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高层参考 第04期
部委决策
李克强: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考察,主持召开座谈会。他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进一步发挥金融支持宏观经济稳定作用,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中央外汇业务中心,李克强与工作人员交流,对外汇储备实现好的经营收益表示肯定。他说,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中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外汇储备体现国际上与我国开展经贸合作的信心,汇率稳事关经济金融大局稳。这些年面对多轮外部冲击,我国外汇储备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在国际主要币种中相对稳健,为稳定外贸、金融、经济等提供了有力支撑。
李克强详细了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情况。他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近些年金融改革发展有力支持了经济发展。从过去十年周期看,经济年均增长6.2%、从53万亿元大幅增加到121万亿元,金融机构总资产大幅增加到400多万亿元,目前股市债市规模位居全球第二。经济好金融才会好,金融稳定经济才能稳健。
会上,人民银行作了汇报。李克强说,这几年面对疫情等多重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共同努力,保持了经济持续增长。我们创新和加强宏观调控,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因时因势运用总量和结构性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支持,为维护宏观经济稳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超过1.6亿户,是十年前的3倍。我们围绕缓解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融资难融资贵,引导贷款利率持续下降,发展普惠金融,实施贷款延期还本付息,以保市场主体来稳就业保民生。过去五年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年均增长24%,去年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较五年前下降1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特定国有金融机构依法上缴结存利润,有力支持了减税退税。在这个过程中,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在全球通胀背景下为国内稳物价提供了基础条件,去年居民消费价格只上涨2%,十年周期的年均涨幅也在2%左右。他说,金融必须稳健高效运行。我们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方式,有效防范金融市场异常波动风险,及时稳妥处置中小金融机构、房地产企业、网贷等风险,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当然,也要清醒看到存在的问题,维护金融稳定、防范风险仍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李克强说,当前经济增速回升向好,金融系统要继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这关系市场预期,稳定的预期是市场经济的“硬通货”。要深入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加大金融对扩大消费和有效投资、优化结构的支持,改善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刘鹤、何立峰参加上述活动。
中证协: 证券业形成普惠金融新实践
中国证券业协会今日发布的《证券行业普惠金融探索与实践——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调研报告》显示,截至目前,103家证券公司结对帮扶了357个脱贫县,占脱贫县总数的43%,其中60家证券公司结对帮扶83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占县域总数的52%;65家证券公司加入“促进乡村振兴公益行动”。
中证协表示,在新的发展阶段,证券行业锐意探索普惠金融新模式,推动结对帮扶工作从“扶贫”向“扶智”、从“输血”向“造血”、从“被动”向“主动”的转变,形成了全业务链参与帮扶、全方位发挥优势、全领域整合资源的普惠金融新实践。
据介绍,2022年,中证协组织行业机构,以巩固拓展结对帮扶成果为导向,开展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调研活动,得到了全行业的积极响应,最终择选优秀调研报告53篇汇编成册。报告显示,在助力推动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行业机构不断探索形成了三方面的示范实践和特色做法:
第一,行业机构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打造绿色证券金融服务体系。2021年,50家证券公司作为绿色公司债券主承销商或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管理人,共计承销(或管理)102只债券(或产品),合计金额1376.46亿元,同比增长52%。
第二,行业机构探索证券业普惠金融新路径,促进可持续发展。2021年,证券行业机构服务脱贫县域企业IPO10家,融资70.45亿元,服务脱贫县域企业在新三板挂牌6家,通过股票增发、债券等其他方式服务脱贫县企业直接融资609.07亿元,服务实体企业通过绿色债券及创新创业公司债券融资1720.44亿元,公益性支出合计达9.10亿元。
第三,在中证协倡导下,行业机构积极拓展“志智双扶”公益平台,巩固结对帮扶成果深化“引智”和“造血”功能。目前,共有65家证券公司加入促进乡村振兴公益行动,承诺投入资金共计3.5亿元,行业志愿者团队总规模超万人,向帮扶县开展资本市场教育培训1200余场,培训人员12万余人。
中证协表示,下一步,将以巩固拓展结对帮扶成果为导向,深化公益行动四个平台建设,深耕行业促进乡村振兴“田地”,引导行业机构积极开拓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领域,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能力。
商务部:四方面促汽车消费增长 为外贸企业做好四件事
“2022年全年商务运行总体实现稳中有进,为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在2月2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介绍了2022年商务运行情况及2023年相关工作安排。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表示,2023年要面向外贸企业办好四件事。
据郭婷婷介绍,2022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4万亿元,与2021年基本持平。全年外贸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货物进出口突破了40万亿元大关,达到42.1万亿元,增长7.7%。全年实际使用外资1.2万亿元,按照可比口径增长6.3%,再次证明了中国依然是外商投资兴业的热土。对外投资平稳发展,全年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859.4亿元,增长7.2%。多双边合作实现新突破。
在促消费方面,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徐兴锋表示,商务部立足一季度、着眼全年,主要工作着力点有三个方面:一是继续强化政策引领,对已出台政策的落实情况督促检查,保证政策落实落地落到位,根据今年新形势,聚焦汽车、家居等重点领域,推动出台一批新的政策,把政策成效发挥到最大;二是谋划重点活动,激发市场活力;三是继续优化平台载体,持续发力。
汽车是消费的“四大金刚”之一,对于继续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徐兴锋表示,将重点抓好四个方面:一是稳定新车消费;二是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三是继续扩大二手车流通,通过二手车盘活3.19亿辆汽车存量市场,促进汽车梯次消费;四是畅通汽车报废更新,促进汽车循环消费。
在稳外贸方面,李兴乾表示,总体上看,2022年中国外贸有三大精彩表现:站上了新高度,释放了新动能,作出了新贡献。在新的一年,商务部要精心服务好外贸企业主体,优化出台新的贸易政策,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解决问题,持续提高外贸综合竞争力。重点要落实好四项举措:一是强化贸易促进;二是合理扩大进口;三是深化贸易创新;四是稳定外贸产业基础。
此外,李兴乾表示,2023年,商务部要面向外贸企业办好四件事:恢复实体展;用好新业态;发掘新需求;支持企业“走出去”。
谈及2023年吸引外资具体举措,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负责人孟华婷介绍,在“扩增量”方面,推动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依托重大经贸展会和各类投资促进机制,支持各地“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推动更多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在“稳存量”方面,加强与外资企业及外国商协会常态化交流,帮助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问题,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完善各级外资企业投诉跨部门协调机制,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让存量外资企业经营好、发展好。在“提质量”方面,抓好一系列外资政策宣贯和实施,推动各地、各有关部门细化配套举措,积极引导外资投向先进制造、现代服务、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等领域以及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持续加大高技术产业引资力度,不断提升引资质量和水平。
郭婷婷表示,商务部将着力恢复和扩大消费,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为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提供重要支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积极贡献。
国家统计局:去年工业企业利润超8.4万亿同比降4%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2年工业经济企业效益情况。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超8.4万亿元,比上年下降4.0%。从行业看,钢铁、石油加工及疫苗制造行业对整体利润表现拖累明显,而装备制造业利润占比上升,利润的行业结构有所改善。接受记者采访的市场人士认为,工业企业利润正在企稳筑底,2023年内需恢复将成为企业利润改善的主要支撑,行业结构改善的态势也将持续。
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37.9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9%。实现利润总额84038.5亿元,比上年下降4.0%。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朱虹表示,利润比上年下降主要是多重超预期因素影响,叠加上年同期基数较高。从行业看,钢铁、石油加工及疫苗制造行业利润降幅较大,下拉作用较为明显,剔除上述行业后,其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比上年增长5.6%。
红塔证券分析师杨欣表示,营业收入利润率是利润下降的主要拖累项。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09%,比上年下降0.64个百分点。“2022年工业企业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较上年减少2.9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较上年增加0.91元。”杨欣说,因此利润率的下滑既源于营业收入的下滑,也与成本上行有关。
从三大门类看,2022年,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15573.6亿元,比上年增长48.6%;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64150.2亿元,下降13.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4314.7亿元,增长41.8%。朱虹指出,2022年工业企业利润行业结构有所改善。装备制造业企业利润占比进一步提高,达到34.3%。其中,受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带动,电气机械行业增速连续8个月加快,是拉动工业利润增长最多的制造业行业。此外,2022年,在13个主要消费品行业中,有8个行业利润比1~11月份改善。其中,酒饮料茶、烟草、家具、食品制造行业利润比上年分别增长17.6%、11.9%、7.9%、7.6%,保持较快增长。
财政部出台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将加强典型案例教育
财政部出台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将加强典型案例教育为推进会计诚信体系建设、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财政部近日制定印发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这是我国首次制定全国性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规范出台有何意义?对会计人员提出了哪些要求?记者采访了财政部会计司有关负责人。
会计人员承担着生成和提供会计信息、维护国家财经纪律和经济秩序的重要职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将会计人员作为职业信用建设的重点人群,要求引导职业道德建设与行为规范。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对长期以来会计职业活动实践中形成的职业道德要求进行总结提炼和大力宣传,引导会计人员形成正确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对于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位负责人说。
此次制定的规范,将新时代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要求总结提炼为三条核心表述,即“坚持诚信,守法奉公”“坚持准则,守责敬业”“坚持学习,守正创新”。
这位负责人介绍,三条要求逻辑清晰、层层递进:第一条“坚持诚信,守法奉公”是对会计人员的自律要求;第二条“坚持准则,守责敬业”是对会计人员的履职要求;第三条“坚持学习,守正创新”是对会计人员的发展要求。
“规范提出‘三坚三守’,强调会计人员‘坚’和‘守’的职业特性和价值追求,是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要求的集中表达。”这位负责人说。
规范印发后将如何引导会计人员践行相关要求?
这位负责人表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当把学习贯彻规范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
“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大力宣传规范精神,帮助广大会计人员全面理解规范内容,准确把握规范提出的要求,使其成为广大会计人员普遍认同和自觉践行的行为准则。”这位负责人说。
另一方面,将规范作为会计人才培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会计人才培养培训项目中加强职业道德课程建设,引导会计人员深入学习和认真践行规范。推动高校财会类专业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指导用人单位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将遵守职业道德情况作为评价、选用会计人员的重要标准。依法成立的会计人员自律组织可以根据规范制定职业道德准则。
此外,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还要积极营造良好职业道德环境。“加强典型宣传和警示教育,通过鼓励先进、树立典型,激励广大会计人员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形成见贤思齐、争当先进的生动局面;推动建立会计人员失德失信行为惩戒机制,加强对典型失信案例的警示教育,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行业风气。”这位负责人说。
国家税务总局:税务部门去年挽回各类税款损失155亿元
国家税务总局今天通报,至2022年底,全国税务稽查部门累计查实7813户涉嫌骗取或违规取得留抵退税企业,六部门联合打击虚开骗取留抵退税团伙225个,共计挽回留抵退税及各类税款损失155亿元。
据税务总局稽查局局长江武峰介绍,2022年,税务与公安、检察、海关、人民银行、外汇管理部门密切协作,聚焦“假企业”“假出口”“假申报”开展常态化、全链条、一体化联合打击。累计检查涉嫌虚开发票骗取出口退税企业20余万户,挽回出口退税损失73亿元,一批涉税违法犯罪分子被绳之以法,持续压缩了涉税违法犯罪空间。
聚焦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涉税违法风险,集中力量查处了一批偷逃税大要案件,对部分高风险行业开展了专项整治,特别是持续加强文娱领域综合治理,组织查处了一批演艺明星和网络主播偷逃税款案件,有力规范了行业税收秩序,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也促进了相关行业健康发展。
通过分类分级、不间断曝光典型案件,着力发挥“查处一起、震慑一片”的警示教育作用。全年累计曝光716起骗取留抵退税案件、22起虚开发票和骗取出口退税案件、10起涉税中介及其从业人员违法违规案件、6起演艺明星和网络主播偷逃税案件,有力释放了“偷骗税必严打”“违法者必严惩”的强烈信号。
国家医保局:2022年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3812.35万人次
2022年,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统一住院、普通门诊和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政策,进一步扩大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覆盖范围,实现每个县至少有一家定点医疗机构能够直接结算包括门诊费用在内的医疗费用,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等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实现统筹地区全覆盖。2022年1—12月,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3812.35万人次,基金支付809.19亿元。
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运行稳定
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国住院费用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数量为6.27万家。2022年1—12月,全国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568.79万人次,比2021年增加128.20万人次,增长29.1%;基金支付762.33亿元,比2021年增加137.70亿元,增长22.1%。
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范围进一步扩大
截至2022年12月底,门诊费用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8.87万家(其中门诊慢特费用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1.43万家),定点零售药店22.62万家。1—12月,全国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3243.56万人次,比2021年增加2040.27万人次,增长169.6%;基金支付46.85亿元,比2021年增加30.06亿元,增长179.1%。其中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24.82万人次,基金支付2.40亿元。
财政部:去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26万亿元
近日,财政部公布2022年财政收支情况。
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3703亿元,比上年增长0.6%,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9.1%。
记者注意到,去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了正增长。数据还显示,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0609亿元,比上年增长6.1%。
税收收入同比降3.5%
对于去年全年财政收支情况,财政部表示,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37万亿元,增长0.6%,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9.1%。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杨畅在接受微信采访时向记者分析称,2022年12月多收叠加较低基数,推高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速。当月公共财政收入18185亿元,同比上涨61.9%,一方面由于上年同期基数偏低,推高了同比增速;另一方面当月也呈现出短期多收的特点,从环比情况来看,12月18185亿元在年内属于高位。
分细项来看,2022年全国税收收入166614亿元,比上年下降3.5%,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6.6%。
财政部指出,受国内外错综复杂因素影响,去年二季度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叠加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税收收入一度大幅下滑,下半年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逐步落地见效,工业服务业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总体上有所恢复,全年相关税种实现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国内增值税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4.5%,国内消费税增长20.3%,企业所得税增长3.9%,个人所得税增长6.6%,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增长15.4%。
非税收入增长24.4%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发布的数据还显示,2022年非税收入37089亿元,比上年增长24.4%。记者注意到,2021年非税收入29808亿元,同比增长4.2%;2020年,非税收入28585亿元,同比下降11.7%。
财政部称,从非税收入看,2022年,全国非税收入增长24.4%。其中,中央非税收入增长96.5%,主要是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利润入库、原油价格上涨带动石油特别收益金专项收入增加等特殊因素拉动,扣除上述特殊因素后,中央非税收入增长3%左右。地方非税收入增长17.8%,主要是地方多渠道盘活闲置资产,以及与矿产资源有关的收入增加,拉高地方非税收入增幅14.3个百分点。
在财政支出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0609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35570亿元,比上年增长3.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5039亿元,比上年增长6.4%。
据财政部介绍,2022年,各级财政部门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保持必要支出强度,大力优化支出结构,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要财力支撑,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6.1%,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8.1%,教育支出增长5.5%,卫生健康支出增长17.8%,农林水支出增长2.3%,交通运输支出增长5.3%,科学技术支出增长3.8%。
杨畅向记者分析称,数据显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节奏保持平稳,年末月份超过3万亿的绝对数值,也与上年保持吻合。
商务部:2023年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近日,全国商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22年商务工作,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文涛作工作报告,商务部党组副书记、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商务系统合力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实现商务运行稳中有进,消费市场基本稳定、对外贸易好于预期、利用外资保持增长、对外投资平稳发展、多双边合作实现新突破,为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会议认为,过去一年,全国商务系统统筹疫情防控和商务发展,立足商务工作“三个重要”定位推进各项工作: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做好疫情应对和市场保供,推动外贸保稳提质,实现外资保稳促优,提升开放平台建设水平,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化多双边经贸合作,统筹商务发展和安全。
会议指出,过去一年的成绩殊为不易,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新时代十年,消费多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不断巩固,服务贸易稳居全球第二,利用外资连续五年稳居全球第二,对外投资稳居全球前三,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构建,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新时代商务领域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为我们积累了成功经验: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二是坚持服务大局,三是坚持商务为民,四是坚持扩大开放,五是坚持系统观念,六是坚持敢斗善斗。
会议强调,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下一步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商务系统要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明确任务要求,抓好贯彻落实。做好2023年商务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关部署,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商务工作“三个重要”定位,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商务发展,更好统筹商务发展和安全,着力恢复和扩大消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为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提供重要支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积极贡献。
会议明确,做好2023年商务工作,要坚持系统思维,守正创新,坚定信心,更好实现优化疫情防控与推动商务发展、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开放发展与维护安全的有机统一。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二是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三是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四是培育国际经贸合作新增长点,五是深化多双边经贸合作,六是提升维护经济安全能力。
会议要求,做好2023年商务工作,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商务工作的全面领导。要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商务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商务领域落地见效。增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定力,持续加强党的建设。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激发干事创业活力,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
全国商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
近日,全国商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22年商务工作,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文涛作工作报告,商务部党组副书记、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商务系统合力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实现商务运行稳中有进,消费市场基本稳定、对外贸易好于预期、利用外资保持增长、对外投资平稳发展、多双边合作实现新突破,为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会议认为,过去一年,全国商务系统统筹疫情防控和商务发展,立足商务工作“三个重要”定位推进各项工作: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做好疫情应对和市场保供,推动外贸保稳提质,实现外资保稳促优,提升开放平台建设水平,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化多双边经贸合作,统筹商务发展和安全。
会议指出,过去一年的成绩殊为不易,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新时代十年,消费多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不断巩固,服务贸易稳居全球第二,利用外资连续五年稳居全球第二,对外投资稳居全球前三,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构建,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新时代商务领域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为我们积累了成功经验: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二是坚持服务大局,三是坚持商务为民,四是坚持扩大开放,五是坚持系统观念,六是坚持敢斗善斗。
会议强调,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下一步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商务系统要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明确任务要求,抓好贯彻落实。做好2023年商务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关部署,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商务工作“三个重要”定位,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商务发展,更好统筹商务发展和安全,着力恢复和扩大消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为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提供重要支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积极贡献。
会议明确,做好2023年商务工作,要坚持系统思维,守正创新,坚定信心,更好实现优化疫情防控与推动商务发展、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开放发展与维护安全的有机统一。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二是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三是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四是培育国际经贸合作新增长点,五是深化多双边经贸合作,六是提升维护经济安全能力。
会议要求,做好2023年商务工作,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商务工作的全面领导。要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商务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商务领域落地见效。增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定力,持续加强党的建设。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激发干事创业活力,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
会上,北京、辽宁、上海、江苏、浙江、湖南、广东、四川等8省市商务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商务部部领导,部机关各司局、各在京直属事业单位、协会、学会主要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会。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商务部驻地方各特派员办事处、京外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在分会场参会。驻部纪检监察组、贸易审计局有关负责同志和有关商会主要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列席会议。
国家发展改革委:2022年12月全国成品油消费量3146万吨 同比增长11.1%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消息,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2月,全国成品油消费量3146万吨,同比增长11.1%,其中,汽油同比增长14%,柴油同比增长14.4%,航空煤油同比下降30.2%。2022年,全国成品油消费量3.45亿吨,同比增长0.9%,其中,汽油同比下降4.6%,柴油同比增长11.8%,航空煤油同比下降32.4%。
税务总局:近八成个体工商户在2022年无需缴纳税款
在2022年的税费支持政策中,最为受益的主体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近八成个体工商户在2022年无需缴纳税款。
今天,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2022年全年的税费收入账单。其中,最受关注的是4.2万亿元的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
4.2万亿元中,累计退到纳税人账户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款2.46万亿元,超过2021年全年办理留抵退税规模的3.8倍;新增减税降费超1万亿元,其中新增减税超8000亿元,新增降费超2000亿元;办理缓税缓费超7500亿元。
据国家税务总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道树介绍,在2022年的税费支持政策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受益主体,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1.7万亿元,占总规模的比重约四成;另外,近八成个体工商户在2022年无需缴纳税款。
