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服务中心 > 企业高层管理者参考 > >> 企业高层参考 第02期

企业高层参考 第02期

部委决策
 
银保监会拟修订多项信贷管理制度
 
  据悉,银保监会1月6日就《固定资产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个人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项目融资业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此次修订重点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为出发点,以有效防控金融风险为关键点,研究解决市场反映较为迫切的有关问题,并根据市场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积极调整政策的适用性、有效性。同时,注重科学把握政策调整节奏,强化风险控制机制,坚持审慎性要求,做好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的平衡。
  此次修订对贷款用途范围和贷款对象进行了调整。
  《固定资产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固定资产贷款是指向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发放的,用于借款人固定资产投资的本外币贷款;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借款人在经营过程中对于固定资产的建设、购置、改造等行为。同时,对于专利权等知识产权研发项目办理的贷款,可参照办法执行。
  《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流动资金贷款是指贷款人向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发放的用于借款人日常经营周转的本外币贷款。流动资金贷款不得用于股东分红,不得用于金融资产、固定资产、股权等投资,不得用于国家禁止生产、经营的领域和用途。
  相较原有的《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修订后的《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所规定的贷款用途负面清单增加了"不得用于股东分红"和"不得用于金融资产投资"两项。
  对于贷款期限,此次修订明确,流动资金贷款期限不得超过3年。固定资产贷款期限原则上不超过10年,办理期限超过10年贷款的,应由总行负责审批,其中经营范围为全国的银行,可授权一级分行审批。个人消费贷款期限不得超过5年,个人经营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5年,对于贷款用途对应的经营现金流回收周期较长的,最长不超过10年。国家有关部门对于房地产贷款、个人住房贷款、个人助学贷款等的贷款期限另有规定的,继续执行相关规定。
  此次修订还对防范贷款资金挪用行为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是贷款人应在合同中与借款人约定,借款人出现未按约定用途使用贷款等情形时,如个人经营贷被挪用于房地产领域等,借款人应承担的违约责任,以及贷款人可采取的提前收回贷款、调整贷款支付方式、压降授信额度、停止或中止贷款发放等措施,并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二是贷款人应健全贷款资金支付管控体系,加强金融科技应用,有效监督贷款资金按约定用途使用。发现借款人挪用贷款资金的,应按照合同约定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管控。
  该负责人还表示,考虑不同类型流动资金借款人差别较大,实际需求不尽相同,此次修订更加注重流动资金贷款的灵活性,支持商业银行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优化流动资金贷款测算要求,增加信用方式办理固定资产贷款相关内容,更好契合融资实际。
  此外,此次修订还根据新型业务场景,调整业务办理方式,支持应用大数据、非现场技术,开展贷款调查和管理。其中,对于小微企业办理的流动资金贷款,符合相关监管要求的可简化或不再进行现场调查。上述小微企业包括通过供应链金融业务获得贷款融资的小微企业。
 
两部门支持外经贸企业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
 
  1月11日,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外经贸企业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 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提出的鼓励银行开展境外人民币贷款,支持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鼓励对有实际需求且符合条件的境外项目和企业优先采用人民币贷款等支持政策,能够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通知》指出,此举旨在进一步便利跨境贸易投资人民币使用,更好满足外经贸企业交易结算、投融资、风险管理等市场需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和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及时摸排和对接行业企业需求,着力解决外经贸企业"急难愁盼",为人民币跨境使用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通知》要求,便利各类跨境贸易投资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推动银行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结算服务;鼓励银行开展境外人民币贷款,积极创新产品服务,更好满足企业跨境人民币投融资需求;因企施策,增强优质企业、首办户、中小微企业等主体获得感,支持供应链核心企业等发挥带动作用;依托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境外经贸合作区等各类开放平台,促进人民币跨境使用;结合企业需求提供交易撮合、财务规划、风险管理等业务支持,强化保险保障,完善跨境人民币综合金融服务;发挥相关资金、基金等引导作用;开展多样化宣传培训,促进银企对接,扩大政策受益面。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庞超然表示,伴随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进一步鼓励支持外经贸企业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有助于更好坚持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营造以人民币自由使用为基础的新型互利合作关系,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以务实经贸合作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发改委发布《企业中长期外债审核登记管理办法》
 
  据悉,国家发改委1月10日正式发布《企业中长期外债审核登记管理办法》,明确将企业借用中长期外债管理改为审核登记制。
  发改委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办法》进一步细化明确了企业外债管理范围和流程,通过强化募集资金用途引导、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加强外债风险防范等举措,有利于更好保障企业境外融资行稳致远、提质增效。
  在具体规定中,《办法》细化审核登记程序,提高透明度和便利性。包括进一步明确审核登记的申请时点、主体、途径、材料等要求,规范申请变更的适用情形和办理流程;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压实各方主体责任,提高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完善外债审核登记网络系统,企业外债审核登记申请、信息报送等主要环节均可以通过网络系统来进行,更大程度帮助企业提高效率、减轻负担。
  同时,《办法》创新和丰富事中事后监管。上述负责人指出,未来将联合有关部门和地方发展改革部门建立协同监管机制,通过在线监测、约谈函询、抽查核实等方式开展监督管理。
  除了准入程序的变化,《办法》还对管理范围和外债募集资金用途做了调整。此外,《办法》进一步引导企业加强外债风险管理,对企业合理控制外债规模、强化外债风险意识、加强外债风险管理等提出指导性意见和要求。科学设计审核登记申请报告有关内容要求,引导企业合理审慎决策,在申请环节即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制定风险防范措施,推动企业外债风险防范"关口前移"。
 
央行、银保监会将引导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回归安全区间
 
  1月10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落实金融支持稳增长有关工作。会议明确,要实施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将开展四项行动,引导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回归安全区间。
  会议要求,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各主要银行要保持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大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做好对基建投资、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制造业、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会议指出,各主要银行要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适度靠前发力,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精准有力支持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薄弱环节。要加强跟踪监测,及时跟进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配套融资,延续发挥好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和财政贴息政策合力,力争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会议指出,各主要银行要继续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科技创新再贷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不断完善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常态化支持机制。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优惠政策,加力支持小微市场主体恢复发展。当前还要全力支持重点医疗物资生产保供企业的合理资金需求。
  会议明确,要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要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实施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聚焦专注主业、合规经营、资质良好、具有一定系统重要性的优质房企,开展"资产激活""负债接续""权益补充""预期提升"四项行动,综合施策改善优质房企经营性和融资性现金流,引导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回归安全区间。
  会议强调,要配合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运用好保交楼专项借款、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等政策工具,积极提供配套融资支持,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要落实好16条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用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保持房企信贷、债券等融资渠道稳定,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要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做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金融服务,推动加快建立"租购并举"住房制度。
 
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保险监管统计管理办法》
 
  据悉,为加强银行业保险业监管统计管理,规范监管统计行为,提升监管统计质效,中国银保监会近日发布《银行保险监管统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首次提出并明确监管统计工作归口管理要求,对监管统计管理机构和银行保险机构归口管理部门职责予以明确和界定。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监管统计是银行业保险业监管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对监管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工作的规范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统筹规范银行业保险业监管统计工作,银保监会制定并发布《办法》。
  《办法》重点就以下内容予以规范:
  一是明确归口管理要求。《办法》明确监管统计工作归口管理要求,对监管统计管理机构归口管理部门职责作出界定,对银行保险机构归口管理部门职责予以明确,同时列明各相关主体职责边界。
  二是明确数据质量责任。为督促银行保险机构重视数据质量,《办法》明确提出银行保险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对监管统计数据质量承担最终责任。
  三是强调数据安全保护。根据2021年9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相关规定,《办法》在职责范围、统计资料管理制度、监督检查中增加了涉及数据安全保护的监管内容,明确提出监管统计工作有关保密要求。
  四是对接数据治理要求。充分吸收近年来中国银保监会对银行保险机构数据治理的监管要求,《办法》明确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应将本单位监管统计工作纳入数据治理范畴。
  五是重视数据价值实现。为引导银行保险机构不断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充分挖掘发挥监管统计资料价值,《办法》明确提出监管统计数据分析应用相关要求,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充分运用数据分析手段,开展数据分析和挖掘应用,充分发挥监管统计资料价值。
 
全国股转公司2023年拟实施6次创新层进层工作
 
  据悉,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1月6日发布《关于2023年创新层进层实施工作安排的通知》。根据安排,2023年,全国股转公司共拟安排6次创新层进层实施工作。
  通知显示,进层启动日分别为1月31日、2月28日、3月31日、4月28日、5月31日和8月31日。全国股转公司发送审核信息时间分别为2月1日、3月1日、4月3日、5月4日、6月1日、9月1日24时前,主办券商提交审核材料时间将分别为2月6日、3月6日、4月7日、5月9日、6月6日、9月6日24时前。
  通知提出,全国股转公司按照上述时间安排,通过分层业务管理系统向主办券商发送经初步判断符合创新层主要进入条件的基础层挂牌公司名单、基本信息、公司自查表模板等自查、核查材料。挂牌公司可以根据相关工作准备情况,合理选择拟参与的进层批次,按照相关时间安排,根据《分层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名单及相关信息,对是否符合进层条件,是否存在资金占用、违规对外担保或权益被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严重损害等进行自查,并填写自查表,加盖公司公章后,提交至主办券商处。主办券商应当根据《分层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挂牌公司自查表等信息审慎核查,并通过分层业务管理系统查看和填写核查情况。
  全国股转公司根据《分层管理办法》的规定,履行发布初筛名单、接受挂牌公司异议等程序,作出进层决定并公告拟进入创新层的挂牌公司正式名单。
  通知强调,2023年创新层进层实施工作涉及的财务指标,均以挂牌公司已披露的经审计的2022年年度报告及2023年中期报告(以8月31日作为进层启动日的公司适用)为准。进层实施涉及的股本总额、市值、交易量(如有)、做市商家数(如有)以及不得进入创新层的情形,均以挂牌公司拟依据的进层启动日为判断基准日。
  此外,挂牌公司拟仅根据研发标准进入创新层的,应当明确公司符合创新层进层标准情况,并说明拟仅根据研发标准进入创新层;披露报告期内研发投入总额、开支范围、归集标准和需要履行的审批程序等;披露按照研发项目列示报告期内研发投入的归集和会计核算明细。
 
银保监会宣布进一步扩大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
 
  据悉,银保监会1月12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等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决定进一步扩大财产保险公司定价自主权,将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由[0.65,1.35]扩大到[0.5,1.5]。
  《通知》称,各银保监局应根据辖区内车险市场情况,在征求相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稳妥确定辖区内政策执行时间并向银保监会备案,执行时间原则上不得晚于2023年6月1日。
  2020年9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扩大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等有关事项的通知》称,引导行业将"自主渠道系数"和"自主核保系数"整合为"自主定价系数"。第一步将自主定价系数范围确定为[0.65-1.35],第二步适时完全放开自主定价系数的范围。为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在综合改革实施初期,对新车的"自主定价系数"上限暂时实行更加严格的约束。
  东吴证券研报认为,本次调整将使车险定价更加精细化,对驾驶习惯良好的"好车主"保费会更低,但对于"高风险车主"保费面临上升压力。预计监管意图鼓励行业通过差异化自主定价系数方式让利消费者,同时对于高风险业务(例如营运车辆等)进一步提高定价上限,以解决此前部分地区的营运车等高风险车辆投保的行业性难题。考虑到当前仅不足1%签单接近定价系数"地板价"(0.65),约5%签单接近"天花板"(1.35),预计行业自主定价系数平均值将保持稳定。
  《通知》还要求,各银保监局要在各财产保险公司设定各地区商车险产品自主定价系数均值范围和手续费上限时,积极主动发挥指导作用,同时持续做好车险市场监测,强化车险费率回溯监管,确保辖区车险市场平稳运行。
  东吴证券研报还指出,监管意图仍是进一步提高赔付率,压缩费用率,让利消费者并非等同损失,各地因地制宜有助于缩小各省之间赔付率的差异,进一步解决之前省际保费不合理的问题。客观来看,疫情不改车险保费刚需,而出行量减少降低出险率,在费用率未抬头的综合影响下,2022年行业车险盈利全面向好,考虑到城市流量恢复滞后性行业盈利改善有望延续至2023年二季度。
  《通知》要求,各财产保险公司要严格执行车险各项监管要求,提高费率厘定的科学性,按照监管规定做好条款费率备案工作;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优化和保障车险产品供给,提升车险承保理赔服务水平,增强车险消费者的获得感。
与此同时,保险业协会要依法合规做好行业自律,防止垄断和非理性竞争,优化行业服务标准。精算师协会要做好商业车险基准纯风险费率的回溯,为财产保险行业深化改革和稳定运行提供科学数据支撑。银保信公司要升级车险信息平台,为财产保险行业提供数据和系统支持,做好费率监测与预警。
 
国家能源局制定新型电力系统"三步走"路径
 
  据悉,国家能源局日前就《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下称"蓝皮书")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蓝皮书指出,新型电力系统是以确保能源电力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电力需求为首要目标,以高比例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为主线任务,以源网荷储多向协同、灵活互动为坚强支撑,以坚强、智能、柔性电网为枢纽平台,以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基础保障的新时代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
  为科学部署、有序推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蓝皮书以2030年、2045年、2060年为重要时间节点,制定新型电力系统"三步走"发展路径,当前至2030年为加速转型期,2030年至2045年为总体形成期,2045年至2060年为巩固完善期。
  具体来看,加速转型期内,新能源逐步成为发电量增量主体,煤电仍是电力安全保障的"压舱石"。电网侧以"西电东送"为代表的大电网形态进一步扩大,分布式智能电网进入发展起步期。用户侧的电力消费新模式不断涌现,电能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用能行业的替代"提速扩围",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提升至35%以上;同时灵活调节和相应能力提升至5%以上,促进新能源就近就地开发利用和高效消纳。在储能侧,储能多应用场景多技术路线规模化发展,满足系统日内平衡调节需求。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形成。
  总体形成期内,碳排放由峰值水平平稳降低,用电需求在2045年前后达到饱和。新能源发展重点转向增强安全可靠替代能力和积极推进就地就近消纳利用,助推全社会各领域的清洁能源替代。碳中和战略目标推动电力系统清洁低碳化转型提速,新型电力系统总体形成。
  蓝皮书指出,在这一时期,用户侧低碳化、电气化、灵活化、智能化变革方兴未艾,全社会各领域电能替代广泛普及。各领域各行业先进电气化技术及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工业领域电能替代深入推进,交通领域新能源、氢燃料电池汽车替代传统能源汽车。虚拟电厂、电动汽车、可中断负荷等用户侧优质调节资源参与电力系统灵活互动,用户侧调节能力大幅提升。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逐渐成为主体,助力能源消费低碳转型。
  到了巩固完善期,新型电力系统进入成熟期,具有全新形态的电力系统全面建成。新能源逐步成为发电量结构主体电源,电能与氢能等二次能源深度融合利用。新能源普遍具备电力支撑、电力安全保障、系统调节等重要功能,逐渐成为发电量结构主体电源和基础保障型电源。煤电、气电、常规水电等传统电源转型成为系统调节性电源,服务高比例新能源消纳,支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应急保障和备用容量。新型输电组网技术创新突破,电力与能源输送深度耦合协同。储电、储热、储气、储氢等覆盖全周期的多类型储能协同运行,电力系统实现动态平衡,能源系统运行灵活性大幅提升。
 
政策要闻
 
▲六部门印发通知加强市政基础设施政府会计核算
 
  据报道,为了积极推进存量市政基础设施入账,确保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在市政基础设施领域全面有效实施,近日,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6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市政基础设施政府会计核算的通知》。
  通知明确,市政基础设施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重要资源。科学合理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市政基础设施资产,对加强市政基础设施资产管理,使市政基础设施更好服务发展、造福人民具有重要意义。必须紧紧围绕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扎实推进市政基础设施政府会计核算,进一步全面完整反映市政基础设施"家底",夯实政府财务报告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告的核算基础,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通知明确,市政基础设施是指由各级市政基础设施行业主管部门及其所属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市政单位)为满足城镇居民生活需要和其他公共服务需求而控制的、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所需的工程设施等有形资产。独立于市政基础设施、不构成市政基础设施使用不可缺少组成部分的管理用房屋建筑物、设备、车辆和船只等不属于该通知中所称的市政基础设施。
  通知指出,各级市政单位应当根据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按照"谁承担管理维护职责,由谁记账"的原则,并结合直接承担后续支出责任情况,合理确定市政基础设施的记账主体。市政基础设施的管理维护责任单位难以确定的,应当由建设单位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明确。相关记账主体对市政基础设施的确认应当协调一致,确保资产确认不重复、不遗漏。
 
▲自然资源部印发《矿业权出让交易规则》
 
  1月9日,自然资源部发布《矿业权出让交易规则》(以下简称《规则》)。
  《规则》所称矿业权是指探矿权和采矿权,矿业权出让交易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属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以下简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出让矿业权的行为。
  《规则》指出,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矿业权的,应当在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中进行。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需要进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矿业权的,应当按照出让登记管理权限,在同级交易平台或者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委托的交易平台中进行。自然资源部出让登记权限需要进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矿业权的,出让相关工作由自然资源部委托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交易平台实施。
 
▲国家卫健委发布《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十四五"规划》
 
  据悉,为加强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工作,有效减轻各类突发事件对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国家卫健委1月10日发布《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
  《规划》提出,到2025年末,建立健全紧急医学救援管理机制,全面提升现场紧急医学救援处置能力和收治能力,构建陆海空立体化协同救援,进一步推进医疗救援信息化指挥、陆海空伤员转运、大批量伤员救治、突发中毒事件医学救援、突发核辐射事件医学救援、基层突发事件快速医疗应急处置、紧急医学救援培训演练、专业人才培养、相关研究和成果转化及推广等方面工作。依托救治能力较强的综合医院,建设以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创伤、传染病等相关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国家医疗应急演训基地、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为龙头,相关医疗机构共同组成的紧急医学救援网络。基本建立我国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现代化,分级、分层、分类的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应急响应机制,规范决策主体和处置原则,明确相关部门及机构的职责分工和工作机制,提高早期预防、及时发现、快速反应和有效处置能力。有效满足国家、省、市、县各层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多种类的突发事件应对需要,同时发挥我国在全球紧急医学救援中的作用。
  《规划》还提出,"十四五"期间,拟规划建设20个左右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作为现阶段我国紧急医学救援体系核心架构;"十四五"期间,针对重大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在全国布局建设20个左右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扩充重症救治床位,配备相应的救治装备,强化重大传染病监测预警、培训演练、科研创新和综合救治能力,能够派出救治队伍进行区域和国家支援,满足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需要。
 
