技术、产品形态以及营销体系,向着年轻化、时尚化、国际化方向不断进发,蓄力再翱翔。
  传承为本创新为魂
  老凤祥创立于1848年,距今已有175年的历史。回首过往,这家百年老字号中间数易字号,历经沧桑,直到1985年才恢复老凤祥银楼的招牌,此后将字号、商标、公司名称实行“三统一”。
  从2001年销售额仅7.1亿元,未分配利润为负的困境企业,发展到如今年营收有望突破600亿元,净资产收益率长年保持在20%以上的珠宝巨头,老凤祥“涅槃重生”的秘诀是什么?不同的老凤祥人给出了相同的答案:传承为本,创新为魂。
  “传承中创新”在老凤祥工艺技术以及产品形态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以老凤祥引以为傲的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金银细工制作技艺为例,通过运用扳金、抬压、錾刻、精雕、精铸、焊接、打磨、抛光、镶嵌等手工技艺,一件件价值不菲的珠宝珍品在能工巧匠的手中诞生。正是运用该技艺,老凤祥先后为国务院、人民大会堂等机关和部门制作了一大批大型金银摆件,并在20世纪80年代凭借《星月生辉》产品首获国际大奖,为国内珠宝首饰业争光。
  据老凤祥“金银细工”制作技艺第六代传承人沈国兴介绍,运用“金银细工”技艺制作的产品凝聚了工匠们大量心血和审美情趣,制作一件定制产品长则需要1年半,短则也要好几个月。目前,“金银细工”技艺已传至第七代,未来将通过“师徒文化”传给更多年轻人,在代代相传中发扬光大。
  除了昂贵的定制产品,老凤祥“金银细工”制作技艺也在应时顺势,不断将其自身发展融入到大众金银饰品中,走进千家万户。此外,近年来兴起的3D打印技术也被老凤祥创造性地引入珠宝首饰领域,为产品创新注入了活力。“我们现在把产品数字化了,通过3D立体建模技术把产品数据保留下来,方便随时修改设计,提高开发效率。”老凤祥设计师汪乃一称。
  随着时代审美的变化,老凤祥在产品上也不断推陈出新,以更时尚潮流的设计迎合年轻消费群体。过去,老凤祥为婚嫁场景设计的金银首饰样式传统,造型雍容华贵,近年来,融古典与现代国潮为一体,老凤祥在保留传统金银文化精髓的同时,推出了更加简约时尚、动感轻巧的“凤祥喜事”系列新品,受到年轻消费群体好评。除了珠宝产品,老凤祥还尝试开发一些新品类,如跨界制作了腕表、眼镜等产品。
  践行“四化”葆活力
  如何持续与消费者建立情感共鸣,保持品牌的年轻活力是每一个老字号都面临的难题。对此,老凤祥通过“年轻化、时尚化、跨界化、国际化”之路给出了自己的探索之道。
  “要让品牌年轻化,一定要针对目标细分市场做文章。从我们的调研角度来看,现在的‘90后’‘00后’消费群体比之前的消费群体更热爱传统文化,更注重文化消费。因此,近几年老凤祥围绕‘国潮、国风、国韵’推出了一系列活动。”王恩生表示。
  王恩生以老凤祥新近推出的“藏宝金”主题店为例,说明为传统赋予时尚元素,往往能够产生独特的化学反应。据介绍,全新推出的“老凤祥藏宝金”门店整体上汲取了Art Deco(艺术装饰风格)精髓,使之迥然有别于传统银楼形象,而店内推出的产品则是由年轻设计师设计,以“金银细工”技艺为基础,结合现代新工艺精心制作的典藏级作品和高端精品。王恩生说:“前来打卡探店的年轻人很多,卖得也很好。”
  跨界联名往往是老字号品牌获取流量的不二法宝,老凤祥在与国际知名品牌跨界联名上亦当仁不让。自2016年上海迪士尼乐园开园以来,老凤祥每年都会与迪士尼联名推出数款新品,持续吸引中青年消费群体的目光。
  民族品牌出海,不仅是一种国际化的理念,也是一种营销创新。作为我国首家出海的珠宝首饰品牌,老凤祥对国际化一直抱有雄心。2022年半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老凤祥共在海外开设了15家银楼,数量略有萎缩。“尽管拓展的情况受到一些阻碍,但是老凤祥有信心把这条路走下去,让海外的消费者来认可老凤祥。”老凤祥总经理黄骅表示。
  除了布局海外门店,老凤祥在国际珠宝展上也屡屡成为焦点,并多次获得国际荣誉。2022年10月,英国评估机构Brand Finance发布“2022全球高档和奢侈品牌价值50强”榜单,老凤祥名列第28位,成为唯一入选的亚太地区珠宝首饰品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借力“双百行动”再奋进
  在多位分析人士看来,身为国企的老凤祥之所以能够在珠宝首饰业这一充分竞争领域中与外资品牌分庭抗礼,成为民族珠宝品牌的一面旗帜,除了坚守“传承中创新”,较为完善的股权结构和激励机制也功不可没。
  上海老凤祥有限公司是老凤祥的核心子公司,在长期发展中,因职工股股权难以退出而制约了公司和老凤祥的进一步发展。
  2018年,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启动,经过积极争取,老凤祥成为上海市首批入选企业。借力“双百行动”,老凤祥引入央企作为战略投资者,仅用5个月时间就平稳解决了过去十余年没有解决的老凤祥有限公司职工股股权这一历史遗留问题,打破了股权固化僵局,为自身发展卸下了枷锁。同时,在解决上述股权问题的过程中,部分原持股的经营技术骨干认购了工艺美术基金,理顺了老凤祥有限公司的股权结构和激励机制,留住了核心人才,也为老凤祥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双百行动”是综合改革,除了进行混改调整股权结构外,老凤祥还在积极推动二级及以下公司层面加快试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改革、薪酬考核管理改革等多方面改革,并取得积极成效。据了解,目前老凤祥已完成第三批职业经理人选聘和签约工作,上海工美拍卖行等二级企业的股权结构调整优化也在稳步推进中。
  得益于上述改革举措,2018年以来,在外部消费环境疲软等不利因素冲击下,老凤祥营收、净利保持稳健增长,彰显了极强的经营韧性。
  “公司将继续推进和落实‘双百行动’各项具体任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改革为导向的方针,持续激发企业发展内生动力,引领老凤祥品牌向着‘民族化、国际化、全球化’的战略定位继续迈进。”老凤祥表示。

近期企业高层管理者参考

活动预告更多>>
热点关注更多>>
项目推荐更多>>
栏目总排行
省企联动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