从各行业情况看,制造业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近1.5万亿元,占比35%左右,是受益最明显的行业。同时,餐饮、零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受疫情影响较重的服务业,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8700亿元,缓解了市场主体遇到的困难。
人民日报:“脱钩断链”行不通,深化合作是出路
中美两国经济深度融合,既脱不了钩,也断不了链。作为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应以深化合作来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
近年来,美方沉迷于通过“脱钩断链”迟滞甚至中断中国发展进程。在经贸方面,美方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并维持至今,不仅出于政治目的限制中国企业赴美投资,还不断鼓动限制美国企业对华投资;在科技方面,美方不仅政治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还滥用出口管制,胁迫、诱拉一些国家组建遏制中国的小圈子。美方做法严重破坏市场规则和国际经贸秩序,威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危害世界经济复苏发展。
对华经济脱钩不切实际。中美经贸合作是基于比较优势和市场选择形成的结构高度互补、利益深度交融的互利共赢关系,互利共赢让中美经贸合作拥有强大的内生动力。近两年,中美贸易额屡创新高,2021年突破7500亿美元,2022年达到近7600亿美元,远高于2017年的5837亿美元。彭博社指出,这一现象值得思考,“虽然过去几年中美脱钩的论调很盛行,但现实并非如此”。中国产业配套完整,基础设施良好,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以及全球最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巨大消费潜力。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成为商界普遍共识。美方试图将产业链转移出中国,并不符合美国企业利益。中国美国商会2022年《美国企业在中国》白皮书显示,中国仍是美国企业的首选市场,83%的企业没有将制造或采购转移出中国的打算。
强行脱钩只会得不偿失。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戈德伯格撰文指出,美国似乎忘记了过去几十年从中国获益颇丰的事实,针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种认为全球经济繁荣只是零和博弈的想法是错误的,中国崛起并不一定意味着美国就要衰落”。美方固守零和博弈思维,执意挑起贸易战,人为“筑墙设垒”,只会损人不利己。有关研究早就表明,美国单方面挑起的贸易战,绝大部分成本由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美国商会发布的报告显示,与中国脱钩严重威胁美国在贸易、投资、服务和工业等领域的利益,美国投资者可能因脱钩每年损失250亿美元资本收益,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将因此损失最多高达5000亿美元。美国一家半导体企业预测,新一轮对华出口管制将导致数十亿美元的收入损失,减少其可用于维持全球竞争力的研发资金。美国前财长萨默斯认为,如果美国决定奉行以国家安全的名义压制中国经济增长的政策,“那将是一个巨大而惊人的错误”。
事实一再说明,中美之间脱不了钩,断不了链。美方强推对华“脱钩断链”,为此甚至不惜让自己和盟友付出沉重代价,这种做法违背经济规律,是非理性、不可持续的选择。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即使面对美方遏制打压,中国也已经连续6年保持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地位,平均每分钟就有7300多万元人民币的货物在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进出。美国对华搞“脱钩断链”,改变不了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只会把对华合作机遇拱手让给其他国家。中国有世界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潜力最大的内需市场,具有大国经济内部可循环的基本条件,这是应对遏制打压的坚强保障和最大底气。“脱钩断链”阻挡不了中国在创新指标上继续进步,也阻挡不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
美方为遏制打压中国,大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危害的是世界经济。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近日发表评论指出,美国的政策看起来非常像粗暴的保护主义产业政策,美国现在已经变成国际贸易体系的“总破坏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警告,如果陷入严重的贸易碎片化,其长期成本将占全球产出的7%;如果加上技术脱钩,一些国家的损失可能高达国内生产总值的12%。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也表示,“脱钩断链”不利于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新加坡前副外长比拉哈里·考西坎认为,美国和中国都是全球体系中“重要的、不可替代的”部分,如果对脱钩的最坏担心成为现实,那么对美中两国和全球经济来说,代价将是非常高昂的。
中美两国经济深度融合,可以从对方发展中获益。作为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应以深化合作来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双方应该相互尊重,互惠互利,着眼大局,为双方合作提供好的氛围和稳定的关系。
两部门印发通知 全面排查整治入河入海排污口
生态环境部、水利部近日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全面推进入河入海排污口的排查、监测、溯源、整治及监督管理各项任务。
通知要求,各省份应组织各地市摸清本行政区域内排污口底数,建立管理台账并动态更新,要求在2023年底前,完成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水体)、重点湖泊、重点海湾排污口排查,完成80%溯源和30%整治任务。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所要求的各项目标任务。同时,明确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水体)、重点湖泊、重点海湾范围。长江、黄河、渤海等试点地区,要在原有工作范围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实现行政区域全覆盖。
地方生态环境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通过核发排污许可证等措施,依法明确排污口责任主体自行监测、信息公开等要求;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河湖长制、水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机制等,统筹开展相关工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监管模式,开展监督检查,抽查排污口排放管控落实情况、排查整治成效等,发现问题及时通报有关单位。
依托现有信息平台,生态环境部建设全国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信息化平台,将进行相关的动态管理工作。
税务总局:系列税费支持政策在支持企业纾难解困等方面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王道树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回应上证报记者提问表示,2022年实施的系列税费支持政策,直接为广大市场主体“输血”“活血”,在支持企业纾难解困、保市场主体保就业、助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促进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王道树说,国家统计局2022年对工业企业进行了三次留抵退税政策成效调查,结果显示,已享受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红利的企业普遍反映减负效果十分明显。
一是以“真金白银”有效缓解了企业经营压力。税费支持政策特别是留抵退税政策直接减轻了企业税费负担和资金压力,有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税务总局对10万户重点税源企业调查显示,2022年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税费负担下降2.7%,其中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分别下降15.4%和14.2%,负担显著减轻。
二是增强了市场主体活力。系列税费支持政策落地见效,税收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有力增强市场主体活力。2022年,全国新办涉税市场主体1315万户。截至2022年末,全国涉税市场主体总量达到8407万户,较2021年末增长6.9%。
三是助力了制造业平稳运行。在系列税费支持政策作用下,2022年,全国制造业重点税源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税费负担同比下降3.4%,帮助企业轻装上阵。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1%,比全部企业高1.9个百分点。特别是享受留抵退税政策的制造业企业购进金额同比增长8.2%,比没有享受留抵退税政策的制造业企业高4.5个百分点。
四是促进了新动能加速成长。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9%。特别是享受留抵退税的高技术产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5%,比没有享受留抵退税的高技术产业企业高2.1个百分点。
政策要闻
▲证监会部署2023年资本市场五大重点工作
证监会近日召开2023年系统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了2023年重点工作,对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进行动员部署。
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作工作报告。党委委员、副主席李超主持会议。党委委员、副主席方星海,党委委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证监会纪检监察组组长樊大志,党委委员、副主席王建军出席会议。
A股市场经受住严峻考验
会议提出,2022年以来,面对多重超预期冲击,A股市场经受住了严峻考验,交易所债市、期市均保持总体平稳运行,服务实体经济功能进一步提升,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积极贡献了力量。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启动实施,常态化退市格局基本形成,中美审计监管合作取得重要成果。“零容忍”执法震慑不断强化,投资者保护制度机制进一步健全。
会议认为,过去5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发生了深刻的结构性变化,上市公司质量明显提升,证券基金期货行业发展取得重要成果,投资者结构有效改善,市场生态全面优化,市场活力和韧性显著增强。
从六方面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
会议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一步一个脚印抓好落地实施,具体包括六个方面:
一要稳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聚焦支持科技创新这个关键,统筹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统筹股市和债市协同发展,统筹一二级市场动态平衡,进一步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二要推动培育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上市公司群体。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完善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增强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的合力,大力提高对各种所有制、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企业的服务能力。
三要推动提升估值定价科学性有效性。深刻把握我国的产业发展特征、体制机制特色、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因素,推动各相关方加强研究和成果运用,逐步完善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的估值定价逻辑和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更好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四要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风险防控长效机制。高度关注各类金融风险的关联性、系统性,强化跨市场跨行业跨境风险防范化解,不断完善资本市场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
五要更好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树牢“大投保”理念,推动加强行政执法、民事赔偿、刑事追责的机制衔接,畅通投资者维权救济渠道,积极探索更多提升中小投资者获得感的路径和方式。
六要加快打造“治理、生态、文化”三位一体的资本市场软实力。把加强党的领导和行政监管、行业自律、市场自治更好结合起来,持续涵养良好的市场生态和文化,让资本市场更加健康、充满活力。
做好资本市场五大重点工作
会议强调,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要围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服务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从以下五个方面,做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工作:
全力以赴抓好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总体实施方案,扎实细致做好制度规则制定修订、在审企业平移、技术系统准备、监管转型、廉洁风险防控等工作,集全系统之力推动这项关乎资本市场全局的重大改革平稳落地。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深化与境外市场互联互通。
更加精准服务稳增长大局。增强股债融资、并购重组政策对科创企业的适应性和包容度。大力推进公募REITs常态化发行。在服务民营经济、中小企业、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支持平台经济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出更多务实举措。
统筹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端改革。深入实施新一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推动权益类基金高质量发展,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
坚守监管主责主业。围绕全面实行注册制后的市场秩序和生态塑造,加强各条线监管力量统筹,提升监管效能,推动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合规稳健经营,督促行业机构完善合规内控和激励约束机制、加强从业人员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活动。
巩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持久战成效。加强综合研判和前瞻应对,稳妥有序化解私募基金、地方交易场所、债券违约等重点领域风险,协同打击金融乱象,净化市场生态。
▲全面注册制,为企业上市打开更大空间
据证监会发布的通知,自2023年2月1日起,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等规则已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至此,持续多年的注册制改革迎来关键性里程碑。
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指出,本次改革借鉴科创板、创业板经验,以更加市场化便利化为导向,进一步改进主板交易制度。主要措施包括:一是新股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二是优化盘中临时停牌制度。三是新股上市首日即可纳入融资融券标的,优化转融通机制,扩大融券券源范围。
自1990年A股市场启程以来,中国资本市场制度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从未停止。近年来,资本市场制度建设更是全面提速。而注册制毫无疑问是本轮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工程。从2018年11月科创板注册制“试点”,2019年起更是陆续经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试水,再到如今资本市场正式迎来全面实行注册制,随着这些重大改革相继成功落地实施,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架构也已经基本落成,并得到了市场的充分检验。可以看到,发行、上市、交易、持续监管等基础制度,如今都在不断实现体系化改善的过程之中。
如今,我国资本市场实现了从核准制向注册制的跨越,看起来这似乎只是资本市场进入方式的一次转变,但恰恰这一扇大门,在资本市场的整体发展中扮演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角色。
应该说,在一定历史阶段,受限于资本市场发展历程较短、配套监管不够完善等因素,IPO(一般指首次公开募股)企业上市发行核准制度有其存在的历史价值,在中国资本市场走过初创期过程中发挥了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但与此同时需看到,与核准制并存的,是壳资源炒作、上市难、IPO屡屡出现“堰塞湖”等多重问题,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不断增长,有限的资本市场容量,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资本市场对经济发展支撑作用的发挥。
从其他发达经济体的发展经验来看,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企业发展需要资金支持,但以往受限于资本市场的高门槛,很多有成长价值的市场主体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有的甚至还可能与资本市场失之交臂,这不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创新投入,反过来也使得A股市场往往遭遇缺乏优质成长性投资标的的质疑。
如今,随着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以往存在的门槛被拆除,对于广大市场主体来说,这一刻的到来,意味着之前受限制的资本市场大门被完全打开,也意味着市场主体站在了一条更为公平公开的起跑线之上。谁能获得投资者的青睐,考验的将是公司的真正硬实力,而不是讲故事的炫技。
在未来,对于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来说,都能够在对应的资本市场板块中找到自己的融资支持。可以预期的是,在全面注册制落地之后,更多市场主体参与、交投更为活跃,而资金流通更为顺畅的金融体系,将为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丰沛的能量支持。
当然,也需看到,全面注册制的落地并不意味着改革的停止,资本市场制度的现代化建设依然是一个长期工程。相比成熟资本市场百年发展经验,我们依然还需要持续优化市场结构和生态,更好发挥资本形成和资源配置功能。从横向来看,未来同样更需要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步伐,推动沪伦通机制拓展优化,稳步扩大商品和金融期货市场双向开放,丰富国际化品种供给,全面提升资本市场制度竞争力。
▲今年商务工作定调:重点做好扩大消费等六方面
近日,全国商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总结了2022年商务工作,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
会议指出,2023年要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二是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三是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四是培育国际经贸合作新增长点,五是深化多双边经贸合作,六是提升维护经济安全能力。
会议强调,2023年要着力恢复和扩大消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过去几年,消费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领域。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首先能够便利老百姓的生活,其次能给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动能。第三,可以更好实现“三驾马车”协同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要着力恢复和扩大消费
会议指出,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全国商务系统合力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实现商务运行稳中有进,消费市场基本稳定、对外贸易好于预期、利用外资保持增长、对外投资平稳发展、多双边合作实现新突破,为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会议强调,2023年要着力恢复和扩大消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为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提供重要支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积极贡献。
记者注意到,今年春节期间,我国消费市场迎来“开门红”,加速回暖趋势明显。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
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发票数据也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全国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2%,其中,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同比分别增长10%和13.5%,生活必需品、家居升级类商品、旅游服务等消费增长较快,返乡过节带动务工大省消费增幅较高。
白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想要提振市场信心,首先是培育更多新的消费增长点,而且是可持续的增长点。其次,国家政策支持要到位,要采取更大力度支持消费,给市场主体信心。第三,相关的法律法规要完善。
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会议指出,过去一年,全国商务系统统筹疫情防控和商务发展,立足商务工作“三个重要”定位推进各项工作: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做好疫情应对和市场保供,推动外贸保稳提质,实现外资保稳促优,提升开放平台建设水平,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化多双边经贸合作,统筹商务发展和安全。
会议明确,做好2023年商务工作,要坚持系统思维,守正创新,坚定信心,更好实现优化疫情防控与推动商务发展、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开放发展与维护安全的有机统一。要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培育国际经贸合作新增长点。
记者注意到,去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要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同时提出,要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更大力度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培育国际经贸合作新增长点。
“要牢牢抓住改善营商环境这个‘牛鼻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建议,主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深化国内相关领域的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这样才能把我国所固有的市场环境、产业环境、发展前景等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吸引更多外资来我国投资兴业。
白明则对记者表示,我国外贸优结构,关键要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增加技术含量、新模式、新业态对外贸发展的贡献,让高附加值的产品在我国外贸中占有更大的比重。
▲首套房贷“降息”潮来了,今年是时候买房了?
新年刚开工,多个城市首套房贷款利率就传出下调的消息。31日,中新经纬从厦门、珠海等城市的银行个贷经理处了解到,上述城市调整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最低达3.7%。
业内人士认为,短期来看,符合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的城市有望跟进调整,利率下限有望降至4%以下。
符合条件的城市有望跟进
“首套房贷款利率可以做到3.7%,今天刚实施。”1月31日,中新经纬记者以购房者身份咨询建设银行珠海某支行,一位个贷经理介绍说。当问到最近买房人是不是变多时,该个贷经理表示,“过年前后都很多”。
工商银行厦门某支行的个贷经理表示,“今天刚调的,厦门目前首套房贷款利率是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50个基点,也就是3.8%。”
除了厦门、珠海外,据媒体报道,郑州、福州的首套房贷款利率也下调至3.8%。1月18日,江西省九江市人民政府发布公告称,该市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LPR-30BP,自公告次日起执行。
不久前,央行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决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
根据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春节后,包括郑州、天津、厦门、福州、珠海、长春、沈阳等城市相继下调了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具有重要的指向标意义,新一轮的下调房贷利率潮流正在上演。截至目前,已经有30城下调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其中最低降至3.7%。
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对中新经纬表示,短期来看,符合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的城市有望跟进调整,利率下限有望降至4%以下,这部分城市多为普通二线及三四线城市,一线及核心二线城市新房市场韧性较强,房价整体平稳运行,房贷利率或更多从加点数上进行调整。
有城市恢复至
全国统一房贷利率下限
不少购房者都关心,首套房贷款利率下调能持续多久?后续会上调吗?
根据通知,后续评估期内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上涨,应自下一个季度起,恢复执行全国统一的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
上述江西省九江市人民政府发布公告就提到,如后续出现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上涨情况,则自下一个季度起,恢复执行全国统一的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
目前5年期以上LPR报价为4.3%,全国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为相应期限LPR减20个基点,即4.1%。
对比机构统计的2022年9月和和2023年1月符合条件城市名单,昆明、大理等七个城市已不符合条件。中新经纬此前也了解到,大理、昆明、贵阳、泉州等城市的首套房房贷利率已恢复至4.1%水平。
一二线城市楼市有望率先复苏
“前天刚把房子挂出去,就有十几个人来看房,当天晚上就签合同了。”家住天津市东丽区的胡先生告诉中新经纬,自己打算“卖一买一”,把两室置换为三室,没想到房子挂出很快就卖出,目前他正在抓紧时间看房。
陈文静分析称,房贷利率下降将有利于减少贷款利息支出,减轻还贷压力,降低住房贷款成本,政策持续放松有望促进正处于观望阶段的购房者入市,提振市场活跃度。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陈霄对中新经纬表示,在传统楼市小阳春即将到来的时间节点密集下调房贷利率,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意义重大,当前来看,市场成交端尚未明显回暖,根据春节假期成交数据显示,多城成交数据不甚理想,此时降低房贷利率对于销售端来说是一缕暖阳。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中国百城房价报告》指出,疫情三年房贷利率下调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客观上促进了房贷成本的降低,有力地支持了住房消费的释放。尤其是此次1月份一些城市的房贷利率下调,直接下降50个基点,充分体现了降房贷大力度的导向。
报告指出,2020年初全国重点城市主流的房贷利率为5.3%,经过三年的金融政策调整,2023年1月份关于“3.8%利率为主流利率”的共识逐渐增强。对“100万贷款本金、30年贷款时间、等额本息”的案例进行测算,其中2020年初的月供额为5553元,而在目前3.8%的贷款利率下则为4660元。如此计算,百万房贷的每月月供额减少了893元。需要说明的是,不同城市执行的房贷利率有差异,且政策调整的频率和时间也有差异。
陈文静认为,随着供需两端政策继续加快落实,一二线城市住房需求旺盛,有望率先迎来市场复苏,楼市“小阳春”或将在少数城市出现,但对于大部分城市而言,经济环境以及房价预期仍较弱,市场修复需要更长时间。若政策执行到位,全国市场最早或将于二季度企稳。
▲出境团队游重启!这些新规2月起施行
试点恢复旅行社出境团队旅游业务、涉港澳台营业性演出恢复受理和审批、江苏预备性工作时受伤可算工伤……2月起,这些新规值得关注。
新马泰等20国试点恢复旅行社出境团队旅游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试点恢复旅行社经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出境团队旅游业务的通知》。《通知》明确2023年2月6日起,试点恢复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出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国家名单为:泰国、印度尼西亚、柬埔寨、马尔代夫、斯里兰卡、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老挝、阿联酋、埃及、肯尼亚、南非、俄罗斯、瑞士、匈牙利、新西兰、斐济、古巴、阿根廷。
涉港澳台营业性演出恢复受理和审批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发布《关于优化涉港澳台营业性演出管理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确自2023年2月16日起,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恢复对涉港澳台营业性演出的受理和审批。暂缓新批涉外营业性演出活动(演职人员已在境内的除外)。
住建部修改《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管理办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修改《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管理办法》的决定,该决定自2023年2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确,城镇排水主管部门应当因地制宜,按照排水行为影响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安全运行的程度,对排水户进行分级分类管理。排水户不得向城镇排水设施排放、倾倒剧毒、易燃易爆、腐蚀性废液和废渣;不得向城镇排水设施排放有害气体和烹饪油烟;不得堵塞城镇排水设施或者向城镇排水设施内排放、倾倒垃圾、渣土、施工泥浆、油脂、污泥等易堵塞物;不得擅自拆卸、移动、穿凿和接入城镇排水设施;不得擅自向城镇排水设施加压排放污水;不得有其他危及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安全的活动。
新修订的《烈士安葬办法》施行
新修订的《烈士安葬办法》自2023年2月1日起施行。主要修订内容包括:一是调整主管部门,将烈士安葬活动的主管部门由民政部门调整为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二是完善烈士送迎仪式;三是健全烈士安葬仪式;四是增加搜寻发掘烈士遗骸安葬内容;五是拓展失踪烈士或者境外安葬烈士祭扫纪念途径;六是与战时牺牲人员收殓安葬等规定做好衔接。
不得违规限制证券投资者销户
证监会发布《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办法》,自2023年2月28日起施行。《办法》强调经纪业务属于证券公司专属业务,未经证监会核准持牌展业构成违规。要求证券公司严格履行客户管理职责,切实做好客户身份识别、客户适当性管理、账户使用实名制等工作。要求证券公司应当将交易佣金与印花税等其它税费分开列示,保护投资者知情权;为投资者转户、销户提供便利,不得违反规定限制投资者转户、销户。
江苏:预备性工作时受伤可算工伤
江苏省《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有关政策的意见》于2023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款明确,职工在上班前和下班后的一段合理时间内,搬运、清洗、准备、整理、维修、堆放或收拾其工具和工作服,或者根据法律法规、行业操作规程、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规定,为完成工作所作的其他准备或者后续事务,视为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在此期间受到的伤害均可认定为工伤,从而进一步规范了全省工伤认定工作。
济南:全面恢复举办展览活动
济南市商务局通知,拟定自2023年2月1日起,济南市全面恢复举办各类展会活动。展会举办期间,各会展企业、会展场馆要按照新时期新阶段国家、省、市疫情防控有关要求抓好落实,确保全市各类展会活动安全有序。
▲金融机构消费贷利率一降再降
“去年1月份我申请的闪电贷利率是5.76%,目前这笔钱已经还完,今年再申请时发现利率确实下降了不少,叠加现在的贷款优惠券,降了将近2个百分点。”在招行北京丰台区某营业网点,正在办理相关业务的陈先生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记者调研了解到,目前多家银行推出个人消费贷、大额信用卡等产品利率优惠活动,部分消金公司也积极布局消费贷业务,推出多款专属产品。业内人士表示,非住房类消费信用的扩张和社会零售总额走势高度相关,有助消费回暖。金融机构在加大消费贷投放力度的同时,也要注重产品、业务的风险控制,防范由此带来的风险。
利率不断下调
一季度通常是银行信贷投放窗口期,加上今年春节期间迎来消费与旅游旺季,多家银行采取下调消费贷利率及推出限时优惠的方式吸引客源,促进消费。
例如,招商银行对符合条件的客户发放6.6折、8.5折、9.5折不等的利率折扣券。“目前在审批利率的基础上可叠加专属优惠券,单个散户可申请最低利率为3.6%。如果同一个公司满3个人组团申请,最低利率可降至3.2%。”招商银行北京地区某个贷经理表示。
放款额度方面,上述个贷经理表示,根据申请人个人资质,手机银行最高放款额为20万元,柜台办理可提高至30万元,最快当天就能完成审批放款。
此外,针对没有提现需求、仅用于刷卡消费和线上消费的客户,农业银行推出大额信用卡产品“乐分易”。“这款产品最高可申请30万元额度,期限可达60期,月利率只有0.25%。3月底前办理该业务,还可享消费达标送话费的活动。”农业银行相关人士表示。
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表示,随着经济的恢复,消费要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对金融支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就目前来看,金融机构贷款投放进度在靠前发力,整体好于预期。
王一峰认为,消费信用贷的扩张,既是金融体系的支持举措,也是居民端风险规避意愿下降、信心恢复的表现,非住房类消费信用的扩张和社会零售总额走势高度相关,有助消费回暖。
拓展消费金融业务
自去年以来,银行消费贷利率已多次下调。建行北京西城区某个贷经理表示:“消费贷利率从之前的4.05%降至3.95%,目前降至3.85%,以后如果有活动,应该还会降。”