国资改革
 
国资委明确2023年国资国企工作重点任务
 
  1月12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22年国资国企工作,明确2023年重点任务。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张玉卓出席时强调,围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党对国资国企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推进高质量发展,着力强化党建引领,突出创造价值、科技自强、深化改革、优化布局、守牢底线,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全面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和战略支撑作用,积极促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为推动全国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认为,2022年各地国资委和国有企业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地方党委、政府工作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国资国企工作,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和明显成效。截至2022年11月底,地方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05.5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广大国有企业克服重重困难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1-11月实现营业收入33.7万亿元,同比增长8.1%,投资拉动作用突出,税收贡献明显提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高质量圆满收官,基本实现了"三个明显成效"预期目标。国有资本配置整体功能显著增强,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国资监管系统性时效性切实提升,监管制度、方式更加健全高效,集中统一监管取得重要进展,风险防范不断加强。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有力彰显,助力疫情防控,落实各项纾困解难政策,在能源保供稳价中勇于担当作为,积极扩岗稳就业,为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会议指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新时代新征程做好国资国企工作,必须牢牢把握"一个目标",突出"四个更加注重"。"一个目标",即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着力建设现代新国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深化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突出主责主业、聚焦核心功能,切实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打造卓越的产品、服务和品牌,以更大力度打造专精特新企业,支持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四个更加注重",即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加快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深入推进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加注重持续深化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原创技术供给和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助推科技自立自强;更加注重党建引领,旗帜鲜明讲政治,切实提升企业党建质量,推进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强调,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各地国资委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真抓实干做好国资国企各项工作。要着力推动提质增效稳增长,强化目标引领、提振发展信心,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和现金流严格管理,提高资本效率、劳动效率,指导企业积极布局强牵引、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产品结构,培育更多消费新热点新场景,发挥带动作用、服务地方发展。着力抓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深化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落实市场化机制,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续强化新一轮国企改革的组织领导,不断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着力加大国企科技创新工作力度,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以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升级需要为导向开展技术攻关,加大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力度,在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更大作用。着力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加大能源资源、粮食供应保障、战略性物资储备等领域布局力度,进一步突出实业、聚焦主业,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不断提升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着力加快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鼓励地方监管企业积极承担现代产业链链长建设,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加快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密切关注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做好债务、房地产、金融、投资、安全环保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加快健全风险监测防控工作体系,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着力增强国有资产监管效能,进一步加强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监管,加大国有资产监督力度,不断巩固完善业务监督、综合监督、责任追究"三位一体"监督工作体系,优化国资监管方式,持续深化集中统一监管,以有力有效的监管更好保障服务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国资委将加大对地方国资委的指导监督和服务力度。
  会议要求,要认真落实防疫转段工作要求,指导地方国有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和重点医疗物资生产保供,扎实做好能源电力保供,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关心企业职工群众生活,把民生实事办到职工群众心坎上。
 
国资委强调央企新能源发展要形成"一盘棋"
 
  1月6日,中央企业新能源智慧运维服务合作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京举行。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出席活动并讲话。翁杰明表示,推动央企新能源产业发展要成为"重头戏",形成"一盘棋",探索新模式,强化产业链。据悉,2023年国资委将组织开展中央企业新能源产业对标评估,帮助企业找准短板和弱项,进一步提高运营管理水平和效率效益。
  活动现场,中国华能分别与中国海油、中国建材、中国船舶等13家中央企业签约。此次签约,华能新能源智慧运维平台将主要通过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在线服务、管理提升等多种途径开展智慧运维服务合作。
  翁杰明指出,这标志着中央企业新能源专业化整合从单个协调向整体推动转变,新能源管理从分散式向精益化转变,新能源运营从单兵突进向共享共赢转变,新能源发展从规模扩张向专业化、集约化转变,对于更大范围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效率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促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下一步工作,翁杰明强调,推动央企新能源产业发展要成为"重头戏"。有关央企要科学谋划今年和未来一段时期新能源业务发展目标方向、重点任务、路径措施和工作节奏,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切实发挥产业引领作用。
  同时,推动央企新能源产业发展更重要的是要形成"一盘棋"。有关中央企业要综合考虑项目所在区域、投资收益和资产质量,有序开展新能源投资运营,在新能源数智转型、专业运作、协同发展等方面加强合作,有效避免"一哄而上"、过度竞争。
  "推进新能源智慧运维专业化服务合作是要通过强化资源的协同共享和智慧服务促进相关中央企业的合作共赢,探索专业化运营的新路径、新模式。"翁杰明说,近年来,约半数中央企业进入新能源领域。未来新能源业务将逐步向新能源主业企业和优势企业集中,对于专业运作水平高、集约化管理能力强、经营效益好的项目可以独立运行。对于偏离主业、运营成本较高、缺乏管理能力的项目应通过共享服务、委托代管、重组整合等方式开展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专业化运营与合作。
  翁杰明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新能源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有关企业推动央企新能源产业发展要强化产业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围绕储能、先进输电技术、大型能源基地多能互补等制约新能源消纳的关键领域开展技术创新和攻关。要重点布局新能源高端装备产业,大力发展大功率海上风电、高效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装备和新能源汽车等应用终端体系,推动新能源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央企专业化整合提速
 
  新年伊始,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捷报频传。1月10日,"国家电网与国家电投生物质发电项目管理权交接仪式"、"中国电建与通用技术集团医疗资源专业化整合项目签约仪式"分别在京举行。
  据了解,"国家电网与国家电投生物质发电项目管理权交接仪式"的背景是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控股权划转至国家电投获得国资委批准。两家企业将以此次生物质发电专业化整合为契机,深化多领域战略合作,加强上下游业务协同,为产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在活动上表示,两家企业此次推动生物质发电龙头企业实施专业化整合,在推动生物质发电更好服务能源战略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下一步两家企业要强化使命担当,发挥引领作用,深化改革创新。
  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辛保安表示,国家电网将在生物质发电并网、参与工业供气供热等方面继续给予生物质发电发展支持。国家电投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钱智民表示,以此次管理权交接为新起点,国家电投将围绕存量资产提质增效,工业供热市场开发,新能源市场开发,碳资产管理创收,生物质综合利用新业态、新模式拓展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国能生物实现高质量发展。
  同日,在"中国电建与通用技术集团医疗资源专业化整合项目签约仪式"上,中国电建最后一批医疗改革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
  中国电建董事长丁焰章表示,中国电建将与通用技术集团通力合作,推动所属子企业认真落实协议,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加快完成各项具体操作,确保一季度完成工商变更。通用技术集团董事长于旭波表示,本次改革完成后,通用技术集团将拥有医疗机构343家,管理床位数约4.8万张,全国性网络布局将进一步完善。
  翁杰明强调,两集团要坚持公益性导向,围绕医疗服务核心领域,实施精益管理,做强做优国企医疗健康集团。进一步深入整合融合,扎实推动项目落实落地。
  据悉,专业化整合工作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重要内容。1月6日,国资委举办中央企业新能源智慧运维服务合作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签约涉及14家中央企业共22个光伏发电和风电项目。不到一周时间,多个央企的专业化整合取得新进展。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表示,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是今年国资国企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而专业化整合,包括集团内部的专业化整合,以及跨集团的专业化整合,是当前阶段落实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任务的主要抓手。因此,2023年预计会有一个央企推进专业化整合的高潮。从行业领域来看,一些具有做强做优做大紧迫性的行业领域,都有望成为央企专业化整合的优先推进领域,如网络与软件服务、新能源与储能、环保、资源勘探开采、检验检测等。
 
自主创新
 
17部门联手力推知识产权服务业再上台阶
 
  据悉,为深入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加快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1月1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等17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到2030年,知识产权服务业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形成业态丰富、布局合理、行为规范、服务优质、全链条贯通的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格局,成为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发展环境全面优化。知识产权服务业法律法规体系、政策体系、监管体系健全完善,行业监管更加有力,重点领域违法违规行为显著减少,行业满意度明显提升,规范有序的行业高质量发展环境更趋完善。
  --行业贡献持续提升。知识产权服务高质量、多元化供给持续扩大,从事知识产权服务的规模以上机构超过2000家,行业营业收入突破5000亿元,知识产权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150万人,执业专利代理师超过5万人,诉讼型人才超过8000人,建设一批融入产业、服务创新、辐射全国的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
  --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不同知识产权类型和代理、法律、运营、信息、咨询等不同业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有序发展,形成上下游优势互补、多业态协同发展、区域布局合理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支撑作用显著增强。知识产权服务业高端化、国际化、品牌化、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与科技、产业、区域、贸易发展深度融合,对全面创新的支持作用更加凸显。
  如何激发高质量发展动能?对此,《意见》指出,加快知识产权服务业与产业融合发展,引导知识产权服务业聚焦先进制造业等重点领域,面向产业链、创新链开展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区域协调发展,引导知识产权服务业科学布局、协调发展;引导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持企事业单位创新发展,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优质资源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更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模式,支撑企业创新发展;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助力贸易高质量发展;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围绕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增强涉外知识产权服务能力。
  未来要如何构建知识产权服务新体系?对此,《意见》提到,要提升高质量服务供给能力,实施知识产权服务主体培育行动,培育小型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向精细化、特色化方向发展;优化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推动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树立质优为先的竞争导向;深化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充分发挥律师等法律服务队伍职能作用。
此外,还要拓展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以促进知识产权市场价值实现为导向,构建完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增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拓宽知识产权咨询服务,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广东加速推进制造强省科技创新强省建设
 
  1月12日,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开幕,广东省省长王伟中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受多重因素冲击影响,广东省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突出,经济发展遇到多年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但广东"坚持顶压前行、积极主动作为"、"推动政策靠前发力、工作提速加力"。
  政府工作报告制定了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即: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进出口总额增长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以上等。
  围绕上述目标,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广东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开好局起好步,报告提出要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高水平建设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质量强省,更高立起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柱;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全面建设教育强省、科技创新强省、人才强省;着力扩内需稳外需,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突出绿美广东引领,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加固底板防范风险,确保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其中,在加快建设制造强省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提质壮大现有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加快推动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新能源等产业成为新的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建立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实施"个转企、小升规、规转股、股上市"市场主体培育计划,打造"链主"企业引领、单项冠军攻坚、"专精特新"企业筑基的世界一流企业群。
  在科技创新强省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提升创新竞争力,打造科技体制改革示范地。提升创新引领力,深入实施基础研究十年"卓粤"计划,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多元长期稳定投入机制,打造重要的原始创新策源地。提升创新硬实力,探索新型举国体制"广东路径",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打造关键核心技术发源地。提升创新驱动力,完善高校、科研机构成果产业化机制,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最佳地。提升创新支撑力,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打造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地。提升创新源动力,健全"一把手抓人才第一资源"机制,打造全球一流科技创新人才向往集聚地。
  在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攻坚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财税金融改革。健全现代预算制度,发挥财政资金效益,增强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深交所推进全市场注册制改革,加快广州期货交易所发展,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
 
节能减排
 
央行将有序推进绿色债券产品创新
 
  1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出席第八届中国债券论坛时表示,人民银行将完善绿色债券制度规范,加快转型金融标准研究和出台,有序推进绿色债券产品发行及创新。
  宣昌能指出,2016年以来,我国绿色债券市场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取得长足发展。他指出,当前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存在绿色债券总量偏小、产品种类有待进一步丰富、基础性制度尚不完善等问题,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对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也形成一定挑战。
  他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完善绿色债券制度规范,加快转型金融标准研究和出台,有序推进绿色债券产品发行及创新,加大政策激励引导力度,加强绿色债券国际合作,为绿色债券市场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更好发挥其对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支持作用。
  在完善绿色债券制度规范方面,宣昌能表示,将完善绿色金融标准,逐步实现绿色债券募集资金全部用于绿色项目。逐步建立强制性评估认证制度,规范第三方评估认证市场。有序完善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框架,提高绿色债券环境信息披露质量。
  在加快转型金融标准研究和出台方面,宣昌能表示,将借鉴国际经验,按照"成熟一项、推出一项"的原则,抓紧推进转型金融标准研制,为更多行业低碳转型提供金融支持依据。
  在有序推进绿色债券产品创新方面,宣昌能表示,将在境外机构试点基础上,加快推动符合条件的境内机构发行资金用途更加明确的蓝色债券、社会责任债券等创新产品,探索发行期限更长的绿色债券,解决绿色项目和转型项目期限错配问题。
 
我国"十四五"期间将持续推进声环境质量改善
 
  据悉,生态环境部等16个部门和单位近日联合印发了《"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这份文件提出,持续推进"十四五"期间声环境质量改善,到2025年,全国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达到85%。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期望越来越高,噪声污染越来越成为环境领域集中投诉的热点和焦点。
  行动计划提出,深化5类管控,稳步提高噪声污染防治水平。一是严格噪声源头管理,完善相关规划要求,优化噪声敏感建筑物建设布局,紧抓产品质量监管,推广先进技术。二是深化工业企业噪声污染防治,树立工业噪声治理标杆,加强工业园区管控,推进工业噪声实施排污许可和重点排污单位管理。三是强化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推广低噪声施工设备,落实建筑施工噪声管控责任,加严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施工要求。四是加大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严格机动车、船舶噪声监管治理,加强公路和城市道路养护,细化城市轨道、铁路噪声污染防治要求,深化民用机场周围噪声治理。五是推进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严格经营场所噪声管理,细化公共场所管理要求,文明开展娱乐、旅游活动,重点针对社区和邻里噪声完善管理举措,共同维护社会和谐。
  行动计划还强化了4个方面,以建立基本完善的噪声污染防治管理体系,包括夯实声环境管理基础,完善法规标准、加强科技教育支撑,加强监测、严格执法,紧抓责任落实、引导全民共治。
  这位负责人表示,行动计划强化了重点管控措施、细化了噪声法的规定要求、完善了社会共治理念,力求逐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和谐安宁环境需要。
 
北京高质量推动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
 
  据悉,为进一步推动首都生态涵养区落实功能定位、保持战略定力、激发发展活力,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日前印发《关于新时代高质量推动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
  《方案》提出,未来五年,按照保护优先、系统治理、绿色发展、强区富民的原则,坚持"大城市带动大京郊、大京郊服务大城市",坚持规划引领、改革创新、输造并举、补短强弱,市级支持政策保持力度不减、成效更优,生态涵养区绿色发展自觉性、积极性和内生动力更强,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效果更突出。
  《方案》从严格管控生态空间、持续夯实生态本底、不断提升生态品质、着力增强生态共享、系统推进科学治理、全面推进协同治理、切实保障生态安全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规划,坚定不移持续巩固提升生态涵养品质。
  《方案》提出,将通过夯实生态产品总值工作基础、建立生态产品总值核算体系、推动生态产品总值核算结果应用、拓展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路径等举措,着力突出生态产品总值对生态涵养区高质量发展引导作用。
  《方案》的实施期限为2023年至2027年。《方案》提出,到2027年,实现北京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健全,良性互促局面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稳定向好,特色化、差异化的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力持续增强,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并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着力将生态涵养区建设成为展现北京美丽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的典范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区、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发展示范区。
 
上海发布绿色金融行动方案
 
  据悉,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决策,有效落实中国银保监会和上海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进一步完善上海绿色金融市场体系,1月9日,上海银保监局和上海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委、市生环局、市住建委、市交通委、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上海银行业保险业"十四五"期间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上海绿色金融行动方案》)。
  《上海绿色金融行动方案》强调,要充分依托上海金融要素市场集聚优势,重点培育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机构,加强监管引导,健全规范标准,深入探索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切实提升绿色金融服务水平,积极开展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落实"双碳"目标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保障。
  《上海绿色金融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上海银行业保险业将基本建成与碳达峰相适应的绿色金融生态服务体系,形成一批绿色金融行业标杆;绿色金融综合服务效能不断提升,预计绿色融资余额突破1.5万亿元,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绿色资管、绿色租赁等业务稳健发展;绿色金融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形成绿色金融可复制可推广的上海方案。
  《上海绿色金融行动方案》坚持以下五个原则:一是坚持绿色导向。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贯彻绿色发展国家战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快建设绿色金融发展体系。二是坚持低碳发展。更好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支持重点行业和领域,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稳妥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防止"一刀切"和运动式减碳。三是坚持创新引领。加快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创新,探索金融支持绿色发展新路径、新模式,加大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结合上海特点,探索形成绿色金融的特色与推广模式。四是坚持市场运作。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健全绿色金融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运作模式,营造国际一流绿色金融发展环境。五是坚持风险可控。建立完善绿色金融风险防控体系,提高绿色金融领域新型风险识别能力,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上海绿色金融行动方案》提出八个方面三十条重点任务。一是积极部署绿色金融发展战略。健全绿色金融发展规划,制定绿色运营行动方案。二是加快完善绿色金融推进机制。建立绿色金融组织体系,优化绿色金融资源配置,完善绿色金融管理流程,开发绿色金融专业系统。三是全力服务重点领域绿色发展。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发展,推进重点企业绿色改造,推进重点区域绿色建设,推进绿色科技发展,推动绿色生活方式构建。四是主动深化绿色金融创新实践。推动绿色信贷产品和服务创新,拓宽绿色融资渠道,丰富绿色保险产品和保障体系,探索碳金融市场服务创新。五是深入探索绿色金融合作模式。推进绿色金融跨部门协作,推进绿色金融银行业保险业合作,推进绿色金融产学研联动,推进绿色金融区域合作和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六是持续健全绿色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建立健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对客户的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管理,加强绿色金融风险管理,运用保险工具进行环境风险管理。七是逐步推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对标国际的ESG信息披露机制,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推动建立碳金融评价标准体系。八是营造良好绿色金融发展外部环境。积极推动绿色项目库建设。发挥行业协会协调服务作用,加强同业互促与宣贯交流。
  上海银保监局等八部门要求辖内各银行保险机构重点做好三项组织保障措施。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明确归口管理部门,加强业务统筹和资源倾斜,全力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工作。二是抓好组织落实,细化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和具体举措,完善相关内部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绿色金融持续有效开展。三是开展定期评估,主动公开绿色金融战略和政策,充分披露绿色金融发展情况,定期组织实施内部审计,主动开展绿色金融自评估。
下一步,上海银保监局将持续指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明确具体任务,主动担当作为,落实工作责任,自觉将《上海绿色金融行动方案》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全方位构建上海银行业保险业支持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的体制机制,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浙江拟发布污染天气消除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三年行动方案
 
  据悉,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日前发布《浙江省污染天气消除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三年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综合考虑"十四五"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以2025年为时间节点,提出:县级以上城市不发生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基本消除中度污染天气;设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4%,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达到24.3微克/立方米,臭氧浓度稳中有降;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水平显著提高,移动源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同时,《方案》将优良天数比率、PM2.5浓度、中度污染天数进一步分解至各设区市。
  《方案》以国家攻坚方案为蓝本,体现浙江特色,谋划了未来3年在协同降碳减污、推进重点工程、强化污染应对、夯实监管基础、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的举措和工作要求。具体的两个攻坚方案主要内容有:
  一是浙江省污染天气消除攻坚三年行动方案。聚焦臭氧和PM2.5污染,坚持区域协同、省市县联动、精准应对,提出了产业绿色转型升级、高污染燃料清洁低碳替代、锅炉炉窑提质增效、企业绩效评级运用、污染天气应对基础能力提升、夏秋季臭氧污染削峰、冬季颗粒物污染降尘、联合监管执法等8方面行动。
  二是浙江省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三年行动方案。以运输结构调整为总方针,以柴油货车、内河船舶、非道路移动机械为监管重点,聚焦港口码头、物流通道、施工工地等重点区域,提出 "公转水""公转铁"、车辆清洁化、船舶港口机场绿色发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清洁发展、油品及油气综合管控、重点用车企业强化监管、柴油移动源联合监管、精准管控能力提升等8方面行动。
 
云南省能源局印发《云南省绿色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
 
  日前,云南省能源局印发《云南省绿色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简称《规划》)。
  《规划》提出,着力打造绿色能源强省、"一基地三示范一枢纽",即:建设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创建新型电力系统先行示范、绿色能源和绿色制造融合发展示范、绿色能源试点示范,打造国际区域性绿色能源枢纽。到"十四五"末,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取得显著成效,重塑全省绿色能源新优势,千亿级能源优势产业效应发挥更加明显,完成构建高质量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框架,绿色能源基地建设步入快车道,基本建成国家清洁能源基地,新型电力系统初具雏形,统筹近期、中期与远期关系,打出"扩绿、建新、降碳、减量、转型、节能、升级、改革、合作"组合拳,完成能源碳达峰阶段性目标,形成较为完整的绿色制造产业链、高端绿色制造产业集群和云南跨境电力交换的骨干网络,推进国际能源合作,绿色能源成为云南标志性品牌,主要指标全国领先,云南能源在全国和全省的地位作用进一步巩固提升,人民群众从能源普遍服务中获得更多实惠,助力加快建设能源强国,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
  到2025年,全省发电能力较2020年增长36%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比2020年提高4个百分点以上,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原煤产量较2020年增长68%,天然气管道里程较2020年增长57%,力争16个州(市)重点城市用上管道气。能源消费总量及强度"双控"控制在国家下达目标内,完成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阶段性目标任务。
  展望2035年,绿色能源优势进一步发挥,基本建成新型能源体系,绿色成为云南能源最靓丽名片,形成以非化石能源为主导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供应体系,全面建成源网荷储协同、多能互补融合的新型电力系统,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60%。能源行业治理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产业链更加完备,科技创新显著增强,全面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充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用能需求。
 