部分银行在计息方式、还款方式上也对产品进行调整,突出灵活性和普惠性。记者了解到多数个人消费类贷款产品都为循环额度,随借随还,按天计息,这大大降低了贷款人的资金成本和还款压力。
此外,部分消费金融公司也积极布局消费信用贷领域,拓展业务品种。例如,中银消费金融近期在APP中设置“新市民专属贷”入口,为服务新市民提供优惠政策。该公司客服人员表示,新市民贷款在同等资质情况下,可申请在原有授信额度基础上再提高一定的授信额度。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表示,日前国常会上的最新定调提振了市场信心,利好消费金融公司、金融科技平台,为消费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在新的一年发力扩消费、提振中小微企业起到积极作用。
注重风险控制
同时,也有不少贷款人表示,想要申请到最低贷款利率并不容易,需要符合银行多项资质要求,且款项在使用中也会存在一定限制。各家银行均表示,实际贷款额度及利率需以最终审批情况为准。
具体来看,银行最低利率往往提供给部分指定客群专享。农业银行北京某网点工作人员表示,该行网捷贷产品目前最低利率为3.65%,但贷款人的工作单位需要在该行白名单之中。此外,在办理贷款时,还需贷款经理到申请人单位上门拍照。
建设银行北京海淀区某网点个贷经理表示,目前有一款专属装修分期产品,最长可借60个月,年利率最低可降至3.0%,但只针对该行协议单位的员工开放。此外,在资金使用过程中,需要单独办理一张银行卡,平时支付只能用于POS刷卡,且只能用于装修领域。
在业内人士看来,消费贷的投放力度加大会带来相应风险,商业银行应完善对信贷客户的贷前审查和信用评级。金融机构在支持消费回暖的前提下,也要注重产品、业务的风险控制,防范由此带来的风险。
对此,多家消费金融机构日前表态,除了围绕消费者真实、合理需求进行产品创新与营销外,也应加强贷后管理,严控资金流向,严格控制过度放贷以及资金挪用可能引发的风险问题。
▲经济复苏步伐加快 消费税较高增速有望延续
2022年,由于国内外错综复杂因素叠加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影响,全国税收收入较上年下降3.5%。不过,在主要税收收入项目中,国内消费税的表现亮眼,去年收入达16699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实现两位数高增长。
在多位专家看来,去年消费税实现较高增速,既有消费税自身税源稳定、运行平稳的特性,也可能是中央财政为弥补财政收支缺口不再对消费税实施“延迟入库”所致,或许还反映了消费结构性复苏。随着新一年经济复苏步伐加快,在税源和征管能力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消费税有望继续保持较高增速。
国内消费税显著多增
消费税是我国的第三大税种,在2022年主要税收项目中收入规模仅次于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根据规定,纳税人在生产、批发或者零售环节销售应税消费品需缴纳消费税。因此,消费税相较于企业所得税,受企业经营状况影响更小,其作为主要征收税目的“烟、酒、油、车”不易受到经济周期影响。
去年我国税收收入一度大幅下滑,随着下半年工业服务业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总体上有所恢复,全年相关税种实现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前三季度未现显著增长的国内消费税在四季度增速大幅提升。
据测算,去年四季度国内消费税较2021年四季度多增1922亿元,占到全年多增规模的68.2%。从单月增速看,2022年10、11、12月国内消费税单月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约147%、157%、63%。可以说,国内消费税在去年四季度的高增长有力拉动了消费税的全年增速。
另一方面,在2018年~2021年间,国内消费税在四季度均呈现增速下滑态势。据华创证券统计,2018年~2021年四季度消费税平均较2015年~2017年同期接近腰斩。华创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对此认为,由于消费税是中央税,中央财政可把控入库时机,在2018年~2021年四季度消费税或存在中央财政延迟入库的现象,以此避免抬升收入基数、降低次年税收目标完成难度,还可跨年度平滑税收。
在张瑜看来,2022年四季度消费税的高增速是中央财政恢复消费税正常入库,从而弥补超千亿的收支缺口。海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梁中华同样认为,消费税增速明显回升的主因或是在2022年财政收支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消费税未像往年延迟入库,低基数效应使得消费税增速偏高。
今年有望延续较高增速
对于近年来消费税存在“延迟入库”的猜想,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持有不同意见。他向记者强调,消费税并没有延迟入库的惯例。
施正文认为,去年第四季度消费税收入高增更多受益于四季度经济结构性改善。消费税收入中“烟、酒、油、车”贡献超九成,具有较强刚需属性,能够平滑穿越经济周期。同时,“油、车”服务范围广,在经济复苏时更易受到正向影响。此外,消费税在近年未受阶段性减税降费的直接影响,在税率不变情况下,随着相关商品价格的上涨,消费税收入也会提高。
尽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尚未显著改善,但在多位受访专家看来,2022年末消费税收入的显著提升或说明当前国内消费正在结构性复苏。
“消费结构性复苏是去年12月财政收入的亮点。”中汇税务师事务所经理钟恺告诉记者,国内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叠加去年汽车消费较好,带动消费税收入提升。同时,2022年油价涨多跌少,带动成品油消费税收入进一步同比增加。此外,自2022年11月起,我国将电子烟纳入消费税征收范畴,导致2022年消费税与2021年相比新增了征收品目,带动消费税收入同比增加。
“在税源和征管能力相对稳定的条件下,随着2023年经济回暖,预计消费税增长将会延续较高增长态势。”施正文表示,2023年的减税降费政策还将聚焦在企业纾困上,针对消费税出台新的减税政策可能性不大。因此,消费税税收收入增长主要取决于经济走势、税源和税收征管能力。
▲李克强:经济好金融才会好 金融稳定经济才能稳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到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考察,主持召开座谈会。他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进一步发挥金融支持宏观经济稳定作用,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
李克强来到中央外汇业务中心,与工作人员交流,对外汇储备实现好的经营收益表示肯定。他说,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中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外汇储备体现国际上与我国开展经贸合作的信心,汇率稳事关经济金融大局稳。这些年面对多轮外部冲击,我国外汇储备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在国际主要币种中相对稳健,为稳定外贸、金融、经济等提供了有力支撑。
李克强详细了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情况。他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改革发展有力支持了经济发展。从过去十年周期看,经济年均增长6.2%,从53万亿元大幅增加到121万亿元,金融机构总资产也大幅增加。经济好金融才会好,金融稳定经济才能稳健。
会上,人民银行作了汇报。李克强说,这几年面对疫情等多重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共同努力,保持了经济持续增长。我们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因时因势运用总量和结构性工具,为维护宏观经济稳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着力缓解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融资难题,以保市场主体来稳就业保民生。过去五年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年均增长24%,去年企业贷款平均利率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在全球通胀背景下为国内稳物价提供了基础条件,去年居民消费价格只上涨2%。同时,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方式,有效防范金融市场异常波动风险,及时稳妥处置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当然,也要清醒看到存在的问题,维护金融稳定、防范风险仍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李克强说,金融系统要继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这关系市场预期,稳定的预期是市场经济的“硬通货”。要深入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加大金融对扩大内需、优化结构的支持,改善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苏州:根据情况调整公积金贷款政策 优化商品房价格备案制度
近日,江苏省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通知包含十二方面共计55条措施,其中一方面单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具体而言,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方面,明确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房地产长效机制工具箱,调整优化限制性政策和土地出让政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购房需求,坚持“房住不炒”,认真落实居民个人换购住房个人所得税政策。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公积金贷款政策,加快推进房屋征收搬迁货币化安置,优化商品房价格备案制度。
同时,支持房地产业合理融资需求,加大建筑业金融支持力度,重点推进支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合理展期政策落地见效。用足用好国家专项借款,鼓励商业银行加大配套贷款力度,制定苏州市专项借款实施方案,全力以赴保交楼,切实维护购房者利益。支持符合条件的房地产企业、房地产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支持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股权融资政策,开展再融资、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支持融资担保公司加入交易所债券市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央地合作增信共同支持民营房地产企业发行公司债券。
措施还提到,根据国家和省要求,优化调整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政策,在保障商品房预售资金使用安全和项目正常交付的前提下,合理释放监管额度内的资金,促进房地产企业加快资金回笼。在加强预售资金监管的前提下,经综合研判后,房地产开发企业可申请预售时间节点提前30日。
在着力恢复和提振消费方面提到,支持住房改善消费,开展苏州“云上房展”,线上线下联动促进住房消费。
此外,支持举办文旅消费活动,鼓励创新文旅消费促销模式和营销手段,支持举办音乐节、直播季、数字文化节、非遗体验季、电影首映和主创路演等各类文旅消费促进活动。评选一批苏州市文旅消费优秀活动,给予不超过其实际投资额的20%、最高不超过30万元的奖补。鼓励支持各地发展夜间经济,对建成国家级、省级、市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的建设运营主体,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全面推动水上旅游产品提档升级,鼓励企业融入餐饮、演出、游戏、互动等更多旅游沉浸式内容,打造集历史人文、休闲游乐于一体的水上旅游新体验。
同时,支持苏州文旅企业争取省级文化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发展专项资金,促进文旅产业创新发展。鼓励苏州文化企业聚焦原创内容孵化和5G背景下新消费、新文娱方向,通过新兴数字化技术为苏州文化载体发展赋能。继续实施100%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政策,补足保证金期限延至2023年3月31日。对提供广告和娱乐服务的单位和个人,按应缴费额的50%减征归属地方收入的文化事业建设费。
鼓励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进行公务活动和群团活动时,委托旅行社等文旅企业代理安排交通、住宿、餐饮、会务等事项,预付款比例不低于50%。鼓励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与工会加强合作,将符合条件的旅游民宿、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特色小镇、红色旅游景区等纳入疗休养活动范围,开发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和符合政策的路线和产品。建立苏州职工(劳模)疗休养基地联盟,向外省市推介苏州职工(劳模)疗休养资源,助力旅游经济复苏。
措施还提到,办好第五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第十二届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开展苏州文旅消费季系列活动,激发文旅消费活力。做好国际旅游推广,组织本地文旅企业参加国际知名展会。制定推动旅游业国际化转型计划,加强与国际旅游组织、国际论坛组织的合作,利用好144小时上海浦东机场过境免签政策,推出适合的苏州旅游线路。
▲税务总局:聚焦高风险重点行业领域 依法打击各类偷逃骗税违法行为
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局长江武峰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3年,税务部门将进一步聚焦高风险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依法打击各类偷逃骗税违法行为,并不断深化以案促管、以案促治;进一步发挥六部门常态化打击虚开骗税工作机制作用,提高涉税案件查办的整体效能;进一步提高风险发现、精准打击能力,更加有力地发挥税务稽查打击涉税违法、维护税收安全、促进税收治理的职能作用,努力营造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税收法治环境。
截至2022年底,全国税务稽查部门累计查实7813户涉嫌骗取或违规取得留抵退税企业,六部门联合打击虚开骗取留抵退税团伙225个,共计挽回留抵退税及各类税款损失155亿元。
同时,2022年税务部门持续加大涉税违法案件曝光力度,通过分类分级、不间断曝光典型案件,着力发挥“查处一起、震慑一片”的警示教育作用。全年累计曝光716起骗取留抵退税案件、22起虚开发票和骗取出口退税案件、10起涉税中介及其从业人员违法违规案件、6起演艺明星和网络主播偷逃税案件,有力释放了“偷骗税必严打”“违法者必严惩”的强烈信号。
国资改革
新一轮国企改革箭在弦上
机构人士表示,未来推动央企集团及其子企业上市依旧是央企工作重点。此外,通过资产注入或重组也将进一步提高证券化率。
周丽莎认为,推进央企估值回归合理水平应树立以提升内在价值为核心的市值管理理念,充分发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产业整合的平台作用,盘活上市公司的存量股份,强化资本运作能力,还应加强与投资者沟通交流,增强市场和投资者认同感。
专业化整合有望提速
作为改革重点任务之一,央企专业化整合有望进一步加快。
今年以来,医疗、新能源、军工等领域央企重组高潮迭起。“按照国资委部署,根据所处行业和业务布局特点,以产业链为中心开展‘进、退、整、合’,将成为下一阶段国企改革发力重点,更多领域有望出现专业化整合新动作。”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副所长肖钦说。
财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美岑认为,专业化重组将成为国企改革的核心主线。根据国资委此前提出的目标,即三年内推动打造一批旗舰型龙头上市公司,预计后续专业化整合将沿着现代产业链“链长”企业展开,“链长”央企值得关注。
国资委在近期召开的央企负责人会议上明确,2023年将制定节能环保、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布局结构调整指引。
知本咨询合伙人、产权研究院院长常砚军预计,未来检验检测、装备制造、人工智能、新能源、云计算、节能环保和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专业化整合将加快落地。此外,国企之间组建由主业企业或优势企业控股的合资公司式专业化整合、央企和地方国企之间的专业化整合也将是未来的重要看点。
全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总结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
全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总结电视电话会议近日在京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刘鹤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务委员、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王勇主持会议。
会议认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要目标任务已经完成。三年来,各方面共同努力,有力推动国企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相统一,更加突出强调市场主体地位,三项制度改革更大范围落地见效,瘦身健体有序推进,中央企业存量法人户数大幅压减,“两非”“两资”清退任务基本完成,企业办社会和历史遗留问题全面解决,鼓励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国资监管的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
会议强调,国企改革永远在路上。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围绕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继续谋划和推动国企改革。要深化对国企改革的规律性认识,牢牢把握正确方向,聚焦国企功能作用和历史使命,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正确改革方法,广泛调动地方和企业积极性。
此前,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八次会议,研究部署有关工作。
国企重组整合步入活跃期,哪些领域值得期待?
中国宝武重组中钢集团、新钢集团,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揭牌成立,新能源、医疗、管网、检验检测等领域资源整合密集落地……最近一个时期,国有企业重组整合呈现提速加力的态势。这项改革给国有经济布局和国有企业发展带来了什么?2023年哪些具体领域的资源重组值得期待?“新华视点”记者对此进行了调研采访。
央企重组整合按下“加速键”
进入2023年,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迈出新步伐——
1月14日,中国三峡集团与中交集团签约,三峡集团旗下中国水利电力对外有限公司拟重组进入中交集团,成为其全资子公司。
1月10日,央企整合“一日双响”:当天上午,国家电网与国家电投举行管理权交接仪式,国内生物质发电领域头部企业国能生物重组进入国家电投;随后,中国电建与通用技术集团签约,中国电建旗下的医疗机构将加入通用技术集团。
更早之前的1月6日,国资委举办中央企业新能源智慧运维服务合作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涉及14家央企的22个光伏发电和风电项目。
这是央企重组整合按下“加速键”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在2022年,共有37家中央企业25组专业化整合项目分两批开展了集中签约。
“这几年,特别是去年,中央企业重组整合动作不断、成果频出,力度大、模式新、效果好,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评价说。
在更长的时间维度上观察,这一领域改革向纵深推进的态势更为清晰。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有27组49家央企实施战略性重组,新组建中国航发、国家管网集团、中国电气装备、中国物流等企业,国资委监管的央企数量从10年前的117家调整至目前的98家。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央企之间的整合如火如荼开展外,央企与地方国企、地方国企之间的重组整合也有不少新谋划、新突破。
2022年底,中国航材集团与海南省国资委开展通航产业专业化整合,中国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以无偿划转方式成为海南省第一家“中字头”企业。
此外,河北加快整合港口资源;山东坚持“一主业一主体”,组建了省环保发展集团、省体育产业集团等特色优势企业;四川将重组整合纳入企业年度经营绩效考核,推动打造了蜀道集团、机场集团等一批支柱企业。
重组整合缘何成为当前国企改革的“重头戏”?
彭华岗表示,推进央企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是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对于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从近期实践看,国资央企以加速重组整合为抓手,优化国有经济在关键领域布局的意图十分明显。
例如,中企联合油脂有限公司日前正式亮相。这家新国企由中粮集团公司与中储粮集团公司共同组建,是两大粮食央企协同合作、筑牢粮食安全“基本盘”的具体举措,也是落实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优化、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的创新实践。
矿产资源是“工业的粮食”。去年7月份,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揭牌。“在资源安全日益重要的背景下,组建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利于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打造世界一流矿产资源综合服务企业,增强铁矿石等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彭华岗说。
与此同时,大范围、全方位、跨行业的整合重组使得相关企业主责主业更加聚焦、业务结构更加清晰、核心能力更加突出。
去年12月末,中国宝武与中钢集团正式启动战略重组。这是党的二十大之后央企集团层面的第一例战略性重组。业内认为,两家企业同属钢铁产业链上下游,战略契合、优势互补,在研发创新、资源保障、新材料升级等方面协同空间大、潜力足。
这是中国宝武在战略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方面的最新实践。“十三五”期间,这家钢铁巨擘基本一年并购整合一个千万吨级钢铁企业,就在启动重组中钢集团的当日,新余钢铁完成了工商注册,正式加入了中国宝武大家庭。
“在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没有联合重组,就形成不了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所需要的经营规模和竞争优势;没有重组后的整合融合,就不可能全面提升管理效率、经营效益和企业的市场影响力、控制力。”中国宝武董事长陈德荣说。
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总监周丽莎表示,实施重组整合,一方面是为了通过整合实现规模经济,另一方面是希望实现资源的深度融合、创新使用,提升发展的质量效益。其中,专业化整合提高了产业集中度,不少行业领域和区域的无序竞争、同质化经营问题得到明显化解。
更多整合“新动作”正在酝酿
2023年开年以来,央企专业化整合动作不断。国资委党委书记张玉卓在日前举行的央企负责人会议上表示,着眼加快实现产业体系升级发展,深入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是今年国资央企的重点任务之一。
此次会议提出,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引导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投向,并明确“要制定节能环保、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布局结构调整指引”。
1月中旬召开的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也释放出清晰的信号——要强化国有企业在医药医疗、健康养老、应急保障等民生领域有效供给;要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围绕地方重点产业实施战略性重组,加快形成央地国企联系紧密、协同顺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据了解,今后一个时期,国资央企将重点围绕“突出实业、聚焦主业、做精一业”的目标,从“进、退、整、合”四个方面加大力度,推动央企重组整合取得更大成效。
所谓“进”,就是要瞄准高水平、导向性,支持推动国有资本协同合作,促进固链、补链、强链、塑链;“退”就是要持续推进央企“两非”(非主业、非优势业务)“两资”(低效资产、无效资产)业务退出,做好产能过剩行业整合。
“整”就是积极推动检验检测、医疗健康、装备制造、矿产资源、煤电等领域资源整合,避免重复投资和同质化竞争;“合”是支持中央企业按照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加强内部资源深度融合,形成强大合力。
“重组整合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周丽莎表示,无论央企怎样整合,最后还是要落到深化改革、创新发展这个根本点上来,放大整合效果,切实提高国企市场竞争力。
节能减排
充电桩建设既要速度更要质量
当下我国充电桩与新能源汽车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换言之,现在我国的充电桩数量充足,但问题是新能源车主“找不到、用不上、充得慢”。今年春节,一位车主自驾新能源汽车返乡的糟糕体验在网上引起了热议。据媒体报道,原本8个小时的车程,这位车主却花费了15个小时,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漫长的充电等待时间。
推进充电桩建设,不仅要有量的突破,还要有质的飞跃,要能清除各种“短路”风险。比如对于使用效率不高、燃油车占位、支付方式不统一等痛点问题,要有针对性地解决。要做好科学规划,比如像加油站一样,要让车主在5公里内就能找到可用的充电桩,提高充电桩的平均利用率,同时要避免盲目建设,按照区域充电的需求去建造充电桩。另外,还要进行技术突破,加速大功率充电技术的应用,减少充电等待的时长等。充电桩建设也要因地制宜,进行合理规划等等。
推进充电桩建设是为了更好服务新能源车车主,也有利于发展新能源车,而新能源车节约能源,有益于环保,还被寄寓为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国家对此也是大力提倡与扶持。所以,要想大力推广新能源车,就要让新能源车能在城市“畅行无阻”,为城市发展、社会进步作贡献。要先清除前行路上的“绊脚石”,做好充电桩建设和应用,而不能让“充电难”等问题再成为新能源车的“续航短板”。
海南:积极培育绿色环保企业 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
海南省人民政府日前印发《海南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其中提出,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加快绿色金融发展,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等政策框架。推进各项绿色金融措施,大力发展绿色信贷和绿色保险,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支持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鼓励有条件的市县探索建立绿色贷款财政贴息、奖补、风险补偿、信用担保等配套支持政策。支持绿色资产证券化,鼓励社会资本设立各类绿色发展产业基金。支持绿色债券发展,积极培育绿色环保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
江西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着力建设“赣鄱氢经济走廊”
江西省发改委、江西省能源局印发《江西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3-2035年)》:统筹各地氢能产业发展的综合条件和已有基础,着力建设以“九江-南昌-吉安-赣州”为轴线的“赣鄱氢经济走廊”,贯通链接内部、融入周边的氢经济主动脉,北面融入长江经济带,南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带动东西两翼各地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发展氢能相关产业。
上述规划提到,积极争取中央有关资金支持,统筹现有渠道资金和企业、院校科研经费,用好绿色发展基金、省现代产业引导基金等,积极支持省内氢能相关产业发展。探索针对风电、光伏发电制氢的特殊电价,推动绿氢成本逐步下降。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氢能产业重点项目的资金支持。鼓励各类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支持氢能创新型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符合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氢能产业,在省级科技专项资金中予以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氢能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等注册上市融资。
北京首宗大兴机场临空区加氢站挂牌成交
日前,记者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大兴)管理委员会了解到,北京市首宗纯氢站项目——大兴机场临空区加氢站(纯氢站)项目挂牌成交。该项目总用地面积约0.48公顷,地上建筑面积1920平方米,是北京市乃至京津冀区域首宗S5加油加气站(加氢站)用地采用挂牌方式供地的试点项目,落地北京市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高端产业片区大兴组团内。
据介绍,临空区液氢加氢站建成后,加注能力将达到3吨/天,可满足每日约300辆氢燃料车辆加氢需求。作为临空区内首发挂牌上市S5加油加气站(加氢站)项目,具备氢能制、储、运、加、用等全产业链重大安全风险的预防和管控能力,符合临空区持续创新驱动理念、安全发展理念和清洁化、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理念,形成自贸区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经验。
该项目建成后,临空区将依托综保非保工业物流园区、生命健康社区、国际航空社区、新机场场内枢纽等区域,加速城市配送、冷链物流、建筑领域、邮政运输、旅游、通勤、机场服务、环卫作业等适配运输场景的形成,有效支撑大兴及京津冀区域氢能产业发展,助力相关产业集群加速形成,也支撑首都高质量发展,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自主创新
碳纤维产业迎来大规模发展
碳纤维是制造先进复合材料的重要增强材料,强度高、抗摩擦、耐腐蚀,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装备、交通运输、体育休闲等领域。自诞生以来,高端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长期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为了摆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我国在2000年后开始大力发展碳纤维产业,并将其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更是将在碳纤维复合材料领域开展协同应用试点示范和加强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应用列入其中。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碳纤维产业将迎来大规模发展,市场应用不断拓展。根据赛奥碳纤维《2016—2021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我国碳纤维需求量从2016年的1.96万吨增至2021年的6.24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6.06%,2021年同比增速达27.69%,预计2025年国内需求量为15.93万吨。
当前,氢能源和光伏是高端碳纤维产品的主要应用领域,围绕风光氢等下游产业链需求,碳纤维企业正加快推动制造技术成熟,提升新能源应用领域原材料的保供率,加强企业竞争力。
在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牵引下,我国碳纤维行业加快向更成体系、更高性能、更低成本的方向迈进。日前,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建设项目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落地,项目建设多套聚合装置、原丝生产线、碳化生产线以及配套工程。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良介绍,该项目将充分利用核能蒸汽、光伏发电实现碳纤维生产过程中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同时将首次采用国内最先进的4.0版本的碳纤维产业化技术进行新的生产基地设计,进一步提升中复神鹰高性能碳纤维产品在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打造碳纤维产业绿色生态。
据了解,中复神鹰以连云港基地为中心,布局了西宁万吨基地、上海航空应用研发基地和连云区新基地。“新基地在西宁万吨生产技术的基础上,生产线智能化水平和能源综合利用率均大幅提升,规模更大、水平更高、品质更强。该项目是中复神鹰规模化战略布局迈出的新步伐,对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张国良说。
近年来,在政策发力和企业努力下,我国不断取得碳纤维制备和应用关键技术的新突破,相关产能持续跃升,自给率不断提高。我国首个万吨级48K大丝束碳纤维工程生产线在上海石化(3.200, 0.00, 0.00%)碳纤维产业基地投料开车;山西钢科已形成覆盖国内高性能碳纤维领域主要品种的生产能力;为保障国产大飞机关键原材料自主可控,中复神鹰持续攻关,成功突破了T800级碳纤维预浸料生产技术,产品主要性能达到国产大飞机要求,目前正在开展工艺性能评价与验证……经过行业企业的不断努力,国产碳纤维的市场份额从2019年的31.7%攀升至2021年的46.9%。
尽管如此,有关专家表示,国产碳纤维的性能与质量稳定性尚有提升空间,短期内碳纤维核心装备仍需依赖进口。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打造创新矩阵,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运行产能,是我国碳纤维产业面临的挑战,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长远目标。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国民经济主战场,央企应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国家队’作用,为提升我国关键材料和技术的自主可控,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作出重要贡献。”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说。
周育先表示,中复神鹰是中国建材集团新材料板块的重要一员,中国建材集团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复神鹰抓住全球碳纤维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的宝贵机遇,不断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打造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碳纤维企业。“未来,中国建材集团将继续支持中复神鹰把握碳纤维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的新机遇,加快形成绿色制造新动能,将生态优势、技术优势转变为企业发展优势,推动产业上下游深度耦合,聚力打造高质量产业集群。”
国产新冠口服药的定价之道
近日,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官网公告,先声药业新冠治疗药品先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先诺欣首发报价公示,先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的首发报价为750元/盒。此前,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了《新冠治疗药品价格形成指引(试行)》,基本要义是在坚持市场决定价格、尊重企业自主定价的基础上,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引入医疗机构和行业协会参与社会共治,引导企业公开透明合理制定新冠治疗药品价格。那么,国产新冠口服药是如何定价的呢?