联合国称臭氧层恢复已步入正轨
 
  1月9日,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世界气象组织指出,臭氧层有望在40年内恢复,全球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化学品的行动已惠及旨在减缓气候变化的努力。
  这是由联合国支持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科学评估小组当天发表的结论。该小组首次对地球工程等新技术进行了审查,并就对臭氧层的意外影响发出了告诫。
  该小组每四年发布一次评估报告,本次报告证实,逐步淘汰近99%的禁用消耗臭氧层物质已成功地保护了臭氧层,使平流层上层的臭氧层显著恢复,并减少了人类暴露于来自太阳的有害紫外射线。
  如果当前政策保持不变,预计南极上空、北极上空、世界其他地区的臭氧层将分别于2066年左右、2045年、2040年恢复到1980年的水平(臭氧洞显现之前)。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臭氧秘书处执行秘书梅格·塞基表示,根据这一最新的四年期报告,臭氧层恢复已走上正轨。
 
德国2022年煤炭发电量增加或危及气候目标
 
  据悉,德国阿戈拉能源转型智库近日发布的一项评估报告显示,尽管德国2022年能源消耗降至30多年来最低水平,但仍连续两年未能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重要原因之一是煤炭发电的占比增加。
  报告显示,德国2022年能源消耗较前一年下降4.7%,降至1990年德国统一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时可再生能源在电力消耗中的占比达到46%的新高,但2022年德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7.61亿吨二氧化碳,与基准年1990年相比减少近39%,连续第二年未能实现40%的减排目标。
  报告说,由于天然气价格创历史新高,煤炭发电量大幅增加。2022年德国褐煤发电厂发电量较2021年增加了7%,硬煤发电厂发电量增加了20%,天然气发电厂的发电量则下降了16%。
  "尽管家庭和工业的能源消耗显著下降,但二氧化碳排放量停滞在高水平,这给实现气候目标拉响了警报,"阿戈拉能源转型智库的德国区域负责人西蒙·米勒说,"(德国)政府必须在2023年改变这一趋势,摆脱化石能源,不断转向可再生能源。"
按照计划,德国在2020年和203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要较1990年分别减少40%和65%,并争取最早在2045年实现碳中和。此前2020年温室气体减排量达标,但2021年未达40%。德国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2022年11月发布报告指出,德国距实现2030年的气候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劳动用工
 
2023年上海春季促进就业专项行动启动
 
  据悉,为全面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当前稳就业工作决策部署,上海市人社部门提前启动2023年春季促进就业专项行动,拿出多项实招、硬招,不遗余力、千方百计保障春节前后重点工程和重点企业的用工需求以及重点群体急难愁盼的就业需求。
  今年春季促进就业专项行动有以下重点举措:
  一是聚焦当前部分企业的用工紧缺问题,全力推动"沪岗行动""一企一策"等举措落实落地。开展"3+X"组合式用工服务,包括面向所有企业提供招聘信息发布、政策咨询、组织参加招聘会等3项基本用工服务,面向重点企业提供代理招聘、"对岗推人"、劳务对接等"X"项个性化用工服务。组织人社专员入企服务,确保每个重点企业有1位就业服务专员提供服务,全力支持保供应、保运转、重要产业链等重点企业、重大项目、重大工程连续生产、保障供应。
  二是聚焦各类企业招聘需求和劳动者求职需求,全力举办各类专场招聘会、打响招工"第一枪"。元旦后,本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将密集组织开展一系列分行业、分领域、高频次专场招聘活动。利用"上海公共招聘新平台"等载体,开设线上招聘专区,加大线上流量推送力度,组织开展"千企万岗云聘会"系列招聘活动,创新打造人社局长"直播带岗"等线上招聘品牌。同时,将面向云南等对口帮扶地区,针对性定向投放一批就业岗位。
  三是聚焦部分服务业用工缺口和部分农民工返乡返岗需求,全力深化劳务协作、吸引更多农民工来沪就业。各级人社部门将在元旦春节期间深入中西部地区主动开展对接,积极吸纳农民工参与区域重点工程建设,缓解企业用工燃眉之急。进一步强化与劳务输出地的协作,第一时间为农民工提供"点对点、一站式"返岗复工服务,保障农民工有序返岗务工。此外,人社部门还将加强企业用工指导,密切跟踪了解,确保将对口支援、对口协作和中西部地区转移来沪农村劳动力、脱贫劳动力稳在企业、稳在岗位。
  四是聚焦支持企业稳岗留工有序运行,全力落实返岗稳岗和各类暖心举措。各区人社部门将按照区政府统一部署,牵头制定本地区外来务工人员返岗交通补贴方案,锁定补贴范围,细化操作流程,落实资金保障,支持外来务工人员节后加快返岗复工。积极配合区商务、建设、交通等部门,制订和落实电商平台、邮政快递、重点工程建设等领域稳岗补贴实施细则。巩固拓展就业援助"暖心活动"成效,广泛开展对留岗务工及因疫情滞留人员的慰问活动,发出慰问信,鼓励企业和各级工会组织发放新春礼包、电影票等,及时传递温暖与关怀。
  五是聚焦长期失业大龄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全力开展走访排摸和精准分类服务。组织开展"就业访民情",深入社区走访就业困难人员,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和数据比对,及时发现认定就业困难人员,做到人员底数清、就业意向清、技能水平清、服务需求清。加强就业困难人员"一对一"帮扶,分类精准提供服务;对有就业意愿的,开展求职技巧指导,加强针对性岗位推荐;对有创业需求的,提供开业咨询、创业指导、项目开发等服务;对有培训需求的,提供相匹配的培训信息,促进提升就业能力。
后续,上海市各级人社部门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将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和广大市场主体、劳动者所需所盼,进一步细化实化专项行动各项工作举措,确保专项行动第一时间落地、第一时间见效。有用工需求的用人单位和有求职意愿的市民可关注"上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乐业上海"等各级人社部门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了解近期活动安排。
 
美国去年12月失业率降至3.5%
 
  据悉,美国劳工部1月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2月美国失业率环比降至3.5%,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人数为22.3万,高于市场预期。
  数据显示,经季节性调整后,美国失业率从去年11月的3.6%下降至12月的3.5%。当月,劳动参与率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至62.3%。
  按行业来看,休闲和酒店业就业人数环比增加6.7万,仍较疫情前低了93.2万。制造业就业人数增加8000。不过,专业和商业服务就业人数下降6000。
  分析人士认为,去年12月美国非农新增就业人数有所放缓,但仍好于市场预期,表明美联储为遏制通胀而采取的激进加息举措并未在劳动力市场产生明显效果,这或将推动美联储在2023年继续上调联邦基金利率水平以便为通胀降温。
  由于美联储激进加息对房地产、金融等利率敏感行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市场担心持续加息可能进一步导致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加剧资本市场波动。
 
法国政府拟将法定退休年龄逐步提高至64岁
 
  据悉,法国总理博尔内1月10日公布退休制度改革方案,计划2030年前将法定退休年龄从目前的62岁逐步提高至64岁,并承诺将提高最低养老金标准。
  根据博尔内在当天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改革方案,自今年9月1日起,法定退休年龄将"每年延迟三个月,至2030年提高到64岁"。方案同时规定,自2027年起,退休人员只有在缴纳社会分摊金累计达到43年的情况下,才能领取全额养老金。
  为减少推行阻力,该方案计划将最低养老金标准提高至最低工资标准的85%。博尔内还宣布,一些特殊和艰苦行业的退休年龄可酌情放宽。
  据悉,该方案将于1月23日提交部长会议讨论,并将于1月底和2月初分别提交国民议会和参议院审议。
  退休制度改革是马克龙政府的一项重要议题,旨在不增税或削减养老金的情况下实现收支平衡,以维持养老金体系稳定。马克龙在第一个总统任期内便开始计划改革退休制度。但由于遭遇重重阻力且新冠疫情暴发,退休制度改革进程并不顺利,甚至一度被搁置。
  在2023年新年致辞中,马克龙将2023年称为"法国退休制度改革之年"。
 
谷歌母公司首次大规模裁员15%
 
  据报道,继亚马逊、Meta等科技公司大规模裁员后,谷歌母公司Alphabet首次加入这股"浪潮"之中。据知情人士1月12日透露,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医疗保健部门Verily Life Sciences约15%的员工将被裁撤,涉及超200多个岗位。
  Verily将停止医疗软件项目Verily Value Suite以及部分处于早期阶段的产品。
 
苹果CEO库克2023年薪资砍半
 
  据悉,苹果1月12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文件显示,由于公司股东建议及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本人要求,2023年库克的薪酬将被削减至4900万美元。
  2022年,库克的总薪酬为9940万美元,其中包括300万美元的基本工资、约8300万美元的股权激励和奖金。
  不过文件显示,从2023年起,库克与苹果业绩挂钩的股票百分比将从50%增加到75%。
 
迪士尼任命耐克执行主席为新任董事长
 
  1月12日,迪士尼宣布,公司董事长苏珊·阿诺德(Susan Arnold)将在年度股东大会后卸任,公司另一位董事、耐克执行主席马克·帕克(Mark Parker)将继任该职位。
  阿诺德自2007年起担任迪士尼董事,并于2021年底出任董事长,离职是因为达到任期上限。根据迪士尼董事会任期政策,董事最长的任期是15年。
  马克·帕克已于2020年1月卸任耐克公司首席执行官,卸任后担任公司执行主席。
 
乡村人才振兴急需政策赋能
 
证券时报1月13日刊发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张锐的文章指出,在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战略部署的基础上,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做到统筹部署、协同推进,抓住重点、补齐短板。就此,笔者近期已深入到广东的河源、清远、湛江等农村展开了较为广泛的实地调研,从中愈来愈强烈地感受到“五大振兴”中人才振兴的极端重要性。可以说,没有人才振兴,产业振兴将无智力之源,文化振兴将无智慧之魂,生态振兴将无智能之泉,组织振兴将无智谋之托。
  乡村要全面振兴,急需“双创”(创新、创业)人才。照官方的说法,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妇女构成了返乡入乡的四支创业队伍,而笔者实地调查发现,科技人员、留学归国人员和城市白领也是返乡入乡创业的基础阵容,且官方数据支持了笔者的结论,即在2021年中国返乡创业青年占比中,城市白领返乡创业比例最高,其次为农民工。多股主流部队汇集,组成了一幅“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能工巧匠和技能大师在广袤乡村大地上竞技共舞的才智拼图。可以说,这些返乡入乡人员已经完全颠覆与改写了数千年来中国农民灰头土脸的自然表象与眷念农耕的生存方式,在他们身上,不仅携带着一定的知识储备,还怀揣着相应的专业特长,不仅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阅历经验,还手握着相对广延的人脉资源,不仅展现出顺应城乡融合的驾驭能力,还串流着产业要素嫁接配置的跨界思维。
  拿返乡的农民工来说,他们的就业活动范围往往遍布于三线以上城市和发达地区,很多人在第二、第三产业的各个岗位上多次发生职业变动与迁移,经历了产业化、现代化培训,积累了大量知识技能与工作经验,其人力资本水平与其走出农村时的状态相比显然不可同日而语。另外,农民工又具有在农村和城市两种不同状态下生活的经验,既了解城市的文化特点与生活环境,又熟悉乡村的文化习俗与风土人情,由此决定了他们可以较好地整合城乡各类资源与要素,达到优势互补的资源配置效果。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的观点,人力资本是凝结在人身上的知识和技能等,其获得途径包括教育、培训、迁移等,而这些途径几乎在农民工身上都获得了充分体现,最终效果既比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的人力资本更具精准性,更适合在农村创业创新的需要,同时意味着当年走出农村的一个劳动力,回来的时候其生产力可能会相当于几个劳动力的生产力甚至更高,能力“倍增”效应显著。
  来自农业农村部的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达到1120万人,同比增长10.9%,而在返乡入乡创业项目中,仅有20%回归种养业,主要从事规模种养、特色种养和育苗育种;有60%以上具有创新因素,85%以上属于一二三产业融合类型,55%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开办网店、直播直销和无接触配送等打造了“网红产品”。这种“双创”结构说明更多的返乡入乡人员倾向于对“农业+”或者“种植+”的跨界配置以及对关联产业的高位嫁接,借此催生出的大量新业态与新模式不仅使得农村产业增值功能被充分挖掘出来,同时一个更具深远影响力的经济结果是,由“农业+”加工流通形成的延伸型农业、“种植+”林牧渔形成的循环型农业、“农业+”旅游、康养形成的体验型农业以及“农业+”文化、教育、培训形成的智慧型农业作为全新的成长基因对乡村产业体系构成了重新洗牌与组合。
  进一步分析发现,由返乡入乡人员串起的“人才链”进而嫁接出的“产业链”,其经济学意义并不止于产业迭代升级层面。一方面,无论是能力素质结构还是经营管理行为方式,返乡入乡人员相比于传统的农耕人员有着鲜明的区隔,这一重要的商业主体变量所代表的无疑是中国农村经营细胞的革命性再造;可以说,40多年前农村承包制所引起的农业经营主体(由生产队到农户)的变革是由农民自身发动,那么新的经营主体嬗变使命则由返乡入乡人员来完成。另一方面,按照劳动经济学原理,产业层次与就业人数成正比关系。农业农村部的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农村返乡入乡创新创业覆盖率达到83.6%,即每100个行政村中有83.6个有返乡入乡的创业项目,平均每个返乡创业创新项目可吸纳6.3人稳定就业、17.3人灵活就业。这种由新业态所形成的强大就业吸纳力,所释放的社会意义不仅仅意味着农民可以就地找到工作,更多彰显出的则是一个中国最多人数群体身份的切换,即广大农民蜕变为农村产业工人,并且这一新兴职业群体的财富获取与创造能力、争取社会平等与自我发展的能力都将伴随地位与角色的变迁而增强。
  但需要正视的是,在一个基础设施健全、人口集中、资源优势明显以及商业近场效应十分强烈的城市创业如今本就不易,那么进入到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工作环境根本不可与城市相提并论的农村创业,其遭遇的掣肘定然会更多,尤其是试图搞出点带有创新意义的响声恐怕更是难上加难,为此,立足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政策层面需给予返乡和外来创业人员充沛的能量配给与支持。
  首先,要跟进及时而充分的金融资源支持。据笔者调查,在所有障碍因素中,返乡入乡人员碰到的普遍性难题就是资金瓶颈以及融资困难,而农业农村部就此给出的官方数据是,有高达50.48%的返乡入乡人员存在启动与后续资金不足的困扰。对此,在为返乡入乡人员提供创业资金补贴与奖励的同时,政策工具完全有必要做出特殊性安排。除了定向的信贷支持外,鉴于绝大多数返乡入乡人员财务能力并不厚实以及由此可能引起的信用风险之忧,可以开发与推广保险担保的融资模式,同时公共财政根据担保成效跟进奖补,由此聚合成服务于返乡入乡创业人员的“政府+银行+保险”增信链条。
  其次,要构建出乡村人才创业的风险化解与分散机制。返乡入乡创业者的资金一般初始规模都比较小,市场风险承受能力较弱,搞不好极有可能引起整个家庭的财务危机。对此,一方面要组织创业者加入各种合作社等集体经济与联营组织,同时成立行业协会,形成“创业企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的命运共同体,有效增强市场谈判能力;另一方面,要创建乡情浓厚、产业集中、营商环境良好的返乡入乡创业产业园以及各种项目孵化基地,将创业企业引导归集到园区与基地体系之中,降低或者减免其厂房租金、卫生费、管理费等非经营性成本的同时,让创业企业享受要素供给、物流配给以及产品配套嫁接等便利性服务。
  再次,要赋予入乡创业者的农村特殊要素获取权。进入农村创业的人才队伍中,不少是城市科技人员、留学归国人员和城市白领,甚至还有许多的城市退休职工,这类人入乡创业碰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安居问题,因为他们在农村没有房屋,租借农民的住房又达不到自己的工作和居住要求,试图在农村建房也没有法定资格,为了吸引、留住与稳定这类创业人群,政策方面可以考虑允许他们购买农村的闲置宅基地,但同时划定持有年限,期满后由村委会收回并交由原农户共同持有。目前来看,不少地方的农民增建了新房后,留下了大量的宅基地,并且无法还田复垦,而是成为躺在地面毫无意义的“古董”,不仅造成了土地资源的闲置浪费,更不利于乡村面貌的改善,如果拿出来进行商用重建,便可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最后,要加快补齐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短板。乡村振兴战略落地与推进以来,乡村公路、农民用水用电、5G网络设施等硬件环境要素得到了极大的优化与改善,但必须明确,只有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城市相应的水平达到均等化,才意味着乡村振兴目标的真正实现,为此,除了实现“城乡交通一体化”、“城乡供水一体化”以及“城乡环卫一体化”外,还要重点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在农村学校、幼儿园、图书馆、养老院以及娱乐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方面加大力度。也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都市人群向农村流动与居住,也才能导引更多的返乡人员重归乡村创业兴家,商业要素与产业资本也能获得永久滞留于农村的生活土壤。
 
专家论坛
 
中国学界须打破美国智库三大"神话"
 
  北京日报1月9日刊发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的文章指出,美国智库数量众多,许多智库学者口才出众,不少智库报告善于包装,各类智库活动频繁多样,媒体传播也常常令人眼花缭乱,这些特点是造成中国学界"神话化"美国智库的重要原因。然而,如果换一些评价标准来看待美国智库,如是否真正进行专业性、独立性的思考与发声,是否真正有助力国家长治久安的建言献策,是否真正地促进本国政府推动人类发展与全球进步,那么,很容易发现美国智库所谓"神话"已全然不在。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学界至少要打破美国智库三大"神话"。
  打破美国智库独立性的神话
  美国智库常以"独立性"自居,而中国学界通常也自我训诫须提升独立性。如果只是从研究方法、推导过程、资料收集等角度看,智库研究当然需要提升自主性,且研究过程的"独立性"应该是智库的核心价值之一。否则,很容易陷入重复建设、创新不足、人云亦云甚至抄袭他人的陷阱中。
  但另一方面,智库这个行业的职业目标就是服务于政府的决策咨询,与政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与日常频繁的互动是职业应有之意。智库工作不是闭门造车,更不是谈"官"色变。标榜绝对的"独立性",要么会造成自娱自乐的天真印象,要么就是刻意隐瞒与其他机构之间不可告人的机密。
  根据笔者多年交往的经验,以及各类公开资料的披露,美国智库处在复杂而庞杂的社会与政治网络体系中,与政界、企业、媒体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从政治角度看,"旋转门"机制使美国智库与政府有着牵扯不清的联姻与轮坐关系,比如,智库为提升决策影响力有时不得不迎合政府;再比如,为输送更多下届政府的后备官员不得不押宝某位总统候选人。
  从资金角度看,利益集团的捐赠使美国智库很难做出背离捐赠目标的工作,比如,美国智库学者发表观点与发布报告,不能不考虑捐赠者的意识形态、政治偏好、价值取向。
  从媒体角度看,美国智库学者为迎合媒体固定的受众,往往屈从于耸动、过激的标题而丧失应有的严肃与客观性。尽管美国智库界也有少数特立独行者,但正如美国学者詹姆斯·史密斯在《思想的掮客》一书所述,"处于真空中未经人类生活中实际政治问题考验的知识是滑稽而虚无的",美国智库不是空中楼阁或无本之木,而是与其特定的文化政治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中国学界不必美化其"独立性"的优势。
  打破美国智库正能量的神话
  知识分子通常被视为"社会良心",智库学者也常被誉为"国家智囊",理应给国家发展与人类进步做出积极贡献。但近一二十年来,"美国智库自觉不自觉地给美国政府出了不少馊主意甚至坏主意"。比如,2001年小布什执政后退出183个国家批准的应对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特朗普执政后又退出近200个国家签署的《巴黎协定》,背后都是美国智库在推波助澜。
  一些美国智库受到高污染能源巨头科氏工业集团和埃克森美孚的资助,掀起了狂热的"反气候变化运动"。诸如哈兰学会、加图研究所和传统基金会等智库致力于"自由市场解决气候变化的方案",利用国际会议、媒体文章、工作简报等方式全面驳斥"世界上97%气候科学家都支持的变暖事实",可谓是一场"意识形态圣战"。
  美国政府至今没有批准加入152个国家签署加入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退出旨在限制导弹发展的《反导条约》,加剧了地区紧张,这些做法同样源自美国智库。
  更糟糕的是,最近几年,美国政治氛围越来越陷入冷战思维与反华反共的"新麦卡锡主义",顽固地以意识形态划线,兰德公司、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传统基金会、进步中心等美国智库不断抛出遏制中国的智库报告,建议全面对华战略竞争,恶化中美关系,使世界面临新冷战的严重风险。
  此外,在国际问题上,美国智库习惯于对外发声,却多是倾向于建议用霸权主义压制方式处理分歧,尤其是俄乌冲突上,美国智库一边倒地谴责俄罗斯,支持对俄罗斯进行严厉制裁,而丝毫不反思美国多年来在俄乌矛盾中的"拱火""煽动",以致事态越演越烈,美国成为国际冲突的最大麻烦制造者。在国内问题上,无论是医保难题、枪击困境、种族分歧,还是金融危机、通胀风险,数以千计的美国智库同样没有给出对症下药的良方。
  更令人感到可悲的是,现在美国智库充斥着一批胡说八道、屡屡犯常识错误的所谓"学者",他们不负责任,不考虑知识分子应有的客观度、责任心,只求媒体曝光度、项目吸金力,对国际合作、国家发展、社会公平均造成了负向、消极的影响。由此可推导,美国智库在助力国家发展与人类进步进程中正能量的缺乏,是21世纪以来美国相对衰弱的重要原因。
  打破美国智库决策影响力的神话
  在多数人看来,美国智库往往有巨大的决策影响力。然而,相比于美国政府的政策需求而言,约2000家美国智库的庞大数量显然是供给过剩的。不少很有名头的美国智库的决策影响力是相当有限的。销售政策的美国思想市场里,智库的过剩窘境导致其由传统的客观专业政策原创生产者的地位转变为某种意识形态与倡议推销者的位置。
  比如,传统基金会就自称是思想零售商或"二手思想贩子",在公共关系的开销占到年度总预算的35%-40%。他们最狂热的推销对象并不是白宫、国务院等实际政策运行的官员,而是其他三类人:一是保守派国会工作人员,以便让他们能对某些立法议案给出更有指向性的建议;二是不轻信政府、在意识形态上志同道合的保守分子;三是想在文章中加入保守派观点的记者。
  近些年来,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布鲁金斯学会等的市场推广经费也占到20%以上。美国智库内部高学历的研究人员也在流失。1980年代以后建立的智库中,只有13%的人接受过最高学位的博士教育。美国智库的最新潮流已越来越沦为政治游说组织与宣传机器,而不再是严肃的政策咨询者。
  《外交政策》对近年来美国智库表现进行鞭辟入里的批评:"美国智库专家们被视为是庞大且浪费的华盛顿机构的一部分,其存在甚至可能弊大于利。许多美国人认为,智库唯一明显的目的是为政客们提供在无休止的、浪费的党派斗争中互相攻击的棍棒。"这样的评价应中了笔者近年来与美国智库交往的直观感受。
  在讨论中美分歧、俄乌冲突、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的中美智库对话会上,美国智库学者观点与其政府政策立场以及美国同行的对外口径往往出奇地一致。中国学者原本是想本着客观平等理性态度与对方探讨,结果往往成了对方的宣传对象。由此看,中国学界对诸多美国智库的真实决策影响力要打个大大的问号,对其"外宣"能力也须更加重视。
 
“卡在中间”的日本对中国的警示意义
  
证券时报1月12日刊发广州经济学者韩和元的文章指出,如果中国的产业不能顺利升级,未来很可能会面临如今日本面临的局面。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世界经济结构发生了一场巨大变化。首先表现为,在美国信息高速网计划的带动下,互联网产业飞跃发展。而在传统产业领域,则表现为中国开始加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正是得益于这种变化,在中美的联合推动下,过去30多年里,全球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日本却是一个例外。其他国家长足发展的30多年,于日本而言却是停滞的30多年、失落的30多年。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在于,随着日本国内土地成本的日益高涨、人口红利的消失,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时,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已经无法避免。可惜的是,面对大泡沫的破灭,日本政府只顾眼前利益,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而不是顺势杀死僵尸企业、出清债务,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结果是固化了其原有的产业模式。
  这样一来导致的结果是,日本根本无法享受到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大发展所带来的好处。相反,由于中国加入战团,而使得日本国内产业逐渐趋于疲敝——受制于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它们在中低端产品上,无法与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展开竞争。同时,又由于无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日本在高端产品方面,也开始变得无法与欧美国家,乃至与韩国、中国台湾展开有效的竞争了。
  简单来说就是,由于只顾眼前利益的宏观政策,令日本经济日趋僵尸化,进而尴尬地卡在了中间。而这对于当前的世界经济,尤其是对于中国,无疑具有很强的警示意义。
  近年来,世界经济再次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不单表现在诸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面的飞跃发展,同样也表现在传统产业领域。随着中国土地成本的日益高涨和以廉价劳动力为底色的人口红利的消失,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已经出现。
  事实上,近年来,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和印度等南亚国家,正在复制中国过去的成功经验,即以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进行工业制成品的生产。
  数据显示,越南如今是纺织品、服装、鞋类和主要国际品牌电子产品的主要生产国之一。2022年,全球总需求下降,供应链断裂,出口生产商在进料和消费市场面临困难。在很多人担心全球经济放缓将对越南出口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时, 越南的商品出口成交额仍比2021年大幅增长,越南货在国际市场的占比持续扩大。
  在这方面,印度的表现也颇为不俗。印度人口即将超越中国,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并于2060年后达到17亿的峰值。而且,印度人口相对年轻化,又会说英语,是国家劳动力的重要骨干。更重要的是,近年来,印度的实体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数码基础设施特别是金融支付系统,甚至在某些方面已超越美国。印度政府也积极采取措施吸引外资,包括在2021年初推出“制造奖励计划”(Production-Linked Incentives),在电信、电子、医疗设备等先进领域为国内外制造商提供经济奖励措施。
  受此影响,2022年9月,美国苹果公司宣布计划在印度生产5%到10%的新款智慧型手机iPhone 14。其最大代工商富士康也将与印度矿业集团韦丹塔(Vedanta Resources)合作,斥资200亿美元在印度建造半导体工厂。
  得益于此,2022年上述国家的经济都表现得异常抢眼。据国证大数据搜集的亚洲主要经济体2022年GDP增长数据,或者各国12月份自己的统计机构和央行预估的数据,越南以8.02%的GDP增速在亚洲主要经济体中表现最佳;其次是马来西亚,其GDP预估将增长7.6%;第三是印度,其GDP预估将增长7%。
  正因为此,对于这种趋势,中国必须有所认识。必须认识到应对短期困难固然重要,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更不能成为留待日后考虑的问题。一味只顾眼前利益,一遇到困难就习惯性地走回老路,而不是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那么,中国所做的这一切,很可能跟当年的日本一样——只是在固化原有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那么,中国真可能会重蹈当年日本的覆辙。
  伴随着国际产业转移而来的是,中国将无法享受到像越南、印度这样的新兴经济体大发展所带来的好处。相反,由于这些新兴经济体加入战团,反而招致中国产业的疲敝。而近期美国对华的技术封锁,对华技术的“卡脖子”,也间接地表明,在高端产品领域,中国与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仍有一定差距。
  也就是说,如果中国的产业不能顺利升级,未来很可能会面临如今日本面临的局面:在低端产品上,中国无法与越南、印度等国展开有效竞争;在高端产品方面,中国也无法与欧美国家展开有效的竞争。
 
专家论点辑要
 
  ▲2023年中国工业生产将重回常态化运行轨道
 
  据报道,知名财富管理机构新湖财富旗下植信投资研究院1月12日在上海发布了2023年宏观经济展望报告--《2023年中国经济:春暖花开还是乍暖还寒?》。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教授对报告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
  报告指出,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很可能大幅下行,而2023年全球通胀仍在高位徘徊,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将呈现"滞胀"状态。这将改变2022年外部环境对中国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汇率和资本流动等资本金融领域的状态,而更多的体现在外部需求走弱影响出口方面。
  连平认为,2023年,工业在生产作业保持连续性和完整性、基建和制造业投资项目维持较快推进、生产结构性优化调整不断加快、内需回暖和房地产市场改善以及低基数等因素的推动下,工业生产将重回常态化运行轨道。
  2023年,投资将在扩大内需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继续成为两大抓手,房地产投资企稳回升。资金保持较强支持力度、项目储备充足以及实物工作量完成有保障,使得基建投资稳步推进。在技改投需求持续释放、高新技术制造业的引领作用继续加强、民企参与投资环境改善和金融支持保持较大力度的共同推动下,制造业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2022年房地产市场全面下行。尽管房贷利率持续走低,但住房销售下滑约四分之一,房价走低,土地市场较为低迷,房地产投资出现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负增长。展望2023年,房地产市场在更强有力的政策推动下,有望在二季度后半段逐步走出"低谷",重点城市将率先企稳回升,全年房地产销售、拿地和投资增速较2022年边际改善。
  而需求得到改善、就业环境好转、服务性消费加速修复、提振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和低基数等一系列因素,将推动社会消费显著回升。
  2023年在全球通胀挤压、加息抑制需求、世界经贸下行加剧等因素制约下,出口形势整体承压。国内供应链韧性仍有一定托底,全球货币紧缩政策前紧后松,外需在后期可能回弹,全年出口增速前低后高。进口在防疫优化和扩大内需的政策支撑下可能回弹,但受制于加工贸易的出口拖累,进口增速回升预计较为有限。
  2023年CPI和PPI同比可能先降后升,CPI高PPI低的格局延续。宏观经济周期错位,工业品内、外需一正一负,PPI在翘尾因素作用下负增长。猪价下行拐点可能提前,下半年餐饮业加快复苏和季节性消费需求对猪价有阶段性支撑。核心CPI同比有望企稳回升,下半年上行动能更强。
  连平指出,2023年经济增长目标可能设定为不低于5%,这样既向潜在增长水平修复,也有可行性,又不至于对政策提出过高的要求,同时也能符合远景目标进度的要求。尤其是在国际环境极为严峻、压力持续增大的条件下,避免经济增速过低甚至失速,保持平稳适度的增长是十分必要的。
 
中小企业
 
两部门明确 2023年小规模纳税人可减免增值税
 
  1月9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明确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等政策的公告》,明确自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含本数)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同时,自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适用3%预征率的预缴增值税项目,减按1%预征率预缴增值税。
  根据公告,自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允许生产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应纳税额。生产性服务业纳税人,是指提供邮政服务、电信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
  此外,允许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是指提供生活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
  公告要求,纳税人适用加计抵减政策的其他有关事项,按照《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明确生活性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87号)等有关规定执行。
 
经贸态势
 
9省区市入选内外贸一体化试点
 
  1月11日,商务部等14部门办公厅(室)公布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地区名单,包括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含宁波市)、福建省(含厦门市)、湖南省、广东省(含深圳市)、重庆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在内的9省区市入选。
  商务部等部门指出,试点地区商务主管部门要牵头会同有关单位建立试点工作联系机制,加强组织协调,进一步完善试点工作方案,紧密围绕完善内外贸一体化体制机制、提高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能力、优化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环境确定试点目标、试点任务和职责分工,细化配套政策和工作措施,制定时间表、路线图,确保试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计划单列市可结合实际,单独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并实施。
  据了解,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推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相关产业加快提质升级,优化供需结构,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为此,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相关工作。2022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要求提升市场主体内外贸一体化经营能力,激发内生发展动力。2022年5月,商务部等14部门发布《关于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试点通知》),决定在部分地区率先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
 
欧盟外国政府补贴条例正式生效
 
  1月12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欧盟外国政府补贴条例正式生效。
  条例赋予了欧盟委员会审查非欧盟国家对其在欧盟从事经济活动的公司提供补贴的权利。该条例适用于欧盟范围内的所有经济活动,包括并购和收购、政府采购和其他市场行为。
  条例规定,被并购或收购的公司在满足以下两种情况的时候有义务向欧盟委员会报告:一是目标公司、合并方之一或其合资企业产生的欧盟营业额至少为5亿欧元;二是涉及的外国政府补贴至少为5000万欧元。
  条例规定,参与政府采购的公司在满足以下情况时有义务向欧盟委员会报告:一是合同预估价值至少为2.5亿欧元;二是涉及的外国财政补贴至少为400万欧元。若欧盟委员会认定存在扭曲性补贴,则可以禁止合同签订。
  条例规定,对于所有其他市场行为,如果欧盟委员会怀疑可能涉及扭曲性外国补贴,则可以主动展开调查。
  公告指出,三年内累计低于400万欧元的补贴被认为"不太可能"是扭曲的,而低于欧盟国家援助"最低限度"门槛的补贴被认为是非扭曲的。
  条例生效后,欧盟将在7月12日起开始施行。届时,欧盟委员会将有权启动调查,所涉企业的申报义务将从10月12日起生效。
2021年5月,欧盟委员会提出该条例。2022年6月,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通过该条例。
 
投资视点
 
商务部印发6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总体方案
 
  近期,国务院印发《关于同意在沈阳市、南京市、杭州市、武汉市、广州市、成都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根据批复,1月10日,商务部分别发布了6个城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
  早在2015年5月份,国务院就同意在北京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2021年4月份试点首次扩围,将天津、上海、海南、重庆四省市纳入,形成"1+4"格局。而经过此次扩围,新加入了沈阳、南京、杭州、武汉、广州、成都等6个新成员,形成了"1+10"的布局,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迈上了新台阶。
  总体方案从服务业重点领域改革开放、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两业"融合、区域发展、体制机制优化、要素保障等五个维度提出试点措施,进一步放宽准入限制,消除行政壁垒,优化综合环境。
  总体方案显示,各市在科技服务、物流运输、教育服务、金融服务等重点领域均有扩大开放的措施。此外,方案明确了差异化试点任务,支持在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电子商务与数字贸易、探索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全产业链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方面重点探索。
  在沈阳的方案中,探索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被重点突出,明确支持制造业企业分离发展科技研发、现代物流、贸易营销等现代服务业。
  在南京的试点方案中,要求重点围绕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电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区块链、基因细胞、脑科学与类脑科学、氢能与储能等领域前瞻性布局,支持企业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开展联合攻关。
  在杭州的方案中,明确要求发挥数字经济先发优势,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中央企业等在杭州市布局。加强软件开源代码创新驱动,加快培育开源社区,鼓励以领军企业为主体,组建开源联盟、开源基金,有序开展开源软件开发的国际合作。
  《武汉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总体方案》提出,推动服务业重点行业领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其中,在金融服务领域:支持符合条件的外商独资企业申请成为私募基金管理人,符合条件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可申请转为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支持与境外机构合作开发跨境医疗保险产品,在符合现行法规的前提下,开展国际医疗保险结算。支持武汉市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推进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标准体系建设,完善激励约束,深化绿色金融试点和国际合作。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开发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相关金融工具。争取将武汉市纳入数字人民币试点。
  浙江省商务研究院副院长江玮表示,杭州整体方案中,开放力度超预期的领域包括科技服务、物流运输服务、金融服务、健康医疗服务、平台建设、体制机制及数据跨境流动等。实施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后,杭州数字经济优势将持续凸显,前沿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服务领域将集聚更多优质外资,未来"优质产品+优质服务"将形成更加丰富多样的生态。
在江玮看来,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准营门槛进一步放宽,叠加大力度招商引资政策导向,杭州市现代服务业外资企业有望迎来一轮新增长。此外,自贸试验区、国家级经开区、综保区等各类平台的开放政策,也将因为试点方案迎来市场整体开放程度的提升。
 
北京将"经济适用"列为政府投资管理原则
 
  据悉,为充分发挥政府投资作用,提高政府投资效益,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激发社会投资活力,北京市人民政府1月9日印发《北京市政府投资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
  据了解,2004年,北京印发政府投资管理暂行规定,之后陆续建立分层决策、项目储备、委托评估等多项制度,形成了政府投资管理基本制度框架。近年来,北京市政府先后制定印发《关于加强市级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成本管控的若干规定(试行)》和《北京市优化市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审批改革方案》等政策文件,同时各部门制定印发系列配套政策文件,进一步健全了北京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机制。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介绍,此次下发的《管理办法》从明确规定政府投资范围、完善政府投资管理体制机制、提升政府投资管理质量效益等三方面做了重点考虑,内容分为七章,共43条规定。
  《管理办法》将"经济适用"列为政府投资管理原则,并要求政府投资应当"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强化了成本管控理念。同时,结合中央预算内项目管理规定及本市实际,对直接投资等四种投资方式的具体定义及要求进行了明确。
  《管理办法》立足政府投资关键环节和基本制度,明确资金管理方式、规范项目审批程序、强化成本严格管控,从谋划、储备、决策、实施、监管、竣工、验收、后评价等全生命周期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健全了政府投资全方位全过程管理体制机制。
  此外,《管理办法》在严格落实国家相关条例、规范项目审批程序的基础上,对相关规划或任务中已经明确、应对突发事件需要紧急建设的项目等,规定了简化报批的要求和程序,切实推动项目加快落地、形成更多实物投资。
 
重庆出台十三条措施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为加快构建目标清晰、机制健全、产品丰富的"专精特新"金融服务格局,重庆银保监局从市委市政府"提信心、稳增长、强主体"的总要求出发,统筹银行保险两大金融资源体系,印发《重庆银行业保险业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围绕金融服务重点、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打造金融服务链条和优化金融服务生态等四个方面提出13条措施,包括:强化重点企业服务,强化重点领域支持,完善专项资源支持机制,建立专项审核风控机制,健全专项考核激励机制,发挥机构差异化服务优势,强化信贷端专属产品供给,强化保障端特色保险供给,强化投资端综合金融服务,强化经营端供应链金融服务,完善"政银保企"对接机制,优化风险分担补偿机制,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等,持续提升"专精特新"企业金融服务质效,助力"专精特新"产业群企业群高质量发展。
  《若干措施》立足于实现金融资源与产业资源的精准对接,对做好"专精特新"企业金融服务提出系统性要求,推动"专精特新"企业信贷规模与有贷户数增速高于一般贷款增速,保险深度与保险密度逐年增加,白名单企业对接全覆盖、重点企业金融服务全覆盖。
  其中,在重点企业金融服务上,重庆将围绕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强化分层分类服务,助推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企业,推动"专精特新"企业成长为国家"小巨人"企业,推进"小巨人"企业向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领航企业发展。在重点领域金融支撑上,重庆将支持企业创新研发投入和设备更新改造,推动关键技术创新和核心成果产业化,重点满足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升企业竞争力。
  此外,《若干措施》还在资源、服务、观念、工具、考核等方面进一步细化。
  资源上倾斜。在人力、财务、机制、机构等方面拿出有力度的措施,比如建立金融链长制、设立专营机构、建设专家顾问团队、优惠内部资金定价、下沉审批权限等,同时要求加大激励倾斜,优化利润考核,提高"专精特新"主要指标在总体考核中的权重。
  服务上加力。调动银行保险两类金融资源,牵引银行系保险系的证券公司、理财公司、资管公司、投资公司、金租公司金融资源,强化信贷端专属产品供给、强化保障端特色保险供给、探索"投、贷、保、债、汇"等综合联动服务,强化全产业链供应链、企业全生命周期和重点环节,以及企业领军人才的定制化金融服务。
  观念上转变。建立充分考虑企业成长性的审贷模式和承保模式,加强对行业成长性、企业核心竞争力、创始人团队专业能力、主营业务发展可持续性的关注和研究,围绕知识产权、专业设备、高技术产品等创新金融产品,推广基于经营、结算、纳税、用工、进出口贸易等数据的信用融资。
  工具上创新。更加注重用金融科技服务科技创新,用数字化技术服务数字化发展。强化和行业主管部门紧密协作,加快建设数字金融服务平台,持续响应银行保险机构增强金融服务的数据需求,推动持续创新丰富基于数字化分析的线上特色产品服务。
  考核上引领。建立动态监测、精准督导、定期反馈机制,将信贷投放、保险承保、客户覆盖、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续贷和首贷等逐步纳入"专精特新"企业金融服务考核指标体系。同时也注重给一线业务人员松绑,要求细化"专精特新"企业授信尽职免责制度,明确尽职免责认定标准和免责条件等。
 