临床价值优先
先诺欣(先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首发报价为750元/盒/完整疗程,含税出厂价(或进口到岸价格)705-720元/盒。作为首个国产3CL靶点新冠口服小分子药物,先诺欣的首发报价不到辉瑞Paxlovid(1890元/疗程)的40%,是默沙东莫诺拉韦胶囊(1500元/疗程)的50%。
据先声药业药物经济学部门负责人介绍,企业根据国家医疗保障局《新冠治疗药品价格形成指引(试行)》要求,充分考虑到国情社情和药物经济学实际,和国家相关部门多轮沟通汇报,最终确定了750元/盒的价格。
“创新药品的定价应当首先基于药品的临床价值,据临床试验数据结果,我们和P药临床价值相当,考虑到我们作为民族企业的社会担当,努力压缩销售和生产成本,使得整体运营成本远低于进口药。为了让中国的新冠创新药惠及到更多患者等,我们采取了‘向下’定价策略。”上述负责人说道。
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卫生经济学教研室主任李洪超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般来讲,药物定价考虑的因素比较广泛。国产药物主要考虑的有其临床的疗效和安全性,这个是最主要的。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也会影响定价,比如疾病负担的严重程度,目前临床治疗的需要,有没有别的途径可以满足,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多因素影响定价
李洪超表示,这段时间新冠治疗的Unmet needs(未满足的需求)比较明显,有非常明确疗效证据的药物选择不多。而新冠和普通感冒不一样,的确有一些患者产生比较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所以疾病负担也不低。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新获批的国产抗新冠口服药物的定价。“还有一个方面的因素也特别重要,即竞争产品的价格比较。辉瑞Paxlovid在中国的价格是一个疗程1890元,价格较高,医保谈判没有成功。国产药物目前的定价参照这个1890元,明显低不少。”李洪超补充道。
不同的药物治疗新冠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差异会影响药物价格。李洪超表示,先声药业的先诺欣和Paxlovid这两个药物之间没有开展过头对头的临床试验,所以很难确切地说疗效和安全性谁更好。但是,这两个药物所属同一个作用机制,即3CL蛋白酶抑制剂,从理论上来看,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差异可能不会很明显。从两个药物各自临床试验的数据可以看到,临床疗效的指标没有相差多少,甚至先诺欣的某些临床效果指标似乎还更好一些。而近期同时获批的另一个国产创新抗新冠药物VV116与先诺欣和Paxlovid不是同一个作用机制,但是VV116和Paxlovid是做过头对头的临床试验的,并且临床疗效没有显著差异,甚至VV116的安全性可能还略好一些。在这个前提下,就可以根据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来做一些价格的合理测算或者定价。
个人自付不到100元
在此次北京医保局公布的首发价的数据中,先诺欣的研发费用被一并披露。据了解,先诺欣原料药成本为334.53元,直接研发费用5.02亿元。这笔费用相当于先声药业2021年全年研发投入14.17亿元的35%,2022年中期业绩公布研发费用6.52亿元的77%。
李洪超表示,这是个比较特殊的案例,以前在医保管理当中,实际上并不会非常直接地去考虑研发费用的问题。现在比较主流的思路是基于价值定价,而考虑研发成本属于基于成本定价的思路。“我们都知道创新药物的研发成本很高、周期长,主要是通过专利保护,给企业一个独占的销售权利,通过这样的做法让研发企业可以回收研发成本。对于医保管理者,通常情况不会专门地去算这个账。但像先诺欣,包括VV116都是在疫情期间临时研发的,不同于老药新用。新药研发下来的成本很高,研发机构也要付出很多的人力物力。而疫情有可能一波就过去了,过去之后的药物市场被压缩。如果要鼓励企业、研发机构有积极性能够在公共卫生事件中及时开展应急研发,来应对公共卫生危机,就需要在定价当中适当考虑,尽量能够覆盖他们的研发成本。”
根据我国此前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规定,以及国家医保局前不久发布的《关于实施“乙类乙管”后优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相关政策的通知》,先诺欣将自动进入最新版“新冠防控指南”,并纳入临时医保药品目录,购买者仅需支付医保报销后的个人自付部分,按照个人自付10%计算,仅需不到100元。
专家论坛
余永定:2023年中国GDP增速目标应定为“6%+”
中国GDP增速自2010年逐季持续下跌,由2010第一季度的12.2%下跌到2019年第四季度的6%。这种情况使不少人相信: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长速度低于6%,因而GDP增速还会进一步下跌。
主张中国GDP潜在增速低于6%,因而还会继续下跌的论据包括:人口老龄化、环境制约(绿色GDP)、体量大了(边际收益递减)和改革滞后等。但是,现实中还存在许多抵消经济增速下降的因素,如:城市化、产业升级、科技革命和人力资本提升等。消极因素和积极因素相互抵消后的净结果是什么?没人算得清楚。富兰克林有一句名言:除了死亡和纳税外,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确定无疑的。我以为,不应轻易断定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速是6%、5%或更低,而放弃为获得尽可能高一些的经济增速的努力。
事实上,何为潜在经济增速,人们存在各种不同理解:现实中能够实现的最高经济增速?过去或未来某段时间内的平均经济增速?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和历史数据推导出的某种经济增速?某种类型国家在具有可比较性的历史阶段的经济增速?潜在经济增速每年都可以不同抑或是在给定时期内不变的某一平均数?
经过四十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由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体量世界排名第18上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不可能再保持每年9%至10%的实际增长率,但中国GDP增速由10%下降到6%甚至是5%、4%却不是必然的。我不相信有谁确知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速。与其问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速”是多少,不如问中国的“不导致通胀失控的经济增速”是多少?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如果经济增速超过“潜在增速”,或出现所谓“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一定会上升。
如果把“潜在经济增速”理解为物价基本稳定(如对发达国家而言2%,对发展中国家而言3%甚至更高一些)条件下可以获得的最高GDP增速,则可以发现,中国多年来的GDP增速是在“潜在经济增速”之下的。
事实上,中国在过去十年中CPI一直保持在2%左右,PPI从2012年3月起连续54个月同比负增长,从2019年7月起除2020年1月外连续17个月同比负增长。2022年12月CPI同比上涨1.8%,PPI同比下降0.7%。中国的低通胀率显示,中国应该有可能获得更高一些的GDP增速。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中国GDP的增速分别是6%、2.2%和8.1%,三年平均值是 5.4%。考虑到疫情对中国供给链的破坏,中国政府以2019年、2020 年和2021年三年平均数为依据,把2022年GDP增速目标定为5%-5.5%之间。如果不是疫情反复,2022年中国实现年初预定的增长目标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2023年中国可能实现的经济增速不仅同基数有关,而且同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速有关。已知2022年GDP增速为3%,假定疫情后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速为5%,则2023年中国GDP增速可以达到7%。考虑到三年疫情对供给链的破坏,以及修复供给链的困难,可以假设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速有明显下降。如果潜在经济增速为4.5%,2023年的GDP增速就应该为6%。如果潜在经济增速为4%,2023年的GDP增速就应该为5%;去年年底全球著名投行对中国2023年GDP增速的共识性预测是4.9%。在中国优化防疫政策之后,外国投行和经济预测机构纷纷上调2023年中国GDP增速。例如,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旗下的预测机构EIU就把2023年中国GDP增速的预测上调到5.2%。
我以为把2023年中国GDP增速目标定为6%+是合理的。把2023年GDP增速目标定得高一些有助于鼓舞士气,有助于激发中国的经济增长潜力。如果不出黑天鹅或类黑天鹅事件,中央所说的2023年中国经济“总体回升,形成一个独立的向上运行轨迹”是可以期待的。
除基数很低之外,中国2023年的经济增长有望出现较强的反弹的更重要原因是,中国实行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还有较大空间。
首先是财政政策空间。尽管中国的地方债务问题严重,但根据IMF的数据,中国政府债务(中央政府加地方政府)对GDP比为71.5%(2021年10月)。与中国相对比,日本国债对GDP比为262%、意大利151%、美国137%、西班牙118%、新加坡118%、加拿大113%、法国113%、欧元区95.6%、德国69.3%。考虑到中国的高储蓄率和良好国际收支状况,中国的财政状况显然好于大多数发达国家。
其次是货币政策空间,作为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的准备金率,中国的准备金率目前为11%。美国的准备金率自2020年3月就已经降到0%。中国的其他各种政策利息率如R007为2%左右、中期(1年期)MLF利息率为2.75%。目前仍有下调的空间。2023年1月16日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2.9175%,相比执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期间的其他发达国家,中国的收益率曲线处于较高水平。
中国学者对执行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的最大担忧大概是中国的高杠杆率,而高杠杆率又主要是中国企业和地方政府的高杠杆率。首先,中国的总体杠杆率和其他国家相比并不是特别高。中国国情与许多国家不一样,杠杆率不能同一般国家简单对标。例如,中国居民储蓄倾向高,高债务有高储蓄的支撑。总储蓄大于总投资,年年贸易顺差,中国是个净债权国,拥有2万亿美元海外净资产。总体上,中国的杠杆率是负的。
中国的企业杠杆率很高,但有其特殊之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是中国企业存在增长冲动(对这种冲动要“一分为二”),投资率相对较高;二是中国股市融资规模相对较小;三是中国企业自有资金相对较少。在微观层面,某些企业会出问题,中国的金融风险主要来自激励机制、金融监管和许多体制性原因。这些问题不是靠降低宏观杠杆率所能解决的,而要靠改革和经济增长来解决。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比较严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支关系、中国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投资的融资结构需要调整。例如,中国基础设施投资的融资结构有一个最重要特点,即低收益(甚至无收益)、缺乏现金流(甚至无现金流)的具有极高公共产品性质的基础设施建设,过度依赖市场化的高成本资金。例如,2021年城投公司筹集的其他资金占了基础设施投资资金来源的55.7%,即利息率最高的资金在基础设施融资中所占的比重最高。2022年的情况恐怕也会大致如此。中国基础设施投资的融资结构使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财政和金融风险从中央转移到了地方,但作为一个整体的中国经济,其财政及相关金融风险水平并未降低。相反,由于这种融资结构的复杂性、不透明性以及资金和管理成本的上升,中国扩张性财政政策带来的财政以及相关金融风险总体可能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高企,除地方政府本身的问题外,同这种融资结构恐怕不无关系。
简言之,通过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中国的杠杆率偏高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杠杆率较高不应该成为中国不采取具有足够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的理由。归根结底,杠杆率的降低要主要依靠提高分母(GDP或GDP增速),而不是依靠降低分子(减少债务或债务增速)实现。
对2023年发生较明显通胀压力的可能性,我们应该有充分思想准备。从2023年1月份的各项数据来看,中国经济正处在迅速反弹的过程中。根据其他国家的经验,在疫情出现根本性好转、封控完全解除之后,各类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会迅速反弹。但由于供应链的修复恐怕会明显滞后,再加上某些黑天鹅事件性质的供给冲击,供给的增长可能一时跟不上需求的增长。供求缺口的出现在经过一定时间后就会转化为通货膨胀。因而,我们对2023年出现某种程度的通货膨胀压力应该有所准备。宏观经济政策的扩张程度要充分考虑通货膨胀形势的制约。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为了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在一定时间内,中国可能需要面临较高的通胀率。2023年如何实现增长和通胀的最佳平衡可能会成为对中国决策者的重要挑战。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只是激发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必要条件,中国还必须根据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旨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方案,推进各项改革措施。例如,进一步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健全“产权保护制度” “法治中国建设” “企业自主经营”“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和“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仅调动国有企业的积极性,而且调动民营企业的积极性;不仅调动大型企业的积极性,而且调动中小企业的积极性;不仅调动各级政府的积极性,而且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执行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只是为改革和调整争取时间。
我相信,只要坚持改革、开放方针,坚持执行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国的经济增长潜力就能够得到充分激发,2023年就能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转折年。
稳增长,开新局,谋新篇
专项债是扩大有效投资,稳经济的重要抓手。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显示,2023年1月份,地方债发行规模达6432.93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4912亿元,略高于2022年1月份的4844亿元。
近日,财政部在2022年度财政收支情况网上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了2023年专项债政策动向:统筹发展和安全,合理安排2023年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地方做好专项债券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提高项目储备质量;督促地方做好2023年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工作,有效发挥专项债券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积极作用。
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47566亿元,其中,专项债券40384亿元。
“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财政支出端需要保持必要强度,预计2023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将在4万亿元左右,仍维持较高水平。”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分析师冯琳对记者表示。
在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谢后勤看来,专项债不受赤字率约束,2023年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仍需专项债发力,预计今年新增专项债额度或在3.8万亿元,发行节奏继续前置。
为了充分发挥专项债稳投资作用,财政部于2022年11月份提前下达部分2023年新增专项债额度。目前财政部尚未对外披露提前下达额度情况,但从地方披露数据看,多地获得的提前下达额度相比2022年大幅增加。例如,河北获得的2023年提前下达专项债额度为1286亿元,相比去年增长73.8%。
冯琳表示,今年部分专项债额度在去年已提前下达,且下达时间较往年前移,就是为了保证今年年初专项债的发行,从而为保持基建投资高增长、稳定年初经济运行提供资金支持。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副司长张建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将进一步发挥好各项投资政策“组合拳”效应,以高效有力举措推动投资跑出“加速度”。一季度将加快推动提前批次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加快下达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
重大项目作为稳投资的利器,春节假期后多地纷纷快马加鞭集中开工了一批项目。例如,1月31日,北京举行2023年第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此次活动共有5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约486亿元,力保一季度投资开好局,发挥重大项目对全市投资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今年专项债主要投向交通、市政和产业园等九大领域,同时也会继续投向新能源和新基建两大领域。”冯琳表示。
冯琳认为,专项债是推动投资跑出“加速度”的抓手之一,关键在于推动专项债早发行、早使用、早见效。拓宽专项债使用范围,提高专项债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撬动作用,推动尽快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更好发挥专项债助力稳投资稳增长的作用。
郭帆人民日报撰文:强盛的国家才能托举起强大科幻产业
这些年,我一直在拍科幻电影,真实感受到国家的发展进步为科幻文艺崛起提供了强大支撑。一方面,经济发展提供了足够大的文化消费市场,我们的市场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为科幻产业带来难得的条件和机遇。另一方面,科技进步为科幻文艺的传播和接受提供了现实依据。比如,观众在大银幕上看到中国航天员身着航天服,在空间站出舱行走,会自然信服而不感到违和。真实世界跟影像世界是有必然联系的,强盛的国家才能托举起强大的科幻产业,这是已经被文艺史、电影史证明了的。
具体到电影创作上,中国电影在很多方面都实现了突破。比如,得益于强大的制造业,尤其是3D打印和数控机床的应用,我们制作的特殊道具精度达到产品级水准,营造了逼真的画面质感。在这方面,我们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此外,在电影视效层面,我们也实现了质的飞跃。常规的比如浩瀚的太空场景、天崩地裂的场面等制作难题都已得到很好解决,在难度最大的生物视效方面,进步也非常显著。比如《独行月球》中,袋鼠的毛发、肌肉、骨骼和表情,已经做到“乱真”的程度。尤为可贵的是,这些视效都是由中国团队独立完成的,实现了国产化。
的确,道具和视效只是技术层面,属于“细枝末节”,可电影就是由无数个细节构成的。尤其是科幻电影,最大难点是让想象世界显得真实可信,如此才能把观众拉进来听你讲故事。这就需要极其丰富和逼真的细节支撑。小到一个杯子、一把椅子,大到城市街景、洪荒宇宙,都要真实可信。比如,我们在《流浪地球》第一部上映后做过观众调查,有观众提出:地下城市怎么解决排水问题?没有阳光会不会影响人类生活?有的观众眼光犀利,在一个镜头中看出人物背景不能随镜头远近而有所变化,指出这个场景不够真实。还有观众发现白墙的墙角过于干净,没有做旧,缺乏烟火气和生活质感……看到这些反馈后,我真心感到观众太懂行了,这些看似“吹毛求疵”的意见,其实是砥砺电影创作不断精进的金玉良言:好电影一定是在无数细节的推敲修改中打磨出来的。
为了让电影的世界观设定更加科学,细节呈现更加真实,在拍摄这部电影续集时,我们邀请中国科学院多个院所的科学家参与联合攻关。比如电影中有一个“地球停止自转”的假定,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时间和历法就变了。科学家通过测算,指出这种情况下一天是60个小时,这样时钟显示的时间就可能是35点20分……在前期构思过程中,我们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以百科全书的方式进行电影世界观设定,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部分,按照图书馆分类学撰写词条,包括地理环境、天文历法、职业构成、生活习惯等等,涵盖人类生活和空间探索的方方面面,内容达十几万字。
《流浪地球》第一部的成功上映激发了整个团队的荣誉感和创作抱负。这一次,团队在制作上对标国际顶尖制作水准。这种高标准在单场戏上可以达到,但要推及全片,推及场景、人物、情节、视效等各方面,工程量和制作难度就会成倍增加。除此之外,我们还遇到了新问题,就是细节和情节更加丰富后,电影的信息密度大幅提升,容易造成“信息过载”,表现是观众会感到眼花缭乱甚至犯困。这要求我们化繁为简、调好节奏,让观众既能充分融入,又能舒缓有致。
经过这些年的电影创作,我有一个深刻体会:我们需要想象力,更需要把想象力转化为作品的具体方法,即需要建立起符合我们国情的更加强大的电影工业体系——不光是设备和技术,更是流程和标准。有了完备的电影工业体系,很多制作环节就不必重复劳动、反复摸索,电影人就更容易在前人经验基础上创作出各种类型的优秀作品,制作水平和生产效率就会更有保障。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做一项工作,就是在创作过程中,把电影工业流程和艺术管理经验完整记录下来并进行研究整理,希望能为后来者的电影创作提供经验。我相信,一茬接着一茬干,未来电影人一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中国电影也一定会越来越好。
中小企业
5年不低于1000亿元信贷资金支持!山东为建筑业中小企业发出金融大礼包
企业纾困走在前,金融支持开新局。为助力建筑业中小微企业发展“减负松绑”,营造更加优质宽松的营商环境,近日,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与省农信联社推出“助建惠企贷”金融产品,同时加大对建筑业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对其实施5年不低于1000亿元信贷资金支持计划。
根据双方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建筑业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助建惠企贷”面向注册地或经营地在服务辖区内符合条件的建筑业中小微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服务。根据借款人贷款用途、回款周期及综合还款能力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原则上不超过3年,最长不超过5年。
“助建惠企贷”产品的担保方式主要有信用、保证、抵质押等,原则上对500万元(含)以下贷款可采用信用、“家庭亲情贷”等方式,对优质企业办理的信用贷款,可视情况适当提高额度;对建筑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可采用应收账款质押、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担保等方式。
同时,结合建筑业中小微企业缴存保证金方面的融资需求,积极开展投标、履约、工程质量、农民工工资等银行保函业务。对建筑业从业人员通过“新市民系列贷”等产品满足其在就业、消费、住房、教育、养老、医疗等方面的融资需求。
为引导更多资金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对绿色建造、智能建造、新型建筑工业化等绿色低碳领域,民生保障、防汛救灾、应急抢险等重点工程和环保绩效达到引领性级别的建筑业中小微企业给予重点支持。
此外,还降低了融资成本。各农商银行可根据与当地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合作情况,按照市场化原则,对建筑业中小微企业实行优惠利率。积极运用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货币信贷政策,以及“专精特新贷”、“创业担保贷”、“人才贷”、“科技成果转化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等政策性产品,加大对建筑业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降低融资成本。
同时,对符合支持条件的建筑业中小微企业贷款,开辟办贷“绿色通道”,精简办贷资料和流程,并限时办结,解决企业急需急盼。
据悉,在前期的试点工作中,已为济南市55家建筑业中小微企业授信3.5亿元,55家企业均获得急需贷款,共放贷2.74亿元。
助企纾困去年超4.2万亿元税费“红包”落地
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王道树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2年,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4.2万亿元。其中,累计退到纳税人账户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款2.46万亿元,超过2021年全年办理留抵退税规模的3.8倍;新增减税降费超1万亿元;办理缓税缓费超7500亿元。
制造业最受益
谈及2022年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情况,王道树介绍,分行业看,制造业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近1.5万亿元,占比35%左右,是受益最明显的行业。同时,餐饮、零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受疫情影响较重的服务业,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8700亿元,有力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
分企业规模看,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受益主体,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1.7万亿元,占总规模的比重约四成;另外,近八成的个体工商户在2022年无需缴纳税款。
“2022年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效果远超预期。”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说,系列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举措有效支持了以制造业、服务业为主的相关市场主体,以及受疫情和不确定经济环境影响比较大的行业,帮助广大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助力经济社会稳定运行。
减负效果明显
对于系列税费支持政策实施效果,王道树介绍,2022年实施的系列税费支持政策,直接为广大市场主体“输血”“活血”,在支持企业纾难解困、保市场主体保就业、助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促进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国家统计局2022年对工业企业进行三次留抵退税政策成效调查,结果显示,已享受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红利的企业普遍反映减负效果十分明显。”他说。
王道树介绍,系列税费支持政策以“真金白银”有效缓解了企业经营压力。税务总局对10万户重点税源企业调查显示,2022年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税费负担下降2.7%,其中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分别下降15.4%和14.2%,负担显著减轻。
助力制造业平稳运行。王道树介绍,在系列税费支持政策作用下,2022年,全国制造业重点税源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税费负担同比下降3.4%,帮助企业轻装上阵。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1%,比全部企业高1.9个百分点。享受留抵退税政策的制造业企业购进金额同比增长8.2%,比没有享受留抵退税政策的制造业企业高4.5个百分点。
促进新动能加速成长。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9%。享受留抵退税的高技术产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5%,比没有享受留抵退税的高技术产业企业高2.1个百分点。
营造优质便捷税收营商环境
2023年“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已经启动,并推出第一批措施。对于后续打算,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司长沈新国表示,今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对延续优化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优惠等多项涉及市场主体面广量大的税费支持政策,及时明确执行口径,加大政策精准推送和辅导力度,确保政策落准落细,确保纳税人更好享受政策红利和办税便利。
“在抓好首批措施落实的同时,我们还紧扣纳税人缴费人新需求,正积极研究推出第二批接续措施,持续提升税费服务水平,努力营造更加优质便捷的税收营商环境。”沈新国称。
此外,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局长江武峰介绍,2022年,税务部门始终保持严查狠打涉税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例如,截至2022年底,全国税务稽查部门累计查实7813户涉嫌骗取或违规取得留抵退税企业,六部门联合打击虚开骗取留抵退税团伙225个,共计挽回留抵退税及各类税款损失155亿元。
“2023年,税务部门将进一步聚焦高风险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依法打击各类偷逃骗税违法行为,并不断深化以案促管、以案促治;进一步发挥六部门常态化打击虚开骗税工作机制作用,提高涉税案件查办的整体效能;进一步提高风险发现、精准打击能力,更加有力地发挥税务稽查打击涉税违法、维护税收安全、促进税收治理的职能作用,努力营造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税收法治环境。”江武峰称。
经贸态势
光伏硅料赛道异常拥挤:吉利万吨项目投产,远期规划50万吨
据襄阳发改委消息,吉利进军光伏全产业链的重头戏正在襄阳市谷城县加速推进。吉利硅谷副总经理王明哲日前介绍:“目前一期2000吨多晶硅中试线项目已顺利投产,二期10000吨多晶硅项目于2022年12月18日投入试生产,目前已进入生产爬坡阶段,整个项目预计在2023年3月底全部投产达效。满产后,将具备每年10000吨多晶硅生产制造的能力。”
这还不是全部。吉利硅谷物理法高纯硅项目共分3期建设,一期为2000吨、二期1万吨、三期4万吨。吉利硅谷(谷城)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12月,定位为专业从事6N太阳能级多晶硅的研究开发与生产销售。吉利谷城硅谷项目规划“推进硅矿、工业硅、多晶硅、单晶拉晶、切片、电池片、组件、光伏发电产业链上下游布局”,总投资228亿元。其中,年产5万吨多晶硅项目投资额为50亿元。
当地称,谷城县探明硅矿储量6228万吨,潜在储量约2亿吨,平均品位97%以上,储量和品位均居湖北省第一位——资源禀赋是吉利硅谷落地于此的主要原因。能源转型大势下,光伏成为全球新增发电装机增长主力,行业火爆掀起“追光”热潮。据不完全统计,仅2022年就有近70家公司跨界光伏,涉及的环节不尽相同,但一出手便大手笔投资全产业链的企业仍在少数。
去年5月,吉利硅谷多晶硅项目在谷城县正式投产,标志着其多晶硅步入批量化生产阶段。吉利科技集团CEO徐志豪彼时表示,全球新能源光伏产业将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而多晶硅作为光伏重要材料,市场潜力巨大,绿色硅能源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谷城硅谷仅是吉利在光伏产业链的“试水”。据公司官网,吉利科技集团正积极构建光伏上下游布局,规划2025年多晶硅年产能达到20万吨,2030年达到50万吨,成为行业龙头企业之一。
多晶硅确实市场潜力巨大,但多晶硅赛道也异常拥挤,产能过剩风险已若隐若现。
2021年、2022年“拥硅躺赚”的时代将随2023年硅料产能大幅增长而告终。业内专家保守预计,今年国内多晶硅产量将超过146万吨,加上进口硅料,总量将达到156万吨,可以满足600GW的光伏用料。根据各多晶硅在产和新建企业规划产能统计,预计到2025年底,中国多晶硅产能将超过500万吨/年,若包括海外供应,共计可以满足全球1500GW左右的装机量需求。从需求角度看,到2025年和2030年全球光伏装机需求分别将达到550GW和1000GW,折算成多晶硅需求量将分别达到190万吨和294万吨。
近两年,由于阶段性短缺和毛利率高,多晶硅的投资之多、产能扩张之密集刷新历史,其中不乏新入局者。行业新进入者受材料技术和工艺水平限制,产能的爬坡与扩产周期相比成熟企业更长。尤其在硅料逐渐步入过剩跌价周期后,新进企业面对的市场压力陡增。甚至有业内人士直言,部分硅料企业将不得不面对刚投产就亏损的状态,新一轮行业大洗牌不可避免。
此外,吉利科技采用的多晶硅制备工艺为硅物理提纯法(又称冶金法),有别于业内主流的改良西门子法(化学法)。相较于提纯工业硅纯度更高的化学法,物理法的优势在于流程短、环境友好及成本低。十多年前,物理法多晶硅也曾在业内崭露头角,但又屡屡偃旗息鼓。尤其是2008年后,不少公司退出了该技术路线的角逐,主因是物理法固然有诸多好处,但技术难度高于预期。
时过境迁,化学法多晶硅的单位生产成本随着技术革新持续下降,使得物理法的生存空间变得更加微妙。
三星利润暴跌,为全球芯片业敲警钟
韩联社1月31日报道称,三星电子当天披露初步核实数据,按合并财务报表口径,公司去年第四季度营业利润为4.3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37亿元),同比下滑68.95%至8年来最低点。此外,三星电子2022年全年实现营业利润为43.3766万亿韩元,同比下滑15.99%。
“三星电子半导体部门利润暴跌97%”,《韩国日报》1月31日报道称,随着三星电子核心产品存储半导体价格大幅下滑,去年第四季度三星电子半导体产业的营业利润仅为2700亿韩元,比2021年第四季度暴跌97%。
分析人士认为,造成业绩下滑的原因包括存储半导体价格下滑和系统半导体库存创下新高等。外界猜测,三星可能会加入SK海力士和美光科技在内的其他存储芯片公司的减产行列,以应对价格下跌和供过于求的局面。
据《华尔街日报》1月31日报道,过去一年存储芯片价格大幅下跌,预计2023年上半年还将延续走低趋势,这对已经裁员减产的芯片企业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行业分析师预测,除三星之外,存储芯片制造商SK海力士第四季度亏损也将达到8120亿韩元。《华尔街日报》认为,商品化程度高且对市场供需变化敏感的存储芯片是半导体行业的风向标,而目前芯片企业背负大量库存,市场需求持续疲软。包括英特尔、美光科技、西部数据等多家芯片企业在发布营收亏损报告后都表示,将削减产能、减少工作岗位和支出,以解决日益严重的供应过剩和成本高企问题。
由于市场对科技产品的强劲需求,存储芯片价格在2020年初飙升至高位,从2021年底开始下跌,2022年下半年,受全球经济下行、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芯片价格季度环比降幅进一步扩大。分析人士认为,2023年下半年,芯片价格下跌幅度可能收窄或趋于平稳,但由于需求持续低迷,存储芯片价格预计在2023年全年都维持低位运行。
标普全球评级高级信贷分析师大卫·苏表示,得益于中国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全球科技需求会在2023年晚些时候进一步复苏,这可能会增加消费者对智能手机等产品的支出。
2022年安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7530.6亿元 再创历史新高
安徽省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7530.6亿元人民币,外贸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进出口总值位居中部地区第2位、中西部第4位。
合肥海关关长辛建民介绍,2022年,安徽省外贸主要特点表现为贸易方式日趋多元,民营企业比重提升,贸易伙伴结构优化,传统优势产品出口增势良好,机电、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呈增长态势,全省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11117家,比2021年增加909家。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4087.9亿元,增长15.7%;机电产品出口2994.9亿元,增长18.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339.7亿元,增长10%;农产品出口117.3亿元,增长15.3%。
近年来,安徽省发挥同时位于长三角、中部地区的独特区位优势,在畅通“水、陆、空”国际物流大通道三方面同步发力。当地海关部门高效统筹口岸疫情防控和促进外贸稳增长,聚焦企业发展的重点、痛点和难点问题,积极开展深入调研,全面推进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落地,主动对接重大项目、特色产业、重点企业,建立重大项目海关联络员制度,按需定制个性化监管服务方案,实行“一企一策”,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有力推动了外贸的高质量发展。
跨境电商逆势上扬
日前,在合肥跨境电商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工人们正在紧张作业,两条X光机分拣线高速运转,一个个包裹通过叉车运送到海关监管车内,经过合肥海关所属庐州海关关员审单、查验、转关、施封等环节后通关放行,该批出口的电商商品共50073票,货值871万元,主要是工艺品和衣服鞋帽等。
“由于组货到达和航班时间间隔一般只有1到2天,庐州海关量身定制监管方案,无论节假日和工作日,为企业提供‘不过夜’通关便利服务。”合肥仓卓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郑海涛说。
庐州海关坚持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下好创新“先手棋”,打好服务“组合拳”,推动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双轮驱动”,打造“陆海空”物流通道。围绕合肥“一核三区” 跨境电商生态体系,开展全方位政策对接服务,培育跨境电商全产业链和生态圈,实现海关、综试区和电商企业同频共振,强调办事“综合性”与“一站式”,为企业提供贴身式、交互式服务。实时掌握货物物流及通关状态,提供全天候通关服务,采取“简化申报”“跨境转关”“优先查验”等改革举措,强化监管效能,提升便利化通关效率,让跨境电商从“新业态”到“新常态”,逐渐成为合肥稳外贸的轻骑兵。
2022年,合肥中欧班列开行数量持续增长,开行线路不断丰富。为支持班列稳定运行,庐州海关结合“合畅2022”“畅口岸、稳外贸”系列专项行动,建立“线上受理+线下对接”的联动机制,细化落实促进外贸保稳提质具体措施,着力优化口岸监管模式,与铁路、陆港等部门协调联动,高效对接班列通关审核、放行等环节;支持促进以铁路运输为核心、多式联运为纽带的物流监管模式,精准施策推进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量身制定班列监管方案,引导企业规范申报,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加强信息共享和电子数据传输交换,保障“即报即办”。同时,针对回程班列全程运费计入完税价格的情况,制定详细的回程运费分段结算操作办法,实行“一单到底、两段结算”运费机制改革,为企业减税降负。2022年,合肥中欧班列共开行768列,同比增长15%。
合肥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统计数据显示,在海关优质通关服务支持下,2022年,当地跨境电商清单和货值分别同比增长22.1%和15%,在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背景下,实现跨境电商新业态逆势上扬。庐州海关关长彭军表示,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合肥区位优势和跨境电商出口的政策优势,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不断培育跨境电商全产业链和生态圈,积极推动传统外贸企业转型“触网”,应用跨境电商助力品牌“出海”,为促进合肥跨境综试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打造新引擎。
为企业注入新动能
在安徽广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仓库内,一批草甘膦水剂已打包装箱完毕,将发往非洲市场,这是该公司近期拓展的又一新兴市场。
“在海关AEO(经认证的经营者)高级认证的助力下,公司近几年发展良好,通关更加方便快捷,2022年出口额同比增长83.5%。”安徽广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关务负责人杨俊说,该公司是生产农药原药的上市企业,2017年底通过海关AEO高级认证,产品销路更广,销量也大幅增长。
为帮助更多企业享受AEO高级认证的便利优惠,合肥海关扎实做好AEO培育和认证工作,采取集中政策宣讲、“线上+线下”相结合、“一对一”重点培育等方式助推企业“走出去”。
目前,合肥关区通过AEO高级认证企业共有82家。在培育和认证AEO高级认证企业过程中,合肥海关不仅立足于安徽省重点龙头企业,同时还将培育重点投向了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柏维力生物技术(安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膳食营养补充剂生产研发的企业,其拳头产品鱼油软胶囊、护眼软胶囊出口多个国家。“成为海关高级认证企业,将帮助我们进一步提高竞争力,拓展海外市场。”柏维力生物技术(安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国靖表示,2022年公司出口同比增长超四成,海关AEO高级认证企业这个“金字招牌”功不可没。
改革释放政策红利
近日,合肥综合保税区内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合肥新晶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的一批晶圆等货物通过集团保税模式开展了料件流转,企业人员向庐州海关申报后,系统自动完成了审核,料件流转实现随用随取。上述两家公司均位于合肥综合保税区内,同属一个集团,生产线紧密相连,料件流转十分频繁,存在量少次数多等情况;此前,企业需要在各家公司之间均维持多本加工贸易手、账册用于料件调拨,大大增加了成本。
去年,合肥海关通过开展“访百企、解难题”“合畅2022”专项活动,了解到企业困难后,靠前服务,上门辅导,在对企业进行资质审查、穿行测试并指导企业修改完善内控制度及改造信息化系统后,力促两家公司作为安徽省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企业首次顺利施行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模式。
“通过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模式,解决了保税料件在两家公司间自主存放、流转的问题,实现对保税料件的统一规划、采购、调拨和使用,提升保税货物流转的规范性和及时性,盘活了企业内部资源,企业产能得到高效释放。”辛建民介绍说,2022年,两家企业通过该模式流转保税料件1050余批次,货值超过6.2亿元,为企业节约保税料件流转成本110万元。
大湾区兔年春节旅游成绩单:多市实现“开门红” 人次收入双增长
今年大湾区旅游市场迎来“开门红”,呈现出大众旅游强势回归、城市休闲游与城郊乡村游齐头并进且发展坚挺等特点。
2023年春节假期是我国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的首个公众假期,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全国最大的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之一,各地开展了多样化的迎新春和促消费活动,文旅消费畅旺,市场加速回暖,大湾区文旅行业迎来新春“开门红”。
南财记者梳理发现,在目前已经公布兔年春节旅游数据的9个大湾区城市中,多地实现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的双增长。大湾区城市群拥有庞大的旅游休闲市场,具有发展文旅产业的极大优势。有受访的旅游产业研究学者认为,今年春节大湾区文旅市场具有城郊乡村游持续升温、区域内部客源流动性强及“港冷澳热”等特点。
个别指标反超疫情前
“刚刚过去的春节是自2020年以来假日旅游市场表现最好的假期,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出游人次已经恢复到疫情之前的90%,旅游收入则恢复到73%。其中,大湾区的表现更是亮丽。”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在接受南财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出游人数来看,广东省位居全国各省市第一,而从接待人数来看,则位于全国第三。同时,大湾区城市内部的客源流动,亦起到一个较好的内生性需求支撑作用。
根据多个旅行平台发布的榜单,广州、深圳均跻身春节内地旅游热门目的地前十名。除此之外,深圳新春期间消费规模位居全国前六,各大景区客流量创2019年以来新高。数据显示,七天假期深圳共接待游客469.25万人次,旅游收入31.58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55.14%和56.18%。其中,八成以上游客来自深圳市外。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志才向南财记者表示,总体来看,今年大湾区旅游市场“年味”十足,迎来“开门红”,呈现出大众旅游强势回归、城市休闲游与城郊乡村游齐头并进并且发展坚挺等特点。
记者梳理发现,个别城市的景区接待游客人次已经超过疫情前2019年同期。如广州市的白云山、广州塔、华南国家植物园、北京路等景区和旅游项目的接待情况,已超过2019年疫情前水平。此外,广州5家珠江游企业春节期间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近600%,并且超过2019年同期65%。
吴志才表示,这主要是受到探亲流、回国流、旅游流等多重因素叠加的影响。
春节期间,广州推出了600多项线上线下文化旅游活动,共接待983万人次,同比增长27.6%,外地来穗游客超过312万人次,同比增长42.5%,实现旅游业总收入68.1亿元,同比增长25.0%,赢得人气和口碑双丰收。
文旅消费的复苏也得益于各市提前部署推出的系列促消费措施。今年春节假期,广州、东莞、佛山等地推出一系列文旅消费优惠政策,激发市场活力。
春节前,广州市整合1700多家文旅企业资源,面向全社会分次发放2000万元文化旅游消费券,使用场景涵盖景区、酒店、旅行社、展览和演出消费,使用期限覆盖整个春节黄金周。
佛山市在春节期间举办“迎新春 游佛山”景区消费券发放活动,对全市A级旅游景区门票实行满减优惠。
东莞市向市民游客发放文化旅游体育专项消费券。截至1月28日,共发放消费券8万多份,将近30万人次参与活动,直接拉动消费463万元,拉动倍数3.74倍,有效激发东莞市的文化旅游体育消费活力。
戴斌表示,由于回乡探亲需求的集中释放,今年春节假日旅游市场在下沉的同时,也出现了消费升级的迹象。
文旅空间扩大,城郊乡村游火热
七天假期结束,东莞文旅市场强劲回暖。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全市23家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70.2万人次,同比上升70.68%;营业收入共计1894.81万元,同比上升123.34%。在东莞A级景区中,接待游客人次排行前六的分别是鸦片战争博物馆、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隐贤山庄、东莞香市动物园、可园博物馆。
“博物馆里过大年、看展式社交、逛街购书买唱片,已经成为主客共享的现代生活方式。”在戴斌看来,消费的活跃也极大拓展了旅游业的市场空间。他提到,除了景区和度假区,旅游的空间早已延展到公共文化场馆、历史文化街区、商业休闲中心等。
以广州和中山为例,春节期间,广州市属图书馆、文化馆接待市民群众近7万人,开展活动168场次;广州市属16家博物馆共接待游客18.97万人;中山全市文化场馆、旅游景区、各镇街举办文旅节庆活动超300项,为市民游客奉上春节文旅大餐。
数据显示,中山7天假期共接待过夜游客19.86万人次,同比增长45.39%,接待一日游游客95.56万人次,占比82.79%,实现旅游收入5.91亿元,同比增长49.84%。
值得一提的是,乡村游也是兔年大湾区春节文旅市场的亮点之一。以江门为例,春节前江门市推出了世遗文化深度游、滨海度假休闲游、中医温泉康养游、乡村民宿体验游等精品线路,吸引省内周边游客入住精品旅游民宿和到乡村旅游景区释放心情,全市各地乡村旅游持续升温。
新春期间,热播电视剧《狂飙》带旺江门历史街区游,长堤历史文化街区的墟顶老街、水埠头等多次在剧中出现,大量熟悉的江门场景让市民游客眼前一亮,少人跟着电视剧打卡江门的历史街区。
据初步测算,春节七天江门市共接待游客254.93万人次,旅游收入14.54亿元,同比增长34.48%和29.47%。重点监测旅游景区接待游客79.98万人次,旅游收入5.23亿元,同比增长230.3%和205.5%。
戴斌表示,这两年兴起的“反向旅游”“平替旅游”,不少三四线城市、中心城镇凸显了传统民俗、非遗文化和时尚休闲的混搭气息。他认为,旅游投资和公共文化政策要进一步下沉,让县城、中心城镇和重点旅游乡村分享旅游发展的时代机遇。让更多的城里人下乡,也要让富裕起来的农村人进城,这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市场基础。
惠州文旅市场也交出了三年以来最亮眼的成绩单。据统计,全市40家A级景区春节假期共接待游客102.68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86%,西湖、罗浮山、巽寮国际滨海旅游度假区、南昆山生态旅游区依旧是最受游客喜爱的热门景点,集市、温泉、海边等文旅场景大大丰富了游客的体验。
港澳“一冷一热”
值得关注的是,澳门在新春期间全城尽展“旅游+”活力,客况远超预期。据澳门特区旅游局初步统计资料,春节总入境旅客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297.0%,为2019年农历新年同期的37.5%。
随着入境防疫措施放宽,澳门旅游局举办多项大型活动竭力扩展客源,吸引了大批内地及香港旅客访澳。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黄金周访澳旅客共有45.1万人次,其中,内地旅客达26.5万人次,占58.6%,香港旅客达16.5万人次,占36.6%。
澳门旅游业界提供的资料显示,今年春节澳门酒店场所的平均入住率为85.7%,较去年春节上升22.4个百分点。澳门酒店业场所在黄金周的平均房价约为1575澳门元,较去年春节上升近五成。
另一方面,入境隔离政策全面取消后,香港重新成为内地旅客出游目的地。相较澳门旅游的火爆,赴港旅游则仍有待恢复。
香港特区入境事务处数据显示,从1月21日至27日,访港旅客共有约16.4万人次,日均约2.3万人次。黄金周期间,内地访港旅客共有94,880人次。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访港内地旅客有4377万人次,日均达约11万人次。
目前,入境香港仍需持有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另外,内地游客如果从陆路口岸入境香港,还需要额外预约名额。相较而言,入境澳门既不用核酸检测也没有名额限制,内地旅客赴澳的门槛更低。
1月制造业PMI重返扩张区间 经济回升动力足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数据显示,1月制造业PMI回升3.1个百分点至50.1%,时隔3个月重回荣枯线以上,非制造业景气水平触底回升,综合PMI产出指数升至近期高点。
专家分析称,经济回升势头超预期,但恢复发展基础需进一步巩固,未来制造业扩张程度有望继续加快。
制造业回暖势头明显
供需两端同步改善
数据显示,1月制造业PMI为50.1%,较2022年12月回升3.1个百分点,是2020年3月以来最大升幅,制造业回暖势头明显。
分项指标中,新订单指数提升7个百分点至50.9%,时隔半年再度扩张;生产指数为49.8%,回升5.2个百分点。供需两端同步改善。
“相关指标显示,制造业产能利用、员工到岗、物流运输、采购和产成品去库存等各方面生产经营活动均有所改善,企业对于生产经营和市场走势的信心出现明显好转。”仲量联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称。
分行业看,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消费品行业和高耗能行业的PMI分别为52.5%、50.7%、50.9%和48.6%,景气水平不同程度改善;分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2.3%、48.6%和47.2%,景气水平均有所回升。
服务业景气度回升
建筑业加速扩张
与制造业PMI走势一致,非制造业景气水平触底回升。数据显示,1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4%,高于上月12.8个百分点。
其中,服务业PMI结束连续6个月回落趋势,回升14.6个百分点至54%。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温彬表示,服务业的大幅好转,主要同疫情冲击消退有关。
在国家统计局调查的21个服务业行业中,有15个位于扩张区间。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货币金融服务、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前期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均高于上月24个百分点以上,表明居民消费意愿明显增强,市场活跃度回升。
建筑业景气度全面向好。1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4%,环比上升2个百分点,扩张速度有所加快。
“从预期看,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8.2%,连续两个月位于高位景气区间,表明随着推进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效,建筑业企业对市场发展保持乐观。”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称。
企业预期向好
经济回稳向上趋势将延续
从先行指标来看,企业对市场恢复发展预期向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6%,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4.3%,环比均出现大幅回升,且升至近期高点。