东北三省省会明确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据报道,最近几天,东北三省的三座省会城市--哈尔滨、沈阳和长春的"两会"相继召开。从哈尔滨、沈阳和长春的政府工作报告看,这三座东北省会城市已经明确了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确定主要预期目标
  1月9日,在长春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长春市市长王子联作政府工作报告。据王子联介绍,长春市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粮食产量达到250亿斤阶段性水平,规上工业产值增长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20%左右,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CPI涨幅3%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6%左右。
  1月8日,沈阳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沈阳市市长吕志成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2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0%;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下降。
  在1月5日上午召开的哈尔滨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哈尔滨市市长张起翔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介绍,哈尔滨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进出口总值增长1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GDP增长。
  据了解,哈尔滨市预计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5%以上;沈阳市预计2022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4%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长春市预计2022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800亿元左右,固定资产投资1830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459.7亿元……
  明确具体工作措施
  长春市素有"汽车城"之称,一直以来,汽车工业在这座城市经济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1月9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长春市提出,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3年力争在长口径生产整车260万辆,红旗品牌汽车突破50万辆;奥迪PPE一期主体完工,比亚迪动力电池一期、一汽中车电驱项目建成投产。
  另外,长春市还进一步明确了2023年相关产业和领域的发展目标:光电信息产业产值突破65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超过330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8%;生产性服务业占比超过50%;旅游业收入增长20%以上;建筑业产值增长4%以上;新增上市企业3家。
  长春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突出创新核心地位,在2023年要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00户;"专精特新"企业达到1500户;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增长10%以上;科技成果转化500项以上,本地转化率突破65%;留长大学生10万人以上。
  作为长春市的兄弟城市,在2023年的具体工作方面,沈阳市明确要坚持项目为王,全力扩需求稳增长;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加快建设数字沈阳、智造强市;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不断引育壮大新动能;坚持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着力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努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进一步厚植生态蓝绿本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哈尔滨市明确提出,将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实现新突破,从供给侧发力推动产业振兴,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增长稳定性和承压能力。2023年,哈尔滨市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实现新突破,打造"现代农业之都";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实现新突破,打造"创新引领之都";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实现新突破,打造"向北开放之都"。
 
广东省印发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方案
 
  据悉,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广东省土地要素市场,提高土地要素市场配置效率,根据《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若干措施》(粤发〔2021〕13号),1月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方案》(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到2023年底,全省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制度进一步健全,土地要素价格更加合理、流动更加自主有序、配置更加高效公平。到2025年底,土地利用计划指标管理更加科学,产业用地保障体系基本完备,存量建设用地实现高效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基本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初步形成,土地要素配置效率进一步提升。
  广东将进一步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破除制约土地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增强土地管理灵活性,拓宽产业用地方式,完善土地利用计划指标管理,为推动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根据《方案》,广东将制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配套政策。研究制订该省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实施意见,明确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入市流转规则,提出规范收益分配管理和明确监管的措施。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支持村集体依法把有偿收回的闲置宅基地、废弃的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转变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同时,广东将推进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实施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制度,健全工业用地控制指标体系。推动建立工业用地全周期管理机制,实现工业用地规划、项目招商、土地供应、供后管理和退出等各环节多部门协同监管。
  在鼓励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方面,广东将加快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大力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探索大湾区存量工业用地盘活利用,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推动国有土地资产保值增值,以及推进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等。
  《方案》提出,广东将在全省6个县(市、区)开展新一轮国家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围绕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探索完善宅基地分配、流转、抵押、退出、使用、收益、审批、监管等制度的方法路径,总结一批可复制、能推广、惠民生、利修法的制度成果。
  此外,支持深圳市探索国有土地使用权续期工作,解决非住宅国有建设用地准予续期的条件、续期办理程序、续期出让金计缴标准、续期土地使用期限等问题,出台续期政策措施。
  "增加租赁住房用地供应。"《方案》提出,在尊重农民集体意愿的基础上,经城市人民政府同意,可探索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对企事业单位依法取得使用权的土地,经城市人民政府同意,在符合规划、权属不变、满足安全要求、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允许用于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并变更土地用途。
  在完善土地价格体系和市场运行机制方面,广东将建立覆盖全省的城市地价监测体系,定期发布监测成果,完善城市地价监测机制。完善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管理。修订《广东省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管理规定》,厘清交易机构定位和职责,明确入场交易方式,完善土地转让、出租、抵押等交易规则和运行机制等。
 
深圳加快建设国际财富管理中心
 
  1月9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加快建设深圳国际财富管理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显示,深圳将着力打造要素集聚、业态齐备、开放融合的现代化财富管理生态圈,财富管理行业规模、创新能力、开放水平、影响力竞争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同时,《意见》指出,截至到2025年,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财富管理总规模达30万亿元以上,吸引培育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财富管理机构不少于100家,注册的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合格境内投资者境外投资(QDIE)、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机构(WFOE PFM)试点机构不少于300家。
  《意见》还提到,下一步,深圳各区也将出台支持国际财富管理中心建设的相关配套政策,与该《意见》协调配合、共同发力,共同营造更加优质的财富管理生态环境。未来,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部署,加快将深圳建设成为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金融中心,为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贡献金融业的力量。
 
深圳亮出阶段性组合拳稳经济
 
  1月12日,深圳市商务局、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深圳市邮政管理局、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等多个部门相继发布阶段性稳经济措施,覆盖工业、商贸、建设、快递、环卫、文体旅游、鼓励用工等多个领域。最近一段时间,深圳陆续出台一批政策举措,在稳经济、促发展方面频频出招。
  坚持制造业立市之本
  深圳始终坚持制造业立市之本。比如,近段时间以来,"寸土寸金"的深圳就在"工业上楼"方面大动作不断。面对当下最新的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情况,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推出多项措施鼓励企业扩产增效、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打造示范应用场景和扩大救治类医疗器械和药品生产能力,其中提出打造极速先锋城市,全年新增光传送网节点1600个以上、5G室内分布系统9000个以上,上半年完成全年任务的60%;加快信创产品在国资国企和金融、教育、医疗等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示范推广;加快绿色低碳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广,提出一季度新增光伏装机6万千瓦、建设充电设施2万个等目标。
  企业的运转离不开人力的支持,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推出阶段性鼓励用工有关举措,包括支持制造业企业采取发放留岗补贴等方式,鼓励员工留深过年,特别提到对在1月21日至1月27日期间继续生产,且承担ECMO、呼吸机、制氧机、经鼻高流量湿化治疗仪、抗新冠病毒药物、丙种球蛋白(IVIG)等生产任务的白名单企业,按照实际在岗人数每人每天4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用工补贴,每家企业最高200万元。
  此外,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还提出发放春节返岗交通补助,鼓励企业新招用员工。例如,对在2月1日至4月30日期间,新招用首次来深就业员工,并为其连续正常缴交社会保险费满3个月的企业(劳务派遣单位除外),按照每人5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新招用员工补贴,每家企业最高30万元,同时对符合上述条件的新招用员工,按照每人5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初次就业补贴。
  激发消费活力
  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近段时间以来,深圳各区纷纷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激发消费活力。深圳市商务局此次推出若干措施,助力会展恢复活力、支持企业上半年参加重点境外展览、支持电商平台持续提供外卖服务以及市区联动开展"新春欢乐购"等系列活动等。其中提到,支持上半年举办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数字能源、高性能医疗器械和食品工业高水平专业展会,按照主办方实际办展成本的50%给予资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鼓励外卖平台企业设置跑单奖励,1月20日至1月29日期间市财政给予每单1元补贴。
  对于刺激文体旅游市场活力,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也推出多项措施,其中提到安排2000万元资金发放10万个数字人民币红包,用于留深过年市民购买文艺演出、电影等门票和图书消费。针对深港口岸恢复通关的情况,支持全市A级景区在1月15日至3月31日期间以优惠价格销售一季度首道门票,支持对港澳居民1月21日至1月27日期间免首道门票等。
  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推出阶段性支持建设领域经济运行的相关措施,其中提到加快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建设,确保重大建设项目如期投产,包括对在6月30日前申请竣工联合验收的总投资10亿元以上社会投资类市重大建设项目,按照当年投资纳统额的10%予以最高100万元奖励。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和深圳市邮政管理局推出邮政快递领域阶段性奖励措施,包括鼓励邮政快递企业设置派件奖励,对2023年1月20日至2023年1月29日期间在深圳市内完成投递作业的邮件快件,市财政按照每单1元给予补贴。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则发布实施阶段性环卫领域补贴措施的通知。从深圳最近密集推出一系列政策举措、策划一系列重要商贸活动、多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等动作可以看到,在防控措施持续优化之后,深圳已经迎来"拼经济"冲刺时间。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执行所长余凌曲表示,深圳多部门推出阶段性稳经济措施,首先是积极响应市场主体和广大市民的诉求。在当前刚刚调整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形势下,不管是企业生产,还是居民消费都有强大的恢复动能。在政策的有效托举之下,市场的信心会进一步增强,经济的恢复也会更快。
  "这一套政策组合拳贯穿了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新平衡,推动深圳经济运行实现整体好转。"余凌曲表示,"这一套政策组合拳也把握了深圳经济加快恢复的重点领域,政策上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投资、文体旅游消费等等,不仅有利于深圳当前的经济恢复,也对深圳未来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产生良好影响。相对国内其他地区,深圳产业升级动能可能更明显一些。"
 
江苏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十年倍增计划
 
  近日,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十年倍增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倍增方案》)。该《倍增方案》是贯彻落实《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江苏省"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实现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十年倍增目标而制定实施的。
  《倍增方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聚力建设制造强省,深入开展数智赋能、协同创新、主体培育、载体提质、品牌塑造、开放合作,在数字引领、融合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坚持开放合作、系统谋划5个方面发力,着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到2025年,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年营业收入增速力争高于全省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两业融合标杆引领示范典型、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创建数量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占比超过70%;到2030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万亿元左右,比2020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一倍,实现倍增目标,积极助力构建优质高效的江苏服务业新体系。
 
浙江开启"千项万亿"工程涉及九大领域
 
  据悉,为促进投资稳定增长,推动经济整体好转,近日,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根据方案,围绕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强基、交通强省、清洁能源保供、水网提升安澜、城镇有机更新、农业农村优先、文化旅游融合、民生设施等九大领域,每年滚动谋划推进省重大项目1000个以上,每年完成投资1万亿元以上,为浙江省推进"两个先行"提供强劲支撑。
  《实施方案》提出投资质量明显提升、投资规模合理增长、投资结构不断优化的发展目标。聚焦"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实施省重大项目212个,5年计划投资16672亿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高地和创新策源地,加快构建"315"创新体系,实施省重大项目62个,5年计划投资2221亿元。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实施省重大项目291个,5年计划投资20821亿元。到2027年,浙江省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达到3000公里,轨道交通总里程达到1750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6200公里,千吨级航道达到1000公里。统筹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和保供稳价三年行动,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实施省重大项目87个,5年计划投资6206亿元。构建"三纵八横十枢"的浙江水网总体格局,实施省重大项目161个,5年计划投资3129亿元。提升城镇设施韧性可靠程度,实施省重大项目128个,5年计划投资9553亿元。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优质均衡发展,实施省重大项目96个,5年计划投资1511亿元。扎实推进公共服务"七优享",打造"15分钟公共服务圈",实施省重大项目135个,5年计划投资4158亿元。
  下一步,浙江将建立健全"提质+稳量+优结构+项目支撑+要素支撑"的多维度目标体系。实行专班运作、清单管理、体系推进,完善省主导的重大项目、省重大项目协调例会、集中开工、督导服务等机制,加强项目全过程服务协调。完善省重大产业项目用地保障机制,5年累计保障省重大项目建设用地30万亩以上,其中通过省重大产业项目用地指标保障10万亩左右。
 
杭州发文支持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物流标杆城市,1月10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杭州市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支持物流企业数智化改造。推动物流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落地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场景。鼓励物流企业、物流园区实施信息化、数字化改造,加大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更新,推动企业提质增效。培育一批数智化创新示范试点企业和园区,给予适当奖补,并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意见提出,支持航空物流发展。加快资源整合联动,推动航空物流智慧化转型,做大做强航空物流产业。支持萧山机场完善口岸资质,发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口模式,培育发展生鲜冷链、进口药品等业务。支持萧山机场创新货运安检和海关监管模式。推广机场异地货站、城市货站集货模式。
  意见提出,推进物流枢纽补链强链。聚焦萧山机场"空公铁"联运、萧山白鹿塘"铁公水"联运两大链条,推进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打造辐射国际的空港联运枢纽和连通长三角的陆港联运枢纽。
  意见提出,引育龙头型物流企业。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物流企业,支持壮大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行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特色专业物流领军企业。对营业收入首次达到1000亿元、500亿元、100亿元、50亿元、20亿元以上的物流标杆企业,市财政分别给予一次性10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的奖励。
  意见提出,壮大平台型物流企业。支持平台型物流企业规范健康发展,鼓励平台企业带动中小微物流企业转型升级。支持"专精特新"物流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物流科技、装备制造等物流行业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世界银行下调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1.7%
 
  据悉,世界银行1月10日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将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1.7%,较去年6月预测下调1.3个百分点,为近30年来第三低水平。
  报告显示,受通胀高企、利率上升、投资减少、乌克兰危机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正急剧放缓到"危险地接近陷入衰退的程度"。极高的通胀引发全球"出乎意料的"快速且同步的货币政策收紧。而为遏制高通胀而采取的激进货币政策收紧、金融状况恶化、信心下降以及普遍的能源短缺导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被大幅下调。
  根据报告,近30年来,1.7%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仅次于2020年疫情暴发期间以及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全球衰退。世行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有望回升至2.7%。
  同时,世行预计2023年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0.5%,较去年6月预测下调1.7个百分点。其中,美国经济增长预期被下调1.9个百分点至0.5%,是除1970年衰退期以外表现最差的一年。欧元区经济增长预期被下调1.9个百分点至零增长。
  此外,世行预计2023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将增长3.4%,较此前预期下调0.8个百分点。2023年全球贸易总量或将增长1.6%,较此前预期下调2.7个百分点。
  世行预计,未来两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仅为2.8%,比2010年至2019年期间的平均水平低一个百分点。在占全球极端贫困人口约60%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2023年至2024年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或仅有1.2%,导致贫困率上升而非下降。
  展望未来,报告认为全球经济前景面临下行风险。全球通胀可能不会如预期般缓和,或因供应再次中断而被推高。持续高企的核心通胀率可能要求全球央行较目前预期更快、更大程度上调利率水平,进而导致普遍的金融压力并增加政策失误风险。
  报告认为,全球政策制定者必须确保财政支持以弱势群体为重点、通胀预期保持稳定、金融体系保持韧性。
  世行行长马尔帕斯在报告前言中写道,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危机正在加剧",全球繁荣面临的挫折可能会持续。
 
美国经济正在衰退
 
证券时报1月12日刊发经济学者郑磊的文章指出,当下的全球金融货币市场依然以美国利率和美元价格为锚,而市场变动虽然从长期看是围绕经济基本面波动的,但短期的波动可能远远超过了基本面能够解释的范围。美国经济基本面和美元的强弱走势,深刻影响着全球经济和货币市场。
  目前围绕着美国经济和美元汇率变化的话题是热点。很多中国分析师对美国经济的判断是正面积极的,他们主要关注的是美国就业率和平均薪酬的增长,而且似乎拥有“美国永远强大”的信念,这可能会影响他们做出中立客观的判断。在这个问题上,一个更合理的观察视角是将美国劳动参与率纳入考量。据统计,2022年12月美国全部人口中“16到65岁之间的成年人数量约为2.648亿”,其中纳入就业和失业人口的劳动力数量约为1.65亿,两数相除得到的62.3%,就是劳动参与率。美国存在大量不去主动(指统计之前4周没有试图)找工作的人,其中有些是家庭主妇,还有大量被劳动力市场淘汰下来,没有再就业打算的人。他们仍属于劳动人口,但是除了一些消费和不被GDP统计的工作,他们不会对社会再生产做出贡献。美国的失业率计算并不包括这部分人口。12月美国公布的失业率是3.5%,是一个比较好看的数字,表明有意愿找工作的劳动人口中,有572.2万仍找不到工作,如果再加上那些不可能找到工作(彻底躺平)的人,将近1亿。只有六成劳动力在为GDP做贡献,这是一个很大的社会失业包袱。
  这种情况在中国是难以想象的,至少目前看来,真正“躺平”的中国劳动者并不多,尤其是年轻人。前段时间,年轻人失业率达到了20%左右。不过,我们的城镇失业率统计没有包括全部失业人口。中美差别是中国的劳动者对就业的需求更大。美国的通胀受到有限劳动力供给的影响,需要给就业者不断提高薪酬待遇。换言之,美国现在所谓的劳动力市场火爆现象,本质上并不是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造成的。我们从GDP和一些先行指标得出的结论是,美国经济在衰退。而且,美国经济界对2023年经济衰退的前景基本取得了共识。
  对美国经济产生误判的另一个视角来自美元指数,通过计算美元和对选定的一揽子货币的综合的变化率,来衡量美元的强弱程度,是综合反映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汇率情况的指标。由路透社根据构成美元指数各成分货币的即时汇率每隔约15秒更新一次。以全球各主要国家与美国之间的贸易结算量为基础,以加权的方式计算出美元的整体强弱程度,并以100点为强弱分界线。目前美元指数是参考欧元、日元、英镑、加拿大元、瑞典克朗和瑞士法郎进行加权计算,其中欧元占比超过57%,加上其他几个欧洲国家的货币,可以看到欧洲货币或经济基本面相对美元、美国经济基本面的强弱有较大影响,对这个指数的影响程度接近八成。换句话说,就是美元指数是个相对指标,因此,美元指数前期的上涨主要推动力是因为欧洲经济基本面和预期走低,尤其俄乌冲突带来的能源危机、英国政坛变化带来的经济政策调整等,推动美元指数从2022年初的95,到9月底达到了最高点114.79,现在逐步回落到104左右。
  另一个推动美元指数上升的力量是美联储加息效应。美联储在2022年连续进行了7次大幅度加息,造成资金回流推升美元汇率,也造成了其他国家货币相对美元汇率走弱。其中人民币受到的影响非常大。2022年人民币相对美元汇率走低了9%以上,导致人民币汇率被动贬值到了7以上。同样,2023年美元指数走低也使得人民币被动升值,又重新回到了7以内。应该说,美元指数正在回归其长期波动范围,即90-100区间。在欧洲经济基本面不太可能很快转好的情况下,在美联储2月份加息之前,这个指数的波动可能会比较平缓,但是向下的空间很小。美元指数仍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在100以上运行。
  美国、中国和欧盟是支撑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它们在2023年可能会面临本次康波周期最艰难的时期。疫情之后,企业需要休养生息,但是惯性下行很难避免。目前已有大量科技企业在裁员,这是全球性的现象。而中国国内也出现了一些国企裁员的消息,这是自从国企改制以后很少见的现象。中、美、欧都需要一个平稳过渡的时间窗口。美联储继续加息并维持不引爆全球债务市场危机的可能性不大,很可能只能尝试每次25个基点的小幅缓慢加息,这是一场压力测试,也许只能加到5%以上就得停止。这个息率水平远不足以实现2%-3%的通胀目标。美国2023年最佳经济预期是滞胀;其次是不同程度的衰退;最差是引发全球市场动荡,导致美联储不得不转向宽松货币政策。欧盟最大的风险仍是债务和低速经济增长,另一个是俄乌冲突可能升级,战场扩大到北约国家。中国经济面临净出口压力、民营经济活力难以短期得到提振以及依靠自然增长的消费无以为继的困局,政府除了加大财政政策支持之外,至关重要的是通过制度性改良提高经济主体的投资和消费信心。
  萧条和停滞在短期是无法避免的。对于这个无法再依赖高投入和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维持增长的后工业化时代,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上,唯一出路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途径有两条,即经济的绿色化和数字化。我们正在从工业社会踏入数字社会,面临的颠覆性技术创新挑战,可能远比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时更大,社会结构转型的速度可能更快、更迅猛。下一轮强劲的经济增长一定会到来,在此之前,通胀、通缩、萧条一如以往,都会次第出现,而且因周期重叠而力度更强。现有社会经济结构需要经历重大调整,应该做好准备,审慎应对旧的模式被破坏可能带来的巨大冲击。
 