植信投资研究院宏观高级研究员罗奂劼认为,随着季节性因素对生产活动影响减弱,需求持续回暖,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2月制造业扩张程度有望继续加快。
不过,赵庆河也强调,市场需求不足仍是当前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首要问题,我国经济恢复发展基础需进一步巩固。
春节之后首个工作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上下共同努力,持续抓实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巩固和拓展经济运行回升势头。特别要针对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乘势推动消费加快恢复成为经济主拉动力,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外贸外资保稳提质。
温彬分析称,随着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市场信心逐渐提升,复苏基础将不断夯实,经济不断向好的趋势有望延续。
投资视点
今年温州计划新开工项目140个 比亚迪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开建
近日,数台满载土石的工程车驶进桥头镇林福工业区施工现场开展填方作业,拉开了比亚迪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在温建设序幕。
据悉,去年11月23日,永嘉县人民政府和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云签约仪式,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落地温州。今年1月12日,比亚迪子公司——温州弗迪电池有限公司以1.59亿元的成交价,拿下了永嘉县桥头镇林福工业区的地块,面积约为296亩。
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土地拍下后,项目一期工程加快推进,目前施工方已经全面进场。该项目规划年产20GWh,预计明年第一条生产线投产。
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顺利开工,吹响新一年我市高质量发展冲锋号角。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透露,接下来,我市将出台《温州市扩大有效投资“百项千亿”工程2023年重大项目实施计划》,聚焦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民生、重大产业三大领域,重点实施九大工程建设,围绕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强基、交通强市、清洁能源保供、水网提升安澜、城镇有机更新、农业农村优先、文化旅游融合、民生设施优享九大工程重大项目实施计划,全年聚焦谋划推进389个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超1200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140个以上。
根据规划,我市今年将开工建设正泰年产8GW高效光伏电池及组件生产基地、鹿城西部生态新城科技产城融合(一期)、龙港市舥艚渔港小村市域铁路S3线、瑞安1号海上风电、龙港市海塘安澜工程等项目。
同时,加快推进杭温铁路、三澳核电一期、瓯江引水工程等项目建设;争取金丽温高速公路东延线工程、苍南1号、2号海上风电、鳌江南港流域江西垟平原排涝工程(二期)等项目完工投用。
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五万亿元 福建产业大盘稳后劲足
近日,福建省统计局发布数据,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福建全省地区生产总值53109.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7%,增速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位列全国第一。
从三次产业来看,工业是福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福建省统计局综合处处长陈金富表示,2022年,福建全面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强化上下游企业协调联动,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有力确保了工业大盘基本稳定,超六成行业实现增长。
新动能产业是福建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走进位于福州市马尾区的福州物联网产业创新发展中心,光储充检智能超充站已经投入使用,不少新能源汽车停在这里充电。“智能快充站集光伏、储能、快充、电池检测于一体,2020年5月投入使用,目前已经在福州、宁德、上海等城市推广。”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快充站的核心装备“光储充检智能微网系统”是福建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在车辆充电过程中,不需要拆卸电池,即可对其进行“体检”,让车主及时掌握电池健康状况。
如今福建正加快推进新型储能产业融合发展,加快“电动福建”建设。以马尾区为例,该区根据自身情况,大力发展新能源储能产业链,以星云股份、时代星云为龙头,重点生产储能锂电池检测设备及智能装备、储能智能变流器及充电桩、“光储充检”一体化智慧电源系统等拳头产品,打造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智慧能源龙头企业。
数据显示,2022年,福建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7.1%和13.7%,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分别为46.2%和60%。其中,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背景下,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需求爆发式增长,带动电气机械行业实现高位运行,增加值增长40.6%,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41.7%。
福建省统计局副局长杨洪春介绍,2022年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之一是发展后劲增强。一批稳投资、促发展、惠民生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速形成实物工作量,为稳增长提供强劲动力;工业改造升级力度持续加大,高技术制造业投资较快增长。
杨洪春表示,福建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万亿元,将为福建产业结构调整、保障和改善民生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川资阳:支持房企业向“售租并举”模式转型 鼓励团购优惠购房
近期,据“资阳住建”官微消息,四川省资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措施》,着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资阳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措施》提出,全面实行货币化补偿和改签安置。原则上实行货币安置或用政府剩余安置房源安置,不再新建安置房。目前还未开工建设的安置房,原则上不再开工建设,由辖区政府(管委会)用政府剩余安置房源或公开采购符合条件的新建商品房源予以安置,同时规定已出让商住地块附配建安置房条件的仍按拍卖合同约定执行,保持政策连续性。
探索建立“房票”安置制度。进一步强化货币化安置政策,探索建立“房票”制度丰富货币补偿安置方式。以房地产开发企业自愿参与为原则,纳入“房票”安置库后,给予5%的购房折扣。同时,强化市场价格管控,支持开发企业的其它优惠活动可叠加享受,促进房地产市场销售。
给予车位购置补贴。对购买新建地下车位的(认定以住建部门网签时间为准),在不动产登记分户产权办理后,给予购买人每个车位2000元的财政补贴,每户最多享受两个车位补贴政策。东福小区、东临小区2个开发项目不纳入补贴范围。
拓宽地下车位处置渠道。已全部竣工验收备案且交付使用的项目,从最后一个楼栋竣工验收备案日期计算,超过2年未销售的车位(库),采取媒体公告、短信告知、小区内公示等方式,公告1个月后仍未在小区业主范围内销售的车位(库),可对小区以外的单位和个人销售。
强化非住宅商品房去库存。第一,资阳市社区公共服务机构等需要增加业务用房的,或是配建公共服务设施的,鼓励在存量非住宅商品房中购买,由开发企业按实际购房金额享受5%的购房折扣。第二,鼓励企业将商业、办公等非住宅商品房转化为自持物业,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向“售租并举”模式转型发展,引导专业租赁公司收购或租赁非住宅商品房。第三,对已经实行“租售并举”模式并取得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书,且在开业报告或者备案城市内持有或者经营租赁住房1000套(间)及以上或者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及以上的开发企业,满足《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完善住房租赁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2021年第24号)第三条利用非居住存量房屋规定的,减按4%税率征收房产税。
鼓励团购优惠购房。针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社区居民团购商品房的开展营销活动。加强工会、房协、开发企业联动,根据职工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情况,组织职工团购商品住房,与开发企业协调达成的优惠价格不计入商品房备案价格跌幅比例范围。同时,还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同时购买商品房和地下车位的购房户给予价格优惠。
鼓励特殊人群优惠购房。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新市民、在资阳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二孩三孩家庭、引进人才及特殊人群购买新建商品住房时,在备案价格基础上给予特别优惠,优惠价格不计入商品房备案价格跌幅比例范围。
调整土地增值预征率。在全省率先将普通住宅土地增值预征率从1.5%下调到1%。
换购住房退还已缴纳个税。明确对出售自有住房并在现住房出售后1年内在市场重新购买住房的纳税人,对其出售现住房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予以退税优惠。
公积金缴存提取方面,受疫情影响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的企业,其缴存职工可正常提取和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不受企业缓缴影响。受疫情影响的缴存人不能按期正常偿还住房公积金贷款,经申请同意延期偿还的,不作逾期处理,不纳入征信记录。
在该市行政区域内购买自住住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可申请提取未纳入贷款额度计算的缴存余额,但提取额与贷款额之和不得超过购房总价款。
购买商品住房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自购房合同备案登记之日起,可5年内每年申请提取1次;购买再交易住房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自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之日起,可5年内每年申请提取1次。但全款购房的提取总额不超过总购房款,按揭贷款购房的提取总额不超过契税完税计税金额(或住建部门网签合同记载的住房买卖成交价)减去该套住房按揭贷款金额。
《措施》自2023年1月17日起施行,执行范围为资阳市中心城区(雁江区、高新区、临空经济区),安岳县、乐至县可参照执行,有效期至2023年12月31日。
北京出台51项“接地气”营商改革举措
“接地气”的改革举措加速出台,正不断释放首都消费潜力。1月30日,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和北京市商务局联合印发的《清理隐性壁垒优化消费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公布。方案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为消费复苏注入信心。
此次发布的方案从完善准入准营制度、规范监管执法、推动符合消费企业特色的改革创新、提供高效政务服务等4方面,共推出了51项改革举措。
例如,针对企业反映的外摆经营缺少管理实施细则等问题,方案提出制定实施商圈外摆经营管理规则,在重点商圈组织开展外摆试点。
“企业有创新,政府要跟得上。”北京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推进“外摆”试点主要是满足群众休闲消费、品质消费的需要,不是“摆地摊儿”。2022年,重点商圈开展特色经营活动已在望京小街、蓝色港湾等区域试点,今年将继续指导入驻重点商圈的企业在自有用地范围内,按照“规定时间、规定区域、限定品类”的原则,进行特色经营。
北京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特色经营将在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经济发展与文化特色的情况下开展,将做到不破坏市容环境卫生、不露天烧烤、不侵占绿地、不占压盲道、不占用道路停车泊位、不影响居民生活和安全出行。
特色经营活动还建立了管理机制,具体安排将由各区政府负责统筹组织与区域规划,街道(乡镇)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建账管理与日常监管。
此外,此次发布的方案,还对食品经营许可证办理、连锁零售行业证照办理、商业设施装修改造审批、乡村民宿准入标准和流程、新能源车消费、文化演出管理、商圈智慧化基础设施等消费领域的若干重要事项,进行了相关优化和改革。
总投资额约867亿元,146个重大项目在上海浦东签约、开工
2月1日,上海浦东新区举行“抢先机 拼速度 闯新路——2023年重大科技产业及配套项目首轮集中签约暨开工仪式”。
本次集中签约及开工的重大科技产业及配套项目共计146个,总投资额约867亿元。其中重大科技产业集中签约项目共计88个,总投资额约341亿元;首轮重大科技产业及配套集中开工项目共计58个,总投资约526亿元。
2022年,浦东工业总产值连破纪录,全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3390.24亿元,增长4.0%,高于全市5.1个百分点,占全市33.1%;工业投资持续增长,全年实现工业投资723.28亿元,增长12.3%,高于全市11.6个百分点,占全市的42.37%。新增上市企业21家,占全市的43%;募集资金267亿元,占全市的47%。新增的21家上市企业集中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材料等领域,包括生物医药企业13家,集成电路企业5家。
活动当日,长春高新金赛药业科创总部及研发中心、益诺思总部及创新转化中心、恩井汽车研发中心、普冉半导体总部、新致软件总部等88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约341亿元,本次集中签约主要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三大先导产业,同时聚焦技术前沿加速布局产业新赛道。
签约项目(主体)中既有施耐德电气、巴斯夫等4家世界500强企业,也有长春高新旗下金赛药业科创总部、普冉半导体总部等18家国内主板和科创板等上市公司,还有康方生物总部等5家境外上市企业,以及集度汽车金桥研发中心、摩方超高精密3D打印系统研发中心、瑞柯恩激光总部等50多家科技新锐企业,为浦东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产业集群,高质量推进社会主义引领区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继2022年12月底张江科学城63个重点项目签约开工后,本次思特威全球总部园区、张江·周浦医疗器械总部园、霍莱总部基地及研发中心、英伟达研发中心、金桥金谷智造园等首轮58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约526亿元,涉及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汽车制造及城市功能提升等多个领域,覆盖范围广、科技含量高、服务功能强,为浦东产业经济注入新动能。
投资分析点评
▲对俄制裁引发“抢购潮” 去年全球央行购金总量创下55年新高
世界黄金协会(WGC)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央行购买了1136吨黄金,价值约700亿美元,较上一年的450吨翻了一番还多,创下55年来的新高。
仅2022年四季度,全球央行就购入黄金417吨,推动2022年下半年总购买量超过800吨,这也突显了地缘政治动荡时期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吸引力。
许多分析师认为,多国央行的购金举措发生在欧美冻结俄罗斯外汇储备之后,各国政府希望自己的外汇储备实现多元化,减少对美国国债和美元等资产的依赖。而个人投资者也纷纷买入黄金,以保护自己免受高通胀的影响。
世界黄金协会高级分析师Krishan Gopaul表示,很多购买黄金的央行来自新兴市场,这些国家希望在危机时增加黄金持有量。
土耳其、中国、埃及和卡塔尔等国的央行购金量居于前列。西方国家央行一直没有买入黄金,因为他们已经拥有大量黄金,但关键在于,他们也没有卖出黄金。
Gopaul补充道:“我们通过央行调查得知,央行持有黄金是因为黄金在危机时期的表现,这是一种有效的分散投资工具,而且不存在交易对手风险。”“看看去年,无论是地缘政治还是宏观经济,你会发现所有这些因素以及持有黄金的理由都可以被看作是购买更多黄金的根据。”
不过,该行业组织预计,由于总储备需求增长放缓,今年央行的购买量将很难达到去年的水平。
黄金需求升至逾10年高位
世界黄金协会指出,去年黄金需求达到4741吨,同比增长18%,是201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主要受各国央行对黄金强劲需求的推动。
随着央行加息和围绕全球经济的担忧将投资者推向黄金市场,黄金年度平均价格也达到创纪录的1800美元/盎司。
世界黄金协会表示,由于经济衰退和地缘政治风险升温,加上利率上升带来的不利影响消退,预计2023年黄金投资需求将继续上升,黄金ETF和场外交易购买有望回归。
此外,随着主要经济体的利率接近峰值水平,机构投资者对黄金的需求今年将复苏,而通胀下降可能抑制对金条和金币的需求。
供应方面,2022年全球黄金总供应量增加2%,至4755吨,仍高于疫情前水平,金矿产量增至3612吨,创四年最高水平。
▲机构投资者重返比特币 加密货币熊市即将结束?
在1月比特币大涨之后,机构投资者再次涉足加密货币领域。根据资产管理公司CoinShares的数据,受机构投资者青睐的数字资产投资产品上周流入的金额超过1.17亿美元,创下去年7月以来的最大单周增幅。其中比特币最受欢迎,追踪它的基金贡献了其中的1.16亿美元。目前加密基金管理的总资产已增至280亿美元,较2022年11月的低点上升了43%,当时正值FTX交易所倒闭给整个行业造成了冲击。
比特币在1月飙升了近40%,接近2021年10月以来的最佳月度表现,也是过去10年中第二好的1月表现。
此次反弹以及可能改善的宏观前景令一些投资者怀有加密货币漫长的冬天可能最终会结束的期望。许多投资者预计美联储本周将加息25个基点,这将是自去年开启加息以来的最小幅度。
Fidelity Digital Assets的分析师表示:“如果通胀峰值确实已经过去,那么随着加息周期接近尾声,长期利率可能会走低。这可能预示着比特币等资产将面临积极的宏观环境。”
加密货币流动性提供商B2C2表示,期权市场的活动表明交易员急于在美联储会议后下注。根据CoinShares的数据,加密货币的交易量也在上升,平均每周的交易量增长11%,意味着交易员在经历了数月的低迷后正在回归该市场。
尽管如此,加密货币刚走出困境,如果美联储本周发出更加鹰派的信息,其发展势头仍可能会被破坏。
加密数据平台Coinglass的比特币恐惧与贪婪指数(0表示极度恐惧,100表示极度贪婪)目前徘徊在61,是2021年11月中旬以来的最高水平,当时比特币刚开始从峰值回落后不久。
比特币主导地位提升
据交易所Bitfinex的分析师称,还有其他迹象表明熊市可能即将结束。短期投资者出售比特币获利,而长期持有者仍坚定持有,并没有出现太大抛压。
分析师表示:“自2022年4月以来,整个市场的已实现损益在2023年1月首次录得正数,这种趋势的延续将标志着熊市进入最后阶段。”
此外,比特币继续占据主导地位,本月占整个加密货币市场份额的41%左右,为去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花旗分析师表示,这类似2019年4月比特币主导地位出现提升的情形,当时比特币反弹标志着加密货币市场触底。
其他市场观察人士表示,另一种风险相对较高的资产类别可能会在下周推动比特币的走势,尤其是对利率敏感的科技股的表现。比特币与纳指的相关性目前为0.94,为2022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1表示两者的走势同步。
交易所Synfutures首席执行官Rachel Lin表示:“比特币有可能在未来几周达到下一个阻力位25200美元。即使比特币再次下跌,它也很有可能在更长时间之后达到相对于之前低点更高的位置。”
▲兔年首个“超级央行周”来临 美联储或继续放缓加息节奏
本周是兔年首个“超级央行周”。北京时间2月2日,美欧三大央行——美联储、英国央行、欧洲央行将在24小时内相继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当前市场较有共识的观点是,美联储或继续放缓紧缩节奏,将加息幅度由50个基点缩窄至25个基点,而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则有较大可能加息50个基点。
在2022年,美联储于12月份议息会议上放缓加息步伐,将联邦基金利率提升50个基点至4.25%-4.5%区间,终结了此前连续4次大幅加息75个基点的节奏。而伴随着通胀数据的持续“降温”,市场对美联储在2月份议息会议继续减速的预期逐步确定。截至1月31日,《证券日报》记者根据芝商所的FedWatch工具实时测算,2月份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已高达98.6%。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通胀数据来看,美国通胀值正持续回落。去年12月份美国CPI增速连续第六个月下滑,虽然距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仍存在较大距离,但通胀压力已经大幅放缓。叠加经济下行压力攀升的影响,预计美联储将继续放缓加息步伐,有较大的可能性在2月份加息25个基点。
近期多项数据均指向美国通胀“降温”趋势或在企稳。1月27日,美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美联储衡量通胀的主要指标——PCE物价指数在2022年12月份同比增长5%,低于前值5.5%的水平,连续第六个月放缓。在1月12日,美国劳工部统计局公布的CPI数据也呈现出相似趋势,2022年12月份美国CPI同比涨幅为6.5%,较前值7.1%水平继续回落,创2021年10月份以来最低值。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数据可以看出,美国通胀已经趋势性下行。预计在今年上半年,随着美国宏观经济承压下行,叠加2022年同期基数影响,美国CPI当月同比以及美国PCE当月同比大概率将持续下探。由于美联储利率政策重点关注通胀率以及就业率,美联储在上半年大概率将进一步放慢加息步伐,2月份加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较大。
在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分析师白雪看来,市场对此次美联储加息放缓至25个基点的预期基本不存在分歧,在美国通胀下行趋势已基本确定、经济内生动能持续走弱的背景下,美联储很难再出现超预期的鹰派表态。但在控通胀及压制市场宽松预期的总体基调下,释放出明显鸽派信号的可能性也较低。
就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而言,陈雳认为,当前欧元区通胀压力虽有所缓解,但通胀值仍然处在历史高位,再加上近期欧洲劳动力市场得到改善,或支撑欧洲央行继续大幅加息,预计欧洲央行在2月份加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较大。英国方面,预计在高通胀的支撑下,英国央行有较大可能性也会加息50个基点。
陈雳进一步表示,对全球金融市场而言,随着发达经济体通胀值逐步回落,各主要央行加息预期有所降温,全球流动性收紧的压力有所缓解,或对全球金融市场构成支撑。从汇率角度看,美国经济增速放缓叠加美联储逐步放缓加息步伐,或使美元汇率承压。而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若持续进行加息,将对欧元和英镑汇率形成基本支撑。
经营管理
企业改革动态
▲沈阳航空产业集团:在全国“稳三争一” 为新时代沈阳贡献航产力量
全市“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沈阳航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坚决扛起“服务国家航空战略、壮大地方航空经济”责任使命,以产业链建设为首要任务,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在产业招商赛道上精准发力,推动中航发黎明百亿级航空发动机产业集群落户沈阳,努力实现航空产业直道追赶、弯道超车、换道引领,树立产业发展新典范,为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注入强劲动能。
主动出击 争出龙头引领“新机遇”
针对沈阳市航空产业“有龙头、少链条”,龙头企业强、配套企业弱的现状,航空集团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在产业招商模式上寻求新突破,推动外埠配套企业在沈集聚,形成“龙头引领、要素优化”的产业链建设新模式。建立龙头企业服务专班,与航空工业沈飞、中航发黎明、601、606等重点航空龙头企业形成每周沟通联络机制,共同编制沈阳航空产业发展图谱。未来五年,中航发黎明客户订单将呈阶段性爆发增长。通过半年近30次的反复谈判,中航发黎明最终同意开放订单、技术、管理、人才等全产业要素资源,联手打造占地面积1583亩、总投资100亿元的沈阳航空动力产业园,共建全国领先的航空动力产业集群。
全力以赴 抢出项目建设“新速度”
航空集团拿快干赢进度、用多干抢时间,全面干起来、跑起来、冲起来,确保园区早日落地。向“自身”争时间,与浑南区通力合作,不分昼夜守审批,仅用时15天完成《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全部建设手续办理。抢时间,不分季节抢进度,特别是克服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和夏季持续降雨等不利影响,开展“大干六十天、冲刺10·31”专项行动,仅历时6个半月,便实现了当年摘牌、当年手续办结、当年工程开工、当年单体完成、当年设备进场安装调试,全力抢出了沈阳项目建设的“新速度”。
谋篇布局,更要真抓实干。航空集团对航空发动机产业链条全面分解,盯住关键节点、关键要素、关键企业、关键人员,与中航发黎明形成一体化的产业链建设机制,形成了中航发黎明“软强制”与航空集团“硬服务”的有效结合。中航发黎明通过订单、技术、人才等吸引外埠配套企业来沈集聚,针对重点企业需求,航空集团组建基金参股、争取惠企政策,真金白银给予要素服务保障。目前,已吸引陕西华秦、钢研高纳、钢研纳克等8家实力强、背景优、专业精的上市公司入驻浑南片区,实现项目落成即满园运营。航空发动机叶片、机匣、热表处理和检测检验等核心项目本地配套率将由不足10%提高至80%以上,为沈阳市航空产业发展赋能增效。
沈阳航空集团坚决贯彻落实专项行动部署要求,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斗志、务实奋进的作风、攻坚克难的勇气,以产业发展带动企业发展、以企业发展支撑产业发展,计划未来三年,实现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50%、利润总额年均增长60%、资产总额年均增长50%,带动沈阳航空产业在全国“稳三争一”,产值突破1200亿元,用真抓实干、苦干快干,为新时代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新突破贡献航产力量!
▲交船期已排至2026年,中国造船业产能利用率创十年新高
去年四季度,中国造船产能利用监测指数(CCI)为764点,同比增长3%,达到近十年来的最高点。
该指数所反映的是中国造船行业的产能利用程度,指数700点为造船行业的荣枯线,600点以下为偏冷区间,900点以上为过热区间。2021年CCI为742点,自2012年以来首次回升至正常水平线以上。
招商证券研报称,造船企业新签订单超过船坞满产所能完工的订单时,该指标会出现上行。对于船企而言,产能利用率上升将填补闲置产能,降低成本耗费。在订单饱满的情况下,船价有继续提升的空间,能增强船企的议价权,保障利润。
据中国船舶行业协会数据,截至2022年前11个月,中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1093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72.9亿元,同比增长8%。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36.5亿元,同比增长约七成。
船舶行业是长周期行业,上一轮周期始于本世纪初。当时由于旧船更新需求,叠加本土劳动力红利,中国造船业迎来了飞速发展。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船舶制造需求大幅下滑,新接订单量出现断崖式下降。
财通证券研报认为,2022年已接近上一轮造船行业下行周期的底部。预计新一轮造船景气周期的上升将由集装箱船、液化天然气(LNG )船等高价船型带动,油船有望在一段时间后接力。
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去年,中国造船完工量为3786万载重吨、新接订单量4552万载重吨、手持订单量为1.06亿载重吨,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7.3%、55.2%和49%,均位于世界第一。
该协会表示,中国船企手持订单量时隔六年再度突破1亿载重吨,部分企业交船期已排至2026年,船企生产任务饱满。
从细分船型来看,在全球18种主要船型中,中国共有12种船型新接订单位列世界第一。其中,新接散货船、集装箱船、汽车运输船和原油船新接订单分别占全球总量的74.3%、56.8%、88.7%和66.1%。
在大型LNG船领域,去年中国新接大型LNG船订单超过440万修正总吨(CGT),所占国际市场份额首次超过三成,为历史最好水平。2021年,韩国在这一领域所占的市场份额为93%,中国仅为7.4%。
据中国船舶协会预计,今年世界经济将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经济增速将延续低增长态势,全球航运和新造船市场将出现合理波动,但新船需求不会出现大幅萎缩。2023-2024年是大型集装箱船集中交付期,预计该船型将占当年造船完工量的两成以上。2025-2026年,则将是大型LNG船的集中交付期。
▲贵州茅台集团转让龙狮瓶盖全部股权
,近日,珠海经济特区龙狮瓶盖有限公司大股东发生变更,大股东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退出,公司股东变更为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与新加坡BESTERTON INCORPORATED。
龙狮瓶盖官网资料显示,珠海经济特区龙狮瓶盖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由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新加坡BESTERTON INCORPORATED合资创立的一家集瓶盖自主设计研发、专业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中外合资企业。主要客户有: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茅台(集团)习酒公司、广东省九江酒厂、顺德酒厂、石湾酒业(集团)等。
2022年11月30日,龙狮瓶盖公司成立三十周年庆祝活动上,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雄军曾表示,作为茅台上游配套产业和供应链中的关键一环,龙狮瓶盖公司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质量立企、强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做强做精瓶盖生产制造,成为茅台集团的重要配套产业支撑,为持续提升茅台产业链韧性与安全水平贡献力量。
丁雄军还称,龙狮瓶盖要进一步固化国企改革成果,主动对标世界一流,以市场化、国际化视野加强公司治理,加快推动上市步伐,全面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
管理视点
李光斗:2023大重启—财富变局与品牌重构
未来,中国的市场将呈现出消费降级、消费升级、消费分级更加交织融合复杂的新态势。每一个消费的分层都会带来新的商业机会。
2023年是一个大重启之年。“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大重启(The Great Reset)意味着一个新纪元:一切都要重新开始。直白来说就是往事翻篇了。但染疫度劫之后的大重启更将激发从宏观到微观,从社会到企业,从商业模式到组织架构,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社交关系到消费方式,从行为习惯到文化传统的全面变化。
新逻辑:财富变局与未来机会
虽然2023年,我们仍然会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多重压力,但比黄金更珍贵的是信心,比能源更稀缺的是市场,中国市场的四大基础优势犹在,仍蕴含着巨大的新财富机会。
第一,中国具有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体量优势。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之一就是建立起了中华统一大市场,加上粤港澳大湾区,未来还有更大的想象与发展空间。第二,中国年轻化市场的巨国效应。虽然现在中国人口出生率堪忧,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但截至2019年末,我国80后、90后、00后人数分别为2.21亿人、2.08亿人、1.63亿人,三者合计达5.92亿,远超欧洲的4.47亿总人口与美国的3.32亿总人口。第三,中国市场的优势在于制造业的全产业链结构与完善的工业体系。第四大优势则当数线上平台经济领先全球。中国的互联网基本建设水平很高,数据平台信息无远弗届水银泻地般渗透到每一个人,每一个环节,具有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集中大数据信息财富优势。
依托于中国市场的四大基础优势,新能源、新基建、新智能、新消费、新生活与新平台等多个领域仍具巨大的重启机会与投资优势。新的商机蕴含在“需求、流量、创新、品牌”之中,就在于从“高刚海”中寻找到“高刚痛”,从高频、刚需、海量的需求中发现消费者的痛点。消费者没有被满足的需求就是品牌创业的机会,只要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任何行业都可以重新被颠覆。
新能源、新基建、新智能、新消费、新生活与新平台的核心要求在于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在网上卖东西,而是营销能够实现网上的全流程,组织能够成为一个智慧企业,这是一项功能再造的系统工程。而在新消费的大潮之下,谁创造出新的消费场景,抓住消费升级的趋势,谁就把握住了中国未来最大的商业机会。同样传统能源转型与新能源开发风潮之后,新能源应用模式的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疫情严重冲击了商业社会的活力,但也催生商业模式的变革,在疫情之后,仍会极大地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未来在线教育、在线购物、在线开会,甚至在线谈恋爱、在线就医都成为常态。人们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都将因此受到影响。中国的互联网行业也许会迎来自己的第二春,从社交媒体、搜索引擎到网上支付、电商平台、直播带货、互联网工具、游戏、在线应用等仍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催生出新的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同时在新平台的发展进展中,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粉丝和用户以及IP为中心,从单向的传播到双向的互动,从品牌形象到互动体验,从现实的增长到复式的增长。寻找新赛道,发现新商机,建立新认知,从高大上到宅萌宠。每个人都是自媒体,每个人都应该做自商业,每个人都可以做网红,都可以打造个人的IP。
随着对于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的共识越来越广泛深入,与技术进步相关的高科技领域更是未来的投资高地与黄金车道。中国的本土化高科技企业在政策与资源配置上的红利将会与日俱增。以大数据运用、监控安防、位置定位、人脸识别、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高科技在中国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将为构建智慧社区、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提供可能,让我们的生活方式更加便捷和智能,人类社会的工业生产、生活和娱乐将迎来重大改变。
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态势,短期看宏观、中期看结构、长期看人口。在新发展格局与新消费的大潮下,以大健康与银发经济为代表的新行业与新赛道将不断风起云涌,焕发出巨大的商机。在人人关注健康的大趋势下,大健康产业已扩展到围绕着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同时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巨大需求与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智能机器人将成为老年护理市场的主力,更有希望成为“拯救”老龄化的刚需希望。对健康长寿、社交情感、老有所享、老有所为的广泛需求使得银发经济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虽然房地产市场的重启与开发投资仍旧缓慢,但房地产在中国是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的定位并没有被放弃。基于扩大内需的需要,依靠的生力军仍缺少不了房地产。房地产的产业链特别长,对各行各业包括大宗商品的拉动作用非常强,可以稳定经济,蓄纳货币。同时,城镇化建设仍是国家的根本战略之一,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备的制造业产业链,以此为基础进行产业分层,全面下沉市场,扩大内需,以都市圈为核心,建设更能聚集产业能力和劳动力就业的区域经济,将有助打开消费延伸的广度与深度。
品牌是未来最重要的经济形式与变现资产之一
2023年最大的隐忧之一其实还是资产贬值的趋势是否能得到遏制,企业的价值存在除了吸收就业挣到钱,还在于企业是否还值钱,在于资产的保值增值,在于企业的现金流是否充沛,以免陷入资产负债表缩水引发的连锁式衰退陷阱。而有一种资产仍旧是经济周期的避风港,未来最重要、最持久的变现资产,也是从小企业发展为大企业的桥梁。它就是品牌与品牌经济。
商品的价格与功能,并不仅是由企业决定的,更在于消费者认为商品值多少钱,有什么用。如果仅限于产品、价格、渠道与促销的一招鲜,没有转化为品牌积淀与品牌优势,就难以突破各领风骚没几年,很快就被别人所替代的同质化竞争困局。品牌经济之所以是未来最重要的经济形式之一,更在于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赚钱工具就是品牌,品牌是溢价的利器,推动产品卖得贵、卖得快、卖得多、卖得久,实现持续赚更多钱的目标。投资于品牌,并不一定都需要高昂的全面投入。品牌经济可以由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企业家品牌三个层次构成。产品品牌是企业实现销售收入的基础,企业品牌又是产品开拓市场的强大背书,企业家打造个人IP更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关注度流量。企业只要在一个方面建立起品牌优势,就能有助于更大的品牌变现,如果三个层次都能做好,并形成相辅相成的互补互助优势,就更具有品牌集团优势。与品牌的三个层次相对应,投资打造品牌,首先要为产品起个好名字,注册一个好商标,可以传统,可以古典,可以洋气,可以现代,可以大气,也可以网感;其次要讲好品牌故事,把品牌故事化,通过故事营销挖掘品牌背后的金矿;再有,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以产品卖服务,以服务卖产品,能够积聚更大的渠道与关注资源。
品牌也是对商业的升华。共富新时代,企业家不能简单把自己和企业定位于赚钱的、做买卖的、做生意的,而是需要上升到品牌,有超乎产品功能与利润之上的追求。经营品牌归根结底是经营一种关系,把产品做好,获取超额的利润;把品牌做强,建立起竞争与价格战的护城河;把消费者关系夯实,知道他们的需求爱好,才能建立情感连接,提高复购率,甚至像可口可乐与奔驰那样实现一代一代人的复购;把关系融合到品牌生态中,不光企业赚钱,还带动起产业链的延伸发展,形成同心共赢的链条。新消费趋势除了要求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与差异化的精神需求,想要赚得比行业平均利润更高,还需注重消费者对舒适、文化与品位的追求,老钱风与高级感是其中颇受消费者青睐的品牌内涵。这就要求新一代的企业家在打造品牌的过程中,更懂得审美,洞察消费者内心真实的需求,让产品的表现形式更加溢美,更加性感,更加年轻化与时尚化。
未来,中国的市场将呈现出消费降级、消费升级、消费分级更加交织融合复杂的新态势。每一个消费的分层都会带来新的商业机会,与之相对应,企业品牌竞争路径的战略选择就可以由平替、焕新与高赞构成。
成功的平替策略取决于低价高质的性价比,打折与免费永远是商业营销学史上屡试不爽的利器。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放大了M型社会结构的变化,中产阶层的比例降低,社会主流反而向富人和穷人两个极端聚集,社会阶层结构越来越像两端高、中间少的字母M型。为适应这一社会现状,Zara、优衣库、无印良品、SHEINSHEIN(希音)等就是以价低质优的商品获得巨大成功。
品牌焕新策略则重在品牌激活,以产品更新、CP联名与情感怀旧等组合方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赞战略的核心在于品牌高端化。从长远看,中国的市场是消费降级与消费分级并存,品牌高端化趋势蕴含着很大商机。品牌是最快速和持久的变现方式,而品牌升级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也与社会消费潮流的变迁息息相关。
疫情改变世界的发展进程,新的财富变局应运而生。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应顺应变化,与时俱进,以新能源、新基建、新智能、新消费、新生活与新平台为代表的疫后新经济,将会成为实现转型突破和财富增长的新亮点。
工商银行吕仲涛:商业银行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
今天,围绕“金融科技发展与金融业数字化转型”这一主题,我主要结合工商银行的实践,就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谈三方面内容。
第一点,谈一谈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
当前,数字化转型已纳入国家战略。国家对“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和数字化转型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十四五”规划中对于金融科技创新和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提出明确要求,要求金融机构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数字化转型。二十大报告也指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可见,顶层设计先行、政策引领是当前阶段数字化转型的显著特征。
我们可以看到,数字经济作为数字生产力驱动和推动下的一种经济形态,在国民经济中的关键作用日益凸显,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创新最活跃、增长速度最快、影响最广泛的领域。在数字化升级的助力下,实体经济在线上线下的融合创新中涌现了更多的新业态和新模式,展现出勃勃生机。这一变革的过程也在逐步由C端居民消费活动,向B端工业制造业企业和G端政务服务机构延展,全社会正加速驶入数字化转型的轨道。
那么,当前阶段数字化转型的内涵是什么?总结下来,我们认为数字化转型,是以“数据、技术”双要素驱动,加速业务模式、管理模式的创新和重塑,有效提高价值创造能力,实现企业级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其中,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核心引擎。切实用好数据要素,将为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带来强劲动力。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数字经济发展起到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并不是一个新命题,这条路我们一直在走。商业银行具有天然的数字化基因,作为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行业,具有采用信息提升业务效率的内生需求和天然优势。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在技术革新的推动下,历经电子化、信息化转型之后,目前正处于智能化阶段。
银行业通过一次次实现自我进化,不断升级数据运用能力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质量,在数字化发展水平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我国银行业,尤其是大型银行的数字化整体上已走过以电子化、信息化为特征,利用数字技术推动业务发展的数字化1.0阶段,进入了以智能化、开放化为特征,利用数字技术引领全面变革的数字化2.0阶段。从“推动”到“引领”这两个关键词的变化中,可以看到两个阶段数字技术发挥的不同作用。
第二点,谈一谈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
对于工商银行而言,工商银行一以贯之坚持数字化发展理念,深入推进“数字工行”建设。整体思路可以用“1、3、5”来进行概括,“1”是指打造“数字工行(D-ICBC)”品牌,“3”是指三个提升目标,“5”是指五维数字化转型布局。工商银行全新推出了面向未来的集团数字化品牌“数字工行(D-ICBC)”,加快推动经营模式和治理模式的数字化变革。“D”代表数字化(Digital),体现数字化将作为重要驱动要素和新增长极,是工商银行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数字化转型的第一个目标就是用户体验,以用户为中心,解决好服务过程中的断点、堵点、难点等体验问题,通过数字化转型最终达到“更快速、更智能、更无感、更安全”的体验效果。第二个是提升业务效率,从业务流程的角度进行审视,实现流程的优化改进和自动化处理,达到决策与运营高效。第三个提升经营价值,新阶段数字化最鲜明的特征还是业务、管理等模式的创新,强调的是创造性改变原有核心业务的模式或主要流程,实现业务的跨越式升级,这也是经营价值提升关键所在。
通过实施“数字生态、数字资产、数字技术、数字基建、数字基因”五维布局,加快推动经营模式和治理模式的数字化变革,打造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适应的“数字工行”。在五维布局中,数字技术、数字资产、数字基建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支撑,数字生态和数字基因是深化数字化转型的成功关键。下面,我围绕五维布局具体展开介绍一下工行的数字化转型实践。
在强化数字技术赋能方面,全面布局云计算、分布式、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领域,深化“ABCDI+5G”等新技术规模化应用,推出自主可控的十大金融科技平台,形成了领先的企业级技术能力和业务应用能力,为数字化转型、业务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例如,工行升级人工智能技术体系,率先建成企业级RPA技术平台;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区块链平台,融合150余项技术突破,首批通过信通院五项可信区块链技术测评。
在核心平台建设方面,工商银行坚决践行科技自立自强,带头打好银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不断强化“云计算+分布式”两大核心平台运维支撑及信创能力。率先建成规模大、技术能力强、业务场景覆盖广的金融云平台,并搭建了技术栈全、应用广的分布式技术体系,日均服务调用量超过120亿次,在大型银行中率先通过全面分布式架构承载主要业务系统平稳运行。
在夯实数字基建布局方面,一是加快绿色数据中心建设,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应用绿色节能技术和清洁可再生能源,数据中心嘉定园区获评“国家绿色数据中心”称号。二是推进运维智能化转型,着力提升运维基础技术支撑、持续交付、监控分析、应急处置、性能容量、变更风险管控等智能运维能力。三是构建全集团一体化安全运营体系。依托态势感知平台和安全运营中心,实现重大网络安全风险的快速预警、指挥调度和通报处置,以及全集团、全过程、智能化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
第三个维度是做实数字资产应用。数字资产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新动能。工行持续加强内外部数据整合,促进数据融合共享与高效赋能,打造覆盖营销、产品、运营、风控、决策等板块的智能化数据服务,充分激发数字资产内在价值。目前已实现全集团、境内外数据入湖集成。近年来,国家层面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各地也纷纷加快数据要素市场试点和探索,工行深入数据“蓝海”,从数据融合和参与数交所建设两方面深度参与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共建数据要素合作生态。
第四个维度是数字生态。数字生态是数字化时代下银行对客户服务的新窗口和新模式,是数字化转型的“牛鼻子”。工行依托金融科技加快输出专业化科技能力,通过“API开放平台+金融云平台”构建开放生态,打造金融与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政务互联网紧密融合的“数字共同体”。
一是赋能数字政务。打造了“1+N”数字政务产品体系,积极助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向社保、工商、政法等垂直领域输出“行业+金融”一站式服务,让“数据多走路,居民少跑腿”。与全国29个省市开展政务合作,落地300多个政务合作场景,打造与数字中国、数字经济相呼应的数字化能力。紧抓国家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机遇,深度参与数据交易所建设,成为上海数据交易所首批签约数商,达成上数所首单交易。
二是赋能数字产业。我们紧密对接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行业龙头数字化转型发展步伐,结合大型企业供应链场景,打造工银聚链、工银聚融等一系列数字供应链平台,服务20余万家上下游企业。通过API开放平台和金融云平台,打造智慧产业链,助力行业龙头企业转型发展。工商银行不断提升普惠金融专业服务能力,打造数字普惠,挖掘数据价值、打造精品数字化产品,加快完善与数字普惠特点相适应的集中运营体系和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渠道,创新推出经营快贷、网贷通、数字供应链、环球撮合荟等业务。
三是赋能数字民生。通过数字产品和数字服务将无所不在的金融服务嵌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持续提升客户幸福感和获得感,使金融服务更好地普及大众、惠及民生。我们创新打造了“线上+线下”、“随时、随地”的“云工行”服务品牌,包括云网点、云工作室、云客服等,为客户提供屏对屏、全天候、一站式服务,全面推进构建数字金融场景合作新生态,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实现服务效能跨越式升级。
同时,我们全新推出工银“兴农通”APP,围绕民生、代办、普惠、村务等惠农服务功能,拓宽乡村金融服务线上渠道,打造“三农”客户易于操作、乐于使用的新农具、新超市、新平台,助力乡村振兴。
最后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培育银行的数字基因。数字基因的深刻塑造和全面渗透是银行数字化转型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也是数字化发展过程中必须主动攻克的“堡垒”。工商银行也加快推动数字基因渗透,有效支撑金融与科技融合创新,推动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并加快成果转化应用。
一是完善金融科技组织布局。不断优化面向业务、面向基层、面向生态的研发力量布局,逐步增强面向分行服务支持的队伍力量并向基层一线渗透。二是打造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队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全方位引进、培养、用好金融科技人才,构筑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创新高地。三是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建立创新攻关“揭榜挂帅”机制,选取攻坚克难项目和精品工程项目试点,明确市场和业务目标,做精做优产品,着力解决技术难题;全面实施敏捷研发模式,组建敏捷研发柔性团队,以客户为中心,高效响应市场需求。
前面提到的数字生态、数字资产、数字技术、数字基建、数字基因五个数字化时代的关键要素,既是工行目前在推进的五个方面,也是商业银行深化数字化转型的重点方向。
第三点,谈一谈对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思考。