美国去年12月CPI同比上涨6.5%
 
  据报道,美国劳工统计局1月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022年12月CPI同比增长6.5%,符合市场预期,前值为7.1%;环比下降0.1%,符合市场预期。美国12月核心CPI同比增长5.7%,同样符合市场预期,前值为6%。
  有关专家说,通胀显示出缓解迹象,可能使美联储有理由继续放缓加息步伐。
 
欧元区去年12月通胀有所放缓
 
  据悉,欧盟统计局1月6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欧元区去年12月通胀率按年率计算为9.2%,较去年11月10.1%的通胀率有所下降。
  数据显示,12月欧元区能源价格同比上涨25.7%,低于11月的34.9%,是推升当月通胀的主因。此外,食品和烟酒价格上涨13.8%,非能源类工业产品价格上涨6.4%,服务价格上涨4.4%。当月,剔除能源、食品和烟酒价格的核心通胀率为5.2%。
  从国别来看,12月欧元区成员国中有9个通胀率达两位数。欧盟主要经济体德国12月通胀率为9.6%,法国为6.7%,意大利为12.3%,西班牙为5.6%。
  分析人士指出,受近期能源价格有所回落影响,欧元区12月通胀率回归个位数,但核心通胀率仍然没有下降迹象,较11月的5%有所上升。随着企业继续调整价格,核心通胀率还可能进一步上升。
  荷兰国际集团欧元区高级经济学家贝尔特·科莱恩表示,鉴于目前欧元区通胀形势,预计欧洲央行将继续采取鹰派立场来控制通胀,使其向欧洲央行2%的通胀目标靠近。
  2022年7月至今,欧洲央行已连续四次大幅加息共250个基点以遏制通胀。
 
欧盟2022年三季度经常账户赤字达902亿欧元
 
  1月11日,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剔除季节性因素后,欧盟2022年三季度国际收支经常性账户赤字达902亿欧元。
  2022年二季度,赤字为403亿欧元。而2021年三季度,该账户则盈余743亿欧元。
  数据还显示,2022年三季度,欧元区家庭储蓄率为13.2%,继2021年一季度达到21.5%以来连续6个季度下降。数据指出,家庭储蓄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消费支出上涨幅度高于可支配收入涨幅。
 
德国去年11月工业产出环比上升0.2%
 
  据报道,德国联邦统计局1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经价格、季节和工作日调整后,去年11月德国工业产出环比上升0.2%。
  数据显示,去年11月德国能源业产出环比上升3.0%,建筑业产出环比下降2.2%;去除能源业和建筑业后,当月工业产出环比上升0.5%。
  此外,德国联邦统计局将去年10月工业产出环比降幅从初值0.1%调整为0.4%。
  德国联邦经济和气候保护部当天发表声明说,工业产出在去年第四季度疲软开局后,11月趋于稳定,但今年第一季度工业经济前景依然承压。
  德国联邦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受国外新订单环比显著减少影响,经季节和工作日调整后,德国去年11月工业新订单环比减少5.3%。
 
英国宣布下阶段企业能源补贴计划
 
  1月9日,英国政府宣布下阶段能源补贴计划,对企业的能源补贴减少至55亿英镑。新计划将自2023年4月起实施,持续至2024年3月。
英国政府2022年9月宣布对企业用户使用的电力和天然气设定价格上限,对供应商补偿相应差价。
目前,英政府正在向企业提供总计180亿英镑的能源账单补贴,这一为期6个月的补贴计划将于今年3月结束。
 
俄罗斯重启外汇交易
 
  据报道,俄罗斯中央银行近日宣布,将从1月13日开始恢复在国内外汇市场买卖外汇。
  俄央行说,为尽可能减少汇率波动,俄央行将在每个月的每个交易日"均匀"买入或卖出外汇。
  俄财政部同一天发表声明说,将依据联邦预算中石油和天然气收入情况决定买入还是卖出流动资产。财政部表示,买卖流动资产旨在提高国内经济稳定性,并降低能源市场动荡对俄经济和公共财政的影响。
  俄央行去年1月24日宣布,为提高货币政策可预测性和减少金融市场波动,暂停在国内市场购买外汇。
 
欧盟批准对丹麦援助计划
 
  1月12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批准11亿欧元丹麦国家援助计划。
该项援助将主要用于支持丹麦碳捕获和封存技术,帮助丹麦实现气候目标,进而助力欧盟实现"欧洲绿色协议"下的战略目标,特别是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
 
巴西2022年通胀率为5.79%
 
  据报道,巴西地理统计局1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巴西2022年通货膨胀率为5.79%。
  巴西中央银行此前的2022年通胀目标是3.5%,即便容忍上浮1.5个百分点,2022年通胀率仍高于预期,但较2021年10.06%的通胀率有所下降。
  巴西地理统计局公报说,食品和饮料价格对2022年通胀率影响最大,其次是卫生和个人健康消费价格。
 
日本东京12月通胀率40年来首次达到4%
 
  据报道,日本总务省1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东京23个区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0%,为1982年4月以来最大涨幅,主要原因是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东京过去一年的通胀率为2.2%,也达到30年来的最高水平。
  东京的通胀数据是日本全国趋势的领先指标,该数据再创40余年来的新高,表明日本国内整体通胀也在持续上行。
 
投资分析点评
 
▲立昂微拟斥资23.8亿推动半导体硅片项目
 
  据报道,继收购子公司股权后,硅片头部企业立昂微(605358)1月10日晚间公告,拟使用募投资金约23.8亿元,分别增资募投项目主体金瑞泓微电子和衢州金瑞泓,以推动半导体硅外延片和硅抛光片可转债项目实施。
  经证监会批准,立昂微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33.9亿元,用于年产180万片12英寸半导体硅外延片项目和年产600万片6英寸集成电路用硅抛光片项目,该笔可转债于2022年12月7日上市。
  为推进募投项目的按计划实施,本次立昂微拟使用募集资金11.3亿元对金瑞泓微电子增资,用于募投项目"年产180万片12英寸半导体硅外延片项目"的生产建设。增资价格为1.20元/每元注册资本,其中9.42亿元作为新增注册资本,1.88亿元计入资本公积金。
  本次增资后,立昂微直接持有金瑞泓微电子股权的比例将提升至57.44%,仍为金瑞泓微电子的控股股东。
  同时,立昂微拟使用募集资金12.5亿元对衢州金瑞泓增资,用于募投项目"年产600万片6英寸集成电路用硅抛光片项目"的生产建设。经评估,公司增资价格为2.09元/每元注册资本。此次增资完成后,衢州金瑞泓仍为公司全资子公司。
  据了解,在本次增资募投主体前,立昂微还着手整合上市公司部分股权,提升控股比例--
  2022年12月,立昂微披露以自有资金约1.17亿元受让衢州绿发昂瑞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的衢州金瑞泓13.36%股权,交易完成后,立昂微对衢州金瑞泓的持股比例由86.64%上升至100%,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2018年3月,立昂微与衢州金瑞泓、绿发昂瑞等各方签署的增资协议约定,绿发昂瑞未能在绿发昂瑞成立(2017年10月)五周年内实现从衢州金瑞泓退出的,公司应以绿发昂瑞原始投资金额9450万元另加5%年回报率收购其持有的衢州金瑞泓全部股份。
  另外,立昂微拟以1.5亿元受让衢州绿发金瑞泓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的金瑞泓微电子(衢州)有限公司 3.28%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对金瑞泓微直接持股比例由45.41%上升至48.69%。
  据了解,衢州金瑞泓系立昂微从事6-8英寸半导体硅片业务的重要子公司及公司IPO、2021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项目的实施主体,金瑞泓微电子系公司从事12英寸半导体硅片业务的唯一子公司,也是公司募投项目的实施主体。
  立昂微表示,通过受让上述子公司股权,有利于增强控股权,实现平化管理,更好管理募集资金实际用途及募投项目实施进展。
 
  ▲仕净科技跨界光伏领域收关注函
 
  据悉,仕净科技(301030)1月9日晚间公告,公司与宁国经开管委会就公司在宁国投资建设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项目的相关事宜签订合同。1月10日、1月11日,仕净科技的二级市场股价连续两个交易日出现下跌。截至1月11日收盘时,仕净科技报于37.98元,跌幅为9.49%。1月11日,深交所向仕净科技发出关注函。
  仕净科技公告,仕净科技拟投资的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项目计划总投资最高不超过11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0亿元,建设内容为年产24GW高效N型单晶TOPCon太阳能电池项目。
  该项目分二期建设,一期计划总投资75亿元,于2023年4月开工建设,2023年11月全部建成投产。二期年产6GW高效N型单晶TOPCon太阳能电池项目待一期全部建成达产后适时建设。
  需要指出的是,成立于2005年的仕净科技,主要从事制程污染防控设备、末端污染治理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与光伏电池片业务存在较大差异。
  在1月11日的关注函中,深交所要求仕净科技补充说明本次投资项目立项、论证、筹划、决策过程,公司相关人员、技术、设备、客户等资源储备情况,公司光伏电池片在研、在产情况,已有产品的成本、性能等关键指标与行业平均水平的差异;结合以上问题的回复,以及光伏电池片市场竞争格局、技术发展趋势等,补充说明公司是否存在研发进度、产品性能、市场销售不达预期的风险。
  据仕净科技公告,项目计划总投资最高不超过11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0亿元。项目资金来源包括但不限于自有资金、金融机构借款或其他融资方式,同时地方政府会给予有力的政策支持,公司将进行合理规划调整。
  不过,根据仕净科技2022年三季报,公司期末总资产32.75亿元,总负债21.71亿元,货币资金仅4亿元,与项目拟投入金额差异较大。
  为此,深交所要求仕净科技补充说明本次投资所需资金的测算依据及测算过程,自有资金、自筹资金及政策补贴的投入比例,对于自筹资金的融资安排(如有)及其可行性。
  仕净科技需要结合公司财务状况、资金筹措安排及其可行性、具体建设计划,补充说明第一期项目能否于2023年11月建成投产,如否则应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充分提示项目建设进度的不确定性。
  同时,仕净科技应补充说明本次投资对公司资产负债率、现金流的影响情况,并充分提示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阿里云在新加坡设立国际能力中心
 
  1月9日,阿里云在新加坡峰会上宣布将进一步加大海外投入,在新加坡设立国际能力中心,全面升级海外服务体系,以增强对海外市场及客户的技术支持和服务能力。
  2022年,阿里云提出"坚持伙伴优先"的战略方向,并提出多项明确的行动计划;在海外市场,阿里云提出三年再投入70亿元,用以建设各地的本土化生态体系。据介绍,成立生态中心和品牌中心后,阿里云将深入与全球伙伴的合作,专注打造更多联合解决方案。
  据介绍,阿里云在新加坡设立的国际能力中心包括产品、生态、运营、品牌四个领域。过去,阿里云主要为国际市场提供通用型产品;在国际技术中心和运营中心落成后,将设立本地产品创新团队,针对国际市场需求,设计更符合当地特性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及时响应客户需求。
  同时,阿里云宣布升级海外服务体系。截至去年,阿里云在海外设立6个服务中心,分别位于葡萄牙、墨西哥、马来西亚等地,上述服务中心均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目前,阿里云在全球28个地域运营着86个可用区,出海已经成为阿里云的重要战略之一。
 
  ▲LG新能源与福特商谈在土耳其建电池厂
 
  据报道,韩国最大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LG新能源(LGES) 1月10日表示,正与福特汽车就在土耳其建设电池厂进行商谈。
  此次谈判是在韩国另一家电动汽车电池公司SK On表示,正考虑撤回与福特及其土耳其合资企业Koc Holding在土耳其建厂计划之际进行的。
  如果与福特的谈判顺利进行,LG新能源将在未来几周内与福特签署有关土耳其项目的谅解备忘录。
 
经营管理
企业改革动态
 
▲步步高筹划控制权变更
 
  1月9日早间,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步步高",002251)公告,接到控股股东步步高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步步高集团")通知,其正在筹划控制权变更。目前,控制权变更的方式为股份转让及表决委托权相结合,合计涉及步步高的股份比例达29%。同时,公告透露,交易对手方属于地方政府产业投资平台,主要从事产业投资业务。
  公告说,目前,步步高集团作为第一大股东,持有公司34.99%股份;第二、第三大股东张海霞、林芝腾讯持股比例分别为6.01%、5%。
  据了解,步步高集团去年就已获得湖南地方国资纾困:2022年6月14日,兴湘集团、湖南麓谷发展集团分别与步步高集团签订《意向协议》,两家国有企业将向步步高提供流动性资金支持20亿元。兴湘集团是湖南省属国有资本运营平台,麓谷发展集团则是长沙高新区直属企业。
  合作落地后,步步高先后发布两则公告:
  一是宣布步步高集团股权架构发生变动。步步高集团新引入股东长沙高晟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步步高集团17.88%股权,通过企查查穿透股权信息可以发现,该合伙企业出资人包括麓谷发展集团等。
  二是宣布上市公司拟与兴湘集团开展合作,具体内容包括向兴湘集团融资等。彼时,步步高称该事项尚处于初步接洽及商讨阶段,不过半年过去,这次商讨中的合作迟迟未披露新进展,而该合作是否与步步高本次控制权变更有关,有待进一步披露。
  据了解,步步高于2008年在深交所上市,是国内民营连锁超市企业首家上市公司,又是西南地区的零售龙头,目前主要以超市、百货等零售业态为消费者提供商品零售服务。
  疫情影响下,近年来,这家民营商超在经营上遇到了危机。目前,步步高已经开展了战略收缩。公司2022年12月宣布,将对公司战略做出重大调整,公司将关停部分超市门店,自2022年四季度开始,通过关停并转从四川市场全面退出,江西市场大幅收缩至新余、萍乡、宜春,这三座城市临近湖南省;湖南、广西两省区也将同步关停并转低效亏损门店。
 
▲马云不再实控蚂蚁集团
 
  1月7日,蚂蚁科技集团发布了《关于持续完善公司治理的公告》,宣布调整治理结构,蚂蚁集团相关管理层成员不再担任阿里巴巴合伙人,同时马云与其一致行动人将分别独立行使表决权,马云不再是集团实际控制人。
  马云不再是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的影响延续至上市公司--
  1月8日晚间,蚂蚁集团投资的多家上市公司披露最新权益变动:恒生电子将无实际控制人,此前为马云;马云将不再拥有在金桥信息、朗新科技、吉大正元、奥比中光等公司的权益。
  除了上述A股公司,蚂蚁集团持股5%以上的上市公司还包括港股众安在线、雅仕维、阜博集团,另外蚂蚁集团还持股韩国支付公司Kakaopay、印度外卖公司Zomato、印度支付公司One97 Communications Limited、印度尼西亚电子商务港公司 Bukalapak。
  阿里巴巴也披露了非并表关联方蚂蚁集团主要股东投票结构的变化,并表示阿里巴巴集团在蚂蚁集团的股权保持不变,阿里巴巴集团和任何其他股东均不控制蚂蚁集团。本次变动后,蚂蚁集团股东所持有的投票权将更为分散,经济利益更为一致。
  此外,针对重启IPO的市场猜测,蚂蚁集团有关人士回应,目前蚂蚁仍专注于整改和业务升级,没有启动上市的计划。
  据报道,作为蚂蚁集团整改另一项重要内容,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增资扩股日前正式获监管批复。
  2022年12月30日,重庆银保监局发布了《重庆银保监局关于同意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及调整股权结构的批复》,同意蚂蚁消金将注册资本由80亿元增加至185亿元。作为第一大股东的蚂蚁科技集团出资92.5亿元,出资比例50%。
  同时,该批复还同意了杭州金投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传化智联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入股重庆蚂蚁消金。另外,重庆蚂蚁消金上市公司股东还包括宁德时代和千方科技。
  本轮增资扩股,重庆蚂蚁消金还获地方国资股东入股。其中,杭州金投数字科技集团位列第二大股东,持股10%,实际控制人为杭州市人民政府,主要股东杭州市金融投资集团、杭州金投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另外,重庆农信集团全资控股股东为重庆供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系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本次持股重庆蚂蚁消金1.19%。
 
▲上海岩合拟高溢价入主二三四五
 
  据悉,二三四五(002195)1月8日晚公告,上海岩合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将受让韩猛及张淑霞通过协议转让方式转让的公司5.54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9.68%),转让价款合计为20亿元,折合3.61元/股。
  双方协议签订前一个交易日(2023年1月5日),二三四五的收盘价为2.10元/股,上海岩合收购溢价率高达72%。
  截至公告披露日,二三四五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韩猛及其一致行动人张淑霞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9.68%,上海岩合未持有上市公司股份。
  本次权益变动完成后,韩猛及其一致行动人张淑霞将不再持有上市公司股份;上海岩合将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叶可及傅耀华将成为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二三四五以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为基础,持续打造"移动互联+多元投资"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据二三四五2022年三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7亿元,净利润3.25亿元。2020年6月,因上市公司其他股东的减持,韩猛及其一致行动人张淑霞被动成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
  本次收购方上海岩合成立日期为2022年12月20日,成立时间较短,成立以来未开展实际经营业务。上海岩合控股股东为西藏岩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叶可系西藏岩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岩山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上海道准科技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傅耀华与叶可系母子关系,互为一致行动人。叶可及傅耀华系上述公司及上海岩合的实际控制人。
据韩猛及其一致行动人张淑霞签署的《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此次权益变动的目的为个人资金安排。
 
  ▲南山铝业拟设立锻造子公司
 
  1月10日,南山铝业(600219. SH)公告称,9日,公司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航工业")旗下中航重机(600765. SH)签署《合作框架意向协议》,由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简称"锻造子公司"),并将公司锻造分公司的相关资产转入其中,后续由中航重机收购锻造子公司80%的股权。
 
  ▲河南数据集团正式揭牌
 
  1月11日,河南数据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数据集团")揭牌仪式在郑州举行。河南数据集团由豫信电科牵头组建的。
  河南省政府国资委主任李涛在仪式上表示,河南数据集团将承担起河南省"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者、数据资源和产品的供给者、数据产业生态的培育者、数据要素市场的构建者和数据安全的保障者"使命,推动全省政企数据高度融通、公共数据全面接入,实现重点领域数据价值化应用走在全国前列,打造中部地区领先的数据科技公司,服务数字强省战略及河南实体经济发展。未来,河南数据集团将围绕全省数据一体化存储、数据要素多元化整合、数据价值合理化挖掘、数据流通在线化交易、数据安全全方位保障等领域开展业务,推动数据要素向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转变,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打造中部地区重要的数据要素交易枢纽。
  此外,为进一步完善河南数字生态版图,未来豫信电科还将在河南数据集团下组建省级征信公司,提升数据应用和流通环节的典型应用场景服务能力。
  河南数据集团由豫信电科牵头组建的。豫信电科前身为河南信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专注于政务和企业信息化。为进一步聚焦数字化转型战略,豫信电科于2022年3月份成功揭牌,当年顺利入选国家"科改示范企业"名单、获批郑州市"总部企业"。
 
▲网易收购加拿大游戏工作室SkyBox Labs
 
  网易1月6日发布公告称,其游戏部门网易游戏已经收购了加拿大游戏工作室SkyBox Labs,但未披露具体交易金额。
  SkyBox Labs成立于2011年,曾与Xbox Game Studios、Wizards of the Coast和Electronic Arts等一些世界顶级游戏发行商合作,参与过《光环:无限(Halo Infinite)》《我的世界(Minecraft)》《辐射76(Fallout 76)》等游戏的开发。
  网易称,SkyBox Labs将继续在其三位联合创始人Shyang Kong、Derek MacNeil和Steven Silvester的领导下在网易游戏内部保持独立运营,同时提供全方位的游戏开发服务。网易将为该工作室提供资源和执行能力的支持。
 
▲美国FTC调查可口可乐和百事
 
  据知情人士1月10日称,消费品巨头可口可乐和百事公司正在接受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的初步调查,原因是他们在软饮料市场或存在价格歧视行为,以提供较低价格的方式偏袒大零售商而歧视小零售商。
  FTC是根据《罗宾逊-帕特曼法案》  (Robinson-Patman Act)对两家公司的定价策略进行审查的。
  《罗宾逊-帕特曼法案》是1936年颁布的一项禁止歧视性定价行为的法律,该法律禁止供应商以牺牲较小竞争对手为代价向大型零售商提供更好的价格,其目的是为小型零售商和大型连锁店创建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因此又被称为反价格歧视法。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罗宾逊-帕特曼法案》已有数十年历史,但其基本上处于休眠状态,在20多年前几乎被放弃使用。
  眼下,FTC希望恢复这项反垄断法,以创造公平定价规则,避免超大型企业以量制价,压缩甚至摧毁新兴或者小型企业的生存空间。但由于该法鼓励统一价格,消除价格竞争,被普遍批评为违背了市场竞争的基本宗旨。反对者表示,这样会违背市场机制,也可能损害到消费者的权益。
  对此,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一位发言人拒绝置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和沃尔玛的发言人没有立即回应置评。
  这也被看做是拜登政府遏制大型公司权利,将反垄断力量扩大到科技巨头之外的最新举措。被视为"反垄断斗士"的FTC主席Lina Khan是一位直言不讳的科技巨头批判者,自其2021年上任以来,更是加大了反垄断力度,科技巨头首当其冲。
  在Lina Khan的领导下,FTC深入研究了反垄断策略,重新搬出了这项沉寂已久的法律,希望能限制超大型公司的增长,此次的监管目标更是从苹果和谷歌等科技巨头,到更传统的财富500强企业,比如可口可乐和百事。
  根据NielsenIQ在零售和便利店的统计,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和KDP一起,构成了370亿美元的美国市场上最大的三家汽水公司。可口可乐是美国最大的汽水公司,2021年市场份额超过46%,其次是百事可乐,份额为26%。
 
管理视点
 
中金公司:打造面向未来的可持续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在外部环境错综复杂的时期,面对优质人才择业多元的现状,如何实现目标人才的吸引并与之“双向奔赴”,从而支撑企业长久发展?
对此,《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1月11日刊发特约撰稿人戴一的文章认为,中金公司给出了自己的人才发展管理实践方案。
作为国有金融企业,中金公司始终秉持“以人为本、以国为怀”的初心使命,以服务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为己任,把人才视为第一资源和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促进人才队伍建设迈向新台阶。自2020年以来,在公司“国际化、区域化、数字化、中金一家”的战略指引下,不断优化人才举措,打造出面向金融未来、企业未来、人才未来的可持续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从而化解人才难题,为企业发展提供源动力,助力公司基业长青。
  新战略,荟聚人才指引方向
  中金公司成立于1995年,凭借率先采用国际最佳实践以及深厚的专业知识,完成了众多开创先河的交易,并深度参与了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改革创新的步伐加快,中国资本市场迎来了重要的历史机遇期。2020年,中金公司乘势而上,结合业务布局,提出“国际化、区域化、数字化”和“中金一家” (以下简称“三化一家”)的全新战略,通过“数字化”升维度,“区域化”扎深度,“国际化”拓广度,“中金一家”增粘度的战略举措,为海内外客户提供一流的金融服务。
  新战略开启了发展的新篇章。为支持战略落地,公司制定了“揽英才、成将才、聚精英、通世界”的人才战略举措,并深入考量外部人才市场情况与公司人才优势,从人才招聘、培养与保留视角,搭建雇主品牌磁性吸引、人才梯队接续有力、职业幸福稳步攀升的可持续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助推公司战略新发展。
  新形象,雇主品牌磁性吸引
  伴随95后、00后等“Z世代”人群进入职场,金融行业目标人才群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吸引和凝聚新生代员工,是公司着力解决的问题。
  为此,中金公司不断探索、深入剖析,建立了全新的雇主品牌。2021年,经过系列调研,中金公司提炼出了雇主价值,即“立足全球的职业发展、行业领先的专业水平、融通世界的事业价值”。在价值点确立的基础之上,明确了雇主品牌标语——“成为影响未来的中金力量”,并建立了一整套雇主品牌落地实践方案。
  在两年的实践过程中,公司通过以“中金Career”微信公众号为核心的媒体渠道,融入多形式内容传播方式,向外界传递出立体可感、生动有趣的雇主品牌形象。雇主品牌自有媒体渠道粉丝量与阅读量成倍数增长。与此同时,雇主品牌影响力也获得了内部员工认可,92%的员工认为公司雇主品牌定位清晰,对目标人才有很好的吸引力。中金公司雇主品牌的搭建与落地,犹如优质人才的吸铁石,为公司战略机遇期持久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助力公司平稳前行。
  新培养,人才梯队接续有力
  人才在公司的长期发展,离不开人才培养与管理的优化升级。中金公司认为,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是组织创新和竞争的关键一环。为搭建可持续性的高质量人才队伍,公司制定了一系列重要举措。
  首先,构建系统性人才培养体系。为帮助人才获得持续学习能力,助力人才队伍建设的科学性和精细化水平提升,公司统一管理语言、统一评价标尺、明确培育方向,建立了员工成长全周期的培养体系。公司强调“以战代培”,边做边学。一对一的导师制、伙伴制发挥出重要作用,各业务部门也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人才需求,制定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打分制”、“全员mentor(导师)制”等形式辅助推进了人才培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其次,提供多元化职业发展路线。对于国际化人才,公司融合海外文化与人才特点,构建和谐平等、多元包容的文化氛围,并支持国际化员工参与国际业务专有培训,因地制宜帮助国际化人才发展;对于区域化人才,中金公司提供多类型区域岗位,并与国内多所区域高校达成深度合作,支持青年人才回乡建设;对于数字化人才,公司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了专业序列与管理序列并行的“双通道”发展模式,有效激发了科技人才活力。
  分层分类的人才培养方式,为优质人才在中金公司长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为人才队伍建设打下了坚实根基。
  新关怀,职业幸福稳步攀升
  在中金公司,员工被视为“内部客户”,公司非常关注员工的职业发展诉求以及职业幸福度,并通过员工关怀的广泛覆盖和深度拓展,使得员工在职场中的诉求得以被重视、幸福感得以稳步攀升。
  首先,关注员工发声,优化职场体验感。公司内部建立了多途径的员工发声通道,定期收集和整理员工反馈并答疑解惑,让每位员工有声可传、传声可达,从而不断迭代公司组织管理。
  其次,优化员工福利,提升职业幸福感。公司致力于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风险保障等方面为员工提供全面的健康保障,近年来,陆续推出包含个性化体检项目的福利自选模式、“家庭医生问诊”的健康关怀服务、关注心理健康的中金“心乐源”咨询服务,以及各类福利待遇,帮助员工及家属进行全面健康管理,打造积极的组织健康力。
  通过一系列人才管理模式的优化,中金公司收获了外部市场的诸多好评。近两年来,公司先后荣膺多项雇主品牌奖项,包括“2022年度拉姆·查兰管理实践奖-人力资源实践奖”,“2022年度《哈佛商业评论》卓越管理奖”,“福布斯中国2022年度最佳雇主(蝉联)、年度最具可持续发展力雇主、年度最具数字责任雇主”,“优兴咨询2022中国最具吸引力雇主排名-投资银行领域最佳雇主Top1”,“怡安中国2022年度最佳ESG雇主奖”等在内的四十多项雇主品牌大奖。
  作为秉持着“以人为本、以国为怀”理念的国有金融企业,中金公司坚持战略引领原则,紧扣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公司事业需要,强化人才工作的战略支撑作用,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基础,通过雇主品牌、人才培养、员工幸福等多维度指标的更新与迭代,打造出行之有效的可持续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未来,中金公司肩负服务国家发展的职责,将朝着“成为享誉全球、创新驱动的国际领先投资银行”的目标坚实迈进。
 
信息化建设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圈定13个重点任务
 
  据悉,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1月11日召开,会议总结2022年工作,部署2023年重点任务。
  会议指出,2022年,工业经济总体回稳向好。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1%左右;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8%,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会议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描绘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作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重大部署。要深刻认识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大意义、面临的形势和使命任务,切实增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打造现代化工业体系,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提升产业治理现代化水平。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信心决心,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主动防范化解风险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会议指出,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锻长板、补短板、强基础,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现工业和信息化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
会议强调,2023年要抓好十三个方面重点任务。
一是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稳住重点行业,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分别制定稳增长工作方案。鼓励工业大省主动挑大梁,支持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支持东北地区制造业振兴取得新突破。稳住汽车等大宗消费,实施消费品"三品"行动,深化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建设,扩大适老化家居产品和生活用品供给。支持企业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做好制造业重点外资项目服务保障工作。深化产融合作,充分发挥投资基金带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制造业投入。保持烟草行业平稳增长。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加快建设"数字工信"平台。
二是扎实推进"十四五"规划落地见效。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健全规划实施机制,确保取得一批成果。强化统筹协调、督导落实,充分发挥各部门作用,共同推动规划实施。支持地方结合实际做好地方规划与国家规划的有效衔接,积极承担重点任务。
三是提升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卡脖子"薄弱环节,"一链一策"推进强链补链稳链,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攻关,促进全产业链发展。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健全"揭榜挂帅"长效机制,不断丰富产业生态。
四是深入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在重点领域布局一批产业基础共性技术中心,重点发展一批市场急需的基础零部件和关键材料,加快新型元器件产业化应用,加快突破石化、船舶、航空等重点行业工业软件,推广应用一批先进绿色基础制造工艺。继续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做优做强部重点实验室。
五是加快推进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加快大飞机产业化发展,推动工业母机高质量发展。坚持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两端发力,加快高端医疗装备、农机装备、深远海装备、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等高端专用装备发展。
六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健全市场化法治化化解过剩产能长效机制,严格执行钢铁、水泥、玻璃等产能置换政策。优化布局乙烯、煤化工等重大项目,提高钢铁等重点行业产业集中度。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出台促进装备数字化政策措施,发展服务型制造。全面落实工业领域以及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强绿色低碳技术改造,提高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推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七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用市场化办法促进优势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做强做大和配套产业发展。提高光伏产业全球竞争力,加快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车联网、绿色低碳等产业创新发展。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
八是加快信息通信业发展。出台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5G和千兆光网建设,启动"宽带边疆"建设,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完善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标准体系、应用体系,推进5G行业虚拟专网建设。完善电信业务市场发展政策,强化APP全流程、全链条治理,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用户权益保护。增强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安全产业创新发展。
九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完善工作体系,全面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认真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狠抓惠企纾困政策措施落实,加强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保护。健全国家、省、市、县四级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打造"一起益企"、服务月等服务品牌。健全中小企业海外服务体系,推动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建设。开展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赋智中小企业、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中小企业专项行动,力争到2023年底,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8万家、"小巨人"企业超过1万家。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助力中小企业融入重点产业链供应链。
十是优化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和布局,建设先进国防科技工业,巩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十一是支持部属高校"双一流"建设。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党建和思政工作,加大优势学科建设力度,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十二是提升行业治理能力。全面深化改革,促进产业与财税、金融、贸易、投资等政策协同,推进依法行政。实施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强化新兴领域和未来产业标准布局。做好无线电频谱资源统筹规划,提升无线电治理能力。提升行业本质安全水平,推进民爆行业高质量发展。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推进全球发展倡议框架下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建设,办好中国-东盟新兴产业论坛等重点活动。加强部际协调和部省合作,支持地方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支持部属单位聚焦主业、紧贴行业,提高核心能力,加强智库建设,服务行业发展。
十三是全力以赴做好重点医疗物资生产保供。千方百计稳产增产,坚持每日调度,确保春节期间生产不断、供应不断。加强供需对接,协调推动医疗物资精准投放。
 
广电总局要求建立完善网络视听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机制
 
  据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日前印发了《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加强视听新媒体人才培养,建立完善网络视听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机制,强化网络视听播音员主持人、网络主播、网络视听内容审核员等网络视听从业人员思想引领、文化培育、道德建设和专业能力提升。
  《规划》指出,设立网络视听领域专业奖项,充分发挥表彰奖励在网络视听内容创作、技术创新、专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导向作用,统筹利用推优、项目扶持等方式给予一批优秀网络视听人才更大支持,引导网络视听向精品化、主流化、精细化发展。
  在建强基层一线人才队伍方面,《规划》提出,支持中西部地区、边疆地区和民族地区基层广电人才队伍建设,在人才培养培训、推荐评选、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灵活采用集中培训、送教下基层、远程教育等教育培训形式,不断扩大培训覆盖面。
  《规划》还要求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教育,健全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经纪人等文艺从业人员常态化培训机制,以文艺业务骨干培训项目为主要抓手,常态化、长效化开展思想政治、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培训。组织开展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建立文艺创作人员到基层"下生活"制度,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增进人民情感和创作积累。
 
中证协就券商网络和信息安全三年提升计划征求意见
 
  据悉,中国证券业协会(下称中证协)组织起草了《证券公司网络和信息安全三年提升计划(2023-2025)》(下称《安全提升计划》),并于1月6日开始向券商征求意见。
  《安全提升计划》是指导2023年至2025年券商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的行动指南,券商可参照实施,并制定配套实施计划。中证协将为网络和信息安全情况纳入券商信息科技分类监管评级提供公允的参考依据。
  "2022年上半年,证券行业网络安全事件发生较为频繁,对资本市场的安全平稳运行造成较大冲击。行业整体信息技术投入不足、信息系统架构落后、信息技术管理能力欠缺,已经成为长期制约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的主要问题。"起草说明称。
  《安全提升计划》提出,券商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投入机制。一是合理加大科技资金投入,鼓励有条件的公司2023-2025三个年度信息科技平均投入金额不少于上述三个年度平均净利润的8%或平均营业收入的6%。二是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鼓励进一步合理增加科技人员投入,配备充足的信息科技和网络安全等专业人才,信息科技专业人员不低于公司员工总数的6%,网络和信息安全专业人员不低于信息科技专业人员的3%且不应少于4人。
  券商要完善移动客户端应用软件(下称APP)认证机制。充分认识APP安全检测认证的重要性,参照行业APP安全标准要求开发运营APP,鼓励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APP安全认证,及时发现APP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证券公司自营APP在程序开发、个人信息处理、数据安全、密码应用、安全管理等方面符合国家及行业信息安全标准,切实保护投资者个人信息安全。
  《安全提升计划》鼓励有条件的券商合作研发或自主研发安全可控的关键技术、系统或设施。对于外购系统,要求厂商提供完整的系统技术资料, 并对券商技术人员开展全面的专业培训,确保深入掌握系统的技术架构与关键技术环节。鼓励申请企业专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信息系统的整体安全水平,减少对于信息系统的侵权、仿制、破解等风险。行业层面,优化知识管理,进一步提升行业知识共享,运用集体智慧,加强核心系统的自主掌控能力。
  中证协要求,各券商要加强组织领导,同时设置领导小组,指定一名领导班子成员负责领导小组的具体工作实施,建立健全网络和信息安全提升工作机制,通过制定具体的提升计划和路线图,明确任务分工,落实工作责任,保障人力和资金资源投入,以保证贯彻落实网络和信息安全提升工作目标要求。
  此外,中证协还将建立券商网络和信息安全提升的信息统计机制,推动相关配套激励政策落实,为网络和信息安全情况纳入券商信息科技分类监管评级提供公允的参考依据。
  据了解,《安全提升计划》主要任务聚焦证券公司网络和信息安全能力领域普遍存在的基础性和深层次问题,从科技治理能力、科技投入机制、信息系统架构规划设计、研发测试效能与质量、系统运行保障能力和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等六个方面明确提出提升方向和要求。
 
住建部发文加快推进住房公积金数字化发展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加快住房公积金数字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旨在加快推进全系统数字化发展,让数字化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住房公积金缴存人和缴存单位。
  《指导意见》提出,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住房公积金管理服务,通过数据赋能,推进业务流程优化、模式创新和履职能力提升。《指导意见》绘制了住房公积金数字化发展蓝图,到2025年将基本形成全系统业务协同、全方位数据赋能、全业务线上服务、全链条智能监管的住房公积金数字化发展新模式,确保资金安全,让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更加好办易办。
  《指导意见》强调,打牢数字化发展的数据和平台基础。建立健全让数据用起来的机制,依法加强数据汇聚、共享和利用,强化数据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全面提升平台支撑能力,推动实现各地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协同联动,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联通"的数据共享"立交桥、高速路",支撑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
  《指导意见》要求,构建数字化服务新模式,推进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编制服务事项基本目录和实施清单,实现同一服务事项在全国范围内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丰富全国住房公积金小程序服务事项,构建跨区域跨部门业务协同机制,实现更多服务事项"跨省通办""一件事一次办",让服务"随时随地可办"。鼓励利用数字技术精准推送服务,建立服务体验反馈机制,持续优化和创新服务模式,让服务"更加精准智能"。
  《指导意见》明确,强化全链条监管,不断完善全国住房公积金监管服务平台、电子稽查工具等数字化监管手段,推动形成部省市三级联动的数字化监管机制,多维度评估和动态监测管理运行情况,逐步从事后监管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转变,守好缴存人钱袋子。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数据共享,实现监管协同,有效防范各类风险。
 