首先,是要做好“三个转变”。数字化转型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不仅仅是数据和技术的应用创新,更是一场从思想到行动,由顶层到基层,自内而外的深刻变革,涉及范围广、复杂程度高,需要将数字化转型上升到集团战略层面,整体统筹,全面布局。要实施好数字化转型这样一项系统性、全局性的复杂工程,关键要转变意识、模式和组织。
一是转意识,意识转变是先导条件,数字化转型是时代“必答题”,要加强数字化学习,提高数字化的认知高度与思维深度,积极把握时代发展机遇,服务高质量发展。二是转模式,模式转变是数字化转型最大挑战,也是数字化转型由量变到质变的标志。要积极探索业务模式、管理模式、运营模式等模式创新和重塑,加速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提升。三是转组织,组织机制转变是关键,要鼓励组织架构和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与数字化转型相适应、业务与科技深度融合、有利于加快科技创新和市场响应的体制机制。同时,也要打通业务部门之间的壁垒。
其次,要思考两个转型。一是从局部到全链路数字化转型,从重点关注面向与客户交互的局部数字化,转向全链路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不是局部的数字化转型,而是要对银行业务的前、中、后台三个环节都重点关注。二是部门级或产品级与企业级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应以问题为导向,可聚焦业务板块或产品线实现重点突破,或基于全行视角,推动企业级转型。各行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数字化转型路径。
工商银行将继续加快推进“数字工行”建设,携手银行同业,构建开放共赢的金融生态,助力服务实体经济,不断增强服务新发展格局的新动能,推动经营模式和治理模式数字化变革。
信息化建设
去年河北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近3000亿元
近日从省工信厅获悉,2022年,河北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38.7亿元,同比增长16.8%。其中,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03.7亿元,占比75%,同比增长19.1%;软件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34.9亿元,占比25%,同比增长10.3%。
从主要行业来看,受益于市场需求拉动和规模效益,2022年新型显示、半导体等行业实现高速增长。其中,新型显示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2.8亿元,同比增长19.2%;半导体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8亿元,同比增长21.9%;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91.2亿元,同比增长16.4%。
经济效益稳步增长。2022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利税280.5亿元,同比增长23.3%。其中,制造业实现利税209.9亿元,同比增长40.6%。全行业实现利润202.3亿元,同比增长27.7%。
出口创汇保持高速增长。2022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出口创汇44.7亿美元,同比增长18.2%。其中,制造业出口创汇44.2亿美元,同比增长20.1%。
福建省每万人5G基站数全国第八
来自福建省通信管理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福建新建5G基站2.1万个;累计建成5G基站7.1万个,每万人5G基站数达17.1个,基站规模和人均基站数分居全国第12位和第8位,较2021年末分别提升2位和4位;实现所有乡镇和68%以上行政村5G网络覆盖。
去年,我省5G基建投资较2021年增长25.1%,增幅居全国第4位。据悉,为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省委省政府将“新建5G基站2万个”纳入2022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全省加速推进5G基站建设。
我省建成5G行业虚拟专网833个,为各行业领域提供更加优质、灵活、安全的网络定制服务。建成10G-PON端口42.5万个,千兆光网具备覆盖超1800万户家庭能力,进一步打通经济社会发展“大动脉”。
去年,我省大力推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实施工业(产业)园区新基建专项行动,全省标识注册量达4.6亿,较上年末增长超10倍,累计解析量超11亿,接入企业1450家。5G在智慧制造领域应用创新活跃,港口、矿山、钢铁、陶瓷、纺织、电池等行业加速转型,厦门远海、紫金矿业、罗源宝钢、九牧厨卫、宁德时代等一批国家级试点示范工程加速落地,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样板、开拓了新应用空间。
据悉,智慧农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旅游、智慧海洋、智能家居等方面也取得较好的探索和发展。近三年来,我省推荐4个项目入围国家新型基础设施专项(5G应用方向),23个项目入选国家“5G+医疗健康”试点,2个项目入选国家“5G+智慧教育”试点。
新建5G基站1万个以上 北京发布2023年十方面任务
近日,《关于北京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对外公布。报告提出将加快构建具有首都特点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同时公布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等十方面主要任务。
此次公布的十方面任务是:着力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深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着力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推动“两区”制度创新落地见效,全力打造改革开放“北京样板”;着力促进数字赋能城市、产业、生活,加快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着力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朝着共同富裕目标坚定迈进;着力为群众多办实事,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加快绿色转型;着力探索构建有效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努力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着力守稳守牢安全底线,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北京将深入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推动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其中,疏解提质一般制造业企业100家以上,环京地区通勤圈将深度融合。
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面,北京将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力争在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信息、生命科学、网络安全等领域取得更多创新应用成果。
北京还将集中开工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补齐公共服务、城市运行等领域短板。其中,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将新开工300个、完工100个,老楼加装电梯开工1000部、完工600部。
着眼世界前沿技术和未来战略需求,北京将纵深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建5G基站1万个以上,系统推进新一代数字集群专网、高可靠低延时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和边缘计算体系等建设。推进6G技术研发。
贵安新区加“数”前行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抢数字先机,赢发展新机。
作为全国第八个国家级新区,自成立以来,贵安新区立足气候、电力、地形地貌等优势,把发展大数据产业作为后发赶超的路径,目前已成为贵州发展数字经济的主战场、主阵地之一。
锚定目标,抢抓机遇,贵安新区再启新征程。当前,贵安新区以建设数据中心为核心,以建设算力枢纽为重点,以建设贵阳大数据科创城为着力点,抢滩数字经济蓝海,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强数字基建 做大数据中心集群
春节假期,位于贵安新区的云上屯华为小镇成了朋友圈里的“网红”,每天都有不少市民前往打卡留影。
这座占地1521亩的“童话小镇”,建筑、瀑布、人工湖等相互辉映,美景如画,很难让人想到,这里“藏”着华为云全球规模最大的数据中心,存放着华为海量的数据资产。
贵安新区自成立以来,始终把大数据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2014年,中国电信云计算贵州信息园的开工建设,拉开了贵安新区数据中心集群建设的序幕。随后,华为、腾讯等互联网头部企业的数据中心纷纷落地,不断壮大贵安新区大数据中心规模。
数据中心的建设,打响了贵安新区抢滩数字经济的第一枪。
截至目前,贵安新区已建成并继续扩建数据中心7个,分别为华为(七星湖)数据中心、华为(高端园)数据中心、苹果中国(贵安)数据中心、腾讯贵安七星数据中心、中国移动数据中心、中国电信云计算贵州信息园、中国联通数据中心。已建成标准机架8.5万架,上电机架4.9万架,上电服务器29万台。一大批超大型数据中心的拔地而起,形成超大型数据中心集群,成为贵安新区发展大数据产业的靓丽名片。
当前,贵安新区正以数据中心建设为核心,不断做强数字基建,做大数据中心集群。据贵安新区工信局有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贵安新区围绕金融、国家部委、央企、互联网头部企业四大板块,规划建设贵安数据中心集群,总用地面积约1.5万亩,新增用地面积约6276亩,最大可承载约1000万台服务器。在建及已签约数据中心10个,包括国电投、建行、美的云、网易等。
抓算力枢纽建设 提升算力服务品质
2022年2月,“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贵州是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之一,贵安数据中心集群成为全国十大数据中心集群之一。
去年以来,贵安新区抢抓机遇,先后启动3个枢纽节点项目建设,分别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主枢纽中心、东数西算贵安算力产业集群配套项目和超互联算力基础设施项目。其中,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主枢纽中心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以贵安数据中心集群为核心,立足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枢纽节点战略定位,以国产化、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安全稳定为导向,着力打造“一中心+一基地”的“前店后厂”模式。
“项目建设工期为36个月,拟分四期开发建设。”建设单位贵安产控集团旗下子公司贵安新区大数据科创城产业集群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琨说,按照计划,该项目一期于今年1月31日前完成主算力基地机房改造建设、算力运营调度中心建设,服务器机柜上电达到30%,其他三期具体上电计划将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适时调整。与此同时,项目融资及市场拓展工作同步进行。
目前,贵安产控集团正大力组建专业团队,联合云上贵州、华为等优强企业,充分发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主枢纽节点的战略作用,扎实推进区域算力调度平台建设,形成逻辑集中、物理分散、主备结合的公共算力池,以粤港澳、长三角、京津冀、成渝为重点,构建“云网边端”协同算力网络,实现算力资源跨区域系统调配,建设成为全国先进的绿色算力枢纽样板和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战略支点。
贵安新区工信局有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贵阳贵安已与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深圳等全国32座热点城市实现网络直联,贵安数据中心集群超80%的算力为省外提供服务。3个项目建成后,将为各类数字化应用场景提供更高效的算力服务保障。
建大数据科创城 拓展产业链
近日,贵州省政府对贵阳市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关于同意贵阳大数据科创城规划面积及四至范围的请示》作出批复,贵阳大数据科创城的建设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等得以进一步优化。
据了解,贵阳大数据科创城规划总面积54.8平方公里,分三期建设。作为承载着打造贵州数字产业和人才集聚区、数字场景应用示范区、生态文明展示区3大战略使命的科创新城,贵阳贵安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开发建设模式,全力推进贵阳大数据科创城的建设。
2022年3月20日,贵阳大数据科创城一期首批8个项目集中开工,涉及写字楼、商业综合体、酒店、住宅、保障性租赁住房、学校及相关配套等,总投资约65亿元,总用地约530亩,拉开了这座科创新城的建设大幕。随后,两批项目陆续开工,加快了科创城建设的步伐。其中,一期第二批项目用地总面积约983.7亩,已于2022年12月30日集中开工,总投资12.01亿元。一期第三批项目于2022年11月12日开工,8个项目总投资59.08亿元。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招商引资同步跟进。2022年以来,贵阳贵安7家责任单位围绕云计算及数据服务、信创工程、数据场景应用三大产业,采取平台招商、以商招商、精准招商等措施,全力引进优强企业,切实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截至2022年底,已招引企业409家,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已注册企业409家,注册资本金171亿元,入驻企业36家,入驻面积6.8万平方米。
一年多来,贵阳大数据科创城从“一纸蓝图”到“实景盛放”,成就令人瞩目。根据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建设和发展规划,预计到2025年,将引进培育大数据及关联企业3000家,实现年营业收入500亿元(不含华为云),汇集科技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100家,聚集软件及相关人才10万人。届时,这座科创新城将迎来裂变式突破、引领性增长。
企业信息员园地
雷军挂帅两大委员会,三大核心业务高管集体出马
刚刚,小米迎来了开年第一件大事,狠抓管理和人才。
今天上午,小米公司创始人兼CEO雷军发布了一封内部信,正式宣布小米设立了集团经营管理委员会(简称:经管会)和集团人力资源委员会。
雷军在内部信中将此次两个委员会的设立称之为“公司治理史上影响深远的变革”,是小米开年来的“第一件大事”。
此次小米成立的两个委员会,几乎涉及小米智能手机、IoT与生活消费品、互联网服务业务三大核心业务的全部骨干。成员从公司创始团队成员、外部引入高管、内部提拔的年轻高级干部均有包括。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年末,小米刚刚经历了一轮重磅人事调整,卢伟冰晋升为小米集团总裁,兼任国际业务部总裁,同时管理小米手机部、生态链部、大家电部、中国区、印度区,小米前集团总裁王翔将从2022年12月30日起退休。
根据雷军内部信,经管会由业务相关的集团高管、各个事业部负责人及营销体系战区负责人组成,主要负责统筹管理业务战略、规划、预算、执行及日常业务管理等事项。
经管会的成员应该说阵容十分“豪华”,包括小米集团CEO雷军、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手机部总裁曾学忠、大家电部总裁张峰、生态链部总经理陈波、互联网部总经理马骥、新业务部总裁朱丹、中国区总裁王晓雁、国际部副总裁向征、国际部副总裁谢子阳、CFO林世伟、参谋长潘九堂等。
小米集团CEO雷军亲自出任经管会主任,卢伟冰担任副主任,秘书长为潘九堂。
可以说,小米目前智能手机、IoT与生活消费品、互联网服务业务三大核心业务的全部骨干悉数到齐。
除了经管会,小米还成立了集团人力资源委员会,该委员会由雷军、卢伟冰、总干部部长刘德、总办主任刘伟、总干部部副部长金玲、人力资源部总经理王栋、中国区政委朱磊等7人组成。
集团人力资源委员会负责统筹管理人力资源战略、制定重大人力资源政策和审批重大组织结构调整及高级干部任免。雷军同样亲自出任该委员会主任,卢伟冰和刘德出任副主任,刘伟任秘书长,金玲和王栋担任副秘书长。
从此次小米两个委员会成员班底来看,雷军对于目前公司的经营管理、人才团队建设是相当重视的。
此次委员会成员中,也有很多是刚刚在年底晋升上来的小米高管。去年12月30日,王晓雁晋升小米集团副总裁,兼任本集团中国区总裁;马骥晋升为小米集团副总裁,兼任本集团互联网业务部总经理。
此次王晓雁、马骥均出现于经管会成员名单中。
同样在去年12月30日的人事调整公告中,屈恒晋升为小米集团副总裁,兼任本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并管理本集团质量委员会和采购委员会。但此次两个新成立委员会的成员中并未看到屈恒。
此外,小米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林斌,小米集团副总裁颜克胜并未出现在两个委员会的成员中。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此前有业内观点认为,卢伟冰上任集团总裁,操盘手机业务后,雷军可以更加集中精力在造车业务上。不过就此次成立两个委员会来看,在小米核心的管理决策、人才培养方面,雷军仍然少不了“操心”。
雷军在内部信中说,成立这两个专项委员会,能够提升决策质量和效率,兼顾业务快速反应和长期体系建设。他重点提到,这两个委员会中集合了公司创始团队成员、外部引入高管、内部提拔年轻高级干部结合的班底。
雷军认为2023年是小米“一系列深刻变革进入深水区”的时候,小米处在新阶段的起跑线上,2023年小米的关键词是“稳健推进,蓄势待发”,他们要面向未来5-10年的长期发展打基础,同时为未来2-3年的新一轮爆发做准备。
此次小米推动集团治理专业化,设立两个委员会,是实现这一系列目标的关键举措。
最近各大市场研究机构开始陆续公布年度手机出货量、销量数据。
根据IDC数据,2022年全年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1.53亿部,同比下降19.8%,位列全球第三,市场份额为12.7%。该出货量统计已包括小米旗下Redmi品牌。
虽然同比降幅不小,但相较OPPO、vivo等其他国内厂商,小米的出货份额优势相对明显,且同比降幅小于OPPO、vivo。
国内市场这边,根据IDC数据,2022年全年小米国内智能手机出货份额位列第五,在荣耀、OPPO、vivo之后,出货量同比降幅为23.7%。
整体来看,全球智能手机市场2022年全年出货量刚刚突破12亿部,同比下降11.3%,这也是从2013年起这十年以来年度出货量最低的一年,低于疫情刚开始的2020年和疫情之中的2021年。
根据IDC数据,2022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为2.86亿台,同比降幅达到了13.2%,甚至创造了有史以来的最大年度降幅。而且上一次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跌至3亿部以下,还是在十年前。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以智能手机业务为绝对主体的小米,其业绩也受到了比较明显的影响。
根据小米2022年三季度财报,其营收为705亿元,同比下降9.7%,调整后净利润为21.2亿元,同比下降59%。小米智能手机业务营收占比为60%,该业务营收同比下降11.1%。
IDC预计,2023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复苏”,最早也要等到二季度,并且只会有小幅需求回升,并不会有爆发式回暖。
对于小米来说,2023年必将是充满挑战的一年,虽然小米2022年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市场整体的疲态仍然给小米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以下为雷军内部信全文:
今天上午,我们迎来了公司治理史上影响深远的变革 —— 设立了两个关键的集团治理专业委员会,这是开年来第一件大事。
首先,我们组建了集团经营管理委员会(简称:经管会),由业务相关的集团高管、各个事业部负责人及营销体系战区负责人组成,统筹管理业务战略、规划、预算、执行及日常业务管理等。目前成员一共 12 位,包括我和卢伟冰、手机部总裁曾学忠、大家电部总裁张峰、生态链部总经理陈波、互联网部总经理马骥、新业务部总裁朱丹、中国区总裁王晓雁、国际部副总裁向征、国际部副总裁谢子阳、CFO 林世伟、参谋长潘九堂等。我亲自出任集团经营管理委员会主任,伟冰任副主任,潘九堂担任秘书长,孙谦和冯宏华担任副秘书长。
同时,集团人力资源委员会也同期建立,由我和卢伟冰、总干部部长刘德、总办主任刘伟、总干部部副部长金玲、人力资源部总经理王栋、中国区政委朱磊等 7 人组成,统筹管理人力资源战略、制定重大人力资源政策和审批重大组织结构调整及高级干部任免。我亲自出任集团人力资源委员会主任,卢伟冰和刘德出任副主任,刘伟任秘书长,金玲和王栋担任副秘书长。
这两个专项委员会的成立,让集团治理进入了新的专业化时代,将有助于显著提升决策的质量和效率,并同时兼顾业务快速反应和长期体系建设。此外,这两个委员会中,公司创始团队成员、外部引入高管、内部提拔年轻高级干部结合的班底,保障了治理决策的宽度,体现了集团治理梯队的厚度。
2023 年对于小米而言,是开启全新发展周期的一年,也是一系列的深刻变革进入深水区之时。集团正处于一个全新殿堂的门槛上,全新阶段的起跑线上。这一年我们的关键词是“稳健推进,蓄势待发”,这一年里,我们要不断夯实基础、构建强化体系能力,为未来 5-10 年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并为未来 2-3 年的新一轮爆发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今天设立两个委员会,推动集团治理专业化,就是其中的一项关键举措。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春光无限,更在前方。小米同学们,加油!
用诚信涂靚人生--记江苏剑桥涂装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如剑
用诚信涂靚人生“凡事诚为本,做人信为先”, 江苏剑桥涂装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如剑凭着这一人生信条,把一家只有十几人的乡办小企业打造成为国家涂装特色产业基地的龙头企业。
无利而不往,通常被认为是商人的经营之道,但是张如剑却心甘情愿地做过亏本买卖。2012年,徐州巴特工程机械公司一个300多万元的境外投资项目找到了张如剑。订单不大、预先垫资,还要派人多次到现场考察拿出施工方案,面对其中的太多不确定因素,张如剑考虑再三,还是达成了两家公司的合作。
江苏剑桥涂装工程有限公司行政经理商叶峰:“徐州巴特这个单子,公司前期的投入很大,包括设计、采购这块,还有生产质量管理这块,加起来成本很高,算起来也不合算,甚至还可能亏本,所以我们当时都不建议做这个单子。”
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张如剑全程参与了项目设计、制作、安装,国内外来回奔波了6次,保质保量地将工程如期交付。凭着诚信,剑桥公司和徐州巴特公司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2016年,巴特公司一条生产线出现问题,不能按时交货,即将被客户索赔。张如剑得知后,第一时间派出了公司得力的电气工程师、项目经理赶赴现场,经过24小时不间断的抢修,帮助巴特公司恢复生产。
江苏剑桥涂装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如剑:“这样子他们上下形成共识,就是以后只要是关键性的工程,只要是大的涂装生产线,就找我们剑桥。在2017年年底的时候,他们准备上一条生产线,全面为(美国)卡特彼勒服务,这条生产线要求很高,高度的智能化、信息化和自动化,在这个背景下,他选择了我们。
诚信经营让公司的销售也是逐年增长,订单从成立初期几万元到现在的几亿元,业务范围逐步构建起了以汽车涂装和工程机械涂装为主的“大涂装”产品链,实现了与德国、日本等国家涂装行业顶尖专业制造商的深度合作。截止目前,剑桥公司已实现销售7000多万元,连续7年税收超千万,今年税收有望突破2千万元。员工的收入也是逐年增长,奖金、福利更是一年比一年多。
江苏剑桥涂装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桂林:“张总对我们生产车间现场管理这一块要求非常严格,同时要求将最优的产品质量送到客户手中,对职工待遇福利这一块要求也相当重视,只要大家愿意干,终有回报,所以大家都觉得有干
江苏剑桥涂装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如剑:“企业经营过程当中,我们始终把企业的信誉、诚信守信作为我们的信条,我们把企业的信誉看得比金子还重要,不光我自己这样子做,还要求我们大家都这样去做,这样子赢得市场广泛的信赖。”
此外,张如剑始终把关爱他人、报效社会作为已任。从2005年至今,张如剑坚持每年捐助贫困儿童5万元、捐赠见义勇为基金5万元。另外,他还每年捐资20万元设立基金,与盐城技师学院合作开设剑桥班。通过希望工程,他资助了多位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成为了10名查布察尔锡伯族少年的“干爸”。
近年来,张如剑荣获希望工程“特殊贡献奖”;连续三届被评为“盐城市优秀企业家”。获江苏省依法管理诚信经营先进企业;江苏省委组织部认定为江苏省科技型企业家培养基地。(特约信息员 王协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