上海临港新片区发布国际数据产业专项规划
 
  据悉,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日前印发《临港新片区国际数据产业专项规划(2023-2025年)》,提出将探索设立国际数据交易交付研究中心,促进数据要素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
  《规划》指出,将加快推进"信息飞鱼"全球数字经济创新岛建设,有序推进数据跨境便捷流动,集聚数字创新型企业,参与国际数据治理体系建设,推动实施更大程度压力测试。积极搭建跨境研发、跨境数字贸易新型功能性平台,建成集数据中心、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专用数据通道、跨境数据流动于一体的服务平台。聚焦航运物流、金融服务、跨境贸易、智能制造、文化创新领域,落户一批国际企业,形成产业集聚区。
  《规划》明确,将探索设立国际数据交易交付研究中心,开展规范确权、统一登记、集中清算、跨境交付等研究,便利合规国际数据交易、交付,促进数据要素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搭建数字产品国际交易平台,加强数据交易相关的数字信任体系建设,创新融合大数据、区块链、隐私计算、零信任等技术,构建数字信任基础设施,保障可信数据交易服务。
  根据《规划》,临港新片区将推动数字贸易制度体系、数字贸易标准体系、数字资源保护体系、数字贸易统计体系建设;加强平台规划建设,建立数字贸易数据运营监管和"数字贸易线上展示"等综合性数字贸易服务平台;整合云服务、数字服务等生产性服务领域,数字内容、跨境电商等生活性服务领域,围绕数字应用、数字制造、贸易数字化以及展览数字化,探索一批面向数字贸易的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数字贸易生态建设发展。
  "数字经济是一个新赛道,是催生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源泉。"上海市国际贸易学会会长黄建忠表示,上海有着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深厚基础,临港新片区在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内容企业以及数字跨境流动方面,取得不少创新试验成效。未来,上海应在数字确权、数据资产评估、交易定价及数字流动、结算支付等方面建立起先进的制度体系。
 
川渝地区首个大数据标准发布
 
  日前,川渝地区数据领域首个地方标准《公共信息资源标识规范》由四川省大数据中心与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联合发布。《规范》明确了川渝区域公共信息资源的标识分类、标识编码以及标识管理规则,适用于政务组织、非政务组织和居民公共信息资源的标识、确权、编目、注册、发布、查询、维护、管理和交易各环节,为川渝公共信息资源发放统一的"身份证"。
  省大数据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各地颁发的"数据身份"只能作为数据的"地方粮票",无法形成数据的权利共识,难以支撑要素的广泛流通。《规范》主要解决数据要素标识长度不一致、结构不兼容的问题,实现川渝公共信息资源"一本账"管理。
  "土地、资本、技术、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都有唯一的标识。"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说,目前数据要素相关的标准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
  公共信息数据的结构化好、可信度高、应用场景丰富,但由于缺少跨领域、跨部门的通用标准,大部分数据只能在垂直领域"内循环",甚至"睡大觉"。
  省大数据标委会委员、成都工业学院教授沈益民介绍,《规范》将为交通、消防、供水、燃气等多个领域的信息资源提供数据标识体系,为政务数据市场化配置提供通用认证,使充分整合川渝地区政务数据资源成为可能,为进一步激活政务数据效能提供基础的机制保障。
  据了解,省大数据中心将联合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同步组织推广公共信息资源标识工作的培训,深入实地指导数据要素平台建设,鼓励具有条件的市州、区县建设数据要素标识地市级平台和中心节点(枢纽)。
  省大数据标委会相关负责人说,《规范》不但是川渝两地首次联合制定发布的数据标准,也是首次联合推广的地方数据标准。对于省内推广落实《规范》程度高的机构,将进行专门技术指导,尤其在建设数据标准中心节点(枢纽)方面给予支持。
 
湖北将突破性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
 
  近日,《湖北省突破性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以下简称《方案》)发布。《方案》提出,到2024年,湖北省以光电子信息为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力争突破万亿元,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在全国"独树一帜"的领先地位,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奠定坚实基础。
  《方案》提出,要在集成电路、光通信、激光、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等五大领域重点突破,带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新一代信息通信等相关领域发展。
  一批上市龙头企业成为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方案》提出,在集成电路领域,依托武汉新芯、高德红外、光迅科技等龙头企业,以及江城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打造特色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在光通信领域,依托中国信科、长飞、华工科技、华为武研所等龙头企业,以及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光谷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进一步巩固湖北光通信产业全国领先地位,打造世界一流的光通信产业高地;在激光领域,依托华工激光、锐科激光、帝尔激光等龙头企业,建设国内领先、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激光产业基地;在新型显示领域,依托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三安光电等龙头企业,打造全国顶尖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在智能终端领域,依托联想、鸿富锦、海康威视、闻泰科技等龙头企业,壮大产业规模,打造全国重要的智能终端生产基地。
  光电子信息产业是湖北省突破性发展的五大优势产业之一,是该省重点打造的特色优势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方案》提出,将培育和聚集一批国际一流企业,打造2家以上产值过500亿元的龙头企业(过千亿元企业1家),培育15家以上过百亿元企业,培育1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16个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产品),让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持续提升,产业人才、资本不断集聚,产业生态持续优化。
 
成都制定"一体两翼"的算力政策体系
 
  1月12日,在"成都市算力政策体系及区块链政策"新闻通气会上,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党组副书记、市新经济委副主任周洪介绍,紧抓高水平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建设布局机遇,四川省成都市将打造成为算力高质量供给、数据高效率流通的大数据发展新高地。
  近日,成都制定了"一体两翼"的算力政策体系。其中,《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成都)推进方案》(以下简称《推进方案》)是主体文件,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指出重点发展以计算服务为主的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按需求建设边缘数据中心;明确了以建设天府数据中心集群为重点,统筹算力设施建设,做强算力服务功能,培育壮大大数据产业,完善数据中心管理机制,着力打造全国一流的数据中心集群,建成全国领先的算力高地。"两翼",是指配套编制的《成都市数据中心建设规定(2022年版)》(以下简称《建设规定》)和《成都市围绕超算智算加快算力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以下简称《专项政策》)。
  落实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布局
  据悉,2022年2月,国家正式全面启动"东数西算"工程,明确了成渝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定位,将天府数据中心集群作为全国10个数据中心集群之一。2022年8月,四川省印发《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四川)推进方案》,根据这张全省"算力施工图",成都市以国家超算成都中心为牵引、以推动算力产业发展为目标,由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牵头,先后研究制定了算力相关政策,形成了"一体两翼"的算力政策体系。
  其中,《专项政策》紧扣《推进方案》工作要求,以促进算力要素利用、推动算力产业发展为目标,统筹推进算力供给站、网络试验线、算力调度网、数据要素场、安全防护盾"五位一体"的算力产业体系,着力夯实"算力底座"、推动"算力赋能"、强化"算力匹配"、实现"算力自由"。
  政策以"提升算力设施能级、推进算力赋能应用、提高算力服务能力和安全性"为逻辑主线,主要分3个方面共计12条提出具体政策措施。第一部分是围绕供给端提升算力设施能级,从持续提升超算适配性、加快构建智算体系、加快云计算中心提档升级、合理布局边缘计算中心4个方面,推动数据中心向先进计算中心加速过渡,保证算力供给充沛,筑牢城市未来数字底座。第二部分是围绕需求端推进算力赋能应用,聚焦鼓励算力服务国家战略、赋能城市建设、赋能产业发展,在全国首创"算力券"供给机制,针对科研机构、数据大模型、高端人才3类算力需求主体制定奖补措施,创新提出算力招商、算力引才和加快AI大模型建设等举措,充分发挥算力对城市经济的支撑作用。第三部分是围绕供需对接提高算力服务能力和安全性,从探索加快打造高品质算力网络、建设算力调度平台、鼓励信创产品安全性测试3个方面,推动算力按需调度和随取随用,提升算力安全性、使用率。
  助力解决中小微企业现存痛难点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成都发布的"算力政策体系"中出现了一个新名词--"算力券"。对此,周洪介绍:"'算力券'是成都市政府针对算力资源消费免费发放的权益凭证,这是成都市以政府补贴的方式帮助中小企业使用算力的创新举措,旨在提升城市算力规模效应,推动中小微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实现降本增效、提升服务,解决中小微企业资金实力不足、技术人才欠缺、算力匹配难应用少等痛点问题。为落地落实'算力券'供给机制,我们正加快研究制定《算力券管理办法》。"
  总的来看,"算力券"对于用户企业而言,建立了以"算力券"为核心的算力中心运营统筹结算分担机制,简化流程,方便中小微企业使用算力"随用随取";对算力供给方而言,通过建立备用金制度,变市场交易为财政补贴,为算力供给方给予基本资金保障,同时有利于为算力供给方拓展企业客户。
  "算力政策体系"的发布,使成都成为全国首个专门制定算力产业专项政策的城市。成都在立足构建超算、智算、云计算、边缘计算"一体化"算力基础设施体系的同时,还率先提出了建设算力调度平台、超低时延算力网络等举措,以切身行动积极响应国家"东数西算"战略部署。
  此外,成都作为西南地区唯一投运超算和智算双中心的城市,"算力政策体系"的制定,充分结合算力产业发展的自身实际与现存的问题短板,创新提出"从完善算力要素保障向全产业链要素集聚的发展路径""算力招商""算力引才""算力券"等举措,紧密契合数字经济发展新要求,坚定把算力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性生产要素,打造数字经济时代核心生产力。
 
全国超30城市正建或筹建智算中心
 
  据报道,国家信息中心与相关部门1月11日联合发布的《智能计算中心创新发展指南》显示,目前全国有超过30个城市正在建设或提出建设智算中心,"十四五"期间,对智算中心的投资可带动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增长约2.9-3.4倍。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推进,智能计算中心作为新型基础设施,进入建设快速发展期。对此,《智能计算中心创新发展指南》提出,智算中心建设应该以应用为导向,坚持开源开放、集约高效、绿色普惠的建设原则,通过算力+算法的一体化、基建化的技术路线,发挥出智算中心的高效赋能效果,让智算中心不但能够"用起来",还能"用得好"。
  根据预测,未来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50%。到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将超过5万亿元。
 
张军扩:数字化转型重在制度创新和环境优化
 
《经济日报》1月10日刊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张军扩的文章指出,数字化转型重在制度创新和环境优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我国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也是数字技术大国,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数字技术加速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之下,加快推进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大势所趋、必由之路,对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顺利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发展,各部门各地区积极响应、迅速行动,纷纷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取得了积极进展,具备了良好基础。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已培育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50家,工业设备连接数量超过7900万台(套)。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尚处于从试点培育到快速成长的过渡阶段,进一步转型的潜力和空间依然很大、任务依然艰巨,还面临着关键技术和产业基础薄弱、复合型人才缺口较大、工业物联网标准尚不健全、数据安全法规保障滞后等一系列突出问题,亟需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面协同发力加以解决。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无论是智能化改造还是数字化转型,企业都是实施主体和主要力量。转型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产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政府发挥作用的关键,就是要从克服和缓解企业转型面临的各种问题、困难和制约因素出发,尽可能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为企业赋能,增强其转型的能力、意愿和信心。
  立足当前,实现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关键在于制度的不断创新完善和环境的不断优化,以下六个方面是最为重要的。
  第一,进一步推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机器设备数据、工业信息化数据和产业链数据,生产设备的数字化程度直接决定了生产数据采集能力。近年来,我国虽然在生产设备数字化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等方面进展显著,但也存在一些短板,下一步要着眼于提升内外贯通能力,协同推进内网和外网建设。一方面,要进一步促进企业内部设备的技术改造。我国制造业门类众多、市场主体数量庞大、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要想进入人机互联阶段,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的任务依然很重。为此,要综合运用财政、金融等手段,激励和支持企业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建设企业内网。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支持企业建设5G全连接工厂,持续增强企业外联能力与稳定性。
  第二,促进制造业数据的联通与共享。数据的联通与共享既是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前提基础,更是充分释放数据潜在经济价值的关键所在。目前制约数据联通共享的因素主要有二:一是标准问题,二是数据安全问题。调研发现,当前制造业企业的存量设备供应商和型号众多,由于各家设备接口不统一,通信协议不兼容,往往需要进行数字化改造才能接入系统当中,不仅增加了连接上云的难度,也增加了连接成本。处于同一产业集群及不同产业集群间的利益相关企业,出于商业利益和风险规避的考虑,共享涉及生产经营等企业数据的意愿不高。此外,由于目前缺少具有公信力的数据共享机制,产业链数据更加难以互通。因此,下一步要聚焦促进数据联通与共享这一重点,进一步完善工业设备的互联互通标准,推动工业设备接口互认、协议兼容,提升行业设备的联动能力;加快研究制定统一的工业大数据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提升工业数据治理能力,促进数据合理流动、安全交易、共享使用。
  第三,强化专业型和复合型人才供给。与过去的信息化主要侧重于企业流程再造不同,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转型,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与经营模式的深层转型,是涉及企业战略、组织、运营、人才等的体系化变革和全方位创新。因此,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既需要企业领导人立足行业发展大势,以数字化转型带动整体战略升级,也需要全体员工对数字化转型的支持,特别是需要既懂数字化技术又懂经营业务的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的支持。调研显示,高级复合型人才短缺是当前企业转型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为此,要强化政策引导作用,充分发挥高校、企业、平台等各方主体优势,立足产业转型需求和人才梯队的有机组合,多维度完善数字化转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同时,要努力打造数字化转型人才共享资源池和数据库,综合采用企业内训支持、专家顾问服务、联合培养认证等方式,实现高端人力资源的跨界流转与开放共享。
  第四,支持培育数字化转型集成服务商。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绝大多数并不具备数字化转型的技术积累、人才队伍和集成解决能力,需要服务商对企业进行专业诊断,提供从规划设计、系统开发、建设部署到运营维护的一揽子服务。调研发现,目前,在企业数字化转型集成服务市场上,服务商服务能力和质量参差不齐,一些服务商的集成能力、智能化能力存在不足。为此,一方面,要通过政府采购等适当方式,激励集成服务商结合既往经验,梳理形成分行业、分区域、分类型的数字化转型方案及推进路径,形成经济适用的标准化模块,降低方案成本。另一方面,要鼓励和促进不同行业、专业领域的服务商,通过联合或合作等方式,形成综合服务能力,提供集成改造和整合方案,并支持其将各种制造经验数字化、模块化、通用化,赋能更多传统制造企业。
  第五,完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的支持政策。目前,我国制造业对外技术依存度较高,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设备、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材料等很多依赖进口,产业链供应链补齐尚需时日。破解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多措并举。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对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的支持政策,把支持的重点放在智能传感器、云化工业软件、云计算中心等关键技术领域,激发创新合力。另一方面,要加强产学研用的对接沟通,联合开发面向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等需求的系统和装备,用好用足相关财政支持政策,助力装备企业在实用迭代之中实现质量提升。
  第六,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和发展环境。有关调研发现,当前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发展战略缺位、转型缺乏方向。近年来,受国际形势等影响,企业经营环境面临较多的不确定性。数字化转型本质在于“转型”,未来愿景不明,转型方向不清,数字化的方向也难以确定,动力和能力自然就会不足。当前情况下,促进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不能就数字化论数字化,必须首先解决好企业发展环境、发展方向与发展信心问题。换句话说,除了要注重优化与数字化智能化直接相关的外部政策环境外,还要高度重视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的大环境,包括监管政策的进一步透明和稳定、营商环境的进一步优化、重点领域改革的加快推进等。只有这样,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才能具有更坚实的基础,也才能取得更好和更可持续的效果。
 
企业信息员园地
 
疫情冲击下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救助政策的建议
 
  特约信息员  王协忠
  总体看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央和地方救助中小企业的政策响应较为及时、政策内容较为广泛,涵盖了金融支持、财税支持、稳定岗位和科技创新等诸多方面,涉及减租减税、贷款贴息、缓缴社保、运营保障、R&D支持等具体措施,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资料结合当前各地出台的中小企业救助政策表明仍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一、当前救助政策的现状。
  一是政策的针对性有待完善待。从目前各地出台的中小企业救助政策来看,相关措施以 "普适性"性为主,未能做到精准施策从而从而降低了政策作用效果,以减税政策为例,针对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应应根据疫情受损情况,采取 "缓、减、免相结合的特殊政策。
  二是救助政策的可执行性不足。从调研反馈情况来看,多数中小企业认为目前的救助政策难以落到实处。一方面许多政策尚未出台专项细则和流程指引,疫情时期中小企业主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另一方面,在金融机构既有的风险容忍度考核框架下,银行信贷救助政策难以真正惠及中小企业。
  三是救助政策的深度有待加强。目前,我国仍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和结构调整期,中美贸易摩擦己给中小企业造成较大的负面冲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更让企业经营状况 "雪上加霜”。在这样的背景下,应将间接的环境型救济政策与直接的供需救济性扶持政策相结合。
  二、完善救助政策的建议。
  (一)在环境救助方面务实高效。
  一是构建务实高效的营商救助政策环境。建议设立在线招商、审批平台,探索 "虚商""容缺审批"模式。推广 "云招商""云签约"模式,利用数字科技手段开展项目评估评审和企业服务。
  二是适度提高金融开放程度,放宽外资准入限制。针对中小企业,针对外资创投投资的审批环节,探索投融资领域的本外币汇兑便利化,通过资本纽带防止 "断链"或 "脱钩。
  三是进一步开放研发资源,大幅降低中小企业在仪器、数据、算力等方面的研发支出,在疫情时期可将非涉密的研发基础设施和科研仪器免费开放并提供专业化服务,充分释放服务潜能。
  四是进一步减税降费。取消和停止征收对中小企业影响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减免中小企业在疫情年度的企业所得税,缓值税等其他税费,返还未裁员参保企业的失业保险费,帮助中小企业创造有利的经营条件。
  五是针对疫情中育逆势倔起的生鲜配送、在线教、远程办公、在线医疗等 "互联网+"捧企业,设立 "中小企业转型引导资金",助力VR/AR、无人工厂、智能传感、无人机配送和自动化巡检,极引导装备、电子、硬件制造等领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
  (二)在供给侧救助政策方面精准施策。
  一是搭建各供应链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将市场需求信息、人力资源信息、原材料供给信息、技术信息等有效信息反馈给企业,强化企业跟踪服务,引导企业发展。
  二是设立激励机制引导国有科研院所、高校与中小企业开展合作研发。共同突破核心技术研发,实现国际产业链中高附加值节点的进口替代。
  三是实施特殊的风险容忍和考核管理计划,从源头上提升银行向中小企业投放资金的积极性,针对中小企业信贷中的担保难、增信弱、评级低、抵押物不足、抗风险能力不强的问题,在疫情时期应调整金融机构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激励机制,确保特殊时期对流动资金困难的企业不发生"抽贷断贷"行为。同时,可充分利用金融科技手段开发出适应数字经济时代要求的创新型金融产品,着力解决中小企业在资金方面的"短、少、急"问题,并在现有政策性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短期优惠利率贷款的基础上,提供中长期贷款和开发性金融服务。
  四是通过市场化债转股和不良资产证券化等手段,缓解中小企业债务清偿压力,帮助偿债能力不足的中小企业降低企业负债,争取恢复经营的时间和空间。
  五是抗疫特别国债的地方分配额度要预留专门支持中小企业的资金,针对疫情中受损严重的企业可由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设立"中小企业救助保障基金"。
  (三)在需求侧救助政策方面灵活创新。
  一是疫情期间应提升政府采购中小企业货物、工程和服务的比例,在政府公共服务外包方面通过拆分大额订单等模式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
  二是针对中小企业在疫情期间的风险对冲需求,应鼓励中小企业运用中小科技企业贷款保证保险、贷款担保责任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出口信用保险、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研发责任保险、高新技术企业关键研发设备物质损失险等新型保险产品来对冲疫情造成的负面冲击,并给予较大力度的购险补贴。
  三是运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搭建 "企业——人员——硬件——数据"四位一体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供销信息对接平台。

近期企业高层管理者参考

活动预告更多>>
热点关注更多>>
项目推荐更多>>
栏目总排行
省企联动态更多>>